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的结论(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14:24:21
音乐论文的结论(实用18篇)
时间:2023-11-07 14:24:21     小编:碧墨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制定明确的目标,确保总结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总结范文可以启发我们思考,提供不同的写作思路。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一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开始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20xx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作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大学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由此上升到一定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音乐鉴赏等课程,掀起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热潮。然而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中小学阶段普遍设有律动、音乐等课程,到了高职阶段相关课程的开设几乎为零。

因此,要构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文化,首先需要职业院校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将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教育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才能让音乐舞蹈走进课堂,让残疾学生吸取其中的养分,提高残疾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立足残疾学生类别、心理特点及所学专业,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面向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人群的教育需要,通过歌唱、欣赏、律动、舞蹈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生的残疾类别与心理特点等确定教学内容。比如听障生在中小学阶段大多学习过律动课程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可以开设“舞蹈鉴赏”课;根据盲生所学专业(如康复治疗、推拿)的特点,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把中国古典音乐融人到中医推拿中,课堂上从学生熟悉的古典音乐作品导入,将音乐欣赏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其对古典文化及中医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授课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音乐舞蹈类课程的教师应了解各类别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特殊的教育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如听觉缺陷导致听障生的动作不够灵敏、协调,缺乏节奏感,因此在听障生舞蹈训练中,除了节奏感训练,还应包括舞蹈姿态及情绪感觉的表达。教师应加大模仿训练、基本功练习以及舞蹈意识和气息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在情感。而盲生往往内心敏感、脆弱,遇到阻力时缺乏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教师可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校园文化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音乐在青年的道德观念和健全心理人格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教育就是以自然的、艺术的美感把音乐舞蹈教育渗透到残疾学生生活中去,引导残疾学生了解美、懂得美、珍爱美、爱真美。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舞蹈文化氛围,让残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1.利用校园广播向残疾学生传递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定期开设音乐欣赏等栏目,让残疾学生在茶余饭后听着广播学会欣赏美、发现美,通过音乐作品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为盲生和肢残学生开辟“我是歌手”栏目,让他们走进广播室,将美妙的歌声传遍整个校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排解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

2.利用宣传橱窗开设音乐舞蹈专栏,普及相关的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在专栏的内容方面,可选择残疾学生感兴趣、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比如有关残疾人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演出,身边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同学及其相关作品的介绍。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残疾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3.利用校园走廊悬挂一些音乐舞蹈名家的图片,尤其是一些跟残疾学生有着同样经历与背景的残疾人名家,更能引起残疾学生的共鸣,比如贝多芬、阿炳、邰丽华等,让这些名人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4.结合学生残疾类别的不同,定期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开设不同的音乐舞蹈类讲座,比如对聋生开设以视觉效果为主的舞蹈作品欣赏等相关讲座,对盲生则开设以听觉效果为主的音乐欣赏等相关讲座。

5.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活动,选择适合残疾学生欣赏的音乐舞蹈类节目,让残疾学生感受音乐舞蹈的特殊魅力,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愉悦身心、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舞蹈实践平台,让残疾学生在载歌载舞中获得技能。

1.利用我国传统节日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让残疾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舞蹈才能。音乐是一种极具渗透性的力量,对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渐进的、长远的。残疾学生在积极投入排演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自我磨练与自我实现。

2.利用学校各类文艺社团,为残疾学生创设在课余与同龄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比如定期的合唱社训练、舞蹈社排练,各类音乐、舞蹈沙龙等。在长期的熏陶中,音乐舞蹈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人到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和格调的同时,也促进了残疾大学生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利用各类校外联谊的机会,让残疾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普通大学校园,融人社会,与健全学生交流与分享音乐舞蹈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技能,同时也让健全人感受特殊的艺术,弘扬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残疾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成立残疾人艺术团,创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音乐舞蹈文化品牌。特殊教育院校中有音乐舞蹈才能的残疾学生很多,如聋生的模仿能力强、舞蹈表现力强,盲生音乐感受力强、听觉灵敏。成立校残疾人艺术团,不仅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文化。

(三)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才能让音乐舞蹈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适时调整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和方向。其次,完善各类制度,如《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学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等,规范校园文化中音乐舞蹈文化教育的有序发展,使得校园文化既能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同时也不失品位及艺术格调。第三,各部门通力合作,在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舞蹈教育实践形式,创造音乐舞蹈教育实践机会。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二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贵州省的苗族人口最多,有4299954人,占全国苗族人口将近一半(48.1%).苗族的历史十分悠远,多数研究者认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是可考的苗族最早的文化源头,也有学者认为苗族族源只能上溯到三苗.

苗族自古能歌善舞,苗乡素有“诗海歌洋”之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苗族音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苗族的隆重节日,有苗年、吃新节、芦笙节、姊妹节、四月八、六月六、牯脏节等等.任何节日苗族青年男女都积极参与,因为节日不仅仅是祭祀祖先、联系生产,这种节日聚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对歌的好机会、大舞台.节日时,人们几乎都可看到苗族青年男女成双结队唱情歌、谈情说爱的情景.苗族自古就有“歌场定终身”的习俗,即青年男女以歌言情,以歌择偶.《夜郎史传》的《夜郎君法规》第九条规定:“四方的民众,所有的臣民,男女婚姻事,不准硬逼,男女相慕爱,歌唱定终身.”在苗族,许多村寨都辟有专供青年对唱情歌的场地,即游方场,游方歌是苗族情歌的专称.

二、游方。

由于贵州苗族多聚族而居,同寨同姓,苗族有同姓同宗不婚的习俗,严禁在寨内求偶.因此未婚男青年,唱着游方歌,到邻寨或更远的地方寻偶,也就是俗称的“游方”,苗语的游即串,方即通婚的寨子.游方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进行,地点多在专为青年男女交际而设的“游方坪”(位于寨子附近的空地,有的设在山坡,又叫“游方坡”).由于各地文化习惯的差异,产生各种不同的称谓和方式,湘西和贵州松桃一带叫“野外情歌”,黔中南一带叫“坐花坡”,贵州榕江、从江和广西大苗山一带叫“坐姑娘”,贵州西北部地区叫“走月亮”,还有的地方叫“情歌”或“玩表”与“采花”.

历史上有关于苗族游方的记载,如《苗俗纪文》:“男子壮而无室者,”“悉登山四望,吹树叶作呦呦声,未字之女群从之.”《永绥厅志·苗恫篇》记载: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男女邀约于野,以歌传意,父兄知而不禁”.《黄平州志》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吹笙间以山歌,木叶两相色引于深沟密菁,促膝私语,谓之“摇阿妹”,又谓“摇马郎”.“揺阿妹”、“揺马郎”即游方.

三、游方歌的内容。

游方以对歌贯穿始终,一对青年男女从认识到结合,一般要经过集体对唱和单独接触的两个阶段.从素不相识到相互熟悉,渐至情深,都是通过对歌形成的.这种歌的顺序一般为见面歌、青春歌、赞美歌、求爱歌、相爱歌、分别歌.后生们先唱《邀妹歌》;应邀前来的姑娘们则以询问后生的来意、住址、姓名起头,回唱《见面歌》;然后是男赞女谦的《赞美歌》;接下来双方便开始唱《初相会》、《热恋歌》等,进入实质性的情歌对唱.对歌经常是通宵达旦,直到“阵阵鸡叫催别离”才依依惜别.

1.初会歌:包括问答歌、见面歌、约会歌等.这是青年男女初次相会时所唱的歌.由于歌唱者双方都还陌生,歌词一般比较委婉,饶有风趣,显出了那种曲折、羞怯的思想感情.

2.赞美歌:是青年男女双方在品貌和性格方面产生好感而互相赞美的歌.如赞美对方长得美丽或英俊,唱歌唱得好,聪明灵巧等.如《你的歌声映进我心窝》、《你的衣服映在我眼里》.

3.求爱歌:男女双方在互相爱慕,心心相印,即将成对时唱的的歌.如《两人唱到月亮落》.

4.盟誓歌:到双方情谊更深的时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心中深情,难以言表,于是就要唱盟誓歌,以表心迹.如《两心相结,万年不离》.

5.送别歌:送别歌是歌唱男女聚会又分离时依依不舍之情的歌.这类歌情深意切,柔肠百转,催人泪下.如《清清的河水流走了》、《你的情意留在我心里》.

四、游方歌的音乐特点。

1.曲式结构。

游方歌中,比较简单的是一段体曲式,即一句乐曲作无限反复,只在结束时才加上一至二小节用衬词唱的尾声收尾的曲式.如下例《晚上想的多》:

2.曲调特点。

游方歌的曲调低回婉转,深情动人,其音乐风格与本地区的飞歌有密切联系.尤其唱法上独具特点.在多数地区男女都用假声的细声唱法.演唱时音量由弱到强,歌词语调、声腔因以感情的需要会发生的一些变化,从而引起音律的浮动以及细微的装饰、连续的下滑音等等,形成了游方歌的特有的风格.

3.织体结构。

游方歌,大部分都是单声部的男女对唱形式,近年来在黔西北的纳雍、大方、黔西、织金,黔西南的普定和黔东南的台江都发现有多声重唱形式.这种多声形式一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男声或女声演唱的单声部分,即引子;第二部分是男女重唱部分,一般是由男女声起声不同步、自由模仿或是节奏对比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衬腔式的多声形态.如下例:

参考文献:

[1]李惟白.苗族音乐[m].贵阳: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李黔滨,杨庭顺,唐文元.贵州民族民俗概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xx.

[3]兰水.苗族“游方”歌选[j].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57.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三

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讲授地理、民俗等其他知识点时,总有学生怀着质疑的目光问“这是音乐课的内容吗?”好像脱离了音乐本体,脱离了和声曲式的音乐,那还是音乐吗?从世界音乐的许多教材和专著上都或多或少有关于自然环境、历史渊源的章节,然而对其与音乐的关系、渊源的讲解并不多见,其实每一个事物之间的关联都是一张网,互相制约与影响,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我建议应加强对以下几个知识点的讲授:

一、加强对自然地理、生存环境的了解。

有关世界音乐的绝大多数专著、教材中,自然、地理知识总是没由来地独成一章,与后面的民族音乐的章节略显脱节。然而事实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审美等,甚至是绘画、音乐等。尤其是在各民族传统的乐器中,常常可以看到其材质、音响效果与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结构的密切关系。例如:在东南亚等气候湿润的适合竹子生长的环境中,当地人民往往就地取材,利用竹子制作出大量的生活用品,甚至是乐器,如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摇奏和击奏乐器——安格隆。所以,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除了对音乐本体的介绍之外,我们还应介绍当地自然环境对人们性格的塑造,对文化的形成,以及对音乐种类产生的影响,甚至是对音乐审美追求的影响。自然环境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这样既脱离了世界音乐教学的主旨,学生也不容易在这个部分找到认同感,所以此章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其他音乐学科所匮乏的一面,将整个文化连接起来,让学生对文化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学生的世界音乐学习。

二、加强对建筑史、美术史的了解。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认识到美术、建筑等艺术文化对音乐的影响。音乐的风格往往不是跳脱于当地的美术、建筑等艺术特征,而是相互影响,如我们所熟知的巴洛克音乐,“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指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风格盛行后,被人称之为巴洛克时期,而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巴洛克”一词最早用于建筑艺术中,批评建筑师把更适用于金盒子和餐具等小物品的装饰用到大型的建筑装饰中。建筑风格特点是规模宏大,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和大量精细甚至奢侈的装饰。巴洛克风格不仅影响了美术而且还影响很多其他的艺术领域,音乐大致承袭了同时期其他的艺术风格,也富有华丽、装饰、壮观等倾向。是来自于建筑,建筑中的雕刻等绘画又常常有乐器的身影,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作为一名引路人,带领学生去探索这条未知的且充满情趣的道路,而不是像导游一样,带着学生走马观花,掠光浮影。世界音乐与各类艺术的丰富内容,应该被进一步地探索发现。

三、加强对历史、战争的了解。

为什么对于学音乐的同学,历史、战争等相关知识也应该有所了解呢,我认为,只有对此民族的前世今生有所认知,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他的音乐呈现如此的样子。比如北美音乐中的爵士、蓝调,拉丁美洲的雷鬼音乐等,随着流行音乐的大兴旗鼓而被全世界的年轻人推崇,事实上,这些音乐的来源都离不开被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的非洲黑人,例如:蓝调(blues)就是由美国黑人创造逐渐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美国黑人的先人都是从非洲贩来的黑奴,从登上美洲大陆伊始,就一直用血和泪书写着黑人的苦难史,直到现在,黑人的饱受歧视、贫苦不堪的命运依然没有结束,一直以来,他们用歌声来倾诉心灵的创伤,听来非常忧愁哀怨,与英语中“blues”(蓝色)一词所带来的“忧郁”情感基调相符合。这样的历史是许多同学没有学习或了解到的内容,增加这个部分的了解后,才能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意义,体会不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才能加深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四、加强对礼仪、风俗的了解。

各国的不同礼仪风俗除了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影响了对音乐、乐器的产生和使用。一如在东南亚的代表性音乐形式“甘美兰”,单看乐器种类不算丰富,材质也大多是铜质、竹质的打击乐,但其在东南亚最初的使用场合多用于宗教仪式和各种庆典,如巴厘岛的甘美兰乐队常用来作为进场曲和散场曲使用,乐曲亦被视为神圣的,能够赶走邪灵,所以这些乐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有神明附着在此,人们不可跨越乐器,如果不尊重乐器,也就意味着对神灵的亵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对东南亚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礼仪规范的了解,理解音乐本体之外,也需要让学生明白这种音乐类型的文化背景。才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与音乐。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王洲编著.世界民族音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四

每样东西都有不同的优点。每一件事都令人陶醉。音乐,让我陶醉,问我为什么?正因为音乐有它独特的魅力,使我陶醉,使我坚强和勇敢,这使人做白日梦,就像美丽的月光,音乐使我。

当我和同学吵架,互相吵架的时候,我陶醉在那首美丽的歌谣“友谊地久天长”中。音乐有一种力量促使我与朋友相处融洽,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每当我想念它,担心它,“担心”这首歌也会在我的耳朵里响。我喝醉了,我的眼泪会掉下来。这首歌里的每一个字都让我感触很深。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每当我委屈,难过。当我悲伤的时候,“夜晚当星星哭泣”这首歌不断地在我的耳朵里回响。我将仰望群星,告诉自己不要再哭泣,要向群星学习,努力闪耀,不要悲伤。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听到“放开自己”这首歌,我也会学会放开自己,努力冲刺,战胜困难,勇敢前行。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五

摘要:社会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音乐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其学习热情的不断高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社会音乐教育的分散化、个性化等特点,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和引导,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及其辅助系统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根据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切实有效地发展社会音乐文化教育产业,对促进全民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音乐教育;文化产业;音乐教育培训。

一、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向上,全民素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音乐教育在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同的同时,其机构在普及音乐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本世纪以来,河北省提出了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型的要求。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促进提高全民素质水平。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产业发展主要由政府机构和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两个层面构成,群众文化艺术馆、少年宫、妇女儿童和老年活动中心都是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的公益培训机构并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音乐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朝阳行业近几年一直高速发展,尤其是琴行作为社会音乐教育资源的一种发展迅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作用。据相关部门统计,仅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区由政府部门开展的有培训资质的音乐培训机构以及大大小小的社会培训机构就有几百家,加上石家庄周边县市能够达到一千多家,全省十一个地市的培训机构能达到上万家。而由于行业快速发展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矛盾,导致目前社会音乐教育产业的现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音乐教育发展追求功利性。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比,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着开放性、自发性、功利性等特点,总体上不存在具体的限制和约束,其发展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改变,而接受教育的个体或群体也多以自发的方式参与其中,在实现了教育功能之外还会产生其他功利行为和结果。高考的指挥棒音乐仍在弱势地位,只是用于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客观上造成了“音乐可有可无”的事实,少数音乐特长生也基本上抱着“加分”的功利思想学习音乐,难以起到音乐教育的真正作用。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从根本上缺少教育理念的支持,所遵循的是社会市场运行规律,教育本身的质量、规律被市场的经济规律所取代,音乐考级现象便是如此。河北省音乐考级现象普遍,主办业余音乐考级的经济效益可观,多家单位机构争办,致使考级水平有所折扣。学生家长让孩子学习社会音乐教育的目的不纯,认为考级可以证明孩子的实力,成为炫耀的资本,从而失去了其本身学习的意义。

2.缺乏师资保障。社会音乐教育行业中缺乏本行业内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导致社会音乐教师的素质无法得到保障,整个社会音乐教育行业没有统一的聘用标准,使音乐教师的选择和录用成为了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个人行为,造成了社会音乐教育师资良莠不齐的局面。社会音乐教育的教师团队应该由专业音乐人才构成,据调查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大概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高校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社会音乐团体的演员,音乐专业在校本科生(因授课能力要求各音乐教育机构多招收三年级以上学生)、研究生,学习音乐的爱好者等等,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经验良莠不齐。因此当出现教学问题的时候,学员对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产生不满,甚至对音乐教育机构也产生质疑。

3.社会音乐教育的对象比例失衡。社会音乐教育面对全民、全年龄段的终身性教育,是基于学生兴趣或某种明确目的的自由选择的教育,也是形式具有较大灵活性、内容比较丰富多样化的教育,更注重实践过程,教学过程没有过多的强制性,具有短期、速成的特点。但由于市场化的催动,针对于学生的市场远远大于成人音乐教育,一些想要寻求专业音乐培训的成年人也因社会音乐教学机构课程设置年龄针对性较强而不得不放弃。据石家庄教育部门数据统计,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有社会大大小小培训机构603家,从事音乐培训的机构将近300多家,但是专门从事关于成人培训的微乎其微,从而导致市场中几乎是儿童、中小学生,要是培训也只是搭车培训,成年人在培训中所占比例数目最小。

4.市场秩序,经营方式存在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音乐文化生活的水平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明显改善而不断的提高,现如今人们对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追求的同时,也越来越需要音乐伴随。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已经不再满足于唱唱卡拉ok,而是有了更高的诉求。社会上各类“教唱歌”音乐培训机构的纷纷建立,中等收入阶层的不断扩大,高雅音乐消费群体随之增加的同时,音乐生活也出现了严重的泛娱乐化倾向。当然,造成“泛娱乐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人们音乐审美趣味和鉴赏水平的低下不能不说是“泛娱乐化”能够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像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的那样“低俗的艺术趣味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疾病。它将人的心灵禁锢起来,使之无法接触经典作品及其赋予生命的‘营养’。没有了‘营养’,精神就会萎缩或者阻碍发育,整个性格就会打上怪异的烙印”。近几年有人抓住我省成人音乐教育稀缺的市场契机办起了针对成人的音乐培训机构,具有专业师资,且能力强,本来可以填补整个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年龄断层的空白,但终因缺少规范的企业管理、政府引导和支持,致使企业经营不当而倒闭。

5.社会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不完整。目前以音乐考级为例,这项业余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吸引了上百万的儿童、家长、老师,但目的性各不相同,有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有的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有的为了考学加分,有的是盲目跟从等等。功利性如社会升学或择校压力会导致社会音乐教育中考级现象的攀升;社会就业压力有可能会导致社会音乐教育严重失衡;再如媒体打造的高收入明星,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的成长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些说明社会音乐教育与整个社会动态的趋势和人们对社会音乐教育现象所持有的某种心理倾向性直接相关,与人们对教育发展的观念和基本事实的判断有关。因此社会群体对社会音乐评价体系的判断是缺乏理性认识的。

三、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音乐教育,规范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拓宽社会音乐教育普及层面,笔者提出几点促进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建议。

社会音乐教育的社区化发展。社区是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阵地,社区音乐教育要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走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既要靠政府的支持也要靠社会力量积极筹办,无论从教育还是音乐活动都是提高和推动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由于人群结构复杂,加之群众歌咏运动的传统性,大多形式都是以合唱歌咏活动为主,面对青少年儿童、中青年群体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推进。一些现有的社区音乐教育可由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介入,提供专业的师资,并可增设器乐、舞蹈等技能培训课程,同时可进行音乐欣赏、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普及音乐教育的同时,也会吸引有专业学习意向的学员到该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提高,既达到了普及的目的又能够对机构本身做宣传推广,达到吸引学员提高效益的目的。对于解决老龄社会问题、家长只陪孩子进行社会音乐教育培训的现象、残障人士以及边缘人群等弱势群体受教育平等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加强高校与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我省社会音乐教育健康发展,需要有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为指导,需要规范科学的组织管理为依托,而高校积极进行教学转型能够输送既有音乐专业技能又熟知市场管理与运作的专业音乐管理人才,因此加强高校与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是今后促进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应结合当前国家就业趋势,本着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音乐教育这个朝阳产业为拓宽就业面的一个方向,对学校进行教学转型改革。社会音乐教育产业发展中需要符合社会音乐教育水平并以此为职业的专业人才,高校可针对该市场要求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并积极与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建立起实践实习基地,高校为社会音乐教育服务,社会音乐教育助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互利共赢。

3.规范社会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社会音乐教育在教育场所、教材使用、师资配备等方面相对灵活。教育场所多样,教材大多使用考级要求教材,教师配备从名家大师、演职人员再到兼职教师、音乐系高等专业学生等等。以政府行政管理者、专业音乐教育者与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为主体,根据国家提高全民素质的相关政策,遵循音乐教育规律,结合市场现状,共同研发针对社会音乐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的教学体系。尽量挖掘其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内涵。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不具备对整体社会音乐教育从业教师统一培训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对社会音乐教育的从教资格认证有所规范。以教育厅为主办单位,某高校为承办单位,进行社会音乐教育教师资格培训,让大学成为社教的指导中心、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和研究中心。

4.利用互联网打造行业知名品牌。信息时代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来推动我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已成为一种必要的方式。中国社区音乐教育网站已建立开通,并推出一系列优秀栏目,为全国社区音乐教育构建了广阔的平台。针对我省的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应整合资源,共同建立起一个针对社会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推出社会音乐展演展播活动,音乐普及网络课程,各大社会音乐赛事组织活动等等,大大活跃社会音乐教育氛围,对音乐普及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

5.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力度。社会音乐教育要获得纵深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投入。新时期加大政府支持及投入的力度,对于社会音乐教育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政策制定、财政拨款、激励措施以及后续安置等方面应有明确导向。对以上几点建议中提到的部分,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可有所倾向,鼓励社会音乐教育社区化,在资金方面可适当给予补贴;教育部门可经过竞争选拔,选择出最有能力与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合作的高校,进行师资培训;政府主导,集合权威专业音乐教育者与业内人士,根据国内外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社会音乐教育产业发展的体系;整合资源,鼓励搭建社会音乐普及的网络平台。总之,以社会音乐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民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进步,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健全完善社会音乐教育的体系与机制,全面推进我省社会音乐教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入终身教育的进程,提升我省综合实力,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2]郝孟荣.谈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j].山东社会科学,20xx,09:69.

[3]王起帆.河北省石家庄社会音乐教育研究——以秦川琴行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20xx硕士学位论文:6.

[4]陈颖.试论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之存在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xx,02:133.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六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阶段,对于幼师来说不仅仅需要学会如何教育幼儿,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其中音乐内容的学习就非常重要,所以幼师院校对于这一教学理论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改革,只有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幼师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够具有更高的素质,也能够把更多的艺术、知识、品德传授给幼儿,因此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不容忽视。

关键词: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改革。

现阶段,对于幼师的教育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其中不仅仅是幼儿的培养方式以及德育教育,还包括艺术教育的内容,其中音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学改革不容忽视。音乐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三点内容,这三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幼师音乐理论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幼师院校中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一、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

现阶段,师范院校中对于幼师教育额改革,不仅仅需要关系到教学手法,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幼师师范校园中的音乐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音乐基础课的理论内容,有基本的阅历,还有视唱、练耳等;第二部分就是技术理论课程,和声、作曲等;第三个部分就是历史理论课,主要就是音乐的艺术概括,以及中外音乐历史等内容[1]。对于幼师的教育来说,音乐本身就是听觉上的一个艺术,所以什么音乐理论的学习都无法离开实际的音响。所以还需要在感受实际的音响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音乐中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幼师的教育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内容,所以在音乐理论的教学中也开始增加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也知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师为了把理论知识更好的使用,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日常技能的训练,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能力,这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音乐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师范校园对于幼师的教育过程中,想要保证幼师能够接收到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幼师的学习情况,促进其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随着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所包括的有幼师的教育,同时也有幼师对幼儿的教育,但是单单在这样的关系下观察,就已经能够看出,只有保证幼师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向幼儿传递知识,幼儿的各方面素养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2]。在师范校园中,对于幼师的培养属于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幼师还需要具有更加广博的音乐基础,主要就是只有保证幼师的扎实功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能够在后期被幼儿教育行业所需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还需要把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国外研究所结合,并且结合现实的知识内容,保证音乐理论课程在学习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更加良好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保证幼师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能够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引进现代教育的理论。

现阶段学生是社会中各个信息加工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主动构建人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内容,能够在学生欣赏和演奏音乐的阶段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得出最终结果,把教学理论内容进行同化和迁移[3]。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内容的不断加入,老师在对于师范院校幼师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够仅仅使用教材的内容,还需要把知识进行多范围的拓展,所以老师还需要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把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媒体方式的教学,把教材的内容总结和归纳最终做成ppt,这样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的理论内容,幼师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以此良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四、加强音乐理论和其他教学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提出,同时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也逐渐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所以能够看出,这两点内容的结合,导致现阶段幼师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出现众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改革,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培养出与基本国情相符的幼师人才。同时针对音乐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老师还需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和结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多种教育,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之下达到多学科内容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音乐理论知识和其他教学的联系,对于师范院校的幼师,音乐理论课程培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探讨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果,目前来看,很多幼师在学习的阶段觉得音乐理论课程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也完全不会和幼儿讲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师范院校放弃这一内容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能够看出,对幼师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工作作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2]刘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经营管理者,20xx,18:405.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七

听着曲子《星空的旋律》,竟情不自禁地打起节拍来,优美的旋律、缓慢的节拍,体现了一种宁静的气氛。沉迷于网络的我,不由自主的按下“文件”中的.“另存为”,急切地想把它下载到3、5软盘(a:)中。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吗?

小时候,听过不少世界名曲,年幼的我,竟也听得如痴如醉,慢慢地爱上了听名曲。

能够使我静下心来的,也只有音乐了……。

不久前,又听到了一首《美少女战士》插曲,喜上眉梢,忙提着录音机把它录了下来,结果曲子到是录下来了,录音机却因为我的错误操作“报废”了,弄得我被父母一顿臭骂。

“录音机事件”闹得满城风风雨雨,爸妈索性把我录下来的东西统统送人,气得我一连三天脸上都是阴天。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八

我是个热爱音乐的人,喜欢音符索绕身边的美妙感觉。我会为了一首想听却总是听不到的歌而怅然若失,会为了一张cd上的一首曲子跑遍城市所有的cd店,会为了自己喜欢的歌手的声音而激动得忘乎所以……音乐的魅力是无法估量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几乎让全世界成为它的俘虏,成为它永远忠实的fans。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历史,也是时代特征的体现。上个时代的校园民谣是当时音乐的`主宰,叫得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高晓松。高晓松的歌词是一条青春的河,轻而易举地将人浸润。老狼《同桌的你》听上去很是舒服,也很惬意,不知寄托了多少人青春时代的甜蜜梦想。

以前,音乐人在众人眼中必须是全能的,会作词、作曲和演唱。现在的音乐将过去颠覆,开创了我们特有的音乐新时代。我想首席代表必是jay——周杰伦,昨日双截棍舞得很漂亮的无名小卒,今日声名鹊起的实力歌手,明日万众瞩目的天皇巨星。他的迅速走红并未带来太多惊叹的目光,似乎在意料之中,他的专辑销量一直居高不下。有人批评说他咬字不清,我认为这也正是他的独特出众之处。他的大多数歌都是自己作曲的,一种modern的曲风,糅合了一种蒙眬感,让意韵与心境得以含蓄却又淋漓尽致的呈现,让曲韵的表现力和张力及其鉴赏性得到极致发挥。或是躁动不羁,或是温婉缠绵,百变风格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音乐的突出特点——张扬个性。周杰伦应该算是当今流行歌手中很成功的一位了。我做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人以为jay的作曲及演唱方法是非常成功的,极少数持否定意见的人也只是不喜欢他曲子的风格和类型而已,可见周杰伦的音乐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唯一遗憾的事是jay不会作词,不过会不会作词在当前似乎关系不大,很多歌手是连曲也不会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严格地将音乐人和歌手区别开来的原因。jay的歌被广为传唱理所应当,但我建议大家不要一味地模仿。jay对于他的字音清晰问题可以处理得很好,如果大家盲目模仿,一旦丧失了原来良好的发音能力,可就要抱憾终身了!

说完了周杰伦,我不知道该谈谁了,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娱乐圈里,想找到一位时代的代言人,也着实不是易事。每个人心中皆有杆秤,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对时代音乐的认识,所有的都要留给你们自己来细细品味。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九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在学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音乐教学要创设与乐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综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创作、演唱、演奏最终是为了听。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项音乐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欣赏来进行的。

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这并不能抹煞本民族文化的灿烂成就,相反,我国民族文化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而且应当被我们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的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中华民族具有丰富多彩、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的歌唱等活动中只能接触到其中的一少部分,音乐欣赏则可以让学生熟悉、了解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在这个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应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欣赏中国著名的古典音乐《阳关三叠》、《渔舟唱晚》、《梅花三弄》时,我们采用情感导入、情境创设、艺术综合三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2]可见,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教师应有立足于学生情感、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有浓厚兴趣,课本上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瞬息万变的精神需求,既然我们无法阻挡流行音乐对校园音乐领域的侵入,何不顺水推舟,用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并教会学生选择健康的、适合自己年龄的音乐。对于校园流行音乐,与其进行适得其反的遏制,不如正面引导。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七言格律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原诗是:“渭城朝雨浥轻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到关外的朋友恋恋不舍的情谊,寄托了对友人无限的关爱之情。

本课的导引,我是这样设计的:

导引:播放通俗歌曲,周华健演唱的《朋友》。

师:你们怎样理解“朋友”这个词语?

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师: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古人对朋友的情谊。

播放合唱《阳关三叠》,对比:古人和现代人对待友情的方式。

古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现代人——一生情,一杯酒。

古人一句“劝君更进一杯酒”既显出豪气,又道出对友人的不舍,如今的“一生情,一杯酒”,又是对友情的.一种感悟:朋友之情犹如杯中之酒,越久越浓。二者都把友情寄托在了酒里。

在本堂课中,我用学生容易接受的通俗音乐作为导引,为他们在古典与通俗间架起了桥梁。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个吸引的过程,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身到音乐实践中去,促进情感体验。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中指出:音乐教学要创设与乐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感情的表现力,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习音乐的信心,使他们在欣赏过程中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

如:《渔舟唱晚》可以用三幅画将整首乐曲连接起来:第一幅:湖滨晚景;第二幅:渔歌飞扬;第三幅:湖边月色。

教学过程:

1。结合三幅画听全曲,并为乐曲分段。

2。分段听赏,体会每段画面和情境的不同。

第一段:安静;第二段:热闹;第二段:安静。

3。用手里的乐器和模仿每段的音响效果。

第一段水声较弱,用报纸模仿水声。第二段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船桨划水声,启发学生还会有什么声音,可以有人声,有很多船靠岸,船上人的讲话声。

4。用自己设计的音响效果和音乐。

用图画和音响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曲中意境,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中国古典音乐,这应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提倡综合教学法,把其他学科如文学,当然更少不了音乐的姊妹艺术如舞蹈、戏剧、影视、,有机融合于音乐教学中,“即以共同的要素实现各学科的沟通和连接,这种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能力,而达到超越种种感官的特异性而上升到相互沟通和相互替代,比如听到音乐产生视觉表象,看到形状色彩,产生冷热轻重的感觉”[4]。

诗、画、乐合为一体的教学,如:《梅花三弄》。

导引:

1。播放群舞《梅花》。

师:大家看出这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吗?

生:梅花。

师:你们见过梅花吗,它有些什么特点?

学生接着会答出梅花的形态、颜色。教师再以梅花在冬季开放来引出梅花具有的坚韧品质。

2。出示梅花图片,学生在视觉上被梅花所吸引。

3。古今有许多以歌颂梅花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诗词:陆游的《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毛爷爷的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让学生背诵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师:我们欣赏了这些表现梅花的艺术作品后,来听一段音乐《梅花三弄》,大家注意这首乐曲表现的梅花的高贵品质,并注意这首乐曲的主题。(欣赏)。

师:听赏完这首乐曲,大家来讨论一下梅花的品质。

生:不畏严寒,迎雪怒放,刚毅坚贞。

师:再听一遍全曲,注意主题反复了几次?

生:主题反复三遍。

师:对,这也是“三弄”的来由。

复听全曲,进一步理解曲中意境。

《红梅赞》是在江姐走向刑场所唱的,这首歌用梅花比喻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越是面临危险,越是信念坚定。《梅花三弄》的难点在于它是表现意境而非表现情境,前面之所以用了很长篇幅的两种艺术形式来导引,就是为了让学生先理解意境,再沿着这个方向听赏音乐。

其实在这三种教学方法中,都少不了应用其他姊妹艺术,如在欣赏《渔舟唱晚》时,可让学生先吟诵白居易的《暮江吟》。又如在欣赏《阳关三叠》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表达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这些都可以和音乐教学融会贯通,帮助音乐教学更顺利更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曹理,缪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高等出版社,19xx。

[2]教育部司。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4]邓晓霞,杨宁。中国音乐欣赏与相关知识在教学中的综合与延伸[j]。儿童音乐,20xx,(4):34—38。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

[3]陈志圣.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d].南京师范大学。

[4]张云鹏.浅析乌海市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改善措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

[5]王莹.上世纪末河南省洛阳市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6]綦琳娜.大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3。

[7]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卫生学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9]罗杰.丹巴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10]何芳.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11]蒙桂生.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基础教育研究.(14)。

[12]马婧.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6)。

[13]范子泉.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4]何宇鹏.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5]韩晓娜.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6]朱亚楠.河南项城“官会响锣”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8]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扎西娜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20]程红红.让教师在音乐中作为,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为--重返音乐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30)。

[21]李向峰.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三步曲[j].黄河之声.2011(02)。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一

作为一种艺术,音乐运用了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来反应现实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与生活的交汇日益密切,喜怒哀乐,言情咏志,借助音乐的表现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流行音乐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更多的承载了时代的诉求,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翻译过来的,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大学生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沿,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使得他们这个群体在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不断促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因此,流行音乐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艺术,音乐运用了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来反应现实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与生活的交汇日益密切,喜怒哀乐,言情咏志,借助音乐的表现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流行音乐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更多的承载了时代的诉求,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

据一项专门的调查显示,流行音乐在大学校园日常生活之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调查显示:“在下列文艺类型中,你最喜欢哪一类?”选择“音乐”的最多,占到了30%;选择“电视、电影”的占13%;选择“电脑”和“美术”的各占19%;选择“小说”的占13%;选择“诗歌”、“摄影”、“书法”的各占2%;而“戏剧”一项竟然无人选择[1]。透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音乐”就是指流行音乐。在校大学生对新兴的事物是充满好奇和向往的,所以对走在文化前沿的流行音乐特别青睐,对流行音乐歌星的狂热追逐,促生了一些新生的群体“粉丝”,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磁带到cd,流行音乐实现了质的飞跃,从音乐电视、卡拉ok和mtv,到现场演唱会,流行音乐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论是宿舍的低音炮,还是裤兜里的mp3,流行音乐充斥着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胞,悦动着校园文化的每根神经。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大学校园里大受欢迎,一方面是由于校园这一特有文化氛围和流行音乐本身的时代特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目前新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大学生精神生活极度空虚需要新鲜的刺激。处于青春懵懂期的在校学生对生活充满色彩斑斓的梦幻,他们的神经敏锐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信息,尤其是异性间的交往使他们产生许多无可名状的情感冲动,加上枯燥沉重的学业负担,都驱使他们要寻求一种情绪来缓释、宣泄和慰藉自己,以获得精神和信念的支柱。而流行音乐中那些贴近他们的生活、沟通他们心理的词曲,正迎合了世界观和他们的思想心理[2]。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当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映和情感共鸣时,就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接触到的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培养其社会道德和情操。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马克思曾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音乐欣赏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其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生活中处处存在美,而音乐可以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音乐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音乐使欣赏者在头脑中塑造了完整的音乐形象,赋予音乐具体的视像和生命力。这些音乐形象不是音乐本身的,而是欣赏者凭着自己的感觉和领悟,自己“创作”出来的,是他们思维的劳动成果。因为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悟性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思维创作也存在差异性。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对促进思维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音乐作为最重要的学习和训练形式,不但提高了人们的乐感,而且促进了人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情商的提高,极大的开发大脑的功能。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观念和协作精神。音乐活动中的合唱、群舞等,要求每个参加者既要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又要恰到好处地把自己融于集体之中,其艺术创作任务要求众人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并十分默契地共同完成[3]。因此,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精神。这种合作能力的培养能够积极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正确引导流行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面,把流行音乐作为传递正能量的一种载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安排,设置不同的音乐,用流行音乐替换校园的各类铃声。如上课铃声可选用节奏明快的音乐,安定学生情绪;下课铃声可选用节奏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身心放松;利用校园的各种媒体传播音乐,如广播站可以在不同作息时段有选择的播放音乐。这对以专业技能为主,学习任务重,学习内容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来说,能有效消除焦躁、紧张的情绪,增强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也可以利用校园的文化橱窗、板报、刊物、网站等宣传和传播音乐及其知识,扩大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把音乐欣赏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定期组织开展音乐讲座或音乐演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位。虽然,现在的学生从不同角度都在追求着美,但审美能力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学校应把音乐欣赏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定期组织开展音乐讲座或音乐演出,通过音乐教育加强美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别和欣赏美的能力与品位。总之,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流行音乐中有优秀的积极的成分,也有糟粕的消极的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摒弃糟粕,汲取精华,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流行音乐传递正能量,把积极向上的一面带给大学生,从而使他们乐观的面对时代的挑战和人生的抉择,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蔡音颖.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j].浙江大学学报,,(06).

[2]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xx.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二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下面是大学音乐教育论文,请参考!

摘要:声乐作为一种以人的歌声来抒发、交流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达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艺术方式,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普及性在整个音乐教育环节中愈来愈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通过学习声乐,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声乐艺术教育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声乐艺术;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启示

1声乐艺术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具有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于在普通高校进行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多,而致力于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方向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通过对国内音乐学术期刊的查询,主要论文有《歌唱教学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灵活运用》,在文中作者分析了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和专业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主要不同点,提出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要与音乐欣赏、艺术实践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尝试》,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在理工科大学中开设声乐选修课的问题,提出以声乐演唱技巧为辅、注重声乐欣赏,着力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的观点。《浅谈普通高师声乐选修课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则根据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声乐技巧训练、声乐教材的选用及考核办法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上述论文多是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阐述了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一些理论,并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出发,集中探讨在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的重要性,从性质与特征、功能与意义、目的与任务、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课内外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力求为广大高校一线声乐教师提供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理论指导和可行性的教学建议,为促进我国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发展、推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作出一些理论性的探讨。

2声乐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已具有庞大的规模,纳入教学计划的音乐类选修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要渠道,音乐学科的细分是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也从单一的理论课扩展到理论、实践、欣赏多种类型并存的课程,有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了基础类与提高类课程。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力提倡教育改革,音乐教育专业也融入了改革的大潮,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达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这一专业涉及面非常广。其中,声乐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教育改革为音乐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所以当前的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声乐艺术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情感的音乐,它是音乐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声乐艺术是人的本能创造,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的情感得到自由而畅快的抒发。人声的歌唱是最真实自然、最完美、最动听、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这也是任何乐器演奏出的音乐都无法比拟的。难怪我国自古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人声的歌唱是音乐中最美的声音。中国汉代的音乐理论著述《乐记》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唱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激励人们愉快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声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声乐艺术的学习是一种审美活动过程,人们在对自身优美声音的追求中,在声乐艺术给人带来的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逐渐培养起自己健康的审美观、高雅的审美情趣、活泼的个性和审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声乐艺术的学习,可以使人直接感受和领悟到音乐艺术内在的美,使人的情感、心灵得到升华,塑造和培养一种超越实用功力的人生态度。从普通音乐教育的整体上看,声乐艺术是整个音乐教育中的自然基础,声乐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器乐、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的音乐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歌唱。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无须进行机械操作,技术负担最少,因而简便易行、易于收效。在学习歌唱的进程中同时指导学生音乐欣赏、锻炼听觉,运用乐谱,了解音乐知识,增进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正确的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良好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技能训练中,包含音乐知识、歌唱技巧、识谱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歌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觉、感受能力,各种不同表演形式的歌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歌唱本身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歌唱教学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集体形式的歌唱还可以培养学生和谐一致、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3声乐鉴赏发展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意义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对学生审美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能力。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必须发挥声乐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中开设综合了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优越性的声乐作品鉴赏部分,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声乐文化传承能力,这是十分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雷默把对音乐(包括声乐)的鉴赏和文化理解放到了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地位,指出:教授艺术的内容和过程不仅来自许多重要的学科,而且从教育学角度来讲,“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价值是等同的……从美学上讲,艺术作品体验与艺术作品创作同样有意义”。梅里亚姆在《艺术与人类学》(1964)中也讨论了艺术(包括声乐)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问题。他认为艺术包含四重组织模式:观念、观念导致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声乐作品)、结果对观念的反馈。通常情况下,我们只对声乐作品这一结果做各种详细的研究,而忽视了作品源起的观念与对当代与未来社会的影响。然而,日常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些现象:人们认为西欧古典的音乐实践本质上是超过摇滚、流行音乐或先锋音乐的,是高雅的、经典的,而民间音乐的本质是自然的、简单的,说唱(rap)的本质是坏的。再如,把流行音乐做好和坏的简单区分等。事实上,每一种声乐文化都是对特定环境的一种特定适应,在声乐艺术的观念、社会组织、曲库、音乐物质文化等方面,各文化之间是不同的,而正确评价一种声乐艺术则要求具有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的某些知识。只有当声乐艺术置于社会的和民族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时,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

4结语

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各种问题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多元的文化发展趋势要求我们的民族声乐教育也要以开放的姿态,在观念上和措施上都能够做到兼容并蓄,而不是故步自封。也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民,赵世兰.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国高师音乐学院(系)音乐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人民音乐,(6).

[2]郭建民,赵世兰.三个“链接”——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音乐教育,(6).

[3]曹广壮.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访学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14(1).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三

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恢复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鉴赏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流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一定是音乐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必须掌握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鉴赏课教学工作。

二、巧妙运用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签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就先从导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课堂讲课的第一个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课前就有听到同学说民歌没意思,土里土气的,不喜欢听,没兴趣欣赏。然而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句乐谱: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先让同学们视唱,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首民歌,这样,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则上得很顺利。

音乐鉴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这就是鉴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鉴赏——感觉(情感)鉴赏——理智的鉴赏。不同体裁的音乐鉴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1、对于歌曲的鉴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达到鉴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鉴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2、对器乐曲的鉴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对于大型的器乐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尤其是一些无标题音乐;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乐曲的说明去理解、欣赏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是我国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鉴赏时,要求学生按照揭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纵身投坟——化蝶”灵活去理解鉴赏乐曲内容。

四、借助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动借助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乐曲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鉴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搞好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到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鉴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版)中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乐器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改革的一大举措。然而有些教师认为:乐器进课堂占用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时,学生在一节音乐课上要歌唱、要欣赏、要创造,还要学习音乐知识,如果再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节课下来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里,演奏属于表现的范畴,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学生协调能力,识谱能力和合作精神,开拓音乐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沿着乐器的阶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一、乐器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中高年级则要求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但由于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再加上使用循环课本,学生平时接触的乐谱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于是通过乐器演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作用就凸现出来。

学生学习五线谱的时间不长,每个音的位置还不是很熟悉,如果让学生一味的重复认唱,一定很枯燥而且音也很难唱不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口风琴、竖笛等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一小节一小节的进行练习。先认出唱名,然后用乐器帮助找音高,再唱一唱,直至把音唱准,这样“一认一吹一唱”,不仅巩固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能力,而且能把音唱准、唱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乐器教学能辅助学生学习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中低年级歌曲旋律简单,起伏变化小,乐句相对较少,因此乐器可辅助新歌教学。

例如《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一共四个乐句,旋律起伏不大,且节奏相似,便于学生演奏。首先我们借助柯达伊手势认识乐谱,找出相同旋律和节奏规律,并请学生拍一拍节奏,第二步听教师范唱歌谱(只出示歌谱),并用口风琴范奏。教师范奏是最直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学生分句唱歌普,同时进行“无声练习”,即嘴唱歌谱,手按唱指法。练习时不可以连贯完整地练习,而应当分乐句进行。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所以教学时要分乐句,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演奏第一句最难,而后会越来越容易。其实不是旋律变简单了,而是学生的演奏能力在不断地增强。分乐句练习完成之后再轻声完整吹奏旋律。教学中我还采用师生对奏接龙的方法进行练习。即老师吹奏1、3句,学生吹奏2、4句,并交换,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旋律简单,节奏变化有规律,大部分同学在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完整地演奏乐曲。通过口风琴的吹奏,学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歌曲教学做好了铺垫,这时再来学唱这首歌便十分简单了。教师在范唱时,同学们一下子便会发现这首歌曲,就是我们刚才演奏的旋律,孩子们看着歌词可以直接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钢琴、口风琴、竖笛、长笛、小提琴等不同乐器演奏复杂的旋律,学生利用口风琴演奏简单重复的旋律,同样也能达到熟悉旋律辅助新歌教学的目的。

三、乐器教学有利于学生共同发展

一个班级40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感受力各不相同。有的乐感很强听几遍歌曲就能跟着音乐歌唱,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很快学会歌曲,但也有的乐感较差,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唱都很难接受。要实现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的目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这时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对全体学生来说,我们无法降低难度让学生演唱歌曲,如果编配简单二声部学生更难掌握,因为合唱比齐唱音准更难把握。但是乐器合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给以任务。感受力强的同学演奏主旋律或复杂的旋律,同时教师为那些音乐感受和表现力较弱的同学重新编排简单的旋律,他们只要指法和节奏正确,就可以与主旋律配合的很好。在器乐合奏中他们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五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兴起,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高校迎来教学改革的浪潮。舞蹈作为艺术与美的象征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而舞蹈教学在高职院校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教学内容之一。针对当前的舞蹈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应该引起重视,思考和探究如何使更好地将舞蹈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呈现给当代大学生,从而实现这门学科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舞蹈教学;音乐舞蹈融合。

一、引言。

国内最先开始的舞蹈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舞蹈,20世纪初清末舞蹈家裕荣龄将西方舞蹈引进中国,从此中国的舞蹈开始走向新的发展。由于种种历史和社会原因,直至上世纪80年代,舞蹈教育才成为一门正式学科被迎进高职院校的大门。舞蹈教育一开始作为中专艺术学校的重点内容,通过学生5到6年的学习,重在锻炼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追求学生动作的准确度和标准度。直接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职业的舞蹈者。[1]而到了高职院校,舞蹈课程一般为音乐教育、学前教育、音乐表演等专业的学生设置,舞蹈成了这些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更是一项专业技能,与前者中艺校学生的舞蹈教育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表演者,它更像一场高级的艺术展演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启发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对舞蹈的直接体验来感悟生活的价值和美的艺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第一,音乐内容的缺失。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舞蹈专业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购买舞蹈教学所需要高质量的音乐设备和器材,舞蹈教室也相对简单通常只配有展示形体的平面镜,硬件跟不上的情况下,软件也不达标,不少院校上舞蹈课时仍然只使用传统的录音机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摆动作。更有一些院校教师上课时不播放音乐,以下达口令的方式使学生跟着口令展示舞蹈动作,完成整个舞蹈的内容。[2]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学生踩不准节奏是常有的事情,由此导致了舞蹈教学的内容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师需要不断地对节奏展开讲解,让学生重复地练习某个动作,整个舞蹈课变成了单调的动作重复,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对此却已失去了兴趣,教学进度也因此达不到学校的要求。

三、加强音乐与舞蹈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加强音乐和舞蹈的融合是现时代的大势所趋。19世纪的歌舞剧就曾盛极一时,著名的歌舞剧如《雾都魅影》等,当然歌舞剧的概念同这里所有的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有所差异,但它同样说明了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在近几年大型的歌舞表演中,我们明显地看到舞蹈音乐成分的增加,而不是单调地展示表演者动作的完美和优雅,就拿11年的芭蕾舞剧《金瓶梅》来说,我们更是在一场音乐盛宴中感受到了芭蕾舞的高雅与优美。15年的《红楼梦》更是在更实在一派凄景的`音乐感染中看到了林黛玉绝望和孤傲。在这样的大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舞蹈教学中更应重视音乐的作用。

第二,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也能减轻教师的劳累。有关研究发现,人们在音乐中更能加快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在舞蹈课堂上重复的舞蹈动作配上音乐是一种很好的调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放松,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迅速地进入状态。教师只需从旁监督指导,防止学生思想开小差,然后对音乐和舞蹈内容进行解析是学生感悟,再对难点动作稍加指导。接着让学生踩着音乐进行舞蹈动作,几番下来学生必定有所收获。这样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相比之前,教师也能轻松不少。

第三,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也能使学生的气质得到升华,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舞蹈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艺术气息,使自己的气质与众不同。虽然舞蹈本身就是一个优雅的过程,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没有音乐的渲染,就只能是枯燥的动作组合,正是在一次次跌宕起伏的音乐中,学生感受到了音乐中的独特魅力,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美的展现,艺术的展现,是一种独有的气质。由此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升华为气质美。高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将音乐运用到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改革应不甘于后,高职舞蹈教师更应意识到舞蹈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加强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更新,从而实现舞蹈课的完美转身,让舞蹈这门学科成为所有学生都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岩.浅谈中华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渗透[j].艺术科技,2016(03):381.

[2]韩春艳.影响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69+71.

[3]姚琳.加强音乐舞蹈融合,实现高校舞蹈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4(02):73.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六

摘要:小学的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小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如今,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融入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情感情境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感知力,也可以丰富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形式。当前的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出发,通过教师运用多种情境辅助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并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来感知事物,且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把音乐教材中各种抽象晦涩的文字和图片以更加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在视听结合的双重影响下深受启发与感染,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又能加强学生对音乐教材相关内容的认识和掌握。音乐的课堂教学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更应该保持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音乐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创设直观化、形象化的情境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欣赏、歌词创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传统民谣《乌苏里船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吹奏琴笛来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旋律中所蕴藏的意境之美,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展开想象与联想,把听到的各种形象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音乐奥秘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机[1]。在讲授《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物世界中的各种音乐来指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奥妙,并通过对不同动物和植物的观察来让学生逐渐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观积极性。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专门的音乐厅或音乐教室进行深入地学习,加强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鼓励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型“乐团”,指导学生完成乐团的日常练习和培训,最后通过举办音乐会和汇报演出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团队配合的魅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内在规律。教师设置具有引导性和指示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乐。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音乐作品别样的美感,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深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室的帮助与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乌龟和兔子各自所具备的特点,并对学生的个体思考进行启发,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自己对比音乐的节奏快慢,并分析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于乌龟来说速度很快,所以与之对应的音乐节奏也很快,而乌龟慢悠悠的,它的音乐也就应该是节奏舒缓的,如此一来,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创设情感情境,提供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人类心灵的一座桥梁,其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无须过度的言语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体验,并能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音乐有让人回归自然、还原心灵本真、超脱世俗纷乱的功能。情感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最显著的特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创作心境和情感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坚韧自强的奋斗精神。例如,在讲解《我的祖国》这一章节时,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来创设一个爱国情怀的情感基调,用雄浑壮阔的曲调最大程度地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然后选让学生学习《红旗颂》,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比学习[3]。学生通过对比可以知道,这两首歌在前奏方面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红旗颂》的紧迫感更加强烈。学生在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歌曲时所彰显的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发出来的,这些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心态,用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鼓励和支持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四、结语

如今,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情景教学模式,整合多种情境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和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七

摘要:音乐需要学生通过欣赏来感受、鉴赏、创造,音乐不是简单地将音符拼凑起来,而是作者内心真实感情的寄托。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欣赏音乐,还需要自我体会音乐的情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欣赏;实践。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是一个紧张的学习阶段,学生面对着高考的压力,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都在绷紧自己的神经,音乐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提高文化修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中,劳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音乐教材会编入很多优秀的、艺术性较高的民族音乐,能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情感熏陶,但是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从音乐方面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由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比较紧张,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接触艺术歌曲或歌剧,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根据音乐的表现形式把音乐的内容和背景故事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思想、内容、感情。比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有很多学生可能没有亲眼看见过长江,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教师可以准备关于长江的照片或短片,让学生欣赏过后,再欣赏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喜欢欣赏、学会欣赏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的课堂效率是极其重要的。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是互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位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主动听、主动欣赏,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教师可以在指导时提出有关音乐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学会主动地听,听对音乐的欣赏是重要的。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音乐的情境,这样的欣赏会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的欣赏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只有多听优秀的音乐,才能够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感受。著名的《沂蒙山小调》,不是听一遍就可以了解它的魅力,学生可以多聆听,了解作品的节奏、旋律、音色的变化,这样才可以做到对音乐的最佳欣赏。

欣赏音乐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在音乐课堂上缓解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地参与到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感受音乐。

参考文献:

杨碧颖。浅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青春岁月,20xx(16)。

李芳。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xx(65)。

音乐论文的结论篇十八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的陶冶中得以升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构成音乐课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渐渐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叛逆心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可以充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音乐课成为有趣的、受欢迎的课程。

1提高课堂趣味,创造互动前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步入初中之后更是面临中考的压力,在学习上往往一股脑的把劲头都用在主科和自己较薄弱的学科上,而并不注重音乐课,课堂上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学科的习题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受到学生们的重视,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很多事物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教师的许多千篇一律的互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对于音乐课的兴趣,那么互动就显得更不可能,所以让课堂变得有趣,学生感兴趣了,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前提。首先,从课堂导入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让导入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播放一些当前学生们爱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或者从一些有趣的音乐小视频开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和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如果简单的从和声的基础知识开始导入,不免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首要学习的和声的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先感受到和声的奇妙魅力,问学生觉得和声好不好听,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询问学生信不信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可以唱出这样的效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一定很想知道在学习之后大家能不能唱出那样的'效果,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就会更加投入,教师的互动也就变得轻松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增强教学趣味,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以上文的和声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一个组学习一个音,最后大家一起和声,这样的教学不免有些呆板,在互动时,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组之后是会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教师可以随机进行组配,比如在大家学习完自己的音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唱,第二组和第四组唱,第三组第四组在唱的时候要求第一组加进来,这样随机的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内心的紧迫感,在课堂生集中精神不懈怠,同时完成教师的要求之后也会有成就感,在互动中,教师的加入也可以让互动变得更为有层次,比如,教师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两个人,在每三个小组学生进行和声演唱的时候代替另外一个组的学生进行演唱,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这样充满变化的教学让学生更为感兴趣,自然也更能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营造愉悦氛围,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意识与课堂的气氛有很大程度的联系,如果在一个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中,学生连话都不愿意说,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了,所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欣赏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和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欣赏音乐才是最终的标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照搬课本,让学生有教科书式的感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感知能力,也让课堂变得局促狭小,并不能够容纳学生的感受,学生说着口不对心的感想,在课堂学习中也就更不会付出真正的思考,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是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某一本书或者是某部电影,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让课堂变得热烈,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够学会去接纳别人的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们明确音乐是具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首曲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过音乐也是有自身的特点的,比如,大家看奥运会颁奖仪式时,看到中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国国歌时,大家心里都会产生自豪感,这是由于大家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立场相同,感受自然也就一样,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们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的个性不被束缚,在快乐中成长。

3进行充分备课,调动学生情绪

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不同的学生群体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情感的投入,才能够把音乐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时,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的,《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情操的陶冶,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

作者:刘璐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86330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