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对于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的必备准备工作。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实施过程的监控和调整,及时反馈和修正教学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实用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下载。
孟子二章教案篇一
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4。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7、提问:
(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整理:
(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10、作业:
(1)、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孟子二章教案篇二
(1)知识目标:
对本文出现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有节奏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
(2)能力目标:
掌握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理解孟子思想主张和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德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崛起成才。
理解逆境成才的道理,学习本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电子白板。
1课时。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本文出现的“逆境造就人才”名人书籍,了解他们相关的故事并口述名人故事。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句子的节奏,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试疏通文意,合作探究,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4、每组出两名代表,一读一译,教师针对相关问题,作适当指导。特别注意通假字及使动用法。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理解文章内容。(屏幕出示下列问题)。
(1)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2)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摆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磨练。内部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孟子二章教案篇三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孟子二章教案篇四
上完《〈孟子〉两章》一文后,不能仅停留于对文言知识的把握层面。
所以,我又搜集了一些关于孟子的文章,一方面把学生从一个单元的文言学习的疲劳中解放出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文言课文,巩固背诵和积累,同时进行同一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以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课文思想及孟子其人,最后通过写作来巩固这种认知成果。
一、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一下你从孟子身上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孟子舍生取义的选择,义高一切的主张;。
读出了孟子忧生乐死的认识,居安思危的清醒。
(以上的总结还可完善,下同)。
由此,你又联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展开学生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训练,结合平时的所见所读想,或补充,或论证,这样为“引-议-联-结”的作文结构训练做些扎实的引导,可以以《由孟子的xx(思想、主张)想到的》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写出一些内容充实、有一定思想性的作品来。我想,这样的引导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读出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民为本的可贵。
这样再结合从课文中所领悟的孟子的思想或精神,形成三个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这些句子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分论点,让学生分别从这些方面去搜集材料或直接引用教材中的素材去进行分析论证,让学生掌握另一种文章写作结构,让学生的论证思路通过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最后形成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结构文章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公文(也就是常常要老师或其他人员所写的年终总结、质量分析、个人述职之类的文章)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孟子二章教案篇五
课代表:下面挑本课重点注释, 。
生若干回答(流利和速度) 。
师:下面开始抢答。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c。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c。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课时,课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谢谢大家!
孟子二章教案篇六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复习九年级下册古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学们先自主背记本课的基础知识,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后有课代表挑记。
课代表:下面挑本课重点注释,天时。
地利。
人和。
三里之城。
郭
环
池兵革。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至
畔
顺
发
畎亩。
举
任
饿其体肤。
空乏。
行拂乱其所为曾益。
恒过。
衡
作
征于色。
发于声。
喻
法家。
拂士。
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若干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可以证明大家都是经过熟练地背诵,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努力。
师:下面进行合作解疑,老师给出六道选择题,几乎涵盖本课的全部内容,希望每个小组都能认真分析,找出答案,五分钟后进行抢答,并且希望每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说出选择答案的理由。
师:下面开始抢答。
生1:第一题答案是a。因为b项“德”的意思是仁政,c项里“饿”的意思是使„„饥饿,d项“过”的意思使犯过失。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c。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生3:本题答案是c。本题不是“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而是“从个人再说到国家”。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c。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生5;;老师,我们组有不同看法。我们组选a,因为本项中的“发”指“被任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说的非常好,也说出了理由,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做题的时候,多看重点,找出错误根源,最好能找出充分的依据。接着看第五题。
生6:本题选a。因为《孟子》一书是孟子的弟子及门人编着的,而不是孟子自己编着的。
师:说的好。这时我们应该能联系到孔子,《论语》也不是孔子编着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地方不要混淆。另外,同学们还要知道“四书”和“五经”。
师:同学们,通过合理的合作,我们很好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二个任务。相信此时大家对本课的知识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开始提升检测。
要求同学们能独立思考,在规定的20分钟时间内完成。下课后交与课代表处,老师要进行批改和总结。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课时,课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师总结:同学们在45分钟时间内,能很好的进行自主预习、合作解疑、提升检测,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复习任务。相信今后同学们能用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堂课。好了,下课。
谢谢大家!
孟子二章教案篇七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孟子二章教案篇八
教学方法。
自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参考对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熟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一)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复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孟子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有了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现代观念审视有关内容,更应该受到鼓励。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惟一一个有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此题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已学过的.几篇课文。具体参考答案为: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
2.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通“犹”,犹如,好像。
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说,通“悦”,喜悦,高兴。
4.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5.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田,通“畋”,打猎。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
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
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孟子二章教案篇九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墙,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兵器甲胄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仅靠武力的强大。君主施行“仁政”,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是落实基本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长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语言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1、《鱼我所欲也》中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节,采用排比手法的第二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学生选择的片段。明确譬喻、寓言、排比的特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为例,欣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话,极为逼真,生动风趣的语言。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想式鉴赏。
(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语言鉴赏能力。)
读议结合
深入探究
落实难点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以分析说明。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1)《道德文章》鲍鹏山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穆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选择优秀作业供同学交流学`习。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致,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业。拓展阅读及读后感的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考的深入与严谨。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自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掌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一起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置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生
义
舍鱼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二
(1)基本技能目标:
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素质教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投影仪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有关孟子、傅说、百里溪及管仲的书,了解他们的故事。
2教师出示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试疏通文意,教师再组织前后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由浅入深理解文章内容。(投影出示下列问题)
明确: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
教师引导:这种从大量事实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就是归纳法。
(2)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对文章思路进行总结,便于学生疏通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和自身体会,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 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留做课下讨论。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练习背诵
3试总结本节课的古汉语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三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
一、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熟读课文。
(一)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二)全体朗读,正音。
(三)给学生时间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畅。学生散读。
(四)全体朗读,教师指出失误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师范读(做到“零失误”),请学生找茬;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鼓励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做到“零失误”。
(五)请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其他学生认真听,数数朗读失误。采用“破纪录”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位学生朗读中出现四个失误,第二位同学就要努力将失误控制在四个以下,以此类推,直至零失误。)。
三、学生自读理解。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课文,适当做笔记,疑问处可与同桌探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教师巡视,给予适当引导(如查阅工具书,选择义项等方面)。
四、布置作业。
(一)朗读课文,尽力做到“零失误”;。
(二)抄写课文一遍。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四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
1、《鱼我所欲也》中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节,采用排比手法的第二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学生选择的片段。明确譬喻、寓言、排比的特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为例,欣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话,极为逼真,生动风趣的语言。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想式鉴赏。
(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语言鉴赏能力。)读议结合深入探究。
落实难点。
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以分析说明。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
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五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体肤经受饿瘦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以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途径)来让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在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之后人们才会明白,(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疏通文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疏通文意,能够正确、流利诵读全文。
理解孟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六)。
2、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卷八离娄章句下七)。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八)。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章,体会内涵:
老师指导学生解词释义,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1)词语解释:
(a)资:积累。(b)原:同“源”。
(2)译文: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文章。(采用多种朗读形式)。
(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3)学生齐读(4)个人朗读尝试背诵。
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1)之心者也。
3、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文章赏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简言之,自得是内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招式是做够了的`,但内功却一点也没有,所以,一旦过硬检验起来,就只有溜之大吉。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学者莫不以南郭先生为耻,而其行为类似南郭先生的却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有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名人’装点门面。其招式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于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没有才能,与孔子所说“不惑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的精神恰恰相反。
总而言之,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欲其自得之’就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孔、孟论学问之道,用心良苦。你我读书人理应深省,以免误入歧途。
诵读《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的目的在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左右逢源。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七
学习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学习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学习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
三、学习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习背诵课文。
四、小结:
内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业:
默写课文和练习册内容。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生
义
舍鱼。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02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