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写读后感时,可以以个人经历或身边的事物作为例证,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你们写读后感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读书不止于阅读,更在于思考,希望大家通过写读后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所读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人生阅历。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们深情的读后感吧。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一
成为大写的教师是不容易的,他需要凝聚很多方面的专业能力;成为大写的教师又是容易的,只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用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至今记得刚入职彩虹学校时,张效燕主任的一席话:我们做教师的对学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爱。思之细,教对症,把所学所思付诸于行动,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平等关爱每一个孩子。这简短的话语烙在我的心里。是的,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爱”与“倾听”是教育的基石。
不禁让我想起第一次当班主任时,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平日里蹦蹦跳跳,喜欢恶作剧同学,和老师顶嘴,简直就是只经常闯祸的“小老鼠”,“放飞”的风格让我头疼之极。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依然没有成效,几经沮丧。
后来读了这本书,我试着从书中答疑解惑,我明白教育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爱。“爱每一个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带着这样的初衷,我跟他的母亲见面沟通。我说起孩子在学校表现时,他的母亲很惊讶,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表现判若两人,她说每天她都会陪伴孩子写作业,给孩子辅导作业,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周末上辅导班、兴趣班……从他妈妈的一席话中,我突然明白孩子“放飞”的原因——压力和强迫性学习。来自父母的压力和强迫,只得让他在学校有些许呼吸的空间。我便建议她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同时不要给予孩子太多压力,每周应给孩子放松的时间,让他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没有这次的“倾听”,我还在困惑如何“收拾”这个小家伙。书中提到当每个孩子的“声音”被关注时,爱的教育也就融入他们心里。我想“爱”不仅是一种教育力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教育路漫漫,只有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始终怀着深沉的爱,才能在日复一日的日子里,保持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愿我能保持本心,心怀热爱,将爱与倾听赋予教育,一路前行。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二
《做一名大写的教师》是薛发根校长真性情的随笔,没有干枯无味的长篇大论,让人觉得“大写教师”遥不可及。他用清简、睿智、厚实、幽默的风格再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困惑和难题,表达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和见解,给人一种新鲜感,引人深思。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育处处需要慧心,大写的老师必定是个有心的、用心的老师。
一、用心才能看见“风景”
生活好似长流水,一旦你习惯了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用心的人,即使平凡无奇的日子,也能从中品咂出滋味,看到独有的风景。
在聆听名家的课时,我时常会感叹课堂实在精彩,但这课自己也上过,怎么我却上得那么平淡无奇呢?薛老师在书中告诉了我答案,名家课上的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实质上是除却繁杂之后艺术化的简约。授课者上起课来如鱼得水,听课者有所悟,拍手叫绝,都因教育者存乎一心。作为教师,先得践行初心,扎根讲台,在讲课讲学中立德树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航标灯,要用心育人。除此之外,还得独具匠心授知识,润物无声养习惯。薛老师在书中举了教学经典之作《狼和小羊》作为例子,没有思想,不会思考的老师可能会把经典教成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单纯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狼”和“小羊”,然后追问“狼是怎样的一头狼?羊是怎样的一头羊?”这样教与不教没有实质区别,学生难以获得一种进步感。若备课老师加入了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策划独具匠心的实践环节,抓住羊和狼的两次“争辩”,聚焦“争辩”,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学生不仅仅获得“争辩”的知识和技能,更获得人际交往的生活智慧。
二、惜心才能走进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特别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精神和意志,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一张独立行走的名片。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永远记住激励比指责重要,告诉孩子“你能行,我相信你,再试试。”当我们总认为要教给孩子什么一生有用的知识,孩子又不感兴趣时,不妨放下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观察和感受孩子,看看他们真实需要什么,让孩子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奇妙世界,在通往奇妙世界的路上,孩子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是孩子成长的航标。师生共舞,教育才会绽放不一样的烟火。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真是一本用意深远的书。追随名师的足迹,思考教育的真谛和专业成长的路径,静下心来,好好“磨功”,希望自己可以从平凡走向优秀。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三
暑假期间,有幸读到著名教师薛法根的书《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本书中的教育随笔,语言朴实无华,真实再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困惑和难题,如何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化解,留给我们无限的佩服、赞叹!通过阅读,我感觉自己似乎更加的懂得了教育的真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
在这本书中,我理解了大写就是包容:既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又要包容学生的不足。其中,书中的一篇教育随笔《落差的教学转化》,很能体现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
在这篇教育随笔中,他这样描述: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比这更难的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的确,你的思想,你的学识,你的经验,要成为别人脑袋里的东西,不仅仅取决于你的教,还取决于别人的学。所教的未必就是所学的,教过了也未必学到了,其间出现的偏差、误差所形成的教学落差,足以证明教与学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学的价值正在于寻找这个落差,研究复杂关系背后的可循规律,从而实现有效的教与学。
这段话阐述了教与学的相对统一性。的确,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特点,而采取恰当的方式。这个方式一定要符合所教学生本人的个性特点,否则,教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教学经验:
既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我们就要了解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小时候的情形,把自己置身于孩童时期。回到童年,把自己当成学生,像孩子那样地去想,可以触摸到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那些沟沟坎坎,或许能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段距离。
教师是读者,要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思想。教师要思考学生。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比如在阅读中不认识的词语,未见识过的事物、现象,没经历过的情感、事件,诸如此类不理解的地方。这样的学生视角,可以让我发现孩子独立阅读所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才能针对性解决。
大班额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在一个集体中共同学习。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差异,不尽相同。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是,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教师常常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发言表态、慷慨陈词,自认为其他同学即便不会,一听便知。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成了听众和看客,因为教学的时间有限,发言交流的机会更有限。于是,少数优秀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掩盖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真相,尤其是那些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困境。在异口同声懂了、会了中,学生与学生的差距越拉越大,教与学的落差也越来越大。无视这一隐藏着的教学落差,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班级授课的最大裨益,在于每个学生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学习智慧。所谓的集体思维,就是确立并尊重集体中每一个学生,凭借集体的力量去支撑每一个人的思考和活动的体制。简单地说,就是要听得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发出的声音,哪怕是很微弱的,哪怕是幼稚的,哪怕是错误的。这种不同的声音足以让人产生新的思考,也足以体现教学民主。何况,一个意外的不同声音,往往会产生连锁效应,让集体思维向纵深发展,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结果。
珍视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才能形成集体思维,才能让教沿着学的轨迹前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感受和疑惑,抓住教学的良机。
教学的理想状态是:每个学生都能按照预设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地踏实前进,最终圆满达成教学目标。然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跨出的脚步有长有短,因而学习的进程有快有慢。我们的教学目标,几乎都是统一既定的。而40分钟的限定,让那些慢了半拍的学生赶上优等生,根本不可能,这就成了教学落差的悲剧。
教与学的落差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而只能尽可能地缩小。学生间的差异、教与学的落差,善加运用,可以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和契机。如果教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调节教学目标、改变教学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兴趣,那么就可以缩短教与学的落差,改善教学的实际效果。将教学落差转化为差异教学,让每个孩子用不同的步子走路,走出各自的精彩来。
基于学生的差异,在教与学的落差中,寻找学生的发展空间,给予实实在在的指导,让学生获得点滴的进步,渐渐缩小了教学的落差。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慢慢地成长。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即使每一步都很小,但只要不停步,就会慢慢赶上来,缩小教学的落差。缩小教学落差的过程,其实才是教学最亮丽、最动人的风景。
总之,通过读书体会到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有尊严的教师、大写的教师,是教师一生应努力的目标。这也是我在教学生涯中所追求的目标。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四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是薛法根老师所著的一本书,有缘走近薛法根老师,得益于一位亦师亦友的姐姐的推荐。《大学》里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浮躁的内心犹如这三伏天的太阳,炽热而躁动。欲有所得,必先静心。于是,我选择了阅读,读一本由名字吸引我的书,借以此事静心。然而,却收获匪浅。
做老师已经七年有余,然而我现在的工作依然是每天紧张忙碌,平庸肤浅。对于教育,我是热爱的。理想中的教育是闲适的,是摒弃了急功近利后的一种自然,是摆脱了紧张忙碌后的一种恬静,是拒绝了平庸肤浅后的一种深刻。回首过去,想到自己刚入职时的初心,好像走得远了,常困于工作中的琐事,而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教育信条。我教的是语文,看到的却应该是孩子整个人生。阅读此书,回顾往昔,我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人的创造力源于好奇,而孩子的天性是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知识于他们而言就是新奇的事物,了解新奇事物的唯一途径是学习。从教以来,我始终认为我所遇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孔子说因材施教,我更愿意选择相信每一个孩子,肯定每一个孩子,除了知识,我更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唤醒学生心灵深处那个向善向上的本能,并不断激励他,使之成为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学习于他们而言就是喜欢的事情了。
二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我们的工作中肯定都遇到过各种“问题学生”,他们身上总是有我们无法预测的“不完美”。对此,我们常常花费很多时间让这些孩子身上的“不完美”改变方向,向其他大多数人看齐。然而,看了薛老师的书,我在想这样做真的正确吗?教育本就是求同存异,顺应儿童的天性,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而不是扼杀儿童的天性。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孩子发展规律的教育,是孩子感觉最好的,而不是我们作为教育者以为最好的。好的教育,一定会用足够的时间,让孩子慢慢长大;一定会有足够的耐心,静等花开的声音;一定会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更肩负着开启人类心智的使命。保持对学习的无限热情,树立对学习的无限信心、获得终身有益的习惯,让每个孩子通过学习习得认知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做事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从而实现人生的自由,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价值追求!学习改变命运,因为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无限的自由,而这便是教师能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五
最近就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直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过两千五百年的风雨岁月,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看来,现在的教育也曾强调以人为本。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才知自己思想多么浅薄,大谈以人为本的时候并不明了什么是人之本,怎样去以人为本。是啊,曾经提出的学生参与度高、时间利用率高、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三维目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灵魂幸福指数的帮助能有多少?只不过是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通过一种近于反复训练的方式做了一种规范和评价范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绩服务于考试。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六个年头了,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能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我对我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结果,如此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应该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助。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爱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六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育处处需要慧心,大写的老师必定是个有心的、用心的老师。
生活好似长流水,一旦你习惯了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用心的人,即使平凡无奇的日子,也能从中品咂出滋味,看到独有的风景。
在聆听名家的课时,我时常会感叹课堂实在精彩,但这课自己也上过,怎么我却上得那么平淡无奇呢?薛老师在书中告诉了我答案,名家课上的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实质上是除却繁杂之后艺术化的简约。授课者上起课来如鱼得水,听课者有所悟,拍手叫绝,都因教育者存乎一心。作为教师,先得践行初心,扎根讲台,在讲课讲学中立德树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航标灯,要用心育人。除此之外,还得独具匠心授知识,润物无声养习惯。薛老师在书中举了教学经典之作《狼和小羊》作为例子,没有思想,不会思考的老师可能会把经典教成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单纯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狼”和“小羊”,然后追问“狼是怎样的一头狼?羊是怎样的一头羊?”这样教与不教没有实质区别,学生难以获得一种进步感。若备课老师加入了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策划独具匠心的实践环节,抓住羊和狼的两次“争辩”,聚焦“争辩”,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学生不仅仅获得“争辩”的知识和技能,更获得人际交往的生活智慧。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特别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精神和意志,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一张独立行走的名片。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永远记住激励比指责重要,告诉孩子“你能行,我相信你,再试试。”当我们总认为要教给孩子什么一生有用的知识,孩子又不感兴趣时,不妨放下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观察和感受孩子,看看他们真实需要什么,让孩子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奇妙世界,在通往奇妙世界的路上,孩子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是孩子成长的航标。师生共舞,教育才会绽放不一样的烟火。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真是一本用意深远的书。追随名师的足迹,思考教育的真谛和专业成长的路径,静下心来,好好“磨功”,希望自己可以从平凡走向优秀。(姚柳芳)。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七
薛老师在书中说:"作为语教师,面对学困生,面对教学中的难题,不应回避,而要迎难而上,竭尽全力去解困、去解难。有了这样的专业精神,才会在求解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会构建起属于你自己的教育学,获得属于你的专业尊严!"。
我在薛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感受到一个语教师深邃而独特的思考,他总是在看似平易中寻得语的特有味道。我很高兴在众多节中,读到对儿童的'呵护与潜心解读。这是一位语教师的人情怀中最闪光的地方,一个没有心怀童年世界的老师不能迸发出颇具灵感的教学体悟。
薛老师在书中提出"只教不懂,不教已懂的",让我受益匪浅。他提倡"三不教":学生不懂的不教,学生自己可以弄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可以不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向薛老师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疑难问题,再由师生共同梳理提取堂上学生合作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堂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学讲堂的新鲜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事,而不是三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薛老师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体验教学"的重要性,他说,没有经历,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成长。当然,薛老师提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要的"、"好的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无言的老师"、"无限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教育不求快而求真,不求出名而求实效"、"教师在堂上允许学生犯错,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等教育思想都让我受益匪浅,他说,一个不曾把心放在高处的教师,看见的只能是满身的疲劳和满腹的牢骚。把你的心放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上,你的胸怀就会变得宽阔而高远,所有凡尘杂事,都会被悄悄滤去,留下的必定是满园的教育风景和无限的教育乐趣。我也要向薛老师学习,去追求更美丽的教育风景和更快乐的教育乐趣。
在薛老师的成长路上,我读到了一份执着,一份近乎痴迷的执着。在他一路前行的状态中,我越发感觉到一个教师的专业尊严不是自外部评价,而是自于内心的自我认同。我想,如能坚持,不久的将,我的教育人生定会灿烂无比。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八
《做一名大写的教师》是薛发根校长真性情的随笔,没有干枯无味的长篇大论,让人觉得“大写教师”遥不可及。他用清简、睿智、厚实、幽默的风格再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困惑和难题,表达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和见解,给人一种新鲜感,引人深思。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育处处需要慧心,大写的老师必定是个有心的、用心的老师。
生活好似长流水,一旦你习惯了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用心的人,即使平凡无奇的日子,也能从中品咂出滋味,看到独有的风景。
在聆听名家的课时,我时常会感叹课堂实在精彩,但这课自己也上过,怎么我却上得那么平淡无奇呢?薛老师在书中告诉了我答案,名家课上的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实质上是除却繁杂之后艺术化的简约。授课者上起课来如鱼得水,听课者有所悟,拍手叫绝,都因教育者存乎一心。作为教师,先得践行初心,扎根讲台,在讲课讲学中立德树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航标灯,要用心育人。除此之外,还得独具匠心授知识,润物无声养习惯。薛老师在书中举了教学经典之作《狼和小羊》作为例子,没有思想,不会思考的老师可能会把经典教成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单纯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狼”和“小羊”,然后追问“狼是怎样的一头狼?羊是怎样的一头羊?”这样教与不教没有实质区别,学生难以获得一种进步感。若备课老师加入了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策划独具匠心的实践环节,抓住羊和狼的两次“争辩”,聚焦“争辩”,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学生不仅仅获得“争辩”的知识和技能,更获得人际交往的生活智慧。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特别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精神和意志,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一张独立行走的名片。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永远记住激励比指责重要,告诉孩子“你能行,我相信你,再试试。”当我们总认为要教给孩子什么一生有用的知识,孩子又不感兴趣时,不妨放下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观察和感受孩子,看看他们真实需要什么,让孩子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奇妙世界,在通往奇妙世界的路上,孩子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是孩子成长的航标。师生共舞,教育才会绽放不一样的烟火。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真是一本用意深远的书。追随名师的'足迹,思考教育的真谛和专业成长的路径,静下心来,好好“磨功”,希望自己可以从平凡走向优秀。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九
放暑假了,难得独守一份静怡,我倾心拜读了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一书,如清风一缕,他的文字带我阅读到一段颇具质感的教育人生。
薛老师在书中说:"作为语文教师,面对学困生,面对教学中的难题,不应回避,而要迎难而上,竭尽全力去解困、去解难。有了这样的专业精神,才会在求解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会构建起属于你自己的教育学,获得属于你的专业尊严!"。
我在薛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感受到一个语文教师深邃而独特的思考,他总是在看似平易中寻得语文的特有味道。我很高兴在众多章节中,读到对儿童的呵护与潜心解读。这是一位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中最闪光的地方,一个没有心怀童年世界的老师不能迸发出颇具灵感的教学体悟来。
薛老师在书中提出"只教不懂,不教已懂的",让我受益匪浅。他提倡"三不教":学生不懂的不教,学生自己可以弄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可以不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向薛老师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疑难问题,再由师生共同梳理提取课堂上学生合作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学讲课堂的新鲜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薛老师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体验教学"的重要性,他说,没有经历,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成长。当然,薛老师提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要的"、"好的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无言的老师"、"无限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教育不求快而求真,不求出名而求实效"、"教师在课堂上允许学生犯错,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等教育思想都让我受益匪浅,他说,一个不曾把心放在高处的教师,看见的只能是满身的疲劳和满腹的牢骚。把你的心放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上,你的胸怀就会变得宽阔而高远,所有凡尘杂事,都会被悄悄滤去,留下的必定是满园的教育风景和无限的教育乐趣。我也要向薛老师学习,去追求更美丽的教育风景和更快乐的教育乐趣。
在薛老师的成长路上,我读到了一份执着,一份近乎痴迷的执着。在他一路前行的状态中,我越发感觉到一个教师的专业尊严不是来自外部评价,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自我认同。我想,如能坚持,不久的将来,我的教育人生定会灿烂无比。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十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迷失在功利和个人私欲的追逐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价值——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并不意味着非要成为人们眼中的巨头或英雄人物,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行为,不断追求自我成长和努力改变世界的渴望。以下是我对做一个大写的人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首先,做一个大写的人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无论是对待他人还是对待自己,一个大写的人都应该秉持着诚实、宽容、正直和有爱心的品质。诚实是做一个大写的人的基础,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宽容则是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具备的美德,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能够带来和谐和友善。正直是做一个大写的人的重要品德,它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代表着一个人内心的清晰和高尚。最后,有爱心是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具备的美德,爱心能够使人产生同理心和关怀之心,帮助他人并分享快乐。
其次,做一个大写的人需要追求自我成长。一个大写的人不仅要精通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自我成长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来实现,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只有不断地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在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事业观,做到有恒心、毅力和决心。
第三,做一个大写的人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是人们对社会的奉献和回馈,也是一个大写的人展示善良和爱心的机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做一个大写的人要从自身做起,传递正能量到身边的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第四,做一个大写的人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做一个大写的人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放弃。困难和挑战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只有在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时,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最后,做一个大写的人要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我们必须明白,做一个大写的人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需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来证明。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到令人信服的行为示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从而激励他们跟随我们,一起做一个大写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才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做一个大写的人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但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能够逐渐走到成功的彼岸。做一个大写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汗水。但同时,做一个大写的人也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体验,因为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身边人的改变和感激。让我们一起踏上做一个大写的人的旅程,积极追寻真善美,成为社会的光荣。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十一
薛老师心目中的教育闲适,意味着有时候需要“浪费”时间,用闲适的心态去迎接未知,消化已知。教育闲适,意味着不再灌输知识,扼杀想象力,泯灭好奇心;意味着与学习浮躁的心态对抗,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意味着每一位教师要学会选择与适当放弃,踏着从容的步伐走上自己的个人专业成长道路。薛老师所言甚是。但是我在一边看,也一边产生了自己的疑问。刻板的传统教学缺少自由、游戏、快乐,容易让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幸福,感受不到课堂的魅力,因而总是出走。急躁中的学习难免流于形式和程序,如同机器一样,失去了自己的体悟和灵魂,对于语文,尤其如此。只是,该如何闲适?或者说,如何有智慧地闲适?个中的尺度应当如何把握,而不至于堕入懈怠?这是我今后需要探索明白的问题。
薛老师认为,好的教育应当具备的两个条件:愉悦感、进步感。愉悦感是一种情感动力,而进步感是一种持久的内驱力,让孩子慢慢成长。我深以为然。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不要把所有的教育变成了“记忆之学”,抹杀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应当是一件幸福的事,所以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还应当考虑他们从中能获得的愉悦感。学习是快乐的,进步也是可能的,学习才能持续下去。我们不但要教学,还应当育人。立人以德,即体谅他人,认识自己;启人以智。即运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怡人以情,即让学生能享受学习,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由心而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切,都并非可以急功求成的事,我们教师可以日积月累,多阅读、多思考,一步步搭建自己专业成长的台阶,让成长多一些沉淀,多一份从容,方能迈得更远!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十二
人要做到仁义、正直、善良……才可能成为“大写的人”。
——题记。
在字典中,“人”这个字的意思格外深奥,“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其实于我而言,“人”其实就指有思想,有目标的高级动物,而我认为,单独的个体并不能称上“高级动物”,他的思想是空洞的,惟有一群人在一起,用他们每个人那星星之火般的思想火花,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立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信仰。
这大约才能得上是“高级动物”。而何为人呢?古人认为,“人”通“仁”,是指那些不仅自已有思想目标和信仰,还可以用自已的能力让自已生活美满,用自已的思想让自已充满智慧,用聪明才智谋取自由,这大抵上能称得上是人。但这并不仅是大写的人,小人也可以做到。
而理解到这一层,那大写又是何意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孔子。他用他伟大的儒家思想造福百姓,普渡众生,却从不在意作文自已的辛苦艰难。他的生活与物质是贫困的,可他的思想和精神却是富足的,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大写的人”。第二个,鲁迅先生。他一生都在骂,他骂中国人,他想把这头沉睡的雄狮骂醒,他想让中国人能更好的生活,有更高的思想与奋斗目标,他耗尽自已的一生,在生前却未将中国人骂醒,只能带着一身不甘与病情离开人世,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大写的人”。
大写的人前行着、奋斗着、拼搏着……,他们怀着仁爱之心,温柔地对待世间,他们用自已的成就与思想造福世界,世界上有太多“大写的人”,他们愿与黑暗势力抗争,他们愿意坠入黑暗,赐世间万丈光明。是的,我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生活不求太过富裕,却希望身边的人都可以快乐幸福;是的,我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要带着“粉身碎骨魂不怕”的勇敢,以及“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义,成为一个正直勇敢,不畏困难的大写的人!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十三
难得独守一份静怡,拜读了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一书,如清风一缕,他的字带我阅读到一段颇具质感的教育人生。
薛老师在书中说:"作为语教师,面对学困生,面对教学中的难题,不应回避,而要迎难而上,竭尽全力去解困、去解难。有了这样的专业精神,才会在求解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会构建起属于你自己的教育学,获得属于你的专业尊严!"我在薛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感受到一个语教师深邃而独特的思考,他总是在看似平易中寻得语的特有味道。我很高兴在众多节中,读到对儿童的呵护与潜心解读。这是一位语教师的人情怀中最闪光的地方,一个没有心怀童年世界的老师不能迸发出颇具灵感的教学体悟。
薛老师在书中提出"只教不懂,不教已懂的",让我受益匪浅。他提倡"三不教":学生不懂的不教,学生自己可以弄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可以不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向薛老师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疑难问题,再由师生共同梳理提取堂上学生合作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堂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学讲堂的新鲜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事,而不是三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薛老师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体验教学"的重要性,他说,没有经历,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成长。当然,薛老师提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要的"、"好的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无言的老师"、"无限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教育不求快而求真,不求出名而求实效"、"教师在堂上允许学生犯错,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等教育思想都让我受益匪浅,他说,一个不曾把心放在高处的教师,看见的只能是满身的疲劳和满腹的牢骚。把你的心放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上,你的胸怀就会变得宽阔而高远,所有凡尘杂事,都会被悄悄滤去,留下的必定是满园的教育风景和无限的教育乐趣。我也要向薛老师学习,去追求更美丽的教育风景和更快乐的教育乐趣。
在薛老师的成长路上,我读到了一份执着,一份近乎痴迷的执着。在他一路前行的状态中,我越发感觉到一个教师的专业尊严不是自外部评价,而是自于内心的自我认同。我想,如能坚持,不久的将,我的教育人生定会灿烂无比。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十四
稍有小憩,我便思索着“人”,计划人生。时日一久,对生命的窥问成了我的一大喜好、
浩瀚的宇宙让人心驰神往,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感受着造化的神奇和美妙,天伦之乐暖意融融,让人体味着亲情的呵护和关爱——生命然人留恋,让人依依不舍。的确我也承认,生命真的宝贵,两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醒不来了,几十年的生涯,既短暂,而又漫长。
我们必须珍惜生命,不是珍惜短暂而是珍惜价值。人生应有价值。
怎样才能提升人生的价值?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的一生重在奉献,只有奉献出自己同时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俗话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要奉献自己的一切来辉煌世界,奉献自己的人生,点亮前进的方向,我要乐于奉献,长于奉献,我就是要奉献。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十五
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追求在实际生活中看到德育的成果,最终使得每位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做人德育实效性学生生活教学资源情境。
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出发,追求切切实实地在实际生活中看到德育的成果,最终使得学生学会做人。
品德教育的终点是使学生学会做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所说“你作为一个人生了下来,但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与追求之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方面表现出来”,这种人的精神必须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课程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显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会做人非一朝一夕,所以品德课程提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追求,实效性即实际效果,不求立刻显现实际效果,但求能在实际生活中逐步显现并能多显现、多持久。
必须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采取各种方法,使德育的实际效果在实际生活中得以显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如何在品德课程的学习中体现出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呢?
一、就地取材,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体验、考察、调查等活动。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引导学生适时地开展体验、考察、调查等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例如,在教学《平安回家》时,让学生在平时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注意观察安全标记,将它们记录下来或者画下来,学生兴趣很浓厚,有的画高压线下不能放风筝,有的画禁止在河里游泳,有的画学生安全上学标记等等,通过就地取材,将学生的生活和课本融为一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效果斐然。
二、关注课堂学习生成,关切学生的社会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课堂学习生成的情况发生,教师要能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比如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教师在讲解到交通运输设施时列举了一些设施名称,于是学生问“水上飞机是什么运输方式?”“战斗机是什么运输方式?”“火箭是什么运输方式?”等等,这并没有在备课环节中呈现,如果教师因此一概置之不理就大错特错,学生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正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社会生活领域,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迫切想老师能告诉他们,如果教师能针对这样的课堂生成及时地给予解答,他们会非常高兴,因为这满足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他们会更加喜欢这门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校里的每个教师都想办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这个学校将会生机勃勃。而做到这样并不难,只要我们教师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来教育他们。
1.通过体验学习的教学活动方式。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我曾经听了《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的课,在学习到椅子为什么哭时,上课老师设置了“我来体验”这一教学活动:任务一:全班同学坐在座位上写“不要伤害我,我是你们的朋友”,由教师记录全班同学完成时间。任务二:全班同学站着写“不要伤害我,我是你们的朋友”,仍由教师记录全班同学完成时间。接下来上课老师问:两次体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表达的都是:对待不说话的朋友我们要爱护爱惜。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促使这种内心体验转化成认识和行为。如果说这节课学过之后学生能将内心体验转化成行为还可能过早,但最起码认识已经开始形成了。
2.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品德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更丰富或者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我来做市长》这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场景,先让学生模拟自己是市长,写一篇施政演说,写好之后,请学生上台模拟市长做一次施政演说,学生非常积极,手举得高高。学生在演说时真得是以市长的身份,关注着民生,有的说要建设好城市的公共设施,有的说要解决贫困市民的孩子上学难问题,有的说要解决城市垃圾问题以提升城市形象等等。以上教学情境的设置,使得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丰富而又得到提升并在课堂内予以实现。至于将来他们中若真的有人当上了市长或省长那将是德育实际效果的显现,虽然漫长要用学生的一生来验证,但是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3.通过小组合作、辩论等鼓励学生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这个世界是个多元的世界,所以要教会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当然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为例,在教学这一课时,有一个小辩论:刘小明的妈妈工作很忙,总是不能在家陪他,又担心他自己跑到外面有危险,还耽误学习,就经常把他反锁在家里。他妈妈的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他的公民权?课堂上以“甲方认为刘小明的妈妈的行为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乙方认为刘小明是未成年人,他妈妈有权这样做”展开辩论,学生辩论得很激烈,一些新想法,新思考不断出现,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撞击。辩论结束之后,问学生通过这个辩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说,情况应当有两面性,我们在享受权利的时候,既有利又有弊,利的一面是我们获得了人身自由,不会得自闭症,弊的一面是确实作为未成年人,有时一个人跑到外面会发生触电问题,会遇到坏人。通过学生的回答,全班学生都认识到了事情有两面性。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既然事情有两面性,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学生自然会说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刘小明的妈妈不能把刘小明锁在家,侵犯刘小明的人身自由,而由于刘小明是未成年人,平时刘小明的妈妈要对刘小明进行用电知识教育、与人交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使刘小明多懂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通过一次小组辩论不仅让学生懂得了法律知识,而且懂得了社会是复杂的,要辩证地看待事情。经验和感受在小组讨论中得以分享而更加丰富了,德育的实际效果就更容易显现了。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要教育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因此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促使德育效果在实际生活中在学生身上显现。
【参考文献】。
做一个大写的人读后感篇十六
《做一名大写的教师》是薛发根校长真性情的随笔,没有干枯无味的长篇大论,让人觉得“大写教师”遥不可及。他用清简、睿智、厚实、幽默的风格再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困惑和难题,表达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和见解,给人一种新鲜感,引人深思。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育处处需要慧心,大写的老师必定是个有心的、用心的老师。
生活好似长流水,一旦你习惯了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用心的人,即使平凡无奇的日子,也能从中品咂出滋味,看到独有的风景。
在聆听名家的课时,我时常会感叹课堂实在精彩,但这课自己也上过,怎么我却上得那么平淡无奇呢?薛老师在书中告诉了我答案,名家课上的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实质上是除却繁杂之后艺术化的简约。授课者上起课来如鱼得水,听课者有所悟,拍手叫绝,都因教育者存乎一心。作为教师,先得践行初心,扎根讲台,在讲课讲学中立德树人。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航标灯,要用心育人。除此之外,还得独具匠心授知识,润物无声养习惯。薛老师在书中举了教学经典之作《狼和小羊》作为例子,没有思想,不会思考的老师可能会把经典教成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单纯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狼”和“小羊”,然后追问“狼是怎样的一头狼?羊是怎样的一头羊?”这样教与不教没有实质区别,学生难以获得一种进步感。若备课老师加入了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策划独具匠心的实践环节,抓住羊和狼的两次“争辩”,聚焦“争辩”,教学生学习“如何争辩”,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识别争辩的对象,谁可与之争辩,谁不可与之争辩。若是狼,则走为上策。学生不仅仅获得“争辩”的知识和技能,更获得人际交往的生活智慧。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特别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精神和意志,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一张独立行走的名片。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愿望,无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永远记住激励比指责重要,告诉孩子“你能行,我相信你,再试试。”当我们总认为要教给孩子什么一生有用的知识,孩子又不感兴趣时,不妨放下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观察和感受孩子,看看他们真实需要什么,让孩子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奇妙世界,在通往奇妙世界的路上,孩子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是孩子成长的航标。师生共舞,教育才会绽放不一样的烟火。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真是一本用意深远的书。追随名师的足迹,思考教育的真谛和专业成长的路径,静下心来,好好“磨功”,希望自己可以从平凡走向优秀。(姚柳芳)。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62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