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中故事和人物情感的回味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美感。在写读后感时,要结合书中的细节和描写,通过具体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技巧和思路有所启发。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一
读到这,我深深地被弗兰西和尼雷的孝顺之心所打动!
是呀,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无以回报!
其实,感恩也是件容易之事。即使是一封信或一句感谢的话语都可以!因为感恩它不论你的礼物是“贵重”还是“寒酸”,主要看的,是你到底拥不拥有那颗真正的感恩的心!
记得我九岁那年,除夕,我精心写了一封“感恩之信”。我先是模仿制作邮票,浅粉色的小卡纸中央有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因为那年是鼠年),它穿着胸前有福字的红衣,肩上还扛着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煞是好看。我认真勾勒线条,精心涂色,直到惟妙惟肖,这是我献给爸妈的新年画。
当然,不能少了亲笔信!我找来信纸,千思万想,用自己现有的词句组成了一封新年信!写完后,我把这些装入信封,塞进爸妈的枕头下,等待他们的关注。
第二天,爸妈动情地向我致谢,谢谢我的新年礼物,还夸我长大懂事了!后来,据妈妈这个“知情人士”透露:当晚,他们从枕头底下抽出这封信满怀喜悦地读着。读完后,他们感慨万千,两人像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一样絮絮叨叨聊了半夜,当然了话题全是我。至今那封信还被爸爸妈妈锁在保险箱里珍藏着呢!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二
儿子的语文老师要求儿子假期读几本书,其中一本《布鲁克林有棵树》,给他买到后,今天我一天把它读完了,好感动!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养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坚强的小女孩,在贫穷而温暖的家庭的支撑下,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大门终于为她打开她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她告诉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三
生命的光彩在于个人对生命的态度,你若有好的心理,那么将会很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对生命不抱有希望,便一生一世无成,致使荒废。
主人公弗兰西生活在一个布鲁克林的贫穷家庭。但一家四口一点不受贫穷限制,每天都有有趣的事情发生。母亲凯蒂偏爱弟弟,在心灵上无法与弗兰西沟通。父亲在世时一直任劳任怨,对生活有很大希望。弗兰西感情丰富,热爱生活。他们一家认为有一份美好的信念,人生的另一扇大门才会被打开。
生命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些事情而让生命去补偿,那么自己的一生就几乎没有价值了,只有用自身的努力,美好的信念而改变成就美好的人生,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在我们的成长中,一定要坚强,不能有困难就退缩,这样被导入一种不正常的方法,长大后的自己也会像现在一样。所以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要有解决它们的两把刷子,不然,社会上有那么多事,照这样我们将如一个无头苍蝇,没有目的地在社会上游荡着,不仅被别人看不起,自己也不会幸福。
没有自己受过的苦,哪有自己挣来的甜。不经历成长,不坚定信念,就无法实现梦想。只有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四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向江面的冷雾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夜的春雨,乌桕千万树,你家是对着秦淮第几座长桥。”没有见过乌桕树的样子,亦无从想像千万树叶晃动时的壮观与美好,猜测它应该生长在南方某条不知名的江边,挨近石桥的地方。几棵成排,或只是一株,探着头在水里照出影子,因为被当地熟知,所以并不引人注目,却在一个薄雾笼罩或春雨冲刷的清晨,摇曳了诗人的思绪。
读完《布鲁克林有棵树》,突然想到了乌桕,想起写了乌桕的这两个句子,想去看一看那叶片的色泽和纹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总是重复、仓促和身不由己,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是希望现实和期待不断吻合。
但是,首先,最重要的是,你得有期待。
外祖母玛丽买菜时宁愿要不新鲜的萝卜,为的是省下一分钱,放进储蓄罐里,因为她要攒钱买地。十年时间终于存够了五十块钱,虽然最后因为不识字,看不出地契是假的被骗。但是第二次十年……第三次……直到把这种看上去不那么聪明的愿望,传递给自己将要养育孩子,历经生活艰难的女儿。
妈妈凯蒂在一贫如洗的日子里,坚持给孩子们读书:每天一页莎士比亚一页圣经,坚持拿出和他们少得可怜的生活费相比,可以称得上是巨额的钱来让孩子们学钢琴。即使她们租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里,即使她们还不知道下一顿食物来自哪里。她为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那个恰如其分的字眼:教育。是的,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摆脱肮脏污浊的泥潭,即使她就深陷在这泥潭的中心。
爸爸约翰尼突然想到孩子们还没有见过大海,“孩子们这么成长,不能连冲刷着布鲁克林海滩的大海都不知道。”这挡都挡不住的想法一来,他们的计划就出发了。虽然他在示范从岸上跳到船上的方法时,“噗通”一声掉进了水里。虽然孩子们在黏滑酸臭的绿色海水,和越来越晒的太阳的双重压迫下全都中了暑。虽然连他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实如此不堪?他会唱的那些和坐船有关的歌里,孩子们本该兴致勃勃地回来,走的时候充满对大海的热爱,他自己也应该带回各种各样自己钓的鱼儿。
生活并不公平。总有一些人在受困、受穷。人或许有同样的经历,但未必有同样的心态。而人和人最大的差别,大抵就在这里。
没有文化的外祖母却建议女儿给自己的孩子读书,讲述民间故事和各种童话。双手终日泡在肥皂水里,靠给人做清洁交换租住资格的妈妈,却和孩子们一起学钢琴,甚至比孩子们弹得还要好。从来没有划过船也从来没有钓过鱼的爸爸,却坚持自己的孩子应该见识他所不知道的,而充满热情地付诸行动了。读后感.还有那用旧裙子改成的窗帘,印着玫瑰花纹,它把简陋的厨房变得很好看。还有那些周一到周五的发霉面包,浇上开水,做成糊糊,然后加上盐、胡椒、百里香、切碎的洋葱还有鸡蛋(如果鸡蛋不贵的话),然后在烤箱里烤。烤好了,成了金黄色,再加上妈妈用半杯番茄酱、两杯开水、各式佐料自己调制的一种汁……热乎乎的,很好吃,回味无穷。所有这些情节,让我在当时忍不住笑出声音,甘愿从心底发出赞叹,甚至在读完书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它们依然在我的梦想和希望里盘旋。
无论今天给予了我们什么,贫穷也好、富足也罢,它们总不可能一无是处,也一定不会无懈可击。我们一直不丢弃充满期待的心灵和发现乐趣的能力,才是最好的事情。
关于大海的歌曲和关于乌桕的诗句,到底有没有欺骗我们,总该亲自去看一看,才能知道。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五
a tree grows in booklyn.一本关于成长的励志小说,文中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温暖质朴,令我久久回味!它的中文译名叫《布鲁克林有棵树》。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和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表面的东西。高贵的,是人的内心!小说主人公叫弗兰西,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孩,尊严!在弗兰西身上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命运与家庭似乎皆不眷顾她,妈妈偏爱弟弟尼雷,甚至安排弗兰西中途辍学供钱让弟弟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而忽略了本来成绩优秀的弗兰西。弗兰西没有认命,也没有气馁,她自己挣钱报读了临时大学,自学考取了比弟弟更加优异的成绩。她的尊严永远高人一等!
弗兰西在维护自己尊严的同时,也尊重着每一个人。弗兰西改善生活环境后,特意回到贫民区的糖果店,付给了老板所有所谓中奖礼品的钱,叮嘱老板要不着痕迹地给穷孩子们中奖机会,让孩子们得到惊喜和快乐,弥补了自己当年多么渴望却从未得到过中奖礼品的遗憾。她的爱心与善心令人感动!
弗兰西的坚强成长,终于令母亲敞开心扉:“尼雷不如你聪明,不如你懂事。他性格孤僻,不喜欢读书,如果不让他上学,他永远都只会是一个坏孩子。而你不一样,你会思考,你会拼搏!妈妈从不担心你,你的心里驻着一棵树,一棵天堂树,属于布鲁克林的那棵树。”
结果的确令人意外!原来妈妈是爱她的,只是爱的方式是如此的别样,不同。
童年的不幸,并没有将弗兰西击倒,反而使她拥有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对待每一件事的态度都是不逃避、不惧畏,勇敢地面对各种挫折和坎坷。小说里,弗兰西在成年的那一天,对自己温柔地说了一句话:“再见了,弗兰西。”是的,她明白。她知道自己终有超凡脱俗的一天!即使这过程是多么的艰难。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所馈赠的一切,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这是小说的结语。轻轻地合上这本书,感动!在我的心里一点一点地涌起,慢慢地将我包围,让我充满了力量。
哦!原来,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六
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注定一辈子都能享受着富贵与荣华,不用为生活担心什么;有些人却出生于极贫穷家庭,连一顿温饱都是奢求。主人公弗兰西就属于后者。
可命运不公,小女孩用单薄的肩膀扛下了家庭,上帝却并没有被她感动,反而变本加厉,让唯一深爱着她的父亲早逝,有着骨肉之亲的母亲却又偏爱着弟弟,甚至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都看不起她,她几乎得不到其他的爱与关怀。
我想,如果我是弗兰西,肯定是熬不过去了,但幸好我不是,因为这个小女孩用自己的坚强与毅力,活出了旁人意想不到的人生。她从不因生活的困苦而低头落泪,或是感到羞耻,她为她所拥有的而骄傲,因为这样的生活给了她坚毅的心,给了她不断奋发向上的动力。
说实话,小弗兰西对书的热爱,对梦想的坚定,惊艳了我。
她对人生的达观,更是令我不禁想起了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他们都是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涅槃重生,最终达到了他人意料之外的高度。小弗兰西就像在乌台监狱里关了一百多个日夜后,来到黄州时的苏东坡,兴许,家庭就是小弗兰西的“乌台监狱”,而梦想和书籍就是她的“黄州”。
天生的贫穷是很难改变的,但幸好只是物质,不是精神。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所馈赠的一切,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这是小说的结语。
小说结束了,但弗兰西的故事还未结束,她会如结语所说的那样,过着充实自在的生活。
那我呢?我的梦想又在何处呢?这是看完书后我对自己的提问,亦或是现在的我对将来的提问。梦想,我想过很多次,也换过无数个梦想。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确实,我没有一个像小弗兰西那样坚定的梦想,或者说,我不知道我的努力读书是为了什么。那夜,我思索良久,找到了自己的“黄州”。我想当一名律师。为什么想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前路不会再虚无缥缈,我会像小弗兰西一样,追梦,哪怕身处“乌台监狱”。
我的心中种下了一棵天堂树,一棵在何时何地都能肆意生长的天堂树。
天堂树在昏暗中成长,但幸好,她的头顶是一整片浩瀚星空,为她照耀前方,哪怕光很小。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七
《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是丰富的,有意义的.,它告诉了我读书、阅读的磅礴力量。
这本书讲了:二十世纪初的纽约贫民窟——布鲁克林,小女孩弗兰西和她的家人生活在这里。家里收入原本不高,父亲去世后,弗兰西更是只能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母亲偏爱弟弟,在学校受轻视,弗兰西只能默默地忍受生活中的无奈拜为,然而弗兰西并没有因此颓废,反而从阅读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以考。最后,知识改变命运,她考上了大学,和妈妈搬出了布鲁克林,挣脱了贫困的束缚。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读书的重要性。在小说中,是阅读让她增长了见识,是阅读让她考上了大学。
弗兰西很喜欢上学,因为上学能让她学习。妈妈美给弗兰西正常上大学的机会,她便自己去努力。下午上班,晚上上课,用努力弥补自己少上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弗兰西作文总是写得很好,是因为她爱读书,书中积累的知识丰富了她。她曾坦白说:“我从没见过白羊,只是书中说它苍穹如弓,我才这样写的。”可见阅读的知识让她开阔了眼界。
所以,读书很重要,知识能改变命运。让我们多读书,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吧。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八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子的语文老师要求儿子假期读几本书,其中一本《布鲁克林有棵树》,给他买到后,今天我一天把它读完了,好感动!
书中主人公是一个贫穷而快乐的小女孩弗兰西,她必须熟悉回收站每一种废品的价格,因为只有通过卖废品她才能得到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零用钱;她必须知道如何买到完整的廉价发霉面包,因为只有发霉的面包才能为他们节省那么一点点的.生活费用她生活的条件那么差,环境那么恶劣,但弗兰西却有自己的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她能在平凡中发掘快乐。她卖废品得到的零用钱是稀少的,但她却如视珍宝,她会小心的计划,一些存钱,一些去买自己喜欢吃的小零食,虽不经花,但她却乐在其中;她买的廉价发霉面包味道固然不好,但她却会缠着妈妈做独特的美食,品尝着这廉价却饱含快乐的食物;她每到周末都会去图书馆借书,虽然图书管理员对她的态度不好,她却不放在心上,每次借完书,她就坐到家门口的太平梯上,藏在浓浓树荫里,她在这里看着书,做着白日梦。这样的时刻,让她超脱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顿,她享受着、快乐着,“就这样,她拿着一本书,守着一碗零食,独自一人在家,看着树影摇曳,任下午时光溜走,这是一个小女孩所能达到的化境。她就这样看着书,与世界和谐共处着,心里头快乐着”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养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坚强的小女孩,在贫穷而温暖的家庭的支撑下,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大门终于为她打开她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她告诉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九
《布鲁克林有棵树》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弗兰西一个生活在布鲁克林穷人区的贫困的十一岁女孩;一个经常挨饿、整天吃发霉面包的女孩。可却是一个拥抱伟大梦想的女孩。
弗兰西是一个这样的女孩,她的身世很不幸,她的母亲不宠爱她;她的父亲也过早去世,总是受到别人的嘲笑……她的童年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弗兰西也是个有思想、乖巧懂事的小孩,她心思慎密,情感丰富,热爱读书,在弗兰西身上,我仿佛看见小时候的自己,那个也曾生活在穷困中,却无限热爱生活和热爱读书的'小孩,那个永远心怀梦想的小孩。
读完《布鲁克林有棵树》心里很复杂,不知该如何表达,我仿佛也如弗兰西一般从那无尽的贫苦中脱离出来,似乎终于可以开始暂新的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
弗兰西,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一个生活在布鲁克林穷人区的贫困女孩,一个经常挨饿、整天吃发霉面包的女孩,却是一个拥抱梦想的女孩,就是一个乐天主义者。
弗兰西是个有思想、乖巧懂事的小孩,她心思慎密,情感丰富,热爱读书,在弗兰西身上,我仿佛看见小时候的自己,那个也曾生活在穷困中,却无限热爱生活和热爱读书的小孩,那个永远心怀梦想的小孩。“是的,等我长大了,有了自己房子,我不要豪华椅子,不要花边窗帘,也不要室内橡胶树。我只要这样的书桌,放在客厅里,还有白墙壁。每个星期六晚上有一本干净的绿色记事本,一排闪亮的.黄色铅笔,削好放在那里随时派上用场。还要金褐色的碗,里头总放着一朵花,或是一些叶子,或是一些浆果,还有书。
回到家,弗兰西坐在破梯上看书,呼吸着暖暖的空气,看着窗外,什么也看不见,读着书,吃着零食,饮着冰水。——多么舒服的场景,相信这一刻,她一定在想白日梦,我发誓长大后努力工作,好好存钱,将自己喜欢的玩具统统扫荡。——这是我儿时的愿望,也是我现在的愿望!儿时的我希望长大后有能力将喜欢的玩具全部扫荡回家,这样就是最的生活了。我便想起儿时的愿望,然后看了看现在,嗯,差不多了。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一
原创:胡老师。
手拉手作文。
继参加长沙县图书馆”马拉松”阅读打卡活动之后,我们星火读书会的几个书友也建了一个小群,取名”悦读悦享”,希望能将阅读打卡活动坚持下来。于是在众多书单中,我选择了一本一直想看的书——《布鲁克林有棵树》。半个月读下来,感慨颇深。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主要介绍了主人公弗兰西整个家族的成长经历,描写她们一家生老离别、爱恨别离的故事。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弗兰西和尼雷姐弟俩的童年贫苦生活。那场景活灵活现,我总会情不自禁地代入自己的童年生活。特别是对弗兰西尼雷姐弟俩拾破烂的经历的细致描绘,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弟弟妹妹一起捡啤酒瓶、纸箱子的情景。
那时候,爸爸会帮我们把捡来的”宝贝”整理好,等邻村一个叔叔过来收。每逢周日,那个叔叔总会摇着拨浪鼓,挑着担子,一边放着回收的废品,一边放着可以兑换的商品。每到这时,我们就把”宝贝”拿出来,换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如火柴、针线等。偶尔,叔叔还会有几粒糖果发给我们。当一粒粒圆圆的糖果五颜六色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眼睛都会放光。小时候没有零食吃,能吃上几粒这样的糖果,那也是一种奢侈。
那时候家里穷,爸爸收入微薄,所以就种了很多田地以增加收入。为节约开支是不会请人工的,就靠我们自己一家起早贪黑。每年暑假,”双抢”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天还没亮,妈妈就会叫我们起床,饿着肚子出门,或割稻谷或拔秧苗,往往要劳作两个小时才回家吃早饭。即使上学,也是回家后便要寻猪草或者扒柴。没有闲着的时候,只有下雨的时候可以休息,所以那时候特别盼望下雨。
辛苦的童年练就了我坚韧的毅力,也感受到了在学校读书的无比快乐和幸福。所以弗兰西的童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而我的孩子们,他们是不用过靠卖废品贴补家用的日子。虽然现在也会收集旧箱子、塑料瓶,但是永远也无法体会我们小时候经历的那些美好。
因家境贫困,妈妈准备让弗兰西辍学,让弟弟尼雷继续读。弗兰西因此与妈妈争执,她非常难过甚至愤怒。但最终还是与妈妈一起劝说弟弟继续上学。看到此,我也能深深体会那种挣扎的痛苦。我也是家里的老大,为了让弟弟多读一点书,希望能劝说我不要继续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但是爸爸却悄悄地借着高额的利息供我上学。他说,只要我自己不主动放弃读书,就要全力支持我读下去。我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归功于我爸爸不遗余力地支持。
其实,书中让我佩服的还有弗兰西的母亲和外婆。弗兰西的母亲靠一己之力顽强地保护了自己的家人,且有力地护住了整家人的自尊。弗兰西母亲的智慧是从外婆玛丽。罗姆利那里继续学习来的。她把学习而来的智慧加以润色加工,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弗兰西外婆不识字,却教育孩子们要多读书,一定要上教育,这让我也想起自己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特别支持我上学的,她会悄悄给我准备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热水瓶、棉被和水桶。虽然现在外婆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但她抱着棉被、桶子来到我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我无比怀念她,怀念她的体贴与和善。她总是全力帮助村里人,左邻右舍有困难,她都会帮忙照顾,家里来客人,她宁愿自己喝粥吃青菜,都要给客人做红烧肉、煎鸡蛋的,哪怕是一个乞丐上门,她也要盛一碗饭给人家。从来不说别人的不好,也从未与人争执。我的外婆使我懂得爱人,也懂得感恩。虽然小时候日子清贫,但只要想起这些,我就觉得幸福无比。
总而言之,这是关于弗兰西的成长小说,也是关于我们很多人的成长小说。愿我们都活着并奋斗着,爱着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切悲欢。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二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作家贝迪史密斯的著名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西是个出生在贫困家庭中的一个普通小女孩。弗兰西在贫困的环境中依然不失对生活的向往。她乐观,积极,活泼,阳光,富有想象力。而《布鲁克林有棵树》一字一句的记录下了她那艰难而不失活泼的灿烂的青春。当你打开这本书弗兰西从10岁到16岁的美好青春将被你一览无余,你会明白,人间处处有真情。弗兰西与爸爸亲近与妈妈有些疏远,但最关心,最了解弗兰西的却偏偏是这位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母亲。弗兰西为了一家人的支出,放弃了自己的前途。辍学找工作来供弟弟尼雷上学,妈妈怕耽误了弗兰西的学习,坚持让弗兰西继续上学,后来弗兰西上了暑假大学,母亲十分激动。
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都将弗兰西一家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睦睦的表现淋漓尽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个了,爸爸去世两年多了,妈妈收到了来自妻子去世一年半的麦克布兰先生的求婚,放到其他人身上,应该不会有几个孩子同意吧?但这件事发生在弗兰西的母亲身上,一切却变得那么顺利。当事情发生后,弗兰西与弟弟尼雷最先想到的却是他们呢18个月大的小妹妹劳瑞。他们小时候吃尽了苦头,可不想劳瑞也这样。或许他们认为有了一个新爸爸,劳瑞也不用像他们小时那样受苦了,他们很懂事,他们尊重妈妈的选择,不会刻意排斥这件事,他们希望劳瑞和妈妈更加幸福,读了这件事我心中深深的感叹,深深的佩服,弗兰西的懂事。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三
这是第一本毫不犹豫打五星的小说。
看完后,很想先说两个字:想哭。
这本书,我在工作之余,虽然利用时间碎片,却很紧凑的读完,可以说一有空就立马想要知道故事中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
弗兰西和尼雷的父母,分别代表两个性格,做派,价值观不同的两个家族。爸爸家族的有4个兄弟,样貌皆俊俏不凡,可惜两个已经夭折:妈妈家族里善良慈爱的外祖母和性情暴戾的外公,却养育了3个坚强如铁,乐观通达的女儿。
爸爸约翰尼,阳光,帅气,能歌善舞,可以说是无数少女心中的梦想;妈妈凯蒂,漂亮,能干,精锐,有曼妙的身材。
爸爸酗酒,在三十几岁突然离世,虽然妈妈和姐弟两人表现得波澜不惊,但却着实让我心里惊了一下,太意外。爸爸生前甚是疼爱弗兰西,他如此善良又自责,他多想演好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但苦恼的生活却一次次将他击倒,直到最后灵魂和肉体全部离开。
往昔的生活花卷一幅幅展开,怀念的时光也逐渐拉长。在爸爸回忆的歌声中,姐弟俩乐观坚强的长大着,仿佛他们小小的心早已穿盔戴甲,坚不可摧。和布鲁克林大多数孩子一样,他们从小就在和饥饿,贫穷,肮脏的环境抗争,残酷的生活总在他们的努力中看到转机,或许这是因为玛丽外婆,艾薇姨妈,茜茜姨妈的帮忙,也或许是两个孩子天生就有的顽强,但我更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妈妈凯蒂的功劳。
这本书读的过程中,几度让我感动落泪。一个家庭,一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贯穿一生。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却用一生的顽强教会了孩子什么是尊严,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苦是甜是生活,什么又是成长。她鲜少表达,却内心又极富爱和情感,对丈夫热烈的情感,和对孩子无穷尽的爱,都在这个平凡的小镇故事中一幕幕上演。
这本书,它会告诉我们很多生活的答案。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四
在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我偶遇了弗兰西·诺兰,一个出生于贫民区的女孩。与所有的孩子一样,她爱幻想,对未来抱有无限憧憬,热爱阅读,渴望学习。但现实往往不那么如人所愿,家庭的贫寒让她早早便得去学着成长,体味人生百态。
弗兰西一家生活在布鲁克林。妈妈是清洁工,以一人之躯支撑着一家生计,坚强能干;而爸爸却恰恰相反,是个打散工的歌唱侍者,即便能歌善舞,但嗜酒成性,而且缺乏挣钱养家的本领,他自责,但也无奈什么都不会。而这个“软弱无能”的父亲,却一直尽心尽力地爱着孩子,给予弗兰西的童年无限的'温暖。即便其他人包括父亲自己都说爸爸如何如何一无是处,但弗兰西还是更爱爸爸。她一直坚持阅读,命运也终究让这个卑微但坚持梦想的生命看到了一丝希望——她上大学了!
它所给人的感动,并非是故事的悲惨与煽情,而是它的真实,你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这种感动,也并不一味体现在那些坚强能干、心怀悲悯的人那里,还包括那些似乎有缺陷、没有责任感的人那里,而这种峰回路转时的感动,却格外使人心灵的暖流环绕不息。
悲情中的温暖,苦难中对梦想的坚守,给了千万人生存所需的人格力量;这个午后,它让我想起当初那个天真的梦。梦想,千万不能荒了。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五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心灵的感动便从这几句话开始。
这本书对布鲁克林那棵树的描写可谓少之又少,但就在这只言片语中,弗兰西把自己的生命比作那棵树。她的卑微,苦闷,忧愁,努力就如树干一般,一点一点地长向长空,就如弗兰西的生命,由贫苦的小女孩,成长为成熟懂事的女人,这个蜕变中的苦,恐怕也只有自己知道。
弗兰西遗传妈妈的坚强,爸爸的想象力,在图书馆看书来扩宽自己的世界,她会看着书做着白日梦,但其中却不缺乏快乐,她是善良的,自己处境改变后,不忘回糖果店给穷孩子们一个希望——一次摸中大奖的机会,与此相对比的是一个布鲁克林的护士,本来自己出身也很贫寒却附和势利眼的医生,骂穷人的小孩,人与人的差别,或许就在这里。
也许就如佩吉。·奥伦斯坦说的那样,“生活并不公平,可是总能应付过去。”正是由于贫困,才磨砺了弗兰西的性格。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弗兰西和尼雷也会对自己的妹妹劳瑞产生同情,说可怜的劳瑞没有了那苦,也就体会不到那苦中的甜了,这也是使心灵感动的原因之一吧!
这是一本小说,准确的说应该是成长小说。但也印证了作者的成长,甚至更多人的成长历程。坚强似铁的妈妈,爱好唱歌的爸爸,聪明伶俐的尼雷,努力善良的弗兰西以及罗姆利家的女人,这所有的人,每一个人作者都用那支神奇的笔去描述他们,自然他们身上都有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本书教给了我另一个词语——自尊。第一次弗兰西说谎是因为老师要把南瓜馅饼扔进垃圾桶,第二次是由于弗兰西想要小玛丽送出的白娃娃。而妈妈则从来不这样,甚至当酒吧老板故意还钱给她,她坚辞不受,不受嗟来之食。也许由于如此,弗兰西心里背着两个谎言的自责。人可以受困,受穷,却不可以失去骨气和乐趣。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六
成长的路上必有坎坷,他们一次次的尝试打破你的决心。不过,不要怕,“长大”会治好一切的。
——题记
在故事线中,主角弗兰西的背景并不景气,甚至可以可以说是贫穷。她的父亲约翰尼是个侍者,他帅气、潇洒,但是缺少挣钱养家的能力;母亲凯蒂是个清洁工,她温柔、贤惠、会持家,尽管对尼雷有些偏心,可是弗兰西仍然很爱她;弟弟尼雷比她小一岁,却像个大人一样勇敢,有时对外界的事物装作习以为常。却在学校里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孩。
弗兰西面对成长既期望却又担心。在成长的路上,面对母亲的偏心,父亲的逝去,老师的不理解等痛心的事情,却总是一个人担了下来。她从不像那些没有同情心、心灵脏的落满了灰尘的人相处,因为她知道那些对她带来的只有伤害,于是她对外界事非常警惕,甚至连好朋友都没有。
对这个腐败、肮脏的社会来说,弗兰西这样品性端正的人异常少见,她不会像小卖铺老板一样欺骗孩子们,而是选择让其中一个孩子有一次感到愿望成真的机会。这一点最可以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布鲁克林有棵树》中的树指臭椿树,臭椿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天堂树”,这是一种少有的连水泥地也能长的出来的树。虽然在整篇小说中对这种树只段不提,或者是几乎没有写。但是可以隐约感觉到,这种“天堂树”就是代指弗兰西这一类的好人。
小说中还写到了很多站在玻璃房里扔石头的人。他们明明也是穷苦出身,却以相互践踏为乐趣。而弗兰西不一样,她不忘自己的本命,对残酷生活中不幸跌倒的人充满了同情和理解。她和其它孩子的区别,大抵就在这里吧。
这本书是对高洁品格的歌咏,也是在作者小时候遭遇的真实写照。我推荐它,极力推荐它。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七
儿子的语文老师要求儿子假期读几本书,其中一本《布鲁克林有棵树》,给他买到后,今天我一天把它读完了,好感动!
书中主人公是一个贫穷而快乐的小女孩弗兰西,她必须熟悉回收站每一种废品的价格,因为只有通过卖废品她才能得到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零用钱;她必须知道如何买到完整的廉价发霉面包,因为只有发霉的面包才能为他们节省那么一点点的生活费用她生活的条件那么差,环境那么恶劣,但弗兰西却有自己的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她能在平凡中发掘快乐。她卖废品得到的零用钱是稀少的,但她却如视珍宝,她会小心的计划,一些存钱,一些去买自己喜欢吃的小零食,虽不经花,但她却乐在其中;她买的廉价发霉面包味道固然不好,但她却会缠着妈妈做独特的美食,品尝着这廉价却饱含快乐的.食物;她每到周末都会去图书馆借书,虽然图书管理员对她的态度不好,她却不放在心上,每次借完书,她就坐到家门口的太平梯上,藏在浓浓树荫里,她在这里看着书,做着白日梦。这样的时刻,让她超脱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顿,她享受着、快乐着,就这样,她拿着一本书,守着一碗零食,独自一人在家,看着树影摇曳,任下午时光溜走,这是一个小女孩所能达到的化境。她就这样看着书,与世界和谐共处着,心里头快乐着。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养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坚强的小女孩,在贫穷而温暖的家庭的支撑下,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大门终于为她打开她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她告诉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八
弗兰西就是一个这样的女孩,她的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母亲偏爱弟弟,深爱他的父亲过早去世,家境贫寒,在学校受人轻视。她就如那棵长得郁郁葱葱的天堂树,顽强地在贫民区生长着。
她是一个坚强的人。
整本书就如同一首歌,一首古老而又婉转的民谣飘荡在夜空里,在心中的湖面上平添几分涟漪。它不是阳春白雪,只能在华丽的宫廷中歌唱;它或许是下里巴人,在贫民窟肮脏的街道上、破烂的衣衫旁,高亢地唱着生命的'歌。
弗兰西是一个孩子,但是她饱尝了大人们为生计奔波的艰辛:卖垃圾、购物、打工……是这些让她成长起来的。她养成了坚韧的性格,同时这种性格使她受益终生。
其中有一段令我记忆犹新:弗兰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学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是因为他们玩泥巴馅饼而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肮脏、沾满泥巴的弗兰西受到了医生和护士的鄙夷:“这些人这么肮脏的活着,实在不应该。”但弗兰西勇敢地反抗着:“我弟弟是下一个。他的胳膊和我一样脏,请不要吃惊。你不用跟他说。跟我说好了。”
护士很吃惊:“我真不知道我们说的这些话她居然都懂。”
为弗兰西应该不懂?难道穷人家的孩子就没有“知书达理”、“有文化”的权利吗?这个护士出身于布鲁克林,可是当她飞黄腾达以后,她选择了忘本——这也是人性的一大悲哀所在。
我在思考着:“布鲁克林有棵树”,这里的“树”指的是什么呢?是那棵天堂树吗?不是的!这棵“树”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一种滋长在穷困孩子心中的精神,一种在贫民区中也可以顶天立地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需要有多么优越的条件,只要你的心中有这样的一方土地,书就会茁壮成长,抵达天堂——这就是天堂树。
我们的心中,是否有这样的一棵树?
布鲁克森林有棵树读后感篇十九
“文学是用来感动的。”这是曹文轩在《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的序中所写。可感动对我来说是个生僻的字眼。我很少为任何文学所感动,但《布鲁克林》做到了,它将老式小说与现代文学相结合,给了我结结实实的震撼。
“生活与生存”是整本书的主旨。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个生活于贫民区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的小女孩——弗兰西的成长故事。弗兰西是一个安静·富有知识的小女孩,在她的成长中有着清贫艰辛的生活,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在学校中深受轻鄙。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坎坷的人生中,她从未放弃过希望,她携带着孤傲的尊严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上帝并没有薄情寡义,在经历了最黑暗的日子后,生活开始善待弗兰西,她如愿以偿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母亲也从父亲病逝的悲痛中逐渐走出来并且嫁给了布莱恩警长。弟弟尼雷与弗兰西总是会时不时地缅怀父亲生前的日子。所有人都长大了。庭院上参天的大树被砍掉了,却又奇迹般地生还,人们亲切地称呼它为“天堂树”。生活在逐渐趋向光明。
我从未对一本书有如此熟悉之感,书中的弗兰西总是会让我感到亲切,我和她似乎是同一类人。我们都爱冒险,我们都相同地喜爱美的事物,可能我也会穿过四条大街去往一个充满苜樎·一枝黄·带着广阔草地的学校,尽管它距离较远。我也会在每周六的一整天里待在破旧矮小的图书馆里,将每本我想要看的书的编号烂记于心。同时我也想在阁楼的太平梯上读书或观察来往的每个人,头顶是天堂树那蓬勃旺盛的绿色枝干,它如同一个高大的守护神。对于我来说,弗兰西就类似于1912年身处美国的另一个我。
成长是一件快乐与痛苦并存的事,生存夹杂着恐惧与渴望。二者合二为一,铸就成我们最卑微而平凡的人生。这是我从《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学到的精神。从前文中我就提到过这本书教会了我成长与生存。这是我读这本书最真实的感受,它没有绚丽的文字,没有庞大的故事背景,但我爱的本身却是《布鲁克林》的朴实或绝望的生活。在强大的视觉冲击下,我读完了这本书———有关人生最重要的一课。谢谢贝蒂·史密斯,也就是这本书作者,愿她平安快乐。
在我的文字快要结束时,我见到了“天堂树”。是的,即使它被砍掉,被人用篝火将树桩焚烧,它依然蓬蓬勃勃地长起来了,它活了,没有什么能摧毁它!它挥着手与我告别。别了,天堂树;别了,我亲爱的伙伴弗兰西;别了,我美丽的布鲁克林……我如一个德鲁伊老僧,披戴着落日的黄昏,走出了布鲁克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75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