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写总结时要注意结尾部分,可以用激励和展望未来的方式来提升文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人生哲理,希望能引发大家对人生的思考与瞩目。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一些市场调查和分析,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花店也不计其数。花店的多样,鲜花种类的繁杂,再加上实体花店的繁琐性,为商家带来了很激烈的竞争。网上鲜花订购系统正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为个人或中小型公司提供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鲜花订购平台。网上的消费群体可以通过网站,挑选并订购自己需要的鲜花。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方便地为异地的亲朋好友送上最真诚的祝福,也为销售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和人气,这是一个消费者和销售者双赢的项目。
1需求分析。
1.1系统用户。
在线定购鲜花系统的用户主要有两种:
(1)花店的工作人员。
花店的工作人员是系统的维护人员,也是网上商品(鲜花)的管理者,根据花店的实际商品的情况,对网上鲜花的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会员。
花店的会员是花店的顾客,是系统的客户端使用者,只能够对花店的鲜花信息进行查看及按照个人所需进行下单或撤单,不能对花店的后台数据信息进行修改。
1.2系统功能需求。
系统根据用户的不同,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进行管理,其中前台主要是客户端(会员或游客)通过浏览器直接浏览鲜花定购系统所列出的鲜花,如果需要定购鲜花,则必须是会员,游客只能浏览。后台操作者主要是花店的工作人员,主要进行会员管理、订单管理和商品管理等。在前台进入鲜花定购系统的用户,如果不是会员,可以根据系统的提示进行会员注册,注册后自动登录系统,可以查看自己的购物车信息,查看自己的用户信息和订单信息,可以对订单和个人信息进行修改,当订单确定无误之后,用户就可以付款完成订单。在后台进入鲜花定购系统的工作人员,通过管理员验证程序确认管理员身份后,就可以进行会员信息管理、公告信息管理、鲜花品种管理、鲜花商品管理及订单管理操作,进而更好地为会员用户服务。
2系统设计。
2.1功能。
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主要有前台管理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是彼此相联的一个整体。前台主要为会员用户提供服务,后台则主要针对工作管理人员,两部分相结合,使得在线鲜花定购系统的用户信息和鲜花信息更加明确,确保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2.2数据库。
在线鲜花定购系统要兼顾顾客、店家双方的利益,用户的信息要尽可能地准确,才能保证鲜花准确地送达;鲜花的信息(图片、文字描述)准确,才能尽可能少地发生纠纷。根据在线鲜花订购系统的功能,系统需要的数据表主要有以下几个:
(1)鲜花信息表。
主要存放花店中所有鲜花的具体信息。
(2)会员信息表。
主要存放系统中注册的详细信息,便于系统的工作人员在送货和订单管理时了解顾客的详情,不致于误送或延送。
(3)订单信息表。
主要存放顾客订单的基本信息。另外还有公告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定单明细表、留言信息表、鲜花类别表等数据表,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进行具体的描述。
3具体实现。
3.1订单管理。
整个系统中用户定单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主要介绍订单的操作。用户登录之后,确定定购鲜花,点击“确认”,系统会提取该用户的信息,自动设置订定编号和订单日期,并将该定单设置为“未受理”状态及根据用户的选择自动计算鲜花的价格,生成订单并保存。商家登录后,自动调用“未受理”的定单用户,对定单进行处理,修改定单的状态,并保存。
3.2后台用户管理。
管理员可以查看、删除、添加及修改会员的基本信息以加强管理,当某些会员的个人信息不全时,在会员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会员的信息进行修改;另外,有些会员的诚信相对较差,多次出现欠款或拒收商品的情况,管理员可以对该会员进行冻结或删除操作,不允许该会员进行在线定购鲜花活动。
对会员进行冻结,只需要操作会员信息表中的字段huiyuan_valid,该字段为“1”时,表示已经激活,为“0”时表示冻结状态。对已经激活的用户,可以通过购物车选购商品,并下订单。冻结的用户则只能浏览商品,而不能进行定购活动。
4结语。
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伴随而来的是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利用当前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在线鲜花定购系统,一方面给顾客提供了更加便利购物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商家提供了新的营销手段。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二
3.1.1物流配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配送信息的商品化、信息搜集的数据库化以及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以及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以及实时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3.1.2物流配送自动化。如条码自动辨认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3.1.3物流配送网络化。主要指物流配送体系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化以及组织网络化,和所谓的企业内部网络化煟桑睿簦颍幔睿澹簦牎n锪髋渌屯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流动的主要特征之1。
3.1.4物流配送智能化。物流配送功课运用大量的运筹以及决策法子解决1些实际问题,如库存水平的肯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以及功课节制、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撑等。
3.1.5物流配送柔性化。物流配送柔性化即配送中心依据消费需求的“多品种、多批次、短周期”等特色,灵便组织以及施行物流功课,实现配送流动的柔性化。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三
abstract。
第1章导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基本理论。
2.1多项目管理的概念、类型与原则。
2.2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的特点、可行性与实施体系。
本章小结。
第3章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组织管理。
3.1多项目管理现有组织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3.2多项目管理对组织结构的要求。
3.3多项目管理的组织支持机构-pmo。
3.4基于pmo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组织构建。
本章小结。
第4章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资源配置与优化。
4.1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资源需求分析。
4.2资源争夺下的多项目关键资源优化配置。
4.3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4.4基于关键链的资源受限多项目进度优化模型。
本章小结。
第5章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的信息支持平台构建。
5.1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作用。
5.2多项目管理的信息支持平台的构建。
5.3关键子系统设计。
本章小结。
第6章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绩效评价。
6.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6.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评价方法。
6.4评价算例。
本章小结。
第7章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风险管理。
7.1多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及过程。
7.2多项目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
7.3多项目管理风险预控。
本章小结。
第8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全文总结。
8.2本文创新点。
8.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四
摘要:现今。客户关系管(crm)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新手段,对crm的定义进行了简单解释。并对网站中如何实施crm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crm的内涵;网站;crm的实现。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而且对商家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战略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将crm和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各公司将它们的销售和服务渠道拓展到internet上,作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构建基于crm的电子商务网站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crm是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rit)的缩写。客户关系管理最早源于美国,在1980年初便有所谓的.“接触管理”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到1990则出现了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至今演变成了一套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以客户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准确掌握客户的需求。及时响应个性化需求,在客户需求和客户信息领域的各项业务间实现无缝式连接,使客户关系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能够和谐工作。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客户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战略。
3、crm在网站中的实现。
通过将crm运用到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客户信息资源整合,集成统一管理,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现在我们以惠普服务器销售网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站实现crm:
(1)推行会员制,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收集。
对在网站上购买服务器的客户推行会员制度。收集大量的会员基本情况和消费信息。其中可以对会员进行分成两类。第一类为个人购买,我们可以收集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学历,个人收入,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等,第二类为企业购买,我们可以收集关于企业的性质,需求量,地址,规模进行了解。然后对这些可靠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一般服务器的购买为企业用户,因此可以对批量的订单进行更多地优惠措施。
(2)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网页。
在企业的网站上为客户提供工具使他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个性化网页。这些网页可以用于记录客户的个人偏好和购买记录。同样提供个人类和企业类不同的登陆网页,为个人提供零售服务,为企业提供批量订单服务。为这两者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产品、技术与其他信息。节约了顾客搜索信息的时间。提高了顾客的忠诚。
(3)对客户的反馈及时有效处理。
建立有效的售后服务系统。电子商务营销比传统商业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及时有效,逐渐的用户期待能够获得一个全程的24小时服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因此在网站中可以添加在先解答,e—mail等及时地售后服务管理。在服务器使用期内对个人和企业进行定期的回访,状态跟踪。
(4)对客户分类,进行有效营销。
通过对客户信息的资料分析,把客户进行分类,可以把客户分成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销售对象,策划不同的营销手段。一般低端产品销售对象,可以通过不同渠道的信息传递如广告,email等进行销售。而高端产品销售对象,就要覆盖更多地增值服务和技术信息。
4、总结。
在运用中,数据表明。把crm运用到网站设计,通过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提供个性化服务,营销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使公司在销售上更能主动营销,并为公司提供和固定了一部分得客户资源,在销售业绩上取得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收集资料建立客户信息时,有时候客户为了保护自身的隐私,因此会保密或乱填得现象,因此在与客户建立关系时我们要更人性化,不但只是软件的运用,同时也要提高软件的安全性。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五
依据不同行业的需要而构建的配送中心系统,尽管配送中心的功课内容、装备型号、营业规模是完整不同的,然而这些配送中心系统的构建原则是1致的。跟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将呈现1批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综合型配送中心。为了降低本钱,公道应用资金,使基于电子商务下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施展最大化作用,并及时收回投资,咱们必需对于新建配送中心进行科学的计划以及布置。在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配送中心系统进行设计时,必需掌控下列基本原则。
3.3.1系统工程原则。
3.3.2价值工程原则。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配送流动的及时性以及服务优质化等方面的请求愈来愈高。在知足商务服务高质量的同时,又必需斟酌物流本钱的最小化。特别是配送中心的建造,无论是从企业个体仍是从社会资源的公道应用角度来看,这都是1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必需对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钻研,并对于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求最大的企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3.3知足工艺、装备、管理科学化的原则。
为了使配送中心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加速商品流转,实现电子商务的。
配送功能,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现代化管理水平,配送中心应广泛采取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公道地选择、使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机械化、自动化装备。
3.3.4知足配送流动柔性化的原则。
在进行现代化配送中心系统的构建时,请求所构建的配送中心依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做到系统内的装备、工艺管理科学、公道,而且灵便、多样,知足配送流动的柔性化请求。
3.3.5可延续发展的原则。
在计划、构建配送中心系统时,不管是配送中心肠址的选择、建筑物的设计、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仍是机械装备的选择,都要斟酌到较强的应变能力,以适应配送量扩展、经营规模的拓展。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六
构建科学公道、运行优良的配送中心系统,首先要对于新建配送中心的位置、范围、情势,从供货时间、有没有缺货、过错率、畅销与滞销品信息和新产品的信息以及样品提供进行调查、钻研以及分析。因为这些请求不1样,因而树立的物流配送中心也不1样,其形成的配送中心系统所施展的作用也会不尽相同。
首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系统需要拥有实现电子商务运行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该系统包含配送进程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是1个由计算机、利用软件及其他高科技装备通过全世界通讯网络连接起来纵横交错的立体的动态互动系统。要知足电子商务对于物流配送的需求,必需实现从信息的搜集、存储、传输、处理、检索以及输出等环节的优良运行,到达配送功课系统以及节制系统的功能实现。
其次,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系统除了了配备现代化的配送设施外,还应配置高素质的专业人材,包含拥有专业知识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而且还需要1整套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管理法子以及手腕。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七
【论文摘要】文章从多个层面分析现代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相关因素,指出会计法规、会计核算、会计主体、会计监督、会计人员是导致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也是积极应对、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已经成为者、者、债权人评价经营状况,作出,防范投资风险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国民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及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源。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深入变革和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的经济利益,扰乱了经济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那么现实中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界观点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会计法规、会计核算、会计主体、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这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分别予以分析。
一、会计法规因素。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会计准则》、《通则》等一系列的、规章,这对于促进现代企业发展和会计依法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任何一项法规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这些规章制度相对于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而言,往往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客观上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首先,会计法规一经出台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的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可能会超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范。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同一会计事项显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空间更大,会计方法选择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这必然会使同一个会计事项产生不同的差异。再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某些定义和释义具有一定的涵盖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造成会计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导致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如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难以准确地界定,这些均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核算因素。
会计核算本身有一定的客观局限性,这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偏差。一是在会计凭证方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可我国当前尚无一种严格有效的发票管理办法,各地的发票形式、规格和要求都不完全一致,加之实际会计工作中往往是先批后审,这就使虚假原始凭证的出现成为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二是有的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核算时只能评估和预计,如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预计残值计算、收发的计价、费用跨期分摊等,都不可能精确地与实际价值相符合。三是会计核算制度缺乏统一性。不同性质的企业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不同的会计制度又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由此造成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可比。特别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既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又有股份制企业的情况下,必然给企业集团编制会计报告、统一会计政策带来很大的困难。四是随着技术在会计核算上的广泛应用,各个行业都在编制自己的会计应用软件,由于采用的.会计政策不一样,加之软件质量参差不齐及软件本身的不完备,在搜集整理、编制汇总会计信息过程中往往会导致会计信息偏差和不完整。
三、主体因素。
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活动,根本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人为地导致会计信息的变化。一方面从企业本身来说,其经营成果经常与企业领导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有的企业为了完成效益目标,或者为了少交所得税,或者为了获得支持,有意识地调整收入、费用、利润;还有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为了进入资本,在政府的推动下,往往要进行资产重组、包装上市,堂而皇之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从企业集团内部和企业与企业之间来讲,各个企业间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利益冲突,良好的形象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争取项目、引资等方面受益。因此,各个企业常常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弄虚作假,虚报实绩,造成资产负债不实,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不真。
四、会计监督因素。
在会计信息的监管上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社会监督也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企业内部监督机制软弱无力。虽然《会计法》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明确规定,大多数企业的内控制度也一应俱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体制和内控模式,包括会计人员均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之下,缺乏独立性,难以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其次,企业外部虽有、税务、等监督部门,但各部门工作侧重不同,要求不一,加之分散,缺少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再次,从社会监督来看,国家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监督机构管理不到位,也不规范,加之各事务所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进行恶性竞争,使其工作监督流于形式,避重就轻,弱化了会计社会监督功能。最后,现实中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也不够,常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这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会计人员因素。
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最直接的因素。一方面受的制约,会计人员直接受制于企业领导者,其任命、晋级、工资和奖金的决定权掌握在企业领导者手中,往往按领导意图来处理会计事项,工作缺乏独立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业务素质的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估计、判断不同而导致结果的不同,还有一些业务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对法规政策和会计核算规范理解不透,也会使会计数据脱离实际,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
综上所述,会计法规等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显而易见,这些因素也是解决当前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和提出治理对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贾莉莉.高级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孙茂竹.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八
所谓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同一会计信息资源可以被不同的使用者用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而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其主要的题目,是怎样使同一信息资源的数据形式能够被各需求方无障碍地解读和利用。
对于具体的会计主体,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有两层含义:分享他人的信息资源和我方的资源与他人分享。
以具体的信息处理系统为参照,可将共享的信息资源分为三类:原始资料、中间结果和终极信息产品。
从信息需求者所涉及的范围看,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信息系统内各功能模块间的原始资料共用和中间结果交换;会计主体内各职能部分间的信息交流与利用;主体与上下级间的财务数据上报与下发;范围内的财务状况表露与经济情报搜集。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基于以上概念,反观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十余年,在孤立系统的普及和上发展迅猛,已基本满足了代替手工进行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在电算化会计信息共享方面的发展却非常欠缺。会计信息在部分间、在上下级单位间、在社会各相关权益人间的交流,甚至比手工会计时期更艰难!必须在系统间对同一数字化信息再通过人工解读、转换、重新录进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工资核算系统无法直接利用人事劳资治理系统数据、上级部分的报表汇总系统与本单位的报表天生系统脱节等等,不一而足。
对同一数据源的重复录进,不仅仅是对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增大了数据的差错率,降低了会计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其要比表面上深远得多。
三、题目的和解决题目的途径。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机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我国计算机均匀应用水平低,技术发展相对滞后,通讯基础设施薄弱等。但除此之外,更有人的熟悉和行为模式上的原因,即与此相关的各阶层,普遍缺乏会计信息社会化意识,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信息共享题目熟悉不足,产生盲点,进而在本位工作中忽略了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的特殊要求。
首先是制定会计制度和规范会计电算化行为的权力部分和权威机构,在注重制度的行业适用性和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正当性、安全性的同时,相对忽略了电算化会计信息交流所要求的信息规范性和一致性。其次是各财务软件开发商,较重视系统核算功能方面的完善,而较少顾及信息交流与通讯功能的开发及与其他系统兼容性的。再次是财会职员本身,只局限于本职核算工作的要求设计原始资料的录进和加工结果的输出,对怎样利用他人的数据为自己服务和怎样以自己的信息产品服务于他人都熟悉不足。
应当指出,在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题目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以为信息共享必须以计算机网络为充分必要条件,有了这一基础,信息共享会而然得以实现,没有这一条件,就无信息共享可言。
笔者以为,情况恰好与此相反,事实上,设施仅仅是为信息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人的因素,才是得以解决的关键。大量的、基础的、关键性的工作是与网络技术无关的,是只关乎人们的认知和行为的,是应当在技术实现之前就要作好的。这方面的工作做的好,即使在无网络环境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实现信息的便捷交流;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好,则无论网络设施如何发达,前述电子会计信息交流上的尴尬都会依然存在。
这些先行性的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涉及到与电算化会计有关的至少三个层面:
首先是制订会计政策和规范的机构或社团,肩负着规范和引导会计职员和系统研制开发职员的责任,在会计职员对信息共享熟悉不足、开发商缺少必要的利益驱动的情况下,政府和权威机构为其创造条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首先在制度制订伊始,就应当考虑电算化会计信息在社会范围内交流的需要,力求制度中的名词、代码、元素、表式做到精确、规范、同一,以利于社会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如各行业同一性质的科目名力求一致,同一科目名的科目代码力求一致,同名报表格式力求一致,同一报表元素在表中、帐中和表间含义力求一致等等。另一方面,在对会计软件提出安全、正当、可用性要求的同时,对其数据的输进、输出提出必要规范,如规定必须提供标准格式的、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光磁介质的对外会计信息,主要会计报表必须能够被几种通用的办公软件正确识别,孤立系统必须留有用户级的输进输出接口等。
在软件开发商方面应留意保持软件产品的前瞻性,摒弃狭隘的市场观和短视行为,公然部分文件结构与数据标准,积极将产品从自闭型软件向兼容型、开放型软件过渡,从核算型软件向治理型软件、决策支持型软件过渡。首先是产品定位,应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经济治理诸系统的核心与基础,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来开发。在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有机联系,建立信息的放射与回回机制,尽量减少系统间用户真个数据重录与迂回。其次是在功能设计上,尽量考虑软件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设计中应包括必要的按用户要求格式导进导出数据的功能、网络共享和远程通讯功能、二次开发和可与第三方产品作兼容性组合等功能,以利于数据收发和交流。其三,应积极开展行业内联合与交流,形成一套系统间信息交换标准和内部数据格式约定,使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更易于实现。所有这些,对于增强软件可用性、降低业内本钱、促进行业、扩大用户市场也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用户方面,应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会计为治理服务、为相关权益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究竟,会计的终极意义不在于产出会计信息,而在于会计信息的再利用,为社会各相关方面的经济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作为会计职员,一方面不能只囿于本环节、本系统度量信息的出进量,必须站在全面经济治理与服务的高度,设计系统的原始数据录进需求和系统产出需求,避免相关系统必要信息在本环节的缺失。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软件的功能,积极进行二次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减少数据资料在系统间无谓的重复录进。与此同时,作为用户方面的领导,则应给予机网络建设以充分重视,大力普及与进步会计职员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能,给电算化会计信息共享创造物质和技术上的条件。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和会计电算化的深进发展,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资源共享题目,会越来越显得突出和急迫。这是个社会性的大课题,涉及到与此有关的很多方面,需要社会的共叫,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的努力。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九
(一)。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
指导教师:翟伟芳。
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网上书城――前台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internet在中国的普及,中国人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网络缩小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电子商务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网上购物作为一种崭新的消费模式更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网上书城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有了迅速的发展。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动态的、交互的在线购书的网站[1]。通俗地讲,我们可以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利用internet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专业地讲,它是交易双方从洽谈、签约以及贷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通过internet、web和购物界面技术化的b2c模式。实现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方面的内容。
网上购物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给商业流通领域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变革。网上购物的真正受益者是消费者。网上书店价格优惠、省去路上的时间、搜索方便、货比三家、信息传递成本低廉、界面直观、信息量大、更新更快。跨地域买到你想要的,但是在身边书店买不到的书!其次,对于商家来说,网上销售无库存压力、经营成本低、行销网络广,没有地区的限制、快速有效的信息化客户服务,并且可以拿到在传统购物中所很难得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更深层次的用户价值和忠诚度等。再次,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
我国网上书店首先起步晚、数量少。最早的网上书店是中国书店,建立于1995年,而后至新华书店才建立网上书店。其次起步低,模式少。评选出总体竞争力前5名网上书店是:当当网上书店、中国寻书网、上海书城网上书店、博库网上书店、全国购书网。再次,分布极不平衡。网上书店基本上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地区,以及上海为中心的地区和广东为中心的地区。
国外现状:
国外网上书店主要分布在欧美等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起步早、规模大、发展快、数量多等,其中在90年代末期国外已有网上书店1000多家。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它为读者提供了方便舒适的网上购物环境,丰富的图书品种(达310万以上),优惠的价格(折扣率从20%到50%),完善的金融结算制度,以及高效率的配送服务,并且实现了零库存运转。自1995年7月亚马逊书店卖出第一本书起,它的销售总额直线上升,19销售额即达1.48亿美元,为的9.3倍,猛增到5.4亿美元,增幅达365%。美国有许多图书馆,例如:纽约皇后区图书馆的新书就是从borders网上书店订购。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网站提供前台与后台服务功能,前台面对客户的购物全过程,后台系统是针对系统管理员的,主要实现对网站信息的维护。
我主要负责实现了注册与登录、图书多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选购图书、用户下单、生成订单、收藏架功能,设置公告栏,用户自身信息管理,反馈意见等功能。主要实现界面有网站首页、新品上架、排行榜、特价图书、推荐图书界面及用户服务界面功能的设置处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sp与ado技术构建网络购书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优越性[4]。
四、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年11月7日至20**年12月20日)收集资料,建立数据模型;
第二阶段(20**年12月21日至20**年3月20日)开发软件;
第三阶段(20**年3月21日至20**年4月10日)测试、评估、修改;
第四阶段(20**年4月11日至20**年5月1日)完成设计,撰写论文初稿;
第五阶段(20**年5月2日至20**年5月15日)修改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五、论文的预期结果(成果)。
本系统希望通过构建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利用日益繁荣的互联网,为传统的书店打造一个新的销售平台。本系统希望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对书店的进、存、销等环节进行管理,以达到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服务能力的提高,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工作人员利用率的提高等目标[5]。
功能方面:图书信息管理、图书浏览检索、会员信息管理、购物车管理、订单管理。
安全与保密要求方面:书店中所有的图书能够供用户随时查阅;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由用户自己修改,添加;书店图书的信息只能由书店管理人员添加,修改;所有注册用户信息只能由书店管理人员查询,保护用户信息,实现安全放心的交易。
参考文献。
[1]石志国崔林。asp动态网站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年1月。
[2]mohammadjafartarokh,javadsoroor.supplychai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criticalfailurefactors.ieee,20**,:425-431.
[3]白海波刘宝龙欧阳冀茗。中文版dreamweaver8+asp构造动态网站实例与操作。兵器工业出版社,20**年3月。
[4]吕洋波。dreamweaver+asp动态网站开发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年06月。
[5]管西京。asp+sqlserver动态网站案例开发学习笔记。电子工业出版社。05月。
[6]王萍萍李晓娜孙更新。asp+dreamweaver动态网站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8月。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
(一)科学意义:
就网上书店系统而言,由于网络已经覆盖全球,信息量大而独具优势。对于读者来说,网上书店近在咫尺,并且永不下班关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查询和订购图书,读者无需亲临书店,只要坐在电脑前,开机上网即可买到所需书籍,而且读者的挑选余地也大多了,检索也很方便。网上书店节省了大量时间,这对于那些没有时间经常逛传统书店或其住所离传统书店较远的读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书籍作为一种商品,由于其标准简单、价格便宜,而被公认为最适合在网上进行交易的直销商品之一。所以,许多的电子商务公司都涉足图书销售业务;而许多的出版发行商也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图书的电子交易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世界第一家网上书店――亚马逊网上书店创立于1995年。与国外网上书店相比,我国网上书店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从起步时间来看,我国的电子商务并不落后于国外,早在就成立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书店――中国现代书店。网上业务开始到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95年到19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网上书店还比较新颖,属于萌芽段。至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属于网上的发展阶段。随着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神奇扩张和纳斯达克股市上网络股的莫大魅力,国内的实体书店、出版社、学术团体和其他企业纷纷开设网上书店。2000年开始,网上书店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网上书店的竞争较为激烈,优胜劣汰的竞争结果使网上书店进入第一个兴盛时期。,我国的网上书店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以销售实体图书为主业的网上书店经营的同时,一批从事网络原创作品开发和销售的网上书店也蓬勃发展起来,网上出版也开始兴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到目前为止,卓越网和当当网成为我国运营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网上书店典范。
(三)发展趋向。
根据7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环境的改善,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329万人,有25.0%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比较国外的发展状况,韩国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为57.3%,美国为66%,均高于中国网络购物的使用率,中国应着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电子商务中处于极其重要地位的网上书店,也必然前景广阔。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读者被其超低的折扣吸引,选择网上购书。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宋体,小四号)。
(一)研究的目的。
开发一个网上书店,让大家通过网络的渠道方便、廉价、高效地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
(二)研究的内容。
我们这次研究的内容全部采用web方式展现出来,由前台操作和后台管理两部分构成,前台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后台主要完成系统各项功能。后台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为:
1.图书查询:当客户进入网上书店时,应该在主页面中分类显示最新的书目信息,以供客户选择所需的图书,同时也应提供按照图书名臣,或者作者信息快速查询所需书目信息的功能。
2.购物车管理:当客户选择购买图书产品时,应该能够将对应图书信息,例如:价格,数量记录到相应的购物车中,并允许客户返回书目查询页面,选择其他商品。
3.订单处理:对应客户购买图书商品信息的需求时,在确定了所购买图书商品的价格,数量等信息后,提示用户选择对于的送货方式及付款方式,最终生成对应的订单记录,以便于网站配货人员依据订单信息进行后续的出货,送货的处理。
4.会员注册:为了能够实现图书商品的购买,需要管理客户的相关联系方式,送货地点等相关信息。
(三)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图书查询模块,购物车管理模块,订单处理模块,会员注册模块。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拟采用如下解决方法:
1.由于书籍品种繁多,为了便于实现书目信息的分类显示特拟建立图书分类基本信息表,在分类表中有两个字段,第一个字段是书籍id号,第二个字段是书籍类别号;通过书籍的类别号,顾客就可以对书籍进行有效查找。
2.用户选择购买某种图书商品之后,系统应该显示用户购物车中现有的所有购买记录。同时提供更新购物车的操作界面,可以输入购买数量或者选择删除购买记录。此外,也可以继续购书,返回网上书店主页面继续购书,或者清空购物车。如果用户确认去收银台,则可以单击结算付款按钮跳转到用户登录界面进行登录。
3.在用户注册页面中,用户可以在表单中输入对应的注册信息,在单击注册按钮后,将提交请求,同时提交新用户的相关注册信息,以便于进行后续新用户注册的处理。
四、研究工作进度:(宋体,小四号)。
5-7周:阅读与网上书店系统相关的文献,了解当前发展现状;做好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
8-13周:运用开发工具进行具体的软件编程,实现网上书店系统的各项功能。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邵丽萍。动态网页制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3~105。
2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87。
5李宁。javaweb开发大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9~135。
7郝安林,王伟平,张明亮。jsp从精通到入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5~127。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一
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其中,资产计价就要用货币数额来确定和表现各个资产项目的获取、使用和结存;而损益决定则是指通过量化和比较来确定经济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转移、消耗或折耗同所产生结果之间的数量差。
从上述会计计量的概述中可知,影响会计计量的主要因素是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而计量单位的差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大,所以这里就主要讨论在不同的计量属性模式下,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按照资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的偿还负债与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物价变动是当今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不可改变的形势,物价变动使历史成本计价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有用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如果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相对于实际的要小。而来自销售收入的现金会被日益增加的资产重置成本所耗用,反映在损益表上,就有可能使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入不敷出的境况。
2、重置成本计量模式下。
简单而言,重置成本就是指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购买或建造出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花费的全部成本乘以该资产的成新率之后的价值。从重置成本的含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重置成本的确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有一些资产随着技术的进步被淘汰了,只能根据与其相似的资产确定其重置成本,然而,相似的资产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企业选择不同的相似资产确定的重置成本也会不同,这就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另一方面,成新率是需要估计出来的,估计的准确性会因为专业知识程度和经验丰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专家估计出的'结果也难免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可变现净值计量模式下。
可变现净值一般仅在财务报告日对企业持有的存货资产作价值审核时使用。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在计算可变现净值时,存货的售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的金额确定都需要估计,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4、现值计量模式下。
在企业实务中资产负债采用现值计量模式的情况并不多,企业会发生一些涉及到资金的分期收取或支付的经济业务,这时就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用现值计量模式。此类业务发生涉及的是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的确认。运用现值进行计量时,是将资产或负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或流出量进行折现,并将这个折现额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进行计量。折现额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其中npv表示折现额,ncf表示第1年产生的净现金流量,r为折现率,n表示期限。该公式表明折现额只是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结合,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估计值,折现率也可以是某个随意的利率。这样,得出来的现值,不可能个个都准确并且与决策有关,这表明折现额是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和准确性要求的。
5、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所谓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情况下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用公允价值对企业的会计要素进行列示,存在很多人为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当资产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将该项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此时的公允价值不仅只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近似的、模糊的反映,而且还是对企业未来事项的反映,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很难得到保证的;而且,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许多非市场因素仍然对市场起着干扰作用,各种资产价格难以真正反映其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所以即便是资产存在活跃或者相对活跃的市场,很多情况下也只能通过估计得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直接按照其交易价格确定,大量的估计误差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必然削弱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展望。
当前,我国在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适度、谨慎和有条件地引入公允价值。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会计实务界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个“两难”困境:既要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又要考虑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也是在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中选择,然而无论是单独依靠哪一种会计计量模式都无法既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又顾全到其相关性,所以,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才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二
测土平衡施肥是生产高档精品苹果的基础,也是经济高效使用肥料的基本手段.作者通过10余年测土配肥的研究,初步出苹果园取土、评价、配肥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在烟台、威海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作者:于忠范马文华倪寿山周德作者单位:于忠范(烟台圣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65500)。
马文华,倪寿山,周德(莱山区农业局)。
刊名:烟台果树英文刊名:yantaifruits年,卷(期):“”(2)分类号:s6关键词: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三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日益关注,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也必然地成为众矢之的,引起广泛的.讨论.要求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呼声,多年前就有,而今尤甚.笔者以为,毕业论文的去留,是事关大学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价值取向等极为根本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有些结论.在此,笔者愿意介绍一点国外情况,与大家分享.
作者:潘艺林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高教所刊名:软件工程师英文刊名:softwareengineer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四
[摘要]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显得突出,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着重从会计的角度去认识人类的环境问题。
本文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计量方法的理论基础及选用原则的分析出发,对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环境会计;计量方法;选用原则。
随着人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深入,自20世纪70年代起,环境会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由于环境会计中矿藏、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物种、工业三废等要素在价值确定上的特殊性,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在环境会计计量的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其计量又是决定环境信息能否通过会计系统得以揭示的关键性环节,亦是环境会计从理论研究走向实务应用的重要方面。
因此,必须根据环境会计要素的特点,对环境会计的计量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
环境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所反映和控制的对象是全部自然资源环境。
根据会计研究的原则,只要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会计就应对之记录并加以核算和反映。
然而作为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虽然大多经历了自然界千百万年的演变,但依据劳动价值理论,却没有劳动创造的价值和交换中形成的、反映价值的价格,虽有使用价值,却无法计量。
经过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准确地给环境会计计量对象计量,必须准确把握其以下几个特点。
(一)效用性。
从其表象来看,环境会计要素中有许多并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其价值和价格不是通过交换形成的,但它们对人类却有不可或缺的效用,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如新鲜、干净的空气和水等,人类等生物离开了它们将无法存活,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效用性是指环境资源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人类消费环境资源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二)稀缺性。
环境资源的数量虽然极大,但相对于无止境的人类需求来说总是有限的,更何况许多环境资源还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环境资源的供给不可能无限满足人们的需求。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越来越多,很多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三)替代性。
在环境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类要维持其效用,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替代物品,使环境资源具有替代性的特点。
(四)非交易性。
由于没有完善的环境资源市场机制,很多环境资源是不能够交换的,不能采用市场价,必须借鉴一定的数学方法来加以确定。
二、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理论基础及选用原则。
从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等特点来看,环境会计必须建立能够计量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物品的价值理论。
如前所述,虽然环境会计要素中有相当部分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没有交换形成的价值与价格,却对人类有一定的效用。
同时,这种效用性又是与稀缺性结合在一起的。
譬如:土地是有效用的,在未开垦时本来可以自由使用,但是随着人类的繁衍与经济的发展,它却成了稀缺资源,使用必须付出代价。
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环境资源的效用性构成了环境资源的价值源泉,而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必须引进边际概念。
另外,在环境资源价格的确定上可以依据其替代性和非交易性借鉴数学方法加以决定。
从而从根本上奠定环境会计计量方法必须建立在边际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包含劳动结晶的环境诸要素,按劳动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计量;对于不是劳动结晶的环境要素,按边际价值理论建立的计量方法计量,结合应用会计学的.现有计量方法与环境学的技术评价方法。
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决定其计量方法的选用除应遵循会计一般性原则外,还应根据环境会计的特点强调可操作性、可靠性与相关性、重要性与成本效益性等原则。
在计量方法的选用上不能一味地追求精确,而忽视了可操作性。
应尽可能选择简单易懂,又不影响计算准确的方法。
在充分估计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模糊性、主观性等特征对信息的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确保环境会计信息必要的可靠性。
三、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
国内外对于会计绩效计量的方法有很多种,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特性也对其计量方法的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者借鉴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些计量方法,对其加以归纳总结,认为环境会计计量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
(一)直接市场法。
所谓直接市场法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引起的,并可以观察和量度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测算,度量被评价的环境质量到环境标准之间的变动,然后直接运用市场价格对这一变动的条件或结果进行测算的一类方法。
主要包括生产率变动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预防性支出法、重置成本法等。
1.生产率变动法。
它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影响的方法。
这种方法把环境质量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其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
而价格和产量的变化是可以观察到并可以测量的。
从而将生产率的变动转由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来计量。
这样,就可以利用市场价格计算出自然环境资源变化发生的经济损失或实现的经济收益。
如空气污染可能增加机器设备的腐蚀和损坏,从而降低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可以保持甚至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等。
2.人力资本法,又称收入损失法。
即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状况的损害和生产劳动能力的下降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害,同时也可以用减少的这种损害来估量污染治理的收益。
它是用收入的损失去估价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的成本,是专门用于评估计量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方法。
根据这一理论,米山在他的论文中对于一个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活到年,由于污染而于年过早死亡的人所损失的劳动力的价值是这样描述的:
式中:yt-为预期个人在第年内扣除非人力资本收入的总收入;
ptt-活到第年的概率;
r-为预计到第年有效的社会贴现率。
3.机会成本法。
它是指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资源使用的成本的计量方法。
即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来衡量环境质量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和收益。
例如,保护国家公园,禁止砍伐树木的价值,不是直接用保护资源的收益来测量,而是用为了保护资源而牺牲的最大的替代选择的价值去测量。
这种方法在实际中使用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比较难以准确测量。
如果最终确定的机会成本不全面,会对最终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4.预防性支出法。
它是指将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做出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的最小成本来予以计量的方法。
例如,由于水资源被污染,很多人不得不购买矿泉水作为饮用水,则购买矿泉水的支出就可以用来作为估计人们对水资源污染危害的评价。
5.重置成本法,又称恢复成本法。
该方法是指人们由于环境危害而用损坏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新购置费用来估算消除这一环境危害所带来的效益,以恢复或更新的费用作为污染企业的社会成本的计量方法。
但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市场价格,在此种情况下则不便于运用直接市场法。
(二)替代市场法。
按照环境经济学所述,对所衡量的目标不宜采用市场价值时,应该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予以估计和测算。
因此,所谓替代市场法是指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来衡量环境变化的方法,又称间接市场法。
它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有3种形式。
1.资产价值法。
这种方法认为,环境质量是影响资产价值的一个因素,当其他影响资产价值的因素都不发生变化时,环境质量变化导致的资产价值的变化量就可以作为环境质量变化的损失或收益。
2.工资差额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环境质量不同情况下的工人的工资差额来估计环境质量变化的损失和收益。
3.旅行费用法。
这种方法认为,对于环境质量变化对公园、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的影响,可以使用人们旅行费用的变更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损失和收益。
尽管替代市场法能够利用直接市场法所无法利用的信息,寻找间接反映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商品和劳务。
但是,由于存在着诸多因素对商品、劳务的综合影响,所以,采用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依托一些假设。
譬如资产价值法要在“其他影响资产价值的因素都不发生变化”的假设下才能成立;而工资差额法则只将工人的工资数额作为环境质量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或损失未免有些偏颇。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在直接市场法确实无法使用时,才考虑使用替代市场法。
(三)假想市场法。
当环境状况的变化甚至连通过间接地观察市场行为都不能估价时,只好靠建立假想市场的方法来解决。
意愿调查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它是指如果找不到环境质量恶化导致的可以观察和量度的结果,就可以通过对有关方面的专家或者是具体的环境资源的使用者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愿望,或者通过对被评估者进行直接调查,了解被评估者的受偿意愿,然后采用统计等方法对环境资源等资产的价值予以估计和计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得到实际中的第一手资料,能得出最切合实际的结论。
但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调查成本,如果调查研究所得到的收益小于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成本,则是得不偿失的。
总之,如何对环境会计诸要素进行计量是环境会计的难题,也是环境会计研究的重点。
以上是笔者结合环境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借鉴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理统计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进行的几点思索,其能否在实践中完善并推广应用,还有待大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李姝.浅谈我国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j].经济问题,,(1).
[3]苏亚然.环境会计计量方法探讨[j].经济论坛,2004,(9).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五
财务会计是一个对外提供通用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会计信息对于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决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信息必须相关、可靠。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和健康。但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尤为严重,已经对证券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而这些会计信息失真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政策的选择有关。
一、财务会计信息。
从信息论角度出发,财务会计是一个对外提供通用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系统,而该系统主要的信息载体是财务报表,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会计确认与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再次确认和计量都基于对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1]。企业如果不能审慎地从法规允许的若干备选方案中进行适当的选择,就无法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和客观的揭示。因此,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财务信息揭示的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务信息的作用日趋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但与此相对的是,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尤为严重。例如,,财政部对全国110家企业的会计状况进行抽查,结果有102家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收入、费用不实的金额近达25亿元,导致虚假利润13.88亿元:其中企业会计报表利润与检查核实利润相差一倍以上的竟达41家,约占抽查总数的40%。此外,层出不穷的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事件,如琼民源、红光实业等,以及虚假信息掩饰下的恶性扩张的破灭,如广东国投、海南发展的破产倒闭[2]。均从多个侧面折射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这些会计信息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和管理当局利用可选择的会计政策进行利润操纵有关,正因为如此,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成为了界和实务界讨论较多的话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
1.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具有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或根据需要改变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权利。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会计政策选择是在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下满足管理人员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需求,它实质上是管理者的行为;其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将会影响企业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数据;其三,对会计政策选择合理性的判断缺乏可能量化的客观性依据。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就提出了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三个指导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重大性原则[3]。这些指导原则都属主观的定性原则,缺乏定量性。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要素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各环节的整个会计过程,它不单纯是会计技术、方法问题,它是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处理、协调各利害关系的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2.成果回顾。关于会计政策选择,西方会计研究者通过对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期会计政策研究的主要命题集中于证明无效应假说和机械性假说;到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命题转而证明分红计划、债务契约和成本这三个实证会计的最重要的假设。90年代则主要是集中于会计选择动机类型即有效契约(效率)型和机会主义型。此外,基于具体项目对会计选择在行为方面的解释以及对决策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但是实证会计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理论基础和假设的'差别较大,因此结论的差别也较大。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会计实务规范的逐渐完善,这一论题也逐渐受到学术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视。95年前的研究较少,95年后研究增多,而且有从一般性问题到具体问题增加的趋势[4]。这些研究对于揭露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问题、防范企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利润操纵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还有助于有效减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盲目性、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决策水平。
1.不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和滥用会计政策都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只是前者是在合法合规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一种合法失真。会计规范可能允许信息提供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由此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产生与客观情况不同的偏离,当偏离程度很大以至于造成决策人失误或给报表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时,就形成会计信息失真,这种失真和滥用会计政策造成的失真相比,具有更加隐蔽的特点。由于它是合法合规的,所以在一般会计监督中不容易被发现。这种失真同样有危害性,而且由于它不易被明确指出,直至问题暴露时,可能已经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应该慎重对待。
2.会计政策选择目标是会计目标和会计选择行为动机两个变量决定的。会计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和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辨证统一。因为如实、客观反映受托责任的目的也是为了便于委托人做出决策,对决策有用。可靠性是为相关性服务的再可靠的会计信息如果与决策不相关,也就没有使用价值,而不可靠的会计信息难以想象会有决策相关性。
按道理来说,会计政策变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从而便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更恰当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如上,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结果往往导致当期利润增加,且多对一些重要的指标产生微妙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断企业往往是处于一定的动机来变更会计政策的。
当目标这一变量处于决定地位,而会计选择行为动机处于次要作用时,说明会计环境是良好的,会计行为规范机制健全、有效,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得到有效的约束,此时,会计目标的实现与会计政策选择一致,可以满足会计行为主体的需求,那么会计行为目标成了会计目标的内化激励机制,会计目标顺利转化为会计行为目标,指导会计行为向合理化、规范化方向。相反地,当会计选择动机这一变量起主要决定作用,而会计目标处于次要地位,说明会计环境是不良的,会计行为规范机制不健全或无效,会计选择动机失控,此时,会计目标的实现与会计选择动机相背离,不能满足会计选择的需求,会计选择动机就会干扰会计目标向会计选择目标转化,会计选择目标与会计目标发生严重偏离,无对会计选择进行正确的指导、规范。因此,会计目标是否能顺利转化为会计选择目标,会计选择目标是否能有效地指导、规范会计行为,关键取决于对会计选择动机进行有效约束,让会计选择动机这一变量对会计选择目标起次要作用[5]。
如上,管理当局由于出于种种动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往往和会计目标相背离,而会计行为动机又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所决定的,所以完善内部机制、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是优化企业会计选择行为的根本途径。这也为寻找解决会计数据失真、规范会计行为提供了依据。
四、对我国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限的扩大,对会计政策选择逐渐成为日常会计工作。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和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会计政策的选择往往不尽人意。而且在上市公司中,更突出的是对会计政策选择成为了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节盈余主要是通过变更的方式来实现的。会计政策变更即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变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求;(2)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前者属于强制性变更,处理应该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执行:后者属于自愿性变更。准则规定,对于自愿性变更,如能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数,就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并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一并作调整,但不需要编制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如果不能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就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6]。
如前所述,会计政策的不当选择,将会严重影响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扰乱成长中的资本市场、妨害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并且在企业的经营、财务和市场诸方面孕育着重大风险。因此,需要加强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从而有效减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盲目性、防范企业利用会计政策进行财务信息揭示操纵,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7]。
1.我国上市公司的有特色的会计选择是和上市公司所处特色环境紧密相连的。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从宏观如会计准则制定到微观如公司治理来规范。
2.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企业将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予以充分披露,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据此解释和消除企业间不可比因素。6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了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应该披露以下事项(1)会计政策变更的和理由,(2)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3)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但是,在191月到4月公布的年报中,许多上市公司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现已被《企业会计制度》所取代)调整了会计政策,只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本期利润下降或亏损系执行新的会计制度所致,但却没有按照《准则》规定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或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使投资者无法弄清会计政策变更对利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8]。因此,加强信息披露,和准则相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待完善。从上市公司会计规范本身来看,包括有关法律、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等都噬待补充、制定、修正和完善。从上市公司会计规范的贯彻实施来看,仍然存在着执法不严、处罚不力的突出问题和障碍。
在会计信息市场中,交易对象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股东、债权人、政府与一些中介机构等),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是企业管理当局。应该说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会计信息供给的动因之一。在我国,由于所有者缺位、所有者虚化等原因,作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最大使用者的国家,会计信息需求的动力很小。就一些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数量有限,职业水平不高,许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没有较深的理解,甚至根本看不懂会计报表。因此,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供给的影响很小。从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联系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还不完善。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因盲目追求投资机会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严重不足,这就为会计政策选择留下空间。因此,要推动管理当局审慎的选择会计政策,就需要提高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培育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方。
4.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根据企业治理结构理论,股东会拥有出资所有权,董事会拥有法人财产权,经理人员拥有法人代理权,监事会有出资监督权。在我国,应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的职能,强化股东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的变更、变更的理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会计影响应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各利益相关方或监事会对所采用的不合理的会计政策有权要求管理当局做出解释或予以调整。
5.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虽然会计政策选择权是由管理当局来掌握,但是会计人员亦会参与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中。而且在很大方面,会计政策选择合理程度与会计人员的判断能力相关。例如对于收入确认的三个原则不深入理解将可能导致会计政策的误用,从而影响会计政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六
一、环境会计的重要性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环境保护会计,它是企业会计的新兴分支,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和自然环境破坏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作者:史红梅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环保局刊名:大众理财顾问英文刊名:popularfinancing年,卷(期):20xx“”(10)分类号:f2关键词: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治理策略的改变,美国环保局(usepa)在环境治理会计方面提出了很多环境会计方面的报告,如1995年的《作为企业治理工具的环境会计进门》,的《绿色股利-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的关系》,在资产预算方面还涉及了全部本钱评价法(tcm)。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也于1994年提出《环境业绩报告》。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环境治理会计的在很多国家的政府支持下展开了,如德国联邦环境部和联邦环保局于颁布了一套环境治理会计的手册,联合国也成立了“改进政府在推动环境治理会计中的作用”专家工作组,在4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第9次大会上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为主题进行了报告。
环境治理会计在方法上,鉴戒吸收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采用了规范研究、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实践中、概括企业环境会计的成功经验,并形成环境治理会计的。
二、我国企业的环境治理与环境治理会计。
环境治理会计是传统会计信息治理和控制手段在环境治理中的,是环境治理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改进、实现环境治理控制的不可或缺重要信息输进。
在我国,无论是当前的环境治理会计制度,还是企业自愿实施的环境治理体系,都不能离开环境治理会计的信息支持,主要表现为:
1.对于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在编制经济可行性报告时,需要同时对环境损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反映,从而把环境因素纳进投资决策中,这需要使用环境治理会计信息。
2.在iso14001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企业要制定环境目标,展开初始环境评审,以辨别环境因素,在此过程中要对企业的活动和过程进行寿命周期分析,考虑过往、现在和将来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接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便确保重要的环境因素。
3.要是环境行为得到控制,必须有一定的考核制度。
治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特点。
20世纪中期,治理会计完成了从执行性治理会计向决策性治理会计的转变后,又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创新,使现代治理会计从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提到一个新的水平。现代治理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的对内深化与向外扩展并举。
战略治理会计是现代治理会计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要求企业总体性的竞争战略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单位、各个环节的经营战略相结合,并将新兴的、先进的治理方法和技术贯彻始终,能卓有成效地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产品生命周期本钱,超出传统的只从产品的生产企业看本钱,而扩展到同时从产品的使用者看本钱题目,实现了本钱的企业观向观转变:“目标本钱计算法”与“kaizen本钱计算法”相结合的整个程序,也是现代治理会计研究内容“对内深化”与“向外扩展”并举的具体体现。
二、应用的指标从滞后性向前导性转变。
治理会计重在面向未来,所用的指标必须从滞后性向前导性指标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它在企业治理中应有的职能。在企业的战略治理与战略治理会计中,领导者竞争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具体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竞争战略制定前的swot分析等,都是关系到企业盛衰、成败、生存、发展的前导性分析。
三、计量方式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相结合。
从计量的方式看,现代治理会计应用的指标,应实行“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有些指标在采用货币计量方式的同时,还要求采用多样化的非货币计量方式。非财务指标体系的组成包括:顾客导向方面、以人为中心方面和综合方面。
四、学科的性质更趋多学科化。
现代治理会计是一门以决策研究为核心的高度综合“软”的一个分支,是与治理融为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其性质与现代化治理的性质为转移,并随着现代治理会计性质的发展而发展。但就其根本的特性看,治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治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就不能只关注它的技术层面,更应把重点放在它的社会文化层面上。据此,现代治理会计的相关学科,可以区分三个层次,即上层、中间层和基础层。
五、决策支持模式从科学观向人文观转变。
治理决策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起着主导作用。治理会计是融治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因而其特性是依治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治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的知识(智力)成为最关键并居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在治理中要求把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放在第一位,在决策中相应地要求实行人文观的决策模式。
流程理念-治理会计的新增长点。
流程把企业的每一个行为划分为子流程、作业和任务,一直细分下往的行为链(作业链),同时分析这些行为的目的和必要性来划分责任单元。
一、流程的定义与内涵。
流程是一组有序工作作业所构成的一个结构化行为的总体,构成要素有:“一系列活动”、“输进”、“输出”。再把流程的概念具体到经济与治理领域中,即“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
流程由“一系列作业”构成,作业可以根据治理和考核的需求被无穷地划分下往,由流程到作业再到任务,直至一切都得以明确化。流程与作业的关系有以下两点:作业的性质体现出流程的性质和锁链效应。
流程的定义彻底忽略了企业的边界和组织结构的限制,把企业的边界彻底模糊化。价值链实在质上就是经过优化的作业链或流程。
二、流程理念对治理会计的影响。
流程把任何企业行为回结为一个个基本作业和任务,并把相应的治理、会计等辅助性功能回总为:利用某种流程对企业原有流程进行评估或重构以保证流程的正常运行和权责分明的业绩考核已成为治理会计中各个流域的交汇点,通过它治理会计达到了学科内部的整合和同一。
流程概念还是治理会计与其他学科的交汇点和交流的“语言”。
三、流程对本钱会计的.影响。
1.对学科理论体系的影响。流程理念改变了企业对本钱动因的选择。可以预期流程理念有希看促成治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相互同一。
2.对本钱核算和治理的影响。作业基础本钱法,以流程为导向。企业治理会计着重于描画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本钱、效率、时间等等,特别夸大区分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并进行两者之间的本钱数据对比分析。
3.准时生产制。是配合适时生产的本钱控制系统,流程的价值链观念的体现,是在流程的价值理论的引导下把时间概念引进了本钱会计,通过准时性消除非增值活动并进步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三、对业绩考评制度的影响。
对于业绩考评的首要影响是改变了考评的单元,企业中的考评转变为以流程中的作业或任务为单位。以平衡计分卡为例说明流程理念对业绩评估的影响。
四、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流程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内部控制的根本作用和运作方式更加明朗化。在流程理念的推动下,“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最优化、最简捷和最理性(合乎逻辑)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应是组织、项目和流程综合而成的三维立体结构。
知识经济条件下治理会计的新特点。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治理会计的基本特征。
由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从生产要素看,主要是由资源依靠型经济转变为知识(智力)依靠型经济,由此形成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治理会计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治理特征从物本治理向人本、智本治理发展。“以人为本”的治理系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所涉及的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丰富的感情世界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难以用精确的数据表现。人本治理更高一层次的以人的智力为核心的“智本治理”是一种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中心任务的治理。
毕业论文基于java篇十八
这个必须是按照导师布置的去做,具体案例分析在这里因为字数的原因说不清楚的,具体可以私信问嘛。
搜狐+诺基亚:网络营销完美双人舞。
……………………..
……………………..
摘自博推网。
企业文化案例之龙岩移动。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理念,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下述简称“龙岩移动”)成立九年来,运营收益高速增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省移动通信系统业务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唯一地市公司,成为区域通信市场的领导者。在龙岩移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获得多项多级别的荣誉称号:
2007年五一前夕,公司荣获福建省总工会颁发的“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并于6月份被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指定为“企业文化示范单位”。
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在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的快速发展中,龙岩移动的企业文化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较好地承袭和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理念体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中国移动新的战略对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对龙岩移动过去的文化积淀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有效提升公司文化管理水平和效率,龙岩移动决策层决定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视和疏理。经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多轮筛选,经过十多家著名企业文化咨询公司的慎重评比,龙岩移动最终选择在亚太地区享有盛誉、在企业文化咨询领域建树卓越的普智经盛咨询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据了解,普智经盛咨询公司在移动企业文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经和如广东移动、广州移动、广东移动客服中心等移动公司合作过企业文化咨询工作,因此本项目选择他们从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全面合作。
本次企业文化咨询工作的第一阶段是企业文化诊断评估工作,项目组对龙岩移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采用了内部访谈、案头分析、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龙岩移动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撰写了《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龙岩分公司企业文化诊断报告》。该报告基于普智经盛著名的企业文化诊断模型pcis诊断模型,对龙岩移动的文化理念、组织氛围、企业制度和企业形象进行了详尽诊断分析,并对调研诊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
诊断评估主要结论:
1、在统一的中国移动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下,龙岩移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特征。
(1)理念层面:首先从文化体系上看,龙岩移动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层次的企业文化体系,并结合公司实际衍生出了一系列公司工作文化体系;其次从文化内涵上,龙岩移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内涵已经不仅仅只被营销人员所理解和接受,它早已深入每个员工心中,并逐渐影响到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组织氛围等方方面面。
(2)行为层面:一方面从组织行为上看,在以市场导向文化的指引下,公司对市场保持着高度的敏感,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公司的运作流程,并把客户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另一方面从员工行为上看,上到公司的高层领导,下到最基层的一线员工都已经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并能通过自身行为很好的向广大客户传达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文化。
2、龙岩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经过了多年的积极探索后,正逐步实现由“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
(1)两大转变:观念转变方面,在经历了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的探索和深入开展后,龙岩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已经逐渐得以体现,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在企业文化推行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企业文化建设正逐渐实现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主体转变方面,文化建设的主体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或是某些领导,而是龙岩移动的全体员工。
(2)系统保障:组织保障方面,确立了由总经理亲自挂帅,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机及中心责任人参与的组织机构;硬件保障方面,通过建立“员工之家”,开通《闽西移动家园》报等方式为企业文化建设搭建平台;制度保障方面,通过文化积分机制的建立等把企业文化与员工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3)全面实施:总体目标方面,龙岩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早已不再是简单地从字面上让员工知晓企业的文化理念,而是把文化与管理、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文化的落地生根;总体规划方面,龙岩移动形成了“一个思路、三个层次、五种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集中建设方面,通过文化培训、文化案例、文娱活动等各种方式全面展开。
(1)文化促进业绩:客户规模方面,从分营时不足10万至2007年9月已突破百万;业务收入方面,由分营时1亿多元上升至2007年近8亿元;业务增长方面,保持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全省移动通信系统业务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唯一地市公司。
(3)文化提升形象: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争当优秀企业公民;外部公关方面,积极参与当地重大商业、文体、教育等会议或活动,全面提升龙岩移动的社会影响力。
4、在过去的九年中,龙岩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围绕如何实现“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变的总体思路,未来1-3年内龙岩移动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系统展开。
(1)文化提炼:从文化个性上,企业文化整体特征将从目前明显的“市场型”逐渐向“团队型”、“服务型”、“创新型”等方面转移;从理念提炼上,在继续传承集团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以在彰显集团文化共性的基础上提炼出龙岩移动的特色文化。
(2)文化落地:内化于心,主要通过文化培训、文化案例示范、文娱活动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员工从内心认同并接受公司文化;外显于形,主要是通过文化上墙、文化物质化、视觉化等方式把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显性化的方式展示给我们的员工及社会各界。
(3)文化深耕:文化行为化,通过把文化分解到员工行为规范的方式,使得文化成为员工行动的指南;文化管理化,把文化落实到我们日常的经营管理当中,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优化组织流程,强化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升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文化制度化,基于文化重新梳理我们的制度体系,并把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各项制度当中。
龙岩移动高层高度赞扬了企业文化诊断评估工作和成果,认为的确达到了科学、全面诊断评估龙岩移动企业文化之目的,其结论和建议严谨翔实、有的放矢,准确把握了龙岩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脉搏,为龙岩移动下一步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项目诊断评估后,项目组开始了下一阶段企业文化的提炼和实施阶段的工作。
本文地址:会计毕业论文案例分析我可以帮助您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780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