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组织结构应该合理,能够清晰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例,可以更好地了解教案的编写原则和实施方法。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一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小黑板
两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三、讲读课文。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3、再看课文中的彩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b、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c、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d、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4、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指导观察课文彩图: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3、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习:
1、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5、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6、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板书设计:
7、海上日出
好天气——详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略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次详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二
我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迷人壮观景象。还知道了巴金是四川人,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从他这篇富有画意文章中。我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奋发向上的感情,从“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和红色”这段话中,“镶、透、染”三个字中,我觉得巴金爷爷把太阳写的有活力和生机,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坚定的信念:光明定会驱除黑暗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从太阳负着什么重担……颜色真红的可爱中我感受到太阳非常坚强,也感受到作者积极向上,见到光明的喜悦心情。由于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仔细观察才写出这么美的文章来。有空我也要让爸爸事我海边看日出,亲身感受一下日出的壮观迷人。
我也要向巴金爷爷学习仔细观察各种景观写出好文章。
日出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会给人们壮观、辉煌的感觉。作者的开头一段就点明了对日出这一自然界景观的喜爱。无论是“探着脑袋”、“目不转睛”,还是“迫不及待”,都能表现出人们盼日出的急切心情。接下来描写太阳升起时的情景时,一个“钻”,一个“露”,把日出是这一瞬间表现得比较形象。对于“太阳露出大半边脸”时的描写,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让读者认识到“物”虽无情人有情,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对于景观的喜爱。文章的最后一段富有激-情:人们迎着朝阳、海风,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了。形象而生动地体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大海托起了初升的太阳,明媚俏丽而又温暖。巴金爷爷笔下的旭日是那样的美好,满载着希望的憧憬,我们不也是一轮轮初生的太阳么?冲出云层,就能普照大地,就把光明与热量奉献给祖国,为人类创建更美好的未来。
平凡的日出,在巴金爷爷的笔下变得那么生动,那么形象,那么充满活力。是啊,太阳是神圣的,太阳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太阳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就代表着黎明的到来,它那灿烂的阳光曾经无数次的照耀着这生机勃勃的大地。
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这其中的“冲破”和“跳”使用得恰到好处,把这一段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小学语文课文《海上日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三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
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人物:我。
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红霞范围扩大夺目光彩分辨。
灿烂紫色奇观目不转睛一刹那。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
可以:
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
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4、通过多读展开想像理解难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指名读课后练习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四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挂图、投影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到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五
(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课文重点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图文对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
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2、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人物:我
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xxx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1.海上日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六
《渔歌子》是三年级经典诵读材料中的一首词,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这首词,通过描写清新秀丽的江南水乡的景色,表露出词人悠闲自得、寄情山水、乐在其中的心志。
因为去年执教六年级且这首词出现在下册的课本里,所以在本次共同体“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中,我选择了自以为比较熟悉的《渔歌子》。在海小同仁们的帮助下,我在反思中不断完善教案,尤其是得到对诗词颇有研究的李建光校长的殷切指导,我更是感觉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在备课以及上课后的点滴体会:
一、以读代讲,感受诗歌语言美
在初次备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词中如画的美景,我花了一大半的时间对“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进行咬文嚼字的品析、解读、阐释,而整节课的“读”却是流于形式,仓促结束,效果可想而知。仍然记得评课时李校长说的那句话:“在语文教学中,‘读’占据首要地位,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一定要有一半的时间是学生在读,追求在读中悟,悟中读。”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在修改时,我确定了用“读”贯穿起整个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采用了多种“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词之美。首先,我在读之前出示温馨提示,让学生明白,读词的第一步是读正确,然后找准停顿点、字正腔圆地读,以此感受古诗词的韵味。接着,在学生品味词中美景后,通过个别读、师生合作读、引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景之美。最后,在体会词人的写作背景后,适当延伸,引导学生读出词人的悠闲自得,提升情感,这时读出韵味就水到渠成啦!
二、发挥想象,再现诗歌画面美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教学中,我合理利用这“无形画”,发挥学生想象力,再现诗歌画面美。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首词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生:从白鹭、桃花、斜风细雨、鳜鱼等展开回答。
师;如果让你把眼前见到的景物描绘出来,你最想用哪一种色彩画?为什么?
生:用青绿色画西塞山、粉色画桃花、还有白鹭和蓝天。
师:同学们,让我们静静地走进这五彩缤纷画面,听——你听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
师:是啊,这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让我们置身于这美丽的画卷,情不自禁地吟唱:(整首词)
学生通过想象,将景物赋予生命力,感受到春天的万紫千红,翠绿的西塞山,粉红的桃花,白鹭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鳜鱼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景图。这时学生就忍不住将五官感受到的美通过朗读来表现,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令他们久久难以忘怀。
北师版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七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2005年。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组内汇报。)。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3、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3)“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意思相近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4、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
5、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八
设计理念: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教学准备:
课件
重点难点
1、课文的2—5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过程,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
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2、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提问:看看题目交代了什么?(事件:看日出;地点:海上,从题目可以看出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时间:天还没有亮人物:我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环境:周围很静
1、指名分段朗读,想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笔勾画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
3、教师课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边出现红霞
图3: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纵一纵的上升。最后定格为本课插图1呈现的景象。
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太阳升起时,它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勾画出重点词句。
5、指名交流,指导理解
这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写的是什么?——太阳向上升。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谈出自己的感受。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课件观察后说一说。
2、学习第四自然段,想象云层薄时日出景象。
4、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后,指明回答,出示重点句:“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师问:为什么光线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灿烂呢?各个小组继续讨论,(书中没有现成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
5、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你能体会到什么吗?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2、伟大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
3、分组讨论,引导理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一种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扩展,结束全文
1、小结:《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课后扩展:写一篇本地日出的文章。
板书设计
7海上日出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日出之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
伟大的奇观日出之时——小半边脸、慢慢上升、深红的圆东西
日出之后——云中情景:灿烂的亮光、镶金边
结尾——伟大奇观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九
1、通过理解课文,初步感受日出的壮美。
2、初步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
了解晴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巴金及日出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读音
(指读生字,并找出文中词语)
借助课后思考练习试着理解课文
(你都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提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并弄懂。
(1)解题。读了课题知道了什么?
图文结合。了解作者写了海上日出那几种景象?感受日出的壮美。
(学生汇报,认识到日出的两种情况,看图印证这一特点。)
(2)初读。读通顺课文。继续感受日出的壮美。
“我”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天还没有大亮;主宰船上,“常常”说明“我”多次看日出。)
(3)体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4)用笔勾划表示日出前特征的`词语,并展开想象。(一片浅蓝、转眼间、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5)理解“目不转睛”、“知道”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目不转睛:不转睛地看。知道:推想料想。说明作者通过多次、细致的观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变化规律。)
(6)通过学习日出前,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7)有感情朗读日出前这部分(同学互评)
(8)试背日出前(小组评价)
同学们刚才读的非常好,谁能来背一下这部分。
(9)再读文,讨论太阳升起时颜色、亮光的变化,体会日出壮美。
颜色由红得很;没有亮光、发出夺目亮光、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10)体会日出时,作者心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同学互评)
(11)试背日出时(也可以作为回家作业)
xxx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
《海上日出》原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海上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作者乘船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课文第2-5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色。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第2-5自然段,了解海上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再现作者描绘的画面,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雾,跳出了海面……”。《海上日出》中作家巴金把日出的雄伟壮观及他对日出美景的赞叹之情都倾注于笔端,融入这段拟人比喻手法的描写当中了。但我想,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句子,要真正读懂它,感受到日出的壮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透过表面的文字去感受日出的雄壮,体会作者的情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并由此产生与作者、作品相一致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读懂课文呢?!想像!只要引领学生去展开想像的翅膀,就能走进作者的心里,就能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想像,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心里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本文中的难句主要是那些描写日出奇丽景色的句子。要处理好理解难句与理解课文的关系。不能忽视难句的理解,但也不能只抓难句的理解而忽视对课文的整体感悟,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要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色。可在默读中想象,也可在朗读中想象。可启发学生把文字想象成头脑中的画面,可提示学生想象太阳、云的形状、色彩、亮度的变化等。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说说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恰当地运用插图、投影、录像片等也是帮助学生想象的有效途径。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一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第二、三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笔勾画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词语,并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地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有从天边升起来,便目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一片浅蓝、转眼间、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2、理解“目不转睛”“知道”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说明作者通过多次、细致地观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变化规律。)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插图,学生观察并作详细描述。
投影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投影图2:(覆盖片)天空出现红霞
投影图3:(覆盖、抽拉片)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跳一跳地往上升。最后,定格为本课图1的景象。
4、默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太阳升起时的颜色、亮光有何变?
课件出示句子1: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红——深红)
(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1)读句子,缩句。
(2)再扩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所填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太阳在上升的过过程中很费劲、很吃力的样子)
课件出示句子2: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从“冲、跳”这两个词体会到什么?(“冲”体现了太阳上升时有力量、势不可挡、“跳”体会到太阳冲破云霞,如释重负、可爱)
总结:1、颜色:红得很、红得可爱、深红;
2、亮光:没有亮光、发出夺目的亮光、;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
3、上述内容从色彩和亮光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海上日出的“壮观”。
课件出示句子3: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地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有从天边升起来,便目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日出前天空、云彩的颜色)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日出时的动态美)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日出后)
观察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使人颇感壮观。
三、总结、扩展
1、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感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有云的天气,太阳都能最终冲破云霄,给世界以光明,所以这样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的热爱。)
(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写。)
3、要获得丰富的作文内容,写好文章还要讲究方法,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4、作者运用语言有什么特点?
四、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那我们观察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景象时,有xx前、xx时、xx后的顺序,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与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
(师配乐范读课文)
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描写日出前的景象?(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日出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用笔勾画出相关词语。
教师课件演示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边出现红霞
板书(浅蓝———红霞))
3、课件出示“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师:作者为什么用“果然”一词,“果然”一词与第一自然中哪个词相对应?“常常早起”,“常常”说明我经常看日出,我预料太阳要从那边出来,结果真的出来了。(预料中和事情得到了证实,所以用“果然”)
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勾出描写太阳上升过程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读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哪些动作词语用得好?板书(负——纵—冲—跳)
抽生读(2——3人)
齐读
(红——深红)
(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关上书,看课件,试着背诵课文。课件(6—9)
合作探究,学写“四、五”自然段
过渡:在有云的情况下,日出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并与同桌交流。
(1)交流:有薄云时,作者看到了怎么的景象?
(2)有黑云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句子“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9出示课件)你从句子中体会什么?读句子。
这样的美景,我们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概括?(奇观)课件出示:奇观:砚,景象,奇特而罕见的景象。)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师:巴金爷爷看到如此美景不由的感概:(生读)“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课件出示句子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他用赞叹的语气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请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比较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强烈。)改成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那我们观察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景象时,有xx前、xx时、xx后的顺序,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海上日出
日出前:浅蓝、红霞、
日出时:负—纵—冲—跳
日出后:夺目的亮光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三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并听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记。
二、练写生字词。
三、读背第一段。
四、读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关练习。
1、朗读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练习。
3、自读第二三段,想象,背诵。
4、练习背诵第二三段。
五、读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段。
2、完成练习3。
3、想象、记忆文章。
4、练习背诵第四五段。
六、看图,全班试背全文。
七、指导造句。
1、“灿烂”“目不转睛”在课文中说什么?
2、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这两个词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头造句。
八、巩固生字词。
1、自己识记。
2、听写词语。
九、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预习《夕照》。
2.夕照。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夕阳西下整个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的思想感情。(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日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悟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过夕照的景象吗?交流。
2、小结:日出的景象是壮观的,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出错误的读音。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5.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估计学生可能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作者说是"如诗的夕照"?
夕阳为什么会是调皮的?为什么把它比作石榴?"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概和激动?等等。简单问题随时解决,如果是教学的重点问题留在后面教学中解决。)。
三、细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解决学生疑问。
1.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课文,相信大家能在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请学生自由朗读,可以把最喜欢的夕照的景象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把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2.请学生朗读最喜欢的景象,其他学生仔细听并展开想象。在听完以后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由于作者是按照夕阳落下去的经过来描写景象的,所以在引导学生交流中,应该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考虑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交流,以便让学生有顺序地想象夕照景象。
当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调皮,"当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夕阳像熟透了的石榴,"当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会有一种感慨和激动;"其他问题也可以在学生交流想像到的景象时相机解决。
3、你们想像的夕照景象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夕照的录像片断)看完后你想说什么?
[意图: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夕照的美景,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四、品读,升发情感。
1、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和想象,听得出大家庭已经读懂了课文,并且都有很喜欢夕照的景象,下面再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次请小组合作选择各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等),把你们眼里的夕照美丽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交流汇报,大家评议。(各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配乐。)。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
5、学生交流所写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夕照》,课文时的生字掌握得怎样呢?请学生看拼音写汉字(投影出示)将错误较多的生字重点纠正。
2、请掌握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的。
二、读课文,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致函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照都有比了什么,画出来并小组时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次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这些句吧。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感悟作者的描写手法。]。
三、背诵课文。
1、作者描写了这么美的夕照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请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2、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
3、把你背诵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边听边想象。
4、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夕照的景象,请学生配音解说。
四、讨论。
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时交流一下。
2、小组汇报、交流。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四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过日出的壮美景观吗?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没见过,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赏一下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神奇。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三、看视频听朗读,欣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学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处理生字词
1、指生读,齐读相结合。
2、指导书写。
3、重点讲解“辨”(结合着辩和辫识记),“镶”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七、梳理问题,精读释疑,师生共同解决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描绘了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7、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时日出景色如何?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4、5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齐读第6自然段。
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a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b这是伟大奇观。
八、小结
日出是壮美的,人人都见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却能将它写的如此神奇壮丽,不仅源于他细心是观察,还源于他掌握了正确的描写方法,能按规律,按顺序使美丽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眼前,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这同样是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几点:
1、细致观察
2、按顺序描写
3、语言要形象生动
十、重温课文朗读视频
十一、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三自然段,将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描写出来
2、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
7、海上日出
好天气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五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演示文稿。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四、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
刹那痛。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
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辨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1)把东西嵌进去;(2)在外围加边。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
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早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读文字,想画面。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一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二、顺着探究点,深入品读课文。
1、独立阅读并思考:
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全班交流学习体会:
晴天时:(第2、3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发言,演示文稿上依次点击出:
浅蓝一道红霞红霞扩大越来越亮。
师生接读:
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
生: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体会作者此时什么心情?(急切、盼望……)。
练习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日出过程的?(课文第3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发言,演示文稿依次点击出:
(开始)露处半边脸红得很没有亮光。
(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红得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段文字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设问:简洁地说,这句写的是什么?
——太阳向上升。
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比较着读一读,谈出自己的感受。
想像着太阳升起来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
小结,整体导读: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我们一句一句接读,读中再次想像这幅动态生成的画面。
有云时(第4、5自然段)。
(1)读“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读“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引导学生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哪里?
想像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先部分,后整体;理出思路,按顺序背;串联重点词语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小结。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五、作业。
(1)用上“词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自己观察的一种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附范文:
星期天的上午,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树上的叶子被风吹得乱摇乱摆。
不一会雨就下了起来,“沙沙沙”的响声连续不断。雨点打在对面的屋顶上,“咚咚咚”直响。雨越下越大,粗大的雨点,狂暴地撒落在地面上,黑沉沉的天像要崩塌下来。渐渐的,地上的雨水汇成一条条小溪,雨的声音就像公路上飞奔的汽车一样呼呼作响。地上的小草也在咕咚咕咚地喝水,好像在说:雨快停吧,我的肚子都快被你胀破了。
过了一会,雨停了,风住了,天空又变得亮了起来,人们都在尽情地享受着雨后的清爽。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六
1、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感悟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一纵一纵”的理解。
一、导入。
知识竞赛的形式交流资料。教师当主持人,给学生出题,学生进行判断,举牌示意。
谈话导入:
通过刚才的知识竞赛,我想同学们对于巴金老先生有了很多的了解。他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板书课题)。
二、讲读。
1、检查读书情况,看是否读通顺。同位互相检查,每人读三个自然段,如果发现错误,读完之后给他指出来。
2、读毕统计优良人数,并请得良的同学再来读,大家用手势进行鼓励。
不同:日出前日出时有云时。
相同:云海水太阳。
引导学生质疑,“既然是写日出,为什么总要写海水和云的变化?”
4、认真默读课文,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划出三者之间有联系的句子,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1)师范读“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
(2)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为什么会给人一种一纵一纵的感觉?”
(3)感受到万事万物交相辉映,才使得大自然更加绚丽无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好能背诵下来。
三、看录象,谈感受。
1、看录象,可以边看边跟着读。
2、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打出投影:
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啊!我想对()说:“()。
四、感悟语言、积累文字。
日出的奇异景观古往今来的确被很多文人所称颂,老师给大家推荐几段描写日出的文字,请你先浏览一遍,再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进行认真地阅读,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五、布置作业。
1、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描写日出的文字进行朗读、背诵。
2、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描写日出的文字用图画再现出来。
3、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描写日出的文字进行抄写。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篇十七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通过理解词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
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演示文稿。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四、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
刹那间。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
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辩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1)把东西嵌进去;
(2)在外围加边。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
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早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海上日出》是一篇精读课文。从课文内容来看,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的景象。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来看:有面——日出时海面及的美景;有点——具体介绍有云和没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景象。从说明方法上看:有比喻、有对比、有拟人有反问等等,可谓多种多样。课文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生朗读。
由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课的设计上我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课堂上我安排了自读和范读两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我先指名试着读一读课文中的某些段落,接着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安排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朗读相互找优劣,并推荐其中读得好的范读,整堂课自读有学生自由的读,有学生尝试的读,有学生合作的读,范读有老师有层次指导的读,有在音乐配合下的有语气的读。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有的只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课上我还设计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以作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在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后画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的景象,并图上颜色,将各个小组推荐的绘画作品在同学中展示出来,最后利用课件将收集到的海上日出美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写上一句给你感受最深的话,可以摘抄,可以创作,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一种语言的积累,再创作。
从备课到讲课,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讲好一节课需要教师除了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有深钻教材,深钻教法,体现新的理念,敢于做新的尝试的精神。我想自己在这些方面还差的很远,比如由于经验不足课前准备的一些图片没有展示给学生欣赏,课前已经想了很多次的语言没有及时的表达,合作学习中还没有很好的教给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没有很好的思考等等,这些都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由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课的设计上我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有学生自由读,有学生尝试读,有学生合作读,读完之后再让学生说说感受。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课文描绘了作者乘船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全文采用了大量比喻、对比、拟人、反问等说明方法,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它,感受到日出的伟大、壮观,体会作者的情感?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去自读,接着创设情境,有时候学生想像兴趣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情境。如:我播放了一段海上日出的视频,让学生去感受海上日出的雄伟、壮阔,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过程。最后让学生体验想像,想像后让学生积极地描述着自己的想像。这样做,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都能走进作者的心里,能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可见,想像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心里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但本课教学,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让学生发言的时间没有控制好,影响了教学的时效。对个别重点词语的解释不够透彻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22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