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研究论文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09:18:45
金融研究论文范文(13篇)
时间:2023-11-07 09:18:45     小编:琉璃

总结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成长轨迹。写总结时,要注重突出重点和亮点,对于次要内容可以简洁处理。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金融研究论文篇一

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看法都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华尔街投机者钻制度的空子,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场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一、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二、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与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密切相关。

三、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国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例如,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与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

另外,美国国会还先后通过了《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以及《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美国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基本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美国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特别是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有学者指出,“技术层面上早该破产的美国,由于欠下世界其他国家过多的债务,而债权国因不愿看到美国破产,不仅不能抛弃美国国债等,甚至必须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以确保美国不破产”。

金融研究论文篇二

一、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分析

(一)经济方面的因素

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改变的不只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新闻记者因为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形成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把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到了国家利益、群体利益、人民利益的前面,抛弃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而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因素

作为新闻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能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进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这样才可以对社会文化水平进行提升。但是,当前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很多记者为了能够得到轰动效应,将新闻事实进行夸大,这不仅仅损害了媒介和新闻记者自身的形象,同时也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体制方面的因素

当前,我国媒体主管部门大多数对媒体建设提出了要求,并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体制,但是针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操守方面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了监督不严、监管不力情况的出现。同时《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执行也较无力,很多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记者将其当作一纸空文。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奖惩机制,使得各种失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惩罚。

二、强化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底线教育

很多新闻记者认为底线的要求是最低要求,因此没有必要进行职业道德底线教育,这是有害的。为此,必须要对广大的新闻记者补上职业道德底线教育这一堂课,使得他们能明白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底线是什么,并不断鼓励他们去坚守做记者的最低要求。当底线固化在心中,即使是不能够成为圣贤;不能成为英雄豪杰,但是还可以做一个最起码的正直的人、守法的人。对于新闻记者来讲,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方向的'神圣使命,因此在能够坚守底线的同时还应该去尽自己可能的追求高尚,尽可能地比社会平均道德水平要高。只有守住了底线才可以不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从很多底线失守的案例来看,凡是不能坚守底线的人,很多都是丢掉了做人的一般原则,并且其所作所为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因此,必须通过职业道德底线教育来帮助新闻记者树立起坚固的道德底线。

(二)利用社会舆论,发挥监督作用

面对当前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就需要积极地利用社会舆论,发挥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对各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进行舆论监督,积极地揭露批评各种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要针对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通过舆论监督,在正确表达人民群众诉求的同时,尽可能地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滋生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消除。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新闻事业不仅仅是充当好人民群众的言论监督工具,同时还要自觉地去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

(三)形成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新闻记者的奖励和惩罚制度。首先,制定出的制度需要考虑周全,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漏洞,要写明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还要明确新闻记者所不能够做的内容,并就违反后的惩罚措施进行明确。尽可能地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那些成绩突出,职业道德过关的新闻记者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在内部管理制度上较为完善的新闻单位也需要进行奖励。对违反了新闻行业纪律的人员,必须从具体的情况、性质出发,进行惩罚,严重的必须要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结语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运用,那么就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促进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那么就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阻碍。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剖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所存在的问题,并强化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

金融研究论文篇三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2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3.3加强供应链金融现金流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必须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并以贸易项下利润的实现与结算的控制去引导现金回流至银行的通道,进而保证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还款来源。因此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体现了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资企业还款来源的核心技术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业银行对现金的流量管理具体地体现为授信额度与规模。因此,商业银行要重点考察现金流量与授信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支持性资产的匹配状况,以及供应链网络内各主体的经营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业银行要在供应链金融的具体环节通过对回流资金的时间、额度与路径的控制,实现对现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环周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要在综合行业结算方式、平均销售周期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完成的资金循环时间,从而保证授信企业在供应链内完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循环。

金融研究论文篇四

4.2全面研究,理性对待金融创新产品?在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中,无论是零首付贷款、负摊还贷款还是具有“诱惑”利率的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都属于高风险、高定价的金融产品。这些新产品之所以处于高风险状态是因为其本质都属于过度授信,由于授信额度超过了借款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但为贷款发放机构造成了大量不良贷款,甚至导致其破产,同时也对很多无辜的借款人构成了伤害。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过程中要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本着为客户切实负责的态度,审慎研发推广高风险、高定价的金融创新产品避免过度授信。?4.3强化外汇资金境外运营的风险分析,加快发展海外投?资市场,完善海外业务管理体制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其对次债的经营和对危机的反应来看,与国际金融业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因此,必须强化对国际业务的资源配置,加快国际业务发展,进一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投资之前必须进行深入调研,注意控制风险,提取足够的风险损失准备金。同时在对外投资时不应过于看重评级,不要被评级所误导;我国在吸引外资时也应该预料到情况变化时,评级可能会大幅下调,造成资本撤离,必须事前就考虑到这样一个不利的影响。?4.4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证券和期货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现代金融体系各市场的相关性日益紧密,风险的跨市场传递也更复杂、更快捷。此次次级债危机就是由信贷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又反过来对信贷市场造成重大打击的。所以,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构成威胁。从商业银行自身来说,应谨慎处理混业经营和信贷资金入市的问题,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业务透明度,高度关注信贷资金入市所引发的信贷风险,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参考文献?[1]?饶雨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防范房贷金融风险的启示[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2).?[2]?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3]?林启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s1).?[4]?马宇,张广现,申亮.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国际传递机理及其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5]?金俐.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利弊[j].中国市场,2008,(22).

金融研究论文篇五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事后来看已经成为经济史上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危机中,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实施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危机的救助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成为履行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责的经典之作。本次危机以及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必将成为今后若干年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题材和资源。从未雨绸缪的角度,对货币政策在危机救助中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在极端情形下维护中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在回顾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根源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基础上,研究货币政策在危机救助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并探讨对我国经济转型期间货币政策运用的启示。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可从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经济结构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金融市场方面,房地产价格泡沫是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危机的导火索是住房价格的大幅下跌,房价下跌增加了次贷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引发了相关资产的抛售,快速吞噬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造成了危机的扩散和深化。住房除了居住功能外具有较强的金融资产属性。1991年以来,在住房价格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互相推动和强化下,美国房价泡沫快速集聚,最终导致了房价泡沫的破灭和次贷危机的爆发。

在货币方面,长期的低利率环境是危机爆发的政策性原因。1980年代中后期至2007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处于所谓的”大稳健时期“,实体经济的整体波动性降低,gdp、工业生产、失业率等周期经济指标波动变小。

大稳健的经济特征在整体上助长了政策制定者的乐观情绪。同时,受1987年股灾、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年高科技股泡沫破灭等事件冲击,美国的低利率货币环境得以长期延续,这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滋长。

在实体经济方面,美国宏观经济的失衡是危机爆发的结构性原因。一方面是国际失衡,美国居民的低储蓄和高负债产生了过度消费的倾向,造成了美国经常项目账户的持续逆差,其他国家获得的美国债权又通过资本项目账户回流至美国,催生了包括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在内的金融市场繁荣和房地产泡沫。另一方面是国内失衡,主要表现为消费主导型经济特征下消费率的趋势性上升,以及美国国内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美国内部经济的失衡是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的基础性和深层次原因。

(二)危机的逐步深化和蔓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于2007年初,之后呈现出人意料的蔓延和深化趋势。2007年2月开始,危机显露端倪。汇丰控股对次级房贷提增了18亿美元坏账拨备,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之后30余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被迫停业,ubs内部对冲基金dillonread清盘,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但是,此时人们忽视了危机的严重性,美国没有采取救助措施。

2007年6月开始,危机在美国金融市场扩散。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接连下调次贷相关产品的评级,沉重打击了市场信心。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出现巨额次级抵押贷款投资损失,贝尔斯登不得不向两家基金注资32亿美元。之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金融机构开始披露次贷相关损失,全球股票市场开始出现强烈反应。各国央行尝试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

2008年1月开始,危机不断深化。诸多知名金融机构被波及,且损失规模惊人。美国花旗集团亏损98。3亿美元,美林证券亏损98亿美元,摩根大通亏损35。88亿美元,瑞士银行亏损114亿美元,贝尔斯登因巨额损失和流动性不足被摩根大通收购。惠誉下调了保险商ambac的评级,这严重动摇了世界金融市场的信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全球股市进一步大跌。此时,美联储大幅下调了联邦基金利率,实施了数千亿美元的救助和刺激方案。

2008年7月开始,危机加速恶化。房利美和房地美问题全面爆发,两房是美国大部分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机构,它们发行的未偿还债券超过了1。5万亿美元,两房的困境把次贷危机拖向了深渊,并最终被美国政府接管。随后,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华尔街五大投行在危机中消失三家,另外两家高盛和摩根斯丹利被迫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雷曼兄弟的破产,彻底摧垮了投资者的信心,全球股市持续暴跌,美国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随着危机的恶化,美国的救助不断加码,数轮qe量化宽松成为拯救危机的关键措施。

三、次贷危机的救助。

(一)货币政策在危机救助中的作用机理1。来自大萧条的经验教训美联储关于次贷危机救助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19代大萧条时期的经验教训。对大萧条的研究在经济危机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有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等人。对大萧条研究得出的经验教训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通货紧缩是大萧条起源和持续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货币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政策的失误、不利的政治经济局势导致了全球的货币紧缩,给实体经济带来了持久的负面冲击。另一方面,金融中介信用媒介功能的失灵甚至崩溃造成了危机的自我强化和深化。危机致使金融市场混乱,增加了金融系统提供信息和信用媒介服务的成本,破坏了金融部门提供中介功能的效率,实体经济获取信贷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信贷和流动性紧缩导致总需求下滑,最终演变为经济的大萧条。

2。危机救助的机理根据对大萧条的研究结论,金融中介的失灵以及货币的紧缩是导致危机蔓延和深化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危机爆发后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救助。事实上,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正是依此实施的。一方面,为了避免金融中介陷入混乱和失灵的境地,美联储较为及时地肩负起最后贷款人的职责,积极向金融体系和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使金融机构获得充足资金支持,避免了挤兑和踩踏,确保了金融系统尤其是信贷市场的正常运转,为金融机构渡过危机创造了回旋空间,为避免经济再次陷入大萧条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货币环境的衰退型紧缩,美联储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附近,实施了大规模的资产购买,稳定并挽救了美国经济,使美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的泥潭。应该注意的是,最后贷款人措施和货币宽松措施分别侧重于化解危机中迅速膨胀的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两项措施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美联储的措施突破了传统的货币理论框架,成为救助政策的经典案例。

1。救助措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采取的应对措施可分为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货币宽松、预期管理三类。第一类,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在危机中,美联储的最后贷款人支持覆盖了各类金融机构,根据《联邦储备法案》第13条第3款向证券公司、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等机构提供贷款。

具体工具包括降低再贴现率、定期拍卖便利(termauctionfacility,taf)、定期证券借贷工具、货币互换协议(recipro—calcurrencyarrangement)以及推动金融机构重组等等。第二类,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政策。在承担最后贷款人功能的同时,美联储实施了史无前例的货币扩张政策,意将经济拖离危机,具体包括降息和大规模资产购买。自2007年8月,美联储开始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至2008年底利率就已降到了0~0。25%的极低水平。在利率基本达到零下限的情况下,2008年底开始美联储实施了多轮非常规的大规模资产购买(large—scaleassetpurchases,lsaps),也即”量化宽松"(quantitativeeasing,qe),向市场购买了数万亿的长期国债和mbs。至年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全面结束qe量化宽松。第三类,预期管理。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还大力推动货币政策与民众的沟通,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化,通过宣布长期通胀率和长期利率的目标水平稳定投资者的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传导机制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角度来看,美联储在危机救助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三,即资产负债表扩张机制、资产负债表平衡机制、预期传导机制。(1)资产负债表扩张机制。美联储通过大规模资产购买扩张了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并迅速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私人部门将债券等资产出售给美联储后持有大量的现金,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会增加对其他资产的投资,从而提升资产价格,最终通过改善私人资产负债表和托宾q效应,刺激信贷和投资的增加。(2)资产负债表平衡机制。美联储在扩张资产负债表的同时,其表内的资产组合结构会相应产生变动,对不同的资产类型和行业形成支持。如美联储购买大量长期国债,有利于美元贬值并刺激美国出口的增长。再如,美联储购买房地产抵押证券(mbs)可以支持该类资产的价格,并促进银行增加对房地产的'信贷,从而缓解危机的蔓延,支撑经济的稳定。(3)预期传导机制。美联储通过主动与公众进行政策沟通,可以影响和稳定市场对长期通胀目标和长期利率的预期,并最终影响实际利率,刺激总需求。同时,美联储的预期管理有利于维持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从而减缓金融市场的摩擦和金融中介的失灵,修正货币政策的传导。

如上文所述,面对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美国采取了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实施危机救助,将美国经济拖离萧条和崩1松的经典案例。从总体上讲,美国对次贷危机的救助是有效的。一方面,从金融市场来看,美联储大规模资产购买降低了相应资产市场的收益率,同时定期拍卖便利(taf)、定期证券贷款便利(tslf)等非常规政策有效降低了市场利差并降低了市场利率的风险溢价,这些措施对舒缓金融市场压力和支持金融市场稳定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从实体经济来看,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助于避免企业支出和产出更大幅度的下滑,防止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险境,并刺激经济缓慢复苏。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救助的有效性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进行说明。

(一)与大萧条时期对比大萧条期间,1929年10月开始,美国股市暴跌,美联储11月连续降息,将贴现率由6%降至4。5%。但这些传统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起到化解危机的作用,受制于当时金本位制度的技术缺陷,各国大萧条期间的货币供应量不断下降,通货紧缩致使经济萧条越来越严重。直到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并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大萧条才逐步得以缓解。大萧条中,由于政府没有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能和实施大规模的货币扩张,导致银行挤兑风潮涌现,大量金融机构倒闭。美国经济史学家埃肯格林统计,1930年1月至1933年3月,美国倒闭银行达9096家,占所有银行机构的比重为50%。在金融市场,股市遭到重创,经过6年熊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只恢复到1929年的一半。实体经济方面,大萧条中美国经济复苏缓慢,1929年危机爆发后,美国历时四年,直到1934年才缓慢恢复增长。次贷危机中,美国实施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避免了经济重蹈大萧条。2007年12月至年5月,美国倒闭银行仅59家,所占比重只有0。6%。2009年,美国股市探底回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全年涨幅巨大,并在随后几年创出新高。美国实体经济也率先恢复增长,非常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

(二)与欧洲对比危机中美国较为及时地运用超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实施救助,并通过破产、并购等方式进行结构调整,降低杠杆,使经济快速出清后探底反弹。

与美国及时实施量化宽松应对危机不同,欧盟虽然深受次贷危机的波及和影响,却因政治构架的束缚,无法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危机救助。在财政各自为治的结构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在法律上赋予欧洲央行崇高的独立地位,但也限制了欧洲央行在货币贬值、资产购买等方面的灵活性,加之欧洲尤其是德国对通胀有强烈排斥的传统,使得欧盟不能像美国一样通过货币宽松来拯救危机,最终不但不能使经济脱离困境,而且于2009年将经济拖入了主权债务危机。此后,欧洲陷入增长停滞、失业率高企、通缩加剧的境地。直到年9月,欧洲央行实施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和提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之后,欧洲债务危机才得以缓解。实际上,直接货币交易计划相当于欧洲央行承担了最后贷款人职能。为了应对持续的通缩预期和风险,欧洲央行不得不更大幅度地解除在货币政策实施方面的束缚,于年初推出了类似于美国qe的债券购买计划,预计至年9月将购买超过1万亿欧元的债券。欧洲的案例从侧面表明了美国式宽松货币政策在大规模经济危机情形下的必然性和有效性。

(三)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风险应该引起关注的是,美联储的救助措施虽然从整体上是有效的,但这些非常规政策蕴含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第一,超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引发通胀风险和央行操作风险。从货币理论来讲,大规模基础货币的投放,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引发通胀。在危机时期,金融市场遭到破坏,影响了通常的货币供给机制和货币乘数,因此短期内并没有出现通胀现象。但若随着经济的复苏和金融市场功能的恢复,若量化宽松不及时减磅和退出,则存在通胀的隐患。同时,美联储大规模购买国债,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为公共债务融资,不利于美国财政的稳固,并威胁其央行地位的独立性。第二,超常规救助政策会引发道德风险和金融稳定风险。大规模的量化宽松修复了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会引发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冒险行为和道德风险。进一步地,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会刺激市场投资者承担过度的风险,从而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第三,超常规救助政策存在溢出效应和退出风险。美联储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迅速增加,大量的资金流向受危机冲击较小的新兴市场国家,引发新兴市场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损害了这些国家的金融稳定。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并逐步加息的情形下,会导致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和金融动荡。

五、对中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的启示。

对次贷危机进行事后回顾和分析,可以发现,美国房价泡沫的产生,最终演变成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幸而美联储创造性地实施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才艰难将美国经济拖离险情。对于中国而言,在当前经济遭遇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的困境中,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过渡的新常态下,应该未雨绸缪,在货币政策运用中借鉴次贷危机的教训和经验,为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一)在非常情况下要注重使用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在常规情况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利率和信贷以对经济波动实施逆周期的调控。但在宏观经济产生系统风险的情况下,金融中介失灵和金融市场摩擦会使得传统货币政策丧失常规情况下的传导功能,同时名义利率零下限的困境也会约束传统政策作用的发挥。所以,在传统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非常情况下,应及时借鉴美联储在危机救助中使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以防形势进一步恶化。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时期,内部经济的失衡和调整以及外部经济条件变动的冲击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应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作为政策储备中的重要待选工具,以之应对事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极端系统性风险。

(二)要进一步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美联储在危机救助中对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拓展。传统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为利率渠道,美联储在次贷危机中实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概括为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和预期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拓展在美联储的危机救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转型期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积极的参考经验。一方面,当前国内债券市场规模尚小,不足以支持实施类似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因此我国应加快发展和壮大国内债券市场,为发挥货币政策的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创造条件。在转型期,我国可以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各类负债进行梳理,在一定条件下,将该类较为隐蔽的负债转化为政府债券,这既可以化解当前债务违约风险,又可以为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操作创造空间。另一方面,在转型期,受国内外经济失衡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应注重与市场和民众加强沟通,稳定市场对利率和通胀的预期,避免无谓的市场震荡。

(三)要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框架我国以往以外汇占款为基础货币主要投放渠道、以银行信贷和m2增速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在经济转型期已无法维持其有效性,我们应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构建更加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为经济的顺利转型提供支持。第一,将为经济转型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次贷危机前,许多市场国家几乎将控制通膨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次贷危机的发生和美联储的非常规措施说明包括市场稳定在内的多目标机制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这对我国转型时期来说尤为重要。第二,在转型期应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市场化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但美联储的非常规政策说明,利率工具在非常时期具有局限性,而数量工具此时则更为直接和有效。因此,在当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较大障碍的条件下,经济转型期不应过分强调价格型工具,而应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相结合使用。第三,借鉴次贷危机的教训,在经济转型期应建立更为系统的货币政策监测指标体系,对各类流动性指标、资产价格指标、以及金融中介杠杆率指标等多领域指标进行综合监测。

(四)要更加注重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的应对从次贷危机造成的严重衰退来看,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会导致长期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192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1990年代的日本衰退也是典型案例。此外,资产价格泡沫分为信用驱动型泡沫(如房地产泡沫)与非理性繁荣泡沫(如股市泡沫),其中信用驱动型泡沫由于波及面广、涉及资产规模巨大,破灭时造成的危害要远甚于非理性繁荣泡沫。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期,房地产业已经积累了较为严重的风险,货币政策对此应高度关注。虽然从事前对资产价格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货币政策操作来讲十分困难,但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再采取处置和救助措施的成本过于高昂,因此事前对资产价格的超常波动作出反应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五)认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次贷危机中,借鉴大萧条时期的教训,美国推出史无前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我们既要肯定其对于危机救助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助于在极端情形下发挥该项政策的最大功效。第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制造出宽松的流动性,巨量流动性和超低利率会刺激市场主体的冒险行为,对市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致使政策效果打折,此时需要配套实施其他结构性和市场化的措施。第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使用要考虑其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冲击,如果使用不当会引发国内的通胀和对其他国家的负溢出效应。第三,一旦推出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要动态评估政策操作的效果与伴随的风险,提前制定退出方案,并做好市场预期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市场冲击。

金融研究论文篇六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应该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者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较弱,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办不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具体来说,次贷危机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因。

首先,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从4初到4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从4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

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

1.下列各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高。

b.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c.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d.按揭买房在美国非常流行,首期付款额很低甚至0首付。

2.关于原文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次级按揭贷款引发的危机,这里的“次”是指贷款人的资信条件较“次”。

b.促使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之一的信贷环境改变,主要是指美国货币政策由松变紧,融资困难加大。

c.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是高风险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产生和扩张的具体表现。

d.次级房贷衍生产品是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房贷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产物。

3.下面各项中,对次贷危机产生原因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房价下降时,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就会出现信贷危机。

b.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忽松忽紧,导致信贷市场产生大幅波动。

c.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

4.在次贷产生后,下面的推测相对更有利于避免危机发生的一项是()。

a.在贷款时规定次级按揭贷款人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

b.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再融资,以避免次贷危机的发生。

c.金融机构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

d.在次贷危机即将爆发时,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施以援手,使美元升值、资产价格下降。

参考答案:

1.a(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很低。)。

2.c(原文的“大行其道”才能对应其“扩张”)。

3.b(原文是“由松变紧”)。

4.a(b只会累积危机,不会避免危机;c只能表明危机由谁承受;d危机已经发生)。

金融研究论文篇七

请欣赏:《加强会计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极其深刻的一课,促使我们从不同方面来思考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商业银行内部而言,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注重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而会计管理又是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会计的核算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尤其不重视对会计本身的管理,因而也就兹生出许多风险。各种风险的累积自然会引发金融危机,当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仅就会计管理与金融风险等请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忽视会计管理的后果。

会计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会计人员的权限和职责、会计凭证、会计过程、会计质量、会计监控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过去,我们把会计管理较多地理解为是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而不太注重对后面若干问题的研究。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在商业银行内部,自上而下,对会计管理一是认识上有偏差,二是会计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会计管理的氛围没有形成,因而,也就不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管理,必然产生和加剧会计工作中的以下问题。

(一)会计权限不明。

在商业银行内部,我们虽然制定了会计岗位的有关职责,但是在许多基层行处,对各个会计岗位的权限和不同权限的职责,并没有按照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要求,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进行认真地梳理和研究,没有对同一岗位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权限及其职责加以界定和明确,这就会出现一人多岗、临时代岗以及重岗等现象。尤其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办事处和分理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还常常被人手少而“合法化”,这就给商业银行内部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或窃取重要空白凭证,或偷盖业务公章,或内外勾结诈骗资金,或偷盗客户资金--,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有时还很难发现,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内部案件(领取、挪用、诈骗资金),都与此有关。

(二)帐外有帐,大搞违规经营。

商业银行素以“三铁”著称,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会计管理,很多基层行处都在大帐之外设小帐,搞几套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违规经营,使得违规经营“合法化”是帐外放贷,如前几年,有些基层行绕规模放贷以逃避人民银行和上级行的监控。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不良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绕规模贷款即帐外放贷。二是帐外吸存,或开出存单不入帐,或以代企业融资而高息吸存,赚了钱通过各种方式分掉,亏了钱就是银行的损失,然而再以这些资金高息放贷出去,或用以非法经营(如炒股票、炒房地产等)。三是存单假挂失,从而从大帐内取出存款,或将系统内借入的资金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的资金不按规定入帐,或高息放贷,或以权谋私(挪用资金私下借给熟人)。这些所为,都潜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事情败露,放出去的资金就收不回来。

(三)会计资料严重失实。

商业银行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科学的内部会计管理体制和可操作的会计管理规程,会计管理或是不管,或是乱管,或是管理不到位。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现阶段,金钱拜物教的误导,加上各种利益的驱动,因而就会出现许多非正常行为。因此,商业银行的会计过程在缺乏监控的情况下,搞假发票,做假帐,编假会计报表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一些人已见怪不怪,假作真时真也假,其直接后果就是会计报表资料的严重失实,这对于实行统一法人体制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一场灾难。会计报表资料的严重失实,使得商业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逐级授信和监控就会流于形式,防范风险自然是一句空话。

(四)会计业务违规失范。

会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或目的,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其会计行为必须规范,符合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这方面比较薄弱,会计中的违规失范现象较为普遍。一是会计工作中的静态违规,即会计业务操作中某些行为失范,如:会计凭证填写要素缺项、会计凭证和单据不签名不盖章;会计凭证未经双人复核、未实行双折角验印;在熟人面前不按章办事,有时碍于面子而网开一面,默认空头支票、不按要求承兑商业汇票、或省略必要的步骤、或以后补课。如:兑付异地系统外银行承兑汇票,往往是先付款、划转资金后再电话查询核实。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是在熟人引荐的前提下发生的,兑付后不放心再核实的,然而,风险已经生成。

二、加强会计管理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管理的理论研究。

以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冷落着会计管理的'理论研究,笔者曾翻阅了最近几年来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杂志,几乎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也到有关高等院校了解过,在财会、金融等专业中,几乎也没有开设会计管理这方面的课程;出版社近几年也没有出版过这方面的书。有些人常常把管理会计当作会计管理,令人啼笑皆非。针对这种情况,学术理论界应有所重视,组织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此进行研究。同时建议有关高校尽快开设会计管理方面的相关课程,或举办有关的学术讲座,介绍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不成熟到成熟,但重要的是要我们认真地去做。

(二)出台有关规定。

国家财政部在《会计法》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会计、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到银行、工商企业调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即会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出台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提出加强会计管理的具体措施。此外,人民银行总行制度司,应联合各商业银行总行财会部的有关专家,针对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特点,进行专项调查研究,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就银行的会计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将会计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考核性。

(三)加强会计管理意识。

才能在关键时刻动真格的。领导重视会计部门自然就会把会计管理工作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来做。

(四)严格会计工作的检查和考核。

来源: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

金融研究论文篇八

·云浮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优化。

·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汇率政策。

·金融业的结算体系建设。

·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防范。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借鉴与经验研究。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论如何治理我国股市泡沫。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分析。

·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金融研究论文篇九

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loans,简称“次贷”)是美国金融机构向信用等级较低的购房者提供的一种抵押贷款。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从至6月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升到5.25%。连续17次加息导致了80%的次级房贷贷款者的每月按揭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猛增了30%-50%,付不起按揭并被处以罚款的贷款者大量涌现。贷款违约的不断增多使全美多家次级贷款市场放款机构深陷坏账危机。3月13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次级房贷市场出现危机。消息传来,美国股市全面下挫。204月2日,美国最大次级抵押贷款企业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爆发。这一危机扩大并波及到债务担保证券市场,年6月,美国知名的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陷于困境。次月,贝尔斯登宣布两只陷于困境的对冲基金已向法院提交文件申请破产保护。7月至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投资者的担忧,引发了股市和信贷市场的剧烈波动。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性信贷紧缩,各国央行被迫入市干预。对美国次贷问题的担忧日益加剧,已远远超越了美国银行业和小型专业贷款机构的范畴。

2.1次贷申请人的道德风险。

20至美国推行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了贷款的增加,过剩的流动性促使物价上升。2003年美国通货膨胀压力显现,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美联储从年6月到206月的两年间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利率的上升直接导致浮息贷款利率上调,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贷款申请人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而次贷申请者大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信用记录也良莠不齐,当他们发现无力还贷的时候,拖欠和违约也就不可避免。即使一部分购房者有能力继续维持还款付息,利率的上升也会削弱其提前偿付的意愿。因此道德风险随着利率的上升逐渐暴露。

2.2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的道德风险。

20以来的房地产牛市使美国投资房产的热情空前高涨,当大多数美国民众形成对房地产市场长期看多的预期之后,房价震荡上升的格局就很难在短期内被打破。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扩大了购房者对房贷的需求,对房贷的需求人群从原来信用较好的高收入阶层扩展到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中低收入阶层。这就促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向中低收入阶层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因贷款占用的资本得到释放,回收的资金可以继续扩大贷款,从而加大了房地产投资者的杠杆的乘数,增加收益的同时也使风险成倍的增长;随着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流动性的增强,它们有能力进行业务的创新,这也使得信用等级较低的中低收入阶层有可能成为次级按揭贷款的贷款对象。因此,一方面由于对贷款客户的争夺,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将贷款进行证券化来转移风险,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没有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核,无视贷款申请人的还款能力,鼓励其对现有的抵押贷款进行过度再融资,甚至教唆贷款申请人通过一些技巧和手段在经济条件未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信用分数,从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还有一些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为了扩大业务,未根据有关规定向贷款申请人真实、详尽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这都使得次贷工具的风险不断升高。

2.3投资银行的道德风险。

在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流程中,发起人将已发行的贷款“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形成与该资产组合的“破产隔离”,投资银行根据该发起人剥离资产的情况对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与资产组合的特征相匹配的次贷担保债务凭证(cdo)产品。在此过程中,由于cdo产品的设计是以资产组合的特征为基础,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规避风险。但是过热的资本市场使对高收益债券的需求急剧增加,投资银行为了扩大业务,他们会根据不同的信贷标准制定不同的债券条款和利率。此时cdo产品的设计更多地是依据投资者的需求而非资产组合的特征,这就从根本上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2.4机构投资者的道德风险。

投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将面临四种主要风险,即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机构投资者运用复杂的`模型和定价工具来评估上述风险,经过计算将次贷定义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债券而大量增持。但复杂的定价模型也不可能涵盖市场上所有的信息,一旦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那么由该模型推导出的理论价值便没有任何的意义。次贷危机是房价改变上涨的趋势引发的引用风险,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这样的风险估计不足。此外,机构投资者并不完全公开内部核算收益率的模型以及相应得防范风险的方式与能力,因此市场对自身所承担的次贷风险并不了解。

2.5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

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一环,被证券化的资产组中可能包含众多的单项资产,投资者无法直接了解到投资标的的基本信息,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者了解证券风险和收益的重要途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信用评级机构生存的基础,即不被市场的情绪所左右,但是在次贷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却没能将市场引向健康的轨道,反而加剧了市场的崩溃。由于评级机构大部分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也就是说评级机构一方面收取咨询手续费,另一方面又对这些产品进行评级,这就出现了委托人和被评估人相同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评级机构难以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此外,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信用评级公正性和客观性降低的一个原因。尽管评级机构十分了解自身设计的评级模型以及如何提高信用评级,但他们在网站上或评级报告中只是简要介绍评级的方法,并不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与核心的评级方法。这就导致了评级过程的透明度降低,使得投资者、监管机构与被投资方和评级机构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两端。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和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难以阻止评级机构通过设计出高评级的证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的信用评级无法保证其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6监管机构的道德风险。

监管部门有责任对市场各类参与者进行及时的风险提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正确处理房地产金融创新和有效管理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监管部门对市场进行早期预警做得不够。

资产证券化本身是一个工具,其结果好坏取决于金融资产质量和整体金融监管环境。由于前些年美国资本市场形势较好,金融机构的竞争比较激烈,使得金融资金流向一些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得不到融资或者还款能力比较弱的主体,金融资源获得的难度低于正常标准,这就降低了金融资产的质量。若监管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此次危机的危害还不至于如此之大。但美联储受制于不干涉企业经营活动的惯例,未能及时与相关监管部门合作对已经露出危险苗头的次贷业务进行干预,及时抑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过度放贷和投资银行过度投机的行为,终于酿成危机。监管部门的失职为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

3.1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次贷危机中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和获取信息的高成本,因此解决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因此必须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首先应完善贷款规范,严格审核贷款申请人的财务状况与信用状况,降低日后的违约风险。其次,应促使从事住房抵押贷款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和贷后的服务。最后,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信用评级机构主要通过证券评级和企业资信评估来传递信息、控制风险以降低整个社会的信息成本。投资者的信任是投资行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有来自于专业市场机构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即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对项目评价认可,将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另外,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专业性的机构,其收集、传递信息的功能较之其他机构更为迅速准确,能够辅助投资者进行信息分析与决策,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失误,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

3.2强化资本市场监管,防范中介机构道德风险。

资本市场监管能够剔除市场中的不稳定因素,制约影响市场公平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资本市场监管的重点在于防范中介机构道德风险。这场次贷危机说明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特定的条件下,难免会产生一些参与者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影响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及时更新市场规则,积极对市场加以引导,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应严格规范现有中介机构的行为,以建立起一批高质量,具有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的社会中介机构,使中介组织成为一种能真正具有制约力的、公正的社会公众力量,为投资主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

金融研究论文篇十

近年来饲养宠物的风气极盛,因为主人的喜爱使它们成为宠物,但因为主人没有责任感又使它们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它们是一群居无定所的精灵,街头随处可见,它们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的第三类居民,闪着期盼但又惊恐的双眸,穿梭在楼群公路之间,寻找短暂的温暖,寻找微少的食物,寻找污浊的饮水。近年来爆发的一些以动物为源头的流行病都证明了人和动物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动物的生存状况恶劣,也必然会伤害到人类。所以,流浪宠物问题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一、提倡不抛弃、不放弃--宠物终生制。

二、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

英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是1911年通过的,之后又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规定的非常细致。法律鼓励动物饲养者以最好的措施对待动物,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将被起诉。处罚包括:海外牧情罚款或监禁;虐待动物的人将禁止饲养任何动物;即使是因主人不慎造成宠物走失的,也要缴纳25英镑罚款;不准将宠物卖给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养主必须为宠物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保证宠物不会丢失,遗弃宠物将被判犯有虐待罪。除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外,英国还有全球历史最悠久、最知名的动物福利组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该协会设有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员,现在,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多个分支机构。委员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与国内组织和分支机构的伙伴关系。虽为非法定机构,但其组织规模却极其庞大。监察员的主要作是接受虐待动物投诉和调查。同时,收容生病、受伤的动物。我国还缺少保护流浪宠物的相关法律法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人认为应该立法保护流浪宠物,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

三、重视动物福利问题。

为了尊重动物生命及保护动物,我们必须考虑动物的苦乐和生存状态,尽量给予动物适合它们需要的喂养和照顾,这是基于动物的实际需要作出的考虑,而不仅仅是为了显示人类的爱心和怜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与动物植物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动物福利问题必将日益受到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更明确地提出了动物应享有以下五大自由。而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我们应该重视动物福利问题,只有充分重视动物福利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善待动物,仁慈、理性地对待动物,这不仅符合人类天性,也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

四、完善流浪宠物的救助与管理。

在新西兰,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在各小区寻找和救助流浪狗。各机构寻找回来的动物都必须带到医院作检查。根据狗的健康状况和品种纯度进行筛选。高龄、多病和杂交十分严重的狗会被给予安乐死。剩下的健康狗可以被领回领养所。新西兰不同领养机构所采取的政策各不一样。最常见的是英国动物保护协会,由他们找回的狗可以在那住1个月,1个月后还没有人领养,就都给予安乐死。其他2个机构比较严格,10天内没有人领养,就会给予安乐死。一般这些机构都会通过媒体寻求帮助,呼吁大家去那里领养。在国外,只要有人看到街头出现流浪动物,就会把它送到收留中心或宠物医院。但在中国,这种意识目前还比较薄弱,现在宠物医院所接收的流浪动物,基本上是由一些宠物保护社团或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送来的。宠物医院会对其进行救治或为其做绝育手术。应该更多的建立一些像国外这样的专门的流浪宠物救助管理机构,帮助更多的流浪宠物。

五、人对动物的态度问题。

在古代社会,我国基本上没有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实验科学,因而,我们的祖先没有讨论过与动物实验有关的伦理问题。在这种文化背景的限制下,与动物实验有关的伦理问题未能引起科学界的相应关注。大多数人接受的仍然是笛卡尔式的准动物保护伦理观:动物实验与道德无关。似乎只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知动物解放,那么,任何动物实验都是允许的,不受任何伦理约束。我们给动物所带来的痛苦,我们给动物所带来的苦难,我们对动物的剥夺。现在大部分人对动物的态度还不够端正,对待流浪宠物问题比较麻木,缺乏爱心。

流浪动物的日益增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动物的生存境遇,同时,对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流浪宠物的生存权利破坏的根源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探索出一条动物生存权利保障的正确出路,更是对生命的平等进行的思考。流浪宠物的生存条件之差,是与国际上提倡的动物福利保障标准相违背的。动物与人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也是一种天赋的权利。保护流浪宠物的生存权利意义何在,是对人类进行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拷问,值得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杨通进.中西动物保护伦理比较论纲[j].道德与文明,2000(4).

[2]刘国信.世界各国的动物福利立法[j].动物福利,2005(3).

[3]张谦,殷光文.国外流浪动物的救助与管理[j].中国牧业通讯,2007(19).

[4]周丹.与流浪动物共同期待[j].宠物世界.2008(9).

[5]何元元.生存是一种天赋的权利――流浪动物生存权利的社会学探析[j].中国动物保健,2010(12).

金融研究论文篇十一

2、火车托运:

铁通快运可以办理活体(宠物)托运业务,宠物狗托运前需要到当地卫生防疫站办理《宠物免疫证》、《宠物健康证》,并签一份活体(宠物)托运合同,托运的宠物必须放在带底部托盘的笼子里,托运费用按活体(宠物)重量和公里数计算,有当列次火车票可以减免部分托运费用。

托运活的动物,最好是随人一起走。武汉到北京需要走很长时间,那样的话,在路上可以有所照应,毕竟是活的动物,需要照顾吃喝的。哪怕是很小的狗,也应该装在牢靠的箱子里才允许带上火车。为了防止被车站拒绝,事先要到当地防疫站开具相关证明,如果有养犬证就更好了。

3、铁路托运方法。

金融研究论文篇十二

甲方:乙方: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关于举办2017年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的通知,要求参赛者为长期从事体育运动锻炼者,身体健康,无视力、听力、语言、发热、感冒、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脑栓等任何影响比赛的身体疾病或障碍,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未服用任何影响神智的饮品、酒类、药物、食物或保健品等。如乙方经体检身体状况不符合参赛要求,但乙方仍强烈要求参加比赛,乙方同意承担一切后果。甲乙双方特签此《免责协议书》,协议如下:

1.乙方培训期间由于身体不适而引发的一切后果由乙方独自承担;。

3.培训途中如发生人身安全等任何意外而引发的一切后果由乙方独自承担;。

金融研究论文篇十三

影响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与其说是传播的内容,不如说是传播媒介本身。由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各国学者都在对网络出现以后的社会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探讨。

媒介的社会影响研究“网络”与“信息社会”是两个时髦而又神奇的概念。“信息社会”的概念产生在二、三十年以前,而“网络”则是近几年的新概念。网络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或平台,网络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把越来越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整合到一起,整出了一个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60年代末提出。这一概念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也发生了几次变化。90年代的“信息社会”则意味着媒介的融合和网络的发展。

关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传统的传播效果研究理论总有些捉襟见肘。从60年代起,西方传播学家就在探索一条更宏观的综合社会研究的道路。这当中,勒纳等人的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等值得重视,这些研究又被称为“发展传播学”。这个课题的提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冷战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战后美国推行了“马歇尔计划”即全球发展计划和一系列援外协定。这是一项跨学科、跨国界的研究。丹尼尔·勒纳在其《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施拉姆在其《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书中,他们都提出了基本的理论观点。

这类研究在90年代取得了新的突破进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泰尔。他给网络下的定义是:“网络就是一组相互联结的结点,结点到底是什么,要依赖于具体的网络而言。比如,在全球金融网络中,他们是股票交易所和其附属的`高级服务中心。网络是一个开放结构,能无限扩展,所有的结点,只要他们共享信息就能联系。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更易于创新”[i]。卡斯泰尔还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

日本的信息科学研究把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和社会信息科学整合到一起的综合研究,也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值得借鉴和学习。

网络的出现使一直玄玄乎乎的信息社会概念好象一下子找到了定位,似乎网络就是信息社会,一时间“网络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虚拟社会”等等等等,众说纷纭,令人眼花缭乱。那么,我们究竟面对的和即将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这一问题。

作为历史发展阶段的信息社会许多社会发展的研究都在致力于怎样清楚地解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和轨迹,给信息社会描述一个清晰的轮廓。但是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种观点认为信息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是其代表人物,他在70年代发表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提出了“有关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社会预测”[ii]。但是,贝尔显然把握不住这一历史转折的深刻程度,无法以准确概念加以概括,所以用“后工业社会”一词来表述。贝尔之后,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莱昂的《新信息社会论》等很多有关信息社会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在贝尔的基础上前进多少,并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转变的过程和环节,也没有弄清楚推动着社会和经济转变的动力是什么。

日本学者长谷川把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信息化是继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国际化等社会发展过程后的一个新阶段和新课题。见图1的描述。

信息社会的概念与信息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信息社会是对社会的静态的描述,而信息化则是对实现信息社会目标的社会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然而,两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结果,信息化过程总是与一定的信息社会模式联系在一起。“条条道路通罗马”,信息社会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模式来实现。信息化是一个世界潮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道路,或快或慢地,或是较顺利、或是非常艰难地向信息社会这一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化模式。

在信息化的研究方面,卡斯泰尔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创见的观点。他认为信息社会的形成是由一种新型的社会技术组织和资本主义重组所决定的,而新技术的运用和它们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又决定了重组过程的特色[iii]。我们通过他的信息化理论得到一个启示,即除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信息化产生直接影响外,由科学技术所带动的社会发展本身也会对信息化的进程也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社会社会结构分析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惯用的方法,一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个社会的结构和特征。信息社会的结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结构。

信息时代的经济结构将从以工业为中心转向以信息产业为中心。我们可以从三个产业的比例构成中分析出来,也可以从就业情况分析出来。信息化还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表现为信息的产业化与产业的信息化。一方面,被称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正在迅速扩张,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新行业正在从无到有地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在数字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不断地被信息化。从而使国民经济中信息生产所占的份额和劳动力比率逐年增加,直到超过农业、工业或服务业的比例。比如,英国、美国和意大利这三个国家在1970-1990年间制造业迅速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5%下降到23%,26%下降到18%、27%下降到22%,同时农业日趋萎缩甚至消失。

信息化也使社会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这表现为从事物质生产和体力劳动的人员逐渐减少,而从事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的人员逐渐增多,因此,人们把信息劳动者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超过半数当作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

信息化这不仅是发达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信息化的过程在很多国家往往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发展规划。

2、政治结构。

网络时代的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的权力化,社会组织结构将进行大调整、大重组。传统的金字塔型、铁板一块和官僚型的组织框架被打破,代之以快速应变、灵活机动的网络化组织机构和形式。信息和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也是新的权力源。信息社会的权力斗争将会围绕着争夺信息源展开,现实政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流的冲击,并将在国家之间以及社会水平上普遍表现出来。由于不同团体、阶层和个人的条件的不同,掌握信息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是不同的。正如美国里根政府所明确表白的:“我们知道在现代世界上,对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是实行征服的最重要武器之一。”

3、文化结构。

由于信息环境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这可以从社会思潮和社会时尚的多样化来分析。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相区别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没有停留在产业、劳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内的深化上,而是向教育、福利、娱乐、交往等广泛的精神领域和日常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也就是说,它正向我们的整个生活渗透,我们的生活也被信息化了。

信息时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待社会生活态度上发生的变化。在工业社会时代,人们注重效率、追求物质享受,用世俗的、理性的态度来思考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在信息社会时代,人们更注重精神、更注重情感、更崇尚冒险。

作为一种新社会现象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还在影响着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大都市的变化。纵横交错的网络使这些城市变为二元化,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信息化城市的崛起成为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失去了原来的城区概念,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间,向郊区拓展,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流动空间正逐渐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间。在流动空间中,新的产业和新的服务性经济根据信息部门带来的动力运行,然后通过信息交流系统来重新整合;新的专业管理阶层控制了城市、乡村和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专用空间;生产和消费、劳动和资本、管理和信息之间发生着新的联系,从而创造出新的全球化经济。

虽然未来学研究的观点已经指出,由于卫星和光纤网络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版图在悄悄扩张的同时将逐步走向分散化,但这个变化的实际过程十分复杂,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术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我们必须深入地剖析这一变化过程和各种因素,才能理解新的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和它的现代含义。

在网络社会的环境中,社会生产关系不再是一种实际存在,资本进入了单纯循环的多维空间,而劳动力由一个集中的实体变为千差万别的个体的存在。这也就是说,资本是在全球化的而劳动力则是个别化的。“从更广阔的历史前景看,网络社会代表了人类经验的巨大变化”。[iv]。那么,如何将原有的城市空间和新的流动空间连接起来呢?这需要在三个层面上把社会发展和空间规划进行同步结合: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

在文化这一层面上,地方城市社会是从领土上加以界定的,应该保护它们的个性,保持它已建立的历史根基,而不管其经济和职能是否存在对信息空间的依赖。同时,城市也必须与其他城市保持充分的交流,克服部落主义的危险。

工业时代的社会机制在信息时代失去其意义和功能。财富、生产及金融的国际化使人们感到不安,他们无法适应公司的网络化和工作的个体化,而且又受到各种挑战。对家长制的挑战及家长制家庭的危机使文化失去了有序性,使个人不再感到安全,人们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和真实而神圣的东西,从而去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在对城市的虚拟空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政府仍然担当着重要角色。它只有通过强化自身角色才能对经济和政治组织施加影响,从而恢复地方社会在虚拟空间中的意义。

总之,网络等信息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更多的国家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一般被称之为“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经济结构从工业为中心转向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其代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由工业化社会或其他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会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逐渐收缩,被信息型、服务型生产方式所代替,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大大突出。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是整个社会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

注释:。

[i]manuelcas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p469,basilblackwellltd.,.

[ii][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14,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iii]manuelcastells,theinformationalcity,p7,basilblackwellltd.,1991.

[iv]manuelcas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p478,basilblackwellltd.,1996.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7609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