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础论文(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11:59:14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7 11:59:14 小编:碧墨

了解和掌握情感体验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在总结中,我们应该注意整体性和系统性。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英语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一

题目创业者的心里构建系部城建学部专业土木工程班级13土木5班。

学号511323030385学生姓名巫日锋指导教师屈广伸。

创业者的心里构建。

摘要: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面对这种形势,且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创业,相信不少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创业想法,心里有创业的构建。但是有创业想法是不够的,应该具备有洞察力,理智和勇气的创业的素质,还要知识面广。

关键词:洞察力,理智,勇气,知识面广1.创业者需要创业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尽管我们有知识、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由于我们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市场的风雨考验,缺乏管理团队的经历,所以我们创业比起职场过来人有着更多的风险和盲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以前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注重洞察力,理智和勇气的素质的修养。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得更远,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缺乏动手能力,而现在企业需求的正是踏实肯干的人才,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相对来说不太受企业青睐。其次,近几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又由于大学生本人往往不太注重个人品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认同感下降了。

创业,其实也是一种事业,一种充满了挑战性的事业,创业,意味着我们要摒弃自己的恶习恶惯,以最良好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愿意为之奋斗是东西上面去。创业的最大好处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见识,增加社会经验,更为诱人的是创业它是实现一个人梦想的最为直接最为便捷最有成就感的一条道路。诚然创业这条道路是具有大光明的,但同时道路也是最坎坷艰辛的,通向最光明灿烂的航向,总会有最跌宕起伏的波折。

2、创业者需要洞察力。

洞察力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从字面上看来洞察是指对于山洞的观察,山洞除了洞口的地方可以被阳光照射外其他地方越深入就越是黑暗,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有观察能力了。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其实洞察力其实更多的是掺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否则只能跟在别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所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如果我们要在创业上有所作为,就得有洞察力,去洞察商机。

创业者必须具有一般的企业管理人所没有的洞察力。一般企业的市场状况比较明朗,其市场的容量和竞争,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个定数。但是新的企业却不一样。因此创业者要对市场、各类企业和科技发展有一种独到的洞察力。由于未来收益高的高科技产业的高投入而形成的高风险,其未来收益一定要高的创业才能获得回收。因此这种洞察力包括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对企业产品所能占领的市场份额的特征的了解等等。那么大学生应该怎样培养洞察力?在大学里,我们要经常研究一个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经常反复的去研究,不久而之,我们的洞察力会有所提高。提高洞察力,我们要见多识广,见多识广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想学习课内的知识,更加补足课外的知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洞察力。

3、创业者需要理智。

理智就是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可能会面临进退唯谷的境地,比如说资金链中断、平台服务设施缺乏、管理方法与理念滞后、信息的闭塞以及市场需求偏差都可能给您的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要理智看待这些问题,去认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是哪里做错了,深思怎样补救发生了这些错误,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次发生这样的事,而不是遇到这些问题失去了方寸,不知道怎么办,这样只可能是失败的。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的必要准备。在缺乏良好心态的情况下,创业前景也会受到相应不利影响。

创业不是赌博,绝不能有“押宝”的想法,理智的掌握必要融资方法才能获得融资渠道,了解国家和所属行业既定的融资政策,可以避免盲目借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每个人都有做梦和圆梦的权力,不过,提醒满脑子创业好主意的人理智看待自主创业,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只看到成功者的喜悦和风光,忽略了创业过程中的艰辛。

4、创业者需要勇气。

勇气指的是勇往直前的气魄也指的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很多大学生不敢创业,怕在创业过程中把资金得不到回报,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创业,害怕失败。机会可能就像流星,稍纵即逝,优柔寡断之人必难成事,所以在机会面前需要足够的勇气,不然所有的机会就都不是机会。有人会说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我没有做而已。但是差别恰恰就在于这一步,殊不知有多少人就是因为缺乏勇气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再不奋斗,我们就老了,而对于那些充满激情的敢于实现梦想的人来说,任何时候期间创业度不晚。

很多成功的人都认为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当他们经历风风雨雨,创造辉煌的成就后,却发现成功道路上遭遇的困难远不如超越自己困难。但他们突破瓶颈,超越自我后的腾飞,就如同矫健的雄鹰翱翔于蓝天一样。鹰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他们有着尖锐的喙,锋利的爪子,强壮的羽毛,但这一切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的痛苦换来的。它们将自己投入痛苦的深渊中,然后鼓起勇气承受痛苦,接受挑战,这种痛苦很可能是致命的,但却在痛苦的边缘获得新生。

勇气如同温暖的阳光,让因自私而日渐麻木的人心得到温暖。

勇气如同甘甜的河流,让因磨难而千沟万壑的心灵得到滋润。勇气如同清新的空气,让因瓶颈而心灰意冷的内心得到活力。

3市场不存在无风险之收益,宏观的,微观的,市场的,非市场的风险总在创业者周围弥漫。除此之外,创业者总要在各种诱惑、选择中做艰难决择。所以,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没有敢决断的胆识与魄力是要错失发展机遇的。

5、创业者需要知识面广。

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一定与知识的累积量成正比,就算没有很高的学历在创业竞争中照样能够站在高处,立于不败之地。创业的关键在于方向、方式以及方法。与此同时,一个很好的创业机遇,也是创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天”,或许指的便是这机会机遇。把握住了,就得成功,毕竟机遇这东西,转瞬即逝,难以捉摸。在学习工作的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社会价值。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充分认识自己后,还有什么能阻拦你前进的脚步?在创业之中,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要及时弥补,同时要懂得扬长避短。此外,多多参与一些创业活动,有助于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见识,更是能够展现自己才华,绽放自己的光芒。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自己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知识面广可以使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少犯一点错误,在创业的道路少走点弯路。因为知识面广在创业中可以正确认识和判断一个事物。见识能力的决断性可以帮助成才者在经过深入研究和深思之后,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或促使不利因素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变,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跟上时代的潮流。我们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失败、挫折和挑战,见识短浅的人通常会被困难压倒,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半途而废。但有见识的人通常了解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巨大意义,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面对挫折时既不气馁也不动摇,而是仔细地分析形势,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排除各种干扰,不畏艰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6、创业者心里构建。

“创业也是一种就业,创业还可以为他人创造就业岗位”。在创业这条道路上,需要的是洞察力,理智,勇气,知识面广,一股全局观念,一份充足的准备。漫漫的创业之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崇山要翻越、艰难要克服,这需要我们更多的理智而不是冲动、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在国家给予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有了好项目的应届大学生创业之路上除了要有好的技术,更要有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创业中即将到来的挫折和失败。同时也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就美好的未来,有了这些保证,应届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的一个梦。而且经得起考验,相信我们的创业之路都能美梦成真!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二

一、大学生创业环境。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2003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下了发《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此通知下发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注册、贷款、税费、员工待遇等方面的类似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但是,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同时,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刚步入社会就进行创业存在着很多风险。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风险。

风险一:项目选择风险。

年轻大学生当老板,没有威严不懂如何管人,一般管理都过于随意,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不熟悉经营的“游戏规则”,大学生创业者虽然在技术上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此外,一些人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如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等。

三、大学生创业有风险的原因。

(一)、眼高手低,高科技创业项目往往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创业风险和压力都非常大,大学生如果对自身经验和能力认识不足,对创业的期望值又过高,一开始就起点较高,很容易失败。因此,大学生创业不妨放平心态,深刻了解市场和自己,然后从小做起,从实际做起,第一步走稳了再走第二步。

(二)、缺少社会经验,不少大学生创业者不习惯对其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例如:“如果有3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件售价100元,我们就有300亿元的销售市常”这种推断方法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常常起着误导作用。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一些可行性研究也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才能长久。

(三)、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强调团队合作的今天,创业者想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的几率正大大降低。团队精神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风险投资商在投资时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创业团队。如今大学生一般都有个性,自信心较强,在创业中常常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些都影响了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强强合作,取长补短,要比单枪匹马更容易积聚创业实力。

四、如何规避创业风险。

(一)、首先,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一定要进行市场调研,项目的选择决定着创业成败,如果只凭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决定投资方向,不去做大量细致的市场调研与论证,不结合自身已掌握的资源状况做出决定,创业过程定将非常艰苦、甚至失败。

(二)、大学身在进行创业前,应到相关部门进行培训,通过实际案例理性分析创业活动的复杂性,让大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创业历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创业过程危机,指导大学生在创业前期、创业当中如何对待和化解创业风险,促进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自我培养和技能的提高。

(三)、平时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学习不同企业的管理理念,为自己的创业管理打下基础。同时可以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低成本的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四)、准备好创业必备的硬件,没有充分的硬件准备,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再优秀的人才也没有用武之地。大学生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硬件主要是经验、资本和技术。经验的积累避免陷进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资金为成功创业建立物质基础;技术则是大学生想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方天地的王牌。

【1】傅强,“大学生创业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2】李银魁,“大学生创业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河南教育》,2009年第8期。

【3】全裕吉,“创业风险及对策”,载《产经前沿》,2009年第6期。

【4】张玉利《创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三

: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以赛促学;搭建实践平台”。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分高校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学工部、招生就业部的工作,是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而把教学工作排除在外,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多为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等赛事,或者创办创业园或创新工作室,来指导学生自主创办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商务活动。但是这些教育实践往往只有少数精英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这种少数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普及,抛开课程教学工作来谈创新创业,最终造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核心基础知识和结构在不断更新,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例如,办公软件office的新版本已经到了2013,而有的高校《计算机基础》中讲述的还是office2003。学生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的是新版本的软件,而实验室的电脑上还在运行旧版本,课程教学也是以旧版本为准,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引进困难等问题。年轻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急于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外聘教师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其中还有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但是外聘教师只会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对创新教学不感兴趣。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教师讲授演示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系统完整的传授知识,但是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让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实验课让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项目单调、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论哪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实验指导书,相同的教学进度,这种安排与后续的专业课衔接不紧密,一方面内容的单调枯燥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容易滋生倦怠情绪,部分学生实验课上拷贝他人实验结果,实验课往往变成打游戏、上网聊天等的自由活动时间。

目前的`考核方式多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而且期末成绩占有大部分的分值。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验课上提交的作业,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只需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步骤操作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而且有些学生直接拷贝他人的实验结果,也能得到平时成绩。这样平时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期末考试的方式在不断的改革,从最初的纸质版考试到现在的上机实验考试,但无论是哪一种期末考试方式,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放实验、项目开发训练、课外研讨等形式,增加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投入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间,这样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在项目开发训练中,由教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选题范畴,由学生自主选题,通过课程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解决方法并实现。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选题、设计、实现、形成报告、答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研优势,结合“导师制”的科学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项目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依托,将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学科前沿介绍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多数认为不是专业课,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从而放低要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兴趣不高,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源头。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和历练,不仅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开放创新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网络设备,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大赛提供准备场所,并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大学生计算机服务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将学校的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外包,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设备维护、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增加综合设计类的实验项目,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来,让学生具备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58—160。

[3]段雪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1):68—69。

[4]韦国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5):41—44。

对于创新创业,大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到大家!摘要: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四

摘要: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而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辨析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分析现状发现瓶颈,以校园文化为出发点,提出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校园文化视角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路径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增长速度从约10%的高速增长向约7%的中高速增长转型,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后围绕创业教育的文化体系便逐渐形成。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多数高校掀起创新创业热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步伐,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应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启发引领功能,发掘学生潜力,培育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人才,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盾。

一、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

(一)校园文化解构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校园文化是建校以来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传承价值的优秀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物质文化是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制度基础,行为文化是执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首创冒险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实用教育。

(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文化与教育是共生的,一方面教育是文化传承载体和创新源泉,另一方面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饰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产生须有物质文化基础熏陶。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可促进学生萌发创新意识,成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具有反作用力,可充实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度,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也顺应而上。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脱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末初有起步,故很难融入到已形成的高校文化中。多数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且理念相对滞后,没有打造适合创新理念的新校园文化制度。“老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合作实践教学等新理念却与校园文化产生脱节。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创新能力和对校园文化认识不足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瓶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但专业教师多半以科研为主,知识结构单一,又没有经过创新创业培训、缺乏相关经验,很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校园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多数教师不能将文化与教育结合,使之与教学和校园文化脱节。

(三)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综合考虑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重学轻术,重普轻职”现象较普遍,各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教育机制,未能与时俱进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高校文化及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文化未能较好融于校园文化,未能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发挥作用,未能形成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型校园文化。

(四)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园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不少高校没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任务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课程体系,只通过简单重复建设课外活动或讲座推进此工作。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上升至深学科层面,不能与校园文化同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科学课程建构体系。

(五)创业实践平台短缺校园文化着重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却很少能深入社会加强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极强,要成功开展须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导向。多数高校缺乏足够的实践基地,缺少以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为依托的实践形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创业活动成为“纸上谈兵”。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一)传统教育体系融合创新教育价值理念,发挥校园文化启蒙引领功能传统教育理念是老师讲学生听,是“要学生怎么样”的模式,当下应关注“学生要怎么样”。学校应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及时更新文化制度,以造就新型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观念的新形势校园文化。教师授课应广植创新元素,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可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教学等组织学生参与,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发挥启蒙带动功能。

(二)加强教师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导向育人功能学生培养质量与教师密不可分,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分不开,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培训,强化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打造有想法的优秀师资队伍刻不容缓。高校应明确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培训定期考核,建立多领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融创新教育于课堂教学,融创业思想于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更浓厚,导向育人功能充分发挥。

(三)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渲染激励功能创新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功能是当务之急。学校可侧重挖掘创新创业模范,通过作品展讲座分享等形式在全校宣传,将成功案例深入学生身边,使学生感觉创业并非遥不可及,转变创业观念。还可通过学报期刊、广播宣传国家地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及学校扶持措施和取得的'绩效。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须在校园文化上找途径,课程建设上找方法。可设置合理学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例,与专业基础课有机结合。同时充实校园物质文化,增加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拓宽选择空间,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还可在超星平台推出资源共享的开放课程建立学习认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专家论坛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开设创新创业公共课,实现全面覆盖,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发挥校园文化行为塑造功能校园文化不应只是注重思想意识的第一课堂,还要有丰富的二课实践,通过各种创新行为发挥塑造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提升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建设训练中心、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作为实践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优秀项目落地转化成熟。带动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导航站、俱乐部等部门,举办论坛等别致校园文化活动和创新苗子工程等专题比赛,充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高校培养新型人才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条缺一不可的并行轨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使校园文化的宣传引领导向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创业知识的巩固和进一步地实践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4]郝刚,陈淑花.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j].教育与培训,2017(1).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五

写作思路:从创业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创业的艰辛,该怎样创业等多方面开始写作。

通过创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我明白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一个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否最终走上成功创业之路,与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胜出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创业是大学生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实践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商业机会和各种为达到目的而需要和可以得到的资源。

大学生实践创业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大学生实践创业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经营常识、把握经营方向、提高商业能力。

不少大学生创业把握不住方向,很容易走入误区。其实,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大学生应该首先树立赚第一分钱,而不是一创业就必须挖到一桶金的观念。大学生面向基层创业、就业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在学校为我们提供优惠的政策的情况下,客观上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好的土壤,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畅游一番”,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由于创业者是发现一个好的商业创意并将之转变成现实的人,因此创业者必须具备一些特定能力,如捕捉机会的能力、领导及合作能力、整合资源能力等。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创业过程中能否正确、高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对于创业能否成功是很关键的。而在对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又是能否与合作者融洽合作。实践创业中的大学生应把握方向、坚持原则,懂得选择、学会放弃。

在市场竞争中,要懂得如何进行放弃和选择体验创业、学习创业与实践创业,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三个连续阶段。事实证明,大学生有益的创业活动,将会成为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华、展现创新思想和个性特点以及充分认识社会的一个大好机会。创业大学生所具有的品质、素质,完全可以胜任一般情况下的就业需求。创业和就业是孪生兄弟,能创业者一定可以顺利就业。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校园里学习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我们有创新精神,又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我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已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也往往造就了我们创业的动力源泉。

但光有动力和理论是不够的,在创业道路上,作为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我们往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盲目乐观,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想法上。

所以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都会感到痛苦、迷茫、甚至沮丧、消沉。其实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的同时也必然要考虑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我们更加理智,更加成熟。

自主创业除了要做好失败的准备,更要有充足的资金和宽广的人脉做铺垫,如若资金不足,再好的项目中标也是枉然,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创业者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没有可以加快资金回笼的人脉关系,一旦出现项目资金周转不灵就可能造成工期延误甚至于项目夭折。这样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造成前期投入全部付之东流,所以自主创业一定要有坚强的后盾,不能盲目投资。

其次,在有了平和的心态和充足的资金做前提下,创业者也应该选择一个合理可行的创业项目。最好选择父母从事行业或自身所学专业的.相关专业,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不走弯路,同时也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而使创业者可以较为容易的拿到第一桶金,对创业者的心态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尤其是可以让父母当你的领路人,这样不仅不用担心上当受骗,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同时也可以利用父母多年来积攒下来的人脉,毕竟在这个年代人脉比什么都贵。所以在创业者选择项目时,一定要慎重考虑,一个良好的项目可能会让你在创业的道路上事半功倍。毕竟依靠不是依赖,寻求父母帮助总比血本无归来的要好。

而在有了以上的条件下,创业者如果觉得投入过高或投资风险过大,这时候创业者需要找到一个可以与其分担风险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业合作伙伴来分摊风险。在挑选合作伙伴时,首先要看其是否有创业的渴望和激情,其次要看其是否有能力与你合作。

如果对方空有激情没有实力,到最后就算强拉入伙可能也会不欢而散。另外在寻找合伙人时要尽量避免与亲戚合作,尤其是不能与家中长辈合作。否则当亲戚把其亲属关系带入合作关系中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说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一定要慎重选择。

总而言之,在创业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曲折与坎坷。然而对创业者来讲,这种艰辛的创业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经历,也是一种值得回味的享受。愿所有创业者都可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也祝福所有的自主创业者能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六

摘要: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重新构建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培养机制、实践机制、激励机制和孵化机制上做了一系列改革尝试,探索了一条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那时的中国将迈进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亟需提升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新兴新型应用性本科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生产模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需要大学生成为转变的主体。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展知识型创业的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培养各类创业型、创新型和创智型人才,是适应国家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路的最佳切入点和落脚点。大学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大学创业文化是注重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实践、提高创业倾向的文化,创业教育以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提高、成功创业为目的。大学创业文化虽然有与社会创业文化共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有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大学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创办企业,应当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脱离功利主义为导向,坚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不但不排斥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且必须更深地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文化对国家而言,是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文化,对高校而言,是具有区域特色和自身特色的文化。根据我院应用型大学工科学院的特点,我们在科技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培养机制。

(一)建立全开放、自学习实验教学平台。

国内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计划的内容和教师制定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实习,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培养。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实验室硬件条件不断完善,充分用好实验室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主性、创新性的实践环境,我们建立了“三自主、四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三自主”,即学生自主设计实践项目、安排实践时间和进行实践操作;“四开放”:即实践时间、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课内实践、实训和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方向,增设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倡导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化、案例化教学,开设研究性课程,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实现理(理论)实(实践)一体化,同时按照项目、任务、和学科竞赛的具体内容进行小班化教学。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最常用的校企合作方式,这种合作方式以满足学校和企业各自的需要为基础,以对口生产企业为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这种基地主要为教学实践服务,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方式,让学生在基地实习可以接触到实物形态的设备,了解生产的具体过程,深化课堂学习内容。我院机械类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建筑电气专业暑期企业实习都采用的是这种方式。另外我院还积极和企业共建校内实验室,共同开发科研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根据我院专业特点,寻找一些行业知名的企业共建实验室和示范中心,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社会上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基地不但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增强自身办学活力,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实验室条件和设备的局限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专家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向和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我院由骨干教师牵头,邀请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聘任校外院士、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担任名誉导师,带领学生成立科技创新小组,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技术指导。支持更多的教师下到企业挂职锻炼,促进教师观念和知识的更新。同时,我们还要求辅导员参加创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培训,持证上岗,从专业和管理两条线,达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专家化。

(一)积极组织、主办学科竞赛。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分别从专业教师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两条线抓落实。专业教师队伍主要负责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指导等方面的工作,系主任、本科生导师、教授等全员参与,利用暑假较长的假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生工作队伍主要负责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宣传、开展、

总结。

等方面的工作。除了参加学科竞赛,学院还积极为主办大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参加到学科竞赛工作中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建科技创新型社团。

学院在每个班级专门增设科技委,负责本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自我管理,在学院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让科创工作深入到每一个班级。同时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并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为载体,开展各项活动。

(三)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固化科技创新成果。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收获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院开展了专业论文写作、专利申报、知识产权讲座、创新创业讲座等,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认识、创意,整理成论文、专利,通过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多元化、最大化。

三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激励机制。

(一)实验室让学生参加管理,实验室助理竞争上岗。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弥补实验室管理人员人手的不足,我们让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参与管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室助理采取竞争上岗,优先录用动手能力强、有项目和课题的学生,学生助理一经录用,除了有相应的经济补贴,还可以优先使用实验室,实验室其他同学要服从其统一管理。实验室助理实行以来,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大大提升,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增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负担减轻。

(二)落实奖励,形成长效。

学院在综合测评细则、奖学金评定方案、学院贡献卡等规定中制定了科技创新的奖励措施,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成绩的个人和集体进行相应的奖励。将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了表彰先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学院还多方联系企业,设立企业奖学金用于资助或表彰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此外,学院还组织各类活动,举办学院青春故事报告会—科技创新专场,并且在校社团巡礼、科技节等活动中宣传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在学院的网页和微信学生工作公众号设专栏跟踪报道,让科技创新表现突出和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荣誉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四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孵化机制。

(一)强化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设立了各类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开辟了场地让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学院除了帮助大学生了解这些政策,让这些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每位创业的大学生,还积极因地制宜,制定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科研设备,依托其在机械加工、电气设计的专业优势,发挥科技创新能力,以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形式开展创业活动,用微型公司的方式实现科技创新创业产品的孵化;组织挑选动手能力强的在校学生在创业学生的企业打工,利用学生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降低创业学生的劳动力成本;另外还积极联系企业,为创业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于创业学生的评价体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在校大学生创业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创业的学生我们不但不能单纯用分数来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还要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学习方面给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意他们用一些创业方面的培训课程、创新方面的成果冲抵一部分课内学分,同时给他们小班化辅导,解决他们因为参加一些创业活动而耽误下来的课程;二是对学生项目的评价,在评价学生项目的时候,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项目的前期可行性,而对于项目的实施和后期的督查关注度不高,对失败的宽容度不够,导致很多创业项目一旦遇到难题就以失败告终,而不是指导教师、学生一起静下心来找到解决办法,这是高校学生项目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所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创新创业活动能够持续开展的关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专业教育,挖掘学科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通过提高教师的创业素质,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把创新创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学和就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真正成为未来创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和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2]王晓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有效机制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5).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七

班级。

创新,顾名思义也就是打破常规,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业,英文名entrepreneurship,官方解释为放弃就业机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创业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力、财力的行为。从我们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创新就是打破已有的规格制度建立新的有活力的方法途径,创业就是要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为自己谋生路。创新才是创业最可宝贵的价值,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找到一种方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是创业的真谛。创始人的使命就是创新,每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正是这些创新使企业的战斗力倍增,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熟知的iphone,出现在市场上时都前无古人,都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种经营方式,企业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不断创新。创新越多,企业的竞争力越强,为用户创造的价值就越高。

产品创新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企业创新的全部,这是每个创业。

者必须明确的理念。发现用户的一个真实的需求,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满足这个需求,这是创新;解决用户需求的方法和同行不同,这也是创新;方法一样,但推广方式不一样,也是创新;就企业而言,价格体系、渠道体系、组织结构甚至股东结构的创新都会直接提升企业的战斗力,所有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多外是方面创新的结果。

大三了,就业就在眼前。谈论这个话题很有必要。课堂上老师说先就业后择业,有条件的再创业。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很实用。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都得面临选择,创业难免风险,就业难免坎坷。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群学生,说真的,我们确实比国外的一些大学生要差,也许学习成绩可以补补,但是像创新创业这样的课堂确实以前没有,有的也基本是自己个人兴趣爱好积累的,而且主要是这种意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缺少能力,很多时候是缺少那种环境,那种启蒙的环境可以自由的发展,自由的创新创造和有能力的创业。说实话,我觉得本应该更好。我们应该能,我们应该可以。当我们看到美国的那个比我们大几岁的大哥马克·扎克伯格,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据《福布斯》杂志保守估计,马克·扎克伯格拥有135亿美元身家,是2008年全球最年轻的单身巨富,也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敬佩,为什么别人可以,为什么中国缺少这样的人才,也许我们在这样的年龄都在大学里,都在大学里做着一些他们不做的事。但是他们,可以说有独特的资质令他们创新来创业,所以别人能成功,能成为榜样。

说到底还是一种精神和意识,这种思维是从小就得培养的。而我们大多都缺乏这种土壤的熏陶,创新与创业的脚步在中国虽然有但很少,可能未来的一段时间会有,这个我坚信。

在大学开展这门课程,很有必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毕竟成功的很少。人们总是看到成功者光鲜的一面,而忽略了创业过程的艰辛。创业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创业之前,一定要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准备充足,如果靠一腔热血一时冲动去创业,往往碰到困难就退却。而人生的道路有千百条,创业只是其中一条,每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而就业,就显得相对来说是大家的选择,风险小,稳定保险,起码能解决生活问题。

记得大一的时候认识个学长,他给我个网站。这里面有很多成功人的故事和经历,特别是《在路上》几乎陪伴我度过几个学期了。里面有本书《创业36条军规》,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是一系列创新的结果。

不要幻想模仿和抄袭能够成就伟大的公司,做企业就是两件事—创新和营销,只有创新才能创业。成功就是把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要追踪用户的需求,不要预设禁忌,不要顾忌别人的质疑,大胆去想,大胆去试,你失去的只是平淡和停滞。一旦创新成功,你获得的将是整个市场!

赶超领先者?所以,作为后来者,如果不打破常规,如果不创新,根本没有机会。

对于未来,我是想再努努力,先把自己的起点提高点,多认识一些人,积累一些经验,更多的选择是去就业,如果说那时候有好的机遇和条件,创业也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对于我的本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我的目标是进入一家大型的汽车的管理层。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也许很遥远,但未来谁知道呢,只要努力去做,没有什么不可能。我的人生准则是享受人生,没有不可能。创业对于我也许有点难度,主要是要有好的项目和主意。也许未来汽车会有改变,电能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会异军突起,这也是一种趋势,相信我现在就得着手准备这方面的资料,学习这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也许是曾经上过老师的《现代企业管理》,觉得老师的上课风格还是不错的,至少难以睡觉,而觉得在沈航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的同时去讲《创新与创业》,个人觉得很有必要。毕竟这样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而且这种大班的形式还可以接受。

些大型的创业比赛,基本都能拿到优异的成绩。这就说明我们本身的实力还是很强。但个人觉得就整体来说,就我自己都惭愧。因为这种创新与创业的精神、意识,这种平时可以养成的生活习惯我看到的不多,社团方面我也报了,但是基本报了活动就很少有活动,可能积极性不够。个人觉得有以下建议可以提:

1、建议多举办一些演讲、讲座,请一些成功企业家来激励指导大家;

5、建议学校给我们学生自己的空间,例如学生在大学里开店,在大学里搞点创业,但据我所知,学校对这方面好像不够支持,或者说我还没看到。总之,创新与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不是一时想或暂时想就可以的,这种需要平时的培养,也不是老师或学校能左右的,但至少,学校可以给我们更好的环境和氛围让我们去成长,去熏陶。

以上纯属个人拙见,有什么不妥还望老师指正。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八

: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社会认可度降低,其转型势在必行。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助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自身转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故而,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新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培育新型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整合复合型的教学资源以及建立弹性学制等方式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与提升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其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为人所诟病,而且已经陷入生源危机。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帮助其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

在高校学生中间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哈佛大学,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高校。1998年,清华大学联合北京、上海的5所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大赛的举办形式、竞赛内容基本上是照搬哈佛大学的模式。到199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科协等三家单位决定仿照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模式,由清华大学承办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由此,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常规化,此次大赛汇集了全国130所大学近600件作品,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挑战杯”赛事的常规化及日渐推广,高校中有关创新创业竞赛的辅导、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多。2002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效果,决定由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教育部鼓励这些试点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由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正式发展到创新创业教育,既实现了定期的竞赛到常规教育形式的过渡,也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教育形式,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师资问题。为此,2003年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第一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来自全国的近百所高校的250多名有创新创业教育经历的教师参加了培训,由此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正式启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相继举办了十多届师资培训班,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范围、课程设置方式、教育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10年开始,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各校的逐步建立,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创新路径、实施方法等逐渐成为高校及教师新的关注点。由此,2011年清华大学承担了这一新型师资培训内容,到目前已经为全国高校共培养了1300名教师。除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任务以外,2005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联与国际青年创业联盟合作,针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开展了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中国)培训项目,截至2014年,kab项目已为来自全国1100所大学近5000名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在全国160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kab创新创业俱乐部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吸引了30万人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编辑出版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师与学生用书各一套,帮助全国近800所大学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创业推广等体系。随着前述各个师资培训项目的推进,逐渐解决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各高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也在逐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逐渐完善,实现了从师资培训到学生培养的承接,逐步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仅凭现有的退、缺岗位难以完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通过创新来引领创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的基本途径。无疑,创新创业教育为此提供了突破口,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人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充分体现了其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也提升了其办学的社会认可度。

(一)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自身转型的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无视这样的发展方向。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日趋下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社会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创新创业意识也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瓶颈。这些瓶颈严重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不能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亦无法转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2]。具体而言: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从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继续追求学历教育,追求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第二,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导,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第三,在课程设置上,过细的专业分科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需求;第四,在教材选择上,普教化色彩浓厚,内容和知识陈旧,没有吸收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第五,在师资上,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理论研究者,缺乏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第六,在学制设置上,学年制在很多时候过于僵化,无法满足在职成人创业要求。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无法走出自身的发展困境,以至于很多成人高校已经深陷生源危机。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改革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专业设置,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将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功能转移到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按照成人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此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方式、内容上均具有一些特点,如教学内容力求精细、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等。这些优势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够充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之效果。具体而言: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术教育为主导,过于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显然有本末倒置的嫌疑,会降低其学生的学术创造力;而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可以较好地与这一培养目标相结合。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在职成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明确的,能够较好地做到在学习中保持针对性[3]。如此,在这些人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使其能够保持创业的主动性,并充分利用其社会关系,进而使得创业计划顺利开展,大大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第三,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成人群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愿望,成人高等教育为其提供的灵活学习方式能够解决其工学矛盾,从而能够充分保证其创业的实践时间。因此,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

(一)理念更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第一,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学生的意愿与个性正确评定学生适合的创业类型与模式。第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理想与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的意义与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创业成功的案例或是邀请这些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规划好其创业计划,减少学生创新创业的迷茫感,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第三,注重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是实用性的教育形式,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表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课程设置或实践指导,还需要对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困难,以及正确应对这些困难的方式方法。第四,强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教育。通过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使得每位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政策,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

(二)师资培育,建设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尽管我国高校中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较高,但真正创业成功的学生并不多,而成人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3.2%[4]。显然,这相较于普通高校,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这其中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社会因素不同之外,最关键就在于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有重要的关系,师资力量是否专业化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故此,成人高等教育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打造一批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具体而言:第一,推进校企合作,积极聘请企业人员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这些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或创新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其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较为丰富,将这些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或教训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第二,积极提升在职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当前,大部分成人高校的教师不但没有创新创业的经历,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也较为薄弱,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历指导,采取体验式的培训方式确保教师能够亲身体验到创新创业的具体运作,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亲自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而提升教师综合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在经费、项目、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跨学科的教育,对师资力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成人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积极的合作,充分利用合作机构的师资,为自身构建一个动态化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库,从而提升校际合作的优势。

(三)丰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

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均是有着工作经验的成人,其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设计创新创业过程,主动发现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问题、难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第二,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做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范围极为广泛,在人生经验、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正视并尊重这些差异,力求做好一对一的实践指导,发挥学生个性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作用[5]。第三,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当然,除了搭建平台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对学生开展的各类小型、微型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第四,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创新创业计划,将课堂理论讲授与实战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保持学生充分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运作。

(四)整合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社会转型对人才的复合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的要求,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改变以往的学科分科过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资源安排上,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综合性教育理念的传播。第二,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要构建立体式的课程资源体系。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构建跨学科的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在教材开发上,针对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开发立体式教材体系,将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资源教学包,而且将书本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结合,形成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五)改革学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创新创业实践时间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基本上是在职在岗人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改革学制,建立弹性化学制。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保证学习实践的伸缩性,学生能够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等[6]。显然,弹性学制是非常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要求,充分利用学分制,发展自身的个性,保证创新创业的时间。对于在职学生而言,可以按照工学矛盾解决的要求,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在理论学习之外,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对于非在职学生,弹性学制为其提供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充分保证其能够循序渐进地接触社会,在实践经验积累之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避免创新创业实践的速成,从而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九

创业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社会认可度降低,其转型势在必行。为此,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助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自身转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故而,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新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培育新型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整合复合型的教学资源以及建立弹性学制等方式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与提升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转型;融合;路径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其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为人所诟病,而且已经陷入生源危机。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帮助其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

在高校学生中间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哈佛大学,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高校。1998年,清华大学联合北京、上海的5所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大赛的举办形式、竞赛内容基本上是照搬哈佛大学的模式。到199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科协等三家单位决定仿照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模式,由清华大学承办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由此,将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常规化,此次大赛汇集了全国130所大学近600件作品,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挑战杯”赛事的常规化及日渐推广,高校中有关创新创业竞赛的辅导、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多。2002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效果,决定由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教育部鼓励这些试点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由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正式发展到创新创业教育,既实现了定期的竞赛到常规教育形式的过渡,也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教育形式,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师资问题。为此,2003年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第一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来自全国的近百所高校的250多名有创新创业教育经历的教师参加了培训,由此标志着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正式启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相继举办了十多届师资培训班,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范围、课程设置方式、教育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10年开始,随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各校的逐步建立,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创新路径、实施方法等逐渐成为高校及教师新的关注点。由此,2011年清华大学承担了这一新型师资培训内容,到目前已经为全国高校共培养了1300名教师。除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任务以外,2005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联与国际青年创业联盟合作,针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开展了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中国)培训项目,截至2014年,kab项目已为来自全国1100所大学近5000名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在全国160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kab创新创业俱乐部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吸引了30万人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编辑出版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师与学生用书各一套,帮助全国近800所大学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创业推广等体系。随着前述各个师资培训项目的推进,逐渐解决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各高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也在逐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逐渐完善,实现了从师资培训到学生培养的承接,逐步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仅凭现有的退、缺岗位难以完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通过创新来引领创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的基本途径。无疑,创新创业教育为此提供了突破口,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如此,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人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充分体现了其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也提升了其办学的社会认可度。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之间的关系

(一)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其自身转型的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无视这样的发展方向。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日趋下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社会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创新创业意识也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瓶颈。这些瓶颈严重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不能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亦无法转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2]。具体而言: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成人高等教育还没有从学历补偿教育中走出来,继续追求学历教育,追求办学规模与经济效益,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第二,在教学方式上,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导,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第三,在课程设置上,过细的专业分科无法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需求;第四,在教材选择上,普教化色彩浓厚,内容和知识陈旧,没有吸收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第五,在师资上,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理论研究者,缺乏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第六,在学制设置上,学年制在很多时候过于僵化,无法满足在职成人创业要求。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无法走出自身的发展困境,以至于很多成人高校已经深陷生源危机。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改革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专业设置,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将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功能转移到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按照成人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此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方式、内容上均具有一些特点,如教学内容力求精细、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等。这些优势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够充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之效果。具体而言: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学术教育为主导,过于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显然有本末倒置的嫌疑,会降低其学生的学术创造力;而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可以较好地与这一培养目标相结合。第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在职成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明确的,能够较好地做到在学习中保持针对性[3]。如此,在这些人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使其能够保持创业的主动性,并充分利用其社会关系,进而使得创业计划顺利开展,大大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第三,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成人群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愿望,成人高等教育为其提供的灵活学习方式能够解决其工学矛盾,从而能够充分保证其创业的实践时间。因此,从整体看,成人高等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优势,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理念更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第一,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学生的意愿与个性正确评定学生适合的创业类型与模式。第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理想与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的意义与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创业成功的案例或是邀请这些创业成功人士到校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规划好其创业计划,减少学生创新创业的迷茫感,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第三,注重创新创业的价值观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虽然是实用性的教育形式,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表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课程设置或实践指导,还需要对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困难,以及正确应对这些困难的方式方法。第四,强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教育。通过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使得每位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政策,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

(二)师资培育,建设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尽管我国高校中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较高,但真正创业成功的学生并不多,而成人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3.2%[4]。显然,这相较于普通高校,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这其中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社会因素不同之外,最关键就在于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有重要的关系,师资力量是否专业化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故此,成人高等教育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打造一批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具体而言:第一,推进校企合作,积极聘请企业人员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这些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或创新创业成功经验的人士,其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较为丰富,将这些创新创业的经验、意识或教训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第二,积极提升在职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当前,大部分成人高校的教师不但没有创新创业的经历,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也较为薄弱,对创新创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历指导,采取体验式的培训方式确保教师能够亲身体验到创新创业的具体运作,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亲自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而提升教师综合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在经费、项目、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三,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跨学科的教育,对师资力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成人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积极的合作,充分利用合作机构的师资,为自身构建一个动态化的、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库,从而提升校际合作的优势。

(三)丰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

第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均是有着工作经验的成人,其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设计创新创业过程,主动发现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问题、难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第二,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做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范围极为广泛,在人生经验、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正视并尊重这些差异,力求做好一对一的实践指导,发挥学生个性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作用[5]。第三,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当然,除了搭建平台之外,还需要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对学生开展的各类小型、微型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第四,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引导学生开展模拟创新创业计划,将课堂理论讲授与实战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保持学生充分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运作。

(四)整合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社会转型对人才的复合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的要求,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改变以往的学科分科过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资源安排上,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综合性教育理念的传播。第二,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要构建立体式的课程资源体系。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构建跨学科的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在教材开发上,针对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开发立体式教材体系,将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资源教学包,而且将书本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结合,形成一个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五)改革学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创新创业实践时间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基本上是在职在岗人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改革学制,建立弹性化学制。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保证学习实践的伸缩性,学生能够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半工半读或工学交替等[6]。显然,弹性学制是非常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在这种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要求,充分利用学分制,发展自身的个性,保证创新创业的时间。对于在职学生而言,可以按照工学矛盾解决的要求,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在理论学习之外,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对于非在职学生,弹性学制为其提供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充分保证其能够循序渐进地接触社会,在实践经验积累之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避免创新创业实践的速成,从而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

: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以赛促学;搭建实践平台”。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分高校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学工部、招生就业部的工作,是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而把教学工作排除在外,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多为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等赛事,或者创办创业园或创新工作室,来指导学生自主创办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商务活动。但是这些教育实践往往只有少数精英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这种少数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普及,抛开课程教学工作来谈创新创业,最终造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核心基础知识和结构在不断更新,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例如,办公软件office的新版本已经到了2013,而有的高校《计算机基础》中讲述的还是office2003。学生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的是新版本的软件,而实验室的电脑上还在运行旧版本,课程教学也是以旧版本为准,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引进困难等问题。年轻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急于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外聘教师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其中还有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但是外聘教师只会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对创新教学不感兴趣。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教师讲授演示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系统完整的传授知识,但是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让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实验课让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项目单调、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论哪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实验指导书,相同的教学进度,这种安排与后续的专业课衔接不紧密,一方面内容的单调枯燥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容易滋生倦怠情绪,部分学生实验课上拷贝他人实验结果,实验课往往变成打游戏、上网聊天等的自由活动时间。

目前的`考核方式多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而且期末成绩占有大部分的分值。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验课上提交的作业,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只需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步骤操作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而且有些学生直接拷贝他人的实验结果,也能得到平时成绩。这样平时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期末考试的方式在不断的改革,从最初的纸质版考试到现在的上机实验考试,但无论是哪一种期末考试方式,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放实验、项目开发训练、课外研讨等形式,增加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投入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间,这样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在项目开发训练中,由教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选题范畴,由学生自主选题,通过课程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解决方法并实现。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选题、设计、实现、形成报告、答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研优势,结合“导师制”的科学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项目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依托,将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学科前沿介绍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多数认为不是专业课,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从而放低要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兴趣不高,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源头。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和历练,不仅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开放创新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网络设备,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大赛提供准备场所,并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大学生计算机服务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将学校的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外包,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设备维护、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增加综合设计类的实验项目,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来,让学生具备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58—160。

[3]段雪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1):68—69。

[4]韦国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5):41—44。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一

对于创新创业,大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摘要: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以赛促学;搭建实践平台”。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氛围不浓。

部分高校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学工部、招生就业部的工作,是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而把教学工作排除在外,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多为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等赛事,或者创办创业园或创新工作室,来指导学生自主创办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商务活动。但是这些教育实践往往只有少数精英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这种少数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普及,抛开课程教学工作来谈创新创业,最终造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二)课程内容有待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核心基础知识和结构在不断更新,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例如,办公软件office的新版本已经到了2013,而有的高校《计算机基础》中讲述的还是office2003。学生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的是新版本的软件,而实验室的电脑上还在运行旧版本,课程教学也是以旧版本为准,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引进困难等问题。年轻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急于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外聘教师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其中还有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但是外聘教师只会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对创新教学不感兴趣。

(四)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教师讲授演示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系统完整的传授知识,但是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让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实验课让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项目单调、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论哪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实验指导书,相同的教学进度,这种安排与后续的专业课衔接不紧密,一方面内容的单调枯燥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容易滋生倦怠情绪,部分学生实验课上拷贝他人实验结果,实验课往往变成打游戏、上网聊天等的自由活动时间。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的考核方式多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而且期末成绩占有大部分的分值。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验课上提交的作业,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只需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步骤操作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而且有些学生直接拷贝他人的实验结果,也能得到平时成绩。这样平时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期末考试的方式在不断的改革,从最初的纸质版考试到现在的上机实验考试,但无论是哪一种期末考试方式,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一)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放实验、项目开发训练、课外研讨等形式,增加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投入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间,这样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在项目开发训练中,由教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选题范畴,由学生自主选题,通过课程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解决方法并实现。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选题、设计、实现、形成报告、答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

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研优势,结合“导师制”的科学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项目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依托,将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学科前沿介绍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三)“以赛促学”的推动模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多数认为不是专业课,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从而放低要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兴趣不高,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源头。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和历练,不仅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四)搭建实践平台。

开放创新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网络设备,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大赛提供准备场所,并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大学生计算机服务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将学校的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外包,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设备维护、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增加综合设计类的实验项目,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来,让学生具备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58—160。

[3]段雪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1):68—69。

[4]韦国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5):41—44。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二

摘要:大学生想创业的人多,参与的人少,成功率更低。很多人的迷茫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掌控未来的企业,其中主要原因是大学创业教育实践应用环节教育的缺失,在初创企业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重点需要把握。本人把自己的研究认识呈现给大家,希望能推动大学的创业教育的实用性,进一步有效推动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引言

近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大约在700万左右,每年创业的大学生占整个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而创业的成功率则更低,有媒体报道成功率在1%-4%左右。现实是,更多许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整天徘徊在浩如烟海的资讯中,面对成千上万的创业资讯不知该如何入手,不知该如何有效决策。只知道看一些别人的成功案例、失败上当受骗教训。表面上看好象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经验,事实上还是不得要领。

大学生创业的突破,应当是通过创业教育来完成。遗憾的是,当前的创业教育虽然有,但远远不够,而且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够,实际功效有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对河南14所高校360名创业大学生案例的调查中,5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实用性。目前大学的创业教育,多数往往还停留在观念的教育上,而对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技能训练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空白。对初创企业的不同阶段如何掌控,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和呈献给学生的。本人将对初创企业不同阶段的掌控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

一、创业准备期

创业准备期,准备要充分。这一阶段是创业的关键,也就是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到了商场上创业,才能稳扎稳打,目标明确,步伐稳健。

首先,创业前要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考虑成熟再行动。除了要足够的资源准备外,心理准备最重要。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反复斟酌,好好思考。

1、我为什么要创业?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愿意承担风险吗?过去的利益是否舍得放弃?

4、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度过创业期的消耗,估计通过多长时间走过创业瓶颈阶段,自己有多长时间的`准备。

5、创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不要只想到乐观的一方面,对风险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一碰到现实状况与想象不一样,一下会造成信心动摇。

回答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创业不迟。很多创业者的失败,都是与创业前心理准备不够,匆匆忙忙进行创业,最后失败得一塌糊涂,假如准备不足,条件不具备,晚一点创业也不迟。

二、创业初始期

创业初始期,要先熟悉业务,再创建自己的企业,并保证企业有一定的利润。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创业方向,再决定创业。这一阶段是创业的起点,它不仅关系到你的企业能否获利,还关系到你的创业能否成功,你的企业能否发展下去。因此,选择创业项目尤为重要。假如,选择了某一个行业,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该行业的经验,收集相关的资讯,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虑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也就用不着自己创业时交学费,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赢利模式都有了,再创业,距离成功就更近了。这一阶段要努力做到收支平衡,逐渐产生利润,不要着急迅速赚钱。这一阶段要经历企划期,创建期、生存期、奋斗期。

1、企划期为自己已经想好的创业做详细的计划,注意一切要自己亲历亲为。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搞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都是什么。

2、创建期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创建期时间越短越好,花钱越少越好!效法产业中最佳的竞争者,一面学习一面持续吸收寻找更好的学习对象。不断试着跳出框架思考事情,即不要照单全收传统的观念,应尝试从新角度思考,让自己在稳妥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3、生存期企业已经启动,维持生存是很重要的,想办法使企业生存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赢利和发展的可能。仔细控制成本,切勿铺张浪费,凡事节俭,做任何事合理就好,尽量压低营运成本。

4、奋斗期扎实的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吸引更多注意力。运用各种行销手段,利用口碑广为宣传,迅速打开知名度。让自己随时准备对着客户说话,设法让客户知道你们做了哪些与众不同有利于客户的创新。

三、创业发展期

让企业发展到一个利润稳定的水平,并永续经营下去。这一阶段属于维护发展阶段,努力收回创业成本,创业是否成功在这一步很关键,它需要你每时每刻都注意着它,同时,在这过程中,作为创业者,则更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企业的理念、发展路径以及经营模式等。这一阶段包括:调整期、巩固期、发展期。

2、巩固期加强调整期成果的阶段,为发展做准备!这时你应该做教练,不要做球员,让每个球员都逐步到位!

3、发展期企业已经在一个稳中有升的利润水平上运行,你就可以轻松做老板了,但不是说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今天成功的经验,说不定明天就过时了,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以攻为守,让企业一直前进。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三

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个人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凭借创新思维和创业勇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学习创新创业基础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必修课。

第二段:创新创业基础的学习方法

学习创新创业基础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掌握市场状况,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其次,要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并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此外,要学会合作与协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最后,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段:创新创业基础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在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首先,创新是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要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并勇于尝试和学习。其次,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包括学习新知识、提升技术水平和培养创造力。此外,要做好准备和计划,充分考虑可行性和风险,准确判断市场需求。最后,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共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通过这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创新创业目标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四段:创新创业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无论是在学习创新创业基础还是在实践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首先,创新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其次,要善于发现机会,敏锐观察市场动向和需求变化。此外,要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最后,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通过积极应对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

第五段:创新创业带给我的收获和展望

通过学习创新创业基础,我不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了提升,还培养了一些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创新创业让我学会了解自我、挑战自我和拥抱变化。我学会了如何提炼创意和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创新创业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收获,比如在模拟创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实现个人梦想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结:学习创新创业基础是一条艰辛而有挑战性的道路,但也是一条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宝藏之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开拓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并在创新创业的征途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创新创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四

关键词:创业论文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能想方设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不断探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创业课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具有新思维,新方法,打破以往教学方式对学生和老师的束缚。为此,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提高《大学生创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如下探讨。

1角色扮演(又称为情景剧)教学法

创业过程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需要具备多种技能。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心理学中的角色扮演法引入到《大学生创业基础》课教学中,让学生亲自扮演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人物角色,使学生对工作的艰辛和创业的不易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也从而对创业所要面临的困难和艰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也对家长的艰辛有了更多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教学气氛热火朝天,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和建议,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

提高了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兴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大学生学到了创业知识和技能,为下一步创业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赞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访谈法

由于《大学生创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对创业概念有个更直观更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引入了个人访谈和群体访谈法。带领学生跟创业者直接面谈,学生可以直接向创业者提出他们希望了解到的在创业过程所需的各种知识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找项目?如何抓住创业机会?如何寻找创业启动资金?根据这些创业者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所必备的各种技能是什么?等等各种问题。在访谈过程中,学生可就有关各种创业问题向被访谈人提问。

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寻找那些正在创业或者已经成功的创业者进行访谈,也可以找那些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吸取他们失败的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将来创业的成功率,少走弯路,做好创业思想准备。要求学生在进行个人访谈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要提前设计好访谈问卷,设计访谈时所要提的各种问题。访谈结束后要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撰写出访谈录。这些方法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提高他们对创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是把实际经验引入课堂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案例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本质上是营建一种教育环境,而教师则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来说,学生从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这个角色而转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个主体,这种角色转变让学生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感觉全然不同,让他们新喜,自己成了课堂的主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从而获得了独立思考、辩证思维、与人相处、与人沟通、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的能力,而且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案例教学法具有三个最大的特点:其一是直观性。案例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它的使用可以形象直观地诠释教材理论,使之生动有趣又能说明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其二是典型性。案例的选择一般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对教材内容有较强的说服力。其三是系统性。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可以“一案到底”把教材内容融会贯通,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在创业机会的发现与筛选这一章,我就引入了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经验,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度。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法,学生分析案例的情绪很高涨,教学效果也令人极为满意。

4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或自由思考法

头脑风暴教学方法源自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特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代人把“头脑风暴”这一词用作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自由讨论的代名词,他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从毫无限制的自由联想中产生出新观念或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有超强的创新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而头脑风暴法就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能迅速产生极多想法的手段,因而在创业课教学中引入头脑风暴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创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老师先向所有学生阐明这种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和将要讨论的主题及目的,并设法营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第二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主持人和一个记录人,让其他学生大胆联想,自由发言,记录人需要记录下发言人的所有创意。第三步,将所有各组记录人记录下的所有创意进行分类、归纳、评价,形成总的设想表,把其中同学们认为最具代表性,最切实可行的创意进行再完善,最终作为创业问题的答案。在头脑风暴教学法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营造出一种融洽而和谐的气氛,宽松的环境可以保证同学们畅所欲言,毫无限制的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教学是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将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起来外,作为教师本人还应具有让学生信服的好品德、为人师表的言行及很好的亲和力,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全神贯注,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五

教学方式方法是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可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设问、独立思考、讨论等形式,进行启示和点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税收基础》的“税收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对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等违法行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形成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将根据偷税、漏税的额度采取不同的处罚力度。这时候,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不可以在掌握国家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合法地进行避税呢?”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敢于质疑,使学生能大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深化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引进了新的知识点,还锻炼了学生的求新能力。

二、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师生关系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是教学环境的集中反映,打破传统的操纵—依附式关系形式,实现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这样才能使师生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三、改进学生考核评价方法。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考试大多数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试只能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能适应一线生产服务的'需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考试内容上,不仅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更要有利于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重视知识的考核,又不忽略能力和素质。2.考试方式方面,应根据考核科目的特点,采用多样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口试或机考等,或同时采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综合考核。3.评分方式上,可采用百分制、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两级分制(合格、不合格)。要把有创见、有创意、有创新作为成绩评判的重要依据,以推动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学创新应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重视学生就业问题。根据形势的发展与用人单位的反馈,适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活学活用,真正成为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使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方共享创新性教学成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六

创新创业是当下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对创新创业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指导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领域,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在参加完本学期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后,我有了很多收获和体会,于是特地写下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见解。

第二段:课程内容

本学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概念与理论、创新创业环境与资源、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商业计划书撰写等。课程查漏补缺、对创业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讲授教材实用性强、时效性高。通过该课程,我了解到了创新创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了撰写商业计划书的技巧,增强了对创业风险的认识,这些都为我将来成为一名创业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学习收获

通过学习,在了解了创新创业领域后,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创新与创业的含义。创新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而是一种能力,一种与时俱进的进取心。创业是对能力的考验,是对企业家精神的追求。同时我明确了创业家特质与优势,将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家需要具备的精神:高度决策力、较强的自主判断能力、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精神和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诣如心。

第四段:创新创业对于个人的价值

在学习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同时,我也越加认识到了创新创业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创新创业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不仅提供给人们更好的服务和商品,更给予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体验到创业的感觉、拥有创业的机会与成就。创新创业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的激情,让我们拥有追求梦想的勇气,探寻成功的路向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第五段:结语

创新创业是全球资本市场、科技创新与商业经验积累的进程,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学习创新创业课程,我了解到了创新创业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我相信这门课程的收获,将对我未来的创业生涯和人生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

创新创业基础论文篇十七

本店以诚信为本,以情为桥梁,愿彼此获得更多的朋友、知识和财富。本店的经营宗旨是:付出一片真情,获得更多信任。精诚团结,客户至上。本店属于b2c商业模式,即表示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删除)

二.商品概述

本店主要经营亲情系列商品,主要有电子类、运动类、时尚类、卡通类,商品按不同的系列进行分类,为家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提供适合的商品。

三.市场分析

网店的建立,要有立足之地,市场分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重点以市场机会、环境、目标市场的选择及消费者购买行为和需求等进行分析。

四.竞争分析

网店的商品与同行相比,因存在各方面的因素,所以相互激烈竞争,主要从技术、商品价格分析竞争因素,然后制定竞争策略。

五.财务预测

主要对筹资投入、产品成本、费用核算,对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进行预测,产品销售量的分析。

六.营销组合策略

营销组合,即“4p”,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七.资金需求及筹措方法

网店的建立必有资金的需求和筹措,可以通过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等进行筹措。

八.团队概述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我们这个团队齐心协力,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我们的目标一致,关系融洽,具有责任感,共同努力做好合作的项目,团结共进,众志成诚,为广大的消费者服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8148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