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组织和安排的结果。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个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教案,了解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为自己的教案编写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记住,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需求。开始动手吧!%20教案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设计,它是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提前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20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进程,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连贯。最后,要加入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20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个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教案,了解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为自己的教案编写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记住,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需求。开始动手吧!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一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二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估一估,一艘船做得下吗?大约需要几条船?两个班坐一条船,可以怎么安排?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三
这节课让学生先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这样的与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多种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程度如何,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感使学生心甘情愿继续去寻求更多、更好的问题,而没有无可奈何的被迫的感觉。这样的参与带有极大的主动性,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中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每一种算法都是学生思维的体现,无论对错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烁,一种算法就是一种思维过程。算法多样化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思考角度的多元化。创造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智操作方式,是多种认知能力、多种思维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之中学生可以捕捉到许多思维的亮点,从而激发创新灵感。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有层次,并用典型题来解决练习“呆板、老套”的`问题,使学生更积极地完成题目。但在完成“填空”这题时,许多学生多出现解题困难。在教学预设时,我也想到了学生学习这题会有困难,特意在这题时请学生读一读题,并解释其中的含义。没有想到,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知识表达完整。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还做得不够细致。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我在教学时,是开放着由学生自己想出计算方法,在优化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时,没有出现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情况,我在教学时,也没有将这种方法呈现,是否违背教材的意图。我不出示“口算要先从高位算起”这个方法的理由是:学生对多位数的计算,都习惯先计算地位,将最低位的数直接写在答案的位置上,再在心里默记进位数,并计算上一个高位的数。我也认为这样比“先从高位算起”学生更容易做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四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2.列出算式:猜得对不对呢?怎么验证呢?(板书各个算式)。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探究:34+25你们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看小组内能想到几种不同的算法。
2.组织交流:汇报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
3.再次探究:38+25会口算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5.初步巩固:口算38+34,计算时是怎么想的?
6.提问小结: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些什么?
三、专项训练,提升数感。
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数可能是多少?
2.编一编:自主编题计算,同桌交换校对。
3.说一说:编对了吗?编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对××编的题目有什么想说的?
四、分层练习,提升能力。
1.估估算算:先估计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出结果。
口算比赛:即时反馈。
五、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路线情境图:
1.解决问题1:贝贝到晶晶那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
3.反思梳理,总结全课。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能用比较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
教学重难点。
能用正确、合理的算法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新课。
二、新授。
三、练习。
1、口算卡片练习。
2、夺卡片游戏。
3、完成p46想想做做4和p48想想做做4。
四、布置作业。
出示情景图。(只出现三种玩具,问题不出示)。
(1)先引导学生看图,选择两种你喜欢的玩具提一个问题。(学生能提出用加法和减法做的两个问题)。
学生提问后,出示问题,并要求列式解答。
说说是怎样算的。
(2)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两道减法算式呢?
(3)小结。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两个数的和,再算出两个数的差。
(1)同桌两人拿出数字卡片。(两位数)。
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和。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
(2)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差。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
直接写得数。
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完成p46(5)、p48(5)。
由于这一届学生二年级学的是人教版教材,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所以可以直接要求解答。
课后感受。
由于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学过,所以直接解答例题。在练习形式上,力求有趣,有效。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六
课时教学目标。
(三维)。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创境探究,自主建构。
二.自主探索,自觉巩固。
三.静心回忆,拓展延伸。
使用教材的构想。
基于教材设计意图、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实际、活泼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课时教学互动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
20×3=60。
教师板书。20×3=。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5×6=7×8=。
9×5=6×6=。
2×9=4×8=。
7×7=6×3=。
4×7=3×5=。
8×8=5×2=。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1)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口头列式,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4)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课时教学互动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5.总结规律。
2×3=20×3=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景图。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四、全课小结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3)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4)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例120×3=60(根)。
答:一共有60根。
例2把48看作50。
4×50=200(元)。
4×48200。
200元够了设计后续。
作业设计。
1.算一算,比一比。
30×2=50×4=60×7=。
300×2=500×4=600×7=。
40×9=80×3=70×4=。
400×9=800×3=700×4=。
2.亮亮看一本200页的书,他第一天看了39页,他这样看了5天,看完了吗?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七
1、使学生学会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促进思维条理化。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口算练习。
20×4=2×10=30×3=2×30=90×8=。
9÷3=6÷3=40÷5=36÷6=24÷6=。
2、看下面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写在()。
87≈()91≈()63≈()39≈()。
二.民主导学。
1、出示78页情景图。:瞧,我们学校买来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可以同桌交流,稍后指名答)。
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
(交流好后,汇报)。
(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生2;对,80÷20=4。因为8÷2=4,所以80÷20=4。
生3:我同意他们的想法。
师:你们呢?
全班齐答:同意。
师:很好,他们的口算方法真不错。谁能说说他们各根据什么做题的?
生4:生1是想乘法做除法,而生2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师:讲的非常棒!(由此揭题,板题,并板书:口算除法)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那么,大家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把你喜欢的口算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4)检验正误。(课件出现结果)。
师问: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
齐答:4个。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口答。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4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检查正误,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又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学例2。(出示课件)。
(1)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学校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好!瞧,学校又买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该例题的教学较上例题放得更开了,旨在培养学生用迁移类推的能力。)。
(3)汇报。
生1:120÷30=4,我想4个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生2: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12÷3=4,所以120÷30=4。
生4:我同意第二个同学的想法。
生5:我觉得他们的方法都是对的。
师:你是怎样认为的?
生5:因为第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想乘法做除法来计算的,第二个同学的方法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计算的。
师:说的很好。你还真善于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检查结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对吗?(课件演示)。
3、小结。
同学们,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内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122÷30≈。
(80)(120)。
80÷19≈120÷28≈。
(20)(30)。
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借助已有的口算与估算经验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推上口算的主体地位。)。
(2)交流,并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生纷纷举手)。
生1:83÷20≈4,我是这样想的,我把83估成80,80÷20=4,所以83÷20≈4。
生2:80÷19≈4,我认为19接近20,80÷20=4,所以80÷19≈4。
生3:122÷30≈4,因为我把122估成120,120÷30=4,所以122÷30≈4。
生4:120÷28≈4,我认为28接近30,而120÷30=4,所以120÷28≈4。
师:大家真不错,说的非常好。那么,谁愿意总结估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赠书活动。
生交流、做题,然后集体评订。
口算除法。
80÷20=4(个)。
想:20×4=8080÷20=4。
想:8÷2=480÷20=4。
想:一个班20个,两个班40个,3个班60个,4个班就80个。
答:可以分给4个班。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整堂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学生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80÷20的算法时,学生有提到同时去掉“0”的方法。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商不变”的思想,而此时这块内容学生还没学过,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我当时用以后会学到来告诉学生。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2、 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 ( ) 20 () 30() 60()。
70() 30() 70 () 20()。
2、 看谁都能算正确。
35+30= 64+5=。
48+30= 79+4=。
53+40= 66+8=。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生: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35+30=65。
5 30。
60。
生:我想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64+5=69。
60 4。
9
二、 新知讲授。
课件出示“海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如果你是每个年级的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
预设:应该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问题。
2、 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汇报交流。
35+34=69 35+34=69。
64 65。
30+30=60。
5+4=9。
60+9=69。
(2)教学例2。
选择学生提出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9+44=83 39+44=83。
74 79。
30+40=70。
9+4=13。
70+13=83。
(3)观察对比。
师: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引导: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和十位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也就是35+34是不进位加法,39+44是进位加法。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三、 知识应用。
1、 填一填(判断十位上的数)。
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数吗?
2、 先说一说,再计算。
23+46= 63+17=。
3、 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4、 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 小结。
师: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为此,我设计时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口算43+21前,有意复习口算43+20,让学生在43+21与43+20的比较中,把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关经验充分激活,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口算43+21中。
但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与设计预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本堂课的原意是让学生在已经能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但教学下来,学生似乎对这一新方法并不感兴趣,仍然执著地使用笔算这一方法,哪怕我在课前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新方法上花了相对较多的时间。或许笔算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大家已习惯于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计算。
本节课在体现算法多样的同时,最大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逐步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但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算法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算”,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以为学生凭一已之力很难达到算法的多样化,显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往往感性地认为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算法是最好的,并喜欢使用这些方法计算。看来,预设再充分,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乘船去鸟岛”这一题材为切入点。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只把例题的几种算法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一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生活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获取知识、追求和探索新问题、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而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好的激发是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鲜的话题,美丽的风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关于范老师提到的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合适,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幻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既要体现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这节课中,展开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去小浪底游玩的热闹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课前我把学生可能会用的口算方法列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如在教学“37+38”的口算方法时,由于学生方法比较单一,我又补充一种我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方法“37+40-2”,学生又类推出了“40+40=802+3=580-5=75”的方法,这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在计算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班的总数之后,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设问:那我们该怎么乘船呢?我以为学生会重新设计方案,但一部分学生马上说从二年级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级坐同一条船。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有点出乎意料,我觉得提出这种方法的学生比较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这节课上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些问题,如: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研究等。我觉得这些与自身素质有关,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二
今天听了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三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仍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让学生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谈话:小朋友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关数学的知识,现在老师再带你们到玩具店去走一走,看一看。(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1、教学例题。
让学生观察例题场景,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大汽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火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
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引导还题解答)根。
据学生回答板书:38—25=44—25=。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口算方法,并加以评价,说出谁的算法比较合理些。
3、比较两道算式的算法,进行小组讨论。集中交流。
三、故事击活,巩固深化。
1、讲故事。
有一天,孙悟空看见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被老巫婆用咒语锁在魔盒里;可孙悟空怎么也打不开。这时老巫婆说:“打开魔盒的咒语就在‘想想做做’的答案中,只要你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就能救出她们来。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孙悟空吗?
2、闯关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说出口算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用第一组算式和后三组作比较。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是让学生说出怎样算,再分别口算出得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比较中发现了什么,再口算。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口算。
6、做“想想做做”第6、7题。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1.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2.和白雪公主一起跳舞。
舞蹈:《快乐的1、2、3》。
3.实践活动。
这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胜心理,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死过探究、交流、比较等方式,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其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新知识,悟出新方法。学生从愉快地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具准备: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二、探索新知。
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小明应付钱:44+25=()。
(2)小芳应付钱:44+38=()。
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三、巩固深化。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
(3)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出示第6题。
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
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
(2)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集体反馈。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想想算算”,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态度和初步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53+2036+4028+3057+20。
76+343+265+231+4。
57+876+648+529+4。
提问:口算时,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哪一位上?个位数呢?
2、口算。
(1)做第3页复习题。
(2)口算下面各题。
24+30+536+40+327+10+557+20+8。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例题36+43=。
(2)让学生先说说可以怎样进行口算?
(3)问: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个位上的3呢?你认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这就要把43怎样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样加?(师配合板书:36+43=)。
403。
(4)谁来告诉大家,口算36+43要怎样算?
2、教学例1第(2)题。
(1)出示例题57+28=。
(2)提问:按照第(1)口算的过程,这一题可以怎样算?
(3)你是怎样想的?师配合板书。
(4)再指名几人口述57+28的口算过程。
(5)问:这道题可以怎样算?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就是几十几加几十几。口算时,可以先把第二个加数分成几十和几,然后把几十几先加几十,再加几,就可以算出得数;还可以按照刚才相处的'方法算出得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1)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做在书上。
(2)检查得数。
(3)比一比,说一说。
(4)指出: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直接先加几十,然后再加几;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得数,老师板书。
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2~3题。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74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