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申请书(优秀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05:41:16
产教融合申请书(优秀24篇)
时间:2023-11-07 05:41:16     小编:碧墨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如何在家庭中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呢?“总结是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一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许多有关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知识。并且,我也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这其中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实践操作和课外作业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逐渐领悟到,想要成为一名行业内的专家,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都是必须的。

第三段:交流互动。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学习中,我们彼此交流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分享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并为彼此提供解决方法和策略。这些互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合作和交流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第四段:教学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次线上培训显得更加灵活和便捷。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让我可以轻松地安排学习计划和自主学习。同时,针对不同的学员能力和背景,导师也会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我得以在自己的舒适区内,顺应自己的学习节奏。

第五段:产教融合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

通过这次的线上培训,我不仅建立了新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基础,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我认为,产教融合让“输出型”教育变成了“输入型”教育;让“将知识变成能力”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在今天这个时代,总有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吸收,而产教融合线上培训就是一种很棒的方式。

总结:

通过这次产教融合线上培训的学习和体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线上培训是一种很不错的提升自己能力和素养的方式,而产教融合的模式则是把它做到了极致。同时,个人的能力和发展,也需要在互动和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践行。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更好地通过线上培训、产教融合的形式,为自己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二

乙方:

为了推动学生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技术性人才,______学院(甲方)与______(乙方)本着互相协作,各施所长,互补所需的精神,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

1、优先为乙方提供有关专业的新信息,技术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2、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

4、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提前三个月至半年申报实习计划,认真制订实习大纲,指派较好的实习指导老师,于实习前1个月到实习单位共同商订实习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的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二)乙方:

2、为学生实习、教学参观提供方便。为支持教育,在实习经费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

3、为学生就餐、休息等活动提供条件;

4、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

5、提供实习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为认真执行协议条款,双方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乙方任组长,甲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有关协作事宜。

本协议有效期为四年,自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年______月止,如需要延长双方另行协商。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两份分别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___年___月___日。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三

产教结合是根据相关高校内设置的专业,开办同专业的相关产业,将教学与产业相结合,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将学校变成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型经营实体基地,实现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虽然产教结合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短,并且根据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以及实际的情况,使得实施的方式不同;但是只要坚定,不断地科学研发以及探索实时的社会市场信息,必定能够走上稳固发展的道路。独立学院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并且属于新兴的教育发展事业,有其独特的新机制和新模式,相比其他高校而言,独立学院的各个方面都是独立的。独立学院舞蹈学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教授学生掌握舞蹈学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即是培养学生的编舞能力;通过教学能够胜任相关国家事业单位的舞蹈教学工作、符合专业型人才的各项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知识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十分必要的。

舞蹈学的实践性较强,并不是教授理论的知识就能够提高的,而是要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不断突破、磨炼才能够提高个人的舞蹈水平,才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不断提高。而在产教融合下展开舞蹈学的课外实践教学,又将舞蹈学的教学引领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半工半读能力。

对于独立院校来说,办学模式具有专业针对性,将专业的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中收获知识,在课外实践中也能够学习到专业技能。产教融合下能够更好地展开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能够加强课外实践教学的成果。在专业产业的生产和管理的实践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引领,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产业的时间中去,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加强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同时,在产教融合下,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引起学生编舞以及相关创新活动的热情;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的探索能力等。创新型人才、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拥有探索意识的人才才是独立学院办学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在独立院校中开办专业型的产业,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予以报酬,这给学生半工半读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和业务水平。

独立学院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直接从其他的高校分配过来的,他们的专业水平高、知识的掌握丰富。但是,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水平并不高,这也是影响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着一些不利影响,但是产业融合的发展,在校内外创办实践基地与当地企业单位合作,为更多的专业教师提供了参与实践、挂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的机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将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生产结合起来、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还促进了学院强大师资团队的建立,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进一步推动了独立学院的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教学的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就业,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满足我国对于一线人才的需求。这类人才都有统一的特征:有其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简而言之,即是在工作一线,拥有管理技能、操作技能、技术技能。因此,独立学院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也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根据产业岗位的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而产教融合的教学路线正好能够满足上述需求,这也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时,并非只是需要表演技能,而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编创出将文化技术融为一体的大家所接受的舞蹈节目,需要知识、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全面结合,而产教结合恰巧满足这一发展需求。为了能够促进校企合作的和谐对接,拥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必须依靠专业的叙述研讨、培养目标的制定、企业技术骨干的帮助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等等。产教融合的教学使得课外实践教学更具特色,同时也在推动着独立学院的发展。

课外实践简而言之便是在课堂外展开教学,将舞蹈学的实践性充分展示出来。课外实践教学并不是在课堂之外进行表演和演出,而是将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学生舞台实践、实践创作开展的好场所,还能够让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脱离出来,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舞蹈学专业的目标之一也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特色教育,在新教改的形式下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实践体系,利用不同的课堂展开实践教学,相互利用、互相促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校内实践。

校内实践大多数体现在开展活动上。针对于舞蹈学专业的学生举办舞蹈实践活动、如:舞蹈技能大赛、文化节舞蹈比赛等。而教学改革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将实践课程如:排练课、剧目编导、见习等内容围绕企业文化在演出大厅和校内广场上展开自主活动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主动性,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院校也根据实践教学的实施,不断完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

(二)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学习活动有:学院的文化交流会和政府举办的相关艺术演出、巡演活动等。舞蹈创作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践,也正因为如此舞蹈才有了生命。而改革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而创新的基础是实践,必须要让学生去感受生活、去探索、寻找灵感。在校外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任务,锻炼能力,展开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如:根据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文化单位或者旅游风景名胜区增设培训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等相关的校外实践学习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舞蹈的魅力,了解到舞蹈的不同的表现形式,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更加靠近舞蹈,能够用艺术的审美去思考事物,让自己学习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推动其专业可持续发展。三、结语实践是科学的发展方式,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现代化、独具特色。在产教融合下独立学院舞蹈学的课外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的能力,让学生的潜能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充实自身。教学改革,并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探索,才能够制定出完整的舞蹈学课外实践教学课程。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四

一、在市残联和镇残联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目标。

二、密切联系残疾人,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意愿。深入辖区残疾人家中进行详细摸底调查,了解残疾人生活情况,目前辖区共有残人41人,(其中:肢体残疾27人,智力残疾6人,视力残疾2人,听力残疾2人。)精神残疾4人。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残疾人生活得到保障。

三、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多组织残疾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助残日、精神残疾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欢乐与喜庆传递到每一个残疾人的心中,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四、特别要关注残疾儿童和较贫困的残疾人家庭,纳入进入更深层扶助。

五、为社区残疾人及家属进行宣传,鼓励和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

六、做好残疾人生活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维权、培训等服务工作.

20xx年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从残疾人工作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为推进社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五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要与生活相融合在生活中训练自闭症儿童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生活中处处是教学场景、因势利导注意延伸、贵在坚持等。

1善于抓住每个时机。

2抓住孩子与要求的时机。

当孩子想要拿什么、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时,家长首先要把握此时此地是否应该满足他的要求。如果应该,就要要求孩子的行为符合规范(循序渐进地要求);如果不应该,就要告诉孩子为什么,并对他提出反要求。即他应该先做什么。这种情况下,孩子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强化物,而反要求就是指令的开始。

3教育与生活的融合。

寓教育于生活之中,这是儿童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知道,正常儿童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的,而孤独症儿童由于缺乏沟通的动机和兴趣,对外界丰富的语言________常常充耳不闻,一般不能自然习得语言。即使有语言的孤独症儿童,他们的语言习得和正常儿童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常儿童是在对语言符号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而孤独症儿童说出的话对交际而言大都是无意义的声音,本站锦不具有交际工具的功能。因此孤独症儿童需要在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下,有目的地学习语言。但是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并不是可以通过你教我学的过程来完成的,它必须在实际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进行实践才能掌握。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目的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让孤独症儿童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学习。因此,语言教育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学习的内容应与孤独症儿童的生活密切相连。既要引导孤独症儿童向正常儿童一样,在生活环境中学习语言,需要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同时又要根据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生活场景,引导他们理解并掌握语言。

自闭症儿童是不幸的,他们患有伴随终身的障碍。身为特教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正确看待自闭症,更要锲而不舍、尽职尽责,努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帮助他们从“自我的小世界”里走出来,迈入新的环境中,接纳新的生活。播种总会有收获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朵小花会散发出沁人的芳香。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统筹协调、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西安市产业和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深化教育创新改革,加快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力争到2023年,培育13个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2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13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开设40个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建设75个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项目。到2025年,教育和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产教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1.统筹推进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产教融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贯穿到区域发展、产业规划、城镇化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各个环节。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依托西安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将产教融合与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工作相结合,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统筹推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支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驻市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特色学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现代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加快推进西安交大创新港、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部电子谷等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大学城+科研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形成“创新增长极”。(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依托“一核三带一通道多板块”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教育资源向产业聚集区流动,专业设置向产业门类看齐。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在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新经济与新技术等学科专业;在近郊区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区域经济等学科专业;在开发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新模式,支持高陵区依托陕汽总部、吉利汽车、潍柴动力等工业园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先行试点,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4.构建多元化办学方式。允许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积极探索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改革,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公办和民办职业学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职业学校或二级学院(系部)。鼓励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学校专业布局、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推进面向我市主导产业、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申报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院所、区县、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校、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与集成、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服务空间,促进区域产学研和金融资源共享。到2023年,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10个、示范高校1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0家。(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建立和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通道,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按照职工总数的2%安排专业对口学生实习,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支持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导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到2023年,建成20个高质量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总工会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7.加强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落实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8%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确保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支持企业一线骨干技术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对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级或获得各类技能竞赛奖的职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增强技术工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产教融合育人创新

8.将劳动实践融入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拓展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日、劳动教育周等活动。将培育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劳模大讲坛、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鼓励企业、院校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开展职业启蒙、职业体验教学,并积极向普通中小学、高校、市民开放。到2023年,建设120个职业体验中心。(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高校差别化、分类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开展技能人才培训,逐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全面推行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完善学徒制政策、标准、信用制度等。探索订单合作、工学交替模式培养育人,形成可复制经验向全市推广。鼓励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支持校企共同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鼓励区县、开发区建设区域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大力开展开放性、非学历社会培训。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出形式多样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建立培训包交易制度,支持和鼓励政府、高校和企业购买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探索开展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组织共同标准的校企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制度。(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11.深入落实考试招生制度。鼓励开展中高职、高职与本科以及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促进各类型人才的衔接贯通。落实职教高考制度,加大技术技能测试比重,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保持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取消高等学校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比例限制。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推进技工院校招生录取纳入到全市中招平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全面落实“一章八制”“管办评”分离等改革措施,推动学校优化内部治理,下移管理重心和学术权力,逐步扩大学校一线教学科研机构在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积极发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和科研组织。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参与组建学校理(董)事会、产业学院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产学研协同治理组织。(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市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符合产教融合特点的教师、企业职工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评价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建立产教融合型教师队伍人才信息库。鼓励企业、职业学校和高校安排人员交流、挂职。加大对参与产教融合的科研、教师等人员,在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激励力度。高校、职业院校教师依法取得与教学科研相关的社会服务产生的净收入不纳入学校工资总额基数。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所得收入的50%可用于进行绩效分配,不列入绩效总量,其余50%可用于院校公用经费。(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市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实施产教融合重点工程。健全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开展课题研究,争取示范试点,对示范试点单位在政策优惠、推荐支持、经验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立产教融合项目库,加快发展产教融合项目,在项目立项、土地征用、资金申报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给予安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对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市级财政给予优先配套。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学校、专业、基地认证标准和评价办法,开展认证评价,建立认证目录,对通过认证的予以奖励、授牌,并向社会推介。(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资源规划局、市财政局等市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大财税用地政策保障。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按规定可按投资总额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允许按规定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和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报酬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建设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资源规划局等市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强化金融支持。落实国家、省、市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积极争取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支持我市产教融合项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发适合产教融合项目特点的多元化融资品种,做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加快发展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确定专门费率。(市金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市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发改、教育、人社、财政、国资、工信、科技、文化旅游、住建、商务、农业农村、税务、金融等部门组成的产教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联动,明确任务分工,夯实工作责任。完善产教融合督查机制,强化对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推进工作落实。加强产教融合队伍建设,成立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产教融合工作研究,制定技术技能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工作局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建立对接机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行业等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加强各成员单位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依托高校建立产教融合信息化平台,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开展全市产教融合对接活动,每年引进6家规模以上企业与我市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搭建教育培训、项目合作、技术研发等交流合作平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强交流合作。鼓励高校、职业院校“走出去”,积极参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支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并深度整合,开发符合我市特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市内学校与中外院校和企业结对,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各类人才。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和要素,创建试点经验及研究成果合作交流平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20.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广泛宣传产教融合最新政策,积极开展对接推广活动,在全市形成学校主动服务经济发展、企业重视“投资于人”的普遍共识。及时总结和梳理产教融合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争取在全国进行推广。大力宣扬我市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先进事迹,组织开展先进典型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七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现就以下条例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如下:

委派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协调乙方和实习生之间的关系,共同处理实习期突发事件等行政事务,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

4)合作中相关专利权、技术后续改进权、同类或类似产品项目(包括与项目有关的附属品)专利申报权和所有权一律属于甲方。

委派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协调乙方和实习生之间的关系,共同处理实习期突发事件等行政事务,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

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甲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行为。

1、甲方按照《_______大_______研究生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规定对乙方进行科研、技术支持和服务。

2、乙方享有参加本委员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的权利;享有知识及技术成果的权益的分享权;享有优先招收_______大毕业生的权利;享有与_______大_______研究生院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的优先权。

3、乙方应执行本委员会理事会的决议;执行与甲方保持密切联系,协助甲方与其他会员的互助合作的义务;执行协助甲方开展技术发展调研等活动的义务。

4、乙方有权向甲方提出各方面合作要求,待与甲方协商后方可进行合作工作。

5、甲方有为乙方保密咨询的义务,会员所提供的资料不得另作他用。

4)乙方需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甲方在研发基地的研发人员、研究实验活动及知识产权成果不受侵害。

6、如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损害对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并可依法追究违约方责任)。

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

1._______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

2._______大_______研究生院校企合作理事单位入会登记表。该表填写好后送交或邮寄来本委员会,此表如不足可自行复印。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八

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模式,将产业与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次产教融合的实践活动,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此次观看产教融合活动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产教融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职场需求。通过观看产教融合活动,我认识到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这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职场中所需要的技能和素养与学校教育提供的知识并不完全对应。产教融合的实践活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让我认识到在未来的职场中,我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产教融合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观看活动中,我看到学校与企业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资源支持,而学校则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培养的平台。这种合作关系使得学校与企业能够双赢,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职场。通过观察,我认识到学校应该与企业更加紧密合作,将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推广开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第三,产教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观看活动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他们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实践当中,与企业员工共同合作,解决问题。他们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激发了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这让我意识到,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非常重要。

第四,产教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观看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这些学生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不仅在学校里获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让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有了较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未来的职场中,只有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才能不被淘汰。

最后,产教融合使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社会。观看活动中,我看到学生在实践中面临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和困难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激发了他们努力追求进步的动力。通过这次观看活动,我也意识到在学习中应该更加注重实践,不断尝试和探索,使自己更加贴近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的来说,观看产教融合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优势。产教融合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职场需求,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让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社会。我相信,通过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九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培训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产教融合线上培训应运而生,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近期,我参与了一次产教融合线上培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愿意与大家分享。

首先,产教融合线上培训的优点在于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相比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产教融合线上培训可以让学员自己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免去了因为距离和时间的限制而需要额外耗费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产教融合线上培训的学习资源也非常丰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学习。

其次,产教融合线上培训的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因为在线学习环境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学员们可以更加放松和自发地学习,这对于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产教融合线上培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尤其是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形成中更是实用。

第三,在产教融合线上培训中,交流和互动的渠道比传统教学更加广泛和自由。教师和学员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讨论和疑问解答,让学员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的内容和知识。而在传统教育中,学员们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四,产教融合线上培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为产教融合线上培训可以适应不同的学员群体和不同的需求,并可以提供不同的学科和内容的多样化选择。此外,产教融合线上培训采用了全面的评估方法,以确保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取得了实际、有效的成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产教融合线上培训需要学员们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和为之付出自己的时间和心思。这其中需要学员们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他们努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产教融合线上培训是当前一种非常优秀、现代和实用的一种教育培训方式,无论是在学习效果上,还是在课程设置,师生互动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优势。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此种新型培训方式,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未来不断努力和拼搏。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

近年来,产教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为了加深对产教融合的理解,我近期观看了一场以此为主题的研讨会并深有所感。通过这次观看,我深刻认识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推动作用。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产教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研讨会上,一位教育专家以一个模拟经历的案例为例进行了演讲。他通过将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项实际问题。这种培训方式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锻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产教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讨会中,还有一位企业家分享了他如何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创新项目的经验。他介绍了一项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比赛,学生们在比赛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创新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还为他们培养了未来创业的基础技能。

第三,产教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研讨会的嘉宾演讲中,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详细分析了产教融合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现代社会对于员工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而产教融合正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需求,并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素质。这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另外,产教融合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研讨会的圆桌讨论环节中,与会者积极探讨了产教融合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他们认为,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学校能够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将企业的技术和经验引进学校,提升教学水平。这不仅有助于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还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产教融合,学生、学校和企业共同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加快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最后,观看产教融合研讨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新变革和发展方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产教融合正是一种有力的创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实际的培训和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我相信,在产教融合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更加贴近实际,培养出更多的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总的来说,观看产教融合研讨会让我深入了解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学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产教融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机会。同时,产教融合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我深信,在产教融合的推动下,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更加与社会接轨,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好的前景。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一

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早已不再是概念,而是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趋势。产教融合将企业和学校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我近日有幸观看了一场关于产教融合的讲座,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观看体验,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产教融合能够提供更为现实的学习体验。在讲座中,我了解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再仅限于实习和就业推荐,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想起自己曾经对某门专业课程抱有疑惑的经历,如果当时有机会能够和相关企业合作进行实践,相信我一定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其次,产教融合有助于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使得学生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也往往停留在一个表面层面。而通过产教融合,学生可以与企业员工近距离接触,了解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企业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特长,提供实际的岗位培训和工作机会。这种跨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增进双方的理解和合作,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再次,产教融合有助于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而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且与企业建立联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讲座中,我听到了一位毕业生的分享,他通过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不仅获得了实践经验,还获得了一份优秀的工作机会。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参与产教融合,对于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产教融合也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当今社会,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更好地了解产业现状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和技术开发,推动产业升级。讲座中,我听到了许多企业代表分享了与学校合作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了产教融合对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

最后,产教融合需要更多的共享和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学校和企业进行了合作探索,但产教融合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仍需加大力度推进。学校和企业应该建立更加稳固和持久的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形成利益共享和管理协调的机制,以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总而言之,观看产教融合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产教融合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产教融合能够提供现实的学习体验,打破学校与企业的壁垒,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然而,要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学校、企业和政府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产教融合的效果会越来越好,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二

为贯彻落实《^v^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坚持“统筹协调、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西安市产业和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深化教育创新改革,加快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力争到2023年,培育13个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2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13个市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开设40个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建设75个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项目。到2025年,教育和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产教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1.统筹推进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产教融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贯穿到区域发展、产业规划、城镇化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各个环节。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依托西安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将产教融合与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工作相结合,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统筹推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支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驻市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特色学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现代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加快推进西安交大创新港、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部电子谷等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大学城+科研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形成“创新增长极”。(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依托“一核三带一通道多板块”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教育资源向产业聚集区流动,专业设置向产业门类看齐。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在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新经济与新技术等学科专业;在近郊区县,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区域经济等学科专业;在开发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新模式,支持高陵区依托陕汽总部、吉利汽车、潍柴动力等工业园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先行试点,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市金融工作局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4.构建多元化办学方式。允许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积极探索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改革,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公办和民办职业学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职业学校或二级学院(系部)。鼓励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学校专业布局、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v^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推进面向我市主导产业、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申报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院所、区县、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校、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与集成、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服务空间,促进区域产学研和金融资源共享。到2023年,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10个、示范高校1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0家。(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建立和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通道,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按照职工总数的2%安排专业对口学生实习,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支持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导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到2023年,建成20个高质量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v^、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总工会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7.加强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落实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管理,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8%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确保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支持企业一线骨干技术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对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级或获得各类技能竞赛奖的职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增强技术工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8.将劳动实践融入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拓展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日、劳动教育周等活动。将培育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劳模大讲坛、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鼓励企业、院校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开展职业启蒙、职业体验教学,并积极向普通中小学、高校、市民开放。到2023年,建设120个职业体验中心。(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高校差别化、分类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开展技能人才培训,逐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全面推行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完善学徒制政策、标准、信用制度等。探索订单合作、工学交替模式培养育人,形成可复制经验向全市推广。鼓励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支持校企共同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市级部门,各高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三

第一段:介绍教育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教育产教融合指的是学校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将教育与产业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模式。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产教融合正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探索。它的意义在于,能够让学生从早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项目,提前培养各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教育产教融合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段:介绍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方式和取得的成果(300字)

教育产教融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最常见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学校可以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或合作项目,将部分课程内容或实践环节融入到企业中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在实施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学生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企业环境,了解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向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找到合适的人才。

第三段:探讨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优势和挑战(300字)

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有一些明显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其次,教育产教融合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技能和经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此外,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也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然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也有一些挑战。首先,学校和企业合作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和管理力量。其次,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目标和价值观需要一致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共赢效果。

第四段:分享本人在教育产教融合中的体会(300字)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职业要求。我发现通过实践和参与,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些实践经验对我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与企业的接触,我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

第五段:总结教育产教融合的意义和展望未来(200字)

教育产教融合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通过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教育产教融合的不断推进,相信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高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也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能够进一步完善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四

产教融合主题培训是指将产业界和教育界紧密结合,以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近期,我参加了一次产教融合主题培训,对于这次培训我有了很多的思考和体会。在这里,我将对这次培训进行总结,分享我的所思所悟。

首先,产教融合主题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教育和产业往往是分离的,教育更注重理论和学术研究,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培养。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越来越稀缺。而产教融合主题培训的出现,弥合了教育和产业之间的鸿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并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产教融合主题培训强调实践和应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有理论学习,缺少实践训练。然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产教融合主题培训的核心理念就是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还增强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信心。

再次,产教融合主题培训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中,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合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在产教融合主题培训中,学生被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项目。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另外,产教融合主题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学生被鼓励提出新思路、新创意,并进行实践验证。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创业或者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产教融合主题培训带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和启发。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同时,我也认识到学习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产业发展。因此,我决定将来要继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并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为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一份贡献。

总之,产教融合主题培训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通过产教融合主题培训,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意义重大,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与产业的关系,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我相信,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不被淘汰,不被时代抛在后头。产教融合主题培训的理念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五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与以往相比,本次《方案》改革力度颇大,直面问题要害,并针对职业教育内外部改革的关键问题提出战略性解决方案。《方案》仍然延续了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的关注,并且在几个关键领域提出实质性的改革策略。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学校职业教育的出现。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学徒制逐渐趋于瓦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职业教育与学徒制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现代职业教育实际上是沿着两条主线发展的:一条是学校职业教育,另一条则是职业培训。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究竟应该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还是应该以职业培训为主,在二战后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前者以巴洛夫为代表,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学校可以根据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和长期性的人力资源预测,通过职业化的学校课程培养一定数量训练有素的后备人力资源。相反,福斯特提出著名的“职业学校谬误说”,强调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以职业培训为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职业化的.学校课程不能决定学生的职业志愿,也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简单的人力资源规划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依据。

实际上,两种理念孰优孰劣,很难做出绝对判断,世界各国根据本国需要,逐渐形成学校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此而言,我国是典型的学校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即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新世纪以来,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校—企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青睐,尤其强调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重要主体作用。

对此《方案》提出,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探索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校企双元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要求是,借鉴德国“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对此,《方案》强调,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融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其一,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其二,校企联合开发,并定期更新教材与信息化资源。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其三,将企业最新技术融入教育教学。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经济问题。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出现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专学校多由行业部门举办,技工学校多由国有企业举办。通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组织内部就可以解决。而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为了激发企业的市场活力,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即将原来隶属行业部门管理的学校划归教育部门管理,另一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去除包括教育在内的企业非生产性功能。

上述一系列改革,使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失去稳固的组织基础。自此以后,企业变成完全的经济实体,不再承担教育责任,因此,校企合作的意愿并不强烈。而职业学校由于人才培养需要,只能依靠私人关系、政府牵线等方式,去市场中寻求校企合作企业。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重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体系的构建,不仅极为复杂,而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应该明确认识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这是我们必须尊重的事实。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要改变传统的“拉郎配”方式,尝试构建一种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对此,《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改革举措。一是拓宽合作领域,寻找利益结合点,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二是通过改革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学校内部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方案》提出,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

三是通过经济手段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四是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发展历史很短,其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意识与文化也需要较长的培育过程。

产教融合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国家层面统一推进产教融合难以有效落实到行动层面。而从学校层面力量又相当有限与薄弱。因此,从区域层面着手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则一种更具操作性与可行性的方式。从我国现有产业发展来看,省域产业发展特征较为明显,地市或县域产业发展更为单一、集中,对于产教融合的深度展开更为有利。

目前来看,区域层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学校而言,产教融合的需求在于加强区域统筹,促进省域或地市域职业院校(包括应用型本科)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建立区域产业需求清单与院校专业供给清单,推进区域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以及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水平与产业水平对接。对企业而言,产教融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训两个方面。对社会大众而言,产教融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服务等方面。也就是说,在综合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时,必须考虑到不同群体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需求差异,探索功能更为多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

为了深化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力度,《方案》提出打造功能更为多元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即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当然,实训基地在功能发挥上也有侧重点,其最主要的功能仍旧是服务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统筹多种资源,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方案》也提出要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地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要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与普通教育教师相比,职业教育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师型”。“双师型”主要体现在对其能力结构的复杂要求,即不仅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目前来看,我国“双师型”教师的短缺问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长期以来,“双师型”教师无论是引进,还是培养,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引进环节,主要的障碍是招聘制度与薪酬待遇等。由于学历限制,不少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无法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由于薪酬待遇的差距,不少高技能人才即便进入了职业院校也很难留住。在培养环节,我国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职教教师通过普通师范以及其他理工和综合类高校培养,即在相关院校接受师范类或专业类的课程培养,到岗后再进行一定的培训。优点在于,有一批研究生学历的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职校教师队伍,提高了职教师资队伍的层次;缺点在于,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文化课教师职校教学不适应,实践课教师职场经验缺乏。另一种是通过独立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优点是学生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较有优势;缺点是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学生就业前景堪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优势不明显。

为了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制度,《方案》提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举措。一方面是职业教育教师招聘制度的改革,重点在于打破学历限制,提高教师待遇。《方案》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式的改革,重点在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具体举措如下: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引导一批高水平工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追求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一体化逐渐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股新趋势,最具典型代表的无疑是现代学徒制的复兴。

回顾历史,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二元分离,职业教育与培训一直未能整合成完整的职教体系。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招生、培养、就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均涉及教育行政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然而,教育行政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仍较为严重。职前阶段,育人的教育体系与用人的劳动体系分离,时常导致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职后阶段,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主要归劳动体系管理,教育体系对此参与不足。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国会出现现代学徒制与新型学徒制并存的尴尬局面。当务之急是,消除管理体制的障碍,对相关管理机构有机整合,制定统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统筹管理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

基于上述背景,《方案》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一方面,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范围,提高二者分工协作的水平。如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管理监督考核院校外、院校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制定职业标准,教育行政部门依照职业标准牵头组织开发教学等相关标准。另一方面,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国资、税务、扶贫等单位组成,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副总理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重大问题,听取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部署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各成员单位就有关工作情况向联席会议报告。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各成员单位做好相关政策配套衔接,在国家和区域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安排、经费投入、企业办学、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六

第一段:产教融合创新实训的背景和重要性(字数:200)

产教融合创新实训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将教育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实训的方式,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参与产教融合创新实训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实训过程、实训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训的收获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实训过程的准备和推进(字数:250)

产教融合创新实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训项目的确定、师资的配备、实训场地的优化等。在我们的实训项目中,我们首先与企业合作,确定了一个实际项目,并确定了实训的目标和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确保教师具备指导学生的能力。此外,我们还积极争取校内外一流的专家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我们还优化了实训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第三段:实训中的问题和挑战(字数:300)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不少问题和挑战。首先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并设立了辅导班,由企业内部专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其次,实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和设备故障。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计划,解决问题,并做到动态管理。此外,由于实训项目的时限紧迫,任务量大,学生可能会面临压力较大的情况。为克服这个问题,我们设置了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任务,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四段:实训的收获和影响(字数:300)

尽管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实训,我和我的团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和影响。首先,通过实践,我们深入理解了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我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了我们的专业素养。其次,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培养了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合作项目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密切合作,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达成项目目标。最后,实训还提高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需要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并提出创新性的思路。

第五段:对产教融合创新实训的建议和展望(字数:250)

基于我们的实训经验,我们总结出几点对产教融合创新实训的建议和展望。首先,我们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拓宽企业合作渠道,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训项目给学生。其次,我们建议学校加大对实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此外,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实训场地和设备的投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训条件。最后,我们希望学校能够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实训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以促进实训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通过本次产教融合创新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和意义,它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努力克服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收获。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实训所学,为实际工作做出贡献。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七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原则,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构建我市“4+4”现代产业格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一)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产教融合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人才强市战略,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分工负责)

(二)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及优化,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加快市职教园区建设,将其打造成现代职业教育集聚区,实现全市职业教育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托重点园区,与京津共建一批产学研创一体化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基地。鼓励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重点县初中毕业生到市区优质公办学校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在各学校招生计划方面予以倾斜。(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分工负责)

(三)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支持市属高校整合各类资源、平台、要素,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新创业型企业建立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发挥对石保廊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发展的服务作用,增强创新中心人才集聚和牵引产业升级能力。把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专业教育、教师科研及其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创新竞赛活动,加快高等学校众创空间建设,每所高等学校至少创办一个众创空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分工负责)

(四)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好办学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专业群。围绕我市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8个领域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推进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分工负责)

(五)强化人才培养需求导向。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作用,强化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有效调节。开展以行业、企业和劳动者需求为基础的技能培训与岗位需求对接调查工作,定期发布我市年度技能人才供需信息、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和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等,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定期公布学科专业发展就业状况,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一)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支持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改进办学准入条件和审批环节,坚持准入条件透明化、审批范围最小化。有序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公办职业学校办学。鼓励骨干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注重发挥市属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各县市区政府分工负责)

(二)推进“引企入教”改革。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名师工作坊(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申报新专业原则上应有行业或企业参与。(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分工负责)

(三)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合理安排实习实训内容和岗位。采取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方式,推动职业学校把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支持市职教园区和技师学院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更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分工负责)

(四)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和技术研发平台。充分发挥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平台的积极作用,畅通产教之间的对接渠道、提高对接效率。利用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节能环保产业基金和创新创业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支持高等学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积极完善高等学校科研后评价体制机制,把应用型研究项目的成果转化作为项目和人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投资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分工负责)

(五)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建立政府和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经费的共担机制,企业应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加强对企业使用职教经费的监督检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训经费并拒不改正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支持企业向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积极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转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分工负责)

(一)将工匠精神融入基础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托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面对本市中小学生开展生产实践体验等活动。依托“省会大工匠”推选宣传,组织实施工匠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开设系列职业体验、职业生涯规划、通用技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鼓励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向普通中学开放。深化普职融通改革,推进65所普职融通试点学校之间互联互通,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多元化人才成长“立交桥”。(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分工负责)

(二)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学徒制,持续抓好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和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的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全市职业院校推广。支持石家庄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引导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接职业学校,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不少于企业技术工种岗位或服务、业务、管理等岗位总数10%的岗位。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技术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面向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落实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在编制内自主录用教师制度,按照人社部门核准后的公开招聘计划和方案,自主选人用人;经人社部门核准,可将15%的编制员额按有关规定用于聘请兼职教师,财政按编制内人员拨款标准拨付经费。全面落实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或服务岗实践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分工负责)

(四)落实招生考试配套改革。执行高等职业学校分类招考,按专业划分为不同的考试类,开展院校联合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注重对考生职业技能的考核。健全“中高职衔接”、专升本等培养模式。逐步提高高等学校招收有工作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市教育局负责)

(五)深化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健全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推动学校优化内部治理,充分体现一线教学科研机构自主权,积极发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和科研组织。(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六)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发挥各职业院校资源优势,面向一线劳动者,广泛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各类培训。打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推行“互联网+培训”模式。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整合校企资源,开发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探索高等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允许和鼓励高等学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积极向国家争取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每年支持1个国家级、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一)强化行业协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促进校企合作对接,指导“双师型”教师培养,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制定,预测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发布行业就业状况,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行业协会分工负责)

(二)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鼓励各县(市、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院校通过购买服务、合作设立等方式,培育产教融合服务组织(企业)。支持利用市场合作和产业分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各县市区政府,行业协会分工负责)

(三)打造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依托省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立“校企通”平台,逐步建设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强化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企业实践库建设,推进校企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一)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加快市高级技工学校和鹿泉区职教中心实训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其他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库的中职学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改善基本教学型技能实训设施条件。支持中高职优质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实训设施,共建骨干(特色)专业、名师团队、精品课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市属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实训环境、平台和载体建设,加强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二)落实财税政策。优化政府投入,完善体现职业学校、应用型高等学校和行业特色类专业办学特点和成本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拨款机制。严格执行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落实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有关财税政策,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参与办学。对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500万元的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对于企业举办的技工院校,各有关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成果的方式,落实向企业办技工院校的投入,支持企业办技工院校发展。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以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分工负责)

(三)强化金融支持。落实国家、省、市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积极争取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支持我市产教融合项目。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发适合产教融合项目特点的多元化融资品种,做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加快发展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专门确定费率。(市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分工负责)

(四)落实土地人事政策。落实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房屋拆迁管理费和河道管理费等相关规费减免政策。依法落实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免征耕地占用税政策。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建设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要求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全日制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参照中专、大专、本科毕业学历,在升学、初次薪资确定、征兵入伍、职称评聘、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市国土资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五)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支持有较强代表性、影响力和改革意愿的县(市)区、行业、企业争取纳入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搭建以城市为节点、以行业为支点、以企业为重点的政、产、教、研创新模式,发挥试点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实现产教融合整体深入推进。(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分工负责)

(六)加强交流合作。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与京津冀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社会效益好、示范效应显著的优质产教融合合作项目。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国情、省情、市情的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模式。(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工负责)

(一)强化工作协调。建立市发展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调联动,推进工作落实。

(二)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引导形成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重视“投资于人”的普遍共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产教融合主题培训正日益被重视和推崇。作为一名参与过产教融合主题培训的学员,我深刻体会到这种培训方式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价值。下面,我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三个方面,分享我对产教融合主题培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产教融合主题培训的内容非常实用和贴近实际。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训内容包括了许多典型案例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性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一次电商运营的主题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电商的发展历程和运营方法,还亲自体验了线上店铺的开设、商品的上架和订单的处理,这让我对电商运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其次,产教融合主题培训采用了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中,学员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产教融合主题培训注重培训的互动性,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一次团队合作的主题培训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这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产教融合主题培训的效果非常显著,对于学员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培训结束后,我们通过考试和实践操作来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还结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同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职场上,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同事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次培训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机会和经验。

总之,产教融合主题培训以其实用性、互动性和显著的效果,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员,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独特价值,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我不仅学到了实际的技能和知识,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相信在未来,产教融合主题培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更多人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提供帮助和支持。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十九

产教融合不仅是教育和产业结合的一种形式,更是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的一种新路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切感受到了产教融合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好处。通过与企业实践结合,我们不仅能够获取实践经验,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产教融合使我了解了企业的真实运作和市场需求。在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中,我们可以亲身参与各项工作,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课程使我们有机会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了解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这种近距离接触企业的机会,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身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为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产教融合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中,我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通过实践不断优化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与企业的实践结合,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实际的项目中去,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要求,还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再次,产教融合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中,我们往往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任务。这样的合作不仅需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还需要我们有效沟通和协调,以早日完成任务。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实践,我深刻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效果。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加强了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和凝聚力。这样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我以后的职业发展将大有裨益。

最后,产教融合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职业规划。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践,我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在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通过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课程,我们能够了解不同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了解不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这样的认识和了解,让我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总之,产教融合是一种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践,我们能够真正了解企业的运作和市场需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学习体验,更让我们在参与实践的同时更加了解并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我个人而言,产教融合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二十

产教融合平台是一个旨在促进产业和教育相互融合的平台,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参与了产教融合平台的学生,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优势和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产教融合平台的攻略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一个成功的产教融合平台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和管理。首先,平台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以便为参与者提供清晰的方向。其次,平台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便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合作。最后,平台需要有一支能够推动项目实施的专业团队。

其次,我认为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产教融合平台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对于企业来说,参与产教融合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和发掘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参与产教融合平台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应对挑战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学习的心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学会坚持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我们需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产教融合平台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最后,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我们才能够在产教融合平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我认为产教融合平台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学校参与产教融合平台,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总结起来,产教融合平台是一个促进产业和教育相互融合的平台,其成功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在参与产教融合平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学习的心态,善于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参与产教融合平台并取得成功。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对其他人在产教融合平台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所帮助。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二十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经济运行模式之一。电子商务的兴起不仅给商业模式带来了革新,也使得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电商产教融合,即电商产业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在我深入参与电商产教融合项目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电商产教融合能够使教育更贴近实际。电子商务是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它与传统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商业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电商产业则更注重实践和技能的训练。通过电商产教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和参与到真实的商业项目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市场推广。这种实际操作和市场推广的经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子商务的实质和运营规则,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电商产教融合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电商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电商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电商产教融合,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出符合电商产业需求的人才。企业可以提供实践场景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操作;高等教育机构则能够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这种产教融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电商产业的发展效率,还能够培养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再次,电商产教融合能够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电商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而电商产教融合项目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项目推进,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培养。通过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电商产教融合还能够引入其他产业的知识和技术,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出更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后,电商产教融合需要形成长久的合作机制。电商产教融合不是一次性的合作项目,而是需要长久的合作机制和平台支持。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建设一个稳定的合作模式,建立起双方信息共享和项目协同推进的机制。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电商产教融合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只有形成长久的合作机制,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商产教融合的目标,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和教育的共同发展。

总之,电商产教融合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它将电商产业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充分发挥电商产教融合在实践操作、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合作机制上的优势,电商产教融合能够促进电商产业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随着电商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将更加贴近实际,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二十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产教融合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有体会地参与了一次产教融合活动,收获颇丰。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产教融合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产教融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经历,分享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产教融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参与的一次产教融合活动中,学生们从理论层面学习了相关知识后,进入企业实地考察,并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实际操作技能。而且,产教融合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巧。这样的实践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他们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其次,教育产教融合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产教融合活动使学生有机会与企业建立联系,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让用人单位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在用人单位面前的竞争力。而且,对于一些特定专业,产教融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相关行业的联系,为将来的创业创新奠定基础。

再次,教育产教融合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人才,与学校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企业可以提前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潜力,为用人单位的招聘和培养工作提供更多信息和保障。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将自己的需求和现实情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

最后,产教融合带来了教育改革的机遇。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产教融合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产教融合的实施,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社会的需求更加贴合,培养出更多适应现实社会的人才。同时,产教融合还逐渐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教育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产教融合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人才,而教育界也得到了改革的机遇。虽然教育产教融合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教育产教融合一定能够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二十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商行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最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产教融合逐渐受到重视。电商产教融合是指通过教育、产业与研究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在培养电商人才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的一种模式。本文将就电商产教融合的背景、特点、挑战及实践心得进行研究和总结。

首先,电商产教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产生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商行业朝着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电商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电商产教融合的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将教育与产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出更加适应电商行业需要的人才。

其次,电商产教融合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电商行业,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电商项目,学习并实践各种技能。其次,电商产教融合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商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电商产教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后,电商产教融合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电商行业除了技术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然而,电商产教融合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与企业合作的难度较大。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在合作时往往会有一定的犹豫。其次,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足。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需求也随之增加,但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等方面还有待提升。最后,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电商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这对于学生的自觉性和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的电商产教融合实践中,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商行业的实际情况,并且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其次,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秀的教师是实施电商产教融合的关键。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教学能力。最后,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电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等。

总之,电商产教融合是电商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具有实践性强、创新性强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电商产教融合的发展,为电商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电商产教融合不仅是电商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产教融合申请书篇二十四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部署,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以制度创新为目标,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推进机制,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试点原则。

统筹部署、协调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作用,形成各方协同共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城市综合承载改革功能,以城市试点为基础,突出城企校联动,统筹开展行业、企业试点。

优化布局、区域协作。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综合考虑区域发展水平,重点支持有建设基础、改革意愿、带动效应的城市开展试点。承担试点任务的东部地区城市,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问题导向、改革先行。集中力量破除体制障碍、领域界限、政策壁垒,下力气打通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下好改革“先手棋”,健全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重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实现全要素深度融合。

有序推进、力求实效。坚持实事求是、扶优扶强,根据条件成熟程度,分期开展建设试点,不搞平衡照顾,防止形成政策洼地。坚持因地因业制宜,促进建设试点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通过试点,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构建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解决人才供需重大结构性矛盾,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服务贡献显著增强。

(一)产教融合型城市。从2019年起,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试点建设首批2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适时启动第二批试点,将改革向全国推开。试点城市应具有较强的经济产业基础支撑和相对集聚的教育人才资源,具有推进改革的强烈意愿,推出扎实有效的改革举措,发挥先行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如期实现试点目标。除计划单列市外,试点城市由省级政府推荐,直辖市推荐市辖区或国家级新区作为试点核心区。面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试点城市布局,中西部地区确定试点城市要适当考虑欠发达地区实际需求。

(二)产教融合型行业。省级政府在推动试点城市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基础上,依托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集群,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改革中的协调推动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改革的标杆行业。

(三)产教融合型企业。积极建设培育一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在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中,充分发挥试点城市承载、试点行业聚合、试点企业主体作用,结合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点聚焦以下方面先行先试。

(一)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健全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联动规划机制。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中,充分考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基础性要求融入相关政策,同步提出可操作的支持方式、配套措施和项目安排。有条件的地方要以新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园区。大力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推进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开展东部对口西部、城市支援农村的职业教育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到城市优质职业院校就学。

(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将培育工匠精神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生产性实训为关键环节,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深度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改革,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在技术类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重点推动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构建规范化的技术课程、实习实训和技能评价标准体系,提升承担专业技能教学和实习实训能力,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覆盖水平和质量,推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实训制度化。推动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比例。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和企业面向产业技术重大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

(三)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重点解决校企合作信息不对称、对接合作不顺畅、评价导向不一致等突出问题。探索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校企各类需求精准对接。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各类产教对接活动,推动院校向企业购买技术课程和实训教学服务,建立产业导师特设岗位,推动院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定期实践锻炼制度化,促进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推进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搭建行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平台,聚合带动各类中小企业参与。探索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园区、众创空间、中试基地,面向小微企业开放服务。建设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库。

(四)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模式,试点城市要按照统筹布局规划、校企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要更多依托企业建设,优先满足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家政、养老、健康、旅游、托育等社会服务产业人才需求。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推动“双一流”建设等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

(五)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和企业治理制度,积极推动双方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全方位融合。围绕生产性实训、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关键环节,推动校企依法合资、合作设立实体化机构,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各地可在指导开展城市试点基础上,结合实际对省域内推进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试点的具体任务做出规定,制定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具体措施。省级政府要统筹资源配置,将承担试点任务、推进改革成效作为项目布局和投资安排的重要因素,积极加大投入,形成激励试点的政策导向和改革推力。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的中央企业、全国性特大型民营企业,组织实施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一)落实组合投融资和财政等政策激励。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试点城市自主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先布局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对建设成效明显的省份和试点城市予以动态奖励。完善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债券融资、开发性金融等组合投融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对重大项目跟进协调服务,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以购买服务、委托管理、合作共建等方式,支持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或举办职业院校。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按规定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试点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的,按规定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并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全面落实社会力量举办教育可适用的各项财税、投资、金融、用地、价格优惠政策,形成清单向全社会发布。

(二)强化产业和教育政策牵引。鼓励制造业企业为新增先进产能和新上技术改造项目配套建设实训设施,加快培养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在岗职工以工学交替等方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校企共招、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完善“双一流”建设评价为先导探索建立体现产教融合发展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支持各类院校积极服务、深度融入区域和产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对成效明显的地方和高校在招生计划安排、建设项目投资、学位(专业)点设置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负责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的政策统筹、协调推进。省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区域内建设试点组织实施工作。试点城市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落实主体责任,将试点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事、责任到人。

(二)健全协调机制。省级政府和试点城市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工作、及时解决问题。省级人才工作领导组将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纳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考核评价重要内容。试点城市要编制改革问题清单、政策清单,逐一落实。

(三)强化总结推广。试点城市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出的经验办法,特别是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有效措施,应及时向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在省域内复制推广。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改革举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按程序报批,在全国复制推广。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6889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