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专业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02:59:12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专业20篇)
时间:2023-11-08 02:59:12     小编:文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先回顾过去的经历和成果。如果您正在为写总结而苦恼,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您准备的总结范文。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一

我是xx县xx镇xx村五组村民xx,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穷,就辍学,初中还没上完的我,毅然踏上了打工的道路,由于文化水平低,干的全是一些苦活,由于手脚勤快,被老板赏识,要我帮助管理工厂。但不服输的我,不甘心一辈子帮人打工,于是,毅然辞去了厂里的工作。回家结婚,婚后我曾干过很多小生意、小买卖,开过理发店,收过钩藤,买卖过大米,种过地,但是都没能赚到几个钱。

我夫妻二人又去到浙江打工进过几家工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只能拿到几百元钱日复一日打工日子何时到头呀!我不想以后我的孩子在过这样的生活决定再次回家选择一个好的项目在创业。

回家后,经过多方考察,决定以种植创业,因为我们的祖辈都以种地为生,土木之工是我们的基本,也是根本,本年1月,我选择了以种植中药材“钩藤”为创业之路,在妻子的极力支持和帮助下,用我打工剩下的一千多元钱买了1500株钩藤苗栽种,并自己育苗2亩。

创业艰难百战多,在创业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县遇上了百年难遇的特大干旱,从农历6月1日到9月的一百多天滴雨不下,我的苗木枯死约10多万株,剩下的都是靠我夫妻二人每天到很远的地方挑水来浇,每天下午6点钟一直挑到凌晨两三点钟,累到走不动了才回家,枯死的苗木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

发展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栽种成品钩藤,由于我自留山少,栽种成品钩藤只能做零星产业,不可能成为产业化发展,为了能使产业强大,必须要走创新的路子。

第二,自己培育钩藤苗,在培育苗的日子里,遇到过很多困难,在资金外,由于家庭薄,没有钱请工人,我夫妻自己勤劳苦干,每天从早上6点上山干活,直到天黑才回家,后来在本地信用社领导的支持下,向信用社贷款5万元钱,我用这些钱请了工人,租土地,才发展到现在约有20亩的钩藤苗场,在技术方面,也经过多年的努力,功克了许多困难。

第三,幼苗移栽。由于是下种播种,幼苗长得绸密,因此苗长不大,需要移栽才能长成成品苗,我由传统的种植方法试改为了地模种植,功克了地表的温度及湿度的问题,同时在杂草上也大大减轻了拨草的劳动力,为产量和质量增加了保障。

现在,我的育苗场虽然初步形成,每年苗木产量约20万株左右,但仍然有许多困难,同时我还在探索向其它名贵药材的种植发展,如三叶清、独脚莲等,但这些项目都缺乏资金,没有启动,本人十分希望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一定能把这些项目做大做强,以便带领更多的乡亲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为我县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苏雄乡精准扶贫工作做如下发言。

苏雄乡地处甘洛县西北部,至今还没有通乡硬化路,面积34.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01亩,有865户475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59户1717人,全乡5个村(2个极度贫困村、2个贫困村、1个非贫困村),今年脱贫摘帽村有3个。县发改委下达了苏雄乡瓦洪村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53户249人,项目总投资1348万元,彝家新寨120户,全乡共有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其中3个安置点均分布在道路条件相当恶劣的山上,一旦下雨物资材料很难运到。虽然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道路制约,()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两委的坚强带领下,全乡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形成合力。自6月底组建新班子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全乡的首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模式,每个村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了村级负责人和全体干部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专项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

二、深入农户,做好脱贫经济台帐。根据县上的`统一要求,我乡全体职工对今年摘帽的3个脱贫村贫困户进行了内包负责制,重新调查摸底,找准致贫原因,摸清贫困户家底,做好动态经济台账,为年底3个村村民如期脱贫摘帽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三、畅通道路,确保工期。针对目前我乡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程度深,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加之暴雨洪水自然灾害频发,通乡公路6月以来多次塌方受损严重,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物资运输很难的问题,乡党委、政府专门开会研究决定,一是协调施工队修建到4组安置点的公路约2公里,并铺上砂石;二是主要领导亲自租用挖机、货车等机器设备,专门请人负责通乡公路约20公里的平整、修建、铺砂和约300多方塌方的清除等工作,期间主要领导亲自督促。乡党委政府只给挖机和车辆加油,工期22天费用仅花5万余元,大大减少了成本。同时也为我乡53户易地扶贫搬迁和120户彝家新寨建设创造了很好的运输条件,也为如期完成以上2项民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务实为民,贫困户得实惠。一是我乡党委政府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时,为了减少贫困户住房修建成本,明确规定集中安置点贫困户自筹5%的资金由贫困户家庭1个劳动力参与修建投工投劳抵扣,同时也为了提高贫困户收入,助推脱贫奔康之重任,协议明确要求施工方修建用工时优先考虑贫困户成员,工钱为技术工150元,小工100元;二是工程队施工前,与农户签订协议,无论工程难度有多大,地基平整要求农户自行出资解决,我乡除埃岱点外其余3个点,开挖方量都很大,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要求施工方每户平整地基费用不超3500元,大大减少了农户住房修建成本,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三是主要领导千方百计为了减少贫困户材料费用,主动利用亲戚朋友关系从汉源运来红砖到我乡最高点每匹砖费用仅达0.46元,大大减少贫困户的住房修建成本。

五、多措并举,扎实推动。为了使精准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动扶贫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实行包抓制。主要领导挂帅包抓、其他班子成员按片包抓、党员干部按户包抓,使每户贫困户都有乡镇领导包抓脱贫。二是抓住重点。我们将积极引导村负责人、村致富能人等,以建合作社的形式,将劳力差、体质弱、病体缠身等贫困家庭入股合作社,实行能人创业帮扶脱贫致富。三是借鉴成功经验。我们将适时组织贫困户代表到汉源、石棉等先进县、乡学习好的做法和经验,适时播放创业的模范事迹,开阔贫困户的视野,使他们能创新创业,走上致富道路。五是按期完成。我们将按省、州、县的要求,易地移民、彝家新寨等项目按标准扎实推进,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总之,能否解决好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事关我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顺利实现,意义重大。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使我乡贫困群众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小康生活。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三

20__年的春节,少了几分人气,多了几分冷清,但在____却有着一名散发着党性光辉的逆行者,他就是____的文书—____。在家中,他是家里的主心骨;在村里,他是人人夸奖的好文书;在村容村貌整治中,他是优秀的指挥着;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是领路人;在疫情防控面前,他是最帅的逆行者。

在过去的20__年,____回响着挖掘机的轰轰声响,位于山沟里的____存在着大量建于几十年前的老旧危房,这些农村老旧房屋长期闲置,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____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从____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启动拆临拆危、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虽然春节因为疫情使得节日气氛冷淡,但外出归家人员却感受到了自己家乡的变化,道路整洁了、危房变少了、原来随处乱对的草堆、粪堆不见了,有的是整洁的道路,有序的柴堆、草堆和粪堆,环境变的都快和城里比肩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变化,____同志在背后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同村组干部商量拆哪间危房、作哪户群众工作,如何安排机械等等工作,多少个夜晚忙到夜里一两点,吃睡在村委,几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努力,____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拆除危旧房屋601间。拆除前期,____分成四个片区,由片区书记和各小组长挨家挨户开展前期摸排、登记和界定,掌握实际危旧房屋数量并形成台账。同时通过广播、入户、告知书等方式宣传拆临拆危的重要意义。

拆除过程中,他作为片长,坚持“一户一宅、危房必拆”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思路,主动带头拆除自家危旧房屋,并积极做好近亲属危房拆除工作。针对“拆危”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矛盾纠纷和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宣传、邻里调解、亲属帮劝等措施,做通群众思想工作。

拆除后将拆除的土墙和废弃物将进行分类处置,因地制宜,打造各家门前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切实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外面一进入杨家村内,你会看到几十间大棚正在拔地而起,它们背后也有着____努力的身影。____5000多口人,但外出打工人口居多,每年留守在村的多为老人、儿童。又因为自身原因,全村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增收途径少、务工地点少。为了解决____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增收途径少等问题,____多方努力为____带来了产业、带来了希望,引进了姬松茸种植基地。这背后是村民土地流转、种植基地工人安置、大棚搭建等多项工作。为了解决大棚占地问题,____多次和村组干部考察,最后确定了瓦窑小组的农户稻田为基地,他同村小组长多次上门为农户讲政策、普及大棚建设对自身创收意义,最终得到所有农户的理解。20__年的十月,____顶着烈日,带领群众、村组干部测量土地,对有问题的土地多次测量,直到群众满意,没有闹出一起纠纷,128亩土地成功流转,成为了杨家的产业基地。

产业基地用地解决了,但搭建大棚的工人住房、办公基地又成了问题,但____独具慧眼,他发现瓦窑小组原来闲置的的小学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他联系大棚基地负责人、村组长一起商量,把荒废学校改建成了办公楼、宿舍,既解决了荒废学校问题,又解决了办公用地,还帮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三得,得到了多方认可。

现在大棚基地建设已走上了正规,大棚搭建、腐殖土运输、农户承包已按部就班,相信不要多久就可以为村集体、群众带来收入。这一切离不开____在背后的默默努力。

20__年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影响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这场疫情防控战斗中,____是最帅的逆行者,由于他的带领,____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战,全村未出现一例感染者,保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大年初二,大家还沉浸着春节的欢乐,但____全体村组干部已经走上了抗疫前线。____指挥有度,外出务工人口排查登记、接触者隔离、设卡检查、隔离人员观测检查等等,都有序进行。

防控期间,他带头坚守岗位,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制定防控措施,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带领村干部、小组长,挨家挨户发放张贴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并展开地毯式排查,及时了解常住人口、务工返乡人员、在外读书学生以及走亲访友情况,不留一户及时排查出武汉归家人员、接触者,及时隔离。组织村里做好监测、消毒、卫生治理等工作,甚至半夜前往新发现接触着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上报等工作。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为杨家打赢这次疫情防控奠定了牢固基础,有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好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四

这么一位大学生村官,他畅享着“农村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教师”,践行着“增收致富是农民最大的心愿,带动发展是最好的服务”,感慨着“心在群众身上,群众就会把你放在心里”,学习优秀大学生村官先进事迹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他就是任杰,贵州遵义仡佬族人,毕业于河海大学,大学生村官,现任宿迁团市委副书记(不驻会),沭阳县沭城镇副镇长、叶庄村完美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到村任职以来,他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首要职责,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干事创业、历练成长。市委缪书记为此作出重要批示:“任杰同志的实践体会不仅仅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促进成长具有启示意义,更对于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的改善和提升具有普遍意义”。任杰是基层干部的典范,更是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楷模,尤其是在当前全市上下“学习沭阳、赶超沭阳”的热潮中,在凝心聚力推进农村更大突破、满怀豪情迈向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我们宿豫大学生村官学沭阳就是要学任杰,学先进是为了争当先进、赶超先进,做最好的大学生村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xx农村发展实践。

做最好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要敢担当、群众认,就是要学习任杰同志的职责意识、群众观念。一位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不远千里来到xx投身新农村建设,舍小家,顾大家,存小义,成大道,这是何等的抱负,何等的担当!这抱负、这担当正是源自对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战略价值的清醒把握,源自将个人前途与国情民运紧密结合的自觉行动,源自于拳拳报国心,浓浓百姓情,“下去还不行,大学生村官要干的好,仅有怀着对农民群众的赤诚之心,在服务群众这个“大舞台”上奋发有为,才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融入群众、赢得认可、健康成长,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和带头人”。

做最好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要善学习、求发展,就是要学习任杰同志的好学态度、创业精神。“创业为归宿,发展求变迁”,这是xx的内涵,诠释着这方热土的此刻,破解着洼地崛起的未来,而将未来与现实一手牵的正是她的儿女,在基层一线的“任杰”们所具备的“好”的态度,“学”的行动,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学到知识,学到本事,学到方法,从而领悟农村各项事务的原理和规律,进而在能担当、善担当的过程中,乘势突破,发挥自身优势,创业利民,毕竟,“增收致富是农民最大的心愿,带动发展是最好的服务群众”。

做最好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要会管事、能创新,就是要学习任杰同志的务实作风、进取精神。

村官虽小,职责重大,大学生本身具有文化素质高,创新本事强的鲜明特质,但能否将这种优势在农村工作中展现出来,为当前产业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社会管理的创新,尽上一份力,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风是否务实,是否有良好的进取精神,我们要学习任杰同志的务实作风、进取精神,让产业创新很给力、文化创新求突破、社管创新很平稳。同时以发展的、创新的眼光,使得管小事合情合理,管大事利在团体,管难事不怕碰硬。

做最好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要讲品格、重修为,就是要学习任杰同志的奋斗意志、平和心态。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力量,应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列,为乡风礼貌发挥进取作用。为此就要争当诚实守信的模范、争当奉献社会的模范、争当促进和谐的模范,而任杰同志艰苦奋斗的奋斗意志,宠辱皆忘,理性平和的成熟心态自当让我们受用无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xx,在当下,在将来,学任杰,千千万万个任杰在成长,学任杰,做最好的大学生村官。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五

20xx年12月12日,对于47岁的赵荣凯来说,是特殊的一天。这一天,他接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省扶贫办计划项目处处长的任职通知书,一份是医院的胰腺癌伴肝转移晚期的诊断通知书。

一边是无尽的责任、大好的前途,一边却是“宣判死刑”、不到半年的生命。人生该何去何从?赵荣凯一时也想不清楚。

那天晚上,他没有回家,而是去旅馆苦苦思索了一夜。后来,他告诉妻子,那晚想了很多很多,最后时刻还是放不下自己热爱的扶贫工作,越是时间紧迫、越是想多做点事,就是倒下了,也要倒在岗位上!他选择把“死亡通知书”装进口袋,除了妻子没有告诉任何人。那一晚,他在工作笔记上写下了“新起点、新要求、新成绩”。

第二天早上7点半,赵荣凯又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看不出丝毫的异样。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早上7点半上班,是赵荣凯保持了20多年的工作习惯,在大家印象中,除了出差,赵荣凯平时几乎都是第一个到单位,打扫卫生、整理资料、早早准备一天的工作。

仅有的一次迟到,是他儿子出生的那天。赵荣凯的妻子陆继銮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那是1988年10月17日,孩子是早上7点半在医院出生的,仅仅休息了半个小时,赵荣凯就用一辆平板车把妻子和儿子载回到家里,安顿好一切,刚过早上9点,他匆匆忙忙地就往单位去了。

“那时候,我多想他能在身边陪陪我们,但是我没有开口,因为我知道荣凯心中,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妻子对他十分理解。

“老赵的病真是累出来的。”省扶贫办的同事说,大家平日里都说扶贫办“人少事多”,个别同志偶尔也会抱怨。但赵荣凯理解却不一样,他总是说,“人少事多”的意思就是要“人少玩,事多做”。提早上班,推迟下班,周末加班,对于赵荣凯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有什么事找他,大家都习惯先打办公室电话,一准在。”

底,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当时在综合处工作的赵荣凯,负责编写安徽扶贫开发的参阅资料。从数据到案例,从历史到展望,从成效到不足,从国家的扶贫政策到安徽的扶贫举措,短短一个星期,一本近20万字的扶贫开发“百科全书”就已编印成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赵荣凯那个星期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足30个小时。

20xx年是安徽扶贫历史上工作任务最繁重的一年。这一年,我省出台了7个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文件,文件的初稿和具体工作很多都由赵荣凯起草完成。长期的高负荷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当年的10月8日,赵荣凯的鼻子突然流血不止,同事建议他去医院看看、做个体检,赵荣凯说“先等等吧,忙完手头工作就去。”

手头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后来医生说,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一个月的时间弥足珍贵,如果提前发现,生的机会就大很多!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六

不抽烟,这一点水磨河村人所共知。但很多人不明白,年轻时的烟瘾很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戒烟,始于30多年前为村民谋划建排房的时候。1976年,开始带领村民建设新村。为了让自家房屋的建设工期排在前面,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给送烟抽。坚决不收:“我戒烟了。找我说事能够,但烟你得拿回去。”

为村干部立下了一条铁规:“房子先紧着困难户、孩子多的户盖。除此之外,谁来也说不通,就算有亲戚、有关系也不行。”

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了负担。因为自我的习惯让村民破费,太不应当。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一支烟,折射出...爱民之深、律己之严。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直到今日,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家没有一间。“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我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我排在最终;见困难就上,先拿自我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我人,骂我们的,也仅有俺家的亲戚。”

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一样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团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景,表决经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说。

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树立形象,以两袖清风赢得民心,村两委所以风清气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齐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我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党风正,民风淳。

村民韩长锁至今都难以忘怀...对村中老人的照顾。“村里不光给我们70岁以上的老头儿老婆儿每月10块钱的豆腐脑儿钱,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床鲜腾腾的被子,新崭崭的被单、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明白,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仅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每年的重阳节,水磨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比谁对老人孝顺、比谁给老人端饭勤,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水磨河的淳朴民风由此远近闻名。30年前,...的父亲去世。在给父亲送行时,没有请“响器班儿”。这条规矩延续至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七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扶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自年起,建立深入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师生长期驻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紧密融合,构建“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主要特征的“四零”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新模式,解决了小农户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推动小农户技术创新、素质提升和农业新技术采用、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在全国多个地方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积极评价。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显著方面是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困难群众与贫困地区。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贫困群体主要是集中在偏远地方农村。造成贫困的原因除了与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有关外,也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乏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现代农业技术传播不畅、技术应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小农户而言,因其经营规模小、土地分散、抗风险能力低而导致生产经营效益低下、收入增长乏力,脱贫问题突出。因而,如何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解决产业科技支撑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农业技术传播不足的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如何促进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提升、构建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渠道,就成为以精准扶贫、长效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战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农民群众的增收不仅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农业科研院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作为校训,鼓励在校师生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由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联系不紧密、甚至严重脱节而影响技术传播和应用,制约三农发展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中国农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三农的新模式。自2009年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科技小院,教师、研究生深入科技小院,科研与服务相结合,针对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攻关,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在农民地里,带着农民一起干,使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应用,惠及百姓,增产增收;利用驻村优势,开展“四零“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打破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米的屏障,促进了技术的高效传播及小农户增产增收。在科研和服务过程中培养研究生,使之成为有情怀、有理想、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懂两爱”人才。九年多来,科技小院建立的模式不仅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连续发表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外,同时在推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推广、促进农民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精准扶贫的一种好形式。

二、模式简介。

科技小院是建设在农村,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村级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村工作,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双高)为目标,致力于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小院模式以科研人员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基本特征。以“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服务群众为特色,致力于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

1.扎根基层,零距离接触三农,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提高扶贫的精准性。针对小农户尤其是困难农户因接收农业科技信息渠道不畅而影响技术采纳进而影响增产增收的问题,科技小院师生长期扎根位于农村一线的科技小院,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打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交流的屏障,便捷地了解他们实际生产增产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此作为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的突破点。

2.科技攻关和服务紧扣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技术支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小农户脱贫。促进农村和农民脱贫的关键是建立可增产增收的农业产业,产业兴旺才能建立农民脱贫的长效机制。为此,科技小院采取了两个思路:一是所开展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所在地农业主导产业,解决其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制约性因素,通过解决制约性技术问题,促进小农户增产增收。例如,曲周县白寨科技小院通过研究和推广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在增加农户小麦玉米产量的同时,节约肥料和机械成本,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针对当地农民以粮食生产为主,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带领群众生产优质麦种、生产石磨面粉,大大增加了生产的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二是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例如曲周县后老营科技小院针对当地西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茬严重、品质不佳、市场缺乏的问题,通过研究西瓜嫁接技术、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动西瓜合作社发展以及帮助村里建立西瓜交易市场,推动了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后老营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曲周县相公庄村科技小院通过技术研究和推广,帮助该村解决了苹果授粉差、坐果率低、品质差的问题,还带着农民外出考察山东等地苹果种植先进经验,提高了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带动了村域苹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由于产业兴旺,得到县里扶持,建设成为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通过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当地优势产业-金丝小枣裂果等品质问题,推动了当地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研究生还自开淘宝店,开办网上销售渠道,为农民销售金丝小枣,创立”百年福枣”品牌,促进金丝小枣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3.“四零”服务,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屏障,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农户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纳率,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小院师生利用长期入住科技小院,逐步探索,建立了吸引眼球-改变态度-强化知识-改变行为-优化环境的五步法技术扩散新模式,促进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向小农户扩散。一是针对农民抗风险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强、接受新技术慢的特点和“眼见为实”的`心理,依托科技小院,将农业技术示范田建在农民的田里,通过零距离集中展示技术效果,吸引农民,引起他们的兴趣;二是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增强他们对技术的了解;三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低等制约农民应用技术的问题,通过推动农民自发联合、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小块地并成大块地,实行“大方操作”,推动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机械和生产资料采购和劳动力成本,打消农民采用技术的顾虑。四是在农民应用技术过程中,利用教师、研究生驻村便利条件,或通过科技喇叭、科技小黑板以及微信、手机短信等及时提醒农民应用技术,或深入田间,向他们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解决他们技术应用中的困难。最终,实现了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应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例如,年东北春玉米产区玉米黏虫大爆发,给东北农民造成巨大损失,梨树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田间调查时发现了黏虫暴发的情况,连夜写成调查报告及解决方案,报告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使得梨树县得以及时发出全县预警,为全县范围内灭虫防灾赢得宝贵时间,将玉米黏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给农民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后,县农业局为科技小院送来“虫口夺粮,功不可没”锦旗。

4.标本兼治,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互结合,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世界人力资源理论开创者舒尔茨认为“改革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土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小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推动扶贫(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促进增产增收)与扶智(开展广泛的农民培训紧密结合),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的紧密结合。针对广大农民尤其是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日常的研究中,方案与农民一起讨论,与农民一起实施,试验就在农民地里开展,与农民一起干,既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又使得农民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二是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小院探索建立“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原则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利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小学校、农村街巷等不同地点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科技胡同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自我提高、进步的能力。例如,曲周科技小院先后两次开展了面向全县342个村的入村农民科技培训,不仅向农民传播各种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还向他们传播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传播农业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理念,先后开展各类培训700多场,惠及群众近3万人。而全国科技小院网络累计开展农民培训1500多场,培训农民6.7万人次。为了培养“永久牌”农村科技人才,还依托科技小院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招收农村科技骨干,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三、推广应用。

科技小院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其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自2009年第一所科技小院在曲周建立以来,目前已经在全国24个省市区建立了93个科技小院。全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指出:科技小院既是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自科技小院建立以来,科技小院模式被云南、贵州、新疆和吉林等地政府所采用,作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1.云南省镇康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镇康扶贫科技小院。年12月6日,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省镇康县木场乡建立扶贫科技小院,江荣风教授和崔振岭教授带领博士后后王红叶、博士尹宇龙入住科技小院,在当地政府和学校支持下,围绕档期贫困山区特色产业冬桃发展,深入调研,听取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详细了解了病虫害发生的类型、挂果面积、修枝剪枝方式、施肥用药等情况,并就提高农民管护意识、改善生产方式、科学施肥、提质增效等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制定和优化全乡农业产业发展寻找方案。通过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促进脱贫,取得明显成效。

2.贵州省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模式与罗盘水师范学院和水城县委宣传部联合建立“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推动当地精准扶贫。年1月1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个科技小院“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台沙科技小院”在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揭牌成立。采用市科技局+六盘水师范学院+水城县委宣传部+村支两委四方联手的方式共建,科技小院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经验和成熟做法,结合杨梅乡台沙村实际,统筹多方资源,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服务台沙村,帮助该村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探索提升当地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学校技术支撑、引进食用菌种植、中药材育苗等科技项目示范,吸收贫困户参与,引导走科技型农业发展之路,助推脱贫攻坚。

3.吉林省通榆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榆五井子扶贫科技小院。2016年初,由吉林日报社协调,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组建通榆县五井子村扶贫科技小院。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生落户在“扶贫科技小院”,长期进行技术指导。该扶贫科技小院把校、政、企、农充分融合到一起,提供了一个改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引导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物质与科技相结合的扶贫平台。扶贫科技小院利用高校资源,开展测土配方工作、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种田,使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扭转老观念,接受新思想,从而提高认识,达到“精准扶贫、科技扶智、思想扶志”的目的。具体做法,一是组织贫困户建立高产高效示范田,由肥料企业为10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由扶贫科技小院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重点帮助其中的3户特困户,同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及研究生通过科技培训、田间指导带动周边30户贫困户科学种田,形成帮助3户、扶持10户、辐射30户的扶贫效应。二是走“互联网+”之路,配置电脑,连线上网,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进行面对面咨询和沟通。三是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由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出台奖励措施给予奖励,并组织他们到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新洋丰集团等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

4.新疆农科院在新疆建立13个精准扶贫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5月11日,新疆农科院在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阿亚克浪喀勒克村农科院种子科技小院等13个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揭牌。这13家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分别在疏勒县、温宿县、阜康市、乌苏市、和田县、岳普湖县、尼勒克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地建立。涉及谷子、马铃薯、棉花、葡萄、鲜食玉米、核桃、红枣、饲草等经济作物。科技小院围绕这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精准扶贫。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将与“访惠聚”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脱困。

科技小院实现了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的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的结合、科研人员与广大小农户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现代绿色高产高效农业技术的研究、传播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一种科技支撑产业、推动扶贫脱贫的新的有效模式。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八

覃__,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所有“战士”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躯里充满了大大的能量。她总是骑着电动车,为值守关卡的工作人员送水、泡面、纸巾等物资,同时做好考勤、排班、协调等工作。只要镇北社区关卡守护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应,急人之所及,第一时间赶到需要帮助的同志身边。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见那一抹穿梭于生活小区、巷口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镇北社区共设置有29个关卡点,做好这些关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易事,但覃__同志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自1月28日以来,覃__同志和全体镇北社区的所有工作者、党员志愿者,街道办同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备齐疫情防控宣传单、入户登记表等赶往社区各个小区、街道楼幢,街巷进行入户防控排查、信息采集。前期作为社区“防控小组”,主要负责不间断地对社区开展宣传、巡查、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同时通过移动喇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把防疫知识传递进市场、小区楼幢。为确保不遗漏一个家庭,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个楼幢,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住户之间进行采集,排查登记。与此同时,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流动党员疫情防控宣导,为疫情防控自愿爱心捐献等工作。

她说:“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经过这次的经历与考验,在今年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区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的,正如覃__同志所言,目前,我们仍需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九

长葛是...精神的发源地,...精神是长葛宝贵的精神财富。...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是长葛市、许昌市乃至河南省的骄傲,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鲜艳旗帜,是党员群众心中一座不朽丰碑。

我们要以重建...同志先进事迹纪念馆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大力学习弘扬...精神活动。

一是在基层干部队伍中弘扬好...精神。在村(社区)干部中开展看一部现代豫剧...戏曲、读一本村支部书记榜样...书籍、组织参观一次...事迹展馆“三个一”活动,引导他们争做...式的好书记、好干部。

二是在党员队伍主题教育中弘扬好...精神。把弘扬...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把弘扬...精神与党员大轮训工作紧密结合,每年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进行一次大轮训,把弘扬...精神作为重要培训资料。

三是在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弘扬好...精神86。。结合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弘扬...精神,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制度,拓展便民服务载体,丰富基层服务资料,认真落实代办服务、巡回服务、志愿服务和专项服务,真正实现“值班常态化、记录规范化、运行痕迹化”,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服务群众“最终一公里”的问题。

四是在全市组工干部中弘扬好...精神。组工干部要争做弘扬...精神的排头兵,对照...同志先进事迹照镜子、找差距、明方向,打造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

五是在全社会广大群众中弘扬好...精神。加大对...先进事迹的全方位宣传,组织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进一步将...同志的先进事迹挖深、挖透、挖精,在全社会构成“向先进学习,向楷模看齐”的浓厚氛围。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

***,19**年出生,19**年开始担任村干部,在**多年的农村干部岗位上,为地区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

一、热爱群众,默默奉献

****年离开学校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后,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安心农业生产,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管劳动多苦多累,他都能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个人利益自觉服从组织和群众的需要。19**年担任小队长后,对党支部安排的工作,自觉想方设法完成,表现特别突出的是,工作中有一股钻劲,有不服输的拼劲,在看到贫穷的乡亲们连吃饱饭都困难,他的心在流泪,他利用工作条件,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吃饭问题,还受到了当然条件下不正确的批评,但他总是一人默默承担责任,心里时刻装着还是要让大家能吃饭问题。八十年代初,随着拨乱反正国家政治风气的不断好转,他紧紧抓住中央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好政策好机遇,及时和村干部协调研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利用村南一片近百亩的荒地,带领十几名青壮年白手起家,跑贷款批手续建村里第一个集体企业砖厂。**年当年投产,当年生产,当年营利,为解决当时本村群众生活生产起到了极大的贡献。在砖厂担任了*年多的厂长,他廉洁奉公,不占集体一分钱,直到自己重新回村任村长时家里还住着原来的老土房,他无怨无悔。19**年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后,心里还老操着村里集体的事,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带头支持村两委会工作,不管是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还是村两委会的工作决策,也都能雷厉风行不折不扣的执行,而且在群众中起到积极宣传作用,时刻不敢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并主动协助并参与村上的事务决策,建言献策,能够经常对村两委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农村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受到村两委会干部和群众的尊敬。

二、加强学习,不断进取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能够按照上级规定的要求内容和村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自觉认真学习《党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认真检查剖析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写了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和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并能结合个人情况,制定了个人征求意见计划,他不但征求了现任村两委会干部意见,还广泛征求了普通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他边征求意见,边改正不足,在党员组织生活会上他带头发言,大胆指出了自己缺点和不足,针对自己思想上存在的“休息论”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决心退而不休,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他同时谈到,不当干部了,思想有点保守,自己家里事考虑得多,集体和群众事做得少了,他主动开展自我批评,并能结合村表民意教育党员,要时刻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干任何事首先要想到党员和普通群众不同,做任何工作都要想到自己是党员。

三、以身作则,乐于奉献

***同志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他群众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找他谈谈,谁家遇到困难,他会不请自到,并利用同群众相处的机会,经常义务向群众讲解国家法律政策,提供致富信息,收集其他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议,向党支部反映群众呼声,使党支部能够及时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要求想法,为制定本村发展思路和工作实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深深的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群众工作,单一的宣传收效甚微,要靠每名党员干部的行动来带领大家、带动大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月,**村在进行城中村改造工作时,按照改造整体规划和方案,首期将拆迁**路以东,进村主干道路以南部分,共有**家商户,直接关系到商户的个人经济利益,工作难度大,其中包括***儿子的厂房,在当他得知村两委会决心和意图后,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找到村干部,在了解了工程进度和要求,他自己提出先拆他儿子的厂房,儿子的工作由他来做。他没有提出任何不合理要求和苛刻的条件,主动带头拆迁,并协助村两委会做周围商户和其它群众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宣传和带动下,拆迁工作顺利完工,受到上级和群众的赞扬。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一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大六号镇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大六号镇辖8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556户18325人,常住2581户5876人,耕地6.7万亩,其中水地3.5万亩,退耕地2.4万亩,大小畜3.4万头(只),境内有丰富的玄武岩矿石、大型的上市公司―雏鹰集团和云天化农牧业有限公司落户我镇,新型的石材加工园和大型的酱菜场已开工建设,镇内有大型指针式喷灌圈32套,膜下滴灌2.4万亩,日光温室大棚190座。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48户1215人,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致贫276人,因学致贫132人,因缺资金514人,因缺劳力138人,其他原因致贫155人。

二、主要措施。

(一)反复摸底对比,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难度大,涉及人员多,群众关注度高。为了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我们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具体识别工作,在识别确定贫困户期间,我们以点带面,先在一个村委会开展识别认定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加村民大会,及时总结发现识别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研究制定措施,然后全镇推开,为做好扶贫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反复的调查、摸底、识别、比对,最终确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548户、1215人。

(二)部门乡镇包扶双保险,确保扶贫工作见实效。为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扶持有措施,脱贫见成效,加强对贫困户帮扶力量的整合与管理,在全旗统一安排各旗直部门包扶的基础上,对每个贫困自然村安排一名镇干部进行包扶,相互指导、相互促进,起到双保险的作用。镇包扶干部除负责这个村所有贫困户之外,还负责该村其他工作,如:草原确权、土地确权、三农普查和精准贫困户的帮扶等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这样干部身上有了压力、就能沉下去,借助其他工作的开展详细掌握包扶村的特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又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易地搬迁与移民脱贫良性互动。今年,针对全镇20个30户以下、立地条件差、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村庄实际,将易地搬迁与脱贫工作有效结合,选择了交通区位优越、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六号新村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让贫困户既能改善居住条件、又能就近入厂打工,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

(四)依托产业优势,带动脱贫致富。依托雏鹰集团、内蒙古云天化农业有限公司、酱菜场和设施农业等资源优势,根据各村委会特点,因地制宜,以产业扶持为主,积极培育集体经济,致力打造当地品牌,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

一是协调雏鹰集团,利用扶贫资金为入住雏鹰的贫困户每户垫付2万元保证金,扶持贫困户入驻雏鹰养猪,年收入保底7.5万元,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这样扶贫资金既不流失,又能滚动发展。目前有74户贫困户与企业达成意向,第一批已签订合同14户,因多数贫困户由于雏鹰集团有严格管理和用贫困户贷款有顾虑,镇、村两级干部继续做工作鼓励其他贫困户加入雏鹰集团实现稳定增收。

二是依托丰裕村内蒙古云天化公司,流转整合土地8000亩,农民以水地200元/亩、旱地150元/亩承包给云天化公司,贫困农户以地入股、基地打工实现增收。胜利农机合作社和地宝龙公司根据各贫困户身体状况、年龄构成,合理安排不同的工种给贫困户,实现贫困户就业全覆盖。同时从云天化切出260亩土地发展集体经济,与大六号酱菜厂签订蔬菜订单,收益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反哺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三是针对羊盘洼、恒义隆和晨阳村委会立地条件差的现状,包村干部引导贫困户种植适宜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打造“大六号红山药”、“大六号莜面”和“大六号胡麻油”等当地品牌,构建“贫困户种植、包户干部代销、扶贫资金跟进”的办法,使贫困户增加收入。

四是南梁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当地103座村日光温室大棚,贫困户可就地打工增收。对20座集体大棚进行对外承包或采取大户经营,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鲜姜,今年试验种植鲜姜获得成功,亩产可达15000斤,明年计划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贫困户可种植、就地务工或以分红的形式增收脱贫。

五是大六号村、大西沟村和庙湾村,围绕雏鹰、酱菜场和种植基地,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介绍到企业、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在有条件的村,政府引导发展土鸡生猪养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模式,实现整体脱贫。

(五)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加强基础建设和生产补助。“三到村、三到户”项目涉及5个村委会,―累计项目资金450万元,按照项目村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共新打机电井23眼并全部配套,新增水浇地面积4650亩,打筒子井50眼。为实施项目和社会保障的贫困户每户补贴生产资料资金1000元,没有实施项目和社会保障的贫困户每户补贴生产资料资金元。―实现脱贫406户、1005人。

今年我们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除享受教育扶持、移民搬迁、社会兜底和生态补偿的贫困户外,其他的贫困户,继续给予生产补助,养殖业补贴棚舍、饲草料,种植业补给籽种化肥。

虽然我镇在扶贫工作特别是产业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旧没有将当地的产业有时优势最大化的发挥,最合理的与脱贫工作相结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依托龙头产业带动能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各村特色品牌,增强村委会自身发展动力,实现全镇贫困户稳定脱贫。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二

――记灰汤村村民小组长叶泽元。

叶泽元组织抢修组级公路。

叶泽元是灰汤村古水塘组的村民小组长。7月1日以来,洪水肆虐,灰汤村各处受灾严重。古水塘组的水利设施被全部冲毁,导致供水系统呈瘫痪状态。

大灾之后又是大旱,如果水利设施不早日修好,全组村民的用水都面临严重问题。叶泽元本来在长沙做泥工补贴家用,镇上组织召开灾后重建及抗旱推进会的第二天一大早,叶泽元就赶回组上与村民们一起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他为组上捐赠了几百米的水管用于临时灌溉,每天都坚持守在灾后重建的工地现场,不计报酬地带领全组人投工投劳。因为组织得力,仅用了3天时间,就让全组的水利设施在全村率先完成抢修,所有抗旱水泵全部安装到位。古水塘的组民成为灰汤村灾后最先通水的组,抢救了组上90多亩水田。

紧接着,叶泽元又动员全组22户村民,找来1台挖机、1台铲车、3台小四轮抢修被洪水冲断的组级公路。组上的村民被叶泽元尽心尽力的精神所感动,都积极投身组上的灾后重建,天没亮就下工地,夜深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组上一队60多岁的老夫妇,家中儿女都远在外地打工,无法回来帮忙。老夫妇两人自始至终坚持每天下到工地帮忙。大家都说,“有叶泽元在前面带头,我们干活都更有劲头!”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灾难面前凝聚人心,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坚守岗位,乐于为民。

――记灰汤村村委委员黄安乐。

7月1日,特大洪灾让整个灰汤满目疮痍,灰汤村作为灰汤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救灾压力尤为繁重。位于灰汤村的刘家坝水泵房被洪水摧毁,严重影响灰汤村数千村民的用水。

黄安乐是灰汤村村委委员,家住灰汤村立山湾组。灾后重建中他负责刘家坝的水泵房修复。他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购买新泵,请人补修。当时是最炎热的'下午,黄安乐本可以回家休息一会儿,但他硬是在水泵房守了一个下午,帮工人一起修补机器。看到修补水泵的老人在高温下热的汗直流,流到眼里辣得眼睛都睁不开。黄安乐不忍心,凭自己懂得一点技术,主动帮老人一起修补。因为天气实在太热,黄安乐全身汗透了,下午三点多的光景,他感到越来越乏力,喘不过气,眼前一阵阵发黑。估计是中暑了,周围的群众都劝他赶紧回家休息。但黄安乐不放心,硬是等到新的水管安好才松口气。

在试水的过程中,新买的水管由于质量不达标炸裂了。当时修补队的人已经离开,没办法,黄安乐立马找到补轮胎的材料自己尝试着修补。因为没有经验,第一次尝试花了很多气力却失败了。他不甘放弃,尝试好几次之后,终于将水管修补好。水泵房的正常运营,让村民们的用水又回归正常,黄安乐这才安心回家中去。

在整个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像其他村委们一样,黄安乐每天都是五点多天不亮就到达修复工地,每天在工地上做工十多个小时,从不间断。他说:“趁清早和大晚上凉快点的时候多做点工,我们灰汤村才能早点恢复到以前,村民们出行才方便。一天没修复完工,我们村委一天放不下心。”

是坚守、责任与执着,鼓舞着灰汤人持续作战,对抗灾难,齐心协力,义无反顾。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三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6420万元,是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中国园林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诚信示范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马鞍山市和县就业扶贫基地。公司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从一家以花卉苗木种植为核心业务的区域性林业企业,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大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经验和技术优势到乡村旅游的跨区域跨行业综合经营企业。

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主动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始终按照“坚持精准扶贫为己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原则,把“精准扶贫、带动脱贫”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从帮助地方发展林业的“种、养、加、林果”等四个方面,重点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周边4个乡镇,一千多农户(其中贫困户109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75万亩,吸纳贫困就业人员37人,助力109户贫困户脱贫,为当地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2017年以来,林海园林公司依托金融扶贫政策,积极利用贫困户小额信贷平台,带动贫困户进行产业脱贫。带动模式为:贫困户从银行每户贷款5万元,按照自愿的原则,投入到贫困户所在村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将贷款资金注入林海园林公司,以获取投资产业收益,合作社再将收益分配给贫困户。通过该模式林海园林公司共从村级合作社吸纳109户贫困户贷款资金545万元,公司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北美海棠新品种示范推广”、“林下经济培育和套种”两个产业项目,投资建设花卉良种培育基地、生态种植基地、水产品开发等综合经营项目。2017年回报给村合作社收益34.16万元,每户分得收益3050元(其中,保底收益2400元,产值收益650元)。这不仅为贫困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丰富了公司的经营范围。同时公司还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可以为贫困户家庭年均户增加收入2100元;吸纳贫困人员就业,每人月工资2000-3000元,等多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公司捐助30多万元用于当地村路修建,使周边近千农户受益,拿出20多万元帮助贫困职工家庭修房,使贫困职工“安居乐业”。每年拿出10万余元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上学,为偏远乡村学校购买桌椅和书籍,响应政府开展的“助学结对帮扶”活动,参与县政府倡导的“微心愿”活动,帮助贫困学子实现他们的心愿。同时公司每年都慰问和帮扶困难老党员、伤残老军人、五保户和敬老院的孤寡老人。

林海园林公司将在已有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进一步找准精准扶贫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进一步动员全公司上下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四

1月28日中午,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北关街道张辛庄社区工作人员正忙着入户排查、站岗执勤,根本顾不上考虑午饭怎么吃。

这时,电话铃响起,一名女子说:“你们每天在一线执勤很辛苦,我把饭菜做好了,这就送过来。”不到5分钟,居民刘瑞荣就将热饭送到了社区居委会。

工作人员接过热腾腾的饭,心中充满感激,这是他们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吃到的第一顿热乎饭。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五

2014年10月受组织选派到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古店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任第一。

书记。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xx年5

月改任扶贫专干。任职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

脱贫。

政策,帮助古店村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为古店村的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

并提出了“强班子、夯基础调结构、兴产业”的。

工作。

思路,为古店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三年多来,已记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加了多少次班,吃了多少桶泡面。记不清多少次冒着高温、酷暑,狂风、暴雨,大雪、严寒,行走于贫困户之间。村里的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

情况。

住址所在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联系人等信息他都了如指掌,比包片的村干部还熟悉。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六

崔翼,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大孙庄人,原任八里台镇文化站干部。他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已有30余年,30年来他始终秉承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精神,致力于将八里台镇的文艺工作发展、壮大,是大家公认的八里台文娱活动带头人。

退休前,崔翼是一名层文化工作者。他始终把老百姓的实际需要摆在工作的首位,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虽然他已经是年过半百,但从不以老自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将自己的文艺才能发挥到工作中去,在大孙庄村民中起到了榜样作用。特别是在任职文化站站长期间,他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先后帮助大孙庄、大韩庄等村成了文艺团体,而本人也是大孙庄田野艺术团的主要成员之一。,八里台镇开展了创建“五星家庭”评选活动,为宣传评选活动,弘扬文明风气,他专门谱写了坐唱类节目《五星家庭吹来和谐风》,这个节目在“庆国庆、树新风、构和谐”文艺巡演中首次亮相便得到了老百姓的赞誉和认同。与此同时,他的家庭也被培育为和谐、绿色、文艺、书香、爱心具备的“五星家庭”.

崔翼对书法、古玩、篆刻都有很深的研究,先后获得市级区级各种奖项几十个,其中,在1985年获得天津市“文博图”先进个人,后又在天津市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篆刻大赛中获得三等奖,首届中国书法节中荣获优秀奖。年过半百的他在一座座奖杯面前他却没有半点骄傲,相反,正是他多年来的谦逊的人生态度才换来了今天这沉甸甸的硕果。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在单位里,大家一谈到崔义,无不给予赞赏的言语。

其家庭成员在他的熏陶带动下,各个热爱并积极的参与大孙庄村文体活动,每天晚上在大孙庄村活动场地都能看到他们一家人活动的身影。崔义喜欢书法,文艺,能够熟练演奏多种乐器,喜欢编排一些贴近群众实际的文娱节目。同时,爱读书、读好书是他们家庭成员多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为此在家里给自己专门布置了一间书房,平时在书房里习字作画,定期购买一些有益的书籍,藏书百册以上。他常常说书籍是生命的源泉,只有不断的从书籍中获取知识生活才会有动力、有色彩。()该家庭不但自家快乐和谐,而且能够积极带领全村搞好工作之余的文娱活动,能够把自家的欢乐气氛带给邻里。

家庭成员热爱祖国,热爱家园,遵纪守法,遵守公德,尊守村规民约。夫妻二人结婚30年来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独生子女户,婆媳关系融洽,邻里相处和谐,姑嫂,兄弟,妯娌之间互相帮助,家族间其乐融融,在全村都有口皆碑。

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时间以来,夫妻二人乐于帮助那些有困难的邻里和需要帮助的人,无论天气如何,无论时间多晚,只要邻居找上了门,小到夫妻吵架、大到婚丧嫁娶,夫妻二人都会尽全力帮忙。全家人每年都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捐资助困活动,他们经常说:“社会是个大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多一份爱心,那么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就多一份美丽和文明。”

在生活方面,全家人自觉本着低碳环保,勤俭节约的原则,从家庭的点滴做起自觉节约用水,用电,生活以创造绿色居住环境为生活理念,植树、养花。屋内院里,院外都是常年有各种绿色植物。四周的环境卫生经常主动打扫,维护村容村貌起到了作用。生活垃圾能够存放到指定地点,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经保持了很多年,通过全家的努力带动了邻里逐渐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和万事兴”,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也是扬帆远航的加油站。崔义一家由于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家庭和工作上的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工作家庭两不误,既干好了事业,又提升了家庭幸福指数,堪称大家学习的楷模。他们正是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人们的赞美,并为社会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七

反邪教阵线这是1个特殊阵线,战役在这个阵线上的每个同志,都有着不平凡、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做了哪些工作,他们付出了多少,是如何付出的,不为人知。屈申作为他们中的优秀代表,通过他的业绩,将这些战役在反邪教这1特殊阵线的人们的`那种勇于不畏邪恶、不惧恐吓,勇于克服1切困难;把邪教人员当亲人,“挽救1个人就是挽救1个家庭”的默默贡献的精神风采展现给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可歌可泣!

对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反邪教中的1项全新的、困难之大没法想象的工作。邪教把人变成“鬼”,教育转化工作者要把“鬼”再变成人。这个进程之艰巨谁都没法想象和预感。而且,每名邪教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身体状态、家庭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教育转化工作也得因人而异。更何况,需要教育转化的对象,大都是邪教痴迷人员。这些人都遭到邪教的严重精神控制而成了邪教的“棋子”,不管是从语言上还是行动上,都“言行1致”的听从听令于邪教教主及邪教组织的指挥、操纵。对这些人的教育转化,需要的是“斗智”,而不是“强攻”。

屈申同志之所以能在的教育转化工作中转化了300多名痴迷邪教人员,就在于他在工作中能够因人施教、因人施策,并且摸索出了1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转化痴迷邪教人员的工作方法。

正如上所述,做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把“鬼”变成人的进程,这个进程对邪教人员来讲是非常艰巨和痛苦的。对教育转化工作者来讲,需要的不但是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责任感,而且还要有对邪教人员如亲人的热忱和温度,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屈申同志就具有上述这些品德和素质。因此,他战役在反邪教教育转化工作岗位上才会无坚不摧、战无不胜,再痴迷的邪教人员在他的教育帮助下都能从“鬼”变成人。

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大篇幅对屈申同志业绩的宣扬报导,是对全国反邪教阵线默默工作的同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从1定程度上讲,开启了我国反邪教工作进入“新常态”――从隐蔽走向公然的新局面。而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展开反邪教工作的自信。

反邪教工作是项艰巨、复杂、长时间的工作,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屈申这样的“反邪教卫士”继续为之奋斗和奉献。

屈申的业绩是平凡的,屈申的业绩又是感人的、催人奋进的。我们反邪教阵线的同志们应当向屈申同志好好学习,并且向“反邪教卫士”屈申同志致敬!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八

医保处党支部共有党员30名,其中退休干部党员8名。近年来,按照市委和局单位的工作部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打造“五个品牌”为工作抓手,深入开展“三亮三创三评”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党的执政潜力建设,切实强化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用心推动了我市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礼貌窗口建设成效显著。

我处着眼于把建立工作作为长期目标,根据上级创先争优活动会议和文件部署,并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工作。同时,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基础上,结合医保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印发了《市医保处关于开展创先争优示范窗口的实施方案》,强调活动的重大好处,明确计划和步骤,为确保我处创先争优活动的扎实开展带给了有力的保障。同时,紧密结合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在全处开展了“三亮三创三评”活动,激发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

我处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上,倾力打造“五个品牌”,使组织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健全、完善医保事业发展长效机制的良好契机,打造“规范医保”。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崭新平台,打造“便民医保”。三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提升经办透明度的有效手段,打造“阳光医保”。四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进一步优化经办环境的有利时机,打造“人文医保”。五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体现制度、政策优越性的重要手段,打造“和谐医保”。

我处结合医保工作特点,创新活动载体,以工业园区企业员工参加医疗保险状况为重点,结合建整扶贫、社区帮扶等工作,以“下基层惠民生,解难题促发展”主题活动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我们狠抓党员干部的学习建立工作,加强党风建设,以党风促工作,透过业务知识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等确保了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确保了全处党员干部无违纪违法现象出现。

欲展紙墨心踌躇,党恩对己天地厚,区区小绩难启齿,廖廖数语话忠厚。

糜金同志(男、汉族。1983年2月3日生),自__年10月进入我校党支部以来,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校师生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该同志在思想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平时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遵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学习“八荣八耻”,作风端正、品行优良、团结同事。组织分配给他的工作、交给他的任务,他从不推三阻四,能克服重重困难,按时按质地认真完成;在同事之间,他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当同事遇到困难时,他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立场坚定,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思想素质。

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过硬的专业素质练就了糜金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作风。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党员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思想要想跟上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就得不断的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新形势下,以__为核心的党的有关政策法规。让自己的思想意识始终和党保持一致。因为一个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有效地开展工作,就得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才会一心扑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

正因如此,糜金同志自从迈进党的大门的那一刻,就积极利用党组织生活和业余时间系统而深刻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党的成长壮大史。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听党课,阅读先进党员的事迹,澄清自己的模糊认识,认清了我们党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历的坎坷和磨难,认识到了党是在艰苦的磨练中走向成熟的。所以他热爱党,相信党。他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模范遵守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权利,为周围的教师群众做好表率,起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

生活中,常有人把极少数党员的不良行为当成党的形象来批评、指责,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他总会站出来,用理论和实践(实际事例)相结合的方法,说服教育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党的队伍里,还是积极的因素大于消极的因素,绝大多数党员是好的,个别人只能代表他自己,并不代表我们的党。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他平时喜欢看党的各类读物,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吸收了新知识,大大提高了思想境界。他也常把党刊上的故事,政策,模范人物的事迹讲给身边的同事听。久而久之,这种习惯让他对党的认识越来越高。对党的评价越来越好。他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从心里感到高兴。感到甜蜜。因为他用自己的党性感染着周围的人,无形中潜移默化的熏陶了别人的思想意识,和党保持一致。

有一种品格叫平凡,在平凡中展示精神。有一种品格叫奉献,在奉献中展示忠诚。他在日常的工作中,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认真细致,艰苦奋斗,恪尽职守,真正做到了为为教育而献身,倾心地工作,用自己对事业的忠诚,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学校和广大同事的好评。

作为党员教师,不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为人师表,在教师队伍里,更是要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思想上,更要起到积极的作用。他明确了这一点,平时言谈,行动都走在同志们的前头,从不缺旷请假,从不迟到早退;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带头去执行。

糜金同志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时刻不忘自己是党员,无论是德育工作、政工工作,还是党建工作;无论是常规工作,还是项目性工作,他都当仁不让,任劳任怨,从细节上入手,在精细中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予的各项任务,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正因如此,他在连续在__、__年的年度考核中都荣获优秀称号。而每一次,他都把成绩看作是前进的起点,时时告诫自己:你是党员,你要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自己的年花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___,男,1983年2月出生,自2014年8月__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来到__市__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现任我校高三五班班主任,兼高三年级三个班的数学教学,另外兼任__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党支部的组织委员。

思想上政治素质过硬,与党组织始终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生活中他勤俭节约、爱生如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但能够做到在校期间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还能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参加工作四年半,___同志曾于2014年1月荣获“2014——2014学年度”校级公开课优秀奖荣誉证书,在2014年7月“__日报”曾刊载过___同志的先进事迹,曾于2014年11月荣获__市市级优秀课荣誉证书,在2014年12月荣获2014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于2014年12月荣获校级青年教师展示课一等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所有的成绩,都与___同志的努力付出分不开。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人格本质!

___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锐意进取,辛勤耕耘,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思想精神境界和人民教师的品德风范。他热爱本职岗位,在党务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他在任班主任和党支部组织委员时,顾全大局,与其他同事相互支持协作,虚心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做出积极努力。

该同志很有责任心,婚假也只是歇了两天,因为当时他所带的班级是高二,正处于过渡期,请假时间长___同志怕影响学生成绩。服从学校领导安排,自己所带的高三毕业班刚参加完高考,就接了一个高二的班级。这时高三班还有一些后续的工作,___同志就两个班级的工作毫无怨言的一起进行。

_老师曾经说过,他的某些行为,某些讲课风格都在无意中模仿了他的老师。仔细一想,大家又何尝不是呢?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的世界观、品德、行为,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要把学生造成什么人,班主任就应当是这种人。

无论何时何地,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他会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的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校服务、为老师服务、为同学服务。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十九

习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

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习总书记说,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总书记强调3个“学习”: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他说,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年全国的会议,总书记参加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联组会时,对广大知识分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他说,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既是对黄大年一生事迹的高度概括,更是习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重托。

扶贫典型人物事迹材料篇二十

张凤荣,男,陕西省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岭沟村四组村民,现年48岁,家里有5口人,张凤荣和妻子、父亲以及两个儿子。张凤荣的父亲患有脑梗病,为了给父亲看病以及吃药,他先后花去了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其大儿子张龙也正在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花费也较大,小儿子在上幼儿园。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的担子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但他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他为了让父亲得到更好的治疗,为了孩子能够无所忧虑的读书,他默默选择一个人扛下这个家庭的所有负担,他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也为早日脱贫创造了开端。

创业的初期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20__年,张凤荣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养猪业,但由于缺少养猪经验,疫病防控不到位,死亡率高,养猪整体效益一直不好。但他毫不气馁,购买了许多养猪方面的书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猪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的养殖技术。为给猪添饲料,清扫猪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猪棚转一圈,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他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猪技术,他养的猪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养猪使张凤荣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致富不忘乡亲,他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群众从来不保留养猪技术和经验,近2年来,他先后帮助了本村和邻村的养殖户9户,覆盖贫困户7户21人。

张凤荣在养猪上成功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农民的根本,即使养猪再挣钱,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要把责任田间弄的更好才行。望着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张凤荣决心再闯一闯,他利用养猪赢利,赚取的资金,加大了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术问题就找人请教,去问、去学,并经常实地考查,最终他明白了农药的药性及喷施,以及植物的生长周期,也清楚了化肥的结构和功能,凭着不怕吃苦的韧劲和坚持钻研的精神,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当地养殖、种植户的交流,他得到了丰富的经验,他栽植优质板栗3亩,核桃2亩,当季蔬菜每日都有,又为家庭增添了一条增收的渠道。

20__年张凤荣也积极递交了自己的脱贫申请书,树立脱贫新模范。”扶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这句话在张凤荣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说,“我积极一点,尽量不让大家操心我的生活,享受了国家很多政策了,我们自己也要积极奋斗,才能脱贫。同时也十分感谢在脱贫道路上帮助我全家的帮扶责任人以及各位村干部。在你们的积极引导和大力鼓励下,我才能有现在的发展和生活”。实现脱贫除了政府的帮忙,更多的是靠贫困群众自身,张凤荣就是这样,他激活自我,怀有创业热情,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敢拼敢干,才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目前他已经实现了脱贫,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随着家里情况的好转,张凤荣也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养猪规模,从开始的两三头,变成现在的30多头,年养猪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实现了脱贫的他,也没闲着,积极的帮助其他贫困户实现脱贫,经常给左邻右舍宣讲国家的政策,通过了解,也为了村的环境更加美好,他积极组织群众进行环境保护,积极游说各家各户,不乱扔垃圾,不往河流丢弃杂物,他积极组织一些农户,下河清理河道两侧的垃圾,每逢周末,他还会带头清扫公路两侧,保持马路的干净整洁。他用的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也为脱贫致富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少贫困户看到他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纷纷点赞称好。总是积极参加村级召开的各种会议,在村干部组织贫困户参与集体无偿劳动时,总积极配合,并组织村小组群众积极参与,他总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随叫随到。

谈及脱贫后的生活,张凤荣感激地说:“感谢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的帮助,脱贫不脱政策,感谢党的政策,我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勤劳能致富,今后的生活要靠自己。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1160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