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活动中用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文字材料。教案设计的重点是要明确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的过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连贯性。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备课和教学,特别整理了一些精选教案范例,供您参考使用。
韩愈师说教案篇一
一、《马说》谋篇立意。
《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二、《马说》结构内容。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1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
第3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三段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的人造成的。“千里马常有”,而“执策”的庸人却曰:“天下天马!”这强烈的对比,是一个极大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三、《马说》.写作特点。
1.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作用。
2.清晰的条理。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惟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四、《马说》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马,却只能屈辱于低贱的手中,(和其他的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为千里马。
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是真不识好马啊。
五、《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谋篇立意。
韩愈在这篇赠言中,既对董邵南不得志的遭遇予以深切的同情,又以诚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对董邵南提出忠告。以“董生勉乎哉”的微辞,劝他到叛变未息、割据剧烈的河北之后,要提高警惕,不要走入歧途。并让他到河北后,要以忠臣望诸君和义士高渐离等为榜样,劝其主和其他豪杰之士归顺唐朝。固然,这是劝告董邵南的赠言,但文中也明显的表现韩愈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儒家“大一统”的思想。
六、《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结构内容。
文章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劝勉。
第1段,写董邵南在京城不得志,往游燕赵之地,一定会有所遇合,鼓励友人努力。
第2段,写古往今来风俗移易,社会环境变化了,燕赵之行也可能没有什么结果,友人应有思想准备。
第3段,嘱托友人替自己凭吊望诸君墓,并向燕赵豪侠之士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为国效力吧!隐有劝友人不要离开京城之意。
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写作特点。
1.多用典故,引经据典,如“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指荆轲、高渐离之类的风尘豪侠;其次还有“望诸君”、“屠狗者”。
2.跌宕起伏,含蓄婉转,作者先对友人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笔峰一转,以朋友的身份规劝他去河北之后能劝说河北豪杰效力于朝廷,.写作意图跃然纸上。
3.韩愈写这篇文章,能因事立意,在较短的篇幅里,表达了充实而完整的思想内容。在赠序这种文体上,脱前人窠臼,颇有独到之处,劝告之意鲜明,语言含蓄、深微屈曲,文笔畅快简洁。
八、《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译文。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阶段,二是师生梳理问题,解答问题阶段。注意事项:一是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二、解题“序”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蹭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三、研习课文。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
(解说:豆.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
必须等最后一组完成了初读任务后,才可宣布转入下一步讨论。又如下词语、句子要讨论清楚:《马说》:骈死、槽枥、称、食、石、才美、外见、道、等、策、材、呜、临;是、而、故、于、之、以、或、其、且、安、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举、适、兹、勉、遇、强、与、易、卜、吊、谢、仕;之、于、其、哉、苟、者、乎、恶、以、然、为、复;“夫以子之不遇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3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马说》第1、2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府限值耳的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作者感情复杂,思路不易梳理,对学生讨论要求不宜过高。文章第1段对董邵南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第2段,韩愈表示了劝阻之意,末段要求其“吊”和“现”,劝其好自为之。
学生能说到同情和劝阻的意思即可。)2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具体作法是:小结初读之后,提出进一步精读的任务。具体任务是:《马说》中的“千里马”“伯乐”
“奴隶人”各捐的是什么?作者见解是什么了主张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韩愈师说教案篇二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
文档为doc格式
-->
-->
韩愈师说教案篇三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作者: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为时宰所构,罢为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自比孟轲,辟佛老异端,笃旧恤孤,好诱进后学,以之成名者甚众。文自魏晋来。拘偶对体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为诗豪放,不避粗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为十卷。
注释: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派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奉,韩愈上《论佛骨表》谏诤,言辞激烈。“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外。’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一封:指《论佛骨表》。
朝奏:早上给朝廷的奏章。
九重天:借指唐宪宗。宋玉《九辨》“君之门以九重。”
圣朝:指宪宗朝。
弊事:指宪宗佞佛,迎佛骨入宫供奉一事。
惜残年:顾惜衰朽年老的性命。
秦岭:终南山,边绵数百里,横亘关中南部。
汝:你,指朝湘。
应有意:应该是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江边:指潮阳。时岭南一带多瘴气。
赏析:
韩愈师说教案篇四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阶段,二是师生梳理问题,解答问题阶段。注意事项:一是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二、解题“序”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蹭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三、研习课文三.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
(解说:豆.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
韩愈师说教案篇五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原文】。
版本一。
韩愈师说教案篇六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掌握字词,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品味文章写作特色,进行扩展性阅读。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阶段,二是师生梳理问题,解答问题阶段。注意事项:一是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二、解题“序”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赠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三、研习课文。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乙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解说: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必须等最后一组完成了初读任务后,才可宣布转入下一步讨论。)。
如下词语、句子要讨论清楚:
《马说》:
骈死、槽枥、称、食、石、才美、外见、道、等、策、材、呜、临;是、而、故、于、之、以、或、其、且、安、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举、适、兹、勉、遇、强、与、易、卜、吊、谢、仕;之、于、其、哉、苟、者、乎、恶、以、然、为、复;“夫以子之不遇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
《马说》第1、2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作者感情复杂,思路不易梳理,对学生讨论要求不宜过高。文章第1段对董邵南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第2段,韩愈表示了劝阻之意,末段要求其“吊”和“现”,劝其好自为之。学生能说到同情和劝阻的意思即可。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解说:
1.任务的轻重、问题的多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主要内容、作者的见解、主张以及其思想感情要讨论清楚。
2.小组讨论的做法与初读做法相同。
3.要通过讨论弄清如下内容:《马说》中,“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即人才;“伯乐”指识别、理解并能运用人才的当政者;“奴隶人”指压制、摧残和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韩愈的见解是当今的当政的人都是摧残、扼杀人才的后者;他的主张是要善于识别、爱护和任用贤才。《迷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董邵南是个有才能、有高尚志趣的不得志的人;他要去的河北,是古代多仁人志士,而“今天”风俗已变坏了的地方;望诸乐毅晚年不得志于族各国,被迫离开燕,但仍然念念不忘燕园。吊,是告诫量不要因自己不得志而做出损害国家的事;要童向河北的仁人志士致意,意在告诉量要为朝廷出力,不要依附割据一方的藩镇,做出对不起朝廷的事;韩念反复地说“童生勉乎哉”,一是希望他奋发有为,不要因失意而灰心;但更重要的是劝他要好自为之,不要误入歧途,毁了自己,表达了同情、担忧和爱护的复杂感情。
4.有些内容学生讨论后可能还弄不明白,教师可适当提示。
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已经能正确、流畅地阅读两篇文章了,对文中重要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基本掌握了,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韩愈在《马说》中对人才被压抑、摧残,甚至遭扼杀表现了极大愤慨。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对朋友表达了同情、担忧和爱护的复杂感情。但是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是否有不同呢?各自有什么特色呢?请大家进一步思考。
四、布置作业。
1.对两篇短文进行比较阅读,就如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两篇文章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它们在章法上是相同还是不同?
(2)通过有感情的阅读,看看两篇文章语言风格上是相同还是不同。
第二课时。
一、课堂调查。
两篇文章在章法上认为基本是相同的和不相同的各有多少人?
在语言风格上认为相同的和不相同的各有多少人?
(解说:课堂调查有两个作用,一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师上节课布。
韩愈师说教案篇七
元和十四年(8)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韩愈师说教案篇八
邓拓。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谈读书。
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怡神旷心最见于蛰伏幽居,增趣添雅最见于高谈雄辩,而长才益智则最见于处事辨理。虽说有经验才能就一事一理进行处置或分辨,但若要通观全局并运筹帷幄,则还是博览群书者能胜任。
读书费时太多者皆因懒散,寻章摘句过甚者显矫揉造作,全凭书中教条断事者则乃学究书痴。天资之改善须靠读书,而学识之完美须靠实践;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则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
讲究实际者鄙薄读书,头脑简单者仰慕读书,惟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为其用法乃一种在书之外并高于书本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方可得之。
读书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尽信书中之论,亦不可为己言掠辞夺句,而应该斟酌推敲,钩深致远。
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换言之,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有些书还可以请人代阅,只取代阅人所作摘录节要;但此法只适用于次要和无关紧要的书,因浓缩之收如蒸馏之水淡而无味。
读书可使人充实,讨论可使人敏锐,笔记可使人严谨;故不常作笔记者须有过目不忘之记忆,不常讨论者须有通权达变之天资,而不读书者则须有狡诈诡谲之伎俩,方可显其无知为卓有见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韩愈师说教案篇九
《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1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
第3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三段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的人造成的。“千里马常有”,而“执策”的庸人却曰:“天下天马!”这强烈的对比,是一个极大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1.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作用。
2.清晰的条理。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惟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马,却只能屈辱于低贱的手中,(和其他的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为千里马。
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是真不识好马啊。
韩愈在这篇赠言中,既对董邵南不得志的遭遇予以深切的同情,又以诚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对董邵南提出忠告。以“董生勉乎哉”的微辞,劝他到叛变未息、割据剧烈的河北之后,要提高警惕,不要走入歧途。并让他到河北后,要以忠臣望诸君和义士高渐离等为榜样,劝其主和其他豪杰之士归顺唐朝。固然,这是劝告董邵南的赠言,但文中也明显的表现韩愈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儒家“大一统”的思想。
文章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劝勉。
第1段,写董邵南在京城不得志,往游燕赵之地,一定会有所遇合,鼓励友人努力。
第2段,写古往今来风俗移易,社会环境变化了,燕赵之行也可能没有什么结果,友人应有思想准备。
第3段,嘱托友人替自己凭吊望诸君墓,并向燕赵豪侠之士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为国效力吧!隐有劝友人不要离开京城之意。
1.多用典故,引经据典,如“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指荆轲、高渐离之类的风尘豪侠;其次还有“望诸君”、“屠狗者”。
2.跌宕起伏,含蓄婉转,作者先对友人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笔峰一转,以朋友的身份规劝他去河北之后能劝说河北豪杰效力于朝廷,.写作意图跃然纸上。
3.韩愈写这篇文章,能因事立意,在较短的篇幅里,表达了充实而完整的思想内容。在赠序这种文体上,脱前人窠臼,颇有独到之处,劝告之意鲜明,语言含蓄、深微屈曲,文笔畅快简洁。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阶段,二是师生梳理问题,解答问题阶段。注意事项:一是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蹭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
(解说:豆.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
必须等最后一组完成了初读任务后,才可宣布转入下一步讨论。又如下词语、句子要讨论清楚:《马说》:骈死、槽枥、称、食、石、才美、外见、道、等、策、材、呜、临;是、而、故、于、之、以、或、其、且、安、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举、适、兹、勉、遇、强、与、易、卜、吊、谢、仕;之、于、其、哉、苟、者、乎、恶、以、然、为、复;“夫以子之不遇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3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马说》第1、2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府限值耳的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作者感情复杂,思路不易梳理,对学生讨论要求不宜过高。文章第1段对董邵南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第2段,韩愈表示了劝阻之意,末段要求其“吊”和“现”,劝其好自为之。
学生能说到同情和劝阻的意思即可。)2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具体作法是:小结初读之后,提出进一步精读的任务。具体任务是:《马说》中的“千里马”“伯乐”
“奴隶人”各捐的是什么?作者见解是什么了主张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
《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集中的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千里马的遭遇。
第1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正因为“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终被埋没、摧残。
第2段,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
第3段,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三段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所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的人造成的。“千里马常有”,而“执策”的庸人却曰:“天下天马!”这强烈的对比,是一个极大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1.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才能被埋没的原因,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才能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讽的作用。
2.清晰的条理。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惟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马,却只能屈辱于低贱的手中,(和其他的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为千里马。
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是真不识好马啊。
韩愈在这篇赠言中,既对董邵南不得志的遭遇予以深切的同情,又以诚挚的感情,殷切的希望,对董邵南提出忠告。以“董生勉乎哉”的微辞,劝他到叛变未息、割据剧烈的河北之后,要提高警惕,不要走入歧途。并让他到河北后,要以忠臣望诸君和义士高渐离等为榜样,劝其主和其他豪杰之士归顺唐朝。固然,这是劝告董邵南的赠言,但文中也明显的表现韩愈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儒家“大一统”的思想。
文章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劝勉。
第1段,写董邵南在京城不得志,往游燕赵之地,一定会有所遇合,鼓励友人努力。
第2段,写古往今来风俗移易,社会环境变化了,燕赵之行也可能没有什么结果,友人应有思想准备。
第3段,嘱托友人替自己凭吊望诸君墓,并向燕赵豪侠之士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为国效力吧!隐有劝友人不要离开京城之意。
1.多用典故,引经据典,如“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指荆轲、高渐离之类的风尘豪侠;其次还有“望诸君”、“屠狗者”。
2.跌宕起伏,含蓄婉转,作者先对友人的举动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笔峰一转,以朋友的身份规劝他去河北之后能劝说河北豪杰效力于朝廷,.写作意图跃然纸上。
3.韩愈写这篇文章,能因事立意,在较短的篇幅里,表达了充实而完整的思想内容。在赠序这种文体上,脱前人窠臼,颇有独到之处,劝告之意鲜明,语言含蓄、深微屈曲,文笔畅快简洁。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阶段,二是师生梳理问题,解答问题阶段。注意事项:一是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蹭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
(解说:豆.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
必须等最后一组完成了初读任务后,才可宣布转入下一步讨论。又如下词语、句子要讨论清楚:《马说》:骈死、槽枥、称、食、石、才美、外见、道、等、策、材、呜、临;是、而、故、于、之、以、或、其、且、安、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举、适、兹、勉、遇、强、与、易、卜、吊、谢、仕;之、于、其、哉、苟、者、乎、恶、以、然、为、复;“夫以子之不遇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3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马说》第1、2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府限值耳的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作者感情复杂,思路不易梳理,对学生讨论要求不宜过高。文章第1段对董邵南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第2段,韩愈表示了劝阻之意,末段要求其“吊”和“现”,劝其好自为之。
学生能说到同情和劝阻的意思即可。)2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具体作法是:小结初读之后,提出进一步精读的任务。具体任务是:《马说》中的“千里马”“伯乐”
“奴隶人”各捐的是什么?作者见解是什么了主张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关于读书的一些问题,人们已经发表了大量有益的意见。在这两篇短文中,培根的许多精辟见解,至今给人宝贵的启示;马南邨的一些看法,也发人深思。
谈读书。
[1]。
培根。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
[6]。
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
[7]。
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
[8]。
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
[9]。
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10]。
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11]。
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
[12]。
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13]。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
[14]。
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
[15]。
盖此辈皆吹毛求疵。
[16]。
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
[17]。
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不求甚解。
[18]。
马南邨。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
[19]。
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
[20]。
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
[21]。
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
[22]。
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
[23]。
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研讨与练习。
二揣摩《谈读书》中的下边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
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四把《谈读书》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作为论点,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议论文。
读一读,写一写。
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
疵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因小失大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阅读议论文还要把握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以上几种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
-->。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二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3课时。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夫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含义。“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含义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夫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夫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夫子。孔夫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使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含义,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三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四
根据中班孩子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爱、助人为乐意识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我想帮忙》这节活动。这节活动选自凤凰康轩中班上册语言领域《好朋友》这一主题。本活动选用了孩子熟悉的小兔、小鸡、小羊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主角河马的思想、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谈话导入,创设一个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又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示动物形象,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孩子积极动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激发孩子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环节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进而学习帮助他人。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孩子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现在的孩子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孩子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孩子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孩子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认真观察,鼓励孩子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孩子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孩子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孩子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孩子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实现活动目标和重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并学习帮助他人。)。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五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序”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蹭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
(豆.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必须等最后一组完成了初读任务后,才可宣布转入下一步讨论。又如下词语、句子要讨论清楚:《马说》:骈死、槽枥、称、食、石、才美、外见、道、等、策、材、呜、临;是、而、故、于、之、以、或、其、且、安、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举、适、兹、勉、遇、强、与、易、卜、吊、谢、仕;之、于、其、哉、苟、者、乎、恶、以、然、为、复;“夫以子之不遇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3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马说》第1、2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府限值耳的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作者感情复杂,思路不易梳理,对学生讨论要求不宜过高。文章第1段对董邵南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第2段,韩愈表示了劝阻之意,末段要求其“吊”和“现”,劝其好自为之。学生能说到同情和劝阻的意思即可。)。
2、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1.任务的轻重、问题的多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主要内容、作者的见解、主张以及其思想感情要讨论清楚。2.小组讨论的做法与初读做法相同。3要通过讨论弄清如下内容:《马说》中,“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即人才;“伯乐”指识别、理解并能运用人才的当政者;“奴隶人”指压制、摧残和扼杀人才的当政者。韩愈的见解是当今的当政的人都是摧残、扼杀人才的后者;他的主张是要善于识别、爱护和任用贤才。《迷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董邵南是个有才能、有高尚志趣的不得志的人;他要去的河北,是古代多仁人志士,而“今天”风俗已变坏了的地方;望诸乐毅晚年不得志于族各国,被迫离开燕,但仍然念念不忘燕园。吊,是告诫量不要因自己不得志而做出损害国家的事;要童向河北的仁人志士致意,意在告诉量要为朝廷出力,不要依附割据一方的藩镇,做出对不起朝廷的事;韩念反复地说“童生勉乎哉”,一是希望他奋发有为,不要因失意而恢心;但更重要的是劝他要好自为之,不要误入歧途,毁了自己,表达了同情、担忧和爱护的复杂感情。
3.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已经能正确、流畅地阅读两篇文章了,对文中重要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基本掌握了,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韩愈在《马说》中对人才被压抑、摧残,甚至遭扼杀表现了极大愤慨。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对朋友表达了同情、担忧和爱护的复杂感情。但是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是否有不同呢?各自有什么特色呢?请大家进一步思考。
(1)两篇文章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它们在章法上是相同还是不同?
2)通过有感情的阅读,看看两篇文章语言风格上是相同还是不同。
2、课后每人抄录一篇与《马说》在写法上相似的文章,并在文后写明它与《马说》有哪些地方相似。
两篇文章在章法上认为基本是相同的和不相同的各有多少人?
在语言风格上认为相同的和不相同的各有多少人?
课堂调查有两个作用,一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师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对学生表现出的是一种负责的态度;二是为开展课堂争辩性讨论作安排。)。
1.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特色和写作特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的能力。具体作法:
(1)请同学们就语言风格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认为两篇风格相同的说明自己的理由;认为不同的说明认为不同的理由。
(2)所说的理由要结合课文谈,以课文为例,不得离开课文空谈。
(3)请两位同学(阅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课文(一人一篇),其他同学边听边品味,并准备自己的讨论发言。
前两个要求是交代课堂讨论的论题和规则,坚持了课堂讨论的原则;后一个要求是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时间,让他们具体进行品味,并把品味的结果单拟出来。)。
2、学生讨论发言。发言可以是个体对个体的辩论,也可以组成甲方和乙方,形成群体对群体的辩论。
(1).辩论必须围绕论题进行,即只谈话言风格;2辩论要对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都涉及到:《马说》是寓意深刻的讽刺小品,语言幽默中有辛辣的讽刺,如第3段,描摹形态的语言,有很强的讽刺力度。其次是论述中注入了强烈的感情,尤其是第2段。如:“安求其能千里也?”抒发了作者都积的愤懑之情。《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语言委婉曲折,含蓄有深意,文辞“曲尽吞吐之妙”。不必过于纠缠同与不同,目的是通过辩论弄清这些语言特色。)。
拓展阅读面,迁移学过的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具体做法:首先课堂调查,抄录了多少篇“美文”,多少同学抄了,谁的课文短评写得好一些。
调查的作用一是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二是为课堂展示作调查。)其次是请学生朗读所抄写的美文和自己写的短评。可以多请几位朗读。三是组织好学生评论。可以组成一个以语文科代表为中心的评论班子,给朗读的学生打分,进行激励。如果有竞赛性质,可以让评论的人数多一些。对朗读的学生一般要给较高的分数,使他感到自己选文有眼光,短评评得准确,对自己的学习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愉悦感,从而调动了学习兴趣。这种保护性的“反映后刺激”,对激发内趋力,对学生保持学习后续行为的持久性有很大的作用。)。
这两节课,学习了韩愈的两篇短文,大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基本掌握了“抵”“骄”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了解了韩愈两篇文章中的见解、主张及在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品味了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课后大家要巩固已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词语要多记多练。其中“易”“策”“食”要重点训练,两篇文章要背熟。
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第三题要求查相关的工具书,将3个文言实词的各个义项都列举出来,并在义项后举出例句。
2课后抄录一篇赠序的文章,比较你的选文与课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六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之中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写下的诗篇当中,韩愈的《师说》就是十分受人喜爱的一首。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七
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生:关于老师的说法。
生:关于老师的观点。
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解释应当是——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的意思。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篇文章中“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别。
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
生:韩愈,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
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
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书到黑板上。今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
(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
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
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师:哪种代词?
生:指示代词。
师:这两句讲的什么?
生:应当是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生:出生在我前边的人,他们懂得道理本来先于我,我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出生在吾后边,他懂得道理如果也先于我,我也跟从学习并拜他为师。
师:这里又出现了两个“师”字,各怎么讲?
生:都当“拜师”讲。
师:你联系“师之”这两个字解释一下。
生:之,当“他”讲。拜他为师的意思。
师:即,以之为师的意思。具体说说,这是什么语法现象?
生:是意动用法。
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到此,你们总结一下“师”字共有几种用法了?
生:三种:动词,当“从师”讲;名词,当“教师”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师:其,有几种用法了?
生:两种:指示代词,那些;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好!接着翻译。
师:我从师的原则是,哪里去了解他的出生年月先于我,还是后于我呢?因此,无论他身份高贵,还是身份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生:吾师道也——一句翻译的不对。应该是,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
师:谁的翻译准确?
生:后面的翻译准确。
师:这是“师”的第几个用法?
生:第四个用法。
师:对,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学习”讲。
师:“道”的内容在当时具体指什么?
生:儒道吧?
生:从师的标准。
生:从师的原则。
师:从师的原则。哪句话凝炼地表达了从师的原则?
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也就是说,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谁懂得道理,谁懂得的道理多,就拜谁为师。
师:注意,又出现了一个“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个“其”怎么讲?
生:他的。
师:回头总结一下,这段的思路是什么?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由教师的作用说起,再讲从师的必要性,最后讲从师的原则。
师:好,把这个思路在纸上设计成板书。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教师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从师的原则。
师:把“师”字和“其”字的用法在纸上归纳一下。
(学生大都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师:
1)动词,从师。
2)名词,教师。
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4)动词,学习。
其:
1)指示代词,那些。
2)人称代词,他们。
师:很漂亮!下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大家把第一段背诵下来。
(同学们开始琅琅背诵。五分钟后,教师让全班齐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出语势,要把韩愈文章的汪洋恣肆之气背诵出来。)。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把第二段快速口译一遍。
生:(开始口译。有不少译错的地方)。
师:他译错了哪些地方?请给他纠正。
生:“师道之不传”的“师道”应该译作“从师的风尚”。
师:也就是说,“道”——在这里怎么讲?
生:当“风尚”讲。
师:这是“道”的第二种用法,上文的“道”作“道理”、“知识”讲,要注意。
师:对了!注意,还有一个“耻”——“而耻师焉”怎么讲?
生:以从师为耻。
师:都是意动用法。
我们再注意几个“其”的用法。譬如,“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可怪也欤”。
生:“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大概”的意思。这句翻译错,大概原因就出在这里吧。
师:我补充一点,这里是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
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中,第一个“其”当“其中”讲,第二个“其”当“那些”讲,第三个也是当“那些”讲。
师:这里的第一个是特指代词,“其中”的意思。
生:“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当“难道”讲。
师:也是语气副词,表示什么语气?表示反问。也就是说,其,在这里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用法。自己再总结一下:
(学生归纳成下面的样子)。
其:
3)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或表示反问。
4)特指代词,其中。
师:“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似也”,这里的“道”怎么讲?
生:道理。
师:当“道理”讲,讲得过去,但是勉强。从语气上推断一下,是“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道德学问”的意思。注意,这是“道”的第三种讲法。
生: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的“书”怎么讲?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是读书吗?
师:是“文字”的意思。
师:字词与翻译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看一看,这段讲了几组对比。
生:一组对比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
师:怎么对比的?
生: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的人很远,还尚且从师;现在的众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师:这是一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与“今众人耻师”对比。
谁还能找出一组对比?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一般人相师”和“士大夫耻师”。
是否还有对比?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爱其子择师”和“于其身耻师”。一共是几组对比?
生:3组。
师:下面我们再系统地总结一下。请大家自己归纳成板书的样子。
(学生都组合成下面的样子)。
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师。
爱其子择师与自身耻师。
一般人相师士大夫耻师。
师:大家再看看3组对比,各是什么类型?
生:第一组是纵比。第三组是横比。
师:第二组呢?
生:自身矛盾,自身比。
师:我提一个问题,“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的“君子”怎么解释?联系我们刚学过的《劝学》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比较一下。
生:差不多。
生:都是有地位的尊贵的人。
师:注意,这两篇文章出自不同朝代的作者,年代遥遥相隔,理解应当完全不一样。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西周、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达官贵族”,春秋末年时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韩愈本篇中“君子”,仍然大体沿用了最早的意义,即“世禄之家”、“达官贵族”。
师:回头把前面两段放在一起,总起来看,分别是从怎样的角度来论证核心观点的?
生:第一段应该是理论阐述,第二段应当是结合现实进行阐述。
生:第一段主要着眼于古代,第二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代。
师:对,首段从古说起,重点是理论阐述,着眼于正面倡导从师风气;次段着眼于作者所处的当今,结合现实,反面指责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拿出几分钟来,看看谁背诵得快。
(学生琅琅背书,之后齐声背诵,之后又检查个别学生单独背诵。)。
师:进入到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并不难,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口译一遍。(一生译)。
师:第三段又出现了一个“师”字,应当怎么讲?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翻译得非常准确了。“师”是什么用法呢?意动用法。
刚才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当中的“耻”,怎么翻译的?“以拜师为耻”、“不以相互学习为耻”,本段中的“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也是“孔子把后面的三人认做老师”。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再举例,譬如“稍稍宾客其父”、“登齐鲁而小天下”,其中哪些词属于意动用法?
生:宾客其父,把他的父亲看成宾客;小天下,觉得或者认为天下变小了。
师:好的。本段又提出了一个论点。
生:“圣人无常师”。
师:论据呢?
生:两个,一个是“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一个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一个行,一个言。最后得出结论,也就是最后一句。从全文看,本段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让人们学习孔子的榜样。
生:从正面阐述哪些人可以为师。
师:从正面举出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从师的范例,让大家思考,学习他。我们再用两分钟左右时间背诵本段。
(于是响起背诵声音,然后是齐声背诵。之后个别检查。)。
师:最后一段,与课文无关紧要,我觉得可以删掉,大家同意吗?刚才讲到孔子的范例之后,且又得出一个结论,正好回应首段,非常圆满。
生:不同意。最后是又交待一个现实的从师的范例。因为刚才上文已经批评了现在人们不从师的风气,而现在却还有逆风而行的人。
生:另外也是交待写作缘由。
师:而且这个李蟠才17岁,就“能行古道”,让读者感叹。
回看全文,论点是层层推论,论证过程是正反对比论证,有条有理,非常严整。
快速整理一下手中的板书设计,立即背诵最后两段。
师:下节课,我们要重点检查单个的同学背诵。
学生整理的板书:
从师的作用。
理应从师从师的必要正面提论点。
从师的原则。
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师。
今不从师爱其子择师于自身耻师。
反面论证(对比)。
一般人相师士大夫耻师。
孔子从师。
从师范例古之楷模。
孔子之言。
正面论证(两部分)。
写作缘由李蟠行古道今之榜样。
论点:层层推论;论证:正反论证。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八
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都是根据这一论题所作的具体阐发。
第二段,作者就拿上面讲的理论来批判当时人们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作者先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底下就连分三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第一层,作者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代圣人具有过人之才,尚且拜师求教,虚心学习;而现在有许多人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反而以向别人学习为可耻。他指出:圣人的所以具有聪明才智,愚人的所以愚昧无知,这种分野的根本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文章在肯定了尊师重道的必要性以后,第二层就深入一步揭露有些人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一层,把为子弟选择老师跟自己不愿拜老师作对比。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同时指出那些子弟的老师,也只是教人句读,并不能够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习句读要拜人为师,而大道茫惑不解,却不愿拜人为师,他认为这种人小的学了,大的丢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这一段的第三层,作者又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来批判当时士大夫们的不能尊师重道。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下层社会的人都不以拜师学习为可耻,而士大夫们一听到人家说老师弟子的`事情就聚拢来嗤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那个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道术也差不多啊!这些人认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很羞耻的,而向官位显盛的学习又显得有点阿谀奉迎。这样,师道的不能恢复,其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巫医乐师百工等人,社会地位低下,是士大夫们认为不足挂齿的,然而现在这些士大夫们的聪明才智却反而不如他们了,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层,作者把师道之不振,完全归咎于当时的士大夫们,说他们的聪明才智,实在连巫医乐师百工等普通人都不如!这里一连三层,都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愚蠢,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情绪。和文章第一段的总的论题相对照,可以明显地看出文章步步深入展开。
第三段,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以当时人们奉为至高无上的大圣人孔子的言行作证,来说明人必有师,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都是春秋时代的学者,传说孔子曾经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访问古乐,向师襄学习弹琴,向老聃学习周礼。这些人的贤能,在总的方面都远不及孔子,而孔子尚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说明孔子是很善于学习的。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句意义深长的名言。韩愈在这里拿孔子的言行作为例子,主要在于说明不一定自己不如别人才向别人学习,鼓励人们应该虚心好学。他认为学生不一定都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比学生高明,只是他们闻道先后的不同,术业有专攻不专攻的区别罢了。
最后一小段,简要地说明本文写作的原因是: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尚所束缚,现在又来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总起来看,《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师说》所提出的关于师道的主要思想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为师,不应该因为地位、贵贱、年龄的差别,就不肯虚心向人学习。韩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有胆识的,他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确乎起了挽救和校正的作用。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师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它具有高度的说服力。这固然和作者所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有关系,但是和作者采用了较好的说理方法也是分不开的。韩愈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论述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都紧紧扣住这一点,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开头第一段,先正面从理论上阐述师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作为全篇文章的基本论题。接着第二段,就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连用三层笔墨,一层深一层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了它们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开展,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文章反复起伏,好象剥笋,剥了一层又一层,越剥越深,越说越透,又如海涛,一浪推动一浪,起伏不断,直到最后把问题的本质核心完全揭露无遗。最后第三段,又归结到从正面作结论。举出孔子的言论行动作为例子,目的也在于加强结论的说服力量。整篇文章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正、反、合三大段文字,有破有立,虚实结合得很好。文章谈理论,却不是空发议论;举事实,也不是现象罗列。因此文章不蔓不支,很有说服力。
第二,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气势。韩愈的散文,在风格上具有雄健明快、汪洋恣肆的特色,这是古今研究韩愈散文的人所一致公认的。北宋的苏洵,评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师说》在风格上也表现了这种特色,气势异常充沛,形成韩愈散文这种风格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是就《师说》来看,作者根据内容的需要,在语言上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排偶的句式,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什么叫排偶的句式呢?那就是把范围相同、性质相近的事物,采用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句式接连在一起来表达。这种句式如果运用得好,它可以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使文章如波浪滚滚,汹涌不绝。《师说》里的排偶句式很多,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排偶语句,使人读起来不仅感到气势很盛,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很自然流畅,它跟骈体文雕琢堆砌的排偶不同,所以常为后来许多写散文的人所运用。
第三,《师说》整篇文章写得都很好,尤其是第二段写得更为精彩动人。这一段开始,未说先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奇,然而联系上段来看,就显得非常有力。因为文章到这里出现了一个转折,它使文章掀起了一道波澜,避免了平板和呆滞。这两句往下,作者一连安排了三层对比,来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蠢行为进行批评和讽刺,笔端饱含着感情,真可说嘻笑怒骂,淋漓尽致!
这段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的错综多变,表现得也非常突出。例如连用三个对比,每个对比的结尾都指出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人的愚蠢,但所用的语气都不一样。请看作者把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比之后的结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个结语带有质疑、设问和论辩的味道,非常发人深思。再看作者拿为子弟择师与自己不愿从师对之后的结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个结语就完全是下判断的肯定语气,说得斩钉截铁,毫不含糊。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和士大夫作对比后的结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就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这三个结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语调,在次序的安排上也是颇有匠心的:先疑问,后肯定,再感叹。这样,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此外,《师说》在句式和语言的错综变化方面,可供我们细细琢磨和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第一段开始,作者即创造性地采用接句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句句首的师字和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紧接着。往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第二个惑字也是紧接着前一句末尾的惑字而来。其他如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也都是采用的接句法。这种句法,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急转直下,不可抑止。
又如第二段中的交错句式,运用得也很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种句式奇突而不一般化。我们如果把它改写为直叙句: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显然就变得比较平淡而没有原来那样有力了。
再如这同一段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直接采用士夫大们对话的口吻来写,它不仅表明了士大夫们对从师计较年龄地位的错误态度,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文章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以后,紧接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便立刻改用作者对士大夫们的言行进行评述的口吻来写,使两种不同的态度,针锋相对。这也是本文运用语言善于错综变化的很好例子。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被明朝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师说》中以其丰富的学识、卓越的胆识提出了骇世惊俗的师道观。
首先,韩愈对老师的作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全新界定。在他看来,既能做经师,又能做人师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师。他将传道放在受业解惑前面说,表明他把教学生做人比做学问看得更为重要。韩愈心目中的老师不是一般官学老师,也不是学业启蒙老师,而是学有所成的人。他在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中,明显流露出了对浅薄之师的鄙夷与嘲讽。
其次,韩愈提出的择师标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他明确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全新的师道观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坚定的信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种能者为师的择师标准表现出一种谦逊的学风、不耻下问的胸襟。韩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慨是沉痛的。因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而远远低于圣人的普通人却耻学于师,也因此才有圣益圣,愚益愚的不幸结局。
再次,韩愈提出了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观。他认为圣人无常师,即有学问的圣人从来没有固定的老师,甚至可以向根本比不上自己的人学习。他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这种转益多师、教学相长的师生观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最后,韩愈提倡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精神,鼓励青年从师勤学。在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愈嘉许之。他收李蟠这样好古文的学生,表现出敢为人师的反时俗的勇敢精神。韩愈对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学于师的现象深恶痛绝,对一般浅薄的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丑态予以辛辣的调侃。他主张做大学问,鼓励青年从师勤学,深入研究。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流露出了对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的人的蔑视。他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强调一个人要着力于业精、行成,即在学业上做到精,在品德上要做到成。
当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韩愈《师说》中所表现的师道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办教育的目的是复兴儒学、排斥佛老和推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他所强调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强调的教学内容是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视,非圣人之旨不敢存,口不绝吟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他的教学方式明显地带有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的培养。
韩愈师说教案篇十九
“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这是一个真理,并不是瞎说。老师和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这门知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高过老师。这也是辩证法,对里面的统一。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转换,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之处。
《礼记》的《学记》有一段著名的话,意识也和这相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肴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的话随着重在自反自强,不如韩愈说的更彻底。但是它所说的“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所引的“斅学半”(就是说教学各居其半,相反而相成),就是在今天说来,也还是颠颇不破的。
做先生的必然同时做学生,或者首先做学生,像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个道理说来很浅显,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不容易承认,特别是当老师当久了的人,或者像韩愈所说的“术业有专攻”的人,就很不容易接受这个辩证法。
老师们不容易接受这个道理,倒也事出有因。“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不必贤于弟子”,虽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韩愈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但是在封建时代却并不通行。正好相反,“天地君亲师”,在封建时代,老师是同“天地君亲”在一起,居高面临下,弟子哪里能同老师上下平等而又矛盾统一呢?老师毕竟是老师,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弟子毕竟是弟子,怎可已超过老师?这个观点相沿成习。
新的师生关系,倒真像韩愈所说的,是“不耻相师”。就是互为老师,互为学生,彼此平等,不分尊卑,真正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
从学生方面来讲,应该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尊重真理的精神;从老师方面来讲,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有一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雅量。
韩愈援引孔子的先例,作出判断说,“圣人无常师”。这句话的意识,是说真正聪明有学问的人,没有一个一定的老师;见人有学问,不管是谁,就认他为师。我想还得给他添一句:“师亦无常道,”就是当老师的并不经常等于真理。一个当老师的人,既要用于坚持自己的真理,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非真理。要保持师位的,不妨试一试这条方案,同学生们一道来为科学真理奋斗。
在另一方面,当学生的也应当了解;既然师和弟子并不以师必贤于弟子、弟子必不如师为条件,那末,今天的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某一方面的短处以后,也就不应该马上得到结论说,老师,老师再不能做老师了。某一方面的短处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短处;反之,某一方面的长处也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长处。今天的学生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应该深切地认识自己知识的还很有限,必须虚心地向一切有所知、有所长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术业有专攻”的老师们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70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