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一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二
虽然虚词这一试题形式出现较少,但是掌握虚词的应用对备考实词、语句表达、阅读理解的作用较大。因为考生可能通过题干中虚词比如关联词语的出现,来判断片段的主旨,语句的连贯性等。
虚词的数量很多,且用法灵活,无法一一掌握,最好是通过培养正确的语感来辨析。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组、介词、连词、助词等。辨析虚词的使用,一要弄清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掌握某些易误虚词的常见用法;二要注意辨析易混易误用虚词的细微差别;三要注意关联性词语搭配使用的特点。虚词在考试中的运用主要就是连词和关联词的运用。
1.连词的运用。
在虚词的使用中“或”跟“和”容易混淆,“或”表示选择,多项择一。“和”表示联合,两项或几项兼有。“还是”和“或者”都表示选择,用在“无论、不管”一类词后,两者可以互换。
【例1】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考理科?”
a.还是b.或者c.也是d.更是。
【答案】a。
【解析】“还是”和“或者”二者都可以表示选择关系。但“还是”含有疑问的口气,可以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而“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该句中的“他”对考哪一科还存在疑问,拿不定主意,所以应选用“还是”。
2.关联词语的选用。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下文贯通起来,常用的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然而、可是、既然、只要、于是、因此等等。
【例2】无数的事实说明,()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a.只有……才b.只要……就。
c.只有……更d.只要……才。
【答案】a。
【解析】选项都是连词,表示条件关系。但“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缺少了前句的条件,就不能产生后句的结果;而“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具备了前句的条件,就一定能产生后句的结果。该句中“把全部身心……百折不回”与“攀登科学高峰”之间是必要条件关系,所以应选用“只有……才”。
3.虚词词性的运用。
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我们只有把握准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
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必须/必需)。
“必须”是副词,表示“一定要”;作状语,后面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多作动词使用,表示“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可作谓语或定语。这里句子后面有动词“放弃”,填入的词语是状语成分,显然应当用“必须”。
4.虚词之间的搭配。
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搭配有一定规律,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如:
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宁可/宁愿)。
此题要求在“宁可”“宁愿”两个词语中选择,作为表示取舍关系的关联搭配是“宁可……不可……”或“宁愿……不愿……”。后面的句子用的是“不可”,从关联搭配的习惯来看,这里应当选择“宁可”。
【例3】(1)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后,()应该思考教育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2)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只小船。
(3)他的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地对他亮出了满分。
a.进而况且以至b.进而何况以至。
c.从而况且以致d.从而何况以致。
【答案】b。
从文中来看,“后”“更”等词语都意味着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因此应该选“进而”。
“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追加理由,如“路不算远,况且还是快车,一定能准时赶到”。“还是快车”是对“路不算远”所以能“准时赶到”的'一个追加的理由。“何况”则表示意义更进一层。一般来说,“何况”和“况且”连接两个句子,表示递进关系时往往可以互换,其区别主要是后面接名词时表现不同,如“本国语文他都还没有学好,何况外国语文!”“老人晴天出门都很困难,何况雨天!”这里的“何况”就不能用“况且”。因此(2)中应该选择的词语是“何况”。
“以至”和“以致”主要涉及“至”和“致”的区分问题,“至”是“到”的意思,常常表示到达某个地方,到了某个时间或者达到某一程度;“致”是“引起、使达到”,常常表示“致使”等因果关系。一般来说“以致”所引起的结果常常是不好的。本文中的结果明显是好的,所以不能用“以致”。因此最佳答案为b项。
【例4】(1)进入这个单位后,他勤奋工作,每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很快就得到领导及同事的()。
(2)由于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韩国人,比起其他同年龄的中学生来说,她很难自我()。
a.认同认可b.赞同认识。
c.认可认同d.赞同认同。
【答案】c。
【解析】认可,许可,承认。认同:(1)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2)承认,认可。赞同:赞成,同意。由题意可知,c为正确选项。
三、典型性虚词精录。
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
那么……那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
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三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四
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梳理,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例句: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词义:(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词义:(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词义:(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相当于“于”,“在”。(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8)句末语气 助词,表疑问。
例句: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词义:(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例句: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词义:(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词义:(1)副词,暂且、姑且。(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3)副词,将要。(4)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5)复音词,就像。(6)连词,表并列关系,又。(7)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例句:“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词义:(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例句:“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词义:(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词义:(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例句: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词义:(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例句:“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词义:(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谐音:
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五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六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七
语文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虚词的考题,出题的角度都是重在区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现列出20考试说明中20个虚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并主要以课文基本篇目中的句子为例,用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可不译。
1、表示判断语气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3、表示疑问语气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助疑问语气。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者
助词。
1、在别的词(形容词、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
2、“者”用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说是一种标志),不译。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者说是一种标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4、“者”有时放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5、“者”有时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6、“者”有时用在句末,可译为“……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7、用在因果复句中,起提顿作用,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到”、“到”“在”“自”“从”、“在……方面”“在……中”、“向”“跟”“同”“从”“自”“对”“对于”“给”、“由于”“因为”等。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到)。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2、放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比)。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从这时”)。
所
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一种表示目的、手段、工具、凭借等,可译为“用来……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乎
一、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测度语气,常和表示测度的语气词“殆”“得无”“无乃”等前后呼应,可译为“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两章》)。
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4、表反诘语气,常和语气词“岂”“其”“宁”等,或疑问代词“安”“胡”等前后呼应。译为“吗”或“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5、形容词词尾,同“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二、介词用法与介词“以”基本相同。
焉
一、助词。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如乐作焉。(《石钟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眼焉!(《〈孟子〉两章》)。
形容词词尾,同“然”。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二、代词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它”。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三、兼词兼有“于”“此”,可译为“在这里”“到这里”。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有青麻头伏焉……(《促织》)。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与
一、介词。
1、介出动作的另一施事者,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跟”“同”。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字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介出动作涉及的对象,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较的对象,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跟……相比”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公输》)。
二、连词。
1、连接并列的两个词、两个短语,作主语或定语。可译为“和”“跟”等。
……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治平篇》)。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2、“与其”和“孰若”“不如”“宁”等虚词相呼应,用在选择分句中,表示取舍。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三、语气助词。
表示疑问、反诘、测度、感叹等语气。同“欤”。
1、表示询问语气,用在是非问句的末尾,译为“吗”;用在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的`末尾,译为“呢”;用在选择问句中常与选择连词“抑”相配合。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2、表示测度语气,兼有感叹意味,常与“其”等语气副词前后呼应,可译为“吧”。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大概)由(仲由)与(吧)?”(《论语·公冶长》)。
3、表示反诘语气,兼有感叹意味,有时与“岂”“得非”“独”“况”等虚词前后呼应,可译为“吗”或“吧”。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4、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吧”。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啊)!(《师说》)。
然
一、连词。
1、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2、“然而”,可译为“如此(这样),可是……”。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3、“然则”,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三、助词。
1、用在形容词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州记》)。
[附]“然”作谓语,作用相当于动词,意为“是的”“对的”,常见于应对之词。
成然之。(《促织》)。
若
一、代词。
1、表对称,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那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二、连词。
1、表假设,常用在复句前一分句中,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高祖本纪》)。
三、助词。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和“然”的作用相似,可译为“……的样子”“地”。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惆怅地)(《司马相如列传》)。
[附]“若”作动词,表示比拟或比较,可译为“像”“如”“比得上”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论贵粟疏》)。
为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等。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请为将军筹之。(《赤壁之战》)。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6、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有时构成“为所”或“为……所”。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7、“为”与句中的短语组成介宾结构,可译为“在……的时候”,《辞海》注释为“如果”。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王甚喜人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
二、助词用在疑问句之后,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何”“焉”配合用,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因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可译为“趁着”“按照”“凭借”。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可译为“由”“经过”“通过”。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便”“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振声激扬,伺者因之觉知。(《张衡传》)。
何
一、疑问代词。
1、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何”的位置一般在动词前,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者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复音虚词。
1、“如何”“若何”“奈何”,都是动词性短语,常作谓语,译为“怎么办”。
2、“如……何”“若……何”“奈……何”,一般可译为“对(把)……怎么办”。
3、“何如”,可译为“怎么样”;又用于比较,相当于“孰与”。
4、“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
且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有单用“且”的,有构成“且……且……”“既……且……”式的。可译为“又”“又……又……”“既……又……”“一边……一边……”等。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或引起推论,可译为“而且”“况且”“尚且”。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以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或者”。
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郦生陆贾列传》)。
二、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因而”“便”,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二、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可译为“你的”,用法同“乃”;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既而”“已而”可译为“过一会儿”“不久”。
之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作第一人称,译为“我”。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之至湖口。(《石钟山记》,代人,作兼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而公子亲数存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之”可不译出。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可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原来已经”。
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而起。(《促织》)。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远,其人则近。(《论语·学而》)。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二、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也。(《捕蛇者说》)。
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于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三、连词译为“若夫”“至于”“如果”。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它”,不能加“的”。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的”。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
1、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可能”。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两章》)。
2、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3、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汝其勿悲!(《与妻书》)。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4、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一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2、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四、助词没有实在意义。霰雪纷其无垠兮。(《涉江》)。
以
一、介词常带宾语,用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对象、产生的原由等。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拿”“用”“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荆轲刺秦王》)。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崤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6、“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以是”,相当于“因此”“由此”。
7、“有以”,相当于“有什么……”;“无以”,相当于“没有什么……”。
8、“何以”,可译为“怎么”“根据什么”“用什么”“因为什么”等。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
三、副词通“已”,可译为“已经”。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附]动词:“以”,认为;“以……为”,“用……作”“把……看作(当作)”。
动词“以”用如名词,可作“缘由”“原因”。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八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根据新课标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那么,除了掌握这18个虚词的常见用法外,是否有辅助答题的技巧呢?来看梅老师为我们支的高招吧!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皇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中的“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二、语文代入法。
有时候,考生如能巧妙地“拿来”语文中的解题方法,在语文答题中加以灵活应用,往往会收到奇效。语文代入法即是一例。请看例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答案:b。
a、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d项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矣”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第二句“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在解题过程中,当你“苦思冥想无法选”时,不妨从语法角度切入,也许能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田单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可以看出,两个“于”显然不同。
四、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高考辽宁卷第11题c项: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令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判断句子,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第二句,出自人教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综上,两个“则”字用法各异,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迅速排除。
五、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如年高考全国卷第16题要求将“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再如: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
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九
装修很重要,布置有格调。
员工有礼貌,见客开口笑。
卫生常常搞,整洁无死角。
室内空气好,顾客光临到。
照明很重要,叫亮才叫好。
海报不可少,展架要摆好。
促销员代号,好记又好叫。
卖场很热闹,销量嗷嗷叫。
氛围要营造,记得要拍照。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2.以。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谐音:
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一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由于。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
(二)副词。
1.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二
店长不容易,努力还受气。
即当打火机,又当灭火器。
又是打气筒,又做出气筒。
随时要充电,还要把兵练。
店长是画家,愿景天天夸。
开门七件事,日复又一日。
清洁打头炮,整洁太必要。
晨会定基调,拼搏趁年少。
每天两分析,一定做笔记。
激励分正负,陈列要规范。
七事都复核,工作才做完。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三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可译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四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到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置于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五
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中列出了18个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其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掌握常用义,照顾特殊义。例如“之”字,作代词、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表前置宾语)是通常用法,而作动词“到”、“用”(如“之其所短”中的“之”)讲则是特殊义用法。
筛选文中的`信息。
近三年来,主要考查的是以写人为主的史传文,且题目一般是用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的形式,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一组。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是,将6个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则要求从记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的发展及其走向、故事的梗概等要素把握阅读对象。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六
1.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2)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七
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副词。
1.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篇十八
1.做,作为,当成,成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678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