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10:43:06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模板17篇)
时间:2023-11-07 10:43:06     小编:文锋

在工作中总结是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和追求卓越。写总结时,可以使用一些归纳概括的词汇和句式,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一

xx是xx区峰山西社区卫生室的医生,自1979年至今一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他扎根,多年如一日,坚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原则,凭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得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指令性工作及公共卫生各项任务,努力开展各项临床医疗工作,切实履行了一个医生的职责。20xx年被评为xx区第一届“基层名中医”;20xx年、20xx年、20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医生”。

一、勤奋好学,精益求精。

xx大夫深知在行医,必须医疗技术全面。他知道单凭自己掌握的那些中西医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因此在繁忙之余,他除了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还刻苦自学,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经常向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通过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在临床上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学习知道了不足、通过实践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深知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更新换代的必要性,在重温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关注医学、药学的一些新动态,在实践中使中、西医得到了有机地融合,学以致用。通过多年来的刻苦钻研和兢兢业业,在临床上基本达到了“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疗效”的'目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二、医术精湛,爱岗敬业。

由于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因此做好一个乡医就意味着要称职,要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负责,要具备一名“全科医生”的基本知识和素养。做一名医生,什么病都可能会接触,病情也错综复杂,行医36年来,他做到了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心中有数,临阵不乱,处理得体,转诊及时。近30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xx大夫最挂心的,他谨记“医以德为先”之古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大医院。20xx年10月份一天晚上11点左右,辛苦一天的刘大夫早已进入梦乡,突然自家大门被敲得咚咚响,刘大夫开门一看,一帮人拥簇着一位60多岁的妇女,原来是邻村的一位高血压患者。患者闭着眼不停地呕吐,自述头痛头晕、眼花。经过刘大夫紧急检查,发现患者血压高达210/124mmhg、心率大于100次/分钟,瞳孔等大、双下肢能抬举,凭借多年经验,刘大夫诊断该患者为“高血压危象”,患者随时可发生脑血管意外,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当时卫生室没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针剂等,时间就是生命,刘大夫当机立断,选用了硝苯地平20毫克含服、安定5毫克静注、利多卡因50毫克肌注,经过紧急处理,一个小时之后该患者血压降至160/100左右,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将患者转至青医附院。经过这段时间的紧急抢救,他悬着的一颗心才安然放下,而时针已经指到凌晨2点多。

刘大夫不仅医术精湛,当机立断,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xx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大山里的一位老太太74岁,距峰山西卫生室大概7公里,总感觉周身无力,这一天就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想来看看,上车不久老人家就昏睡在座椅上,邻村的居民有认识他的,连拽代叫将她唤醒问其到何处,老人说要到峰山西卫生室看病,好心的司机就特意转道将其送来。乘客帮忙将其抬上床,随后又昏睡过去。刘大夫当即为其检查:血压100/70mmhg,指尖血糖26.4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补液、纠酸,静滴普通胰岛素20u,输液过程中老人慢慢的清醒、感觉好了许多。之后又为其开了降糖药。当时夜幕降临、问其家里电话又记不清,刘大夫就近叫了辆出租车30元将其送回家,嘱其明天尽快到三级医院治疗,当时老人家带了不到20元钱。

像这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刘大夫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群众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决,刘大夫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群众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使刘大夫成为了附近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三、思想解放,开拓创新。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的医学模式,xx大夫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投身于卫生医疗改革中。20xx年,当周围卫生室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的时候,刘大夫就创新建立起专门的“电子门诊登记”,使患者就诊方便,检索迅速,便捷灵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经验的积累,自20xx年开始,刘大夫正式启用自创的“门诊电子处方”,使处方更加规范、用药更加精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刘大夫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的医疗观念,将现代的临床科学理念付诸于临床实践,切实转变思想,把过去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以“病人”为中心,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二

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1月出生。20xx年7月毕业于xx市中医药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中专学历。1993年起在xx县红庙镇东村卫生室工作至今,现为该村卫生室负责人。

xx热爱本职工作,扎根农村基层,热情为群众服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尊重长者,深受群众好评。20年来,他累计接诊近百万人次,出诊10万人次。

行医过程中,xx一直关心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群众,给这些人看病,他从不推托,治疗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20xx年12月的一天,本村王双喜70多岁的母亲在女儿的陪同下洗澡时,突然晕厥摔倒,不省人事,xx赶到后紧急进行救治,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护送老人到县医院,为老人垫付医疗费5000元,使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而转危为安。1997年1月的一天夜晚,本村孟三孩的'母亲患急性哮喘,呼吸困难,夜里1点多钟叫他出诊,他不顾寒冷,急忙穿上衣服,带上应急药品,一路小跑往病人家赶,由于雪天路滑,摔了一跤,他不顾左膝关节疼痛,急忙爬起,继续赶路,及时给老人用上了药,守护了三个多小时,直到老人的病情稳定后才离去,可他的左腿瘸了半个多月才好。在他二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这种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事情不胜枚举。

他所负责的村卫生室制度完善,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在当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由于成绩突出,红庙镇东村卫生室和他本人多次受到市、县表彰。该村卫生室被xx市卫生局评为“20xx年度xx市文明村卫生室”。20xx年被红庙镇卫生院评为“一体化管理示范卫生室”。他本人也获得了多项荣誉。20xx年被红庙镇卫生院评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xx年被红庙卫生院评为“传染病防治先进个人”。20xx年被红庙卫生院评为“手足口病防控先进工作者”。20xx年在全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中荣获二等奖。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三

宋艳梅,女,汉族,1973年7月出生,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2012-2013年连续二年被评为鱼台县“三八红旗手”,2011年获鱼台县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济宁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鱼台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用爱心守护母婴平安—记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宋艳梅。

“哇—哇—”静寂的产房里,传来响亮的啼哭声!5月2日凌晨2点35分,在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里,一个新生命又来到了这个世界。听着这响亮的哭声,她的心终于放下,每次产妇的一次分娩,实际是对她心脏的一次考验。

从医二十多年来,自己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宋艳梅用爱的双手托起初生的太阳。她心不离病人,身不离产房,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人文的服务,迎接一个又一个小“宝宝”的健康诞生。

当妇产科医生是她最大的愿望1992年7月,19岁的宋艳梅毕业于泰安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鱼台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从此,宋艳梅与母婴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医院地处乡镇,条件差,大部分农村人在当时经济条件差,对生孩子这个事不像现在那么重视,交通工具就是地排车,经常出现孩子生在地排车上的现象,大部分还都是发生在冬天,宋艳梅每次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奉献自己的衣物,确保大人小孩平安,以至于很多病人都像亲戚一样联系相信她。

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妇产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为了给自己充电1995年报考了济宁医学院的夜大学习班,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于1997年又被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学习期间她的勤奋、好学、勤劳、善良得到老师的好评。回来后,开展了剖宫产,子宫切除、宫外孕、卵巢囊肿等手术,打破了该院妇产科手术需转院的历史。

于2006年,因工作需要调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工作,2008年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妇产科以产科为主,看到孕妇们被宫缩痛折磨的死去活来,作为女人的自己,真的很心痛,很多人害怕痛选择了剖宫产,于是她和麻醉师到上级学习无痛技术,于2008年率先在全县开展了无痛分娩和无痛流产,为广大育龄妇女们减少了多少痛苦。至今也是鱼台县唯一开展无痛分娩的医院,得到了患者的欢迎,鱼台电视台就无痛分娩专门进行了采访。

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2005年济宁医学院本科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2012年又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现在读。

自任妇产科主任以来,基本没有一天不来医院,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她的女儿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她不上班,准备去接她,这时有个急症手术她被叫去,等手术结束时,到达学校时,孩子已在寒冷的冬天里等了一个多小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到现在孩子也是经常饿肚子上学,为了工作大人孩子均顾不上。也从未和家人度过一个安稳的春节。每次手术前,宋艳梅总是第一个达到手术室,并且最后一个离开。作为妇产科主任,她除了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还要肩负起妇产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每周,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遇到重病号时,在没有安排值班日也要坚持上班做手术。近8年来,宋艳梅实施数千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从未出现死亡事故。在繁忙工作中,她还承担全县60%以上的引产、流产、放环等计划生育工作。因为工作责任心强,计划生育是高压线,医院领导还把本院计划生育专职这个责任大的工作交给她。在她的管理下未出现一例计生事件。她还承担着下乡任务,负责两个村的居民健康,是这两个村所有村民的家庭保健医生。

宋艳梅主任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富有爱心,视病人为亲人。她每次都跟家人一样直呼患者名字,给患者带来亲切感,让她有到家的感觉,并且成为每个患者家庭医生,24小时开机,半夜孩子哭闹也带电话咨询,她从来都非常有耐心解释。她多次带头发动科室姐妹们为困难患者捐钱捐物,帮助病人度过难关。为了抢救病危患者的生命。她不顾自己弱小的身子,伸出胳膊对同事说:“来,给我抽血。”在她的感染下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为病患者无偿献血成了家常便饭。孜孜不倦为妇产科事业倾注心力。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

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宋艳梅默默奉献,没有丝毫松懈怠慢。她坚持每天学习专业知识,挤出时间到全国、省(市)参加学术会议和医学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宋艳梅发明国家专利三项,她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随着科室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作为妇产科的带头人,宋艳梅默默承担起了传、帮、带和技术把关的重任,手把手培养年轻医生。近8年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从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事件,新生儿死亡率也逐年下降,她所带领的妇产科先后多次被鱼台县中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在工作中她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鱼台县卫生行业树立起一面大旗。

王妙芳,女,1952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仙岩村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仙岩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王妙芳在山区基层卫生战线工作40年(截至2012年),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区责任医生”,2012年被评为第三届“感动余杭”人物。

30日,杭州市卫生系统举行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王妙芳也出席了报告会,她用百丈口音讲道:我做的是非常平常的事,社会各界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真有点担当不起。我今年60多了,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

市卫生局领导,局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卫生局(社发局)主要负责人、党办主任,职工代表,直管医院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王妙芳是百丈镇仙岩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40年来她坚守在一个小山村,用自己的技术和热情帮村民解除病痛。她把病人当邻里、当朋友、当亲人,成了当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大好人。7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王妙芳的事迹。患者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被村民需要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王妙芳这种质朴的幸福观,引起了全区、全市甚至全省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省市领导黄坤明、徐立毅纷纷作出批示。区、市卫生局先后作出决定,号召卫生系统向王妙芳学习。

报告会由区五院赵玲主讲,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洪斌和员工王刚领、王妙芳的儿子林峰、仙岩村村民李萍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下属、同事、母亲和阿姨,讲述了一个个朴实感人的故事。

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滕建荣一见到王妙芳,就握着她的手连说“向你学习”,他说,你的先进事迹,事实上就是乡亲们对你的口碑,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卫生系统的光荣,对此,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他表示,下一步全市卫生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王妙芳事迹的学习和她这种朴素价值观的宣扬,学习她扎根基层、不计名利的高尚情怀,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职业素养和情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从而鼓励鼓舞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投身医疗卫生的神圣事业。

崇贤街道掀起一股“王妙芳”热。

日前,崇贤街道党工委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负责人、崇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一起参加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来自崇贤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沈掌富在听完报告后表示:听了王医生的事迹,深受鼓舞,作为一名“赤脚医生”,本人有着与王妙芳一样的经历,要以王妙芳为榜样,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解除病人痛苦,体现自身价值。据了解,崇贤街道党工委举办的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掀起了学习王妙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的高潮,街道党工委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联系实际,谈认识,找差距,在推进崇贤新城项目建设中尽心尽责,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献计献策,在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突破。

百丈镇以王妙芳精神激励工作热情。

近日,百丈镇计生办组织了各村(社区)计生干部,开展主题为“学习王妙芳同志先进事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座谈会。近来,百丈镇各部门纷纷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王妙芳同志先进事迹,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工作热情和创业动力。参加座谈会的计生干部,纷纷畅谈学习王妙芳同志的体会,大家都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仙岩村计生服务员谈到,自己和王妙芳同是一个村的村民,作为年轻一代,着重在四个方面学习王妙芳同志的精神。一是要有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甘于平凡,脚踏实地;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学习的表率;四是要不断开拓创新,营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氛围。

颜建辉,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

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钻研科研,言传身教。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四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3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很多。

这些年来,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点,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利用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站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在我的努力下,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

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张寨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一个基层医生的追求。

——记中医院骨科医生刘祥。

刘祥男40岁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现任赤城县中医院副院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是赤城中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

勤于学习,医术日精。

高的信誉。为了全方位运用各种手段为患者治疗,又师从于我国骨科前辈王家鼎教授一年半,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骨科深造半年,使他的骨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技术大幅提高,逐渐成长为赤城县一名优秀的骨科医师,中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联合张家口第二医院骨科为中医院带出了一批骨科技术人员,使骨科成为中医院重点学科,开展四肢创伤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完成赤城县第一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009年该科被确立为河北省农村中医骨伤科专科重点建设科室。

深入科研,敢于创新。

要多元化的治疗手段。针灸与推拿手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其疗效已被广泛认可。然而一些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和儿童)素来惧针,不敢接受针灸治疗。他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治疗各种疾病多配合指针疗法,有些单纯使用指针,均取得满意疗效。为进一步系统、规范的研究指针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规范,2008年申请科研课题“针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规范”,2009年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批为指导性科研计划项目。在他的主持下,课题组成员客服了条件与经验的不足,使课题研究按期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发表相关论文三篇。经专家组鉴定,认定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具有同领域领先水平,2012年6月,获省科技厅颁发的科技成果证书。他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归纳,撰写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

勤修医德、无私奉献。

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以至于乞丐,他都一视同仁,根据病情需要诊治。因为许多骨科疾病都和生活习惯有关,而最后恢复的情况也和功能锻炼有很大关系,所以治疗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护理要点。他经常对学生们说,我们治疗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独的器官。因此我们不仅要接好患者的骨头,更要让患者拥有好的功能,如果功能不行,骨头长得再好也是失败的。所以治疗前确定治疗方案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治疗后的功能锻炼他始终贯穿这一思想。为了减轻患者负担,一般他都会尽量少做设备检查,多做亲手查体。一位患者说“我的膝关节炎疼痛,在北京、张家口大小医院花了7、8千也没看出什么病,还一天比一天重,没想到在中医院花了2百来块钱就看好了。”还有患者说“在刘大夫这里看病,看完了清清楚楚,不像在别处,没和大夫说两句话呢就看完了,花了好多钱也没搞清楚自己是什么病该怎么治。”就这样通过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在患者中树立起来。现在,在县城及周围乡镇的百姓中许多人都知道在赤城中医院有一位年轻的骨科大夫看病看得准而且态度好。在中医院刘祥同志也成为年轻医生的楷模。2010年度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赤城县十大杰出青年”。06至12年度连续七年专业技术考核为优秀。

面对发展中的赤城县中医院,他深刻体会到,人生最大篇三:最美医生高智歧事迹材料。

白衣怀仁心平凡见精神。

高智岐,男,现年43岁,本科学历,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曾任门诊部主任,现为清塘铺镇中心医院门诊中医师兼门诊质控员。于1995年毕业湖南中医学院,1996年12月安排在安化县清塘铺镇中心卫生院从事中医工作,曾于1999年至2000年在湖南省中医学院附属一医院进修中医内科,2012年参加省卫生厅主办的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班。他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18年来他一直在我院工作,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曾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好一满意优秀工作者”,2014年荣获“安化十佳好医师”称号。

一、积极进取钻业务、精益求精练技术。

看诊人次达5000人以上,年均中药业务量达20万元以上,因此他已成为我们医院当之无愧的中医骨干。

二、医德医风严要求,全心全意为患者。

高医生都坚持职业操守,以“医病医身医心,忘名忘利忘我”为准则。乐做老百姓的贴心人。不管是医改前还是医改后,他都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受病人财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廉洁行医的榜样,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人民医院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总是常常到医院察看重症病人,不论是他的病人、同事还是家人,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高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病人们都说,看到高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他任门诊部主任时,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下乡接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用他儿子的话说:“爸爸,你这个主任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待命,永不闲着。”由于门诊医师比较少,有些家里离医院比较远,过年的值班真是个令人头疼的事,那些年他年年值班,有时还一个人兼两个人的任务,记得2009年的除夕,一个下午他就下乡四次接病号,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吃一口饭。

前年暑假期间,久泽坪村有一个脑动脉梗塞的患者熊女士,右侧肢体活动障碍,长期住院负担较重,不住院就医不方便。家属两难时高医生主动提出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到久泽坪村患者家中给她针灸推拿治疗,这样一跑就是40多天。

一位农民患者听说城市医院里流行给医生送“红包”,便塞给高医生一个事先准备好的200元红包。他怕老农担心,没当面回绝,而是安顿好病人后,立即把那200元代病人交了住院押金。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痊愈出院了,这时高医生才把红包的真相告诉老人,患者临走时含着热泪说:“你对我真是太好了。”唐医生不但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还绞尽脑汁为病人省医药费。能不检查的项目,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坚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高医生总是针对不同病人耐心为每一位病人作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设身处地地着想。对他来说远不止这些。许多被他医治过的病患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三、一切只为救患难,扶危济困品自高。

高医生经常参与重大突发医疗救治活动,参加各种院内外会诊、抢救,且经常牺牲节假日、星期日时间全身投入到工作中。

2009年4月27号上午10时15分,皮井煤矿发生透水事件,向辅权和另外5名工友被困井内,情况非常危急,接到消息后,他作为门诊部主任,立即着手抢救事宜,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协同抢险队员的连续奋战38个小时,被埋人员5人不幸遇难,其中向辅权在被困井内38个小时成功得救。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五尺高的男子汉抬起头时,一张满是泪水的脸使周围的人为之动容。获救的向辅权一句话没说只是向高医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不过是高智歧无数扶危济困浪花中的一朵。

一个叫肖佑林的五保户,因家中失火房屋被烧毁,人也大病一场,到医院找高医生看病,开完处方后一直等到诊室的其他病号都看完了也迟迟不去划价拿药,高医生觉得很奇怪,便问:“还有什么事吗?”他这才难为情地吞吞吐吐说:“我没钱,能先借我点钱吗?”高医生听后很是同情,马上带他到药房取药,药费却是自己掏的。2014年5月,清塘铺太平有一五保,叫喻庆安,患有肝硬化腹水,因家境困难,无力住院治疗,于是常常来我院门诊,高智岐医师多次出资给其治疗,患者对他非常感激。而他总是很淡然。

患者熊岳兰是一位78岁高龄的孤寡老人,家庭经济拮据,在施行左膝髌骨骨折术后回家调养。高医生主动承担了熊婆婆“家庭医生”的任务,每天电话嘘寒问暖,每隔两天总要到熊婆婆家为她按摩、理疗、关节松解。在高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熊婆婆恢复了健康。当熊婆婆在唐医生的搀扶下颤巍巍迈出脚步时,老人家激动得直掉眼泪。她说,就是连亲人有时也做不到这一点啊!

四、爱岗敬业无怨言,不计回报感人心。

高智歧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恳,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他自己生活比较坎坷,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太好,可他就是那么朴实正直、不计报酬,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平凡中始终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的一个人。记得去年年底,一位40多岁的男人急匆匆来到他的诊室,说:“高医生,我这些天身上没钱了,借我200块钱去买点年货吧!”他连忙掏出200元给那个人。事后我问,这是你的亲属吗?才不是呢,他只是原来在我这看过病的一个病人,家里条件不太好。后来玩笑似的问他上次那人借的钱还了吗?他说:“还了,不过那人说还50元给我算了。”

2015年元月7号星期三,一早他刚到办公室,就有一位老师张剑雄带女儿前来看病,高医生马上给他开了两种药,因要送女儿上学,还要自己回单位上课,便匆匆离开,把背包忘在高医生的诊室长凳上。高医生便将包捡起挂在问候,正欲打电话告诉他,不巧病号一个接一个,整个上午都没闲着也就暂时忘了。可是张老师家可惨了,一个上午,全家人到处帮着找,掉摄像头、查监控,甚至还找江湖人士想了办法等,一点进展也没有。原来张建雄老师包中有3万多元现金。高医生忙完后告诉他你的包忘在这里啦,听到这话全家人都赶到医院,对高医生千恩万谢,硬要送钱给他酬谢,他却只淡然一笑,说:“这只是做了个顺便事,只是忙于看病没及早告诉你们,急坏了你们呀,至于要我接你们的钱,那我对得起医生这一称呼吗?”

崎岖的山路。

王海,男,49岁,中专文化,山西省山阴县王老沟村人,在后榆林村担任乡村医生已8年。

一、弟承师志,服务乡邻。

后榆林村在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从1986年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后,发现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就医就药极为不便,在村人为了就医买药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看到这种情况,再加上我对医疗事业的特殊兴趣,我立志当一名医生,实现我的理想,为方便广大山区人民群众做奉献。

由于我对中医药事业的特殊兴趣,于1988年9月,我进入山西民进中医业余大学函授班学习三年,毕业后,又拜在山阴县民老中医师冯云名下做弟子,他传承了我好多中医药知识,学习了中医药技术。教会了我从医的医德医风。又通过了大同二卫校四年的学习,开始了我的乡村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乡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在邻村行医时,家住大坪村的王占德,见他走路一趋一趔,我问大爷出啥问题了,他说腰扭伤了,我说试着给扎一下针吧,王大爷说针火不伤人,行。我选了命门、肾俞,委中等穴位,给予针灸拔罐,经过30分钟的治疗,疼痛减轻,行走自如,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王海有神针!”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2013年9月市领导调研时,被称为我乡’最美乡村医生”。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做了年半,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间。当时心里有一种失落感。2010年李大爷患病期间,在村的常住人群中,发现了一例糖尿病人,名字叫康英,多食、多饮、多尿,乏力,在山阴县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我一边护理李大爷,一边随访这个糖尿病人,为她做健康指导,经常测血糖,测血压。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的健康宣传;要对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为高血压病人定期随访,对0-6岁儿童随访和管理,为35岁以上人群做测血压记录,还天天要为在村的病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大山深处白衣天使,默默无闻在奉献。

——记息烽县鹿窝乡乡村医生吕玲事迹。

吕玲,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县人,生于1967年7月。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2009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1995年进入鹿窝乡新民村卫生室,开展卫生室所有常规工作。她在息烽县最边远乡镇的最边远乡村——新民村坚守整整27年,全村16个村民组,她不知跑了多少遍。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人民的健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吕玲在谈恋爱的时候,吕玲就知道男朋友黄永禄正在跟着他叔父学医,于是她就对行医有了一定的了解。1990年结婚到息烽县鹿窝乡新民村后,吕玲看到了新民村由于极度贫穷闭塞,经济极为落后,村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很多人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加坚定了她学医的信念,于是和丈夫商量,她也要学医,要为妇女及广大村民服务,准备一家人都在卫生室干。从此后,她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几十年来,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她和丈夫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偏远落后,离县城60多公里的村卫生室,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夫妻俩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地区的群众,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

情系农村,是群众的贴心人。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99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吕玲刚刚睡觉。突然间,有人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梯子岩有人服了农药,吕玲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起程步行十多里山路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她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二十七年来,她共接诊病人十万人次,出诊几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这二十七年来,吕玲跑遍本村和周边杨寨、翁舍、胡广等村每一条羊肠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她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爱心是她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多年来,新民村马洪棚村民组的精神病人方文华;山林沟村民组五保户的古德云;领岗村民组的特困难户田景碧„„。这些孤寡老人、困难户、精神病人一但生病,都会情不自禁跑到她的卫生室来拿药吃,她从来都不向他们收取一分钱,还舀饭给他们吃,送衣服给他们穿。村民要佘账的、少钱的,吕玲从不说一个“不”,从事村卫生室工作几十年来,给多少村民减、缓、免药费,减、缓、免了多少药费夫妻俩都记不清楚了。现在都还有陈旧的近乎发黄的记账本2个,三元、五元、十元的,总共也还有近万元,虽然村民现在经济状况比以前好得多,但至今夫妻俩从没有主动上谁家门去催收过。

“我宝宝现在能这样健康的成长,不知道吕医生付出了多少心血。

呀,我们全家都感谢她。”明田的高危产妇冯芬回忆起自己怀孕的那段时间,眼睛总是湿湿的。我是38岁怀孕的,当时那个怕呀,现在我都还心有余悸。是吕医生,每周都要到我家来进行产访,详细询问我的情况,安慰我,当时的路不好走,吕医生每次往返都要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有时真想留她吃口饭,可她总是说很忙。孩子出生后,有次在晚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着,体温高,咳嗽严重,我和丈夫四十多岁才有孩子,不得有半点马虎。丈夫跑到卫生室找吕医生,她没管是黑夜,拿起手电筒,急匆匆地就赶过来给孩子检查,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摸摸娃娃的肚子,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给孩子服了药,后来发现孩子还是没有退烧,还在哭,她毫不犹豫地说:“去卫生院。”就这样,她马上和我们夫妻俩火急万分地往乡卫生院赶,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到达卫生院时天都快亮了,昼夜的奔波,吕医生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她知道自己是村民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她已别无选择。

由于夫妻俩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她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们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医改工作我先行。

近年来,她按照乡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边远山区的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她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该乡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保持党员形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在2012年,她所负责的新民村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规范,装档标准,准确细致,得到乡卫生院高度赞扬和其他同行的极高评价。

儿子的怨恨“在我中考、高考的时候,我妈妈都没有在我身边,更别说现在照顾和关心我了,和别的孩子比起,真像是没有妈的孩子”。这话是她现在参加工作的儿子黄飞龙经常说的,儿子过去和现在似乎都不是很理解妈妈。今年,她的二儿子黄飞虎也要参加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可吕玲夫妻俩在开学初帮孩子办妥了相关事项后,就狠心留下孩子一人在息烽自己照顾自己,夫妻俩一、二月才回家一次。黄飞虎说:“我妈妈那天走的时候,我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了我一些药说过几天就好了。”把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放在息烽不去照顾他,吕玲的心也总是在牵挂,放心不下呀!可她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广大村民看病求医上。问黄飞虎,想当医生吗?他肯定地回答:“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妈妈这样为农村村民看病的医生。”

吕玲夫妻对周边的很多百姓来说就是生命的护卫,是绽开在是岩。

石上的花朵,深山的白衣天使。生命如花,十字交叉,是神圣的医生责任,她拥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她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她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开发扶贫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不愧是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五

某某某,男,35岁,从医10余年,做一名好医生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经过他勤奋的学习、艰苦的努力,目前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在新泰乃至泰安地区都很有知名度。

为了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在病房、手术室、门诊及检查室,凭着对医疗事业执着的追求,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在本地区先后开展了眼前节及眼后节的各种疑难手术。每年2000多例手术,使无数患者重新见到了光明,不仅提高了我院的声誉,也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给患者带来了健康。

xxx经常强调的是“要多为患者着想,给患者最合理的治疗!”。他以身作则,看病时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检查到治疗,处处都为病人精打细算。如果是远道来的患者,他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减少病人开支,给予及时治疗,为患者节约食宿费用。平时教育年轻医生时他常说“健康是指身体和心里的双重健康,所以,我们在给患者看病时,一定不要忘记医生的职责,以最佳的治疗,给患者健康”。平时坐专家门诊时,很多老年人来就诊,他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讲述,认真地分析,遇到有心里顾虑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教会患者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因此,许多患者看完病后经常会说“跟安主任聊几句天,心里觉得踏实多了”!更有甚者,有些病人清晨6点来排队挂号,就是为了能让按主任看病!对病房的病人更是关心有加,以致经常会有患者的家属在出院后,特地到医院送锦旗给安主任。

xxx业务上精益求精。眼科属于专业性强的学科,无论从手术方式还是治疗理念上来讲总是更新很快,为了使我们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更前沿的治疗,他总是不断的从各种途径汲取新知识、新观点,与科室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最成熟的治疗理念、手术技术服务于患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在去年除夕夜的鞭炮声中,安波主任为鞭炮炸伤眼睛的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后看到家属满意的笑脸,自己的心中除了成就感外,油然而生的更是一种责任感,更加明白自己的社会使命,要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积极的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xxx经常教育我们年青的医生,医德是做医生的第一准则。他把患者看作自已的亲人一样对待,每诊治一位病人,总是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关心病人、帮助病人,强烈的同情心,使他常常用自已的钱去帮助那些贫困的病人,甚至组织全科医护人员为贫困的患者捐款捐物,在安主任的身上,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前段时间有一贫困家庭,因为贫穷看不起病,老人几乎都失明,身边没有儿女,xxx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医院,并请示院领导,经批准后免费对该患者进行治疗,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该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后患者重新见到了光明,见到帅气的xxx,老人家流行了感动的泪水。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xxx从来没有架子,每年坚持义诊,曾多次到临沂地区,莱芜地区及新泰周边地区进行免费的义诊活动,带领眼科医护人员定期到本地社区进行义诊,宣讲视力预防保健知识,从而减少眼病患者,真正做到预防疾病。

作为医院眼科主任,xxx同志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作为眼科医生,她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每只眼球,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从而使自己在医患关系空气紧张的氛围中,依然缔结了极好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坚持良好的医德医风,认真负责,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经常为了救治病人而废寝忘食,耽误了下班和休息。并且做到不开“大处方”,不开“搭车药”,多次拒收病人的红包和拒绝病人的吃请。

xxxx先后多次获得过优秀义务工作者称号,市防盲治盲先进个人称号,医院科技拔尖人才称号,医院优秀义务工作者称号等数不清的称号,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他淡然处之。他知道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最想做的就是当一名好医生。他以其良好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医德,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以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完备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基本专业技能。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并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青年医生树立了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优质服务的好榜样,为促进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六

xxx,女,1979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20xx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卫生院第一家庭医生团队全科医生。

为了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转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网络功能,我院根据卫生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刘x积极加入到家庭签约服务工作中,为第一家庭医生团队的全科医生。自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刘x医生做了大量工作,她的手机为签约居民24小时开机服务,经常利用自己下夜班时间、中午居民吃饭时间,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做随访服务,为居民免费检测血糖、监测血压,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卫生院—村委会—居民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许许多多的居民和刘医生签署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认可了刘医生的工作和付出。

在签约服务的居民中,包括慢性病患者管理、贫困人口管理、健康教育等,我院的家庭医生团队,经常开车开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居民家中,免费出诊,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宣传,指导相关用药,并做好心里疏导工作。对于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刘x医生亲自测量血压,测量血糖,作心电,指导家属翻身和拍背,进行扣背和下肢按摩,预防肺炎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受到了患者家属的好评。

为了使广大农民朋友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政策和相关知识,刘x医生利用医院的led电子显示屏,定时更换内容,不停的滚动,红色的大字在夜晚的卫生院显得格外夺目。不光照亮了方向,也指导了内容。农村集市人流量很大,刘x医生带领家医团队,走街串巷,发放资料,详细讲解。和广大农民拉进了距离,同时也收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2020年大年初二,刘x医生放弃休息和家人团聚的时间,立即回到医院上班。刘x医生与她的团队成员,在口钦村路口,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登记,测温,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遇见农民不理解的时候,积极劝导,说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遇到寒冷恶劣的天气的时候,刘x医生不停搓手,不停的跺脚,眼睛却死死的盯着汽车和行人驶来的方向。

2021年1月,刘x医生进入隔离点,她向家人说明情况,简单收拾好行囊,就出发了。虽然防护面罩和口罩阻挡了她的.视线,却更加坚定了她前进的脚步。一个月的工作中,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练,她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了过来,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从事医疗工作以来,她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微笑的服务让乡里许多居民记住了她的名字。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以心换心,只要我们真心付出,换位思考,真心实意为百姓服务,我相信,我们握着的手会越来越多,力量会越来越大,心会越来越近,在今后的工作中,刘x医生会更好的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七

在xx县人民医院,提起xx的名字,没有人不为她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她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为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他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不倦、刻苦钻研,全身投入妇产科临床手术、教学和科研等工作20年,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妇产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信任。她积极为科室和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带着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虚心向同行请教,不断学习和掌握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妇产科发展的新动态,善于积累新经验。她认真撰写学术论文,其中省级发表5篇,有2项科研课题获肇庆市科技创新立项,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xx积极发挥模范和表率作用,把自己学习到的新技术和掌握的医学知识广泛应用于临床,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带领妇产科团队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在中山一院对口支援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宫腔镜、腹腔镜等妇产科微创手术,填补了医院的空白,使该县的妇科手术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里程碑。同时,她认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工作,参加县内各级医院的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以及妇女保健工作,指导县内各院妇产科医生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使xx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服务水平上新台阶。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八

“以前,我也以为中医就是白天坐诊,晚上看医书。”市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xx笑着说,后来,他才发现医生没有想象的那么风雅悠闲,但这个时候,这份工作已不仅是他的职业,而是成为了他的理想。

病患们说傅医生总是加班看诊让人很感动。

“并不是特意想去加班,只是,大家专门来找你看病,这是一种信任,不能辜负;久而久之,就成了约定俗成了。”

见到傅医生的时候,他刚刚结束在病房的夜班,脸上还带着疲惫。他77年出生,在市中医院工作十年,现在有众多的病人“粉丝”。

在呼吸科的工作一部分在门诊,一部分在病房;一般是4个月主要在病房,4个月主要在门诊。他和6、7名同事,要轮流值班,平均6、7天就要值一次夜班。

在工作中,傅医生有一个地方特别为他的患者们所津津乐道:他坐诊时,老加班,而且加班的态度也很自然,好像并不是很介意。就算他排班在病房时,也总有老病号们直接去病房找他看诊。比如最近一个周六,就有22个病人跑到病房找他看诊。

“傅医生很有耐心,工作态度令我很赞赏。”

“傅医生的医术很高超,问诊很仔细,我的病好得很快,下次还要来找他。”

“来找傅医生看病的人很多,往往过了下班时间还有患者在等待,傅医生总是认真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我和其他患者交流得知,他总是这样晚下班来满足患者的要求。”

……。

大家的评论让傅医生笑着连连摇头,他说,这个不是他特意去做的。病人们认可,愿意都来找他看病,他很感动,也希望把本分做好,所以加班就逐渐成了一种常态。

虽然病人们众口一致地说傅医生态度好,很耐心,但傅医生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挑出了点刺:病人很多,其实分给每个病人的'时间不算多。“最多一天,从早8点到晚7点,我一共看了105个病人,中间基本没有休息,吃饭也是赶着的,算一下就会发现,每个病人其实只有5分钟左右时间。”

医生们多少都有点肠胃病,傅医生也得过胃出血。不过,他曾经还有位同事患了肺炎,说是“住院治疗”,其实带着病继续在病房工作,所以这样的情况,在医生里也是正常的。

医生和病人是面对疾病的“战友”

有一个病人临去世之前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傅医生,我本来要自杀的,可是怕连到累你……我瞬间竟无语凝噎。”

傅医生所做的就是痛补理科课程。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傅医生填的大学遍布全国,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中医专业。

最终,他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了。

“我知道不少医生,都是因为失去了亲人,才走上学医的道路的。有的家属在失去亲人后,会怨天尤人,沉浸在悲伤里不能自拔,但也有像我们这样,选择自己成为医生,想让医学发展再往前推动一点,让曾经的痛苦能不再发生。”傅医生缓缓地说。

如果不做医生也许他会是个作家。

“不管中医西医,能够治好病人,都是好的。中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很多优势。假如,将来我能留下一些东西,让人评价说‘曾经有个叫xx的人,在中医上做出了点成绩’,就十分心满意足了。”

如果不做医生,人生会变成怎样?

傅医生想了想,说,也许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或者是一个厨师。

成为作家,是傅医生高二之前的理想。

而做一个厨师,则是因为食药相通,傅医生觉得,烹饪和中医在某种意义上很相似,比如伊尹,以烹饪闻名,传说也是汤液的始祖。

这么看来,中医和傅医生的缘分真的不浅。

“中医对我来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种职业。我当初没有能力救我奶奶……现在每治好一位病人,都像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救赎。”

傅医生说,在现实里,有这么两种病人家属。一种在家人因病去世之后,会长久地沉溺于哀伤之中,会为亲人的死亡找各种借口。还有一部分,在努力越过这些痛苦后,选择自己成为一名医生,想要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其实,不少医生都是这么走上医学之路的。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九

xx,强蛟镇卫生院医务科长。她十余年如一日,身兼数职,业务过硬,尊敬每个生命,心系患者健康,用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

孜孜不倦追医路。

作为一名“转业”医生,xx深知仅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所以从她通过自考由一名医生转变成医生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并且不放过每次进修、培训的学习机会。2009年受医院指派她来到xx县第一医院进修,在进修期间,她主动加班加点,刻苦学习,受到了带教老师们的高度赞扬。通过进修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常规,也熟知了心电图的诊断。并在同年卫生局举办的急救大赛中取得了理论成绩满分和综合成绩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成绩面前,她不骄不躁,坚持不懈学习,先后取得了全科医生、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师、临床医学本科、健康管理师等证书,而且多次在医学技能大赛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大赛中获得荣誉。她坚持学以致用,不仅兼职心电图,还在单位组织成立了糖尿病之家,每月开设糖尿病健康讲座,为糖尿病人带来健康的能量。

作为医务科长,她知道要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一个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不断学习进步的团队,只有全体医务人员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病患解除痛苦。在她的带领下成立了学习型团队,定期、不定期的开展业务培训,并鼓励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正是因为有了这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才使医院的业务量逐年攀升。可对xx同志来说,她身上的职位多了,休息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但她仍然毫无怨言做着她的各项本职工作。

无微不至总关情。

多年来,一幕幕让人心痛或感动的情感洗礼,一次次与病人并肩作战的经历,让她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医生,必须要有一丝不苟的作风,要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对病患者大公无私的关爱。在临床工作中,她热心接待病员,关心病员疾苦,耐心听取病员意见,勤奋细心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遇到年纪大独自一人来就诊的患者,她总是会代为挂号、付费、拿药……碰到耳背的患者,她就变成了“望野猪”的大嗓门,总是不厌其烦地问诊、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直到确认患者清楚了为止。有一次,因为她的大嗓门,把隔壁科室的人吓了一跳,以为发生医患纠纷了。纷纷跑过来一看,原来是这样。碰到钱带的不足的,不管认识或不认识的她就代付费……所以只要到强蛟镇卫生院向病友们问起这个人,他们都会说:“何医生啊,不仅医术了得,而且还和和气气的,让她为我们看病,最放心了!”,这是对她十多年来工作的诠释,虽然平凡,但没有比这更好的话语了。

xx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的基层工作,十余年的从医生活,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

他即将进入花甲之年,仍然忙碌在医疗一线;参加工作35年,他从一名新人成长为科室带头人。春去秋来,日复一日,青丝变白发,他始终不忘初心,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他就是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xx,现任xx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xx省老年学会保健康复学会肿瘤防治专家专业委员会委员,csco会员,xx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xx市抗癌协会中担任3个副主任委员: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靶向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曾被评为xx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0年见证,科室壮大。

xx自1985年从事血液病专业,1998年从事肿瘤内科工作,担任医院血液肿瘤科第一任主任至今,带头组建该科室,由开始的10几张病床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张,成为全院的大科室之一。20xx年,科室与放疗科合并,为了科室的发展和同事们业务水平的提升,xx争取到青医附院肿瘤科资深专家陈维刚教授每2周来院查房1次的宝贵机会,他不仅要求全科医师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带头认真参与陈教授的查房、病例讨论、讲课等。2年下来,科室整体人员的肿瘤综合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规范。后来,即使陈教授不再继续来院指导,但xx一直秉承良好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各项核心制度,至今保持每周大查房1-2次的习惯,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而且对年轻医师的带教起到了重要作用。

业务精湛,心系患者。

20xx年,在国家卫计委检查对口支援的工作中,作为对口支援主要科室,xx积极应对、雷厉风行,通过加班加点和日夜兼程的艰辛努力,协助医院收获了全国第二名的的优异成绩。20xx年,xx市卫计委成立xx市血液病质控中心,xx有幸成为县级医院仅有的2名质控员之一,通过参加xx市血液病质控工作,使医院淋巴瘤、白血病的诊疗水平及规范性得到明显提升,血液病诊疗达到xx市同质化标准,在20xx年xx市血液病质控检查中协助医院获得“最佳提升奖”的优异成绩。

曾经有一位辗转求医多处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肺、肝、骨、胸膜、腹腔多发转移,因腹腔大量积液,生活不能自理,多家医院均劝其放弃治疗,患者家属找到xx后,他仔细阅读患者手中厚厚的既往诊治资料,详细了解既往的用药情况,多年的临床经验使得朱主任敏感的意识到乳腺癌的化疗敏感性高、效果好,不能轻易放弃,同时亲自与上级医院专家沟通,并仔细评估患者体质情况,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和依从性后,谨慎制订了“从单药到双药、从低剂量逐渐到正常剂量”的循序渐进治疗方案,严密观察病人情况变化,3个疗程之后,还真有“奇迹”出现,病人日常生活能自理:自由上下二楼,患者家属非常感激,要以送“红包”表示感激。而朱主任除了拒收之外却说:“救治好病人,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

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

作为一名党员,xx始终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与上级领导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拒绝各种不正之风,遵纪守法,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医德医风,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正确对待病人,做好每一位病人、每一个疾病的正确判断,受到病人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平度市卫生系统及医院先进工作者,在医院举行的“大医精诚”评选活动中连续2届获得“大医精诚”奖。

除了必须的临床工作外,xx主任还积极参加医、教、研的工作,带好下级医师、严格按“三级三严”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按正确的轨道前进,对他们的病历书写正确指导修改,病人的治疗方案与他们认真讨论,对实习生及进修人员用心带教,指导他们圆满完成实习、进修各项指标,由于多方面的知识积累,xx还于20xx年还主持编写了《实用肿瘤诊疗学》一书。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一

朱栩宏,男,1981年11月出生于阿克苏,2004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12月取得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资格,现任地区中医医院第二党支部书记、骨伤科主任。

朱栩宏做为一名“疆三代”,在祖父、父亲两代中共党员的影响下,自小就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他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责任重大,从医以来,能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经常性换位思考,一直以来都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曾有一位维吾尔族大娘,因髋部骨折住院治疗,因惧怕手术风险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在他多次的耐心解释和安慰下最终接受了手术,并很快得到康复,出院的时候,大娘流着泪拉着他的手说“你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要没有你我这辈子就走不了路了。”还有更多病人曾对他说,每天看到你的笑脸我们的心就踏实了,病痛也瞬间好了许多。

在一次走访期间,得知一名老大爷从梯子上摔下来了,胸部疼得厉害,朱栩宏立刻跑到受伤村民家为患者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治疗。患者和家人感激的拉着他的手不停地说“谢谢”。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朱栩宏能时刻警醒自己,恪守医德。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行为准则,力求以最经济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在十余年的工作当中,婉拒“红包”上万元,获得患者赠送锦旗50余面,经常有病人指着科室走廊中悬挂的锦旗说“朱医生,你们科一半多的锦旗都是送给你的”。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他曾有过迷茫,当看到患者康复时喜悦的笑容,又认为这一切是多麽的值得。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不断开拓视野,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极撰写论文。近十年来,撰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相继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他始终保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多年来养成了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此外他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术,取得了可喜的业绩。2010年医院安排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认真学习了膝关节镜技术,回院后,率先在全地区开展膝关节镜微创手术,主持并开展相关院级新技术三项。多年来,参与多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主持多项地区级科研项目,获得地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自治区医学科技奖一项。

2016年,朱栩宏因工作调动来到地区中医医院工作,作为西医专业医生,大多数对中医很陌生,甚至排斥。而朱栩宏能立即转变角色,认真学习中医理论,与科室年轻中医师一起用中医的理论讨论病情,进而发现中医与西医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研究方向的差异,这两种医学各有特色。他当即决定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通过努力,影响力逐渐增加,科室从一开始的全科仅十余个住院病人,日门诊就诊人次不到十人,到现在的三个病区近150个病人、日门诊人次近50人,并被推荐为地区重点专科。

在用成品中药药膏治疗骨伤疾病时,朱栩宏发现成品药膏往往首次使用效果较好,持续使用时效果逐渐下降,考虑是否与膏药内大量防腐剂的添加有关,鉴于本地自制中药膏药的匮乏,他牵头开展研制中药外敷膏剂工作,自费购买了大量相关书籍,查阅文献,以传统名方为基础,结合本地地域特点、患者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整,并加入地产药材,经过多次改进,得到满意的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绿色”膏药,每做一次改进,他都会先把膏药抹在自己身上感觉,是否对皮肤有刺激,在确保安全并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应用于患者,膏药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得到了患者的好评。该项目也获得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青年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朱栩宏从事着平凡的骨伤科专业,十余年的从医生活,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只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才能无愧于“共产党人”这一光荣称号。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二

今年42岁的xx,自1994年6月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xx县xx卫生院工作。xx年,医院预防接种工作面临困难,xx毅然挑起了全镇儿童预防接种以及传染病防治的重担。在预防接种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6年。

位于xx南部的xx,辖5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总人口一万多人。虽然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但距离最远的村也有二十多公里。由于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进村入户全都要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地方甚至得靠步行。16年来,xx的足迹遍及全镇的家家户户。由于镇周边企业密集,流动、留守儿童较多,尤其外来人口多,预防接种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率,xx经常不辞辛苦地背起冷藏箱,到村民和外来户住处接种疫苗。

xx来临溪卫生院工作时,xx经济还不发达,一些乡亲们的健康意识不强,对预防接种工作不十分重视,有的儿童得不到及时接种,她就根据农村农时特点,起早贪黑,进村入户,苦口婆心地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xx年8月,距镇卫生院约9公里的永常坑村有一位不满2岁名叫邵志安的女孩,父亲得了脊柱结核正在医院治疗,母亲低智商,她从小就跟着一位将近80岁的奶奶,对于这样特殊家庭的儿童,xx主动上门接种;20xx年12月,正值隆冬季节,离镇医院将近5公里的洪星村有一位两岁多名叫翁佳琪的幼儿,父母是外来人员,又一直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家不懂得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多种疫苗未得到及时接种。她在下村摸底工作中发现后,即刻返院背起了冷藏箱和急救箱上门……xx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风雨无阻,冒着酷暑与严寒,坚守在皖南山区的乡村里,为了儿童的健康,奉献着青春岁月,把最真挚的爱献给了临溪的乡里乡亲。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三

王平,2007年8月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参加工作,12年以来一直坚持在在结核防治工作一线中,一直坚持“对病人负责、对工作热忱”的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日常工作中,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询问病人病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做病人的贴心人。由于政治意识强,思想上进,工作的勤奋,得到了领导、同事们及患者的一致好评,曾荣获地区五一先进工作能手,代表新疆代表队参加全国结核病技能竞赛,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王平在诊疗时,总是和颜悦色、轻言细语,不厌其烦、耐心解释、细致操作。遇到行动不便或无人陪护的患者,他总是主动搀扶送行。结核患者大部分为贫困群众,有的患者没有钱买生活用品,他会主动尽自己绵薄之力,大家都以为是他结亲的亲戚。有时患者为了表示感激之情,会给他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水果等物品,他总是婉言谢绝。绝不会收受患者一分钱财乃至一筐蔬菜,更不会以工作之变侵占公家财务。

王平深知学无止境,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就不能很好为患者服务,要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勤学善思,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目前不典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可达30-40%,更需要过硬的基础及临床经验,特别在2018年中积极开展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及治疗,率先在地区开展电子支气管镜冷冻及球囊扩张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避免患者长途去乌鲁木齐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明显降低肺结核过诊率及漏诊率及误诊率,减轻患者的疾苦。各县结核诊治队伍多为年轻队伍,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一步外出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多次参加对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尽自己所能把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传递到基层结核防治医务人员中,让患者足不出县就能把常见问题解决,同时也避免了因人口流动造成交叉感染机会。作为一名医生不能让一名患者放弃,查房时,他就主动地拉拉病人的手,扶扶病人的肩,给病人一个微笑,认真听取病人的叙述,耐心给每一位病人讲解注意事项,消除他们的不安情绪。病人无理取闹、讽刺谩骂事件偶有发生,这时他总是换位思考,并做好解释工作。他除日常工作外,经常加班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的想法,消除他们的困惑。

他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认为,要想搞好工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要注重科室团队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为科室带头人,他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在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他还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对科内人员,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考核。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王平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地区结核战线的医务人员,他始终坚信,没有追求与理想,就会碌碌无为;没有信念,就会缺失人生航线的坐标。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为2035年消除结核病贡献一份力量,为美好的医疗卫生事业努力是他人生的奋斗目标。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四

又看见好久不见的太阳,沉闷的冬天终于隐退了。阳光一缕缕射入窗内,值班室窗台上那盆清香茉莉迎合着阳光,正开出一朵朵素白小花,一股股清香,瞬间溢满房间。

手机里貌似有人呼我,原来是同事大观发来信息:妞,最近在选最美医生,你可以!

抖了抖精神,不相信似地给大观发了个怪脸。

大观又打出两个字:真的。

我有些反感地从手机发出:什么呀?我可不想出名。

大观又发来信息:出名有什么不好?

我随意的发出:我可没那命。

是啊,我还真没那命。想想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凑巧事,别说选最美医生了,要说选“最霉医生”,那肯定非我莫属。

春天的季节对于承德还有些早,接二连三地飘雪,“冻人不冻地”成了大家的新热词。

星期一早晨,我驱车去单位上班,刚把车倒进车库,就发现车门外旮旯处有个花格子手绢包。这年头谁还还会用这个?下了车不自觉地用脚踢了一下,手绢包开了,从里面叽里咕噜掉出几个钢g,还有许多红红绿绿的票子。低头细心地一个个捡起,不经意一数,好家伙,两千二百余元。

手里拿着这个有些破旧的花格子手绢包,看着医院进进出出一脸忧愁的看病的人,心里琢磨着这些钱是谁丢失的。一定是看病的患者丢的,就冲这种手绢包着零七八整攒起来的票子,这个患者家庭一定不太富裕。心里想着,急忙四处张望,寻找丢钱的人,却发现没有人回来找这个钱。看看时间,快要查房了,不得已离开这个车库门口,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路上的行人,不小心撞在一个人身上。那个人连喊着:“哎呀这闺女,你怎么走路不看道呀,这要是给我撞摔了,那你养我吧。”急忙抬头嘴里说:“对不起。”原来是我家一楼的王娘。

王娘不停地:“唉吆喂。”我一下想起我捡的这个手绢包会不会是王娘的?想着嘴里就问道:“王娘你是回来找东西的吧?”王娘着急地说:“可不是呗,我这来看病要用呢?谁知道我却给弄丢了。”听王娘这么说,我高兴把手里的手绢包递到王娘手里说:“别回去找了,我捡到了。”王娘手里拿着花格子手绢包打开瞧着,眼睛里冒着光,兴奋而迟疑地说:“这,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竟然头也没抬地一溜小跑离开了我。

来到值班室,站到窗前。奇迹般的发现妈妈最喜欢的那盆清香茉莉竟然开花了,白花一朵朵的是那样淡雅,发出一股股迷人的清香。低头望着那对还在台阶上没有爬起来的老夫妻,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刺骨地疼。此时,我仿佛听见妈妈对我说:“闺女,做人一定要像这盆清香茉莉一样,纯洁淡雅,不能求回报,要对得起良心。”我仿佛看见那对老夫妻就如我的父母,在需要我帮助时候,而我却没有上前去拉他们一把。想到这些,我急忙飞跑下楼,来到那对老夫妻身边和护士小刘一起把那对老人搀扶起来,把他们小心翼翼地搀扶到医院一楼挂号室,找个凳子让他们坐下。

经过询问,我才知道这对老夫妻家在很远的外县农村,有两个儿女都在外省打工,老爷爷是来医院看眼睛的。眼睛一年前模糊充血几乎已经看不见了东西,只是一直耽搁没来看。我对小刘说:“你去帮老爷爷挂个号吧,我搀扶他们先去二楼眼科。”

老奶奶听了我说的话,急忙解开裤子使劲地掏着什么,嘴里还不停地说:“谢谢闺女,我带着钱呢。”只见她嘴里说着,手还不停地在裤子里掏着,掏了老半天也没见她掏出什么?老奶奶头上冒了汗,嘴里自言自语的磨叨着:“我的钱呢?我的花格子手绢包呢!”嘴里说着手里还不停地抖动着裤子,眼睛四处找寻着。

“什么?花格子手绢包?”我情不自禁说出这句话。老奶奶突然一把拉住我的手说:“一定是你,一定是你把我好不容易攒的给我老头子看眼睛的钱给偷走了。怪不得你那么好心搀扶我们呢,原来你第一次把我钱偷走了,觉得不好意思又假惺惺的回来帮我。你个女孩子怎么这么坏呀,你快把钱还给我!……”

老奶奶狠劲地撕扯着我的衣服,那个老爷爷竟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对我磕着头说:“我求你了,闺女!你就看在我俩要死的人份上,把钱给我们吧!”

呼啦啦,人群簇拥着,许多患者医生护士都围了过来,人们纷纷议论着:“看长得怪漂亮的,可惜是个小偷。”

“是啊,还医生呢,什么东西!……”

人们不停地数落着,我此时脸上冒着汗,急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使劲摆着手说:“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拿了你们钱,是那个王娘。……”

我被主任和小刘拽进值班室一刻,我还听见楼道里传来一阵阵那对老夫妻的`哭喊声。主任和和护士小刘,眼巴巴地望着我。主任对我说:“你难道真的知道那个钱?”小刘也紧接着说:“你刚才还说花格子手绢包,王娘什么的。难道你知道那钱谁拿走了?”我冷静了一下说:“你俩帮个忙,先安排那个老爷爷检查住院吧,这个钱我先替他们垫上,我一会去找王娘,负责把钱要回。”

走出办公室,路过x光室,看见对面厕所椅子上有个没人拿的装了x光的袋子还有一副手套。随手拿起袋子,打开里面掉出一个单子,上面写着患者的名字:王翠红。这不是王娘的检查单子吗?再仔细看看上面写的病历,左胸阴影待查。

急忙走进外科病房,看见医生小李。小李看见我进来有些带也焕淼陌淹放は虼巴猓我知道刚才楼下的一幕她肯定是看见了。我微笑把那个单子递到她面前说:“李医生,这个患者的单子我刚捡到了,你看看是不是很严重呀。”小李听我这么说,转过头接过单子打开,看着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老太太也是得了这么严重的病也不知道把单子送来,我还寻思没事呢?”我听小李这么说急忙说:“我认识这个老太太,她可能是不小心把单子丢了,我去把她找回来吧。”

驱车来到王娘家门口,正要敲门听见王大爷说:“你这个老太太也是为了钱就不要命了,回去找单子,单子没找到,还认领了别人的钱。你说这楼上楼下住着,以后人家要是知道了,可怎么见面呀。”

拍打房门,王大爷拄着拐杖来开门了,他看见我一刻愣了。我还没等说话,王娘就从房间慌忙走出来说:“那钱就是我的,你来要我也不会给你。”听王娘这么说,我笑了一下说:“我不是来管你要钱的,我是告诉你,你那检查单子我捡到了,医院让我告诉你一声,明天务必去医院去一趟,你的病需要复查。”说完,我又接着说:“你的钱就给你,但是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你能不能把那两千二百元钱和那包钱的手绢给我用用,我给你这个数目的钱。说完我从钱夹里掏出两千二百元递给王奶奶,王奶奶手里紧紧攥着我递给她的钱,有些犹豫地从床底掏出那个花格子手绢包得严严实实的钱递给了我。

第二天上班,我第一时间来到那个老爷爷的病房,双手把那花格子手绢包的钱递给那个老奶奶。我看见那个老奶奶手哆嗦数着,不停地抹着眼泪说:“这就是我攒了一年给我老伴看病的钱,没错,就是我的!”

转身离开那对老夫妻,迎面看见院长他对我严肃地说:“一会你来我这一趟。”同事大观望着院长背影对我指点着说:“我说不让你管闲事,你不听呀,管出毛病了吧。”

回到办公室,我没有去院长办公室。我打开电脑给院长发了邮件说:这次我错了,下次绝对会在捡着钱第一时间交给丢钱人。

想着最近的倒霉事,不得已猫在家没有去上班。二十八那天晚上,同事大观打来电话抱怨说:“大年三十的还安排值班,我还想回老丈母娘家吃团圆饭呢!”听着大观的抱怨,我不知为什么竟然同情起大观。我对他说:“你也怪可怜的,反正我也没有什么事,我帮你上三十这个班吧。”

大观高兴地大声喊道:“我就知道你会助人为乐,去年就是你帮我上的,今年都不好意思求你了,你还是帮了我,谢谢。”

三十那天医院的病号也不少,那些外地的重病号只能猫在病房里。院长和几个领导,给我们几个还坚持在工作岗位的人每人送了一个红包和几袋饺子。

正开心地煮着饺子,护士小刘跑了来小声说:“你知道不,那个前几天丢钱做眼睛手术的老爷子,刚才我去给他输液,看见他们老两口正在泡那五毛钱的龙潭方便面呢。”

听了小刘的话,我有些不自然,几天来的憋屈涌上心头。小刘看出我不高兴的样子,急忙说:“咱吃饺子不说这个了。”说完把煮熟的饺子捞在几个饭盒里。我和小刘吃着饺子,眼前还是不时浮现那对老两口的样子,想着那个花格子手绢包的钱。我忍不住把那几饭盒饺子都放进小锅,望着惊诧看着我的小刘说:“走,咱去把这些饺子送给那些患者吧。”小刘看我这么说也附和着说:“走,咱去给他们送饺子。”

先后把饺子送给了几个外地来的求医者,最后走进312病房,我看见那个老奶奶正一勺一勺地喂着那个老爷爷吃方便面。她回头看见我和小刘进来,赶紧放下手里的饭盒紧张地望着我俩没有说话。小刘对他们说道:“你们还愣着干嘛,我俩给你们送饺子来了。”那个老奶奶慌乱地搓着手说:“这可使不得,使不得。我丢的钱给我了,我就已经知足了。”我没有说话,随手把手里端的饺子放在桌上,正要转身走。突然想起了什么,我随手把兜里院长给的红包递到老奶奶手里说:“这个红包你拿着。”老奶奶看我给她红包,急忙推着我手说:“我们可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红包,我们自己有钱。”那位大爷也在床上抬起身子说道:“是那个拿我们钱的闺女吧,把钱还给我们了这事就算结了,没事的,我们可不能要你的钱。”

小刘看他们这么说就大着嗓门喊道:“瞎说什么呀,那钱是……”下面的话还没等说出来,我急忙挡在小刘面前,又一次把钱塞进那位奶奶手里说:“这个红包是我们医院领导慰问医院病号的钱,在这个医院住院的人就必须收。”话音刚落小刘挤到我面前悄悄说:“你傻呀,红包里有一千元钱呢。”我拽上小刘,离开那对老夫妻。

在医院值了一天一宿班,初一十点多了主任也没来接班却打来电话说:让我再辛苦一下,他家里有些事暂时来不了。走出值班室正准备去病房查房,却迎面与护士小丽撞了满怀。小丽一身手术服装扮她大声冲着楼道嚷着:“谁是王翠红家属呀,王翠红家属来没来呀?”话音刚落,只见认领钱包王娘老伴拄个拐杖蹒跚着走过来不停地答应着:“在呢,我在呢。”小丽着急地说:“你家其他人呢?你老伴需要输血。你们家谁是rh阳性o型血?”王大爷听了这话,脑门子冒着汗哆嗦着说:“医院血库没有rh阳性o型血吗?”小丽打断他的话说:“你老伴是临时通知手术,医院血库暂时没有。”

我看着眼前的一幕,顾不得想太多,直接就跑过去拽着小丽的手说:“走,我是rh阳性o型血。上周献血时检验过,血液合格!”

为王娘献了400毫升的血,我晕倒了。我看见房顶都在转。眼前晃动着无数个身影。当迷迷糊糊醒来时,不知是谁喊道:“看眼睛动了!眼睛动了!”又不知是谁说:“闺女,我们错怪了你呀……”这回我听清楚了,是那个丢钱包的老奶奶。

这时,我的眼睛无声地流出了眼泪。

雪霁初晴,万里无云,太阳洒下一片温暖,此时的阳光多么温暖。这才是春天!

窗台的清香茉莉一朵一朵得开得正艳。王娘出院那天,为我送来了两千两百元钱。

大观跑来了,他手里高举着一个红色证书,嘴里兴奋地喊着:“何医生,你被评为最美医生了!”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五

他,不断探索、孜孜以求,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攀登着医学高峰;他,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用无疆的大爱护佑着百姓的健康。他就是荣获黑龙江省“最美医生”提名奖、“首届龙江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国家二级教授的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x。大医精诚,一个苦心专研医术的勇敢开拓者。目前,中国约有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至少有一亿以上的疼痛患者倍受煎熬。其中,糖尿病足性疼痛在内分泌领域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复杂、难治性慢性疼痛。寻找截肢率低、安全有效、价格合理、风险较小的治疗方法,一时成为国内外内分泌科医生临床探索的课题。从医近40载,x亲眼目睹了无数病人承受着疼痛的煎熬和截肢的残酷。糖尿病足越难治,他越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学习、临床、学习、再临床……,周而复始,近200万字的读书学习笔记铺满了案头。多年付出,终有所成。学贯中西的x,潜心研制出了6种中药,其中解毒生肌膏、红升丹疗效尤为显著,堪称“独家秘药”;独创全封闭变量负压套管技术、股动脉介入并长期保留、蚕食性清创术等30多项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率先开展坐骨神经阻滞术(获得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b超引导坐骨神经阿霉素阻滞术、亚甲蓝和臭氧注射治疗糖尿病足疼痛和痛性神经病变等多项技术;荣获了“中国慢性创面突出贡献奖”。十几年来,他带领的团队治愈患者万余例,截肢率创国内最低,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也奠定了大庆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在国内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大爱无疆,一个让患者绝处逢生的健康守护者。说,他深知健康之宝贵,疾病不单带给患者痛苦,更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家庭负担,为医者最大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战胜病魔,恢复健康。所以成为好医生、大医生的信念,扎根在他心灵深处。“少花钱、治好病、低代价、高效益”、“医生是给病人治病的医师,也是给病人理财的会计师”……这些铭言是x时刻坚守的准则。多年来,x率领他的团队建立了糖尿病患者档案近万例,为患者节省费用近200万元。

在国内内分泌领域已是赫赫有名的x说,路走得再远,山登得再高,作为一名医生,初心不可忘!所以无论多么复杂的手术,无论多晚的时间,患者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在讲学途中的飞机场,在下榻的宾馆,x总是不厌其烦,热心接待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为他们答疑解惑。已经年满60岁,两鬓斑白的他,弯着腰站在患者身旁,全神贯注,清创术的动作一丝不苟,他的眼中全是患者!分身乏术的他还多次受邀前往国内多省、市医院会诊、查房,长途跋涉、不辞辛苦,他只想为糖尿病足患者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x走到哪里,生的希望就跟到哪里。众多濒临绝望的患者因为有了他而重获新生。他帮助他们用双脚重新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他帮助他们再次激发出拥抱美好生活的勇气,他们说他是华佗再世!

铿锵前行,一个永不满足的探索者。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科研水平,他率先成功制做了大鼠糖尿病足模型,撰写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的医学杂志,获得了两项黑龙江省政府科研二等奖。x还主持了三届全国慢性创面学术会议、八届东北地区糖尿病足高峰论坛及糖尿病足临床技能培训,吸引了20多个省、市同行参会、进修、学习。他先后受邀到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北京国际糖尿病足学术会议、中美国际糖尿病足学术会议、第十届国际疼痛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礼来糖尿病高峰论坛、7—13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等进行学术报告,将治疗糖尿病足的技术与经验向全国全面推广。

目前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预防与控制分会糖尿病足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修复重建分会东北地区糖尿病足专家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糖尿病足学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糖尿病足学会、黑龙江省糖尿病学会、大庆医学会等国内多个医学会的常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组长、副组长等职务。他还获邀参加了《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的编写。

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x的悬壶济世之路也越走越远。他把人生活成了一束光,温暖着寒夜里的人!他凭借一颗最善的心成为了患者心里最美的人!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六

医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最美乡村医生。

事迹材料。

供大家参考借鉴。

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医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服务四个行政村,共服务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服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时时急病人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言。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典期间早出晚归,整天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为他们早晚测一次体温,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可能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区儿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流感,做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认真筛查辖区内出国回归人员,做好登记,严密防控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所在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齐全,去年被评为镇先进村卫生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乡村医生,镇优秀共产党员,缠溪镇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

在辖区内经常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防保所下达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家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配合主管部门村委员会开展改水改厕工作,主动参与,当好参谋,向村民宣传改水改厕对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把各种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及时通知辖区内孕妇去医院体检,向她们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夏秋季产后访视的同时宣传预防产妇中暑。做好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及时发放预防接种和体检通知单,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现副反应及时报告。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居马泰被冰河拦住了回诊所的路,他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居马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牧民称之为“魔鬼路”。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居马泰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马泰就又要出发了。他必须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因为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顾,居马泰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他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马泰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他双手根本没办法抓住溜索。居马泰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他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阿革兰!居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小心点!邻近傍晚小阿革兰体温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严重了。居马泰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惫。居马泰却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他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须做事。居马泰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险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无数的悬崖和冰川。居马泰在这条路上往返20年,熟悉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居马泰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承担起最危险的用自己的身体为阿革兰和妈妈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终于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居马泰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他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居马泰带着孩子终于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他是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魔鬼路”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居马泰救治过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居马泰:北京冷吗?居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继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仔细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居马泰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他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心他,担心别人对路途不熟悉是吗?到底有多危险?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别危险。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他(们)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希望当医生吗?她也希望当医生。

有请居马泰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很多活死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居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该向他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绽开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向居马泰致敬!

30日,杭州市卫生系统举行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王妙芳也出席了报告会,她用百丈口音讲道:我做的是非常平常的事,社会各界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真有点担当不起。我今年60多了,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

市卫生局领导,局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卫生局(社发局)主要负责人、党办主任,职工代表,直管医院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王妙芳是百丈镇仙岩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40年来她坚守在一个小山村,用自己的技术和热情帮村民解除病痛。她把病人当邻里、当朋友、当亲人,成了当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大好人。7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王妙芳的事迹。患者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被村民需要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王妙芳这种质朴的幸福观,引起了全区、全市甚至全省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省市领导黄坤明、徐立毅纷纷作出批示。区、市卫生局先后作出决定,号召卫生系统向王妙芳学习。

报告会由区五院赵玲主讲,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洪斌和员工王刚领、王妙芳的儿子林峰、仙岩村村民李萍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下属、同事、母亲和阿姨,讲述了一个个朴实感人的故事。

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滕建荣一见到王妙芳,就握着她的手连说“向你学习”,他说,你的先进事迹,事实上就是乡亲们对你的口碑,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卫生系统的光荣,对此,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他表示,下一步全市卫生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对王妙芳事迹的学习和她这种朴素价值观的宣扬,学习她扎根基层、不计名利的高尚情怀,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职业素养和情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从而鼓励鼓舞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投身医疗卫生的神圣事业。

日前,崇贤街道党工委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负责人、崇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一起参加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来自崇贤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沈掌富在听完报告后表示:听了王医生的事迹,深受鼓舞,作为一名“赤脚医生”,本人有着与王妙芳一样的经历,要以王妙芳为榜样,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解除病人痛苦,体现自身价值。据了解,崇贤街道党工委举办的王妙芳先进事迹报告会,掀起了学习王妙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的高潮,街道党工委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联系实际,谈认识,找差距,在推进崇贤新城项目建设中尽心尽责,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献计献策,在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突破。

近日,百丈镇计生办组织了各村(社区)计生干部,开展主题为“学习王妙芳同志先进事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座谈会。近来,百丈镇各部门纷纷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王妙芳同志先进事迹,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工作热情和创业动力。参加座谈会的计生干部,纷纷畅谈学习王妙芳同志的体会,大家都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仙岩村计生服务员谈到,自己和王妙芳同是一个村的村民,作为年轻一代,着重在四个方面学习王妙芳同志的精神。一是要有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甘于平凡,脚踏实地;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学习的表率;四是要不断开拓创新,营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氛围。

最美眼科医生事迹材料篇十七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有一位被当地牧民口口相传的蒙古族医生,只要是病患他都会尽全力进行医治,要是遇上生活困难的人来看病,他不但分文不取,还自掏腰包给病患解决生活难题。

探索,针对北方高寒地区常见又顽固的风湿、类风湿病,独创了一套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说起记忆最深的病患,xxx回忆,多年前科右中旗火车站有一个来历不明的青年,当地的人都怀疑他有精神问题。xxx听说之后,就来到火车站找到了这个年轻人,xxx把他领到医院为他诊治。经过八个月的治疗,年轻人病情基本康复,回忆起了自己的身世,并通过xxx上了远在xxx的父亲。青年的父亲接到失散四年的xxx的电话,不敢相信xxx还活着,要来接他回家团聚。不料,这个年轻人却失踪了,经过多方寻找,xxx才在一个牧民家里找到了他。见到xxx,这位年轻人说出了原由,他是怕xxx跟他收医药费,所以跑了出来,xxx笑了笑,不但没有收他的治疗费用,还给他拿上路费,与父亲回家团圆。

像这样的事情,xxx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他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有钱没钱先看病,来我这里,看病最重要。”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了医生的医者仁心。他说,来我这里看病,凡是困难户、xxx岁以上的老人、xxx岁以下的小孩、残疾人、五保户、癌症患者、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是免费治疗。xxx始终将病患放在第一位,每天为七百个患者看病,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年的门诊量二十万。由于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很多人慕名而来,这其中不乏有许多外国友人。据xxx介绍,有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xxx等十八个国家的患者来找他看病。xxx表示,“治病救人不分国界,只要是来找我看病的患者,我就将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xxx从小没有上过学,他深深地知道知识的重要。为此,他多年来一直出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让每个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学。从xxx年到xxx年,xxx出资帮助西哲里木中小学xxx个学生,每学期给每个学生xxx元生活费,每年给学校购买xxx万元的学习用品。

说起好多人称他为“草原神医”时,xxx连连摆手说。“我只是农民的孩子,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回报我的家乡,救助更多的人,尤其是曾经帮助过我的乡亲们。”因xxx长期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乐善好施,不图回报,他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最美乡村医生”“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等多项荣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7909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