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反馈。接下来是一份具有启发性的历史教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一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1、用自己的话讲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1、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挂图。
3课时。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的古诗吗?谁愿意背一背呀?(同学们背诵古诗)
2、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
(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
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诗,读给大家听听。
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你也可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欣赏了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到了山寺夜晚奇特的景象,让我们共同再欣赏一下那美景吧。(一边放课件,一边背诵。)
2、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练习朗诵两首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检查背诵。(播放课件,请同学看着课件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练习,全班齐背。)
1、请同学自学会认字。(大声地读,读不准的字请多读几遍。)
2、分组学习会写字。
(1)请同学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可以用儿歌的方式,结合诗的意思记忆一些字。
3、请学生分组汇报学习的情况,说说:你记住了哪几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请同学们给本课的字组词。
5、请学生说说:哪几个字最难记?
6、针对学生的疑问,老师和同学共同想办法解决。
独:右边是“虫”字,下面的一笔是提不是横。
寻:“寸”的一横最长。
1、请学生看看课后的会写字表,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通过课件,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由于本课反犬旁的字比较多,有四个字,所以要提醒同学在写的时候,不要把反犬旁写得太直。
3、另外,本课有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学生注意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请学生练习描红,然后自己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占格,注意眼睛和书本的距离。)
老师请写完的同学拿写好的的字在全班展示,请同学们互相评比,给写字正确规范的同学发小红花。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二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思,感受诗的内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
二、自读古诗、解决字词。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理解。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读诗词。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五、背诵古诗。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六、练习。
1、填空。
离离,一岁一()。野火(),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无处寻。
2、按结构给字分类。
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
七、书写生字。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三
《山行》和《枫桥夜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是同为唐代著名诗人所作,都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情。不同之点是,虽然同是外出观秋景,但是一爱一愁,心境不同,景色也就不一了。
古诗的教学除了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外,难点在于引发想象,通过诵读进入诗中意境从而领悟诗人的感情。
教学则可以利用两首古诗的异同来展开,从而渐进教学目标:
一、景色入手,疏通诗句。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两首古诗的插图恰恰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直观地呈现与学生眼前,资源相同,如果巧妙利用再结合查找字典进行疏通诗句的教学自是事半功倍。
两首诗的教学都可以从图入手:
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3、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查查字典,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4、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
上述的教学,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降低了逐句直译的难度。
《枫桥夜泊》的教学也可以如此进行。
二、由情及景领悟意境。
疏通了诗意,和诗人的距离近了,此时可利用两首诗的异,使诗人的情感通过景色的不同再度升华。
1、我们再来看一看两幅插图,同是秋天的枫树,色彩和形态一样吗?(前者红叶似火、激情涌动,后者枯枝老树昏鸦)。
2、请同学们将两首古诗都来读一读,能不能在诗中找一找原因。(一爱一愁)。
3、心境的不同,同样的景色也有了不同。我们再来读一读《山行》,作者的喜爱还表现在哪里?你能用朗读表现吗?(小径通幽、白云飘渺、红叶似火……)。
4、我们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找一找诗人淡淡的愁还体现在哪些景色之中?(寒鸦老树、月落凄清、夜半钟声)也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怎样将这一爱一愁读出来,自己试一试;找一位同伴,把一爱一愁表现给大家。
三、再度利用倾诉衷肠。
1、再次看图,创编故事。
2、虚拟相遇,互诉衷肠。
如果时间有限,可安排课下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不管是说是写,总之会达到借诗人之口表心中真情的目的。
四、延伸推荐体会表达。
心境影响所见所思。为了进一步对此有所体会,适当向学生推荐几首古诗,来验证和加深此方面的理解。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望春潮。
睛空一鹤排云去,
便引诗情到碧宵。
临平泊舟。
(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
湖影侵篷夜色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
一天风露藕花香。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
2、学习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
《春雨》唐杜甫。
《春晓》唐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
三、解读诗文,读通诗句。
《春雨》。
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
2、重点理解:
好雨——。
知时节——。
乃——。
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朗读。
《春晓》。
1、重点理解:
眠——。
不觉晓——。
啼鸟——。
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人们对春天有怎样的感情?
3、朗读。
四。理解诗情,读好诗句,熟读成诵。
1、欣赏感受。听老师介绍和古诗有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理解诗情,练习朗读;
2、指名诵读,品评指导。
3、齐读(配乐)。
4、背诵。
五、课后作业设计。
1、收集2-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2、朗读背诵《春雨》、《春晓》;
3、预习生字。
第二课时。
六、朗诵古诗,巩固复习。
七、拓展体会。
1、小组汇报收集的诗歌;
2、老师评点。
八、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老师重点指导:随、晓。
4、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九、课后作业设计。
1、“春天的歌”诗歌朗诵会。
2、“我爱春天”书法比赛。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夏日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夏日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学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欢(干什么)。
2、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教师:《池上》这首诗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7、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8、齐读全诗。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教师范读,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
2、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品味情趣。
1、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过渡:小孩撑小艇干什么?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偷采和偷盗不一样)。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4、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朗诵全诗。
1、读出节奏、抑扬顿挫。
2、读出情感。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再掀情趣。
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池上》的朗诵中转入另一首体现夏日情趣的古诗--《小池》:夏日,可爱的小娃撑着小艇偷采白莲。而杨万里这位大诗人却对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独钟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课件出示画面(与课文中插图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我看见了,听见了。
3、引出古诗《小池》:诗人杨万里可别有一番独特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的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较难认的字。
(3)抽读重点(抽学困生读)。
(4)全班齐读。
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让我们再来读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6、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7、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8、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赛读,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然后每组派一名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5、美丽的画,需要同学们动情的朗诵来衬托,让我们一起尽情朗诵吧!
四、指导书写。
1、呈现“首、无、爱、角、采、树、尖”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五、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写的夏日可真美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夏日的诗吗?(引导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其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六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
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庐山的挂图。
【教学时间】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指导学习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的观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
认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知作者)
二、学诗文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苏轼最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苏轼游览了庐山,他很认真的观察了庐山,发现庐山险峻和柔丽,它的雄奇秀险令苏轼感触很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解诗题)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请个别同学朗读诗歌。自有朗读,理解诗句中的字词。
学生对字词质疑,学习小伙伴互相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
(抓字眼)
出示庐山图。请观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
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我站在远处看,庐山;
我站在近处看,庐山;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交流对这句诗句的看法。
反复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节奏,和快慢。
三、回忆总结刚才学习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悟诗情,多诵读。
四、作业
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悟诗情,多诵读。
二、按步骤学习《游山西村》
1、解诗题,知作者:
作者当时罢官闲居,住在浙江的三山乡。文中指的“山西村”指的就是三山乡的村落,这里的风俗很有意思。
2、抓字眼,明诗意:
学生朗读,注意节奏的处理。
质疑,理解这首诗中的每一个字的意思。
(莫:不要。腊酒:腊月酿的酒。豚:猪。疑:以为。)
(酒、猪、鸡)
诗人和他的朋友,对这样的招待,高兴吗?从哪里看出来?
还想到了什么?(来的路上……)
教师边译,屏幕右边依次显示“莫笑腊月里农家的那一杯浑酒,丰年有足够的鸡和猪把客挽留。”、“一重重山啊一道道水,好像是无路可走;谁知花明柳暗又一个村庄在前头。”
3、悟诗情,多诵读: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练习说话。
(做作业、弹琴等)
4、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七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朋友便生气了:“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八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更好看了。
《看菊花》教案。
设计说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篇课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许多一点儿。
(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漂亮呀!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看菊花》教学反思。
二、三段是本课的重点段。第二段中的的第一句,具体写菊花的不同颜色以及公园里菊花的数量多,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朗读时注意不顿读的要读轻声“一朵朵,一从从,一片片”这里有“一”的变声,学生必须理解这些才能读好。这里描写了菊花开放的数量由少到多,范围有小到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占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听了老师的范读,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我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还让学生读重点词、句,让他们从读中感悟,再让学生互问,互评。不仅在评价的过程中找出别人的缺点,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磨练,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
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四、拓展训练。
1.背两首古诗。
2.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向同学推荐自己搜集的古诗。
二、写字教学。
1、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
3、扩词练习。(吴字除外)。
5、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银字右边顶上不要多写一点。泊字的白要写得瘦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记写右边的一点。柳字不要忘写中间的一撇。)。
6、你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漂亮,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怎样写好的?
7、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师巡视。
8、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所写的字。
9、完成我会填的作业。读一读。
三、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1、 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切入举偶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 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 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 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 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 汇报交流诗意。
5、 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 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 学生自由练读。
3、 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 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 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 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对话平台
复习
1、 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 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1、 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 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 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细读
1、 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 指名读,读后评价。
3、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 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诵读
1、 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 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 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 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写字
1、 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 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1、 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 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一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20 古诗两首
锄禾 悯农
日当午 汗滴 春
一粒 盘中餐 辛苦
秋 万颗
饿 死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二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两课时
切入举偶: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三
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
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同学: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2课时。
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
(一)导入。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俺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同学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今天,俺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板书课题)。
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同学质疑。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同学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三)理解诗句,想象美景。
1说说你欣赏的诗句及欣赏它的原因。
2交流品读情况,师相机点拨,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及选取了哪些初夏时节的景物。
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立”。
3?用自身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注意交流、补充。
4?根据古诗和自身的理解想象美景,说说美景,画一画美景。
5?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情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
6?品味读古诗。
(四)指导朗读,背诵诗歌。注意诗的停顿、节奏,试背,齐背。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泊船瓜洲》。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节课俺们随着杨万里的描写,欣赏了小池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节课俺们将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诗人的另一种情感。
2同学交流所了解到的王安石的情况,老师注意补充。
(二)初读诗句,同学质疑。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反复读古诗,直到读流利。
3再读古诗,谈谈自身疑惑的地方。
4寻求组内合作,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疑惑,粗知诗意。
(三)理解古诗,体会作者感情。
1试着用自身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读诗,体会诗所表达的感情,其中哪些诗句集中表示了这种情感?
3品读古诗。
(四)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试背、全班齐背。
(五)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思念家乡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要是能说出所选诗句出自谁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资料,完成这个环节)。
附: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细流树阴晴柔。
小荷露角蜻蜓早立。
初夏美景。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江水——重山——春风——明月。
瓜洲夜景归心似箭。
借景抒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四
这篇课文选取了王冕的《墨梅》和于谦《石灰吟》作为教学内容。诗人运用借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诗歌中充分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来描写梅花和石灰的外形、颜色,并赋予这些事物以人的精神,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讲写: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课文。体会作者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4、继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继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配古乐的课文朗诵录音。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新课并指名读。
2、请学生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说说古诗的特点。
3、检查预习。分别指名读三首诗,检查字音是否准确以及读得是否熟练。
请学生为生字注音,并书写。
展示预习资料。
(1)、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故事。
(2)、其他的诗。
二、讲读《墨梅》
1、听配乐课文朗读。
2、指名读注释,理解诗句。
3、重点讨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1)、“淡墨痕”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梅花”开了,和“淡墨痕”的关系?
(2)、“颜色”是指什么的颜色?一般会有什么颜色?
(3)、“清气”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说“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练。(2)、教师指导练习。(3)、当堂背诵。
检查背诵,练习反馈。
作者用梅花赞美注重_______,而不注重_________的人。
四、背诵《墨梅》。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背诵《墨梅》。
2、作者用梅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3、回忆方法。
二、讲读课文《石灰吟》。
1、听指名朗读。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3、把仍未理解的诗句在小组中提出,共同解决。
重点讨论:
(1)、石灰在成为建筑材料之前经历了哪些考验?
(2)、作者写石灰其实是想写谁?写什么品格?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巩固练习:
1、“石灰”的特性与人_____精神相近。
2、背诵《石灰吟》
五、归纳总结。
1、古诗除了第一节课所提到的特点,还具有哪些特点?
2、这课书所学的三首古诗,都是明写什么,暗写什么?
3、其共同特点都用物的什么特点赞美人的什么?
4、运用特性比喻精神注意什么?
六、能力训练
1、自学收集的其他托物言志的诗歌。
2、分组向同学介绍。
3、按诗意给《墨梅》配画。
4、连线: 梅 坚忍不拔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
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六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是老师用自己温暖的手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8个字,会认13个字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他常这样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时分配
教具准备
字卡、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这画上有什么?(一只手)画的是谁的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老师的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并且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3.我发现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生字学得怎样呢?老师考考你们。
(1)教师喊,学生找。
(2)学生喊,教师找。
(3)小组的同学互相做一做。
4.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生字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你们读得怎样呢?
请5个同学读课文,一人一节。
三、精读课文,体味银杏树的爱。
1.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学,有没有信心?老师有个
小小的建议。出示:
a.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
b.通过读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c.小组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2.学生按建议自学。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示范读。教师指导读。)(随机板书)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刚才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读的课文也特别棒,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学习两个自然段。
4.自学其他的三小节。
5.指名配乐通读课文。
谁能勇敢的站起来,完整的'读一遍课文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3、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初步了解银杏树的爱。
六、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1、教师进行生字检测,会认的生字进行组词。
2、小组合作学习:
(1)、微型小组讨论难记字的记字方法。
(2)、学生当小老师教认生字。
(3)、小游戏:看谁抢的快。
七、教师总结全文。
说一下你的收获!
老师的手
班级上课家庭赐给
表扬佳肴永恒握手
兴致勃勃表里如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七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启发想象,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喜欢背诵古诗。
2、激发学生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采取范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熟读成诵。
难点: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与学法。
师:创设情境、示范朗读、参与讨论。
生:自读、讨论、想象、诵读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读懂第一首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3、朗读背诵《赠刘景文》。
一、导入第一首古诗。
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又叫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奥,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板书试题:赠刘景文)。
二、师配乐泛读古诗,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自学古诗。
1、自由读,读准每个字的音。
2、指名朗读。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指名朗读。
刘菊残君橙橘。
4、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荷尽:荷花凋谢。擎雨盖:指荷叶。(课件展现画面)犹:还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挺立在寒风中。(课件展现画面)。
四、再读感悟,启发想象。
1.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并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的菊花的花枝还傲霜斗寒冷。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深秋时节。
2、师再次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3、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cai出示相关秋景图,学生欣赏。
五、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这么美得景色,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挑战读--齐读。
2、熟读成诵。
六、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边认读边观察。
2、说说识记方法。
3、重点指导书写“首”字。
笔顺:。
4、学生书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总结。
1、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吗?
八、课时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读懂《山行》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诗。
1、指名背诵《赠刘景文》。
2、齐背。
3、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山行》释题并简介作者。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1、图上画了什么景物。
2、师范读古诗,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古诗,相互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讨论。
2、每组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3、讨论点拨。
山行:在山中行走。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白云深处:山中白云飘起的地方。
坐:因为晚:指深秋霜叶:指枫叶。
四、再读感悟诗意。
1、生边看图边朗读,从图中感悟诗意。
2、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师描述诗意,生边听边想象。
抬头远望,有一条石头小路盘旋而上,顺着这条路再一直向上看去,还能看见一缕缕白云后面隐隐约约住着几户人家。因为喜爱这深秋枫叶的黄昏景色,我不由得停下车来,仔细的欣赏。啊,经过霜打的枫叶树叶,红的比早春二月的花儿还要鲜艳呀。
4、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吟诵。
5、一齐背诵这首诗。
五、知道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枫、于,让学生认读。
2、讲讲识记方法。
3、师范写,生临写。
六、拓展活动。
请分别背诵一首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
板书设计(略)。
七、课时作业。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八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xxx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十九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师范读。
2)自愿读。
3)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二十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识字写字,对诗句的感悟。
朗读感悟
字卡、词卡、小黑板、课件、收集其它的古诗
两课时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4.两首古诗中的《赠刘景文》。(板书古诗题目)。齐读课题。
(一)释题
眼目眉毛和头发;
人的头部最首要,
首先首领就用它。
2.师简介诗人“苏轼”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
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秋天,收获的季节)
1.找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理解“枝记刘”的字理字义。
枝:形声字。从木,支声。本义指树木的枝条。引申为长条形物品的量词。
谜:看是一支木,撑开成大树。
无它叶难长,有它树不秃。
记:形声字。从言,己声。本义指用“言”记录、记载。引申为不忘、思念。又指记载事物的书籍或文章。
顺:自己言论动笔写,这样才能记真切。
刘:繁体为“劉”,形声字。从金,从刀。留省声。本义是杀,后用作姓。
谜:论文能写文章,论武能挥大刀;
此字莫要猜斌,猜姓准能猜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背诵古诗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字、词,通过字理分析,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陈一荣马上站起来说:“我不明白”我就启发他们,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开得最茂盛呢?“菊花……”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字理的分析,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表达,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首”这个字很抽象,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首”字。“枝记刘”都是形声字,在教学时,也采用字理分析,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字练习,从直观的图片到字词练习,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如:学“枝”引出“树、林、床、棋、橙”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构字特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二十一
写6个字:惜、柳、丝、照、泉、柔,以及“泉眼”一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4、通过学习,初步体会汉语丰富的表现力,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采用朗读感悟法,情景教学法。
朗读古诗;查字典或资料先了解古诗大意。
课文课件、图片、生字卡。
一、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读古诗,把诗句读流利。
2、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汉字。
3、读古诗,想:
a两首古诗分别写的'什么季节?
b结合插图,分别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赞美。
c细读古诗,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或查工具书。
d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e想象诗句的意思,试背诵。
二、质疑定向(小组长检查)。
三、自主合作探究《咏柳》。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篇二十二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1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3.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4.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他们在干什么?(分组交流)
5.你们能配合画面,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分组交流,尝试练说)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6.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生汇报)
7.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你们能将自己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指名读)
8.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中去呢?这样吧,让我们朗读古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生齐读第3、4句)
六、背诵古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首古诗你们一定能背下来。
2.集体配乐吟诵。
3.生自由背。
七、指导书写
指导写好生字“诗”“童”“村”,重点写好生字“童”。
1.看“电脑小博士”的笔顺顺序,学生认真观察笔顺顺序、笔画写法。
2.指名反馈。
“童”字是上下结构,共有12画,可组词为“儿童、童年”。
3.观察田字格中的“童”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再通过课件演示,提醒学生“立”的最后一横最长。)
4.教师范写3个生字。
5.学生描红并临写3个生字。
6.师生评议。
八、梳理板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888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