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18:38:09
最热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通用17篇)
时间:2023-10-31 18:38:09     小编:书香墨

教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桥梁,能够促进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和教学反馈。教案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示范等方式进行教学辅助。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分享的教案经验,希望能给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

出示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到底谁的蒜苗长的高呢?

解决办法: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较了。

我们称之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

1、要有图例

2、找好间距

3、一格表示的数量相同

4、制图名称

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通过学习,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的必要性,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数

1、买文具2课时

2、路程、时间与速度2课时

3、参观苗圃1课时

4、秋游1课时

5、国家体育场1课时

6、探索与发现(四)1课时

7、中括号1课时

买文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学生估算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2、解决商的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借助视频)

40×2=50×5=90×3=20×7=

30×3=70×4=80×6=9×10=

30×6=40×3=60×2=2×70=

()×30=60()×60=180()×50=200

()×40=80()×40=40()×20=180

90×()=18040×()=12070×()=140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祝贺你们成为这节课的“口算之星”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生准确试商奠定基础)

2、板演(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

68÷2=648÷8=567÷5=

?设计意图】:结合这3道题总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生推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时候用过除法呢?

生:我们在分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除法。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

生:想。

师:(出事教学情境图。)谁来说一说,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钢笔8元一支,

文具盒10元一个,

书包20元一个,

计算器30元一个。

师:同学们,我们到文具店干什么来了?

生:买文具。

师:怎么没有同学关心老师带了多少钱呢?

生:老师,您带了多少钱?

生: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师:老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研究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小组合作的要求)

先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上写出你的计算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2、独立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列式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

生:因为1个书包是20元,2个书包是40元,3个书包是60元,4个书包80元,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20+20+20+20=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20×(4)=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是用80连续减20的方法,即买1个剩60元,买2个剩下40元,买3个剩下20元,买4个后就没有钱了。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生:我想80里面有几个20,有几个20就可以买多少个书包。80里面有4个20,因此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4(板书学生算式)

生:……

3、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们会用竖式计算80÷20=多少吗?

(老师特别请刚才用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再请一个错误的同学板书。)

生14生24

20)8020)80

8080

00

师: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四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5)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 56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内容。例3、例4练一练和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

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能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准备:

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生活中哪些容器用“升”为单位?(学生举例)

2、比较发现“升和毫升”作为单位的不同之处。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提问: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毫升。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二、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1、初步认识“毫升”,记住常用数据。

出示练一练1 让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住常用的数据。

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2、体验1毫升,形成1毫升的概念

(1)观察1毫升水和10毫升的水,谈谈自己的想法。

(2)实验:用滴管向空两杯滴入1毫升的水。

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那么10毫升是多少滴水。

试着把1毫升水倒入手心里,试一试,摸一摸,多吗?

三、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完成试一试。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三、练习一

1、练习一4

仔细读题,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汇报是要求说明理由。

2、练习一6

根据生活经验完成。可以跟其它容器比一比。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

1升=1000毫升

作业设计:

【必做题】

升与毫升的换算。

【选做题】

到附近商店调查,记录几种容量用毫升做单位的商品。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六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1.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1.出示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

(1)小玲每隔()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出示百货大楼一年销售冰箱的总数量统计图

根据趋势,作出决策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根据今年销售趋势,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约进多少?为什么?

下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下节课交流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七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直线及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通过引导想象、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本质特征。运用激趣导入法、合作探究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这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正确理解“垂直”、“平行”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对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3.在“想象-操作-交流-归纳-质疑-总结-应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准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线”、“感知特征”、“自主探究”、“拓展延伸”等活动,运用想象、观察、讨论、验证等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形成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小棒3根/人,白纸2张/人,记号笔1只/人。

三角尺一把,直尺两把,立方体一个。

一、复习导入,大胆想象

1.复习直线及其特点。

(1)直线有什么特点?

(2)想象直线的延伸。

(3)初步明确学习任务。如果大屏幕上又出现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两条直线的关系。

2、大胆想象:请同学们在白纸上把你想到的两条直线之间可能形成的关系画下来,看看你能画几种不同的情况。注意:一张纸上画两条线,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欣赏。

3、选择部分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并进行编号。

二、观察分类,感知特征

1、出示有代表性的几组的直线

2、分类

(2)交流分类方法,揭示“不相交”“相交”概念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道理,很好,学数学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介绍分类的时候围绕一个词语——交叉。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如果按照“不相交”和“相交”两种情况来分类,应该怎么分?(板书:不相交)

(3)你觉得相交的有哪些?说出你的理由。

质疑:同学们的主要分歧在哪里?2号、3号的两条直线,相交不相交?(用自己的方法验证a.观察想象b.延长验证c.测量判断)

对于延长后可以相交的给予课件演示突破难点。这种看起来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直线时,没有吧直线全部画出来。

(4)再次分类

(5)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类是“相交”,另一类是“不相交”。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行线

师:这几组直线就真的不相交了吗?怎样验证?(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师:在数学上,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板书:平行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八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

1. 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运用延伸

1.出示 北京地区2003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

(1)小玲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出示百货大楼一年销售冰箱的总数量统计图

根据趋势,作出决策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根据今年销售趋势,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约进多少?为什么?

五、课外拓展

下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下节课交流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100页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第101页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101页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 认识直线

同学们,笔直的线里也学问!

电脑出示铁轨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 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

(2)说一说 (直线有什么特征? 直 没有端点 无限)

2、认识线段

电脑出示马路中的斑马线,引导学生观察

(1)画一画

(2)说一说 (线段有什么特征? 直 两个端点 有限)

3、认识射线

电脑出示夜景图,学生观察

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

你能画一画吗?

(1)画一画

让学生尝试画射线

(2)说一说 (射线有什么特征? 直 有一个端点 无限)

4、比较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图形 端点个数 延长情况 与直线的关系

直线 没有端点 向两端无限延长

线段 两个端点 不能延长 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一个端点 向一端无限延长 是直线的一部分

5、认一认、说一说

(电脑出示各种直线、线段、射线)

6、线的读法

(2)线段 请你猜一猜,这条线段该怎么读?a b

(3)射线 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 (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思考:“射线ba”和“射线ab”有什么不同?(射线ab: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 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本第17页的试一试第一题(小结: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闯三关

第一关:填空

(1)______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它没有端点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 ______

(3)_______只有一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第二关:数线段

第三关:从a点到b点,哪条路线最近?(课本试一试第2题)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一

一、定向导学(5分)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整数?

4、12、38、3.01、105、0.007、2030、100.06。

整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是十。

二、自主学习(10分)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要求。时间:5分钟

要求: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3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5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27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1--6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三、合作交流:5分钟

1、什么是小数?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7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四、质疑探究(5分)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小结检测(15分)

1、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2、检测:

a、填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10个0.01是()。

(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b、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元=0.7元()

=0.01()

米=0.3米()

=0.03()

=0.030()

c、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3、堂清作业:教材p33页,p36、1.2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二

1、能用所学额统计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描述、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简单的统计

难点:根据统计数据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还有谁和你一天过生日吗?你想知道那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最多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统计我们班同学的生日情况。

2、实践操作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知识,不仅知道了怎样收集数据,还学习了很多统计的方法,下面请你在的小组讨论交流,怎样统计同学们的生日情况。

(1)小组交流

先收集同学们的生日数据,(同学们可以用写字条的方式,由小组长收集交给老师,也可以组长举手统计……)

再整理数据(举手统计,画正字统计,画其他符号统计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方便大家共同整理,老是把12个月的表格贴到黑板上。

全班同学生日情况统计表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

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2)贴一贴

说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到组长处取彩色小圆片,并贴到表格中对应的位置

(3)整理数据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数据,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结果

(4)说一说

根据数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小熊文具店(书96页1题)

2、汽车的快慢(书96页第2题),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喜欢的动物。(书96页第3题)能够准确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4、下面是丁丁小组14名同学喜欢看的漫画书统计情况

西游记熊出没喜洋洋和灰太狼

3人5人()人

(1)补充完表格

(2)看了上面的表格,你知道喜欢看()的人最多,喜欢看()的人最少

(3)买一本《熊出没》9:00元,买6本需要()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三

1.让学生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

2.认识1度的角,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这一技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四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

2、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第一种解法:234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

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2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6211856022756156

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小精灵总结全课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五

style="color:#125b86">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问提供话题:你喜欢运动吗?最喜欢的项目什么?运动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活动,教师加以鼓励评价。

2.小结: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展现,主题图(运动会上跳远比赛的成绩单)。并出示如下信息:

总结比较方法: 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依次比较小数部分。

2.出示课件巩固练习。

3.知识迁移

这样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分析

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运用

1、出示运动会上110米栏成绩单完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吗?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六

《编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方式,体会编码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难点是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教学中,第一环节我以谈话交流导入,利用今日说法真实案件《家中被盗一百万》的微课,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环节,探索身份证号码中的秘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本人和家人的身份证号码,并了解相关信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况下了解到底身份证号码中隐藏着怎样的信息。了解每个数字用几位数表示,新旧身份证的区别,数字编码的作用和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第三环节,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编码的方法。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

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渗透编码思想。

三、以生为本,习本课堂思想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2、过程方法: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会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逐步建立数感。

3、情感态度: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结构与含义,初步学会用数进行编码。

难点:在辨析、实践中逐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破案吗?生:喜欢。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侦破一起案件。请看案件的视频资料。

【课堂激趣】

1。播放《家中被盗一百万》

2。师:同学们,你认为谁可能是犯罪分子?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巧妙设疑,引出课题】

1。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了,身份证号码不就是一组数字吗?为什么能帮助我们破案呢?

2。师:也就是说身份证号码能传递给我们很多的信息。其实啊,像身份号码、银行卡号这样的由一组数字组成的号码也叫编码,是人们把数字赋予了一定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那编码里面有哪些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设计意图】

本课旨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力求将学生引入到生活情境,将学生对生活中数的认识和了解作为本课的基础,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学与教的活动

【探索组成、感悟特征】

一、对比辨析,认识地址码

2。师:一共18位。这就是身份证号码的统一性。不管身份证信息是什么样的,我们统一用18位数字表示。

3。师:那这18个数字都代表什么意思呢?身份证前两位代表省,三四两位的两位代表市,五六两位代表区或者县。

4。师:身份证的前六位,统一称地址码(边说边板书)

二、猜猜我是谁,认识生日码

1。身份证号码第七到第十四位是出生日期码,七到十位是出生年,十一十二位是出生月,十三十四两位数是出生日,接下来我们玩一个小游戏:猜猜我是谁?老师这里有一组出生年月日,你觉得是你,你就站起来。

2。展示年份20xx很多同学都是20xx年出生的。

3。展示月份02有同学有疑问了2月为什么不直接写数字2,而要写02呢?因为啊一年有十二个月,如果2月写2是一位数,12月写12是两位数,那身份证的位数就不统一了。

4。展示20xx0205师:只有一位同学了,你确定一定就是他吗?不一定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获取身份证上的相关信息,达到对年月日这些旧知识的整合。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还让学生简单的介绍了身份证编码的含义,这样设计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知识与生活的实质性练习,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发挥想象,探索顺序码和校验码

1。师:那不止他一个人,么怎么样区分同一天出生的人呢?这应该是所有双胞胎的烦恼了。顺序码,将同一天出生的人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编码。顺序码的最后一位1。3。5。7。9表示男的,0。2。4。6。8表示女生。有了顺序码,即使双胞胎的身份证也不一样了。这就是编码的唯一性。

2。身份证的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是通过前十七位计算出来的,有数字0—9,我们常见的身份证最后一位是x,其实是罗马数字10。师:身份证号码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啊我们可以把他分成四个部分: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

【设计意图】

“先猜测,后验证”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课身份证编码的规律的得出利用观察比较和猜测验证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特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走向生活,巩固新知

1。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编码的知识,现在你们可以拿起知识的武器帮助警察叔叔破案了吗?

3。再看银行的卡号编码。2、3、5只有5持有甲银行的银行卡。所以确定5才是真正的罪犯。恭喜你们成功破案。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自我实践,检验真知。

(二)我是“小小编码师”

【设计意图】

1。通过练习,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让每个学习自主思考的过程,经历编码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编码思想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编码的认识,增强了课堂的数学味,将数学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课堂小结

2。师: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你还见过哪些编码?生举例子。学籍号、军事情报、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都是编码。

3。师:同学们,我们的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数学好玩,祝大家玩好数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交流等数学能力。

3.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87761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