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在总结中要突出重点,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收获。3.这些总结范文包含了不同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一
本课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所以学习本文要了解一些游记文体的知识,要弄清作者的游踪,把握各峡特点和两岸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特点,是很关键的。
刘大杰先生的《巴东三峡》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三峡的雄壮与秀丽,感受到它的雄险,它是一座中国千年文化的山水画廊,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把握作者的游踪,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这是教学的重点。但历代文人游历三峡都是顺流而观,而刘大杰的《巴东三峡》却是逆流观写,而且主要是写三峡山险水急的特点,极状了形势的险恶,这就激发作者的一些想法,当社会环境恶劣,历史处于衰退时期我们如何去做?在描写三峡山水特点时还写了两处人文景观,三峡里的人文景观很多,可笔者却只写了昭君幼居,刘备托孤的典故,这是什么用意呢?胡人侵边,王昭君决然站起,逆身走进大漠,汉朝的历史因此而延续了百年。刘备托孤,敢逆吴魏,使天下终成三足之势,这些人物都敢于逆当时的历史潮流而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他们成为了历史上的两座丰碑。作者将敢逆潮而动的历史人物与三峡中的山险水急之景交织在一起写,旨在启迪人们,当历史处于衰退时期时,俊杰当敢逆潮而动,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应是《巴东三峡》的人文所在,也是将景和情融为一体、寓情于景的写作寓意,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把握三峡各景点的位置。同时也了解作者的游踪,在学生读课文时,出示三峡的景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把握三峡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主要利用表格,以合作探究方式找出,同时具体品味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感受三峡山险水急的特点,解决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突破,作者极状三峡山险水急的景物特点,但作者的情感寄托却是隐匿在昭君出塞和刘备托孤的典故中,这些人物对推动当时的社会历史起了重要作用,从而揭示出在历史处于危难时期俊杰当敢逆流而动,推动历史进步的文本。
这节课的设计,让学生不仅是和作者一起游历三峡,欣赏三峡的优美风景,更重要的是体会在游历山水中所包涵的人文精神,体会作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二
《三峡》这一课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通过三峡风光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直观的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通过采用五种不同的读课文方式,即加强了诵读,又不使学生觉得乏味,从而很快读懂、读通课文。
三、“品读:课文图片对对碰。请你用最美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环节用的好。通过图片与课文的对比阅读,使学生把枯燥的语言文字物化为美景,便于他们的课文背诵和理解。通过课文语言美读,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美的领略。
四、教学用语方面,做到了无一句废话,上下衔接特别流畅自然。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舒缓有度,做到胸有丘壑。
五、引导学生方法得当,点拨到位。学生通过引导,很快领会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了解抓住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一、时间掌握的不够好。生字词注音和重点词语解释方面浪费了时间,课前预习过的可以抓重点强调一下,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导致时间不够用。
二、因时间不够,最后写作拓展环节根本没有来得及展开,没有到达我预定的目的。
三、学生朗读比赛环节不够完美。完全可以让学生男女生,两人一人读一段,这样也可以达到考察诵读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节约时间。
四、我觉得我应该把翻译课文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而不应该糅合到分析课文中来进行,这样条理会更分明一些。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三
这篇课文按游览的时空顺序,描绘了作者在游船上所见的的沿途绮丽的三峡风光,听到的有关神女峰神奇而又美丽的传说,以及为三峡自然风光和葛洲坝工程发出的由衷赞叹。
教学这课,我采用的方法是:从整体入手,再回扣课文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
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入手,学生读句子,然后发问“作者这种美的享受是从哪些方面体会的?”给足学生读书时间,从而得出如下几个方面:
1.山水画;
2.船上所看到的景色;
3.巫山十二峰里的神女峰;
4.葛洲坝工程。再次给足学生读书时间,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与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值得让人欣慰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找出有关句子,还能充分地说明理由,如:他们在交流“船正慢慢地前进,突然,前面出现了两座峭壁,一左一右像是被江水推开的两扇大门,奔腾的长江就从中间冲了出来。”这句时,能从“大门”“冲”等词语中想象到奔腾的长江推开石壁的样子,体会到水流之急,来势凶猛。又如句子“船眼看就要撞在峭壁上,好多人不禁惊叫起来:”哎呀,危险!“但是就在这时候,船拐了个弯儿,山峰一下子就被甩到后边去了。”学生能从“甩”字,读取出船员驾驶技术的高超,也写出了游客们有惊无险的轻松与神奇。前半句还通过好多人的语言描写,写出了峭壁的险,这些信息都是学生通过读书截取到的。在抓重点句子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完后,又回归到结尾那句“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完成了整篇课文的学习,这样就避免了把文章弄得四分五裂,也减少了琐碎的追问和老师讲得太少的弊端。
整堂课的氛围浓烈,学生参与面广,能说的说了,平时不爱说的也说了,这说明学生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感觉是良好的。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四
传统文言文教学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的理解和落实,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课前准备时与学生自然聊天,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接着简明进行文学常识的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首先,通过配乐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读准字音,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指名学生仿读,其他同学评点。紧接着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及时组织小组交流,质疑释疑,疏通文意。三遍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地朗读课文了。这时,组织班内交流:你有什么困惑或收获?通过生生问答,教师明确,引导学生学习重要的文言词语。在通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三峡的美丽神奇的景象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到这里,实际上学生对文本已经深入其中了。
接下来,进入品读课文,赏析美景环节。通过展示画面,回顾文本优美语句,品味三峡景色的美丽。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喜欢作者笔下的什么景象,并再次组织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交流,后班内交流,水到渠成地生成三峡特点的概括。
最后,结合课堂内容,拓展延伸,进行课堂练笔指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从文本中探寻美点,用给定的句式写一段美点品析,引导学生用笔深化对三峡特点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综上,我认为,“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还要用“写”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在付诸笔端,学以致用,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面对《三峡》这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因此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我大胆地改变了过去串讲的形式,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诵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体会空谷传响的幽深,触景生情。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如果说《三峡》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么学《三峡》的人也与自然景观成为一体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从文本中探寻美点,用给定的句式写一段美点品析,就应该是信手拈来了,完成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课堂实践表明,学生的表现是完全可以比我们预设的要好的。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缺点和不足。比如,制作的课件突出了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却忽视了课堂的知识性,学生只回忆起部分内容,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理想。再比如,我的课堂语言不够凝练,“连绵不绝”一词重复使用了几次,还出现了口误现象。这些都提醒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经过此次课堂教学,我对课堂有了更多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收获,也有了更多的思索,我想我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同仁们的指导下不断成长进步。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五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三峡的秋景,让读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为了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我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图书、图片等收集和整理三峡的资料,使他们对三峡先有一些大概的了解,上课时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老师也做些补充。
教师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到了这些有价值的.问题:
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作者为什么要写三峡的秋天呢?
作者写了三峡秋天的哪些事物?
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度课文。通过读课文,学生都能回答课文我按时间的顺序写三峡的秋天。然后让他们分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汇报时,个小组的表现欲都强。
教学本课,我采用朗读贯穿全文的方法,以读触悟,感受作者巧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的景色特点。找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讨论最后一段能不能删掉,学生由于在读中有了一定的感悟,所以各抒己见,完成“我的视角”也得心应手。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六
应该是信手拈来了,完成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课堂实践表明,学生的表现是完全可以比我们预设的要好的。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缺点和不足。比如,制作的课件突出了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却忽视了课堂的知识性,学生只回忆起部分内容,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理想。再比如,我的课堂语言不够凝练,“连绵不绝”一词重复使用了几次,还出现了口误现象。这些都提醒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经过此次课堂教学,我对课堂有了更多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收获,也有了更多的思索,我想我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同仁们的指导下不断成长进步。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七
似乎难以找到设计的匠心,刻意的雕琢。它随心所欲,悠游自在,有太多的“不期而遇”和“无法预约的精彩”。仿佛在山中看尽了满眼的葱绿,突然间一道泉水,从高处一路自由自在地倾泻下来,叮叮淙淙,无拘无碍。这样的课,你无法用什么“法”或什么“式”来判定,它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洒脱。大开大合,空灵写意。使人不禁要问,到底要怎样的教学思想才会有这样的呈现?就算翻遍所有的教学论书籍,你也只能找到一个答案。那就是:成功的教学必定是心目中有“人”的教学。这个“人”不仅在老师的“目”中,还走进了老师的“心”中,更是占据这节课最“中心”的位置。这正是:把无限放在你的手上,永恒在那一刹那被收藏。
在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后,老师设计了一个重要环节——质疑问难。学生共提出十个问题,而教师的处理方式却是各不相同,千变万化。我们选取其中几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一起来看剖析:
学生一:“沿溯阻绝”和“绝巘多生怪柏”两句中“绝”的意思相同吗?
师:(板书并问大家)“沿溯阻绝”的“绝”是什么意思呢?有学生说:是“断”的意思。
师:那“绝巘”的“绝”呢?有学生说:是“极点”“极高”的意思。(把问题抛给学生,师生共同解答。)
学生二:为什么前面写山、写水,最后一段却写猿鸣?
师:谁能帮他解答一下?
生一:想突出三峡秋天的悲凉。
师:说得真好!三峡的秋天是悲凉的。(板书)作者选取典型的景物来表现出秋季的特征。(学生解答,教师提升。)
学生三:为什么详写夏?却略写春、冬?
师:详写了“夏”的什么?学生齐答:水。
师:(板书)那夏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生一:夏天的水最猛。
师:谁有补充?学生沉思,无应答。
师:那你觉得他说得对吗?学生依然沉思,无应答。
师:好!我们先把它放下,谁还有其它问题?(这是教学难点,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拆分为一个一个小问题,屡次遇难,暂且放下。)
学生四:“清荣峻茂”描写的哪些景物?
师:这四个字是描写哪些景物?
生:以清写水,以荣写树,以峻写山,以茂写草。
师:这四个字怎么翻译?可以翻译成八个字。
师生共同翻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师:真美,实在是很多趣味。所以读的时候要用感叹的语气!(示范读)大家试一下。(理解文意、翻译句子、指导朗读融为一体)
学生十:为什么课文写三峡风光不按春夏秋冬季节顺序写?却先写山?
生一:因为峡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水必有山嘛。
生二:那就按“山——春冬景色”写?
师:发出挑战了!
生三:因为峡重要的还是水,而不是山上的景色。
生四:山上的景色不能突出三峡最重要的特征。
生五:三峡的景色最特别的就在山和水,夏天的水又特别。
生:虽乘奔御风……(并解释)
师:白帝城,谁的诗?
生背诵:朝辞白帝彩云间……
师:播放图片,配合讲解,山高水道窄,涨水时上涌,流速就会?(极快)选中了最具特色的夏天的水来写,然后写春冬水特点相似一起写,最后写秋。
首先看学生的质疑。角度新,方位多,零散而肢解。可教师却不疾不徐,随即处理,即时梳理,对于不同问题给予不同的解决方式。若没有这样运筹帷幄的大智慧,想来是不敢在这样的精品课上全部放开,任由学生提问;若没有一种“还课堂以学生”的教育理念,是不会让学生这样无所顾忌地提出所想的。这个环节看似随意,却不是随心所欲的放任。而是对一切束缚学生个性、漠视学生权利、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规范”的藐视和反叛。看似随性,却又给学生指明了方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有关字、词、内容都可以。”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乐思方有思泉涌。教师敢放,学生就敢做。学生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地畅所欲言,正是因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创造、创新只产生于轻松的氛围。没错的。或许今天学生的十个问题中,还有些稍显“蜻蜓点水”,但是假以时日,必将在思维体操的任意驰骋中,逐步找寻到与世界的对接方式,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样的人,才是独立的人,有思想的人。而他们,就是我们的接班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再看教师的处理方式。十个问题中,对于基础知识问题(如问题一、五、六、七视频中有,上表没列举),教师直接抛给学生,学生问,学生答,即时解决。
对于需要提升的知识点,教师依然先让学生解答(如问题二:为什么前面写山、写水,最后一段却写猿鸣?学生答:为了突出三峡秋天的悲凉)。若这个问题到此就视为解决,的确是体现了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自学的,但是学生就只能停留在他们能够掌握的水平,而无法提升,教师也完全失去“导”的作用。此时,教师及时补充:“作者选取典型的景物来表现出秋季的特征。”上升到写作手法的指导,信手拈来,精当得体,自然更胜一筹!
更多问题的处理,最后都会回归到朗读的指导。本课是文言文,朗读是重中之重。老师在整堂课前20分钟里通过各种各样、有组织、有层次、循序渐进的朗读手法激发学生兴趣暂且不说,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也不忘强化朗读。(如问题四、五、八)学生讨论、理解文意后,教师总会问:“那我们该怎么读?”连朗读的方法也是由学生自己说出,教师绝不强加。停顿、重音一示范,学生更是学得有模有样。让人感觉似乎学生的任何问题,老师都能调动学生共同解决,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有倾向性地给予最好的方向性指导。使本来由学生“凌空”劈来的一剑,有了目的地。诚然,学生更敢于大胆地问,大胆地说,更敢于大胆地想。
我们常说:“一课一得”。若能“得”在课文的重难点上,那是再好不过了。但长期以来课文的重难点是谁定的?教学参考书,教师,而非学生。这节课的重难点却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三、十)。
学生提出的问题三:“为什么详写夏?却略写春、冬?”对于这个难点,教师先化难为易,把它分解为一个小问题:“详写了夏天的什么景物?”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水。而对于水迅猛的特点,谁能补充?无人应答。教师也不解答。只是换了个问话方式:“他说得对吗?”依然无人应答。教师也不答。这个环节看似出现了冷场,却是最改让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无法解答,教师如果直接包办代替,显然无益。而有些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课堂后还能剩下什么呢?但教师并不放弃,“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再次引导,又是无人应答。教师却说:“暂且放下。”是教师自己也不能解答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不说?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正在思考,留白——是尊重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敢放下?因为这个“结”此处没解开,一定会在下一个地方再次出现。果然如此,后面学生又提出了与这个重难点相关联的问题十:“为什么课文写三峡风光不按春夏秋冬季节顺序写?却先写山?”。
至此,学生提出的问题已经渐入佳境,深度已大大超越前面的问题三。若刚才的问题教师越俎代庖,又怎么会有这样闪亮的思维的火花?尊重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课堂小天地,思想大舞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然而教师何时“点”?何处“拨”?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能掌握最恰当的时机,适时出击。人和树一样,对它太殷勤了,就培养了它的惰性和依赖心理,根本经不起挫折的打击。你经常浇水施肥,树的根就只在地表浅处盘桓;反之,树就会拼命向下扎根寻求需要的水分和肥料。
于是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刚才无人应答的难点,现在引起了争执。这是无法预设的课堂,这些“不期的美丽”可遇而不可求。是教师呵护了学生不断探求的心,为学生铺设一张可以任意涂鸦的白纸。对于学生的争论,教师未置可否,反而火上浇油!(“发出挑战了!”)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当学生的思想正在熊熊燃烧时,教师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扑灭学生的思想火焰!
最后,教师由白帝城的地理位置,诗歌《早发白帝城》的回顾,多媒体图片配合,深入浅出地化解了难点,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举重若轻,有如行云流水,不知不觉中,教师进行了指导,学生得到了提升。
语文课就是一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关怀彰显力量。不着痕迹的细节,不遗余力的关怀,让我们有幸和教师一起品味着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八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在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师生对话交流,在交流对话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训――倡导探究性学习,一定可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我第一次执教《三峡》时(一班),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学生对问题感兴趣,讨论热烈,查阅资料积极,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课后细思,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二、经验――倡导对话,千万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下面是我第二次(二班)在教学《三峡》设计的“对话式阅读”教学与过程,课后反思,觉得就较好地体现了对话式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
(2)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4、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三峡?”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我开始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
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
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
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
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九
在《三峡之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能做到靠拢《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感受三峡一天中不同景色,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及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课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讲,多读,自读,自悟。在导入部分,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从来没有到过三峡的学生对三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初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能把握课文的明显的时间脉络,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细读课文部分,我在试教的时候,由于提问比较含糊,造成学生对问题的不理解,变成自己讲得太多,太细,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指导思想相违背。在这次教学中,我注意改进了这个方面,提问明确,故此,学生在这次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作为独立阅读课文,我还是讲得比较多,如果能再放手一些,全部让学生讲,那这节课会更加好。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我认为教师在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师生对话交流,在交流对话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就我在《三峡》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反思。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我第一次执教《三峡》时(一班),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 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学生对问题感兴趣,讨论热烈,查阅资料积极,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课后细思,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下面是我第二次(二班)在教学《三峡》设计的“对话式阅读” 教学与过程,课后反思,觉得就较好地体现了对话式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雪白的急流、碧
绿的潭水、飞奔的船只和凄异的猿啸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
(2)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4、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三峡?"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我开始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
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一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一、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时下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弄清字音,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我把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品读”的过程。因为我特别欣赏洪镇涛老师创导的“品读”教学法。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中力求立意高远,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玩味佳句,抓住文眼。
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许多学生都喜欢写三峡夏季水的画面。于是便抓住机会,诱发联想,想起一些与此地情景相似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夏季水流湍急,学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想到了许多写水的诗句。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
有的学生欣赏“清荣峻茂”的图景,于是课堂上对这四个字进行展开扩写,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四种图景描摹出来,结果,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扩写不满意,认为自己的扩写使原文那种深远的意境变得平淡了,好多丰富的内涵也没有了。经过比较,学生深深体会到了那种简洁、典雅的古代散文魅力所在。还有的学生喜欢秋季的凄清,面对两岸高峻的山岭,聆听悲哀婉转的猿的叫声,体会空谷传响的幽深,触景生情。这种直接面对文本的倾听和思考,拉近了学生与古代时空的距离,仿佛听到了作者旷远的呼唤,仿佛看到了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叹仰。如果说《三峡》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么学《三峡》的人也与自然景观成为一体了。在此基础上,练习写导游词应该是信手拈来了,完成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二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秋景,让读者得到了美的享受。
在《三峡之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能做到靠拢《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感受三峡一天中不同景色,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认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课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讲,多读,自读,自悟。
在导入部分,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从来没有到过三峡的学生对三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在精读课文时,我安排了一读、二读、三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三峡的美。一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谈谈对三峡之秋最初的印象;二读让学生说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出了一天当中景物的哪些特点;三读课文,具体深入地感知文中的一词一句,从优美的景物描写中体会三峡在一天中的不同特点。但在教学处理时,我不应该把三峡在一天中不同景色的特点在二读中出示,这样使得老师讲得太多,而学生在三读课文时自己的体会就少了。每个时间段的特点应该在细读课文时,由学生根据不同景色的描写、自己的体会,自己概括出来。
其次,在这堂课中对学生朗读感悟的训练较少,也使得学生没能把文章读到位,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是表面的。一堂课上下来,我的感受很深:语感是一种顿悟(言说者的人生经验同语言形式的融合),它和悟性、灵性相随,语感得到培育,悟性、灵性也就生在其中。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我们老师应倍加珍视,并加以强化、疏导;而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时则要创造条件令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这堂课才会上得精彩。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三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教学中,我通过演唱、欣赏、感受、表现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以祖国的大好河川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讲课结束后,我感受颇深,对自己的教学做如下反思与梳理,希望自己在反思中进步。
一、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在教唱新歌时,我通过一首歌颂祖国母亲河长江的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跟唱,引入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音乐的情境中导入歌曲教学,使学生产生想学唱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新歌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歌曲演唱处理。
能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是本节课的一大目标。在学生听录音与教师范唱熟悉旋律之后,让他们找出印象最深的地方——衬词部分,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准确唱出。在引导学生在后半段加入号子声前设问:“孩子们唱到:看惯了涛声一阵阵,听惯了号子一声声。你能让没来过三峡的人真正从这首歌里,感受到涛声和号子声吗?又怎样使你们的声音与歌声融为一体,和谐悦耳呢?”在此基础上分步实施。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创造空间从歌曲表现内容中拓展,根据歌曲表现的情境、形象内容等,设置不同的音乐活动,通过变化力度、速度、音色进行重新演绎。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创造的表演加以评价、提取富有审美的材料片段,并美化学生的创造效果,使学生获得的不同的审美感受,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获得更多的愉悦和认识。尤其是它带有地域特点的衬词“也衣也衣也”孩子们非常爱唱。至于说兴趣,我不用特别的调动或精心的导入,只要简介三峡,与学生共同说一说对三峡的了解,及其作用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用在歌曲的学习上,咬字、吐字需要教师特别强调。我认为咬字、吐字是学好本课歌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学习了歌曲,我请了几个同学演唱歌曲,效果不错,孩子们的齐唱效果也很好。
在这个环节里,我还通过教师唱譜,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过渡到同头异尾的乐理知识,由于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而不是教师机械的灌输,但是在旋律学习上没有设计好,使学生对乐谱掌握的不熟,结果出现了反复的师带生学的沉闷气氛。
三、围绕主题进行鉴赏与表现。
表现“船夫号子”震撼人心的场景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拓展部分。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我选择了《川江船夫号子》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演唱形式、风格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然后体会号子风格,将划船及号子声“嗨”结合到歌曲中,学生自然会根据教师的要求用速度、力度的变化进行表现。学生的感受会更深,理解会更好。最遗憾的是,由于前面新歌教学上浪费了时间,所以创编歌词就没能进行,变成了课外练习了。
这节课以长江之声为主线,贯穿唱歌、鉴赏、表现,将所有的教学环节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演唱、感受、体会。一节课里有让自己欣喜的地方,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不足”也不是件坏事,因为它会让我不断反思,并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四
1、利用三峡风光导入。
师板书:“三峡”,(让生读一遍)问:同学们,对于三峡,你知道些什么?(生答)。
(师出示课件:三峡风光)师解说:这就是神奇的长江三峡,它长190多公里,它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这雄伟壮丽、险峻的风光像一条迷人的画廊,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同学们,这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后)师:是啊,三峡不但美丽,而且还孕育了许多的优秀儿女,他们有的虽然离开了家乡,(板书:情)但他们的情却永远留在了三峡,留在了家乡。万州诗人湛明明、湛泉中就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生读一遍:《三峡情》)。
2、过渡。
师:从题目上看,这首诗围绕哪一个字在写?(生答:情)师:那是怎样的情呢?让我们在下面的学习中去感受吧!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尽量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师:同学们,会读了吗?那好,我们来会会这几个生字朋友。
师出示生字词。1、指名读;2、齐读;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记住生字;4、抽生说“篙”和“驾”用什么方法记住;(师在学生介绍后,说:这种方法好,很多字都可以用这种加一加的方法)5、师出示“痴”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1)不聪明;(2)极度迷恋某种事物;(3)呆。师:你觉得诗中的痴是什么意思?6、“巫”的笔顺。
1、师:同学们做到了字字读准,能否句句读通呢?老师来检查一下,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师抽4个人后再读)(师要及时给学生纠正读错的地方,如:喊一声号子/驾船行)。
2、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课文,看看诗人想表达他的什么感情。
1、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什么感情吗?(生答:思乡情,师板书:思乡情)。
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文,哪些句子直接写了诗人的思乡情?(生答:“牵动儿女思乡情”“恰似儿女思乡情”)师:是什么牵动着他的思乡情呢?(生答:三峡的雨和三峡的云,如果生答不出,教师就引导生读第二和第四节)。
同学们,诗歌优美,歌声感人,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声中,好好品诵这首诗吧!会背的最好背。
师:读得多投入呀!同学们,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都从旧城迁到了新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答)师:是的,就是因为三峡电站的修建,让三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知道今天的三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吗?(师出示相关的图片,并介绍:这就是气势雄伟的三峡大坝,是它,让高峡出平湖;这就是浩浩荡荡的三峡移民大军,他们为了三峡工程建设,舍小家,为国家,举家外迁;这位双手抱婴儿的父亲,他深情的回望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依依不舍之情,感受到了所有的三峡移民都和诗人一样,都有着(指着板书,师:如痴的思乡情,都有着浓浓的(生读:三峡情));是的,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更加美丽富饶的三峡!)。
师:是呀,三峡的变化太大了,它让那些三峡游子更加思念,让那些为支持三峡工程而移居他乡的三峡移民更加留念。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他们的无限思乡之情读:(师引要低)。
三峡雨三峡云细如丝柔如锦牵动儿女思乡情。
三峡雨三峡云洁如玉白如银恰似儿女思乡情。
师:这美丽的三峡,古往今来,不知得到了多少人的赞美,请同学们课外去收集有关描写或赞美三峡的文章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是古往今来人们永远吟唱的主题。《三峡情》正是反映了这个永恒的主题。三峡雨,三峡云,故乡的景,故乡的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支旋律优美的歌曲,读一读,唱一唱,已让人热泪盈眶。三峡儿女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就寄托在那如丝的雨中,寄托在那如锦的云中。
诗歌共有四节,每一小节都以三峡雨,三峡云作为开头,这样反复出现,如同娓娓道来的故事,使情感表达更为真切、缠绵。第一节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口吹叶笛的孩子正行走在三峡的坡坡坎坎上,正出没于三峡的风风雨雨中。第三小节又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正在异乡面朝着三峡的方向老泪纵横。而二、四小节借三峡的雨和云直抒胸臆。
今天反复吟唱这首诗,让人感触更深,三峡大移民工程中,不知有多少三峡儿女为了祖国建设离开了家乡,但他们的根却留在了三峡,三峡永远牵动着三峡儿女的思乡之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一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精练,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浓浓的思念之情;二是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美观地书写。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五
写景的文章很难上好公开课,这是很多老师的共识。因为受公开课气场的影响,学生很难真正能体会到景物的诗情画意,也就很难有师生的共鸣。因此,当我选择《三峡之秋》作为赛课题目时,曾顾虑重重,难于下手。但是本着锻炼、挑战的出发点,我还是最终上了这节课。
之所以最终能满怀信心地上了这节课,那是长期的教学经验让我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教法中牢牢地抓住了一个核心,那就是“读”,曾经有一位语文教学的前辈告诉我,小学语文课堂的最基本的秘诀是:“书声琅琅。”我想,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一定能够对词语、对意境产生自己的感想。于是,我在备课的时候简化了很多看似华丽,但却占用学生朗读时间的程序。我设置了很多“读”的方法,比如个人朗读、齐读、小组读,齐读等等。我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以读攻读,以读促讲在设置小组讨论与小组朗读这个环节的时候,我也有顾虑,我听说很多领导不喜欢那种哗众取宠且不产生任何作用的小组讨论形式。但是,我在参加校外的好多次培训中,看到很多学校的高手们都在采用这一招,龙江路小学的一个课题研讨就是这方面的内容。看来,领导反对的不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而是小组讨论的落实。为此,我细化了小组讨论要求,力求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我首先在课件上明确我的我要求,事先对小组组长布置了任务,并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当我看到各个小组能在组长的带领下真正地展开了朗读和讨论,教室里人声鼎沸、书声琅琅,让我想起来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授课模式。课后,王校长在与我的面谈中认为我的理念比较先进,比较适合六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特点。
回顾整个课堂,我觉得能让我比较自信就是朗读这个环节,但在很多方面则乏善可陈。比如在学生的课堂巩固练习方面,因为学生回答较活跃,所以后来设计的练习没来得及叫学生当堂训练;在字词的赏析方面,似乎还可以让学生当堂造句;我的引导性语言还显得较快,再加上自己的普通话太糟糕,造成了学生的理解障碍;学生的批注可以在小组讨论和赏析中得到引导和强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六
《三峡》它是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中的一篇典范之作,不仅详细介绍了三峡的地貌体征,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艺并感受文章美丽,在教学时,我设置了一下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2、反复朗读,欣赏三峡的优美风光,品味语言的精妙。3、掌握方法,轻松背诵。这样设计既让学生了解了三峡的景物特点,还能够能够学生欣赏到文章语言的魅力。
《三峡》一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一个个零敲碎打的问题,始终以“读”贯穿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轻读、朗读等,在读中完成学习目标。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品,在记,老师只是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语文课“语文味”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在学生对《三峡》一文精度细品的基础上,我顺势引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分清层次,理解文章,掌握重点字词,之后用“减字背诵法”加以验测,整堂课有诵读、有品位,有积累,有方法指导,高效、是在。
无提问的课堂,有章法的朗读。美丽的文章,配以美妙的音乐,让学生美美地学习,美美地收获。整个语文课堂变成了欣赏美、感悟美、收获美的场所。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七
《三峡》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言文,它是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中的一篇典范之作,不仅详细介绍了三峡的地貌体征,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教学时,我设置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三峡四季不同的特点。
3、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三峡》一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译读课文,理解文意”、”研读课文,解决问题”、“诵读课文”。最后,通过让学生做一回导游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每个小组选出学生代表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比赛中互相学习,进一步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地方,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要求朗读课文。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对文言文来说,只有先弄懂课文的意思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八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即兴学习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在这里,师生情感的互动、升华,是语文课堂教学灵魂的精髓。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拓展、完善了学生的创意空间。文学作品的审美,就是生成创新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激情,这种情感牵动着师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对于游记散文这类文体,一定要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赏析,其中朗读这个环节是最关键的。一篇文章的内在美,它是通过读者的赏析产生共鸣的。而在这种共鸣中,无论是群体的朗读还是个体的朗读,这个环节起到审美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这化环节。
语文能力的提高贵在积累。这种积累不只局限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它还渊源于我们的课余生活。所以要善于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只要留心、只要在意,在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以学习的知识。我们教育者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学会搜集整理信息,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十九
《三峡》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言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篇经典传世之作,不仅详细介绍了三峡的地貌特征,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征并感受文章之美。
在教学时,我向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2、反复朗诵中感悟三峡的优美风光,品味语言的精妙。
3、掌握学习方法,轻松背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轻读、朗读等,在读中完成学习目标。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品,在记,老师只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语文课“语文味”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在学生对《三峡》一文精度细品的基础上,我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分清层次,理解文章,掌握重点字词,众所周知,没有提问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而有章法的朗读,再配以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轻松地收获。整个语文课堂变成了欣赏美、感悟美、收获美的场所。
本节课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朗读技巧,提升了学生“读中品”、“读中悟”的能力。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二十
今天所执教的《三峡之秋》是五年级上册“以城乡美景”为主题而编排的一篇阅读课文。
针对“课程总目标”对阅读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独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意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第三学段目标”关于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围绕这五个环节,反思一下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利用语言唤起了学生对以往学习过的写景散文的回忆,为学这篇写景的文章作了铺垫。通过指导审题,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通过检查,反馈了学生朗读的预习情况,相机指导了光晕、显露等生活中易读错或难读的词。明确了本文的写作顺序、景物内容和三峡不同时段的特点。为下文的阅读扫清了障碍。
通过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的学习方式。运用读语段、画语句、品特点、悟写法的方法。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训练,使学生习得了有顺序、抓特点、多修辞、用对比的写景方法。再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指导,使学生感受到了山河的壮美。激发了对三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熟读积累了语言,培养了朗读,理解了词句。
在实施本节课时,也存在很多不足:
学生依提示独立学习,然后合作学习。在展示汇报时,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合作的力量。
重建的方案:对中午长江美景的感悟,就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提醒学生要分工明确。在展示汇报时,以小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按提示的要求,把句子是怎样抓住长江特点,表现这一时段三峡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具体,然后练习有感情朗读,并对朗读作以指导。
《三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篇二十一
《长江三峡》是刘白羽写于1960年的一篇抒情游记散文,但是鉴于时代的不同,学生在理解本文时很难再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那么这就让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存在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知人论世的方式点滴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尽可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并且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习写景游记散文的景物写作手法上,而非不适应现在教学的情感理解上。
以上是整个课堂教学总的定位问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去反思和学习这篇课文,包括“点”与“面”的巧妙设计;包括通感修辞手法的复习等等,这些知识点都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用到过,所以我会尽量让学生自己结合已有的知识去发现这些文章中的闪光点,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第三,当然是诗歌教学的运用,之前在听王谦老师上《祖国山川颂》时,就已经领略过诗歌教学的生动和有效。王老师在上《祖国山川颂》时最大的特点是诗句地巧妙运用,其中最典型的一次运用出现在课文第八段的讲解上。课文第八段主要是颂中国的古典诗歌,之前作者热情颂扬了祖国的山川地貌、自然图景,还歌颂了祖国土地上辛勤的劳动人民,肯定他们与祖国的关系,接合之前的文字,文章写到“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情感,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中国古典诗歌神韵兼具,中国古典诗歌是对祖国山川的最好描画,这一切,仅是这样说说学生都知道,但是并不能打心底里感受或者说是领略到。这一段在讲授过程中,如果仅是说明性地讲诗歌和语言是祖国文化的反应,诗歌和语言也是祖国不可缺少的部分,爱祖国必然爱祖国的语言和诗歌,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对此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讲授更会破坏原文的散文诗意味。
王老师上课时并没有这样设计,他也没有对语言和古典诗歌的优秀多做强调,只是就其中一个词问学生:“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理解,止即到此为止,那么就是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这样优秀的诗句,说说看。”开始学生并没有什么反应,主要是诗歌积累没有被激活,于是王老师便稍稍地给了学生一些提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这写的是塞北草原上的风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瀑布景色的描写;还有写江南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都写的是春天;描写夏天的风光的比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秋天风光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冬天的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老师一句也没有赞美祖国古典诗歌怎么好,但是一说完这些诗句,生就立刻能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从而也发自内心地由此崇拜热爱我们的祖国,在诗歌诗句的赏析体会中进行了一次情感和审美的教育。
同样的,我在设计本篇课文时,也巧妙地利用了诗歌,一方面是因为古人写长江三峡的诗歌比较多,资源丰富。课堂一开始,为了让学生能对从未领略过的长江三峡风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就引用了大量的诗歌,并且让学生也有机会积累一定的诗歌。教学过程中,针对三峡不同的特点,分别引用不同的诗歌。诗歌的引用,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诗意,而且更容易为学生感知。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优点之外,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参与度可能不是很高,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除了要求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比如本文其实景物写作的手法很多而且很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间断性地帮助学生做一些小结,但是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比较紧,所以并没有能及时地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第三,阅读很多时候应该和写作结合起来,所谓听说读写,既然学习了那么多种写景方式,就应该可以让学生尝试地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一个现场片段习作,这将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运用这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应该讲究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课堂应该注重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相结合,有效地运用诗歌以及学习过的知识来学习和感知新的知识,这就是我这堂课后最大的感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41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