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整合工作总结(专业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4:25:12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专业20篇)
时间:2023-11-04 14:25:12     小编:文锋

总结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进行总结,还可以对团队的表现和项目的进展进行总结。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进行结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总结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一

一年来,我在领导的关怀和各业务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岗位,加强学习,团结协作,敬业奉献,不断创新,服务领导,服务同志,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推进了我处的整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适应形势变化的工作能力,参加信息工作培训班,提高文字处理能力,规范行文。二是强化业务知识更新学习,根据上级对业务更新的要求,加强了数据办理、统计分析、电子报表等方面的学习,增强适应新变化的能力。三是强化政策法规学习,学xxx地方各类法律法规文件,正确把握工作原则,指导方向,引用法律法规准确,各项业务触类旁通。四是强化观念学习,“讲正气、树新风”、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等一系列活动,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观念,以更加振奋的姿态、奋发有为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立足岗位,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六百人,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从查询、输入每个人概括简历到计算工资调整标准,凭着本人平常的积累和灵便的工作方法,及虚心向有工作特长的同志学习,提前或准时的完成了合并后的团里制定的结构工资核算发放和国家规定的工资调整套改工作,并按领导要求核算出工资后每个人的对比,增减幅度,打印好每年每人增加薪级的工资调整表,及时完成工作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兼管地方统计工作,按照地方统计局的要求,电子报表、工作分析准时报送。

(二)对领导交办的事项按照要求和领导的指示办理进度,既要完成好自己岗位的工作,又要协助本部门其他人员工作的落实。参与修改《聘用合同》和《工资分配办法》,做到工作及时,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及休息时间,无怨无悔,实现了急事即办,快事快办,特事特办。不利于工作的事不干,不计较个人得失,倾心倾力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克服由于年龄增长,身体上带来的各种不适。

(三)加强与各部门协调联络。对上级交办事宜按时完成,及时做好沟通、安排任务积极配合,赢得工作支持和信赖。人事工作千头万绪,是中枢神经,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到电话随时接转,工作不棚架,上情下达畅通,做到团结协作,与各业务科室密切配合,全力维护大局利益。

总结回顾这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步,但与领导的要求和同志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工作的要求满足于一般化,超前和创新意识不浓;工作头绪多,人员少,疲于应付。

三、下一年工作打算。

(一)创新思路。对各项工作要超前考虑,及早着手,小处着眼,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同志。

(二)加强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适应新形势工作变化的要求。做到学以致用、工学促进、比学赶帮。

(三)转变作风。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念,转变作风,勤政廉政,提高效能,打造服务群众文明窗口。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二

林改的目的是为了释放集体林地的活动,以“明晰产权”为目的的主体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但以“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为目的的配套改革才起步,还未能激发林地的活力,把林权作为林业经营的股权入股经营的方式还没有建立,对林地的价值林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造成林地流转等行为还不规范,流转双方的权益保障还不健全,规范的林权交易中心还未建立,林业部门既当运动员双当裁判员,管理不规范。

(二)林地确权颁证还不彻底。

由于上世纪80年代初颁发的林权证存在着“指山为界”、四至不清、证地不符(有地无证、有证无地、证证重叠)、面积差异大、国有和集体林权界限重叠不清等问题,因而导致大量林权纠纷,虽经多方努力调解,但仍有部分林地因纠纷未能确权到户,加之我县为移民大县,移民库外林地如何处置目前政策还不明确,造成移民林地未确权,影响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整体推进。

(三)林业专合组织林地经营成效不明显。

xx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起步较晚,管理经验不足,专合组织成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上资金缺乏等,造成xx县林业专合组织林地经营成效低,专合组织优势体现不明显。

(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缺乏具体措施。

虽然国家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但目前能落实到基层的具体建设内容、项目还不明确,造成深化措施不到位。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三

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的要求,我局牵头承担“深化集体制度改革”、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深化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根据责任分工,我局落实专人,制定方案,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工作。

(一)全面完成牵头工作。

1.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县、乡(镇)、村、组以及群众五级联动,以“四权同确”为契机,制定主工作方案,即时化解林权争议,确权到户,依法颁证,继续完成遗留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工作。

2.开展“回头看”,提高林改质量。为查漏补缺,切实提高我县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工作质量,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20xx年,我局继续积极组织开展林改主体改革“回头看”工作,重点对错登、漏登、重登的林权进行核查纠错,完成错登、漏登、重登的林权核查纠错3000余宗,重新发放林权证700余本,纠错面积8000余亩。对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和联户承包的林地,进一步完善林地利益分配方案,将份额量化到户,股权证发放到户,保障林改成果。

3.加大林权纠纷调处力度,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为加强林权纠纷调处力度,我局专门建立了的林权争议调处工作组,积极协助乡镇加大林权纠纷调处力度,调处林权纠纷2起,调处面积8000余亩。

4.规范推进林权流转工作。为规范林权流转管理,我局认真按照《xx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的通知》(石府办发〔20xx〕33号),依法规范各类林权流转行为,切实维护林权流转双方利益。截止目前,我县共流转林地亩,其中:大户流转6宗亩,涉及农户约280户,其余为林农之间因房屋买卖等进行林权流转,涉及农户55户。

5.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为进一步落实“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林改配套政策,我局积极配合林权所有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林权抵押贷款登记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林权抵押贷款登记2宗,面积计亩,抵押贷款金额达万元。

6.积极推进森林保险工作。为增强森林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林农因自然灾害造成森林资源损失,我局积极配合县财政局,对全县346万亩森林全部进行了森林保险,其中:公益林万亩,商品林万亩。

7.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工作。林权档案是林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权改革档案,是林改工作的客观反映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地承包关系的重要保证。我局高度重视林权档案的管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固定1台微机,落实2人专门管理林改档案;二是实施分级管理,对全县所有的林改档案实行县、镇、村三级存档管理;三是分类管理林改档案,全县共建立林权改革档案793盒。

(二)配合做好其他改革工作。

1.按照“四权同确”的要求,积极配合县委农工办、县农业局做好耕地确权颁证工作,在退耕还林地、开荒地等的处理上积极出谋划策,协助解决相关问题,促进耕地确权工作。

2.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结合我局承担的核桃产业发展,依法引导全县建立核桃专业合作社25家,支持建立规范核桃专业合作社5家,创建了市级示范社1家,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3.积极参与县农业局制定家庭农(林)场发展指导意见,结合林业特点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指导意见。

4.配合发改等部门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行调查,并就林业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改革作好准备。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广电网络整合,实现“全国一张网”、“全省一张网”的工作部署,***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指导下,在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区广电网络整合工作推进小组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我台的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

一、完成资产评估,保住国有资产不流失

早在2011年11月,我们就完成了广东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成立挂牌工作,此后***广电网络完成了两次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第二次的资产评估工作,评估出来***广电网络的总资产为2400多万元,除去900多万元的债务,净资产为1500万元,但这次评估有效期到2015年6月30日止,如果在这个有效期内不能完成改革重组工作,***广电网络资产刚好将折旧为零,那么这笔2400多万元国有资产就会流失。2015年3月31日前,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上市前的最后一次增资扩股工作。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我区广电网络搭上了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上市前最后一次增资扩股的末班车,加快了***广电网络改革重组步伐,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同时,提高***广电网络市场竞争力,促进***广播电视业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重组方案

为确保***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顺利开展,区成立了***广电网络整合工作推进小组,由中共***委宣传部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编办、区文广新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法制局、区广播电视台有关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广电网络整合工作。

同时按省有关文件精神,在***广电系统内广泛宣传广电网络改革重组的相关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并征求了区财政局、人社局、法制局和发改局的意见,同时在区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公示。

三、

多方征求意见,摸清人员分流意向

2 验,确保***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顺利完成。

2015年4月15日,区广播电视台在区委一楼多功能会议室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对《***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进行征求意见,并对人员和去向意愿进行了摸底。

四、审议通过重组方案,确定人员分流

征集到干部职工提出的意见后,区广电网络整合工作推进小组又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的实际,对《***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进行了调整,再次征求了区委宣传部、区编委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法制局和区发改局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同时在区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公示。

2015年6月7日,区广播电视台在区委一楼多功能会议室再次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修改后的《***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干部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将作为《***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的附件,分别向区委、区政府和省网络公司报批后执行。

23 人,非编在岗1人,退休13人。所有选择进入省网络公司和选择留在台及电视站的人员,均从2015年6月9日起,在区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公示。

2015年6月19日,区广播电视台与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协议》,并有序完成资产及人员分流、工商变更登记等工作。

2015年10月29日,区广播电视台与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签订了人员和资产交接协议,正式对人员和资产进行交接。

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完成后,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对***广电网络进行网络升级改造,从而实现“***一张网”,提高***广电网络市场竞争力,促进***广播电视业发展,并实现***电视频道和《***新闻》的完整全覆盖。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五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新农村建设,下面是整理的农村改革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20xx年我乡紧紧抓住深化农村改革契机,务实举措,创新机制,以土地适度规模流转为重点,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关键,以农业品牌建设为突破,积极激活农村资源变资本,促进农村繁荣发展。一是规模流转土2230地亩,集中整治土地1520亩;二是成立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专合社8个、家庭农场3个、农业企业1户,业主大户4个)共计16户;三是建立了脱贫奔康产业园2个(大神庙村、板凳垭村);四是集中力量打造了充国香桃、大雅,鹅柑、等特色农业品牌。现将我乡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乡党委政府成立了深化农村改革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乡长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全乡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各村居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员,负责产权交易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添置工作设备,确保了产权交易工作组织健全、人员齐备、设备齐全,信息畅通,促进了产权交易工作的正常运行。

针对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一是结合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全乡共整治土地1520亩,建设产业道路15公里、渠系800米、整治山坪塘8口,蓄水池4口,实施安饮工程2处,易地扶贫搬迁46户,聚居点2处,危房改造户120户,农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二是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在大神庙、板凳垭村等2个村先行先试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推进农村产权有效交易;三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发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业主大户等等,切实解决土地撂荒、增收困难、品牌缺失、发展滞后等难题,推进农村土地增值增效;四是创新“三方参与、六方联动”机制,将困难群众或一般群众(以产业周转资金入股或自愿入股)、村集体经济(以上级投入项目资金入股)、招引业主(以现金入股)三方资金有效整合起来,乡政府、帮扶单位、县扶贫部门三方积极参与监管指导,确保贫困群众、村集体、业主各方互利共赢;五是大力发展立村主导产业,推进“一村一品”。目前,我乡在大神庙村规模栽植柑橘360亩、在大神庙村、源洪庙村规模发展籽莲760亩,板凳垭村星科农业有限公司租赁土地1200,并集农业、山羊养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生态基地;各村结合实际,积极整合农村闲置土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

2、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在家尽是老弱病残,劳动力缺乏,导致业主用工困难;

3、受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业主资金链断裂,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4、融资难度大、集体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1、加强对村社干部和群众在农村改革和土地流转政策法规方面的.培训和宣传引导;

2、宣传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务工创业;

3、国家出台更多优惠扶持政策,在资金上给与业主更多帮助,保持可持续发展;

4、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增加和扩大融资渠道,做强做大集体经济。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六

社区依托现有服务上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在街道在全力支持下,计生阵地建设卓有成效。一是调整了社区办公用房,投资26000多元装修改造了微机室和 室,按要求增强了社区警务室、流动人口管理站、b超服务室的配置档次,并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二是投入6000多元购置了用于计生全员信息化管理的电脑设备,并安置了宽带网,为计生网络化服务打下基础。三是新建了社区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投资20xx余元更新、充实了宣传橱窗的内容,向广大计生群众公布计生政策,办事程序以及宣传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

工作同时与建设单位和物业公司分别签订了居民入住协议直接进行跟踪服务。

社区本着“以人为本,以诚为民”的服务精神和管理宗旨,营造和谐互信的社区环境,居民自治得到了不断完善。

一是健全了社区自治网络。根据社区自治的需要,在社区成立了治安调解、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5个工作委员会,通过居民代表大会产生了社区楼栋计生信息联络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社区议事会,社区计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计生日常事务管理,负责向社区代表大会提高社区内重大计生事务的议案,组织实施社区代表大会议事的计生事项,在社区共驻共建的框架下,吸收驻区单位作为社区议事组织的成员单位,形成资源共享,事务共议,社区共建的良好局面;三是完善了自治制度,6月下旬社区召开了居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x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管理条例(草案)”,条例规定社区内的计划生育大的事项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会议和社区议事会研究决定,社区计生工作委员会每半年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一次计生工作。在制定并通过自治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民主评议制度、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制度以及居民民评议具体程序。三是落实了自治措施。我们在社区内设立居务公开栏,坚持居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开展民主评议,密切了社区与居民的关系。

计生综合改革的诸项措施最终的落脚点是服务广大群众,在社区服务的工作上,我们更是下大力气,费苦心思,争取做到尽善尽美,深得民心。

入户宣传。二是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将本社区服务资源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家政、卫生和再就业等项目的服务,通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在加强对外来人员管理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法律、就业、经商、房介等提供服务,又通过扶贫帮困积极解决弱势群体在生活中的难题,做群众的贴心人。

总之,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是一项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举措,是计生工作今后一段时期的领域,我社区将一如既往地以改革为动力,以试点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苦干实干,再创佳绩。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七

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成果对接会。组织企业参加“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汇报暨成果对接会”、“川南片区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对接会”,进一步深化县校、校企合作,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大县校合作基地建设力度,目前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基地、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xx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合作,以微晶玻璃材料产业研究院为依托,助推微晶玻璃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推进创新创业。

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促进经济增长“新引擎”,我县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成立了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出台《xx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xx府发〔20xx〕11号),组织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创新驱动机制体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建xx县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同时,借助三月“科技之春”、五月“科技活动周”和九月“全国科普日”等有利契机,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培训活动,累计目前发放创新创业宣传资料20000余份,开展创新创业培训6次,培训人次达1800余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加大项目立项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以科技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20xx年,全县共申报省级项目5个,市级项目5个,到位省级项目资金130万元。一名微晶公司的“花岗石尾矿微晶玻璃”项目作为战略创新产品顺利入选20xx年省科技计划项目库,获得50万专项资金支持;20xx年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xx天麻有性繁殖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完成既定的考核内容及指标,并按时按要求上报验收材料。

(四)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激励。

加强知识产权激励,进一步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确保我县专利数量、质量稳步提升及市场效益不断增长。我县20xx年专利申请量完成86件,其中发明专利xx件;专利授权量51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同时,根据《xx县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我县对20xx年专利授权者和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科技奖励,累计奖励金额达27万元。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八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108项)。

一是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按照市局文件规定,xx年我局已组织五批创客进行了创业培训,经过人社、工信、财政、工商、地税等多部门联合审核,目前已入驻70个项目,带动就业500余人。xx年至xx年3月份,区财政将各项房屋补贴、暖气补贴等共计万元拨付到基地账户,保障资金支持。强化对创业孵化基地及“双创双服”活动的宣传,开展宣讲培训大会,推介创业项目,为创客们讲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提高创客们的法律意识,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7人。上诉各项指标,除燕赵工匠外,其它按超进度推进。

三是落实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我局对就业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由区就业局和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依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局自身职能,同时与区民政部门进行对接核实信息,依托乡政府支持,安排专人入户采集农村贫困劳动力的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和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等相关信息。经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信息核实,我区目前已无需要就业创业帮扶对象。

二、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就业服务,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创业就业(第109项)。

xx年以来,为切实帮助各类求职者实现就业,我局召开“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新华区xx年秋季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招聘会3场,到会企业186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5000余人前来参会,达成就业意向1123人。在“就业援助月”中,三级就业服务平台通力合作,组织就业援助活动20余次,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458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481人,帮助28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开展,沧州市新华区中宇小学和新华区司法局被批准为新华区就业见习基地,对接大学生共计23名。利用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入户进行摸底调查,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对需要就业帮扶的大学生整理成册,提供就业信息援助,目前我区共有158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登记,实现就业人数145人,其中享受就业信息帮扶的共8人。就业率达92%。

三、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第110项)。

截止8月底,经局立项监督会议审核通过,共向4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共计万元。按照省里统一要求,核实规范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使业务统计数据一律从业务经办信息系统中产生,同时对技能提升补贴审核有关问题进行了情况说明,相关系统做了调整。目前,已有50个人享受了技能提升补贴万元。

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113项)。

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工作,能够确保改革工作按时间节点落实到位。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中央调剂金制度、国家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等制度。

五、按照国家和省安排,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率政策(114项)。严格按照省、市政策要求落实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焦炭、火电六个行业降费率的政策。

六、我区目前不涉及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和开发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九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发展求特色、建设出精品、创新当尖兵”的总要求,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面深化改革蹄疾而步稳,全市上下呈现出以深化改革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气象。现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抢抓机遇,着力先行先试。

×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在本轮改革中,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加大对上沟通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各项综合改革试点,努力打造×特色,创造有益经验,力争在本轮改革中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将充分利用试点红利,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创新以及社会事业领域等方面努力探索,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并与×实际紧密接合,加强研究,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经验。出台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加快推进;按照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理念,围绕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要素配置“六位一体”,加快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水平。

二、明确重点,力争率先突破。

在推进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过程中,按照省重点改革事项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强化整体谋划、突出改革重点,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为纲,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近期重点改革事项》,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突破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有步骤、有秩序地将我市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引向深入。目前我市正在扎实有序地推进以下几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逐步将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户口;建立了以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住所(含租赁)为基本×条件的户籍登记制度,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形成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出台《关于四类人群进城入户的相关规范》,降低入户门槛,加快推进农村转移进城的农民、在济上学外地学生、外来投资人员、外来打工者等四类人群进城×,目前此项工作已基本改革到位;加快整合公安、民政、人社、计生、卫生等部门的人口基础信息,全面启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召开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全面开展农村“六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已完成90%以上,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正在加快推进;积极推进“两股两改两建”工作,在×个镇(街道)×个村(居)开展试点,下发了《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规程》;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意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管理办法》、《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三是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创新。整合农业奖补资金,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试点,争取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农村产权抵押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农商行等各银行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

四是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出台《关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加快推进全省人地挂钩试点工作,编制我市人地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研究出台指标交易、节地指标最低保护价格、收益返还办法、土地复垦验收等配套政策措施,确保规范有序开展人地挂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三级市场,推进土地市场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出台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办公用地处置办法和城中村国有土地管理办法,建立收回的旧厂房、闲置低效土地单位产出税费标准、缴纳滞纳金等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三、强化督导,做到求实求效。

为扎实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市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任务督导落实,多措并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一是分解工作任务,狠抓改革落实。对《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和《全面深化改革近期重点改革事项》两个文件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出台《全面深化改革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将各项改革任务明确到市级领导、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制定了《2021年十大改革专题工作台账》,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工作节点,并要求各专题组拟订实施方案,细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改革实效。建立了“半月报进度、一月一汇总、季度听汇报、半年一小结、年终做总结”工作机制,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委改革办联合市督查局对各专项小组、改革专题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三是明确奖惩办法,激发改革热情。建立健全考评奖惩机制,把推动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对态度消极、阻扰和抵制改革,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对大胆试、大胆闯,坚决破、坚决改的单位和领导予以褒扬和奖励。

四、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

按照县委、县政府印发的《xx县完善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认真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落实,重点解决好以下工作:

1.继续开展回头看,把林改工作做细、做精。一是认真抓好林改工作的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确权率和颁证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特别是抓好县、乡(镇)级、村级档案资料的收集完善和档案规范统一保管,并抓好档案资料的有效利用。

2.积极稳妥调处林改纠纷。认真抓好遗留林权纠纷的调处工作。一是按照“户与户之间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之间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之间的纠纷不出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纠纷不出县”的原则,落实县、乡、村三级林权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和处理林权纠纷,切实维护林区的和谐稳定。二是针对国有林地与集体林地重叠问题,召开专题进行研究,提出处理建议意见,妥善解决问题。

3.继续探索移民林地的确权和处置方式。对林改中暴露出来的涉及移民的林地有关问题,一是对移民迁出地工程建设未被征用且未获补偿的林地,鼓励内安移民采取转让、租赁、出租、委托经营、入股等多种形式经营,迁入地不再重新分配林地;二是对于迁入地有未落实到户由集体统经营的林地,引导迁入地集体经济组织,在征得2/3以上村民同意的前提下,不管采取何种经营或处置方式,迁入的移民可按比例参与这部分集体林地的收益分配或承包到户;三是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汇报外迁移民林地的改革问题,力争上级从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考虑能有明确的政策出台。

4.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工作。不断加强林权流转政策宣传,让全县广大林农认识到林权流转的益处,引导林农广泛参与到林权流转工作中。同时,通过积极宣传,吸引有实力的公司或个人到xx流转林地,增加林农收益,让“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林权流转落到实处。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建立健全xx县林权交易中心,规范林地流转,为林权流转等林改配套改革推进提供平台。

5.继续推进森林保险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全县346万亩森林全部纳入森林保险。

6.加强专合组织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加大专合组织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加强专合组织林业专业知识培训与推广,让专合组织真正起到标杆作用,引导、带动广大林农更好地管理林地、经营林地,从林地中受益,带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争取政策深化改革。

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具体化,努力把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让广大林农分享改革的成果。

现将区人社局xxxx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一

为了推进财政改革,加强管理,近年来,我省各地与全国一样,相继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度改革试点并经过不断总结、引导和推广,会计委派制改革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委派制这一新生事物,顺应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以强劲的生命力,不仅推动了会计改革,而且在加强宏观、微观经济管理方面也越来越显露出重要作用。同时也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我省的会计委派制的改革,从90年代初开始,至今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96年以前,是自发式的个别尝试阶段。我省的一些县(市)如巴中市、郎中县、苍溪县等,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了直接委派会计负责人为主的会计委派制,中江县还结合厂长经理承包制,推行了会计人员年薪制等办法。这对当时在县以下的多数中小企业实行承包制后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同时,对"一包就灵"提出了质疑。虽然是个别地方和局部的试点,但引起的反响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1998年,这期间主要是总结、认识、引导试点阶段。在这一时期,我省会计委派制在各地的一些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逐步推开,形式各异。其间,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各级政府的会计管理部门即财政部门主动地参与了这项改革。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逐步把会计委派制工作列入了会计管理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充分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能,对各地的会计委派制试点进行总结,在充分肯定这一改革的同时,及时地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对进一步深化会计委派制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省财政厅专门就全省会计委派制试点作为财政科研课题,专门组织力量进行调研,最后形成了《四川省会计委派制改革调查报告》,对全省的会计委派制情况、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工作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这一《报告》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省政府主办的《四川政报》上公开发表,省财政厅也将《报告》下发各地,并要求各地认真总结试点情况,因地制宜、稳妥推进。这对全省会计委派制无疑起到了引导和推进作用。这期间,各级党政和纪检监察部门也高度重视和关注这一工作,把推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全省的会计委派制改革,进展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第三阶段为1999年以后,进入了有组织的总结、完善,全面推广阶段。从1999年到现在,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省的会计委派工作在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后又回到实践的过程,对会计委派制改革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而且不断地从实际出发,总结完善,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努力。特别是中纪委三、四次会议和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发出后,更为会计委派制的进一步推行指明了方向。目前,会计委派制已经列入了包括省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省21个市、州,有12个市政府和近90个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还有如遂宁、宜宾、乐山、南充、达州等市政府还制定了有关委派制的办法。各级政府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都亲自负责领导会计委派制工作,各级财政部门也责无旁贷地和纪委监察部门积极配合,把会计委派制作为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狠抓落实:一是抓了全省的会计委派调研,做到心中有数。省纪委、监察厅联合召开了座谈会,派专人调研,了解全省的工作进程和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交流各地情况,找典型代表介绍工作经验,互通情报,取长补短。省财政厅还于1999年专发会计委派工作简报六期至各地和省级各部门,专门收集了全省各地会计委派制办法,编辑成《四川省会计委派制度专辑》(一)、(二)印发各地,对帮助和指导这一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有倾向性地推荐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如省财政厅制定了《四川省省级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总监制试行办法》下发各地,引起了各级的重视。又如对长宁县、北川县行政事业单位"零户统管"(会计集中核算)制和简阳市的乡镇"统一集中核算"制等大加推崇,促进了有条件的县、乡实行这些办法;是作为工作任务进行全省安排布置,要求各地予以贯彻落实。20xx年1月,省监察厅、省财政厅下发《关于继续试行会计委派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各级财政纪检监察部门根据中央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把目前适合我省实际的几种会计委派制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积极稳妥地推行。这几种形式和要求是:1、在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制。2、所有的乡、镇财政所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会计集中核算,今年要求达到60%的推广面。3、暂不具备条件的县级党政机关实行重点会计委派制。4、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以及骨干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5、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集中委派制等。

由于我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基本上呈现以两头促中间的情形,即基层起步早,纪委督促严,在一段时间省、市本级动作不太大,效果不明显,但进入1999年以后,省、市两级都开始行动,特别是市一级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这样,会计委派改革在全省已基本形成了热潮。据初步统计,全省有18个市、地、州,90多个县(区、市)近800个乡(镇),20xx多个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度。

我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形式多种多样,试点对象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委派的人员有会计机构负责人,也有全部会计人员,委派的主体有企业主管部门、政府部门,也有企业本身等。但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会计委派制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不断适应经济改革深化的要求,绝不能一蹴而就,要不为地总结和完善。比如县以下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了改、转、租、卖、让等以后,企业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如再治袭国有企业一套管理,无论在法理上,在具体管理办法上显然已不适宜。原来如溪、阆中、中江县等直接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也有的由于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委派的会计负责人形同虚设。所以,会计委派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因此,我省会计委派制的形式也经历了不断取舍,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加强监管,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建设的,切合实际的会计委派制形式主义会被人们所接受所推崇。经过几年来的磨合,现在适合我省经济管理实际,并取得一定共识,正在积极推广和试点的几种会计委派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财务总监制。财务总监的委派对象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总监人选通过考试、面试、结合考核,经组织部门批准,从市级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选派或向社会公开招聘。财政部门负责聘用委派以及日常工作。

财务总监的职责是代表政府监督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情况,向政府机关提交有关企业财务报告,如重大问题专题报告。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总监的任职与行政级别不挂钩,工资收入比照所在企业经营班子副职执行,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对财务总监工作业绩的考核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部、经贸委等部门共同负责。考核结论记入本人档案,作为派驻、罢免和奖励和重要依据。

为配合财务总监的试点,将国有企业财务负责人由原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制改为审批制。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的任免,由所在单位呈报,财政部门审核,组织部门审批。财务总监制主要在我省乐山、达州等市试行。

(二)财务监督特派员制度。财务监督特派员派驻单位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特派员由市级机关副县级以上干部担任,财务监督特派员办事处设在财政局或经委,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事处内设若干办事组,每个办事组负责2至4个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财务监督特派员任期三年,可以连任,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规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

财务监督特派员对政府负责,代表政府行使监督权力。主要职责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列席经宫管理等有关会议,但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评价企业主要领导成员的业绩,并对其奖惩、任免提出建议。

财务监督特派员的稽查报告,由财务监督特派员办事外送企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后报市政府。市政府根据报告,结合企业领导人的考核情况,实施奖惩、任免。如重大问题,可向政府专题报告。财务监督特派员主要在我省自贡、遂宁等市试点。

(三)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对象目前主要是县、乡(镇)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单位预算体制、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三个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单位账户,统一由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会计中心)开设账户,代理会计核算,管理会计人员。单位设置出纳岗位,负责本单位的具体财务收支。同时建立综合财政预算制度,收支审批制度,审核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会计集中核算办法已在全省60%以上的乡、镇和部分县、市实行。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从省级机关的实际出发,结合部门预算改革,决定于20xx年在省级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到各系统所属二级单位。目前,省财政厅已代省政府拟了《四川省省级机关试行会计集中核算支付办法的实施方案》,并正在征求意见。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设立四川省省级机关会计核算支付中心,在保证单位现有预算编制程序、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三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预算内、外银行账户。省财政厅建立国库单一支付体系。取消单位会计核算岗位,保留除会计核算、记账以外的会计职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委托代理记账、分户核算。会计集中核算支付的资金为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等四部分。

(四)企业内部会计委派人员。企业集团公司按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对所属各级子公司委派会计人员。委派工作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会计人员在本单位或集团公司内部选聘。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办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向集团公司负责,奖惩考核由集团公司实施。

企业内部会计委派办法主要在我省五液、电信、邮政、石油、川化等大型集团公司实行。

我省各地地会计委派制度改革试点,尚处在总结推广阶段,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并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全省会计委派试点进展总体是好的,对建立健全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试行会计委制度,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评定权等从各单位中分离出来,使会计人员相对独立,有利于保证会计人员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和基本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保证了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二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贯彻和执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改革。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优势,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力求在“做优”的基础上,把学校“做大”、“做强”。将我校几年来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

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

(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

校本培训是学校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我们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邀请有关专家为全体老师做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其次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设示范研讨课,让教师切实感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

(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狠抓学历达标活动。要求任课教师的学历必须是本科,学历不达标的责成参加进修。目前我校任课老师学历达标率95%,已达标的教师我们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二是开展长短培训,到施工现场锻炼,狠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现场、到公司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较高的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运行。

面对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建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整个课改的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由专业部具体组织实施。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除负责统筹、组织课改工作外,原则上每月集中一次,对在课改过程中的成效、存在问题、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交流、研讨。领导小组对课改工作实行全程监控,并针对教师们在课改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对课改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运行。

学校紧紧围绕省职教课改要求,经过认真酝酿,确定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程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现代化课程观,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推进改革。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新培养目标中素质和能力基本要求和就业、创业发展方向,本着夯实文化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技能训练,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方向,增强适应能力的改革,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本模型,以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作为运作载体,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施,稳步推进。近年来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

1、调整课程目标以职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

传统的课程教学以知识学习为目标,往往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强调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我校在课程改革中,把职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主要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初步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校对主干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各主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由基础平台、选修课平台组成。基础平台由德育模块、文化课模块及专业课模块组成;选修课平台主要包括人文拓展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两个模块组成,以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需要。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础平台中的德育模块开设有《道德法律与人生》(劳动版)、《经济与政治常识》(劳动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劳动版)等课程;文化课模块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课模块(职业群基础课程)开设有《机械制图与识图》、《机械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等课程。通过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岗位群的要求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选修课平台为任选课程,是我校根据学生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开设的课程,这部分课程为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专业知识及技能服务,具体课程主要有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喷涂技术、汽车钣金工艺。

3、整合课程内容以项目课程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形成综合化课程。

(1)职业群专业基础课的综合,以实用够用为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有机综合。删繁就简,避免学科型课程因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造成的单科教学周期长和课程间的交叉与重复。

(2)多种素质教育的综合,把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结合到教学中,努力培养中等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高尚品德修养和吃苦敬业的职业道德。

1、通过课改,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开发了多门校本教材或讲义。汽车材料、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指导等校本教材。

2、通过实践,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论在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教学比武还是技能竞赛都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3、通过课改实践,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为了让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的落实,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大都受到过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然而,同时他们又都有着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愿望,渴望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希望被老师和家长认可。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经由启动阶段进入到了初步实施阶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课程改革面临着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体制上有许多旧的东西在制约着,还未形成一套与职业学校办学相适应的高效的管理模式;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训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感觉到课程改革下一阶段的推进工作必须同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改革相结合。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实践,将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乃至学校改革的核心,推进学校内涵的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三

根据遂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调研的'通知》(遂府法函〔20xx〕12号)要求,现将我局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报告如下:

(一)正在实施的审批项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并联审批);。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3.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关闭拆除许可(并联审批);。

4.防治污染设施撤除或闲置许可;。

5.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6.水排污许可证;。

7.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8.危险废物转移许可;。

9.辐射安全许可(省环保厅委托)。

(二)防治污染设施撤除或闲置许可近三年未收到公民、法人的申请。

一是制定了行政审批服务措施、行政审批流程图,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二是按照要求,进行了行政审批上网公示。三是行政审批后,由局纪检监察室和环境监察执法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和审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一是通过惩防体系建设,完善了一系列行政审批风险防控措施,建立了《行政审批工作廉政规定》。二是制定并落实了《遂宁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遂宁市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岗位廉政风险三级预警实施办法》等制度。

我局将审批事项集中在行政许可科、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做到一站式审批,保障了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四

20__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为使我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向更深层次努力,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对20__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局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防震减灾工作部署,着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全面、依法、规范履行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职责,服务全县工作中心。为推动深化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成立了防震减灾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负责全局深化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深化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

(二)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基础,提升县域地震监测防御能力。

1.认真组织实施省、州、县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加快推进地震预警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服务协调配合工作。今年,省、州地震局规划在甘洛则拉、田坝、玉田、海棠、阿嘎、斯觉、沙岱、坪坝八个乡镇新建地震预警示范台点8个,按照省州要求,我县成立了“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同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完成了实地选址工作。目前,各预警台点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施工建设,预计6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2.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地震监测台点安全大排查大整治。1—6月,先后对全县3个强震台、1个二氧化碳监测点、5台地震预警烈度速报仪开展安全运行检查2次,请省地震局相关技术人员对有故障的仪器进行维护维修2次,确保仪器正常运行、网络畅通,观测数据连续有效,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资料。

(三)创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效果。

今年是州政府确定的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按照《__州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大宣讲、媒体大宣传、资料大赠送、影片大播放、课堂大进入“五大”工作的全面开展,以“5.12”汶川地震七周年暨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是“5.12”当天与全州同步开展了“宣传科普年”启动仪式,向社会公众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施工指南》、各类地震基本知识、书籍、图册等8500多册,县级相关部门参加了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县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帷幕,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是各级各部门通过广播喇叭、led电子显示屏、电视台、多媒体播放器、电脑网络、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震害防御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覆盖率达85%以上。

三是邀请中国地震局陈德诗专家来__为全县各级各部门300多名领导干部开展了一场以“走近地震,远离灾难”为主题的高规格、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知识大宣讲,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四是部分乡镇放映队组织村民观看防震减灾、自救互救专题影片;部分学校通过多媒体视频组织学生观看防灾避险、应急自救等地震基本知识和逃生技能。

五是各中小学校按照年初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将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以班为单位,每月开展1次防震减灾知识课堂大进入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为推动全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增强学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防震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我局会同教育局、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甘教安〔20__〕3号),决定新增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9月30日前完成创建任务。同时,我局还落实资金2.9万元,对1所州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6所县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分别给予5千元、3千元的经费资助。

(五)积极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提升建筑工程设防质量。为有效应对破坏性地震对房屋及各类建筑物损毁,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确保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提升地震安全水平,我局认真落实《__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规定,全面推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重大建设工程“三项制度”实施,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制度,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颁发建设工程许可证的项目,备案率达到100%。1—6月完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项目4件,完成年计划的50%。

(六)依法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州、依法治县的总体安排,抓好防震减灾法制化建设。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的法制化要求。今年以来,对县本级防震减灾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精简效能的原则,以已经公布的行政职权目录为基础,对处罚依据及执法裁量标准相同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合并,对处罚依据及执法裁量标准不同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保留。同时,增加了因上次清理工作不彻底而漏清的4项行政权力。清理后行政权力共12项。其中,行政处罚10项,其他行政权力2项。

(七)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的相关工作。

1.加强正风肃纪教育,构建作风建设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县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职工中开展警示教育,用反面典型案例警醒职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自觉性、坚定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对本单位遴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干部考调程序报批、考核、调用。对符合后备干部培养对象条件人员积极选送推荐。单位没有违反干部任命审批权限乱任命站、股长的情况。

3.深化财务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对吃空饷问题、“三公经费”使用问题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我局不存在吃空饷人员,公务接待须附公务函或相关文件。1—6月全局支付接待费贰仟玖佰元(2900.00元)。我局无公务车辆,不存在公车私用等情况,更不存在用公款出国出境旅游的情况。

4.深化党务、政务、事务公开。按照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的原则,依法向社会公开应当公开、能够公开的党务、政务、事务工作信息,实现人民群众和防震减灾部门在工作上的零距离沟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公开透明化,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权力目录和规范运行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办结工作。

5.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严打”斗争,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大反邪教警示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非法宗教组织。围绕“平安甘洛”创建活动,配合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动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防震减灾局工作力量薄弱、人员严重不足。存在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的实际困难。

(二)单位目前无领导主持工作,加大了完成下半年相关工作任务的具体困难。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会同县教育局、县科协完成3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二)在部分乡镇新建3个规范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2所学校新建2个标准化直升机停机坪。

(三)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完成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培训1场次,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执法检查项目2个。

(四)根据州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要求,完成《__县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报县政府批准后印发,并报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五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20xx年秋,我校一年级进入新课程。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它牵动着基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纵向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横向看涉及到千家万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学校两年来的课改实验,在教育局、飞云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在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基本上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目标,理清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具体总结如下: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课改理论,立足文本。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只是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教材的内容。但是也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了评价一趟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在设计教学时,可谓是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播放课件等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也始终被老师调动着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教师在花大力气精心设计教案时,忽视了如何有效的利用课本这个现成资源,往往只见活动的热闹,而课本只整整齐齐的叠放在桌角,却没上场的机会。然而,热热闹闹的课堂是否就能象教师想象得那样把所有的内容全部教给了学生呢?不见得,往往热闹后学生冷静下来,脑袋里一片空白。因此,这样的课堂只是给人热闹的感觉而已。如:这样的一节课:初步认识人民币后,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却没有真正的落实。而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1、语数教研组强化了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不仅备了知识点,更备教法和学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居高临下地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做到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开学后,我中心小学抓好1--3年级的新课改的教学工作,校长和教导认真深入学校听课、指导学校工作。对于一些没有按新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都要求他们观看有关课改方面的录象、光盘,以最快的速度,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2、为扎实稳步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认真开展教研教改工作,组织了教师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有效促进了教改工作的深入开展。11月3日,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语文、数学等教研员来听课,教研员对我校十位教师的课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同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几位年轻教师通过教研员的点拨,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全体老师很大的启发,使其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单一转变为多元,教学过程由原来只注重教师的教、学生学,转变为师生积极有效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应有的发展。

课改实验运作两年多来,我们真切地感到新课改的春风已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特别是在练习的环节上,我们采取了“兵练兵”的训练方法,好带差,学生之间互相训练,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教学手段的转变,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转变为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自己学习。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自身的潜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做到以美引趣、以奇诱趣、设疑激趣、以动唤趣、练中增趣,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有好奇心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想象,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特别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中教师们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制订四种评价办法。

(1)、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止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转为结果过程并重。

(2)、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

课上的好坏由过去只听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发展,转为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

(3)、提倡自我评价,学期结束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工作、表现做出书面形式的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4)、领导评价:根据每位教师学期的工作,表现过程、考核结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发展。

收获: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5、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6、由于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小学因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些课程的开设只能是“纸上谈兵”。现确实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使农村小学生也能真正享受新课改的益处。

体会:1、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着课改的质量和深度;

2、教育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

3、方法改革是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4、评价改革是动力。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我校在课改实验中锻炼教师,正逐步建立起与新世纪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许多的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挺立潮头,搏击风浪,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新课程改革的灿烂明天!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六

根据《关于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总结的通知》(办建管函〔xx〕404号)要求,现将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总结报告如下,请审阅。

一、水管体制改革总体进展情况

xx年月1月,省政府下发了《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琼府〔xx〕15号),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省政府分别于xx年6月、xx年9月召开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布置和推动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三年多来,在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目前,省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省属工程)和文昌等12个市县(占全省18个市县的2/3)已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其他6个市县已完成"两定"和"两费"测算工作,总体改革方案有待市县政府最后批复。

二、省属工程及市县工程改革进展情况

省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是省水务局下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省编制委员会核定,该局定性为正处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该局在职职工1657人(其中下属企业和派出所人员共237人),占全省水管单位在职职工的26.3%。参与改革的职工共1430人,改革后定员1077人,需分流343人。松涛工管局的中层干部已通过竞争上岗,基层管区的人员已按编就位,166名职工已办理内部退休,177名分流人员已得到妥善安置,分流到下属施工企业参与工程维修养护或多种经营。经有关部门同意,按"以收代拨"方式解决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其中年工资和各项社会保险金2375万元)。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605万元(省水利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300万元,"以收代拨"解决305万元)。

目前,文昌、琼海、定安、万宁、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乐东、昌江、白沙、儋州等12个市县改革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12 个市县政府已批复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并已逐步分解落实。12个市县纳入改革的水管单位共56个,在职职工2173人,定岗1990人,分流人员183人,财政补助公益性人员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金xx万元。

三、水管单位分类定性、定岗定员、经费测算

根据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各市县水务、财政、发展改革、编制、社保等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通过大量细致工作,基本查清了全省18个市县国有水管单位和松涛工管局的基本情况,对全省水利工程规模、效益、资产价值以及水管单位的职工人数、财务收支、社会保障等有了全面了解。为各市县出台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

全省102个国有水管单位,已全部定性完毕,其中10个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91个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1个定性为企业单位。改革前,全省水管单位职工8446人,其中在职6311人,离退休2135人。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改革后全省水管单位定员人数共4862人,比现有职工少1449人;参照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和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后,每年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9096 万元;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全省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4632万元。

四、两项经费落实情况

松涛工管局年供水、发电和多种经营收入5500万元,根据省政府有关意见,全部由松涛工管局支配使用,主要用于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松涛工管局两项经费已落实。

根据各市县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文昌、琼海、定安、万宁、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乐东、昌江、白沙、儋州等12个市县的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基本工资和保险金由市县财政负责,其中工资属于补助性质。全省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到位1403万元,其中省水利建设基金900万元(占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的30%),松涛工管局305万元,市县财政198万元。

五、管养分离情况

松涛工管局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主要由其下属的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负责,基本上实行管养分离。各市县维修养护资金还没有到位,实行内部管养分离。

六、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情况

松涛工管局和文昌、琼海等12个市县,改革后共分流526人。有几种安置方式:对于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实行内部退休;部分职工分流到下属施工企业(如松涛工管局),从事工程维修养护等建设安装工作;分流到水管单位内部农场(如文昌市东路水库管理处)或承包水库周边土地、水面从事多种经营;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水管单位分流人员,保留职工身份,由市县财政交纳社会保险金,自谋工作,本单位有人退休时,优先录用。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是水管单位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改革前,各水管单位缴交社会保障金的情况差别较大,松涛工管局、三亚市和琼海市等少数市县缴交较正常,大多数市县基本上没有缴交。改革前,全省水管单位累计拖欠社会保障金5056万元。通过与财政、社保等部门反复研究与协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区别不同情况落实社会保障政策:1995年前退休的职工,视为已交社会保险金;1995年至xx年退休的,由市县财政补交养老和医疗两项保险;在职和分流人员,从1995年起,补交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项保险,其中1995年至xx年应缴交的保险金,待职工退休时,由市县财政负责逐个补交,xx年起,按年正常缴交;社会保险金中个人应缴交的部分,由个人负责补交。

七、水管单位职工工资拖欠情况

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前各市县每年拖欠水管单位职工工资3780万元(按近三年统计)。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尤其是中部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财政收入少,要补发以前拖欠的工资,难度实在很大。对此,多数水管单位职工比较理解,认为改革后财政负责社会保险金和保证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了后顾之忧,已属不易,待今后经济发展了,希望能补发所欠工资。

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市县工作滞后

国务院批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已5年多,省政府批转《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3年多,但目前仍有少数市县尚未正式批复改革方案。有关市县政府及其水务部门对水管体制改革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国务院和省政府布置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没有紧迫感,是水管体制改革落后被动的重要原因。

2、"重建轻管"思想依然存在有的市县热衷于上新项目、开新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对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部分市县改革不够深入

部分市县改革缺乏后劲,在政府批准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后,市县水务局没能及时将改革推向深入,少数市县停滞不前,水管单位内部改革缓慢,人事劳动工资改革不配套,岗位、工资没有全面落实到个人,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明确,水管单位内部运行机制不活。有的水管单位仍然处于"吃大锅饭"状态,没有真正完成按编定岗和人员分流任务。

4、两项经费到位率低

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经费和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是水管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市县政府批复的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对两项经费已作明确安排。从今年的落实情况看,各市县已按改革方案下拨了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但相对档案工资而言,多数水管单位职工收入偏低,一般每月为600~800元,相当于档案工资的40%~60%,甚至有的是按最低工资线标准发放。除松涛工管局外,多数市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落实,尚未按改革方案筹措到位维修养护资金。

5、部分市县分流人员多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市县水管单位严重超编,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定编后,有的水管单位分流人数多,难度大。如临高县菠莲灌区管理处,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在编职工210人,月工资50~100元;改革后,应定编80人,分流130人。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

1、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省水管体制改革任务要在今年底基本完成。全省18个市县和松涛工管局必须批复改革总体方案和"两定"、"两费"测算,各水管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xx年足额落实"两费"的水管单位比例应达到1/2,其他暂时不能足额到位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分步到位的承诺文件和分年度到位的实施计划,其中xx年到位50%,xx年到位80%,xx年到位于100%。

2、强化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水管体制改革是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政府要求各市县政府切实将水管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对于未能按时完成改革基本任务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3、做好进度计划安排。各市县政府应以xx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为时间节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改革进度计划,明确各时间段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逐步落实。尚未正式批复改革总体方案的市县,必于8月底之前批复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并抓紧分解落实,确保在xx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两项"。各市县于今年11月完成水管体制改革验收和总结工作。省水务局在12月完成全省水管体制改革验收和总结。

4、加强验收监督,保证改革质量。重点对"两费"落实、定岗定员、分流人员安置和水管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等工作进行验收。着重检查水管单位职工是否已按编定人,职工(包括退休职工)工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要有工资卡、医保卡),分流人员社会保障和扶持政策是否落实,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等。

5、强化水管体制改革激励机制。省水务局将进一步强化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建设投资挂钩的措施。各市县在报送病险水库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堤防工程建设计划时必须同时附送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的水库、灌区、堤防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水管体制改革推进较好的,给以适当倾斜,实行"以奖代补";对水管体制改革遗留问题较多的,在资金安排上实行调控;对没有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或验收不合格的,责令整改并暂停建设资金安排,并在冬修水利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不得参与评优。

6、进一步把改革推向深入。根据我省水管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省政府定于8日1日再次召开全省水管体制改革现场会,总结推广文昌市水管体制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总结三年多来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增强紧迫感,把改革推向深入,确保今年底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七

随着前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实验的逐步深入,我校新课改工作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有效地促进我校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发展。按照前旗教育局的总体工作要求,现将我校课程改革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强化组织功效。

(1)组建了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培训实施计划。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2)加强了校长培训,使其尽快转变观念,适应课改需要。校长(副校长)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校长培训班,增强课改意识,以适应课改需要。为新课改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校要求校长要深入教学一线,走近教师与学生,掌握课改实施中的第一手材料,充分了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及时解决问题,使新课程实施扎实有效地开展。

2、注重校本培训。

(1)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

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学校还利用继续教育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等。

(2)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

(3)组织老师看名师的教学录象,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强调教学反思。鼓励撰写教后记,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5)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方式达到全员培训。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积极安排教师参加上级的新课程培训,积极参与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等。

通过培训、学习,强化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让教师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教学身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1、执行课程计划。

加强领导法律、法规意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

2、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我校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了优化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的要求。寻求有效教学的突破点。学校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特别是在学科领域内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帮助和引导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理性的.思考,澄清认识,走出困惑,辩证地处理好课堂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改实施水平。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科学化,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为着力点,加强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优化师生教与学的环境。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立足校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立足于教研,以集体备课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利用教师每周的集体备课,设目标、释难点、探方法、研教法,集群众智慧,备有效教案。在研究中探讨教法,提高质量。

一是加强教研组建设。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教研活动围绕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等书籍资料,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书面评课”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认识。

二是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加强集体备课组建设。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是我校的一惯做法。对于集体备课,我们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由教务处统筹安排)、定中心发言人(由备课组灵活处理),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

三是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评课。为了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领导小组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并能与相关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

四是通过研究课、观摩课,在实践中探讨实施新课程的良好途径。我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能至少开设一节研讨课,供大家学习、交流和探讨。在各种公开课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努力创设课堂的激励氛围,充分体现了师生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4、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特长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绘画组、音乐组、舞蹈组以及各种专长训练队(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为了把学生的专长教育做好,学校加大投入,并在时间上保证。这样不同起点以及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发展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了乐趣,从而形成了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

一、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缺少老中青合理的搭配,中青年教师严重断层。

2、保障投入不够。

近年来,政府部门已下很大力气,先后实施一系列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工程,但配套工程投入不够,如理化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等配套问题。

3、课程实施水平不高。说实在的,目前我校新课程实验的状况,只能说是实施了,推进了,但实施的水平还不高。

多年来,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八

今年以来来,巴东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理解把握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完善制度、督促检查,各项改革举措落到了实处。

一、领导高度重视改革工作

(一)深化了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县委书记、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及其他相关成员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县委明确由县委、常务副县长负责改革日常工作,并将改革工作纳入20xx年全县目标责任制综合考评内容,改革日常工作督办由“两办”督查室和会同县改革办负责,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抓改革的意识,“跳出区域谋改革、跳出改革抓改革”,强调越到基层,工作创新就是改革。今年,巴东县确定了10个重大改革项目,并实行县级领导领衔推进。

(二)理顺了体制机制。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专项改革领导小组实行制度化管理,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无论是组长、副组长,还是成员,只明确到岗位职务,不明确到具体人,以便于不管人员如何变动,谁到这个岗位,谁就履行相应的职责,避免因人员变动而不得不经常调整领导小组成员。

(三)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改革工作。今年,县委会已经4次研究有关改革工作,4月25日召开在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5月10日又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联席会议,会上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部署、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促进条例》,对20xx年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并将改革项目促进资金纳入财政预算。8月15日将召开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大会,对全县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办,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改革工作联络员都将参加会议,会议由常务副县长、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主持,县委书记、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作重要讲话。

二、改革宣传掷地有声

(一)开设改革宣传专栏。为强化改革工作宣传,让老百姓知晓、参与、监督改革,我们在巴东门户网站“长江巴东网”开设了“巴东改革”宣传专栏,全面、系统、实时发布各类改革政策文件、典型案例和动态信息。今年以来,巴东改革工作在长江巴东网、恩施新闻网、巴东发布等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发表文章30余篇。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就全面从严治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务用车、精准扶贫、农民办事不出村、电子商务、全域旅游等重大改革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如2月3日,在巴东县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县改革办就20xx年改革工作情况和20xx年改革工作向全县作了通报,接受了记者提问,回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改革事项。

(三)及时推介改革创新经验。及时总结巴东改革工作中涌现的好经验、好作法,今年县改革办已经向省、州改革办报送各类信息、典型经验、案例12篇(件)。“巴东农民办事不出村”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受到了中央政治局高度肯定,批示“媒体可介绍巴东的做法”,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全国性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报道,去年该项目又成功入围全国政务服务百佳案例,在人民网上同步展示,引得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和点赞。另外,巴东在精准扶贫上的创新作法“屋场院子会”央视《新闻联播》也进行了详细报道。今年“七一”前夕,巴东“农民办事不出村”和“农村信息赶集”入选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

三、改革项目扎实推进

20xx年,巴东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6个层面36个方位实施92个改革项目,其中中央试点项目37个,省级试点项目21个,州级试点项目21个,自主性改革项目13个,当年应结项55个。

(一)经济体制和结构性改革。一是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在旅游、房地产、煤矿、农业等方面着力,尤其是抓全域旅游上有新突破。如为了盘活资源,我们成立国有扬帆旅游公司,统筹开发全县旅游资源;按照一月一节的目标,我们策划了“乡愁牛洞·油菜花节”“大面山摄影节”“茶店千人牛肉宴”、“全景巴东·旅游快闪”“越野e族·车游巴东”“汉诗巴东笔会”“翼装飞行世界杯巴东分站赛”等旅游推介活动,邀请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执行导演团队,打造国内首部微演艺旅游歌舞剧《巴山恋》,场场爆满,巴东全域全季全景旅游正在形成。二是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鼓励“双创”,实施“市场主体成长工程”“小微企业培育工程”“新型企业成长工程”,今年以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81户,新申请商标38件,新增注册商标22件。三是创新商务流通机制。开展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改革,启动建设巴东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深化与阿里巴巴合作,目前已经签订协议,正在全县推广农村淘宝;引进深圳动态科技有限公司“淘实惠”农村电商平台进农村,目前已在130个村建立了电商网店。四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打造“智慧巴东”。全县所有村(居)委会实现wi-fi全覆盖,306个村(社区)开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95%,通宽带农户达26607户,位居全州第二。第一轮农村信息赶集完美收官,第二轮农村信息赶集于7月10日在罗溪坝村启动。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营改增,国税与地税顺利完成数据交接;强化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上半年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24亿元元,统筹项目101个。六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了《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管理办法》,建立了标准金融服务网格化标杆示范点,落实了500万元风险补偿金,巴东首家“新四板”挂牌企业湖北山哥红高粱食品有限公司于7月27日成功在深圳挂牌。七是推进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改革。全面下放规划审批和执法权限至乡镇人民政府;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化“六城”同创,常态“十治”、破解“十难”,实现“六化”,不断配套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长江边上最干净的县城。八是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改革,6月底已全面完成县级公共资源交易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及审核工作。九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全县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1720家以上,各级示范社达到150家以上;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开发,早熟鲜食马铃薯基地达到5万亩以上。

(二)政治体制改革。一是创新人大工作机制,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乡镇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30个。二是创新人民政协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实施意见(试行)》《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考核办法(试行)》,将乡镇政协联络组长调整由党委副书记兼任,推进政协委员履职及考核评价机制改革。三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法院6月底完成入额法官定岗和人员分类管理工作;检察院3月完成大部制改革和人员分类定岗。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截止6月底,完成39个单位权责清单编制工作,调整审批事项18项,调整后全县保留审批事项226项;推动并联审批和三证合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五是统筹推进行政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六是创新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目前正积极组织20xx年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申报评选工作。七是成立了巴东县协商民主制度创新专项领导小组。

(三)文化体制改革。一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开通了“巴东发布”平台,“长江云·云上恩施·云上巴东”全面运行,巴东电视台和长江巴东网微信公众号分别位列全国县市电视台“百强”和恩施州原创、政务“十强版”。如巴东发布的《贡茶之乡谱新曲》微信获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推广,翼装飞行世界杯巴东分站赛微信累计点击量达33万次以上。二是基本完成县广电局、电视台、楚天视讯网络公司巴东支公司分立遗留问题处理。三是拟定乡镇文化广电合并方案,待县乡换届结束以后,将按照合并方案正式启动乡镇文化广电合并工作。

(四)社会体制改革。一是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出台了“五个一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易地搬迁、光伏发电、教育等扶贫项目。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普遍法律顾问制度,律师顾问团全程参与县政府常务会;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法纪知识”培训。三是构建“阳光信访”“法治信访”新模式。出台了《全县重大突出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实施方案》。四是推进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开展信息化教师培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企业、州职院合作办学;探索组建县职业教育中心定向培养一批乡村教师;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体系,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库;与清华大学、邓飞等合作,开展“菁华助成·美里乡村”“会飞的盒子”等助学活动。五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县级公立医院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成立管委会,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组织县内医院与湖北民大附属医院建成医疗联合体。六是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组织开展职业资格清理,取消34个职业工种考试;执行工资准备金制度;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七是深入推进食品药品改革。组建了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打造全县188公里生态旅游公路,集中开展“无垃圾、无坟墓”专项治理;实施宁静工程,出台《县城大气污染防治十条》。二是深化和完善重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完成两家(营沱污水处理厂、野三关污水处理厂)国控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工作。三是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考核制度。四是深化环境执法体制改革。完成了县级监察监测机构基础数据统计工作,落实了监察执法省垂直管理制度。

(六)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一是通过摸底建实台账、优化组织设置、“一支一策”等有效措施,科学制定“双指数”评定标准。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拟定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业务培训,形成初步考核结果。三是推进村级主职干部全职化管理,修订完善《巴东县村干部管理办法》《巴东县村级班子及村干部考核办法》。四是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建立巡察工作制度,设立县委巡察工作办公室,推行干部“容错免责”管理机制。

(七)自主创新改革亮点纷呈。一是推行“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度,倒逼行政效率。对林木采伐许可证、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许可证等6项事项纳入“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度试点,并将宅基地、食品流通和餐饮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纳入农民办事不出村系统。对无正当理由超过承诺时限不能办结的,自然赋予申请人相应许可权利。对导致“超时默认”的,按情节追究相关人的责任。自去年实施以来共办件2657件,所涉及的部门和事项没有出现一起超时默认。二是开展农村信息赶集,建设信息化新农村。巴东以“扫网盲,奔小康”为主题,自去年7月7日起,每月在一个乡镇选取一个偏远村举办一次大型信息赶集活动,主要是内容是开展互联网应用讲座、电子商务宣传与培训、防电信诈骗、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政策咨询、惠民文化演出等,同时组织电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农民对接,切实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截止目前,全县已经举办了13届信息赶集,现场参加活动群众累计超过5万人,现场网购网销和商品展销交易额过千万元。巴东通过开展信息赶集,推进农村“互联网+”,拉近了农村、农民与城市、城市人的距离,让农民群众在家就能够有尊严享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方便生活,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提升了农民幸福感。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巴东将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担当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低调务实、少说多干、积极作为,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力争让改革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力争为全州、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供巴东样板。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十九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启动。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学校紧紧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教科研相结合,创建让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和谐学校的办学目标,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课程改革方案,把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并征求教师意见,做到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层次管理,几年来,在教研室精心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了课程改革阶段任务,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学校成立由徐广臣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及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定位为起点要高,立足要实,效果要好;学校教学处详细制定了《三岗乡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方案》,领导班子定措施、抓落实,下课堂听课,询问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建议和要求。及时将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总、研究,并在学校课改工作会议上商讨对策,作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

几年来,教导处围绕基础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收看网上直播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有关理论知识,使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师自学、集中学习、看录像等多种形式,深化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认识。又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县新课程理论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理论的测试,撰写了体会文章。通过多次培训和学习,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本次课改的目的意义,明确此次课改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规范到素质教育的轨道;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教好的,实施分层教育,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都派下半年担任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使老师们对新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对如何实施新课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真正做到“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已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乡级会课时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的《课程标准》等,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和自学等形式,真正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教学行为,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现代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育评价观。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在教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月有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提供一个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或给学校提一个合理化建议;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研究课;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做好一万字的读书笔记。通过“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中心小学在学期末评选出优秀案例、反思、论文,集结成册,全乡推广,并给予了适当的奖励。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学校教导处在每学期组织了“三课三制活动”,即:所有任课的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体现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探索课,骨干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引路课。明星教师上好一节示范课。每学期进行教学会课2次,每学科进行教学会诊2次,每位教师写好教学反思。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以教学开放的形式加强各个学科的新教材、新教法展示,取得良好的成绩。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在三课活动中务必听完本学科的课,再选听至少2节跨学科的课。通过检查发现全校不少教师不仅听课数量多,而且记录认真详细,分析到位,建议合理。学校把教师参与三课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期末工作考核,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新课改的`步伐。另外,建立“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评比,家长和学校进行评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带领学生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轨道: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为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情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结合本校实际,我们根据现有资源,充分开发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资源,本着“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引导教师选用课程计划空间,行使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研究权、开发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继《古诗文诵读》之后,我校全员参与,开发出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特征的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形成了体系,且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调整充实学校科研组,健全“校长室——教导处——课题组”的科研管理网络。科研组成员主要是学校教科研的骨干力量。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关注教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教科研信息,每月将各自的研究心得、学习成果在教科研小组中进行交流。课题组定期开展课堂研讨观摩活动,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此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改革整合工作总结篇二十

“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中最根本的制度,也是出版单位内部微观管理的基本内容。在这种体制背景下,以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根本制度为突破口,对整个内部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这既是经济体制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出版单位的现实选择。三项制度改革的难点与症结集中体现为旧有体制束缚与企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出版企业内部,只有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面向全体员工的统一的劳动用工机制和收入调节机制,因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劳动特权和分配特权将不再存在,竞争将在更加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展开。我社通过讨论,总结意见如下:

企内部劳动制度改革得以落实,需要考虑“增加投入”的策略。

我社亦存在部分人员需要分流的问题,资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家需要为员工过去几十年为国企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作出认可和补偿,也需要为员工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职业培训和培养予以补偿。希望集团能为各出版社向政府争取政策及资金以解决人员分流问题。

由于过去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复杂,涉及“干部、集体工人、自聘人员”等各种成分,现在在企业机制下人员成分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因部分集体工人和自聘人员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但鉴于其身份在竞聘、职务安排等过程中始终无法给予合适的安排。故希望集团能针对该情况,打破身份问题,制定合理政策,为一些优秀的工人争取工作利益,也为我社培养优秀人员提供更好的平台。

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分配制度的改革涉及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是整个改革中最敏感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三项制度改革的落脚点,改革实践中着力较多的也往往是这一部分。但综观整个行业的改革进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仍未能充分体现,体制性弊端依然突出。

资确定的主要依据是职工的身份背景,如工龄、学历、职称、行政级别等,核心因素是资历的积累。

二是新旧体制下的员工存在差别待遇,同工不同酬。目前出版单位聘用员工的待遇千差万别,大部分是通过劳动合同约定,领取固定报酬。相对于正式职工的工资性收入来说,聘用职工的报酬标准本身就不算高,加之其收入与工作业绩不能挂钩,势必影响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分配形式单一也是目前分配制度改革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尽管改革已经历十余年,但分配制度的总体格局仍未有大的改变,工资加奖金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该模式形式单一,办法不多,机制不活,导致在分配中生产经营一线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拉不开差距,高层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拉不开差距,总体上看,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色彩依然相当浓重。

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通过改革,出版单位内部干部选拔任用的操作程序及规范有了一定改革,公开化、透明化的用人机制打破了以往干部人事管理中的诸多积弊,通过竞争上岗等操作方式,调动了积极性,培养了竞争意识,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干部任用中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等陈规旧习,干部人事管理观念得到更新。从实际效果看,由于劳动用工制度方面的改革不彻底,出版单位职工队伍缺乏必要的流动性,不需要的人出不去,需要的人进不来,造成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干部的选拔任用必然受到限制,缺乏竞争。

综上所述,我社支持集团关于各出版社三项制度改革的倡议,但也对目前改革的历史性局限保持清醒的认识。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旧有体制安排的过多让步,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更多地定位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原有制度框架更多的是变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改革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或许远远大于实际的制度性结果。我们希望集团尽早出台三项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尽快开始三项制度改革的进展,以进一步激发各单位的积极性,推动集团整体的快速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4018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