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山路弯弯读后感(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02:03:03
热门山路弯弯读后感(汇总18篇)
时间:2023-11-01 02:03:03 小编:LZ文人

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对所读作品的记忆,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核心主题和要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经典读后感范文,它们或许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灵感。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一

儿时,我常常躺在奶奶温暖的怀里,闻着奶奶身上淡淡的山茶花香,数着外婆手上的皱纹,眼中却只有那长长的山路。这条山路,不知通向哪儿。它穿过那连绵不断的山丘,与清澈的小溪同行。这段山路有石头路,有砖头路,有泥路,也有树根路。儿时的我无数次问奶奶,山路通向哪儿。奶奶总是笑着告诉我,那条路会带着爸妈来看咱俩。夕阳下,映着我和奶奶坐在老藤椅上的笑容。

渐渐地,我从那个天真的小女孩,长成一位高年级的大女生。一次,我的试卷竟只是“及格”的印章了。这对平时拿“优”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我拿着这张试卷,沮丧地走在山路上。忽然下起了大雨,我只得躲在大树底下避一避。雨点儿滴落在一颗颗石头上,溅起层层水花……雨停了,阳光透过树叶闪耀着七彩的光。脚下的石头路也反射着亮光,原本沾满泥土的石头变得一尘不染。我恍然大悟: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经历风雨后,迎来的是更完美的自己啊!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二

幼儿时,天空湛蓝湛蓝的,青绿色的顺树木站起队,整齐的竖在山脚,一切都都显得如此安然宁静我坐在奶奶的腿上,越看越远,仿佛要将视线穿过山似的。

远处稀稀疏疏的一行人,好似车站涌动的人群那样行色匆匆,让我不禁遐想,远处的山路是怎样的?我默默的想着。奶奶抱着我,带着我一起欣赏这美丽的山水风景。可是,我多么想跳出奶奶的怀抱,独自行走在山路上。

一弯又一弯,山路继续向前延伸着。我有些不耐烦了:什么时候才能走完?但山路好像在跟我开玩笑,总是给我一弯又一弯。那时我总想着:等我长大了,这样的山路一定不在话下!

我走的比往常慢多了,山路好像没有尽头似得。忽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险些摔跤,我愤怒地踢开石头,确惊奇的发现:这一弯一弯的山路,不正像我们人生的道路吗?路上的绊脚石不正像人生路上的挫折吗?我明白:无论走在那条路上,都要学会坚持!

山路弯弯山路长,我的路就在脚下,我的未来就此起航!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三

山路弯弯,弯弯山路。这蜿蜒漫长的山路,引起我无限的遐想。这崎岖坎坷的山路,教会我坚强的道理。这走不完的漫漫长路,寄存着我成长的一点一滴。

小时候,和奶奶一起走在山路上,我蹦蹦跳跳地去捉蝴蝶,采野花。不慎脚下一滑,跌倒了路旁的小石头上。膝盖顿时一阵刺痛,我不禁哇哇大哭,奶奶赶忙走过来。她慢慢地将我扶起,用温热粗糙的双手抹去我眼角的泪水,慈祥地对我笑道:“没关系的,娃儿不哭。我们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备受打击。我们要坚强起来。你看看,这路旁的小花依旧那么美,对不对?”奶奶指着不远处的一丛玫瑰上的那蝴蝶对我慈爱的一笑。小小的我,似懂非懂,笑着站了起来,抓蝴蝶去了。

转眼间,我就小学毕业了,即将迈进中学的大门。我再次来到了山路下,望着那蜿蜒向上、坎坷崎岖的山路,心中无限感叹:人生不正如这山路一般吗?总会有几个转折的山坡,也缺少不了几个绊脚石。但我们必须一路向前,去迎接更美好的景物,去挑战更新的世界。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四

三岁时,我经常躺在奶奶的怀里,望着蓝蓝的天空,瞧着各式各样的云朵,聆听着虫鸣鸟叫。奶奶总喜欢指着门前的山对我说:“那边的山可好看了!”我疑惑地问:“不就是山吗?能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等到了秋天,你就知道了。”奶奶笑着说。

秋天到了,奶奶牵着我的手走在这弯弯的山路上。枫树叶红红的,煞是好看!但山路弯弯,崎岖难行,有几段路还很陡峭。走到一段比较平坦的路时,奶奶故意松开了牵着我的手,让我自己行走,说要锻炼我走路的能力。可我没走几步,就被绊倒了。奶奶说:“不要怕,摔倒了站起来,继续走!”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到了五年级,因为疫情原因,我在家上网课。可是,在网课期间,我迷恋好看的视频,没有集中精力好好听讲。回校期中考试,居然没上85分。差一点由“学霸”变成“学渣”!唉,都怪我贪玩,不认真听课。正当我低迷时,爸爸妈妈出现在我的眼前。爸爸说:“吃一堑长一智,功夫不负有心人。”妈妈说:“孩子,你还记得奶奶门前的那座山吗?当年你爬那条陡峭的山路时多么勇敢,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学习不正如登山么?”爸爸妈妈的话让我如梦初醒,于是我努力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五

假期里,我读了《弯弯》这本书。书里的主人公是大华街小学六年一班的徐弯弯。她是一个坚强、开朗的'胖女生。

她好像不太走运:她爸爸帮她发明的“快速书写器”(几支铅笔捆在一起可以提高抄写生字速度的东西)还没用就被老师发现……。

她很坚强,李见吉当面嘲笑她,她都不哭……她有一句“名言”——“当着坏人不能哭,有眼泪不能流在脸上,要流在肚子里,这就是坚强”。

虽然她在学习方面很努力,但成绩还是中等。可她却有超长的管理能力。

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她的努力地精神、坚强的精神和超强的管理能力吗?努力可以使你向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坚强可以令你充满自信。超强的管理能力能够使我们有更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来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一起坚强面对每一件事吧!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六

今年的暑假,和往常一样火辣辣的,当我捧到南方分级阅读这五本书时,我的心也和天气一样火辣辣的,读书的渴望已驱使我不顾其他的作业了,捧起这本书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小河弯弯》里面有六个小故事。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小河弯弯》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聪明的小哥哥,顽皮的小弟弟,小哥俩来到玩玩的小河边钓鱼,钓了好久,鱼一条都没上钩。

却拉上来一张上等的好网。谁知有一个狡猾的叔叔想要骗取这张网。哥弟俩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斗败了狡猾的叔叔,把上等的好网交给管理处后,开开心心回家去……合上这本书,我回味深刻,哥弟俩的勇敢和智慧令我佩服,他们会开动脑筋,会斗志斗猛,会击败狡猾的叔叔。

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哥哥的急中生智,弟弟的憨厚可爱,叔叔的狡猾头脑把每个人物都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刻画了他们的一举一动,表现出他们的行为举止。假如这本书是一头鲨鱼,我宁愿被鲨鱼吃进肚子吸取书中的精华。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七

那时,我们家穷,爸妈出去赚钱工作,把我交给奶奶照顾。在那个黄昏,我无意间发现一条羊肠小道,我拉着奶奶的手,高兴地说:“奶奶!奶奶!你看我发现了什么!”奶奶说:“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山路,没什么。”“那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奶奶,你陪我去吧。”奶奶拉着我的小手,往山路的尽头走去。微风吹拂着,旁边的树沙沙作响,一朵朵鲜花朝着我们微笑,我说:“山路的.尽头不会住着小精灵吧。”奶奶说:“也许,你是对的。”我开心地笑了,夕阳西下,太阳的夕辉照耀在奶奶历经沧桑的脸上,山路的后头有一对长长的影子。

那时我已经上小学,成熟了许多,没有了以前那些幼稚的想法。有个暑假,我和爸妈回到家乡,看完奶奶。奶奶走了过来,对我说:“孙子,来!奶奶带你去个地方。”我跟奶奶来到了一条山路,我想:那不是我三岁时发现的羊肠小道吗?奶奶带我来这干嘛?奶奶说:“孙子,你还记得这儿吗?来,奶奶再带你去看看。”我拉着奶奶龟裂的手,往山路的尽头走去。奶奶对我说:“那天你说得对,那儿住着许多小蝴蝶,花儿也很美。”晌午的太阳猛烈,奶奶眯缝着眼,向前走着,山路后面留下一串串脚印。

爸爸在五一时带我回了家乡,我又看到了那羊肠小道,奶奶对我说:“孙子,又想去了是吧,明天奶奶再带你去一次。”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我扶着奶奶,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奶奶那些银发,随风飘动,清晨的阳光柔柔地照在了奶奶银色的头发上,山路后留下了一丝丝银发。

山路弯弯山路长,那一条山路,承载着我和奶奶的思念……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八

这个暑假,老师叫我们看书(弯弯。尖尖。419宗罪……)而我是看弯弯这本书如果你没看过我来告诉你们吧。

第一章的大概内容,是弯弯的爸爸帮弯弯发明可以快速抄生字的“排笔”还没来的及用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给弯弯四个字“新闻干事”。

第二章,妈妈叫弯弯把cd香水送给老师当生日礼物,她怎么都不好敢拿出来结果被足球打碎了。

当生日礼物,她怎么都不好敢拿出来结果被足球打碎了。

28个人都没猜对,后来才知道答案弯弯是煎蛋。

弯弯是不是很聪明,是不是很可爱呢,她还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九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路。这条小路弯弯曲曲的,路边有翠绿的小草,还有许多可爱的小石头。每当我走在这条小路上,童年的一幕幕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记得第一次我走在这条小路的时候。这是一个周末,奶奶问我:“要不要去走走小路啊?”我马上兴奋地回答:“要去!要去!”到了小路,我就在小路上奔跑。小路又弯又长,一眼望不到头。我看到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石子,我马上过去捡。这些小石子有红的、灰的、黄的、绿的'全都又小又可爱。奶奶在我身后跟着说:“慢点!慢点!别跑太快。”回家的时候我捡的小石子装了一满瓶。数一数,足有好几十颗呢。回到家后,每天都想着这条小路,想着哪天能再去小路上自由玩耍。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我每天都要走这条山路上学。之前的黄土路现已铺上了地砖。我走在这条小路上,这条小路好像永远也走不完。我问奶奶:“小路的尽头都有什么?”奶奶说:“小路的尽头还是路。”这时我对小路的尽头充满着期待。

时间过的真快,我的小学快毕业了。可是我的考试失败了。天空都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周围的大树也都枯萎了。我锤头丧气的走在小路上。我发现小路蜿蜒曲折,正像我们人生的道路。我明白了,无论走在那一条路上,都要学会坚持。就在这时,雨停了彩虹出来了。我的心里好像也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弯弯曲曲的小路在我心里已经成为我家乡的象征,成为我对家乡感情的寄托。我很思念家乡弯弯曲曲的山路。这条小路让我明白了生活中会有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那些困难。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

山路弯弯,弯弯山路。这蜿蜒漫长的山路,引起我无限的遐想。这崎岖坎坷的山路,教会我坚强的道理。这走不完的漫漫长路,寄存着我成长的一点一滴。

小时候,和奶奶一起走在山路上,我蹦蹦跳跳地去捉蝴蝶,采野花。不慎脚下一滑,跌倒了路旁的小石头上。膝盖顿时一阵刺痛,我不禁哇哇大哭,奶奶赶忙走过来。她慢慢地将我扶起,用温热粗糙的双手抹去我眼角的泪水,慈祥地对我笑道:没关系的,娃儿不哭。我们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备受打击。我们要坚强起来。你看看,这路旁的小花依旧那么美,对不对?奶奶指着不远处的`一丛玫瑰上的那蝴蝶对我慈爱的一笑。小小的我,似懂非懂,笑着站了起来,抓蝴蝶去了。

上了小学,我一个人走山路,崎岖不平的山路,漫长而遥远。我看着那张只有74分的试卷,心中无比难过,不经意间放眼望见了一丛玫瑰,哇,真美!鲜红的花朵像那婴儿的小脸一般,娇美、艳丽、芬芳四溢。我不由得想起了奶奶对我说过的一番话,是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难,我们又何必在意那么多呢?想到这儿,我不仅嘴角微微上扬,一次失败带代表不了什么,下次再努力就好了。耳边忽然响起清脆的鸟鸣,一缕阳光缓缓洒下,为那丛玫瑰添上了一丝金色的光芒,使其更加美丽、高贵。我笑了笑,迈着欢乐的步伐,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向前走去。

转眼间,我就小学毕业了,即将迈进中学的大门。我再次来到了山路下,望着那蜿蜒向上、坎坷崎岖的山路,心中无限感叹:人生不正如这山路一般吗?总会有几个转折的山坡,也缺少不了几个绊脚石。但我们必须一路向前,去迎接更美好的景物,去挑战更新的世界。

走在弯弯的山路上。闻着优雅的花香,我仿佛又变成了当初那个走路摔跤,只会玩耍的天真的小女孩!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读了著名曹文轩的一篇文章,名叫《小河弯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对兄弟俩和一个小伙子之间:在一个公园后面的小河边,兄弟俩在河滩上打鱼,就在这时,小哥哥拉上来一张好网,它是用上等的尼龙线织成的,小弟弟尖叫起来:“一张好网!”这时,一个小伙子走过来,说这网是他的。小哥哥不信,便问他网眼几指宽,哪天丢的,他都答错了,可他硬说这网是他的。小哥哥又问:“网有多长?”小伙子说到:“三十米。”小哥哥说:“网有多长,是用米算的吗?是按步算的。”小伙子又说:“那就三十步。”“把网展开,跨一下吧。”人们都说。小伙子只跨了二十步就不跨了,要将网跨完还有二十步呢,小伙子丢了面子,狼狈的走了。

见哥哥把坏蛋赶走,小弟弟抱起网就往篓里塞。小哥哥见状,打了小弟弟一巴掌,指着公园管理处的房子说:“把网送去!”小弟弟不好反抗,就去了。他们在收拾完自己的网后就回家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是学问,做个有心人,总是好的。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二

《小河弯弯》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编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书中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在一条弯弯的小河上打鱼的故事。

有一天,两个男孩打上来一张鱼网,突然一个无赖冲出来,硬说这网是他的,可是种种迹向表明他并不是网的主人,幸好小哥俩急中生智,将网送到了失物招领处,最后他们俩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读了《小河弯弯》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小哥俩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每天要出去打鱼,在拾到好的鱼网后没有独吞,而是主动交到失物招领处。我也要向小哥俩学习,做勤劳而且拾金不昧的好少年。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三

与朝鲜一江之隔、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的初秋,虽然凉风习习,令人爽快,但中午的烈日,使人感受到秋煞子炙烤的威力,一般人是不愿意出门的。周三正好赶上多云天气,不冷不热,正是出行的好时机,我便蹬上自行车,直奔五道沟而去,领略秋日的郊外风光。

登上帽盔山大岭,已是汗津,小息片刻,环顾四周,嗬!好一派都市风情,昔日满山坡,比比相连的棚厦矮房,已不见了踪影,刚刚竣工的高楼大厦,数座花园式的居民小区,骄傲地矗立在秋风里,漂亮的帽盔山公园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眼亮。

也许今天是个吉庆日,鞭炮声声,升空的五彩气球,飘洒的彩纸花絮,大车、小车川流不息。乔迁新居和新婚的喜庆,为这美丽的秋色,为这棚厦改造的欣喜,增添了一份浓浓的温馨、幸福的色彩。

开发商又不失时机的亮出了“与鸭绿江相望,与帽盔山公园相连,人居风水宝地。”的巨幅条幅,格外醒目,抓人眼球。

越过山坡,顺着石桥右拐便进入到了通往变电村的乡路。咫尺之远却是两种风情,青山绿茵,清风扑面,顿有一丝惬意之感。

行之不远,一块“国家标准示范村”的标牌,赫然在目。嗬,原来这里还有如此世外桃源!情不自禁地驶入观望,只见通往五道河,数条百米之长的柏油路两旁,矗立着整齐有序的砖瓦房,房前屋后都是标准的花卉大棚,一盆盆,一池池绿油油的杜鹃花含苞吐蕾,十分招人喜爱。几个年轻的花农,正在发愁的议论着,花价日益下滑,今年如何卖上不赔的价钱。

是啊,丹东的水土气候是很适合栽养杜鹃花的,但是不知为何,却总也没能形成规模,东北杜鹃花生产基地的设想,也只是一场渴求的梦,不少花农已改种其它来钱较快的作物了。

也许是花价的不景气,影响了花农的情绪,示范村路旁花坛中的草花、绿树,在无人清理的杂草丛中,显得有些淡然、凄凉。

行之五道河边,一股异味随风飘来,令人黯然、不爽。黑乎乎的河水,毫无生气的流淌着,带着忧伤,带着呜吟,带着期盼流入了鸭绿江——污染着江城人民为之骄傲的母亲河,汇入了滋润万物生灵的黄海!

这儿虽说是郊区,交通却很方便,直通市内的24路小公汽来往川梭,十几里路只需块八钱,就可以走一趟了!

路边一座小楼,挂着村委会等几块牌匾,显出基层政府的威严。但愿它能切实负起责任,让我们的家乡更环保,更美丽;人民更幸福,更安逸。

越走路越弯,眼越绿,心越亮。一派田园景象,一派风土民情映入眼帘。远山绿葱葱,泛着初秋的淡黄;虫鸣鸟叫汇成了天然和声,滴落在心中,荡起了阵阵清馨的涟漪;大田中的包谷,日渐成熟,在秋风中飒飒作响;农舍房前屋后的.瓜果梨枣,已缀满枝头,长满瓜秧,展示着丰收的喜悦。一户人家正在大兴土木,举目望去,原来是在修建标准化的畜舍,也许是看到猪肉价日益见长的缘故吧,还挺会抓商机的呢!不少农民正在地里伺耨着应季蔬菜,男人们则光着膀子,而女人,特别是年轻女子,则用纱巾将脸蒙得严严实实,怕晒黑哩!见状,我也忙将旅游帽和墨镜戴上,咱也怕黑呢!

山脚下,道路边,不时地就会看见几头毛驴在悠闲的低着头,吃着青草,时不时地摇晃着尾巴,驱赶着蚊虫的叮咬。

山坡上,一片松林,青翠挺拔。几个年轻女子带着孩子在林间,不知是在纳凉游玩,还是在采摘什么,好一幅悠闲自得的样子,真养人眼!

近一个半多小时,才走到环城路,平坦的柏油路,左通大连,右通鹤岗。不远处,具有现代气派的通往大连的高速公路也展现眼前,令人心里亮堂堂、甜滋滋的。

路旁边有一个飘满浮萍的池塘,树荫下,躺着一辆摩托车,一游人在垂钓。“哎!这里有鱼吗?”我下车问道。只见那人慢悠悠地抬起头来说道:“也许有,也许没有,我也不知道。只是闲着没事,到这里玩玩,图个休闲。”噢?我听罢,若有所思,恍然大悟!是啊,我不也是在休闲吗?霎时,一丝会心的微笑,涌上了心头。

归途,日已经西斜,青山绿廓,袅袅炊烟,几声犬吠,几多温馨。飞转的车轮载着我的快乐,轻舞在那一抹夕阳之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四

黄勇

张段长一是到恩施,最艰苦的地方检查指导工作和异地职工交心谈心,张段长二是检查探测站工作,这两件事情触动了我的神经,这种身体力行的务实作风给襄辆的干部职工起着表率作用,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想想在边远地区工作的同志,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异地他乡,但是,他们却用极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去,默默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六场新开通不久,目前现场作业的确存在一些困难,有些股道作业环境差,不尽如人意,但是,和他们相比,这点困难对于我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想想他们,就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六场也有来自外地的年轻人,不少人也想调回家,他们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在异地调转问题上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做为一名工班长应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和他们交心谈心,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引导,引导他们摈弃杂念、自我定位,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对于劳务派遣工,在他们面前应该多宣传类似于恩施维修小组那种立足岗位、扎根艰苦地区、执著坚守、干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精神,号召他们向恩施维修小组的职工们学习,勤学苦练,提高业务水平,在技能大赛中去争夺好名次,获得机会“转正”;再则,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精检细修,去发现典型和重点故障,受到嘉奖而赢得“转正”机会,碌碌无为、随波逐流只能耽误青春、贻误自己。

新襄辆成立后,特别是六场开通以后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管理上严格但不缺乏人情味,使我们的工作热情更高了,职工们的工作态度更加实在,业务知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思想上的'负面情绪在逐步减少,幸福感在逐步增多。

当前铁路正在开展“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主题教育,铁路经营面临下行压力,存在不少的困难,车辆段也处在创业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因此,我们要树立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意识,稳住自己的心神,抓好安全生产,扎实搞好本职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作业,规范作业过程,精检细修,让每一辆车都安全运行,不给新襄辆添乱;同时,我们更要加强业务学习,业务是产业工人立身之本,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胜任工作,把本岗位工作做的更好;最后,还需要我们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对待企业,感恩企业,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舟共济,为新襄辆的兴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都是襄辆的一员,襄辆给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它、珍惜它。襄辆有一个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纪律严明、服从指挥、能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我们坚信襄辆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职工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五

读完弯弯的月亮后,我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为什么星子会提出不同的见解?为什么星子的老师会说星子的答案是错误的?为什么星子的奶奶也这样认为?难道星子真的是错误的吗?我相信大家读了文章以后一定会说星子的见解是正确的。没错!我们应该多发挥想象!

是的,星子没错。有错的是她的老师和她奶奶。是她们扼杀了孩子富于想象力的天性,是她们导致了一些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一事无成。千篇一律的教育结果啊,是她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庸才,伤害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啊!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饿。其实不然,现在仍有很多老师和学生在犯同样的错误。有一家报纸上讲了这么一件事,法国一位教育家出了一道题:“一个农民养了35只鸡,10只羊,问这个农场主多大年龄。”结果有一所中学70%的学生回答45岁,因为35+10=45。

多么可笑的答案!其实这道题根本没有答案,而这么多学生机械地认为一切问题都有答案,为什么他们就不动动脑子、仔细想一想呢?不过我认为只要你发挥想象,这道题也能有答案。比如说依据这位农民养35只鸡,10只羊的工作量,估计他年龄可能在20岁至30岁左右。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更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我要像星子一样,大胆想象,改革创新,为建设祖国献一份力!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六

山路弯弯山路长,那山路,不论过去多长的时间,山路,永远不变。

小时

记得三岁那年,我和奶奶在山路上走着。奶奶的怀里抱着我。一边走,一边对我说:“看,这是老家的大山,这是小溪。”此时,奶奶的神态是那么安详,我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仔细地看着。此时我的心里有一丝对于这些风景的'喜爱。更多的,是对于这老家的山路,那么长,那么崎岖。觉得那么疲倦。

上学

我上学了,仍走着那条崎岖的道路。但不同的是,这次我是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走。我们在这条路上嬉戏玩耍。考完试对答案,这段时光我是那么开心。此时,我觉得那条山路也是我的朋友之一,是我不可或缺的一个朋友。山路上的那些风景仿佛都在为我开心。

长大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后来有一天,我去爬山。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条路,与老家的路那么相似!那么崎岖,那么狭窄。然而,道路两边的景物却不那么一样。但在我看来,这已经足够了。

那长长的山路,乘着我的思念。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七

世界上的人很多,,但是你绝对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点。就像无数根长短不一、五颜六色的蜡笔,描绘出一个有趣的、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

暑假里,我读了《弯弯的收藏》这本书。书里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弯弯的收藏》,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杨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是利用假期时间来收藏有意义的东西。一个叫徐弯弯的同学,在听英语时得到灵感:收集全班同学的声音在悄音带里!终于,开学的时候到了,弯弯集齐了全班同学的声音,向同学们和老师展示,受到了热烈的掌声!

其实,每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每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死死板板的一个样。

一件事情,会有两个不同的看法,别人是那样想的,我们就不一定和别人想的一样,我们得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判断,是对是错;一个问题,会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我们要从我们自己的方向去思考;一场辩论赛,甲方的人都会按自己的观点和乙方的人争辩得不相上下......

当你以一点小事情和对方的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可曾考虑过别人的感受?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但是我们不能随着自己的性格而任意妄为。

我在这本书中的收获很大,让我们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前进吧!

山路弯弯读后感篇十八

中国文艺家俱乐部的一位友人打来电话,要我立即去一趟萍水县,尽快找到潘国兴。他说由全国数百家报刊媒体协作、数千名作家、记者和文化宣传工作者参与的“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组委会组织的采风团要到有关地区进行定向采风,而做为采风团成员之一的潘国兴总是难以和他取得联系,事先寄给他的信函如泥牛入海,打给他的电话总也没人接。

潘国兴就在萍水文联,为什么会找不到他?这就怪了。

刚才路过编辑部我看到萍水的李国友又来送交稿件,这件事想交给他代办又感到不妥。好在这里与萍水同属于一个地区,萍水县离这儿不远,还是亲自去吧。放下电话,我和同事打好招呼便离开报社,迎着料峭的春风,匆匆赶向了汽车站。

在早,我和潘国兴本不认识。我们由相识到相知还得缘于几年前报社举办的那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而去异地采风的行程中。

那年清明节,我们集结起一批文学工作者乘车西行,首先去了距萍水县城四十公里处的云蒙山,去悼念当年为了部队和群众撤离、撤出日寇的“铁壁合围”而把敌军主力引上蒙山断崖上的那几位烈士。

我们一行二十多人,来到云蒙山下一个叫柴沟堡的小村停下车,找了一位向导,便沿着烈士当年走过的崎岖山路向着群岭环绕的主峰走去了。走到山腰,我看到有位十一二岁的男孩儿手拖一只白色的蛇皮袋子正在那里采药。我好奇地向他走去,来到他的身旁,见他带着补丁的上衣衣袋里露出了半截儿语文课本,与读小学五年级我女儿那课本儿的封面一模一样。近午的阳光把孩子那单薄的身影投到了地上,我见他把药袋儿放在一旁用一把短柄的山镐开始刨寻山地的药草,山风吹动着他的衣角,也吹拂着他那显然是因缺乏营养而显出那种灰黄色的头发。我盯着他脸上的点点泥迹,便蹲下身来问他为什么不去上学而要孤身一人到这里采药。

起初,男孩儿对我并不理会,当听到我的问话,那停落的山镐没再扬起,他看了看我,便把头缓缓地垂下了。我拉过他的药袋儿,见里面药草的根茎五颜六色,有黄的、红的、紫的、灰的……我抬头刚想再向他问一点儿什么,猛然,我惊呆了:见大滴大滴的泪珠儿已然从他那偏转的脸颊上临风而落。他的脸颊偏转,想必是不想让我看到他那流淌的泪水,可我还是看到了。

这时,从后面赶来的几位伙伴儿悄悄地站在了我的身边,望着眼前的情景默然无语。

我禁不住又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去上学读书而要孤身一人到这里采药呢?你不感到孤独不感到害怕吗?”

男孩儿这才抬起衣袖狠抹了一下脸上的泪水,哽咽着告诉我:“叔叔,我不害怕,有爸爸在那里跟我做伴儿。”顺着他抬起的手指望过去,我见那里有一座坟茔!随后,他又断断续续地对我说:“妈妈病了,躺在这里的爸爸莫非就真的再也不回家,再也不管我们了吗?我好想去学校里念书啊,连做梦都在想。可我的书怕是再也念不下去了。我瞒着妈妈自个儿跑到这里来,想刨些药草卖点儿钱先治好妈妈的病。”

孩子把话说完,抬头看了看我,便折转身子,寻寻觅觅地向前走去了。

我望着他,该有四十几岁的年纪,高高的个子,脸色紫红,神态凝重。在这位男子的带动下,不,应该说是在他的启发或是提醒之下,我身边的几位伙伴儿全都向这位孩子做出了各自的表示,自然,也包括我。而后,我们便缓缓地离去了,继续向着远处的峰头走去。走出了百十米,忽然,从身后传来了孩子的哭叫,我回头望去,见他正跪地向北,向着我们的背影以头抵地,而后又仰向苍天哭叫着:“叔叔,叔叔啊,你们好走……”显然,他正在给我们磕头。

在向主峰攀登的那弯弯的山路上,通过同行者李国友的介绍,当我知道前边陌生的男子就叫潘国兴时,我惊愣了,站在了那里说:“在早,我就读过他的文章啊!”那时,李国友就担负着萍水县的宣传报道工作,因为常去报社送交稿件,所以,我和李国友很熟。

攀上主峰,我们站在峰头上极目远天壮丽的山河,心潮澎湃。遥想当年那几位烈士,以边打边退的战术把日军的大部队引向这里,让部队和群众安全地突出了包围以后,他们就从这里,满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之情,纵身跳下这万丈悬崖时,身边的潘国兴深情地对我说:“看到山畔那个失学的孩子,做为今天走来的这又一梯队的我们,实在应该有所为,亦该有所不为呵!”做为文友,自那以后,我与潘国兴也就有了最初的交往。

从主峰上走下来,我们从向导那深切同情的惋叹声中知道了孩子的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爆炸。这个山村生产烟花爆竹的历史已经很久了,几乎家家都有鞭炮作坊。尽管当地政府三令五申,不准擅自生产,可因为这里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滞后,有些人还是抱着宁肯挨炸的危险,也不愿自己的家人挨饿。由此,潘国兴从向导那里知道了孩子的姓名,自那以后,他每月便从自己的工资中抽出一百元,及时寄到云蒙山下那位重又走进学堂的孩子的手里。

已说不清我漂泊的心灵,是从何时启程,怀着对英雄的崇仰,我从冰封雪飘的北国——那杨靖宇的墓地出发,披一身万里江流的风烟,到林则徐的坟茔,从三元里,到台儿庄……关山处处,哪一处呵,才能标示出中华儿女的铁骨雄风?卢沟桥的流水,曾洗去我仆仆的风尘,宛平城头的落雨呵,曾打湿我的感情。我一路走来,走向了云蒙山,一步步,登上了壮士浴血杀敌的峰顶。

历史的风烟在眼前聚散,那一座座英雄儿女的连峰呵,岂不正是从那岁月深处蜿蜓而来的又一道长城?这雄风回荡的峰头呵,你就是我苦觅已久的中华魂的祭坛,向着你,我激情难收,眼含着热泪躬身致敬。

看溟蒙的的岚烟中,那直上云天的刀山剑峰,那大小小的无名的山冢,组合成了你的威仪,那流长源远的萍水,携众壑之源汇聚成你的气宇和感情。

云蒙山呵,假如让我作为你岩壁上的一棵山枣树,一棵由于你精蕴的滋养缘春而舞的绿色精灵,那么,出生入死,我便与你厮守在一起了,硬铮铮的枝桠,向你张开遮护的一蓬,一年一度,总要把一地落果,撒进大地母亲的怀中。

云蒙山呵,我祈望着你的山风,能给人间铺开一片绿色温馨的梦境。我愿在你的风中起舞,愿在你的风中去陶冶我的灵性。我定定地伫立在这里,在你的风景中,永远护卫着你那扶正压邪的出鞘般的剑峰。

抗洪救灾时,做为报社的记者我又一次去了萍水县。那条蜿蜒的紫萍河自云蒙山山地流出,从萍水县域穿流而去。每年雨季,山洪暴发,河道中那滚滚的奔涛如狼嗥牛吼,所以,当时的防汛形势极为严峻。

我到了那里以后,根据萍水宣传部胡二青的述说,连夜便写出了萍水当时的主要领导张建新在紫萍河河堤发生险情的刹那间,果断地跳进汹涌的激流以身堵住溃堤并同群众一道制服水患的那篇报告文学并在报纸上发表以后,不知为什么,我再见到潘国兴,他就对我显出了那种“敬而远之”的神态。

出于自己的本意,我想发现能与我们的人民血脉相连的优秀公仆,并能写出他们舍生忘死的英雄品格竟是那么强烈,以至使我挥笔达旦。可遗憾的是十天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我的那篇报告文学是失真的。张建新根本就不曾跳进文中所述的紫萍河那溃堤的激流中。所谓的溃堤,只是田原上一条泄水毛渠的堤埂。据知情人讲,当时张建新做为抗洪救灾的总指挥带着胡二青等人巡行到那里,为堵水,张建新只是趟进了那条一时难以用土石堵挡的溃流中。

知道了实情,我当时的那种懊恼和痛悔之情是他人难以体味的。这时,我才知道潘国兴为什么会对我“敬而远之”了,因此,在自己的心目中我对他愈加敬重了。

在几家很有影响的国家级的刊物上,我曾几次读过潘国兴的作品。他那独特而又幽默的智性语言所表述出的深刻的思想及精湛的艺术性确曾倾倒过很多人。他文中隐隐闪烁的那种被逼仄于矮檐之下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主人公的形象也曾赢得评论家们的一致好评。文如其人,眼界决定了价值取向。他的作品总是着眼于时代的苍茫之处,总能给人以一种居高望远过目难忘的印象。

来到汽车站,买好车票刚上车,我便发现了坐在车上的李国友。他见到我,赶忙站起身来。走到他的近前,当我告诉他我要到萍水去找潘国兴时,他忙笑着拉我同他坐在一起。

我问:“你和胡二青还在分管宣传工作?”

他说:“胡二青早在张建新离任前夕就调到文联坐了那里的第一把交椅。”

“呃——,前一段时间有人吹吹打打,去了胡二青家要给他发丧的那件事已成为人们的笑谈,现在他去那里坐一把手,他能行?”

李国友望了望我,目光里透出的是满腹的复杂。他欲言又止,最后乐了:“时下不是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凭心而论,就是两个胡二青绑到一起也不顶一个潘国兴。潘国兴是国家级会员,有那么多的作品。可潘国兴在官场上是:‘寡妇睡觉,上边没人’的那种‘行也不行’的人。胡二青是说‘孔子写的唐诗他读了不少’的那种‘不行也行’的人。在他们单位,是兔子驾辕老虎拉套。至于谈到有人去了胡二青家要给他出丧这件事虽说有碍于安定团结,可事出有因,毕竟也反映了一种民意,民意难违呀……”

不知怎么,我这时忽然想起使我泛酸的那篇报告文学,心便开始下沉。我扭转话题:“潘国兴在干什么?寄给他的信没有回音,打给他的电话怎么总也没人接?”

此时,司机按响了喇叭,车窗外的景色向后退去,汽车向着萍水驰去了。

“你要找他还得沿着那年我们爬山的路线从萍水县城一直往西去,到云蒙山下的柴沟堡去找他。”

“噢——他在深入生活。”

“什么深入生活?我看他是在体验生活。现在下乡是一种体验,原来“下海”也是一种体验……”

“潘国兴下过海?怪不得人们总说他发了。”

“下过,那是在那年我们爬山回来以后的事,而且是真的发了。只是后来有规定凡是“下海”人员在去留两条路中任选一条时,因他不愿与母体割裂才重又回到了单位。用他自己的话说叫‘改邪归正’,实际是他再一次体现了自身的能力,火了一把后的凯旋而归。”

“这么说老潘现在是‘鸟枪换炮’,他的日子该比以前好了。”

“好了?他当初‘下海’要是真被海水淹死了,那‘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追悼会上的悼词肯定都会拔高。问题出在当他听到有人给他捎话说‘老潘挣了那么多钱也不向领导做一做表示’时,你猜他会怎么回答?他说我送出去的钱如果真能把那些贪钱的官吏噎死,那我肯定要送,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送得一分不留。可遗憾的是我的愿望不能达到。再说,目前我的钱又实在太少,而我要做的事情又实在太多。我的上司神通广大,生财有道,根本就不需要我去扶贫。你想,他的态度如此‘恶劣’,别人能不磨道里截驴、能不毁他才怪?”

“是吗?”我笑了。“在这朗朗乾坤之下,谁还能把他怎么着喽?”

“怎么着喽?”李国友笑了笑:“说来话长——那年,我和潘国兴一起上山下乡,他是我们的队长。后来分配工作,我俩又一同去了教育界。那时候的热门工作是“听诊器、方向盘、木头疙瘩售货员。”“木头疙瘩”自然是指单位的公章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被排在地富反坏右后的第九位。因为那时物资缺乏,商业系统是个使人眼热的地儿,因而在转工时,潘国兴从教育系统被朋友“挖”到了商业部门。潘国兴那时就开始在外发表作品,并引起了文学界对他的注意。因而在文联组建时,潘国兴便顶着一顶“工人身份”的帽子调入文联才又走进了作家的队伍里。竞争激烈相互倾轧的官场决不亚于战火纷飞相互残杀的战场,为了争得某个官位人们有时可以拼得你死我活。可潘国兴在这方面偏偏弱智。尽管这样,有人还是怕他跑到自己的前面阻碍了自己的官路而会时时“压”他。“压”他的最好的说词就是他的“工人身份”。后来潘国兴在单位感到压抑,这才去了商海荡舟。话再说回来,如果他下海“淹”死了,那是他活该倒霉,如果他满载而归,自然又会有人眼红。潘国兴回到单位以后因他总也不能“理解”领导的意图,听说胡二青还通过关系让人办过他的案子。当那一个个吹起的肥皂泡全都破灭以后,事情的是非曲直水落石出,主管这件案子的那位领导百感交集,失声痛哭。在日后政府召开的山区脱贫会议上,潘国兴也就申请去了地处偏远、任务坚巨、难点也最多的柴沟堡”。

出租车沿着紫萍河的堤岸向西驰去。隔着车窗我见一河春水清浊同流……

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波光自这里远去了。车子走了一个小时,我们才在云蒙山下柴沟堡的一个小店旁边停下来。经过打问,来到了潘国兴的住处。房东得知我们的来意,便说:“这几天老潘同村上的干部不知从哪里弄来了那么多的果树苗,要村民们抓紧时机栽在各自承包的荒山地角。他说一定要让这里的荒山全部绿化,一定要改变这里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状况。今天一大早他们就走了,去了那大山深处。”

望了望西斜的阳光,按照房东指示的方向我们沿着那弯弯的山路走去了。当我们重又来到那个孩子采药的地方,见远方的白云深处,人影如蚁。我们向着那里大声呼喊着:“潘国兴,潘国兴……”

群峰发出了回应。我们的呼声在山间回荡,飞出了山外,传得很远很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0278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