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我们应该注重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写作表达的技巧。以下是一些总结写作的佳作,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春笋的勇敢、顽强和向上生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上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笋的勇敢、顽强和生长的快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音乐:小朋友,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沙沙地下着,有个小娃娃想从地里钻出来,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欢迎它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欢迎它的到来!
(春笋图象: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师: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你们会写春笋娃娃的名字吗?看老师写,小朋友可以跟着书空。听,春笋还要对我们说悄悄话呢。(春笋: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快乐的笋娃娃。我想邀请你们加入我的行列,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1)现在你们这些可爱的小春笋正睡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睡的可香可甜啦!学生趴在桌上闭眼。
(2)放雷声:咦?笋娃娃,你们怎么一下子都醒了?
聪明的笋娃娃,雷公公刚才对你说什么了?学生想象说话。
出示句子: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指名读,评读(有力,表情,动作)齐读
2、学习第二句
(1)外面的世界这么美丽,这么热闹,小春笋,你们还愿意在黑黑的泥土里呆着吗?
可是,你们的头上压着厚厚的泥土,还有坚硬的石块,难道你们不怕吗?
(2)引读出示:我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自由读,比一比,谁勇敢,谁坚强!
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评价。
(3)看到你们这么勇敢,老师也想来帮你们一把。范读,
(4)现在有没有感觉增添了力量?相信你能读得更好!
指名读,评读:加上动作,会比老师读得更勇敢呢!祝贺你小春笋,终于从地里冒出来了。你真了不起,能战胜坚硬的石块!
(6)想象说话:小春笋,你冒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渡:出土的感觉多好啊,祝贺你们,小春笋,终于凭着自己的勇敢坚强冒出了地面!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1)小春笋,你长得什么样子啊?自由发言(形状、颜色)
(2)观察真仔细,我们来看出示: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指名读,评价(声音、站姿)
(3)笋娃娃,老师可喜欢你们了,想赞赞你们的样子。
师:春笋穿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老师读得怎么样?
这样改好不好?集体讨论
听得真认真,看来这个字还真不能改。老师再来读一遍。范读
指名读,评读(表情、动作)。想读的一起读。
2、学习第二句到第四句
(1)笋娃娃虽然探出了尖尖的脑袋,冒出了地面,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
(2)小春笋就是这样快乐地、有力地生长。你们看——出示:我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有信心把这快乐用朗读告诉大家吗?请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反复地读这三句话,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四个人比一比。准备好了就举手!
指名上台赛读。自评:你很自信,你认为自己哪儿读得好?师评。
希望小朋友也能认真读书,不怕困难,充满自信地和困难作斗争,像春笋一样茁壮成长。
(3)让我们和春笋一起长大,一起读,出示:我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齐读,分组读。
(5)祝贺你,小春笋,不,现在你们是一棵棵挺拔的竹子了。你们长大了,这里就变成了一片茂密的竹林。风儿吹过,我仿佛听到了你们快乐的歌唱呢!让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体会长大的快乐吧!出示:我们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我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齐读。
四、想亲眼看看春笋的生长过程吗?完整欣赏课件。
小春笋,愿意把你的生长过程介绍给大家听吗?四人一组先说说,指名戴上头饰上来说。
五、小结:今天我们和春笋交朋友,收获真不少,回家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一、猜谜导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谁能猜猜?(贴雨点图)
2.师:小雨点很顽皮,今天跑到我们课堂里来了,我们一起书空课题。
雨:两肩开阔,两脚稍合,中坚挺直,点点对齐。
点:四点底像小拱桥,两边点大,中间点小,方向不同。(齐读课题)
二、深入探究,了解雨点的形态。
过渡:小雨点又跑到哪些地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找出答案。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雨点分别落进了哪里。
学生回答:(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师:我把大家找到的答案,做成了词卡,这些词卡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吗?谁来读?(做小老师读,开火车读)贴卡片。
2.小雨点在这些地方都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出示词卡,谁来读?都来做动作
3.这四个词语都是写小雨点的动作,李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也想到黑板上找找它们和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师生互动来贴词卡)为小朋友鼓掌。
4.师:都是小雨点,为什么去了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动作呢?让我们和小雨点再来旅行一次吧。
5.课件出示池塘图
评:小雨点在睡觉,千万不要吵醒它,声音要轻要柔,谁再来读。
6.课件出示小溪图。
师:小雨点睡醒了,它听到小溪哥哥在唱歌,叮咚叮咚,播放,你发现了什么?小溪哥哥在慢慢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好像在散步。(这句谁来读?)
评:小溪很悠闲,谁在来试试。
7.课件出示江河图。
师:接下来,小雨点跟着小溪哥哥会流到什么地方呢?后来小雨点和小溪哥哥一起来到了江河姐姐这里,(播放)你发现了什么?江河姐姐的水流速度更快了,所以小雨点要奔跑才能赶上江河姐姐的脚步。应该用什么语气读?是不是该稍快点,要有急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奔跑。
8.课件出示大海图
评:跳跃是有力的,都起来要响亮,谁再来试试。
9.师:如果把刚才大家读到的四句话,合奏起来,就是动听的一首儿歌。四人一个小组,小组合作朗诵儿歌。
小组合作朗诵汇报(配乐)
师:你们读的真好,咱们一(四)班可不可以来个大合奏呢?不仅小组合作,咱要全班合作,老师也来参与。
10.全班表演,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坐不住了,还想感受一下美妙的旅行,做上动作,在此跟着小雨点动起来吧!
三、语句表达,升华主题。
过渡:我们不仅儿歌要读好,还要学会表达,你觉得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老师也收集了雨点说要到的场面,你来看。(播放视频:1.图片,2.玻璃;)你看到了雨点落在什么没地方,它在那里干什么?学生大胆想象,回答。
四、“里”字书写。
学会表达,还要学会书写,你才更棒。
日写扁扁占上格,一竖垂直在中线。
两个长横放下格,五横等距最美观
五、总结全文
师:其实这节课里,还隐藏着一个科学小常识,你来看黑板,老师画的小箭头,池塘里的水,小溪里的水,江河里的水,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4、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88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境,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观察,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1、谈话导入,出示木,小朋友认识它吗?
2、出示转盘,认读转盘上的字。
3、开火车认读。
4、小组交流: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
5、全班交流,为什么这些字中都有个木字那?
6、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学生边拍手边说。
7、你还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会读
1、激趣导入,出示我会读。
2、小男孩在读什么?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
3、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
4、出示六幅图,分发给各个小组,小组合作,从八个标牌中选择合适的贴在图上。
5、小组交流。
6、小组派代表上台领读标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识字比赛。
(1)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平时从生活中积累的汉字,收集在一张卡上,和同学们交流。
(2)小组间交流。
(3)老师抽查、奖励。
2、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1)小朋友会认这么多的字,能不能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
现在我们在大街上,一位同学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五、作业布置:回家积累自己还不认识的字。
六、板书设计:把学生说的字写在黑板上。
七、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
总8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越句式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的三组生字,请学生认读。
2、请学生小组内自由说说: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练说,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
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5、自学第二排的三组生字,说说哪些地方不同?
6、评议: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
田上出头下弯腰电。
7、写字。
(1)强调关键笔画。
(2)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3)展示作业,全班评议。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2、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交流。
4、全班齐读。
5、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哪里读过?说出来。
6、扩展练习。
(1)出示挂图,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树上的叶子越来越绿;雨越下越大。
(2)请学生自由用越越来说话。
(三)、读读背背
1、展示古诗积累。
请学生自由上台朗诵自己会的古诗,比比谁读得好,背得多。
2、学习新诗。
(1)出示挂图,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跟读,领会诗的节奏与韵脚。
(3)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通。
(4)同桌互读。
(5)教师抽查,纠正错音,注意锄、谁、知、中、餐的读音。
3、感悟诗意。
(1)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图和个人感悟设计动作。
(2)学生边动作边读。
(3)指导朗读。
4、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
(四)、练习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
1、把词语分类组合。
黄牛面包牛奶作业本花猫尺子
1()
2()
3()
五、作业布置:回家积累自己还不认识的字。
1、写量词,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猫一()尺子一()牛
一()树一()苹果一()枣
2、出下边蔬菜的颜色。
豆角(),萝卜(),茄子(),南瓜()。
六、板书设计:黄牛面包牛奶作业本花猫尺子
七、课后反思: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41-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大海图片、视频。
说说你的感受
这节刘枫们就去海边看一看,领略一下大海的美丽。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自主识字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小组内解决字音。
2、 师出示生字,检查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
3、 把生字还原到课文中,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 品读课文
1、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2、 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句子,师生共同解读。
(1)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a、 指导书写“白”,“又”两个字。
b、 注意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
(2)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a、 指导书写:的、和。
b、 找出表示小娃娃动作的词:笑、迎、捡、穿、挂
c、 模仿一下这些动作
d、 体会一下,小娃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3) 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大海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美吗?好好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3、 小结:
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仿佛也来到了海边。感受到了小娃娃们的快乐!
四、 课下任务
课下,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注意,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项链
白的又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4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体会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
1、 读词语。
2、 读课文。
3、 小娃娃的项链是用什么做和,大海的项链又是用什么做的?
二、 指导朗读
1、 听录音,一边听一边纠正自己的读音,同时注意模仿体会。
2、 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个句子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自己心理的感觉。
3、 小小朗诵家。自千奋勇,把课文读给同学和老师听一听。
4、 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 感悟、积累
1、 学完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 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把它们画下来,读一坊,并记住。
3、 仿写词语。
四、 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来学一学,唱一唱。
板书设计:
项链
美丽的大海
快乐的娃娃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个朋友,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它吗?(展示乌鸦的图片)乌鸦是一种全身黑色的鸟。我们今天来听听乌鸦为我们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吧。这个故事叫做( )
板书课题:乌鸦喝水(学生书空)
二复习
(一) 认字
课文中的字你都掌握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了。
(1) 看!如果你认识它就把它大声地读出来吧。(出示生字卡片)
(2)区别相似的字:渴-喝 为-办 右-石 鸟-乌 丢-法 鸦-鸭
(二) 写字
在了解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将剩下的需要书写的.生字学习一下,“办”“法”。
(1)学生做小老师讲解生字,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字虽然比较简单,可是想写好却很不容易,不相信,你就在田字格中写一个试试吧。(强调写字时要注意姿势)
(2)老师在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注意:有的小朋友把办的两个点写成了这样(指出易错处),要把两个点对齐都写在横中线上,而且方向相反。评价后再写一个。
评价性语言:这回,同学们写得漂亮多了。你们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三)自由朗读,概括课文内容,学生边说,老师并依次板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了
结:其实这篇课文就是向我们讲述了,乌鸦先(找水喝),可是(喝不着),最后(喝着了)的故事。
二、细读,品读体会
第一自然段
找水喝(1)、(指:找水喝)你知道,小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
(2)、同学们,你知道口渴是什么感觉吗?
(3)、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
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范读。
是呀,多渴呀,看!小乌鸦找水去了,它飞呀飞呀,飞到了这儿有水吗?又飞到了这儿,有水吗?这儿有吗?小乌鸦还飞了好多的地方,于是课文中用了一个词。
指导语言:谁能把这只口渴的小乌鸦,到处找水渴通过读表现出来。
读,没听出来你的着急,疑问的语气再强烈一点。
第三自然段
喝着了(指喝不着)是呀,多着急呀!快来看看小乌鸦是怎么做的吧?
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分析一个一个)小乌鸦你那么渴又飞了那么远的路,多累呀!你真是一只坚持到底,不肯放弃的小乌鸦!
1、 在小乌鸦的努力下,水怎么样了?(手势快速增高)那是怎么样的,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
2、渐渐的意思就是_____,谁能用这样的句式,再来说一句话。(分析渐渐)
3、乌鸦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样呀!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
指导读 想想乌鸦喝到水的高兴,再读一读!
评价语言 是呀,小乌鸦多高兴呀~!
三、挖空背诵
四、拓展延伸
(2)拓展阅读:聪明的乌鸦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读熟课文,认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认会15个生字。
3、练习看上下文猜字。
4、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绘制的四幅图及词、字等幻灯片。
教学布骤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课件展示:五个可爱的小动物伴着音乐走了出来。紧接着题目出现:《珍贵的纪念》。板书课题。
范读全文
师:哪一组合作的最好,读得最认真,一会儿请他们为大家读。
看图认识主人公
读课题两遍
手指字认真听
手指字轻声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用" "圈起来,然后看上下文猜一猜。
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合作认字。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下座位请教老师或其他组的同学。
1、同桌之间当小老师检查。(1生读,另一生手指字认真听)
2、读完的学生举手示意;
3、读得快的学生感情朗读或认绿线格中的字。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渗透性识字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
3、在朗读上作示范。
1、渗透"猜字"识字办法;
2、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再次随文识字。
3、引起学生的定向注意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1、继续随文识字;
2、练习朗读全文;
3、培养合作精神;
4、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5、让一部分学生先认会字,便于下面进行合作学习。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请学得快、合作得好的学生先读,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2、逐段相机出示课件:
a、亭子、台阶及动物们手舞足蹈高兴的样子
b、动物们留纪念的过程。
c、第二年春天来到时,亭子周围鲜花盛开,蝶飞蜂舞的情景,动物们依次上场,引导理解: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这才是最珍贵的纪念"
两个同学(同桌)读完后,另一桌读,读完后评议。
1、看图认识"台阶"、"亭子";
2、感受动物们建好亭子后的喜悦心情。齐读第一段。
看图认识"刺猬"
1、先齐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及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
1、渗透感情朗读。
2、闪动的字由静变动,吸引了学生,集中了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识字。
1、培养想象能力;
2、通过讨论,明确小刺猬留下的纪念是什么,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物的良好习惯,同时感悟这份纪念的珍贵。
三、由词到字,认会15个生字。
1、课件出示11个词。(依次出示)
2、要求在小组内学生字,请学生谈学习过程。
3、开火车读字。课件展示,读对一个字,送学生一份小礼物留作纪念(课件上的小物品)
a、认识的学生主动站起来读。
b、开火车读,读对了,全班跟读。
a、小组长检查,把会的字用" "标出来,不会的圈出来。
b、生生互教互学。
c、交流学习方法或好的学习习惯。
开火车读,组词读或只读出字音,
1、缩小语境,帮助学生认字。
2、认字过程有层次性,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识字目的性强,提高识字的效果。
2、组与组互动,生与生互动,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1、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2、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为自己的收获,推动学生今后依然在兴趣盎然中自主学习。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七
目标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3个新偏旁,指导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卡片。2问: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看图学词
1出示课文图画,问:看图的方法和顺序有哪些?
2指导看图说话,练习句式:
我看到图上远处有(),近处有(),左面有(),右面有()。
3出示新词语,指导正确认读。
4用上新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5教师朗读短语,想象画面,问: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1认读:游、池、入,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飞、入。
四布置作业找一些描写四季的词语读一读。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冬
四季美
课题2、姓氏歌课型新授2课时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习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同法练习。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2诵读《百家姓》。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姓什么
祖国真伟大!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肚皮雪白穿绿衣,叫声呱呱蹦蹦跳,捕捉害虫小能手。(青蛙)
2问:你对青蛙还有哪些了解呢?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学写“青”。组词,造句。
二看图读文
1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4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相机认识病字头。
5检查:无音节的词语。选择造句。
6辨析:睛、请、晴、清、情。相机讲授辨析的基本方法。
7指导写字:请、晴、清、情。
三再次读文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2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四布置作业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讲给家人听。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2想一想,填一填。(课后题)
二读文感知
1接力朗读,及时正音。
2教师范读,问:你听懂了什么?
3交流自己的感受。
4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呢?
5再次朗读课文。
6指导写字:生、气。
三拓展训练
1还有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处?
句式练习:我知道(),它能帮我们人类(),我们应该保护它。
2想一想,填一填。
包——抱、饱、胞、跑、泡、炮、袍
书(包)拥(抱)吃(饱)同(胞)
(跑)步水(泡)放(炮)(袍)子
主——住、注、柱、拄、蛀、往、驻
(主)人(住)宅(注)意(柱)子
(拄)着(蛀)虫来(往)(驻)足
四布置作业
给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几句赞扬的话。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青——请、晴、清、情爱护益虫
课题4、猜字谜课型新授2课时
教学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
重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教学难点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字谜:一加一。请大家猜一个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字”,组词,造句。
二初读第一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三再读第一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谜,小组内互相猜一猜。2交流展示小组猜字谜的成果。
五布置作业和家人一起猜字谜。
第(2)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谈话导入
说一说和家人一起猜了哪些字谜?是怎样猜出来的?
二初读第二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4指导写字:动、万。
三再读第二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内编字谜。2全班交流猜一猜。
五布置作业以猜字谜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4、猜字谜秋青
课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课型新授1课时
教学
目标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挺清楚。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行为习惯和能力。
教学
重难点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准备课文图画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了解口语交际任务。
二看图了解
1出示图画,讲讲看图的顺序和方法。2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3小组内交流。
三听故事,记内容
1讨论:怎样记住故事的内容?
2提出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3听老师讲故事《老鼠嫁女》,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4按图画逐一交流记住的内容。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5小结:记住故事内容的方法。(看图画,找关键词语。)
四讲故事,说内容
1同桌互相讲故事,要求:
讲的同学声音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听的同学认真听,作出评价。
2全班展示,相机评价。
五布置作业
给家人讲一讲《老鼠嫁女》。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老鼠嫁女》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新授3课时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3个生字。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4和大人一起读。能进行亲子阅读,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儿歌的大概意思。
重点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顺地朗读
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能正确
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难点
1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词语和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件,田字格
第(1)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词语,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
2各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上这些生字或词语,句式练习:
今天(或昨天、前天)的天气是()。我见过(),当时的情景是()。
5认读生字:带音节的,不带音节的。
6问: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范读。
以各种形式练习朗读,逐渐达到熟读成诵。
找一找这些字母形状的异同,曾增强记忆。
2读一读,写一写。出示生字,按照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分类。
学生朗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进行组词,造句。
指指导书写:见、长。
三布置作业
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2)课时
整理与修改
一字词句运用:读一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二书写提示
1认读生字:白、回、果,并进行组词、造句。
2讨论这些生字的书写规律,相机讲授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进行评价。
三日积月累
1看图说话,句式练习:这里的景色真美呀!天空中(),地面上()。
2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4交流:你知道哪一个词语的意思?
5再次朗读。
四布置作业找出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短语进行积累。
第(3)课时
整理与修改
一和大人一起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6仿照一个小节,自己写几句小诗。
7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二布置作业跟家人一起朗读,并且把自己写的几句小诗读给他们听。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课题快乐读书吧课型新授1课时
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童谣和儿歌,并了解大意。
2初步培养阅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童谣和儿歌,并了解大意。
课件,学生提前搜集一些童谣和儿歌。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理解:童谣。
二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4全班交流感受。5再次朗读。
三分享拓展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搜集的童谣和儿歌。2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小结:和好书交朋友,快乐读书吧!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八
1.通过认识人体的各个器官,认识8个生字,8个生词。
2.通过字词句的运用,知道轻声的几种构词方式,并能读准确。知道带有“点”笔画的独体字的笔顺规则。
3.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
1.了解轻声词的构词方式,养成课外积累词语的习惯。
2.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2.字词卡片。(学生)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体基本器官,识字学词
1.指名说说人体头部器官,师板书:眉毛鼻子嘴巴脖子
2.认读生字:眉、鼻、嘴、脖,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认读生词:眉毛、鼻子、嘴巴、脖子,一边指着同桌面部这些器官,一边认读这些生词。
4.利用各种形式认读以上生词。
5.同法认读生字:臂、肚、腿、脚生词:手臂、肚子、小腿、脚尖
6.齐读以上生词,或抽读生字卡。
二、课件出示生词,学习轻声
1.理解“轻声”,就是要把有些词读得轻而短。
2.课件出示读轻声的`词:眉毛、鼻子、嘴巴、脖子、肚子。
3.以上词语中的“毛、子、巴”等需要读得轻而短,这是汉语中语言表达的需要。
4.师示范读,教读。5.指名读,小组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胆子 粽子 镜子 爸爸 妈妈 哥哥 故事 月亮 时候
1.师范读,让学生倾听。
2.听出了什么吗?你发现了什么吗?
3.有时候,一些词里面含“子”或重叠词,或某些特定的词,由于表达的需要,也要读轻声。(简单讲解即可)
4.师举例说明。
5.指名试读词语,师相机指导。6.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1.课件出示独体字:主、书、门、我
2.师在田字格字帖上范写,生观察“主”“门”中点的书写顺序与“书”“我”中点的书写顺序的不同。
3.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师讲解“点”在不同的字里,书写顺序是不同的。
5.生描红,同桌互评。
6.作品展示,师生全班交流。
一、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古诗《静夜思》,指导背诵
二、课件出示古诗《寻隐者不遇》
1.生看课件,借助拼音读古诗。自由读,小组内互读互评,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汇报交流生字。
3.认读生字卡:寻 隐 者 遇 贾 药 此 深
4.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一句一句读清楚,读通顺。
5.指名逐句逐句朗读古诗,全班交流正音。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句内容
1.师范读。
2.师带读,生标出每句停顿的地方。
3.全班齐读。
4.结合插图情景,逐句理解诗句意思。
5.感悟朗读古诗,指导背诵。
6.小组背,指名背,全班齐背。
1.抄写本单元课后生词。并把抄写的词语放到“我的词语篓”里
2.背诵《寻隐者不遇》。
3.回家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妞妞赶牛》。
教学反思: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九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观察写字表,运用记字方法记住“死、咬、做”三个字。
2、通过自由练读、角色朗读、同学赛读等形式,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运用记字方法学习生字,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一、复习旧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分“字、词”两个层次复习旧知。)
二、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字,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认字“停、钱、重”。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抓关键语句“一只死狐狸!快下车。”“这张皮能卖不少钱呢!”体会卖鱼人的高兴,感情朗读。
5、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写字“咬、做”。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指导学生默读并圈画出表示列那动作的词,在理解词语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动作的词,体会列那当时心理,感情朗读。(学生在上一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已掌握学习方法,本自然段在学习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课文四、五自然段,体会列那和卖鱼人的心情。
(四)小结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认识字宝宝
停 钱 重 咬 做
(二)再认词宝宝
停下 停车 金钱 重新 咬住 咬牙 咬人
出生入死 你死我活 做工 做人 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灵活机动。
2、小红一口咬定,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导写字(死 咬 做)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记字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最后再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3、指导写字(老师范写,学生仿写。)
板书设计:
狐狸列那
卖鱼人 停 下 走 摸 说 扔
列那 咬 穿 做 套 跳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来、去”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画和文的结合,帮助学生提取诗中的信息。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认一认。
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
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了解学生生字的认识情况,找准不认识的、读不准的生字,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
请学生带读这3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
认识偏旁走之。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这3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
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
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
(2)课间操“说反话”。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增强生字识记的效果。体现了“一字带一串”和“同一个字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的思想。
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不仅要看教师范写,还要看是如何对学生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找到改进的方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
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
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生活所见: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异性,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帮助他们感悟画的特点,领悟诗句和画之间的关系。
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
(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
头戴小红帽,千条线,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鹅)
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2、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动物。
3、明代有位叫唐寅的大画家也喜欢公鸡,他不仅为公鸡画了一幅画,而且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
二、读古诗:
1、师读古诗,学生不出声,用手指。
2、师再读古诗,生可轻声跟读。
3、师带读古诗。
4、小老师带读古诗。
5、比赛读。
三、认读生字:
1、圈出文中生字,生自主识字。
2、单独出现生字,生识字组词,师带上拼音带读。
3、识字小游戏:摘苹果。
四、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出示前两行诗
1、生读诗句,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板书:美丽)
2、生带着感受读。
3、像“红、雪白”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你能说几个吗?
出示后两行诗:
1、师:这只公鸡不仅美丽,叫声也很好听,生读诗。
2、谁来模仿一下公鸡的叫声。
3、公鸡一般什么时候叫呢?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公鸡?
(板书:勤劳)
4、生带着理解读诗,教师可适时范读。
5、回归整体,齐读(或背)全诗。
五、书写指导:
指导书写“平、户、开”。
六、小结,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画鸡
美丽
勤劳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2、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动物。
3、明代有位叫唐寅的大画家也喜欢公鸡,他不仅为公鸡画了一幅画,而且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
二、读古诗:
1、师读古诗,学生不出声,用手指。
2、师再读古诗,生可轻声跟读。
3、师带读古诗。
4、小老师带读古诗。
5、比赛读。
三、认读生字:
1、圈出文中生字,生自主识字。
2、单独出现生字,生识字组词,师带上拼音带读。
3、识字小游戏:摘苹果。
四、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出示前两行诗
1、生读诗句,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板书:美丽)
2、生带着感受读。
3、像“红、雪白”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你能说几个吗?
出示后两行诗:
1、师:这只公鸡不仅美丽,叫声也很好听,生读诗。
2、谁来模仿一下公鸡的叫声。
3、公鸡一般什么时候叫呢?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公鸡?
(板书:勤劳)
4、生带着理解读诗,教师可适时范读。
5、回归整体,齐读(或背)全诗。
五、书写指导:
指导书写“平、户、开”。
六、小结,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画鸡
美丽
勤劳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三
我们知道上课前要备课,备课要备教材和学生,但怎样来准备呢?今天我班门弄斧,以《画里少了什么》为例,把自己的备课感受做一展示,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在儿童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故事。在美
术课上,老师让全班同学集体绘画《海洋世界》,同学们在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经老师提示,同学们认识到这不是海洋世界,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讨论,同学们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蕴涵着一个较深的道理。这是教参中给我们的提示,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文意是文章的灵魂”。当我刚看到文章时,先被它的题目所吸引。题目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立刻会勾起读者的好奇心,“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它少什么了?为什么会少这些东西?”并且它还具有前推后延的作用。开始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作画,后面是在明白道理之后互相配合作画。抓住“画里究竟少了什么”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表达也很精致。尤其是善于通过前后照应、相映成趣的词语,在对比中显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读来既感到清晰明快,又生动有味。比如前期画画完了,书中却说是“奇怪”的画,最后才是“真正”的画。理解本文,抓住这些词语,体会作者表现主旨的匠心。另外,这个故事看似简单浅显,但绝不单调平板、一览无余,而是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故事的发展非常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过程,“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终要亲口尝一尝”,贴切生活的本质真实。
从结构上来看,这篇课文自然段较多,但从意思上看可分为三个大的段落,1—5自然段主要讲学生自发作画,画出了一幅奇怪的画;6—16自然段主要讲学生们进行了讨论,明白了道理(1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学生们重新画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我觉得教师分析把握教材的结构,能够深入理解文章,感受它的起承转合,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正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确定了这些,本课以“主体”发展为指导思想,采取“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在脑海中渐成雏形。不需多做分析,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画好海洋世界,体会其中的道理。最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品悟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切实有所感受,在实际行动中做好这一点,才会受到真正的教育。这是本文的难点,也是它的美感所在。可能有的文章体现的是情感美,有的是一种智慧美,而本文则是这种情操美,即发现真理、意志美德等,这促使我进一步设想解决方法,努力从这个点进而联系全文进行三个维度的搭设,并确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会写7个生字,能认读8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
4、学生懂得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分工合作。
四、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以“探究式”阅读为指导思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导语:课前我从美术老师那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画画。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篇跟绘画有关的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内容,读有所获。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全文浓缩成一句话,这就是读书的收获。
(学生在读准课文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好准备。)
(1)学生质疑。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读课文时你有什么问题吗?结合学生质疑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画里少了什么?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什么样的?等。(本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文章内容偏差很大,教师也可参与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较容易可以请学生当时解决)
(2)制定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课文的叙述顺序,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精读领悟,读懂课文。
(一)解决“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结合52页的句子进行对比练习。深入理解句子含义,并为后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前预习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渗透读书方法。)
(二)解决“画里少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后,从语言文字理解到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教师相机引导:海洋生物还有什么,你能介绍几种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海洋世界的录像。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课后预习,回答问题。通过观看录像,对海洋世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课件出示:一幅大鱼图)。教师导语:海洋世界这样美,可同学们为什么却画了一幅大鱼图呢?你们认为问题出在哪呢?请同学们再认认真真读读第16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
(学生在上一环节对海洋世界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自读课文,知道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教师出示大鱼图,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学生读书后,教师参与探究。教师导语:老师认为是同学们的绘画水平不高?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画?学生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最终悟出画里少了同学们分工合作的精神。
(在解决重难点时,教师适当地参与,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引起进一步的思考:画里到底少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读活课文。
师生分工合作完成一幅《海洋世界》。
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道理完成图画,在实践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通过课堂练习,落实读写结合。)
在课堂中,我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相互作用的对话、活动,努力创设融洽的氛围,与学生交流对“我们和我”之间关系的体会,同时,我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以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感悟,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学定教,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的过程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注他人,不断进步。最让我满意的是“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前面提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学习、做事时很少想到别人,此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分工、合作,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及时积极地评价,特别是评价语言针对性强,评价语言生动、具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四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创造条件教学生逐渐学会拼读音节外,还应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懂得归纳识字的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作者唐寅。全诗描绘了一只红冠白羽、漂亮威严的雄鸡。古诗不用讲解,学生反复朗读,看看插图大致领会就行了。重点是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反复朗读、背诵中增加语言积累。朗读仍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平、生、千、门、万、户”六个生字,认识部首“?
2.认识“鸡、满、雪、轻、言、语”六个字
3.朗读、背诵课文
4.观察说话能力
5.学习公鸡的勤劳,不懒惰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句子意思,练习说话。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六、教学策略
替代式教学策略。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具准备:
ppt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学习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老师像考考大家拼音学的怎么样,老师呀,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
(圆圆脸蛋梳小辫a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左上半圆q右上半圆p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
生反馈。
2.师:同学们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学们认识这个拼音吗?(出示生字卡片鸡),认识这个字吗?今天,有一只大公鸡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呢!(点击ppt出公鸡的图片)
3.师:你们认识它吗?它平时有哪些生活习惯呢?
生反馈。
4.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画鸡》就是写大公鸡的。(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5.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正式走进这首古诗,大家想知道课文写了大公鸡的什么吗?(想)好,请大家打开书本47页,边指着课文的生字边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二)简介作者
1.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课文后,你们觉得大公鸡漂亮吗?你们知道是谁把大公鸡描写得这么漂亮吗?大家刚才还表现得不错,老师就告诉大家吧。
2.简介作者:明代时候,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写字、画画、做诗样样都很棒,他很喜欢大公鸡,有一次,他看到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就把它画下来(ppt出示课本插图),还写了一首诗,(ppt出示诗)题目叫《画鸡》。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感受下唐伯虎笔下的公鸡呢?(想)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呢?生反馈。(1.问别人;2.用拼读拼读音节)
2.师:老师知道好多同学都已经会读了,现在请几同学来读读这篇古诗。(注意:你们的眼睛紧盯书本,右手紧紧指读生字)。
3.师:这位小老师读得怎么样呢?(同学们个个都是小小评委家。)。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参与朗读了,现在请大家一起把这篇古诗齐读一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4.听到同学们的朗读,生字词宝宝都从文中跑了出来,大家请看。
(点击:雪白满身红冠平生走将来千门万户)
(1)师:请位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你来当小老师,你读一个词一遍,同学们跟读三遍。
a.那请位同学来读一读。b.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呢?(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3.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3)师:老师看见同学们都很仔细地认读每个生字,我可想听听。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
(4)师: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和声母结交为好朋友。你能找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声母吗?请个同学来找找。(点击红色),你们和他找的一样吗?(一样。)给自己来点掌声。
师:书本中还有哪些生字的音节带有红色的呢?请把它们圈出来。(出示古诗的音节,请位同学带着书本上来,和同学们分享。)
师小结:每个生字宝宝都有它自己的音节,每个音节中都有属于它的声母,这就是拼音王国的妙趣所在!
(5)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一起把字宝宝送回古诗中,由老师随意读出本课生字,你们听到后迅速用笔在文中找到,并用圆圈圈出来。(评价:你们的耳朵可真灵敏。动作可真迅速。)
(四)整体感知
1.出示第一句诗句
师:同学们齐读这句话,你知道诗中的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反馈,师板书(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2.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边看图边讲解:头上鲜红的鸡冠,不必裁剪,天生就像一顶将军帽)
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公鸡呢?(生:漂亮)
3.师:你见过平时走路的`大公鸡吗?你能来走走给大家看看嘛?
师: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
生回答:威武、神气的大公鸡。(师板书)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诗句。
(1)师: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一句话。看看谁读出的大公鸡最漂亮、最神气。
(2)师:一二组齐读,三四组齐读。
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你们都能成为一只只漂亮和神气的大公鸡。
5.学习第二句诗句。
(1)出示句子: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生反馈:我见过大公鸡一大早太阳升起就站在山坡上大叫。我听过过大公鸡“喔喔喔”地叫。)
(2)师:为什么这么神气的大公鸡平时不会喔喔地叫呢?
生反馈:怕吵醒熟睡中的人们。
(3)师: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半句诗句。
生:农村里的农民伯伯起床干活了,人们从被窝里爬起来,开始一天的工作。
生:小朋友们都会背着书包到私塾里读书。
生:妈妈会起来煮香喷喷的早饭。
师:请喜欢这只公鸡的学生齐读古诗。
师:大公鸡除了叫醒农民伯伯,还会叫醒睡懒觉的小朋友呢,不信,你听——(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动画课件)
师总结:是呀,大公鸡天一亮就起床了,叫醒了睡懒觉的小朋友,帮助了他们,大公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向大公鸡学习,每天早早起床不睡懒觉。
(五)师生齐读古诗,会背的试着背一背。
(六)总结全诗,激发兴趣
唐寅看到大公鸡很喜欢,就为大公鸡做了一首诗。老师呀,也很喜欢这个大公鸡,可是老师不会作诗,老师就把它拼下来了,(出示图片),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公鸡吗?那让我们也动手画一画吧!
(七)作业布置
1.画一只公鸡。
2.背诵《画鸡》这首诗。
板书设计:
画鸡
头上红冠
漂亮神气
满身雪白
勤劳
教学反思:
《画鸡》是明代唐寅用诗歌赞美鸡的古诗。在单元中,学生能通过这首古诗直观感受字与拼音的关系。
低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内容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备课的时候,没能全面的深入研究低年段的语文课程目标,导致诗歌内容挖掘得较深,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课件当中现代时钟的报时和古代公鸡报时的环节须进行调换放映顺序,先让学生感受现代是由时钟的报时,而古代由公鸡随太阳的升起报时,感受公鸡的起得早,进而体会它的勤劳精神。但这一环节,我花费的时间过长,导致教学效果重难点无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初读课文时,全班的朗读效果不佳,我应当及时地进行范读,不要马上进入让他们自己在读诗歌,这样会浪费时间。认读生字环节,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加强学生的记忆。最后画鸡的环节可以删除,可把动笔写的环节加进随文识字中,教学流程会更流畅。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五
1、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苦,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在原有识字基础上,能独立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课件、头饰。
2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今天,老师事先和小熊家打好了招呼,说要领着小朋友去他家做客呢,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请你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第20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
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2、课文没注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想办法:查课后生字表,问老师,问学习伙伴,根据上下文猜读都可以。
3、检查: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要求读通顺。
(2)齐读全部生字(带拼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再次齐读全部生字(不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师问: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学写生字。
(1)学写“年”。学生独立看书,了解“年”的笔顺;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内的位置。请学生书空、练写。
(2)学写“左”、“右”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
三、入情入境,读懂课文。
2、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一直”这个词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朗读。
3、小熊一直住在山洞里,难道它没有想过要住进房子里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一、复习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一路坐着火车终于来到小熊家了,他们家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小熊和熊爸爸在门口欢迎我们呢(播放课件)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一看,哟,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呀,我们来读读字,和它比一比。
二、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看图学习第1-2自然段。
小熊家一直住在山洞里,难道它们不想住房子吗?从课文哪里得知?
(1)指名读。
(2)指导读出熊爸爸的语气。小熊听爸爸说要造房子,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2、通过看图说、动情读理解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的原因。学习3-6自然段。
(1)“舍不得”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森林四季的美景)。
森林里的环境美吗?你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交流?看图说话,自由发表意见。
(3)练习读:
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舍不得”要轻轻地读,还要读出景色之美。)。
用同样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4)指名读,同桌评读,竞赛读。
(5)配乐读3-6自然段,评议。
(6)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当小熊舍不得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爸爸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秋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冬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森林里的景色太美了,为了小动物,为了大森林,所以多少年后,小熊一家仍然住在山洞里。
3、学习第8自然段。
(2)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3)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是长句的朗读指导)。
(6)学生想像小动物的表现,播放音乐,戴上头饰,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演。
四、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1、课件播放: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有邀请你们,你们会怪我吗?”
2、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呢?
3、最后,再播放课件:小熊说:“小朋友们,森林是我们大家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吧!”
五、拓展延伸。
师:请你赶快拿出画笔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出建造新房子的材料,为小熊一家设计一个既漂亮又温暖的大房子吧。学生设计,成果展示。
2、为保护环境设计一些牌子,并想想可以放在哪里。
3、我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收集环保金点子,搞一次班队活动。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六
1.师出示课外谜语,生竞猜谜底.
2.师读本诗内容,生竞猜谜底.
3.师揭晓谜底,出示诗题.
,多样识字.
1.读诗认字
认真读古诗两次,遇到不会的拼音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2.出示生字,全班一起读一读.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将景物圈出来
2.学习第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山有色水无声对比,山是什么颜色的?水有没有声音?
为什么看过去山有色,但是水无声呢?(画中的水)
(2)这里有几个生字我来考考大家
色:斜刀头,色彩、白色、景色
有:有的、有趣、没有
无:没有就是无的意思,无数(实在太多了,没有数字可以记录下)无声、有无
(3)这句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远近)
(4)远:距离很远,远方、远近、永远(一直)
近:距离近,近处、近来、相近
远和近有什么相似之处?(走之底)
请你说一说,在教室哪些同学离周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周老师比较近?
(5)这里还有一个字很神奇,近—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换一换识字法)
听:听见、听说、打听(向其他人询问)
3.学习第二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这里有两个景物,花和鸟。
(2)同学们春天到了花朵盛开了,但是现在春天过去了花为什么还盛开着?(画上的花)一般的小鸟在人走进都会飞走,但是为什么我们走进了,这只小鸟动都不动呢?(画上的鸟)
(3)这里也有一对反义词(来去)
(4)来:来去、从来、回来
去:去年、回去、不去
(5)这里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它是还
4.读了这首诗,你从哪里猜出它的谜底是画的?
1.出示来去,让学生观察笔顺、笔画特点
2.范写:来(点向里斜,长横在横中线,垂露竖在竖中线,撇捺要写得舒展)
去(短横在横中线上面,长横在横中线下面略微往上倾斜,撇折要略微往上提)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七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掌握2个新偏旁。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4个生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想象,感受“画”的特点。
4、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来、去”“远、近”3组反义词。
一、出示图画,导人新课
二、精读感悟,感受画的特点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出示句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指名读。
(1)第一句诗写了什么景色?(山)它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3)平时我们见到的山都是什么颜色的(绿色、青色)画上的山也是有颜色的,远远就能看到,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山并没有太多的不同。齐读:远看山有色。
2、第二句写了什么景?(水)
(1)讲水的字理:“水”字两边的横撇和撇、捺表示水流动时激起的水花,水面激起水花了,我们想象一下,你听到什么呢(水流“哗哗”的声音)“水”这个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水花,还让我们能想象到水声,再认一认这个字“水”。
(2)听声说话我听到了()声音。
(4)多么美丽的景色啊!我们一起读一读,你还发现了什么?看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指名回答。(点红远近有无)我们看到山有色,而水却无声,真奇怪,为什么?(指课题因为这是画)
(二)、学习后两句
(1)出示后两句,这两句写了什么景?(花,鸟)
(2)理解“春去”
(3)理解“花还在”
现在春天已经过去了,可这花却这么鲜艳,这就是(花还在)板书指名读,齐读,评价
(5)在这两句诗中也有一对反义词,谁的眼睛最亮?(来和去)预设读后两句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为什么春天去了花还是鲜艳的,人来了鸟却不害怕)。
(6)齐读古诗
一起读这美丽的画!
(7)根据交流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感悟画的特点。
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小组讨论:谜底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谜底是(),因为()。 2、出示《咏雪》
小组讨论:谜底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谜底是(),因为()。 3、出示《静夜思》
这里有一组反义词,谁能找到?四、指导写字
五、总结
多么有趣的诗啊!多么逼真的画啊!同学们古诗和水墨画都是我们国家文化中的宝贝,这幅画中的一切就像真的一样,这就叫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十八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春去:春天过去。
惊:吃惊,害怕。这里主要是受惊飞起的意思。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创作背景:
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级小学语文等教材中编入此诗时,作者一栏里即是“宋·佚名”。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95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