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有助于发现不足,促进个人和组织的进步与发展。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以下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一
近几年来,关于毕业论文的废存之争有越演越烈之势。很多人提出毕业论文应该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真的不重要吗?我们知道本科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本科四年教学的一次检验,而且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的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废除毕业论文,而是要加强学生论文指导。面对论文质量不容乐观的现状,我们对师大英语专业近几届毕业生论文做过调查,发现学生论文写作质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毕业论文写作与求职、考研时间冲突。
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是安排在大四,本科生一般是11月份开始选题,到放寒假前完成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制定提纲等工作,最后一学期完成论文写作。然而,这段时间正是学生们开始四处找工作的时候,学生们不断地去参加各种招聘会的面试和考试,此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为了毕业后能进一步读研做最后的冲刺,也奔走于五花八门的考研辅导班,很多学生就连正常的上课都经常请假,更不能保证课后查资料、看书的时间了。为了让学生能找到工作,各院系也对学生的找工作请假现象开绿灯。这就使得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而第八学期一开始,学生又开始准备专业八级英语考试和毕业考试;此外,大多数未找到工作的学生则又不得不发起最后的冲刺;考研上线的学生准备复试,考研失败的学生则更是玩命般地寻找工作。在这种无论是时间和精力都不能完全投入的状态下学生们完成的论文质量可想而之了。
二、指导教师所学专业的局限和精力投入有限。
英语专业的毕业选题一般分为语言学、英美文学、文化、翻译、教学法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而每一届学生所选方向并不相同,也没规律可循,比如:07届学生选题时,大多数学生选择英美文学、文化、翻译、教学法,其中,选英美文学方向的学生有37人,语言学方向的仅有6名学生。这就使得非文学方向的老师也得指导自己研究方向之外的学生。有时候,文化、翻译方向学生多,很多教师就得跨方向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由于所研究专业的局限,很难对学生提出深层具体的指导建议,再加上近两年大学扩招,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本来就非常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指导,本来学生应该从初稿,修改;二稿,再修改;直到完成三稿,导师认可后方可参加答辩,由于指导老师专业知识的局限和自身精力有限,很多时候老师就浏览几遍,提点框架结构之类的建议就通过了。
三、学生固有的不良学习方法的影响。
大多数学生从上小学养成的学习习惯就是:老师讲,他们听,成天在题海里苦战,背重点,记题型;到了大学,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他们也就不看书了,只有少数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读一些书。即使老师布置了课外阅读书目,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只要不是考试内容,他们通常也不会去看。再加上写作课多是围绕着英语“专四”和“专八”考试的题型教学,虽然学生的通过率很高,但是说到毕业论文写作,很多学生还是不入门。就拿毕业论文选题来说吧,我们对以往几届毕业生做过了解,由于他们自入学以来看的书有限,根本不知道哪些问题前人已经研究过了?哪些问题尚未研究?哪些问题值得研究?根据几年来毕业生的论文情况调查,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选题大而不当。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选的题目过大、过笼统是无法写深、写透的。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重要起点,选题不恰当会导致整篇论文的失败。比如:有学生的论文题目是“宗教与文学”世界上有多种宗教,谈一种宗教,一篇学士论文都不可能谈透,更何况文学和宗教一起谈了。再比如:有的同学选题是“劳伦斯作品研究”。劳伦斯不仅是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70多篇中短篇小说、还有诗集、戏剧、散文集、游记。一篇本科毕业论文怎能把劳伦斯所有的作品论述清楚呢?诸如此类的题目还有很多。
四、改进方法。
1.调整论文写作时间。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提前到大三,因为经过系统的大学学年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英语专业知识,不必急着找工作,不用准备考研,学生的心态能够稳定下来查阅资料,有充足的时间阅读相关书籍,进行相关调研实践。指导老师可以按部就班地引导他们认真实施毕业论文的五个步骤: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构思、制定提纲;撰写初稿;最后修改定稿。这样,学生既有充裕的时间找工作和复习考研,又保证了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2.提高教师指导能力,实施论文选题双向选择。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责任心对毕业生的论文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指导教师首先要提高对毕业论文指导意义的认识。针对学生选题难的状况,每一位指导教师可在学生选题前,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给出几个参考选题供学生选用,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毕业论题,这样就大大避免了学生盲目选题、老师被动跨方向指导的被动局面。其次,每位指导教师一次指导学生3人左右,不能过多,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指导论文。更重要的是,要尽早在写作课中引导学生做好写毕业论文的准备。将往届的优秀毕业论文和水平一般的论文在课堂上介绍给他们,指出其可取之处,和应改进之处。这样做得好处是,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再存畏惧感,而且他们在平时就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搜集相关资料,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3.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改革考试模式。除了写作课之外,其他一些课程如“英国文学”课和“美国文学”课等考试形式可以让学生任选学过的一篇作品或未学过的作品,运用课堂学到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写成学期论文,这样既能改变他们固有的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模式,又能督促他们广泛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期论文写得优秀的同学,老师可以鼓励并帮助推荐发表并给予奖励,学院也可以在每年公开出版的研究文集中发表。大量的论文写作实践既能调动学生论文写作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又能提高他们毕业论文的质量。
总之,提高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不但需要老师的投入、学生的努力,还需要必要的监督措施和奖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阶段成果(项目号:g268)。]。
田鹰:天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xx,来自xx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我的自荐信,得知贵公司因工作需要招聘文员工作者,特来应聘。
在大学三年期间,系统学习了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秘书专业课程,为了能更好的胜任文员岗位工作最近我开始阅读大量关于企业管理知识以及人际关系公文写作方面的书籍,以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另外还经常参加很多社交活动,以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相信这些对我以后的文员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我对文员岗位的理解,我认为自己现在最缺乏的是文员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
如果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把握,我热爱工作,更钟爱文员工作,我的第一志愿便是中文系,因为我想做一名优秀的文员,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班级的板报负责人,负责宣传、黑板报之类的文字写作与编辑事务,具有很好的文字写作与编辑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为了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特意提交了这份自荐信,因为我有信心成为优秀的文员!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为了这份工作已经准备了很久,希望我的热情和执着能使您给我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最后,再次感谢您能看完这封信,让我也看到了成为贵公司工作人员的希望!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三
二、
开题报告。
内容。
(一)选题背景。
一部分人对电视剧中直观的血腥暴力场面产生了一阵阵热议。
选择本题主要是想从历史、文化、人物、史实等几个方面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水浒传》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读,例如,《水浒》小说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水浒传》的女性意识,水浒中中的象征主意手法的运用,《水浒中》中的生命伦理意识,《水浒传》的各种主要人物分析,人名的寓意,所反映的宗教观、价值观,通过不同角度对作品的细节进行剖析等等。
关于《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还是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例如:1990年第四期山西师大学报上名为《论水浒传的血腥气》一文中写到“小说在表现好汉们奋起抗争、铤而走险的时候,直接地、具体地描写了许多争打斗殴、杀人流血的场面,甚至不加掩饰地描写血淋淋的凶杀和吃人情景,造成了一种浓重的血腥气氛,所谓‘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第十回。《水浒传》所表现的这类场景,不仅一般人在现实生活中闻所未闻,即使在其他文艺作品中也绝无仅有,自然引起读者的注意。”还有《水浒争鸣》第九辑中认为“水浒英雄因暴决性格一怒而起的杀人行为,往往只是凭自己品行便判定对方有错对方该死,以自己为标准,随意裁断他人的性命,这种情况下的杀戮行为,往往不甚顾及,也不会在杀戮之前查询对方是否具有该死的恶行,这种杀戮行径,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实在是草营人命。因此我们说,水浒英雄因性格自负及暴决而引起的杀戮行为,虽经种种消解,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还是血腥味。”
学术界不少学者对《水浒传》所歌颂的梁山好汉形象提出了质疑,如大陆学者陈洪、孙勇进二位先生合著的《漫说水浒》在夏志清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了梁山好汉野蛮暴戾的行为,在指责了武松的血溅鸳鸯楼、宋江的计逼秦明入伙、李逵的劈杀小衙内、吴用的烧杀北京城等事件之后不无感慨地说:“水浒世界里的很多血腥气冲鼻的行为,连追求正义的幌子都没有,完全是为蛮荒的嗜血心理所驱。”
而2017年第二期《明清小说研究》中《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的问题迪考思考》一文中,认为水浒中产生的血腥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语境;二,不能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代替审美评价;三,把血腥残暴喜剧化、戏谑化、公式化。”
(三)初步设想。
本文拟在抓住关键词“血腥”,通过从本源到深入的方式,将其来源,发展,表现形式及其过去到现在的内涵变化进行较深的剖析,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影响。
(四)拟解决的问题。
1.把最重要的——“血腥”的意义进行深刻全面的解析,将血腥与暴力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弥补以往研究成果陈旧性和狭隘性。
2.将人物,意义,时间等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分析,以添补以往研究的一些领域的匮乏和粗浅。
三、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层次分析法。
从“血腥”的表面入手,进行更深一层的意义的挖掘。
2.系统分析法。
把《水浒传》这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人物刻画、写作方式、写作特点、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分析其血腥描写的具体含义和文化影响,引出暴力美学的部分内容,最后得出暴力血腥描写的最终含义。
四、论文撰写提纲。
1.何为“血腥”
1.1血腥的定义。
1.2血腥与其他相关暴力美学的关系。
1.3其他作品对血腥和暴力的描写。
2.《水浒传》中为什么会有“血腥”
2.1当时的历史文化条件。
2.2作者与读者当时的普遍心理与情绪影响。
2.3人物刻画的必备条件。
3.此血非彼血——“血腥”的现实文化意义与内涵。
3.1现代社会审美观念及其当时历史语境的不同。
3.2作者的心态以及环境熏染之下衍生出的情感宣泄。
3.3作者创作过程中潜在的暴力美学思维。
4.结语。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四
一、选题依据(包括课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
(一)研究意义。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它以独特的抒情方式表现士子的人生境遇及所带来的处世态度和心灵感悟,抒发的是平凡人最基本的情感,因而可以广泛的引起读者共鸣,长久的感动人。作为五言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古诗十九首》在谋篇、遣词、摹景、传情等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其他学者的观点,对《古诗十九首》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情感魅力及其影响几个方面来探讨。在取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加明确《古诗十九首》在摹景传情、借物抒怀这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所形成的独特的抒情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的认识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研究现状。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对它的研究围绕写作年代、作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修辞技巧、抒情艺术等多方面广泛展开。在情景交融的艺术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继承《文选》李善注的诠释型传统,如陈桂的《古诗十九首解》、钱基博的《古诗十九首讲话》,尤其是隋树森的《古诗十九首集释》,包括考证、笺注、汇释、评论等四个部分,是迄今为止收录资料最多,对于研究者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另一派是继承元人刘履《选诗补注》的分析型传统,如徐中舒的《古诗十九首考》、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等。
20世纪50到70年代,由于国内政治和社会原因,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进入空窗期,但海外汉学者和港台学者的研究成果弥补了中国大陆这一时期的“文化荒漠”,如劳节的《古诗“明月皎夜光”节候释》、台湾学者张清钟的《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等。材料丰富,内容翔实。
20世纪80年代后,《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局面主要表现为研究视野的拓宽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如王建华的《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王亚《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等。现代学者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多重微观分析,在理论层面的论述很少。此外,还有大量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论文,如黄凌的《欢愉之词难工,忧愁之词易好——谈古诗十九首的感伤情怀》。这一时期的研究触及了一些本质问题,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综上所述,20世纪对《古诗十九首》的情景交融艺术的研究有继承也有发展,有创新也有局限,关于《古诗十九首》情景艺术的研究,仍然有许多的研究空间。本文试图通过收集整合前人的研究材料,结合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古诗十九首》的情与景的艺术作一个整体的关照和全面系统的探讨,希望对《古诗十九首》情与景的艺术特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主要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xx。
[2]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
[3]王夫之。姜齐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3。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
[5]隋树森。古诗十九首[m]。北京:中华书局,1955。3。
[6]杨树增等。盛世悲音———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xx。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
[8]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3。
[9]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1。
[10]张秉光。漫谈《古诗十九首》的情与景的抒写。[j]。佛山: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90(01)。
[11]孟英。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12)。
[12]王亚。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d]。宿州: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13]王有景。《古诗十九首》与东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d]。重庆:重庆学院学报,20xx(03)。
[14]彭庭松。论《古诗十九首》之感伤情怀及审美特征[d]。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xx(12)。
二、研究方案(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
《古诗十九首》以抒情见长,本文着重探讨《古诗十九首》长于借用景物烘托情感、融情入景、寓情于景的抒情方法以及所创造出来的句短情长、事俗意真、情与景水x交融的艺术境界。分别从《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情感艺术和情感魅力及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来分析《古诗十九首》中动人的抒情艺术。为《古诗十九首》能够千古常新、永久的打动人的艺术魅力给出自己的解释。
(二)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
反复阅读诗歌,领悟深刻情感内容。
2、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找收集本市本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研究资料,充实论文的研究素材,从而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与大致思路对素材进行梳理、利用。
3、理论分析法。
在掌握足够丰富的资料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准确凝练的用作本文的理论支撑。
4、逻辑论证法。
在充分理解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和著作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对本文中有关问题作深入思考,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
(三)研究进度安排。
1。学生选题:20xx年10月21日前。
2。提交提纲:20xx年11月18日前。
3。开题报告:20xx年12月30日前。
4。论文初稿:20xx年3月10日前。
5。论文定稿:20xx年5月11日前。
6。论文答辩:20xx年5月26日。
三、写作提纲。
题目: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一、《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一)乱世流离——独处他乡的无依感。
1、游子思乡无路乐景写哀意。
(二)互藏其宅的情景相衬。
(三)婉转附物的托物起兴。
三、《古诗十九首》的情感魅力。
(一)语简意深的人之常情。
(二)伤时叹逝的感伤主义。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五
尊敬的xxxx公司领导:
您好!
感谢您查阅我的自荐材料,希望这次见面是我们愉快合作的开始。也非常愿意尽自己全力为贵单位服务,并希望您能给我这个机会。
我是xxx学院**级中文系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今年刚毕业;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成绩优秀;同时我也清醒地看到了时代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因此,我在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广泛涉及其他领域知识,这样能使我更好的胜任工作,但我同时也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在实践中求知,在求知中实践,才是作为一个现代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年大学生活构造了我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培养了我自立自强的人生信念,乐观随和、真诚宽容的个性,坚韧执著、豁达自信的个性。在生活中我认识到正确对待反面意见是一个人完善自我的捷径,进而与人坦诚合作,则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在学习中,我注意培养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院系班里组织的活动,使我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敬业精神和刻苦认真的工作态度,这也是我充满信心地加入到贵校单位的原因。
我不敢自誉明珠宝玉,更不能自誉才学超群。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世纪,在这个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给我一块土壤,我将用年轻的生命去耕耘。”这是新一代青年的口号,也是我的决心和信心。
从学校到社会,我知道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我所幸生活在乘风破浪的时代,只要奋斗和信心不止,前进的动力不衰,尽我所能,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和厚爱!
此致
敬礼!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六
您好!
我是xx大学中文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步入教育事业一直是我的梦想,xx大学的几年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了择业目标:做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久闻贵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成长展才的沃壤,重视教育,重视能力,上下团结一心,有坚实的教育基础,对此,我十分仰幕。现把一个真实的我以自荐书的形式展现给您,望贵校给我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为贵校出力争光,同时也圆我的育人梦想。
选择了教育事业,选择了xx大学,春风化雨育桃李的信念便铭刻于心。进入大学以后,我抓紧每一天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才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师范生,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观向上,对大是大非保持清醒认识,不畏难繁,有信心、有责任感。在能力培养上,校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校外广泛尝试,多次进行教学实践,既实践了所学,又锻炼了能力。
大鹏展翅,骏马飞驰都需要有自己的天地。贵校科学管理体制和明达的***人理念;使我坚信到贵校工作是我的明智选择。
最后,祝贵校广纳贤才,再创佳绩!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七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八
这里是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南,开题报告是开题者在确认论文主题之后,对论文初步确定内容的撰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1、论文标题:小学语文教改:课文范例与指点相结合。
2、论文次要观念:
小学是先生写作的启蒙阶段。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大局部小先生以为作文“难”,存在着“怕”作文、“厌”作文的景象。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初步研讨,我们觉得先生怕写习作除了是生活中不擅长细心察看、仔细考虑,缺乏作文素材的积聚外,不擅长灵敏运用文本中积聚的言语也是形成他们怕习作的重要缘由。面对先生怕写习作的心思,作文效率不高的现状,面对新情势下的课改。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结合小先生的实践,以教材中的课文爲范文,抓住课文的写作特征,指点先生从范文中学习相应的作文知识和技巧,并同时停止仿写训练,次要从课文的精彩片段、构造特点、言语特征三个方面停止仿写训练,不时进步先生的写作程度,把写作当成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1、研讨现状:
临时以来,作爲语文教学重头戏的作文教学,不断是我们教学中的单薄环节。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小先生只要13%的先生爱写作文,21%的先生有点喜欢作文,24%的先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36%的先生怕写作文,6%的先生厌恶作文。关于大局部小先生来说,习作真实是“万事扫尾难”:一难是没内容可写,二难是不知从什麼中央起笔,三难是言语干涩不详细,于是“怕”和“厌”的心境油但是生。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初步研讨,我们觉得先生怕写习作除了是生活中不擅长细心察看、仔细考虑,缺乏作文素材的积聚外,不擅长灵敏运用文本中积聚的言语也是形成他们怕习作的重要缘由。
经研讨剖析,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不管哪个版本、哪个年级的单元写作训练都和本单元的课文教学是一个无机的全体,与单元课文内容关系严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精彩片段、典型范例,非常有利于教员指点先生写作。
2、研讨意义:
面对先生怕写习作的心思,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面对新情势下的课改。在教学中,把作文教学与课文讲析无机结合,用课文范例指点先生入手写作,使范例的写作技巧成爲作文教学的无效资源,以课文范例爲指点、或让先生触类旁通,或让先生仿写,他们会感到有章可循,有凭可依,写起作文便会随心所欲,运用自若,既有格式的仿照,又有内容的启迪联想,这样临时训练,就能处理先生作文“难”的成绩了,同时进步写作教学的成效。
选题——查阅材料——写提纲——论文撰写——修正——定稿。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进度表:
20xx.4——20xx.5论文选题、定题。
20xx.6——20xx.8停止初步伐研,写好论文提纲。
20xx.10——20xx.11完成论文初稿,指点教师审阅。
20xx.12——20xx.1论文中期反省。
20xx.1——20xx.2论文定稿打印。
20xx.3指点教师审阅。
20xx.5毕业论文辩论。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九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菏泽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xx级x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毋庸质疑,其奇特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和深度的思考,深深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作为与金庸同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所缔造的“卫斯理”神话,有必要在文学界引起重视并加以研,但是当前而言,研究工作极其零散,毫无系统性,甚至可以说是空白。
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重新大量阅读了卫斯理系列经典小说。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做进一步的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为了完成论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和卫斯理中文网。
在邵子华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
开题报告。
初稿,
毕业论文。
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xx年5月20日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审美特征上的通俗性,,在阐释上首先指出了科幻小说的审美特征,然后针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审美特征做进一步探讨,得出其小说的幻想性远大于科学性的写作特点。
第二部分,针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故事内容进行探讨,综合分析作者倪匡创作时在科学与幻想上的优劣,得出其在故事情节的创作上更具的特色,即其故事性强,背景宽广,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迷。
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了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新的写作手法,即“倪式故事新编”。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部分的卫斯理系列科幻作品展开分析,总结出这一创作特色。
第四部分,对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的创作主题和作品中人物进行探讨,从三个小的方面具体分析得出卫斯理系列科幻小说作品主题复杂多样、主要人物的单一性、人物塑造各具特色。
第五部分,主要是深入挖掘作品在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对自由平等及人性方面的思考,从小说思想意义的高度,对小说的创作进行分析。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篇论文的简单的介绍,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范文二: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我是惠州学院中文系本2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再论苏轼寓惠。
散文。
》,我的指导老师是曹国安讲师。我当初之所以选择研究苏轼的寓惠散文,主要是因为苏轼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家,他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的通才,在散文创作方面,他更是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和文坛领袖,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古诗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在苏轼四十多年的文艺创作生涯中,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含括了众多的体裁品类。苏轼在寓惠期间,不仅创作了大量的。
诗词。
同时也写了不少散文作品包括书信在内共有326篇。这些寓惠散文作品便成了我研究此课题的最直接的文本基础。此外在大学学习期间我选修了苏轼寓惠研究方面的相关课程对苏轼在贬谪惠州的相关事宜有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有利于该课题的研究和写作工作的开展。
我的论文《再论苏轼寓惠散文》主要从苏轼的散文及其寓惠期间的时代背景入手,着手从苏轼的思想品格和人生哲学的角度,结合苏轼寓惠散文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去探讨苏轼寓惠散文的内容题材和艺术特色,并尝试挖掘出苏轼寓惠散文的文化价值来。
具体说来,我的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总体上介绍苏轼散文创作及其在寓惠期间的贬谪生活经历和散文创作。
第二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去阐述苏轼寓惠散文的内容题材。苏轼寓惠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意深邃,感情真挚,充满理趣。或写景状物,寄寓深远;或谈经论道,释说世理;或叙古述今,慨叹人生;或缅怀亲友,诉说真爱。
第三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去阐述苏轼寓惠散文的艺术特色。苏轼寓惠散文,艺术形式灵活多变,笔锋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恳切,寓意深远理趣,语言平淡简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闲适旷达,浑然天成;情如泉涌,随物赋形;辞达;命题立意,新颖深刻,高远幽邃;沉稳渐熟,平淡简朴。”五方面的内容。
第四部分则简明地阐述了苏轼寓惠散文具有三方面的文化价值,包括:苏轼寓惠散文是后人研究苏轼寓惠经历的重要历史文献;苏轼寓惠散文是他晚年文艺思想、审美情趣发生转变的佐证;苏轼寓惠散文是苏轼所有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目前学术界在苏轼散文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近20年来,出版和发表了数量可观的散文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但在苏轼寓惠散文研究方面的论文还很少,除了零散的一些论文外,在这个方面几乎是个未开垦的处女地。因此进行苏轼寓惠散文研究具有现实的学术价值。虽然我的论文是《再论苏轼寓惠散文》,但与前人所写的《试论苏轼寓惠散文》相比,具有创新之处,就是我在阐述了苏轼寓惠散文的内容题材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了苏轼寓惠散文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来。
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苏轼寓惠散文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并参考了部分毕业论文总结范文。这得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
国学。
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曹国安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其中,我的论文题目就是在曹老师的提议下而最终拟定的。在这里,我对他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02。
abstract…………………………………………………………………………03。
前言………………………………………………………………………………………04。
(一)意境的来源………………………………………………………………………05。
(二)散文取胜于意境……………………………………………………………………05。
二、张爱玲散文的意境美…………………………………………………………………06。
(一)启示现实人生的苍凉美……………………………………………………………06。
1.苍凉感的产生…………………………………………………………………………06。
2.苍凉美的表现…………………………………………………………………………07。
(二)传达寻常人生图景的世俗美……………………………………………………07。
1.世俗的原因………………………………………………………………………07。
2.世俗的张爱玲………………………………………………………………………08。
3.世俗美的体现………………………………………………………………………08。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一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将“幸福”作为其研究对象,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科学实验方法与科学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自身固有的能力和思维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能力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正面、乐观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内在的潜在能力、个人目标动机和各自的思维发展等。积极心理学坚信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有自我意志的系统,它兼有潜在的矛盾冲突以及冲突后自动完善修复的功能,所以说,个体的最终发展状态一般都是由个体自主决定的。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和创造力培养等方面。简单而言,积极心理学就是采用科学实验的原则和方法来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来研究和发掘人类内在甚至是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终极目标则是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当今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理科类的技术性人才需求量增大,而中文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似乎遇到了瓶颈,那么如何在如何使高校的中文专业教育问题与当今社会现实相结合是一个重大课题,相应的,如何为广大的中文专业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前景,如何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是我们力图解决的问题。积极心理学中“扩展”、“正念”、“灵性”、“自我效能”、“习得性乐观”、“希望”等观点对文科类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得到幸福,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对于心理上的幸福感的追求尤其强烈,对生活的体验也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深刻,在这个对于物欲极大追求的今天,既没有理工科类专业的技术,也没有任何一项技能的专门学习,面对其他专业强势的竞争,工作上以及生活中势必会有很大压力,而中文系本身,也容易出现对未来的期盼过高的状况,那么这时势必心理上会产生落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激发自己的潜能,最终收获幸福人生是我们所关注的。高校教师要善于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提高自我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念,加强学生的心理意志,关注大学生的自我能动性,提升他们独立的完成任务的能力,最大可能的让他们满足于现在的学习状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生活,克服工作学习上的压力和困难,从而获得幸福感。
首先,对于未来有明确的定位,以积极的情绪面对未来,积极心理学在这一方面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文学类的文本看的较多,每一本书中都是作者的生活体验,那么看书就如同阅读别人的人生经历,自然会比别人多一倍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势必在精神层次上有所追求。而且中文专业并不属于实用性强的专业,所学最多的是为提高个人修养,所以学生的生涯规划会与其他的实用型的专业有很大的区别。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内在启发,心理学上认为积极的情绪就是在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取得进展或者得到外界的肯定后所产生的情绪。如果一个人带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生活的话,自我控制的能力也会比较强,就是可以清楚地认知自己的所做,并且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地情绪,这时做事的效率明显比消极态度下呈现的要高,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对于高校老师来讲,在教育中要渗透这样的观点,帮助学生尽可能的发挥他们潜在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还有将学生所学的思想知识落实于实践,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学生们能够独自的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与挑战。
其次,在人格方面,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研究个人正面的内在能力,如家庭中爱与被爱的能力、工作上的接受能力以及与人交际的能力、生活的适应能力,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与创造的能力,个人的智力和灵性。它强调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同时也强调积极的外在文化。当然大多数能力都是先天以及后天的双向影响下产生的,所以说,大学生的品质不仅仅受父母的遗传因素影响,而且与其生活的环境是密切相关,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学校生活,不同的学生因不同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的解释、想法,结果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和结果。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情况下,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也会做出不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结果,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每个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以及当下的环境或者说个人心态的迥异,对于问题的解析和阐释能力受到影响,所以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以人性善、人格优为出发点,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掘学生的潜力,发现学生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
总之,积极心理学即发掘人本质中的积极因素,并以幸福为最终的目的。由此,高校中文系辅导员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正面的情绪为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内在环境,本质善良的人性促进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二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
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三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它以独特的抒情方式表现士子的人生境遇及所带来的处世态度和心灵感悟,抒发的是平凡人最基本的情感,因而可以广泛的引起读者共鸣,长久的感动人。作为五言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古诗十九首》在谋篇、遣词、摹景、传情等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其他学者的观点,对《古诗十九首》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情感魅力及其影响几个方面来探讨。在取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加明确《古诗十九首》在摹景传情、借物抒怀这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所形成的独特的抒情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的认识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研究现状。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对它的研究围绕写作年代、作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修辞技巧、抒情艺术等多方面广泛展开。在情景交融的艺术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继承《文选》李善注的诠释型传统,如陈桂的《古诗十九首解》、钱基博的《古诗十九首讲话》,尤其是隋树森的《古诗十九首集释》,包括考证、笺注、汇释、评论等四个部分,是迄今为止收录资料最多,对于研究者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另一派是继承元人刘履《选诗补注》的分析型传统,如徐中舒的《古诗十九首考》、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等。
20世纪50到70年代,由于国内政治和社会原因,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进入空窗期,但海外汉学者和港台学者的研究成果弥补了中国大陆这一时期的“文化荒漠”,如劳节的《古诗“明月皎夜光”节候释》、台湾学者张清钟的《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等。材料丰富,内容翔实。
20世纪80年代后,《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局面主要表现为研究视野的拓宽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如王建华的《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王亚《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等。现代学者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多重微观分析,在理论层面的论述很少。此外,还有大量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论文,如黄凌的《欢愉之词难工,忧愁之词易好——谈古诗十九首的感伤情怀》。这一时期的研究触及了一些本质问题,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综上所述,20世纪对《古诗十九首》的情景交融艺术的研究有继承也有发展,有创新也有局限,关于《古诗十九首》情景艺术的`研究,仍然有许多的研究空间。本文试图通过收集整合前人的研究材料,结合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古诗十九首》的情与景的艺术作一个整体的关照和全面系统的探讨,希望对《古诗十九首》情与景的艺术特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主要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xx。
[2]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
[3]王夫之。姜齐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3。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
[5]隋树森。古诗十九首[m]。北京:中华书局,1955。3。
[6]杨树增等。盛世悲音———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xx。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
[8]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3。
[9]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1。
[10]张秉光。漫谈《古诗十九首》的情与景的抒写。[j]。佛山: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90(01)。
[11]孟英。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12)。
[12]王亚。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d]。宿州: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13]王有景。《古诗十九首》与东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d]。重庆:重庆学院学报,20xx(03)。
[14]彭庭松。论《古诗十九首》之感伤情怀及审美特征[d]。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xx(12)。
(一)研究内容。
《古诗十九首》以抒情见长,本文着重探讨《古诗十九首》长于借用景物烘托情感、融情入景、寓情于景的抒情方法以及所创造出来的句短情长、事俗意真、情与景水x交融的艺术境界。分别从《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情感艺术和情感魅力及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来分析《古诗十九首》中动人的抒情艺术。为《古诗十九首》能够千古常新、永久的打动人的艺术魅力给出自己的解释。
(二)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
反复阅读诗歌,领悟深刻情感内容。
2、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找收集本市本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研究资料,充实论文的研究素材,从而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与大致思路对素材进行梳理、利用。
3、理论分析法。
在掌握足够丰富的资料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准确凝练的用作本文的理论支撑。
4、逻辑论证法。
在充分理解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和著作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对本文中有关问题作深入思考,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
(三)研究进度安排。
1。学生选题:20xx年10月21日前。
2。提交提纲:20xx年11月18日前。
3。开题报告:20xx年12月30日前。
4。论文初稿:20xx年3月10日前。
5。论文定稿:20xx年5月11日前。
6。论文答辩:20xx年5月26日。
题目: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一、《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一)乱世流离——独处他乡的无依感。
1、游子思乡无路乐景写哀意。
(二)互藏其宅的情景相衬。
(三)婉转附物的托物起兴。
三、《古诗十九首》的情感魅力。
(一)语简意深的人之常情。
(二)伤时叹逝的感伤主义。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四
(一)选题背景。
一部分人对电视剧中直观的血腥暴力场面产生了一阵阵热议。
选择本题主要是想从历史、文化、人物、史实等几个方面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水浒传》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读,例如,《水浒》小说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水浒传》的女性意识,水浒中中的象征主意手法的运用,《水浒中》中的生命伦理意识,《水浒传》的各种主要人物分析,人名的寓意,所反映的宗教观、价值观,通过不同角度对作品的细节进行剖析等等。
关于《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还是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例如:1990年第四期山西师大学报上名为《论水浒传的血腥气》一文中写到“小说在表现好汉们奋起抗争、铤而走险的时候,直接地、具体地描写了许多争打斗殴、杀人流血的场面,甚至不加掩饰地描写血淋淋的凶杀和吃人情景,造成了一种浓重的血腥气氛,所谓‘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第十回。《水浒传》所表现的这类场景,不仅一般人在现实生活中闻所未闻,即使在其他文艺作品中也绝无仅有,自然引起读者的注意。”还有《水浒争鸣》第九辑中认为“水浒英雄因暴决性格一怒而起的杀人行为,往往只是凭自己品行便判定对方有错对方该死,以自己为标准,随意裁断他人的性命,这种情况下的杀戮行为,往往不甚顾及,也不会在杀戮之前查询对方是否具有该死的恶行,这种杀戮行径,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实在是草营人命。因此我们说,水浒英雄因性格自负及暴决而引起的杀戮行为,虽经种种消解,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还是血腥味。”
学术界不少学者对《水浒传》所歌颂的梁山好汉形象提出了质疑,如大陆学者陈洪、孙勇进二位先生合著的《漫说水浒》在夏志清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了梁山好汉野蛮暴戾的行为,在指责了武松的血溅鸳鸯楼、宋江的计逼秦明入伙、李逵的劈杀小衙内、吴用的烧杀北京城等事件之后不无感慨地说:“水浒世界里的很多血腥气冲鼻的行为,连追求正义的幌子都没有,完全是为蛮荒的嗜血心理所驱。”
而20xx年第二期《明清小说研究》中《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的问题迪考思考》一文中,认为水浒中产生的血腥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语境;二,不能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代替审美评价;三,把血腥残暴喜剧化、戏谑化、公式化。”
(三)初步设想。
本文拟在抓住关键词“血腥”,通过从本源到深入的方式,将其来源,发展,表现形式及其过去到现在的内涵变化进行较深的剖析,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影响。
(四)拟解决的问题。
1、把最重要的——“血腥”的意义进行深刻全面的解析,将血腥与暴力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弥补以往研究成果陈旧性和狭隘性。
2、将人物,意义,时间等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分析,以添补以往研究的一些领域的匮乏和粗浅。
三、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层次分析法。
从“血腥”的表面入手,进行更深一层的意义的挖掘。
2、系统分析法。
把《水浒传》这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人物刻画、写作方式、写作特点、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分析其血腥描写的具体含义和文化影响,引出暴力美学的部分内容,最后得出暴力血腥描写的最终含义。
四、论文撰写提纲。
1、何为“血腥”
1.1血腥的定义。
1.2血腥与其他相关暴力美学的关系。
1.3其他作品对血腥和暴力的描写。
2、《水浒传》中为什么会有“血腥”
2.1当时的历史文化条件。
2.2作者与读者当时的普遍心理与情绪影响。
2.3人物刻画的必备条件。
3、此血非彼血——“血腥”的现实文化意义与内涵。
3.1现代社会审美观念及其当时历史语境的不同。
3.2作者的心态以及环境熏染之下衍生出的情感宣泄。
3.3作者创作过程中潜在的暴力美学思维。
4、结语。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五
明清文言梦幻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梦幻小说经历了先秦的萌芽、六朝的发轫、唐宋的定型、蒙元的平寂,至明清时期达到辉煌。
对明清梦幻小说进行研究可以更为清晰地探索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情节范型和叙事神理,从而在历史纵线上观照文言梦幻小说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对传统古典小说的继承和超越中文系毕业论文提纲中文系毕业论文提纲。
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自明建国起至嘉靖初年,以“剪灯”系列为代表,文言梦幻小说逐渐走出蒙元低谷,进入承前启后的复苏期;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和黑暗的政治使得梦幻题材成为文士抒发情怀、消释块垒的重要载体,文言梦幻小说相继涌现。
而《聊斋志异》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言梦幻小说走出唐传奇梦幻小说的光环步入一个新的高峰;雍正至乾嘉年间,《聊斋志异》的风行,促使模拟效颦之作继踵激增,风起云涌,繁荣一时,出现了许多颇有新意、颇有创制的作品;道光以后,文言梦幻小说逐渐落潮,直至完全终结,退出历史舞台。
因渴望自由平等、精神交通的婚恋,故而在精神上幻想一种理想婚恋的“婚姻艳遇范型”;
以梦幻的形式承载某种政治目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负的“政治话语范型”;受佛教思想、佛经故事影响,用小说的体裁于梦中劝诫世人弃恶从善,以淳化社会风俗的“果报轮回范型”;以梦游地狱和梦游仙境的形式批判现实的黑暗与表达理想社会图景的“游冥游仙范型”。
梦幻小说自有一套叙事策略,尽管其并非文言梦幻小说所专有。
文言梦幻小说是文士的主体性创造活动的结晶,真实地反映了文士的审美心态和审美追求。
受梦幻本身所具有的朦胧性、虚幻性等特有属性的决定,明清时期的文言梦幻小说体现出鲜明的虚实相生的浪漫幻设特点、姿彩各异的语言特色以及浓郁的诗情画意韵味中文系毕业论文提纲论文。
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的渐趋势微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它却将梦幻载体的精髓注入其后文学体裁。
民国之后,五四时期,梦幻题材的一度繁荣,当与此有一定关系。
因此,通过对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的集中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题材、范型之发展渊源及其艺术特色,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文言梦幻小说的整体面貌。
中文摘要3-4
英文摘要4-8
引言8-23
一、文言梦幻小说的界定8-11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六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它以独特的抒情方式表现士子的人生境遇及所带来的处世态度和心灵感悟,抒发的是平凡人最基本的情感,因而可以广泛的引起读者共鸣,长久的感动人。作为五言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古诗十九首》在谋篇、遣词、摹景、传情等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其他学者的观点,对《古诗十九首》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情感魅力及其影响几个方面来探讨。在取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加明确《古诗十九首》在摹景传情、借物抒怀这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所形成的独特的抒情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的认识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研究现状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对它的研究围绕写作年代、作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修辞技巧、抒情艺术等多方面广泛展开。在情景交融的艺术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继承《文选》李善注的诠释型传统,如陈桂的《古诗十九首解》、钱基博的《古诗十九首讲话》,尤其是隋树森的《古诗十九首集释》,包括考证、笺注、汇释、评论等四个部分,是迄今为止收录资料最多,对于研究者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另一派是继承元人刘履《选诗补注》的分析型传统,如徐中舒的《古诗十九首考》、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等。
20世纪50到70年代,由于国内政治和社会原因,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进入空窗期,但海外汉学者和港台学者的研究成果弥补了中国大陆这一时期的“文化荒漠”,如劳节的《古诗“明月皎夜光”节候释》、台湾学者张清钟的《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等。材料丰富,内容翔实。
20世纪80年代后,《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局面主要表现为研究视野的拓宽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如王建华的《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王亚《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等。现代学者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多重微观分析,在理论层面的论述很少。此外,还有大量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论文,如黄凌的《欢愉之词难工,忧愁之词易好——谈古诗十九首的感伤情怀》。这一时期的研究触及了一些本质问题,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综上所述,20世纪对《古诗十九首》的情景交融艺术的研究有继承也有发展,有创新也有局限,关于《古诗十九首》情景艺术的研究,仍然有许多的研究空间。本文试图通过收集整合前人的研究材料,结合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古诗十九首》的情与景的艺术作一个整体的关照和全面系统的探讨,希望对《古诗十九首》情与景的艺术特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主要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xx。
[2]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
[3]王夫之。姜齐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3。
[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
[5]隋树森。古诗十九首[m]。北京:中华书局,1955。3。
[6]杨树增等。盛世悲音———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xx。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
[8]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3。
[9]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1。
[10]张秉光。漫谈《古诗十九首》的情与景的抒写。[j]。佛山: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90(01)。
[11]孟英。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12)。
[12]王亚。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d]。宿州: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13]王有景。《古诗十九首》与东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d]。重庆:重庆学院学报,20xx(03)。
[14]彭庭松。论《古诗十九首》之感伤情怀及审美特征[d]。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xx(12)。
(一)研究内容
《古诗十九首》以抒情见长,本文着重探讨《古诗十九首》长于借用景物烘托情感、融情入景、寓情于景的抒情方法以及所创造出来的句短情长、事俗意真、情与景水x交融的艺术境界。分别从《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情感艺术和情感魅力及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来分析《古诗十九首》中动人的抒情艺术。为《古诗十九首》能够千古常新、永久的打动人的艺术魅力给出自己的解释。
(二)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
反复阅读诗歌,领悟深刻情感内容。
2、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找收集本市本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研究资料,充实论文的研究素材,从而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与大致思路对素材进行梳理、利用。
3、理论分析法
在掌握足够丰富的资料基础上,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准确凝练的用作本文的理论支撑。
4、逻辑论证法
在充分理解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和著作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对本文中有关问题作深入思考,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
(三)研究进度安排
1。学生选题:20xx年10月21日前。
2。提交提纲:20xx年11月18日前。
3。开题报告:20xx年12月30日前。
4。论文初稿:20xx年3月10日前。
5。论文定稿:20xx年5月11日前。
6。论文答辩:20xx年5月26日。
题目: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一、《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一)乱世流离——独处他乡的无依感
1、游子思乡无路乐景写哀意
(二)互藏其宅的情景相衬
(三)婉转附物的托物起兴
三、《古诗十九首》的情感魅力
(一)语简意深的`人之常情
(二)伤时叹逝的感伤主义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七
《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艾米丽·勃朗特笔下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更是以他特有的性格和对爱情的追求方式深深的吸引了众多读者。选题的目的在于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希思克利夫的性格进行分析,提出希思克里夫内心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剧烈冲突,以及他内心中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由爱为恨的转变过程。研究在疯狂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复杂的心态,以此展现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扭曲的性格,进而阐述人性在扭曲社会中发生裂痕,扭曲和毁灭的社会根源。
通过描述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展现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在畸形社会中人性扭曲,进而变得暴虐无情,产生强烈的复仇心理,达到复仇目的以后以自杀告终,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从男主人公出走,重归,报复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人格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进而提出自己对这部作品深刻的理解,努力发掘人性的现实意义,展现《呼啸山庄》对人物深刻的心理描写所体现出的巨大艺术魅力。
1、《呼啸山庄》出版时并未引起国内外评论界多大的注意,即便是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所引起的巨大震撼也被认为令人作呕的恐怖,评论界一些人斥之为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认识到这部书的价值。作品发表一百五十年来,从最初的遭受冷遇,到后来的备受崇拜,评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如今,《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艾米丽·勃朗特也因此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唯一可以同莎士比亚齐名的伟大作家。但是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尽管也有少数评论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与同情,认为他的复仇是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的正常反应,但多数评论家都对他横加指责,认为他的复仇毫无人性可言。
2、在国内,很多学者对《呼啸山庄》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从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故事结构上分析它的思想主题,也有的学者对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对婚姻爱情的自我追求进行研究,有的学者对作品所运用的哥特式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性格、形象分析上。通过对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疯狂的复仇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其复仇根源,探询他的悲剧人生。
3、在国内有很多研究《呼啸山庄》的作品,如葛志宏的作品《论呼啸山庄中的现代主义因素》,袁翠珍的作品《一个扭曲的灵魂——简评〈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黄晓燕的《仇恨与爱情》等等。
理论研究法:通过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研究分析,增强对作品主人公的了解,并对其形象进行深刻的研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分析法:通过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形象性格的分析对比,对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分析。
文本分析法:通过阅读作品,分析文章的主要思想及精神信仰,价值追求等,充分显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英]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杨苡译,译林出版社,1990年。
[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美]约翰·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王宁译,三联书店,1987年。
黄晓燕:《仇恨与爱情》,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张厚得:《西方文论精解》,吉林大学出版社,20xx年。
方平:《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年。
徐光兴:《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
第10周(5月7日——5月12日)撰写开题报告,整理已有文献资料。
第11周(5月13日——5月19日)撰写论文提纲,确定文章框架结构。
第12周(5月20日——5月26日)完成正文部分,形成初稿。
第13周(5月27日——6月2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
第14周(6月3日——6月9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进行再次完善。
第15周(6月10日——6月16日)论文定稿,装订成册。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八
曹雪芹《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塑造的贾母虽然不是中心人物,却如同纽带连接着重要的人与事;虽然她生活闲适、注重享乐,却以“世事洞明”的经验掌握着荣府的全局;虽然她是以贾府为首的封建贵族家长的首席代表,应该严守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规则,但是她言行举止的深处却分明透射着严重违反“封建规范”的叛逆之光。
一、贾母对待宝玉、黛玉及她们的爱情的态度、做法不合封建“正道”,具有叛逆性。
1.对宝玉的“大逆不道”用宠爱、纵容培育了他的叛逆思想;
2.对黛玉的“不靠谱”贾母同样用爱的外衣包裹,任其发展;
3.宝黛的自由恋爱严重违背封建礼教,贾母非但不予干涉,反而暗中促成。
二、贾母处理家庭事务的.决策违背封建礼教规则,充满叛逆性。
1.违背长幼有序,冷落袭了爵的长子贾赦,偏爱次子贾政;
2.重女权,任王夫人、王熙凤家政大权独揽,飞扬跋扈;
3.贾赦欲娶鸳鸯时,她严辞柯责儿子,保护仆女;
4.倡导男女平等,注重培养孙女才艺。
三、贾母喜爱的、调教出来的仆女的超级叛逆性格映射出她思想深处的叛逆。
晴雯、鸳鸯的叛逆可谓大逆不道,足以让封建统治者惊心动魄,贾母却爱着她们、护着她们。
综上所述,贾母虽以“老封君”表面形象维护着封建礼教,许多行为却越出“正轨”,是叛逆的。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十九
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随着论文的完成划上句号,本课题在选题及进行过程中得到周游老师的悉心指导。论文行文过程中,周老师多次帮助我分析思路,开拓视角,在我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周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踏实坚韧的工作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再多华丽的言语也显苍白。在此,谨向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大学四年来,中文系所有老师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怀,正是您们的辛勤工作,才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学业,取得学位。浓浓师恩,终生不忘。
感谢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的所有老师对我生活和工作的关怀。在你们的帮助和陪伴下走过的大学岁月,给了我最好的锻炼和最快的成长。
感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沈|大哥,在我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我技术上的'极大支持和心理上的鼓励。感谢曹玉鹏和姜鹏,是你们的陪伴让我度过了最难过的时光;感谢吴爽,是你教会了我如何简单地快乐;感谢安莉,是你让我懂得温暖。
感谢我的室友们,尤其是黄媛媛,我们一起经历过的聚散喜悲,一起走过的每一段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友情的无私为我们的大学时光重重地写下了无悔。
感谢我的家人,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我将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你们欣慰。
最后,我感谢大学四年以来给过我帮助和关注的所有人,更加感谢给过我挫折的所有人。你们用不同的方式给了我成长,也是你们促使我在走过的大学时光里一直努力,终可以在毕业的那一天无愧的说一声:青春无悔。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二十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例析。
与论文选题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毋庸讳言,当前社会用字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这不仅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往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也损害了汉字的正常使用和健康发展。社会用字是指书写、印刷、刻制、浇铸等具有公共性、示意性的汉字,主要包括计算机用字、出版印刷用字、影视屏幕用字和城镇街头用字。规范社会用字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问题,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广告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广告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引导消费、扩大出口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也成为社会公众较为关注的事物。中国的广告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不断更新,是语言创新比较活跃的领域,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有些甚至成为同时期的流行语,对丰富我国语言文字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商家店铺为了出新,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语法错误、用字错误、表意不清等问题。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其他相关规章,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目前社会用字中的不规范现象:
某些地方还存在大量繁体字。尽管各市情况不同,但就整体而言,繁体字的比例仍较高。这包括牌匾、告示和广告用字,商品的名称、说明文字和临时性的宣传用字。它们分布于街头、商场、火车、轮船等各种外显用字领域。
许多已废止的二简字仍在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虽于1986年6月废止,但有些字仍在一定范围内用,有的已出现在正式牌匾中,如雪、建、停、器、餐等字的二简字。
出现了一些生造简化字。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生造简化字。两、插、零、裤、管、楼、锅、场、源、现、营、出、磁等字,都有相应的生造字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人既想用繁体字但又不愿忍受繁体字繁琐的笔画的矛盾心态。
错别字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目前社会用字中还有一些错别字,如:电览(缆)、紫沙(砂)壶、隹(佳)肴、电揽(缆)厂、装璜(潢)、萍(苹)果店、油柒(漆)、密(蜜)饯、家俱(具)等。有些别字到了是非难辨的地步。
外文使用不规范。《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广告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如因特殊需要配合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时,应当采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不得在同一广告语句中夹杂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但是调查发现,有的商家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m】,北京,语文出版社,。
齐沪扬,《商业广告中繁体字使用情况的调查》【期刊论文】3月。
左民安,王尽忠著《细说汉字部首》【m】北京出版社20xx年版。
王祥之著《图解汉字起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1版。
《咬文嚼字》杂志。
左民安著.《细说汉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xx:321.
王贵元《汉字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3)邵敬敏,广告语研究的现状与我们的对策【j】。
(4)赵炎,论我国现代广告语特性及用词不当【j】。
(5)赵娟李媛莉,牌匾广告错别字现象剖析【j】。
(7)周丽萍,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高城市文化品位【j】浙江嘉兴学院314001。
(13)何林英,浅析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及对策【j】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
(15)李祥鹤,社会用字混乱原因辨【j】。
(18)季素彩,社会用字之怪现象【j】。
(19)李现乐,社会用字中的外文使用状况调查。
(20)王铁昆,实现沫字规范化基础教育责任大。
兼谈语文教师如何在汉字规范化中发挥积极作用【j】。
(21)王大刚,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用字环境的策略【j】。
(28)林焘,也谈消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j】。
(30)陈郁玲,街头用字规范化探究【j】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0。
论文的基本观点:
规范使用国家法定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店面招牌和广告牌的不规范用字既影响正常交流,也影响了市容市貌,本文以宿迁市区店面招牌、广告牌用字为着眼点,对一些常见的错别字进行分析,并注意对易混易错字进行辨析,并进一步找出其深层易错原因。
本文首先着重介绍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滥用繁体字,如宾馆賓馆、理發店、皇後大酒店。
乱用简化字,如宫保鸡丁宫爆鸡丁、鸡蛋鸡旦、候车点侯车点。
误用异体字,如装璜装潢、打蜡打腊、充气冲气。
改换谐音字,如一往情深、咳不容缓。
其次本文探讨这些不规范用字形象出现的原因。
使用者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使用者自身素质问题,受教育程度低。
使用者为了吸引消费者,达到推销的目的,在广告牌上标新立异。
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纵容了不规范用字行为。
最后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强化使用者的用字规范意识。
加强学校语文教学力度,夯实基础,提高全民素质。
制定社会用字管理法规、条例。
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中文系毕业论文篇二十一
abstract…………………………………………………………………………03。
前言………………………………………………………………………………………04。
一、源远流长的散文魅力——意境…………………………………………………05。
(一)意境的来源………………………………………………………………………05。
(二)散文取胜于意境……………………………………………………………………05。
二、张爱玲散文的意境美…………………………………………………………………06。
(一)启示现实人生的苍凉美……………………………………………………………06。
1.苍凉感的产生…………………………………………………………………………06。
2.苍凉美的表现…………………………………………………………………………07。
(二)传达寻常人生图景的世俗美……………………………………………………07。
1.世俗的原因………………………………………………………………………07。
2.世俗的张爱玲………………………………………………………………………08。
3.世俗美的体现………………………………………………………………………08。
(三)展现旧上海十里洋场、巷里弄堂的风情美………………………………………09。
1.张爱玲——上海升起的明珠………………………………………………………09。
2.风情美的展现………………………………………………………………………09。
(四)追求典雅精致、丰富韵致的语言美………………………………………………10。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54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