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态河道建设论文(汇总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20:14:11
2023年生态河道建设论文(汇总21篇)
时间:2023-11-06 20:14:11     小编:笔砚

总结是一次回顾,它帮助我们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刻和宝贵的经验。简明扼要地陈述事实是写总结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参考他人的总结范文,了解如何组织和书写一篇完美的总结。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一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一脉相承,次第渐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升华。在实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环境良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我国为促进生态平衡采取的措施。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可持续发展战略。

(1)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把它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管理的创新上来。

(2)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的各个系统都要推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3)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讲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权利,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问题,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4)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际上很多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创新。(5)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样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要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的责任制。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做的更多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做起,从保护做起,从响应国家的号召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去,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做出一份贡献!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二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发展、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引言:为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协调发展,我们需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当前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基于原有技术基础之上,采用引进新兴的高科技环保技术和方案来完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在生态水利建设当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1加强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既要科学化、合理化又要广泛涉及到各方面,需应对防洪、浇灌、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既要把水利工程学原理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的相关规定,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其顺利进展。工程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设计标准,能够承受一系列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动态地探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工程建设的质量,降低修复工程的次数几乎不同河流都有自己各自的生态环境特点,在进行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理保护措施,从而更合理的确保河流生态环境质量。

1.2保护水体系统的完整性。

水体系统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我们在对水体保护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而实现对水体的整体保护。

1.3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生物物种的保护。

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要符合生物多样性原则,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前要对当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1.4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为发展经济,我们不得不进行经济建设。由于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对河流带来不少污染,使河流生态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采取相关治理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最大限度的保护生物群落。

1.5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基于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新的工程理念。使工程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是在大规模、周期性长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河流生态修复的高效率。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构造和性能出发,使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交互结合,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

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当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各种造成因素进行综合性、整体性探究。其次,还要重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再者,由于河流生态系统和四周生态系统能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需要和周围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协调发展。最后,由于河流生态修复周期性长,需掌握好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预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2.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2.1加强生态工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河床岸坡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为确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和谐,我们需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更加生态环保的技术手段,对河床的岸坡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此外还有加强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河床稳固,从而避免由河床岸坡的局部透水造成河流堤岸的溃堤。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流坡岸有更好的保护。

2.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当中,需要事先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

因为事先对水利工程进行了综合性有效性的评估,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缩小水利工程的面积覆盖范围,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

3.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享受水利工程对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功能的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一些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性能等,造成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应使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系统健康协调发展,使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确保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4.对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我们对生态水利工程建筑的材料质地和主体设计构造及工程外型设计有着高要求,以此来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追求。

节能工程是重点,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绿色生产,低耗能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等节能方针,人们一直努力着。不仅在生活中要贯穿低碳节能理念,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同样更应注意节能环保。合理利用材料资源,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筑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害。最大限度的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总结。

生态系统的修复成长是一个周期性长、见效慢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河流修复工程。在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年代,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们大家所努力的方向。虽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发展,但仍面临施工难度大,工程技术高,施工设备不健全,人员管理不善,风险多等困难。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引进新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施工管理等进一步去协调完善整个工程。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项目经理部负责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落实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并对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按照分项工程进行层层分解,做更细致的施工网络图,施工中按照网络图计划施工,同时根据现场反馈信息作适当调整,对突发事件作出补救措施。在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的原则下,根据主体、装修、设备安装三大阶段的任务特点,及时调整劳动组合。相对集中、合理安排人力、技术、材料、机具和资金等各生产要素,力求达到进度快,质量好,服务佳等三大目标,同时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也要创造出良好业绩。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是我们做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增强对外界干扰的反抗力。从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河流修复不可能在短期实际内有所改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在模拟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四

1.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现实需求。物流生产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包括仓储、配送、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诸多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迁移,与环境的接触是全方位的,这些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物流设备发出的噪音也会烦扰居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

2.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驱动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公德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因而企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过去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企业的自觉实践,政府的积极推动,都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驱动力。

3.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国际诱因。绿色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壁垒从短期看的确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大量出口,但从长远来看,严苛的环境标准可以转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压力,进而推动各企业实行低碳绿色生产和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型物流。

4.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拉动力。生态文明型消费是一种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视角考量削弱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有益于人的安康和全面发展。公众的生态文明型消费和企业的生态文明型生产对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拉动作用。遵循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制度等,利用宣传和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型消费进而拉动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举措。

1.物流循环化模式。循环物流是指基于循环经济的“无害化”,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为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为一体,以节约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

2.物流减量化模式。物流减量化的内涵蕴含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其经济内涵就是降低物流的经济成本;而生态内涵则指为减少对自然物流的损害,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尽可能采用能够减少物的人为流动的方案或方式,减少自然物流转入经济物流的资源量和由经济物流系统进入自然物流的废物量。物流减量化包括物流实物量的减量化和物流价值量的减量化,两者缺一不可。物流减量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物的流动总量和必要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具体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物流的总实物量下降;采取供应链管理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促进物流减量化;通过改变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进行适度消费等重要举措来实现物流减量化目标。

3.物流绿色化模式。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物流主要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作的绿色化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供应链管理层面的绿色化,包括对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的管理,使之绿色化。二是运作层面的物流功能环节绿色化,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物流绿色化要求对这些功能环节进行绿色化运作。

4.物流低碳化模式。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或者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低碳理念的介入,使物流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既定的范围,并促进有效物流资源能够获得更为高效的利用,提升物流的绩效。物流低碳化模式主要从能源“低碳化”方面去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最优化。可从物流动力源上实现低碳化,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动力源上占的比重,优化物流能源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合理布局货运网点、配送中心,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建立智能运输系统;从物流末端上采取补救措施等。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生态文明型物流具有跨行业、跨区域、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的特征,只有通过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从源头上消除破坏生态环境而牺牲社会利益的不合理现象。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法规制定。政府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制定符合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规律、适应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业政策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彻底扫除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障碍。对当前不够严谨、有明显缺陷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同时根据物流“新常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其次,构建和完善生态行政机制。政府要强化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执政理念。政府在依法决策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有效遏制行政不作为现象;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贯彻生态文明的政绩观。再次,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资源的低价或无偿使用是造成物流粗放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促进物流运作的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应明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产权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格体系,以价格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降低物流运作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制定并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各种政策。一是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对企业排放污染物、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征税,而对改善环境的行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实行绿色财政政策。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社会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政府间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形成建立在主体功能区基础上的绿色财政政策。三是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制度。契合绿色价格机制与生态产业政策,为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融资保证。

(二)注重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化建构。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由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信息平台、车站、空港、码头、各类企业的仓库与货场等)和物流线路(公路、铁路、航线、信息和通信线路等)有机配置而成的能够提供物流服务功能的场所或设施的实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及其落实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与各类企业。中央政府首先要做好全局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保证其整体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套。各级地方政府应在遵循中央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细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既要提高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也要强化规划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政府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时要尽量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时主要体现在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做适当的补充建设,关键是与其他物流组织配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对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网络化重组、整合和优化使用,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不一定是通过自己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来实现物流运作的目的。

(三)深化科技共同研发与协同创新。

科学技术日趋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驱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亟需持续地科技创新,尤其生态化技术体系是其关键支撑,它可以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要注重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生态化基础技术是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技术等。生态化基础技术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牵引和整合各方力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为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体制保障,加强财政投入对生态化基础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强化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注重生态化物流技术创新。生态化物流技术涉及物流设施、设备、工具及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应链等技术的生态化。一是进行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它包括物流术语、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和管理标准等。物流的各种相关技术标准的统一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提升物流效率、削弱物流对环境负面影响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所需要的。二是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构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要通过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发展物联网,使物流与信息流实现在线或离线的高度集成,使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物流运作的自动化与透明化。三是把生态化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这不仅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综合知识,还要熟悉生态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借鉴循环、绿色、低碳物流管理先进经验,提高生态化技术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

生态文明型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形态,其本身又有多种表现形态,公众对其认识模糊不清。这都表明我们对生态文明型物流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生态文明型物流观念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明型物流知识,让企业知道承担负外部性的成本是应尽的义务;让消费者懂得离开生态文明型物流就无法保证绿色健康消费品的获得。其次要加大政府为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所出台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那些激励性政策要让企业、公众知晓,充分发挥政策的溢出效应。在物流系统中,人力资本是最核心的资源,它是物流系统要素的整合者,是系统优越性的创造者,是系统功能的决定者。人才是任何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创新源泉,因此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化物流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大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破解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匮乏的难题。根据上海、武汉、深圳三地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学历偏低,59%以上的人员为技校、职高或中专学历,高职高专以上学历的只占22%左右,具有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历的人数很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在从事仓储等物流业务。当前,在国家作出总体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采取举措调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官产学研精诚合作与相互促进,深化研究绿色循环低碳物流理论,加速把相关理论应用到生态文明型物流实践。同时,要加大对现代物流教育的投入力度,多层次培养一大批能够满足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五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城乡蓬勃展开。在新一轮跨世纪城乡总体规划中,生态意识已大大提高,全国已有30多座城市(如上海、扬州、张家港、乐山、成都、日照、襄樊、十堰等)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还有浙江、海南、吉林、黑龙江、陕西、福建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可能与本文探讨的生态城市内涵不一定完全相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生态化发展的进程。这种选择不管是出于“应急”或“调整”或“自觉”,可以看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群众越来越意识到城乡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生态化发展策略。

城乡生态化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乡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重构,更涉及到发展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乡的生态化发展。上千年的生态退化和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更要求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以新的生态视角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城乡生态化发展之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的演进严重失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损害了自然!为挽救生态环境的破坏,解决城市发展的生态危机,人类首先必须以谦恭、友好的态度尊重自然,呵护自然,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机制。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1、倡导东方人“和谐”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

2、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复兴被冷落或被遗忘的城市历史场所,找回失落的空间,重新唤起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实现城市现代化应与城市地域化、个性化相结合。

3、建立大地园林化、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实现城市生态化。

4、建立城市的绿色平衡体系,加大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如努力做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不低于35%,城市应普遍建设森林公园,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

5、建立人与生物互惠共存的协调关系。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城市与区域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要像珍惜生命一样保护城市的山水体系,山脉、水系、水源保护地、郊野荒地、滨水岸线、湿地必须谨慎地加以保护。

7、树立健康的生态价值观。发展生态产业,推广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生态出行与交通、生态材料,提倡生态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8、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构建健康的发展形态,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9、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利用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10、建立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平衡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城乡生态化发展策略的实施。

从现代城市发展到生态城市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化过程,可能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生态城市的建设成功至少应具备以下5个基本条件:(1)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2)协调的城市生态经济;(3)发达的文化与教育;(4)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精心编制的城乡规划与设计;(5)政府的生态化决策以及政策、法规、管理与监控机制。

实施城乡生态化策略,建设生态城市可分三步走,即三个阶段:

第一步,起步期。大力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唤起人们对城乡生态化建设的重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加强能力建设,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功能进行初步调整,为建设阶段作好准备、打好基础。实现城乡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知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意识都需要极大的提高。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是实现城乡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动力。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的总目标,就必须要改变一切不符合生态原则的政策,指定城乡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生态化发展的计划与措施,推行可持续城市和可持续小城镇的规划与设计,推广生态化示范试点小城镇、示范试点小区与示范试点村庄的规划与建设,推广生态技术、生态建筑,实施交通网络生态化,加快城乡生态化发展步伐。

第二步,发展期。重在逐步调整、改造社会经济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重构和生态恢复,增强城市共生能力,大力推广示范试点工程,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之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城乡生态化建设的活动中去。加强生态立法与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对不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与经济手段。

第三步,成熟期。实现城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全面生态化。这一阶段生态城市不是处于“静止”的理想状态,而要自觉地通过各种技术的、行政的和行为诱导的手段实现其动态平衡、持续发展,增强自行组织、自行调节能力。若其正负反馈失衡或自我调控失灵也会导致衰败。以上三个阶段,对于不同城乡因发展水平不同,每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不相同。可喜的是我国已有不少城市乡村已处于起步期或发展期,但还有不少城市与农村仍在继续重蹈传统工业化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或“先污染,后治理”的城乡发展老路。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应用生态化理念和综合生态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城乡规划建设的理论、原理、方法、手段、技术和法规、管理等系列问题,对新时期的城市政府决策者、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规划师、建筑师来说,无疑将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六

(三)农贸市场。重点检查“三线”地带农贸市场是否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农贸治理标准和要求,对市场内及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治理。

按照省商务厅的工作安排,此次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为期近三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年7月下旬)。

(二)集中治理阶段(年8月—9月10日)。

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开展“三线”沿线环境的综合治理。期间,要采取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经营者按相关要求进行整改。市局开展整治公路铁路河道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适时进行重点抽查。

(三)巩固提高阶段(年9月中旬至下旬)。

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全面开展专项治理的基础上,查缺补漏,杜绝遗留死角和盲点,巩固专项治理效果,形成常态化管理;并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结,于年9月30日之前,将专项治理工作书面总结报市局商贸处。

(四)市、县(区)工作职责。

1.市商务和_负责拟定全市开展整治公路铁路河道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总体方案,会同建设、环保、交通、水利、铁路、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对“三线”沿线环境的综合专项治理进行抽查。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七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八

南京是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四季分明,有生机勃勃的春天,夏的炎热,秋的凉爽,还有令人向往的冬天。

南京的春天来了,万物都苏醒过来,看!嫩绿的柳枝长出了绿草般的绿芽,犹如春姑娘轻柔的长发。黄灿灿的迎春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显眼。满山遍野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可爱的小燕子好像收到了春姑娘发出的讯息,迫不及待的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的唱着歌,仿佛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春姑娘又来到了果园,看!一颗颗杏树绽开了胭脂般的杏花,一棵棵梨树绽开了雪白的梨花,仿佛是一朵朵白云。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着,几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仿佛在嬉戏。南京的春天如此的美好,离不开那些每天天还没亮就上街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也离不开每天为这个城市建设辛勤劳作的人们。

南京能够申办青奥会顺利成功也是因为南京的绿化和美丽的风景而打败了其他竞争的对手,我记得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由南京金陵晚报组织去珍珠泉种植“青奥林”的活动,从3月头妈妈就开始报名排队,一直排到3月20号,那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约好8:30分在玄武湖门口集合,我们提前了30分钟到达,没想到还有更多的大人带着小朋友早已在次等候了。还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家都出动了。我特地数了下一共有四辆大巴,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植树绿化对我们这个城市有多么的的重要,也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毕竟城市美好的环境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的建设。

为了南京的环境更加美好建设了滨江公园,从奥体大街至梦都大街,占地590亩,该区域为休闲区,“看点”颇多,有湿地公园、观江平台、五星级饭店、电脑激光音乐喷泉等。通过改造原有地形地貌,绿化和美化了水岸环境,将原先的防洪墙外开辟为“湿地公园”;“观江平台”则营造成亲水、自然、生态的休闲气氛,连接奥体中心场馆与滨江风光带的文化体育轴线,又称“世纪轴线”,占地约180亩。该区域的文化气息很浓,有“三山”、“二水”、“白鹭”3个主题公园,以及8个雕塑花园,以营造大诗人李白“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意境。还有艺兰斋美术馆和金陵图书馆等。管理方从人性化方面考虑,这段滨江大道将建成地下隧道,使游人能方便地穿越到达滨江公园内游览和休闲。

在学校,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在古林公园种下了陪我们一起长大的小树苗,在寒暑假我们还会走上街头,提醒大家积极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绿色出行争做文明人”、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会让我想起“光盘行动”。建设美好生态南京需要大家的努力,让我们拒绝浪费、拒绝一次性餐具!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九

3、某景观河综合水样检测数据。

4、生态微生物学原理5、水生生态学原理。

城市的景观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1、物化方法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方法很多,如建造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生物滤床、生物激活剂等,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份也多样性,在治理污染水体的技术上采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的水体,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在实践中将物化(人工增氧)和微生物栽培技术相结合,整治景观河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这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案例。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

根据《xx区_专项监督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围绕本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做好对对口xx镇专项监督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为贯彻中央深改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部署,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全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顺应群众期盼,聚焦全区中小河道,综合施策、重拳出击。下决心打赢黑臭河道整治攻坚战,补齐生态短板,为站在更高起点上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美好新生活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凸显“绿色青浦,上善之城”城市新形象。

1、总体目标。

20xx年底全区中小河道、断头河基本消除黑臭,实现“三个明显提高”:河道水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水平明显提高、公众获得感明显提高;20xx年全区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重建河湖健康生态环境。

2、主要任务。

根据《xx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本区列入国家和市级考核的黑臭河道共28条段,总长度公里,均为镇村级河道。其中国家考核的黑臭河道共5条,公里,全部位于xx镇。市级考核的黑臭河道共23条,公里,集中在赵巷、徐泾、华新、白鹤、香花桥5街镇。

3、整治措施。

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水岸联动、重在治岸”的基本原则,结合“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域化推进、系统化治理,推动水岸“违建全拆、污水全截、河道全疏、水系全通、河岸全绿、水体全活”,有效解决河道黑臭问题。

4、验收标准。

黑臭河道整治后连续三个月或20xx年10月、11月、12月的水质平均值达到考核指标(溶解氧大于等于2毫克/升、氨氮小于等于5毫克/升、透明度大于等于25厘米);整治后或20xx年底河道的感观及公众满意度调查比整治前有显著提升。

按照《xx区_专项监督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九三学社xx区委对xx镇开展对口监督。xx镇共有5条,7。84公里河道,列入国家住建部黑臭水体。分别为杨巷港、康家桥港、姚河浜、骑龙港和苗泾港。监督内容包括:

1、本区域中小河道整治目标任务;

2、本区域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完成情况;

3、本区域中小河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情况;

4、本区域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有关政策保障和执行情况;

1、开展调研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现场走访、查阅资料、个别访谈以及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核实情况和工作进展。

2、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据区委、区府决策部署,以及水务、环保等条线工作要求,向相关街镇和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整改。

1、形成一份调研检查报告。xx镇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调研检查报告。

2、形成一份监督报告。xx镇中小河道综合监督情况报告。

3、推荐社内专家学者2名参加区级专项督查考核工作。

(一)准备阶段。

时间为20xx年12月。

1、成立工作组。

成立以主委为组长,分管副主委为副组长,若干社员代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背景资料收集与学习。

收集包括以下背景材料。

(1)中央深改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2)《xx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3)xx区中小河道整治配套政策;

(4)《xx镇中小河道整治工作方案》;

(5)xx镇5条黑臭河道情况资料。

(二)调研检查阶段。

时间为20xx年1月—20xx年7月。

内容:

1、中小河道目标任务及整治措施方案制定情况调研检查。包括控源截污实施方案制定情况;沟通水系、河道疏浚、堤岸整治、生态修复等河道整治实施方案制定情况;开展河道长效管理方案制定情况。

2、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完成情况调研检查。包括整治工作完成情况、整治成效。

3、中小河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情况。包括执法监管,动态管理机制,长效养护管理,引清调水,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

4、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有关政策保障和执行情况调研检查。包括贯彻落实“河长制”,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建立政策保障机制。

形式:

1、开展政府职能部门调研检查2次。计划安排在1月份1次,7月份1次。

2、召开2次座谈会。参加对象包括政府职能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街道居委会等有关人员以及社会代表人士、群众等等。计划3月份开展1次,6月份开展1次。

3、开展2次社会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计划3月份1次,5月份1次。

4、现场走访。计划每月至少安排1次现场走访,工作组联系街镇水务所进行。

5、个别访谈。对若干名代表人士进行个别访谈。

6、查阅资料。结合部门调研检查进行。

(三)成果整理汇总阶段。

时间是20xx年7月-20xx年8月。

1、撰写调研检查报告;

2、撰写监督检查报告;

3、梳理汇总书面意见和建议;

4、梳理汇总相关文字、影像、调查表等材料;

5、推荐1~2名九三学社专家学者参加区级专项督查考核工作。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一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林区的开发在逐步深入,居住范围向林区扩展,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要带来的环境压力就是不能遵循自然规律提供适合人类生存的空气,其次,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也是加剧森林消失的关键,结合这些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来看,人类是一切问题的源头。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林区在不断地被改造成人类的居住地,森林自身的防御免疫能力随之下降,带来的是树木病害的增加。

二、我国的林业政策。

(一)林业政策概述。

林业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而制订的行动规范和准则。我国的林业政策集中反映在1981年3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及《森林法》中,其主要内容是:明确山林归属权;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量,对森林采伐实行统一管理;对林业实行经济扶持政策;提倡木材综合利用与节约代用;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的林业政策包括两个方面,即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和退耕还林政策。在以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进入一个有规划的阶段,对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退耕还林政策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出发点,把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二)林业政策的特点。

林业政策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可调整性三大特点。林业政策的连续性是指从林业政策诞生的时候就说明生态建设出现问题,需要长时间坚持贯彻落实林业政策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政策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林业方针政策不会出现大的变动;林业的可调整性是指林业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国家可根据林业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林业的实际情况对林业政策作出调整。

三、我国的两大林业工程。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应坚持的五个原则,分别是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事权划分的原则、工程实施地方全负责的原则和森工企业由采伐森林向营造林转移的原则。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结合工程范围内的自然条件将林业用地划分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其中生态公益林又可以划分为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并且根据林区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其经营管理管制体制和发展模式,以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主要针对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的现象,合理利用耕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林业政策通过规范违法违纪行为调整生态环境。

人类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开发林区资源,而动物对林区环境的影响少之又少,一方面人类大规模砍伐林木,开垦土地,破坏了森林的自然降解能力,造成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另外燃烧树木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扩大了环境问题,可见林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罪魁祸首是人类。林业政策为治理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提供法律政策依据,强制性地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利于恢复植被,促进林区降雨、净化空气,调整林区生态环境。

(二)林业政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林区里面生活着许多动物,还生长着一些珍稀的植被,这些动植物对于人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当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生物多样性是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标志,林区是所有生物资源库里面最丰富的一个,对林区的'生物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林业政策通过遏制林区里面的滥砍滥伐、猎杀动物的行为,还动植物一个自由、安全的生长环境。

(三)林业政策促进林区生态文化价值的挖掘。

林业政策引导和扶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上引起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有利于加强森林文化设施建设,宣传各种森林资源的文化,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各种林业生态文化的价值,丰富生态文化。帮助林业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资金扶持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保证林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林业工作者投身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保护林区自然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证林业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既加强了林业建设,又获得了更高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结束语。

林业担负着森林保护和培育、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任,林业政策是林区资源开发的践行标准,对于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因此,要坚持贯彻落实林业政策,把林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开发使用林区资源,提升林业发展水平,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林区人们拥有林区的经营权,确保林区人们的收益,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二

智慧城市是把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这些信息网通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数据当作城市重点要素,从而达到技术和产业以及服务于管理,还有生活方面的智能化目标。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和社会以及环境这三者的共同发展。还包含政务和交通以及医疗和教育,还有环保这些功能,智慧政务指的是政府应用信息通信这项技术,完善组织构造和运行制度,解决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孤岛这种情况,促使管理和服务都能够网络化,从而不断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下面将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

我们能够发现,智慧城市构建主要包含六种主要的内容,重点包含云计算数据核心和基础通信与终端以及运用系统,还有物联网和业务支持平台。

(一)云计算数据核心

云计算数据核心属于承载和智慧化的运用,组成多个支持功能的中心基本设施,一方面承载多种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一系列的数据,最主要的是承载用户行为数据,组成智慧化运用的重点能力。

(二)基础通信网络

基础通信网络包含宽带连接和承载,还有传输这些有限宽带网络。例如,4g蜂窝和通信网络,还有无线wifi全覆盖。

(三)终端

这里所说的终端包含电话和电视以及物联网等终端等。

(四)业务支持平台

支持多种智慧化运用的业务,包含订单和用户以及服务方面的管理,还有多种基础能力支持,例如,数据库和基础管理运用系统等等。

(五)物联网

物联网传送和聚集,还有信息收集和保存以及预处理这些系统。

(六)经典应用系统

经典应用系统重点包含多种应用系统,例如,管理和一卡通以及监控和三网融合这些应用,还有智能物流。对其进行简单的概括,可以将云计算数据核心当做重点,由物联网当作触角,由wifi和4g无线全覆盖和掼蛋通信当做快速信息路径,建设智慧城市区域。智慧城市当中基本设备的继承重点分成基本设备层和感知层以及网络层,还有平台层和实际运用层。将感应器放到电网和铁路以及桥梁和隧道,还有公路与供水等多种物体当中,同时被泛在连接,构成物联网物联网。利用感知层,把不一样环境下感应器汇聚到智慧城市信息处理构成架构,依靠公共通信网络,由数据行当作中心,经过多连接终端,完成泛在接入,面对服务端到端体系架构。

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在经营以及服务的过程中当中,存在几个重点要素,分别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经营方和服务提供方的角色,云计算个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方,保证智慧城市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上面这四个重点,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商家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商家,可以思维一体,一起促进集中化和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和创新型的智慧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一)政府

政府属于智慧城市带头机构,一定要拥有智慧城市建设和运用还有服务进程进行暗度管理以及改进和综合多想应用,构成城市整体有序发展的合力。

(二)经营方与服务方

我们可以知道,由于社会信息化运用不断深入发展,信息通信服务想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必须要对应用方面加以创新,使运营更加稳定,提升平台的开放程度和服务质量,做到资源上的共享,对于智慧城市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一定要拥有有力地智慧城市经营和服务方,实际上也是智慧城市的实施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带头实施,总体规划,确保运营的安全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服务延伸和需要采集这些。

(三)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

重点注重于投资规模化建设,改进运营和服务的质量,确保按照制度做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以及监督管理方式。

(四)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

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必须要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还有共享性的云计算运用服务以及行业运用服务。

(五)多方面协同

政府方面一定要提高多种政策之间的衔接与协同,构成政策体系,智慧城市正常进行关系到多个行业,各个主管部门必要制定相应的行标和规定,不断加强其协同性。目前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程度还不是很高,还要进一步提高信息之间的融合。

(六)技术人才

云计算行业这个行业正在不断快速的增长,这种快速的增长促使云计算工作在进行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相应的人才,人才不足将会限制云计算的发展,因此,未来我国应该培养更多云计算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七)安全模式与用户惯性

云计算安全方面的问题属于云计是商业发展当中核心的问题,因为云是对外不透明,其服务提供在业务方面并没有进行仔细的说明,怎样在内部it支持中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可靠,数据分离这是对于云计算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并且用户习惯还不是十分成熟,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使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持续发展,人们居住环境和资源以及能源,还有城市运转这些问题慢慢暴露出来,以往基本设施以及城市管理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合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由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和与计算这些新的信息通讯技术当作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对应上面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智慧城市拥有智慧政务和交通以及医疗和教育,还有环保这些根本功能。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智慧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顾成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空间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涂旭明.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实现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三

摘要:新农村的建设是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而沼气建设却为解决农村林木“三剩物”和其它废弃物污染,促进庭园经济建设,改善农村燃料结构,及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新农村建设一是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二是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沼气在新农村建设生态工程、环保工程、富民工程、家园工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生态农业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培育资源,优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沼气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

2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

沼气是有机质在厌氧的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约占55%~70%。由于沼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所以其经济价值主要在能源利用方面。沼气可用于照明、做饭等生活用能,用于畜禽舍的照明、取暖和消毒,用于日光温室中点燃增温、增二氧化碳气肥,还可在果园内点灯诱蛾捕虫;沼液是沼气发酵的副产物是一种溶肥性质的液体。其中不仅含有较丰富的可溶性无机盐类,同时还含有多种沼气发酵的生化产物。因此,在利用中它往往表现出多方面的功效(如营养、抑菌、刺激和抗逆等效果)。沼液不仅可用作肥料,还可用于养鱼、植保和喂猪等方面。沼渣的利用。经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后,残存物料的固体部分俗称沼渣。它富含腐殖化的有机质,含量40%~60%,全氮1.0%~2.0%,并含维生素和激素等,可用作肥料、栽培食用菌和饲养蚯蚓、黄鳝等。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沼气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结合起来,形成能产生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多种庭院式经济。

3沼气建设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发展沼气,可使农业废弃物有效地用于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沼气的`生产。用沼气取代柴草和煤炭,将使广大农村妇女从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改善她们的健康状况。将带动农村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养殖业的发展,也为农村的大量闲置劳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通过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庭院经济,能明显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创造良性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民奔小康奠定良好基础。沼气池的运用,能消耗畜禽粪水、种植废物如秸杆、以及生活废水产生沼气。通过配套装置,沼气取代了煤、液化气等能源,成为农村日常生活的主要燃料。一座8~10m的沼气池,一般可产沼气300~400m/年,可解决3~5口之家一年80%的生活用燃料,帮助农民直接增收节支。

3.2经济与社会效益。

沼液收集后可以种菜、浇灌花卉果木等,也可直接排入稻田、鱼塘。一座8~10m3的沼气池,年产沼肥27t,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公斤。残渣、沼液作肥料,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3.3环境与社会效益。

治理农村大气污染。首先,沼气是以甲烷为主,它所含的甲烷、氢和硫化氢都是可燃气体在燃烧中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产生二氧化硫,更不产生粉尘,且热值利用率达60%,而煤的热值利用率15%左右,节能炉也仅为20%多一点。另外因沼气热值高,用量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比煤大大减少;治理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能源环保生态模式,可以基本改善农村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它的原理是利用厌氧细菌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经过厌氧消化作用转化为沼气和二氧化碳,使粪水中的不溶有机物变为溶解性有机物,实现无害化生产,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粪便进入沼气池这个密封的容器内,臭味就无法再向空气中散发;经厌氧消化处理后的粪便,杀灭了绝大多数的病菌和虫卵,不再孳生蛆蝇,用其施入农作物,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农村沼气的建设大部分与改厨、改厕、改圈同步实施,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实现了村容整洁。为解决农村过剩秸杆,秸杆禁烧禁抛提供了有效途径。

4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就是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培育资源,优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其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而沼气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沼气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养殖业和种植业进行有机结合,组合成生态模式,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河南农业,(15).

2蒋克彬,张小海,蔡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05).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当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及相关生产设备空前进步和发展的同时,我国原有小家庭式的农业生产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合作型经济逐步显示出了其优势及发展空间。这种优势直接体现在新农村的农民经济收入之中,因此在谈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详细的论证农村合作经济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一)新农村的建设要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国民生产的支柱和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上呈现出了多样性的地貌特征,所以农业生产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对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首先,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最后,要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确保广大农民共同致富。

1.实现规模型、集约型、产业型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能耗。

2.有效的降低、减少农产品在交易环节中所产生的成本。

3.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动态、需求等第一手资料,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农业生产计划。

4.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尽快将最新、最高、最实用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第一线的'农业生产中去。

5.保证农业生产的资金,以全新的金融方法和理念支持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

6.创建整洁、卫生的乡村居住条件;保证便利的交通环境;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原有的农村合作经济形式。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使我国很多地区的乡镇、农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的发达地区甚至提前进入了小康生活标准的社会。然而自从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这种发展速度逐步放慢。

(二)新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及特点。

世界上的先进农业发展主要的成功经验是通过促进合作、联合等方式,组织并引导个体农民进入市场并参与竞争。我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的兴起及其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上述条件下,我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这是从事相同类型农业产品经营的个体农民,在原有经济合作形式基础之上,以互惠互利和自觉自愿为先决条件,而组建的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下面我们就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1.其发展范围与产业类型关联程度相对较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已经基本含盖了全部主导产业。形成了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特色产业,使得发展更快、更专业。

2.主体显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因为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各地区个体农民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经济条件、市场规模等状况,自行选择出了最适宜的合作形式。形成了多元化、地方性的合作组织形式。

3.经济合作的各类组织,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点。基本形成了相应的产业促进协会,又以相应的协会来带动相应的产业,二者互相促进、互相支持。

4.相关服务性功能日渐显现。随着新型农业向全面产业化、规模化推进,经济合作组织也出现了,向科学技术、经济生产实体方向的转变。开始向个体农民提供全套的生产及销售服务。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意识及水平明显提高。

5.小规模的合作组织依然占据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农村合作社和专业产业协会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地区性特点。

农村合作经济发挥的作用。

(一)在规模化、产业化的新农业中发挥桥梁作用。

将家庭式的农民联合起来,形成集约式的生产方式。并与当地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多形式、复合式的农村生产模式,向深加工式、高附加值的生产方向延伸,促进原有的农村向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结构调整。引入先进的大型生产设备,并应用到生产第一线中去,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和劳动力。

(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更多的个体农民面对着国际市场上大型专业集团、公司、组织的强势竞争。从而暴露出我国农业产品质量不佳,生产数量不足等劣势。通过合作经济,可以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新农村经济。以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全程管控,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三)更好的保护和增加农民的个体利益。

在市场主导生产的市场经济中,个体农民往往因为对市场行情等信息不了解,或相关市场资讯掌握滞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合作经济可以将个体农民整合后以合同制进行农业生产,降低个体农民承担的风险。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快捷的市场需求预测,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加强农业生产的指导性。从根本上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四)提高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

通过与科研技术小组、学术团体、专利项目组等组织的合作,提高个体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使个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并可以自主的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去。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培训课程、试验田的讲解,为相关的科研团体的研究成果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一个平台。

(五)便于寻求法律法规方面的顾问与支持。

集合大多数个体农户的问题,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寻求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从而使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合作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将个体农民有序良好的组织起来,开展合作经济才有可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2]张晓微.新农村经营组织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山东省:山东省工商学院,2006,(04).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五

财政部于11月推出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顺应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会计体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必要举措,是推动中国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如何将党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必要的协调融合,以适应新形势下党校财务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变革,将是党校是否能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体系的基础。

一、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及问题。

(一)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1、党校财务管理的概念。

2、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党校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或者其他高校、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民间非营利组织相比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党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为党的培训任务服务的。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遵循经济规律、党校的建设规律、党校的教育规律,将学校教学资源和服务资源有机结合,为教学与科研的有序开展科学合理配置经费与资产,以保障党校培训任务的正常开展,为参加培训轮训的各级党员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经费物资的计划性。

党校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预算资金、财政专户拨款、非税收人等,党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制度。日常经费必须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指标,配合党校年度预算经费、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开展工作,并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各项事业收人、其他收人全额缴存财政专户纳人预算管理。这种有制度保障的计划性对党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大为有益,也是党校前进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3)成本核算的简化性。

党校财务管理贯彻专款专用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会计核算采取收付实现制。现阶段主要核算预算资金及预算外资金收支及其余额,不计算盈亏,一般不计算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各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人,党校资金的来源渠道在扩展,特别是各种有偿办学形式和各种有偿劳务服务的增加,无形中扩展了党校资金的使用领域,这也将改变党校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增加新的成本核算内容。

(二)党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利用率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党校在资产管理中还存在如国有资产利用率不高,资产老化及沉淀情况严重等问题,固定资产从购建、使用、报废到处置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校内部各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还有待强化,相关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真实反映党校的固定资产状况,促进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加强经济核算,加强财务监督,加强固定资产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档工作,调动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内在积极性,开源节流,所有这些工作将提高党校被产管理效率,保障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党校财务部门是面向全校所有部门以及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窗口,党校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绝大部分信息是由财务部门提供。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党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直接影响党校整体管理效率。当前,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财务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财务与各部门信息沟通、互动等现代信息交流模式还远没有建立。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财务电算化平台为基础,以财务信息化为前提,实现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成为目前党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3.财务管理综合性人才不足。

现阶段党校财务人员大多数是核算型会计人员,会计基础知识较扎实、操作能力强且工作细致,但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传统财务会计领域,上升到管理的复合性和创造性则明显不足,至于准确预测、及时决策、协调合作、危机应对等体现现代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缺乏。在未来改革继续深化的形势下,党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将会逐步扩展,管理环境变得复杂,对党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达到专业型、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要求,才能以高水准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党校的培训和教研任务提供最规范、最全面、最科学的服务。

二、管理会计纳入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及思路。

(一)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

管理会计做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管理类别,可以根据需要跨学科、多方法、多视角地寻找最佳解决之道,还可根据内部管理者的要求进行局部或整体的预测分析,进行有选择、不定期的信息报告与披露,从而为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优化决策服务。简而言之,管理会计就是针对管理中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控制现在,预测和规划未来,为改善内部管理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信息资源的“内部会计”。

1、管理会计的加人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预测决策水准。

管理会计做为“内部会计”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它可以随时为党校管理者提供特定问题、特定阶段、特定范围具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从基础数据中发现规律并遵循管理会计的原则,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模式,包括制度、预算、评价、激励等控制模式;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标准,包括财务标准和非财务标准,前者是资金管理和运用标准,如党校财务预算、经费开支预算、资产管理预算等,后者则是人力资源与培训需求标准,与党校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及培训学员等相关。有了以上系统科学的模式,再经使用规划、组织、控制、预测、决策、评价等管理会计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将极大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水平乃至党校整体包括教学行政各处室的行动力。

2、管理会计的加入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准。

管理会计的中心内容就是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与评价、控制与决策,要实现这些就必须依靠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手段,以帮助管理会计实现应有的目标。一旦建立起有管理会计组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首先将有助于会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工作有机结合,使得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转变、从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其次将有助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减少信息收集成本,党校各职能部门都可以从此平台搜索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管理会计依赖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所需要的会计数据和其他数据,可以通过此信息平台得到保证与反馈,并对预测决策规划起到助推作用。

3、管理会计的加入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报告评价水准。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统一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对不同事业单位的内部分析与评价则无法面面俱到。做为党校这所特殊的干部培训学校,需要在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党员干部调学计划、培训经费收缴及使用计划、特殊经费特殊问题处理计划等等方面做单独分析报告,但由于目前会计人员自身和体制限制,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责任考核机制,会出现预算编制及预算指标分解粗放、专项资金管理混乱、财务分析报告存在主观性片面性等情况。管理会计将通过对目标的改进调整和优化管理,从大局出发,进行多层次规划与控制,提供多视角分析评价报告,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分析党校财务管理特点与实际问题,如资产利用率、信息化程度、人力资源问题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理由;揭示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如提升预测决策水准、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准、提升报告评价水准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动力;学习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如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助力。管理会计在强化党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方面的卓越能力,将会为党校事业地蓬勃发展提供最有实力的帮助。

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是党校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突破口,是对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满足信息使用者如党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多方面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与工作重复状态,也帮助处于相对薄弱地位的管理会计借助财务会计成熟平台快速搭建起自身框架,提升管理会计在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二)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从领导层开始支持、引导、鼓励、推动管理会计纳人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强化专题学习与培训,从规划、决策、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把握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在加强党校自身建设和开展财务监管工作中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并最终落实到党校事业的管理和-86-发展之中。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是发展党校新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大好时机。通过实践探索和有效运用,进行经验总结,加大横向交流,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速度,最终推动党校全新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2.强化管理会计教育,提高党校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从来都是关键。只有对党校会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者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促使全员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兼具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的建立,才能促进可提供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的涌现。新型党校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财务会计核算能力之外,熟悉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工作能力。

3.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之一就是要提供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这就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高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管理工作。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有助于党校管理不同环节、不同岗位的相互衔接、流程控制与管理效能。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应当是用数据支持相关决策的管理平台,也就是使用会计语言,利用管理头脑,控制工作流程,发现分析问题。新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是会计与管理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是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决策转变的重要支撑。

4.改善会计数据采集基础,确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科学融合。

管理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管理人员也必须用数据反映和解决问题。党校会计也应顺应发展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信息整合,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合理。要改善会计数据采集基础,提供客观依据,探索有效机制,将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用精确的数据反映出来,并通过科学加工整合,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与规律。这是确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够科学融合的一项工作,也将会提升党校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

5.建立财务预算的分析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应从一种单纯的费用控制手段向财务资源配置高度转变。应依据科学的指标体系、客观的评价体系、合理的预算制定程序保证财务资源在党校事业中效益最大化。长效有序的财务预算编制分析机制,能够通过正确的分析方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第一时间找出差异因素。同时规划、协调、控制与业绩评价多职能齐头并进,预算目标分解清晰明了、责任明确,并与激励制度结合起来,将责任和利益紧密挂勾,使预算管理工作高效率,{质量进行,保障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转。

三、管理会计纳入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标准框架的设立。

管理会计纳人财务管理体系,必须有一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框架,具备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才能真正与财务管理体系相衔接,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作用。笔者针对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做以下“一体两部三标四核”的大致构架,如下图:

(一)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一体两部”格局。

“一体两部”格局是指在党校财财务管理大体系下,设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平台,结合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多方面协调运作,将党校财务会计的资金核算和管理会计的价值分析、信息管理充分结合,从动态和静态的总体角度把握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从线性发展到点面结合反映和控制党校的财务管理活动。整合财务会计信息与其他内部信息,并延伸到党校教学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中,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等工作能更全面深人地展开,这是管理会计应用对财务管理的有效支撑,与财务会计共同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提升党校资源分配效率的强力保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同源性的理论,数据、分析、报告的有机融合将会使党校财务管理的数据归集与分析决策功能更积极全面。

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运用还在探索阶段。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正可以利用财务会计成熟的架构,将管理会计支配资源的职能权限与协调范围同财务会计进行组织结构上的配置,并赋予决策权限,让财务会计的归集核算与管理会计的控制、分析、评价都能在新财务体系中体现出来。

以财务会计数据资源为信息基础,以党校教学和管理活动为中心,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将财务数据和管理数据进行整合、统筹,打破部门、系统、时间、内容的限制,达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这是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以使会计职能前置服务、管理职能后续监控,从而满足党校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多角度、多维度的管理需求。

(二)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三标四核”模块。

“三标四核”模块是指在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平台下,树立“费用标准、预算标准、绩效标准”三大标准模块,同时建立预算控制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绩效评价中心、内部控制中心四大管控中心,进行控制调节评价、分析预测决策,以达到预期目的,保证平台管控工作系统、规范、高效。

1.党校财务管理体系费用标准、预算标准、绩效标准模块。

(1)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费用控制和资产配置标准。

目前党校收人主要有财政补助收人、上级补助收人、附属单位缴款、非税收入、事业收人、其他收入等来源渠道,支出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应当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核算、综合平衡。日常应对经费使用状况进行跟踪监管,随时核,保证监管的有效性与及时性。这不仅有利于国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更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全面合理、真实准确。

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将资产配置纳入财务管理。党校资产在各归口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按照效率优先、服务优先原则进行配置,明确使用者的'责任,细化职责分工’明确使用、维护、监管三方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管理分配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财务监管体系,努力确保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及定额标准。

在制定财务预算标准时,充分考虑历史纵向水平、内部平均水平和系统横向水平,使制定的预算指标科学合理,以一种规划、沟通及协调的形式而非压力与惩罚工具激励党校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从认识预算的重要性人手,进行客观分析,建立高质高效的预算控制组织体系,实行预算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科学规范地采用预算编制方法,坚持“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保证合理的支出结构,保证编制的预算与党校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相吻合,保证预算管理与经费管理的配比度,保证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应有明确的定额量化标准,无论相对数指标或绝对数指标,都必须保证分解后的预算数据与总预算目标一致。应重视预算控制和评价分析,选择采用差异分析、对比分析、对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比对实际执行效果,便于随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达到预算控制的预期效果。同时逐步运用权责发生制结合现金流量现代模式,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数据基础和体系保证。

(3)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适合党校决策和管理评价的财务报告和绩效标准。

在建立财务决策和财务管理报告系统时,应充分融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原则和标准,秉持全面性、真实性、重要性原则,定期进行对资产结构、收支结构的分析评估反馈。在使用常规会计标准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同时,根据各方需要形成预算执行报告、资产管理报告、政府采购情况报告、现金流量报告、绩效控制报告等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财务管理报告。

应建立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校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应将工作绩效、资产管理、费用控制等评价结果纳人年度考核内容,制定奖惩措施,定期考核评价。针对考核内容,设定相应绩效考评指标,如业务标准化指标、资产管理指标、预算执行指标、岗位责任制指标、职业作风指标、服务满意度指标等等。绩效标准设定应因岗而异,结合预算指标与实际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积极性,通过绩效标准的设定应努力达到一个高度,即从“事”的绩效目标实现向“人”的绩效潜能提升的质的飞跃,实现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

2.党校财务管理体系预算控制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绩效评价中心、内部控制中心。

(1)预算控制中心:该中心应严格对照制度和预算指标,分层分级控制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对预算执行进度跟踪分析、监督考核,杜绝出现问题造成浪费。不允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预算用途、变动预算标准。这一中心的目标就是在最基础的工作中加强财务预算执行的约束性、控制性,保证预算完成进度与实际工作的配比。杜绝不顾实际工作进展与质量,一味追求预算进度,造成与总目标的偏差,产生失误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

(2)资产管理中心: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是该中心的目标。借助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依据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证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保证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资产使用登记与盘点制度的有效执行,确保党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闲置和浪费。

(3)绩效评价中心:党校财务管理有其特殊性,它的绩效评价中心可设立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财务指标指:预算执行部分、经费支出部分和资产使用效益部分;非财务指标包括财务制度执行、财务工作情况、财务人员培训情况、外部评价情况等。应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保证综合性和导向性,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使党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中心的工作更具客观、公正、完整及有效。

(4)内部控制中心:该中心目标是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内控程序的完善、内控责任的到位。它即是独立中心,又是把握全局的总控中心,应依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体系设立。它的核心任务应包括:宏观财务目标控制、全面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务信息系统控制、政府采购控制、资产管理控制、财务报告控制等。内部控制中心要真正发挥监督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职能作用。应依托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建立有效保障内控执行的独立机构。岗位设置应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完善工作程序和步骤,指定参与的部门和人员、确定责任和配套制度,明确内控评价报告反馈对象,最终达到控制与改进的目的。

如上所述,建立“一体两部三标四核”新型财务管理一体化整合模式,对推进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结构和内部控制的提升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也将推动党校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六

近年来,大庆市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绿色水生态系统,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生态安全保障,取得一定成效。

1.1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1)水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为解决水资源紧张状况,市政府和大企业后修建了北引、中引、南引“三引”工程及大庆水库、龙虎泡水库、红旗水库和东城水库“四大”水源地。通过资源分配、工程建设和管理调度,我市现状可供水量为32.76亿m3,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为22.7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06亿m3,基本满足了现状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用水需求。,大庆市年供水总量21亿m3,其中,城市工业和生活6.2亿m3,农业用水12.5亿m3,生态用水2.3亿m3。供水量中地表水占67%,地下水占33%。城市设计日供水能力达到168.5万m3。2)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我市地下水经过多年的开采形成了东西两大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影响面积一度达到5560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曾达到53m。近年来,采用依法限采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地下资源管理,市区内地下水年取水量减少了1亿m3以上,超采区中心漏斗水位逐年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实测资料显示,西部漏斗区基本消失,东部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面积缩小为611km2,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上升了近30m,达到128.0m高程。3)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良好。我市被正式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几年来,在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5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主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城市供水系统管网漏损率从25%下降到19%,多项节水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开始建立,为水资源管理信息实现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我市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1.2水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水功能区划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为平台,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手段,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河湖湿地保护的综合保障体系,局部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状况有所好转。1)污水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污废水排放量5300万t/a,共有工业(100家重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245台套,总处理能力达到223万t/d,年处理量5.1亿t,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率达100%,工业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重复用水率达到92%。全市相继兴建了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东城、西城、乘风庄、八百晌、陈家大院、石化、申东、大同等),日处理能力达到44万t,处理率达92%。同时,积极加强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农灌、工业冷却和循环水、景观娱乐用水、杂用水,中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2)河湖治理取得好成绩。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分期实施”的原则,实施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主城区三条水系和40个湖泡湿地已近1/3进行了治理(主要是黎明河、黎明湖、三永湖、万宝湖、乘风湖、碧绿湖、果午湖、新潮湖、燕都湖、明湖等),“河湖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城市滨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百湖治理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3)雨洪资源合理利用。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近几年平均利用云水资源5亿-6亿m3,洪水资源利用总计达到75亿m3。4)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加强。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沙化、盐渍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59km2(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796km2,其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为864km2)。5)水利风景区创建初见成效。黑鱼湖、红湖两个生态园区成功申请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相当于aaaa景区),当奈湿地和鹤鸣湖湿地属于扎龙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当于aaaa景区)的一部分,龙凤湿地晋级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当于aaa景区),连环湖、西葫芦泡2个生态园区成功申请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相当于aaa景区)。

1.3水管理能力不断加强。

随着《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大庆水务一体化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编制了一大批水利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水利工程合理的建设、科学有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也为规范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创造了条件。2)以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为目标,初步建立起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了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制度,水资源管理得到切实加强。3)强化了防汛抗旱的。组织管理,基本建立了机构健全、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程序规范的防汛抗旱工作组织体系。确立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4)水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正逐步加强,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五是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

大庆市属于北方严重缺水城市,全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170m3,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m3的用水紧张警戒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禀赋条件、水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生态退化问题也较为突出。1)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主城区由于连续多年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位漏斗区,引发了地面沉降、湿地萎缩、地表植被退化、地表水污染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河湖连通工程进展缓慢。全市有大小湖泡228个,其中市区90个,主城区40个。依据《大庆市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在现状“三大排干”(西排干、东二排干、中央排干)的基础上,构筑“六河串联40湖”的百湖水系布局。从至今,主城区只有19个湖泊得到了有效治理,碧绿湖、东风湖和燕都湖等20多个湖泊治理迫在眉睫。3)水土流失问题还比较严重。全市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网络体系不健全,80%的强度水土流失面积未得到有效治理。4)城市供水问题突出。供水设施老化严重,改造不及时等问题造成了供水安全事故频发。5)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仍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水资源要素在全市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还没有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七

“思想”是关于整个世界或者其中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本质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具有“说人所未说见人所未见”的创新性特征。判断某一思想观念是否具有“思想性”,除了看其是否经过充分的系统论证之外,主要还要看其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本质规律性方向趋势性前沿创新性的特征,是否从世界观辩证法方法论社会历史观等哲学层面高度去思考处理问题。综观***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发现它显然具有这些特征。

自然观是指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历史起源结构本质变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类对整个世界认知的基础,任何一种系统化的哲学必然将它作为前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命题,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有机的新型自然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就是强调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要实现和谐共生。自然界再也不是近代主体性哲学视野中那种被人类利用改造和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和价值的存在物。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近代主体性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陷,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属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他们在制定唯物史观和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视“生产”而忽视“生态”,他们即便在阐述“生态”“自然”的重要性时大多也是在“生产”“财富”的范式下来进行的。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认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实际上在强调必须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当作一个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哲学上来看,这实际上是要求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来观察分析改造自然界。因此,这种自然观辩证地真正克服了那种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要素进行抽象的分门别类相互分割而看不到自然界内部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描绘出了一幅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推崇的“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的“世界辩证图景”。

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体现了一种新型社会动力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通过发展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生外联性”产业,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生态价值可以变成经济价值。这种全新的绿色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产品—污染”构成的单通道非循环的物质流经济,形成了一种“生态环境生产力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生产力就是人类影响调整制约自然的能力,生态资源环境在经过人类改造后“被纳入”生产力。因此,这种生产力带有一种“征服论”倾向。但是,在***总书记看来,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生态环境开始与生产力融为一体,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这种新型的生产力带有一种“和解论”色彩。

“生态兴则文明兴”,是指生态环境是决定人类文明兴衰的第一前提。***总书记认为,纵观人类历史,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良好的地区,但都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文明衰落或者中心转移。当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历史发展影响文明兴衰危及人类生存的“第一因素”,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支撑,而不再是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一般性前提”了。这种新型文明动力观文明基础观是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的“自然报复论”的直接继承。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生态与文明之间的直接关系根本关系从未像***总书记所提出的这样被如此强调过。

唯物史观又称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而不是少数“英雄”或者“天才”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全民共治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体现了***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群众史观。

建设生态文明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只靠少数领导干部和生态环保工作者。要改变14亿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之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应用,克服了以往相当程度上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的力量缺失和治理之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就是强调在新时代,民生要实现生态化,生态要实现民生化。我们不能再认为经济发展速度是硬指标,而生态环境民生问题是软约束;也不能再认为生态需要是享受型需要而不是基本型需要,故意忽视生态民生建设。这体现了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随时在准备着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为民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价值观。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首先是血缘共同体,其次是地缘共同体,再其次是政治共同体,最后是自由人联合体——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发展的成熟形式。不同的共同体代表着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交往发展与人的发展程度。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共同体思想。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就是强调全球是一个生态环境共同体;而生态环境共同体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最现实最基础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全球生态文明关系到未来全人类的共同命运,所有国家必须携起手来,走共赢之路。只有克服局限于传统民族国家的狭隘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国际生态环境秩序,才可以治理好全球以及每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人类虽然离建设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但是各个国家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民族结构”的全球治理权力架构已经初见雏形。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是***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人的发展思想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以最为浓厚的人文情怀最纯粹的科学精神最现实的国际主义,去思考和处理人类生存发展问题。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活动会因为各种利益观念发生冲突。为了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使生产生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人们便制定了约束行为的各种规则,以明确各自权利与义务公共与私人等关系及其界限。这种规则的固定化常态化就是制度,而制度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固定为法律条文,就成了法。

总的来说,制度可以纳入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范畴,法治可以纳入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是,无论是作为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制度,还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对生产力发展都起到反作用。***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体现了在自觉调整改革和运用生态生产领域中生产关系观和上层建筑观的反作用。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就是强调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和最后保障。为此,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高压线。这体现了我们党在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和反作用关系来解决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以生态环境领域中上层建筑的调整改革来调整生态环境领域中的生产关系利益关系,再以生态环境领域中的生产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修复治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思想对自然社会和人,对实践制度和文化,对历史现在和未来,对民族国家和人类等问题进行了本质性思考元哲学发问创新性解决,是一套关于自然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问题全新的文明话语体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论自觉和认识深化。因此,***生态文明思想之所以被称作“思想”是有哲学依据的。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八

[1]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57.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23.

[3]王玉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6):3.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十九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描绘了“十三五”绿色发展蓝图。文章指出,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水务部门,就是要我们从水资源的源头抓起,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减少水污染和改善水生态等等,达到人水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绿化发展;理念;水生态;文明。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二十

在农机的研发阶段,应首先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开发出最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农机,然后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仅农业生产需要农机的支持,农业副产品的加工以及运输等操作,同时也需要农机协助完成。靖江推广农机技术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同时也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靖江使用新农机技术进行麦秆还田、变废为宝等农业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农业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

2.2主导。

通过推广农机技术不仅能增加农业的产量,同时也合理地调整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农业的生产需求。农机技术不仅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靖江通过增对秸秆还田机械技术、水稻生产机械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节省农业生产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将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目的。

2.3决定。

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解放农业生产力,通过全面的推广农机技术,推进农业化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全面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通过加强对农机的研究,提高农机的科技含量,不仅能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水平。晋江通过增加农机技术的使用,对农产品进行科学化的加工,提高了农业加工产品的价值,增加了农业加工产品的商品率,为农业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提供了保障。

生态河道建设论文篇二十一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4972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