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概念分析(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4:35:15
论文概念分析(优秀16篇)
时间:2023-11-04 14:35:15     小编:念青松

总结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成长轨迹。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要点。请大家阅读以下精选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论文概念分析篇一

在我们引进的经济学概念里,“机会成本”深入人心的程度是非常之高的,它不仅活跃于经济学理论学术界,而且深得现实经济生活里各方面的器重,甚至于扩展到了政治体制、法律观念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至于在金融投资、股票、证券行业里,“机会成本”常常与风险概念一并使用,成为投资决策与风险判断的最重要的方面。不谈“机会成本”而言投资者,多半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投资者。

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它是指在生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产一种货物占用资源而不能用于生产另一种货物的价值。换言之,就是当一种资源只能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未被选择的生产产品的价值大小,就是被选择的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如一批钢铁用于生产机床时,它们就不能被用于生产汽车,生产汽车产生的价值便是生产机床的机会成本;同样,当钢铁用于生产汽车时,生产机床产生的价值就是生产汽车的机会成本。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生产者只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决策上做出选择,择一而须弃另一,择得合适,便是机会成本低下,经济效益好;相反,择得机会成本高者,经济效益就不好。由于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选择定的生产产品的成本,它更大程度上是观念性的。

无疑,这是一个很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经济学概念,当它从生产领域引入到投资领域后,投资资金便作为资源来看待了。在投资的选择上,择一而不能投另一,便有投资的“机会成本”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无一不是在投资项目的多方面对比与选择后才完成的,那种被列于选择,而最后又没有投资的项目,自然成为了机会成本的计算主体,在这一主体上投资可能得到的全部的价值收益加上投资价值量,就是被选择定的投资的机会成本。

当机会成本概念引入投资领域时,相应地,人们对于风险的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投资活动里,人们通常只从投资活动本身计算成本,如投资咨询成本、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成本、投资的生产资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它构成了投资的实际成本。一个投资项目或对象,只有耗费于其上的各种支出才是成本计算范围内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投资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投资后产生的收益,投资成本水平高低则取决于收益的多少,它与投资活动范围以外的项目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在这种成本概念下的投资风险,也就是投资后可能没有任何收益,而且可能损失投资资本的结果。有了机会成本概念之后,投资者便将风险的范围扩大了,如果投资的项目或对象虽然得到了收益,但没有达到预计的水平,没有达到投资于另一个项目或对象可能产生的收益水平,也就是说,投资实现的收益水平并没有高于机会成本,这便是投资的不成功,投资没有得到“机会”性收益,投资决策错误,与此相关的投资决策与活动就是风险巨大型的。

正是这样的投资机会概念和投资风险概念,使得投资者对于投资的考虑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投资者不再简单地将投资的直接收益作为评判投资成本与否的标准,而是将收益与风险和“机会成本”联系分析,对投资的成功要求大大提高了。相应地,人们推出了新的风险分析办法,并且推出了大量的避免风险的工具与方法,试图在任何一次投资活动中,都取得最大的收益,或是将风险降低到最小水平。金融衍生产品就是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应当说,当前的金融衍生产品给予我们这个世界的,主要还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它似乎在表明,凡是与金融活动相关的产品,无一不可以来“衍生”一下,利率可以,股票指数可以,外汇可以,债务当然也可以。因此,我们目前还根本细分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大体与金融活动相关的期货、期权、调期、回购等都在金融衍生产品范围之内。因此,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定义为已有金融产品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新的投资对象。显然,作为投资对象,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就是清楚的:一是避免风险功能;二是投机套利功能,投资就有投机的可能,金融衍生产品不是一般的投资对象,投机功能就是强大的。就金融衍生产品的避免风险功能而言,在投资者风险概念扩大了的情况下,金融衍生产品的这一功能似显得更加招人喜欢,也更显得地位突出。

以股票期货指数为例来讨论。对于单个投资而言,股票投资可能是世界上风险最大的投资之一,这就产生了投资避险的要求。股票指数期货正是应这样的要求而“衍生”出来的产品。对于一个有多种股票的投资者而言,股票指数期货就是最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工具了,它以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相反的操作。一定时间后,股票的价格真的下降了,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贬值了,他的投资受到了损失;但是,股票期货也下跌了,他通过买入股票期货来对冲,赢得了期货市场上的正向收益,结果,该投资者没有损失,或许还能赚点,最普遍的情况,便是损失得很少。

同样,如果一个投资者卖出股票后,做了空头,股票价格上升,而且显示出了继续上升的热头,这对于投资者是一个损失,他需要别的方式对这种损失进行补偿,于是,他需要买入股票期货来避免这种风险,如果股票市场价格上升,他出售股票的损失也就越大;而在股票期货市场上,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上升,卖出合约可以得到相当价值的收益,这样一收一付,正负相抵后,至少也是风险减少,股票指数期货的避免风险功能表现得格外充分。

在这样的股票市场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相反的操作中,我们可以留心到如此的事实:如果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做的是多头,而同时并不利用期货市场上的避险保值功能,那么,投资者可能会有两种结果出现:一是股票的价格上升,股票的投资者将抛出股票,取得可观的投资收益;二是股票的价格下降,股票的投资者由于资金周转等问题,他不得不抛出,由此蒙受较大的投资损失,与既做股票市场多头,同时又做股票期货市场上的卖空来说,投资者可能赚得痛快,也可能赔得惨重,收益的波动曲线是大幅度的;而利用了股票期货市场者,就在不赔不赚和小赔小赚之间波动,曲线是平缓型的。

同样,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做的是空头时,在不利用股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由于价格下降而庆幸抛得及时,减少了损失或是获得了收益;相反,如果股票价格上升,投资者则可能后悔抛股票过早,形成了重大的损失。和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情况不同,如此的投资活动的收益波动曲线是高波峰和低波谷的。如果利用了股票期货市场,则拉平了收益的波动曲线。

可见,用不用股票期货来做反向操作,实际上是投资者对投资做不做保险的选择,如果做了,投资者就不再有投资损失的巨大风险,但同时,它也使投资者得到较大收益的可能性消失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风险是避免了,但赚取大钱的机会也丢掉了。我们承认,这的确是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保值避免风险的功能。但是,如果认识只是停留于此,我们的思想就显得过于狭窄了。

仔细的分析可以发现,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避免做股票投资的风险,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夸大机会成本的观念在作崇,投资者将股票投资的非实际成本过于计较了。在多头投资者那里,他将股票价格可能下降而形成的风险夸大了,但他又不想马上抛出股票,由此利用起了股票期货产品;在做空头的投资者那里,他将股票价格可能上升而形成的风险夸大了,但他又没有办法不做空头,他也就利用起了股票期货产品。多头者想持有股票,空头者不想马上投资,都是以相反的操作作为机会成本来考虑的:多头怕抛了股票会有更大的损失,而空头则害怕马上买入会极不合算。这样的结果,机会成本成了投资的最主要考虑,同时又被放置于放大的地位上,投资者便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最后,干脆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保险”,夸大的机会成本马上变成现实的风险度量,投资者用股票期货消灭了风险,也消灭了增加收益的机会。

和投资损失量是四个真实的需要计算的指标,一个股票投资者做多头时,他应当对股票市场的情况有充分的研究和了解,如果他估计股票价格将下降,最简单可靠的反应是将股票及时地抛出;一个股票投资者做空头时,如果他估计股票价格将上升,他就应当在股票市场上及时地买进,以待谋利。如果投资者的估计错了,投资者将需要支付的是实际的'投资损失量或是实际成本。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保险”价值,实际上是一种将手中现有价值延续到一段时间后不变的做法,它与股票投资者对市场的分析与判断不再有任何关系,市场是升是降,投资者手中的价值基本不变。这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投资么?就此而论,股票期货产品的保值功能是消极的工具,它使投资者没有了投资价值的变化风险,也没有了投资价值增加的积极力量。

从理论上讲,股票的期货产品如果只是让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作为保值来使用,这一产品的保值功能很可能就会将股票市场送进历史的博物馆。但是,现实运行的情况表明,股票市场并不因为股票期货市场的出现而有生存问题,相反,这使得股票市场更加活跃,而且波动更大。这就充分地告诉世人,股票期货产品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保值,而是投机,股票期货产品虽然产生于股票产品,但它远比股票本身更具投机性,这是我们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目前还没有一致性的定论,对于它是褒是贬各有说法,毁誉参半,争论颇大。从我们的分析可见,金融衍生产品重要的不在于它有避免风险的功能,而在于它更大的投机性。事实上,投资者对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看重的,就是它们的投机功能,就是它们“以小博大”的投机方式,真正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进行避免风险保值者并不多。这样的格局,应当成为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重要的依据。当然,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管理的政策制定与决策部门来说,如此的结论更有特别的意义。

论文概念分析篇二

摘要:21世纪是信息与科技相互促进发展的时代,科技金融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其运行机制的合理有效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系统科学论和协调效应论为理论指导,从合作协调机制和动力保障机制两大方面入手探析科技金融平台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科技金融平台;合作协调机制;动力保障机制。

科技金融平台由参与科技金融活动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组成,旨在将科技创新与金融体系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产业化发展等的协调良性运转。科技金融平台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平台运行的前提与支柱,为平台所有参与主体的相互合作、有效融合提供动力保障。

一、科技金融平台运行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科学论。

科技金融平台是一个结构复杂、关系繁综、功能多样的开放性系统,因而其运行机制的探析研究从属于具有复杂性的科学研究领域。系统科学的整体观与动态发展观为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科技金融平台包含了巨大的信息库以及相互作用关系,使得参与主体的一些作用机理难以进行深入层层分解式的细化研究。系统科学论为平台运行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整体论观点的科学依据。

(二)协调效应论。

协同效应论是研究诸多系统在质变过程中所应遵循共同规律的科学。其核心观点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对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协调的好则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反之整体性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由此反观科技金融平台,如果平台内部协调配合的好,则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会使造成平台的混乱无序。因此,协调效应论对建立各参与主体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对科技金融平台的运行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二、科技金融平台运行的合作协调机制。

(一)互相协调的产学研机制。

(1)机制内涵释析。科技金融平台是一个由科技型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以及金融机构等主体组织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产学研机制的形成得以使平台有条不紊地发挥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平台与外界的资源互换,能够使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产学研机制形成于产业、学校、科研机构间,总得来说机制的相互协调能够使科技平台的整体效更加明显突出。(2)机制具体运行。产学研机制的常规稳定运行离不开参与主体的互相合作与密切配合,一方面学校和科研机构产业提供前沿的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产业为科研机构和学校投入资金与设备,保证学研创新成果研发的顺利开展。同时政府的调控和协调者的角色必不可少,机制的正常运转需要政府既要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鼓励学研的创新,又要激励企业投资,保证三者的团结协作,确保科技创新成果保证在较高水平。

(二)多主体的风险共担机制。

(1)机制内涵释析。风险共担机制涉及到投资主体、投资对象、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面主体。风险共担机制的运行能够保证科技金融平台多个主体的参与,能够充分发挥各主体的核心职能,为平台的风投提供针对有效的专业服务。(2)机制具体运行。风险共担机制在具体的运转中,多主体各司其职,政府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鼓励引导风投;风险投资机构会为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提供资金支持;科技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等中介机构在机制运转过程中提供及时专业的指导、监督、评估等作用,同时平台针对风险共担机制制定了相关对策,均以确保平台的科学投资与责任共担。

三、科技金融平台运行的动力保障机制。

(一)协同激励的创新机制。

(1)机制内涵释析。对于协同激励的创新机制可分为两部分进行理解,一是激励机制,二是协同创新机制,激励机制旨在激发参与主体的创造积极性,通过合理配置与相互协同哥主体的股权、目标等实现;协同创新机制为保证平台实现技术创新目标,通过促进各方面资源的相互作用为平台积累量变、实现质变提供不竭动力。(2)机制具体运行。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将产学研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有效紧密结合起来在创造价值、实现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利益共享,既促进了科技金融平台的创新成果转化,又使各参与主体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协同创新机制是通过建立研发子平台、产业化子平台、公共服务子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子平台四平台,将产学研及相关机构紧密结合,围绕特定技术,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制定技术标准,实现成果共享,推动科技创新。

(二)完善系统的保障机制。

(1)机制内涵释析。科技金融平台在具体的.运转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障碍,为保障平台的良性运转,建立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保障机制是指在科技金融平台发展的过程中为平台各参与主体的密切合作提供必须及时的保障,既有精神层面的政策,又有物质方面的资金与人才供给。(2)机制具体运行。保障机制的具体运行包括三部分的密切配合,分别是政府的指导、产业的科技与人才的建设。政府的指导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平台运转奠定基础;产业的科技体现在保证科技成果的研发推进,这离不开大额的资金支持,需要在政府引导下企业的支持投入,相关主体间需要相互协作;人才队伍建设亦是至关重要的,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是科技创新的前提,一方面政府企业给予科技培训机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人才的培养能够填补企业与社会的缺口。在新时代背景下探析科技金融平台的运行机制可以实现科技金融资源的优化整合,为科技金融平台提供持久的动能,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平台的自动反馈调控,为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最终使各要素之间实现良性运转,推动科技金融平台的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4]代鸿顺,李平原.互联网及多金融平台对金融行业的影响[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论文概念分析篇三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会让衍生金融市场中存现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会提升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由此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会给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带来影响。这就证明要提升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水平,实现会计监管的监督作用。

一、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基本概述。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定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观点,通过对专家观点的分析和理解,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含义是指,会计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交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以及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以基本含义来看,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监督的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会计监督则属于监督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运用会计监管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中隐藏的风险进行监管,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的风险。在当下一些发达国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制度和体系,但是这些制度的管理重视主要在金融监管上,对会计监管不够重视。面对现在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来说,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缺少整体上的管理,并且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都不够不完善,这就是衍生金融工具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计量价值给市场造成动荡。

当下会计准则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了规定,其计量属性为公允价值,尽管运用公允价值可以进行虚拟经济的核算,并且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也能够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公允价值自身存在缺点,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导致了市场动荡加剧。产生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导致资产的负债现象会随着市场的动荡而反应出来。

(二)风险信息透露不够,信息透明度低。

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出现缺少引导作用,在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的出现不够准确,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也没有相应的计量模型,这就导致企业在使用相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由于估值技术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现象,会降低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并且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范。当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规定方面还没有细致的规定,这就导致由于信息的不同提升了风险发生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的方式很单一,但是金融衍生工具却非常多,这样就导致传统的财务报表无法体现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这样就会导致利益的下降,同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报表方式不能够完整的呈现交易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在财务报表中属于交易性金融产品,这就是没有办法通过财务报表来得知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细节的原因。

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要完善会计监管中的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适合的会计监管方式能够提升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能力。面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政府在监管中的主体地位,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能和义务,提升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以此实现信息交流的通畅,提升监管的能力。同时也要充分的发挥行业监管的力度,建立适合的监管体系,实现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督的创新发扎,提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监管水平。

(二)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够不正确使导致金融衍生工具存在风险的中亚原因,要把完善企业结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当做监管的出发点,要建立适合的股权结构,通过提升股权结构的水平实现公司中的信息共享。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提升风险意识,运用控制体系能够促进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减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公司自身应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明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预测来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过程中,要在一定时间内检查业务情况和风险监管工作,通过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

四、总结。

综上所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各种风险,要通过各个部门的有利监管,结合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并且提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能力。

论文概念分析篇四

哲学上的空间被划分为两类对峙的范畴,一是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二是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就其本性而言,绝对空间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一成不变。相对空间是物质的空间关系,依赖于物质而存在[1],社会学把空间当成了生产场所的总和,融入了人类的集体情感,并由心灵对其各部分进行了划分和概括[2],不过,囿于心物二元的混淆和“反映论”的贫乏,人们对心理空间的讨论不多[3],一般笼统地认为空间的产生遵循心灵本质的某种定律[4],至于什么是体育空间涉及到的言论更是难得一见。学者徐可定认为,体育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卢元镇教授则提出体育空间是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更有学者结合了“休闲”的概念对体育空间进行了阐述,界定了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这一概念,认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是满足人们体育运动、观赏竞赛等需求的公共空间[5]。这些学者对体育空间的研究多少得益于哲学和社会学对空间的研究,不过,他们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育空间是什么这一问题。

体育空间是什么,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3层涵义。第一,体育空间需要借助物质载体进行呈现。虽然空间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意识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物质才衬托出了空间的存在,所以理解体育空间时物质载体必不可少。在具体的体育实践中,这种感受最为真切。譬如为什么我们会根据体育协会中会员的数量来判断协会的分布情况,根据体育运动者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来判断他们在体育实践空间中的分布状况[6]。第二,无论哪种形式的空间,有了体育才是体育空间,体现了人的作用才有意义。诚然,没有体育,空间依然存在,但是,缺少强化体能而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肢体活动的空间就不能算作体育空间。第三,人们对体育空间的认知必然遵循着心理的轨迹。这一点,在哲学和社会学中可以得到证实。至此,我们可以说体育空间就是包含了体育的空间形式,它强调了空间存在的前提性和人在其中的能动性,直观地表现为体育形式反映出的空间形式[7]。

2体育空间的特征。

受哲学和社会学的启示,体育空间也应该表现出这样4个特点:第一,体育空间是社会空间下的子空间,社会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着体育空间的结构特点。在职团体育空间里,体育通常与政治发生密切的关系,其结果是体育空间受到政治空间制约或推动,以空间权力的形式出现。以奥运会为例,它通常被看作是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舞台,因此,以奥运为目标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政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体育空间与政治空间的融合。此外,体育空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不同个体不断的加入,体育需求平衡陆续被打破,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构建新的体育空间从而又达到了新的平衡,从而使体育实践空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走向和表现形式。这种变化正好契合布迪厄在实践和消费的世界所构建体育空间的观点[8]。第二,具体的体育空间只有结合了特定的时间才有意义。毕竟,时间和体育空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体育空间不停地变化,不同的时刻体育空间的形式可以不同。因此,在对体育空间进行表述时要以时间为参照。第三,体育空间类型丰富。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体育学科内部有所交叉,又与其它学科领域彼此共存。这就是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第四,体育空间与具体的体育项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受个体体育心理的影响,致使不同的体育空间风格迥异,每个人拥有的体育空间“和而不同”。

整个上看,体育空间的变化是新旧空间的更迭,未知空间的发掘,以及空间多重意义的重构与融合这样3个过程。更迭是轮流更替,是一种新事物代替另一种旧事情,这两种事物可能是同质的,也可能是异质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把新旧体育空间的更迭看成是新的体育空间的生成和旧的体育空间的消失。形式上,体育项目的衰亡代表体育空间的消失,新兴体育项目的兴起代表新型体育空间的诞生。而发掘未知体育空间是体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体育阶梯式分层、集群式分布的又一有力推手。多重意义的体育空间的重构与融合则是体育变迁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特征尤为突出。以社区体育为例,广场是人们茶余饭后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但是,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云集于此,其体育空间必然得不到满足。这种资源的匮乏导致人们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广场场地,致使不同运动的空间在此融合并重叠。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体育空间的更迭、发掘,还是重构与融合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学校体育空间会向社区体育空间延伸,社区体育空间又可能与职团体育空间交叉,甚至人们在体育休闲时也难免出现运动损伤,这时康复体育空间便可能出现。因此,体育空间的类型千差万别,概念也不尽相同,不过,不同的体育空间概念都是人们总结体育经验,不断进行体育实践,并对体育本身深入思考的结果。

3体育空间的类型。

3.1学校体育空间、职团体育空间和社区体育空间。

张洪潭在《体育概念研究进展》一文中对体育的二级概念进行了梳理,在区分的过程中,他摒弃了农村、厂矿、机关等领域的体育,根据体育活动实际运行的单元把体育的二级概念划分为学校体育、职团体育和社区体育。他的这种划分以明确的社会单元为参照,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并根据三大领域人群非生产性的特点,把体育与生产性领域断然分开。根本上讲,这种划分有社会关系形成社会空间的味道[9]。那么,对于学校体育、职团体育和社会体育三类体育与之对应的空间形式就应该是学校体育空间、职团体育空间和社区体育空间。

就学校体育空间而言,它是师生在教育领域共同参与强化体能活动时呈现出的空间形式;职团体育空间是专业选手在文化领域内进行高层次强化体能活动时形成的空间形式;社区体育空间是城市闲散人员自行展开强化体能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空间形式。对比来说,这3种空间形式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区别是3种空间都体现出与身份相关的专属性。学校体育空间存在于教育领域。职团体育空间的范围是文化领域。社区体育空间没有具体的空间指代,较为零散。不过,如果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只能算作是社区体育及其空间形式向学校体育空间的延伸,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活动,因其身份的既定依然要看成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他活动的地方也应该包涵在学校体育空间之内,当然学生离开后这个地方代表的学校体育空间形式也就消失了。共同之处是这三种空间内体育活动的目的相同,就是无论是出于竞技的初衷还是健身的需要都得建立在强化体能的基础之上。

3.2娱乐体育空间、休闲体育空间和康复体育空间。

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和康复体育是根据具体体育活动的性质进行划分的,是当下比较常见的几个体育概念。张洪潭在版《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中将娱乐体育定义成为强化体能在欢快戏耍状态中进行的体育形式[10];陈玉忠在《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一文中将休闲体育视为娱乐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和完善自我的体育参与态度和生活方式[11];康复体育是把体育训练引入到康复训练之中出现的一种体育形式[12]。对于这三种体育概念的提法,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以至于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也值得商榷。在这里,我们姑且把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称作娱乐体育空间、休闲体育空间和康复体育空间。

娱乐体育空间概念宽泛。凡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愉悦运动参与者或者观众的体育活动呈现出的空间形式都能称作娱乐体育空间。也就是说在任一体育范畴内从事任一性质的体育活动都有可能表现出或体验到体育的娱乐性,那么,娱乐体育空间便出现了。不过,鉴于多数的体育活动虽以娱悦取乐为初衷,终究因渐次投入竞技成分,又无法自控,娱乐的味道最终变淡。

休闲体育的出现和娱乐体育如出一辙,这两个概念都是体育与具体的文化名词结合后适时造出来的新词。从词意表面以及传统体育概念理解的角度分析,它们都难以避免拼凑之嫌,但是,这两个概念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体育的功效,因此,我们在此没有必要去讨论休闲体育和娱乐体育的叫法是否准确,而是直接研究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更有意义。对于休闲体育空间,它既包括户外运动空间,也包括室内健身活动空间。

既有场地规范、规则明确的球类、田径等项目所呈现的空间,也有形式灵活的游戏和民俗体育代表的空间形式。此外,非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项目,如攀岩、轮滑、蹦极等能够满足人们冒险、刺激等身心调节上的需求,也能构成休闲或者娱乐的空间形式。

康复体育是借助体育手段来诊治伤残躯体或调整机体病态进而增强病人体能的一种体育形式。它与体育沾边,严格意义上却是医疗保健的内容。

康复体育呈现的空间普通人很难接触到,以至于我们对它感觉到陌生。如果我们从体育学科的角度对康复体育进行重新的界定,那么体育领域的康复体育就比较常见了,其空间形式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例如,运动损伤经常会导致竞技能力下降,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康复过程中体育锻炼便不能缺少,有了康复体育其空间形式便随即表现出来了。

3.3实体体育空间与体育心理空间。

通过体育实体来呈现的空间形式就是实体体育空间,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具体的体育场所来表示。比如一场正在进行的篮球比赛,球场就是球员的实体体育空间,也是现场观众的实体体育空间。对于观看转播的人来说,这个视频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获取,还是通过无线电波接收,总得由显示器进行呈现,那么,显示器在人们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为人们间接性地搭建了一个体育空间,因其具有物质性,所以它也是一个实体体育空间。

至于比赛结束,球场空无一人或者再进行非体育类活动,这个场地就不能再看作体育空间,更不是实体体育空间,称谓则另当别论,只是我们还是习惯性地还叫它球场。同时,电视上关于这场比赛的转播结束或者比赛中间关闭电视,那么通过电视呈现的这一体育空间形式同样不复存在,因它产生的实体体育空间也随之消失。

还有两种实体体育空间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那就是网络体育空间和电子竞技所代表的体育空间。关于网络体育空间,它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它依托计算机网络把各个点、面、体的体育信息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体育网络资源的共享,为人们构建了一个非传统意义上不是以追求体能为目的的肢体活动的实体体育空间形式。

电子竞技,其手段是电子,其平台同样是电脑,它与网络体育空间有着衍生关系,又区别于当前的网络体育空间。

此外,与实体相对的空间形式是虚拟的,反映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变化。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每一种心理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主观能动的反应,体育心理亦然,也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随着对体育的深入认识,人们的心理实现了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并伴随着心理状态在特定的时间阶段性的维持。不过,我们也知道体育心理以生理机制为依托。因此,我们在讨论体育心理时,完全可以把每一种具体的体育心理看作是特定的体育心理空间,对于体育心理的变与不变,自然而然地可以看成是体育心理空间转变与体育心理空间的状态保持。

3.4体育实践空间与经验空间。

社会学上讲,体育实践产生空间。即体育供给和需求交互作用下,体育占据了社会空间的特定位置。通常,它通过消费形式表现出来[13]。在布迪厄看来,体育实践空间内涵宽泛,不仅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用品以及有关体育的价值观和制度规范,甚至包括体育功能意义的界定。因此,这里的体育实践空间比通常理解的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形成的物理空间范围要广。此外,与体育实践空间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经验空间。

与体育实践空间相比,经验空间更抽象。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认为,我们全部的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上。至于体育,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习惯性地去某一地方从事特定的体育活动或者下意识在思考与该项运动有关的事情,不管这些经验是来自外部感官还是内心的反省,这里的体育空间就与经验有关。也就是说,我们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源于我们接触到的体育知识,间接地说来自体育经验,内省亦是如此[14]。

同时,我们习惯性地在某地参加体育活动,那么这个特定的场所就是在体育经验引导下生成的空间形式。

4结语。

体育空间的内涵丰富,包含了体育的各种空间形式,它强调了空间存在的前提性和人在其中的能动性,直观地表现为体育形式反映出的空间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空间,有了体育才是体育空间,体现了人的作用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志丁,葛岳静等.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6):31.

[2]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

[3][7]彭继红.论人的心理空间[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4):40.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郑华.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与科学,(2):30.

[6][13]陆小聪,等.体育实践空间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假设与中国的经验分析[j].体育科学,(8):30.

[8][14]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10]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15.

[11]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34.

论文概念分析篇五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物理概念即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概念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质。

论文概念分析篇六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和人格差异都与其认知风格密切相关,它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决定作用[1]。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它包含了多种心理品质:如个体的性格、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以及个体的认知风格、情绪体验和调节等等,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2]。认知风格是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是个体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基本信念等的集中体现,是个体在组织和加工信息中所具有的个性化的和一贯的方式(tennant,1988)。“认知风格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witkin,1954)提出了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现有53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底统计数据显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20951900人的60.38%。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92%;汉族占39.61%;哈萨克族占7%;回族占4.44%。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认知风格调查研究,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特点,并针对不同认知风格采取必要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素质,同时为丰富和发展民族心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采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编制的具有很好信、效度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认知风格分量表》[3]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实施测查,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系统考察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在不同民族、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进而探讨新疆地区主要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

2方法。

2.1调查对象。

对新疆的乌鲁木齐、石河子、喀什、昌吉、伊犁等地区的高等院校,进行分层整体取样,并选取1378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并筛选有效问卷1021份。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测评工具。

本研究采用沃建中、孙慧明等人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该量表包含认知决策、认知方法、认知加工、认知行为、认知倾向等5个维度。采取4级评定,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所属项目之和为维度得分,各维度得分之和的平均数即认知风格总均分。认知决策主要考察个体是倾向于场景决策还是倾向于自我决策,得分越高,越倾向于场景决策,得分越低,越倾向于自我决策;认知方法考察个体解决问题时倾向于灵活还是单一,得分越高,越倾向于灵活,得分越低,越倾向于单一;认知加工是了解个体倾向于整体性加工还是局部性加工,得分越高,越倾向于整体,得分越低,越倾向于局部;认知行为是了解个体解决问题倾向于独立还是合作,得分越高,越倾向于独立,得分越低,越倾向于合作;认知倾向是了解个体倾向于冒险还是稳重,得分越高,越倾向于冒险,得分越低,越倾向于稳重。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4],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可接受范围[5]。

2.3数据处理。

问卷收集的数据由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调查对象总体结果分析。

首先,对认知风格及五个维度,在不同年级、性别、民族、独生子女等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在年级因素上,认知策略、认知加工维度均存在主效应;在性别因素上,认知风格总体、认知加工、认知行为维度均存在主效应;在民族因素上,只有认知风格总体存在主效应;在独生子女因素上,认知方法、认知行为、认知倾向维度上均存在主效应。在年级与性别之间、年级与独生子女之间、性别与独生子女之间均无交互作用。在民族和年级之间在认知行为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在民族与独生子女之间在认知决策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

3.2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及其各维度间民族、年级差异分析。

首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及其各维度的数据,在民族和年级因素上的得分做均值和标准差的描述性统计,然后分别在两因素上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w-anova),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民族因素上,认知决策维度上具有显著的民族差异。lsd检验发现,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认知决策显著高于回族;其他维度上,民族间差异均不显著。

年级因素上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总体表现为平稳发展趋势。在认知决策、认知加工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lsd检验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在认知决策与认知加工维度上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只是认知决策维度是先降后升,而认知加工维度上表现为直线上升趋势。

3.3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及其各维度间性别、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为检验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及其各维度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分别对这两因素进行独立样本的t值检验,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在性别因素上,认知风格总体性别差异显著,男生认知风格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认知加工、认知行为维度上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其他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在独生子女因素上,只有认知行为维度上,呈现出非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其他维度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认知风格总体上是否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

4讨论。

认知风格无所谓好坏,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的特点,从而采用适合于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认知风格得分均值在2.53,标准差为0.16,与全国的数据常模对照来看[6],处于全国中上等水平,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发展处于较好的水平。

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在民族因素上,认知决策维度上具有显著的民族差异。通过进一步检验分析,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认知决策显著高于回族。认知决策得分越高越偏向于场景决策,分数越低越偏向于自我决策。结果说明回族大学生更倾向于自我型的认知风格,自我型认知风格喜欢创造和提出计划,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做事,喜欢自己做出决定,不喜欢执行由场景建构好的任务;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属于场景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场景型喜欢按给定的结构、程序和规则做事情,不是特别喜欢创造;他们很高兴去做他人要求他们去做的事情。这些结果与傅金芝等人的云南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比较研究[7]是一致的。说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风格。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年级因素上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总体表现为平稳发展趋势。大三学生在认知决策与认知加工维度上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只是认知决策维度是先降后升,而认知加工维度上表现为直线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与全国数据所表现出来阶段性和变化特点基本一致。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显示出整体、稳重的和合作的等特点。

通过对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探讨,进一步证实了在认知风格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8]。在性别角色对认知风格的影响方面有过许多研究。一般认为女性倾向于更加直觉、保守、细致,而男性则倾向于更具分析性、开放性和整体性。这种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制约着认知风格的发展。研究表明,性别角色期待的影响可能在更深的层面上反映了生物性、社会性和文化因素对风格发展的影响[9]。本研究显示男生在认知风格总分、认知加工、认知行为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倾向于关注整体和抽象的问题,以灵活的行为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比女性更喜欢独立工作,即倾向于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独生子女因素上的结果说明:非独生子女属于独立型认知风格,表现出以任务导向的,喜欢独立工作,对人际问题不敏感等特点;而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显示出的以人际导向的合作型认知风格,喜欢与场景一起做事情或在团体中完成工作,对人际问题比较敏感,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更偏向于合作型。总之,通过研究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发展特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当针对个体不同的认知风格,采用适合于不同个体的教育方式。

5结论。

(1)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风格发展处于较好的水平;

(5)认知行为维度上,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更偏向于合作型。

参考文献。

论文概念分析篇七

在本文中,笔者简单阐述了物理概念在整个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并就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概念教学的有效展开和整个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物理学科中,概念是物理规律的基础,而物理规律又表达了物理概念之间的互相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要想掌握一定的物理规律首先就要过了概念这一关,并且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仅仅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掌握物理概念的,从而也不能真正的理解物理学科中的各种物理规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公式的物理意义,更不能掌握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适当的概念教学情境。

一般来说,物理学科中的一些概念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抽象而又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直接从正面讲解概念,可能大部分的学生都无法理解,因此,我们要把抽象的概念放到一定的情境之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讲解物理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的多。

例如,我在讲到“速度”的概念时,就给学生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并让学生思考究竟是乌龟跑的快还是兔子跑的快,这时候,有的学生就说是兔子跑的快,因为兔子是跑在乌龟的前面,而有的学生则是说乌龟跑的快,因为是乌龟最先到达目的地。

这样,在学生的争执和讨论中,我再适当的引入速度的概念,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通过这种有趣的情境教学还可以把原本较为枯燥的概念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比较法进行概念教学。

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概念从字面上来看非常接近,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混淆,例如“重力”和“压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总会把他们混淆在一起,他们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或者有些学生干脆把压力等同于重力,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使得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这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概念不清会直接导致错误的形成。

因此,在学习类似这种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要注意把这些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教学,通过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利用对比法来理解和深化这些概念。

三、注意从实践活动中引入概念。

抽象的`物理概念往往是对具体的事物的概括,而我们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回到概念形成的最初,注意从实践活动中引入概念,这样,在大量的活生生的感性材料中,学生就可以由感性材料入手来对物理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

例如,在讲到“压强”的概念时,我就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医生打针用的针头要做的很尖锐?为什么我们使用的钉子都是很细的尖头?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这些直观的场景中,学生拥有大量的感性经验,而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感性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把他们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并最终形成一定的概念,这样,整个概念形成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样学生在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很多,并且,这样从生活实践中引入概念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同生活实践相联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注意概念教学的全面性。

很多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了概念的一些表象,而没有对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化、片面化的阶段,从而导致概念理解的不准确性。

例如,在讲解到“沸腾”这个概念时,我就让学生观察水烧开的过程,结果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只注意到了冒气泡这个现象,从而片面的归纳出“冒气泡就是沸腾”这个错误的概念。

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深化概念,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概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几个问题,如,加热前有没有气泡产生?加热过程中,气泡从什么部位开始出现?在整个过程中气泡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沸腾的过程中就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气泡上,而是学会更加全面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从而对“沸腾”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并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五、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概念的理解。

学以致用是我们开展概念教学的目的,而反过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概念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巩固概念教学的效果,很多在概念教学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一旦把它运用到实际中可能就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和深化概念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密度”的概念以后,我就给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质量为100克的铜块,在切去了一半以后,它的密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密度小了一半,而有的则说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就可以立刻检测出在概念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于是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之下,我又给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个密度的概念,从而让很多学生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密度这个概念。

总之,概念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概念教学自然也就成为了物理教学工作的基础,我们每个教师不但要重视概念教学的工作,同时还要解放思想,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2]李治纲.浅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13).

[3]舒德芬.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浅析[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

论文概念分析篇八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由于网络共享性的特点,使得网络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财产和个人隐私带来了安全隐患。据统计,超过90%的企业网被入侵过,随着网络与经济的相结合,不法分子已经由早期的技术炫耀向利益驱动转变,这使得关系企业命脉的网络受到更多的攻击。当前保护网络安全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数据加密、防火墙、认证、数字签名、安全协议及入侵检测等,其中防火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防火墙在应对开放端口攻击、未设置策略攻击及内部发起的网络攻击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入侵检测可以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攻击进行检测分析,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数据挖掘。

1.1概述。

数据挖掘是20世纪90年代为了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具有潜力的信息而兴起的数据库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数据库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挖掘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集合了数据库、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杂乱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发现。

数据挖掘主要有3个过程(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表达和解释),其中数据准备有数据集成、数据选择和预处理3个步骤,数据集成是将不同的数据源中数据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组成在一起,数据选择是对集成后的数据提取相关的任务数据,形成目标数据,预处理则将目标数据转变为适合数据挖掘的数据形式;数据挖掘是利用智能的方法提取相关的数据;结果表达和解释是以何种方式将知识结果以用户可接受模式进行展示。

1.2数据挖掘的数据模式。

数据挖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以下几种数据模式进行数据的查找:

(1)数据区分:将当前的数据对象与用户所定义的对象进行特征比对,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排队无关的数据。

(2)分类:对已进行标记的数据进行分类,用于区分不同的数据类型。

(3)数据特征化:将满足某一特征的数据集合在一起。

(4)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分类,它要求聚合在一起的数据类中的数据相似度尽可能的大,而类与类之间的数据相似度尽可能的小。

(5)频繁模式:根据数据在模式中出现的次数进行分类。

(6)演变分析: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

(7)预测:根据需求建立一种连续的函数模型,对未知的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入侵检测是通过对主机的日志或网络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当查出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从而达到系统避免攻击的效果。

入侵检测的一般过程是首先搜集来自网络及用户的信息;其次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最后是处理信息,得出是否阻止入侵的结果。当前入侵检测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两种。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模式主要以网络、主机和系统的日志作为数据来源,该检测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在加密的通信环境下运行,由于是对主机的日志系统进行分析,熟悉本地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机制,较易地检测出应用层的攻击,对文件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但是也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在: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认知不足,对于攻击的实时性上反应不足,由于对系统日志进行分析检测,当检测出异常时,可能就已经受到攻击了,另外该检测主要针对应用层,对于低层协议的攻击无法检测。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模式主要以网络的数据流作为数据来源,其优点主要表现在:成本较低,可以对整个局域网进行检测;实时性好,一经发现数据流的数据出现异常,就及时进行报警处理;安全性能好,可以对来自外网的数据流进行分析,使受攻击的系数降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当网速快于系统的反应,数据包可能会丢失,限制了网速;对高层的应用层检测能力不足,无法通过数据流对应用层进行分析;对加密的攻击性数据流无法准确检测出来。

(1)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考虑攻击类型和更新检测特征库,就能够将未知的攻击给检测出来。而缺点是前期数据的收集和学习过程必须完整且安全,另外该方法的误报率比较高,很容易将正常的数据流当作攻击而发生报警。

(2)基于误用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方法的优点是报警的准确率比较高,只要发现入侵行为或事件与特征库中的某一异常现象相匹配就直接报警。

对于入侵的数据来说,都是未经处理和标记的原始数据,而且数据量比较大,因此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待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

3.1系统架构。

整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由嗅探器、数据预处理、事件数据库、误用检测、数据挖掘、规则库、异常处理和响应单元等组成。事件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3.2系统模块实现。

(1)数据挖掘模块。

在系统中,对数据流和日志进行分析,主要依赖于数据挖掘算法,不仅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其核心代码如下:

intno=1,temp=0;。

c[1][0].item[0]=0;if(d[0].item[0]!=0)。

{

c[1][1].item[1]=d[1].item[1];。

}

for(i=1;i=d[0].item[0];i++)//for1。

{

for(j=1;j=d[i].item[0];j++)//for2。

{

temp=1;。

for(k=1;k=no;k++)//for3。

{

if(c[1][k].item[1]==d[i].item[j])。

{

c[1][k].item[0]++;。

temp=0;。

}}。

if(temp)。

{

c[1][++no].item[1]=d[i].item[j];。

c[1][no].item[0]=1;。

}

(2)响应单元。

当系统收到异常,响应单元会根据情况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系统首先会根据情况的严重状况作出第一反应,如果情况紧急,系统会第一时间自动切断网络,关闭正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如果情况不紧急,则管理人员进行手工操作,是否继续执行。

4结语。

针对数据挖掘对网络入侵检测进行研究,分析了数据挖掘和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由于篇幅所限,对于数据挖掘的一些具体算法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描述,整个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针对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希望同仁共同努力,设计和实现适合自身的系统。

论文概念分析篇九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问题.可能性问题是先验真理问题,而综合正是回答先天综合判断真理问题的关键.本文对康德综合概念的四重含义进行了考察,它们是逻辑学的综合概念、认识论的综合概念、方法论的综合概念、存在论的综合概念.本文对相关的分析概念进行了连带的考察,但是同时指出综合概念是整个批评的基石和线索之所在.

作者:陈志远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刊名:现代哲学pkucssci英文刊名:modernphilosophy年,卷(期):2005“”(1)分类号:b516.31关键词:康德综合分析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

做一个童话中个性鲜明的角色,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多简单,多好。

这些摇曳的生命,他们到了哪里,他们在哪里熠熠生辉?

这个世界这么脏,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悲伤。

再见再见,再也不见。

有时候坚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炼成。

依然行走,只是与时间的方向相反。

也许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失去,失去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后变成的'那个人或许自己现在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却只有无可晚会地一直走下去。

现在是禽流感肆虐的时候。祝福那些飞散的候鸟,祝它们平安。

我是个小丑,原来我斑斓的鼻子开不出和你在一起的夏天。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一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一直以来是考生认为比较简单类型的题型,有时间就一定能做出来,常见的考点也比较清晰,容易把握,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每年都会出现一些个别生僻、非常规的概念,比如贸易逆差、产销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等。在面对这些概念的时候,往往摸不着头脑,特别是涉及到计算的时候,更是不知道如何着手了。所以,这里小编给考生们总结了部分在资料分析中的非常规概念。

以进出口贸易为背景的资料分析题目是经常出现的,但是涉及到几个概念需要引起考生们的注意:

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

贸易差额(净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二

(1)运算内容要求上有差异。小学大多是具体数的运算,而初中数学多侧重于代数式的计算,要求学生有更高的思维能力。

(2)学习习惯及理解上有差异。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较简单,习惯于教师传授,而初中老师要求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多层次、多角度逻辑分析,学会寻找知识点的连续性关系,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尤其在几何学习中要结合图形与符号语言,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3)知识记忆方法上有差异。小学数学知识较为简单,对理解、分析方法使用的程度要求不高,多运用记忆方法掌握知识,而初中数学知识逐渐复杂,学生主要以理解、分析、归纳为主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学会从日常的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形成数学思想,不断寻找数学课学习的门路。

(4)数学思维上有差异。小学数学基本上直观教学,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而初中数学侧重归纳推理论证,多以抽象思维为基础。小学与初中数学概念上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合理衔接新旧知识。在进行概念教学前,教师应仔细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和困难,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启发,帮助学生同化旧知识,掌握新知识,顺利学习新知识。比如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但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将除法的商与分数联系起来,由于习惯性思维喜欢将结果表示成小数,这里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思维定势,让学生养成把商的结果表示成分数的习惯,以适应初中数学的要求。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知识中抽象思维占很大比重,尤其在几何教学中更是如此,所以应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课堂引导中,快速形成抽象思维习惯,形成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初一年级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就是将生活中问题转化为方程来解,学生虽然在小学学过方程的思想,但要求不高,学生也不喜欢用方程来解,教师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方程解应用题的优点,明白有的问题用算术的方法求解是很困难的,而用方程则非常方便,而且能够找出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恰当的设元,方便解决问题。

(4)正确理解并能运用数学概念符号。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主要是通过抽象的术语、名词、符号等信息来认识的,数学中的计算、推理、证明也多数通过抽象的符号来实现。因此,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概念,其次要讲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同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还有具体使用时的约束条件以及容易混淆之处,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概念。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教师应积极应用新思路、新技术,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建设,掌握概念教学的相关技能,深刻认识到新课改赋予的新内涵,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着重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顺利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

参考文献:。

[1]赵国荣.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生成策略探微[j].新校园(理论版),(2)。

[2]郭会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思考[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6)。

[3]陆洪华.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三注重”[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4)。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三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当中,我们就会经常碰到偷换概念的相关题目,一般来说,考试中的偷换概念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

(2)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3)抓住概念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抹杀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

(4)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逻辑判断-加强、削弱型题。

【例题精炼】某研究机构耗时9年,追踪调查6.3万名健康人士的饮食习惯,包括肉的消费量、肉类烹调方式以及肉类煮熟的程度等,研究小组按食用烤肉的量多少把研究对象分为5组。截至研究结束时,共有208人患上胰腺癌,他们大多集中在烤肉食用量最高的两组。因此,研究者得出大量食用烤肉更容易患胰腺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研究表明,父母若有一人患胰腺癌,子女患该病的几率将提高30%。

b.显示,长期食用煮熟肉类和长期食用烤肉类的人群相比,患胰腺癌的比例相当。

c.调查表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有98%都喜欢一边喝啤酒一边吃烤肉,并且常常熬夜。

d.该研究中偏好半熟烤肉的人患胰腺癌的比例比偏好全熟烤肉的人高约60%。

【解析】c。题干通过研究得出“大量食用烤肉”和“患胰腺癌”之间存在因果联系。c说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与其他人相比,除了烤肉食用量不同以外,还有其他不同,则可能的其他不同导致胰腺癌,从而削弱结论。a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d偏好半熟和全熟的对比与题干食用烤肉的量无关;b看似有关,但“长期食用烤肉”与“大量食用烤肉”并非一个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答案选c。

2.片段阅读-细节判断题。

【例题精炼】岐阜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久野寿也和岐阜市东海细胞研究所所长田中卓二率领的研究小组使实验鼠患上大肠癌。在此后的13周内,研究人员向部分实验鼠投放3种浓度不同的水溶性镁。结果接受7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水溶性镁治疗的实验鼠体内癌细胞数量只有未接受任何处置的对照组实验鼠的一半,而接受175ppm水溶性镁治疗的实验鼠,癌细胞数量已降到对照组的四分之一。研究人员推测,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呈不均衡分布,正是这种基因的不稳定性帮助了癌细胞增殖,而水溶性镁能减轻这种不稳定性,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试验中,接受较高浓度水溶性镁的实验鼠癌细胞最少。

b.研究人员准备进行水溶性镁能控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c.因为水溶性镁比较稳定,所以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d.镁的水溶性能抑制癌细胞增殖。

【解析】a。分析选项,选项a有“较高浓度”一词,只要关注题干谈到浓度就能证明选项a是否正确,7ppm和175ppm明显和浓度有关,经验证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应关注到“准备进行”这种关于描述时态的词,题干是已经发生了,所以不正确;选项c应该关注“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词,题干没有这层因果关联,故该选项强加因果,不正确;选项d可以从“水溶性镁能减轻这种不稳定性,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进行对比,看似正确,但是水溶性镁能抑制不等于是镁的水溶性能抑制,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正确答案选a。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四

1.甲醛。化学式(hcho或ch2o)。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的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常用作农药和消毒剂,制酚醛树脂、维纶、乌洛托品、季戊四醇和染料等的原料。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等。

2.甲烷。化学式(ch4),俗称瓦斯。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可用来作为燃料及制造氢气、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3.甲醇。化学式(ch3oh),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

二、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

1.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又称烧石灰,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可以获得生石灰。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生石灰是采用化学吸收法除去水蒸气的常用干燥剂,也用于钢铁、农药及醇的脱水等。

2.熟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ca(oh)2,又称为消石灰、石灰水。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其基本用途是用于制作漂白粉、硬水软化剂,还可改良土壤酸性等。

3.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石灰和石灰石是大量用于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石灰石可以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熟石灰,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

三、苏打、小苏打。

1.苏打。主要成分碳酸钠(na2co3)。又称口碱、纯碱、洗涤碱,具有吸水性。通常为白色粉末,高温下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2.小苏打。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水溶液呈弱碱性。碳酸氢钠受热、遇弱酸或在潮湿空气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五

数据的分类主要有三种:

1、按表现形式分:

量: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有单位)。

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没有单位)。

2、按研究内容分:

基期:统计中计算指数或者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

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

增长量:指现期量较基期量变化的绝对值。

增长率:是现期量与基期量相比较的增长幅度,等同于增幅,增速,增长速度。

当然最关键的,也是我们今天介绍的重点是最后一个分类。

3、按计算的方式分。

主要涉及的公式有下面四组:

(2)两数之比问题:已知两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的一个或者多个,求这两个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问题。(解决我们常见的比重,平均数,倍数....)。

主要涉及到的公式有下面四组,先定义几个符号两个统计指标ab。

两数之比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分别为: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六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人权概念的混乱状况,从逻辑的角度入手,说明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其内涵体现于以下三个矛盾:首先,商品经济赋予人权以自由平等的内核,同时又使人不成其为人。其次,法律肯定并保障了人权,同时又限制了它的范围和实现。最后,对现代社会讲,人权是我们的目的,但却是理想的手段。

关键词:法律,人权,异化,类,共产主义。

一、引言。

人权一词至今几乎能在所有现代国家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找到,并且无一例外的被描绘成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事物。如“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逐幸福的权利。”[1]又如“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自然的,不可消灭的人权。”[2]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自从有了人到现在,人们何曾在那样的社会中生活过?哪怕只有一天。许多美好的蓝图只不过是写在现实法律中的乌托邦罢了。

不仅如此,就连“人权”这两个字的真正涵义也被人扭曲、偷换。“人权”成了口号,成了策略;但却从未真正成为“人的权利”。本文就是基于人权概念的这种混乱状态,进而想替人权正名。

“人权”,顾名思义应该是“人的权利”,而不是“非人的物之权力”。人是后面权的所有者。不像其他如财产权之类,前面的定语是权的对象。人权中“人”是主体而不是对象。这样理解当然是很肤浅的。所以本文在讨论人权概念时,一不考证其产生及历史渊源,二不比较纷繁芜杂的人权学说。而是从“人”的存在状态入手说明“人权”一词的内在逻辑结构,即它是道德权利,是法律权利,并且还是一种社会理想;还要说明“人权”是人作为人应享有的权利。

二、从“人”入手说人权。

启蒙时代诸先哲提出了人权概念,在他们那里人权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某个先验的权威保障而肯定能实现的社会存在。不过实现是要靠人们去争取的。大凡人们要得到某物品,总以下面事实存在为要件。譬如人权,首先是他不为人所享有,或没有充分享有;其次是人们实现它有可能性;并且人们对它有占有欲,也即它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人不成其为人”――人权产生背景。

在这里,马克思通过对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经济考察,重点说明每个阶段人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乐观的,他认为人是一步步走向自由的,走向进步的。但从另一方面看,人却是可悲的,至少在第三阶段没有实现之前,人们总是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异化当中,处在因异化而“不成其为人”的状态中。人权观念正是在这种社会中生长出来,并显得那么可贵。

[1][2][3][4]。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4054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