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安全论文(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6:37:05
军事安全论文(实用18篇)
时间:2023-11-05 06:37:05     小编:影墨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主题。借鉴他人的总结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总结能力,发现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军事安全论文篇一

从中日边境_争端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存在威胁。

从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国的崛起具有非常好的周边环境:北边与加拿大有着不设防的边界,南边是国力远弱于己的墨西哥,东西是两大洋。

而我们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势不容乐观的: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国家人口众多,大国集中。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是世界上拥有上亿人口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在周边国家中,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世界或地区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周边国家发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另外,我国与邻国地缘关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大国关系。

目前,虽然周边国家与中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与这些国家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领土与领海的争端,利益的争端,综合观察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格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有:

一、祖国统一面临的复杂形势。近年来,随着大陆对台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_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岛内局势稳定,_呈现新局面。但反_军事准备斗争不能放松,要时刻警惕_势力。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中国和日本的摩擦主要集中在:历史问题;_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日本与我国战略礼仪日趋突出,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另外,日本_抬头,积极发展军事力量,企图迈向军事强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加。中日最大利益争端无疑就是东海大陆架和_问题,还有东海石油问题。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态度嚣张,加强对中日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无视我国主权。其次日本插手台湾事务也使得中日关系极不稳定。

三、中印边境悬而未决。我国与印度存在着十二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议,印度占领着我国大约九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印之间曾因边界争端爆发过武装冲突,此后长期对峙多年。近几十年来,两国多次边界谈判,但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

四、与南亚诸国的海岛归属争端。东南亚南海周边国家一直占领着我国大量岛屿和领海,并在南海开采石油。

五、与韩国存在黄海大陆架争端,韩国一直在黄海中国海域开采石油,另外韩国还侵占了我国的苏岩礁等岛屿。

六、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政治上,美国对中国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军事上,对我国全面遏制和防范。另外,美国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在中亚建立了军事基地。对我国存在潜在军事威胁。

七、其他因素。其他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因素还有西部的恐怖势力、俄罗斯对中国的不信任感等。

面对如此复杂险峻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与周边国家地区,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中国要想在21世纪完成大国崛起的历史使命,毫无疑问,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周边环境尽管复杂,但总体趋于缓和,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曾经与我国发生过武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虽然如此,但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智慧、勇气、策略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应在和谐气氛,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中,战略平衡将是我国处理与周边各国争端的积极策略。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利益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分歧和冲突的格局下,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外交策略为指导,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与周边国家保持和平相处的关系,不断地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增强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同时,也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为国家崛起而奋斗。

军事安全论文篇二

摘要:构建和谐世界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为实现东亚和谐的长期目标,东亚各国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东亚的和平与发展,逐步克服东亚和谐的主要障碍,循序渐进地推进东亚和谐。国与国之间关系和谐是和谐世界的基础,中日和谐是东亚和谐的关键。为实现中日和谐,中日两国都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共同发展中日友好,加强中日合作。

关键词:东亚和谐;中日和谐。

(一)构建和谐世界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东西方对立的冷战格局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流,东亚基本上保持了和平与发展的局面。半个世纪多的和平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东亚落后的面貌,使东亚成为继西欧和北美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中,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先后在70年代和80年代实现了经济起飞,中国自8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平与发展给东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进步,各国都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和实惠,进一步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繁荣,已成为东亚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以此为背景,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2005年4月22日,中国_在亚非峰会演讲,正式提出了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2005年9月15日,_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演说,系统阐述了中国关于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_说:“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_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谐,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兼容的和谐世界。”其后,_在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期间,又多次说明了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并呼吁亚洲各国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

2007年10月15日,_同志在中国_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谈及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时,又详细阐述了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_同志说:“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顺应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的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与繁荣的真诚期望,表达了中国诚心诚意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各国共谋稳定、共求发展的坚定决心,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构建和谐世界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是在更高层次上建立全新的国际秩序,其目标是超越国境疆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真正的合理、正义与公平,使世界各国真正地团结一心,相互友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毫无疑问,这样一个理想的和谐世界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建设,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在国际政治形势因意识形态分歧、宗教信仰不同特别是霸权主义作祟而日趋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构建和谐世界还要克服很多的障碍,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二)东亚和谐的主要障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东亚虽然基本上保持了和平与发展的局面,但从和谐世界方面看,尚存在着一些影响和谐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历史上的积怨和矛盾。

日本经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以后,走上了以武力对外扩张的_道路,先后发动了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东亚各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战后以来,日本政府虽然多次就战争问题向东亚各国道歉,表示了反省的态度,但由于_残余和右翼势力的影响,日本政府的道歉和反省总是敷衍了事,一直没有深刻认罪的态度,多次在历史问题上伤害东亚各国人民的感情,引起东亚各国人民的愤怒和不满。特别是小泉在执政期间一再参拜_,更使中日、韩日关系笼罩了冰冷的气氛。这种历史上的积怨和矛盾,无疑是东亚和谐的最主要障碍。

2现实利益的冲突与矛盾。

东亚各国不仅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在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道路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东亚各国不仅在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方面明显不同,而且在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方面也都追求各自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东亚各国的相互关系中,就不时出现各种现实利益的冲突与矛盾。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东亚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朝鲜半岛存在着南北分裂的问题,中国存在着台湾问题,日俄之间存在着北方领土问题,中日之间存在着_归属和东海划界的问题,日韩之间存在着日本方面称之为“竹岛”、韩国方面称之为“独岛”的领土归属问题,围绕中国的南海,中国与东南亚有关国家之间存在着领海争议的问题。上述问题都是一触即发的敏感问题,经常因为各种因素的引发而激化,也是东亚和谐的主要障碍之一。

3来自区域外的不和谐因素的影响。

决的后遗症。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虽然提防日本对其经济霸权的挑战,但面临中国的崛起,美国却把中国视为其在东亚乃至世界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以此为背景,美国对东亚各国的态度亲疏有别,战略有打有拉。其中,日本仍然是美国在东亚最主要的盟国,韩国和东盟都是美国积极争取和利用的对象。对于中国,美国采取了既利用、又遏制的双重战略,并千方百计地诱导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向西方化、美国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东亚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也都高度重视美国的作用,在相互关系中都打“美国牌”。尤其是日本,多年来一直明确地把日美关系作为其外交的基轴,并宣称依赖美国的“核保护”,防御所谓的来自东亚其他国家的“威胁”。这种来自区域外的不和谐因素,不仅是造成以往东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对今后的东亚和谐也将继续产生不利的影响。

4东亚和谐尚无制度性的保障和支持。

和谐世界必须以相应的国际法为依据。现在,东亚虽然有10+3对话机制和东亚峰会机制,但10+3对话和东亚峰会都是论坛性质的,其发表的宣言和声明对各成员都不具有约束性。另外,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参加了《东南亚友好条约》,各成员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但《东南亚友好条约》并不是东亚和谐条约,其所规定的行为准则主要是和平与友好的准则,而不是东亚和谐的准则。从经济区域化、一体化方面看,第九次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虽然以明确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发展目标,但各方对东亚共同体尚有不同的理解,其出发点、范围和发展道路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而且,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尚需时日的情况下,东亚共同体的建立需要更长的时间,从现在的情况看,其发展至少是2020年或2030年以后的事情。这意味着以构建东亚和谐为宗旨的东亚和谐条约的制定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三)东亚和谐的基本道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实现东亚和谐的长期目标,东亚各国应该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东亚的和平与发展,逐步克服东亚和谐的主要障碍,循序渐进地推进东亚和谐,这是实现东亚和谐的基本道路。

根据东亚和谐的主要障碍,东亚各国要共同努力,尽快消除历史上的积怨和矛盾,化解现实利益的冲突与矛盾,排除区域外不和谐因素的影响,并从长计议,共同探讨和制定东亚和谐条约。为此,根据中国_在前述讲话中所提出的积极而具体的建议,东亚各国应该在现有的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上,在下述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坚持互信协作,维护和平稳定,建立东亚新型安全架构;。

第二,坚持相互借鉴,促进各种文明共同繁荣,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第三,坚持多边主义,奉行开放包容,加强区域内外合作;。

第四,坚持互利共赢,继续深化经济合作,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和东亚一体化的发展。

(一)国与国之间关系和谐是和谐世界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说双边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就是东亚和谐的基础和出发点。现在,除个别国家间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以外,东亚各国间大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同时发展了相互友好关系。以此为基础,各国应该进一步努力,实现国与国之间关系和谐,进而实现东亚和谐。

各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大都包括维护和平、发展友好关系的内容。然而,各国在国际交往中是否真正地履行了这一基本原则,其具体的外交活动是否充分地体现了和平与友好,却并不尽然。特别是一些追求霸权的国家,他们在口头上虽然也标榜“友谊”或“友好”,但实际上往往是以强凌弱,以富欺贫,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例如,日本当年侵略东亚各国时,就打出了“__”的幌子。可见,所谓的“友谊”或“友好”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就像“朋友有信”即相互信任是朋友间深厚友谊的基石一样,国与国之间要像朋友一样地关系和谐,各国就必须以实际行动开展诚信外交并努力使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外交诚信放心,感到满意和认可。这意味着国与国的关系和谐和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一样,也存在着一个对实际行动满意和认可即“服”的问题,满意和认可就相互服气,不满意、不认可就互不服气。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谓“服”,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诚信及其人品、道德等方面的满意和认可,可以放心地交朋友。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所谓“服”,就是一国对另一国的外交诚信及其国体、民风等方面的满意和认可,可以放心地友好往来。无论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服,就相互信任,同心同德,进而关系和谐;不服,就互不信任,离心离德,进而关系别扭。由此可见,服乃是国与国关系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世界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要建设和谐世界,各国之间都要相互服气才行,这是没有疑问的。然而,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看,国与国关系中的“服”的主要内容是小国对大国服,弱国对强国服,穷国对富国服。无论是全球性的大国、强国、富国,还是区域性、次区域性的大国、强国、富国,都要努力做到使小国、弱国、穷国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谐,进而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建立和谐世界。

国与国关系中的“服”有理想状态的服、半理想状态的服和不理想状态的服。其中,理想状态的服是信服、佩服、敬服、心服、心服口服、心悦诚服;半理想状态的服是叹服、折服、从服、顺服、跟服、口服;不理想状态的服是臣服、屈服、畏服、口服心不服。理想状态的服是高层次的服,最容易实现和谐世界;不理想状态的服是低层次的服,不能实现和谐世界。

使小国、弱国、穷国对大国、强国、富国的服达到理想状态的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世界,这应该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为此,大国、强国、富国必须在下述方面以身作则,使小国、弱国、穷国真正对自己的外交诚信及其国风、民风等感到满意和认可:

第一,不称霸。近代世界史的经验反复说明,一个国家成为大国、强国、富国之后开始称霸,甚至挑起战争,以武力征服小国、弱国、穷国,乃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以武力征服世界是帝国主义的逻辑,这样所建立的国际秩序,只能使小国、弱国、穷国对大国、强国、富国产生低层次的服,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不服,从而使以武力维持的国际秩序难以维系,走向崩溃。以武力征服世界只能实现低层次的服、不理想状态的服,靠经济力、财富力征服世界充其量也只能实现中等层次的服,半理想状态的服,这是现代世界的基本事实。要真正实现高层次酌服,理想状态的服,所有的大国、强国、富国在国际关系中都必须彻底实行不称霸的基本原则,做到不炫耀实力,不耀武扬威,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不仗势欺人,不以富侮贫。

第二,主动与小国、弱国、穷国友好相处。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威胁世界和平、破坏安定秩序的主要势力不是来自小国、弱国、穷国,而是来自大国、强国、富国。小国、弱国、穷国没有威胁大国、强国、富国的军事力、经济力、财富力和文化力,经常担心大国、强国、富国的侵略、渗透和威胁,所以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般都主动采取与大国、强国、富国修好的战略,以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然而,小国、弱国、穷国与大国、强国、富国的关系是否和谐,这不取决于小国、弱国、穷国的态度,而是取决于大国、强国、富国的态度。小国、弱国、穷国主动与大国、强国、富国修好,这很难使其体会到大国、强国、富国的外交诚信,充其量只能使其对大国、强国、富国产生中等层次的、半理想状态的服,不易实现国与国关系的和谐。只有大国、强国、富国主动与小国、弱国、穷国友好相处,小国、弱国、穷国才能真正体会到大国、强国、富国的外交诚信,对其产生高层次的、理想状态的服,易于实现国与国关系的和谐。

第三,主动与小国、弱国、穷国开展合作。国际合作是各国为实现同一目标的共同行动或共同努力,是实现国与国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友好的重要途径。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小国、弱国、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小国、弱国、穷国改善与大国、强国、富国的关系,从而确保其和平的外部环境,实现其国家安全。因此,小国、弱国、穷国大都对国际合作寄予较高的期望。然而,国际合作能否真正而有效地开展起来,其主动权不掌握在小国、弱国、穷国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国、强国、富国的手里。因此,大国、强国、富国应该主动地与小国、弱国、穷国开展合作。只有这样,小国、弱国、穷国才能够对大国、强国、富国的外交诚信感到满意和认可,对其产生高层次的、理想状态的服,从而实现国与国关系的和谐。

第四,主动援助小国、弱国、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小国、弱国、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都处于落后的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乃是其共同的心愿。然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小国、弱国、穷国一般都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面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大国、强国、富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国、弱国、穷国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态,就不仅能实现各国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而且能够使小国、弱国、穷国对大国、强国、富国的外交诚信感到满意和认可,对其产生高层次的、理想状态的服,从而实现国与国关系的和谐。

(二)中日和谐是东亚和谐的关键。

2004年4月24日,中国胡锦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说时说,地区大国应该对本地区和平与发展负有更大的责任,欢迎本地区大国在区域合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日是东亚的两个大国,在世界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007年12月28日,_在会见访华的福田首相时说,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中日关系,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既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期待,也是两国领导人和政治家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因此,要实现东亚和谐,必须实现中日和谐,这是实现东亚和谐的关键。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2000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古代,日本一直是学习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生产技术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的种稻、植桑、养蚕、纺织、冶炼等生产技术相继传到日本;在思想、文化方面,隋唐以后,日本学习和引进了中国的汉字、儒学、佛教、典章和艺术。在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发展以后,中国也开始学习日本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马克思的《资本论》和《_宣言》等,当初就是参考日文版本翻译和介绍到中国来的。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先生开展的革命活动,曾得到许多日本友人的支持与帮助。后来,_、鲁迅、郭沫若先生等先后在日本学习和生活,也同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然而,1894―1945年,中日两国经历了50年左右的战争。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50年虽然是暂短的一瞬,但却给中日两国人民的心灵留下来巨大的创伤。当时,不仅中日两国处于战争敌对的状态,东亚各国也都掀起了反抗_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亚虽然迎来了和平,但日本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初之前一直追随美国反苏_的政策,长期采取敌视和包围中国的政策,中日两国处于外交中断的不正常局面。与此同时,围绕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60年代后期爆发的越南战争,中日两国继续处于不战不和的对立局面,整个东亚也笼罩在冷战的铁幕之下。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以《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2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8月)和《中日联合宣言》(1998年11月)三个政治文件为基础,中日关系迎来了正常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日两国交往频繁,经贸关系、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扩大和增加。2007年,中目贸易额由1972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2360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国,两国友好城市多达233对,人员往来超过500万人次。由此,中日两国经济上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断加深,政治上相互信任、相互友好的关系也不断加强。以中日友好为基础,再加上冷战时代结束,东亚各国的友好关系迅速发展,东亚真正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

1997年10+3机制形成以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定期会晤对推动东亚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亚各国从2000年起开始共同研究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就是一个最有力地证明。然而,2003―2006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关系一时出现了所谓“政冷经热”的不正常局面。结果,中日两国领导人的相互访问中断了4年之久,2005年在apec和10+3领导人会议期间的例行会晤也被迫中断了。“政冷”不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引发了两国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和有害无益的争端,而且给东亚合作也带来了明显不利的影响。以2005年12月同时召开的第九次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为例,由于中日、中日韩领导人会谈被迫中断,韩国总统卢武铉也拒绝与小泉首相会谈,会议自始至终笼罩了不和谐的气氛,致使中日两国围绕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分歧难以弥合,东盟各国无所适从,两个会议都未能取得预期的进展。在小泉首相之后,经过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_的“融冰之旅”,中日两国确立了“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即战略互惠关系;经过福田首相的“迎春之旅”和_的“暖春之旅”,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内容更为丰富,中日关系“花明柳暗又一村”,再现了继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历史经验证明,中日两国是和谐则互利双赢,不和谐则两败俱伤。不仅如此,中日和谐还直接影响到东亚和谐,即中日和谐则东亚和谐,中日不和谐则东亚也不和谐。可见,中日和谐完全符合历史潮流和两国人民愿望,也是亚洲和国际社会的殷切期盼。以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契机,中日两国应该共同努力,实现中日和谐,并通过中日和谐,共同推动和实现东亚和谐。

根据和谐世界对大国、强国、富国的要求,中日两国都必须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积极开展中日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日和谐。

(一)中国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在世界上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其中日本就流行所谓的“_”,这是日本继“中国崩溃论”之后对中国的又一误解。从世界历史特别是世界近代史看,包括英国、美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日本在内,一些大国崛起后大都称王称霸,要求按自己的利益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其中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甚至挑起世界大战,妄图用武力重新分割世界,对国际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日本散布的“_”有一定的市场,东盟各国就担心中国崛起会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然而,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之苦的中国在崛起后决不会走一些国家称霸世界的老路。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因此,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信奉和厉行“中庸之道”,强调用“仁”和“道”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国与国的关系,一直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集中精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一直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力争保持和平的国际环境,从未威胁过任何国家的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多次宣布不称霸,即使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不仅如此,面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_一直本着“尊重历史、维持现状”的原则,以最大的诚意,通过谈判与有关国家合理地解决了大部分边界划定问题。对于_、东海、南海等有争议的领土、领海问题,中国也反对诉诸武力的做法,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中国在新世纪初迅速崛起以后,又及时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宣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这既是中华民族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意味着中国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其目的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贡献。为此,在推动国内发展方面,中国将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而真诚地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友好相处,实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奉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中国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不会走历史上一些霸权国家的老路,中国强大既不会妨碍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发展,也不会威胁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安全,这是中日和谐的有利条件和根本保障。

(二)日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_主义以武力征服世界的霸权主义行径虽然得逞于一时,建立了所谓的“__”,但难逃历史的惩罚,最后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_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日本人民对_的侵略战争也是深恶痛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制定了放弃战争的和平宪法,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经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稳定增长,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和平发展中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日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侵略战争和霸权主义的道路走不通,和平与发展才是日本惟一的出路。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日本通过扩大对华贸易和对华投资,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实践证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虽然对日本提出了挑战,但更多地是提供了机遇。尤其是2002年以来的日本景气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中国特需”的推动。因此,在和平与发展方面,日本应该实现与中国的和谐与共同发展。为此,根据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日本首先要彻底摈弃霸权思想的残余和拎战思维,正确地总结和对待历史教训,彻底反省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华战争。诚然,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政府和日本领导人多次在历史问题上表明态度,公开承认侵略并对中国表示了深刻的反省和道歉。对此,_和人民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现在和今后的问题是,日本政府要以实际行动体现有关表态和承诺,不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其次,日本要彻底摈弃“中国崩溃论”和“_”。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以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日本国内开始流传“中国崩溃论”;新世纪初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国际经济地位迅速提高以后,日本国内又开始流传“_”。从表面上看,“中国崩溃论”似乎是日本对中国的“过小”评价,“_”又似乎是日本对中国的“过大”评价,但从本质上看,这两种看法的背后都是霸权主义思想残余和冷战思维的影响在作祟。其中,“中国崩溃论”是部分右翼势力希望看到中国经济崩溃、_和社会主义_的结局,“_”则是部分右翼势力担心中国强大,试图阻碍中国崛起。从历史的发展规律看,中国强大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日本为了自己的强大而诅咒和害怕中国的强大不仅是徒劳的,而且不利于日本清除霸权思想的残余和冷战思维,不利于日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另外,日本不宜争夺东亚合作的领导权。日本作为东亚第一经济大国,在贸易、投资和政府开发援助方面都对东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日本也应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努力,为东亚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自2001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走在了日本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面以后,日本就一直担心会失去东亚经济联合的主导权,在fta/epa方面采取了冷落和包围中国的政策。与此同时,尽管中国一再表示不争夺东亚经济合作的领导权,但日本政府却不时摆出了与中国争夺领导权的架势,一再声称日本应该在东亚经济联合中发挥主导作用,要争取主导权。现在,10+3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已经开辟了东亚合作的道路,确立了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为此,东亚各国应该平等协商,共同努力,日本也要放下经济大国的架子,与东亚各国友好合作。

(三)发展中日友好。加强中日合作。

根据_访日与福田康夫首相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关系对两国都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肩负着庄严责任,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选择,中日两国必须共同努力,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为此,今后中日两国应该在以下五大领域构筑对话与合作框架,开展合作:(1)增进政治互信;(2)促进人文交流,增进国民友好感情;(3)加强互利合作;(4)共同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发展;(5)共同应对全球性课题。在全面开展上述合作的过程中,中日两国不仅要努力消除双边关系的主要障碍,加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扩大中日交流与中日合作,把两国关系发展到中日和谐的新高度,而且要共同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而实现东亚和谐。

应该强调的是,在全球特别是东亚fta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双边自由贸易已经成为东亚经济联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是走向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渡和桥梁。为此,_在积极发展fta的同时,已经主动建议了中日fta,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对中日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国对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积极姿态。现在,在中日两国努力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新形势下,日本政府应该尽快放弃在fta/epa方面孤立和包围中国的错误政策,改变回避中日fta的消极态度,尽早启动中日fta的进程,使中日fta成为中日合与中日和谐的象征,成为中日两国共同推动东亚合作与东亚和谐的重要行动。

军事安全论文篇三

[摘要]富国强兵的思想古已有之,本文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断为依据,探索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文化根源、理论基础,为全面理解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富国强军战略马克思主义。

富国强兵,是中国春秋初期管仲关于国家富裕,武装力量强盛的思想和政策。主要思想:一是富民是富国强兵的前提;二是富国是强兵的基础;三是富国强兵要以农业为本,强兵要重视军事手工业。这三点论述了富国和强兵的关系,以及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以农业为本,重视军事手工业如兵器的制造和发明等强兵的思想。以后的各封建王朝的变法也是以此为基本思想的,自此,富国强兵思想在历代封建王朝根深蒂固,成为王侯将相的治国法宝。

1.马克思、_和列宁关于经济与战争的论断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萌芽。

马克思、_依据“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暴力的胜利以武器生产为基础,而武器生产又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它阐明了战争胜负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思想。马克思、_还进一步指出: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与武器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列宁也明确提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的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为萌发富国强军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_、_、_关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富国强军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

1._军事思想中隐含的关于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理论初步奠定了富国强军战略的理论基础。

_1933年8月12日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防不可不有”说明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又说:“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说明了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物质基础扎实了,国防建设才有根基,才有发展潜力。

2._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是富国强军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石。

_在《在_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_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_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为解决中国面临的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问题,关键是把经济发展起来。在国家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军队要忍耐几年,保证国家首先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国家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要紧密结合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涉及国家大局问题。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是国防现代化。中国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连自卫的力量是都没有,日子就不好过,要受人家欺负。军队建设也不能等,必须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谋求尽可能快的发展。

3._国防与经济建设思想推进了富国强军战略的提出。

_在十五大报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同仇敌忾,团结御侮》,《十年来_工作的回顾和总结》,_报告中做了相关的论述。

_从我_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较低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国防建设要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要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要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将科技信息革命与我国国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伟大构想;认识到国家富强必须的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保护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2007年10月15日_在_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各级党委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富国强军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与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富国强军战略认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站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地位相称、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它要求:要从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出发,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一致。它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1]_选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

[2]_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

[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与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

[4]_._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5]_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

军事安全论文篇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状。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_国防法》、《_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_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军事安全论文篇五

信息安全在各领域的深层次需求牵引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任务向深度拓展。

2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点分析。

从广度上看,具有多领域、多区域的联动性特点。

多领域联动性。

多区域联动性。

多领域多区域联动性拓展。

这是从国家整体信息安全层面考量,全国性、全领域、全区域的信息安全联防联动,是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高级任务,既包含地方各级单位、部门、企业的全领域、全区域,也包括与有关军事单位、机构的对接、互联、互通。

从深度上看,兼具信息技术领域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融合性和延伸性特点。

当前,信息安全已由单纯侧重信息技术安全向确保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进行深度融合和延伸,因此,确保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深度信息安全和思想意识信息攻防任务,成为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主要任务。

信息人员的安全防护。

信息人员的安全防护主要是指信息人员本身的安全防护。因为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人员编成都是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银行、通信、媒体等各级各类部门、单位、团体的信息维护和具体操作、掌控人员,负责涵盖全社会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教育、文化、宣传等主流信息的防护、保密、维护等工作,因而,也将成为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策反、联连、窃取、破坏、攻击的重点。2015年1月2日报道我军工单位人员被国外策反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事件也表明,确保国家主流信息体系人员的安全也成为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的最主要、最核心的任务。

信息的搜集获取。

这是一个“知彼”的过程。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人员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技术高精尖人才,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将成为新型国防信息安全力量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对国外信息的搜集分析、正确研判,便于我们掌握国外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动向,既有助于为我们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需求和利益拓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情报印证,又为国家预见危机、克制威胁、消除矛盾提供助力。

信息的筛选过滤。

军事安全论文篇六

高校军事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增强大学生国民素质的有效措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军事理论课堂中贯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两者进行结合,对大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自觉接受国防军事教育均会有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1军事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联系。

高校军事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种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目的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保卫者,两者有着本质联系。

指导思想一致。

_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分别对其指导思想进行了界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与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性质在本质内涵上有着一致性,两者均是以马列主义、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究其实质,两者均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

教育内容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大学军事理论课是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与基本的军事技能,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正确的社会情操和坚定的爱国热情。军事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教育效果共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实现大学生个人层面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社会层面引领社会正能量,与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国家层面自发地用行动报效祖国,以推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大学军事理论课培养学生个人层面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社会层面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层面的爱国主义意识。由此可见,开设军事理论课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均能使大学生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实现精神提升,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能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教育效果具有很高的共享性。

2军事理论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在军事理论课堂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使学生在对现代最新军事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与国防建设,以及未来战争的知识学习之中不知不觉进行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洗礼。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应通过各种方式,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军事理论课通过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_军事思想、国防建设成就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了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军事著作,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和现代化的国防体系等,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中国_,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军队的感情,使每个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增强爱国精神,增强为国奉献的意识。

和谐理念教育。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表明,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必然遭受列强的入侵。但同时,“国虽大,好战必亡”,慎战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声音。在军事理论课中我们要通过历史阐述清楚,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和”,即和谐,中国人热爱和平,没有侵略的基因,主张与他国和睦相处。中国近几十年崛起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向繁荣富强。_同志于2005年9月在_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在全球建设“和谐世界”与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其最终追求是一致的,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适用于任何地方。中国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必定为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增添新的动力;而中国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必定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平等、公正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平等、公正的理念,这也体现在我国的外交政策中,我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在政治上,中国主张不干涉别国内政,国无大小一律平等;在经济上,中国主张互惠互利,通过平等的经贸往来,达成双赢的结果;在文化上,中国主张中西文化各有优劣,不搞文化霸权,应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文明共享。军事理论课教学中,以鲜活的历史事例来阐述中国的这一外交政策,表明国际层面如此,在我们国家的社会层面也如此,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观念是一致的。

法治、敬业教育。

创设和谐氛围。

当前中国的信息环境十分开放,90后的大学生们个人独立意识很强,讲究思维独立、个性解放,对枯燥的思想灌输往往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任何人将政治观念强加于他们是很难行得通的。我们要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一种人人平等、和而不同的师生关系,老师平等地同大学生对话,关心学生、培养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从教学氛围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尊重大学生的利益要求和个性发展需要,又潜移默化地灌输教育内容。课堂上要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艺术等工具,使大学生了解军队的传统及官兵的权利和职责,了解中国历史和政治制度,了解国家的兵役制度,懂得在政治问题上发生分歧时,如何忠于国家政府等等,通过这种和谐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正确行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运用现代手段。

军事安全论文篇七

军事发展对当代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军事发展成为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从建国到现在中_事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_事更是飞速发展,军事力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防涉及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大事。中国式社会主义国家,其国防的性质集中体现为自主性、防御性和人民性.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本质是国家一系列国家防务活动。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对国家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的重要性,军事发展是加强国防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也是必要手段,为军事发展提供物质和人才的条件。军事的发展在于国防科技的发展,国防科技与军事和国防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系的这种机制或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用性强的军用设施做到军民合用,以提高国防和经济双重效益。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发展。在现在世界的形势下国防成为了各国国策重要方面,中_费每年呈两位数增长,用于军事科技的研究与军事人才的培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长达40余年的冷战岁月,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争,两国都执行优先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并要求国防科技部门为军队研制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战术技术性能上超过对方的先进武器装备。在军事需求的强烈刺激下,两国的国防科技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达到了极度的繁荣。许多其他国家在这种临战状态下也被迫采取相应的对策加速国防科技的发展。据统计,到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每年的国防科研经费累计高达800~1000亿美元。就这样,在冷战的军事需求的推动下,军事发展进入了军事高技术时代。

选拔有知识和能力的人为军队服务,加快军事发展巩固国防。

军事发展是国防至关重要的方面,在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下,发展军事成为了保护国家主权的最有效手段,军事人才的培养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军队素质,是国家军队作战能力的体现,是保护国家的一个方面,国防在历史上更是极其重要,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国防和军事发展对国家和个人都是责任。

军事安全论文篇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_国防法》、《_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_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糜振玉等.《新编大学军事教程》[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贾小沛,杨玉伦,马志刚.《新形势下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学院学报.1999,20:(4).

[3]卞卡.《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调查及对策》[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10).

军事安全论文篇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一所大学,一个好的军事教员,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军事理论课的整体印象和感受。军事理论课是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入学第一门要掌握的公共课;学习军事理论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想学生的国防意识,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_队优良的传统。

在高等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理想信念和前进方向,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学习军事理论课,培养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同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第一时间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关键时刻可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将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来。在当下,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使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而可以调动全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集体主义。我国一直坚持和维护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它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也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奉献社会,回报祖国,保卫国家,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的正确价值取向。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而不能随意为之。具体而言,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时代性原则。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军事理论课需要根据社会军事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更新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军事理论课在教学中,务必紧跟时代,找准学生希望了解的知识点,对于当下新闻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授课课堂的质量。

针对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

军事理论课在教学当中确实存在时过境迁、时效性不强的问题。面对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军事科学技术,中_事信息化不断加强,军事理论课也因此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走在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的前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最新最热点的军事理论,国际形势、军事技术讲给学生,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因此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遵循时效性原则,为学生传递最新的国际战略形势、国际热点、最新式的武器装备、最新式的战法战略等等,紧扣时代特征。

启发性原则。

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必须以启发性的原则作为改革指导原则,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的分析问题,使国防教育观念真正的深入人心。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国家民族到达危难的时候的危险性和紧迫性,感受到国家必须要发展才能有出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使他们产生发愤图强,不断进取的心态。

第一节课引人入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叫:万事开头难;好的事情,一般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实际上在教学中也是如此。一节新课的开始,我们往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以一个小故事展开课程,或者讲一个实际案例,或是以一个小视频导入,让学生有情感上的共鸣。例如讲古代军事思想,一般开头比较枯燥,尤其是军事思想的萌芽时期是在夏商周时期,一般教员会一带而过,学生一般也听得了然无趣。实际上我们可以以当时一场战役如: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等等典故或者神话故事开场,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就使得学生带着(下转第156页)(上接第153页)期待的心理进入到课程钟来。

一般在第一节课程当中,教员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打开渴求知识的心理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入要讲授的知识,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当然,我们在讲解过程中也可以找寻合理的切入点,在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时候,适时采用悬念式,视频开启式等方法,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吸引学生注意力。

现在很多高校的军事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以军事思想,中国周边环境,中国国防,军事高技术,军事信息化等内容,无论教材如何改动,但是大方向是基本没有改动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本的内容掌握好其中知识的深浅,精选教学内容。例如军事高技术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抓住军事高技术的几大特点,进行讲授,从而也可以引出其在军事上的应用,一举两得。教员根据课本上的不同内容,讲清重点问题,讲透难点问题。再如军事思想这一章,中国古代现代军事思想,国外军事思想,_军事思想,_军事思想等内容很多,在一节课中讲完,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点下手,从军事思想的延续方面进行扩展,以古代和_军事思想的延续为核心进行主要讲述,分析出我_事思想的核心,并交待出其他军事思想的特点,这样以点带面,就可以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共鸣。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员不再是把现有的军事理论知识填鸭式的塞给学生,而是通过设问,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这就可以使得学生可以从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论中提炼出新的理论和感悟。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员在不停的说,学生在听,我们可以采用这个方法。例如讲到孙子兵法这个部分的时候,在讲授之前我们可以提问:我国由一位军事家是站在二战最前线,指挥了一场成功的大战,请问他是谁?之后我们可以回答,这个人是孙武,他的所著的孙子兵法中的计谋被二十多个国家沿用至今等等。

在授课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出现兴致不高,或者没有理解讲授的内容时候,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课堂提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把讲台交给学生,军事的魅力在于交流和探秘,交流中能通过灵活的语言形式更能让人接受,而好奇心能在揭秘军事事件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论是研究过往的军事战役,还是交流现在的全球军事形式,对学生都有很大帮助。

[1]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2007.

[2]艾跃进.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目标化教学及方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4(10).

[3]辛维刚.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国防,2006(10).

[4]罗朝晖.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深讨[j].科技咨询,2007(11).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

国防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外交权的强大后盾,是保证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支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宏伟的蓝图,可是战争、恐怖的阴影还笼罩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全世界,威胁人类的和平稳定。我们可爱的人民军队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没有他们,就不能与强权议斗争到底;没有他们,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无从说起,经济建设更是一句空话。

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的安全;没有国家的安全,人民的生存,生命就没有保障。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和现实的忠告,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结论。

大家还记得腐败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列强打败后被迫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情形吗?大家还记得当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一系列的惨绝人寰的血案吗?大家还记得旧社会的中国人任人蹂躏的惨景吗?大家还记得我们的祖辈被人欺侮的过去吗?……当我想到这些,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不可一日无防”,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世难忘。近有曾经风光富裕一时的伊拉克,现在却只能忍受着被别人主宰的命运。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就要被人欺凌,落后就要挨打。

“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的事业必定发达的希望所在”。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保卫者。青少年国防观念的强弱,关系着祖国的千秋能否永固,关系着中华民族能否永远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应紧扣朝代的脉搏,应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奋斗。如果有机会,我将毫不犹豫走进庄严的绿色军营,为添砖加瓦,在军营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谱写自己壮丽的人生篇章。

20__年月10月16日,一个举国欢腾,群心振奋的日子。这天,我们用自己设计制造的“火箭”和“飞船”,把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送上了浩瀚太空,圆了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鼓舞了我们广大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同时,我们也要向战斗在国防战线上航天人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国防,你是我们中国人骄傲的资本,你是我们中国人美好未来的保证。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一

[摘要]_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_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_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哲学基础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不同时代北京下_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_;军事思想;基础。

_军事思想是以_为代表的中国_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际问题的军事理论.它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_集体智慧的结晶,是_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_军事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吸取了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的精华,即是对陈腐的军事观念的否定,又是对人类优秀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_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基本原理永远是我们夺取革命战争的指南。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检验,证明_军事思想是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军事思想体系.深人学习和研究_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理论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_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进行浅薄的探讨。

_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其形成与发展就是_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_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最大的创新发展,在于突破了在暴力革命方式上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_借鉴吸收了马列暴力革命的理论,提出“枪杆子里面出_”的科学论断,阐明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_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_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中国_必须建立一支在其绝对领导下的武装,作为完成党领导的革命任务的工具。_通过对中国国情的考察认识到,实现暴力革命的具体途径在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根本依据只能是本国国情。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当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都很不平衡,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产业工人人数很少,根本不具备以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_的条件。在全党范围内,_率先成功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斗争实践中探索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地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此外,_还借鉴中国古典军事战争思想,并与中国革命战争相结合,创造了最灵活、最完整、最成功的,形成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新的战略战术,他是一位最杰出、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战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军事家。_一生酷爱读书,在他的万卷苦读中,历史书籍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历史兵书占有重要位置。如《战国策》、《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他对春秋战国“七雄”争霸古战史十分精通,同时,对孙武、孙膑、诸葛亮等用兵之策颇有鉴赏。_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特别下功夫地论述的问题就是游击战。_把古典战争经验和理论,以最简练的语言、最生动形象的比喻,赋予革命战争的实践。

_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中最活跃的游击战争思想理论,是他的亲临战争实践与古典战争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_创立的游击战争理论,决非单纯的游击战术,它是游击战略思想与红军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是我军各时期对敌作战的战略方针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并不断发展的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体系。这种战略思想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_亲临战争的实践。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是_军事战略思想发展的标志。特别是反映在我军初期的队伍发展和军纪军风建设上,_亲临战争实践,总结战争经验,再运用于指导战争的思想和作风尤为突出。

如1927年秋,由于当时_军队的力量薄弱,战略战术十分简单,致使先后发起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秋收暴动接连失败。会师井冈山后,_认真研究红军队伍建设和红军的战略战术问题,制定了著名的“十六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作战原则。这个原则后被定为作战方针,贯彻红军全军。这个方针,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强调了在敌强我弱情况下,灵活运用游击战略,避免阵地战,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重要性。这样,使红军的机动性和神速而有力的“短促突击战”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红军队伍因此而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为加强红军队伍建设,_将游击战的原则和纪律,作为红军官兵的守则,以军歌形式在红军中传颂,促使红军队伍掌握战争原则和加强纪律建设的自觉性。他总结失败原因时,得出必须加强我军根据地建设的结论,进而又强调加强我军根据地建设,必须考虑我军依靠的对象和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在完善军纪上大做了文章。如最初在红军战士中规定的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这三条简明纪律,突出军队整体一致性,也突出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质。该纪律贯彻执行刚开始,就得到了根据地农民的极大拥护和支持。后来,又在三条上增添了八项。即:上门板;捆铺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买东西要付钱;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这些纪律的制定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反映了_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它既反映我军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又反映了这支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它是_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立的红军建军思想,它体现了_军事战略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正是在这种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解决了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避免了我军孤立、简单、拼消耗、伤亡惨重的局面。解决了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发展自己等一系列重大军事战略问题。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二

__,女,__省教育厅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处长,兼任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多年来,__工作勤奋踏实,成绩显著。

注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素质和能力。__自兼任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后,深感国防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为适应依法开展国防教育的要求和提高履行职责的素质能力,认真学习《_国防法》、《_兵役法》、《_国防教育法》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等法规和政策精神,学习相关的国防知识,为在工作中努力贯彻执行国防法规,为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基础。

注重科学实践,着力为构建学校国防教育长效工作机制下功夫。为提高全省普通高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她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市(州、地)教育局、部分高校、高级中学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着手,按照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领导重视、机构设置、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课时安排、经费保障、器材管理、安全制度等多个方面对全省学生军训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组织专家拟定制发了《__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评估方案(试行)》、《__省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评估方案(试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国防教育和军训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重视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全省学校国防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几年来,她为确保学校国防教育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组织协调,采取狠抓教师培训、开展论文评比、实施检查评估、召开定期会议等形式抓落实。为加强全省高校、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先后组织了34名教师参加国防大学举办的“__省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班”培训;组织选派11名高校军事理论课骨干(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年度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青年)教师培训班;先后举办三期省级培训班(来源:文秘站http://),共培训近100名高校、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军事理论课教师。精心筹划全省第四届普通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审,认真推荐14篇优秀论文参加全国第四届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有五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协调省军区联合组织开展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技能比赛,提高高校、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军事课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协调省军区联合组织专家组,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对省直本科高校军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检查评估情况进行全省通报,加强了学生军训工作的建设。每年组织召开年度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安排部署年度重点工作。

高度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争取经费保障,促进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为着力解决全省学生军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学校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建设滞后,军事理论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这一制约学校国防教育上水平的瓶颈问题,她积极协调省财政厅,争取省财政增加对学校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建设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支持的力度,从以来共争取到近100万元专项经费,全额拨付用于13所省属学校的军事理论课教研室建设和军事理论课教师进修培训,强化并带动了省属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了军事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地位和业务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此项经费自起正式列入省财政年度开支项目。此外,全省学生军训年度工作经费自以来一直为8万元,而省属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到以来增长了倍,每年度学生军训经费远远不能保证工作开展的需要。为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学生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__积极协调争取省财政厅的支持,该项工作经费由8万元增加到48万元,并纳入今后每年度省级财政学生军训工作经费预算。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三

摘要: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安全工作、安全制度。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

4、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因此,在加强安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洼里煤矿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干部的走动式管理,充分发挥“三工并寸、动态转换”机制作用,促进员工在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和6s、4e岗位标准上达到行为自觉养成,达到一出手就干标准活,从而不断提高了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5、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方面,洼里煤矿针对本矿协议工多、员工整体偏低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学习上,除了让各级培训中心教师和本矿各专业副总担任授课人外,专门聘请有关院校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讲课,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极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该矿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宣传教育外,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例如,坚持人性化教育,创新并推广了每日一题、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三违”讲评、亮相等方法,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开展了党员“零三违”考核竞赛、安全流动红旗、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千人安全签名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使“我要安全”变成了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2.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与企业管理姚莉娜商场现代化2007/02。

3.浅谈安全管理与企业文化董旭今日科苑2007/03。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四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它神圣不容亵渎,它不会重新来过。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向往,是快乐生活的根本,出门在外,牢记安全,跨进学校,建设平安校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各种事故平均每天有40多人死亡,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失去他们如花的生命!楼房拥挤造成学生受伤,课间追逐打闹造成骨折,课堂上被铅笔头扎伤、实验过程中被烫伤、溺水身亡、学生打架斗殴以及车祸等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枯燥冰冷的数字,这些令人心颤的事实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是他们鲜活而短暂的生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尽管生活中有不可避免的突发灾难,未知遭遇常让我们胆战心惊,手足无措,但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若能在灾难和伤害降临的初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80%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日常生活中,遇事要冷静,要学会求助他人,要学会躲避风险,要学会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或不良诱惑。

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创建平安校园吧!祝愿大家每天平平安安地生活,快快乐乐地学习,用安全托起生命的重量!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五

摘要:在信息安全防御系统实际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数据防护技术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创建现代化与多元化的管理机制,明确数据防护要点,制定现代化的管控体制,保证协调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升信息安全性,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计算机技术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增多,经过相关调查可以得知,全世界每20秒就会出现一次计算机入侵事故,严重影响信息安全性,甚至导致国家与企业出现严重的损失。因此,在实际发展期间,应针对信息安全防御系统进行建设,合理使用先进的数据防护技术,创新管理技术方式,满足发展需求。

1信息安全防御系统中数据防护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在信息安全防御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数据防护技术的应用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保证工作效果,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协调与控制,导致安全防御系统的使用受到严重影响。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1缺乏正确的移动数据管理机制

在使用移动存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随着设备性价比的提高,国家安全机构与军事部门开始使用相关设备,对数据信息进行保存,并将移动存储机械设备作为媒介,对数据进行传递。对于移动硬盘而言,其具备一定的便利性优势,但是,在使用期间会出现数据安全问题,不能保证工作效果。很多部门在使用期间也没有做好移动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信息数据泄露或是丢失的现象。虽然国家已经采取统一采购的方式对存储器械设备进行处理与使用,但是,在实际管理期间,不能保证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难以对其进行合理的维护,在泄露机密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损失。

1.2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性问题

在使用安全防御系统的过程中,未能合理应用现代化的数据防护技术方式,不能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严重影响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而在整体结构中,操作系统处于核心发展地位,成为恶意攻击的目标,导致操作系统的运行与使用受到威胁。

1.3传输加密技术缺乏适用性

相关部门在使用传输加密技术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其适用性,难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应对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使用传输加密技术,针对文本进行加密处理,但是,从技术逻辑方面与终端方面,不能与链接相互适应,无法保证实际应用水平,威胁相关系统的运行效果。同时,在使用加密技术的过程中,未能针对数据破坏性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难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

2信息安全防御系统中数据防护技术的应用措施

在信息安全防御系统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合理使用现代化数据防护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保证系统的运行水平。具体技术措施为:

2.1移动数据的防护措施

移动数据机械设备主要应用在科研事业、军事部门等管工作中,一旦其中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国家受到影响。因此,要针对移动数据防护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提升数据载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证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空间。例如:在计算机操作记录的过程中,需利用移动数据技术对其处理,不可以删除操作记录。同时,在移动存储介质应用期间,需针对违规行为进行警报与阻拦,加大管理工作力度。为了更好的实施数据防护工作,应制定规范化的保密文件文档管理机制,合理针对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在规范化与协调性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解决问题,增强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力度,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在对系统信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针对硬件配置系统进行合理的检测,明确客户端的软件信息,并对其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析,以便于开展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2.2做好操作系统的防护工作

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属于安全防御系统中的重点内容,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创新,及时发现操作系统防护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漏洞补修或是病毒软件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此期间,要对加密工作内容与形式进行检查,一旦遇到技术障碍,就要采取安全技术应对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在系统出现漏洞被恶意攻击之后,就会导致信息安全性降低相关人员可以在解决攻击问题之后,安装程序补丁,以便于增强系统的运行效果。

2.3实现现代化的传输加密工作

在数据信息传输期间,应做好加密工作,合理使用卫士通文电传输方式对其处理,实现现代化的加密工作。对于卫士通文电传输技术而言,有利于实现数据的加密,针对各类风险问题进行管理与控制,在文件传输期间,可利用软硬件方式对其管理,保证文件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3结语

在使用信息安全防御系统的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数据防护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创建现代化与多元化的防护机制,明确各方面技术的应用特点与要求,对其进行合理的协调,通过现代化管控方式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3]叶芸.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防护应用[j].探索科学,(11):8.

信息安全论文二:题目:电力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但电力信息安全还存在诸多隐患,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电力信息安全问题及策略分两部分进行讨论,首先从生产管控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及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中存在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再对通过提高身份识别技术、提高防火墙技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电力企业传输数据的方式通常为网络传输,那么将数据进行传输和分享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并且常会受到恶意攻击,给电力企业带来极大地损失。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及时分析电力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对策,确保清除电力信息安全隐患,保证电力信息安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电力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电力信息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在实行管理改革中的工作之一,它与技术管理、人员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电力企业中任何工作内容都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做好保密工作,确保企业信息不外泄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电力企业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三个方面:

1.1关于生产管控的信息安全问题

企业中各部门之间通畅的传递信息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营下去的条件之一,而企业的运行中生产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产生电能及后续的输送、分配和调度工作中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电厂监控等系统十分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随着电力信息内容的增加,生产控制系统正在由传统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但这个过程中常出现冒充、篡改甚至窃收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生产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

1.2关于行政管理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电力企业的行政工作中,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有待完善,在传输信息或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存在传输设备携带病毒或者人为泄露信息的问题。企业在做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中忽视人为因素,例如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没有及时采取杀毒手段,使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所以企业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行政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1.3关于市场营销的信息安全问题

重视市场营销系统中的信息安全能够进一步保障企业、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利益。由于电力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工作交流多在网络上进行,所以应着重管理信息传送和分享的安全防护工作。诸多不法分子会通过系统程序或者网络等手段破坏市场营销系统的安全,从而损害到电力企业的利益。

2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2.1身份识别技术的完善

基于口令的身份识别技术要求访问者向提供服务的系统出示口令,识别系统将对口令与系统中原有口令进行比较,从而确认访问者身份。电网系统中口令系统的安全度与口令的加密算法、选择分发及字符长度相关,特殊情况下还需设置使用时限,系统核实口令与访客的合法性,防止违法登录电力企业内部网站。

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识别技术依靠第三方进行识别,认证机构识别用户身份后,向用户签发数字证书,持有证书的用户可以凭借证书访问服务器。当用户访问电力企业内部服务器时,需要提供证书,服务器利用认证机构的公开密钥解锁认证机构签名,得到散列码。服务器通过处理证书的一部分信息后同样得到散列码,将两个散列码比对核实后,可确定证书的真实性。例如:河南省电力公司内乡县供电公司以数字证书识别技术代替了帐户在电网系统终端登录的方式,并通过集成操作系统实现认证。为了统一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两个层面认证,电网系统中的用户身份证书必须能够支持操作系统登录认证和系统域登录,并能够和ad中的域用户实现同步功能。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身份识别技术需要被识别者持有一些信息,并让识别者相信他确实持有信息而不知道信息内容,零知识识别技术还要满足认证者无法从被认证者处得到关于信息的任何内容。基于被识别者的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或者独特行为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河南省电力公司内乡县供电公司启用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语音识别和签名识别的方式保护电力信息安全。

2.2防火墙技术的完善

电力企业设置防火墙是一种保护电力信息安全的防护技术,是控制网络间访问的控制技术,它能够过滤两个电力网络间的通信,过滤掉没有授权的网络通信。防火墙在网络之间建立通信监控系统对网络进行隔离,由此阻挡外部网络的入侵电网系统。电力企业设置的防火墙具有数据包过滤和代理服务两种功能,包过滤路由器以数据包头信息建立信息过滤表,数据包只有在满足过滤表的要求时才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阻止不法用户的入侵电力企业的电网系统。包过滤路由器能够分析数据包的ip地址、端口号、ip表示等信息通过控制表过滤数据。代理服务是防火墙主机上开启的“代理”程序,包括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代理程序接收用户的访问企业网站请求,代替电力网络连接并向外转发,在企业内部用户和外部服务之间制造假象,使用户以为连接的是真服务器。防火墙的体系结构主要分为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和屏蔽子网络体系结构,电网系统通过以上三种防护体系能够过滤出受网络保护的允许通过的安全信息。例如:河南省电力公司内乡县供电公司网络的二级广域网络覆盖了公司总部、各市电力局、发电厂等单位,电力企业的广域网租用电信的专线为通信线路,各单位采用北电的asn路由器为局域网的广域网路由设备。供电公司通过该地信息港进行了internet接入防火墙,解决了公共网络给某省电力二级广域网带来的信息泄露、黑,客入侵、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等严重安全问题。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使用互联网的意识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对电力监控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也逐渐曾强。通过使用口令、数字证书、零知识识别技术及人体特征识别技术完善了用户的身份识别系统采用防火墙技术,控制不法分子对企业网络的访问,拦截恶意入侵。在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对防控网络入侵的技术还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应对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余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六

摘要:通过研究对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安全管理对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水利施工管理为核心,探究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改进建议,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安全风险;改进建议;途径。

安全风险控制作为水利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进而影响水利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改进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控制的作用。

水利施工管理中关于安全风险控制是近年来施工单位较为关注的问题,这主要是近几年施工安全事故的增加,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成本,进而不利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除了施工单位的损失之外,施工安全风险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缺乏完善的应急处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将得不到保障,进而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对此,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综合质量和管理水平,要重视水利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控制,结合水利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进而提高水利施工管理的安全程度,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水利施工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1.管理体制风险。

在进行水利施工管理中,大多数施工单位将重点落在水利工程质量方面,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反而忽略了水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在日常树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没有根据水利工程实际建设需要进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失,进而给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现场监督风险。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没有给予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素质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利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现场监督机制,管理人员没有遵循现场管理制度进行现场监督,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进而为水利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3.应急管理风险。

由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缺失,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不足,在发生水利工程施工事故的时候,由于管理人员应急能力的缺失,使得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造成工程安全事故,进而为水利工程建设形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利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三、控制水利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

1.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

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水利工程实际建设需求,优化安全管理模式,进而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首先,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和优化安全管理流程和相关规定,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对水利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其次,优化安全管理结构,根据岗位需求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得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完善监督制度,预防安全事故。

在进行水利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现场监督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现场监督制度的不足与漏洞,结合水利工程实际建设需求,完善和优化现场监督制度,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施工单位要提高安全意识,给予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一定的重视和关注,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配备专业的现场监督人员,并加强现场监督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沟通协作,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对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施工单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和激励制度,激发出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做好岗位任务,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开展管理工作,进而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为水利工程施工任务的开展与实施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3.提高人员素养,完善应急措施。

为了将安全事故损失降到最低,施工单位要分析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明确管理人员的应急任务与职责,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抢救与救援,进而降低人员伤亡或者是工程经济损失。同时,施工单位要组建应急小组,安排专业的应急人员,定期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做好日常清理工作,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中的杂物与垃圾,保证现场施工环境的整洁,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控制风险意识,加大施工安全知识宣传力度,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教育,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进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水利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与改进建议的研究,在分析一、水利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控制作用与风险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监督制度,预防安全事故、提高人员素养,完善应急措施等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对水利施工管理中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4]聂本武.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研究[d].三峡大学,20xx.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七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信息传播变得愈加方便和便捷,人们在任何时刻都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新闻信息。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自身的安全受到了一定影响,包括用户安全意识薄弱、hacker入侵等。信息化背景下,首先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定义,其次分析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影响因素;。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便利。当人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时候,计算机网络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困扰。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发展,需要加强对病毒的防治、增强网络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些措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计算网络实际上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导致计算机网络经常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外界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病毒入侵等,都会对计算机网络运行造成威胁。一些不法分子编写的代码,不仅能够破坏计算机的使用功能,盗取其中的重要信息,而且编码非常隐蔽,不易被用户发现,其后果是在短时间内造成计算机网络瘫痪。hacker会利用网络漏洞对用户进行桌面、声音的监视,或者从中提取一些重要的个人信息,严重侵犯了计算机用户的个人权益。

在计算机网络使用的过程中,对网络的安全进行全面保护,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还需要计算机管理者自身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计算机用户不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经常浏览一些不正规、具有安全隐患的网页。用户在购物网站购买商品后,某些不法分子会从中盗取到相关订单信息,然后声称系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让用户按照他的方式取消订单并实行退款程序。此时,一旦用户点开了链接,自身的银行账号、密码都会被泄露,严重危害用户的财产安全。

当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必须依靠操作系统才能正常运行。操作系统主要利用计算机硬件发挥作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自身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尤其是部分软件。任何一款软件在开发和设计的时候,由于技术上的因素,不可避免会留下一些安全隐患,这也成了病毒入侵的着力点。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网络病毒的防治工作对人们的生活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存在严重威胁。当前,我国的病毒防治工作主要通过安装杀毒软件来实现,通过实时更新病毒库,确保病毒的拦截和查杀,从而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障。还可以利用防火墙技术,准确检查ip数据包的负载程度,查看相关信息的安全性是否受到损害。防火墙由一个硬件和软件组成,也能反过来保护计算机中的硬件和软件等设备。

根据腾讯御见威胁情报中心检测发现,超过50款的常用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时候被植入了木马程序。当用户打开中毒软件时,软件内的广告页面上会自动下载一个直播秀广告,如果这时候用户的电脑上存在漏洞,又没有杀毒软件,木马程度就会自动下载并运行在用户电脑。当用户进行交易时,木马会劫持交易,将用户的.资金转入一个特定的账户,给人们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类问题,应该重新选择客户端软件,利用个人防火墙,并设置好相应的安全等级,防止未知程序向外传输数据。

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一直都存在。这不仅需要我国加强相应的安全技术,而且需要从根本入手,增强网络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计算机的使用者应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不要随意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对于一些重要资料,需进行必要的备份。网络用户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常规性的备份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主观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例如,在某国有企业中,为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对计算机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保障网络安全运行,该企业开展计算机客户端安全知识讲座,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测试。培训过程中,主讲人通过ppt方式,从客户端安全管理的“八个必须,五个禁止”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严格落实相应的责任。本次培训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增强员工的信息安全和防范意识,规范了全员的日常操作,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企业信息科技基础性的工作。最后,培训工作结束后,为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必须进行计算机客户端的安全测试。

若要提高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应从多个方面入手。部分企业利用网络隔离技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路由网络变成不可路由的方式,来保证数据在交换时能够达到隔离的效果。此外,应加强数据的加密工作。计算机数据存储中,一般存在一个特定的程序编码。它的存在是为了让工作人员在输入数据和填写密码的时候,避免数据的丢失和盗取。计算机管理人员也要时刻监测自己登陆的数据和网络信息流量,如果出现同一个ip多次访问的情况,就要加强对该项问题的重视程度。最后,要尽可能减少暴露在网络上的系统和服务数量,为自身构建一个安全性较高的网络环境。

密码技术可以分为身份识别和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识别主要通过身份识别技术对身份进行必要的验证,避免出现一些伪造或冒充他们身份的情况出现。而数字签名主要根据规则信息的基本要求,对用户的签名进行确认,当接收端接收到签名信息后才可对其进行验证。同时,网络管理中,软件的应用十分重要,要采用md5技术进行软件加密,解锁时必须使用54种的密钥才能破解,而机密文件转换过程中会形成强大的密码序列,这种加密方式在理论上是无法破解的。

现阶段,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应该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双面性。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用,网络管理者应正确认知安全问题,加强病毒的防治工作,降低潜在的安全隐患。

[1]温少皇.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xx(13):357.

[2]徐颖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xx(3):98.

[3]王华英.计算机网络安全影响因素及防御对策解析[j].科学中国人,20xx(29):52.

[4]刘向勇.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xx,12(25):19.

[5]郑国山.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xx(14):120,138.

[6]韩禄.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常用的防护策略[j].科技展望,20xx,27(6):12.

军事安全论文篇十八

若把人生喻为一座城堡,安全则是这座城堡的根基。根基不稳了,城堡如何能稳稳立足?根基若塌陷,城堡如何建立?若把人生比作一张画卷,安全则是的画笔,画笔若没了,画又如何继续?安全多么重要。安全乃一切的根本,安全乃第一。

金玉有价,生命无价,遵守交法,平安一生。

安全乃生命之本,同学们,我们还在等什么?赶紧动身,从现在起,号召全世界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平平安安共度一生!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自己的疏忽,不注意安全,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害了别人,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

“宁等三分,不要抢一秒”这句话应该时常挂在嘴边啊。有的时候明明知道某种行为是错的,可偏偏还要去做,所以说每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要想做好就更难,遵守交通规则也一样。关键在于自己怎样去做,去维护准则,坚持原则。我们要时时刻刻想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实珍爱自己的生命,不就是爱护国家的财富吗?一旦有交通事故发生,损失的不就是国家的财产吗?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光是自己的,同时也是国家的财富啊。

作为国家公民,作为祖国建设的人,我们要好好好学习交通规则,从小养成良好的行路习惯,例如,走路的时候,要靠右边走,过马路的时候,要看看来回有没有车子,等确定了以后再走,走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骑车的时候,不要速度太快,不要盯车盯的太紧,前后车子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一旦有紧急情况,就容易采取紧急情况,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现在,我们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交通安全”的宣传氛围,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家人,也为了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好了学习交通规则,并且学以致用。但愿每一个车辆驾驶员、每一个中小学生、每一个运输企业业主、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每一个公路沿线居民、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受到深刻的交通安全教育,达到减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的目标。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遵守交通规则吧!

如果说,生命是一叶在岁月长河中行驶的小舟,是一片在茫茫大海中远航的孤帆。那么,安全就是把握生命的轮盘,就是指引生命的灯塔。当我们在安静的教室中虚席时,或许会觉得安全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它无处不在。我们常常在新闻媒体和生活中听到、看到、接触到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每每让我们触目惊心。但我们可曾想过,或许有一天,一不留神,这些事故就会发生在你我身上。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是重。据统计,每年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1.6万多人。在这个巨大而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消失。

无数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关注安全,刻不容缓。,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将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安全教育日,而今天正是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则故事。一位哲学家和一位船夫坐着小船航行在大海上。哲学家问:“船夫,你学过外语吗?”船夫答:“没有。”哲学又问:“你研究过历史吗?”船夫答:“没有。”哲学家摇摇头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接着,哲学家又问:“你学过数学吗?”船夫答:“没有。”哲学家说:“你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天有不测风云,这时候,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船掀翻了。船夫喊着问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答:“不会。”船夫说:“那你就要失去整个生命。”

灾难的发生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无论学富五车,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有一首歌,最为动听,那是歌唱生命;有一句话,最为隽永,那是善待生命。有了安全,我们才能有闲情逸致漫步在夕阳西下的田野上,低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以坚定的意志去攀登人生的阶梯,放声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安全,我们的学校才能像三月春风中的桃李——红红火火。让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沐浴一方平安,让生命的一泓清泉,永留不息。

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大自然赐给我们美好的世界,这世界也因生命的存在而更加精彩,珍爱生命是安全生产永恒的话题。

“生命有多宝贵,安全就有多重要”,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于忽视安全所造成的一幕幕悲惨场面而令人震撼,日常发生的每一次安全事故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难想象,会有多少个家庭会因此家破人亡。这些血的事实,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起又一起的安全事故,这些讲了千遍万遍的《安全规程》,怎么还会重蹈覆辙,让本该避免的悲剧再次发生呢?是安全责任的淡漠?是安全意识的不足?没有将安全真正放在心上?没有遵守安全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触及到他们的灵魂?许多员工,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被动地学习一些文件、计划,被动的记录每次安全活动的内容,总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事,只要自己注意一点就行,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安全警句抛之脑后,根本不去想发生事故的根本所在,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强化“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确保不出事”的安全工作做理念,牢固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压力感,时刻绷紧安全弦。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基础把不好,其他工作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从本职工作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提高业务素质入手,勤学苦练,积极参加本工种的各项技术培训,熟记操作规程,克服精力不集中,干活毛糙的现象,努力打牢安全基础,构筑安全防线,让安全永记心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作为企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牢牢掌握安全知识,生产技术,提高安全意识,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家人的幸福平安,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为我,我为安全,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校园安全最主要的内容是学生的人身安全。青少年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是每一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课题。对此,我们怀文中学提出了“校园无小事,事事见安全,安全责任大,关系你我他”的安全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校园安全以人为本,首先从宣传教育做起。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与保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推行“安全教育周”,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举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安全主题的作文竞赛;组织教师为校园安全工作进言献策,并对有价值、有创意建议予以奖励;组织学生为校园安全拟警示语。在活动中,师生的人本意识得到了激发,积极主动地关注校园安全,如安全警示语征集活动中,涌现了诸如“不挤不拥不打闹,怀文校园更美好”“轻声慢步不打闹,上下楼梯要走好”“楼梯非跑道,上下勿奔跑”等等学生自拟的安全警告语,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校园安全应以人为本校园安全最主要的内容是学生的人身安全。

青少年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是每一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课题。对此,我们怀文中学提出了“校园无小事,事事见安全,安全责任大,关系你我他”的安全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校园安全以人为本,首先从宣传教育做起。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与保障。要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宣传栏、广播、墙报,让学生投稿、编撰,在活动中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校园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努力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与力量,以人为本、群策群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打造平安校园。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72953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