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优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0:57:03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优质20篇)
时间:2023-11-08 10:57:03     小编:字海

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组织。教案编写需要教师仔细思考每一个环节,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精选一些教学活动设计的教案,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一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8、拓展延伸。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二

本课教学内容源于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图形联想》,属于教材体系四个领域中的“设计应用”范畴。本课在原来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拓展,突出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设计案例入手了解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理解图形联想的概念和方法,发现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的应用,然后再将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设计:根据图形联想的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本课在设计思路上把握住“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有具体的体验、有共鸣、有需求,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一)教学目标:1.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通过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分析,了解图形联想在设计及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图形联想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式。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即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

3.学生创造力想象能力培养的渗透。

(二)教学重点:通过图形联想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图形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图形的概括变形表现。

师:课件及相关资料。

生:彩色水笔、剪刀、双面胶、16开作业纸一张。

1.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导入学习内容。

(1)老师介绍相关情况。

(2)问:

a.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b.这五个福娃的造型分别跟什么图形有关?这些图形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3).教师作相关小结,导入课题:图形联想。

2.图形联想作品欣赏,了解图形联想应用设计过程。

(1)李宁标志。

a.这个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什么?

b.介绍设计思路(标志设计动画)。

(2)悉尼歌剧院。

a.你知道这个建筑的名称吗?

b.你认为它的造型来自什么联想?

c.介绍悉尼歌剧院。

(3)“鸟巢”(200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a.你认为这个体育场像什么?

b.简介“鸟巢”体育场。

3.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

欣赏之后,讨论两个问题:

a.这些图形联想来自哪些方面?(生活、自然、图形本身)。

b.什么是图形联想呢?

借鉴组合(结合)变形。

一些图形(或事物)新的图形(或事物)。

(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4.寻找生活中图形联想的应用。

(1)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图形联想的例子呢?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

(2)一组生活中的图形联想设计欣赏。

说说你认为它们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5.作业。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特点,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完成后剪下来贴到自己的衣服上。

友情提示:图形的联想可以来自你的梦想、爱好、姓名、生肖、星座、特长、喜欢的动植物。

6.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

(1)谈谈你要表达什么。

(2)谈谈你的设计灵感。(你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3)其他同学的意见。

7.拓展:

a.发现生活中图形联想的例子。

b.一组有趣的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

1.本课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清晰,课堂气氛轻松,由于学生发现这些图形联想的例子都是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课后学生反应,怎么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说明学生对本课内容挺感兴趣,同时又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

2.在教学设计上,欣赏图形联想的作品,了解它的应用设计过程-----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例子,三个环节比较紧凑,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能从容地总结图形联想的方法并能找出一些应用的案例。

3.由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图形联想的方法,学生都能轻松地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作业表现比较出色,能基本表现自己的特点,虽然在设计形式上有些稚嫩(如何进行设计表现不是本课的重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但都非常真诚有趣。

4.几点改进的地方:其一,学生进行作业自评后,可以将作业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鼓励别的同学进行评价。其二,在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对设计进行指导。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三

3、放学了

授课时间

四(1)3.3、四(4)3.4

教学目标

1、探索画人物行走动态的方法,通过画单幅的人物动态速写,认识以速写为基本素材的积累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

2、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体会动作协调的自然美、文明守纪的行为美,体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启发同学用发散型思维,在天天可见的放学路队这一平凡事物中,寻找出有意义的绘画内容。难点:人物速写,教师除讲解外还要进行当场示范。

教学准备

工艺课用具、彩色纸、课件、对称形物品工艺课用具、对称形物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人行走,点击鼠标让人停止,让学生观察

右的腿往前迈,左边的胳膊就往后摆,同一边是相反的。

师:是这样吗?我们再看一下录像好不好?

再播放人行走,随时点击鼠标让人停止,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

2.我们再给他加一个书包,用长方形表示(师画图3),一个放学的学生就有了初步的轮廓。

学生显得有点兴奋。

这些行走的特点都是你们找出来的,我只是按你们说的画了下来,怎么样,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齐):想。(情绪高涨)

师:别着急,画前先帮老师一个忙。有个同学画了三个行走的人物,让我给他看看有没有问题,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你们帮我看吧,可以吗?

人1双手同时向前,人2同手同脚,人3胳膊摆动太大像是跑,很快被学生指出。

师:谢谢你们帮了我一个忙,下面就请你们在作业纸上画两个概括的放学行走的人物,把练习纸对折一下,一边画一个,要求是两个人物行走的方向不同。3.学生展示,评价4.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

如果左边的腿往前迈,左边的胳膊就往后摆,同一边是相反的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画?学生动手作画,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板书:课件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设计制作一个有人脸的器物。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习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人脸器物的陶艺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其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激趣导入。

(老师把美羊羊造型插在笔端)。

现在呢?

师介绍导入:这就是造型设计的独特之处。

是的,优秀的造型设计给人以美感,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二、作品欣赏。

(课件出示)。

师:瞧,这件有人脸的大鼎,是商代大和人面青铜鼎,而另一件瓶口上塑有人脸的陶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此文转自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优秀的造型设计作品,是中华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

2、提出要求,教给方法。

谁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从作品的外形、装饰、用途等几方面来欣赏。

3、学生欣赏,集体交流。

4、师小结:

三、讲授新知,学习陶艺。

过渡:从古代到现代,人脸就一直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热衷的素材,

1、学习造型方法。

(课件出示各种造型的器物)。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

手捏成型。

(1)学生观察,这些器物是怎样做成的?集体交流。

(2)老师讲解学生不知道的造型方法。

2、学习装饰方法。

教师讲解:团、搓、压、叠、刻、捏等方法。

3、学习制作人脸的方法。

(1)观察:大鼎上的人脸与真实的人脸完全一样吗?

(2)讲解人脸表情:眼睛、眉毛、嘴巴的变化,画一画,变一变。

(3)教师示范做一张人脸。

四、学生动手制作。

(1)认真读作业要求。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学生动手制作。

(3)教师个别指导。

五、作业展评。

(1)各组推荐一名。

(2)介绍自己的作品。

(3)大家进行评价。

(4)再推荐一些。

(5)为优秀的作品留影。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充满激情的创作给我带来震撼,我相信,给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课后反思:

在前面的陶艺课中,学生已经零零散散的掌握了捏、压、搓、挖、粘等陶艺造型基本方法,了解了泥条、泥球、泥板等陶艺造型的基本语言,所以在方法探究这一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主动探究出人脸装饰造型的适当方法,以及夸张变形、美观实用的设计理念。

另外,选取的这些人脸装饰的器物作品,除了人脸装饰方法各异外,器物的造型方法也各不相同,涉及泥条盘筑、泥板拼接、捏塑造型、泥板卷曲以及综合成型等多种,这对学生后面的创作思路也有着必要的提醒和暗示的作用,不同成型方式的`器物与脸部的装饰方式也有一定的关联。

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构思的空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必要的简充满激情的创作,或独立进行,或同桌合作,教师穿行其间,巡回辅导。

整个教室都被浓浓的创作氛围笼罩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杂音。

短短的二十分钟之后,一件件各具特色的人脸装饰器物便跃然于每张课桌之上,成功的喜悦充斥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五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8、拓展延伸。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六

学情

分析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学生可以制作什么样的板报内容,用画的形式来诠译如何李水爱水,用艺术化的小报让更多的人了解水资源的现状等。

教材

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力图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在指指导学生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要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本课共两个版面,分别传达了不同的意图,即水与人类的关系,和介绍学生的活动。

教学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一起来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资源。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时

安排一课时

课题

5、生命之源——水

授课时间3.17-3.18

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一起来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资源。

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到水对人类生活有多么重要,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

教学准备

工艺课用具、彩色纸、课件、对称形物品工艺课用具、对称形物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教学:课前师生准备好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准备。

导入:1、首先让学生翻开书,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回答书上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核心展开讨论)。

2、引导学生关心水问题,关心、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让所有学生共同完成一张大宣传海报。

5、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你的专栏想用什么美术用具来制作?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怎样让你的专栏更美观?”

4、(擅长绘画的同学设计以画为主的小专栏,擅长写的同学设计以数字为主的小专栏。)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小专栏。

6、宣传展示小结:给学生展示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总结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体会劳动后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广泛的美术兴趣。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学生根据收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关注水资源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关于设计的关键问题。设计大海报,让学生根据自已的长处设计小专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设计的宣传海报。学生间相互点评。谁的设计最有新意。谁的专题内容更有自己的风解。谁的内容丰富,设计得美观。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七

课题

11、提袋的设计

学情

分析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通过提袋设计一课使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教材

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提袋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购物中最常见的用品,通过提袋设计一课学生认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提袋设计包括多方面的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功能,三是提袋结构,四是图案设计,好的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立体思维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课时

安排一课时

课题

11、提袋的设计

授课时间4.15-4.19

教学目标使学生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

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立体思维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在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学习准确地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掌握裁剪、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特别是学习袋底的折叠方法。

教学准备彩色纸,卡纸,硬纸板,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研究教材小组研究交流总结继续研究问题布置作业展示评价1、语言鼓励。2、与全班同学展示课前师生收集的手提袋。3、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第22页教材中的哪一件手提袋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4、手提袋是怎样制作出来的?5、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6、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结合校园生活,我们可以设计哪些手提袋?7、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确定创作题材。节哀哦是巡视辅导。布置学生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设计,新颖、时尚的手提袋作品。稳定情绪。抢答课前自己准备的手提袋的来历和用途。分别从团、色彩、用途、造型设计等方面谈个人的感受。参考材料上方的制作步骤图和平面展开图研究。结合手提袋实物拆开后分析。(1)根据用途设计手提袋长、宽、高,色彩以及图案等。(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处可双折并加内衬卡纸增加强度。(3)牢固粘合底部、边部,底部也可加称卡纸。(4)打孔穿提绳,提绳内侧可加一短横小棒,增加提重。书籍、服装、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种小商品的包装。展览会、艺术节、画展等艺术、文化活动的广告宣传品。根据个人选择:(1)用挂历纸制作(2)把旧手提袋拆开后重新装饰。(3)用有色图画卡纸以剪贴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学习他人的有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议。进入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鉴赏评价能力。板书:课件提袋的设计在美术课中我们更强调提袋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要把它作为工艺美术中的一件艺术品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设计者独特的设计思想,不同材质不同造型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备的品牌效应等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构思想法不统一、分工不明确,以至于有的学生在一旁观看等现象。所以在学习中还要加强指导。提袋种类繁多,我就用课件的形式把图片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直接观察提袋的造型后再设计,作业效果较好。在评价环节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然后再让作者进行创作方法的介绍。这样,同学们又一次接受了制作的经验和技巧。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八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第一课时。

1、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2、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3、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5、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6、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3、写生创作指导。

(1)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

(2)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

4、同龄人作品欣赏。

5、学习建议: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

6、展示评价。

7、拓展: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

教学反思: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九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1课时。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板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复习上学期填色知识并导入此课的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并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强烈学习的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打开电脑,怎样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要讲清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可演示一下以便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随意使用一下各种工具。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的操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像与构思,利用矩形和椭圆形工具设计并画出一幅有趣的电脑绘画作品。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赏、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堂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地寻找上机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

评价:

1.是否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上机操作。

2.能否选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3.是否对电脑绘画产生兴趣。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

1.知识能力: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用手玩出深浅不同的墨和色。

2.过程方法:运用指墨画技法做各种指墨效果练习,并能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指墨技法进行想象创作。

3.情感价值:通过学习,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并体验指画彩墨探究的乐趣。

重点:各种指墨技法的掌握及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手指作画,体现水、墨、色的效果。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国画工具材料。

学具:调墨盘、墨汁、中国画颜料、生宣纸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学生动手初次体验墨色的丰富变化。

1、课件展示作品图片,请学生找出有多少种深浅不同的墨色?

2、学生动手体验,并将作品展示。

3、请一位同学简单说说自已刚才是怎样“玩”的。

4、师小结。充分肯定学生刚才的大胆“玩墨”。

三、引导启发学生,并示范用手的不同部位,来表现“点、线、面”。

1、情境设置,引导学生说说刚才是用手的哪些部位玩的。

2、师按照学生的提示,在宣纸上示范用手的不同部位,来表现“点、线、面”,最后组合成一幅指墨画“荷花”。

3、完成演示作品,小结用手的技法:就是运用手的各个部位,进行“点、染、擦、印”等动作,并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出示课件小结)。

四、欣赏画家的指画作品,分析画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出示课件,赏析作品。

2、学生交流后师小结:其实今天我们画的指画彩墨,就是来源于我国的国粹艺术“指墨画”。

五、出示视频短片,了解国粹艺术“指墨画”的历史。

六、启发学生寻找身边的美景,为创作提供灵感。

2、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七、学生再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课件出示创作要求):四人小组共同交流确定内容后,选择合适的指墨方式来创作完成一幅主题想象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八、展评作品。

九、师小结、下课.

好了,今天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一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第2课砖石上的雕刻。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

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第3课墙。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ii.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二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三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第2课砖石上的雕刻。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

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第3课墙。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ii.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绘画。

了解中国画知识。

学习中锋、侧锋、逆锋的用笔方法。

示范、练习

毛笔、墨汁。课时:1课时

一、欣赏,导入

出示《竹石图》

清代的《竹石图》竹叶基本上是用中锋画的,竹杆运用了逆锋向上推出,岩石用侧锋居多,多变的运笔表现了竹子苍劲,挺拔的风格特征。

二、授新课

水墨画的各种用笔方法及轻重快慢的运笔变化,在传统花鸟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老师示范:中锋逆锋侧锋

“中锋执笔垂直,笔尖正好在墨线中间,画出来的线条浑圆、挺拔。侧锋执笔稍倾斜,笔尖不在墨线中间而靠在一起,画出来的线条灵活多变。逆锋执笔逆向推出,画出来的线条苍劲。”

2、学生练习。

3、欣赏

图1小鸟天堂之二(中国画)

图2香甜的果子

图3热闹的城市

图4好大的花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样的绘画构思呢?图1巧妙地表现了树枝的关系。图2表现出了果子丰收。图3表现了城市景象。图4表现了花的姿态。

学生讨论

4、老师示范画:

1)用中锋、逆锋、侧锋画出景物;

2)着色;

5、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用中锋、逆锋、侧锋表现一幅画。内容不限。

6、集体讲评

展示作业。

三、小结

中国画笔墨生动、富有诗意,课后你还能画一画其他的'事物吗?

水墨画

中锋——线条浑圆,挺拔

侧锋——线条多变

逆锋——线条苍劲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五

课型:欣赏与评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情感目标: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画面的认识与感受。

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四季的色彩,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引导的方式来解决。

教学评价:1能否快乐、积极的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3能否想象巧妙合理,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注意事项:1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引导,使其能表达出对作品四季的真切的感受。

2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

3及时发现和鼓励学生的有创意的表达创作。

教学程序:一。表演回忆发表。

1展示图片,请你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它是表现的哪一个季节?

2你从哪看出是不同的季节?

3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板书课题。

评价:能否说出四季的基本特点及色彩的感受。

二观察赏析感受。

1春季:在春季你还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春季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2夏、秋、冬同上。

3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它战士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感受。请你把自己的感受填写在书上,并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评价:能否通过欣赏,讨论等活动了解四季的色彩特点,总结表现形式,并大胆发言。

三思考探索创作。

1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四季的。

介绍作者。

画面的季节。

用了什么色彩,为什么?

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2夏、秋、冬同上。

3教师板书小结:春---绿秋---红橙黄暖色。

夏---绿冬---蓝冷色。

评价:能否通过分析,总结色彩的感受。

四展示延伸。

1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猜一猜老师描写的哪一幅?教师朗诵一段欣赏评述小文。

3请你选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猜一猜这位同学写的哪幅作品?学生朗诵。

评价:能否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后活动: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短文读给你的父母、朋友听,请他们一起欣赏。

板书设计:四季的色彩。

春绿蓝夏绿。

秋黄红冬蓝。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解放军叔叔,喜欢解放军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军叔叔肖像写生作品。

3、有余力的学生再完成一幅头像速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解放军的图片、故事。准备绘画工具。

2、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可带学生搞一次与当地驻军的联谊活动。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请一位解放军叔叔来做模特儿。先请他讲讲军队中对战士军风纪的要求,然后请同学评一评这位解放军叔叔的军风纪(主要是着装与精神状态)。

(若没有条请到解放军叔叔,那么教师可以用录像、图片等资料来增进学生对解放军的了解。课业形式也可以由写生变为创作。)。

2、发展阶段。

根据班级学生的造型能力,教师可选择让模特儿站立、坐着,或做一些战士常见的动作。

引导学生观察解放军叔叔的大体形态,并记录下来。主要观察比较头部、躯干部分与四肢的比例关系。教师可用当堂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先观察大体,用基本形将观察到的头、躯干、四肢的基本形状记录下来,然后,将画稿举到稍远处,再对照模特儿,观察、调整。

再进行细部刻画。可以从头部开始,从上到下,一边观察一边绘画。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仔细描绘。

全部写生完之后,还有必要对画面进行调整。

对于写生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建议他们再写生一幅战士的头像。

(三)课后拓展。

参观军营,阅读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与解放军叔叔有关的绘画作品。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七

教材分析:

第三课风筝风筝飞上天。

第四课七彩足迹。

第五课爱书、藏书。

第六课风车转啊转。

教学目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风车的图片,了解不同种类、不同材质的风车,懂得风车的作用和原理。

2.根据风车的原理,用各色彩纸结合剪、卷、折、穿等方法设计制作漂亮的纸风车。

3.通过玩风车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重点:制作一只美丽的纸风车,让学生在做做、玩玩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难点:能根据风车的特点进行艺术再创造,制作成的纸风车牢固、灵活。

教具准备:、风车范作等。

学具准备:若干各色纸张、双面胶、剪刀、铁丝、小棒(铅笔或筷子)等。

教学过程。

1.引导激趣。

(1)让学生展示、介绍收集到的有关风车的图片和资料。

(2)提问:你知道风车的用途吗?哪个国家的风车最多?

(3)欣赏各种各样的风车。

(4)揭题:《风车转呀转》,明确这节课的要求和任务。

2.了解风车的原理。

(1)教师提问:风车为什么会转动?

(2)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

把风车的中心点固定在一根棍子上,风车的叶片在开口朝固定方向排成圆圈,风从前面吹来的时候,纸风车就会顺着叶片底的方向旋转。这是因为叶片底受到风的推动使其旋转。

3.研究纸风车的基本制作方法。

(1)自学教科书第17页的制作步骤。

(2)提问:你会做吗?哪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4.示范作品。

出示几个优秀纸风车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

讨论:这些纸风车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各色纸张,谈谈对设计和制作纸风车的基本设想。

5.创作要求。

(1)设计一个漂亮的纸风车。

(2)找准风车的中心点来固定。(对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6.评价。

比一比:谁设计的风车最美;谁的风车最有创意;谁的风车转动时又快又稳。

(提示:从形、色、图案等方面阐述,同时转动时要快、稳)。

7.延伸。

将各种纸风车组合成一个装饰造型作品,美化教室。

教学反思:制作过程简单,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也转的不错,玩的很开心。真是学中玩,玩中学。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八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美工刀)。

1、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2、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教具学具: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出现范例: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组合:直线等距。

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

(二)发展阶段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使用工具刀注意。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十九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图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图画。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图画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四年级美术教案赣美版篇二十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材(广东版)第七册中的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让学生把盛菜用的盘子设计成艺术挂盘,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运用适合纹样装饰挂盘,培养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已掌握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方法,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表现欲。本课通过设计纸碟,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和创造力,感受“变废为美”、“化腐朽为神奇”的乐趣,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我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欣赏大量的不同材质的挂盘以及在生活空间装饰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感知不同材质的挂盘有不同的美感,通过对比感知中外不同风格的艺术挂盘,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从中发现设计挂盘的规律,使学生创造思维尽早建立起于生活的联系。

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感知均齐、平衡式图案设计的适合纹样,体会夸张变形的.手法、国内外的挂盘艺术的不同风格,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变废为美的乐趣。

1、重点:能运用对称或均衡的纹样设计装饰挂盘,体会适合纹样的特点,体会变废为美的乐趣。

2、难点:夸张手法设计的适合纹样装饰挂盘。

1节。

课件、纸盘、涂色工具。

(一)直截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漂亮的挂盘》,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你见过什么材质、什么形状的挂盘?

同位交流后作答。

学生1:我见过圆形陶瓷挂盘。

学生2:我家有用铜挂盘。

(二)欣赏不同材质、形状挂盘,丰富积累。

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观察生活。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特色的挂盘,你又有什么发现?(播放图片)。

生1:有木雕的挂盘。

生2:有椭圆的藤编挂盘。

生3:我发现形状有很多种,还有三角形、扇形、菱形、任意形……。

﹝设计意图﹞感受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挂盘带来的美感体验。

(三)、挂盘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是呀,艺术挂盘是一种极具观赏性、装饰性的工艺品,有它来美化的空间是多么美!(播放挂盘在居室运用图片)。

师: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1:装饰了挂盘的家里很漂亮。

生2:我觉得可以使家居更有品位。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挂盘装饰的空间,体会艺术为生活服务的关系。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27350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