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下是一些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这些教案分享给大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分角色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电脑、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
一、提题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课题竖向书写,“小松树”三字在上,“大松树”三字在下。“小松树”三字偏小,“大松树”三字偏大。)
师:谁来读读课题?
生1: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把“小”字突出出来)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生2:小松树和大松树(学生把“小”字读得轻细,把“大”字读重长)
师:小松树是小松树,大松树是大松树,二者大小有别。你读得真好!
师:这节课,小松树也来到了我们班。(师边说边出示小松树彩图,模仿小松树口气)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好……(若有发现)小松树好!
师:我是小松树,今年七岁了。(生笑)今天来到一(1)班,想和小朋友们交个朋友,小朋友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生跃跃欲试,大声说:愿意!)
师:你对小松树有哪些了解?咱们不能盲目交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后,对小松树有了深刻了解后,再下定注意。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
二、精读品味,指导朗读。
(师在生自由读课文期间,在黑板上画简笔画:高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师: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一节,看看对小松树会有哪些了解?
(师小黑板出示1节,生自由读后。)
生1:山上有一棵小松树。
生2:我知道小松树住在什么地方。
师:能通过读,把你知道的告诉老师吗?
生1:山上有一棵小松树……
师:哪儿有一棵小松树,老师听得不太清楚。
(生1将“山上”加重语气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如果能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一边读一边做上动作,老师会知道得更明白。
生1:边读边加上动作。
师:大家能向他一样边读边做上动作告诉老师吗?
生自由练读一节。
生1:真是太美丽了!
生2:很高兴!
师:是呀,小松树看到了如此壮观的景象,心里不禁想: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转脸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师出示第2节)请小朋友们接着读读2节,看看能读懂什么?(生自由读第2节。)
师:能读懂什么吗?
生1:读不懂。(其他孩子也纷纷表示读不懂)
生1: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生(对着的孩子):不愿意。
师:为什么?
生:没有礼貌。
师:那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
生:没有礼貌。
师:再读一下这句话。(生读上句)
生1再读上句。
师:小松树长在大山上,能把小松树读得再高一点吗?(边说边画一个长一些的感叹号。)(生1再读上句后读完全节。)
师:小松树说这段话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三种不同表情的简笔画:得意、后悔、高兴)
生:第一种(得意)。
师:为什么?
生1:小松树觉得自己很高,看不起大松树。
生2:小松树骄傲了。
师:此时,大松树会怎样想?
生1:生小松树的气,不理睬小松树。
生2:他觉得小松树还小,不和他计较。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我看彩图中的大松树还笑嘻嘻的。
师:你真善于观察。
师:读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说的话,你还愿意不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
生:不愿意。
师: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他是怎样和小松树说的呢?
(出示第3节,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3节。
生1: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
师:谁摸过你的头?
生1:妈妈。
师:当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舒服。
师:能在舒舒服服的读读这句话吗?(生1再读。)
生1: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评:又一次联系生活的解读,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
师:究竟高多少呢?看着图想一想。
生(指着简笔画):大松树有他五个那么高!
师:能通过读告诉老师吗?
(生1再读)
师:老师这次听出来了,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生继续读完第3节后,师给予具体评价。)
师: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会怎样呢?
(小黑板出示4节,生自由读体会。)
师:“惭愧”是什么意思?
生1:不好意思。
生2:很难过。
师:这时候小松树心里会怎样想呢?
生1:觉得对不起大松树。
师:现在老师就是大松树,你是小松树,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生1:对不起大松树,我刚才不应该引你生气。
师:“引”能换个词吗?
生(摸着头想一阵):对不起大松树,我刚才不该惹你生气!
师:没关系,你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希望你快快长得高大起来。
生2:小松树会想:我应该谢谢大山爷爷。
师:现在我就是大山爷爷,你是小松树,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生2:谢谢你大山爷爷,是你把我托的这么高。
师:孩子,记住长得再高也不要骄傲。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为课文的动画片配音。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对,是〈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就与小松树有关系,课题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2、检查学生自由朗读情况。指名读——指名评价。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
三、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配乐默读课文。要求:看看文中共有几个角色。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随机将“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3、“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他们的位置分别在哪儿?(指导学生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4、学生再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这三个角色中的哪一个。
5、集体分角色朗读课文。(喜欢小松树的同学读小松树的话,喜欢风伯伯的同学读风伯伯的话,全体同学和老师都读旁白的话)。
6、在集体分角色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并且做到声情并茂。同时师生共同解决“惭愧”一词的含义。(在朗读第三段话的时候,指导学生表演这段话)。
四、配音朗读、再次激趣。
1、全体通读课文。
2、让学生观看〈小松树和大松树〉动画片,仔细观察,然后给动画片配音。
五、发散思维、升华情感。
2、教师送给学生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三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说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1、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难点: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多媒体课件,大松树、小松树和风伯伯的贴图以及头饰。
1、复习上节课所学词语。
2、在黑板上画大山的简笔画,让学生送小松树和大松树“回家”。
3、小松树和大松树,他们一个住山上,一个住山下,今天,他俩又聊上了,想不想听听他们聊的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小松树说的话。
(2)指名朗读小松树说的话。
课件出示小松树说的`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3)读完之后,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指生回答)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重点体会“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
(4)指导感情朗读。
(5)分不同形式朗读。(指名读、加动作读、男女赛读)
(6)想象:如果你就是那棵大松树,小松树如此这般,你会怎么办?
(7)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说什么了吗?那他生气了吗?你怎么知道?
课件出示:大松树没有回答。(观察表情)
(8)想象:大松树此时会想些什么呢?你觉得大松树怎样?面对小松树的骄傲无礼,大松树什么都没说,可这话被风伯伯听到了,他摸着小松树的头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3、学习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风伯伯说的话。指名读。
课件出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2)出示课件动画,比较小松树与大松树的高矮。
相机出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3)指导用“比”说一句话。
(4)对于小松树夸自己看得远,风伯伯又是怎么说的?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5)联系生活,让学生谈谈站在高处看景色与站在平地看景色的区别。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6)小结小松树能看得远的原因。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怎样了?
课件出示: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呢?理解“惭愧”的意思。
(3)想象: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或风伯伯、大山爷爷说些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导学生说话)
(7)师:看来,小松树已经改正了错误,变成一个既懂事又谦虚礼貌的孩子了。
1、小松树在风伯伯的引导、教育下,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懂得了做人要谦虚、有礼貌,不能骄傲、自满。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小松树一样知错就改,做个谦虚、有礼貌的孩子。
2、送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分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一组成员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小松树》
1、出示生字,指生读,组词。“爷”“托”
2、指导书写“爷”“托”。
(1)认识新偏旁“父字头”
(2)指生分析生字,“爷”上下结构,“托”左右结构。用好方法识记字形。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随师书空。
(4)生描红,仿写。
(5)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写字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展示评析。
把《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家长听,或者同家人一同表演该课本剧。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四
1、巩固复习字词。
2、分析课文。
3、指导朗读,熟读课文。
4、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理解词语,摸、托、惭愧,懂得做人的道理。
课件、字卡、松树图片
一、导入
歌曲《小松树》配有动作,导入新课。
二、复习字词
先用字卡复习,方式齐读、开火车。
复习字词,方式,利用课件带拼音齐读,去拼音读(学生领读),个别读。
三、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根据段落分析课文
2、先齐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摆位置。(师在黑板上画好大山)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准确性。最后学生齐读。
3、由问题:大松树和小松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设置悬念过渡到第二段。
先让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让学生回答:你听老师读后,如果你是小松树你说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心情呢?----骄傲、自豪......
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松树为什么这么骄傲、自豪。
让学生个别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像小松树,再让读的好的说说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个别字的重读和语气。(兵教兵)
让学生整体齐读课文,注意语气。
老师范读第三段,让学生整体感知,体会风伯伯的说话的语气。
让学生感受风伯伯的语气,并知道从哪了看出来的?找到关键词:摸。(加上动作深入理解,摸表达的爱意)再让学生个别模仿读。
深入体会风伯伯说话的意思。(小组合作讨论),思想碰撞,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理解托的意思。(动作示范)
拓展思维:听了这样的话,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
5、由上段结尾的问题引入第四段,让我们来看看小松树是怎样做的?
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认真的感受,说说老师哪里读的好?引出惭愧,重点讲解,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第六课我们学过的一个词和它很相近,启发学生说出难为情一次,从而轻松理解。
进而追问怎么样看出惭愧的呢?低下头?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加深感情色彩。
深入挖掘惭愧的原因?
拓展想象,假设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6、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了什么启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7、熟读课文,加深记忆。
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个体分角色读课文。
背诵课文。
8、歌曲结束《小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五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说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1、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难点: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多媒体课件,大松树、小松树和风伯伯的贴图以及头饰。
1、复习上节课所学词语。
2、在黑板上画大山的简笔画,让学生送小松树和大松树“回家”。
3、小松树和大松树,他们一个住山上,一个住山下,今天,他俩又聊上了,想不想听听他们聊的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小松树说的话。
(2)指名朗读小松树说的话。
课件出示小松树说的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3)读完之后,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指生回答)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重点体会“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
(4)指导感情朗读。
(5)分不同形式朗读。(指名读、加动作读、男女赛读)
(6)想象:如果你就是那棵大松树,小松树如此这般,你会怎么办?
(7)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说什么了吗?那他生气了吗?你怎么知道?
课件出示:大松树没有回答。(观察表情)
(8)想象:大松树此时会想些什么呢?你觉得大松树怎样?面对小松树的骄傲无礼,大松树什么都没说,可这话被风伯伯听到了,他摸着小松树的头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3、学习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风伯伯说的话。指名读。
课件出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2)出示课件动画,比较小松树与大松树的高矮。
相机出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3)指导用“比”说一句话。
(4)对于小松树夸自己看得远,风伯伯又是怎么说的?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5)联系生活,让学生谈谈站在高处看景色与站在平地看景色的区别。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6)小结小松树能看得远的原因。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怎样了?
课件出示: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呢?理解“惭愧”的意思。
(3)想象: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或风伯伯、大山爷爷说些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导学生说话)
(7)师:看来,小松树已经改正了错误,变成一个既懂事又谦虚礼貌的孩子了。
1、小松树在风伯伯的引导、教育下,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懂得了做人要谦虚、有礼貌,不能骄傲、自满。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小松树一样知错就改,做个谦虚、有礼貌的孩子。
2、送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分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一组成员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小松树》
1、出示生字,指生读,组词。“爷”“托”
2、指导书写“爷”“托”。
(1)认识新偏旁“父字头”
(2)指生分析生字,“爷”上下结构,“托”左右结构。用好方法识记字形。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随师书空。
(4)生描红,仿写。
(5)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写字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展示评析。
把《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家长听,或者同家人一同表演该课本剧。
8小松树和大松树
大松树贴图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字词。
2、分析课文。
3、指导朗读,熟读课文。
4、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摸、托、惭愧,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松树图片
教学过程:
歌曲《小松树》配有动作,导入新课。
先用字卡复习,方式齐读、开火车。
复习字词,方式,利用课件带拼音齐读,去拼音读(学生领读),个别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根据段落分析课文
2、先齐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摆位置。(师在黑板上画好大山)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准确性。最后学生齐读。
3、由问题:大松树和小松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设置悬念过渡到第二段。
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松树为什么这么骄傲、自豪。
让学生个别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像小松树,再让读的好的说说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个别字的重读和语气。(兵教兵)
让学生整体齐读课文,注意语气。
老师范读第三段,让学生整体感知,体会风伯伯的说话的语气。
让学生感受风伯伯的语气,并知道从哪了看出来的?找到关键词:摸。(加上动作深入理解,摸表达的爱意)再让学生个别模仿读。
深入体会风伯伯说话的意思。(小组合作讨论),思想碰撞,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理解托的`意思。(动作示范)
拓展思维:听了这样的话,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
5、由上段结尾的问题引入第四段,让我们来看看小松树是怎样做的?
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认真的感受,说说老师哪里读的好?引出惭愧,重点讲解,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第六课我们学过的一个词和它很相近,启发学生说出难为情一次,从而轻松理解。
进而追问怎么样看出惭愧的呢?低下头?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加深感情色彩。
深入挖掘惭愧的原因?
拓展想象,假设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6、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了什么启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7、熟读课文,加深记忆。
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个体分角色读课文。
背诵课文。
8、歌曲结束《小松树》
板书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惭愧
长的高比你高
看的很远大山托
大松树风伯伯
没有回答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品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件,图片。
(一)听写词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8《小松树和大松树》,老规矩,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
多高你呢回答伯伯孩子爷爷托松树
(二)贴图导入。
1、昨天我们还认识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两位新朋友,谁来叫叫它们!
(出图小松树大松树)
2、谁能把他们送回家?(贴图)
你能用书上的语言来说说它们各自的家吗?
3、是啊!他俩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天天见面,这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话了!打开课本,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小松树说的话,再读一读!
4、交流。谁先来读读你划出的句子。
5、屏幕出示划线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9、看屏幕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11、下面请小朋友们小声地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从这段中你又读出这是怎样的风伯伯?
读——说——再读[关心小松树、讲道理(读出关心的语气)]
“托”?你来做个托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试试
12、课文中这三个人物,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
大松树——大度,不斤斤计较
小松树——知错就改
风伯伯——关心别人
13、师小结
既然大家都喜欢他们,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再练着读读好后来表演表演好吗?
(三)读课文,学表演。
(四)拓展。
1、想象练说: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山上的小松树就对山下的小松树说:“()”。
2、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红花和绿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八
1、巩固复习字词。
2、分析课文。
3、指导朗读,熟读课文。
4、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理解词语,摸、托、惭愧,懂得做人的道理。
课件、字卡、松树图片
一、导入
歌曲《小松树》配有动作,导入新课。
二、复习字词
先用字卡复习,方式齐读、开火车。
复习字词,方式,利用课件带拼音齐读,去拼音读(学生领读),个别读。
三、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根据段落分析课文
2、先齐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摆位置。(师在黑板上画好大山)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准确性。最后学生齐读。
3、由问题:大松树和小松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设置悬念过渡到第二段。
先让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让学生回答:你听老师读后,如果你是小松树你说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心情呢?----骄傲、自豪......
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松树为什么这么骄傲、自豪。
让学生个别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像小松树,再让读的好的说说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个别字的重读和语气。(兵教兵)
让学生整体齐读课文,注意语气。
老师范读第三段,让学生整体感知,体会风伯伯的说话的语气。
让学生感受风伯伯的语气,并知道从哪了看出来的?找到关键词:摸。(加上动作深入理解,摸表达的爱意)再让学生个别模仿读。
深入体会风伯伯说话的意思。
拓展思维:听了这样的'话,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样想?
5、由上段结尾的问题引入第四段,让我们来看看小松树是怎样做的?
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认真的感受,说说老师哪里读的好?引出惭愧,重点讲解,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第六课我们学过的一个词和它很相近,启发学生说出难为情一次,从而轻松理解。
进而追问怎么样看出惭愧的呢?低下头?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加深感情色彩。
深入挖掘惭愧的原因?
拓展想象,假设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6、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了什么启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7、熟读课文,加深记忆。
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个体分角色读课文。
背诵课文。
8、歌曲结束《小松树》
板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惭愧
长的高比你高
看的很远大山托
大松树风伯伯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九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习用坚定、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磁带以及录音机图谱(画有阳光雨露、新树枝、小松树等)
(一)熟悉旋律
1、播放歌曲磁带,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说说对乐曲的初步印象(丰富:欢快、活泼等词语)
2、继续欣赏旋律,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打身体的各个部分。(多遍)
3、教师选取幼儿拍打动作,编成小组合,集体共同随音乐游戏。
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二)理解歌词
1、教师清唱歌曲多遍,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复唱该句,以表示肯定。
2、重点理解阳光雨露、哺育、新枝叶等词,并出示图谱以帮助幼儿理解。
(三)学习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方,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2、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请幼儿自由找一同伴,分别扮演小松树和小朋友进行表演,然后互换角色。
在歌唱活动中如何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呢,如果从头到尾没有变换方式,让幼儿进行多次演唱,幼儿肯定会失去兴趣,我在这次歌唱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喜欢随机变换多种演唱方式。在这周的歌唱教学《小松树》中,我随机用了一些有趣的方法,结果幼儿的演唱兴趣高昂,能按不同的要求顺利又愉快地完成了我教学活动。
歌唱活动《小松树》我分成了二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班幼儿已经学会歌曲还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匹配。第二部分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学唱歌曲,学习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幼儿能跟着节奏连贯的唱歌曲,重点是启发幼儿唱出快乐的感觉。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
1、引导幼儿折出三角形,巩固对角折的技能。
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大小排列的方法。
3、引导幼儿有顺序进行粘贴,培养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1、每人三张大小不同正方形纸。
2、蜡笔。
3、松树的图片。
4、浆糊。
5、美术纸。
一、教师用松树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松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教师:这是小松树。那你们仔细看一看小松树是什么样子的呢?像什么呢?(请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松树像一座宝塔一样,上面小、下面大,长满了绿绿的叶子。
2、教师启发幼儿回忆三角形的折法。
(1)让一位小朋友到前面开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
(2)幼儿操作后,教师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折三角形时,只要把正方形角对角折整齐,抹平就可以了。
二、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3张正方形纸,现在请你们把它们都折成三角形。
三、引导幼儿学习有顺序地排列、粘贴小松树。
教师:三角形折好了,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把它们拼成一棵小松树?(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松树像一座宝塔一样,上面尖尖的、小小的、下面宽宽大大的。所以我们要把最小的三角形放在最上面,最大的三角形放在最下面,中等大小的放在中间,对吧?(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
教师:每一个三角粘在一起的时候要让它们的角都要对准上面三角形的中间。三个三角形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这样,小松树的树冠就做好了。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总结,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一
(1)教育幼儿学习小松树常青挺拔不怕冷的精神。
(2)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组织幼儿观察、认识松树。
请每个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上戴上小松树的头饰,充当小松树。排成四或五排。请一位小朋友戴上“北风爷爷”的头饰,站在前边,面对全体小朋友。
游戏开始时,全体小朋友说儿歌:“北风爷爷的脾气大,吹起大风,呼啦啦!可是我们都不怕!”北风爷爷在一排排小松树中间穿行,走来走去。充当小松树的小朋友不能动,如果谁动了一下,就算被北风爷爷吹倒了,出队站到一边。
北风爷爷来回穿行,等全体小松树说完三遍儿歌再找不到被吹倒的小松树,这一次游戏就结束。再换个北风爷爷,小松树可以被称为勇敢的小松树,游戏重新开始。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二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学生很兴奋)
师:在这座大山里呀,山上的一棵小松树和山下的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教师贴出二棵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师揭题,指名生读题,齐读课题)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我在导入课时,就努力去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简笔画来吸引学生,加之导入语又带着点儿神秘的语气,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给激发起来了。)
师:现在,我们就来听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这个故事,要认真看书、仔细听哟!
(播放课文录音。)
(评析:一年级学生有的不会听课文录音,往往只是听,不看书,这样就起不到范读作用。所以,我在这里提出认真看书、仔细听很有必要。)
师:你觉得这位叔叔读得怎么样?生评。
师:你要向叔叔学习什么?生自由谈。
生:我可以读几遍,也可以向同桌的小朋友请教请教。
生:我也可以请教老师。
(学生读课文)
(教师出示生字词)
师:你们看,生字从课文中跑出来啦!这些生字中,哪些字在没学过之前,你就已经认识了。
生:我原来已经认识“棵、松”。
生:我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认识了“爷、伯、孩”。
生:我早就认识“回”了。
师:小朋友们认识的字真多!还有哪些字现在你通过听读或别的方法也学会了?
生:我看电视时认识了“答”。
生:我在走路时看广告牌认识了“托”。
生:学数学时,学到了比多比少,我认识“多”了。
生:我看童话故事书时认识了“低、摸、呢”。
(师即时对他们的识字方法、途径给以恰当的评价。)
师请生齐读一下认识的字。
师:(划出“摸、惭愧”)这些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评析: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点:先自学后教,先了解学生已认识的字,并评价、激励学生多途径的巧妙识字法,在此基础上来教学那些不认识的字。以学定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这样安排既符合识字规律,又充分了解学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师:看,生字娃娃现在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同桌间也可以互相讨论讨论。(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同学们读懂了这一段。原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它俩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
(评价:教师通过板画、形象的语言,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学生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它太骄傲了!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
师:你不仅谈了自己的看法,还能结合小松树说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一位读书小博士。
生:小松树太得意了!说到“你呢”时说不定都不用眼睛好好看大松树,只瞟了一下大松树!
师:你真会读书,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生:它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边说边做动作)
师:你加上了动作,真形象。
生:小松树太认为自己了不起了。
师:嗯,我也有这样的体会。那我们读课文时就要把小松树的这种傲气、不礼貌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
(学生读课文。指生读。)
生:我觉得他没读出小松树没礼貌的样子,我来读一读。(学生读得有感情,其他同学表示赞同。)
师:嗯,真是一棵不讲礼貌、傲气的小松树。我也想来读一读,请大家看老师脸上的表情,仔细听老师读的声音,觉得我读得好的就给我掌声,读得不好的地方请提出来。
(师惟妙惟肖地朗读)学生给以热烈的掌声
师:为什么给我掌声?
生:你读得很正确、很流利,做到了不添字、不漏字。
生:你不仅读得有感情,还加上了表情、动作。
生:你读出了小松树那种骄傲、得意洋洋的样子。
生(读得很有感情的同学):你读得比我还好。
师:谢谢你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进步。想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在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了一棵小松树,“我”站在高高的大山上,觉得自己可高大、可威风了,朝脚下看去,高楼大厦、我的那群树兄弟们矮小得跟一只小蚂蚁一样;我向远处望去能看到千里之外,可我的树兄弟们说不定只能看到一尺之外!小朋友你说我的心里该多高兴、多自豪啊!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就是这棵大山上的小松树了,对着脚下的大松树来说一说。
(学生兴致勃勃地自由练读小松树的话。)
(评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朋友,在这里学生把老师看成了好伙伴,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习活动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氛围,此时老师与他们同思考、同朗读、同竞赛,师生间互相对感情朗读予以评价,师生间、生生间的多方式评价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师: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生:大松树没有生气,它还在笑呢。
生:大松树不跟它一般见识。
师:嗯,大松树心眼儿真大,宽宏大量,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师贴图)
(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生读风伯伯的话。)
师: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
生: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不让它骄傲。
生:风伯伯说小松树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并不是小松树长得高。
师:对,如果没了大山的帮助小松树不可能有这么高。
师:怎样才能读好风伯伯的话呢?想想当你犯了错误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批评教育你的,就用他们当时的语气来读读风伯伯的话。
学生自读
指名生读,(有的读得很严肃;有的读得很温和;有的读得很慈祥、亲切。)
师:风伯伯真慈祥、真宽宏大量。
(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自己对文本作了个性化的理解、朗读,正是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师:小松树知道错了吗?
(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惭愧)
师:惭愧什么意思?
生:惭愧的意思就和我们前面学的难为情意思差不多。
师:对像小松树这样因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而感到难为情这就是惭愧。(同学们点头)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棵知道错了的小松树,这时你可能会脸红了,头低下来了。(学生低头做“惭愧”的样子。)
师:小松树,这时,你想对风伯伯或者大山、大松树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内商量一下选一个说话对象,练着说说。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说话对象进行练习稍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生:风伯伯,我错了,谢谢您对我的教育。
生:大山爷爷,我能看得远,那都离不开你的帮助,我要谢谢你。
师:这棵小松树成功了不忘给他帮助的人。
生:大松树姐姐,你比我长得高,我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我托起来的,我不应该瞧不起你,请你原谅我。
生:大松树爷爷,您心眼儿真大,我那么没礼貌地和您说话,您都不跟我生气。
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现在小松树已经变成了一个既有礼貌又谦虚的孩子了。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想送给小松树。
(出示):虚心的人,常想已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已之长。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记住它让它时刻提醒自己)
师布置课后作业:课后收集一些关于谦虚的重要性的格言、警句。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老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理解。
老师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对话,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有的责备小松树不讲礼貌、瞧不起人,有的忠劝小松树,有的替小松树向大松树道歉、承认错误、俨然就是其中一员。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更加深刻,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好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
2、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以及刚才小朋友们的想象。
3、指名小组戴头饰朗读、表演。
(评析:表演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小松树的傲气、大松树的大度、风伯伯的慈祥和宽容都表现得惟妙惟肖,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答不出。
师:再仔细读读课文,读读风伯伯的话,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生饶有兴致地再读稍后,纷纷举手)
生: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能盲目自大,看不起别人。
生:犯了错误不要紧,要能知错就改。
生:当别人做错了事时,我对他要宽容。
生:一个小朋友做错了事时,我们要像风伯伯那样教育他。
(评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他们个性化的理解,尊重他们对文本多元化的感悟。)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巩固复习字词。 分析课文。 指导朗读,熟读课文。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重难点:理解词语,摸、托、惭愧,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松树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小松树》配有动作,导入新课。
二、复习字词先用字卡复习,方式齐读、开火车。复习字词,方式,利用课件带拼音齐读,去拼音读(学生领读),个别读。
三、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根据段落分析课文
2、先齐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摆位置。(师在黑板上画好大山)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准确性。最后学生齐读。
3、由问题:大松树和小松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设置悬念过渡到第二段。 先让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让学生回答:你听老师读后,如果你是小松树你说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心情呢?----骄傲、自豪。。。。。。 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松树为什么这么骄傲、自豪。 让学生个别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像小松树,再让读的好的说说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个别字的.重读和语气。(兵教兵)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小松树这么说,大松树怎样回应的,为什么?如果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让学生整体齐读课文,注意语气。
5、由上段结尾的问题引入第四段,让我们来看看小松树是怎样做的?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认真的感受,说说老师哪里读的好?引出惭愧,重点讲解,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第六课我们学过的一个词和它很相近,启发学生说出难为情一次,从而轻松理解。 进而追问怎么样看出惭愧的呢?低下头?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加深感情色彩。 深入挖掘惭愧的原因? 拓展想象,假设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6、升华主题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了什么启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7、熟读课文,加深记忆。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个体分角色读课文。背诵课文。
8、歌曲结束《小松树》
9、板书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 惭愧 长的高 比你高 看的很远 大山托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两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惭愧”这词学生较难认读。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生字卡片、大松树、小松树和风的头饰。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1、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五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为课文的动画片配音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学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办法解决有关词语
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学生的回答)
《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惭愧”一样?(难为情)
(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己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三、作业
1.认读、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孩子听低头
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
2.(板书:惭愧)指名拼读后,问:“惭愧”是什么意思?
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惭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到很远)
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
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指名当众朗读、评议。教者示范,学生再读。
5.后来,小松树的想法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指名读风伯伯的话。(板书:比你高大山托)
讨论:风伯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6.讨论:小松树会怎么想呢?
(谢谢风伯伯,不然,还真的以为自己呢)
(刚才太不礼貌了,要向大松树说声对不起)
(要是我也在山下,和大松树站在一起,他肯定比我高好多好多呢)
(谢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得远,是大山的功劳)
(如果大松树也长在山上,他会看得更远更远)
7.教者小结:小松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谦虚起来。
8.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比低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根据学生发言,知道写字。
四、作业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一、看板画,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节
1.看板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相机引导:一棵树在哪儿,另一棵树在哪儿?
观察得真仔细。站在山上的是一棵小松树,板书:小松树(注意松字右边的八字头)
站在山下是一棵大松树。板书:大松树
2.出示句子: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指导朗读通过朗读知道他们的位置。
3.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和读题谁和谁的故事?
二、讲读2-4自然段
1.自己读读整体感知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表扬读书认真的小朋友,
2.听录音:听听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听的好习惯
3.出示句子比较: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呀!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朋友,你看我长的高,我能看得很远。你呢?
4.学生自渎,上面一句比下面一句多了什么?这些字能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5.朗读理解:长得多高哇!
喂:可以稍加点拨,说明小松树没有礼貌
7.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没有回答。那大松树回想什么呢?同桌讨论一下。
8.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请自渎第三小节,看看谁能读明白。指读,其余生评价,相机指导:摸者(动作演示)读出风伯伯关心、疼爱小松树的样子。填空:小松树看得远,那是因为()
大松树看不远,那是因为()
三、故事表演,其余生做评委,指出不够好的地方。分小组表演
四、布置作业,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惭愧
长得多高
比你高
看到很远
大山托
大松树(风伯伯)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为课文的动画片配音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多媒体课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对,是〈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就与小松树有关系,课题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2、检查学生自由朗读情况。指名读——指名评价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
三、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配乐默读课文。要求:看看文中共有几个角色。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随机将“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3、“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他们的位置分别在哪儿?(指导学生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4、学生再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这三个角色中的哪一个。
5、集体分角色朗读课文。(喜欢小松树的同学读小松树的话,喜欢风伯伯的同学读风伯伯的话,全体同学和老师都读旁白的话)
6、在集体分角色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并且做到声情并茂。同时师生共同解决“惭愧”一词的含义。(在朗读第三段话的时候,指导学生表演这段话)
四、配音朗读、再次激趣
1、全体通读课文。
2、让学生观看〈小松树和大松树〉动画片,仔细观察,然后给动画片配音。
五、发散思维、升华情感
2、教师送给学生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七
2、这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谁来读读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读后教师做相应的。再齐读课题。
3、课题读得很不错,那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词语)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一行一行地来读。
一棵松树 回答 惭愧
风伯伯 大山爷爷 孩子
摸着 低下了头 托起来
(1)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
(2)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
(3)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前面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1、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大家看,大松树和小松树都长在哪里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小松树写在上面,写小点;大松树写在下面,写大点)
小松树
大松树
(2)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文字: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a 谁能通过朗读来告诉老师呢?(指名读)
b我们大家一起学刚才小朋友的样子来读。——齐读。
(3)小朋友看看图上的山,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
(4)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一棵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能看到什么?(5)是啊,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这样一棵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后交流: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呢?(骄傲、得意、神气……)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3)看,这就是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话,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读完想一想,这两句话里的哪些词语最能看出小松树非常骄傲、非常得意?——学生回答: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
(4)小朋友一起读读小松树的话。假如你就是这一棵小松树,你再来读读,可以加上动作。
(5)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觉得很骄傲,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大松树怎么样?(没有回答)
过渡:尽管大松树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天上的风伯伯听到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他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松树)教“松”(song)。领读。
2.板书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课题。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1)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同学自由读,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结合实际正音,齐读生字词。
(2)课文中的词语,估计同学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方法解决有关词语:
指名回答:低头(动作表示)听(动作)摸(动作)回答(联系课堂提问与同学的回答)
《蘑菇该奖给谁》一课中,哪个词的意思和“羞愧”一样?(难为情)
(3)观察生字特点,想出记住生字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4)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a、介绍两棵松树的大小和位置。
b、小松树对大松树夸自身长得高、看得远。
c、风伯伯教育小松树。
d、小松树羞愧地低下了头。
(5)逐段指名朗读。
1.认读、练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树的思想感情。
1.听写词语:松树比多少回答小朋友听低头
2.说出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指名口头填空:--------有一课---------松树,--------有一棵----------松树。
2.(板书:羞愧)指名拼读后,问:“羞愧”是什么意思?
3.问:小松树为什么感到羞愧?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4.起初,小松树怎么样?(板书:长得多高看到很远)
谁能把小松树说的话读一读,读出它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语气来?
练习朗读,同座对读,互相学习、指正。
指名当众朗读、评议。教者示范,同学再读。
5.后来,小松树的想法怎么会发生变化的?
指名读风伯伯的话。(板书:比你高大山托)
讨论:风伯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6.讨论:小松树会怎么想呢?
(谢谢风伯伯,不然,还真的以为自身最高呢)
(刚才太不礼貌了,要向大松树说声对不起)
(要是我也在山下,和大松树站在一起,他肯定比我高好多好多呢)
(谢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得远,是大山的功劳)
(假如大松树也长在山上,他会看得更远更远)
7.教者小结:小松树已经知道自身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谦虚起来。
8.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比低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根据同学发言,知道写字。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板书:
8.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羞愧
长得多高 比你高
看到很远 大山托
大松树(风伯伯)
(没有回答)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十九
巩固复习字词;分析课文;指导朗读,熟读课文。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理解词语,摸、托、惭愧,懂得做人的道理。
课件、字卡、松树图片
一、导入:歌曲《小松树》配有动作,导入新课。
二、复习字词先用字卡复习,方式齐读、开火车。复习字词,方式,利用课件带拼音齐读,去拼音读(学生领读),个别读。
三、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根据段落分析课文
2、先齐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摆位置。(师在黑板上画好大山)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准确性。最后学生齐读。
3、由问题:大松树和小松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设置悬念过渡到第二段。先让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让学生回答:你听老师读后,如果你是小松树你说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心情呢?——骄傲、自豪。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松树为什么这么骄傲、自豪。让学生个别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像小松树,再让读的好的说说是怎么读的`这么好的?——个别字的重读和语气。(兵教兵)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小松树这么说,大松树怎样回应的,为什么?如果你是大松树你会怎么想、怎么说?让学生整体齐读课文,注意语气。
5、由上段结尾的问题引入第四段,让我们来看看小松树是怎样做的?老师示范读,让学生认真的感受,说说老师哪里读的好?引出惭愧,重点讲解,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第六课我们学过的一个词和它很相近,启发学生说出难为情一次,从而轻松理解。进而追问怎么样看出惭愧的呢?低下头?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加深感情色彩。深入挖掘惭愧的原因?拓展想象,假设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6、升华主题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了什么启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7、熟读课文,加深记忆。先齐读课文,整体感知。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个体分角色读课文。背诵课文。
8、歌曲结束《小松树》。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篇二十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 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 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文录音、投影、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彩色图片。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班,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出示小松树图片)
小松树作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叫小松树,今年7岁了,很高兴来到一、(2)班,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愿意)可是交朋友不能盲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小松树,学习一个和小松树有关的寓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
2、简介寓言故事。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要求读时突出小松树的小与大松树的大)
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仔细地听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这个故事。
2、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第8课,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看,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自己读读,想办法记住他!
出示注音词语:一棵空 回答空 松树空 惭愧空 低头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摸着空 孩子空 伯伯空 爷爷空 拖起来
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多空空 喂空空 呢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1) 自由认读词语。
(2) 指名认读词语。(读准第二组词语中的轻声,并能区分伯伯与爷爷的辈分)
(3) 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字些字吗?(利用开火车、齐读等方式认读不带拼音词语。)
(4) 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过渡:刚才字宝宝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现在他们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并标出自然段。(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高山。)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投影出示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师在黑板上画一座高山)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弄清小松树与大松树的位置)
(2)出示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空 (请一学生到台前,把小松树贴在山顶上,大松树贴在山脚下。)
(3)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
过渡:
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松树,你会怎么想?(自由交流)
师:是呀,小松树每天都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谁来读第二小节。(指名读)
出示句子: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师对着学生说: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用!你愿意借铅笔给我用吗?(不愿意)
师:这是为什么?(没有礼貌)
师:那小松树这样对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小松树对大松树没有礼貌。)
那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很远”这个词学生读得不够到位)
师:小松树看得还不够远,你能让小松树看得再远些吗?
学生读完了这个小节。
(3)面对没有礼貌的小松树,大松树为什么没有回答?(自由说)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大松树没生气?(在图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4)学到这儿,你还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吗?(不愿意)
(5)齐读第二小节。
过渡: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学习第三小节:
(1)谁来读第三小节。
(2)理解:摸着。在生活中谁摸过你的头?(妈妈)
妈妈摸着你的头是什么感觉?(舒服)
空空 请你舒舒服服地读这句话。
(3)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
过渡:风伯伯的话,小松树听懂了吗?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谁来表演一个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的动作?
(3)此时的小松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现在就是大松树你想对我说什么?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
如果我现在就是大山爷爷,你想对我说什么?
(4)师:从此以后,小松树改正了缺点,再也不骄傲了, 变成了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同学们你愿意和它成为朋友吗?(愿意)
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出示句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松 多 呢 回 答 伯 孩 爷 托
(1)齐读生字。
(2)你能认识这三个偏旁吗?(口字旁、子字旁、父字头)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也可以说字谜。(学生自由说,如:
(老公公栽树。(松)一人咬一口竹子。(答)白胡子老爷爷。(伯)……
(4)学写生字:松 多 呢
交流:这三个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
空空 学生描红,注意刚才提到的注意点,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分角色读课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15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