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报告,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以便于达到较为完美的写作效果。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具体的写作方式和表达风格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一
为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税收执法质量和水平,xx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分局市局下发的《xx市国家税务局20xx年税收执法督察通报》(xx国税发【20xx】28号)文件精神,从文件下发之日20xx年1月24日起至20xx年3月31日至,对我局20xx年度税收执法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整改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税收执法督查自查整改工作真正有效落实到位,该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督察自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具体负责税收执法督察自查整改工作的开展、督促和协调。各基层税务机关也成立相应的组织,确保督察工作高质量如期完成。
二是制定方案,周密部署。
为顺利开展税收执法督察自查整改工作,根据市局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执法督察自查整改实施情况方案。方案对执法督察自查整改阶段的整个进程进行了安排部署,分为部署动员、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总结分析整改四个阶段,并对执法督查提出了具体要求,使执法督察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明确重点,精心准备。
细化为若干检查重点,增强督查针对性。第三是对每项检查内容的检查方式、检查途径进行明确,提高执法督查效率。
四是认真组织,严格要求。
在各股(室)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我局又抽调政策法规股相关人员,对各股(室)进行了重点督察。检查组依检查程序和检查项目进行分工作业,抽查了相关登记台帐、文件、税收征管档案,同时登录征收管理系统、税收执法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和信息查询、审核,认真查找突破点,延伸挖掘相关问题,切实做到自查阶段查深查实,都很好的完成执法督查任务。
五是严格整改,规范执法。
针对自查阶段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我局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以下整改措施:第一是认真整改,严格追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下达税收执法检查处理决定书,要求被检查股(室)认真进行整改,反馈整改结果,写出整改报告。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严格按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进行责任追究。第二是完善制度,规范执法。结合20xx年我局对税收法制工作提出的要求,各股(室)对税收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出台加强规范管理的有关制度。第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依据执法人员的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开展分层次、多方位的培训,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以适应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工作要求。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二
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单晨光为组长的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规划、重大事项、重要文件的审核与决策,全面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办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同时,局内各单位均安排了专兼职人员担任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负责信息采集、信息发布、综合协调等工作。各市、州地税局也相应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对各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统一指导,在系统内形成了责任明确、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我局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切实维护纳税人利益及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朽的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制定了《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四川省地方税务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制度汇编》印发局内各单位。在各市、州局及扩权试点县、市局办公室业务培训中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大力加强内外网信息建设。内外网站是地税系统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全系统统一使用内网信息编报平台并由专人负责编审,实现了省局处室、市、州局及扩权试点县、市局及时采编报送和信息登载,确保了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提高了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完成了外网改版,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及时、全面地公开与纳税人及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截至20xx年7月31日,外网共公开各类信息870条。
积极主动报送专报信息。围绕省委、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关注的重点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地税系统工作动态。根据新形势对信息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信息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进信息服务方式,加大信息约稿力度,从会议、文件、新闻、领导讲话和批示中主动寻找、挖掘信息线索。高度重视信息编辑细节问题,做到信息编辑精细化,除严格把好信息编辑质量关,还对格式、标点、印刷精益求精,努力提升信息工作整体质量。截至20xx年7月31日,共上报省委、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专报130余篇。其中,国办采用信息1条,政府采用专报累计达到33条。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三
根据x地税直查(20xx)20xx号文件要求,我企业高度重视x省地税局直属分局对企业所得税的此次稽查,成立专门的自查工作小组,组织相关财务人员学习,采取了自查与聘请税务师事务所税务专业人员协助相结合的方式,于20xx年7月13日-17日针对企业所得税进行自查。目前,自查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本企业本次自查主要为20xx至20xx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情况。
1、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国家财经税收相关法规,对本企业20xx至20xx年度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类税种进行彻底的清查,力求做到不疏忽、不遗漏。
2、把握契机,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提前化解税务风险。我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自查,彻底清理违法及不规范涉税事项,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我企业税务基础管理工作,并改善我局税务管理工作的盲点弱点,提高我企业的税务工作管理水平。
经过为期一周的自查工作,我企业20xx年—20xx年税务工作基本遵守国家相关税收及会计法律法规,依法申报缴纳各项税费。但工作当中难免存在疏漏,问题主要反映在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年分摊所属费用、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等。
通过此次自查,我企业x20xx年—20xx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3,096、18元;其中:20xx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580、76元;20xx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x8,515、42元。具体情况如下:
我企业所得税自查问题主要反映在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年分摊所属费用上面,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少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3,881、10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4,580、76元,具体调增事项明细如下:
未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摊所属费用13,881、10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小计13,881、10
应补缴企业所得税4,580、76
(1)未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摊所属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我企业20xx年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分摊所属费用13,881、10元,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xx】084号文)第四条的规定,我企业应将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分摊所属费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3,881、10元。
我企业所得税自查问题主要反映在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面,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合计少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4,061、67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8,515、42元,具体调增事项明细如下:
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14,061、67
无须支付的应付款项20,000、00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小计34,061、67
应补缴企业所得税8,515、42
(1)购买无形资产直接费用化:我企业20xx年11月购入财务软件14,300、00元直接计入了当期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xx】084号文)的规定,应将该无形资产分期摊销,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061、67元。
(2)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我企业无需支付的20xx年应付莱思软件企业20,000、00元,软件企业现己合并,并且该企业一直未催收该笔款项,根据x地税直函【20xx】89号文中“对于农电提成余额、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00、00元。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四
根据深圳证监局深证局发[20xx]109号《关于在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全面深入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并以本公司于20xx年x月x日制定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为指导,本公司于x月x日至x月x日对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发现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同时设定了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人。
本次专项活动是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版股票上市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整个自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设置、科目设置、单位相关财务制度设计、外来发票的规范、自制凭证的规范、会计摘要的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业务的规范、各项资产的盘点、应收账款的核对、账龄分析、凭证的装订、账表的处理等。自查的方法包括实地检查和穿行测试相结合等方法。
通过对照《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问卷》和《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常见问题》经过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逐项列示如下:
1.1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总经理兼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的工作,因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全面经营管理,时间精力有限,且受财务会计专业技能限制,公司拟变更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变更后总经理不再兼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由原会计机构负责人变更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由财务部财务经理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因财务部财务经理目前还在试用阶段,待试用期结束后由财务部与人事行政部门进行综合考核符合任职条件后,由财务部提交申请,公司总经理批复报董事会审议通过。此事项在整改期结束之前(20xx年10月31日)变更完成。
1.2会计人员岗位设置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财务部共计设置六名财务人员,设财务总监一名,财务经理一名,会计三名,出纳一名,所有财务人员均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并具备相应的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公司于20xx年10月制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未发现有不规范事项。
1.3会计人员专业培训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会计人员有定期和不定期参加新会计准则、所得税汇算清缴、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外部和内部的相关专题的培训和讲座;20xx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培训,外培3小时,税务会计梁秀妮和财务总监黎燕红参加;20xx年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培训,外培2.5小时,税务会计梁秀妮和财务总监黎燕红参加;20xx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注意事项培训,外培3小时,总账会计黄杨梅参加;20xx年深圳市扶持企业优惠政策讲座,外培3小时,总账会计黄杨梅和财务总监黎燕红参加;20xx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事项专项培训,外培2.5小时,税务会计梁秀妮参加;20xx年4月公司全体财务人员黎燕红、梁秀妮、黄杨梅、朱丹平、徐卓峙、刘飞华参加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内部培训,内培4小时;公司制定《员工培训管理办法》,财务部会计人员遵照执行,公司对会计人员年审费用予以报销。未发现有不规范事项。
2.1会计凭证编制及管理情况
凭证后附发票和销售汇总表,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事项记账凭证后附付款申请单和银行付款单,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基本都是与全资子公司发生,全资子公司的资金账户和账务处理均由公司管理。记账凭证有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出纳(收款和付款凭证),复核人签名。原始凭证一个月装订一次,按年按月顺序排列放到柜子里,由会计专人保管。总账和明细账一年打印一次,由总账会计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字。无不规范事项。
2.2记账基础工作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出纳付款或者收款后取得银行支付凭证或者收款凭证及时进行登记、销售收入是在每个月系统统计并确认后进行集中入账、采购应付款是在验收入库手续和单据齐全后入账,会计凭证摘要能清楚反映经济业务,除部分重分类调整分录外,会计师要求的审计调整均全部入账。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2.3合并报表的编制及相关工作情况
日内完成。不存在由年审会计师代为编制合并报表和附注的情况。对合并范围主体之间的往来由总账会计每个月定期对账,并由会计机构负责人对对账结果签字确认。因公司存货较小,主要是低值易耗品,且库存量和价值量均较小,财务部门与仓储部门每半年定期对账一次,并形成有对账相关人员签名的对账记录。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3.1管理制度和岗位设置情况
自查发现公司已经制定货币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公司财务部是货币资金管理部门,公司所有付款均经过由经办人申请、经办部门负责人确认、会计审核、财务经理复核、财务总监审核、总经理签批、出纳付款的程序进行。财务部负责资金管理业务,财务总监是资金管理负责人,负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确保资金运作合法合规、做好资金筹划预算、审批银行开户申请、审核支付手续和方式等。资金管理负责人及出纳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不构成亲属关系;资金的支付审批、复核与执行岗位分离,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岗位分离,出纳没有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未发现不规范的事项。
3.2付款审批控制情况
自查中发现资金支付尚未建立分级审批制度,执行中所有的资金支付均需要总经理、财务总监审批才能支付;付款申请单注明了款项用途,并附合同、发票、入库单或出库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说明。公司对全资子公司借款,除履行一般付款申请程序外,还签订借款协议,公司暂未向其他非子公司借款。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3.3银行账户管理情况
自查中不存在公司以个人名义或其他单位名义开立银行账户的情况,由出纳赴银行获取银行对账单,同时公司指定总账会计专人每月核对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并由财务总监复核签名并留底。单位付款基本使用银行支付,出纳根据签批的付款申请单及附件办理付款手续。收款和付款记账凭证均有出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公司为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稽核和管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指引有关资金的相关要求公司拟对“由出纳赴银行获取银行对账单”进行整改,改由其他财务人员赴银行获取对账单。
3.4
现金和票据的管理情况
行盘点,总账会计不定期抽盘和每月末盘点,并出具盘点表。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3.5财务印鉴保管情况
自查中发现财务专用章由出纳保管,法定代表人私章由财务总监保管,发票专用章由税务会计保管。自查中发现使用财务印鉴未形成登记记录。公司拟增加使用印鉴登记薄台账加强印鉴管理。
4.1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基本情况
自查中发现,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下,公司建立了如下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费用报销制度、点卡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采购库存管理流程、研发支出核算管理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信息披露制度、现金盘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最后一次修订时间在20xx年6月。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4.2企业会计政策相关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会计政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xx)进行了修订,并经
20xx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批。下属子公司的会计政策由母公司统一制定,并要求合并范围内各主体均采用与母公司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4.3企业会计估计相关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中已经对会计估计的变更做出了相关规定,会计估计变更事项需要履行公司董事会审批程序,财务管理制度规定需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进行检查,但未做出具体的流程和审批程序,公司目前不存在需要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进行检查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规定需对预计负债进行检查,但未做出具体的确认流程和审批程序。
为加强和完善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公司对预计负债的确认、审批等相关的流程和审批程序作为整改事项,在整改期限结束之前(20xx年10月31日)制定出相关制度。
4.4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制定《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当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时,公司审计部应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审计部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会计差错的内容、会计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的情况、重大差错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之后提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并抄报监事会。公司董事会对审计委员会的提议做出专门决议,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公司监事会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董事会的决议提出专门意见并形成决议。公司最近三年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事项。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4.5资产减值测试管理情况
自查中发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产减值做了具体的检查要求,对应收款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是根据应收款客户合作现状、造成欠款原因、催款情况以及欠款时间进行测试,测试的频率为每个年度,因公司存货较少,主要是低值易耗品,且库存量和价值量均较小、购买时间短,基本未做存货减值测试。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5.1财务信息系统基本情况
5.2财务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自查中发现当月会计凭证生成后,实行交叉审核,即制单人不能审核由自己所录入的会计凭证,需由不同的人员进行审核、记账。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5.3财务信息系统访问权限的控制
自查中发现财务人员根据职位类别及其他部门使用人,填写《财务信息系统权限申请单》,
并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向it系统申请对应的系统权限,除公司财务人员外,公司其他部门人员非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许可不得使用财务软件。关联公司人员不得操作使用本公司的财务软件并进入查询本公司财务系统信息。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6.1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
自查中发现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原因是子公司为新设公司,公司的预算由运营中心负责编制,公司由总经理、运营中心、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财务部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此小组不是正式机构,在制定预算或者修订预算时进行小组审核,公司运营中心负责参与预算的编制,具体编制程序为由运营中心产品部制定各产品经营预算,经与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后交财务部汇总编制总体预算,审批程序为产品部经理提交、运营中心总监审核、研发中心总监确认、财务总监审核、总经理签批。在预算执行中涉及到调整预算的,需要同样的审批,审批流程与预算编制的审批流程一致。财务部负责对下属子公司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6.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
自查中发现公司目前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其中一家深圳网页游戏子公司有少量业务,其余两家为苏州子公司,还未正式运营,全部子公司的账务及资金账户均由母公司财务部兼职管理。子公司开立银行账户须经母公司审批,从管理制度上公司不允许下属子公司之间发生日常经营业务以外的资金往来,子公司日常经营业务范围内的支出,均需要母公司审批,子公司向外提供借款、向外担保、向银行或其他单位融资均需要母公司审批。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6.3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情况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五
根据《稽查局关于对xx年重点税源企业分支机构开展税收自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公司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总会计师、财务部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按要求于xx年xx月xx日对20xx年至20xx年xx个年度各项税费申报和缴纳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公司于x年x月xx日成立,经营范围:。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x万元。
公司现有员工x人,其中总经理x人,常务副总经理x人,总会计师x人,财务部长x人。管理体制健全规范,财务核算规范。使用公司统一的财务软件—用友nc(版本vx.),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会计准则)
1、全年实现营业税及附加x万元,其中:(1)营业税x万元(服务业营业税x万元、装卸搬运营业税x万元);(2)城建税x万元;(3)教育费附加x万元;(4)地方教育费附加x万元。
2、全年实现其他税金x万元,其中:(1)印花税x万元;(2)房产税x万元;(3)土地使用税x万元;(4)车船使用税x万元;(5)企业所得税x万元;(6)个人所得税x万元。全年实现税费x万元。
1、全年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加x万元,其中:(1)增值税x万元(装卸搬运增值税);(2)营业税x万元(服务业营业税、装卸搬运营业税);(3)城建税x万元;(4)教育费附加x万元;(5)地方教育费附加x万元。
2、全年实现其他税金x万元,其中:(1)印花税x万元;(2)房产税x万元;(3)土地使用税x万元;(4)车船使用税x万元;(5)企业所得税x万元;(6)万元。
3、20xx年x月x市地方税务局对本单位20xx年度进行了稽查和纳税评估,万元,明细如下:(1)万元;(2)万元;(3)万元;(4)万元;(5)地方教育费附加x.x万元;(6)万元。(7)万元。万元。
公司为“营改增”户,于20xx年x月xx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从20xx年x月x日起,将装卸搬运收入由“营业税”核算改为“增值税”核算。改为增值税的`经营项目是:《装卸搬运》,该行业明细代码为,征收品目代码为、增值税适应税率为x%。
其中: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核算增值税的应税收入: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应(已)万元,万元。(见附表一)
由于我公司财务人员对税务政策了解的不够透彻,万元。
由于我们严格执行税法规定,当地税务经常检查,我们本身业务水平有限,对税务等方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有些问题还没有自查出来。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六
xx年两税合并及xx年增值税转型以来,国家面临了巨大的税收增收压力。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接连发出文件,要求对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实施税务检查,要求企业提交自查报告,一场税务自查风暴悄然刮起。
增值税内部自查要点分析
营业税内部自查要点分析
所得税内部自查要点分析
个人所得税内部自查要点分析
自查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常见质疑的解释与分析
自查报告编写举例
自查以后的沟通
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讲师、首席顾问、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注册会计师;我国税务专业服务的实务操作专家、中国转让定价网、中国转让定价服务联盟首席转让定价专家。具有二十多年的企业财务管理、管理咨询和管理培训实战经验,曾在中美合资深圳华特容器、北方工业、深圳成霖五金等五家大中型企业任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监及某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
张博士咨询服务过的单位:中国移动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富士康企业集团、长城计算机集团、中国电信、同洲电子股份、世纪人通讯、珍兴鞋业、特发信息股份、广西斯壮股份、深圳科技控股、长澳医药、华润达实智能科技、太平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市地方税务局、深圳市国税局、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深圳市龙岗区发展计划局、深圳市福田区政府采购办以及浙江大学深圳mba班,上海交通大学深圳mba班等几百家单位。
注重学员互动参与;培训内容实用性、针对性强;案例培训,培训形式生动活泼!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七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近期,我们对全县的税源情况做了详细的调研,下面,我就调研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元至七月份组织收入情况
今年我局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元至七月份全县共计入库地方税收7906万元,占全年计划的65.65%,比去年同期增长10.66%,增收762万元。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436万元,同比增长12.56%,增收49万元;市级收入12万元,同比增长18.01%;县级收入完成7458万元,占全年计划的66.06%,同比增长10.54%,增收711万元。
二、全县税源分布状况
xx县辖6镇18乡401个行政村,总面积2774平方公里,97万人口,有工商业户4530户,09年地税税收任务是1.2亿元。地税现行征收的共有11个税种,其中营业税、资源税、所得税和烟叶税为大的税源,所占比例较大。近几年,营业税主要来源于修建高速、水库大坝加固、村村通工程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源税主要来源于、等地的铁矿石、河砂、石英石、石材等项目的开发,另外还有油田。
三、全县分税种收入情况及税收增减因素分析
我县营业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3520万元,同比增加20.5%,增收599万元。原因是20xx年国家加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我县修建高速、水库大坝加固工程项目、房地产项目为营业税的征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筑业入库税款2271万元。其中高速20xx年元至7月份入库营业税1442万元,去年同期入库1442万元,同比减少217万元;水库加固工程入库营业税130万元,去年同期入库80万元,同比增加50万元;村村通工程入库50万元,去年同期入库350万元,同比减少300万元。房地产业营业税入库420万元,去年同期入库318万元,同比增加102万元。
企业所得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303万元,同比增加87.35%,增收141万元。增收原因是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多,企业承包项目dkfp增多从而入库企业所得税税款增多。
个人所得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425万元,同比减少12.41%,减收60万元。原因是我县的个人所得应税收入比较单纯,主要是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从20xx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扣除标准提高到xx元,个体工商户费用扣除数提高到xx元,另外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从而引起个人所得税收入减少。私人承包工程项目减少,dkfp减少导致入库个人所得税减少。
资源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1701万元,同比减少14.15%,减收280万元。原因是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下降,我县的大部分选矿厂停业,销售收入减少,从而引起资源税收入下降,铁矿石20xx年元至7月入库资源税148万元,去年同期入库990万元,同比减少742万元。另外受国家政策影响取缔窑厂也引起资源税收入下降。
城建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775万元,同比减少19.52%,减收176万元。原因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增值税消费税减少,导致城建税减收。去年同期进行了城建税清查,查补征收城建税较多。
印花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35万元,同比增收83.38%,增收16万元。原因是今年加大小税种的征收,另外建筑合同增多,从而印花税增收。
房产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280万元,同比增加14.18%,增收35万元。主要是加强房屋租赁业房产税的管理和集中开展房屋租赁业税收清查。全面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理顺了管理程序,建立了部门配合,信息共享,源泉控管的协作机制。
土地使用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174万元,同比增加5.53%,增收9万元。主要是进行了土地使用税清查工作,加大了对各单位的土地使用税的征收。
车船税元至七月份全县累计完成124万元,同比增加69.83%,增收51万元。主要是由于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的进一步落实。
四、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入基数过大,重点税源减少,加之税收收入计划逐年增长,给完成全年计划带来难度。
2、原有税源紧缩,缺少新的税收增长点。我县的高速公路建设、“村村通”工程和水库大坝加固项目已经接近尾声,这块已无可增加税源。全国对砖瓦窑厂的清理整顿,也导致该部分税收大量减收。另外随着铁矿石行业的低迷,致使下半年资源税将逐步下降。
3、具有规模的企业较少,虽然近年来我县一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但真正能为地方做出税收贡献的企业微乎其微。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强税源管理,进行税源清查。进一步加大对正常纳税人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停业、歇业的管理和达不到起征点的业户管理,适当调整高消费行业纳税人的税负。
2、严格落实车辆税收清查行动实施方案,继续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配合,进一步完善车船税代收代缴工作。加强对保险机构代收代缴工作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对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船税专项清查工作,健全机动车车船税“以检控保、以保控税”的征管办法,规范代收代缴工作。
3、借市局开发房地产软件应用之际,对涉及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加强与房管所的协调、配合,促进房产租赁行业的税收征管。
5、进一步做好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工作,下半年集中力量对税收秩序混乱的行业以及税收征管比较薄弱的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和区域整治,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五、用足优惠政策,培植涵养税源
近年来,我县地税面临着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的巨大压力,但是,我局没有“竭泽而渔”,也没有收过头税,而是积极培植税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想方设法“放水养鱼”。
我们在依法治税的同时,注重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涵养税源,大力扶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为促进泌阳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局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以“三个到位”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全民创业、支持全民创业。一是加强宣传,及时将政策送到位。将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编印成宣传小册,通过报纸、办税服务厅显示屏、触摸屏、公告栏等途径,广泛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报批范围、程序和申请手续等有关事项,让纳税人充分拥有知情权。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将政策落实到位。在办税服务厅、分局办税服务点开设专门窗口,限时办理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和税收政策性减免有关手续。三是强化管理,及时监督到位。对批准享受地方税优惠的业户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并开展了再就业政策落实的排查工作和政策时效评估及年检工作。同时,建立了分类台帐等方法全面加强对优惠对象的监督检查。今年,我局共审批税收减免6户,审批金额51.8万元;审批资产损失7户,金额738万元。另外,累计审批下岗再就业人员200人次,减免税额达128.86万元。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给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带来了福音,解决了实际困难,从而坚定了他们自谋职业的信心,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八
摘要:财为国之本,税为政之要。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宏观调控,改善民生。国家只有拥有稳定的税收,才能充分保障国家的财政,才能实施各种国家项目。税收政策的调整或是制定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运营等方面。本文主要阐述税收给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以及烟草企业自身所制定的财务目标,并介绍一定的税收政策。
关键词:烟草税 财务政策 管理 对策
一、前言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一直拥有较高的居民吸烟率。烟草对吸烟者与被吸烟者的健康影响是所有社会公众所熟知的,并且没有采取回避的措施。但是不断增加的居民吸烟率以及上涨的烟民平均吸烟量,而且出现了年轻化吸烟的现象。控制中国烟草的任务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从另一层面分析,生产香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政府的收入,它作为重税商品,烟草企业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纳税大户。在中国,烟草行业的税收是国家税收的10%左右,可见其比重之重。税收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烟草企业的生产管理、财政管理等。因此烟草公司在面对复杂的烟草市场及税收市场,要做出正确、合理的宏观调制。
二、烟草税的概述
我国烟草行业涉及消费税、增值税、烟叶税、企业所得税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种,卷烟产品的平均综合税率为50%左右。烟草业这种高税特点,使烟草行业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烟草业已连续十余年成为国家第一税利大户,每年实现的税利平均占国家财政收人10%左右。为国家财政积累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烟叶税和消费税作为比较重要的两个税种,烟叶税是目前唯一征收的种植农业税,在所有的消费税税率中,卷烟消费税税率的数值是最高的,从20xx年开始对商业企业征收卷烟消费税。而烟草的增值税是指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烟叶,或者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烟叶的税收。
国家通过税收调控来控制烟草,税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烟草的生产及其消费。一方面国家通过提高烟草税收,实行税价联动,提高卷烟价格,根据供求关系,自然就起到了控烟的目的,同时也能稳定税收收入。当然烟草行业在这方面也是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将“卷烟上水平”作为一项主要的实施方针,该方针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企业管理以及经济运行上的水平。
三、烟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一)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存在的主流财务管理目标是:第一是,利益最大化。利润代表企业获得的收益,越多的利润,表示企业所获得的财富越多,就能够离企业目标越近。在这个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并未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以及利润与投入资本数额的关系,更加对于获取利润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未进行充分考虑。第二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股东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才进行投资创办企业。企业是通过它给所有者带来的未来报酬来体现其价值。第三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在经营管理财务的各个环节时,要采取正确、合理的财务政策,将资金的时间价值及风险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尽一切可能保证企业总值达到最大。
(二)选择合适的烟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在烟草企业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活动是重要的一方面。从最根本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活动是指采取对资金的正确管理和有效使用的方式,将企业的各方面利益进行合理的满足。在分析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目标时,可以从利益的角度进行研究。投资者不仅是烟草企业关联的利益相关方,也是烟草企业最大的利益相关方。在投资者出资建立企业时,其基本目标就是在保证投资成本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收益的稳步增长。企业价值包括权益价值和债权价值,所谓的权益价值是指股东投入资本的价值,而债权价值是指企业的负债价值。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目标,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权益价值与债权价值均达到最大值。在设定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要对效率与公平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对财务的效率性目标以及公平性目标进行有机的统一,实现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烟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最优的选择,这个目标不仅考虑了烟草企业的各个相关方的利益,还保证了“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原则实现。
四、烟税对烟草企业的影响
(一)烟税对国内外烟草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
在1983年组建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的烟草市场进行统筹控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政府的烟草政策,其中包括各省的烟草种植配配额、烟叶定价,设定卷烟生产限额,并管理烟草的国际贸易。虽然从很大程度上,烟草总公司是一个垄断性的企业,但有许多子公司在各省份进行不均匀的分布,不同的子公司拥有不同的公司规模,之间通过竞争获得企业利益。每个烟草公司都会将销售计划、卷烟厂的生产订单制定号,并负责相应的销售。每个公司是分散式的分布在中国烟草市场上,每个公司都会通过一定的措施,获得自身的利益。各地的地方政府可以从烟草公司中获得一定的利益,主要是采取税收及就业两种方式。
在20xx年,中国加入wto时,同意了一些条款。1、降低烟叶进口关税;2、降低卷烟的进口关税;3、取消对烤烟和卷烟的出口退税;4、取消出口津贴。这些条款的设定使得中国烟叶在全球烟叶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降低了,让国外牌子的卷烟获得了很大的优势。因此税收政策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在市场上的竞争情况。而且从中国加入wto以来,烟叶的关税呈下降趋势, 1999年为64%,20xx年为25%,到20xx年降为10%;卷烟的关税也从20xx年的49%降为20xx年的25%。正是因为关税大幅度逐步降低,使得国外烟叶有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了。
(二)税收政策的调整带来的影响
目前中国在烟草税收政策上,主要呈现以下几点明显特征。一是税收调控重点在于中央财政收入;二是税收调控环节着重在烟草生产和批发环节;三是税收调控范围着重在烟草生产与流通企业;四是税收政策对象着重在高档卷烟产品。 在调整烟草税收政策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是,第一,将烟草及其制品的消费税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在短期或是长期内进行调整烟草的消费税。第二,同时实行多项烟草相关税收政策,其中有调整消费税、取消烟叶税、并对烟草税收的政府分享机制进行改革,不仅在烟草生产及流通企业的利润水平上进行调整,还对烟草吸食者的消费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第四,在提高烟草税收的同时,能够发展烟草行业,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烟草产业的发展与烟草危害降低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平衡调控。第五,在提高烟草税收时,同时打击烟草走卖。第六,提高烟草税收与非税控烟措施并行。
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革,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烟草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由于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税收政策发生变化时,烟草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宏观调整,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尽量将税收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值,确保烟草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烟草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税收调整带来的影响。第一,转变营销理念。第二,尽一切可能构建其良好的烟草市场秩序。第三,执行低碳经济工艺流程.减少碳排放量。总而言之,烟草税政策的调整会给烟草企业带来较大的考验,烟草企业要进行积极主动的应对,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深化进行,加强基础管理,将市场潜力都挖掘出来,保证行业持续、稳定与健康的发展。
五、解决烟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一)烟草企业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对标管理,推动基础管理上水平,使企业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包括在市场管理和营销服务上水平,也包括注重自主创新研发,稳步推进卷烟减害降焦,提升卷烟结构档次,既认真履行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有关的责任和义务,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就是这样,烟草行业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至上(实行专卖制度,就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消费者利益至上(实行专卖制度,才能更好地巩固市场,消除假、私、非烟的生存空间,服务好市场,实现三个满意),除此以外,烟草行业为自身的特殊利益,始终树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努力为增加国家积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完善烟草企业的评价体系,增加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
在对烟草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时,要特别重视评价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和合法性,业绩评价的标准与设计的考核策略在进行的过程中,要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整个过程进行考核,避免出现偏向或者考核遗漏等等问题,以此来确保企业的考核具有真实性。一是,总公司在对自己的子公司进行考核时,要尽量不从管理的角度进行考核,要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考核。而企业的行业行政管理能力是不必要考核的,要通过企业的具体操作进行。二是,要以烟草公司的主题进行考核,可以将企业的`业绩考核部门建设出来。三是,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主要对经理级别的人员进行评价考核,一般把考核的期限分为年度考核以及三年任期考核.
(三)加强企业的人才培养。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和素质针对烟草行业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时,加强企业的人才培训是企业能够提高盈利的重点之一,所以要相应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地位以及增加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烟草系统的基层财务人员由于未经系统的专业学习,而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使得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进行较好地处理。
六、结语
只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烟草税收水平,才能对烟草消费进行很好的控制,并能够实现相应的社会相应,而且增加了一定的财政收入,对于收入效应也进行了相应的实现。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是相当必要的,这样才能有对烟草业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适应国际潮流。这不仅关系财政大局,也影响着国民的加快,因此要加大对烟草科学与烟草经济的研究力度。并采取合理、正确的税收政策,充分保证烟草企业健康、稳定的存活下去。
参考文献:
[1]姚骏.构建烟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分析研究[j].会计之友.20xx
[2]李伟.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
[3]闫双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xx(1)
[4]赵颖.当前烟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与改进对策[j].实务探讨.20xx
[6]汪世贵,李保江.烟草行业“强者趋弱”的制度性梗阻[j].中国工业经济,20xx,(4)
[7]吴向峰.卷烟消费税新政拉动税收增长[n].中国税务报,20xx-01―25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九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发改运行[20xx]625号)文要求,20xx年5月至20xx年10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全国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工业、流通业的企业物流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其中:物流相关行业企业调查范围为20xx年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调查内容主要为20xx年和20xx年企业物流完成业务量、物流业务收入、物流业务成本等方面的情况;工业、批发贸易企业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其中工业企业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石油、化学工业、机械、水泥等9个工业大类行业,按每个省市、每个行业选择2~3个企业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20xx年和20xx年企业的销售、采购物流活动与费用支出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共收到1744家重点企业的资料,有效报表1220份,报表有效率为69.95%。其中: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经营情况表212份,占17.4%;企业物流状况表1008份,占82.6%。
(教育整理)
一、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物流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调查的1008家工业和流通行业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xx年销售收入合计为5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合计为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流通行业企业销售收入合计为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随着工业企业和流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物流业务需求出现了较快增长。调查的1008家企业,其中:20xx年货运量合计为30054万吨,比上年增长25.5%,平均货物储存量增长21.2%。此外,费用增长情况显示,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物流信息服务等业务需求,也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物流费用快速增长,运输费用增幅平稳
随着物流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企业物流费用支出也快速增加,物流效率明显提高,物流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xx年物流费用支出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物流费用增长主要表现在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保险费用和配送费用的快速增长。在调查企业中,信息及相关服务费比上年增长48%,仓储费用增长25.4%,保险费用增长25.4%,配送费用增长24.9%,利息费用增长17.8%、包装费用增长16.7%,货物损耗费用增长16%,运输费用增长15.6%,此外,管理费用增长19.6%。
在物流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仍然为最大份额,为59.9%,略低于上年60.1%的水平,保管费用占27.1%的份额,管理费用占23.9%,这一结构近两年基本保持稳定。
(三)物流费用率呈下降趋势,水泥、煤炭、化工行业仍然偏高
20xx年被调查企业物流费用率(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8.1%,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各个行业的物流费用水平普遍有所降低,反映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整体上提高了社会物流效率。尽管如此,我国物流费用率总体上仍然偏高。比同期日本4.8%的水平高出3.3个百分点,美国7.5%的水平高出0.6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物流费用率较高的.仍然是水泥、煤炭和化学工业,20xx年分别为17.2%、13.1%和11.3%,均远高出同期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汽车、石油、有色金属、烟草,这些行业的物流费用占销售额比例相对较低,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企业物流外包比例提高
由于目前我国物流外包业务在统计上暂时缺乏统一的量化指标,本次调查专门对运输业务外包情况进行专门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企业运输业务主要靠外包来完成。20xx年,在所调查企业完成的30054万吨货运量中,货主企业自我完成的只有9900万吨,占总量的32.9%,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达3万吨,占67.1%。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
由于产品结构的差异,各行业物流外包需求各不相同。据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运输业务外包比例最大的行业是水泥、流通、煤炭、烟草和钢铁等行业,其货物运输外包比例分别为89.6%、87.6%、83.5%、81.3%、73.1%,均远远高于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物流企业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到物流企业有效报表212份,占所有有效报表的17.4%。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物流行业现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仓储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速快于运输型和综合型物流企业;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提高,成本增加明显。
(一)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现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
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高速增长,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也相应出现大幅上升。20xx年,受调查的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总额为2370.6亿元,同比增长了29.23%。其中,包装收入、信息及相关服务收入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42.5%、37.8%,运输收入等传统物流业务收入只增长了28.37%。
(二)仓储型物流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运输型和综合型物流企业
对不同物流企业类型分析,20xx年仓储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43.4%,运输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了28.8%,综合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只增长了24.9%。各类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综合型物流企业的流通加工业务收入、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包装业务收入、信息及相关服务收入和代理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较快,增速分别107.3%、93.5%、95.7%和92.7%。
(教育整理)
(三)物流企业盈利水平较高,但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20xx年,调查企业物流人员劳动报酬合计82.5亿元,比上年增长9.6%,企业实现利润合计415.3亿元,同比增长了16.0%,低于上年同期利润增长水平。实现营业税金22.2亿元,与上年基本一致。20xx年,随着物流业务的大幅增加,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以及油品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物流企业的业务成本也快速上升,物流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调查企业的物流业务成本总额为1887.4亿元,同比增长了32.9%,增速比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其中,仓储成本上升了36.7%,运输成本上升了32%,代理业务成本上升23.8%,装卸搬运业务成本上升了18.9%,配送成本上升了8.9%。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十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落实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和认定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以下简称“骨干企业”)。为规范骨干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转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从广东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主要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甚至达到全球同行业前列的骨干企业,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骨干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按照科学公正、公开公平的要求,坚持经济指标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现实情况与发展潜力相结合、自主内源与引进吸收相结合、遴选培育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兼顾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骨干企业不同地区的合理分布。
二、工作目标
在20xx年已认定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基础上,20xx年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再培育和认定50家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其中,从20xx年认定的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中,升级30家发展形势良好的优秀培育企业为骨干企业。从今年新申报的企业(去年已申报但未获评培育企业的,可继续申报)中,按照骨干企业标准和认定程序,遴选20家优秀企业为骨干企业,选出30家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为骨干培育企业。
三、培育和认定范围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培育和认定范围是我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相关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本领域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优势的企业。
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含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增值服务、地理空间信息;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关键元器件、专用电子设备等)、半导体照明(led)、新能源汽车、生物(含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先进医疗设备、生物育种等)、高端装备制造(含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农业机械装备等)、节能环保、新能源(含太阳能光伏、太阳热能利用、核电装备、风电、智能电网等)、新材料等8大领域。
四、申报条件
(一)20xx年已获评的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且20xx年管理和经营绩效突出,登记注册信息未发生实质性变更的企业。
(二)其他申报企业须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广东省境内登记设立,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主营业务为本方案培育和认定范围中列举的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具体条件如下:
1、管理规范。
有明确的企业章程,规范的生产、技术和财务管理制度,具有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保证的能力和制度,依法纳税,守法经营,近两年(20xx、20xx年)无违规违法记录。
2、企业规模。
企业从业人员数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专职从事研发的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达10%以上。企业总资产达5000万元以上,近两年平均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产品和业务收入占比不低于70%。
3、行业地位。
在所属行业领域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能够代表行业发展趋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4、创新能力。
企业设有专职的r&d机构和相应的技术先进的研究开发设施,r&d活动为企业创新引领发展提供了重点的技术支撑,近两年(20xx、20xx年)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达3%以上。至少拥有一项所在领域核心发明专利或其独占许可权,整体技术水平居行业领先。
5、盈利能力。
企业经营业绩良好,财务稳健,近两年(20xx、20xx年)连续盈利,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呈稳定上升势头。
此外,对于掌握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发展潜力大、产品市场前景好、近三年新设立、发展规模和财务指标暂达不到上述条件的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或拥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在建项目的企业,可自愿申报,经所在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可作为个案专门研究。
五、组织与管理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培育和认定管理工作,采用省市联手的方式,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各地市经信部门、省属企业集团配合实施。
(一)申报和评审程序。
1.企业申请。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按照要求填写申报书和申报信息表、准备相关证明材料,经企业负责人审核签章后,a4面幅装订,一企一册送当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当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企业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材料齐全规范的申报书,出具推荐意见并进行汇总后,正式行文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报送。省属资产经营公司和授权经营企业集团可直接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报送。
2.初审和专家评审。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审查申报是否符合条件、材料是否齐全、数据是否错漏等,并根据初审结果,作出受理、不予受理或通知企业予以补正等处理。
对受理的申报材料,分为20xx年已认定为骨干培育企业的申报材料(第一类)和20xx年新申报的企业申报材料(第二类),分别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从第一类申报企业中优选35家候选骨干企业;从第二类申报企业中优选25家候选骨干企业,25家候选培育企业。
3.现场考察。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申报条件对候选骨干企业全部或部分进行现场考察。根据现场考察结果拟定进入公示的50家骨干企业(其中第一类申报企业30家,第二类申报企业20家)和30家培育企业名单,报省经信委领导审定。
4.公示和认定。对经审定的50家骨干企业以及30家培育企业,通过公众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七天。没有异议的,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正式发布获得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培育企业名单,向获认定的企业颁发牌匾(限骨干企业)和证书。
(二)申报材料。
1、申报书。
2、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或其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法人资格证书复印件;
(2)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部门审计的近两年会计报表;
(3)企业拥有或享有独占权的核心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
(4)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级r&d机构的证书或文件复印件;
(6)其他反映企业某方面能力的证明材料,如新产品鉴定证书、产品第三方检测报告、企业及产品认证证书、获国家、部省市奖励证书、列入国家、部省市项目计划的批准文件、牵头或参与起草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有效纳税证明、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三)监督管理。
1、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二年。企业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资格到期后自动失效。
2、已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资格的企业,若中间出现依法变更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以及企业合并、分立、迁移、转业、变更法人代表等情况,要在变更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经信委将根据变更内容及骨干企业认定条件等组织对骨干企业资格进行核定,并适时作出保留资格、撤消资格、变更证书等处理。若企业出现实质性变更又未及时报告的,资格证书自企业出现实质性变更生效之日起自动失效。资格失效的企业若想重新获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资格,须重新申报。
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培育企业资格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根据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定期对骨干企业评审条件进行审查修订。每两年根据修订后的评审条件,对骨干企业资格进行复查,收回复查不合格的企业资格,将收回的骨干企业资格,经过评审程序授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中发展优秀的企业。
原则上,根据复查结果,每个行业的末位企业将被收回骨干企业资格。每次复查将收回不少于总数10%的骨干企业的资格。培育企业的资格有效期为三年。培育企业连续三年不能升入骨干企业的,其资格自动失效。资格失效的企业若想重新获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或培育企业资格,须重新申报。
4、若企业在申报骨干企业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或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企业发生重大违规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将撤销其骨干企业资质,收回证书和牌匾。
六、扶持政策
(一)对获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包括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下同)资格的企业,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正式发文向社会公布,并颁发牌匾(限骨干企业)和证书。
(二)财政政策。
1、对获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资格的企业,根据企业的规模、研发领域等,在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省挖潜改造资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等给予优先重点支持。
2、优先在骨干企业中筛选储备一批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并向国家有关部委推荐,争取国家重大专项、重点计划和专项资金落户我省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并给予配套支持。
(三)融资服务。鼓励和支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为企业融资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
(四)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工作联系制度,指定专人定期联系骨干企业,反馈企业意见和建议,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做好骨干企业发展的监测分析。
七、附则
(一)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本实施方案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培育和认定实施方案(试行)》(粤经信创新〔20xx〕670号)内容有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方案为准。
(三)本实施方案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解释。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十一
根据省局《关于做好20xx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分析预测工作的通知》(赣地税函〔xx年〕152号)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局长办公会做了专门研究,进行了工作部署。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我局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圆满地完成了调查任务,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因素
(一)经济的影响。
xx年我市建筑安装、房地产企业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增势比较明显。我市建筑安装、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将是xx年在税率调整下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工业企业所得税在经济稳步发展下,虽然税率调整,但是其经济发展带来总的应纳税所得额,即所得税税基的增长基本能抵消税率调整的影响,两相相抵,应纳所得税税额略有增长。
(二)政策因素的影响。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背景下,影响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因素还是政策变化方面:
1.税率变化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查帐征收企业,由于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25%,直接降低了8个百分点,因此在查帐征收户中,预计20xx年度企业所得税下降663万元,影响较大的还是制造行业,下降435万。
2.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我市税源无影响。
3.企业工资薪金税前据实扣除对税源的影响:由于我市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不高,因此企业工资薪金税前据实扣除影响不大,预计减少41万元。
4.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到期恢复征税对税源的影响,如民政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的变化、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主辅分离企业优惠政策到期恢复征税对税源的影响:无影响。
5.文化体制改革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税源的影响:无影响。
6.实行核定征收企业应税所得率的调整对税源的影响:根据总局、省局调整应税所得率的精神,我市对工业、商业等行业应税所得率有所下降,对税收会带来减收因素。但建筑安装、房地产业仍是我市重点税源行业,我市建筑安装业原按2%附征,房地产业按3%附征企业所得税,与其他设区市地税局比,我市附征率相对比较低。我局决定,建筑安装业拟按12%,房地产业拟按16%的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附征率比原来预计各提高一个百分点。因此核定征收所得税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1266万元。
(三)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对税源变化的影响:我局将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局将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充分吃透政策精神,加强所得税管理,拓宽税基,涵养税源。
二、xx年盈利企业情况
xx年年度,企业所得税列管户为1147户,其中查帐征收户为591户,根据我们的调查测算,盈利企业为260户,实际缴纳所得税额预计为2535万元;核定征收企业462户,预计xx年企业所得税为4168万元。
20xx年度预测:20xx年度查帐征收1199户,盈利企业为306户,预计所得税为2731万元,同比增加196万元,增长7.7%;核定征收企业482户,预计所得税5755万元,增长1587万元,增长38%。
二0一七年五月二日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十二
(一)健全制度基础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完善,税收制度也逐渐健全,但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上述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健全税务代理制度
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小企业如不具备自身进行独立税务核算的能力,可选择外部税务代理机构代劳,但是一定要选择合法合规且信誉度较高的税务代理机构。一旦形成稳定委托关系,因其对本企业相关情况比较了解,可以长期合作,不宜频繁更换。
(二)构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企业应定期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一般而言,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
1.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
2.涉税业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3.企业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
4.税务管理的技术投入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5.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情况;
6.企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
7.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行业惯例;
8.企业对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遵从。
(三)适时监控税务风险
评估预测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风险,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税务风险,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系统地预测企业内外环境的各种资料及财务数据。比如分析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及影响程度,以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还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等,并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企业税务调查报告篇十三
近年来,市国税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省局朱俊福局长对全省大企业税收工作的重要批示和“狠抓大企业税收基础建设工作,围绕加强纳税服务和探索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两项重点开展工作,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省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创新理念为先导,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按照“抓大、控中、促小”的税源管理原则,建立并不断完善专业化管理、重点监控、个性化服务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机制,全方位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明确思想认识,树立管理理念,理清工作思路
近年来,市国税系统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安排落实大企业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措施,开展总局定点联系企业自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并结合我市的实际工作情况,通过多次下户调研,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帮助和辅导企业规范各项涉税事项的办理,不断降低税收内控风险,树立为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针对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诉求,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融洽了税企关系,提高了纳税人对税收法律的遵从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税机关对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并举的目标。
同时,根据省局近期“调查研究,学习培训,完善制度,定点联系,专业管理,差别服务,风险控制,提高遵从”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思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优化服务与加强管理、专业化管理与属地管理、大企业管理部门组织协调与其他职能部门分工协作三个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设在地区的成员企业和市局定点联系企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明确了对大企业税收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树立起大企业税收工作理念,理清了开展大企业税收工作的思路。
二、制定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工作,强化管理服务
一是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组建大企业税源管理分局。按照20xx年市国税系统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职能,合理设置重点税源管理岗位、职责和人员配备,在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数量较多的城关区局成立了四个行业加规模管理的大企业税源管理分局,在七里河区国家税务局成立了属地加行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管理分局,在红古区国家税务局也成立了重点税源管理分局,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是以调研论证为基础,制定《大企业税收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大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多次深入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调研,在经过反复论证和向税收一线干部、企业人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市局直属分局制定并于20xx年7月1日起试行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具体包括企业分类标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内容、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监控考核等内容。同时确立了对《办法》执行情况的定期抽查和通报制度,作为考核的平时成绩,与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情况相结合。通过上述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使大企业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进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是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为手段,提升大企业税收征管质效。通过“分析、评估、稽查、管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将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统筹考虑、相互兼顾,进一步加快实现大企业税源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四是以数据采集为前提,保证税收监控质量。在全面、及时的对大企业实施动态数据采集的前提下,监控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核算情况,掌握组织收入主动权。通过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vicdp)采集、审核、分析、监控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纳税申报、财务核算数据。认真开展大企业税收调研,准确判断税收形势,了解和掌握税收变动情况,及时发现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根据大企业申报数据和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的比对,定期统计并准确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为纳税评估选案提供依据。
五是以强化纳税服务意识为先导,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了更好地提高对大企业的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我们通过开展思想引导和教育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全体干部的纳税服务意识,在贯彻和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需求,以多种途径尝试并开展了纳税服务工作。主要做法有:特事特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承诺服务和开通大企业“直通车”及“绿色通道”等。另外,我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处通过积极探索,努力开拓,于20xx年6月10日正式建立并启动了“税企在线互动平台”,该平台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qq实现,整合现有涉税服务项目,实现税务政策法规的发布、纳税咨询、税收业务指导、有关电子文档的受理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在为辖区内大企业做好纳税服务的同时,将服务工作延伸到了其他中小型企业,极大的方便了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与纳税人的沟通,为纳税人提供了各种涉税指导,了解了纳税人的心声,解决了纳税人的困难。
六是确定市级定点联系企业。按照省局确定市级定点联系企业的工作要求,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较大和税收收入较高、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企业集团管理和决策相对集中,成员企业分布较广;具有行业和所有制代表性等几方面的因素,在市局辖区范围内,在已经确定的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以外,我局确定了国芳百货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重点税源企业,作为市级定点联系企业,重点开展大企业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
七是分户建立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电子档案。按照省局对定点联系企业管理的相关要求,为了做好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全面掌握辖区内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纳税情况、财务核算情况以及其他涉税情况的基础上,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备案,分户建立了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的电子档案。
八是建立、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机制。为了促进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了相应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机制。参照省局相关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和落实大企业涉税事项内部协调会议制度。指导辖区内部分定点联系企业建立和完善税收风险内控机制。根据需要,辅导大企业设立涉税事务管理机构或岗位,通过税收法律、政策宣传等方式,强化大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引导大企业实现税收风险的自我管理,提高税法遵从度。不断完善和推广“税企在线互动平台”的应用。以加强税企沟通为前提,以方便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宜为目的,简化办税流程,提高管理服务质效,不断完善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税企互动在线平台”,强化税企互动工作机制,切实为大企业开展全方位的纳税服务。
九是继续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了满足大企业税务管理工作需要,必须不断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化基础工作。继续做好各级定点联系企业在大企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vicdp)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保证数据报送的效率和质量,形成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库。不断提高大企业数据采集质量,确保大企业管理基础信息准确、管理监控到位、纳税服务优化、税收风险降低、企业满意度高。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拓展第三方信息的数据来源,进一步完善和解决主管税务机关在掌握辖区内大企业经营动态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
十是优化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组织具有较强工作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对大企业税源管理经验丰富,特别是具备税收、财会、法律、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并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内部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保持大企业管理干伍的相对稳定,为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十一是注重提高大企业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根据大企业的经营、核算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从事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人员开展税收法律、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重点提高大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十二是定期进行总结,推动工作开展。在日常大企业管理工作中,形成总结与日常研讨相结合的工作习惯,针对一段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参照总局、省局的相关要求和兄弟单位的相关做法,及时提出适合工作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落实,推动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管理服务并举,纵横互动协作,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实现了对大企业经营信息处理的集中度和透明度。通过信息化的重点税源监控,实现了大企业经营信息的集中处理和分析利用,在宏观上把握了辖区内大企业的结构、行业、区域分布情况,微观上掌握了每一个被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纳税情况等第一手资料。
二是达到了准确掌握大企业税源变化情况的目的。通过强化数据信息的广泛性、真实性、及时性,为日常征管工作的质量提供保障,变信息资源为服务于税收征管的现实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做“无用功”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了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作用。通过对大企业税金实现和欠缴情况、增值税进项税额期末留抵结转情况、行业平均税负和实际税负的对比情况、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的综合分析,准确掌握了大企业财务核算、税款缴纳和滞欠情况。通过对大企业产品产量、价格、销售收入、进销项税额、政策性免抵、应缴实缴及未缴税额之间逻辑关系等数据的分析,实现了对大企业纳税申报情况的全面稽核,为加强税收征管和清理欠税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效发挥了重点税源监控的作用。通过重点税源调查和报表数据的相互对应和相互结合,为准确掌握重点税源变化情况提供了客观详实的数据。
三是提高了大企业对税收法律的遵从度。由于各级定点联系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税金实现及缴纳情况基本都在主管税务机关的掌握之中,客观上进一步增强了这些重点企业依法纳税、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提高了其对税收法律的遵从度。目前我市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的申报率、申报准确率和入库率等几项指标达标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企业,为我们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是提高了纳税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把“提质、减负、增效、和谐、遵从”的工作目标贯穿到大企业税收征收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一直把提升纳税服务工作水平、质量和解决纳税人需求作为导向,通过多种“个性化”服务方式,及时向大企业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为大企业进行多方位的纳税辅导,帮助大企业建立税收风险内控机制,从而规范了大企业的涉税行为,并切实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奠定了基础。
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区域经营、市场覆盖面广、内部结构复杂、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日益增多,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大企业税收管理的需要。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坚持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开拓对大企业税收管理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积极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勇于创新,努力推动我市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13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