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内容的回顾,更是对自己思想意识和情感世界的展示。如何写一篇既能描绘细腻感受又能理性评价的读后感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的课题。希望以下的读后感范文可以激发大家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有关动物故事的书——《和乌鸦做邻居》。书中写了鹰、天鹅、相思鸟,写了鸟儿们的爱情故事、友谊故事。沈石溪爷爷真不愧是动物小说大王,书里面的所有动物都栩栩如生、一个个跃然纸上,所有故事都引人入胜、感人至深,但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第一篇——《雄鹰金闪子》。
雄鹰金闪子有一片广袤的领地——纳壶河谷。在它为捍卫领地对入侵者白羽臀使杀手锏的瞬间,攻击目标转向了杀害自己妻儿的仇敌银环蛇。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白羽臀没有坐视渔翁得利,而是出手相救,使金闪子转危为安并报仇雪恨,随后它们共同分享了一顿美味的蛇肉大餐。在此后食物匮乏闹饥荒的季节里,它们团结合作以捕猎幼豺为食,共度难关。即使在非死即伤的争偶决斗中,它们也采取空博的和平竞争方式。
这个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掩卷沉思,从中得到了许多启迪。
从金闪子身上,我读出了自强的精神。只有金闪子自己强大了,它才赶走了一个又一个觊觎这片肥沃土地的野心家,捍卫了自己神圣的领地,从而拥有一片食源丰富方圆百里的广袤领地、拥有娇媚的妻子。自强是一种困难压不倒、厄运不低头、危险无所惧的亮丽操守。我们人类更是需要自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海迪勉励残疾朋友自立自强;牛顿是班级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因为自强终于使他成为了“科学巨人”。
从金闪子的身上,我读出了知恩图报、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一山不容二虎、同性相斥这鹰类中的至理名言,为什么被金闪子土崩瓦解了呢?我想金闪子是被白羽臀的救命之恩感化了,变成了一只懂得知恩图报的雄鹰。它不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它敢于突破世俗的观念、敢于标新立异,它的思维转变了。就像田忌赛马,田忌改变了自己的思维和策略,最后赢了齐威王。
退一步海阔天空。金闪子从此赢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情、一种同生死共患难的友谊,赢得了一位忠诚的朋友。所以在后来食物匮乏闹饥荒的季节,它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战胜了饥饿和困难。此时的金闪子真正明白:一只雄鹰加另一只雄鹰,等于所向披靡;两只雄鹰在一起不一定要搏斗,团结合作可以共度难关。
从金闪子与白羽臀的争偶决斗中,我读出了它们对友谊的珍惜。它们采用了表现各自搏杀技巧与决斗风范的表演式的和平竞争,这种友好的竞争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的竞争,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攻击、诽谤对方,我们也要用友好的方式去面对。就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口号。
故事中的鸟禽都懂得那么多,我们人更应如此。首先要自强,然后懂得知恩图报、珍惜友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同时还要改变世俗的观念。自己活,让别人也活,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三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人。可能写传记的人都力求以最最公允的眼光去评价所要论述之人,总想处于平衡,却又因为自己的价值情感而稍有倾向。我认为,这就是传记之美。梁启超在这本传记第一句就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大概就是不愿毁誉失衡。文中在众人贬李之时对其维护,在人赞李之处加以指责,不是梁先生故意创新,大概是伟人之见,大抵见人之所未见。
有些人英年早逝,我们无不叹息,总会想象他多活几年会干出更大的成就,比如周瑜,比如莫扎特,比如王勃;有些人晚节不保,总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又干出点不靠谱的事,我们也在叹息他怎么不早死几年,比如李鸿章。想想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卑躬屈膝的去跟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去跑到俄国跟沙皇祝寿,洋鬼子占领了北京,没人能担议和大局,还是那个七十九岁的老人,其实我真希望他还是死早点好,像左宗棠,曾国藩那样,至少在历史的评论中誉大于毁。只可惜他亲眼见证着引以为傲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只可惜当大清苟延残喘之时还要这个耄耋老人独力支撑,担负一生骂名。他有错,但错不足以遗臭万年,他有功,但功不足以流芳百世。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四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鸿章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读完,沉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那样一位几乎统领半壁江山的首辅就随着书页闭合永远地沉睡在屈辱的尘泥中,所有的不甘和愤怒也一并沉寂,似乎一个时代的颓败都由他一人负担。
还记得书中有一段对李鸿章先生的评价:“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初时不觉,待通览全篇后好似醍醐灌顶,而后便觉愧疚。我想,我欠李鸿章先生一个庄重的道歉。我曾在初中第一次接触晚清历史时看到课本上罗列的一堆屈辱不堪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它们的签订者——李鸿章。于是,我心中就为这个“卖国贼”狠狠记上了一笔,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不曾细细了解晚清历史,犹如管中窥豹,将大部分过错算在李鸿章头上。不知道那个时代,会有多少像我一样不明时事便指责诋毁的人。偌大的清王朝,只李鸿章一人闻名于世,在万马齐喑的混乱时代、极盛转衰的封建时代、西方文明侵略瓜分的时代、国内阶级矛盾频发的时代、中国与世界艰难融合的时代,如果不是李鸿章先生,换成其他人,恐怕没人能做到如此。
历史总是无情的,再凄美的故事、再惨痛的牺牲也不过留在史书一隅的几点淡墨,如同青铜上的刻痕般冰冷。三十五年的坚持与努力,被一次战争的失败、一则条约的签订宣告失败,一场轰轰烈烈的牺牲,最终成为了人们口中封建地主阶级一场可笑的自救运动,强弩之末而已。
也许他是知道的。他看穿了皇家的无能怯弱,洞悉了制度的落后颓败,也预料到了挣扎的无用;可是他不甘心,不甘就此沉沦庸碌,也不愿静静等待子夜降临,他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会有那么一天,有人告诉他“你来过,我记得”,人之一死,或泰山之重,或鸿毛之轻,区别只不过在如何抉择。他若看清世事归隐一方,不过少了个叱咤朝堂的军机大臣;而若抛却杂念殊死一战,不过少了个仙风道骨的少荃老道。在庙堂与田陇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从此俯身躬行,车马劳劳不离鞍,但守山河万里了余生。
可当我跳出泛滥的同情与怜悯,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居其位无其谋的忠臣,若他生在康乾盛世,或许会成为与房玄龄杜如晦齐名的贤臣良相,可他偏偏陷入了民生凋敝腐败无能的晚清。他有着文人的才华,外交的能力,却始终缺少政治的远见。有人这样评价过他:“李鸿章不懂得什么是国家,不知道政府与国家是怎样的关系,不知道政府与人民的`关联,不知道大臣应尽的职责。他秉持着我国政治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其他各国的观念,认为只要有了西方的枪炮轮船机械,大清还是那个万国来朝的乌托邦世界。于是他们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推出了洋务运动。”
终究是个饱受争议的人,所以他非英雄也非奸雄,而是“晚清时期的一代权臣”。“历史人物从来都先是政治的,再是历史的。一个咽了气的人,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被戴上了帽子,打扮成或美或丑的玩偶。”
突然又想起最初搜索到的一些对李鸿章的评价: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称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浅浅看去都是溢美之词,发自肺腑;而后细细品味,却发觉不似表面这么简单。若李鸿章真如他们所言,岂非同上古神祗无所不能,又怎会目光浅陋至此?更何况,当涉及到权力地位甚至性命时,像小说情节般敌逢对手惺惺相惜者,自古以来又有几人?慈禧一介深宫老妪,贪生苟且不愿回京,我们又怎知她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虚假的安慰才如此吹捧一个汉人?有一个词叫“捧杀”,是家宅内院妇人斗争的常见手段,放置国事也未尝不可。
说来惭愧,《李鸿章传》虽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衍生读物,我却没能从中窥见更深层的中国近代历史,而是偏离方向,更深刻地体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更多了对历史的敬畏,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五
刚看完《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感受。只是觉得,对于人物的人格和内心的表述,作者把握得十分准确。
然后就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隔了一些日子回想起来才觉得,其实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最普通的女性的命运。故事的悲剧性在于,有些人一直试图与命运抗争,可是却一次又一次被命运拉回来,以爱的名义,以婚姻,家庭,责任的名义。真的,就像碰触毒品一样,对有些女性来说,婚姻和家庭这种东西一旦碰触,就无法回头。
我总是说女人生孩子之前一定要慎重。因为孩子就像一根线,一旦出生就种植在了你的脑海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牵绊住你。当然,这种牵绊有可能是极其幸福的,比如我认识的两个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就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每天生活中的重心就是孩子,并表现出了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以此为人生中莫大的成就,那么她们的人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而《无声告白》中的女主角玛丽琳,她一生都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屑于像母亲那样把做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当成理想。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真正的职业女性。但当她在大三那年的课堂上与作为教师的华裔男子相遇之后,就像所有坠入爱河的女性一样开始了恋爱,并怀了孕结了婚。然后她就不可避免地堕入了一连串的家庭琐碎生活中。煮饭,带孩子,照顾老公,被迫中止她的学业和梦想。
对于我的朋友那样的女性来说,这可能真的是完美生活的温馨开启。但是对于玛丽琳这种有野心有抱负又具有天赋的女性来说,她很难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被心中的理想折磨得寝食难安。终于有一天,她试图逃离,她放下两个孩子和老公,独自跑到外面去租了公寓,并报名了社区大学想继续完成她的学业。然而,她又失败了,就在考试的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
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长子内斯用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来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小女儿汉娜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个,她在家中就像一个隐形人,而她最大的愿望只是有人能注意到她。丈夫詹姆斯终于在女儿自杀后爆发,与自己的助教婚外情。每个人看起来都极其无辜,詹姆斯无法理解妻子,更加不知道妻子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真正的渴望。莉迪亚更是无辜,她只是为了讨好母亲,却被母亲的巨大人格所吞噬,内斯是她最后一根稻草,但内斯要去读大学开始自己的人生,莉迪亚绝望无助,最终选择了了断自己。
而玛丽琳,一切都只源于玛丽琳的梦想和生活无法完美统一。玛丽琳的痛苦也是无比真实的,她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子女,但却又过着不是她真正想要过的生活,这种分裂的痛苦简直可以把人逼疯。
莉迪亚的死换来了所有人的沉默和思索。最终,生活仍然要继续。玛丽琳无法成为医生,詹姆斯从狂乱中恢复了理智重新回归家庭。小女儿汉娜终于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拥抱,内斯如愿去哈佛读大学。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而莉迪亚死了。
莉迪亚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是她就这样死了。
一家人从来没有把事情拿出来述说或者沟通过。每个人都因为爱着对方,而压抑着自己。没有人告白,没有人反抗,甚至是玛丽琳自己,被梦想折磨得甚至想要放弃家庭,也没有试图跟詹姆斯透露心迹。
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觉得,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有妥协于命运或者打破平静。没有中间地带,没有两全其美,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那么多的误解都在寂静无声中被莉迪亚的死亡消融。最终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妥协。
莉迪亚的死亡,彻底打破了玛丽琳的梦。她放弃幻想,重新拥抱现实,接受了命运的馈赠。
故事的结尾,一切柔软地展开,终于像极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场景。而这一切,却是用大女儿的死亡换回来的。然而,还是不能不让人觉得,一个女人无法自控的人生,是那么悲情。
《无声告白》的故事设定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中有很多是属于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想想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仍然有多少玛丽琳一样的女人。女性的命运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有着逆袭的反转。除了少部分敢于挑战传统的人,大多数女性仍然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却憧憬着另一种人生。人的一生太过于短暂,女人的角色总是很难两全。既想享受爱情,又想拥抱梦想,既想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又想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女人分身乏术,没有三头六臂,只能拼命在其中寻找平衡。而我又见过多少女性做了母亲之后就放弃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只因为天生的母性让她们没有办法放弃与孩子相伴的时光,于是忍痛割舍了对梦想的追逐。也有多少女性不屈不挠地去追求梦想和事业,最终换来了孩子的怨怼和不健康的家庭关系。
有的时候,就像玛丽琳不肯说出来一样,说出来其实也未必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只能在内心和漫长的岁月中彼此对峙,做一个拉锯战,一个战胜了另一个。
我想起了为了舞蹈事业放弃结婚生子的杨丽萍。她是玛丽琳的另一面。而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几个人可以有如此强大的信念和毅力,放弃平常人拥有的生活。而我觉得,不管是选择为了梦想冲破传统的束缚,还是为了保全家庭而放弃自我,总有人会做出牺牲,总有人会感觉到受伤。这个世界没有两全其美,没有完美生活和完美的设定。
不管是杨丽萍还是玛丽琳,她们的内心都会有自己的遗憾和挂念。但是惟愿做到这一生走到最后的时候,我们都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书的封面上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想这句话大概是可以对死去的莉迪亚说的。然而,她的母亲玛丽琳虽然一直与他人的期待抗争,但也并不算是找到了自己。她只是学会了顺从命运。
我愿意对玛丽琳再说一句。我会告诉她:我们终此一生只是要学会做出选择,前进或是妥协,并承担一切。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六
威利。旺卡的糖果厂主要以生产各种美味的糖果和巧克力而闻名于世。
一天,旺卡发出一则广告,说:他在巧克力的包装里放了五张金券,哪五个孩子能得到这五张金券,就可以到工厂参观一天。全世界的孩子都渴望自己成为幸运儿。
奥古斯特、瓦卢卡、紫罗兰、麦克、查理这五个孩子幸运地得到了金券。他们随家长一同来到了旺卡的糖果厂。
他们在巧克力工厂里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绿色的糖果树上挂着红色的果子;薄荷糖草地;巧克力瀑布及巧克力河……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奥古斯特是个贪吃、不学无术的孩子。一看到巧克力就兴奋不已。他贪婪地吃着,最后掉进巧克力河里,差点被淹死。
剩下的四个孩子继续往前走。他们来到了一艘巨大的蓝莓飞艇上,这里生产的一种口香糖能使你嚼出各种美食的味道。吃到这样的口香糖就不必再做饭、吃饭了。一心想争强好胜的紫罗兰,拿起一块口香糖放入口中,她果然嚼出了番茄汤、烧牛肉的味道。旺卡劝她快吐出来,可她非要逞能,继续嚼着口香糖。由于这个口香糖还没有完全研制好,所以当紫罗兰嚼到甜品的感觉时,她被变成了一只蓝莓。
瓦卢卡在家里从来都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当他们来到果仁车间时,看到许多松鼠正在剥果仁。瓦卢卡太喜欢这些小松鼠了,她决定要一只。于是她命令爸爸给她要一只。爸爸立刻向旺卡要,旺卡告诉他们小松鼠不喜欢别人动它,更不喜欢别人动它的果子。可瓦卢卡太任性了,她才不听这些,她几步跨到松鼠面前,刚要伸手去摸松鼠,就被一群松鼠扔进了垃圾道。
麦克因为他的狂妄被抻橡皮糖的机器抻成了扁巨人。
这四个小朋友各有各的致命缺点,谁都没有完成这次参观,并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只有查理这个关心、热爱家人的孩子完成了这次参观。旺卡决定让他做工厂的继承人,但不能带他的家人一起去。查理坚决地说:“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去了。我不能离开我的家人。虽然我的家很贫穷,但我爱他们!”旺卡被查理感动了,不但让他当继承人,还同意他和家人在一起。查理开心极了。
这是一个电影,它的名字叫《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这篇童话不但惊险、刺激,而且让我们知道了不要象奥古斯特那样贪婪;瓦卢卡那样任性;紫罗兰那样逞强;麦克那样狂妄,这样最终会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向查理学习,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好孩子。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七
《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描写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表现了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表达了我们队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感触颇深,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使我们更加深深地崇敬这位新中国的总理,我为我们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感到骄傲自豪。
当我读到“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时,我想到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呀!和我们现在比起来简直差远了。虽然总理办公室设备简单,但是这间简陋的房子见证了总理认真工作的一个个不眠之夜。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和周总理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高科技的教学资源,有辛勤浇灌我们祖国花朵的老师在培育我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发奋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当我读到“他指着桌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审阅这批文件”时,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一尺来高的文件,那该有多少页,该有多少本啊!这么多文件,看一遍也够累了,何况还要动脑筋一遍一遍地审阅呢!周总理啊!你对工作多么认真啊,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你真是日理万机啊!
当我读到“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总理辛勤工作了一夜,吃的却是如此简单。看得出总理是一个很节约的人。
老师还常常给我们讲:总理在病中,还念念不忘国事,晚上只睡一点点时间,还带病审阅稿件……想到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我们中国人不禁会流下热泪。
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好总理,应该感到骄傲!我们要以周总理为榜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八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鸿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中对他的简单概括: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感到可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干都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去图书馆找关于曾国藩的图书时,我看到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对于梁启超,在我们心中无疑是变法英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羞愧,对梁公的见解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且让我们从新认识了这的备受指责的晚清重臣—李鸿章。 书中,梁公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针对世人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
李鸿章是晚清统治阶层里为数不多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见识超出同侪,对当时中国现状深切忧虑,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于是他倡导洋务运动。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可惜他学习洋务之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最终没有把中国带向富强。再加上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他被当时四万万国人 咒骂着 及后世之人 痛斥着 ,而 他的功绩也在无形中被否认。
纵观其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书之后,感慨颇多,心中也难以掩盖对李鸿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时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在灯枯油尽之际,还被迫与俄国公使签下密约,还仍放心不下国家…这一切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九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作文500字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一
最近重读了梁启超先生之《李鸿章传》,作者仿照西方人物传记题材,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这本传记对于我们后来人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那个时代,近距离感知历史人物颇有益处,传记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逐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们大抵是从教科书开始的。中学时期,我们从教科书中比较全面但又极简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知识,也许是受篇幅的限制,又或许受限于教育目标的定位,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个被串接起来的“知识点”、“考点”。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一个定义或结论,这自然是背诵的要点,比如我现在都还记得一点关于“太平天国”的结论: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战斗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等等。教科书对天平天国运动是非常肯定的。李鸿章之流因为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后来又作为清政府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虽在洋务运动中有些许贡献,但几十年以来,在普罗大众心中一直是个反面角色。由此,那时的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也是非黑即白的,难以想象英雄人物也会有缺点瑕疵?反面人物何谈什么历史贡献?现如今,网络上那么多的“键盘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一点这方面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脸谱化,逐步变得有血有肉,枝叶繁茂起来。不知从何时起,由史学界到文艺界,不知不觉间掀起了历史人物的“翻案风”。一部电视大戏《走向共和》,让人们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电视剧不代表正史,文艺创作的精彩不能替代历史之事实,但毕竟在众人的心头荡起了一丝丝涟漪,人们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这一波浪潮持续至今,影响颇为深远,加上如今不少的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等等文艺作品的影响,还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引领,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严肃阅读、深度阅读、广泛阅读的习惯,要想触摸一点历史的真相,也是难!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以他的视角观李鸿章行事,评李鸿章才识,定李鸿章功过,自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局限,他的认知自然也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谓的“上帝视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求学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局限,还得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度吧!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二
几天前,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颇有感受。
《詹天佑》这篇文章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修筑的全过程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以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詹天佑的怀念,表达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
在那些帝国主义者轻蔑地笑我们中国人时,“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詹天佑真伟大!他不怕帝国主义者的讥讽,敢站出来接受任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单是这一份勇敢与爱国的精神,足以让我折服,若换成我,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当缩头乌龟了。
“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 之口。“读到这句话,我深深地震撼了。詹天佑没有因就我站出来了而骄傲,也没有借中国人铁路修不好的理由而做作。而是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自己与工作人员,让我体会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他亲自带着学生与工人,打着标栏,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詹天佑身为领导,没有因职位高而懒惰,而是身先士卒,任劳任怨,以身作则,我为他的这种精神而感到骄傲。
遇到困难,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为了使中国的工程师有信心,他下定决心要把铁路修好。从这里,我看出了詹天佑虚心请教,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在开凿隧道时,詹天佑决定选择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与中部凿进法的方法,体现了詹天佑的智慧。
因为火车爬不上青龙桥的陡坡,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我体会到了詹天佑杰出的创造才能。
在生活中,我们也该有詹天佑身上那种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身先士卒的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感情,和为祖国、为集体争光的坚强决心。
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已经被詹天佑身上那种优秀品质所折服。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汲取他的优点,是自己更加完美。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三
读《高尔基笔下的李鸿章》有感李鸿章拿走宝石,是一件极不礼貌的行为。李鸿章是代表中国政府参加这个加冕礼的,他这一举动不仅仅是不礼貌的行为、不仅仅是人格的问题,也是国格的问题。他使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他这一举动给中国人丢脸了!!!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四
。从对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晚清时期的人物中我选择了《李鸿章》这本书。我已经忘记了历史上如何评价他的,以及具体他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我想即使不是他签也会有别人来签,正如梁启超所言:“吾敬李鸿章之才,我惜李鸿章之识,我悲李鸿章之遇”,也许是生不逢时。但即使在这样的一个烂环境下,这个家伙能混到这个份上肯定有他的道理在里边。只说他是如何踏上仕途的,也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有哪些必需的因素。大概在李鸿章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教他诗书礼仪等,到了李鸿章三十岁的时候,还同父亲一起晨读,也就是做父母的一定要早下手。但是像今天好多家长让三四岁的孩子学英语我估计没什么用,最起码不能保证他以后一定能用上英语,唉!悲哀啊,趋之若鹜的父母们!而从小学诗书,学礼貌用语,学如何尊敬他人在以后的发展用的会越来越多。
李鸿章小时候就做的非常好,给人的印象是聪明,举止言谈有不俗之表现,让人看了就喜欢。从小就培养一个人的梦想也很重要,也许那时候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官当,没现在选择面这么广,但是全国的人都报一个专业的话压力也是够大的了。然而考取功名到皇上身边工作的这个梦想从小就在李鸿章的心里扎下了根,这个梦想不断的促使他学习前进。选择正确的理想很重要,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手握一根长长的步枪,现在差不多是无法管教的孩子的最后一条路是当兵,也许部队可以帮管教管教,而步枪呢,21世纪还会用长长的步枪吗?当这个不切实际理想破灭之后,一个强有力的将来随之沉没。朋友也很重要,李鸿章在选择朋友方面十分谨慎,能靠的住的,对自己的将来有帮助的,能对自己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等好多条件。会把自己带往坏的方向的朋友李鸿章是不会交的,而一旦认定了这个朋友,就会交到底,百分之百真诚待友,取得他人之信任。交到的好的朋友越多,也等于给自己做了广告,后来好多人投奔他的淮军也基于他不错的名声。那天听说一同事说,孩子没有小伙伴一起玩,回家就看电视,我问为什么不和另一个部门的张某某的孩子玩呢,孩子的父母是同事,孩子们也在一个班是同学,应该能玩的来,结果我这同事悲伤的说,现在的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孩子一起玩,怕给影响了。啥也不说了。能忍辱负重。
古人云什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肯定要遭受一些磨难和痛苦。李鸿章曾被太平军追的屁滚尿流,差点命丧黄泉。也因忍受不了老师曾国藩而怒走,但想到只有曾国藩才能提供给他立功靠近皇上的机会,又费劲周折回到老师的身边,赔礼道歉。李鸿章在求学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结果导致他的每位老师都非常喜欢他,不愿意放他走,但也明白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也不便阻拦。而一旦分离李鸿章总是表现的很伤心,哭哭啼啼,跪地上啪啪的磕头,感谢老师的教导,老师的大恩大德一辈子也不敢忘,还要涌泉相报。学习,也叫求学,肯定让别人教导你,从他人获取知识,如果态度不好人家怎么能喜欢教你呢。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五
李鸿章为了挽救晚清创建了中国第一支海军,开启了洋务运动,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并扩大生产规模,,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认为“练兵以制器为先”,之后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必先富而后强”的认识。
李鸿章也是有着经世之才的人,只是生活当时千疮百孔的时代,洋务图强无法改变国家落后的现状,他也为中国的崛起而努力,只是在同他签订条约中并不显著。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清政府的腐败,列强的入侵,对于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对待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没有李鸿章,也还有其他人去签订,清政府也许会赔偿更多。日本首相称,只有李鸿章是中国唯一一个,能与列强有一争之力的人。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不顾自身危险赴日本东京谈判,差点儿被刺杀,竭尽全力,这才为中国换来减少一亿两白银的赔款。也正是因为马关条约的刺激,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
百度内容:因为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19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他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享年79岁。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六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七
李鸿章出生日期:1823年2月15日
个人介绍: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李星星
“上承曾国藩,下启袁世凯。”读完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当年完成的著作,让我对这位享有赞誉也满带骂名的大清重臣有了一番人世。在梁启超看来,李鸿章的确称得上中国近40年来最重要的人物,以至于这本传记可以当做《同光以来大事记》。
虽然梁启超与李鸿章政见不合,但是他认为李鸿章算的上一位英雄,不过只是时势造英雄,远没有到达英雄造时势。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书中分为两个板块:他的崛起,他的没落。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25岁中进士,起初他政治生涯满是失意,后来太平天国运动下,他当上了曾国藩先生的幕僚,在恩师的推荐下他组建淮军,与曾国藩一起剿灭太平天国军队,在苏州经戈登担保,苏州八大将领受降,但李鸿章设下陷阱,埋杀了八大将领与他们的亲兵,背上杀降的骂名。同时也奠定了江南的稳定局势,在后来围攻南京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功劳,事后也没有嫉妒推荐他的人,可见其心胸和德行有过人之处。
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又被派去剿灭捻军,当时湘军势气低落,于是曾国藩称兵去当了两广总督筹备粮饷,让李鸿章率领淮军平定。李鸿章针对东边的.捻军提出让百姓修寨抵抗捻军强盗式的补给,甚至顶住压力放弃山东部分城镇让东捻孤军深入,最后围剿成功,而西捻,他趁着黄河汛期缩小包围圈,成功剿灭。至此为祸一方的捻军被彻底清理干净,而李鸿章进京觐见,登上了新的舞台。
谈到李鸿章,不得不说他的洋务运动,在梁启超先生的笔下,他是一个只知洋务不知政务的不学无术之人。他有着小聪明,学习西方的一些东西,妄想修修补补,维持大清的破船,但是并没有带来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他的北洋舰队在中日战争上的全军覆没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至此他的辉煌人生开始背负骂名,在梁启超看来中日战争的爆发原因在于李鸿章对于朝鲜问题的失败外交,伴随着朝鲜东学党问题彻底爆发。而他失败的识人能力下,中日战争大败,只能去和解停战,起初日本不同意停战,和谈失败当天李鸿章被日本浪人枪击,重伤,日本同意了停战,提出严苛的条件,迫于压力李鸿章只能答应。后来为了限制日本人,李鸿章决定去讨好俄国来限制日本,被俄国掠夺了大量利益,而英法美以俄国为借口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李鸿章的晚年是凄苦的,奔走于外交的路上,不止一次的以失败方的身份去外交,弱国无外交。听闻李鸿章的死讯,梁启超写下一副挽联: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本书最精彩的在书末最后一张----《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梁启超用他的如椽大笔通过与一些人物的比较来分析他。
比之霍光,无霍光之魄力,普通学识稍过之;
比之诸葛亮,李鸿章所凭籍,过于诸葛亮,而得君不及之;
比之郭子仪,李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生事业之一部分而已;
比之王安石,安石得君既专,其布规之兢兢于民事,局面宏远,过于鸿章;
……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八
中文名称:李鸿章
又名:号仪叟号少荃字子黻字渐甫
性别:男
所属年代:清代
民族:汉族
生卒年:1823—1901
相关事件: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淮军
相关人物:曾国藩
生平简介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地方实权既握,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同年,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次年,授湖广总督。其后,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约今河北)、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进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著手筹办北洋海防,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外力量对比悬殊的格局,使李鸿章产生了严重的“惧外”思想,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1901年11月去世。谥文忠,晋封一等侯。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十九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李鸿章传读后感读李鸿章传有感篇二十
第一次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想法是:这个可怜的、可恨的、可敬的老人。看完书之后写了一点点感想又接着看别的书去了,等有了一阵子我再来续写书评,又有些忘了当时的感觉,只是隐隐中觉得不应该轻率的去评价一本书和一个人,所以,我又看了一遍。结果我发现,作者梁启超在第一章就说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有人推荐我他认为写的最好的四本传,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传》,吴晗的《朱元璋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先选了这一本。这本书写于19李鸿章死后不久,作者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对中国新史学也有开创之功。
李鸿章游历欧洲的时候曾经问德国宰相俾斯麦:“臣子想为国效力,但满朝与自己不合,百般阻扰自己,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对方回答:“首先要得到皇上的支持,他支持才给你特别的权力,才能执行,这样有什么事不能做呢?”李鸿章又问:“如果他的君主无论什么人的话都听呢?他身边的近臣和侍卫,常狐假虎威把持朝政大局,又怎么办呢?”对方回答:“只要臣子忠心事君,操劳国事,君主也会理解的。否则无异于妇人了。”我们如果听到这些话,一定会无语,因为当时清朝的掌权者就是妇人慈溪啊。只是李鸿章直到在国外,才一吐真言。说明李在国内看似风光无限,内心却有多谨小慎微,朝廷有多纷繁复杂。李鸿章和梁启超当时内心也是够郁结的。因为一位想效力但一直被当做备胎,一位想变革但被当做异己。我觉得大清朝这辆大车,曾国藩曾经做过补胎匠,但最后一直用李鸿章这条备胎苦苦支撑,直至最后炸胎车毁人亡。而梁启超是那个没买票冲上车大呼“此车危险”,而被赶下车之人。
可怜之人
有人说李鸿章评定太平军和捻军,是兄弟相残,同室操戈,兄长得胜罢了,卑斯麦曾暗喻李鸿章只会打内战,李谓然叹曰:“与妇人孺子共事,亦不得已也。”而很多人更是将那些年受尽的侮辱,积累的愤恨全部迁怒李鸿章,此为其第一可怜。
中国古代的权臣,都是专权独断、挟持君主甚至可以动摇江山社稷的人,而李鸿章只是一个忠诚不二的大臣,不算权臣,所以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各种条约,内容都不是他能决定的。此为其第二可怜。
向来能者多劳,曾国藩一向以谨慎小心、急流勇退的低调态度自勉,太平天国之后,捻军四起,曾国藩不得不临危受命,但是将日益消沉的湘军逐步遣散,而只用李鸿章的淮军,之后更托病辞职使李鸿章接任钦差大臣,所以自己能够功成身退,只是李鸿章威名一涨再涨直到朝廷将满族权贵无法处理的一干麻烦全部抛给李鸿章处理的时候,也就注定了他要为清朝的没落买单,此为其第三可怜。
可恨之处
书中一共有李鸿章十二条责任,我提取归纳其中三条如下:责任一是他错误地劝告朝鲜国王与外国订约,却不懂国际公法,一是朝鲜本是中国的属国,1872年时日本朝鲜不合,日本派使者到中国交涉但当局却因为怕事而说中国向来不干涉朝鲜的国事,将中朝区分为两个独立主权国家;二是不懂“藩国无外交”这一国际公法,最终给人口实。责任二是既然已默认朝鲜为独立国家,却在袁世凯的多番请示下派兵干涉朝鲜国内政,授人以话柄。责任三是日本派兵到朝鲜,但到一月后兵力才处于优势,李鸿章不抓住先机,致使重要战略地点都被日军占领,却还依赖别国的调停,战机延误。
其它九条也都是条条让人寒心。只是说的都是甲午战争时的战术问题,故不作赘述,我自己倒是对他的两个事情有点念念不忘。一是他明知中外差距,也知国内顽疾,但是却没有做出具体的行动,让我甚是愤慨。因为以他的声望地位,对上可以打动决策层,影响官员,对下可以号召百姓。但是他却都没有做到。二是他在没有和皇上和朝中大臣们通气的情况下,仅凭慈禧太后的授意,与俄国签订了秘密条约,做出了让国人感到屈辱和义愤之事,直到现在很多国人都无法释怀,这是他的做的最无法让人理解和原谅的一件事。
可悲之苦
因为洋务,李鸿章被读书人痛骂,也因为洋务被世人崇拜。中国虽然战败,但是李鸿章所统领的海军和淮军在整个战争中还是表现的最为勇敢的,令人敬佩。书中给出了他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这是因为他只知有军事,不知有民政;只知有外交,不知有内治;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民;只知责备他人,不知反思自己;只知抱怨分歧难以化解,陋习不出,却看不到自己辖下的分歧陋习。
有一次英国领事前来拜访,李鸿章最初关闭了他衙门的正门。希望领事们从旁门出入。当英国领事提出抗议时,李说领事与道台同一等级,而中国的道台必须从旁门通行。李鸿章在与日本签订《天津条约》之时,尚有大清国余威和与对法国外交取胜之底气,所以面对伊藤博文也就自然也傲慢一些,只是李鸿章在朝鲜问题上的失误,直接将《天津条约》转变为《马关条约》,此时此刻的李鸿章只能忍气吞声的说话,内心痛楚又有几人知道。
李鸿章在签订《马光条约》的时候,被一名刺客一枪击中他的左颧骨,日本天皇及人民深表同情,于是才同意在中国提出的停战协议上签字,当时军医提出要取出子弹静养,李鸿章慷慨的说:“国家现在举步维艰,促成合约刻不容缓,我怎能拖延时间误了国家大事呢?”并拒绝取出子弹。遇刺第二天更是潸然泪下:“倘若我丢了性命有利于国家,我在所不辞。”李鸿章这种不轻易低头的尊严,足以代表天朝帝国的尊严。这种报国气概更是让人起敬。
作者用的清龚自珍的一首诗结尾,“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李鸿章是全中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个落后现象的代表,又说清朝三品以上、50岁以上的高官没有人比得上李鸿章。表明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死气沉沉和黑暗的哀叹。说想到中国未来的'前途,不禁毛骨悚然,不知路在何方,终归何处。又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明作者对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的期待,对人才选用制度的改革建议和迫切希望。
李鸿章和梁启超的遭遇让我想到了天下足球在解说亨利退役时的一段话:人说岁月从未远去,青春尚未离别。怎奈何,年华无处飘零,记忆随风凋谢。从32岁到22岁,深情的目光中,跨越,又何止10年,能说清这所有的故事。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酋长球场,32岁的亨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当岁月含泪悄悄转身,37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试图回到原点,那个出发的站台,记起自己背起行囊时,那17岁的样子。就在那时光的隧道里,总有一个瞬间,让你分不清,自己是32岁还是22岁;总有一次相遇,让你无悔倾尽所有的过往;总有一幕场景,让你以为青春可以重新来过;总有一次回首,让你怎么也看不清自己年轻的模样。
我想,当李鸿章晚年的八年中一次又一次的坐在一份又一份的条约面前,他眼中,是不是都是自己南征北战时的样子,是不是都是大清国辉煌的影像。而梁启超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变革失败之后,是不是满满的都是对国人觉醒的期待,还有自己继续前行的决心。
麦克阿瑟将军曾经说过:“一个老兵永远不死,他只是慢慢的凋零。”我想李鸿章这位老人的故事永远都不会死去。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永远都需要被后人记住,以用来警醒世人,奋发向上。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96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