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文献(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03:50:02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通用17篇)
时间:2023-11-08 03:50:02     小编:JQ文豪

总结是一种有助于反思并找到改进方法的工具。总结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你在写总结时感到困惑时,不妨阅读以下总结范文,或许能够帮助你解惑。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一

论文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主要是指引文文献著录及阅读型文献著录,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有关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意义和作用,已有众多文献做了论述,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体现科学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历史。

2)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著作权。

3)精练文字,缩短篇幅。

4)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

5)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6)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7)有助于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评价平台的建设。

8)促进科技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1.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3.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美]弗兰霍尔茨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5.[美]加里·s·贝克尔著《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6.[美]查尔斯·亨格瑞著《成本与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加]斯科特著《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8.[美]马歇尔著《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王瑞霞。现代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思路浅析[j]。中国商界,2019,(12)。

12.刘淑霞。浅议煤炭企业成本计划的编制[j]。魅力中国,2019,(06)。

13.张雅俊。试论煤炭企业的成本特点和成本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9,(08)。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二

论文题目: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问题探讨。

一、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于xx年2月15日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并且已经与xx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开始实行。新准则与原投资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有较大的变化,由于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价方法并且要区分不同方式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我们研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对投资业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文大纲。

1绪论。

1.1国内外研究状况。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2新准则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2.1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及其使适用范围。

2.2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不同方式。

3企业合并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3.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3.1.1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

3.1.2账务处理。

3.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3.2.1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

3.2.2账务处理。

4非企业合并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4.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4.1.1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

4.1.2账务处理。

4.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4.2.1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

4.2.2账务处理。

4.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4.3.1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

4.3.2账务处理。

4.4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4.4.1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

4.4.2账务处理。

4.5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4.5.1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

4.5.2账务处理。

结束语。

三、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本论文将利用10周的时间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年11月20至12月20日确定论文题目。

年12月25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

年12月26日至xx年1月10日)根据论文题目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年1月11日至3月15日根据开题报告搜集相关资料,完成论文初稿,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年3月16至3月29日进行论文期中检查,并将论文交于老师进行审阅。

年3月29日至4月20日,论文交于老师批阅并定稿。

年4月20至23日,提交论文打印稿。

年4月25至30日,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模拟答辩,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准备并完成正式答辩。

四、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xx.

[10]胡俊坤.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三

[1]程之议。浅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

[2]张俊生,张琳。特殊普通合伙制让审计师更稳健了吗?--来自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经验证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04)。

[3]刘行健,王开田。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有影响吗?[j].会计研究。2014(04)。

[4]周中胜。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2)。

[5]张敬之。特殊普通合伙的市场反应研究--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01)。

[6]李瑞青,白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7]郑杨。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分析--基于信永中和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3(31)。

[8]李江涛,宋华杨,邓迦予。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政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3(02)。

[9]肖小凤,王善平,肖雯。论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5)。

[10]刘启亮,陈汉文。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与审计师选择[j].财会通讯。2012(24)。

[11]程启智,刘三昌。对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思考[j].商业会计。2012(07)。

[12]张连起。特殊普通合伙转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4)。

[13]孟晓俊,严慧。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12)。

[14]章立军。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与应对--第四届立信会计学术研讨会综述[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06)。

[15]何新容。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兼与美国相关立法比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04)。

[16]王星灿。试析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过错”[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17]黄洁莉。英、美、中三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演变研究[j].会计研究。2010(07)。

[18]冯延超,梁莱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审计收费及非标准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03)。

[19]王棣华。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改造[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3)。

[20]上官静文。特殊的普通合伙承责制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11)。

[21]陈坤墙。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制度评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2]张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改革探析[j].财会通讯。2009(10)。

[23]郭富青。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游走于无限与有限责任之间[j].当代法学。2009(01)。

[24]逯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6)。

[25]袁碧华。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的职业保险探析[j].法学杂志。2008(03)。

[26]郑英龙。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有限责任[j].国际经贸探索。2008(02)。

[27]范健。引入有限责任合伙(llp)制度的立法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06)。

[28]武晓玲,张亚琼,周水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29]罗党论,黄旸杨。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7(02)。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四

[1]王更峰。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变化亮点与企业应对的浅思[j].会计师。2014(08)。

[2]王梦环。我国合营安排会计准则与ifrs11的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14(08)。

[3]崔明娟。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

[4]陈博,林泓睿。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j].商业经济。2014(04)。

[5]鲍金柱,冯研。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6]崔江涛。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4(01)。

[7]谌小红,邹德军。共同经营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月刊。2014(01)。

[8]汪祥耀,吴心驰。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和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13(26)。

[9]张立火。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及建议[j].财会月刊。2013(16)。

[10]梁瀚文。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29)。

[11]思文良,史海菊。博弈论视角下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9)。

[12]高晟星。解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5)。

[13]赵彦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监管新规思考[j].财会通讯。2012(10)。

[14]张志康,刘枫。关于合并财务报告的思考--基于国际财务报告修改的解读[j].会计之友。2012(04)。

[15]张晶晶。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04)。

[16]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

[17]黄平。联营、合营企业内部交易损益之处理方法[j].财会月刊。2011(28)。

[18]顾先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的难点解析[j].财务与会计。2011(09)。

[19]乔元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j].新会计。2011(08)。

[20]周明春,袁延松。同一控制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0(04)。

[21]胡群英。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国际比较与研究[j].财会通讯。2009(03)。

[22]粟国权。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与联系[j].审计月刊。2007(10)。

[23]刘承焕,李克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不足及修正[j].财会通讯。2006(01)。

[24]陈武朝。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比例合并法[j].财务与会计。2005(10)。

[25]崔刚。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5(25)。

[26]黄世忠,陈箭深,张象至,王肖健。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计量属性的整合[j].会计研究。2004(08)。

[27]何静。企业合并会计的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j].时代财会。2003(01)。

[28]周志平。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j].财会通讯。2002(06)。

[29]石俊云。长期投资成本法核算的探讨[j].会计之友。1998(06)。

[30]刘少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36)。

[31]张继勋,刘成立。审计收费研究综述及启示[j].当代财经。2006(07)。

[32]杨涛,赵丽娟。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产权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04)。

[33]吕鹏,陈小悦。有限责任制、无限责任制与审计质量:一个博弈的视角[j].审计研究。2005(02)。

[34]章立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j].财贸经济。2005(04)。

[35]张立民,李洁雯。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文化研究述要[j].审计研究。2005(01)。

[36]张艳,李书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4(04)。

[37]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4(03)。

[38]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3(01)。

[39]罗栋梁。上市公司审计市场有关问题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02)。

[40]郭晓梅,荣耀武。试析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后对原有债务的承担[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06)。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五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资源纳入会计研究的领域,逐步出现和形成了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是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他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传统管理会计实务中,通过开发和实施恰当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系统和实务,来达到对环境和经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必要性;作用。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念的理解。

环境会计主要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反映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性信息,为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寻找出路。同时环境会计又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效益和损失进行计量、报告与控制,以期达到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双赢效果。因此,环境会计无论对于企业、社会还是对会计本身都有积极的巨大的影响,是原有会计理论的有益补充。

二、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也在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多。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环保投资,动摇了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生活质量不仅需要发展生产,而且需要保护环境,现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再是“事后治理”,而是从最初开始就要进行全程控制。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当努力将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管理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客观上也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体系。

2.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问题,但也有助于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可以为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经济与环境是双向互相影响的。即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环境保护则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环境会计的不断发展,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应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将环境信息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起反映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环境管理会计。

3.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需要。

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环境信息重视不够。并且治理行为缺少长期规划。随着我国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各界对企业保持生态平衡的监督,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活动的核算资料及重要指标将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我国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体系,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已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在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共同探索发展环境会计,完善我国会计体系。

4.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的要求。

在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范围。我国企业进行国外投资将面临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要求。向投资所在国提供环境会计核算资料已在所难免,企业对于外商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一方面,可以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外资企业的环保优势,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他们的原料、产品及制造过程是否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以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我国的环境才能得到保护,我国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

三、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投资决策要考虑环境因素。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也不单单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环境保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投资决策活动必须注重环境效益,环境管理会计通过对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为多种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它要求企业管理层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企业与社会的双重利益出发,合理规划,做出最优决策。在投资决策分析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决策分析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参数为标准,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多种目标。环境因素应纳入决策分析指标,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环境政策以及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估计各项潜在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投资风险。

2.有助于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考核与评价。

四、结论。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环境管理在企业会计中应用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因此,有关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也就越发显得必要与迫切。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已对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实施了环境管理标准,并加强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管理中应兼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以实现环境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六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便努力引进发达国家和管理会计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虽有进步,但差距较大,现今的管理会计也仅在少数地区的少数企业得到了极少实践,与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尚有很大的差距。将管理会计运用到现代企业中去,不但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还符合我国发展需要。

管理会计和传统会计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其职能更加的广泛,在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一对过去进行分析,主要指的是加工和延伸企业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满足企业决策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二是掌控现在,就是严格控制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让其能够依据决策与预算之规定标准开展富有成效的运作。三是谋划未来,就是采取预测与决策等形式对现代企业可以进行选择的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数据研究,以求挑选出最优化的方案。预测内容主要包括了销售、利润、成本以及资金等。预测方法则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决策则是针对现代企业今后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将直接对企业今后的行动方案作出决择,这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不足。

管理会计结合了会计学科和管理学科,将专业管理的方法、理论以及会计知识融合在了一起。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研究比较晚,虽然在实践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目前的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实际效果来看,还达到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

1、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无法跟上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和管理会计有关的理论是在西方国家中引进的,大都是照搬,并没有形成和我国现状相符合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些新的管理会计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却很少应用。即便一些企业应用了管理会计,也多流于表面。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就未启用管理会计,对一些项目的考察、实施都是凭借经验,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无形中加大了投资风险,抑制了企业发展。因此管理会计尚未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2、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企业的管理部门没有很好的将管理会计衍生的价值较高的信息利用起来,其在企业进行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企业经营以及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仅仅是再利用和深加工了财务的相关信息。目前企业中常用的管理会计是根据财务信息进行财务预算,控制成本费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变动成本费用,但同时也限制了企业创新发展。

3、形成的核算手段不够高效。

现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还采取手工记账的方式,虽然在有些合资企业和大型企业中,电算化软件已经引进,但是其作用还局限在事后记账方面,其在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发挥作用。现在很多企业使用的电算化软件,仅仅在财务会计体系中比较适用,而适用于管理会计的软件系统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

4、尚没有形成对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就目前而言,管理会计仅在一些地区、少数大型企业实施规划和控制,中小企业几乎不应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纠其原因:一是大部分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缺乏管理会计的思维意识,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二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在特定环境下多由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更新较慢,认为会计就是记帐,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不认知,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和实施,这是制约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5、尚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的实施需要一个完善的经济体制环境,一个公平竞争及高度灵敏的法制氛围。以来,法制建设得到了空前的认知,现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比较的健全和完善,虽然有些企业在制度完善、内部管理以及激励机制方面采取了很多手段,企业经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企业会计的职能主要集中在了财务会计方面,并没有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来对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和使用,其也并没有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这也给管理会计工作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特别是管理会计的决策制定需要生产、销售等部门综合测算制定,仅靠财务人员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因此管理制度不健全,就无法实现管理会计的应用。

三、在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应用不足的主要诱因。

管理会计的成长与运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环境的发展必然引发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连锁式的导致管理会计实务相应变化,最终影响到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现在,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时重点还是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西方的管理会计无论是产生还是成长都有和其相对应的社会经济背景,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立足我国的国情,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之上。

2、从业者的素质与管理会计的要求有差距。

管理会计的功效只能通过会计从业人员来实现,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就成了重要因素。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的发展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财会人员的储备不足成为了一个短板,企业中的会计管理人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不够合理,素质参差不齐,这也给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带了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很多企业对于管理会计工作的认知不够,财会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落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还是进行事后的记账,无法将有效信息更好的运营到企业决策和管理中去,以往的会计思维方式是向后看,管理会计则是往前看。所以,财务人员首先必须做到的便是学会思维切换,否则很容易导致思维混乱的情况出现,选择问题解决策略时存在错误。现在,我国还有很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给管理会计的应用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3、企业管理者极需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度。

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否能够正确认知管理会计,会给其推广和应用造成很大影响。若是认知没有到位,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便无法考量,即便是会计从业者水平很高,也无法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所以必须对管理会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度较低,需求较弱,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现在的相关软件开发比较滞后,这也导致了企业分析处理和利用财务会计信息时,程度比较低下,给管理会计的运用和推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并且,现在会计电算化高素质人才比较少,无法满足社会时代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财会知识不系统、更新慢,只能处理日常的会计核算,无力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则是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薄弱,只懂得使用计算机,对计算机维护、开发和利用却没有能力涉及。

1、尽快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目前的管理会计理论主要是确立于以往经济环境基础之上的,大量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理论难以用于我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且操控性强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并加大培训力度,建立长效的从业人员再教育机制,增强知识更新的频率,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对我国管理会计的需求,以方便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

2、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良好的秩序是保证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良好的秩序需要完善的法制来维护。现代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律体系中的经济,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公平、公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得到应用,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法律法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营造一个强有力的法律环境,使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优胜劣汰。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的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加强管理会计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健全管理会计的培训考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规范培训和考评机制,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储备起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库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4、强化信息处理手段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管理会计强调财务信息的积累、评估、分析和汇总,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及处理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改变手工记账的老传统,推广管理会计电算化,提升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和利用效率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强化信息处理手段才能大大提高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效率及准确性。

5、培养高层管理者的管理会计意识,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管理会计工作者不但要精通企业财会理论、方法和相关法规,而且还要切实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不但要深入了解本企业财务情况,还要对本公司的经营生产总体情况甚至本行业经营发展趋势能够有深入的了解与把握。依据已经搜集到的各类经济方面的资料,设置一些经济参数,运用相应的管理会计方式方法对本单位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或者规划。管理会计有别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要求从业者具备更高的知识层次和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不仅要具备数学、运筹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加大培养力度以造就出更多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这是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发展中面临的当务之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加强的自主创新来形成企业自身的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只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功效,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加以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将会以其所具有的专业化、职业化以及国际化等特点被业内所认同并运用,必定会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七

摘要: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确定因素引起的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给企业造成灾难性的风险。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建立预警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策略,防范财务危机。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分析预警机制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风险。财务风险防范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到期债权、债务,储备必要的现金,以应对不能偿付的风险。现实中很多经营形势好的企业被迫关闭或破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现金短缺不能及时支付到期债务,发生资金链断裂。因此,要求企业经营者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机制。

一、建立现金流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经营能否维持,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要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虽然企业界目前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不同见解,但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的企业都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就是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同时,对未来现金收支以周、月、季、半年或一年为预测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并把握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关键因素,如销售款项的回笼、应收账款的回收、投资金额及投资时间等,运用敏感性分析法,编制动态的现金流量预算方案,以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

二、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上的表现主要有:现金流量不足,企业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现金大幅度下降而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一些比率出现异常,如资产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上升等。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如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

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特别是有形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总额,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反映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通常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越高。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示代表企业的主业的利润与主业收入间的变化指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情况,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益净额,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

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利润总额与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表明企业为赚取利润而付出的代价,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代价越小,企业获利能力越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比率越高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三、建立严格的月度分析制度。

在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随时对不利的指标信息进行监测,建立严格的月度分析制度,将实际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如出现现金循环不顺、应收账款增大、流动性变差、存货周转率降低、融资出现困难等,需及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如缩短信用期、采取现金折扣、鼓励客户提前付款、制定奖励性的收款制度,积极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联系力争获得一定的授信额度。

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筹资活动的风险管理。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杆杠利益时,也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降低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资本性项目,如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新增项目等;二是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用于购买生产材料等;三是用于证券及商贸活动。然而,投资的风险性有可能增加引起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和偿债能力变弱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未能按期投产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前期经营有可能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在进行风险投资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主观冒险,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企业应确定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警戒线比例。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资金来源,对企业而言无疑资金成本最低的,同时又要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分配红利是股东对其投资回报的最高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如果企业的规模扩展速度快,生产与销售增长速度极快,需要添置大量设备,外部筹资成本较高且有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股东红利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股东的积极性,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八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宄,2000(5):2-8.

[10]杨有红,毛新述。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宄[a].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13.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九

当前,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银行为追求不断拓展的业务和各种业务的指标,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存在对会计风险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为会计风险的发生留下来隐患,纵观几年所产生金融事件,总结归纳会计风险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内控制度完善程度不到位。

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制定了相关关于会计风险的内部管控制度,但这些制度大多,指导性较强,具体操作性较差,不便于实施,再有制度制定的相对滞后,导致一些新的业务的内控规章不完善和健全,不能跟上金融新业务的快速拓展,造成一些业务流程上的不匹配,继而是各部门之间自行处理,使得内部管控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留下隐患,为风险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1.2会计岗位的各种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当前,各商业银行的会计岗位各个环节都有规章制度,本可以杜绝各种风险的发生,金融犯罪及挪用客户资金等常规案件却时有发生,原因就是会计岗位的各种规章制度是硬指标,必须认真执行,但是一些商业银行只重视经营,重视拓展业务、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而轻视了规章制度的认真执行,如一些重要的岗位的不合理的兼岗、替岗行为,由于有些人员业务能力不熟悉,或会计人员短缺,不能实现有效的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从而使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功能下降,留下风险隐患。还有为了追逐利益,留住一些大客户,主动放弃一些原则。

1.3会计岗位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业务操作不到位。

基层领导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工作关心不够,不能做到公平对待,因而使各岗位人员容易闹矛盾。致使工作人员对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业务操作应付了事,工作上易出现漏洞。同时还可能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走上犯罪的道路。

1.4会计岗位人员业务水平不强,风险防范意识不到位。

由于一些原因,一些岗位人员得不到良好的培训,或培训时不认真,应付了事,加上学习的自觉性和工作能力有限,还有近些年,金融事业的快速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出现,导致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下降和工作质量不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即使某些业务有风险时也不能及时发现,不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1.5会计检查和内部审计有待加强。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都有相关的内部审计、管控的相关制度,但是会计风险依然存在,金融案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为管理人员没有很好的按照制度执行,对各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一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可操作性差。部门之间缺乏监督制约的机制,查处不严厉,造成对风险的评估和整改不彻底。二是内部管控和监督都是由银行本身的机构进行,他的自主性和威严性不强,人员和资源配置不到位,无法有效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三是监管手段落后,随着银行业务电算化的普及,许多业务都是在机器上完成,以前原有的检查手段已不适应现在的要求,而对计算机操作的后台检查管理具有更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隐蔽性,导致了监管的弱化。

二、如何对商业因会计产生的进行有效防范。

2.1完善和补充并形成完整的实用性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在现有的内控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性强,实用并且严谨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根据业务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一个全面的、连续、实用性强的内控制度。

2.1.1员工管理方面。商业银行会计岗位要根据业务量、客户的多少、业务的种类机,要经过测算和实际的运行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要既能满足业务量的有效完成又要保证能进行合理内部控制。同时严格执行轮岗和休假制度,杜绝兼岗现象,严禁出现“一手清”现象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监督制约作用。还要根据会计人员的个人能力、业务素质、工作经验合理的设置业务权限,避免权限过大导致监督困难,造成风险隐患。

2.1.2员工工作制度和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内部要严格执行个工作岗位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合理的规划各个业务部门职责、职能。避免衔接部分出现缝隙。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项工作的审核工作,避免出现纰漏。严格做好印鉴的管理和保存工作,做好保密工作。

2.2员工个人素质培养和提高。

2.2.1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员工的想法与动态,提高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法规意识,提高员工的风险敏感度,避免出现以人情、感情代替规章制度的现象。对有异常的员工要及时了解情况,调整岗位,避免风险隐患。

2.2.2要提高员工业务水平,随会计业务的不断拓展,要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并要健全培训体系,强化岗位技能和熟练程度,定期的考核,提高会计人员的中和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避免出现失误,减少风险的产生,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员工不予上岗。

2.3强化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2.3.1根据商业银行会计岗位的工作特点,每个岗位都可能出现风险,所以监督检查工作要全面,要贯彻始终。认真做好“三查”工作。即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督察。对是否具备完备的资料、有关的凭证、帐表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提高计算机等设备运用能力达,实现计算机后台监控交易及远程进行监控的能力。

2.3.2强化审计监督部门的地位和权威性,保证其独立的监督检查功能,同时也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监督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人员素质。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发展壮大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为我经济的快速腾飞做出重要贡献,降低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深入了解会计风险产生因素,才能有的放矢的强化对风险的监督和管理,降低风险的发生。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

第一段:介绍文献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大约200字)。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献管理对于学术研究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文献管理可以帮助学者系统地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文献资源,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为学术交流和创新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合理的文献管理还有助于避免重复研究、减少信息泛滥,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文献基础。因此,加强文献管理,掌握一些有效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对于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第二段:选择合适的文献管理工具(大约200字)。

在进行文献管理时,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文献管理软件和平台,如EndNote、Zotero等,它们能够帮助学者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和引用。在选择工具时,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并尽量选择用户友好、功能强大、易于同步和共享的工具。另外,合理的利用标签、文件夹、分类等功能,构建层次清晰、易于管理的文献库,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己的文献资源。

第三段:养成及时整理与归档的习惯(大约300字)。

文献管理不仅仅是收集和整理文献,更重要的是养成及时整理和归档的习惯。每当读完一篇论文或书籍,应当尽快在管理工具中添加相关的文献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归类和标注。同时,及时进行文献内容的摘录和总结,将摘录内容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另外,建立一个清晰的文献索引系统,可根据关键词或分类快速查找所需文献。只有养成及时整理与归档的习惯,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文献资源。

第四段: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大约300字)。

在学术研究中,引用和参考文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引用相关的文献,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证明,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因此,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是文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引用时,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和版权法律,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同时,要注意参考文献的信息完整性和正确格式,确保文献引用的规范化。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也有助于维护学术诚信和学科发展。

第五段:持续学习和反思提升文献管理水平(大约200字)。

文献管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新的文献管理工具和方法不断涌现,学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在日常的研究实践中,要注意积累并总结一些有效的文献管理经验和技巧,不断反思并完善自己的文献管理方式。另外,要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方法,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讨论,与其他学者共同提高文献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总结(大约100字)。

文献管理对于学术研究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选择工具、养成及时整理和归档的习惯、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以及持续学习和反思提升文献管理水平,是提高文献管理能力和效率的关键。只有做好文献管理,才能更好地支持自己的学术研究,为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一

段一:引言(大约200字)。

文献管理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研究质量、丰富研究内容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文献的筛选、整理和引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中,我总结出了一些文献管理的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段二:文献筛选和整理(大约300字)。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首要任务是进行文献筛选和整理。筛选文献时,我通常会先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确定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然后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在筛选过程中,我会尽量选择那些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来源可靠、知名度较高的文献。筛选完毕后,我会将选中的文献整理成一份文献目录表,包括文献的作者、题目、期刊、发表时间等信息。

段三:文献的分类和归档(大约300字)。

为了更好地管理文献,我通常会将文献按照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并给每个文献文件夹起一个明确的名称。在每个文件夹中,我会再按照文献的类型(期刊文章、会议论文、书籍等)进行细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我随时查找某个特定文献,还能够减少文献的丢失和混乱的风险。同时,我还会在每个文献文件夹中设立一个“阅读记录”文档,用来记录自己对每篇文献的读后感、批注和摘要,以便于以后的查阅和引用。

段四:文献引用和注释(大约300字)。

在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时,正确地引用和注释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剽窃和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我通常采用规范的引用格式,如APA、MLA或IEEE等。在引用文献时,我会将引用的部分用引号括起来,并在尾部注明引用来源的作者和发表年份。此外,我还会小心地检查所有添加的文献引用标志,确保其与文中的引用一致。同时,我也会在论文的末尾添加一个参考文献列表,列出所有被引用的文献,并按照引用格式进行排版。

段五:定期更新和维护文献库(大约300字)。

最后,为了保持文献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我会定期更新和维护我的文献库。每当我发现一篇新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时,我都会立即进行下载和整理,并更新我的文献目录和文件夹。此外,我还会不断检查和修订文献的分类和归档方式,以保证文献库的结构和内容的清晰和合理。通过这样的定期更新和维护,我可以保持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密切关注,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最新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总结(大约100字)。

通过多年的研究经验,我认识到文献管理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文献筛选和整理、文献的分类和归档、文献的引用和注释、定期更新和维护文献库等都是文献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文献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二

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虽然供销企业已经在我国存在很长时间,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供销企业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制度。缺乏统一的管理会计工作规范,各个地区的供销企业各自为政,管理会计工作的要求和规范不一致,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而会计信息的不一致不利于全国供销企业工作的开展,同时也难以实现全国经济信息的沟通。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再加上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使得管理会计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些制度上的漏洞谋取自身的利益,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因此管理会计制度的缺失,不仅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供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不利影响。

管理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是实施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是影响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供销企业大都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位领导不重视管理会计工作质量,所以就对管理会计公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较低。很多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进入门槛低,缺少系统全面的财务知识的学习,没有足够了解和理解财务基础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用正确的会计理论作指导,他们工作之后不能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来妥善处理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事务,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和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企业整体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供销企业也不重视对管理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学习和掌握当前管理会计工作的技术和方法,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管理会计工作监督机制是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供销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状况进行检查监督,以保障管理会计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顺利进行。而目前我国对于供销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相关部门与财务管理岗位没有完全隔离,内控制度运行的效率低下,没有实现对供销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地监督,管理会计工作不仅混乱无序,同时也难以发现管理会计工作中的问题,或者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采取措施彻底地解决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得供销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低,不仅造成资产的浪费,账实不符,同时还可能带来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供销企业的发展。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三

文献管理是每个研究者或学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我们需要搜集和阅读大量的文献,准确地管理和引用这些文献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在文献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献管理软件。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文献管理软件可供选择。在选择之前,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和习惯。例如,如果我们对界面简洁、操作便捷有要求,可以选择EndNote;如果我们喜欢开源软件或免费软件,可以选择Zotero。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整理文献,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其次,建立完善的文献分类和整理体系。在进行文献管理时,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分类和整理体系。例如,可以按照主题、年代、作者等进行分类,将不同的文献整理归档到相应的文件夹中。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快速地找到所需文献,还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文献来源和研究脉络。

第三,及时更新和维护文献数据库。文献数据库是文献管理的核心部分,而及时更新和维护文献数据库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文献检索和更新,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提高对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的把控能力,确保我们所引用的文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

第四,合理利用文献管理软件的功能。现代的文献管理软件提供了许多强大的功能,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这些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文献导入功能,将下载的文献自动导入到文献数据库中;我们还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文献查找功能,快速找到所需文献的信息和全文;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软件的文献引用功能,按照不同的引用格式自动生成参考文献列表,避免繁琐的手工操作。

最后,注重文献管理的规范和完整性。在进行文献管理时,我们需要注重规范和完整性。一方面,我们需要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参考文献中给予合理的致谢;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完善自己的文献数据库,尽量保证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为文献缺失或信息错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在文献管理方面,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献管理软件,建立完善的分类和整理体系,及时更新和维护文献数据库,合理利用软件的功能,注重规范和完整性。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引用文献,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希望以上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对大家在文献管理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四

[5]李金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

[6]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7]李金华。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j].财经,2004(01):1-5。

[11]秦荣生。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审计与我国国家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04(06):

[14]文硕着。世界审计史(第二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17]尹平。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五

[1]邓桂清.走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重叠的困惑[j].中国集体经济.

[2]刘明.试析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重构[j].科技资讯.

[3]胡玉明,叶志锋,范海峰.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

[4]宫昕璐,张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

[5]高晨,汤谷良.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

[6]余绪缨.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财会月刊.

[7]余绪缨.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j].财会通讯(综合版).

[8]于增彪,王竞达,袁光华.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9]郝桂岩.对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财会月刊.

[10]李艳.管理会计规范化的本质研究[j].特区经济.

[11]颉茂华.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的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

[12]王斌,高晨.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会计研究.

[13]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特点[j].财会通讯.

[14]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j].财务与会计.

[15]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

[16]杜颖,张佳林.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

[17]《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

[18]王斌,李苹莉.关于企业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的理论分析[j].会计研究.

[19]《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林斌,刘运国,谭光明,张玉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

[20]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外国经济与管理.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六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

管理会计论文文献篇十七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宄,2000(5):2-8.

[10]杨有红,毛新述。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宄[a].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13.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13120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