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就业与创业论文(案例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1 14:41:02
精选就业与创业论文(案例18篇)
时间:2023-11-01 14:41:02     小编:薇儿

总结是一种整合思维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将零散的信息和经验整理成有价值的成果。总结的结构和条理对于一篇完美的总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和收获。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一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2.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二

调查结果显示,咸阳师院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验不足、能力欠缺、资金缺乏和信息不畅等。加强自主创业教育的对策一是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念,强化创业意识;二是全方位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三是积极宣传国家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关键词】

咸阳师院;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对策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创业的组成部分,创业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现在和未来民营企业的生力军。大学生成功创业,除了解决自身的就业与生存问题,还能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专业背景进行自主创业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渠道。

咸阳师范学院为了更好地促进在校生和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提供更多的支持,组织了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由教务处资助,政治与管理学院组织实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与跟踪。调查初期,在咸阳师范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和部分毕业生中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39份,其中有效问卷1072份,占总回收问卷的94.12%。随后,调查组与其中部分同学保持联系,跟踪其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与实践的变化,同时对新入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情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需求和建议。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创业话题大多很感兴趣,但较少有人对创业主动进行深入了解,付出实践者更少。调查数据显示,在调查初期,只有11.6%的学生表示没有过创业打算,其余88.4%的学生对创业都或多或少有些想法。相比较而言,来自于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大城市学生的创业意愿明显不如来自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强。但是有创业想法不代表真的会创业,有能力去创业。其中,大多数学生并不能说出创业到底是什么,以及怎样去创业。把想法付诸实践或正在准备创业的学生只占到有想法学生的15.2%,在有过创业实践的学生中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掘得第一桶金。后期的跟踪调查发现,由于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创业工作的重视,部分学生更加关注创业问题,主动加深对创业的认识,积极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也有小幅提升。可见学校对学生创业积极性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创业的目的不尽相同。有近70%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13.6%的学生把创业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其余一小部分学生渴望通过创业实践理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越是来自生活环境单一、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和中小城镇家庭的学生持“养家糊口”观点的越多,可能是因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所以认为创业可以赚钱,可以避开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学生的创业行为往往也就越具有盲目性,成功率也相对很低。他们多是选择启动资金少、风险小的创业领域,比较注重短期收益,缺少长远考虑,比如,有学生想要开火锅店、服装店及在学校周围开办培训班等。这种创业往往在初期新鲜感强,但不容易持之以恒,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也容易放弃。持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或为了实现理想的学生多是来自于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家庭。由于对金钱的需求不是特别迫切,一旦做出创业的决定相对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大多会认真思考创业的目标、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以及如何去实现的问题。如果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大多能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资源,等待下一次创业的机会。

二、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次调查显示,经验不足、能力欠缺、资金缺乏和信息不畅等因素是制约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创业要想成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挑战精神、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等。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没有创业的经验,感觉知识储备也不够充分,更不能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创业实践。53.3%的人都认为他们的创业经验不够,作为学生基本以学业为主,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接触少,真要创业的话觉得手足无措。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而有33.5%的学生表示他们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不会应对创业中将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很难接受创业失败。

资金缺乏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又一主要瓶颈。64.1%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创业存在的主要障碍是缺少启动资金。其中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只有12.4%的大城市学生认为资金是障碍。可见,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创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家庭的经济条件影响了学生创业活动的实践,政府投入的相关资金有限,且很难惠及所有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由于缺少风险评估机制,创业学生缺乏财产抵押担保,获得社会融资也极其困难。许多学生坦言,如果家庭条件不宽裕,还是先找个工作解决生存问题,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考虑创业才比较现实。

另外,据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是很清楚,甚至一点都不知道。这是由于学校教育仍是管理型、封闭型为主,对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也可能是因为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让学生不能感受到实惠;或者是学生本身缺乏了解的主动性。所以,虽然较多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持观望态度多、采取行动的少。

三、加强自主创业教育的对策

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困扰和阻碍着学生自主创业的开展。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创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首先,应该从上到下重视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念,强化创业意识。学校应定期组织自主创业报告会,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需求,从思想上认识到创业本身就是对创新能力、挑战精神、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的提高,认识到创业既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全方位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基石。学生对学校能够提供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抱在很大的希望。所以,学样应该开设与创业相关的教育课程,主要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并开设一些专门的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适应能力等培养课程。另外,组织一些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全方位立体地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在调查过程中,60.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自己的创业。还有31.3%学生觉得做兼职也能帮助自己创业。学校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模拟创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融入所学知识,真正感受到创业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第三,学校还应积极宣传国家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学校除了是教育主体,还是学生与政府、学生与社会的中间人。为了给学生创业做好服务,学校应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创业的政策法规,让学生更多了解,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家好的政策,在创业中少走弯路。学校也可以联系成功企业家来校演讲和进行创业辅导,以及帮助学生联系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支持,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在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人士的协助下定期组织创业大赛,并对优胜者的成功方案提供奖金和资金扶持,鼓励学生把创业的想法变成现实。创业成功的学生也可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资助学弟学妹们,形成良性循环,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又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创业资金缺乏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扩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也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一个多彩多姿的舞台。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三

摘要:培养学生创业的热情,是高职教育必须的和根本的改革,提供个案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了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构建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的保障等的保障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保障

构建创新型社会,培养社会创新意识,营造创业氛围,必须依靠创业教育的力量。高职院校作为专门的职业教育,学生具有很强的创新创业热情,因而在创业中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据麦可思对20xx届高职毕业生调查发现,半年以后创业占比达3.9%,三年后还在创业占比高达47.5%,20xx年高职生创业为社会贡献了92.3万个就业岗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断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开始将创业视为一种职业发展方向。创业是一门可以传授的学科,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传授学生管理、创业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创业的热情,是高职教育必须的和根本的改革。

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个案调查

为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作者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为个案进行了调查。笔者通过社交软件发放电子问卷和随堂发放的纸质问卷共12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选取的样本均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完成调查问卷填答的114人中,其中男性70人,占总人数的61.4%;女性44人,占总人数的38.6%。调查的专业涉及到土木工程系、建筑系、管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是分析对创业帮助最大的教育形式、创业导师教育的影响力以及对创业教育最不满意的地方等三个方面。

1.1对创业帮助的教育形式

在参与调查问卷的中,认为选修类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9.8%;认为必修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的占比为6.3%;认为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4.6%;认为创业计划大赛对创业帮助占比为15.6%;认为创业知识讲座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占比为12.5%;认为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对创业帮助占比为2.1%;认为由创业孵化器提供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为22.9%;认为其它形式对创业帮助最大的占比为6.2%,选修课程内容丰富,有益于提升同学们的实战能力,深受同学们喜爱也就不足为奇。

1.2创业导师的影响力

在参与调查问卷的中,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没有帮助的占比为22.8%;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点帮助的占比为24.6%;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一般帮助的占比为24.6%;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有较大帮助的占比为17.5%;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很有帮助的占比为10.5%;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创业者认为创业导师对自身创业有较大帮助或很有帮助的仅占比28%,说明创业导师并没有起到明显的帮助作用,创业导师的辅导机制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

1.3对创业教育不满意的方面

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填答的同学中,对课程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人群占比为22.8%;对师资不满意的占比为14%;对项目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8.8%;对竞赛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8.8%;对讲座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3.5%;对创业辅导类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占比为7%;对基金支持不满意的占比为22.8%;对氛围不满意的占比为12.3%。

2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个案调查问题分析

2.1高职创业教育准切入点比较模糊

高职院校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特征,找准切入点后,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从我国高职学生持有强烈愿望创业的学生一是由于家庭现状所迫为改变命运而选择创业,二是高职生在校一般担任班级干部,喜欢扮演管理和领导角色,三是经济新常态下政府与社会倡导大众创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对于占相当比例的高职贫困生创业也就有了特殊的热度。以上三类学生可以作为高职创业教育的切入点,这样的群体非常适合值得培养。而在以上的调查中,由创业孵化器提供的创业课程对创业帮助占比最高,而企业孵化器资源恰恰是高职学院比较偏弱的项目,因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从覆盖群体、内容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高职生创业教育课程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以上调查中认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没有帮助的占比达到了22.8%,创业导师的帮助作用亟待加强。当前,我国很少有高职学院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高职生创业教育对学生具体帮助只是还停留在风险、技能、技巧、政策、形势分析等层面的理论分析上,案例过时,而且缺乏深入的调查跟踪,而且能继续发展的案例非常少。所以这些称不上成功案例的“案例”是不能作为教学的。目前的高职生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尽快组建完善。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比如,创业学院负责的只有五个老师。虽然不可能招聘很多专业老师负责创业学院,但可以利用两课老师、辅导员、就业指导师和心理教师等资源,由创业学院将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组建起来。

2.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质量无法保证

从课程设置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目前主要是在某个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小部分内容,或设置一些相关的选修课,授课时间短,质量无法保障。没有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没有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幸福课程等形成体系,有机结合,让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多样性、系统性、层次性的课程体系。无法从理论的高度解释高职生创业活动的各种特点,探索高职学生创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或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创业经验。在接受创业课程的辅导时感觉受益颇多,甚至认为听完这些课程就可以顺利创业了,但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实际问题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比如,虽然创投领域氛围良好,投资机构多、可投资金多,但是作为学生创业者却在获得融资方面备感压力,以上调查中对基金支持不满意的占比为22.8%,就说明了学生创业较难获得融资。

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对策

3.1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建议高职院校根据创业一线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阶段的进阶课程,将课程设置体系化、阶段化、个性化。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张有弛、有虚有实,要有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高度的统括性课程;又要有充分结合实践经验,能够充分提升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的实操性课程。既要能够通过课程的讲授与价值观念的输出帮助同学们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创业观念;又要能够在输出观念、输出知识的同时输出价值,让创业课程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审视和定义创业教育,一切以创造价值,培养人才为核心观点,让那些只要能够解决同学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例如缺人、缺钱、缺智的解决方案都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所用。进一步将好的方法、好的观念、好的人才、好的机制都引入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体系中来,不断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践能力。

3.2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机制

比如高校创业孵化器、高校创业基金、高校创业大赛组织等,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支持,降低学生创业的门槛,使得创业变成一件和就业一样平常的事情。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作为企业导师,向学生讲解关于企业、经济、世界形势的最新知识,使得学生能获得当今世界最新的信息,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创业点子,积累更多的商业经验,为创业做好准备。另外,在政策发展中应提升各项服务政策的相关性,将各种功能与信息聚合到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与机构,通过整合服务,降低政策成本,提升服务的规范性,也提高政策受众的使用效率。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

建议高职院校下大力气建设兼职师资队伍,让那些拥有丰富创业经历且乐于分享的人成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讲授者与一线参与者;充分利用全职教师的专业性建立起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问题和创业实战为导向的创业教学方法和体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完善校企合作,鼓励全职教师走出校园接触创业者、接触创业企业、深入一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结合一线调研的启发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建设高质量资源院校的大背景下建设出一支自我更新及繁殖能力的一流创业教育体系。

3.4构建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的保障

学生参与创业类实习对最终做出创业决策,形成创业意愿有着显著的作用。在目前大学生实习活动泛滥的情况下,参与创业类实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这类实习有着明显的指向性,同时有着明确的环境特征。创业类实习活动对积累一线创业经验、培养创业嗅觉、感知创业环境、形成创业团队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目前院校在大力推动以大学生创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就业通道时,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创业类实习机会,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到一线创业环境,在直接感知与接触中形成自己对创业之路的认识和看法,同时通过结识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更有助于促进创业小组与团队的形成,让创业过程更具备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四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经济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为将来就业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期间要努力做好自己,展现自我的能力。坚信自我,迎接任何挑战,在困难面前不做任何的退缩。完成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由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而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由于工资差距,地域差距,毕业生普遍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私营企业相比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迅猛增加。由专业之间供求不平衡更是使学非所用的矛盾逐渐显现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和低学历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在这基础之上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岗位流动的速率趋势加快。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规划学习即知道我们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其次,要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我们应该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位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然后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思考自己的性格,脾性是否能够很好的担任该项工作。还有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某个职位需要什么样地知识,都应该做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于自己的学习。然后我们还应该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升就业能力,高就业能力。

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我们的肩上背负着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是充满朝气与活力,思维敏捷,自主创新意识强的群体。市场需要注入这些新鲜的血液,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开拓一条自己的道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许多商机,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效洞察到的。这就要靠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市场、社会现象。另外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自身所长来开展自我创业。在自己熟悉的方面更能发现商机。其次我们应该不断强化创业的技术与理论基础。与社会上其他自主创业群体相比,大学生的优势在于,他们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智商份子。在国家提倡自我创业的社会前提下,拥有创业技术基础的支持才能在开展 创业的过程中稳操胜券,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创业并不是口若悬河的发表空想,而是需要我们付诸行动,需要技术基础的支持。然后重在.组建高水平的创业团队。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少,人生阅历浅薄,所以想要单独在复杂的社会里面实现自我创业并且取得成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创业的初期,大学生可以组建一个高水平的创业团队,齐心协力取得成功创业的果实。这样的一个团队需要有技术人才,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人才,有良好组织能力的人才,以及沟通能力强的人才。这样的组合才能让我们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推陈出新,并且稳步前进。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组织能力才能让整个团队的运作得以顺利运行,而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快速地帮我们进行市场定位,技术人才可以帮助我们利用高效率的信息化水平快速地解决所面临的专业性问题,最后沟通能力强的让整个团队处于和谐的发展状态中,解决由于意见分歧带来的矛盾,沟通客户。

对成功有强烈的欲望,对事业的热情与激情,但是创业都会遇到危机当危机出现时,应该以平常心对待,能够清晰地看时局,审时度势,避免因心态失稳造成在商业竞争中的失败。

无论是对产品的选择,市场的需求,都需要有超强的观察力,对未来的把握是基于现实的真实,了解市场的走向并由此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

根据市场的变化,新闻,顾客需求的变化,能够做出准确清晰有效的判断,并且在思考时具备全面的理解,有较全面的见解。

创业的初期,必定要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创业者应该有坚持。拼搏的精神。

在创业时候,人脉是重要的资源,无论是新朋还是旧友,无论是进货商还是客户,合作伙伴,种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则是诚信,并赢得良好的信誉,对于商家来说,信誉是命,信誉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客户,不重视信誉的商家几乎没有,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你想做个独一无二的产品还是比较难的,真的出来,销的好的话,复制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良好的人缘常常可以让你和各种关系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从而生存下去。

倾听市场的需求,倾听顾客的需求和建议,倾听团队成员的建议,倾听职工的建议。更好的与顾客职工进行沟通,才能更好的获得成功!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不少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我们在校期间应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与创业就业的有关的知识与理论。为自己以后的就职或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奋斗与拼搏!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五

我性格外向,开朗,幽默,大方,喜欢交朋友,经常在朋友同学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对自己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有信心。擅长与人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协作性强。虽然有时会有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情况,但是也能很快的性暴躁中走出来。

我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事业型(39分)、社会型(38分)和常规型(37分)。

:社会学者、导游、福利机构工作者、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科学教师、学校领导、精神病工作者、公共保健护士。

e(事业型):推销员、进货员、商品批发员、旅馆经理、饭店经理、广告宣传员、调度员、律师、政治家、零售商。

c(常规型):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成本估算员、税务员、核算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员、秘书。

即适合职业为esc:理发师、裁判员、政府行政管理员、财政管理员、i程管理员、职业病防治、售货员、商业经理、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调度员。

1.职业兴趣: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第一部分我最想干的职业或最想读的

专业三项依次分别是国际导游、会计师、文化经纪人

国际导游是我从小的梦想,从小我就向往能够飞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尽管我有导游必须具备的责任心,但是这份工作也需要一定的专业语言能力,且需要一定耐心,这事是我并不具备的,也许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的'改正。

文化经纪是我并不熟悉的一个专业,甚至跟我的大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职业不仅是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现代市场学,尤其是广告宣传。要为工作坐下好的铺垫,我想在课余时间自修文化经纪人专业课程并考取文化经纪人证书,我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是隶属于宣传部门,对自己的活动宣传广告和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了解。

在校职业计划(短期规划)

本人现正就读大学一年级,我的大学计划如下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假如没有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应该在工作过程中转

为审计会计或税务会计等

2)职业路径评估当出现专业知识能够达标时的时候,应该会尝试做写

的行业的会计,多尝试一下。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六

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知识传递和创新、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首要的任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创业教育观。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高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之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去。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各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培养,帮助大学生由知识能力的拥有者变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使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2.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首先,确保创业教育的普及层面。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采取必修与选修结合的方式,开设各类创业方面课程,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其次,高校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整体培养计划与阶段性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低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唤醒和培育创业意识;中年级重在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和实践;高年级重在为学生创造创业条件,搭建创业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要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的专兼职创业导师团队。结合教师的专业背景与专业知识,为高校创业教师提供培训和交流的平台,提升校内专职创业教师的素质,保证创业教育的效果。对于实践类课程,可以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优秀企业家或创业者组成实践型创业教育专家兼职团队,结合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创业经验体会为学生讲解,以提高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授课质量。

4.重视创业实践,开设创业基地。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对创业的过程和困难有更深入的了解。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通过仿真实验等方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积极设立各类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条件。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自身素质高低是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需做到:首先,培养勇于创新的观念。要将创新意识融入思想、实践当中,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其次,多途径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创新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锻炼自己直面挫折失败的勇气,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最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践考察、专业实习、科技项目、勤工俭学、社会性活动和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等,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包容的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等,加强表达、应变等能力的训练。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基奠。创业素质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正所谓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家庭对于创业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想帮助子女高质量就业,家长要做到:首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深刻理解创业实质是一种高质量就业,支持孩子创业,为子女创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可通过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家庭教育培训师等方式,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帮助家长获得培养孩子的创业品格和素质的技巧。再次,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子女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道德情操等创新能力和创业品格,使子女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去面对创业路上的压力。最后,家庭应尽力为子女创业提供精神和资金支持,充当他们创业的推动力。同时,家长可用自身的经验和阅历对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活动,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要完善创业教育组织。目前,除高校的创业教育组织外,社会上的创业教育组织普遍是依附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各类项目培训机构。培训的内容、形式、效果参差不齐。应通过成立和完善从事创业教育和培训的管理组织及行业协会等方式,加强创业教育组织的规范和管理。其次,要建立创业教育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和保障。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让更多大学生有想创业的意愿;加强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心得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充分发挥服务的功能,为创业者提供中介服务和后续扶持,创业者在经营中有任何困难,服务机构可安排专家对创业者进行专业化指导,也可转介相关机构协助解决问题。最后,要设立创业基金会。大学生由于没有积累,创业资本往往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设立优秀毕业生创业基金等方式给予创业扶持,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资金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高校、大学生、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各方的支持。只有各方协调联动,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七

高校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和课题要求,探索二者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建立示范促进机制,从而产生最佳效果。本文谨予阐述,与同仁切磋。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温xx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

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20xx年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六个结合,全面渗透’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01660)。

作者简介:

尹良成(1966―),男,讲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刘贤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八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1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

1.1认识有误区

(1)扩招惹的祸。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34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2)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1.2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1.3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九

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的教育,旨在是通过各种教育指导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快来看看就业创业经典的论文吧!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路径探讨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

题目:浅谈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管理问题

摘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为确保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孵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多数高校选择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以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推进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成效,试图为大学生创业孵化提供经验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孵化

1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开展现状

1.1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定义及特点

大学生创业是指在读大学生抑或是毕业生进行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毕业后踏入社会的职业生涯,因此大学生创业是非常关键的人生履历。而大学生创业孵化具体而言即为将大学生的创业理念转化为能为企业实体带来价值的创业过程。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是较为独特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实践中即为入驻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且满足特定条件并享受政策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源自大学生对新产品或者新服务的设想,是尚未付诸实践的获利模式,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过程。孵化项目类似于尚在母体中孕育的生命,具备新生体的特征但是仍需母体的孵化,还不足以独立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1.2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开展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高校尤为重视创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创业研究中心并获取社会创业基金资助,为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创造优良的条件。相较于国外而言,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部于将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纳入创业教育试点,将创业教育作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后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大学生创业项目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才能提高其成功率,而创业孵化器能为其提供创业所需支撑。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亦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要是指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服务的后勤保障基地。此处“孵化”的涵义为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来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从而形成较为规范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体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保障,具体表现为不仅能提供创业场所等硬支撑,亦为之提供专职的教师及专家指导等软支撑。在双重保障的基础上可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创业的盲目性以及风险性,从而增加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还可产生集聚效应,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成本。国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较为成功的案例是沈阳师范大学于创办的核心目标聚焦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以创业理论、创业指导以及创业培训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自基地成立后为十数支团队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的成功率,也为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提供借鉴素材。

2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正处于探索阶段,各大高校纷纷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保障,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管理参差不齐,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范式,存在诸多问题。依据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过程可将其分为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立项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收尾存在的问题等。

2.1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立项前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中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立项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普及性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模式,也欠缺创业意识。部分高校教师尚未完全接纳创业教育思想,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抱有抵触情绪,更有甚者视自主创业为不务正业。故而,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重视程度低,缺乏宣传力度,降低了自主创业的积极性。(2)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热情。由于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认为一个简单的、粗略的创业计划即可付诸实践,直接导致创业的成功率低。此外,由于创业意识不足从而缺乏创业视野,在浩瀚的创业孵化项目汪洋中寻找不到可行度高的创业点,致使提交的创业孵化项目质量较低。(3)高校不重视创业孵化项目的立项。由于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是新生事物,可借鉴可效仿的对象凤毛麟角,加之高校中有创业经验的教师较少,因此高校不倾向于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审核创业孵化项目,甚至出现一锅端的极端立项审核方式,从而使得创业孵化项目存在先天质量缺陷。此外,由于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大学生创业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缺乏专业的项目立项评审队伍,致使不能对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等进行专业评估,这也成为创业项目孵化的阻力。

2.2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有序高效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监督在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实施中尤为关键。能否按照原定的孵化项目计划有序实施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孵化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正处于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尚未有较多可借鉴的管理经验,因此,还未建立标准化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管理机制以及运作机制。多数高校缺乏孵化项目的有效管理与监督,在立项之后未及时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可能仅依据提交的项目中期考核报告来评估孵化项目执行情况,而未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追踪以及实时监督。因此,较难获取孵化项目的详尽进展情况,诸如,难以得知孵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预算情况、是否存在期限拖延情况等。现有的管理模式多为临时构建的组织或是由其他组织来兼职担任项目管理工作,导致管理权责不明,出现重要的项目事务无专人管理现象,亦可能出现部分项目事务管理重合,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降低创业项目成功孵化的几率。因此急需探索适合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管理机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机构。

2.3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收尾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评估体系,诸如,缺乏专业的评审人员对创业孵化项目进行专业性的评价、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对创业孵化项目进行指导、缺乏具有可行性的评估指标、评估链条可能脱节等。因此,在创业孵化项目的收尾阶段难以对项目进行双向评价与反馈,进而无法科学有效地评估项目,无法从中吸取可借鉴的经验。此外,部分创业孵化项目前期定位不准,欠缺市场经验,加之立项阶段审核宽松,缺少富有创业精神同时兼具管理经验以及市场运作的创业孵化项目管理团队,致使创业孵化项目中止,即未运行至收尾阶段即孵化失败,损失前期投入。

3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成效的措施

3.1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可为提高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成功率提供助力。创业孵化基地是高校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因此,急需集聚地方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的力量,形成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建,高校与企业共建的.高水平的创业孵化基地。建高台、筑高原,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的政策扶持、资金帮扶以及创业项目引导的关键作用,有效整合政府、高校及企业资源,建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稳健保障的创业孵化体系,形成集法律、财务、专利、咨询、资格认证等于一体的高水平的服务平台,从而为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提供保障服务。

3.2加大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

全面贯彻执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孵化的相关政策,并依此制定适合高校的创业管理模式,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打造优质的创业氛围,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情怀,深入挖掘创业孵化项目。为确保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的可持续进行,防止资金链断裂,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与大学生创业相应的投融资体系。综合平衡成本与收益,有效使用政府扶持资金、吸引企业投资等,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并设专门机构监督投资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选择地与风险投资基金合作。

3.3革新大学生创业孵化模式

转变以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为核心的模式,将“大学生—高校—社会模式”革新为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同时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高校—大学生”模式。这是典型的重科学、强服务的创新型发展模式。此种模式以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基地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主要驱动力。有效地整合配置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资源,不断提升项目孵化的成功率,从而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深度结合。

4结语

高效整合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的资源可为提高大学生创业孵化成功率提供稳健的保障。因此,制定以引导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成功率为主要路径,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基地,以期达到以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代君,张丽芬.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11).

[2]戴维.关于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旬刊,(4).

[3]徐江璞.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建设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14).

[4]杨小进,陈洪涛.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11).

[5]张庆祝.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理论初探[j].现代教育管理,(8).

[6]张婷婷,何锦龙.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构建之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6).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一

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采用追踪调查,统计分析后发现其就业创业的价值取向是: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注重工作的稳定性,趋向现实化;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创业思路单一,观念不成熟;与专业相一致,依重职业能力素养的特点。通过研究该群体各阶段就业创业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求职需要及心理特点,总结出针对该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就业;创业;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体育类专业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更令人堪忧。如何针对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追踪考察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就业创业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从而有利于根据学生不同年级阶段的求职需要和心理特点对其开展适宜的就业创业指导,切实提高该群体的就业面与就业质量。

采用追踪调查法,选取10名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进行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就业创业价值取向追踪调查,通过研究该群体各阶段就业创业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求职需要及心理特点,总结出针对该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2.1云南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价值取向

2.1.1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从表1中可以看出,调查学生就业意愿和是否希望得到相关部门辅导与帮助的情况是:100%的学生想就业,并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从而得出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

2.1.2注重工作的稳定性,趋向现实化通过调查,所有人的就业标准单一,且几乎一样,入学的前两年,都希望找到稳定的工作,并且到学校工作。后面几年20%的人出现了想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愿望,但还是希望工作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需是在职在编人员。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不愿尝试、不愿冒险,讲求安逸、稳定,受“铁饭碗”思想的影响,趋于现实化:

2.1.3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就业创业价值取向发展空间价值方面的需求调查,选择审美需要的学生人数有1人,占总人数的10%;选择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各4人,各占总人数的40%;选择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认知需要的学生人数各6人,各占总人数的60%;选择自我实现需要的学生人数有9人,占总人数的90%;而选择尊重需要的学生人数有10人,占总人数的100%。从以上数据分析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发展空间价值是希望得到尊重,其次是自我实现需要。这就可以看出该群体很想通过专业学习后,通过就业创业,从而改变现在的命运,该群体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希望得到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1.4创业思路单一,观念不成熟调查发现,该群体入学的前两年不想自主创业的人数达到100%,而后几年有80%的人表示想自主创业。除了有20%的人对自主创业从未想过,也不感兴趣和10%的人想开超市外,其余70%的人创业都基本一样,单一且跟专业息息相关,都是想开办体育类培训班、当教练。没有整体的职业规划和思路,创业观念不成熟。

2.1.5与专业相一致,依重职业能力素养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就业创业中专业价值取向方面的调查,选择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学生人数有9人,占总人数的90%;而选择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学生人数只有1人,仅占总人数的10%。从数据看出该群体对学校教育比较认同,对所学专业认可,择业态度主动自信,依重职业能力素养,希望通过专业的学习,利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工作。

2.2云南省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2.2.1忽视学校因素从表4中可以看出,对就业创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调查,选择学校因素的学生人数有3人,仅占总人数的30%;选择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学生人数各有9人,各占总人数的90%。从数据看出影响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学校因素则显得不重要,因此通过本研究,如何加强学校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出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率,显得尤为重要。

2.2.2以个人为中心,就业创业呈现单一化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注重自我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大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势。就业都希望到学校当老师,就是偶尔有不当老师的想法,也是要到具有稳定的,带编制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创业要不就没有想过,感兴趣的都是希望开办体育培训班,当教练。该群体就业创业都呈现单一化特性。

2.2.3过分依赖专业,缺乏拼搏冒险精神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都是要与专业相一致,就业选择是当体育老师,创业则是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体育培训班,而现实中体育专业的专业就业率历年都很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并不大,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不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该群体不会通过大学的拓展课程发展自身潜能,拓展专业以外的能力,他们过分的依赖专业,对将来的就业创业缺乏整体规划和拼搏冒险精神。

2.3改善云南省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价值取向的建议

2.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需遵循“社会需要、服务地方、区域特性、学校实际”等原则,不要一概而论,更不能照抄照搬。云南省各设有体育类专业的院校应该利用转型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认真论证,制定出能培养符合地方需求,且“下得去、留得住、用得成”的人才培养模式。

2.3.2探索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目前,社会、家庭、高校等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各尽所能。社会各界给予各种政策,创造各种岗位;家庭高度重视,为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学校调动所有力量,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些种种,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因此,探索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指导模式,是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2.3.3发挥榜样作用俗话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意思就是见过就能照着摸索出来。没有主见和完全形成独立思考的大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学校应该利用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性,定期邀请就业创业非常成功的校友来作交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大学生们有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楷模,让他们感受到就业创业可以“依葫芦画瓢”,从而减轻压力,减少迷茫感,进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就业创业,使之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率。

从追踪调查及收集的数据综合分析看,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价值取向特点是: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注重工作的稳定性,趋向现实化;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创业思路单一,观念不成熟;与专业相一致,依重职业能力素养。存在:忽视学校因素;以个人为中心,就业创业呈现单一化;过分依赖专业,缺乏拼搏冒险精神等问题。建议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发挥榜样作用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切实提高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创业质量。

[1]肖凡.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创新创业引导研究[j].径营管理者.20xx,(5):111-113.

[2]任艳.“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3.

[3]向凌云,蒋芙蓉.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7(6):142-145.

[4]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结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5.

[5]石志成,乔琳,孙莉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10(5):96-99.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二

在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分布关系的研究上,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在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上,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三次产业将增加.

作者:陈慧娟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223001刊名:唯实英文刊名:truthsandfacts年,卷(期):“”(12)分类号:f2关键词: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三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引起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首先现简要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然后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目前的就业难提出了几条解决对策。

关键词:现状;就业难;对策

从20xx年至20xx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对此,不少人将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政策,认为是扩招导致大学生贬值缩水,供过于求。oecd公布的《20xx年教育展望》显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国达42%,韩国达40%,加拿大位居全球之首,高达51%。而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还不到5%,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即使到20xx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才达20%,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很低的。事实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涉及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思想观念的深层问题,关系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加强通盘考虑,加强统筹管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硬件不足,图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跟不上;学生实验条件简陋;教学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直接导致提高自身能力、科研时间不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得不到及时改善。特别是有些地方性大学和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且教学水平较低,学科及专业结构矛盾突出,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素质达不到社会认可。

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5.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xx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xx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6.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

7.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悄然转变为买方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变化,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一方面是就业期望依旧,大多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不予考虑;另一方面要求离家近、薪水高、工作轻松。过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资,而忽略了自身和职业生涯规范与发展。

(一)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方向应该从基本的就业理论教学转向更加基础的就业实用性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观念,工作观念进行改变。我国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包括就业的概念,就业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对于实际的就业技巧,就业方式,自身定位,就业情况等等对于大学生就业重要的课程和信息都没有涉及,所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改革应该更加彻底,课程安排上不能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更应该向着实践看齐。

(二)社会就业环境

社会就业环境来讲,有必要增加我国的就业岗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增加我国就业缺口中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这样才能将企业从对于一般人才的需求转回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上,同样也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再有需要社会进行支持的是,将大学生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尽量动员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

(三)政府政策刺激

政府的政策刺激在改革中有相当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学生的分流工作,在考研、出国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分流方式。将创业进行到底,国家再有能力的情况下,要更加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而且我国可以设立一些的国家性质的大学生二次培养机构或者可以鼓励民办专业技能学校对于大学生进行二次教育。这样就可以使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后接收到更多专业性的教育。事实上我国已经存在一定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这些学校与传统的技校,专科不同,都是针对于大学生这一人群,为特定的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员工,而且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更加接近实际工作,这些学校已经想很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学校的覆盖程度,专业能力不足,也不够正规,所以国家应该进行扶持一些更加正规规范的民办职业学校,为大学生提供转行的机会,想冷门行业提供更多的员工,减少大学生待业情况。

(四)高校体制改革

高校体制改革可以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发展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放一定的大学进行实践型技术教育,理论教育放轻。虽然这样的改革必然会减少我国理论研究人才的数量,但是这样的体制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且也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再有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实际的社会需求接轨。学校不能再盲目的设定专业,而是应该随时对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合理的设置学校的专业情况。只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降低培养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减少因为专业过于集中导致的大学生竞争激烈,大量同岗位人员没有工作的机会。最后,我国大学应当注意的是,盲目扩招问题,的确大学扩招使得我国的人口平均素质有了明显地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但是如果继续大学扩招历程导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不能够有效缓解,依然会造成社会的严重不稳定,这不是提高素质能够解决得了的。所以大学扩招工作应该更加谨慎,在衡量实际的高考人数的情况下和国家适龄学生数量的前提之下,合理的决定大学应当招录的学生数量,这样的才能够有效控制,进入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的数量,减轻就业压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1]姚佩玲.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j].商,20xx

[2]张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

[3]阚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四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为将来的工作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在学生期间就应考虑好自己未来的发展发表方向,因为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业还是创业,这也是我们走出大学校园第一个所要面对的难题。

在大学期间,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我们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要为以后的出路走的宽敞而顺利付出不懈的努力,不应贪图大学的美好生活而让自己在此中沦陷。我们要从大学生活中得到什么,只有始终坚信自己的人生信条并为此不懈的努力着,才能最终实现并完成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为以后就业、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的教育是很随性的,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理性的克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太过于放纵。大学期间的所有的我们所学到得东西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创业之路乃至 人生之路上都是值得珍惜的。

记得我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老师一直跟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你们要知道,生活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的。记得当时的我们似懂非懂,我们确实值得生活并不容易,但那时的我们又不是靠自己生活,靠的是父母那就容易许多了。但到我上了大学,看明白这个社会时,才真正意识到生活的不容易。因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还要面对着许许多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做事也是有太多。其中,就业创业可谓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但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它。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对社会的经验不够,对工作的工作经验也是不够的。所以我在面临就业创业问题时,难免会有失败和不如意,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积累社会和工作的经验,把那些我们所欠缺的努力填满。让自己在面对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容应对。作为一个还未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就是应该多接触社会和人,在社会事件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在与别人交谈时注意自己的言词和语气,处理好与自己相处的每一个人的关系。在以后的创业的道路上市避免不了与人合作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说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学衔接着的就是社会。我们在大学里所面对着的事和形形色色的人都说明了这一点。就业创业的成功与失败与你在大学里的为人处事当面有很大的关系,更与你所受的教育有直接的联系。

大学生都是有一定知识和才能的人才,社会也需要这种人才,大学生是创造未来的主力军,是改变未来的主人。我们坚信大学生一定能够改变着个世界。我们有着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大学生在努力创业就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不断迅速发展的时代中适应这个社会。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是没有回报的,但不付出是一定不会有回报的,这是我们没一个大学生都十分明白的道理。所以当我们付出巨大努力而没有回报时,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如意。而应该更加的努力,相信我们的付出最后一定会有回报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绝望,因为当我们看不到希望时我们就应该会绝望,这是一个人必有得情绪。但作为一个努力创业就业的大学生而言,这种绝望的情绪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应该有的,因为我们还有许多的路要走,我们绝不能放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没有成功之前是绝不能放弃的。

就业创业是一个艰难而困苦的过程,是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的。在探索就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是会发生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应具有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要有很高的要求。而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也是可以再我们的后天的学习中得到培养的,尤其是在大学的个环境里就更加容易培养我们这种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了。大学生活的人和事都让我们无时无刻的应对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和接下来会见面的人。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我们会慢慢的具有这种能力的,但前提是我们具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当然,我想每一个在大学学习的大学生而言都会具有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的。虽然有时我们会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但我们依然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的。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俗话说的好:没钱寸步难行啊!还是很有道理的,那面对这个问题时,大多数的人是会选择贷款的。当然,在这当面我们国家也是为鼓励大学生创业会有一些政策的,比如说为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当然,这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办法,这也是为我们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办法当然是对那些没有什么资本的大学生而言的,而对一些有资本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创业的资金就容易的许多了,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性让他们甚至可以少奋斗十年,就像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一样,他们的起步就至少可以让我多奋斗十年。当然我们不应该羡慕、嫉妒、恨,我们成不了富二代,但我们可以成为富二代他老爹。所以我们就必须为此不懈的努力着。

当我们解决资金的问题时,接下来需要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否需找我们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创业。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益事半功倍。当然,在合作伙伴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相互信赖,一个团队的合作是非常注重队员之间的信赖的。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团队的合作共同完成。然而,在合作中团队的信赖度不强,如何很好的高效的完成工作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是十分注重团队的合作的团队的成立标志着终于可以在事业上展开拳脚了,那这时我们还要找到让我们展示拳脚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为自己家所从事的行业找到市场,打开出路,我们应该认识到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决定着求职的环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就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职业是为了个人生存、生活,获得持续活动的一个必要途径,职业的选择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选择的。职业内涵是没有高下贵贱,对社会有用的就可以,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要在事业的领域里飞翔,我认为,需要有一对翅膀——哲学和文学艺术。为什么呢?哲学给我们睿智,文艺给我们灵感。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哲学智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文艺智慧是一种直接的智慧。有这两种智慧,我们就不怕不成功。人文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工程,哲学和文艺是人生起飞的两个翅膀。,我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知识的储备决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能在就业这条窄道上越走越宽?毫无疑问,实力与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领头兵。

一个人只有实力而不努力,这个人太懒;一个人只会努力而没有实力,这个人太蠢。当一个人实力与努力并重时,成功之路也就离你不远了。加油吧,同志们!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五

教育部日前召开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在当今“高校毕业生最难就业季”,怎样加强创业教育,切实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支持青年“走在创新创造前列”问:为什么说加强创业教育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答: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新体现。开展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支持青年“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加强高校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等学校加强创业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学以致用、自我发展、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扩大就业重在开源,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大学毕业生不应仅仅成为现有就业机会的拥有者,而且应成为更多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也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更多大学生成为创业者,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教育重要性得到较高认同问:《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出台之后,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情况如何?答:《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出台之后,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工作有力推进。一是创业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得到较高认同。许多高校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都需要加强创业教育。二是创业教育主渠道建设明显加强。许多高校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江苏省90%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黑龙江大学设置了8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三是结合专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许多高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黑龙江大学探索形成了“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温州大学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专业类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四是创业实践活动丰富多样。许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江南大学依托科技园区构建了集教学、实践、孵化、研究于一体的创业教育链,探索形成了“园区助推型”创业教育新模式。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问:怎样把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答: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大学生在“做中学”,着力培养创业能力。一方面高校应充分整合校内教育资源,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加强,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讲座、创业训练、创业项目设计、创业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支持学生创办并参加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依托校企联盟、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开展市场调查、项目设计、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与实践育人有着内涵方面的密切契合,我们要秉承实践育人理念,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搭建实践育人载体,强化实践育人措施,真正把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怎样破解问: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许多学校推行创业教育的难题,在张司长看来,应当怎样破解这一难题?答: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加强创业教育的重点任务,也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着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和水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高教司集中全国创业教育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组编了《创业基础》示范教材供高校选用。我们也鼓励各地各高校组织优秀专家学者,按照《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主要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编写出能够反映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最新经验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读性的教材。教育部高教司还将组织专家录制创业教育视频公开课,建设创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以解决高校普遍缺乏创业教育师资的难题。此外,我们要加大力度培训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开展以《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工作,帮助创业教育教师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从长远看,我们鼓励高校选派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或挂职,鼓励更多相关行业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到学校兼职或挂职任教,建立一支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高水平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六

对于创业的领域,很多人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也有些人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就业创业

论文

范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就业创业论文范文【一】

一、引言

独立学院作为原有高等教育资源的补充形式,着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深入实施新颖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有利于提升独立学院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更可在公办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争得一席之地,突显出自己在人才培养上的鲜明特色,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第一,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应当接受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欧美国家最早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已将其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并且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其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及专业,并且培养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才,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5%。总体上,国外的创新创业研究还未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但该项教育的课程体系健全,实践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涌现,成功经验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率高且效果显著。

第二,1980年前后,创业教育的思潮传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家确立“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促使高等教育事业在人才培养上作出重大改革。教育部挑选出9所高等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9所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吸收西方创新创业教育精华,逐渐形成了几种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典型,围绕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为重点;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典型,帮助学生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通过商业实战,为学生创业提供物资和技术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典型,重创新,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结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同时建立全天候开放的实验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场地、资金及技术咨询。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但其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而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存在许多问题。

三、如何解决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定位存在误区

独立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巧、技能,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操作层面,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另外,独立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用于减轻学生就业压力,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的过程和本质相违背。[1]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联动机制,必须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将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得长远而准确,并收获应有的成效。

(二)课程体系单一

一、缺少系统性,大部分只是表面性的开展活动、举办讲座,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把创新创业课程变成了就业指导课程中一个章节或辅助内容,学生只能选择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关的课程内容。[2]丰富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联系辅导员、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同学们在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实现个人在职业生涯的人生价值;坚持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传授与打造专业创新创业的实战氛围和平台相结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触及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教育,通过目标定位引导同学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汲取自身创新创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坚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是一个艰苦摸索的过程,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技能,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战胜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挫折。

(三)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基础培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注重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密切相关。[3]因此,独立学院应利用好目前转型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这将是影响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一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利用所在地区企业优势,建立校外创新创业校外指导教师队伍,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角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新创业技能;二是有效利用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整合,大部分独立院校都具有强大的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母体优秀的师资力量参与到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三是招聘独立学院自有师资力量,独立学院属于高等学校的潜力股,能为年轻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加入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自有教师队伍,才能更稳定的开展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河北的企业和高职教育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作为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也势必应在依托京津的先进创新创业理念、丰富的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身,以谋求更快更高的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连锁经营;创新创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整体突出了京津冀间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定位格局。同时,规划纲要的出台,意味着京津冀地区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会被纳入到体系化、全局性设计中,这有利于各行各业在京津冀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结构,建立一体化的市场。

一、河北服务业发展面临机遇

纵观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完善。有统计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由此可知,服务业在北京的聚焦程度较高,天津近几年快速发展服务业,河北除个别地区外,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发展规模与当地的人口规模匹配度较低,且大部分服务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且与京津相差巨大,尤其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严重不足,各项服务比较匮乏。规划纲要的实施,势必为河北服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良机,紧跟这一重大举措,为服务业提供高素质管理和应用人才的各院校均应认清形势,紧跟京津冀经济发展潮流,提前谋划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各专业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连锁经营管理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

连锁经营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品牌经营,店面标准化,管理规范,统一正规的进货渠道,较高素质的连锁专业人员等,现在的连锁经营已经不局限于酒店,饮食,服饰,教育等行业,已逐渐的转向互联网连锁,农资连锁等新型领域。河北省人口众多,服务业需求旺盛,河北在新的形势下会逐渐改变粗放型的产业结构,把新型产业迅速做大。规划纲要中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三地势必将建设统一开放的商贸流通市场,北京会将农资供应、物流和实体交易等部分向天津、河北转移,借此良机,作为与服务业密切相关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包括连锁类的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种植、农副业养殖、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实习、就业和创业,扩宽就业道路和方向。

三、新形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服务业及高职院校很多相关专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作为服务业发展方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抓住此良机快速提升发展自己才能做大做强。

1.加大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人的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能力。王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企业、服务业乃至大学生创业都提供了良好机遇,在校时应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创业精英人才,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目前河北连锁业存在的问题连而不锁,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管理体质及经营理念创新不够,统一配送比例和信息化服务不高,在这种情形下,新型产业会应时而生,例如农村连锁店建设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驱动下快速发展起来,都为我专业的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机遇。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转化就业意识,扩宽就业渠道,需要一改改过去大城市就业的观点,应该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

2.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教育。京津冀一体化的高职院校会逐步实现网上课程共享,学分学历互认;区域内的教师、学生等的互访;可加强教研、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形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要紧跟形势,加强与京津连锁行业协会的联系,定期参加组织的校企会议,了解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与京津开设连锁专业做的好的院校学习,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可以借鉴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加强自身专业的建设,利用京津院校的完善的实践资源,提高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联合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形势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突出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推进连锁专业课程建设的开放化,逐步实现所以课程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利用mooc、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京津连锁专业先进的知识;可以运用网络以及相关科技手段,建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网,掌握全面的用人信息,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按京津企业标准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利人才支撑。

3.构建京津冀一体化课程改革体系。京津冀三地高职院校应与京津冀企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建立课程合作研发制度,重塑职教理念,重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应根据连锁企业需要,把职业标准要求融入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应依据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明确新型产业和领域,做好自身专业设置和调整,注重对学生适应性的教育,适应更多的产业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技术技能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的质量。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对京津冀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京津冀域内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该在长远规划的前提下,改变以往被动的观念,实施符合京津冀未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均衡京津冀高校发展,增强三地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是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京津冀整体教育水平,并以此带动三地经济和社会的向前进步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目是逐步实施的,我定会关注发展动向,为连锁经营专业的发展寻找机会。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七

-----谈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

获得理想的工作是每个高校毕业生的追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日益剧增,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做好就业前的准备,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求职应聘前所应做好的准备。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

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就业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以平常心来看待失败。第三,正确认识自己,自我剖析。要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剖析,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自负者要经常自我批评,通过不懈努力,弥补自身不足:自卑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相比较的人群中所处的位置,以便扬长避短。因此,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就业面试的准备

题的过程也会减少紧张而且心里有底。同时还要准备好你对应聘单位要问的问题,最好准备好几个围绕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企业发展前景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获取有效信息,同时表达了你对此工作的兴趣以及智慧和热情。

三、认真准备好资料和相关信息的准备

数人获得面试机会,而招聘人员只会在一份简历上停留15秒左右,所以撰写简历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自己的必要内容:基本情况,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获奖情况和联系方式等,还要重点突出自己与岗位相应的亮点,并且在格式上要精心设计,不仅要重点突出,而且让别人在看简历时候很快找到相关内容。总的来说,简历的设计要追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最后编辑排版要规范,整体和谐。

所有的成功者,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他们比普通人有什么特殊的先天优势。要说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只能说是他们有着卓越而坚定的创业信念,同时有着锲而不舍的成功信念。每个人都有相当大的潜在能力,当一个人面临择业,忧心忡忡,担心失败的时候,多半不是真的不行。自己条件并不过硬,但别人也不见得比你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能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肯定自己,同时做好各项准备,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电子信息系 黄芳

2013/10/25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十八

一.公司摘要:

介绍公司的主营产业,产品和服务,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及成立地点.时间,所处阶段等基本情况。

二.公司业务描述:

介绍公司的宗旨和目标,公司的发展规划和策略。

三.产品或服务:

介绍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描述产品和服务的用途和优点,有关的专利,著作权,

政府批文等。

四.收入:

介绍公司的收入来源,预测收入的增长。

五.竞争情况几市场营销:

分析现有和将来的竞争对手,他们的优势及劣势,以及相应的本公司的优势和战胜竞争对手的方法。对目标市场作出营销计划。

六.管理团队:

对公司的重要人物进行介绍,包括他们的职务,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等。()公司的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人数,哪些职务空缺。

七.财务预测:

公司目前的财务报表,五年的财务报表预测。投资的退出方式(公开上市,股票回购.出售.兼并或合并)。

八.资本结构:

公司目前及未来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公司通融方式,融资前后的资本结构表。

九.附录:

支持上述信息的资料:管理层简历,销售手册,产品图纸等。其他需要介绍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28507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