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在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时,可以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如文字、图表、思维导图等。通过阅读这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范文,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见识。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一
在如今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打造一种坚毅的铁军精神。铁军精神象征着坚定的信念、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在困境中还是逆境中都能坚守信仰,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分享一些打造铁军精神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一段:坚定的信仰
铁军精神的第一步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信仰让人们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下去,不动摇。岁月的长河中,信仰是迷途人的明灯,也是彷徨者的雨伞。我曾经在创业的道路上碰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因为我对事业的忠诚和信仰,我能够坚守梦想,不断奋斗。信仰让我明白,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只有拥有坚定的信仰,我们才能在困难时勇往直前。
第二段:积极的心态
铁军精神的第二步是要拥有积极的心态。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往我也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是我从不被这些困难打倒,反而通过积极思考和行动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给予我们无限的动力和勇气,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逆境中迎难而上。
第三段:不屈不挠的毅力
铁军精神的第三步是要拥有不屈不挠的毅力。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要坚定地面对困境,持之以恒地努力前行。毅力是战胜困难的最好武器,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达到目标。在我创业的过程中,我要面对种种的挑战和障碍,但是我从未退缩过,每一次失败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每一次困难都是我战胜自己的机会。拥有不屈不挠的毅力,我们就能在风雨中前行,走向成功。
第四段: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铁军精神的第四步是要拥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有责任心,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责任感是铁军精神的体现,只有拥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在困难时站出来,勇于承担,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作为一名企业家,我时刻保持着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我承担起推动企业发展、带领团队前进的使命。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秉持着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用行动践行铁军精神。
第五段:持之以恒的坚守
铁军精神的最后一步是要持之以恒地坚守。只有持之以恒地坚守信仰、心态、毅力和责任感,我们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我创业多年,其中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挫折,但是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断前行。只要我们坚守初心,保持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迎来成功的曙光。
总结:
打造铁军精神是一种历练和奋斗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困难和挫折中积极面对,勇往直前。拥有坚定的信仰、积极的心态、不屈不挠的毅力、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以及持之以恒的坚守,我们才能真正打造出坚强的铁军精神。只有拥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在逆境中化悲痛为力量,战胜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二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弘扬铁军精神”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军精神”不仅代表着我国军队的顽强意志和战斗精神,更成为了我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精神支柱。在实践中,我深刻感悟了弘扬铁军精神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铁军精神让我明白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一支铁军绝不会轻易放弃,面对挫折和困难,他们会坚持到底。这种坚持不懈,是铁军精神的核心特点之一,也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品质。无论面临何种困境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像铁军一样,不畏艰难,坚定前行。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铁军精神教会了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铁军齐心协力,互相支持,正是他们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团结合作也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需要重视的品质。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团结合作能够激发我们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共同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因此,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潜力,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另外,铁军精神也告诉我要勇于面对挑战。铁军无论遇到多么艰巨的任务,都会毫不畏惧地迎接挑战。正是这种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让铁军成为了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挑战无处不在。只有勇于面对挑战,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取,实现更大的成就。只有敢于面对挑战,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再次,铁军精神也让我体会到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铁军时刻严守军纪,坚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坚持原则同样至关重要。不违背个人原则和道德伦理的底线,坚持追求正义、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这是我们需要时刻铭记的。只有坚持原则,我们才能在面临选择时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后,铁军精神也教会了我要始终保持奉献精神。铁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在我们的人生中,奉献精神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不断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始终保持奉献精神,我们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他人带来更多的帮助。
总结起来,弘扬铁军精神不仅对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让我们在生活中受益匪浅。铁军精神让我们明白了坚持不懈、团结合作、勇于面对挑战、坚持原则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铁军精神的内涵,并将其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三
首段:引言(200字)
铁军精神是一种奋发向上、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是一种不屈不挠、百折不挠、舍我其谁的意志品质。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每个人都需要打造自己的铁军精神。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打造铁军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段:追求卓越(200字)
打造铁军精神的首要任务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不仅仅是对自己的高要求,更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在我的成长中,我不断推动自己的极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总是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在面对困难时,我不退缩,而是勇敢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积极追求卓越的精神,让我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第三段:坚持毅力(200字)
打造铁军精神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是坚持毅力。毅力是铁军精神的支撑与动力,是攀登成功的关键。在我面临一次次挫折和困难时,我一次次咬紧牙关,坚持不退缩。比如,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无数个挣扎和痛苦,但我依然坚持下来,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是因为坚持毅力,我才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第四段:团队合作(200字)
打造铁军精神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团队合作。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团队合作都能够激发出最大的创造力和效率。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刻保持与团队的良好沟通与合作。我时刻尊重他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到团队中,不仅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能够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只有做到团结协作,才能够真正打造出一支铁军。
第五段:坚定信念(200字)
打造铁军精神的最后一步是坚定信念。信念是行动的灯塔,是铁军精神的灵魂。在我打造铁军精神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无论遇到怎样困难,我都不曾气馁,而是坚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正是因为坚定信念的支撑,我走过了许多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结尾(100字)
在现如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打造铁军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通过追求卓越、坚持毅力、团队合作和坚定信念等方面的努力,我们都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成功,并将铁军精神发扬光大。只有打造好自己的铁军精神,我们才能够在社会大潮中立足成功,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四
第一段:概述新华铁军精神的重要性和背景(200字)
新华铁军精神是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精神风貌,源于新华社的工作实践。新华社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传统媒体的职责,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和媒体融合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社提倡和践行新华铁军精神,通过加强责任担当、坚守专业精神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为中国媒体的新发展作出了表率。
第二段:新华铁军精神的内涵和特点(200字)
新华铁军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责任担当、专业精神和创新发展。责任担当是新华社作为一家传媒机构,推动正确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专业精神则是指新华社坚持严谨、可信、可靠的新闻报道原则,追求事实真相并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创新发展是指新华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发展道路,不断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媒体产品,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
第三段:我对新华铁军精神的理解和体会(400字)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华铁军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和责任,努力践行新华铁军精神的责任担当。不论是面对社会事件的报道,还是面对政府部门的采访,我总是以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态度进行处理,力求传递事实真相。同时,我也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升自己的新闻素养和倾听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另外,在追求创新发展方面,我意识到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媒体行业的大趋势,因此我积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巧,不断推陈出新,为受众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信息。
第四段:新华铁军精神对个人和整个行业的意义(200字)
新华铁军精神对个人的意义在于,通过践行这种精神,我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人生追求。对整个行业而言,新华铁军精神的践行将有效推动媒体的良性发展。它将有助于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社会对媒体的信任,进而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好互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段:展望新华铁军精神的未来发展(200字)
展望未来,新华铁军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在信息传播日趋多样化和快速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与社会的关系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以新华铁军精神为指引,勇于担当,迎接挑战。同时,新华铁军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媒体行业的创新和变革。相信在全体媒体人共同努力下,新华铁军精神将继续闪耀光芒,推动中国媒体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五
第一段:引言(200字)。
铁军精神是我国军队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军人的精神动力,更是我国崛起的重要支撑。铁军精神包含了坚定的意志、无私的奉献以及不畏艰险的品质。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我深深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本文旨在分享我对铁军精神的了解和体会。
第二段:坚定的意志(200字)。
在军中,坚定的意志是铁军精神的核心。我见证了许多战友在训练和任务中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恶劣的战场环境,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任何任务。这种坚定的意志不仅仅是源于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更是对集体荣誉和使命感的坚决追求。
第三段:无私的奉献(200字)。
铁军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是指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和国家利益之上。在与战友们共事的点滴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无私奉献的力量。每当有人受伤时,战友们总是迅速行动,毫不犹豫地冲到前线,竭尽全力保护彼此的安全。他们甘愿舍弃个人的舒适和安稳,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向他们学习,抛却个人私欲,为国家继续奋斗。
第四段:不畏艰险(200字)。
铁军精神中的不畏艰险是指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坚持勇往直前。在演习和实战中,我亲眼见证了战友们不惧艰险的勇气。他们在严寒和饥饿中坚持训练、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即使受了伤或者身体疲惫不堪,他们也坚持不放弃,迎难而上。这种不畏艰险的品质给了我很大的鼓舞,鼓励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第五段:总结(200字)。
铁军精神的威力源于它的坚韧和强大,它是我军官兵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新兵,我将更加努力学习铁军精神,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无论在军队还是在平时生活中,我将秉持坚定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和不畏艰险的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承载着铁军精神,我相信我们的军队将永远强大,并且能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通过对铁军精神的三个方面进行描述,阐述了铁军精神的核心内容。坚定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和不畏艰险的品质,构成了这一精神的基础。这些优良品质在我国军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且为我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学习铁军精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培养自己坚定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和不畏艰险的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六
铁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过程中以无与伦比的革命忠诚、顽强不屈的品质和精神风貌。铁军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历史上的军事斗争,更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弘扬铁军精神,有助于增强个人的奋斗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在我与其他广大青年一起参与弘扬铁军精神的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
首先,弘扬铁军精神要始于自身。铁军精神要求个人具有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和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意识,所以我们要以自身为例,做一个拼搏向上的人。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勇于挑战困难,不怕抵挡困难和失败,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学习上,我也努力要求自己做到深入学习,不做表面功夫,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其次,弘扬铁军精神要追求共同的目标。个人想要发展壮大,不能只满足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而是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己任。正如铁军精神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们要切实关心社会民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他人做出贡献。同时,培养集体主义意识,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实现更大的目标。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
第三,弘扬铁军精神要坚持不懈。铁军精神的核心是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品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退缩,而应该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只有坚定信念,克服困难,愿意为实现理想而付出努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弘扬铁军精神要追求理想信念。铁军精神中的理想信念是为民族、为人民的崇高理想而不断奋斗。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做到心中有路、脚踏实地。只有追求真善美,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才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指引和动力。
最后,弘扬铁军精神要代代相传。弘扬铁军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一种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将铁军精神代代相传,激励更多的人为了理想信念、为了真理而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主动承担起培养铁军精神的责任,积极传播和倡导它的价值观念,努力将铁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让它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总之,在弘扬铁军精神的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铁军精神所具有的顽强、坚韧、奉献的品质,以及它所蕴含的拼搏、奋斗、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些品质将激励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希望我们广大的青年能够深刻领会铁军精神的伟大意义,通过实践,将铁军精神的精髓发扬光大,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七
在当今社会,铁军精神成为了一种引领人们向前行的力量。要想打造铁军精神,我们需要以身作则,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秉持团队合作与奉献的精神。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付出,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铁军的力量和特质。
首先,打造铁军精神需要以身作则。作为一个领头人或团队的核心成员,我们需要展现出正确的行为和睿智的决策。通过正确的行为榜样,我们能够影响他人的方式和态度。只有实践出真知,我们方能塑造权威和信任,从而带领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其次,保持坚定的信念是打造铁军精神的重要特质之一。信念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它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挑战的核心动力。无论面临多么艰难险阻,我们都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只有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从而在团队中充满活力地前行。
其三,团队合作是打造铁军精神的重要基石。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角色是可以被轻视的。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和潜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
其四,奉献是打造铁军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奉献意味着为团队做出牺牲和付出。只有在面对困难和艰难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出团队精神。通过奉献,我们能够以身作则地激发他人的潜力和动力,并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更大的成就。
最后,要想打造铁军精神,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能被消极情绪所击倒,而是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从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积极的心态,我们能够鼓舞团队士气,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贡献。
总之,打造铁军精神需要以身作则、保持坚定的信念、团队合作、奉献和积极的心态。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在不断奋斗和付出中实现自我完善,并带领团队走向辉煌。只有通过铁军精神的践行,我们才能真正从弱者变强者,从迷茫走向成功,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共同努力,以铁军精神为指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八
铁军精神是指红军在长征途中坚持起来的一种战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在我们这个时代,弘扬铁军精神依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和了解铁军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铁军精神,使之与时俱进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段:铁军精神的由来和意义。
铁军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基本内涵包括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对敌人的坚决斗争、勠力同心的集体主义、对革命事业付出一切的无私情怀等。这种精神代表了红军长征时期的不屈不挠和顽强拼搏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二段:铁军精神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铁军精神发扬起来,将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力,并且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更显得愈加重要。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不仅是完成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作为一个学生,我通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坚持运动和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我还注重培养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体现集体主义精神。这些实践都是对铁军精神的一种弘扬。
弘扬铁军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习和了解铁军精神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另外,要结合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培养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扛起社会责任。同时,还应注重自身修养和素养的提升,以人格力量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弘扬铁军精神是铸造新时代青年的远大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革命,扛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勇往直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担当与奉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铁军精神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要通过了解和学习铁军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用铁军精神引领我们的人生道路,为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贡献力量。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九
营销铁军精神是一种以坚韧不拔、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克难攻坚的军事精神为基础的创新精神。其不仅是用于战时军队中的行动指导方针,同时也能够运用到商业营销中去,让团队更有凝聚力,更有战斗力,提高商业竞争力。经过长时间的感悟和领悟,我总结出以下五点体会:
一、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
团结合作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在营销中,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就难以取得好的业绩。所以,明确团队的方向与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才能成为成功的营销铁军。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团结协作的精神,跟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交流、相互支持,提高自己,也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
二、坚韧不拔,保持稳定信心
在商业中,困难和挑战时有发生。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难以在充满挑战和危机的环境中生存。因此,我们要保持稳定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推动自己前进。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和诱惑,我们都应该认真调研,分析决策,及时调整策略,不放弃尝试和努力。
三、不断探索,提高创新精神
随着市场不断变化,我们的销售方式、产品定位、产品创新等都需要不断提高和更新。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创新的精神,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探索新的销售模式,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让客户更有信心,更信赖我们。在营销中,成熟的思维、开放的思路、独特的创意,都是营销成功的关键。要拥有创新精神,不断尝试,不断挑战。
四、学习提高,不断追求卓越
为了拥有业务的优势,加强个人信心和自信心,我们需要学习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不断去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学习是一种态度,是对于未来发展的认识和规划。需要掌握的技能,就要努力去学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就要努力去探索;需要提高的工作能力,就要不断去提升。虚心向别人学习,保持开放心态,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不断提高。
五、执行力,诚信为本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需要拥有极强的执行力,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公司制定的战略、产品规划、或是个人制定的销售计划,执行力都是保证执行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能够认真严谨地制订计划、做到言出必行、见贤思齐、迎难而上,这些都是展现执行力的关键。同时,未雨绸缪、按照合法合规的方式开展工作,始终坚持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这是保证执行力的重要前提。
总之,营销团队想在市场中获得成功,需要拥有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学习提高和极强的执行力,始终坚持诚信理念,才能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营销铁军。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
铁军: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铁军:游戏《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中的步兵单位铁军: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铁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铁军: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铁军:电视剧铁军:长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铁军:网络热词铁军:《玉观音》中的角色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范文(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传承和弘扬好新四军铁军精神,本文深刻挖掘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提倡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独立自主地开辟与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坚毅的铁军精神并取得了突出的功绩。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深刻的启迪。
(一)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组建之日起,新四军就以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是由于他们有铁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总的来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严峻,各种思潮交织融合,鱼龙混杂,一些负面思潮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牢记服务人民。
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四军的立军之本。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尊严以及保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三)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得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新四军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使新四军铁军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要注重铁军精神的思想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铁军精神,把铁军精神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定信念、严守纪律等好的思想传统传承和弘扬下来,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开展好各项革命传统教育。
(二)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80年前,抗战炮声隆隆,国共两党共御外敌、合作抗日,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正式成立,用牺牲和奉献谱写抗日篇章。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在党的领导下新四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极其复杂的华中战场,以对民族解放的无限忠诚,驰骋江淮、浴血华中,为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战斗历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中的重要篇章。全体新四军将士用忠诚与鲜血铸就的铁军精神已成为我党我军的巨大精神财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铁马金戈、烽火硝烟中,盐城这块红色热土、英雄之城,亦成为华中敌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军精神,新四军纪念馆举办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9月份举办了《铁军精神大讲堂》,宣讲新四军光辉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新四军成立纪念日10月12日,将举办纪念活动,并建设开放全国首个新四军口述历史展厅和馆藏书画精品展;11月3日,将在北京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举办《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新四军历史回顾与文物展示》,11月4日在北京举行《永恒的丰碑——2017北京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等活动。
新四军的辉煌历史,是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是战火硝烟中淬炼而成的,永远值得我们弘扬;新四军的历史征程,是忠诚担当推动的,永远激励我们向前。
“铁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支担负民族解放历史使命的人民武装,挺进华中敌后,浴血奋战,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无往不胜的“铁军”,在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奋斗历程中,新四军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铁军精神历经洗礼而弥新,是我们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更是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所以要传承和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
铁军精神的形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四军的成长壮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分不开。在北伐战场上、在井冈山的岁月里、在抗日烽火中,铁军有胜利、有挫折,甚至失败,总结其经验教训归根结底就是铁军胜败系于指导思想的正误。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哺乳出了铁军精神,铁军精神昭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什么时候坚持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什么时候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不断胜利,反之则会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此后,在多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探索,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新四军从成立到撤销番号,前后存在了近十年时间。新四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组建之初的1.03万人,到抗战胜利之时发展到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先后对日伪军作战2.4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7.1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这期间,不论在连战皆捷的情况下,还是在遭受严重失败和挫折的情况下,新四军广大指战员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以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意志,冲破日伪的夹击和封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即便是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全体官兵也始终有一个信念:决不低头,决不退出抗日战场……要让倒下的新四军军旗重新飘扬,让国民党中央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成为一纸空文。新四军用不屈的血肉之躯在充满荆棘的征战之路上顽强战斗,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也正是铁军精神的胜利。
而今,我国经过七十年的建设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务也很艰巨。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正需要弘扬新四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今天的党员干部,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应该拿出拼劲、韧劲和狠劲,面对风险敢做能为,面对困难敢闯会干,面对问题敢抓善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促发展、出实绩。
(三)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新四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八年抗战中那么多的先烈流血牺牲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正如《新四军军歌》中所描绘的那样:“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新四军除以战斗保卫根据地的夏收、秋收外,还大力帮助人民群众发展生产,筑堤防洪,挖渠排涝,救济失业,赈济灾民等。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又交租交息的合理负担政策,在城镇实行保护工商业,废除苛捐杂税的政策。从而使根据地在敌人“扫荡”、“清乡”和封锁的困难环境下,发展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新四军军歌》把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官兵团结,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状态深刻地展示出来了。
新四军十分强调“团结就是力量”,要求全军指战员“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同患难共甘苦,造成铁一般的战斗力。”新四军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结组成的。组建之初,党中央就从延安派来许多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充实骨干力量。上海、武汉、南昌等城市,都有大批工人、店员、学生参加新四军,还有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后来,又有几支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陆续编入新四军。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四军将士,在党的领导下亲密团结,保证了部队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胜利地完成了自己承担的历史任务。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的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共同理想是新四军在恶劣环境中克敌制胜的精神动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这正是新四军在艰难险阻中屡克强敌并最终赢得胜利的精神动力。
铁军精神包含的对理想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具有强烈震撼力、说服力、感染力,因为它是先烈用汗水、鲜血、生命铸就的。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各种思潮交织碰撞,对我们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造成重大冲击。所以,在新时代要突出树立共同理想这一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走向富强,就需要一个共同的理想来统一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在当前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这个理想为我们指明了光辉美好的前景,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30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既表明我们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有了科学把握,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新四军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应运而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考验,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铸就了可贵的铁军精神。新四军“听党指挥、跟党举旗”的信念坚定如铁;“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纪律严明如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担当果敢如铁。虽然抗日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新四军在抗战中铸就的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革命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要成为一名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需要用铁军精神磨砺坚强意志,用铁军精神筑牢思想堤坝,用铁军精神塑造高尚人格,使铁军精神成为激励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当年,广大新四军将士以“听党指挥、跟党举旗”的铁的信念,深入华中敌占区,开辟敌后战场,有力打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很好地配合和支持了正面战场。当前,我们党正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与党同心、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共同奋进。对党忠诚就是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坚守个人干净的基本底线。为政清廉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年,新四军以“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今天,清正廉洁依然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新时代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绷紧纪律这根弦,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自己,筑起防线、抗拒诱惑,坚守基本底线,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党纪国法的执行力、为官用权的约束力,始终做到清白做人、规矩办事。
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的铁的担当是铁军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四军的光荣传统与宝贵品质。正是种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使得我们党赢得了民心,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如何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如何才能交出让广大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做新时代敢于担当的好公仆。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一般的担当精神,永葆昂扬的革命斗志、旺盛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奋发有为锐意进取,这样才能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盐城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境内有烈士命名镇村128个、红色遗存248处。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做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贯通融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见实效。
“零距离”学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瞻仰“宋公碑”。盐城市委中心组前往新四军纪念馆瞻仰“宋公碑”、上专题微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市委主要领导领学毛泽东同志经典名篇《为人民服务》,讲述新四军领导盐阜人民修建宋公堤的动人故事。这一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网等中央、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上好“第一课”。将128个烈士命名镇村、248处红色遗存作为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课堂,组织开展烈士命名镇村党组织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史“第一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先烈精神、赓续精神血脉。组织“祭英烈”。盐城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同志前往五条岭烈士陵园祭奠烈士、敬献花篮、瞻仰宣誓,从党史学习与英烈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向全市广大青少年发出《你知道家乡有哪些烈士命名镇村》倡议,清明节期间全市开展祭扫活动100余场次,10万余人次参与“128个烈士命名镇村云祭扫”活动。举办“专题展”。开展“中国共产党在盐城”图片展、“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新四军革命文物专题展览、“建党百年红色追忆”网络名人行等活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融入式”学红色历史感悟思想伟力。
“实践性”学红色历史赓续铁军精神。
深入研究阐释。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牵头全国46家新四军纪念场馆成立联盟,深化党史研究,赓续精神血脉。挖掘100多名革命烈士事迹,整理编印《新兴英烈》《地名里的红色故事》《热血忠魂——盐都区革命斗争时期烈士传略》《盐渎春秋——盐都区革命斗争时期口述史资料》等本地特色的党史学习教材。开展寻访活动。举办“追寻铁军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百姓名嘴”寻访活动,组织媒体记者寻访盐阜老区128个烈士命名镇村,具体做法以《你们的名字奋进的路标》为题在新华社全媒体头条刊发。开展以“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生动课堂’”为主题的“红色研学”系列活动,邀请多名革命先辈、新四军研究会专家为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让青少年感受到老战士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创作文艺精品。深入实施铁军精神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编排淮剧《宋公堤》、舞台剧《烽烟桃花飞》、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等革命题材文艺作品。编辑出版《大地铭记:永不忘却的红色印记》《红色盐城百年记(1921-2021)》,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烈士可亲可敬,让红色故事可信可读。制作《盐城红色文化地图》,标注主要点位及标志物,反映辖区内重要红色文化点位精神内涵,以h5、二维码链接等新媒体形式呈现,让红色教育更生动、更便捷地走进大众。
新四军的历史渊源是武昌城下的老四军和罗霄山上的红四军。他们发扬了优良革命传统,铸造了铁军精神。正是这种铁军精神,使得新四军无往而不胜。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成长壮大,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000余名,民兵近百万人。建立了苏皖浙豫鄂五省八个战略区,解放人口3400万。全军对日伪作战24600次,毙、伤日伪军293700名,俘日伪军144200名,另有54000名日伪军投诚、反正。被迫与顽军作战3200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000名。抗击了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真正是“华中人民的长城”。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撤销,改称华东野战军。
什么是铁军精神?我们认为: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绝对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红军游击队在国共合作抗日后,服从党中央决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亲编第四军。部队番号变了,但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高举团结抗日大旗,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皖南事变后,被囚于上饶集中营的官兵们,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针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秘密党支部组织了越狱暴动,有200多人逃出了虎口。
新四军的作战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等地,是日伪军统治的中心,也是国民党的心腹地带。日军实行“三光”政策,顽军不断制造反共磨擦。新四军处在日伪顽的夹击之中,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新四军因敌因地制宜,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英勇果敢,越战越强。1939年初,粟裕率部实行远距离奔袭,行军四昼夜,逼近芜湖日军飞机场,经20分钟的突然袭击,歼敌300多人,俘57人,缴获70多支枪。
新四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敌人顽强斗争,奋力杀敌,涌现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刘老庄82烈士便是最典型的事例。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淮阴刘老庄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五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毙伤敌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朱德称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誉之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伤亡将士8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就有350多位(含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彭雪枫等)。
新四军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周恩来对新四军发展方向,提出了三个原则:“(1)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哪里发展;(2)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区域;(3)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这样可以减少磨擦,利于抗战。”但国民党蒋介石却限定新四军在东西百余里、南北五六十里的地带活动,实际上就是“画地为牢”。1941年初,蒋介石又发动“皖南事变”。但新四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团结抗日救国大方向。在日军“扫荡”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总部时,新四军主动掩护他到根据地来休整。他后来率部侵犯淮北根据地,被我军俘虏。他表示停止反共、一致抗日,陈毅又释放了他。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陈毅不顾个人安危,三赴泰州,劝说国民党苏鲁皖游击军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以民族大义为重,使他们在韩德勤进攻新四军时,保持中立。
新四军内部的官兵之间,上下平等,平时团结友爱,战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项英一向生活俭朴,不吃“小灶”吃“大灶”,与大家同甘共苦。他领的津贴费只区区数元,与普通指战员几乎相当。为招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他拿出自己的津贴费3元,叫伙房买几个菜,在军中传为佳话。新四军官兵为不打扰百姓,常常露宿街头或野外。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常常帮助百姓搞生产,干农活,做家务。叶挺军长曾亲自为军部驻地附近百姓设计,并由官兵们帮助百姓造了一座连接叶子河两岸的木石桥。新四军在华中获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人们歌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新四军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军上下始终如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撤出长江以南的苏浙军区和第七师,仅七天时间,45000人全部撤出。新四军第五师和中原军区,以5万兵力牵制了国民党的30万兵力达半年之久,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华东和东北战场。全面内战爆发后,各路部队又密切配合,一举突出重围,粉碎了蒋介石要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梦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弘扬铁军精神,首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高举爱国大旗,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次,要继承铁军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再次,要牢记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的宗旨,关注民生,多做实事;最后,要保持艰苦奋斗这个铁军精神的本色,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铁军精神便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传承和弘扬好新四军铁军精神,本文深刻挖掘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提倡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独立自主地开辟与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坚毅的铁军精神并取得了突出的功绩。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深刻的启迪。
(一)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组建之日起,新四军就以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是由于他们有铁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总的来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严峻,各种思潮交织融合,鱼龙混杂,一些负面思潮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牢记服务人民。
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四军的立军之本。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尊严以及保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三)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得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新四军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使新四军铁军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要注重铁军精神的思想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铁军精神,把铁军精神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定信念、严守纪律等好的思想传统传承和弘扬下来,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开展好各项革命传统教育。
(二)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北伐革命之初——叶挺独立团,正式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艰苦磨练,打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四军是这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四军最初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健儿汇集改编而成,又由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华中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加强和发展了新四军的力量。新四军的历史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为重大转折,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并细分为6个发展阶段。前期,经历了1937年秋到1938年春的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1938年春到1939年底,为实施战略展开阶段;1939年底到1940年底,为发展华中、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后期,为1941年春到1943年底,以反扫荡、反清乡为中心的保卫根据地的艰苦坚持阶段;1944年春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月的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全面反攻阶段。加上1946年1月到1947年1月,战略任务已经转换,但新四军番号依然存在阶段,共有7个发展阶段。
在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国共两党就改编部队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共产党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作出必要让步,最终确定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以下直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设2个团,新四军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支队则由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国民党不向新四军派遣官员。1937年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新四军筹建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欢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决定。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6个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基本完成了在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艰巨任务。1939年底,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贯彻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领导新四军发动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斗争中,积极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壮大了抗战阵营的力量,开展了反摩擦斗争,孤立和打击了反共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此时,抗日根据地总面积已达4.4万平方公里,新四军主力发展到9万人,地方武装已达10万人,基本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反击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使新四军得以独立自主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在三年时间里,新四军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坚持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
1944年初起,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主动地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建设和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加强对伪军的工作,开展军队整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积蓄力量,为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1945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新四军独立自主地举行反攻作战,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从8月10日到9月2日,在反攻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从9月6日至12月26日的作战中,新四军又解放县城13座,歼灭盘踞在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地区的伪军4.08万余人,迫使伪军1个军部、2个师1万余人起义。毙伤拒降日军1200余人,拔除了残存在华中地区内的全部日伪军据点。这一阶段中,新四军夺取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华中、山东解放区军民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抓紧整训部队,开展百日练兵,进行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继续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华中新四军担负起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略任务。1947年1月21日华中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所部。
新四军抗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人少枪旧,敌强己弱,敌我力量悬殊,战略上是以少制多,以弱胜强;二、新四军打的是敌后游击战,采用办法是打进去,站住脚,扎下根,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三、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战略劣势中创造战术优势;四、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面对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地方实力派四种力量,处在敌伪、顽、我三角斗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不得不在日伪军和顽军夹击的困境中苦斗求胜。
新四军组建不久即毅然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迫使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首尾难以兼顾的不利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对侵华日军指挥机关和运输补给造成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占领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军和盟军的压力。
新四军自1937年10月诞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向敌后发展,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卓越地完成了对敌后抗日的历史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担负起在华东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鲜血铸就的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民族大众利益为天职,以攻坚克难拼搏牺牲为特质,它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彰显,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它既是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人民军队在各种艰难困苦、生死相煎的磨砺中锤炼出来的,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辛勤浇灌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新四军铁军精神,追本溯源,它萌生于北伐革命时期。1926年8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在进攻武汉的战役中,受命勇夺汀泗桥、贺胜桥,9月1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武昌城,为夺取北伐首战告捷立下大功。军民盛赞其为“铁军”,旅居武汉的广州人士更是特用生铁铸就的盾牌相送,其上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铸写四言诗一首,诗曰: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迹,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这是对叶挺独立团的赞誉,也是对“铁军”精神的昭示与诠释。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自组建,并由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叶挺独立团正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叶挺向蒋介石提出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就体现了对“老四军”的认同与怀念。新四军同“老四军”有着精神领域的一脉相承,“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恰是追踪数典的最好诠释。北伐中的四军战将出任新四军军长,这绝不仅仅是部队番号的承袭,更是一种军魂的注入和传承,彰显出内在的精神因素。
红军斗争时期,为铁军精神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铸就了军魂。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经受失败,叶挺独立团主力编成的第七十三团后由朱德、陈毅带出险境,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余部编成第二十八团,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就是由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演变而来,可见叶挺独立团的火种与新四军的薪火相传。叶挺独立团的革命火种成为红四军的一支革命力量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亲自到红军二十八团宣讲检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十分关心连队党支部建设。毛泽东将这支“铁军”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为抗战时期铁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锤炼,又为铁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惨烈,红军游击队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中,与敌人斗,与大自然斗,与疾病伤痛斗,心中的信仰不灭,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密切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为新四军的建立、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并使铁军精神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斗争中,让铁军精神得到全面升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击日伪,反顽斗逆,频临艰辛,屡遭凶险,生死罹难,百折不挠,锤炼出了新四军的钢铁意志、勇敢作风、严密纪律、相忍团结、坚守信仰的特殊品质,使铁军精神升华到了全方位、高层次、最成熟的阶段。这就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新四军在抗战中展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应当是对新四军铁军精神最生动、最完整、最精辟的诠释。
关于铁军与铁军精神的研究宣传,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方能使传承与弘扬铁军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80年前,“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共御外敌、合作抗日,南方八省十四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正式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威震敌伪、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铁军”,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军精神,纪念新四军的丰功伟绩,新四军纪念馆于10月12日举办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活动。中共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戴源,新四军老战士储渭,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淮生,副会长兼秘书长乔泰阳,副会长张晓龙,监事长王小戬,副秘书长杨抗美,新四军军长叶挺后代叶莲,新四军重建军部领导人:政委刘少奇后代刘维泽、军长陈毅和一师师长粟裕后代陈正国、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后代赖彤妍、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后代黄楠,盐城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计高成,盐城军分区副司令员张建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薛万昌以及机关干部代表,驻盐部队官兵代表,学生代表,群众代表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盐城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季德荣主持活动。上午9:00时,活动在雄壮的《新四军军歌》声中开始。中共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戴源为活动致辞。戴市长在致辞中说,盐城是一座与新四军有着深厚渊源的英雄城市,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新四军得到了快速的壮大和发展。盐阜人民与新四军同仇敌忾、休戚与共、团结御敌,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铁军精神”,是盐阜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红色盐阜”正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产业转型快速推进,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戴市长强调,前进道路上需要我们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从历史的艰辛奋斗中吸收养分,从民族的苦难辉煌中汲取力量,不断用铁军精神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在推进“强富美高”新盐城建设的征程中奋力作为,推动盐城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盐城市文广新局党委副书记、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孙为祥介绍了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纪念新四军80周年系列活动的情况,他特别介绍了《新四军口述历史展厅》和《馆藏书画精品展》的有关情况。他说《新四军口述历史展厅》是新四军纪念馆口述历史研究工作的成果具体应用,是以新四军老战士的视频和音频集中展示的形式,从每一位战争亲历者、幸存者的角度,独特、真实、感人的还原了当年的光辉历史,是全国首个口述历史展厅,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是宣传新四军历史、弘扬铁军精神的创新举措,同时也为研究新四军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
《新四军纪念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四军重要将领和新四军老战士,全国知名书画家,知名人士,当代将军的书画作品近百幅。这些字画是新四军纪念馆30多年来征集的2000余幅馆藏书画作品中的挑选出的部分作品,主题内涵深刻,兼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有较高的观赏性,是弘扬爱国主义、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生动教材;是新四军纪念馆宣传新四军光辉历史、传承铁军精神的珍贵的红色资源。
曾参加九三阅兵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抗战老兵,盐城籍新四军老战士储渭专程从北京来到盐城参加本次活动,储老参加新四军时只有15岁时。他在发言中说他的很多战友,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希望流血牺牲,把自己奉献给革命事业,有很多战友是怀揣着入党申请书,牺牲在战场上的。盐城是储渭的家乡,他表示对家乡一直怀着无限的感激之情,今天来到新四军纪念馆,看到纪念馆建设得这么好,感到非常自豪。在纪念馆中展厅里,看到了很多以前战友的资料、照片和实物,感到非常欣慰,决定将自己珍爱的一套参加九三阅兵老兵方队的新四军服装以及抗战老兵李建中受阅时穿的一双鞋一起赠送给新四军纪念馆,并向新四军少年军校的少先队员代表授予新四军军装。希望能为家乡的红色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今年,新四军纪念馆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强强联合,结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空军后勤部副部长乔泰阳少将参加活动并讲话。他肯定了双方的合作,表示双方将进一步深度合作。他说,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是在全国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团体,在新四军历史研究,铁军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又与新四军纪念馆结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新四军历史的研究与传播,铁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新四军文物史料的征集、保护与利用。新四军在盐城发展壮大,盐城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开展新四军历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新四军纪念馆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在新四军文化研究传承弘扬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新四军题材馆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今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将充分利用盐城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新四军纪念馆的全面深度合作,组织更多的力量,动员更多的新四军后代来盐开展研究和寻根活动,为新四军历史文化研究做出更大的积极贡献!
新四军素有“铁军”之称。参加活动的盐城边防支队一位军人说:“作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参加此次活动,收获很多,对铁军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以后的军旅生活中,要牢牢地把握好军人价值标准,自觉地传承和践行铁军精神,争当强军楷模”。
“今天是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我们学校特地组织学生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参加活动,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感受那段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为国奉献牺牲的精神,激励学生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盐城技师学院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年轻人一定要记住,没有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加今天的纪念活动,我感到非常的激动,接受新四军老战士储渭爷爷亲手交给的新四军军服,感动非常兴奋。储爷爷他们老一辈革命前辈,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立下了丰功伟绩。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一定不辜负先辈们的期望,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努力学好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新四军少年军校的激动地说。
参加活动的机关干部代表满怀深情地说:“盐城是革命老区,红色遗址遍布全市各地,红色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参加这样的活动,就是接受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机关工作人员,要严于律己,发扬革命传统,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近年来,新四军纪念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资政育人的作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新四军纪念馆又率先建成开放全国首个新四军口述历史专题展厅,必将对进一步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0月12日纪念日当日,新四军纪念馆的新四军口述史展厅和馆藏书画精品展正式开展。同时,在纪念馆广场还举办《喜迎十九大新四军建军80周年全国军事题材雕塑展》,盐城籍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大师的部分作品现场展出。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一
“铁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支担负民族解放历史使命的人民武装,挺进华中敌后,浴血奋战,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无往不胜的“铁军”,在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奋斗历程中,新四军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铁军精神历经洗礼而弥新,是我们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更是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所以要传承和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一)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的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
铁军精神的形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四军的成长壮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分不开。在北伐战场上、在井冈山的岁月里、在抗日烽火中,铁军有胜利、有挫折,甚至失败,总结其经验教训归根结底就是铁军胜败系于指导思想的正误。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哺乳出了铁军精神,铁军精神昭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什么时候坚持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什么时候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不断胜利,反之则会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此后,在多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探索,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的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
新四军从成立到撤销番号,前后存在了近十年时间。新四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组建之初的1.03万人,到抗战胜利之时发展到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先后对日伪军作战2.4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7.1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这期间,不论在连战皆捷的情况下,还是在遭受严重失败和挫折的情况下,新四军广大指战员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以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意志,冲破日伪的夹击和封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即便是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全体官兵也始终有一个信念:决不低头,决不退出抗日战场……要让倒下的新四军军旗重新飘扬,让国民党中央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成为一纸空文。新四军用不屈的血肉之躯在充满荆棘的征战之路上顽强战斗,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也正是铁军精神的胜利。
而今,我国经过七十年的建设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务也很艰巨。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正需要弘扬新四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今天的党员干部,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应该拿出拼劲、韧劲和狠劲,面对风险敢做能为,面对困难敢闯会干,面对问题敢抓善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促发展、出实绩。
(三)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新四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八年抗战中那么多的先烈流血牺牲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正如《新四军军歌》中所描绘的那样:“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新四军除以战斗保卫根据地的夏收、秋收外,还大力帮助人民群众发展生产,筑堤防洪,挖渠排涝,救济失业,赈济灾民等。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又交租交息的合理负担政策,在城镇实行保护工商业,废除苛捐杂税的政策。从而使根据地在敌人“扫荡”、“清乡”和封锁的困难环境下,发展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新四军军歌》把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官兵团结,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状态深刻地展示出来了。
新四军十分强调“团结就是力量”,要求全军指战员“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同患难共甘苦,造成铁一般的战斗力。”新四军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结组成的。组建之初,党中央就从延安派来许多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充实骨干力量。上海、武汉、南昌等城市,都有大批工人、店员、学生参加新四军,还有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后来,又有几支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陆续编入新四军。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四军将士,在党的领导下亲密团结,保证了部队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胜利地完成了自己承担的历史任务。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的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五)传承和弘扬铁铁军精神,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共同理想是新四军在恶劣环境中克敌制胜的精神动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这正是新四军在艰难险阻中屡克强敌并最终赢得胜利的精神动力。
铁军精神包含的对理想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具有强烈震撼力、说服力、感染力,因为它是先烈用汗水、鲜血、生命铸就的。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各种思潮交织碰撞,对我们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造成重大冲击。所以,在新时代要突出树立共同理想这一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走向富强,就需要一个共同的理想来统一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在当前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这个理想为我们指明了光辉美好的前景,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30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既表明我们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有了科学把握,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二
新四军来自红军主力红军游击队,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十四区坚持战斗。他们继承了北伐井冈山时期叶挺独立团和红军第四军的光荣传统。在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培育和锻造了铁军精神。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第一篇: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北伐革命之初——叶挺独立团,正式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艰苦磨练,打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四军是这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四军最初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健儿汇集改编而成,又由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华中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加强和发展了新四军的力量。新四军的历史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为重大转折,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并细分为6个发展阶段。前期,经历了1937年秋到1938年春的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1938年春到1939年底,为实施战略展开阶段;1939年底到1940年底,为发展华中、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后期,为1941年春到1943年底,以反扫荡、反清乡为中心的保卫根据地的艰苦坚持阶段;1944年春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月的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全面反攻阶段。加上1946年1月到1947年1月,战略任务已经转换,但新四军番号依然存在阶段,共有7个发展阶段。
在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国共两党就改编部队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共产党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作出必要让步,最终确定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以下直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设2个团,新四军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支队则由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国民党不向新四军派遣官员。1937年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新四军筹建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欢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决定。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6个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基本完成了在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艰巨任务。1939年底,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贯彻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领导新四军发动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斗争中,积极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壮大了抗战阵营的力量,开展了反摩擦斗争,孤立和打击了反共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此时,抗日根据地总面积已达4.4万平方公里,新四军主力发展到9万人,地方武装已达10万人,基本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反击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使新四军得以独立自主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在三年时间里,新四军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坚持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
1944年初起,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主动地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建设和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加强对伪军的工作,开展军队整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积蓄力量,为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1945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新四军独立自主地举行反攻作战,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从8月10日到9月2日,在反攻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从9月6日至12月26日的作战中,新四军又解放县城13座,歼灭盘踞在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地区的伪军4.08万余人,迫使伪军1个军部、2个师1万余人起义。毙伤拒降日军1200余人,拔除了残存在华中地区内的全部日伪军据点。这一阶段中,新四军夺取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华中、山东解放区军民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抓紧整训部队,开展百日练兵,进行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继续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华中新四军担负起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略任务。1947年1月21日华中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所部。
新四军抗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人少枪旧,敌强己弱,敌我力量悬殊,战略上是以少制多,以弱胜强;二、新四军打的是敌后游击战,采用办法是打进去,站住脚,扎下根,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三、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战略劣势中创造战术优势;四、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面对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地方实力派四种力量,处在敌伪、顽、我三角斗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不得不在日伪军和顽军夹击的困境中苦斗求胜。
新四军组建不久即毅然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迫使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首尾难以兼顾的不利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对侵华日军指挥机关和运输补给造成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占领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军和盟军的压力。
新四军自1937年10月诞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向敌后发展,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卓越地完成了对敌后抗日的历史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担负起在华东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鲜血铸就的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民族大众利益为天职,以攻坚克难拼搏牺牲为特质,它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彰显,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它既是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人民军队在各种艰难困苦、生死相煎的磨砺中锤炼出来的,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辛勤浇灌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新四军铁军精神,追本溯源,它萌生于北伐革命时期。1926年8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在进攻武汉的战役中,受命勇夺汀泗桥、贺胜桥,9月1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武昌城,为夺取北伐首战告捷立下大功。军民盛赞其为“铁军”,旅居武汉的广州人士更是特用生铁铸就的盾牌相送,其上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铸写四言诗一首,诗曰: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迹,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这是对叶挺独立团的赞誉,也是对“铁军”精神的昭示与诠释。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自组建,并由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叶挺独立团正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叶挺向蒋介石提出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就体现了对“老四军”的认同与怀念。新四军同“老四军”有着精神领域的一脉相承,“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恰是追踪数典的最好诠释。北伐中的四军战将出任新四军军长,这绝不仅仅是部队番号的承袭,更是一种军魂的注入和传承,彰显出内在的精神因素。
红军斗争时期,为铁军精神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铸就了军魂。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经受失败,叶挺独立团主力编成的第七十三团后由朱德、陈毅带出险境,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余部编成第二十八团,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就是由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演变而来,可见叶挺独立团的火种与新四军的薪火相传。叶挺独立团的革命火种成为红四军的一支革命力量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亲自到红军二十八团宣讲检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十分关心连队党支部建设。毛泽东将这支“铁军”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为抗战时期铁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锤炼,又为铁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惨烈,红军游击队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中,与敌人斗,与大自然斗,与疾病伤痛斗,心中的信仰不灭,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密切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为新四军的建立、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并使铁军精神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斗争中,让铁军精神得到全面升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击日伪,反顽斗逆,频临艰辛,屡遭凶险,生死罹难,百折不挠,锤炼出了新四军的钢铁意志、勇敢作风、严密纪律、相忍团结、坚守信仰的特殊品质,使铁军精神升华到了全方位、高层次、最成熟的阶段。这就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新四军在抗战中展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应当是对新四军铁军精神最生动、最完整、最精辟的诠释。
关于铁军与铁军精神的研究宣传,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方能使传承与弘扬铁军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篇: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铁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支担负民族解放历史使命的人民武装,挺进华中敌后,浴血奋战,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无往不胜的“铁军”,在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奋斗历程中,新四军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铁军精神历经洗礼而弥新,是我们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更是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所以要传承和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一)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的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
铁军精神的形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四军的成长壮大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分不开。在北伐战场上、在井冈山的岁月里、在抗日烽火中,铁军有胜利、有挫折,甚至失败,总结其经验教训归根结底就是铁军胜败系于指导思想的正误。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哺乳出了铁军精神,铁军精神昭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什么时候坚持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什么时候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不断胜利,反之则会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此后,在多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探索,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的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
新四军从成立到撤销番号,前后存在了近十年时间。新四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组建之初的1.03万人,到抗战胜利之时发展到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先后对日伪军作战2.4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7.1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这期间,不论在连战皆捷的情况下,还是在遭受严重失败和挫折的情况下,新四军广大指战员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以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意志,冲破日伪的夹击和封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即便是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全体官兵也始终有一个信念:决不低头,决不退出抗日战场……要让倒下的新四军军旗重新飘扬,让国民党中央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成为一纸空文。新四军用不屈的血肉之躯在充满荆棘的征战之路上顽强战斗,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也正是铁军精神的胜利。
而今,我国经过七十年的建设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任务也很艰巨。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正需要弘扬新四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今天的党员干部,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应该拿出拼劲、韧劲和狠劲,面对风险敢做能为,面对困难敢闯会干,面对问题敢抓善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促发展、出实绩。
(三)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新四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八年抗战中那么多的先烈流血牺牲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正如《新四军军歌》中所描绘的那样:“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新四军除以战斗保卫根据地的夏收、秋收外,还大力帮助人民群众发展生产,筑堤防洪,挖渠排涝,救济失业,赈济灾民等。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又交租交息的合理负担政策,在城镇实行保护工商业,废除苛捐杂税的政策。从而使根据地在敌人“扫荡”、“清乡”和封锁的困难环境下,发展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并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新四军军歌》把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官兵团结,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状态深刻地展示出来了。
新四军十分强调“团结就是力量”,要求全军指战员“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同患难共甘苦,造成铁一般的战斗力。”新四军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结组成的。组建之初,党中央就从延安派来许多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充实骨干力量。上海、武汉、南昌等城市,都有大批工人、店员、学生参加新四军,还有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后来,又有几支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陆续编入新四军。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四军将士,在党的领导下亲密团结,保证了部队思想上行动上的统一,胜利地完成了自己承担的历史任务。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的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五)传承和弘扬铁铁军精神,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共同理想是新四军在恶劣环境中克敌制胜的精神动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这正是新四军在艰难险阻中屡克强敌并最终赢得胜利的精神动力。
铁军精神包含的对理想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具有强烈震撼力、说服力、感染力,因为它是先烈用汗水、鲜血、生命铸就的。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各种思潮交织碰撞,对我们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造成重大冲击。所以,在新时代要突出树立共同理想这一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走向富强,就需要一个共同的理想来统一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在当前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这个理想为我们指明了光辉美好的前景,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30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既表明我们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有了科学把握,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第三篇:传承和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
新四军的历史渊源是武昌城下的老四军和罗霄山上的红四军。他们发扬了优良革命传统,铸造了铁军精神。正是这种铁军精神,使得新四军无往而不胜。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成长壮大,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000余名,民兵近百万人。建立了苏皖浙豫鄂五省八个战略区,解放人口3400万。全军对日伪作战24600次,毙、伤日伪军293700名,俘日伪军144200名,另有54000名日伪军投诚、反正。被迫与顽军作战3200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000名。抗击了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真正是“华中人民的长城”。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撤销,改称华东野战军。
什么是铁军精神?我们认为: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绝对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红军游击队在国共合作抗日后,服从党中央决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亲编第四军。部队番号变了,但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高举团结抗日大旗,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皖南事变后,被囚于上饶集中营的官兵们,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针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秘密党支部组织了越狱暴动,有200多人逃出了虎口。
新四军的作战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等地,是日伪军统治的中心,也是国民党的心腹地带。日军实行“三光”政策,顽军不断制造反共磨擦。新四军处在日伪顽的夹击之中,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新四军因敌因地制宜,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英勇果敢,越战越强。1939年初,粟裕率部实行远距离奔袭,行军四昼夜,逼近芜湖日军飞机场,经20分钟的突然袭击,歼敌300多人,俘57人,缴获70多支枪。
新四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敌人顽强斗争,奋力杀敌,涌现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刘老庄82烈士便是最典型的事例。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淮阴刘老庄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五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毙伤敌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朱德称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誉之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伤亡将士8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就有350多位(含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彭雪枫等)。
新四军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周恩来对新四军发展方向,提出了三个原则:“(1)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哪里发展;(2)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区域;(3)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这样可以减少磨擦,利于抗战。”但国民党蒋介石却限定新四军在东西百余里、南北五六十里的地带活动,实际上就是“画地为牢”。1941年初,蒋介石又发动“皖南事变”。但新四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团结抗日救国大方向。在日军“扫荡”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总部时,新四军主动掩护他到根据地来休整。他后来率部侵犯淮北根据地,被我军俘虏。他表示停止反共、一致抗日,陈毅又释放了他。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陈毅不顾个人安危,三赴泰州,劝说国民党苏鲁皖游击军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以民族大义为重,使他们在韩德勤进攻新四军时,保持中立。
新四军内部的官兵之间,上下平等,平时团结友爱,战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项英一向生活俭朴,不吃“小灶”吃“大灶”,与大家同甘共苦。他领的津贴费只区区数元,与普通指战员几乎相当。为招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他拿出自己的津贴费3元,叫伙房买几个菜,在军中传为佳话。新四军官兵为不打扰百姓,常常露宿街头或野外。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常常帮助百姓搞生产,干农活,做家务。叶挺军长曾亲自为军部驻地附近百姓设计,并由官兵们帮助百姓造了一座连接叶子河两岸的木石桥。新四军在华中获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人们歌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新四军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军上下始终如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撤出长江以南的苏浙军区和第七师,仅七天时间,45000人全部撤出。新四军第五师和中原军区,以5万兵力牵制了国民党的30万兵力达半年之久,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华东和东北战场。全面内战爆发后,各路部队又密切配合,一举突出重围,粉碎了蒋介石要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梦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弘扬铁军精神,首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高举爱国大旗,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次,要继承铁军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再次,要牢记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的宗旨,关注民生,多做实事;最后,要保持艰苦奋斗这个铁军精神的本色,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铁军精神便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三
国民革命军新四军简称“新四军”新四军,国民党军的作战顺序,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由留在南方八省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成的。它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北伐革命之初——叶挺独立团,正式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艰苦磨练,打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四军是这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四军最初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健儿汇集改编而成,又由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华中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加强和发展了新四军的力量。新四军的历史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为重大转折,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并细分为6个发展阶段。前期,经历了1937年秋到1938年春的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1938年春到1939年底,为实施战略展开阶段;1939年底到1940年底,为发展华中、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后期,为1941年春到1943年底,以反扫荡、反清乡为中心的保卫根据地的艰苦坚持阶段;1944年春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月的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全面反攻阶段。加上1946年1月到1947年1月,战略任务已经转换,但新四军番号依然存在阶段,共有7个发展阶段。
在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国共两党就改编部队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共产党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作出必要让步,最终确定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以下直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设2个团,新四军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支队则由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国民党不向新四军派遣官员。1937年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新四军筹建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欢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决定。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6个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基本完成了在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艰巨任务。1939年底,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贯彻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领导新四军发动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斗争中,积极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壮大了抗战阵营的力量,开展了反摩擦斗争,孤立和打击了反共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此时,抗日根据地总面积已达4.4万平方公里,新四军主力发展到9万人,地方武装已达10万人,基本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反击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使新四军得以独立自主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在三年时间里,新四军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坚持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
1944年初起,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主动地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建设和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加强对伪军的工作,开展军队整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积蓄力量,为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1945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新四军独立自主地举行反攻作战,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从8月10日到9月2日,在反攻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从9月6日至12月26日的作战中,新四军又解放县城13座,歼灭盘踞在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地区的伪军4.08万余人,迫使伪军1个军部、2个师1万余人起义。毙伤拒降日军1200余人,拔除了残存在华中地区内的全部日伪军据点。这一阶段中,新四军夺取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华中、山东解放区军民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抓紧整训部队,开展百日练兵,进行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继续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华中新四军担负起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略任务。1947年1月21日华中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所部。
新四军抗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人少枪旧,敌强己弱,敌我力量悬殊,战略上是以少制多,以弱胜强;二、新四军打的是敌后游击战,采用办法是打进去,站住脚,扎下根,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三、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战略劣势中创造战术优势;四、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面对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地方实力派四种力量,处在敌伪、顽、我三角斗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不得不在日伪军和顽军夹击的困境中苦斗求胜。
新四军组建不久即毅然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迫使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首尾难以兼顾的不利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对侵华日军指挥机关和运输补给造成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占领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军和盟军的压力。
新四军自1937年10月诞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向敌后发展,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卓越地完成了对敌后抗日的历史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担负起在华东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鲜血铸就的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民族大众利益为天职,以攻坚克难拼搏牺牲为特质,它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彰显,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它既是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人民军队在各种艰难困苦、生死相煎的磨砺中锤炼出来的,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辛勤浇灌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新四军铁军精神,追本溯源,它萌生于北伐革命时期。1926年8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在进攻武汉的战役中,受命勇夺汀泗桥、贺胜桥,9月1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武昌城,为夺取北伐首战告捷立下大功。军民盛赞其为“铁军”,旅居武汉的广州人士更是特用生铁铸就的盾牌相送,其上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铸写四言诗一首,诗曰: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迹,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这是对叶挺独立团的赞誉,也是对“铁军”精神的昭示与诠释。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自组建,并由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叶挺独立团正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叶挺向蒋介石提出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就体现了对“老四军”的认同与怀念。新四军同“老四军”有着精神领域的一脉相承,“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恰是追踪数典的最好诠释。北伐中的四军战将出任新四军军长,这绝不仅仅是部队番号的承袭,更是一种军魂的注入和传承,彰显出内在的精神因素。
红军斗争时期,为铁军精神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铸就了军魂。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经受失败,叶挺独立团主力编成的第七十三团后由朱德、陈毅带出险境,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余部编成第二十八团,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就是由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演变而来,可见叶挺独立团的火种与新四军的薪火相传。叶挺独立团的革命火种成为红四军的一支革命力量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亲自到红军二十八团宣讲检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十分关心连队党支部建设。毛泽东将这支“铁军”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为抗战时期铁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锤炼,又为铁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惨烈,红军游击队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中,与敌人斗,与大自然斗,与疾病伤痛斗,心中的信仰不灭,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密切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为新四军的建立、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并使铁军精神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斗争中,让铁军精神得到全面升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击日伪,反顽斗逆,频临艰辛,屡遭凶险,生死罹难,百折不挠,锤炼出了新四军的钢铁意志、勇敢作风、严密纪律、相忍团结、坚守信仰的特殊品质,使铁军精神升华到了全方位、高层次、最成熟的阶段。这就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新四军在抗战中展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应当是对新四军铁军精神最生动、最完整、最精辟的诠释。
关于铁军与铁军精神的研究宣传,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方能使传承与弘扬铁军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传承和弘扬好新四军铁军精神,本文深刻挖掘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提倡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独立自主地开辟与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坚毅的铁军精神并取得了突出的功绩。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深刻的启迪。
(一)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组建之日起,新四军就以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是由于他们有铁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总的来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严峻,各种思潮交织融合,鱼龙混杂,一些负面思潮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牢记服务人民。
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四军的立军之本。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尊严以及保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三)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得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新四军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使新四军铁军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要注重铁军精神的思想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铁军精神,把铁军精神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定信念、严守纪律等好的思想传统传承和弘扬下来,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开展好各项革命传统教育。
(二)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北伐革命之初——叶挺独立团,正式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艰苦磨练,打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四军是这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四军最初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健儿汇集改编而成,又由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华中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加强和发展了新四军的力量。新四军的历史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为重大转折,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并细分为6个发展阶段。前期,经历了1937年秋到1938年春的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1938年春到1939年底,为实施战略展开阶段;1939年底到1940年底,为发展华中、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后期,为1941年春到1943年底,以反扫荡、反清乡为中心的保卫根据地的艰苦坚持阶段;1944年春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月的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全面反攻阶段。加上1946年1月到1947年1月,战略任务已经转换,但新四军番号依然存在阶段,共有7个发展阶段。
在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国共两党就改编部队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共产党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作出必要让步,最终确定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以下直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设2个团,新四军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支队则由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国民党不向新四军派遣官员。1937年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新四军筹建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欢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决定。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6个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基本完成了在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艰巨任务。1939年底,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贯彻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领导新四军发动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斗争中,积极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壮大了抗战阵营的力量,开展了反摩擦斗争,孤立和打击了反共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此时,抗日根据地总面积已达4.4万平方公里,新四军主力发展到9万人,地方武装已达10万人,基本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反击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使新四军得以独立自主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在三年时间里,新四军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坚持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
1944年初起,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主动地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建设和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加强对伪军的工作,开展军队整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积蓄力量,为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1945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新四军独立自主地举行反攻作战,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从8月10日到9月2日,在反攻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从9月6日至12月26日的作战中,新四军又解放县城13座,歼灭盘踞在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地区的伪军4.08万余人,迫使伪军1个军部、2个师1万余人起义。毙伤拒降日军1200余人,拔除了残存在华中地区内的全部日伪军据点。这一阶段中,新四军夺取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华中、山东解放区军民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抓紧整训部队,开展百日练兵,进行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继续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华中新四军担负起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略任务。1947年1月21日华中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所部。
新四军抗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人少枪旧,敌强己弱,敌我力量悬殊,战略上是以少制多,以弱胜强;二、新四军打的是敌后游击战,采用办法是打进去,站住脚,扎下根,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三、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战略劣势中创造战术优势;四、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面对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地方实力派四种力量,处在敌伪、顽、我三角斗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不得不在日伪军和顽军夹击的困境中苦斗求胜。
新四军组建不久即毅然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迫使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首尾难以兼顾的不利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对侵华日军指挥机关和运输补给造成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占领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军和盟军的压力。
新四军自1937年10月诞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向敌后发展,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卓越地完成了对敌后抗日的历史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担负起在华东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鲜血铸就的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民族大众利益为天职,以攻坚克难拼搏牺牲为特质,它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彰显,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它既是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人民军队在各种艰难困苦、生死相煎的磨砺中锤炼出来的,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辛勤浇灌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新四军铁军精神,追本溯源,它萌生于北伐革命时期。1926年8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在进攻武汉的战役中,受命勇夺汀泗桥、贺胜桥,9月1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武昌城,为夺取北伐首战告捷立下大功。军民盛赞其为“铁军”,旅居武汉的广州人士更是特用生铁铸就的盾牌相送,其上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铸写四言诗一首,诗曰: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迹,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这是对叶挺独立团的赞誉,也是对“铁军”精神的昭示与诠释。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自组建,并由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叶挺独立团正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叶挺向蒋介石提出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就体现了对“老四军”的认同与怀念。新四军同“老四军”有着精神领域的一脉相承,“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恰是追踪数典的最好诠释。北伐中的四军战将出任新四军军长,这绝不仅仅是部队番号的承袭,更是一种军魂的注入和传承,彰显出内在的精神因素。
红军斗争时期,为铁军精神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铸就了军魂。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经受失败,叶挺独立团主力编成的第七十三团后由朱德、陈毅带出险境,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余部编成第二十八团,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就是由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演变而来,可见叶挺独立团的火种与新四军的薪火相传。叶挺独立团的革命火种成为红四军的一支革命力量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亲自到红军二十八团宣讲检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十分关心连队党支部建设。毛泽东将这支“铁军”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为抗战时期铁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锤炼,又为铁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惨烈,红军游击队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中,与敌人斗,与大自然斗,与疾病伤痛斗,心中的信仰不灭,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密切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为新四军的建立、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并使铁军精神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斗争中,让铁军精神得到全面升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击日伪,反顽斗逆,频临艰辛,屡遭凶险,生死罹难,百折不挠,锤炼出了新四军的钢铁意志、勇敢作风、严密纪律、相忍团结、坚守信仰的特殊品质,使铁军精神升华到了全方位、高层次、最成熟的阶段。这就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新四军在抗战中展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应当是对新四军铁军精神最生动、最完整、最精辟的诠释。
关于铁军与铁军精神的研究宣传,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方能使传承与弘扬铁军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传承和弘扬好新四军铁军精神,本文深刻挖掘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提倡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独立自主地开辟与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坚毅的铁军精神并取得了突出的功绩。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深刻的启迪。
(一)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组建之日起,新四军就以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是由于他们有铁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总的来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严峻,各种思潮交织融合,鱼龙混杂,一些负面思潮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牢记服务人民。
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四军的立军之本。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尊严以及保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三)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得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新四军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使新四军铁军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要注重铁军精神的思想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铁军精神,把铁军精神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定信念、严守纪律等好的思想传统传承和弘扬下来,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开展好各项革命传统教育。
(二)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新四军的历史渊源是武昌城下的老四军和罗霄山上的红四军。他们发扬了优良革命传统,铸造了铁军精神。正是这种铁军精神,使得新四军无往而不胜。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成长壮大,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000余名,民兵近百万人。建立了苏皖浙豫鄂五省八个战略区,解放人口3400万。全军对日伪作战24600次,毙、伤日伪军293700名,俘日伪军144200名,另有54000名日伪军投诚、反正。被迫与顽军作战3200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000名。抗击了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真正是“华中人民的长城”。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撤销,改称华东野战军。
什么是铁军精神?我们认为: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绝对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红军游击队在国共合作抗日后,服从党中央决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亲编第四军。部队番号变了,但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高举团结抗日大旗,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全面抗战路线,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皖南事变后,被囚于上饶集中营的官兵们,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针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秘密党支部组织了越狱暴动,有200多人逃出了虎口。
新四军的作战区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等地,是日伪军统治的中心,也是国民党的心腹地带。日军实行“三光”政策,顽军不断制造反共磨擦。新四军处在日伪顽的夹击之中,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新四军因敌因地制宜,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英勇果敢,越战越强。1939年初,粟裕率部实行远距离奔袭,行军四昼夜,逼近芜湖日军飞机场,经20分钟的突然袭击,歼敌300多人,俘57人,缴获70多支枪。
新四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敌人顽强斗争,奋力杀敌,涌现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刘老庄82烈士便是最典型的事例。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淮阴刘老庄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五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毙伤敌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朱德称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誉之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在八年抗战中,新四军伤亡将士8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就有350多位(含项英、袁国平、周子昆、彭雪枫等)。
新四军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周恩来对新四军发展方向,提出了三个原则:“(1)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哪里发展;(2)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区域;(3)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这样可以减少磨擦,利于抗战。”但国民党蒋介石却限定新四军在东西百余里、南北五六十里的地带活动,实际上就是“画地为牢”。1941年初,蒋介石又发动“皖南事变”。但新四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团结抗日救国大方向。在日军“扫荡”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总部时,新四军主动掩护他到根据地来休整。他后来率部侵犯淮北根据地,被我军俘虏。他表示停止反共、一致抗日,陈毅又释放了他。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陈毅不顾个人安危,三赴泰州,劝说国民党苏鲁皖游击军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以民族大义为重,使他们在韩德勤进攻新四军时,保持中立。
新四军内部的官兵之间,上下平等,平时团结友爱,战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项英一向生活俭朴,不吃“小灶”吃“大灶”,与大家同甘共苦。他领的津贴费只区区数元,与普通指战员几乎相当。为招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他拿出自己的津贴费3元,叫伙房买几个菜,在军中传为佳话。新四军官兵为不打扰百姓,常常露宿街头或野外。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常常帮助百姓搞生产,干农活,做家务。叶挺军长曾亲自为军部驻地附近百姓设计,并由官兵们帮助百姓造了一座连接叶子河两岸的木石桥。新四军在华中获得人民群众的爱戴,人们歌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新四军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军上下始终如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决定撤出长江以南的苏浙军区和第七师,仅七天时间,45000人全部撤出。新四军第五师和中原军区,以5万兵力牵制了国民党的30万兵力达半年之久,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华东和东北战场。全面内战爆发后,各路部队又密切配合,一举突出重围,粉碎了蒋介石要在“三至六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的梦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弘扬铁军精神,首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高举爱国大旗,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次,要继承铁军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再次,要牢记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的宗旨,关注民生,多做实事;最后,要保持艰苦奋斗这个铁军精神的本色,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铁军精神便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北伐革命之初——叶挺独立团,正式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艰苦磨练,打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四军是这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四军最初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健儿汇集改编而成,又由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华中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加强和发展了新四军的力量。新四军的历史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为重大转折,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并细分为6个发展阶段。前期,经历了1937年秋到1938年春的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1938年春到1939年底,为实施战略展开阶段;1939年底到1940年底,为发展华中、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后期,为1941年春到1943年底,以反扫荡、反清乡为中心的保卫根据地的艰苦坚持阶段;1944年春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月的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全面反攻阶段。加上1946年1月到1947年1月,战略任务已经转换,但新四军番号依然存在阶段,共有7个发展阶段。
在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国共两党就改编部队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共产党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作出必要让步,最终确定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以下直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设2个团,新四军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支队则由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国民党不向新四军派遣官员。1937年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新四军筹建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欢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决定。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6个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基本完成了在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艰巨任务。1939年底,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贯彻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领导新四军发动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斗争中,积极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壮大了抗战阵营的力量,开展了反摩擦斗争,孤立和打击了反共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此时,抗日根据地总面积已达4.4万平方公里,新四军主力发展到9万人,地方武装已达10万人,基本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反击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使新四军得以独立自主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在三年时间里,新四军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坚持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
1944年初起,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主动地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建设和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加强对伪军的工作,开展军队整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积蓄力量,为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1945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新四军独立自主地举行反攻作战,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从8月10日到9月2日,在反攻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从9月6日至12月26日的作战中,新四军又解放县城13座,歼灭盘踞在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地区的伪军4.08万余人,迫使伪军1个军部、2个师1万余人起义。毙伤拒降日军1200余人,拔除了残存在华中地区内的全部日伪军据点。这一阶段中,新四军夺取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华中、山东解放区军民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抓紧整训部队,开展百日练兵,进行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继续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华中新四军担负起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略任务。1947年1月21日华中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所部。
新四军抗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人少枪旧,敌强己弱,敌我力量悬殊,战略上是以少制多,以弱胜强;二、新四军打的是敌后游击战,采用办法是打进去,站住脚,扎下根,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三、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战略劣势中创造战术优势;四、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面对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地方实力派四种力量,处在敌伪、顽、我三角斗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不得不在日伪军和顽军夹击的困境中苦斗求胜。
新四军组建不久即毅然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迫使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首尾难以兼顾的不利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对侵华日军指挥机关和运输补给造成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占领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军和盟军的压力。
新四军自1937年10月诞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向敌后发展,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卓越地完成了对敌后抗日的历史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担负起在华东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鲜血铸就的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民族大众利益为天职,以攻坚克难拼搏牺牲为特质,它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彰显,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它既是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人民军队在各种艰难困苦、生死相煎的磨砺中锤炼出来的,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辛勤浇灌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新四军铁军精神,追本溯源,它萌生于北伐革命时期。1926年8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在进攻武汉的战役中,受命勇夺汀泗桥、贺胜桥,9月1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武昌城,为夺取北伐首战告捷立下大功。军民盛赞其为“铁军”,旅居武汉的广州人士更是特用生铁铸就的盾牌相送,其上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铸写四言诗一首,诗曰: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迹,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这是对叶挺独立团的赞誉,也是对“铁军”精神的昭示与诠释。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自组建,并由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叶挺独立团正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叶挺向蒋介石提出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就体现了对“老四军”的认同与怀念。新四军同“老四军”有着精神领域的一脉相承,“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恰是追踪数典的最好诠释。北伐中的四军战将出任新四军军长,这绝不仅仅是部队番号的承袭,更是一种军魂的注入和传承,彰显出内在的精神因素。
红军斗争时期,为铁军精神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铸就了军魂。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经受失败,叶挺独立团主力编成的第七十三团后由朱德、陈毅带出险境,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余部编成第二十八团,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就是由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演变而来,可见叶挺独立团的火种与新四军的薪火相传。叶挺独立团的革命火种成为红四军的一支革命力量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亲自到红军二十八团宣讲检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十分关心连队党支部建设。毛泽东将这支“铁军”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为抗战时期铁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锤炼,又为铁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惨烈,红军游击队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中,与敌人斗,与大自然斗,与疾病伤痛斗,心中的信仰不灭,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密切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为新四军的建立、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并使铁军精神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斗争中,让铁军精神得到全面升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击日伪,反顽斗逆,频临艰辛,屡遭凶险,生死罹难,百折不挠,锤炼出了新四军的钢铁意志、勇敢作风、严密纪律、相忍团结、坚守信仰的特殊品质,使铁军精神升华到了全方位、高层次、最成熟的阶段。这就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精忠报国,奋斗牺牲,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新四军在抗战中展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应当是对新四军铁军精神最生动、最完整、最精辟的诠释。
关于铁军与铁军精神的研究宣传,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有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方能使传承与弘扬铁军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四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新四军,传承和弘扬好新四军铁军精神,本文深刻挖掘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提倡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独立自主地开辟与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坚毅的铁军精神并取得了突出的功绩。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抛头颅、洒热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创造的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光荣革命传统。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铁的理想信念和铁的为民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和残酷屠杀,新四军不畏艰险、屡克强敌,愈挫愈勇,在祖国的东南和中南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另外,新四军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发动群众,谱写了军民共同抗击敌寇的壮丽诗篇。
(二)铁的意志和铁的团结精神
新四军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锤炼了许许多多的钢铁战士,并磨砺了他们的钢铁意志。在艰难困苦战争环境下,全体将士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艰苦奋斗,英勇地驰骋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日。同时,铁军注重团结,是一支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钢铁部队,新四军长期坚持英勇的游击战争,开辟和扩大游击地区,汇成抗日铁的洪流,在当时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重要支柱。
(三)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
作风是一把衡量一支军队素质优劣的尺子,新四军之所以成为铁军,就因为它铁的纪律和铁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表现为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们是新四军铁的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最初建制时,新四军就以“保、持、发、扬、优、良、传、统”“8个字为部队第1至第8团的代码,正是这种坚持培养优良作风的用心,使新四军得到了“铁军”这一闻名于世的美誉。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深刻的启迪。
(一)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组建之日起,新四军就以跟党举旗、坚定信念作为建军的根本原则。新四军之所以被称为铁军,是由于他们有铁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总的来说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严峻,各种思潮交织融合,鱼龙混杂,一些负面思潮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二)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牢记服务人民
报国为民是铁军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新四军的立军之本。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尊严以及保卫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三)铁军精神昭示我们要艰苦奋斗和维护团结
新四军的与敌斗争频繁,形势极其险恶,常常是人困马乏、饥寒难耐,但新四军不屈不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抗战,多次冲破敌人的夹击和封锁,并且在根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也正是因为铁军得艰苦奋斗和紧密团结而取得的胜利。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是我们党能够取信于民、执政兴国的保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作风,改进党风,建设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时代的需要,是凝聚人心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新四军铁军精神永不过时,它不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铁军精神,使新四军铁军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一)要注重铁军精神的思想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铁军精神,把铁军精神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坚定信念、严守纪律等好的思想传统传承和弘扬下来,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新四军铁军精神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开展好各项革命传统教育。
(二)要发扬铁军报国为民的精神,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了土地革命运动,关心群众利益,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当前,我们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做为工作的重点,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四军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创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铁军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铁军精神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新四军铁军精神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篇十五
抵抗日本侵略军用过的大刀、长枪。其中“满州”自行车颇具传奇色彩。最吸引我们的还有阜宁县第一次反扫荡的战绩表,军民鱼水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展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新四军与人民群众共同抗日的历史过程。馆内还陈列着当年新四军作战的路线图、战利品、照片和书信等。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军侵华,全国抗日怒潮兴起”这部分的展出。抗战年代真实的旧照片深刻再现了日军对中国人民的迫害,引起了我的震惊和愤怒。新四军为保护同胞,保卫祖国,不惜牺牲,让人钦佩。在第二展厅中展示的是“千古奇冤,皖南事变”,项英被害,叶挺被捕,真是让人痛心疾首。第三展厅中“陈毅托子”的雕像栩栩如生,更是体现了战时鱼水般的军民关系。馆中还列有陈毅,粟裕,张云逸,叶飞等新四军将帅的照片和简历等生平资料。走出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不时萦绕在我的眼前。新四军与鬼子的死拼,不畏死,畏国亡;如今我不畏身死,畏国衰。小我是家,大我是国,舍生为国,忧民之忧,方为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这种责任与红色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号召和感染更多的年轻人不忘革命精神,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53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