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广西象鼻山的描述篇一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艾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贤塔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 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广西象鼻山的描述篇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艾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贤塔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 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广西象鼻山的描述篇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艾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贤塔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 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广西象鼻山的描述篇四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山相距不过二三千米,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发游览,早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文明。
早在隋唐时期,桂林城中诸山就留下了古人寻芳览胜的足迹,吟咏赞美的诗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更是出现过车马为之堵塞的游览盛况,那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宋代桂林环城游览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节点,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扫叶烹茶,把酒临风,览山水之色,探岩洞之奇。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许多盛极一时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名山游览之胜却千年不衰。我们是否还记得,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对桂林山水的集体记忆,或者说高度概括是什么?回答是“三山两洞一条江”。与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这样的归纳或许过于直白,但它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义并主导着桂林的旅游,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城南的漓江西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为标志,也简称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亿6千万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苍。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于一体,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千古题材,是游人至桂的必游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于桂林城中心东北部,孤峰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陆地,半插漓江。山体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临江一面,给人以壁立千仞之感。漓江流经此地,被山体阻挡,形成巨大的汇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制服波涛之意,称其为伏波山。而民间传说伏波山的得名则是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敌,削石试剑的缘故。
“三山”中的叠彩山位于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亿六千七百万年前沉积的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石质坚硬,岩层呈薄层、中厚层及厚 层状,一层层堆叠起来,如同堆缎叠锦,唐代文学家元晦因“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因而将其命名为叠彩山。
天生丽质的桂林经过了世纪之交的城市大建设,触目皆景,一桥一路,一花一树,一江一湖,皆有可观。加之桂林旅游圈的景点开发,桂林的旅游景观更是异彩纷呈,早已不是一句话能概括,更不是“三山两洞一条江”所能涵盖。但当我们历数桂林的观光景致时,我们发现,桂林的“三山两洞一条江”仍然是桂林旅游线路的轴心。备受世人瞩目、独具桂林特色的两江四湖景区,更是将三座名山纳入了它的范围,漓江从象鼻山到叠彩山段游程更是两江四湖游览、尤其是夜游的高潮和重点。
广西象鼻山的描述篇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山相距不过二三千米,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发游览,早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文明。
早在隋唐时期,桂林城中诸山就留下了古人寻芳览胜的足迹,吟咏赞美的诗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更是出现过车马为之堵塞的游览盛况,那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宋代桂林环城游览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节点,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扫叶烹茶,把酒临风,览山水之色,探岩洞之奇。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许多盛极一时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名山游览之胜却千年不衰。我们是否还记得,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对桂林山水的集体记忆,或者说高度概括是什么?回答是“三山两洞一条江”。与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这样的归纳或许过于直白,但它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义并主导着桂林的旅游,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城南的漓江西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为标志,也简称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亿6千万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苍。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于一体,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千古题材,是游人至桂的必游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于桂林城中心东北部,孤峰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陆地,半插漓江。山体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临江一面,给人以壁立千仞之感。漓江流经此地,被山体阻挡,形成巨大的汇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制服波涛之意,称其为伏波山。而民间传说伏波山的得名则是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敌,削石试剑的缘故。
“三山”中的叠彩山位于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亿六千七百万年前沉积的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石质坚硬,岩层呈薄层、中厚层及厚 层状,一层层堆叠起来,如同堆缎叠锦,唐代文学家元晦因“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因而将其命名为叠彩山。
天生丽质的桂林经过了世纪之交的城市大建设,触目皆景,一桥一路,一花一树,一江一湖,皆有可观。加之桂林旅游圈的景点开发,桂林的旅游景观更是异彩纷呈,早已不是一句话能概括,更不是“三山两洞一条江”所能涵盖。但当我们历数桂林的观光景致时,我们发现,桂林的“三山两洞一条江”仍然是桂林旅游线路的轴心。备受世人瞩目、独具桂林特色的两江四湖景区,更是将三座名山纳入了它的范围,漓江从象鼻山到叠彩山段游程更是两江四湖游览、尤其是夜游的高潮和重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6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