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共鸣。3.要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和技巧?读后感是一个主观的表达方式,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会有所不同。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一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是弟弟强烈推荐的,买了较久,书的印刷和装帧都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但书名给人一种距离感,对于我们来讲,中国文化深层结构这种问题好像深不可及,实难理解,我们也总是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很少自己主动深刻地进行反思,直到今年跟弟弟闲聊中再次提起才开始潜心阅读,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在读完本书后,深感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不能透彻的理解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和思想,所以说一下看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这本书首先从人们口腔期的个人单薄感和浑然不顾及陌生人的身体动作与情绪反应这几个问题所开篇,并且由此举了很多在国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让人莫名的产生一种逃离感,并且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我想是因为作者把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发掘出来后,让我们认清了中国文化深层的劣根性,当自己的丑陋被自己看清后,自己都会讨厌自己,让我们觉得是时候改变了,但我们很少去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反思的不够深刻,中国人对“人”的定义是放在“二人”的关系中去定义的,而不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所以我们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想要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去看下别人便知道了,别人永远是评价自我的标准,所以便无法深入的进行自我的反思。
更好的认识自己。“人者,仁也”,“人”既“二人”,作者以此来总结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可以对任何一方下定义,这就注定了中国人“个人”状态的不发达,而书中讲的很多问题都与这种不发达有关,中国历来以和为贵,由和气生财等熟语中我们就很容易看出,有时我们会为别人牺牲个人,就是为显示一种友好,以达到人际中的和谐。在这种“和”文化的熏陶下,也使得人失去了个性,有时甚至到达委曲求全的地步,不敢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它造就了一种将自己贬低才能获得社会称许的'倾向。追求自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看别人在做什么,然后决定自己要去干什么,我们永远想着像其他人一样活着,缺少对自己的认识,他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我在这个文化深层次下的真实状态,让我不断地反思,我离“自我”的距离还有多远。
虽然作者整本书都在讲每个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一一剖析后,使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但作者一针见血的描述让人叹服,那种深深的逃离感让人印象深刻,就像一个医生一样对病人的病理进行了分析诊断,引发我们思考我们该如何去做。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二
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通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三
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小情绪太多太多:职位、权利、名声、利益、潮流、情感,在历史与现实中比比皆是,但值得我们驻足、仰慕、思索的应该是古往今来的那些大情怀、大孤独。
听到余秋雨的真人的声音,还是让我很是意外的,一代文豪的声音居然如此质朴,语速不快,没有华丽的辞藻很少引经据古,就像一个平凡的长辈向你谆谆教导。认真听下去,就如同一股清澈的甘泉流入心头,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我们在路上,摆脱了固定的环境,陷入了广阔无比的陌生和未知,但是生命的缆绳还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上,这就会比我们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强大!
谈到文化,余老师首先否定了我们天天被灌输的职场规则、心灵鸡汤、厚黑学、权谋论等等,不能让这些文化牵着我们走,我们才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应该朝着简单的方向走下去,人与人的都勾心斗角不该成为文化的主旨。当我们醉心于职场的争锋夺利、一争高下、甚至不择手段把别人踩到脚下的时候,就真的快乐充实吗?当算计了别人,天天睡觉都要想着会不会别人算计,这样也不知道是痛苦还是幸福。
我的感觉就是,我们确实是在从我们古代的文化中汲取着糟粕,所谓职场文化就好比春秋战国,每个诸侯国都是满无仁义道德,干的大多是背信弃义的勾当,昨天还歃血为盟,今天就生死相向,从中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一个“利”字,这才是糟粕文化的核心。唯利是图成为文化的主流时,将会成为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些文化巨人几乎同时出现在世界上,他们很像是一起同时接到了同一个指令,而且手拉着手并肩下凡,只不过他们互相在云端告别,去了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罢了。余秋雨先生提道背诵古诗、古文、古代名人的生平事迹,张口就是引经据古,说些个大多人听不懂的古诗文,古代名人的生卒年月也是一清二楚,这些在当今这个网络如此发达时代,随便找个智能手机、随便一个搜索工具,一下就一清二楚的事情,何须再耗费时间和经历做这些事情。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不是复古,而是这个时代前沿的东西。
就像古巴比伦文明残留的沥青路、古埃及文明遗留的法老村、古印度文明毫无底线的消逝;就像古中国文明里函谷关外远去的白发老子、离世前吟唱中的`孔子、雨中被逐出屋檐的墨子、稷下学宫中不合群的屈原;就像遥远的历史中被坑杀的百家学子、被焚烧的百家著作、被整个王朝侮辱的司马迁;就像曹操的江山与星河、阮籍的长啸与痛哭、嵇康的打铁声与绝响的琴声......
历史滔滔不绝,他们是圣者而终究不是仙人,但逝去的是他们的形体,而长存的是他们的文人风情。这些风情是大江大海里不灭的汹涌波涛,而我们在乎的不能只是那些“枯藤老树昏鸦”。
我看着听着余先生舒缓的讲述中不止一次落泪,这种感动,定然不是那些看似繁华簇锦的“枯藤老树昏鸦”能带给我的。感谢余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万里考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刻研究与思索,感谢余先生带给我们,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的盛宴。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四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经济发达与物欲横流同在。然而,更美好的人生,并不能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划等号。
《双城记》中有言,这是最繁华的时代,也是最萧条的时代。诚然,丰富的物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却不能带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看看街头行色匆匆的人群,还有密集的住宅楼里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我们都觉得心里空空的,很迷茫,缺少温情,忍不住怀念从前慢的生活。
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病的一种表现,就像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所说,“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归属”。
在许先生看来,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特点,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和追求物质利益,也为个体的孤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甚至社会关系的瓦解埋下了伏笔,引起了现代文明病。
因此,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许先生尝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现代文明病的解药。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通过不断地多元互动逐渐形成的圆融境界,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或可弥补现代文明的不足。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联,认为天、地、人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在农业社会,民间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都依据自然环境的四时变化来安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论,也强调天和人之间会在变化中互相影响。
古代老百姓追求公道和正义,民间创造出的神鬼世界也都与世俗世界的追求相关联。对老百姓影响深远、做出特别贡献的真实人物,死后可能被奉为神灵。
因此,百姓会祈求神灵保佑自己,拿出一定的供奉来侍奉神灵。这种人与神的交流,跟人们日常的交易很类似,“有承诺,也有还愿;有祈求,也有报酬”,徐先生总结道,“如果以圣和俗为区分,中国人的民间信仰系统,毋宁是以圣从俗”。
书中还有许多徐先生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独特见解,包括八卦,四大名著,古人的'民俗,信仰,等等。这些与只强调个人自由和物质利益的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中国古人对自然世界的总结,至今仍可以补充西方文化的某些不足之处,这也正是许先生在这本书当中想要表达出的良药。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五
文化无疑是一个高频率使用词语。但究竟何为文化,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再进一步讲,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更是很难说清。张岱年先生与弟子程宜山博士的《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则试图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出发,将这些文化问题讲个明白。
在世界文化研究史上,曾发生过一场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的词义之争。英美学者在指称文化时,常常用文明这个词,但是德国学者则常常使用文化这个词。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争论,实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研究中两种对立的传统:即英美的实证社会学传统和德国的历史哲学传统。在实证社会学传统的研究者看来,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历史哲学传统的研究者认为,文化是一种以生命或生活为本位的活的东西,或者说是生活的样态,他们认为文化的形态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着文化的死亡,因此也就有“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的观点。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文治与教化”之意,西汉的刘向曰:“凡武之光,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不难看出,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通俗地讲,文化是“文”与“化”的合称,如果“文”不能影响、教化、感化人类的心灵,给人精神性的启迪,那就不能成为“文化”。比如,自然界中的一座山,本身是没有文化的,可文人对山进行赞美写成优美的诗句,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与启迪,那么自然中的这座山,就赋予了文化的意蕴。
此书对文化如此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生活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书中探讨中国文化精神时,基本上也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拓展开来。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赞同这个定义,可是对此定义中提到的物质、精神等关键要素,想必不会提出强烈的质疑。
任何一种文化能持续发展,必然有着特定的精神作为支撑。文化失去了精神,就如同失去了灵魂。何为中国文化精神?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此书中,张岱年和他的弟子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四点。一是刚健有为,这涵盖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方面。二是和与中,其思想主要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三是崇德利用,主要是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四是天人协调,其精神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对这四种基本精神进行重要性的排序,那么天人协调的精神,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唯有进行横向比较,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书中认为,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方面。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15世纪以后逐渐衰微,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历程。这种论调虽然偏激,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最主要的缺陷,张岱年在书中认为:那就是缺乏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
它具体表现在人们重整体轻分析、重直觉轻知解、重关系轻实体、重实用轻理论。这对于以分析、知解、实体和公理化体系为特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国古代强调“天地一体”“变化日新”,其许多结论与支配近代自然科学的“理学自然观”格格不入。
这里要指出,中国人缺少实证科学的传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科学技术。比如,当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学的标准,认为中医药学不是科学,原因是中医药学不能把病理说清楚,中医药学中的“穴位”“脉象”“养气”“食补”等学说,在西医科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科学”根据。然而,中医药学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缺少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就彻底否认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盲从或者贬损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必须引起警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将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正可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做到美美与共。中国传统文化之探索,是一条没有止境的道路,无论世界变化的节奏有多快,作为中国人,永远都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六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文化之旅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人说,文化是水,滋养着人类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园;也有人说,文化是火,燃烧着人们突破创新的熊熊火焰;还有人说,文化是纽带,传递着民族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如今,在快餐文化的渲染下,能博古通今,真正植根于民族文化细细研读,认真思索的又有多少人呢?庆幸的是,通过《文化苦旅》一书让不少人重新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随着书中的文化之旅让我们品尝到一种带着辛酸的苦味儿,亦有种醍醐灌顶的滋味儿。
《文化苦旅》乃余秋雨所作,而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的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本文化散文集,它的主题则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暂且不谈其书中的文字魅力和写作手法,仅从此书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出发,已让人受益匪浅。
其实我想我们大家最早且正式地接触到《文化苦旅》,应该是我们中学教材中所学到的那篇《道士塔》,这篇文章也是该书的.开篇之作。当我拿起此书,再次读到这篇经典之作时,一种淡淡的、涩涩的、苦苦的惋惜之情和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青砖黄泥、落魄凋零的圆寂塔群却因为一座保存完整的道士塔而变得不再普通,只因这塔中的主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中华民族的罪人。在书中的文化之旅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看到了在这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王道士,看到了当他嫌弃石窟雕像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用雪白的石灰将其掩盖时,那得意的一笑,也看到了当他将珍贵的古文物视作阿谀奉承的礼品“虔诚地”交到地方官员之手时,那谄媚的一笑,更看到了当他打开石窟之门,将文化宝藏作为私有物品贱卖给“外国友人”时,那傻傻的一笑。我们能说这所有的罪责仅归于王道士一人的愚昧吗?这难道不是当时中国文化与文物流失的一大缩影吗?往事不可追,我们或许只能如作者一般感叹“我好恨!我好恨!”。
在书中,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访了许多华夏民族文化的人文山水,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之景,也有“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的江南风光。在欣赏这些旖旎风光的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作者笔下的另一种文化——“废墟文化。”作者似乎对这些“废墟”的描写情有独钟,他多次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吧!尤其在坟前会有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正如作者写道“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也正是在这些悲凉之境中,让人体会到一种难以言语的“苦”。
苦旅,我想应该指的是我们思想上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再者,在人生这个无休止的边界中,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无休止的。就正如智者所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只在乎你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对文化的思考也当如此,多思多想,才会多得。我们不能只去感叹或只去惋惜当初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而应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在拜金主义与有道德滑坡趋势的当下,“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之道。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七
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关键环节,为全体共产党员提出了非常高而又非常实的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实践意义。
“绝对”忠诚是忠诚的最高境界。真正意义上的忠诚,只有真忠诚,没有假忠诚;只有实忠诚,没有虚忠诚;只有全忠诚,没有半忠诚。忠诚的要害在“绝对”,那么“绝对”的要害是什么?“绝对”的要害是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个人操守,强调君子“忠贞不贰”。历朝历代,无论什么原因,做“贰臣”都倍受鄙视。共产党员不是封建臣民,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不是封建愚忠,不是无知盲从,而是由坚定信仰决定的崇高政治品德,这是忠诚的最高境界。共产党员自愿选择了党的信仰,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必然会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铁骨铮铮,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19,毛泽东同志在新党员的入党誓词中,第一次加入“永不叛党”,后载入党章保留至今,深刻阐明了忠诚的底线。“不怕牺牲”和“永不叛党”是检验对党是否绝对忠诚的试金石。夏明翰、瞿秋白、李白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革命事业经历挫折时依然坚定理想信念,在生与死抉择中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充分展现出共产党人强大的信仰力量和真理力量,闪耀着绝对忠诚的耀眼光芒。信仰的力量是永恒的。信仰的要求是一贯的,也是时代的、具体的。我们党之所以要求党员对党绝对忠诚,是因为我们党具有高度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坚信,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坚信党、国家和人民事业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胜利必然性,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得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坚信维护党纪国法具有正义性。
“绝对”忠诚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强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我们党攻坚克难、夺取伟大胜利的政治保证。党的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冲锋陷阵、暴风骤雨的革命战争环境虽已远去,但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没有硝烟的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时刻考验着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忠诚。共产党员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够真正将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重大政治原则来坚守,体现在一言一行;才能真正将全面从严治党、自觉履行党规党纪,贯穿于一点一滴,才能真正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奉献于一生一世,把初心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续写对党绝对忠诚的崭新篇章。
在新征程上践行“绝对”忠诚。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关键要坚持真忠诚、反对假忠诚,坚持实忠诚、反对虚忠诚,坚持全忠诚、反对半忠诚,自觉做新时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的忠诚战士。
坚定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首要体现。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做到思想上统一、情感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守党规党纪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直接体现。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苦乐、得失、进退的关系,立党为公,秉公守纪,秉公执纪,恪尽职守。决不能因个人得失犯牢骚病、作选择题、打小算盘、甚至铤而走险、违法乱纪,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严守党规党纪,永葆共产党人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
服务人民、担当使命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根本体现。服务人民、担当使命关键要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就是要带头实干,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不能把绝对忠诚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矛盾面前不敢上、任务面前不敢冲、责任面前不敢担、歪风面前不敢斗。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干好一行,以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八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生息不竭的动力,更是中华民族奋进的源泉。
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后,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首先,我从传统文化中学会了“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的父母生育了我,给予了我生命,养育我,教育我。他们为了这个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辛苦苦,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到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忘记感恩父母,更不能嫌弃父母,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
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我也要向杨时学习,诚心诚意向老师求教,谦虚谨慎,做尊师重道的好学生。 第三,我还学会了交朋友。传统文化告诉我交朋友要讲究诚实守信,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同学之间有了困难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炎黄子孙把中华传统文化铭记于心,永世相传。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九
这次要说的是《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这本书也是我们专业的专业书籍之一,如果作为同等学力的考生,这本书是加试科目之一。此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总体,它的总体特征、基本精神等。首先要澄清和说明的就是本书的“文化”概念,这个词是我们人类学和最重要概念了,内涵非常丰富,现如今以有一两百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了,所以首先要明晰的就是此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如何。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传承和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组织方式及其产品。从这个定义来看,文化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此书也将文化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但是从本书的论述结构来看,本书的内容其实采用的是更狭义的文化概念,更偏向与泰勒的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所以本书诠释的中国文化是偏向于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信仰、道德观念等这类精神心理层面。首先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是: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然后引申出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1、重伦理、倡导道德之上;
2、重和谐与融合;
3、重实际、追求稳定;
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以及礼制精神。需要解释或者说是和我原来观念不一样的是这里说的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看此书之前我从未将此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其实更重视集体观念,但是这里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始终围绕着人,重人事而轻鬼神,不像西方有个上帝高高在上,也有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关注百姓的人伦生活,从这几方面来看还是说得通的。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偏重辩证思维、直觉思维和中和思维,价值取向偏向: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
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3、物质和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
4、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说完总体特征,第二部分是为分论,为本书的主要环节,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泉:儒、墨、道、法、兵以及佛家,还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审美教育、科技,内容广泛,其中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精髓也说得不错。呈各流派相互吸收借鉴的趋势,古人处不同的境遇或者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追求功名利禄,需要积极进取的时候有儒家,遭遇失败或者需要退隐山林的时候有道家的清静无为;思考死亡、望及来生的时候有佛家。
第三部分算是从纵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其中要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杨朱“不拔一毛”的个人主义,也有主张听从内心感觉的人文主义,无鬼神的唯物主义等,其实中国文化中各种观点和见解很多,只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了而已。然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如自然观方面: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好了,顺应自然,但这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主客部分混为一体,从而缺乏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动力;西方文化更偏向对自然的征服,自然与人类,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所以更容易发展起来科学精神。但在过度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今天,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又散发出了它的价值,这也是中西文化相互借鉴的价值。然后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更为强调“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这给中国人带来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境界,但也由于缺乏两极对立的思想,不走极端,导致了对罪恶感与灾难的感悟认识不如西方深切,对美、善、光明的追求不如欧洲人执着。中国文学也悲情不深,寂寞感不强,悲剧都常以“大团圆”式结尾,诗歌乐章也少有突破平衡、悲喜双用的结局。西方两极对立带给我们的是无穷进展、执着追求的精神,但也有其弊端,所以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更显其价值。
看教材书籍就是内容丰富,观点非常繁多,因为它本来就是浓缩的文章和观点了,确实也不能在这区区一两千字就能详尽其妙处,只能尽量着其精彩之处以及新观点而论之。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十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一重要论断,与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新闻思想一脉相承,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我们要深刻领悟、努力践行,特别是要善于从政治上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注重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能力,切实履行新使命实现新作为。
注重政治站位,坚持把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要肩负起这个使命任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要旗帜鲜明地把党性原则贯彻到新闻舆论全过程,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落实政治家办报方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突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时代最强音。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动摇。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根本体现,是党的新闻思想之源和根,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做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不动摇。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己任,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宣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重大发展和先进典型,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学习贯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最关键的是要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新闻队伍的基本要求,从严落实。
增强“四个意识”,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作出更大贡献。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要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增强“四个意识”,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上更加自觉。“万山磅礴有主峰”。具有非凡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能力、强大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做到坚决拥护核心、坚决听从核心、坚决维护核心,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增强“四个意识”,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更大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另一方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适应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特点,加强传播方式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要紧密联系百姓身边发生的变化,联系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小见大,寓事于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提高政治能力,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千万不能天真、不能大意、不能退缩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新闻媒体是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要坚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发力。
领导权不能放。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其实质是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各级党委要增强阵地意识、管理意识,把所有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都在党的管理之中。要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的人才大批涌现出来。
亮剑精神不能丢。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存在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决不能丢失;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坚决管控,大大压缩其地盘,逐步推动其改变颜色;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加快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防止其向黑色地带蜕变。要以战士的姿态、战士的担当,坚守阵地敢于出击,与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错误言行作不懈斗争,决不允许一些人造谣生事、浑水摸鱼、煽风点火、信口雌黄。要正确区分和处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无论处理什么问题,要防止简单化、片面化。要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纠“四风”改文风不能松。文风体现作风、反映党风。“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的重要论述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要牢记“我是谁、为了谁”,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感动着人民的感动。要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深入调查研究,练就过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多采写内涵深刻、贴近群众、感人至深、影响广泛的优秀新闻作品。近年来,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新闻工作者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供了良好平台。要持续运用和落实这一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走过场。
党的大以来,在各种场合的重要讲话都朴素深刻、平实亲切、充满力量,为全党改进文风带了好头。我们要到火热的生活一线去,用亲身经历讲述感动社会的中国故事。新闻报道要落实时、度、效要求,力求短、实、新,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穿鞋戴帽那一套八股腔调。特别是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力戒做表面文章、搞上下一般粗、空泛表态、照搬照抄。要多报道老百姓的事,多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多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按要求的那样,争当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十一
社会不只是靠经济发展就可以实现总体发展目标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没有相应的文化发展,整个社会是得不到提升的,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文化,社会才能进步。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只有继承了传统文化,才能有本民族的特色。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的作者楼宇烈,从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开始,为我们讲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和自然,并且为我们指出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交流更加快捷的现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如何与世界接轨。就像书中说的那样,读书与做人应该写成读书等于做人。清初学者陆陇其说过,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后,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读书。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读书的人,不见得不重视文章的章句,只是更看重文章内在的思想。读书的第一个目的是通晓人道,明白事理。通晓人道即要懂得怎样做人。让孩子学习《弟子规》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弟子规》中讲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言行举止规范。让我很欣喜的是现在很多的幼教中都添加了国学课程,而我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国学课程,并不是为了单纯让孩子去参加那种国学的朗朗上口的表演,而是希望这一代可以从少年儿童时期就开始养成好的习惯。从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后,我更加觉得,这并不仅是对弟子讲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书中所讲的道理去做,身体力行,日积月累,人的气质会发生变化,人格会不断地完善。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中国家庭、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道德的自觉自律,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是:生命是一代一代相延续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这有血脉的联系,彼此都是有责任、义务的,我们是要自觉自愿地来遵守伦理规则的。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都是一个整体。我的父亲是南方人,17岁的时候入伍踏上了北方这一片土地,从此开始了他四十年的军人生涯,找了一个北方的媳妇有了我这个唯一的孩子。因为工作的关系,父亲不能过年回老家,但是每到年夜饭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总是会有两道南方特色的菜,红烧鲤鱼和肉馅元宵。当时的我并不理解这两道菜对父亲意味着什么,直到父亲去世后,又到过年时,接到来自南方爷爷奶奶的电话。他们问我,过年有没有吃红烧鲤鱼和肉馅元宵时,我才理解那种心酸,那两道菜并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那是能够找到我的根的强烈归属感的菜,是我与家乡亲人联系的纽带,让我深刻地记得我和家乡是不可分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是建立在珍重自然的基础上的,自然,即事物的本然状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直观直觉入手的,中国文化注重思维方式的本然状态。通过实践来看我们的思想那会更生动,而中医就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者。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仅仅看病的,生命因中正和平而产生,延续是中医最核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于术数”即要选择保养身心的好方法,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去指导养生。年前的时候由于上火得了急性扁桃体炎,为了更快地消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打吊瓶。期间一个大学同学前来探望,用她新学的中医知识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
记得在大学时期她体质特别差,冬天的时候手就没有暖和过,最近她迷上了中医,并且报了一个初级的中医课程班,在认认真真地从基础学起,用她的话说调比治更重要。听说了我的症状后立即翻书找到一个小药方,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个药方一共才需要13.9元的药材,配起来可以喝三天,关键是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效果也明显。她对我这么轻易地使用抗生素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如果开始依赖抗生素那么人就会失去自我修复的能力,正如楼宇烈在书中所说,我们的确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在在儿童医院里,中医儿科的热度明显升高,这代表的是人们思想的转变,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开始重视从孩子的根本来调理治疗,而不是简单地用抗生素去求快,而且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认可我们的中医,甚至我们应该称之为国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文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人文文化是起引领作用的,它指明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样,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因为有人文文化才会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生活的奴隶。科技文化确实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它不能解决精神层面的生活需求。中国要坚持人文文化,并用人文文化来弥补科技文化的不足、缺失,这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重大的文化贡献!
从中医看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十二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共识,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至关重要。虽不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潜移默化,润人心田,德泽后代。
当前国际竞争趋势日益严峻,其背后最深层次的竞争是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共识,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途径。
掌握要义。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毋庸讳言,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并且不同领域文化之间以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是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但仔细考察,先秦时期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也融入其中。就单一儒家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阐发注释,先后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汉学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众多学派,产生众多思想观点。可见,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已感到困难重重,以至于难以直面传统文化,难以直达古人心灵,难以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当代普通群众阅读经典文献,一是靠白话文翻译,然而一些古文所蕴含的词义和哲理很难用现代白话精准体现,在文白转换之间,经典中的一些精微之处往往被翻译得平淡无味;二是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当代人的解读。这种解读难免会融入个人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如果不能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原典这条“红线”,就容易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把“经”念歪了。
再次,传统经典文献本身的书写体例无疑也增加了理解难度。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家的《道德经》,抑或其他诸子百家著作,其体例多为语录体或散文体,很多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分散于全书的不同篇章,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阅读起来似有雾里看花之感。比如,“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出现了一百多次。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孔子对“仁”的含义回答不尽一致。如不进一步深入研究,仅阅读文本很难弄清“仁”的具体内涵。
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中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普通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于学习是基本规律,但更要善于学习,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不能同于专家学者的专业研究,否则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会望而却步,拒之于千里之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大处着眼。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所谓“得其大者”是指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这种核心要义是指长期以来被中国人民、中国社会所接受的至今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大学”与“小学”之分。“大学”也被称为“德性学问”,重在心性之学、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小学”也被视为“文献学问”,重在考据,研究文字、训诂和音韵。前者强调“尊德性”,后者强调“道问学”。两者既相互争辩又共同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但对于当下普通大众而言,传统文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首要侧重于其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化繁为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繁多,但核心在于儒道两家。学者夏海在《国学要义》中指出,在短时间内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抓住了儒道经典和概念,就基本建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四梁八柱。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本源,是最有价值的著作,儒道的基本经典有《老子》《庄子》和“四书”;概念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儒道的基本概念包括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等。学习经典要注重原著的学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句名言,任何一本解释经典的书都比不上原著本身。不读原著,只读别人诠释注解的东西,恐怕皓首穷经也难识传统文化的真面目。阅读经典可先从阅读权威注解版本入手,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陈鼓应的《老子古今译注》等,弄懂经典文本含义;再阅读阐发经典核心要义的权威通俗学术著作,如夏海《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经典要义;最后再回归经典文本本身,反复研读,深化理解,融会贯通。
把握时代价值。
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容相同,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学习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做古人的传声筒,也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更不是以古颂古,尊古薄今,为学而学,而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前提下,掌握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对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合和、大同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内涵,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既要掌握其中的历史基因,不忘本来,开创未来;又要更好创新,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56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