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专业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18:15:06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专业19篇)
时间:2023-11-06 18:15:06     小编:纸韵

方案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制定的一套行动计划,它可以指导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的决策和操作。方案的制定需要有明确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以保持信息的畅通和及时反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精神,根据全国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健康盘锦2030规划纲要》,制定本方案。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城乡统筹典型示范、问题导向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树立国际视野,站在国家平台,对标先进地区,结合盘锦实际,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营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文化、优化健康服务、构建健康社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坚持把人的健康放在首位,针对市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立足于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之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强化政府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促进部门协作,鼓励、组织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居民参与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参与面和支持度。

(二)坚持城乡统筹,示范引领。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倾斜,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均等化。通过培育和推广典型经验,强化示范引领,拓展健康村镇覆盖面。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创新。通过开展健康需求调查,找准城乡发展中制约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和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引领作用,推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持续发展。

(一)确保我市首批省级试点工作高质量完成。按照省爱卫会下达的试点名单,我市被列为首批省级健康城市试点市,大洼区唐家镇北窑村、白家村为首批省级健康村试点。各县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发扬创卫精神,确保试点工作圆满成功,并通过抓市本级和试点村健康建设工作,在全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开展全面性、综合性评估。根据省爱卫办《健康城市健康村镇评价体系》,对我市所有村镇进行一次全面性、综合性评估,从中优选出标准高、质量精、管理好的村镇作为市级健康村镇的试点并进行提档升级,逐步达到省级和国家级健康村镇标准。

(三)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工作。20xx年底,推动工作基础较好,创卫成果持续巩固发展的镇和村,作为首批健康村镇开展建设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基本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力争到20xx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建设健康村镇,为推动健康盘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形成科学、有效、可行的指标和评价体系。通过建设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管理机制,形成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科学、有效、可行的指标和评价体系。

(一)建设健康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设施、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做到科学合理、兼顾长远。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实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安全的交通体系,提高节能水平。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处理。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着力解决城乡环境卫生死角问题,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环境。

(二)构建健康社会。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在教育、民生保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提升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实施城乡一体化优质教育带动战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三)优化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全科医师队伍建设,补足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和干预能力,积极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实施“治未病”、中医特色康复、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工程。

(四)发展健康文化。发挥各行业和体育协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项目的群众性比赛活动,倡导群众终生锻炼,稳步提高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科学知识转变为群众能够理解接受、易于养成践行的良好习惯。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大力倡导健康文化,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文化需求。健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倡导公序良俗,积极开展“讲文明、讲卫生、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摒弃乱扔、乱吐、乱贴、乱行等不文明行为,有效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五)培育健康人群。强化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综合实施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优抚措施,倡导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全市人口均衡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广场、健康公园等支持性环境。保障中小学体育课时,大力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1.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以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为重点,大力实施健康“细胞”工程。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将健康城市理念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机关、进医院、进家庭,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健康社区建设以整洁宜居的环境、便民优质的服务、和谐文明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健全文化体育设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面、连续性、综合性服务。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同时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家庭卫生环境,认真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完善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机制,倡导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邻里关系和家庭氛围。健康单位建设以学校、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为重点,积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保障饮食安全、营养,完善控烟措施,落实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防护、安全管理等制度。营造相互尊重、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和单位文化,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健康家庭建设以家居环境整洁、家人身心健康、包容和睦为主要内容,以关爱家庭成员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为重点,改善家庭生活品质,提高家庭健康水平,结合“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培育发展千千万万个“健康细胞”。

2.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加强防治结合,建立健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组织体系。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等信息互联共享,以大数据支撑群体疾病预测和个体化服务。发挥中医预防保健优势,推动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健康维护,开展治未病、中医特色康复等服务,推进全民预防保健服务,对居民的健康危害因素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通过疾病预防和治疗,实现有病早治、未病先防。

3.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快推进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快城市公厕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推广降尘、低尘清扫作业方式,扩大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范围,提升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4.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严格定期进行安全评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严格监管饮用水安全,严格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当地饮用水源、供水单位出厂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并按时向社会公布。健全城市供水应急和预警机制,努力控制和消除突发供水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城市水环境质量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要求,切实落实消毒卫生措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检测,提升饮用水水质,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5.改善环境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严防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现象,全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坚持源头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狠抓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综合治理。整治工业废气,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提升燃油品质,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定期公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对农用地、牧草地、建设用地实施分类、分区、分用途的科学管控与治理,系统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强化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6.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盘锦建设,强化治安防控、交通和消防管理,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体系,推进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控职业危害风险,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减少伤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伤害发生。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宜居乡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环卫、电力、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推进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和宽带普及。加大对村镇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的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善污水管网和功能,提高污水处理率。采取城市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氧化塘净化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实现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100%,供水保证率100%。配套完善水处理、消毒和计量设施建设,让农村群众喝上卫生水、洁净水、放心水。深入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与改造,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农村新建住房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乡镇卫生院、集贸市场、公路沿线等区域要建设卫生公厕。持续开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有效改善全市旅游厕所卫生状况,提升厕所文明。积极做好户厕维护保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卫生户厕,健全完善建管并举的农村改厕长效机制,让农民群众长期受益。

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按照《盘锦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5—20xx年)要求,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村庄卫生保洁制度。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统筹建设晾晒场。规范收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大白色垃圾治理力度,强化秸秆禁烧监管,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利用,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加强犬只管理,控制并减少无主犬。深入开展宜居乡村建设,保护自然景观,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有历史记忆、农村特点、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美丽宜居村镇。加大对农家饭店、民俗园、采摘园等环境卫生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以镇带村,以村带户,有效破解农村卫生管理难题。

4.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科学布局基本医疗服务资源,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公办村卫生室,每个镇设置一个政府举办的标准化镇卫生院,方便农村居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强化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学建设,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在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在村卫生室推广中医药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筑牢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网底。

5.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活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和环境整治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培养农村文体骨干和体育健身志愿者,带动开展简便易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和支持农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经济区要将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扎实推进建设工作。各级爱卫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和评估对健康的影响,探索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机制。各县区、经济区要搞好调查摸底,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二)制定建设计划。各县区、经济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发展计划。通过开展健康影响因素评价、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等方式,对城乡建设和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确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评价指标和部门职责分工,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工作目标。

(三)广泛宣传动员。各县区、经济区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理念和典型示范城市(村镇)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营造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确保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学习借鉴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形成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共同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良好格局。

(四)严格督导检查。市爱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建立健全适合我市实际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效果评价。各县区、经济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开展典型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有效模式,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各县区、经济区要充分认识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辖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不断完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更加科学规范推进试点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二

普洱茶是云南的地标性产品,它以生长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之下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经过塑形、熟成、归堆、拼配、发酵等工序制作而成,叶片宽大粗壮,色泽褐红明亮,口感醇香浓郁。普洱茶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培育技术的完善与加工技术的研发,普洱茶的种类与口感日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加之其特有的消食去腻、生津止渴、除乏解困、暖心养胃、降脂降压的功效,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为支持茶叶产业,提升茶叶产量与质量,促进茶叶内销及出口,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恢复老茶园,开展新茶园”的政策,逐步扩大了茶叶种植面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也曾发出“大搞茶园建设”的号召,在典型茶叶产地新建了大量茶园,使茶叶产量有了显著上升,除满足国内需求以外还出口到东南亚各地。但是,由于当时茶叶品种有限,产品附加值不高,茶叶的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不足以对茶农的生活给予有效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茶叶产业走向兴盛之路。1993年至20xx年间,云南成功举办了xx届“普洱茶文化节”,这对提高普洱茶的产品文化附加值、促进普洱茶的宣传和交易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20xx年至20xx年间,云南普洱茶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大小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彩云之南这片瑰丽的土地之上,普洱茶的种类不断增多,从传统的单一普洱茶发展成为菊花普洱茶、玫瑰花普洱茶等,产品范围大幅扩展,从最初的日常饮品市场拓展到礼品市场、医药保健市场、日用洗化市场、拍卖市场、收藏市场等,目标市场也从珠江三角洲扩展到全国并行销至世界各地。由上可知,当前的普洱茶市场推广与以往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之处:发展支撑已经从单纯的政策号召转变为强大的`市场需求;投资目的已经从帮助农民致富转变为助力地方经济及我国农业产业的壮大;目标消费群体已经从普通大众消费扩大到高端消费;市场定位也已经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由亚洲走向欧美。但是,在云南普洱茶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进行迅速市场推广的同时,也的确存在着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包括质量规范不完整、准入标准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制作工艺不先进等,需要相关企业和部门合力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云南普洱茶的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在市场宣传方面,普洱茶市场存在虚假宣传及夸大宣传的行为。尽管名优普洱茶皆产自云南,但由于茶园所在地、采摘时间、存储时间、加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普洱茶在品质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价格之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家以次充好,或是将假冒伪劣产品冠以名优普洱茶之名,导致普洱茶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例如,一些乔木型普洱茶如古树茶,其品质往往高于其他品类,并且产量有限,故而价格相比普通普洱茶要高出许多,不法商家便用普通普洱茶冒充古树茶,从中牟取暴利。相关调查显示,云南古树茶园面积仅有一万公顷左右,按照每公顷产茶225千克来计算,云南省每年古树茶的总产量仅有三千吨,而当前市场上被冠以古树茶之名的普洱茶高达数万吨,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同时,众所周知,决定普洱茶品质优劣的一大因素是其产地,在《普洱茶证明商标管理规则》中,国家有关部门对普洱茶的产地作了明确定义。然而,有些不法商家对此却全然不顾,用并非产自云南的大叶种茶冒充云南普洱茶,从境外低价购入,包装后美其名曰“边境普洱茶”,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欺骗。另外,普洱茶的口感主要取决于发酵工序和存储时间,一罐拥有几十年存储历史的陈年普洱茶在口感上无疑可以傲视群雄,价格同样令一般普洱茶望其项背。一些不法茶商利用消费者追求陈茶的心理,给存储时间较短的普洱茶套上陈茶的外衣,并标以高昂的价格误导消费者。还有些商家故意夸大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将一些莫须有的功能强加在公司所生产的普洱茶之上,这也是为道德所唾弃、为法律所禁止的欺骗行为。其次,普洱茶的推广宣传与监察管理不同步,制作工序没有统一的标准,市面上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国内市场上大多数普洱茶都产自小型茶企业或者传统作坊,由于资金有限,技术方面迟迟得不到提升,管理方式同样颇为滞后。20xx年我国工商总局曾委托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对部分紧压茶进行监测,发现有十二组样品不合格,而这些样品均来自云南的普洱茶。对于任何茶叶品种而言,水分超标容易造成茶叶发霉变质,保质期缩短,灰分超标则会导致茶叶中存在明显的杂质,暴露生产线的环境卫生问题,影响消费者的品饮感受,最终将损害普洱茶的整体声誉。最后,普洱茶的市场定位也存在一定问题。普洱茶具有降脂降压、消食去腻、除乏解困、暖心养胃、利尿解毒、延缓衰老、强骨固齿、减肥瘦身等特殊保健功能,这是许多消费者喜欢饮用普洱茶的重要原因。但是,很多茶叶企业因此将普洱茶定位为药用饮品或保健饮品,而不是像西湖龙井茶、日照绿茶、安吉白茶那样作为日常休闲饮品来推广,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其目标消费者群体,特别是青年、少年消费者,同时这种辅助效果并不真的像医药那样具备特定程度的疗效,从法律层面来说也是不被允许的。此外,普洱茶与其他茶叶种类相比具有显著的收藏价值,它具有越陈越香越醇的品质,因而陈年普洱茶总是受到消费者的大力追捧。不过,对于大众消费市场而言,价位适中、品质优良的普洱茶才是主导,一些茶叶企业沉迷于对陈年普洱茶的研发与生产,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迹,盲目偏向高端消费市场,导致丧失了一大批潜在客户,也严重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

实现对云南普洱茶的科学推广,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将普洱茶的市场推广纳入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使之成为云南省的新兴支柱产业。相关统计发现,目前云南从事普洱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人数高达一千三百多万,每年创造的综合产值超过一百亿元。毫无疑问,普洱茶是富民、强省的新兴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云南省政府应当明确地把完善普洱茶的发展写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各类文件之中,将普洱茶视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并在资金、技术、人才、税收、政策、科研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云南普洱茶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进行资源整合,规范普洱茶市场,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及监督体系。目前,普洱茶市场前景看好,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到普洱茶生产及经营行业,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各企业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有些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能力差,即便使用上乘的原料也无力生产出好的茶叶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部分企业之间还存在争抢资源的问题,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甚至形成恶性竞争,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组织联合龙头企业,做好产业导向,加强生产管理,建立完善的认证和管理体系,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及经验,形成良好的生产营销秩序。另外,普洱茶企业应当科学运用市场营销理论,通过跟踪调查、现场访问等形式,及时捕捉消费者的态度和建议,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愿望,打造相对权威的数据库,使企业的信息发布、品牌推广、服务支持等工作均围绕消费者而展开,打造茶农、茶园、茶厂、茶商、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云南普洱茶的整体发展。我们还要在市场推广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坚决抵制炒作和欺骗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强道德与法律教育,全面提升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建立健全的评价标准体系,保证普洱茶的有序经营。

第三,提升企业自身的诚信意识与品牌意识。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产品价格的核心元素,所以,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诚信意识,完善各项生产、加工、营销标准,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制定科学、可控的价格体系,严格控制流通环节,合理安排各项利润,建设完善的销售终端。同时,企业还应当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当今市场已经步入品牌时代,品牌是质量与服务的象征,是产品价值的彰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所以,普洱茶企业应当具备强烈的品牌意识,打造独立的特色品牌。相关部门和茶叶企业一方面可以对历出现过的老字号进行挖掘与整理,传承历史,重铸辉煌,另一方面则应当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普洱茶产品,打破当前市场上产品类型单一、知名品牌稀缺的局面。第四,科学市场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决策。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每一件产品都应当具备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不仅仅满足于本地区、本省市、本国的市场需求,还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所以,对于普洱茶企业而言,利用大好国际形势,把握时机谋求发展,将普洱茶推入国际市场,让普洱茶成为各国消费者喜爱的日常饮品,让各国人民领略悠久醇厚的普洱茶文化,以此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就成为当下最为迫切的一项推广任务。第五,以质量为根本,避免盲目扩张。很多地区为了发展普洱茶,提出以茶兴市、以茶强县、以茶脱贫、以茶致富的口号,并制定了每年要新开发出若干亩茶园、数年后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翻几番的发展规划。

诚然,普洱茶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种植范围的扩大与产量的提升,但是我们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发展普洱茶,追求在质量上取胜,而不是数量上的盲目扩张。目前,普洱茶的主要种植领域集中在云南地区,不过种植方式仍然依靠传统人力,名优茶品类少、产量低。所以,要做大做强,普洱茶企业应当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走质量高、价格优的名优产品之路,积极改造传统茶园,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叶生产,走上以精加工、深加工为主的技术产业化道路,提升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借助云南特色的普洱茶文化,提升茶产品的文化内涵,以质取胜。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三

潼南县人民法院:

别口镇花院村辖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734户,总人口2873人,耕地面积3762亩,水田1650亩。

本村土地贫瘠,坡耕地易旱缺乏水利设施,急需修建水利工程,确保抗旱用水和人畜饮水,交通落后,急需新建。

(一)、水利设施:原胡豆湾水库提灌站设施老化,确保农业灌溉,急需维修。由于袁家湾等25口山坪塘属六、七年代修建,多年雨水侵蚀,坝坎已属病害工程,急需整治硬化。为了充分发挥杨家沟水库抗旱功能。减少灾害损失,新增杨家沟水库提灌站一处,灌溉3、4、5、6、7社,受益人口1600人左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0亩。计划新增囤水田工程150亩,新增蓄水5万立方米。整治山坪塘25口,新建10口,共需资金300万元。水库堤坝整治,胡豆湾水库坝坎渗透严重,蓄水水位下降,坝坎已成危坝,急需硬化,需资金39万元。

(二)、加快产业转型:对现有的果林进行有计划的补种3万株,再新增种植核桃5万株壮大庭院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致富步伐。

150万元。

(四)、土地整治:我村地处别口镇海拔最高,水土流失严重,急需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肥力。

(五)、文化建设:新建文化活动场所需资金100万元。

别口镇花院村党支部。

别口镇花院村委会。

xxxx年xx月xx日。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四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突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点向小城镇集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充分利用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通过开展许家台乡新农村建设,破解当前城镇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土地制约难题,探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全县乃至全市实施迁村并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许家台乡新农村项目的基本思路是:以村为单位整体实行“以地换房”,农户按“拆一还一加优惠”办法实行“以宅基地换房”。所置换出土地用于商品住宅区开发建设,收益用于平衡农民还迁住宅建设投入。

对原村庄占地进行复耕,用于周转用地指标的占补平衡。

在实际操作中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二是群众自愿,政府批准。

三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全乡总体规划为依据,各村有计划稳步推进。

四是政策扶持,市场运作。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推动新农村项目建设健康开展。

许家台乡,地处蓟县西北部山区,是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0036人,3087户,村庄占地面积2873.9亩。按照规划建设方案,新镇区位于许家台乡瀑水村附近,涉及拆迁全乡15个行政村,新农村项目总用地面积2700亩。

许家台乡新镇区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702亩,需要新增建设用地1998亩。按照土地整理复耕规划,拟复耕的13个村庄占地总面积2171.9亩。具体运作上,首批启动小米庄村、歇人场村、花甲石村三个村,一期建设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27.5亩。

本着尽可能避让基本农田原则,并从新农村项目建设实际可行的角度,按照农民住宅建设与产业功能区同步启动的思路,根据许家台乡总体规划,确定一期建设用地周转指标规模627.5亩,用于农民还迁住宅建设。

建立政府推动、各村申报的操作机制,以乡政府为工作主体,村抓具体落实,形成乡村联动、统筹推进的格局。

1、乡成立新农村项目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卢旺任组长,乡政府乡长陈恩勇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政府副乡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推动新农村项目建设的运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许家台乡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整理复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等,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各村在项目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村一级工作小组。负责组织群众履行民主程序提出新农村建设申请,并落实还迁、拆迁、土地复耕和维护稳定等工作。

3、以自愿为原则,由村民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将现有宅基地交回集体统一规划使用,换取新镇区内住房的申请。

1、3月底前完成新农村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招商,启动新镇区一期农民住宅建设和相关配套建设。

广州恒大集团盘山国际会议旅游度假中心项目坐落在我县官庄镇和许家台乡境内,县政府与其签定的合作协议中规定,广州恒大集团负责一期农民住宅工程建设和相关配套建设。

2、月底前完成新镇区一期农民住宅和相关配套,12月底前完成还迁。

在还迁工作中,以村为单位整体实行“以地换房”,农户按“拆一还一加优惠”办法实行“以宅基地换房”。

3、12月底前完成村庄拆迁及土地复耕工作。

农民迁入新村后原住宅由各户自行拆除,乡政府负责将原村庄旧址恢复为耕地。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乡成立新农村项目专项领导小组,村一级也成立相应专门工作机构,完成全乡新农村项目的建设规划调整等前期工作。

2、严格周转指标管理,强化监督落实。由县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决定,县人大审议通过支持开展试点建设的决议,制定周转用地指标“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具体管理办法。

按照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和实施进度计划,加强监督落实,不能按期则相应扣减建设用地指标。

3、依法民主操作,尊重群众意愿。遵照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规定,已完成前期情况调查,全乡15个村新农村建设同意率达到91.9%。对新农村建设申请、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还迁方案等,严格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征得村民同意。由村民委员会与村民逐户完成房屋置换协议签订,协议纳入对原住房实施拆迁和土地复耕的条件。取得农户拆房退地的法定承诺,同时签订与村庄占地整体置换新建农民住宅的协议,保证按计划还迁、拆迁。

4、引进实体运作,市场化筹集资金。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引进实体开发公司具体运作,利用新农村建设置换出土地的开发建设收益,获取建设资金保障。目前已与开发商达成合作开发意向。

5、严把复耕重点环节,周密组织实施。已制定了土地整理复耕规划,在此前提下,制定土地整理复耕具体办法,明确复耕工作主体、复耕标准及相关政策。由乡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对原村庄实施拆迁并进行复耕。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五

自“美丽伶俐·宜居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青秀区伶俐镇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为实施村屯巷道硬化、饮水净化以及污水处理建设的着力点,狠抓“基础便民”专项活动,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纵深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责任制度。伶俐镇通过召开宜居乡村工作动员会、布置会、推进会、协调会等,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全面落实责任,以“钉钉子”精神,以更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和力度,统筹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深入开展。规范“一事一议”建设资金管理机制,做到专款专用。严肃跟踪问效问责,镇纪委办及财所配合城区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项目建设不达标的,择机根据责任网格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追究问责。

发挥主体作用,发动群众全程参与。深化拓展“一组两会”工作方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多数农民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建立乡村建设民主决策机制,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坚持“一线工作法”,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村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宜居乡村活动。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

保障资金投入,“基础便民”成效显著。完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建设机制,结合实际,不断增加投入。2017年上半年,伶俐镇实施“一事一议”建设项目8个,涉及道路通行、饮水安全和农村污水处理等方面,项目总投资157.53万元。截至目前,上半年“一事一议”8个建设项目全部完工,涉及5个行政村,受惠群众1万多人,“基础便民”专项活动成效显著。

伶俐镇将继续通过强化“一事一议”建设模式,争取年内全镇通屯道路硬化率达100%,屯内巷道硬化率达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达65%以上。全面推进“三改六提三增”工程,确保“基础便民”专项活动有效推进,巩固宜居乡村活动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六

根据《关于印发宁国市健康促进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办秘﹝20xx﹞151号)要求,为扎实推进省级健康促进市建设工作,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状况,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民健康素养,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引导城乡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辖区所有居委会(村)。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依据《健康社区(村)评价标准(20xx版)》和(具体标准附后)开展建设工作,总分为100分,验收达到80分为合格。

(一)筛选阶段:20xx年12月1日—20xx年1月31日。各乡镇、街道根据标准初步筛选辖区30%的居委会(村),申报建设宁国市健康社区(村),所申报的居委会(村)必须有25%以上的.家庭达到健康家庭标准。申报名单于20xx年1月31日前报送至市健康促进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实施阶段:20xx年2月1日—20xx年6月30日。

各居委会(村)对照标准开展建设活动,收集建设资料并归档。

(三)验收阶段:20xx年7月1日—20xx年7月31日。

市健康促进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单位按照标准进行验收。

(四)命名阶段:20xx年8月。

对验收合格的居委会(村),由市健康促进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请市健康促进市建设领导组授予“宁国市健康社区(村)”称号。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健康社区(村)建设活动是建设省级健康促市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措施之一。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健康社区(村)申报和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运行良好的工作制度,保证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人人参与。通过建设健康社区(村)活动,树立居民健康为本意识,促进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要广泛宣传建设省级健康促进市与建设健康社区(村)活动,对照标准积极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三)强化指导,保证成效。市卫生健康部门将对各乡镇、街道在建设健康社区(村)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查找不足,及时改进,争取建设工作圆满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七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仙岩风景区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天河(秀垟)景区是仙岩风景名胜区三大景区之一,素以“奇岩天成”“水景浩淼”闻名于世,近年来经过不断宣传扩大知名度,景区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据统计,20xx年游客达20多万人次。但是,随着客流量增加,景区旅游接待能力日趋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已明显跟不上景区发展步伐,由于缺乏资金目前景区基础设施尚在起步阶段,条件简陋,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天河(秀垟)景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加快天河(秀垟)景区建设,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位于天河(秀垟)景区入口处,总用地面积7965m2,道路广场4300m2,绿化用地为3138m2(包括停车场1485m2),建筑占地面积550m2,总建筑面积为1171m2(包括服务用房876m2、大门亭廊155m2和旅游公厕140m2),以及景区监控设施60万元,共需建设资金420万元;由于我区财政资金缺口较大,恳请省住建厅、财政厅给予补助180万元为盼。

妥否,请批示。

xx。

xxxx年xx月xx日。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八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要继续围绕农村党组织建设“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行村级“12”模式,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按照省委整村推进扶贫村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市委“全面建设小康村”示范点要求,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小康新村建设。要充分整合各种帮扶力量,形成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强大合力。

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即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按照农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级经济组织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村级“12”模式创新村级组织制度,实现村级主要负责人“一肩挑”,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组织核心领导、村民主体自治、配套组织紧密配合的和谐机制。要配合组织部门搞好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的换届选举工作。今年是我市的党委换届年,乡镇党委、县(市、区)党委、市委将相继换届,各包村单位、工作队要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平安、和谐常州的战略高度出发,支持这项工作。

二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各工作队要按照市委确立的“一县一品”和“数县一品”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烤烟、粮油、畜禽、蔬菜、竹木、水产、药材等10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布局做文章、想办法。坚持从驻点村产业结构实际出发,调优产业布局,调长产业链条,扩大规模,提高品质。要在驻点村大力发展沼气,推行“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猪―沼―烟”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和集体经济两种收入,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力争使驻点村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万元以上。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工作队要在驻点村全面推行村级“12”模式的同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基层技术服务部门和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多元化、多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素质和带动农户的能力。

四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市的投资方向和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即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对农业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全市将逐步建立稳步增长、合理有效的农业投入机制。各包村单位和工作队要紧紧抓住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和原材料补助或“以奖代投”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建设投工投劳,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是要积极推进小康新村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小康新村建设规划,全面实施“六改六建”,即改水、改沟、改路、改栏、改厨、改厕,建产业、建经济合作组织、建村民理事会、建小康住宅区、建休闲广场、建垃圾池,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根据农村现状,加大旧村整治改造力度,加快小康建房步伐。努力把驻点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功能配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文明富裕小康村。

六是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真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理论、法律“五下乡”活动,全面提高村民文明素质,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继续实行“领导挂帅、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的责任机制。要坚持作好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各县(市、区)继续坚持县级领导办点制度,县级主要领导的联系点要由市委考核验收。包村单位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农村建设扶贫工作后盾。全市各级领导都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花精力谋大事,多下基层搞调研,多为群众解难题。全体工作队员既代表自身形象,又代表单位形象,更代表市委形象,要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二是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市、县两级基层办、扶贫办、小康办要加强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的组织管理、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和业务指导。年中要进行两次全面督查,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及时通报建设扶贫工作情况,总结成绩、经验,指出问题、差距,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年底要根据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进行检查验收,评先评优。

同志们,加快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保持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在全省的领先局面,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而努力奋斗!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九

自全县开展“城乡同建同治、结对帮扶共建”活动以来,县妇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妇女的优势和作用,广泛开展“洁净家园巾帼建功”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妇女投身城乡同建同治工作中,现将前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以巾帼宣传为抓手营造人人参与家家共建的浓厚氛围。我县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会迅速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研究部署妇联系统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向全县妇女发放“洁净家园巾帼建功”倡议书,在电视台滚动播出;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妇联、县直妇委会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实际,组织妇女群众、机关女干部积极投身“洁净家园巾帼建功”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众文艺宣传队的作用,在广场、村(居)民聚居地进行宣讲演出,宣传家庭美德、文明新风家庭环境整治的意义和具体做法,营造城乡同建同治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以志愿活动为载体促进同建同治帮扶共建的顺利开展。5月20日,县妇联组织志愿者深入共建村,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将垃圾分类填埋、焚烧,动员各家各户的妇女要从自身做起,让妇女成为环境整治的带头人,促进家庭美德、文明新风的形成。6月14日组织志愿者参加“践行志愿服务建设美丽泸溪”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清除沅江沿岸白色垃圾,保护母亲河,用具体行动服务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家园。

三是以部门协作为内容构建同建同治大宣讲大教化的格局。为构建同治同建大宣讲、大教化格局,最大限度的动员全县人民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妇联在联系妇女、团委在联系青少年以及教育部门在联系广大教师、中小学的优势,7月29日,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妇联、团委、教育三个部门召开了城乡同建同治宣教工作碰头会。会议决定8月——11月,在全县开展集中宣教行动,三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和实际,制定部门集中宣教行动方案,由教育局结合三个部门的行动方案,制定出全县集中宣教行动总方案。

下一步我会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加大力度开展巾帼志愿者文明规劝行动、巾帼志愿者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以及在共建村开展“洁净家庭”评选活动,促进卫生习惯的养成、家庭环境的改善、文明教化的提升。通过各项典型的树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在全县顺利开展。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

杜甫周记管理制度:普通话考试辞职报告回复的李清照教学方法细则邀请函新课程的语录王维主题班会贺词;课标好句发言道德团结:讲话承诺书对策读后感复习,模板礼仪自荐信的一封信公益广告,李商隐复习方法:竞选自我评价。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城乡同建同治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公司城乡同建同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七月份的工作情况,特制定8月份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同建同治工作责任人要严格按照“城乡同建同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部署,认真负责,真抓实干,抓责任落实,做好人员和工作安排,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搞好责任包干片区的卫生日常保洁维护。

二、积极保持室外卫生整洁,重点抓好室内卫生。总结7月份的城乡同建同治工作经验,在做好全面工作的同时,对平时检查工作时中发现的问题和工作死角作重点攻坚,认真组织实施,保持好室外卫生整洁。在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初期,我们努力搞好室外卫生整齐清洁,在下个月我们要在抓好室外卫生的同时,重点抓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全面推进我公司城乡同建同治工作深入开展,确保我公司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增大投入,确保城乡同建同治顺利推进。城乡同建同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在组织实施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加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8月份公司准备对宿舍楼下水道、进水管道进行改造,对化粪池进行清理,保持公司宿舍大院内外卫生。同时要配足开展城乡同建同治工作的生产工具,确保卫生大扫除和日常卫生保洁的顺利开展,这些工作都需要资金投入,并且还要抽调一定的人员,以全面推进我公司的城乡同建同治工作。

我们要不断提高对城乡同建同治工作的认识,每个人要自觉保持卫生,城乡同建同建同治从人人做起,人人从自身做起,全员投入到城乡同建同治工作中来,才能为创造我们的美丽洁净的家园。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二

为了响应团组织的号召,我们班举行了新学期的学风建设班会。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班级要建立起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督促的学习氛围,力争在班级内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

(2)尤其做好学业后进学生的日常监督与促进工作;激励同学努力学习。

(3)抓好本班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不定期进行学困生互帮互学成效检查。

(4)经常与各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和要求。

(1)、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不玩手机,不说话。

(2)、早晚自习按时到位,不无故缺席,不大声吵闹,不早退。

(3)、集会、听讲座不无故缺席,不大声吵闹,不早退。

(4)、不做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

(1)、寝室卫生要认真搞,做到干净整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3)、垃圾桶、垃圾箱应坚持天天清理,保持外部整洁。

(4)、墙壁保持干净,及时清除脚印、球印。无蜘蛛网。

(1)、经常向辅导员汇报班委会工作进展,聆听教诲,学习工作经验。

(2)、协助好辅导员的工作,为良好学风建设营造更加有益的环境和氛围。

另外我们明确了班干部的工作职责

1、班长:班长乃是全班的精神领袖,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班级工作全面负责,以身作则,团结班委,凝聚同学,搞好班级建设,努力使本班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勤奋学习,朝气蓬勃的集体。了解掌握本班同学的思想,学习,纪律和生活情况,主动向导师和辅导员汇报工作,及时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配合辅导员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联系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完成他们交给的各项任务。

2.团支书:全面负责班团支部工作,团活动计划,安排、检查、督促、总结、汇报工作。

做好团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号召全班团员搞好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和团员的发展,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支持班委工作。负责组织全班共青团员按时完成校团委布置的各项任务。

4.纪律委员:

1、负责监督和管理本班一切纪律问题,尤其是自习的组织纪律问题;

2、做好预防和阻止班内不良事件发生的工作;

3、负责对班内违纪同学进行记录;

4、及时向班长及辅导员汇报班内存在的纪律问题。

最后,我们确定了新学期的目标,争取做到零不及格。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会更加出色!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三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xxxx委教宣〔201x〕1号)和《关于印发xxxx省中小学“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xx委教办宣〔201x〕4号)部署要求,xxx教德〔201x〕39号的通知精神,为了进一步组织开展好我街道各小学、幼儿园的“书香校园”活动,结合本街道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内容充实、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推动广大师生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紧紧围绕“书香校园”的主题,大力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书香校园”影响家长,辐射社区乃至整个西园街道,共同建设学习型社会。

我阅读,我成长,我快乐。

以校、园为单位开展活动,其中,幼儿园主要是面向教职工,各校要举行“创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1.在教师中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享受阅读快乐。

2.在学生中倡导“与经典为伴,与圣人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阅读,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读书与学生形影相伴,让读书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方式。

3.在校园中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让校园处处充溢浓浓书香,让师生时时感受书香气息。

4.在家庭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家长一同参与读书,一同提高素质,从而推进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一)学校方面。

1.以环境育人为指导,营造读书氛围。

各校要结合我教育办下发的文件《西园街道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在校园布置氛围(建立橱窗、宣传读书标语、校园和走廊张贴名人名言、经典诗词等),教室布置(设立图书角、张贴字画、每月读书评比栏等),以校推荐读书明星和好书活动,让校园处处充满读书氛围,散发书香气息,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

2.以场馆建设为先导,提供读书环境。

加强和完善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读书、借书环境,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与使用率,使之成为校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定期向师生推荐一批优秀阅读书目,方便广大师生阅读。

3.以读书进课堂为途径,创设读书阵地。

各校要在课程表内安排阅读课,每周每学段每班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并要求早读(10分钟),午读(10分钟),下午放学前(10分钟),切实保证每天快乐阅读半小时。

4.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实现读书交流。

各校要尽力加大硬件投资,在每个办公室配备一台电脑,开通校园网络,与外界连接,构建读书交流平台,网络相通,信息相通,让师生目光投得更远一些。

5.以班级“图书角”为依托,建立读书共享。

各校要设计“图书卡”,捐赠好图书,交换看图书,达到书源共享,实现共同成长的目的。班级还要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等宣传阵地,充分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读书方法,感受名人读书精神,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6.以专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生活。

为实现与《xxxx省中小学“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的对接,各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赛事及活动,教育办也将组相关比赛,具体时间内容待定。各校可开展如下活动:

(1)举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童谣创作大赛。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创作童谣,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语言朗朗上口,充满童真童趣。

(2)举办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书写经典、讲解经典活动,进一步激发师生阅读经典、品悟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经典的熏陶下修养人格,提高综合素养,丰厚精神底蕴。

(3)“最美的读书照片”征集。鼓励师生用镜头记录校园读书活动的精彩瞬间,体味阅读之美。

(二)教师方面。

1.为学生做榜样,提升自身素质。

每位教师每学年要认真阅读2本以上教育名著及学校推荐的报刊杂志,写出“教育随笔”或“教学论文”,并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假期等时间,诵经典,品名著,充实自我,滋补自己,为学生做读书表率,提升自身素质。

2.和学生做朋友,帮助他们成长。

语文教师要利用阅读课和课外阅读时间,带领学生朗读经典,感悟经典,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引导他们读好书,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同时确立大语文观,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或拓展相关主题的优秀篇目,以帮助课堂教学和阅读的积累,使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开拓视野,走向世界。

(三)学生方面。

1.小学1-2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2本好书(学校推荐书目),熟背易解好背的经典诗词30首。

2.小学3-4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4本好书(学校推荐书目),熟背经典诗词40首。

3.小学5-6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6本好书(学校推荐书目),熟背有一定难度的诗词50首。

(四)家庭方面。

1.在低年级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活动,让家长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把学校和家长牵连在一起,共同培养孩子成长。

2.中高年级要求学生和家长将每天睡前半小时定为“家庭读书时间”,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建议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看书阅览,以拓宽读书渠道,增强读书意识,减少网游时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送书为礼;过春节,以送书压岁。让孩子逐步意识到书是成长的阶梯,是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1.小学一、二年级开设阅读课,激发阅读兴趣。

要引导大声朗读各种读物,如:古诗、成语接龙、寓言、童话、儿歌、童谣等,并利用早读、午读、放学前读的时间,朗读背诵必读(背)书目,阅读课时间和家庭读书时间要阅读选读(背)书目。

2.小学三、四年级开设阅读课,培养阅读习惯。

让学生诵读古诗和优秀句段,作好语文课和阅读课上的有效阅读指导,逐步培养读通、读快、读懂的读书方法和习惯,有写简单读书笔记的能力。

3.小学五、六年级开设阅读课,提高阅读能力。

以学校为单位经常组织读书比赛活动,给学生去图书馆阅览的机会,激发读书欲望,展示读书才能。如:定期举行“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博览赛”、“名人拾贝”、“同聚故事会”、“读书明星大擂台”、“名人给我的启示”等等,努力创建读书平台,开展多元阅读积累,提高阅读能力,不断自我成长。

1.学校适时举办有关读书竞赛活动,如读后感交流、广播站征文、经典美文诵读、课本剧编排、书签制作、手抄报编写等,以推动全校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2.各校教导处要随时对晨读、午读、离校前读作为每日必检内容,并检查记录,以通报形式公布于众,激励先进,惩罚后进。

3.各校建立“书香班级”、“读书明星”、“读书大王”、“读书好家长”、“读书好老师”等评比激励表彰制度,每学期评比一次,并不断完善制度,持之以恒评下去。

4.各校要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纳入班级评估项目,不定期地开展阶段性系列化交流评比活动。

5.教育办将把“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对各校评估的范围,纳入常规工作之内,加强领导,专人负责,规范管理,确保落实,真正让各校“书香校园”活动成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6、各校要在一年后作总结,作汇报,教育办将组织各校的“书香校园”特色进行交流推广学习,以彰显各校风格,推动学校发展,帮助学生成才,促进教师提高,真正营造“读书成为习惯,书香溢满校园”的良好氛围。教育办将实施组织评选西园街道“书香班级”“书香校园”。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四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农村环境为切入点,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深化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为载体,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完善工作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强化帮扶工作,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建设美丽乡村,努力使全县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第二批省级示范村和第一批省级示范村中的部分村屯及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薄弱村、重点提升村。

通过3年包保,被包保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高于县平均水平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2%;水泥路在“村村通”的基础上,逐步向“屯屯通”和“户户通”延伸,道路两侧要实施边沟围墙一体化,绿化、美化实现全覆盖,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达到居民适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村屯建设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公益事业保障机制,解除农民生产生活后顾之忧;健全和完善村办公室、文化科技活动室、农民书屋、休闲健身广场、消防设施、医疗卫生室和计生室等公益设施;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民主管理完善,村级配套组织发挥作用明显。

按照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总体要求,各包保部门、企业包保任务是:

(一)加强规划指导。围绕“二十字”方针的目标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和组织建设,协助和指导所包保村屯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要加强调查研究,搞好科学论证,履行相关程序,引导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产业开发。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新农村建设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帮助包保村筛选优势项目,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每个包保部门、企业都要在包保期内,帮助所包保村至少研究1个促进农民增收、拉动能力强的经济建设项目。

(三)协调资金项目。要从基层和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向国家、省有关部门协调资金、项目和技术、人才,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对接阶段。9月10日前,各包保部门、企业完成与包保村对接工作,制订包保方案,选定驻村指导员,开展包保工作。

(二)实施阶段。9月至12月,全面启动、实施包保工作。

(三)总结和验收。各包保部门、企业每年要对包保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文字材料,附带帮扶资金、物资证明材料报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年末由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12月底前,各包保部门、企业要对包保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充分反映包保经验和成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包保部门、企业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部门、企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主抓包村工作,相关科室做好协调工作,并实行派驻村指导员工作制度。各部门、企业要针对包保村新农村建设发展实际,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包保工作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二)加强协调,搞好对接。各包保部门、企业要切实肩负起和履行好联系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对上对下及时沟通工作的重大责任,增强帮扶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推动帮扶工作深入开展。每个包保单位都要和所联系的包保村进行帮扶工作对接和协调项目的对接,也可以通过协调会的形式解决包保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扶持,形成合力。包保单位要明确包保工作的意义和目标,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加大人、财、物和科技的投入,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包保村开展义务献工活动,帮助包保村屯谋划经济发展项目和农民增收致富项目,进行科技、文化、信息传播,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各种疑难问题,千方百计完成包保工作任务。

(四)加强检查,认真考核。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包保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调度、通报各包保单位包保工作开展情况;经常深入农村检查包保项目和协调资金落实情况,确保项目和资金落到实处。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包保投入情况认真审核,实地验收,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年终绩效考评成绩,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健康有效开展。

社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四抓四促进建设新农村范文。

住房规划建设简历范文。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五

1、在保持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0%的基础上,大力宣传,鼓励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循序渐进地实行村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争取乡民政部门支持,将所有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资金给贫困户。

3、村集体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提高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的优待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六

工作经历诗歌求职信建党教学法了普通话考试营销策划班会记事自我推荐:提案闭幕词绝句记事挽联的排比句爱国致辞工作安排说课,离职报告悼词事业单位对策征文工作说课稿代表发言合同,好句句子歇后语主义:暑假作业庆典课件:自我批评句子计划书申请书古诗。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13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皖政〔20xx〕1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和培养培训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确保全省乡村医生普遍具备医药卫生类中专以上学历,50%以上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生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年龄、学历、执业资格结构更加合理,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合理待遇得到切实保障,基本建成一支素质较高、适应农村基层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任务。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负责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卫生计生部门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

(四)合理配置乡村医生人力资源。各地要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要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没有乡村医生的村卫生室,由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驻医生提供服务,或引进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村卫生室实有人员超过规定配备标准的,原则上不得新进人员。

(五)严格乡村医生准入。县级卫生计生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乡村医生资格审核,加强准入管理。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从事护理、药事及医技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执业资格。

(六)规范乡村医生考核。县级卫生计生部门要按照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的原则,完善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办法,统一组织开展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执行基本药物制度,遵守基本医保规定,学习培训以及医德医风等情况。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和财政补助的主要依据。具体考核工作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承担,原则每年不少于1次。在村卫生室内部建立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业务骨干倾斜。

(七)强化执业服务监管。县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执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医务人员执业监管信息系统。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推动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从严打击乡村医生非法行医、违规购销药品、诱导服务和过度医疗以及违规转诊病人的行为。

(八)完善乡村医生退出制度。建立健全乡村医生考核退出、到龄退出、违法违纪退出机制。对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乡村医生,不得在村卫生室继续执业。对严重违法犯罪或出现严重医德医风问题的乡村医生,吊销或暂扣其执业资格,并责令退出村卫生室。各县(市、区)政府制定乡村医生到龄退出办法,积极探索村卫生室富余人员退出机制。

(九)加强学历教育。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按照《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要求,制定乡村医生培养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医药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对于按规定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医学相应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政府对其学费可予以适当补助。

(十)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大学专科免费医学生培养。免费医学生主要招收农村生源。完成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免费医学生可安排到村卫生室工作,村卫生室工作时间计入协议规定服务期,县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定岗的乡镇卫生院要在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

(十一)规范开展岗位培训。各地要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乡村医生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鼓励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乡村医生开展网上在线培训。各地可选派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优秀乡村医生到省、市级医院接受免费培训。乡村医生每3―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进修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乡村医生应学习中医药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

(十二)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学(卫生)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通过“三支一扶”等渠道公开招录高等医学(卫生)院校毕业生补充乡村医生队伍,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享受“三支一扶”计划相关政策待遇。“三支一扶”期满考核合格后,乡镇卫生院可按规定在编制内办理招聘手续,继续用于乡村医生岗位,实行“院派院管”。

(十三)开展契约式服务。各地要结合实际,探索开展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乡村医生或由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含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组成团队与农村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分担,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乡村医生提供签约服务,除按规定收取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未开展乡村医生和农村居民签约服务的地方,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要通过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措施,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分担。各县(市)至少选择1个乡镇开展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乡村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并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十四)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在现行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按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规定执行,考试合格的发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限定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执业。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可以按规定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十五)切实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面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助、一般诊疗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运行经费等补偿政策。动态调整乡村医生各渠道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水平。在2014、将农村地区新增的人均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乡村医生的基础上,未来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继续重点向乡村医生倾斜,用于加强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服务的乡村医生,各地要适当增加补助。各地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等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十六)规范经费拨付方式和监管。规范村卫生室账户开设和核算运行,加强财政补助经费和医保补偿资金的使用监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药品零差率补助、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经费实行“按季预拨、打卡发放、考核结算”,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村卫生室账户。一般诊疗费医保报销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按季拨付到村卫生室账户,年终结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药品零差率补助、一般诊疗费由村卫生室负责人根据乡村医生实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分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监管。

(十七)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完善老年乡村医生生活保障机制,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比照村干部政策执行。各地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具有乡村医生资质、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0年以上、到龄从村卫生室退出的乡村医生,落实每月不低于300元的生活补助,补助资金由市、县(市、区)政府统筹解决。对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年限或退出年龄达不到上述条件的,可由各地根据财力情况,制定具体办法,适当给予补助,补助水平不得超过符合条件到龄退出的乡村医生。

(十八)改善乡村医生工作条件。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设备采购。加快信息化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并延伸至村卫生室,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算管理、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信息联动、绩效考核以及远程培训、远程医疗等。

(十九)拓展乡村医生职业前景。在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进一步吸引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二十)完善执业风险化解机制。建立健全覆盖村卫生室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体系。完善乡村医生执业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村卫生室业务收入的适当比例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县级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助。

(二十一)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统筹考虑。各市要在5月底前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报省医改办、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二十二)落实资金投入。县级人民政府要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省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予以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补助力度。各级财政要及时足额下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相关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

(二十三)加强督查指导。各地要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对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乡村医生,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督查和通报机制,确保乡村医生相关政策得到落实。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八

3.对市城乡环境同治办未抽到的村,由镇同治办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出来后,由书记、镇长亲自带队抽2-4个村复核,复核结果与考核结果分值上下不超过1分幅度就视为真实,上下超过1-3分对考核人员予以处罚200元/次,并将其城乡同治工作责任金转为罚金。上下超过3-6分对考核人员予以处罚400元/次,并将其城乡同治工作责任金转为罚金。

六、工作要求。

1.各驻村干部引导各村对照市下发的农村级农村环境整治考核表将硬件设施整改到位、做到保洁常态化,同时将资料准备到位。

2.6个重点村村部所在地要有一个亮点,硬件设施(三桶一池)到位,教化到位,做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水沟通畅,无杂草。无旱厕,无残垣断壁,无乱贴广告、牛皮癣等。

3.镇区及6个重点村全面推行卫生费收取工作。

4.重点村要保障公共绿地有300㎡。

5.重点村开展拆除残垣断壁工作于8月底全面完成。

6.老街清理,电线剪断、平整,本周内要搞到位,杂草除掉,整理整洁。

7.教化工作,集中1个月,对从黎家一直到南头湾及市场内所有商户进行教化,清理占道经营现象。

8.公路沿线两旁,村部所在地拆违(危)、拆旧工作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

9.每个村至少有一条永久性宣传城乡环境同治工作标语,每个村民小组至少有2条以上宣传标语。

10.群众对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知晓率达100%。

11.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每月对辖区内村民小组及住户进行评比,并张榜公布;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月对住户开展卫生评比活动,并张榜公布。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篇十九

为开展好2021年春节期间关爱帮扶慰问孤寡老人、贫困人群、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活动,建立我街道关爱帮扶慰问志愿服务行动长效机制,特制订本次活动实施方案:

2021年x月1日至x月6日。

(一)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空巢老人,慰问孤寡老人、贫困人群、农民工和残疾人,奉献志愿爱心、构建和谐社会。

(二)活动范围。

全街道留守儿童(六到十四周岁父母常年或连续三个月外出务工的在家儿童和孤儿、遗弃儿童及单亲家庭儿童),全街道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户”、“三无”人员、困难人群、农民工和残疾人。

(三)活动方式。

以社区为依托,由驻社区干部牵头,以妇女干部和团员青年为主体,结对帮扶学校和社区干部广泛参与,采取志愿者和干部职工联动“多带一”结对帮扶的方式。

(四)活动资料。

对关爱帮扶慰问人群面临的主要困难,经过结对帮扶,为他们分别供给发放慰问品、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文体活动、法律援助等帮忙。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经过家访,看望留守儿童,及时了解和解决留守儿童的紧急需求。进取为留守儿童供给作业辅导、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生活帮忙等服务。

2、为空巢老人组织文化、生活服务。

热心陪同老人聊天解闷,帮忙空巢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理发等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并进取动员空巢老人参与街道、村(居)各类文艺团体和文化娱乐活动。

3、街道组织一次大型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贫困人群、农民工和残疾人送上节日的温暖祝福。各社区根据实际情景,对辖区需要关爱人群送温暖。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45705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