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论读后感(优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7:32:09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优质18篇)
时间:2023-11-05 07:32:09     小编:念青松

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感悟和启示的记录,是对自己思想发展的一种呈现。写读后感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文字的流畅性,力求清晰、准确、生动。通过阅读这些读后感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书中的内涵。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一

“自然辩证法”一词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所作的《矛盾论》,读完之后我深刻理解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所花费的巨大精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使全党的思想高度统一,并且使党构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且发扬光大。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资料有三大块: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这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简略,因为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能够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异常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终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作者对于客观情景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法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遵循的规律,科学和技术无论是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或者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具体、生动的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我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来阐明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并揭示各种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回应时代发展的科学主题,转变自我的理论指向和话语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因而,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哲学出现了不一样的转向,它们或陶醉于对自然科学巨大成就的狂热欣赏之中,把科学领域的具体知识等同为哲学的一般;或漠视回避现代科学的巨大提高,割裂自然科学与理论思维的关系,使哲学陷于抽象的思辨和玄想。而恩格斯则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对自然科学的各项巨大成就的热切关注中提炼出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赋予了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以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即使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没有仅仅局限于事实领域,又把哲学从神学或抽象思辨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建构出了同科学时代相适应的科学世界观。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二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正是恩格斯这句名言的感召力促使我怀着崇敬的心境翻开由人民出版社于19xx年出版发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找到其中《自然辩证法》部分简单明快的扉页开始阅读。在该页的左下方有这样两行小字:“弗·恩格斯基本上写于18xx—18xx年,18xx—18xx年作了个别补充。”“第一次全文发表于19xx年《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二卷。”当思想不由自主停留在这不起眼的两行小字之间时,我仿佛看到18xx年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放下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在晚年独自一人日以继夜、孜孜不倦地整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忙碌身影。透过这两行小字,我所体悟到的更是恩格斯晚年既进行科学研究又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可贵精神。

以《自然辩证法》为中介,我与这位生活在19世纪的先贤相会在思想的海洋中。通读这本充满光辉思想的哲学著作,我深感强记不如善悟。在恩格斯上述名言的启迪之下,我最大的关切点集中于对书中有关辩证理论思维方法的捕捉与反思之上。经过通读与重点阅读,我较深刻地领悟到以科学研究为主业的广大学人经过探求哲学知识提升理论思维本事的极端重要性。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这样正面论述道:“经验自然科学积累了如此庞大数量的实证的知识材料,以致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有系统地和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的必要,就简直成为无可避免的。建立各个知识领域互相间的正确联系,也同样成为无可避免的。所以,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那里经验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那里仅有理论思维才能有所帮忙。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本事。这种本事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此刻还没有别的手段。”

我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之要在于对辩证思维方法的理解与习得。展开而论,一方面,恩格斯在书中曾精辟论述道:“辩证法对今日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仅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供给类比,并从而供给说明方法。”“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熟知各个不一样的时代所出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见解,这对理论自然科学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这为理论自然科学本身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供给了一个准则。”另一方面,就我个人的理解,恩格斯所强调的辩证法是以时间维度讨论问题的,从而是整体的而非割裂的。所以,我认为掌握这种内生性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游刃有余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各种工作意义重大。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以至于有人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笔记中这样写道:“时间是真正公正的法官,一切假的东西都将在时间面前败落、丢丑。回头总结一下为什么会产生“造神运动”正是因为社会上普遍缺乏理论思维。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人们急于发财,急于出名,急于改变自我的命运,急于提高自我的地位,急于强健自我的身体,急于治疗自我的疾病……可是,轻视‘格物致知’的思辩传统,缺乏对人间正道的审慎认识,缺乏对人的社会职责的理性思考。蔑视理论,讲求实惠。构成了一种浮浅虚华的风气,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异常是世界观构成期的人们的思维方式。”

实际上,不知人们从何时起早就习惯于谈“哲学”而“色变”。对此,恩格斯在书中探讨自然科学与哲学问题时的一段散论发人深思:“自然科学家相信:他们仅有忽视哲学或侮辱哲学,才能从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可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并且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而这些范畴是他们盲目地从那些被早已过时的哲学的残余所统治着的所谓有教养者的一般意识中取来的,或是从大学必修课中所听到的一点儿哲学(这种哲学不仅仅是片断的东西,并且还属于各种不一样的和多半是最坏的学派的人们的观点的混合物)中取来的,或是从无批判地和杂乱地读到的各种各样的哲学著作中取来的,所以他们完全作了哲学的奴隶,遗憾的是大多数都作了最坏的哲学的奴隶,而那些侮辱哲学最厉害的恰好是最坏哲学的最坏、最庸俗的残余的奴隶。”

读完恩格斯的这段话,不禁使我联想起几年前在《大学生》杂志上无意间读到的一篇美文《哲学的尴尬》。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曾这样写道:“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本义为‘爱’(phileo)‘智慧’(sophia)。显然,希腊人所说的‘智慧’与我们所理解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智慧是某种无限的、自由的、至高无上的梦想境界,知识则通常以有限的、具体的事物为对象。知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是我们生存的工具和手段,它们的价值在于对我们的‘有用性’,而对于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却蕴涵着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自我超越性。”而在当下中国,就连象征“知识”的“学识”考量也早已悄然异化为对“学时”的考量,似乎从幼稚园到博士后,熬足了“学时”就万事大吉,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意中国学人的智慧水准,更没有多少人在意恩格斯所强调的辩证思维方法与本事。

以上是我通读恩格斯所著《自然辩证法》之后,在其众多闪光的思想中,筛选出的最能够触发我进一步思考的关切点。此外,有必要异常说明的是,笔者之所以突出“辩证思维方法”概念而弱化“自然辩证法”概念,是因为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争议,尚无定论,甚至有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立之说。而我本人对恩格斯的态度有保留地倾向于张岱年先生的观点:“近年来,有些西方学者提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异同问题,高扬马克思而贬低恩格斯,我坚决不一样意。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当然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基本上是一致的。恩格斯关于唯物辩证法讲得多些,这正是恩格斯的贡献。恩格斯十分谦虚,将他与马克思共同创立的学说称为马克思主义,但不能所以而否认恩格斯的贡献。”

最终,借用《哲学的尴尬》一文的结语来概括我阅读《自然辩证法》后的真切感悟:“当我们认识到,哲学并不远离生活,它就是对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的惊异和动用反思精神试图寻找答案的努力,就会发现,哲学之尴尬,不是别的.,正是我们批判精神的尴尬,是反思精神的尴尬,是自由的尴尬。”期望各位读者能从这段话中体悟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智达高远的终极关切。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三

这学期我选修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收获了很多。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这一切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引起的。它源于实践,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及认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认识和改造自然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把握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将所学自然辩证法的知识运用到家乡建设的实践中,简要谈谈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对家乡建设的思考。

我的家乡就是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内蒙古四胡之乡安代之乡和乌力格尔之乡等诸多称号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全旗26.2万人,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5%,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居住地,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北端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育水平落后等诸多原因,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学习了这门课之后,我认识到要想改变家乡这种落后的面貌,就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然后从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加以改善和整治。

1、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风沙治理。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我旗位于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加之近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旗干旱少雨,草场沙化、退化、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着农牧民生产生活,制约了我旗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环境改造力度。如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公益林补偿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等环境保护工程。

2、兴办教育、注重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三要素的全面飞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然而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而推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根本保证。所以兴办教育,推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基础教育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援建希望小学、成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会,向全社会征得爱心捐赠等。还可以推出蒙古族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和五角枫情作家笔会,打出中国民族赛马之乡、四胡之乡的品牌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等。

3、兴修水利工程,推广电灌,帮助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随着时间推移,地下水位降低,农牧民需自备柴油才能抽水,这对贫困的农牧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水井使用率偏低。因此,我们应当申请一些财政补助,兴办一些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这样既可以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获得双赢。

4、发挥农业特色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附加值。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传统农牧业几乎没有科技含量,这种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应当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例如二龙屯有机农业就是中旗的优势特色农业,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是我旗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订单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带动一大片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但受困于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生产的有机农业产品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帮助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与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进行了多方探讨等,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引进资金。

5、自力更生,招商引资。

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要想实现富民强旗目标,必须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两大收入,以工促农,推动产业升级改造,提高整体实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要求,瞄准国家投资方向和社会投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文章,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消耗的最小化。此外,还应当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

6、协助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推动建立学习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是自然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加强中旗执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依法治旗步伐,巩固全旗公安干警、司法行政人员、政府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的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当地干部尤其是基层旗县、嘎查的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所作所为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决定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懂技术,能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既要有服务百姓的意识,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又要讲究办事的方式方法,公平、公开、公正。

7、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就业,提高致富能力,稳定社会环境。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化的,而其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因此处理好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当扩大就业门路,组织剩余劳动力,到需要劳动力的公司联系,帮助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工作之余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养技术能手,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之,改变家乡这种落后现状,就要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科学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重视人口素质的培养教育,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进而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环生态环境建设友好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四

题目:读《敬畏自然》有感姓名:朱传国。

工作单位:睢阳区娄店一中身份证号:***618。

读了《敬畏自然》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无比的震撼。它唤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绪和人类应有的本性,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和庇护。它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在它的怀抱中孕育、成长、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背弃了自然,常常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主宰,殊不知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因为自己只是大自然肌体上的一个“细胞”,却声称要征服“母体”,真是狂妄自大,幼稚可笑。由于人类的种种妄想带来了更多的生态问题,原本美丽的地球变得千疮百孔,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自然灾难越来越频繁:全球气候变暖;印度洋的海啸,斯特里卡的飓风;长江的污染,黄河的断流及河床的抬高,罗布泊仙湖的消失;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的地震;疯牛病、禽流感、sars病毒、甲型h1n1病毒等这些不都是大自然对我们报复的最好的例证吗?时至今日,悲剧并没有停止,各国政客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或维护自己的权益,正在热火朝天的举行联合军演,向天空发射卫星,无休止研发核武器,他们为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后面却隐藏着难以想象的灾难。还有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现象的不断发生;洞庭湖、青海湖、月牙泉在人为的情况下面积逐渐减小;地下资源无计划的开发导致了资源的提前枯竭。这些不都是我们人类的杰作吗?是人类不懂得这是在破坏自然环境吗?当然不是,他们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被利己私欲蒙蔽了眼睛,即使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他们抽泣懊恼之后,在利益的诱惑下仍然有人会使悲剧重演,反复下去,我们必将受到大自然严惩。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相处。不要把自然界的其他部分看作是我们征服的对象,更不要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因为它们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我们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五

欧洲革命风暴以后,恩格斯系统的总结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并且对其在哲学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从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以《自然辩证法》为标志,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界、自然科学的客观辩证法以及概括总结了自然界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与歪曲。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文章中对于辩证法理解的一种通称。然而,自卢卡奇以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与方法遭到了种种否定与歪曲,持“马恩对立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降低了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水平。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最先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做出批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的理解不同。卢卡奇认为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现实基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出辩证法,并且辩证法是社会历史性的,围绕社会历史领域旋转,客观自然界不存在这种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客观自然界没有辩证法的存在。卢卡奇质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且反对恩格斯将辩证法推广到自在的自然本身他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种方法在这里只限于历史和社会领域。来自恩格斯的关于辩证法定义的误解主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恩格斯仿效黑格尔的错误引导,把这种方法也扩展到自然界。但是,辩证法的决定性因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历史变化…等等,并不是来自我们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卢卡奇对恩格斯的批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悉尼·胡克指出:“必须排除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这种企图。这和一个自然主义的起点是不相容的。马克思从未说过自然辩证法,虽然他很清楚在物理和化学的基本组织中量的逐渐变化会导致质的变化。”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承袭于黑格尔自然哲学,他不否认自然辩证法的存在,但是认为自然辩证法只有建立在黑格尔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才成立。诺曼·莱文也说“实际上,恩格斯赶走了哲学,他用实证科学代替了哲学”,他认为马克思是以人为中心的论述者,而这与恩格斯说的自然界的辩证规律完全不同,恩格斯绝对误解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内涵。莱文认为马克思关心的是人类社会的领域,而恩格斯却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形而上学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全盘否定,是对社会历史领域辩证法的歪曲。恩格斯认为人受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制约,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是为了更加正确的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当代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探讨研究各有不同。在这里,我不引证各家的见解,从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命题出发。其一,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其二,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其重要特性是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不同的见解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分析方法。对于第一种见解,《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这主要是从文本中对于“辩证法”所给出直接的阐释作为分析对象的。在《自然辩证法》中,“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

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从恩格斯的这个定义中,可以明确《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认为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所以,“自然辩证法”同样是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的话充分阐明了辩证法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

而第二种认为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观点,这一命题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他学科在考察把握世界的问题上都是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关系作为理论前提,而哲学则是反思二者的为什么以及怎样实现统一。

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孙正聿教授认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重大贡献是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系统阐述辩证法。在科学研究领域,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从“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孙正聿认为,恩格斯明确把“辩证法”归结为超越经验思维的“理论思维”,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自然科学中贯注辩证法这一理论思维使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发展进步。

对于这两个命题,我们不能分开单一的去理解,恩格斯对于辩证法的论述是前后一致的,这两种见解的文本依据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的都有体现,所以我们要将这两个命题联系起来去理解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是从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论体系的角度来看待的,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和社会历史辩证法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才能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与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创作距今有近140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自然辩证法》不仅对自然科学领域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在哲学理论层面也引起强烈的反响。首先,《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恩格斯把“辩证法”引入自然科学领域补充马克思的社会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自然辩证法》不仅提出了有重要哲学意义的观点,而且还提出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观点,书中不但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且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与自然科学研究中,解决了当时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为自然科学中运用辩证法提供了案例。例如:关于阐述“地球---月亮”系统中,潮汐摩擦条件下的机械运动像其他运动形式的转化问题。恩格斯在1880---1881年写了《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一文批判汤姆生和台特的错误,并运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原理正确地解决了关于地球自转不均匀性问题。

此外,恩格斯还在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阐述,它所表现出的深刻思想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系统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深刻地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各种各样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并且科学地论证和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在书中不但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而且运用自然辩证法成功的解决了当时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将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科学中。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和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4.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六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揭示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把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揭示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被揭示出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针对以往的向度,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自然面前由无所适从的茫然变得豁然开朗,它的价值更在于从此往后的向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这个语词的原意是指自然界的辩证法。早期的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迸的发展,个性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带给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它拓展成为一门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这意味着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模式发生了一次新的转变。科学技术史与自然辩证法这两大学科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自然辩证法的许多研究思想与成果也影响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并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带给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支持。

传统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方法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发掘、考证和记录历史史实;第二类是根据经过必须考证或核实的史料进行比较性研究,归纳分析出一些能够阐明“法则”或“规律”的资料;第三类是挖掘史实及其逻辑关系,以必须的历史背景,透过“虚构”“想像”等手法,编纂出类“故事”情节,进行历史的、艺术的再创造,以完成科学技术史的撰写。无论哪一类,研究者务必有必须理论思维或观念作为指导,并掌握必须的研究方法论,而这恰是自然辩证法所能带给的。许多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人,努力总结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经验教训,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方面作出贡献,丰富了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资料。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范畴性的理论,但也有必须的规范性。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潜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它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带给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好处。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能够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忽视和误解自然辩证法和功能都是有害的。在哲学中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的、早已在哲学上被废弃了的命题,常常在研究理论的自然科学家那里作为全新的智慧出现,并且在一个时候甚至成为时髦的东西。一些杰出科学家相信最肤浅的经验论走上了证明神灵存在的神秘主义道路。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前苏联有些人根据他们的所谓意识形态需要排除被谴责为“资产阶级的”和“反动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及微耳和的病理学,关且在肉体上消灭了这些学说的苏联支持者,导致了李森科式的伪科学家及其伪科学。中国“文革”指使一些人从所谓的哲学思想出发,扣帽子、大棍子、贴标签,对自然科学横加干涉,甚至支持不懂科学的人研制永动机,使中国的科学事业大受摧残。把哲学当作“科学的科学”凌架于科学之上,用意识形态评判科学理论,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揭示,开启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新篇章,历时百年其深邃的思想依然散放出科学的光芒"对于伟大思想家的纪念,并不在于把他的作品透过精美的印刷珍藏在博物馆中"对恩格斯最好的纪念,莫过于用他为我们打磨的辩证思维的`武器去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我们的人才培养"恩格斯同马克思一道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已经在远离他们故乡的东方结出了硕果,用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来武装社会主义公民的头脑,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更快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七

4、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恩格斯。

5、我认为倾向应当是不要特别地说出,而要让它自己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恩格斯。

6、生活越紧张,越能显示人的生命力。——恩格斯。

7、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恩格斯。

9、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

11、没有哪一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恩格斯。

13、任何宗教教义都不足以支持一个遥遥欲坠的社会。——恩格斯。

15、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恩格斯。

16、野心就是一切虎伪和谎话的根源——恩格斯。

18、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恩格斯。

22、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25、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恩格斯。

27、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恩格斯。

29、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恩格斯。

30、只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时,才可进行决战。——恩格斯。

31、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恩格斯。

34、逆境使天才脱颖而出,顺境会埋没——恩格斯。

36、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

37、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恩格斯。

40、辩证法是关于普遍关系科学——恩格斯。

42、绣花针对铁梁,大小各有用场——恩格斯。

46、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恩格斯。

47、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恩格斯。

50、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恩格斯。

51、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着优势的标志——恩格斯。

53、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恩格斯。

54、辩证法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船规律的科学——恩格斯。

55、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恩格斯。

57、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任何异族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恩格斯。

58、保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恩格斯。

59、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恩格斯。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八

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经过对其认真仔细的阅读,不免让我有种醍醐灌程,以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中的作用。经过这次阅读导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我的阅读与理解都这么吃力,那么恩格斯的研究工作将是多么的艰难,但他仍旧孜孜不倦的为人类事业奋斗终生。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忙,他的精神将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对于自然的研究,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是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他在这本导言里,很好的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恩格斯认为,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当前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孜孜不倦,循环加以运用的学习态度。

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恩格斯经过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正顺应了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经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很多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由此恩格斯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一样,它唯一到达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供给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帮忙和促进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进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必须要灭亡”。而此刻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发展过程。我们人类对自然无限的索取,征服,人类妄自尊大,最终却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种种事实说明,人类应当改变以自我为中心,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将其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看作人类自我的身体一样去爱护。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人类,造福子孙。

正如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揭示的,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资料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经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本事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提高,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当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我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同样要意识到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供给的科学的方法训练、本事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学习中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能够汲取的营养。关键是我们要从这些专门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认识自然,进行科学研究有益的观点。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广泛的积累,人就不能充分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我明白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促进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就必须要正确、科学、全面的去学习认识大自然。

经过学习自然辨证法这门课程,更是让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考和发现精神竖然起敬,他们为人类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我们远远所不及,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理由继续沿着这条路勇敢的走下去,虽然我们是工科的学生,可是万物都是相通的,在教师的讲解下,我也彻底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其实一个人不可能孤立的学习,我们需要广泛的涉及与学习,文科专业中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并灵活加以运用的地方,仅有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我们才有可能在自我的学术生涯中越走越远,在自我的人生道路中越走越宽。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九

一、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现状扫描

1.教学过程不合理教学过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时代性不足。目前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5个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偏重于经典理论的阐释,对于科学与伦理关系的探讨、思维方式演进规律的探寻等时代焦点性问题至多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分析。二是课堂规模超大。由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从1980年的每年不足万人增加到的53.9万左右,而师资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这造成现在高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班级一般都在150人以上,甚至200人以上。其直接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工作量大,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提高,追踪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二是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院系,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到课率低。不少研究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获得学位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更为突出,由于其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性,这导致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错误地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并不重要,专业课程才是学习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班级规模普遍较大,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一旦处于“放松”状态,研究生到课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即使有部分课堂学生到课率较高,但吸引学生的主要是教师上课时所展现出的幽默感或讲述的有趣故事,教师表演的色彩远大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1.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的首要原因应是该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源于1925年在苏联首次公开出版的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1956年我国在制定全国十二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时,首次确认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处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一门独立科学,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自其诞生以来,关于其学科归属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是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应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其基本依据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由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与思维辩证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二是等同于哲学学科门类中“哲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其基本依据是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当代形态。三是认为“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并不是作为一个学科而是作为一个“学科群”在发展,其基本依据是这门课程具有“马列、哲学与政治”三门课程的属性。而根据《意见》制订的教学大纲则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学科分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并没有“自然辩证法”二级学科。

2.学科组织体系不顺,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由于学科属性不明直接导致学科组织体系不顺,表现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在《意见》中明确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其课程应归属于承担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独立教学实体二级单位,一般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但许多重点大学一般都有专业的哲学院系,甚至设有科技哲学专业,这些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一般由这些哲学专业院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技哲学相关内容展开,大大削弱了该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有明显的“大口袋”特色,即该学科具有开放性、动态适应性、交叉性、跨学科性等特点,这实际上对任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师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自然知识匮乏,更谈不上紧跟最新科技前沿成果。

3.课时数较短和教学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自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已按照《意见》和新的教学大纲全面展开。《意见》规定将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从必修课(3学分,54学时)调整为选修课(1学分,18学时)。经过20、20两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与自然辩证法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18个课时过于短少,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又增加了十八大精神的相关内容。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个方面,将十八大的新观点、新提法体现在大纲的各个章节中。[1]65这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有效性路径分析

1.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建设是基础当前“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科定位。学科定位的基本依据在于准确理解学科的研究对象。2012年版教学大纲将“自然辩证法”定义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虽然在表述上同1979年版、1991年版以及版全国统编讲义或教材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的方法。这种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板块化理解的产物,即将马克思主义简单的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界的认识规律)。实际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著作中所阐释的“自然”其内涵绝不仅限于自然界,是包含“社会和思维”意义上的自然,是全部现实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全书内容的安排上,既讲“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也讲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原因。如这样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不是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混淆了呢?显然不是,前者强调的是对全部现实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后者则强调的是在掌握前者的基础上,对全部现实世界能动的改造,即社会实践。这同科技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对自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为了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共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再设一个“自然辩证法理论”二级学科,哲学门中保持现有“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是个不错的选择。

2.理顺学科组织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是保障学科定位准确为理顺学科组织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自然辩证法”定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之后,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自然应归属马克思主义学院。鉴于在国内重点大学目前大多数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大都属于哲学院系,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是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还是继续在哲学院系从事科技哲学的教学和研究。这样有利于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对于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应加强相关学科内容的培训,尽快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因“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大口袋”特色,所以,应根据任课教师学科背景的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就目前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师队伍现状而言,人文学科背景的教师占大多数,所以要加强任课教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学班级的组成上,鉴于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可以把教学班级分为两大类:专业硕士类和学术硕士类。任课教师也可分为相应的两类。

3.精心组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针对性是关键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着手制订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基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总体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相应的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应设定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的统一。前者是基于学生过早专业分化导致学生视野的局限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甚至对立现象的出现。后者是基于学生在本科阶段受到的主要是学科的规范教育,主要处于知识积累阶段,而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应逐步向创新阶段发展,此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正当其时。而批判是创造的起点。批判的起点则是破除对日常经验自以为是的熟知态度,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一般说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这样的知识,既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因而无论怎样说来说去,都不能离开原地而前进一步。”(2)着手进行针对各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整合的必要性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方案课时短少,仅有18学时。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内容,把学生最需要的内容放到课堂上。二是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需要。现有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内容庞杂,所以应针对具体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打通专业知识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可能性也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以及能动性;二是新课程方案给了教师很大的教学自治空间。教育部仅是制订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制订全国统一的教材,这为广大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教学自治空间。就专业硕士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整合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角度重点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三方面内容。具体来说,比如针对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在讲授到科技伦理时可结合现有司法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二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突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体教学而言,如工程专业硕士相关教学可以结合现有重大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得与失,通过回溯的方式还原工程技术专家在工程技术探索实践活动中具体展现出来的思维方法、思维路径,分析其思维方法、思维路径产生的过程,批判其思维方法、思维路径的局限性,进而培养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3)着手进行专题式教学方式的改革。由于新课程方案课时的大幅减少,仅为原有的1/3,而教学内容并没有相应的减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教学的核心内容,专题式教学应是教学方式的最佳选择。所谓专题式教学是指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大纲基本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提炼出教学重点,按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就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专题的设计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凝练教学重点、设计教学专题,各个专题既有本身的重点、难点,相互之间又应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二是紧紧围绕当前专业发展前沿的相关问题设计教学专题,如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可以围绕基因及基因工程技术,详细分析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的各个问题;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关注点不应是单纯向学生讲解理论内容,或简单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科学方法,而应是在此基础上揭示理论内容自身所蕴含的方法论前提和根据,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

《大自然的日历》,一部几乎纯原生态的作品。这本书,是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章节,里面所记录了文学家米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美轮美奂的自然描写,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书中,作者更用这本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和对待大自然的真诚。回忆着回忆着,一阵风吹来,窗帘左右摇摆,普里什文笔下的文字,一列列仿佛又展现在我眼前。大自然优美的风景,生物学非同寻常的洞察力,一切的一切,还有我们以为的“害虫”,它们居然也有常人不知的“优点”。

回味完书中的感人内容,我又细细享受、感悟,想到我们身边的世界,本来蔚蓝的天空现在浓烟弥漫,本来清澈的水流现在变成一潭死水,本来蓬勃的树木现在只剩下一棵棵树根……《大自然的日历》虽然讲得是生物,但也离不开这生物适宜的自然坏境。自然,是多么重要啊!环境,是多么重要啊!有了好的环境,一年四季才会表现得更加充分美妙;有了好的环境,动植物才会显现出它们活泼的本性!

回忆完之后,我感受颇深,我觉得《大自然的日历》这本书的内容,是对青少年心灵教育的好书。它告诉了我很多关于大自然的故事和知识,而且还告诉我其实很多害虫也有它们鲜为人知的优点,也让我真正的领悟了这大自然的美丽与真谛!普里什文曾经说过:“儿童心灵的健康在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孩子们与动物和植物的合理交往。孩子们自己去帮助动植物生长,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朋友们,行动起来吧!善待生物,敬畏自然!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一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平等,我们的平等就来了,真是这样吗?二百年前美国的独立宣言就宣告了人生而平等,然而,二百年前过去了,美国又是什么样子呢?不一样到处充满了宗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吗?所谓现代社会是相对传统社会而言,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一声汽笛奏响了人类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序曲,时至今日,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过渡,而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也已领先一步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本质在于工业化,由于机械化的大生产,男性的体能优势逐步失去,而女性得以走出家门参与了竞争,但是,参与了竞争就等于平等的竞争吗?不,现代社会男女竞争依然是不平等的。首先让我们界定什么是竞争平等,竞争平等的本质就在于规则平等,只有规则平等才能实现机会的平等,而规则呢则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成文规则,它包括法律的规定、团体的规章、以及单位的章程等等,二是不成文规则,比如社会的习俗、群体的惯例、以及民族的风俗等等。如果说我们把竞争的规则比喻成海上的冰山,那么成文规则就是露出海面那冰山的一脚,而不成文规则则是隐藏在水面下的那庞大的冰体。让我们先来看看男女竞争的成文规则,诚然,现代社会许多国家已经在立法中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原则,然而,立法代替不了执法,法律如果没有有力的执行,就像写在沙滩上的文字,一阵清风也能使之烟消云散。而事实告诉我们,许多国家男女竞争平等还远远没有从法律条文走进现代生活,事实更告诉我们,在不少国家这一方面的立法依然是残缺不全,比如在现代化水平名列世界第五的奥地利,给予妇女平等地位的法规始终未列入宪法之中,此外,现代社会还包含两大无形的不成文规则充满了不平等的内容:一社会性别分工的不平等,女性一方面要承担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负,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社会物质再生产的重负,双重的负担压在女性肩上使男女竞争的天枰发生了倾斜并始终未被匡正,二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歧视与压抑,女性一方面因为现代社会给提供了竞争的天地,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又用男性的价值观与角色规范来要求她们,给她们带来了强烈的角色冲突与心里压力,如果事业成功了她们会被认为失去了女性的魅力甚至是被称作强人而不在是一个完整的女人,所以现代心理学家霍纳告诉我们聪明的女人总是为双重绳索所束缚,这些无形的规则虽然没有明文的形式,但却活生生的刻在现代社会的肌肤之上,流淌在现代社会的血脉之中,具有比成文规则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影响力,正是由于这种种无形的与有形的规则,在现代男女竞争的舞台上镌刻了三个字,那就是不平等。

世界上九亿文盲三分之二是女性,这是差异吗?女性失业比例是男性失业比例的两倍,这难道又是差异?还是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三国议会中女性比例从未超过百分之七,这难道又是差异?不,这不是。

现代社会男女竞争不平等根源于现代社会本身,现在依旧是男权政治,当今世界两百多个国家,从未有一个国家在政府议会中,女性比例超过男性比例,更为重要的是政治本身的男权性质没有改变,有位女企业家在说她的成功经验是说,她的成功经验和男人一样会抽烟会喝酒,和男人一样会骂娘会骂街,如果说在政治结构中女人想取得政治地位都得变成男人,这说明什么?第二,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依旧是男权经济,欧洲一家全球最大的企业,中高层职员女性从来没有超过百分之一点三,在日本这个比例从来没有超过百分子零点三,女人想要在经济机构中取得和男人一样的地位太不容易,这说明什么?第三,现代社会的文化结构依旧是男权文化,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中心,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中心,所以男人在外总是和权力、金钱、名望在一起,而女人在家呢总是和篱笆墙和狗在一起,这又说明什么?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男权文化就是男女竞争不平等的根源,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歪风吹又生,只要这个不平等的根源仍然还在,漫山遍野的就是不平等。

潜在的隐蔽性的歧视。

美国以为权威机构告诉我们,现代社会女性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于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成本很高。

男权社会:对男人来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对于女人来说,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

百度告诉我们,在日本的双职工家庭里,女人每天要做四个小时的工作而男人只需要做二十分钟啊。

在美国男人每挣一美元女人只用挣五十几美分,相当于男人的一半,这就说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啊。

青岛妇联到我们学校来招聘,打出来的招牌是什么?只招男生不招女生啊,我真不知道当我走出社会的时候面对我的是怎样的命运啊。

可是如果法律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它只是一纸空文啊。男权文化根深蒂固,连我们的女大学生都不能避免。

那么多的用人单位告诉我们宁要一个武大郎不要十个穆桂英的女生朋友们,这平等吗?现代社会女人可以走出家庭可以和男性竞争了,竞争和平等竞争是一个概念吗?工业化的发展是的科学力量大大发展了,使得女性可以走出家庭了,但是当女性走出家庭的时候,她发现面对她的是一个男权社会,在这里女性必须一手托起家庭的劳动,而另一手却要和两手空空的男人竞争,请问这是平等的吗?如果这也是平等的,那么还有不平等的现象吗?当女性走出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个女大学生,当她辗转反侧无法找到工作的时候,她怎么办?只能去考研究生,考完研究生了又去考博士生,可是考完博士生连嫁人都困难了啊。所以我们说这个社会没有给予女性充分的教育权,没有给予女性充分的同工同酬权。在我国,连妇女她们的退休都要比普通男性早三至五年,请问这是平等的吗?女人走出这个世界,发现男人给她们的只是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菜园,男人不屑踏入这个菜园,但是女人不许踏出这个菜园,所以女性的职位就是一些所谓的护士、所谓的打字员、所谓的礼仪小姐,她们不能去干律师、不能去干医生,因为当她们干这些的时候,她们就必须忍受更大的压力,她们必须付出更大的牺牲,所以我们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个命题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当前还是一个男权社会。因为传统几千年来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说实现平等不仅要达到在法律上或者说是在就业上、在同工同酬上、在退休上、在政治权利上,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人格和尊严的平等,只有获得人格和尊严的平等,才能是真正的平等。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当我们在这里坐而论道的时候,也许街上正有女大学生在为寻找工作而劳碌奔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可能对于明天中国的发展不会有巨大的影响的,但是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正义与公平,连为女性呐喊一声都放弃了,那么我们于心何忍?于义何安?我们知道,人类公平是我们伟大的追求,平等是我们不灭的梦想,让我们仰望苍穹,用我们的理性良知去呼唤平等,谢谢诸位。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二

浅谈科学技术引起伦理异化的缘由及其表现摘要:科学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造成了一些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才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要全面深刻地把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复杂关系,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一、科学技术引起伦理异化的表现。

(1)科技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科技的应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环境的污染、生态的污染和气候的恶化。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主要是由工厂排除的废水、废气及废渣,汽车的尾气,日常的生活垃圾,农药等造成的。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环境污染大有蔓延的趋势,不仅从陆地扩展到海洋,从平原扩展到高山,而且从赤道扩展到两极,从地球扩展到太空。其实,环境污染还远不止这些。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辐射污染已初露端倪;转基因食品的盛行,已在悄悄地孕育着基因污染;而人们夜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使光污染也尽显风流。纳米技术给我们带来何种污染,目前尚有还手之力;对于未知的污染,人类只有招架之功。环境污染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这使本来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生物圈正在走向单一。更可怕的是,这种恶性发展往往是不可逆的。如果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逐渐单调,生态日益失衡,那么人类今后的命运也可想而知。因为水圈和大气圈的污染,生物圈的失衡,以及各种开采活动对岩石圈的破坏,气候恶化也在所难免。气候的恶化主要表现在由温室气体而导致的变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性的疾病传播,如目前流行的禽流感,这或许大自然在关键时刻向人类敲响的一次警钟。

(2)科技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造。

[3]到了科技的奴役,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3)、科技对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务。科技的状况决定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科技越发展,它在社会发展。

(4)科技对人类文化伦理的挑战。

二、科学技术引起伦理异化的缘由。

[5]征。一方面,道德的稳定性以保守性表现出来。当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后,旧道德还要保留相当长的时间。旧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学说还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并且渗透到各个领域约束人的行为。另一方面,道德的稳定性还表现为历史继承性,使得历史上各类道德中优秀的因素能够延续下来。道德具有稳定性的原因在于:就个人来说,任何个人都是在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定势的基础上,自觉地然而又习以为常地以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评价善恶,以确立自己行为的方向;就群体而言,道德是通过群众性的传统、风尚、习俗转化为民族心理而起作用。传统、风俗、风尚和民族心理都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从而使道德具有很大的稳定性。道德稳定性的特征导致了道德观念和理论形态的发展相对于社会其他领域常常处于滞后状态。

遗体和器官为医学研究服务的行为却被人们看作是道德品行高尚的表现。当前,伴随着现代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遗传基因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探索和提出有关领域中新的伦理学说和道德规范。它们在调节人、社会与自然三极协调发展和增进人类自身自由的程度,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三、结论。

科学技术的应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促使道德观念的发展和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开辟着新的道德领域,创造出新的道德观念,确定新的道德原则。这些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反过来会促进和指导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应用,反对那些认为科学泯灭人的本质,科学使人堕落,强烈否定科学对于人类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反科学主义”的观点,同时也要反对那种把科学仅仅看成是工具和牟取利益的手段的观念。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中,要牢牢地把握住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的道德目标。

如何理智地驾驶科学的发展和成果,使其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科技工作者应该建立和保持高尚的科学伦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应该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科技工作者以外的伦理工作者也应该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其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打破科学技术阻碍伦理道德发展或者是伦理道德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束缚,改变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疏离的局面,改变理性与价值分裂的状态,形成崇高的、先进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3]施春华.心灵本体的探索神秘的原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5.[5]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三

自然辩证法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自然辩证法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自然辩证法心得精选5篇】,供你选择借鉴。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讲我来交大上课已有半年之余了,各个课程的老师严谨负责和认真的态度给了我太多的感触,最近我们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结束了,童梅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态度,生动的把自然辩证法给我们从各个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传授着,童梅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倍受感动,在我的内心留下深深的印象,也使我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有了真正的认识。我们每周上课的时间都是在周末,都占用的是周末时间,但是童梅老师没有丝毫怨言,每次都是比我们提前进入教室,提前做好教学工作准备。作为一名在职研究生,我们周内和老师一样都是要进行自己本职的工作,我们怀抱着求真务实和态度严谨的思想来到交大进行入职之后的再教育,老师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来让我们明白了交大的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作为研究生,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本分,学习和研究是我们的首要问题,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接受实践对它的检验,学习自然辨证法可以让我们人眼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自然辩证法之前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事实只有一个,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事实,当人们的认识和这个客观事实一致时,人们的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当不一致时,就是错误的认识.学习了这门课以后,才知道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研究绝对的客观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绝对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人们所能认识和把握的只有观察到的事实.人们所说的事实一定是具体的观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背景指导下观察到的结果,由于人们的局限,也由于观察主体的背景不同或指导的理论不同,人们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个对象常常包含有无数的信息,但具体能够观察到什么信息,即看到什么样的事实一定是和观察主体紧密联系的,另外人们观察到的事实一定是对事实干预的情况下的结果,绝对的脱离观察主体的事实是无法得到的。

既然人们发现和掌握的事实只是观察主体站到各自的角度,在他所能凭借的条件下观察到的.因此不管在当时当事人看来他看到的事实是如何正确,他也只是掌握了一部分真理与事实.不可能存在一个人能够掌握观察对象的全部的信息,因此对一件事情的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尽管结果不一致,但他们都是对事实的真实反映。真理可能不只有一个。人类甚至还不如那个瞎子摸象中的瞎子,因为瞎子还有能力摸完整个大象得出对大象的正确认识。而人类穷其智力对一个事情也常常是一知半解,雪泥鸿爪,既然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永远都要保持对研究对象的敬畏之心.永远都要谦虚,人类是有很多局限的,我们观察了解到的事实永远都是对象的一部分,即使是我们最熟悉的对象,对很多的对象我们了解的要比我们以为我们了解的要少的多。对待研究对象,我们在积极探索的同时,也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不夜郎自大,不强以为知.其次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既然对同一个对象观察由于主体的观测的角度或背景不同从而得出的事实不同,并且建立在不同观测事实基础之上的判断也肯定会不同,那么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一点事实,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的真理,跟自己不一致的人都是错的,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一个观点是对的,尽管是相反的观点,也有可能都是对对象的正确反映.比如当前对我国改革的讨论,两派观点争锋相对,但在我看来都有道理,都说出了部分事实,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不同,对对象的认识也不同.既然真理即不是存在于那一个聪明的人所独有,对同一个对象的真理性的认识也不只一个,那么人们要获得对一个对象的全面的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了解对象的不同层面与不同侧面.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是要营造一个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的环境,要鼓励别人说话,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要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力.只要这样才能掌握对象的更多信息,这样做出的决策才可能少犯错误。三是永远都要有一种怀疑精神,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对事实相对正确的判断,因此对一个理论和一种判断一定要知道他的约束条件,知道观察者是从那个角度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在运用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要注意人的观察活动对事实的干扰,人观察对象的时候必定会对对象有干扰,我们可能降低干扰,但不可能消除,而在人际关系方面,观察了解事实的干扰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管理活动或者考察人员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干扰,尽量减少这种干扰的影响。

学习自然辩证法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充实,对生活和工作的帮助很大,虽然课程学完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才能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书实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童梅老师用心血教了我们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一些方式和方法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学习为主,最后,我还是得感谢我们辛苦负责认真的童梅老师,正式因为童梅老师的教授我们材进去了自然辨证科学的世界,使我们对事物的价值观和认识观有了新的认识。

明白了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

明白要证实一个科学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即使我们穷尽了迄今为止的所有可能,但也不能保证在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与理论相反的例子。我们此刻所理解的理论只可是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俭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同时明白证伪法也存在必须的局限性。

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这句话来概括:"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

西方文化来源于希腊文化,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求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常常和他们的宗教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把探求事情本原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并从中找到乐趣,另一个动力来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学者经过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来证明上帝造物的伟大。

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一种入世的文化,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动力常常来源于改善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很少纯粹的科学探求。

个人转载本站资料,请务必保留上头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乐于探索知性认识,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正是希腊文化渊源流传至现代的宝贵的气质,这种气质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绵延不断。这种气质就是康德说的知性精神,一种不断求索、追求概念严格化、努力探索论证方式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的重要土壤。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所企求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到达“诗和数字统一”的礼貌极地。有灵性和人性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

科创精神属于人文素质的范畴,人文素质是个人长期养成的稳定的思想品格和待人接物的习惯和气质,这主要由主体自我自觉地靠多方面知识的积淀和滋养而成。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要求我们不能满足现状,不能停滞不前,要永远不停探索不停创新,这正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所在。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科学领域中,至今还有太多悬而未决的难题: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

《自然辩证法》导言,体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总体思想。

历史的发展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哥白尼革命”使“自然科学从此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我发展的权利,开始了新的历程。当然,在中世纪,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是科学家们用鲜血和生命顽强斗争而开创的历史。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科学的发展必将推动人类认识的提高、促进哲学思维的发展。正由于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经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很多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近代,自然科学多数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由于力学有了较高发展,人们似乎以为力学规律是万能的,企图用力学的观点去说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把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机械论的观点,从而逐渐构成自然科学研究中长达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被培根和洛克移植到哲学中来,就构成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其中心思想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与自然科学相悖的,阻碍着自然科学的提高和发展,并且最终使它陷入神学的禁锢之中。由于产业革命的推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到系统地整理材料并把它们上升到理论概括的高度。自然科学各领域的划时代发现,导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破产,恩格斯在此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了新的自然观。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到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完成了人类自然观的伟大变革。

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指导,具体地描绘了从原始星云到地球,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命起源到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图景,证明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恩格斯以物质永恒运动和无限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说明自然界总是处于各种运动形式的生灭转化之中,整个自然界就是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展开自我的发展历程。恩格斯最终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无限循环的重要思想并确立了它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重要地位。

读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我掩卷沉思。在恩格斯的眼里,历史上所有的科学成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对此感到异常佩服。这是对知识掌握到必须层次的境界,一种永远激励我们后人上进的境界。经过《自然辩证法》导言的学习,对我启迪最大的,是前人博大的哲学思想,是前人为科学奋斗甚至献身的精神,当然,那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能够这样说,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种情景下,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经过它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并且,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本事的培养,能够使我们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上,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当永远牢记,“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更应以前辈科学家们用鲜血和生命顽强斗争而开创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历史的精神为榜样,力争开创我们事业的新天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揭示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把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揭示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被揭示出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针对以往的向度,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自然面前由无所适从的茫然变得豁然开朗,它的价值更在于从此往后的向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这个语词的原意是指自然界的辩证法。早期的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迸的发展,个性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带给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它拓展成为一门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这意味着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模式发生了一次新的转变。科学技术史与自然辩证法这两大学科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自然辩证法的许多研究思想与成果也影响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并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带给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支持。

传统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方法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发掘、考证和记录历史史实;第二类是根据经过必须考证或核实的史料进行比较性研究,归纳分析出一些能够阐明“法则”或“规律”的资料;第三类是挖掘史实及其逻辑关系,以必须的历史背景,透过“虚构”“想像”等手法,编纂出类“故事”情节,进行历史的、艺术的再创造,以完成科学技术史的撰写。无论哪一类,研究者务必有必须理论思维或观念作为指导,并掌握必须的研究方法论,而这恰是自然辩证法所能带给的。许多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人,努力总结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经验教训,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方面作出贡献,丰富了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资料。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范畴性的理论,但也有必须的规范性。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潜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它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带给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好处。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能够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忽视和误解自然辩证法和功能都是有害的。在哲学中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的、早已在哲学上被废弃了的命题,常常在研究理论的自然科学家那里作为全新的智慧出现,并且在一个时候甚至成为时髦的东西。一些杰出科学家相信最肤浅的经验论走上了证明神灵存在的神秘主义道路。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前苏联有些人根据他们的所谓意识形态需要排除被谴责为“资产阶级的”和“反动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及微耳和的病理学,关且在肉体上消灭了这些学说的苏联支持者,导致了李森科式的伪科学家及其伪科学。指使一些人从所谓的哲学思想出发,扣帽子、大棍子、贴标签,对自然科学横加干涉,甚至支持不懂科学的人研制永动机,使中国的科学事业大受摧残。把哲学当作“科学的科学”凌架于科学之上,用意识形态评判科学理论,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揭示,开启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新篇章,历时百年其深邃的思想依然散放出科学的光芒"对于伟大思想家的纪念,并不在于把他的作品透过精美的印刷珍藏在博物馆中"对恩格斯最好的纪念,莫过于用他为我们打磨的辩证思维的武器去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我们的人才培养"恩格斯同马克思一道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已经在远离他们故乡的东方结出了硕果,用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来武装社会主义公民的头脑,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更快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阅读了《自然辩证法》序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资料: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经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

从这个定义中能够看出自然辩证法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供给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忙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同时自然辩证法不可能也不应当以自我的哲学研究来代替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

并开阔这一专业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有所创新,我们必须对这一专业又更广更深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广阔的科学视野的。我觉得这种更一般性的科学方法训练、本事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是由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能供给的。

也就是说,除了专业课的学期,我觉得能够为我们供给科学方法训练、提高本事和开阔视野的知识很多,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能够汲取的营养。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从这些专门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认识自然,进行科学研究有益的观点。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首先回顾了几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批判了以往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然后阐述了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的自然观。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四

1.调研报告或论文一篇,建议2500字左右,题目自选,需有摘要、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对调研报告而言,除上述要求外,还需有调研目的、调研地点或访谈对象等。

2.或者写几篇小文,每篇几百字,合计2500字左右,文章表现形式可为观后感、读后感、议论文、杂文和随笔等;亦可2-5人合写(主要适合于调研报告),但建议平均每人不少于2000字,如4人合写不少于8000字;对合写的论文,若无特别说明,将按排名先后分别打分。

3.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有时代感、学术性和独创性;提倡写一些较小、较具体的题目,以小见大;摽窃、抄袭、雷同、或未按指定时间和方式提交论文者,其平时成绩以零分计算。

4.写清院系名称、专业、学号和姓名。

5.交论文时间和方式:在考试结束时,将课程论文夹在试卷中一起上交;不能早交,也不能晚交;可提交打印稿(b5或16开)或手写稿(纸张应小于等于b5或16开)。

6.本课程的考试时间预计在11-13周,以研究生院网站上的通知为准。

7.欲参评优秀论文的学生,需同时交一份电子文本,可发至电子信箱。

chengliangbin@,本教研室将评选优秀论文,在华中科技大学求真网或本博客上发表(不愿在求真网或本博客上发表的请注明),并可能集册出版。

8.调研报告参考选题有三大类:

科学家访谈录。

走进实验室。

研究院所与企业调研。

9.论文参考选题:

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有关理论分析刘谦的走红(具体题目自拟)。

观看自然辩证法有关资料片的感悟(具体题目自拟)。

东西方智慧的较量: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把科学与技术混淆?

你认为中国科学(或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sars(或禽流感):科技与社会。

如何破解“李约瑟之谜”?

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比较(要求就某一项具体的科学进行比较,如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和医学等)。

论科学精神(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中国能够成为下一个科技中心吗?(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科学悖论与科学发展(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10.样文见本博客的“学生习作”。

(本文于2009年9月7日由博主做了修改,以前与本文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文要求为准。)。

考试时间:2007年1月15日。

考试形式:开卷。

论述题(从以下六题中任选四题,每题25分。若所选超过四题,则只按选做的前四题计分):

1.以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分析科学革命时期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为什么说单凭经验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一个理论?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错误理论?为什么?

4.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这种观点你如何看待?为什么?

5.什么叫“库恩损失”?它对我们认识假说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启发意义?

6.试分析科学方法中的简约性原理及其理论依据。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是:课堂上讲的内容;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重点:课堂上讲的内容主要有:绪论、自然观的演化、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思维、科学观察、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等;《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主要有:绪论、第1-5、10、12、14讲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参考阅读内容:《自然辩证法讲义》绪论、第1-5讲、第9-14讲等;本博客论文;本博客“友情链接”中的相关资料;科学技术史的相关内容等。

自然辩证法总成绩计算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由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和考勤等内容的成绩构成)。

友情提示:重点不等于范围;

各任课教师可能具有不同的考试范围和重点;

各位同学的具体考试地点见研究生院的网站;

请各位同学在考试时带上课程论文,并在考试结束时将课程论文夹在考试试卷中一起上交;

课程论文纸张大小应小于等于b5或16开;

请同学们在考试时务必要在签到表上签字,否则考试成绩将作废。

本文于2009年11月3日略做了修改。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五

当你漫步校园时,你可会观察一棵树的变化?可会留意那些洒落在地上的细密阳光?可会聆听远处那几只小鸟儿的呢喃?可会撷起一片掉落在地上的花瓣?自然,像一位母亲,源源不断地给生活在土地上的我们呈现各种各样的美丽。我从《感恩自然》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这种美。

在一瓣翩然飘落的花朵中;在利用沙丘保护孩子的智慧鸵鸟中;在历尽艰辛之后欢叫的蝉声中・・・・・・自然之美,美在身边。

自然之四季――花朵簇簇的春日,绿意茵茵的夏天,微风习习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日,像一个人的生命四季,以美的教育告诉人们生命的真理。

聆听自然,聆听彩蝶翩翩飞舞,聆听风儿在你耳边倾诉秘密,聆听一股水流的欢乐,聆听一朵小花的欢笑。聆听每一次的花开花落,让美渗入你的心中。

当我读起这本书,心中仿佛注入一股暖流,它带我飞过山川、原野、河流、大海,看遍花草虫鸣。用心去感悟自然,感悟世界。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每一篇精彩的故事都会为我带来一些感动、一次震撼。

你可知道狼么?黄河源上的狼。它高贵,它优雅,从不攻击人的荒原狼,如同塞纳河畔的贵族少年。就是这一只荒原狼,在作者面前不屑而自信地走过,它将原本不屑于它的一种美好气质带给了作者,也带给了我们。

你曾见过瀑布么?黄果树瀑布。它瑰丽、雄浑,白的耀眼,如同矗立着的白色石柱。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天上最柔美,最白的云彩还是雪一般飞舞的瀑布。

你听见过落花的叹息么?翩然飘落,轻轻回归大地,孕育新的小小生命。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才能成熟。落花,展现大自然美的奉献:落花,你将自己和朴实无华的大地融为一体。“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你知道“鸵鸟心态”么?用于比喻没有勇气,掩耳盗铃的人。那是因为从前的动物学家研究,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在沙堆里。但是,鸵鸟岂是这么笨的动物?新的动物家已经证明从前的错误。鸵鸟平时遇到危险会奋力逃脱,如果同幼仔在一起,会用脖子扮成沙丘的样子保护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被发现。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六

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的次数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中,北京污染尤甚。今年1月份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甚至于小半个中国都是处于这种状态的。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造成了北京口罩甚至一度脱销;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等等一系列影响。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央视很罕见地就雾霾做了很长时间的报道。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既然现在雾霾天气如此的频繁,尤其是现在即将入冬,按照往年的经验,北京的冬天大部分时间都将处于雾霾天气当中,我们首先应当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污染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特别是近几年的冬季,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城区,特别是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污染水平。

此外,大气污染涉及还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以北京地区为例: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而除了以上这些比较主流的雾霾原因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对于雾霾成因的新观点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有“烹饪加重雾霾”这一理论。

其实,烹饪对雾霾贡献率不小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2年夏天,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就曾发布其研究成果,他认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来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祸首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样,烹饪源的影响比冬季更大,“这是不可忽视的”。王跃思认为,在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马军认为,烹饪影响pm2.5“听似没有道理,其实是有道理的”,跟西方和日本不同,中国人烹饪更多的是用“炒”,产生的油烟是要多一点。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疏松散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pm2.5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时候,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马军说:“在重污染日的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倡导绿色餐饮,建议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可采取蒸煮、凉拌的方式,减少油烟排放。”网友纷纷质疑说: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这样烹饪,以前天怎么是蓝色的而不是灰色的?马军回应说:“现在北京市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各方都做出努力。”但是他强调说:“从长期看,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这些主要污染源需要加大治理,通过控制这些污染源将pm2.5降下来之后,就可以腾出较大的环境容量,减少空气治理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马军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在做好排污企业监管的同时,发出倡议呼吁市民绿色餐饮,市民的积极性会更高。王跃思同时提出治理对策,他认为,“烹饪源的控制只要加强监管就行”,如对居民油烟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可减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并不涉及市民减少烹饪行为部分。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危害加重。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因此对人体和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其中直接有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的这种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这些颗粒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并且,在雾霾天气时,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极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不仅限于在生理方面,更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2、对经济发展的危害:2013年是全民开始为雾霾买单的一年。根据淘宝网数据:在这一年里,淘宝上购买口罩的人已经比2012年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也多了131%。全年全国网友友花了8.7亿元在对抗雾霾的用品上,共下单450万次。2014年十一过后,根据京东商城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同比增长400%以上;淘宝数据显示,口罩最近七天的成交指数环比上涨70.5%,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涨103.5%。有评论说:一场雾霾拯救了一个产业。但仔细算来,雾霾经济学实际上并不“经济”。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销售数字大幅增长的背后是老百姓钱包里真金白银的加速流失,同时由于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而据测算,过去5年大气污染仅致公众健康损失一项就超过6000亿元。

2.1、雾霾对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2.5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29.5%与16%。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20%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左右。

2.2、雾霾对电力设施影响。

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据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出现的某次罕见的大雾现象,导致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京津唐电网中的51条输电线路共发生跳闸事故147次之多,使城市供电处于紧急状况,仅北京就有约200家大型工厂和工业单位因限电而停止生产2天,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2.3、雾霾对农业生产影响。

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3~4小时,严重的可达6~8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因此,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得不到充分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仅水稻而言,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是水稻增产高产的必备条件,但若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和雾天时,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

四、雾霾的防治。

对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pm2.5等微粒,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也是很好的凝结核。而大气中的水分,具有吸收、粘结、固定这些类似的微粒的功能。因此,人工向空中输送“水分”,改善区域小气候,是净化大气、影响成云致雨的天气形势,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人工主动干预生态天气系统,以大气运动为条件,水分为因子,从水循环的‘水分’开始调控;降落地表的宏观水分,增加地表面的湿度,固定粉尘;水汽蒸发的微观‘水分’,增加大气的密度,改变空中大气的物理状态;地理空间的宏观、微观‘水分’,加大天地之间的‘物理量’,形成天地之间降水的‘同位素’条件交互耦合反馈成云致雨的天气系统。人工水汽,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紊乱扩散混合,增加空间大气的密度,水分发生随机性的自组织的混沌的内外潜热的交换,复杂多变的温度、气压的变化,连续的物质、能量的转化,混乱的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和势能、动能的改变,通过涨落,空气中水分在“露点”饱和、凝结、相变,沾附在凝结核上,产生云滴或冰晶,涌现出新的“信息”物质的云层结构,水分子从无形体的微观气态水混乱运行的形态,到宏观实体物质降水粒子的状态转化。

以人工主动干预的科学技术手段,空中水分降尘,成云致雨、降水净化大气的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改善雾霾天气,达到治理的目的。

对政府而言,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提高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从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的关系考察,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其中70%是工业部门消耗的,24.3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61.9亿吨。其中,冶金、建材、火力发电、石油炼化、化工、重型装备制造等六大行业消耗的能源又占工业总能耗的79%。所以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从工业布局考察,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仅河北省的粗钢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逐步关停那些能效低,污染大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提高燃料使用效益,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废气排放。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另外对于汽车废气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以明显改善尾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的污染。其中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贵金属(pt、pd、rh)搭载在al2o3或蜂窝陶瓷上,添加适当的助剂,如la、ce、ba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hc、co和no三种污染物的催化剂称为三效催化剂。其中pt、pd对co、hc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rh具有对no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n0还原为n2而抑制nh3的生成。目前有91%的rh用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rh资源相当匮乏,所以无rh催化剂是现今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口引。要使三效催化剂同时有效地脱除hc、co和no,必须把空燃比a/f控制在氧化还原计量比14.6附近,此时三种污染物的脱除率可达9o%以上。当空燃比较低时,co、hc净化不完全,空燃比较高,导致nox的转化率下降。尾气的处理同样治标不治本,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对于最近几年提出的“烹饪加重雾霾”的说法,也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年的apec马上将在北京雁栖湖举办,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说,将采用控制人口、控制机动车等八项措施。他说: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但是对此网友们并不买账,有微博评论称,“这是要全民吃凉拌黄瓜来配合?”更有网友调侃,“建议买灶具采取摇号的方式,做饭要以身份证第二位采取单双号限制。”还有网友认为,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再度遭遇雾霾侵袭,机动车在此次天时地利的“实验”中“刚刚洗脱嫌疑”,此观点是将烹饪当作“替罪羊”而已。

五、总结。

治理雾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探寻人类社会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之道,运用科学的自然辨证法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妥善解决人与自然地矛盾。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及防治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当前如何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人类的未来必将是光明美好的。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七

食品工程陈训1250931002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自然界物质演化的基本方式及其特征?

答:

3、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而来:(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4、星野芳朗的技术体系更替模式述评。

答:星野芳朗的“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理论:(1)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时代;(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电气化时代;(3)20世纪40年代微电子技术时代。

自然辩证论读后感篇十八

《感恩自然》这本书是李凤香阿姨主编的,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被封面上两行小字“有一种气度叫滋养万物,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人间”深深吸引了,这几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些好奇,我认真地读起这本书。

这本书内容极为丰富,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令人感动、令人难忘。书中许多具有感恩情节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如鳄鱼流泪的故事,猫“米莉”的故事,我和驴子玛吉的故事……。这一个个神奇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主人翁眼中的自然,了解到他们与动物之间的不解之缘。书中描写了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带给人类的种种益处,让人类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快乐。而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却常常忽略了自然带给人类的那些神奇的经历和美妙的感受。所以我们应该带着感恩的心来对待自然!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一草一木,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每一个可爱的动物朋友。每个故事结尾的感恩寄语也让我增加了许多知识,它就像一位解说员把故事中最重要的内容进行归纳和

总结

,把每个故事想表达的思想概括得非常具体,更加直接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感恩。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幸福的我们象花朵一样尽情地享用着别人所给予的呵护和无私的馈赠,却常常忽略了感恩,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请与我一起学习感恩,感恩我们的大自然,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感恩我们的老师,感恩我们的长辈,感恩我们的朋友,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人间。

《感悟成长的108个故事》读后感300字_300字读后感

花了好长时间读完了《感悟成长的108个故事》一书,读完后,书中的小故事《深深一躬》,给我的感受最深。

故事讲的是一个老花匠,在一个别墅小区里工作。有一天,老花匠得了急病,可他没钱医治,小区里的居民自愿筹钱,为他看好了病。他康复出院后,为答谢那些不留姓名、解囊相助的人,老花匠在每一栋楼前,认真地,深深弯腰、鞠躬!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字眼最诱人,有一份情感最无价,有一首赞歌永远唱不够,这就是只要心中有爱。因为有了爱,人类才世代繁衍;因为有了爱,知识与文明才会传承;因为有了爱,祖国才更加繁荣昌盛;因为有了爱,人类才友好相处;因为有了爱,我们生存的地球才如此美丽。正如书上说的那样:也许财产的多少让相同的人有了不同的世界,但有爱心做桥梁,让不同世界人的新相距不再遥远,不再陌生。爱可以联通一切。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爱与被爱的故事,我们就带着这些爱与被爱幸福地生活着。就拿今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来说,无数的人失去了家园,无数的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全世界的人都向他们伸出了援助的手,大家纷纷捐钱捐物,我也捐了几百元,放进了那只装满爱心的“红箱子”里,尽自己的一份心意。我想:我们这么多的人都献出自己的爱,那么这些爱就会汇成爱的海洋,流向地震后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们,帮助他们建立起了更加美丽的家园……想到这里,我感受到了自己付出爱以后的这种快乐!

爱的信息每天都在传递,爱的河流从来都是双向流淌。接受爱的同时,我们也要付出爱,献出爱的同时,我们也收获真情。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爱吧,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

《感悟成长的108个故事》读后感400字_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有幸拜读了《感悟成长的108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书里的故事深深地打动,我从这些故事中学会了真诚和宽容。

在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仁慈聪慧的母鸡》。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一位专门负责研究母鸡的教授,拿了一些山雉的蛋,换走了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母鸡虽然犹豫了一下,还是既温柔又谨慎,像孵化自己的蛋一样孵化这些山雉的蛋。可是,当小山雉破壳而出的时侯,母鸡不带领它们吃人造饲料,而是寻找土和树根之间的小虫喂养它们。教授感到十分惊讶,他以为这可能是一次偶然。又拿了一些鸭蛋让它孵化,没想到母鸡却耐心地把小鸭带到河边,让它们在水里游泳。瞧!这只母鸡是多么的仁慈和聪慧,它用爱心来对待外形和生活习性皆与自己不同的异类。

曾经在电视里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只母猫生了一窝小猫,小猫还没有睁开眼睛。一天,一只刚出生几天,也没有睁开眼睛的小老鼠爬出洞来,可能是这只老鼠俄极了,它闻到了母猫身上的奶香,它慢慢地爬到了母猫地身旁。这时,母猫正在给小猫喂奶,我以为母猫会毫不留情地把它吃掉,它现在可正需要营养。戏剧化的一面出现了,母猫竟然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让这只俄坏了的小老鼠尽情地吮吸自己地乳汁。这是多么美好地画面阿!我当时看了好感动,猫是老鼠的天敌,而母猫却让自己的敌人吮吸自己的乳汁,这就是一种伟大的母爱。有时身为人类的我们却做不到这一点。我经常听到也看到这样的事情,有一些后母虐待自己丈夫和前妻的孩子,最终酿成了一个个惨剧。其实,只要我们肯用心,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相待,以慈悲的胸怀彼此扶持,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更和谐。

我喜欢读一本书--《感悟成长的108个故事》,每一次阅读,都会给予我深深的启示。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购买上帝的男孩》,这个故事我最感兴趣。

故事讲的是一个从小没有父母的小男孩,由他的叔叔抚养。不幸的是,他的叔叔从建筑工地上摔下楼,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于是小男孩拿着他仅有的1美元,跑到大街上,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有没有“上帝”可以购买,可是迎接他的是耻笑和喝骂。但是小男孩深信“上帝”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叔叔吃了就会醒来,他执着地挨家挨户询问。他不折不挠的举动感动了一个富有爱心的富翁老头,卖给小男孩一瓶“上帝之吻”牌饮料,并且请来专家医疗小组,使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治好了小男孩叔叔的伤。

小男孩用他的爱心感动了“上帝”,感动了富翁老头,用他的爱心治愈了叔叔,这是一个奇迹,一个爱的奇迹。

我曾经为了一个玩具,逼着爸爸上街给我买来,不顾爸爸刚下班的劳累;曾经为了不喜欢吃的早餐,对着妈妈大发脾气,不顾妈妈早起的辛劳;曾经为了偷懒少练小提琴,为了玩,跟爸爸妈妈大吵大闹……我和故事中的小男孩相比,我真的感到羞愧。我问爸爸:爱心可以买吗?爸爸说:不能!爱心是给予,不是索要。

我相信,像“购买上帝”的男孩那样,爱心永远能够创造最美的奇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7489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