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哲学的论文题目 哲学的毕业论文(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22:09:05
2023年哲学的论文题目 哲学的毕业论文(大全13篇)
时间:2023-11-04 22:09:05     小编:笔尘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一

哲学以理论的方式面对存在世界,以期达到对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它并不预设政治哲学具有绝对的本质,等待着我们发现并且揭示出来。

哲学毕业论文篇一

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

我们首先不要误解了“何为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本身。

它并不预设政治哲学具有绝对的本质,等待着我们发现并且揭示出来。

恰恰相反,这个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共识和差异,它要求提供的是我们各自对政治哲学范畴的理解,并且通过对话来明确差异和共识。

在我看来,在今天后形而上学的思想氛围中,政治哲学应该成为第一哲学。

在这里,政治哲学作为第一哲学这个提法并不是说政治哲学成了哲学的首要部门从而获得某种统治地位,而是说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哲学存在论的政治性和政治本身具有的存在论意义。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哲学存在论的当代形态。

因此,下面我们将从政治与哲学的当代变迁来阐释这一命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阐释我们对政治哲学这一范畴的基本理解。

我们都知道,哲学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简洁定义,也是最高定义,这就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追求。

但问题在于对智慧本身的理解。

就作为哲学典型发端的古希腊来说,智慧被明确地规定为理论知识,其基本的目标就是揭示绝对真理。

不仅哲学的功能被理解为认识,而且认识的目的被把握为揭示真理。

我们把这样一种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传统称为认识论路线的哲学。

在这条路线上,哲学被理解为一种理性的沉思,追寻不受经验和现象干扰的自在真理。

哲学以理论的方式面对存在世界,以期达到对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

在这条路线上,不论观念与对象符合,还是对象与观念符合,哲学真理只能被理解为符合论的知识。

关于存在是什么并且我们如何知道存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成为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

在这一哲学传统中,哲学与政治之间产生必然的二元论划分和实践中难以解开的纠结。

既然哲学事关存在的绝对真理,而政治是统治的技艺,政治中的艺术和经验就只是某种不确定的意见,没有真理性。

而且权力可能干扰人们认识真理,只有在没有政治权力的地方才有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哲学高于并且远离政治。

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管理城邦是从理念世界下降到经验世界,被理解为一种牺牲和贡献。

柏拉图的哲学王,并不是说当上了统治者是哲学家的荣耀,而是说政治只有服从哲学提供的绝对原则才是好的政治。

而近代的康德认为,不能期待着国王哲学化或者哲学家成为国王,而且也不能这样希望,因为掌握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败坏理性的自由判断。

很显然,不论是柏拉图的哲学王还是康德的哲学家不能为王,都是肯定了哲学优先于政治的绝对地位。

在西方认识论哲学传统中,哲学和政治是两回事情,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制。

然而,这个认识论哲学传统无可挽回地终结了。

关于它的终结,我们已经在不少的地方谈论过,核心的问题是自在概念和绝对概念的瓦解。

存在是在实践与认识中与我们相关联的对象性存在,现实是实践中的生成,而不是自在存在和自在运动。

因此我们只能形成对象性的认识,而不是无时间的绝对真理。

知识是被构成的,而且知识的对象也是在实践中被构成的。

在这样一种思想视域中,哲学不是现实之外对现实的理论直观,而是在实践中面对现实并且超越实存的那样一种批判性的思想维度。

它要反思的是人作为存在怎么存在,并且怎么样去存在,因此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存在智慧,是我们应该依循它去生活的、关于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再被把握为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科学。

哲学从来就在生活世界之中,并且要自觉地立足于生活世界。

洞穴之外的理念世界诸如绝对正义、理想城邦等等只是观念的幻想,存在的异化。

在自觉地以生存的实践为基础和目的的哲学中,不再有关于经验和现象之外的关于存在的冥思(本体论问题),也不再有内在的意识如何可能抓住外在对象的思辨困境(认识论问题)。

关键的是:在物性世界生存的人作为个体和作为类如何面对现实并且超越他的实存。

哲学就是超越性的批判和建构。

诸如正义、平等、自由、至善、良知,乃至于宗教的上帝、天堂、来世等等本质上只是超越实存的观念建构,虽然对于生活实践具有根本的导向意义,使存在超越单纯的物性成为人的世界,但是,它们本身不是自在存在,也不是绝对的生存原则,而是历史性的思想建构。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一种发明观念的活动。

有一本政治哲学导论的书名就叫做《观念的发明者》,这一书名恰当地表明了哲学的功能和性质。

实证的真理让渡给了科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发明观念、创造意义、思考价值,自觉地将自己看成超越性实践内在的构成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指向异常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问题在于不要将这样一种实践的理论阐释为脱离时间的绝对真理和抽象教条,而是以实践思维为基础,将思想导向生存的世界。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趋向现实的同时,现实也要趋向思想。

这是一种存在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有哲学,当然有政治。

由此我们能够理解,“革命”乃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

随着哲学从认识论路线向实践论路线的转型,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哲学既然不是实践之外的理论直观,而是生存的智慧,哲学不在政治之外而是在政治之中发生。

不是说哲学只有远离政治才能发现真理,政治只有远离哲学才能抓住现实。

正好

相反,哲学在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形成,政治权力应该在哲学理念的引导下运行。

政治与哲学相互规定和相互构成。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变迁意味着哲学存在论必须具备政治的维度。

今天关于哲学存在论的谈论远离了这一维度,将退回到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辨。

只是从哲学形态和哲学性质的变迁来看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还是一个初步的认识。

它讲的还是思想史内部的事情。

真正说来,思想发展不是思想史内部自我推动的结果,而是思想与现实交汇作用的产物。

今天,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不仅是哲学形态变迁的结果,而且是政治作为社会历史维度的当代转型在思想上的一种体现、一种要求。

随着政治内涵和功能在当代的变化,政治不再是社会历史的附属结构,而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构成维度,日益发挥着维系人类存在和推动人类发展的存在论功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哲学高度的政治理解。

关于政治的谈论离开了存在论的高度,将变成一种关于统治的技术科学,难以理解政治的现实和意义。

政治哲学成为第一哲学,讲的是适应政治变迁的当代趋势,将对政治的理解提升到社会历史的存在论高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说的是人天生地要过一种社会性的生活,并且天生地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当我们今天来谈论人的政治性的时候,其广度和深度与亚里士多德时代,甚至与启蒙开启的现代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政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政治已经真正地成为了普遍的政治,成为人类存在基本的构成维度。

所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说,事实上一切事物“说到底”都是政治的。

传统对于政治的理解立足于公共与私人、国家与社会等等二元论结构,好像政治仅只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块,可以并且必须划定自己的边界。

但是,如今政治具有越来越强劲的渗透力,已经作为一种基本的力量构成生活的内在维度,我们的呼吸、我们的饮食乃至于我们的性爱都在政治中被构成。

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有政治因素的中介。

我们生活在政治之中,政治构成生存的条件。

这种政治的普遍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在政治成为普遍政治的同时,政治也成为总体政治。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二

中秋佳节,圆月当空。仰望明月,思绪涌上心头。

月有阴晴圆缺,很多人都为满月赞叹不已。他们喜欢满月的美满,却忘了,没有新月,又哪来的满月呢?我不同,我喜欢残月,尤其是上弦月之前下弦月之后的残月。她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让我沉醉,让我着迷。

缺与全是对立的,从宇宙诞生的那天起,它们就对立至今。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残缺不全的,正是因为没有完美的事物,所以人们都在追求完美,都把完美作为一个目标。在追逐这个目标的同时,人们获得了功名、获得了利禄,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但获得这些并不代表获得了完美,此时的你仍然是“残而不全”的。

“残”也是相对于自己的完美。德国哲学家尼采曾作诗谈“处世之道”: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残”再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使自己达到了人生的新境界,虽然还未曾完美,但获得成功就是属于自己的完美。所以“残”其实并不残,它是留有余地,是一种适度的放弃,是一种知足而长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把心态放平常,把心态放轻松,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这只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紧张无味。要以“残”的心态去追求“全”的人生,你会发现,人生其实轻松美好,因为你在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人生的每一步都变得更坦然了。人生并不十全十美,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残”也会变为“全”。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三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着的作者。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

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

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

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

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xx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

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

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

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四

冥冥运古,当第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注入混沌的海洋,生命由此开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此生命有了大胸怀;“巍巍呼高山,汤汤呼流水”,自此生命有了知音;“有了锲而不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自此生命有了愁绪“所谓伊有,在水一方”,自此生命有了爱情的朝思暮想,生命,源于水。

苏子贬于黄州,泛舟赤壁,于是他的生命为水所占据,有了水的胸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水予他的豪迈,“惟江山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这是水赋他的胸襟〃情怀,他为水所成就。

“既生瑜,何生亮?何生亮?”秋风送去熊火,胜得赤壁战瑜气煞,羞终命丧黄泉。滚滚长江东逝水,无私,宽广,博大荡漾在江面,周儿你为何不给水一隙之地呢?涤荡你嫉妒的心。生命,为水所成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诠释着李白的深情厚谊,“花白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水诠释着李清照的相思之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诠释着愁的数量,“水何渗澹,山岛竦峙”水诠释着曹操的雄心壮志,生命,为水所诠释。

上善若水,感恩似泉。一树丁香灿烂的纷扬着,香气氤氲。人们吮吸着清香。拾起一片掉落的花瓣,放在鼻间上嗅嗅,感受生命,感受水的存在,树安静的沉睡着,安静的接纳着“从今若许闲来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生命,为水所包容。

水的鼻息,你感触到了吗?

水静静的流着,带着它的灵魂,带着它的气息缓缓流动。遗留的脚印上,生命聚其精华开始成长。撷一叶草,苍翠欲滴;拈一片藓,翠色、欲流,生命,无人不充斥着水的鼻息。

生命,为水所成就。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五

[摘要]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两个方面。

公共活动领域问题的实质就是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也就是对公共性的关注。

对人类活动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性问题加以思考,是哲学最重要的使命。

关注公共活动领域是哲学的一个必要的维度。

所谓哲学回归生活世界,不应仅仅是向私人生活回归,更重要是向公共生活回归。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通过政府改革来解决公共性问题或危机为标志的公共活动领域的当代转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哲学;公共活动领域;公共性;国家;政府

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时代话题。

人类生活是永远流动、无限生成的。

强调哲学回归生活世界,不是要人们沉醉于现实生活之中,而是要以一种哲学态度或观念来看待生活。

用生活来说明人和世界是哲学视野的根本转换,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成为立足现实而又追求超越、不断创造的生成的人,世界就成为由人无尽的生活实践而无限生成的过程。

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

如果所谓回归生活世界仅仅意味着回归私人生活,即私人活动领域,不再关心公共活动领域,那么,这种回归实际上是对生活世界更严重的疏离。

这样的哲学不仅不能对以往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历史的解释,还将丧失哲学本来的意义,导致哲学真正被生活遗忘。

关注公共活动领域,这是哲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或必要的维度。

哲学总是力图以更理性、更智慧的方式对待公共活动领域和公共性问题。

公共活动领域是每一个人都生活于其中、不可能完全摆脱的领域,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公众不能不关心的公共领域。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六

哲学依据的选择,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哲学依据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哲学观念,教师教育将会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其基本走向与人性论主张、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而言,人性论与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师教育的哲学依据。人性论从总体上提示了教师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学解读了教师教育究竟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忽视这两方面的哲学考虑,仅仅关注技术层面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育的问题。人性论的善恶分歧演绎出的内发说与外铄论,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两种方向。基于内发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外铄论教师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约束和引导,充分发挥环境在受教育者成长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执著于一种人性论认识,往往是对内发说与外铄论加以同等重视,教师教育出于职业主张,更重视了从外而内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从内而外的教育作用,这样的选择符合整体性哲学观念对受教育者的重视。教育哲学流派众多,古今中外主张各异,但有一个基本共识是都会剖析教育的本质,甚至包括那些明确反对教育本质存在的主张,也从另一个方面解析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本质必然决定教师教育的本质,这是我们思考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

此外,各种哲学主张也将直接影响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如“遵循教师生命的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超越性是教师教育的前提性要求”,这类主张同样是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的反映,发生作用的途径依旧直指人性假设和教育本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理念与过程哲学渊源密切,虽然过程哲学并没有过多明确指出整体性的主张,但其理念的宗旨无不与整体性相关,此意义上的整体性与传统的认识,尤其是系统论的整体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重视的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着眼于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前者重视的是事物内部的过程性及外部的生成性关联。

事物不再是作为可以分解的部分组合,而是作为相互内在的过程存在。事物与外部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是相互生成的关系。这种整体性主张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教师教育的考虑不再仅仅基于教育者的立场,而更多地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立场。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开始摆脱单纯的职业需求,回到教育的轨道上来。具体地说,教师教育不再是某种知识及传授技能的训练,而是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精神塑造和未来教育者的培育。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提法相对较少,原因在于缺失整体性的哲学指引,偏执于某种所谓满足实践需要的职业培训,丢失了教师教育的教育真义。在实际生活中,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与当初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不无关系。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奠定了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明确的,在倡导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这种主张只是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最为简单的实在化,从而将预设的主体进行了现实推演。既然主体是预设的,那么如何预设就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现实品质。整体性的哲学理念根源于过程哲学的过程性,强调事物在过程中流变、展开,预设主体呈现过程性。预设主体是人为活动的前期建构,属于理论假设阶段,因为人为活动终将由预设主体掌控,最终决定着人为活动的性质和品质。一种教育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师的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其预设主体担负的实际任务和职责,以及这些任务和职责背后折射的精神。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将奠定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生成意识是流变的,具有现时性和最强活力。过程性重视当下生成,生成具有最强大的创造性。传统的教师教育认为,几乎一切在实际活动开展前就预订了,实践者只能是模拟或实现预订。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强调实际活动的开展只在当下生成,其间蕴含着无尽的变数和可能。教师教育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可能地在过程中实现自己和体验自己,而实现和体验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创造。进一步而言,这样的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创造自我的过程,教育者在创造着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创造着自己。

事实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义和价值只在生成中产生。解读教师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教师教育过程性的主体预设,解决了实施中的意义生成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师教育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解读,将会促进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实践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取决于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认识和行动。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在一定的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旨在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固定的团体。教师教育共同体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囊括了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所有相关人群,无论是职前教育或职后教育阶段,还是相关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在整个培育的过程中,都形成对受教育者培养的合力,这有助于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

事实上,在不同阶段及不同人员眼里,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存在分歧的,尤其在职前教育阶段,主张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意见既是传统的呼声,也是现实的强有力主张。毕竟,在培养教师的起初阶段,教育者几乎控制了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品质,表面上看来教育者是必然的主体,占据着决定性的位置。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提出,为我们全方位地考察教师教育活动提供了过程性视野。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真正衔接教师教育整体的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实际载体一直处于变化中,这只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的成长需要才出现的。

反省能力本位,回归教师教育的教育本义。传统的教师教育本位问题指向能力,塑造符合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队伍是教师教育的本位追求。基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体系是单一的,直指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些素养包罗万象、内容杂陈。在整体性哲学意蕴下,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是教育而非教师。合而言之,教师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教师的一种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就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单纯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活动就会偏离这一过程的本质追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只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精神和人格。对能力本位的反思突破了以往对能力取代知识的赞誉,反省能力决定一切的武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的具体提出,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教育的本义回归。

强调在以能力为基础的前提下,要注意培育“未来的教师”的健康的教育情感和笃定的教育信仰。也就是说,教师教育的能力本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状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终究不能脱离教育的真义,否则就会沦落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无法给予“未来的教师”以足够的精神培育,进而影响到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今天存在的学校问题已间接地反映了教师教育能力本位的严重后果。

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教师教育能力本位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依靠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基于层级目标,教师教育目标应该是三级:一级目标———教师,二级目标———教育者,三级目标———教育研究者。”教师针对教学,教育者针对教育,教育研究者针对教师人生意义和教育工作改进。在这一体系中,教学与教育、教师与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研究者有了明显的区分。

这种区分并没有割裂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而是使原本整体性的本位问题表现得更为准确而鲜明,使教师教育的部分之间相互内在地关联,使教师教育的整体蕴涵于每一具体部分之中,而不是混沌于单纯的、唯一合格的教师指标上。这样的教师教育本位,既全面反映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哲学意蕴,又真实反映了教师教育的本位只能是教育,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能力。教师人生意义之所以能够纳入考虑范围,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益尝试。目前,学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从趋势上折射了对教师教育本位问题认识的转向。比如有的学者提倡在教师教育中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至于对教育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已经从教育精神培育深入到操作层面,可以预言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将成为引领教师教育重建的首要问题。

追求模式创新,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解决了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体问题、本位问题之后,就需要进入操作层面,依照整体性的哲学意蕴考虑教师教育的模式问题。表面上看,教师教育模式与其他性质的教育模式相比较具有统摄作用,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考量教师教育的运行,实际上这种上位作用必需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或行为,才能够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模式问题是教师教育理论向教师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一种教师教育理论能否得到实际应用,取决于它能否形成相应的教师教育模式,体现为具有操作原则和规范的程序性方式、方法的集合。

教师教育模式演变的历史主要集中于教师教育主题的演变,不断演变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教师教育的整体性。从简单的职业培训到自由宽泛的选择性的教师教育,充分考虑了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变化。任何环节的独特性都将在这一整体中得到体现,更不用说社会性需求这一最为重要的因素。时至今日,教师教育模式需要走向多元化,追求模式的不断创新,因为只有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的整体性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教师教育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终将体现为不断推进的具体的操作模式及操作行为。梳理教师知识结构,确立实践知识的核心地位。

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离不开教师素养的规划和规定,教师素养是随着时代演变的,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但其基本构成成分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大体可以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此三种成分中,教师知识结构始终是教师素养中的基础部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养成需要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否则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养成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按照知识的分类,教师专业知识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教师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实践性几乎贯穿了教育的各个要素。从目的、内容到方法都充满了实践性,实践知识必然成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

对实践知识的重视与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也有关联,因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培育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未来的教师”。目前,人们对实践教学的关注,从侧面反映了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是符合现实发展逻辑的。

总而言之,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取向在各个方面有所渗透,实践知识、实习及实训体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实践取向,究其根源与教师职业强烈的实践性特色有关。因此,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与教师教育实践性的实现密切相关。只有塑造具有类似医学、法学等实践取向鲜明的教师教育,才能切实解决教师教育的质量问题,最终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七

摘要: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无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方向,都在入学支持在学习好基础性文化课程的同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最为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成为了我们日常学习的必修课.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以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而这些特性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有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被赋予了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也才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和自觉发展的不竭动力.离开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呢?这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将两者联系和对接起来的“中介”.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自发地走进人民群众内心,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因而,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只能依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即以马克思主义本身为内容向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灌输”,这就是我们所找的“中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我们要长期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先进的理论灌输给大学生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学生,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学习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加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门较为高深的学问,涵盖哲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同时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意义.高校学生正处在人格趋于完善,思想接近成熟的重要时期,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会使得学生的人格塑造更为完善,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开放,大学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象牙塔,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在经济大潮中迷失自己,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久经检验的真理,尤其在思想指导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吸取其思想精髓来提升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社会思维更加敏锐,以便学号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一、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社会的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思想领域也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与更方面的实绩来看,中国在指导思想领域并不适合多元化发展,舶来品的合适与否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接受源于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并且都是经历过实践与时间检验的,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自主的道路,从宏观上来看中国适合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实践方式的多元化,然而中国的今天和平稳定,多则生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

其次,高校学生处于理解力与辨别能力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什么样的思想指导能被其接受,对于其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的实践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单单是贡献大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方向路线的正确.坚持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懂得正确的索取与奉献,明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学会向着更崇高的理想而迈进,缓解当今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对学生们思想的不良影响.

最后,高校作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业终端,是其学习生涯的结束,也是社会角色的开始,不少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就已经有了形形色色的实践经历,在初次接触这些时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与彷徨,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来对其进行指导,一旦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有可能使其行为方式产生错误,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后,一旦在其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意识,以此科学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能更好的保证其健康的发展,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

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已有多年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指导性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使得教育成果不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来自于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指导思想在其中的贡献尤为突出,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育才有了当前高校和谐稳定的现状,当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大的形式是好的,小的方面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微调整.

(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高校所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相当大的部分是卓有成效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存在只灌输知识,不解释原理,只照本宣科,不深挖精髓等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很多学生从思想上想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但由于自身理解力,社会阅历的有限对其深层次的理解难以到位,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授课老师予以深层次的讲解,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其学、任其用.

(二)理论与实践的相分离

究,同时重要的还是为了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在开展马克思教育时要重视理论与时间的同步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能真正为学生们所用.

三、如何更好的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状况,直接反应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效而深入的教学与实践,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开花结果,反之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生思想进步教育的忽视,认真研究怎样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

(一)避免形式化教育,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思想的交流,不以机械化考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检验,考试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便其进行自学研究,提升自己的思想,完善个人人格.能够避免形式化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行为相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引起学生的迷茫已经学习兴趣的缺失,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哪怕范围小形式简单,只要达到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理论武器来开展实践活动,就已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海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龙江高校研究,,(02).

[2]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05)

[3]贾松青.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八

近代来,东风渐进,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

肇始于西方哲学界的价值论转型也早在20世纪初就影响到了东方,新中国成立前罗素、杜威来华讲学之际就带来了价值哲学的内容,但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动荡年代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又由于各种政治因素,价值哲学被当作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遭到批判和摈弃。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热烈进行,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较大的解放,价值论开始被我国哲学界接受,并引起了极大的研究热情,一时之间成为影响广泛的显学。

1价值论在中国哲学界获得重视的原因

价值论于改革开放后在我国获得的热烈关注和迅猛发展绝非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具有其自身的必然性的,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客观的运行轨道和发展趋势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极大地解放作用。

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长期以来的“左”倾狭隘僵化思想的彻底清算,价值哲学乃至任何西方现代哲学思想都不可能被中国哲学界接受。

因为长期以来的政治运动导致的学术政治化已经完全窒息了真正的哲学思考。

改革开放后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拨乱反正,为哲学研究提供给了宽松的环境和研究的资源和通道,价值哲学正是在这种高涨的文化引进中进入中国的。

其次,价值哲学的主题正好回应了改革开放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冲突,人们期待通过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来解释这种转型时期思想观念的混乱和困惑,价值哲学的现实功用性在这次研究热潮中体现的很明显。

在这种历史变革时期,新旧价值观念冲突交替,多元价值纷纷应运而生,人们迫切需要在这种困惑中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寻找合理的理论支撑。

所以说中国的价值论转向根本原因是内源性的,是中国现实和历史发展的内在需要。

再次,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文化交流的热潮。

冷战后期两极对立有所松动,文化交流渐成趋势,我国也在改革开放后加入了这股潮流。

一时间国内学者出访、国外大师的来华讲学变得频繁,价值论等哲学译著大量产生,这些都为我国价值理论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对哲学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研究热情的提高,因为文化的交流能为这种研究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从而激发持久的理论性趣。

最后,中国哲学界潜能的爆发和学术自觉。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压制,学术界长期以来无法作为,但人往往是越挫越勇,这种被压抑的热情一旦条件成熟释放出来,必然会爆发出极大的能量。

随着新资料大量的传入国内,中国哲学界以极精锐的学术嗅觉发现了价值论所蕴含的哲学创新性和现实意义,正是这种对现实价值问题的高度敏感性,直接推动了理论探索的热情。

2中国价值论转向的特点

价值论的转型体现了哲学发展的趋势,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转型有着相同的脉络,但由于文化底蕴和国情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是,强调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四是,立足于社会和思想发展的实践,研究的视野比较宏观。

强调价值论研究要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力图打破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僵化理解,在此基础上回归马克思哲学的原初本质和内涵,建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2]这些观点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中国价值论研究的特点,但并没有说清楚价值论实现的哲学转向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转向在中国实现的特点进行概括。

它也没有过时,依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依然有很大的真理性,因此中国的价值论转向基本上还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轨道进行的。

当然我们在批判西方价值哲学中的唯心历史观和夸大精神作用的同时,也要吸收其有益的成果,研究方法和语言概念等工具。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重新阐释它的内涵,利用哲学发展的新视野来发掘它过去被我们忽视的特质,以此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论在新的哲学话语和视域中的交流,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

其次,从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轨迹来看,价值论转向要能够正确评估和继承古人的思想和哲学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是不重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系统化建构,哲学主题以道德、人性、心性、修养为核心,在价值领域存在大量的真知灼见,其文本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富有灵性但又缺少精密严格的推理论证。

中国古代哲学在价值方面确实表现出了独树一帜的智慧,产生了很多值得研究的价值理念和生存方式,如对大同社会的追求、对人格修养的重视和对修养方法的探究、寻求诗意化的生存体验、对社会生活的礼仪化建构等。

这种古代文化的底蕴要求中国的价值论转向要体现出中国气象,而不能一味的搬用西方的模式。

再次,中国价值论的转向是以改革开放中社会的大发展和转型为背景的,所以必然会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变革性。

价值论研究要超越片面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创造出新型的价值理论和规范,为普世的价值原则和人类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中国式的养料。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九

亲爱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受贵校和张百春教授之邀,我曾经于和两次来到这里举办讲座和参加学术会议。

我的这次系列讲演是对北京师范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及我们协同人学研究所之间友好合作的延续,也是我个人与张百春教授之间友好关系的延续,我们之间己经有多年的学术交往。但是在我们的合作中,这样大规模严肃的学术活动还没有举行过。现在我们打算在这里举办一个系列讲座,它们构成一门内容独特的课程。我们将考察许多主题和各种问题,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和主题无法容纳在一门课程或学科里。首先我们将考察一个历史问题,从基督教诞生到今天。我们还将讨论俄罗斯文化、拜占庭文化、西欧文化,如果时间允许,可能还要涉及到日本文化。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哲学问题,也是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范围考察,从古希腊哲学直到今天的后现代哲学。此外我们还将涉及宗教、神学和心理学问题。不过,内容和主题上的这种多样性不是为了消遣,也不是要把听众搞晕,而是为了解决一个重大课题,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理解现代人,学会描述他。我们将要表明,旧的古典科学己经没有能力描绘今天的人。我们将提供对待人的现象的一些新的可能立场。我们在这里要突出一个立场,这就是所谓的协同人学。这个立场主要是由我以及我在莫斯科的一个研宄所制定的,但是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逐渐地也参与进来。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的大致提纲。现在我们开始第一讲。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俄国哲学的起源及其开始阶段,这个阶段尚处在独立的俄国哲学传统出现之前。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完整的现象,俄国哲学属于庞大的欧洲哲学传统。欧洲哲学源于古希腊,一直发展到今天。在这个传统框架下,欧洲每个主要民族的文化都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俄国哲学就是这些地方的民族哲学传统中的一个。不过,在这些欧洲地方哲学传统中间,俄国哲学很独特,它与其他地方哲学传统有明显的不同。

为了理解俄国哲学的特点及其个性面貌,为了理解欧洲哲学和世界哲学的多样性,首先我们就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一般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说,哲学应该干什么。每个民族的哲学传统都有其普遍的任务:哲学应该以特殊的方式,即以哲学的方式表达自己民族的社会和人的精神内容、文化内容和精神追求。俄国哲学应该表达俄国社会和俄罗斯人的追求,表达俄罗斯理性形态的基础。

就性质而言,哲学的这个任务是普遍的。每个哲学传统在开始自己道路的时候,都应该有个一般的任务。这就是说,应该首先有一个需要用哲学形式来表达的资源。我们在这里的任务就是描绘俄国哲学在其开始的时候所拥有的资源。

学术界通常认为,俄罗斯文明文化的有机体及其历史存在开始于罗斯受洗。罗斯受洗是个历史事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历史过程,即接受基督教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传递,即从拜占庭向罗斯传递一种广泛的宗教和文化的内容,包括物质的和思想的内容。对我们的主题而言,思想层面的内容是主要的。我们用一个词组来表达从拜占庭传到罗斯的这些文化和思想的内容,这就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基本概念:东方基督教话语(bctoohtiixpicthahckugcyp)对我们这门课程而言,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术语(下面我会给出它的定义)。

我们的第一个论点是:东方基督教话语从拜占庭向罗斯传入,这就是俄罗斯文化过程的开端。在俄罗斯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在俄罗斯意识的历史上,东方基督教话语的作用是主导的和决定性的。正是东方基督教话语塑造了俄罗斯意识,决定了它的结构,成了其内容的基础。后来,在俄国历史上,当哲学开始产生的时候,东方基督教话语又决定了俄国哲学的任务。所以,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准确地界定,什么是东方基督教话语,并描绘其内容。

我给出的定义是:东方基督教话语首先是一套话语。什么是话语(gcypc)?我是在一般的学术意义上理解话语的。话语是一个符号过程,是表达实在的方式,是理解实在的一种语言。具体而言,东方基督教话语是由东正教,即东方基督教创立的,它包括塑造东方基督教(拜占庭,然后是俄罗斯)的心智(mehtanuet)和文明文化有机体所需要的精神的、观念的和认识论的资源。这套话语大致是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创立的。从那个时候开始,东方基督教话语的主要特点也形成了。这个主要特点是:东方基督教话语的基础是一定的基督教宗教经验。理解这个特点的最好手段是对比。在四世纪,离东西方基督教会的分裂还很遥远,但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己经形成了另外一个立场,另外一套西方基督教的话语managhftxpicttahckhujgckypc)西方基督教是在西罗马帝国领土上产生的,它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完整的、完善的教会组织,发展出完善的无所不包的教义体系。尽管这个任务是很自然的,但是,东方基督教认为自己的任务不在这里,而在另外一方面。对东方基督教而言,主要任务是使人通过某种方式获得自己个人的精神经验和宗教经验,就是最初基督教信徒,即基督的学生们所获得的那种经验,他们曾经直接与基督发生过个人的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他们达到了与基督的结合。这样,东方基督教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获得真正的基督教经验,即追求神,与神结合。显然,这个任务的特点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这不是建制性的,而是个人的,存在意义上的任务。要解决这个任务,就需要另外的资源。假如首要任务是获得经验,那么就要发展一种特殊的实践,以便培养这样的经验,展示如何获得这样的经验。其实,这里也有自己的普遍逻辑。在每个文化里,在每个大的世界宗教里,也都会出现这样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以建制为主,创造完善的学说,另一个趋势是不以建制为主,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让人获得一定的经验,通过一定的手段铺设自己的道路。

我尝试做个类比。在中国文化里,儒家强调生活的组织建制方面,相反,道家则强调获得个人的经验。由此可见,儒家更类似于西方基督教(天主教)道家类似于东方基督教(东正教)当东方基督教把获得一定的宗教经验放在首要地位的时候,在公元四世纪,它就开始制定相应的修炼方式(实践,npakthka)这种修炼的任务就是再现真正的宗教经验,即与神交往的经验。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发展出东方基督教的核心内容,即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静修主义实践(hcuackahnpktka)这种修炼的一般结构,在当时立即就清楚了。在这个修炼过程中,人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自己,从一般人的通常状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这里,人可以与神结合。这里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清楚地理解人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他应该构建一个过程,在其中要改变自己。这个状态可以用一个东方基督教的特殊概念来表达,即神化(〇〇〇weut03c)其意思是与神结合。这是东方基督教的基本术语,主要理想。在这个状态下,人与神结合,因此他要经历非常巨大的改变,在他身上不但有人的特质,而且还要有另外一个存在层面的特质,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尽管这个状态只涉及到个人,但是,当时就清楚了,孤立的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应该有一个共同体,其成员共同制定这条精神道路。

需要什么样的经验,如何获得这样的经验,借助于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它,这不是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才能完成的任务,是多代人努力的结果。于是就出现一个传统,或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其成员在从事一种特殊的修炼。当东方基督教为自己提出获得一定经验的任务后,它就要同时形成两个东西,一个是一定的人学实践,人学过程,在这里人将改变自己,这个部分涉及到个人。此外还需要集体,要有集体的任务,就是要成立这样一个共同体,其中的成员要从事这种修炼,逐渐制定修炼方法,当这种修炼方法被制定出来后,还要将其保存下来,并完全精确地传递下去。

这样,东方基督教话语应该有自己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静修主义。从内容上说,静修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静修主义实践,第二是静修主义传统。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即实践的个体方面和集体方面,就是静修主义这个词的基本内容。当我们说静修主义时,指的就是这两个方面。这里我们又看到,静修主义这个词所描绘的是一个普遍现象,它在每个宗教文化里都应该出现,比如在道教里,既有个体修炼的人学方面,也有修炼集体方面,即成立共同体,建立修道院,制定修炼方法,并传递这个修炼方法。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就被称为精神实践(yxobhahnpkthkk也可以翻译成灵修)和精神传统(gxobhahtpaguu)这样我们就大致地解释了什么是静修主义。至于静修主义的具体历史,我们会用专门一次课去讲解,就是明天的第三讲。

静修主义是东方基督教话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东方基督教是个复杂的现象,静修主义表达了基督教实质自身所规定的部分。但是,罗马帝国的'遗产,罗马多神教也进入到东方基督教里。在自己道路的一开始,从四世纪开始,在东方基督教里,在东方基督教话语里,出现了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它己经具有了罗马多神教的特征。基督教变成罗马帝国的国教这是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在罗马帝国里,和在其他地方一样,宗教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这就是对政权的神圣化使国家建制合法化。国家赋予宗教的任务是,在所有臣民,所有公民的意识里,确立世俗政权本质的神圣性。这里不但是政权的神圣性,而且还包括政权的体现者的神圣性,即确立政权及政权领袖的神圣性。罗马官方宗教,古代罗马多神教的礼仪,就履行了这个功能,即使政权及其体现者神圣化。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宗教时,皇帝必然要把这个功能交给基督教。早期基督徒所创立的那个基督教没有担当这个功能,当时的基督教对待政权的态度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根本不把政权神圣化。当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后,其内部发生了改变,新的组成部分进入其中。我们用一个词来描绘这个组成部分,这就是神圣化(cakpauauu)。所谓的神圣化,就是肯定某些现象、对象、建制和一般的人间存在秩序与神的联系,根源于神,具有神的本质。对哲学家而言,很明显,在神圣化背后有一个哲学立场、论点。如果我们断定经验生活里的一个现象或事物拥有神的本质,拥有与神的联系,那么我们就说,它们拥有某种神圣的本质,就是说,在世界和神之间,在经验世界与神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

显然,还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宗教性。如果我们说,人可以追求神,通过交往的途径与神结合,那么我们并不说,他有某种本质,这个本质具有神圣性^我们说,如果他用自己的能(hp1u)追求神,这时他就与神有联系,如果他不追求神,那么他与神之间就没有任何联系。这是一种能的联系,这完全是另外一种类型的联系。这样,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有了能的宗教性,这个宗教性就是由静修主义表达的。但是,当基督教成为国教后,其中就有了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另外一种类型的宗教性,即神圣化的立场。于是在东方基督教话语里就出现了两个组成部分:神化瀞修主义)和神圣化,它们拥有不同的本质。因此,基督教不是均质的,在它的组成部分里包含了能的宗教性因素,即人在个性交往中与神发生联系,这是人与神之间的全部关系。但也有另外一种宗教性,另外一种立场,即认为在世界上有神圣的东西,如神圣的礼仪,神圣的建制,首先是国家政权及其体现者,即皇帝。

这样,在东方基督教里就有了两个不同的宗教立场,它们引起了不同的后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但不是和谐的,而是冲突的。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个关键或方法,可以描述历史过程,其手段是考察这两个宗教立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每个时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这个关系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跟踪这个关系的演化。就一般特点而言,在东正教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通常就是神圣化。但我们记得,基督教宗教性最实质的方面是另外一个部分,即我们所谓能的宗教性,静修主义,神化。这些方面占主导地位的少数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时代,是基督教文化繁荣的时代,它们为基督教文化带来了自己的贡献,而且还会有自己的未来。这就是东方基督教话语的组成。这套话语从拜占庭传到罗斯,并成为俄罗斯意识需要加以表达的资源。

我们要记住,东方基督教话语有两个组成部分,神化范式和神圣化范式,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在每个时代形成了它们之间特殊的关系,我们要研宄这个关系是如何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研宄俄国历史的方法。因此,下面我们就过渡到俄罗斯。

首先,东方基督教话语从拜占庭传递到基辅罗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无法详细描述俄国的历史。但是,我们在这里可以指出俄国历史中的三个主要阶段:基辅罗斯(910—13世纪)莫斯科罗斯(14一17世纪)俄罗斯帝国(从18世纪到十月革命)。我们看看,这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的关系。

获得了积极的发展。但可以说,这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本真的基督教立场,即静修主义和神化。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般的历史学家都把基辅时期理想化,将其视为俄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关于俄国历史的这个早期阶段,历史学家们的这些意见有些夸张,但是他们正确地指出,在这个时期,在基辅罗斯确实存在了正确的基督教,理想的基督教,它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基督教的基本方针,如慈善,社会公正等.

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很长时间里,在几百年内,在宗教和国家里,另外一个立场获得强化,即神圣化的趋势增长并占主导地位。神圣化范式首先表现在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国家政权越来越强大,它越来越要求宗教服从自己,宗教不但要为国家服务,而且要为最高政权服务,并对其神圣化。除了与政权的联系,这另外一个范式,即神圣化范式还表在礼拜仪式上。神圣化倾向越是强烈,日常的经验生活因素就越被认为是神圣的。在这种情况下,曰常生活方式受专门的礼仪规约,任何事情都不能简简单单地做,在一切里都有礼仪的、神圣的和神秘的方面。日常生活自身成为神圣的、礼仪化的。这种状况与历史的动态过程对立。既然一切都是神圣的,日常生活成为神圣的,那么国家和社会就脱离了实际的历史过程。既然国家和社会里一切都是神圣的,那么它们就不需要任何发展过程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其中结束了。社会成了一个僵化、神圣的机体:上边是神圣的政权,下面是神圣的日常生活,一切都变成了庞大的礼拜仪式系统。历史在这里结束,历史不再发展。俄国在莫斯科罗斯时期就朝着这个静止的、神圣的和礼拜仪式化的社会发展。东方基督教意识的指向是另外一种类型,它追求个人与神的个性联系和个性交往,这个方针显然区别于哲学的惊讶,它导致另外一个过程,不是发展哲学,而是发展精神生活,这种精神发展的自然表现就是静修主义实践,而非哲学。无疑,要实现这个方针,意识也要进行某种理智活动,它应该有理论任务,发展出某种类型的神学,理论话语。但是,这个话语与哲学话语不一致,因为它首先要包含活生生的交往经验的见证,并遵循这种经验的指引。这种见证是通过特殊形式的论题和论点来表达的,这些形式是哲学所不知道的,这就是教义的形式。这种类型的意识导致特殊类型的理论话语,它区别于哲学。这就是所谓的教义神学,在古希腊世界是没有的,只有在基督教里才有,它与哲学构成竞争。

其实,对待哲学的特殊而复杂的态度不但在俄国有,在拜占庭也如此。拜占庭意识对待哲学的态度也是很特殊的。在西方古典意识里总是有这样的问题,拜占庭的哲学在哪里?很难界定,什么是拜占庭哲学。初看起来,那里只有神学。所以在西方古典学术里,在近代和启蒙运动的一开始,就形成了对拜占庭理智生活的经常性的轻蔑态度,说那里没有西方人所理解的哲学,并以此为基础断定,拜占庭是个静态的社会,没有发展出任何理智生活。只是后来,到了20世纪,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拜占庭有独特的理智生活,思想创造,但这个创造是在另外的形式下发生的,这个形式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提出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类型的意识。由于这种类型的意识把个性的宗教经验放在首要地位,那么它就不能发展出哲学,只能发展出一套神学话语。

不同于首先在希腊,然后在欧洲出现的那种哲学形式。

在俄国,在东方基督教话语基础上,哲学没有产生。拜占庭之路有所不同,它毕竟尝试从神学过渡到哲学,但那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哲学。就是说,拜占庭企图在东方基督教话语基础上,创造自己独特类型的哲学。在拜占庭末期,在这方面甚至取得过一定的成绩.在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俄国,东方基督教话语并没有产生出哲学。相反,这里的哲学是从西方来的。在西方化之后,哲学立即就从西方传入到俄国。俄国的哲学只是在俄罗斯综合之后才产生。这个综合是在西方化文化的基础上出现的,相应地,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哲学也是在西方己有的形式和方法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俄国哲学一开始就被纳入到西方哲学传统框架之内。

如前所述,俄国文化的历史顺序是这样的:起初,最积极的文化形式是文学,然后是历史思想,最后逐渐地出现了哲学思想。至于说到俄国文化的形式问题,具有实质意义的是,俄国当时没有出现大学文化,没有形成学术和学者的共同体。那些早期的哲学过程是在典型的俄国特有的形式下产生的。当时在俄国有一些人数不多的私人共同体,它们被称为小组。此外,就是朋友们之间的私人谈话,这些谈话起初是在贵族沙龙里,然后是其他阶层的沙龙里经常举行。但这里没有西方社会的现成的文化形式,比如大学和科学院,这些东西在俄国很晚才出现。因此,早期的哲学过程在俄国主要是在私人谈话和朋友们的小组里出现的。在俄国社会里,在学术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没有形成发达的建制。但是,借助于俄罗斯综合,强大的思想和文化的潜力得以发挥,并在其他形式里获得表现,比如在私人家里,私人小组里。在这里也有理智的显著发展,这还不是哲学过程,但可以称之为前哲学,哲学的开端。

通过这些小组的形式,在私人家里的小团体,私人谈话的形式,俄国得以开创自己观念发展的重要时代。起初是文学小组,它们逐渐成为理智的、哲学的和政治的小组。在私人争论中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在19世纪代,特别是在30年代出现一些小组,它们的主题是纯哲学的,起初它们受到谢林哲学的影响,德国浪漫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小组里,一些独特性的主题逐渐地成为思考的对象,比如俄国历史的机制问题。用今天的话说,这己经是历史哲学的思考了。大致可以说,第一代、第二代小组都有文学指向,浪漫主义倾向,在它们之后,在第三代小组的文化里,己经出现了哲学性质的小组,它们开始制定独特的哲学思想了,这就是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小组,它们之间发生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是俄国哲学史里的重要片段。

有这样一个小组,其成员发展出俄国中心论的方向,认为俄国不应该被看作是落后的民族。在俄国实际上出现了自己真正的历史道路,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社会形式,与西欧不同的社会形式,以后也应该继续如此。与西方社会形式相比,俄国形式有自己的优势。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另一个小组,这是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论的小组。其成员也同意,俄国的发展和社会形式与西方的发展和西方社会形式之间有根本的差别,但对这些差别的评价不同,他们认为这些差别不是优点,而是不足、缺陷,它们表明了俄国落后于西方。这两个小组分别是斯拉夫派和西方派。西方派所说的俄国的不足和缺陷,在斯拉夫派看来,恰好是俄国的优点。

于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之间开始形成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思想立场,在俄国出现了第一批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纲领。尽管它们还不具有哲学的形式,但己经是两个不同的思想立场了在这个时期,与这两个小组并列,不依赖于它们,出现了恰达耶夫的哲学。人们经常说,他的哲学对俄国哲学的产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恰达耶夫写了一系列文章,表达了其历史哲学方面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他完全独立于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小组。但是他的立场接近于西方派,而且是西方派里的一个极端形式。恰达耶夫断定,俄国历史至今都没有实现任何文化和历史的价值,完全是无意义的,无结果的。相反,他把西方历史与俄国历史的无益处对立,认为在西方实现了基督教的理念和价值。在其第一封信中,他甚至断定,在一定程度上,在西方己经实现了上帝的国。很好理解,这种对俄国的精神和文化价值的激烈否定,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激发了俄国的思想过程。

在俄国哲学形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少被理解,甚至根本就不提及的因素,这就是尼古拉一世时代形成的官方意识形态。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官方政府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立场,自己的意识形态纲领,其中最著名的论点是由教育部长乌瓦洛夫表述的,即这样一个著名口号:东正教、专制制度、人民性。这是一个明确的思想纲领,也产生了自己的影响。俄国社会的文化圏子相对于这个官方意识形态处于反对派立场上,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轻蔑。但实际上,当时这个文化圏子没有明确形成的思想纲领。因此,尽管文化圏子公开表达了自己对待官方意识形态的消极态度,但是,这个官方纲领,其中所包括的观念、思想,以及术语自身在事实上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这也是对俄国哲学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我们看到,到19世纪40年代初,俄国己经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思想场景:西方派小组、斯拉夫派小组、恰达耶夫历史哲学、官方意识形态。所有这些己经足够形成第一批思想学说,即西方派学说和斯拉夫派学说。这是最初的一些思想学说,以后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了哲学传统.

在自己存在的第一个阶段,斯拉夫派学说和西方派学说都有了自己的文本,借此表达自己的立场。然后是决定性的阶段,即公开的论战。这些论战发生在莫斯科,总共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大约在1842一1845年之间。这些非常积极而活跃的讨论和争论是俄国文化史上以前所没有的片段,它们吸引了整个社会的注意。在这些论辩过程中形成了对俄国历史的新观点,尽管这些观点还不是哲学的。在这两年的积极论争中,两个小组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深。最后,双方彻底断绝了关系,甚至是私人关系。但这些争论的结果是,两大学说都具有了自己完善的形式,这就是西方派的学说和斯拉夫派的学说。就内容而言,它们包含两大主题,第一是俄国的问题,第二是个性的问题,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十

“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最早是18世纪法国伏尔泰提出来的,意思是指研究历史不应该只是堆积历史事实,而要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达到一种哲学理论的思维。就拿西方历史哲学的演变来说,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慢慢的人们渐渐在历史事实中总结了一些规律,把对历史事实的思考上升到了一种理论的高度。比如,在中古时代受宗教的影响,奥古斯汀就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认为人类社会是上帝预先安排的,因此生活在世俗中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必然性。在近代,维科认为各民族的历史依次经历“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的发展,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黑格尔用“绝对精神”也认为历史的发展存在必然性。他们试图说明历史的事实背后有某种规律。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渐渐的对历史事实背后的规律提出了质疑,在做出对历史事实背后的规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历史知识的性质进行研究。这些都是在哲学的高度上把握历史,对历史事实做出的理论概括。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历史哲学的定义是:“历史哲学是通常指哲学研究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分支,其一是对历史学进行哲学的分析,即对历史学家的工作进行逻辑的,概念的和认识论的探究。其二是指这样的试图:在历史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或历史进程的一般性质中去发现某种超出通常的历史学工作理解之外的含义或意义。

纵观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就知道,西方历史哲学是从思辨走向分析。在上个世纪中期,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就把历史哲学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是分析的历史哲学。虽然两者形态不同,但两者都围绕历史规律展开辩论。思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存在某种规律,而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则否认历史规律的存在。在当代文献中,这两个分支通常被称为批判的历史哲学和思辨的历史哲学,也有作‘分析的’和‘综合的或形式的’和‘实质的’之区别。

两者的区别类似于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划分。”历史是与哲学的结合,历史既可以指过去所发生的事变和所做过的事变,它是历史学家的题材。也可以指对过去所发生的事变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哲学是“元历史学”,是哲学也是历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认识的认识。一般来说,思辨的历史哲学是以历史为对象的,而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是以对历史的认识为对象的。

上面讲到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是围绕历史规律作为分水岭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属于历史决定论思想。像斯宾格勒,其代表作—《西方的没落》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历史是有规律的。汤因比以文化形态来研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到了19世纪末,思辨的历史哲学慢慢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分析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更多关注的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的本质问题。批判的历史哲学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在于它只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内。

尽管由思辨的历史哲学向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转变的原因有很多。而主要的是从启蒙运动以后,人的自由得到大大解放,在整个西方世界树立起了理性的原则。从一定程度上讲,人们受之影响很深。上个世纪名震西方学术界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反对历史有任何规律,认为人类历史的未来不可预测。他用证伪的原则运用于科学理论中,科学理论可以接受经验的严格考验,直到被证伪。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从问题开始。但历史知识又跟自然知识不同,历史知识没有重复性可言,因为历史是单向度的,是不重复的,所以它不能接受经验的检验。他不仅在《历史主义的贫困》中论证了人类知识的进步不可预测,也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反对历史主义。

我们是处在历史当中,是历史的主体。虽然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生活在历史当中能感觉的到我们是受历史规律的制约。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历史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历史当中是处于主体的地位。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替看作是经济关系总和的更替,以生产关系为分期标准把社会看作具体的历史的形态。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显得格外重要。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既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超越了以往的思辨历史哲学;又体现了历史的规律性,回答了分析历史哲学对历史规律的质疑。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一

[摘要]

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康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种高瞻远瞩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珍惜和深思的。

[关键词]

康德;批判哲学;批判精神

一、引言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多年哲学发展的总汇,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哲学发展的最高峰。所以有人把康德哲学比作西方哲学史上的“蓄水池”。在德国,第一次使用批判一词的人是康德。康德所说的批判不是形容词意义上的批判,而是名词意义上的批判,他通常把批判和先验作为等同意义上的名词来使用。康德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既超越于唯理论又超越于经验论的新的哲学概念,这就是所谓的批判哲学,如何使康德哲学成为现当代西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有益成分,使之在人类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体现出应有的文化精神价值,这是研究哲学的人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影响

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要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的康德哲学,康德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被称为批判哲学,是因为他推翻了18世纪末流行于德国和欧洲各国的莱布尼茨d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发动一场资产阶级的哲学革命,创立德国古典哲学。人们通常将康德的思想划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两个阶段。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他提出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打击17、18世纪流行的形而上学的绝对不变的观点,为近代辩证自然观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虽然他的思想中包含一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成分,但是总体看来,康德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依然囿于莱布尼茨d伏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从1781年起间,康德先后发表了三部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阐述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由此康德哲学进入“批判时期”,康德对后来哲学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他在“批判时期”所阐发的哲学思想。

康德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莱布尼茨d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称这个体系根本就是独断论,同时康德也反对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康德为了批判的需要,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现象”和“自在之物”。康德一方面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激我们的感官从而产生感觉的客体,即所谓“自在之物”;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个客体是不可认识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只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表象。即所谓的“现象”。很显然康德哲学既想要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时又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倾向于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康德说:“事实上,既然我们有理由把感官对象仅仅看作是现象,那么我们就也由之而承认了作为这些现象的基础的自在之物,虽然我们不知自在之物是怎么一回事,而只知道它的现象,也就是只知道我们的感官被这个不知道的什么东西所感染的方式。”在康德哲学中,感觉不反映对象,现象不表现本质,主体和客体之间、本质和现象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总体上来看,康德哲学围绕着“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关系,在他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的基础上,论证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尽管康德哲学自始至终都带着调和折衷的特征,但是他对莱布尼茨d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的批判的历史影响是巨大的。康德之后,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走上两条道路:在唯心主义道路上,表现为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相继发展康德批判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论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唯物主义道路上,费尔巴哈批判康德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形成了自己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以“人”为基础论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由此,德国古典哲学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终于结出两大硕果: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

三、康德哲学的“批判”和批判的应有之义

康德是第一位给自己的哲学挂上“批判”招牌的哲学家,他赋予“批判”以新的理解和作用,认为“批判,而且只有批判才含有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经过充分研究和证明的整个方案,以至一切办法,别的途径和办法是不行的”,他把自己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呼吁用“人类理性”去批判一切,但是康德同时也预见到“批判”道路的艰难。在对莱布尼茨d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展开批判时,康德充满自信;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仅仅“是为了判断一个原则或一个事实的价值而进行的检查”。康德辛苦工作的结果,虽然终结了旧的“形而上学”,沉重打击了神学和宗教。但是,他却从一个片面走到了另一个片面,即从“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走向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康德开辟批判的道路却又处处有所保留,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充满矛盾与无奈,最终不得不滑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那么批判究竟该如何展开呢?我们说费希特批判康德、谢林批判费希特、黑格尔批判谢林,以及费尔巴哈对康德和黑格尔的批判中所用的“批判”,就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只是由于这些哲学家们的阶级局限性和主观认识能力的欠缺,他们的批判和否定往往带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批判应当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因此正确的批判态度是全面地分析与综合的态度,是反对任何“宗派主义”的态度,是辩证的态度,正如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指出的:“在马克思主义里绝没有与‘宗派主义’相似的东西,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巧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代表的学说的直接继续。”

四、康德哲学的全面变革与哲学理念的创新

(一)康德哲学的.全面变革

康德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转折点,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破旧立新”,把对旧哲学的批判改造与对新哲学理念的创新发展统一起来。首先,康德在理性能力的分析基础上,对传统的独断主义的形而上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批判,通过对理性能力范围、界限和有效性的揭示,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对于理论理性、形而上学对于科学认知具有优先地位。其次,康德在理论理性部分,虽然坚持理性主义知识本质论原则,认为是时空和知性范畴的先天形式赋予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但他同时承认受物质体刺激而产生的经验是知识的来源和质料。在他看来,没有经验质料内容的理论形式是空的,而没有理论形式的经验内容则是盲的。最后,确立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并力图在实践理性优先性基础上,以判断力的“目的性”理论来统一两者。尽管这在康德那里并未真正实现,但康德由此建立起一种先验理念本体论、先验形式主义伦理学、先验主义实践哲学以及理性主义宗教哲学和先验美学理论,从而转换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恢复西方希腊哲学的实践哲学传统,提出力图摆脱科学主义控制的能够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新观念和新路向。

(二)康德哲学理念的创新

正因为康德哲学所具有的这种全面的革命性和创造性,给西方现代哲学发展奠定强大的理论基础和不竭的思想源泉,可以说西方哲学的发展就是从康德走向现代的。康德以理性能力有限性的分析将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把科学认知局限于经验现象范围内,视科学知识为一种关于有限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事物的本质性知识等这一方面的思想就直接影响到了现代科学主义思潮。康德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他根本上是以此将人们引向一个不同于科学性质的形而上学领域,是要从实践理性上来确认作为理念存在的本体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建立起理论上的本体论、价值论、道德观才能为解释世界、社会、人生问题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也才会使人的生存、行为、意义获得理论上的依据和保证,人格的伟大与尊严也才能油然而生。实际上,这也是必然的,只要是一个有思维的人,只要他还活着,他就会有“终极关怀”性的思考。也就是说在现代人本主义看来,形而上学不仅是一种理论。它还存在于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中,不同的生活理念、不同的生存方式就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的体现,因此,与其说康德是近代哲学的批判者和终结者,不如说他是现代哲学发展的开拓者和创新者。

五、哲学需要批判的精神

综观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任何学说、思想及观点的提出,无不是建立在对前人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当前我们要坚持、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和发扬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上,也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上。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反复告诫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而建立起来的,凡是涉及到现代西方哲学思想时,就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批判。然而,这个“批判”却往往用的是“批评”的含义,即“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尽管西方哲学思想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西方哲学思想也的确包含一些很先进的、很科学的观点。而且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凸现的当代,东西方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趋于统一,即归根到底要解决人的问题,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因此要坚持、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批判地改变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二

家中养了许多花,知名的,不知名的,红的,绿的,紫的……。占满了小小的阳臺。不过都是些极易养活的品种,可是即便这样,由于以前在离家较远的乡镇教书,住在学校,就很少回家照顾它们,小家伙们营养不良,干瘪不堪,面黄肌瘦,病怏怏一副副将死之状。去年九月,工作调动,得以每日回家,闲暇之余我便会去照顾侍弄它们。小家伙们久旱逢甘露,起死回生。生活也因为它们的叶长叶衰,花开花落,变得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变化惊人的数那几盆芦荟了。我很喜欢芦荟,喜欢它们那厚实带着刺的叶子,四季常绿,即便是寒冬腊月亦能给人盎然生机;我亦喜欢它们的性情,舒展自然,毫不矫情,生命力极强,即便你不管不顾,它们依然坚挺,只是少了些许油光与肥厚。其中有一盆元老级别的,是我家芦荟的始祖,所有的芦荟都是它的后代,经过照料,今年比往年更加壮实肥绿了,那粗厚的叶子就好像会溢出汁液来。

一个月前浇水时不经意间突见其中间长了一小截茎条,茎条上有些米粒大小的东西,我甚是好奇,不知其为何物,即上网百度,百度一下才知道,那是芦荟开的花,真是奇观,芦荟也会开花!网上芦荟花的图片很是漂亮。原来我家的芦荟是要开花了!我真是欣喜若狂,对它更是细心照料,百般呵护。我满怀期待,期待它花期的到来。因此每有余闲,便趴在阳台上,要么给它浇浇水,施施肥,松松土;要么什么也不干,就那么静静地注视它,观察它的点滴变化。它那花茎一天天越长越高,从一枝独秀,到顶部三枝并开,那米粒般的花苞也慢慢舒放,从一簇簇慢慢长成一串串,像一个个小铃铛,难于描述的颜色,淡淡的黄色,又像淡淡的粉色,很是漂亮。清晨的阳光洒在它们身上,晨风那么轻轻一拂,摇曳多姿,美仑美奂,很有几分韵味。

静下心来一算,不知不觉自己已守时一月有余,才等到了它极美的花季。自己都为这份执着与坚守钦服。我是一个粗略的人,有时不免性情急躁:常为学生的逆反叛逆而焦头烂额;也会为学生的不求上进而懊恼不已,亦会为工作的止步不前而忧心忡忡……?我们班有个叫李川的孩子。这个孩子脑瓜不算笨,但学习习惯极差。书写极其缓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乎天天都要在课堂上打瞌睡,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导致他成绩不理想,越来越没有自信心,厌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我决定对这个孩子的家庭进行深入了解。

原来,他爸爸不务正业,沉迷,妈妈绝望地离家出走了。他跟着生活极度没有规律的父亲生活,极度缺乏关爱,学业更是无人问津。和他爸爸的几次交谈中,他爸爸的消极与负面情绪令人沮丧,他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是否在做作业,作业完成没有,什么时候上床睡觉……他压根儿不知道。与他爸爸的无效沟通,我想到了让其他家长配合,共同改变这个孩子。于是,我提联系了孩子的奶奶,奶奶虽然年迈,但很明事理。听完我的讲述奶奶急得不得了。决定把孩子带回去她照顾,我也希望他奶奶能每天监督学生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有问题及时与我联系。就这样,这个孩子的状况慢慢的有了好转,孩子明显进步了很多,有时候我也会找机会表扬了这个孩子,也要引导其他孩子多与他交流,包容他。

我发现这个孩子逐渐地树立了自信心,不管做什么事都很积极,上课也专心了很多。我发现孩子书写速度缓慢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同时他握笔的姿势也不正确。利用课余时间,我手把手地教他握笔姿势、汉字的书写规律。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虽然做作业的速度仍然很慢,但比以前快了很多。于是,在班里对他进行大肆表扬,看着他沾沾自喜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同时,我给他奶奶发了一封“捷报”。“捷报”的内容如下:“尊敬的李川家长,您的孩子在书写速度方面进步很大,特发此捷报,以兹鼓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您的鼓励,希望您能多赏识孩子!”这样的次数多了,家长也确实看到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自然也愿意花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了。学习也越来越有自信。

现在这段时间李川,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书写速度提高很快,学习成绩自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家长也积极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他正一步一步摆脱“差生”的阴影,快乐健康地成长。

看到这个孩子,不就像我家的花儿一样吗?如若无人关爱守护,便是自生自灭,杂草丛生。如若家校齐心,多加守护,付与期许,静静地守候,他便能开出美丽花儿,惊艳世人。然而,在这繁忙纷乱的城市,我们总是目视前方,行色匆匆,奔赴在一个个目标之间,虽然前进不断,成就连连,心灵却也多了许多尘世杂念,少了些许宁静与淡然。也许我们应该适当地放慢脚步,抛却欲念,就如此时那刻,守着心中的那份执着与痴爱,淡定地和一盆花,数着时令,静静地,等待花期的到来。

哲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洞穴比的喻来解释理念论。“设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从洞穴地步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世界敞开的入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洞穴里,他们的腿和脖子被绑缚在一个地方而被固定在那里,只许他们向前看,而不许回头。在他们身后较远的搞出有些燃烧的火光,在火与囚禁者之间的高处有一条路,你应该设想路边已经筑了一堵矮墙。”矮墙的另一边有人拿着各种雕刻的人像以及动物模型,都高于这堵矮墙,火光将这些人工制品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囚徒们都认为影子就是唯一现实。最后,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走出了洞口。看见了太阳。在阳光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墙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外的比喻,就是柏拉图对世界的划分。柏拉图在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公开地揭露理念论所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之口揭露了理念论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难。首先,在什么事物有理念的问题上遇到困难。柏拉图对存在公正、美、善等诸如此类的理念毫无疑问。对是否存在火。水等自然物的理念则表现得犹疑不决。而对头发、污泥等低贱的无价值的东西。则坚决否认它们有理念。其次,是分有说中存在的困难。具体事物分有理念只有两种方式,或者分有理念的整体,或者分有理念的部分。再次,证明理念是单一的方法也存在矛盾。最后,理念论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理念不可认识,既然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分离的,那么理念只能与理念相互关系,可感事物只能与可感事物相互关系,理念不可能与可感事物发生联系。我们是处在可感事物中的,根本无法认识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论之所以产生上述困难和矛盾,是由于人们用课件物体及与此相关的东西来讨论需要安全用理性思考的东西。而理念世界是独立的,不能以“现象世界”的规则来考虑。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他就从研究理念与事物的关系转到研究理念与理念的关系。柏拉图将太阳比作“善的儿子”是智慧的最高点。

可见事物比作可理知事物。善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知能力。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它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而太阳本身无法直视,只能通过形象去感受。我们为什么可以感受到?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善的种子,也就是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因为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了灵魂便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又从那里回来,所以它永远不会消灭。既然灵魂是不死的,已经投生了许多次,看到了理念世界的一切东西,因此他获得了所有一切理念的知识。因此,人的灵魂能够把它以前所得的关于美德及其他事物的知识回忆起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由于肉体遮蔽,人对理念的样子无法清晰容易的看出。就像莱布尼兹说的“现实的知识来说不是天赋的,但很多可以称为潜在的知识是天赋的,如大理石的纹路所构成的形象,在人通过工作发现它以前,就是在大理石之中的。”一定有一些理念是先天的存在在人的心中的。关于理念的知识就不可能从感觉经验中获得,它只能是先天的。因为我们无法从感觉经验中得到理念,那么理念必然在感觉之先,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了。只是以一种模糊的状态存在而已。

这两种不同的囚徒分别代表现实中两种不同的人群。一种是没有受过教育不知道理念世界的人,一种是受过教育知道理念世界的人。柏拉图和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通过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认识理念世界只能通过“灵魂回忆说”。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做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现实中不自由的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摆脱束缚,从而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以此使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哲学就是学习死亡的学问。因为只有灵魂脱离了肉体,才能回到原本的理念世界。

我们不能满足于事物的“影子”。活在“洞穴”之中。应该透过物的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才是哲学家的使命。以至于康德甚至为哲学划界。他认为物自体是无法把握的,因为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的确身在洞穴是理解不了外面世界的,除非走出洞穴拥抱阳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5591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