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五年级科学教案(案例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13:36:44
专业五年级科学教案(案例14篇)
时间:2023-11-01 13:36:44     小编:JQ文豪

教案是教师为指导教学而编写的一种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对所教授的知识点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些教案范例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一

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4、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1、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2、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1课时

一、集中话题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交流。

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4、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5、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6、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二、探索和调查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展示、交流示意图。

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6、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8、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2、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顾和解释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二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一)重点。

1、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2、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三)疑点。

1、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

2、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

(四)解决办法。

1、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描绘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把爸爸谈论白杨的话画下来,试着自己理解。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齐读、抢读、开火车读、扩词读等多种方式把生字词读熟,记牢。

(2)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

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感知白杨树的形象美。

1、(看录像)茫茫戈壁,铁路沿线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2、学生尝试说说大戈壁上白杨树的形象(理解高大挺秀)。

3、大戈壁有什么特点?(抓住浑黄一体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等词句来理解。)。

4、讨论:在荒凉的大戈壁上,铁路沿线为什么有许多白杨树?在这荒凉的大戈壁上,白杨树为什么还生长得这样高大挺秀,说明了什么?(遮挡风沙,护卫铁路,说明这儿需要白杨树,白杨树就在这扎根。)。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l-3自然段,体会大戈壁的苍茫荒凉和白杨树的高大挺拔,要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崇敬的感情。

(二)重点品读、感悟白杨树的品格美。

1、出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学生自由品读后逐句交流:先读,再说为什么这么读。

通过读读议议感悟白杨树的品格: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坚强不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把白杨树的品格美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再次研读,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

1、过渡: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导读孩子们知道的内容,再推想孩子们不知道的是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3、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爸爸妈妈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爸爸把孩子们接到新疆念书是想让孩子们从小适应那里的环境,长大后接自己的班,把新疆建设得更好。

4、你们已经理解爸爸的心了,再来读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有没有觉得话中有话?重点挑一句研究一下话里边包含的意思。

5、学生各自独立研读后全班交流:先说说研究哪句,再说说研究成果。

研究第一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

研究第二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

研究第三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到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

6、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把爸爸含在里边的深情也读出来。

(四)开启心扉,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呢?自选一个角度,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

举例:

1、赞美我心中的白杨,他们远离故乡,在他乡生根、发芽;赞美我心中的白杨,漫漫黄沙吹走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却吹不走他们的挺拔、坚强。

2、看着一棵棵白杨树,我想到了西部的开发者,为了让荒凉的大西北变成绿洲,他们毅然奔向那里,他们就是我心中的白杨。

(五)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可以用提问题的方法加以理解。比如,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沉思孩子们是否能在新疆生根、发芽、成长,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想到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一定会像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因此,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六)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表面写白杨树,实际上写的是谁?(实际上写的是爸爸和新疆的建设者。)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

教师说明:借助白杨树来写新疆建设者,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疆字。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三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

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茎运输水分的作用;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

活动准备:

1、提前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2、准备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镜、刀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

探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植物的茎。师随机板书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茎可能具有运输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将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另一种管子将叶制造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二、验证我们的猜想

谈话:如果自来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那么切断植物的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在这颗植物上选择一嫩枝,剪下。观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

讨论:嫩枝截面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茎推放在红水中,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会么叶子变红?

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把浸泡过的茎、横切、纵切、观察。

小结:以上实验说明茎确实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在茎的内部确实有运输水分的管子。

三、根据自己的研究,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自由活动:

叶制造的养料是通过什么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运输养料的细管子在什么部位?

教师出示资料卡,引导学生认识筛管,使学生知道茎里还有一条运输养料的管子,它在导管的外面。

教师小结并板书:在植物体内,茎担负运输作用。在茎内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的叶制造的养料。

四、实践应用

在两棵小树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捡钢丝的树皮上方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怎么回事?(因为植物的营养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如果破坏了树皮,叶子制造的养料向下运输的通道就被切断了,养料通不过去便积存在破坏的树皮处,形成瘤状物。)

有的小朋友爱剥小树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五、拓展活动

用塑料袋罩住一株盆栽植物的茎叶,扎紧袋口,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五

1、能够参与辩论活动,能写出一篇辩论稿。

2、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表。

1、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2、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

3、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

4、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1、愿意向科学家学习。

2、愿意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

3、以中立的客观立场倾听和记录正反两方的意见。

1、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2、能够在辩论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故事资料,等会请各小组阅读资料上的故事,并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 公众为什么认为电话是贝尔而不是梅乌奇发明的?

(2) 什么原因造成了故事里出现的那样的局面?

2、学生阅读故事并讨论。

4、教师简单小结,板书课题(交流)。

二、明确交流的概念和交流的意义

1、 讨论:你们认为什么是交流?在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进行交流?

2、 学生分组讨论。

3、 汇报讨论结果。

4、 教师小结:交流就是让其他人了解自己想法的任何一种形式。在科学探究中要及时让公众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过程与方法。

三、研究交流的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所知道的交流方式列出来,越多越好。

3、小组汇报,并举例说明自己所了解的交流方式。

4、感受口头交流的方式。

(1)让学生描述甲虫的特征,然后请同学识别所描述的甲虫。

(2)让学生讨论一个话题,了解讨论的要点。

5、了解书面交流的方式

(2)海报:使用海报的.形式要注意什么?

(3)图画:运用图画形式交流,有什么特点?

6、师生共同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在生活中要想交流,可以采取很多的方法。概括一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描述、讨论、电话、辩论等;另一类是用书面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的,如图表、海报、图画、书信、照片、模型等方法。

四、讨论使用各种交流方式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各种交流方式时要注意什么呢?

五、讨论:如何选择交流的方式?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如何选择交流方式?

二、辩论会:

1、按观点分组。

2、小组讨论,磨合论据。

3、辩论

4、教师点评。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六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知道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繁殖。

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让学生带一些常见的植物。

一、导入新课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

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带领学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

2、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刚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类别吗?

3、小组讨论后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用营养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种只物吗?说一说如何繁殖。

1、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繁殖自己喜欢的植物。

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

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

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

第一,形成温度概念。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准确决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引导学生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

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实验结束后,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认识温度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学生讨论后站起来)

好!你们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

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将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将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感觉到的冷热一样吗?(不一样)

哪只冷一些,哪只热一些?(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

是这样的吗?可,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噢,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板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板书:温度)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过渡: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想)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

(1)(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特意做了个大模型。

(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c。

(3)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否则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

(4)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指向哪个刻度,就是多少摄氏度。但要注,一定要等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大家清楚了吗?好!看看老师教具上的温度是多少?(学生读数)改变液柱的高度,学生继续读数。

大家会测量水温了吗?(会),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杯水的温度。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及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温度。

开始测量。

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一至两组测量的数据)

我们发现冷水的温度较高,温水的温度一般,冷水的温度较低,你们都是这样的吗?

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

2、学生猜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快――慢,慢――快,均匀)教师:为什么这样猜?

(一)方案设计

4、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

5、学生答:测。

8、那隔几分钟测一次呢?

(1、2、3、4、5……)

10、除了测量次数和时间间隔,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使用温度计……)

11、另外,老师觉得大家还需要分工合作,保持安静,仔细观察,有时记录。

(二)实验操作

1、(发材料)小组长上台来领铁架台和一杯热水。

2、你们温度计的液柱还在上升吗?(不升了)

3、好,注意开始记时了,请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填入“0”分钟对应的格里。

【评: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教师统一计时,避免有的小组温度还在上升时读数。】

4、2、4、6、8、10,观察记录。

(三)交流汇报

2、(先快后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思考回答。

4、为了直观地看出这种变化,我们往往用曲线图来表示。

5、出示小黑板: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温度。

下面就根据第一小组的数据来画曲线图。

6、师生同步作曲线图。

7、大家看图,0分钟到2分钟,线段坡度怎么样?(较大)说明温度下降较快,8―10分钟的线段坡度呢?(较小)说明温度下降较慢,这说明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8、大家知道为什么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呢?

(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的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四、拓展延伸

讨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提问: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

板书设计:

冷热与温度

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八

1、认识常见的矿物。

2、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1、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2、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3、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用科学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矿物。

认识矿物的性质。

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小刀、铜钥匙、玻璃。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4、学生分组观察(画图描述花岗岩颜色,颗粒等方面的特点)

5、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6、归纳:花岗岩中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

7、教师用科学术语解读:“花岗岩”

(二)认识常见的矿物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学生分组观察。

2、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矿物?

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4、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矿物标本。

5、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矿物?”

6、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

(一)观察研究矿物的特征

1、师述:现在各小组讨论,还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各组拿出方案。

2、学生分组制定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案,教师巡视引导并参与讨论。

3、学生代表介绍本组探究方法。

4、教师评价并引导,修改造作细则。

5、教师巡视,学生向由探究并及时交流。

6、教师提示(安全教育);如何用铜钥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来判别矿物的硬度。

(二)交流矿物的性质。

1、分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2、组织学生互相和补充。

3、教师评价和小结。

(三)了解矿物的用途。

1、教师提问: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b、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介绍。

(四)总结

1、学生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谈学习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

2、作业: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九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

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另把“小瓶子实验”中的装液体改为装沙子,更方便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3、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十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十一

1、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1、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认识岩石的特征。

鉴别身边的岩石。

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3、板书课题:略

二、认识岩石

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

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

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

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

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3、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讲解)

4、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5、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填表:

(1)我对岩石的了解:

(2)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

(3)岩石的作用

(4)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

第二课时

一、观察岩石并分类:

1、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引导。

3、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

我的发现

(1)

(2)

(3)

(4)

(5)

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5、学生阅读文本(或看光盘、挂图)

6、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7、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巡视引导,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解决。

二、全课总结和拓展

1、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课处兴趣探究:a、上网查阅“岩石”资料;b、查找有关“岩石”的科普书籍,并在课后和同学交流。c、制作岩石标本并写上解说词和教师,家长互相交流。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十二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4、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5、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十三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编写人员:第一单元:浙江宁波奉化市居敬小学张素珊第二单元:江苏徐州铜山茅村实验小学王芳第三单元: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兴学校董茂娉第四单元: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曾小红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学校方靓2008年2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三、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四、小结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教学后记: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奇特的身体构造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1)师:(待学生观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二、昆虫的生活习性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为使学生能坚持观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现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教学后记: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过程与方法: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3、自制食盐等晶体。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难点】制作晶体。【教学准备】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教学过程】一、观察美丽的晶体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物质糖盐味精记忆中放大镜下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中)3、关于晶体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阅读第8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8页各种晶体的图片。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五年级科学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

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树根2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七、小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茎的形态。

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插图。

问题:波波发现了什么?

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导入: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或课本图)。

猜想: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观察: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思考并记录。

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交流: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

媒体: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视频。

归纳:茎能运输水分。

引申: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

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导入: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二三四的图片。

讨论: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

归纳:茎还有支持作用。

问题: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

阅读: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归纳: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引申: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导入: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五、小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

1.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

导入: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

问题: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交流: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

讨论: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三、拓展:绿叶的作用

导入: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

媒体: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视频。

讨论: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阳光有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

交流: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思考: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

四、小结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26196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