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充分利用书中信息的方式,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在撰写读后感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和个性化,避免陈词滥调和套路化的表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精彩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一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历史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相比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几年中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而且也是更进一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训练。人们常常说,当你写完毕业论文后,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在对问题的理解,文字的使用和文章的总体把握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这种进步就表明你的综合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不是仅仅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提升自己素质的一种综合的训练。大凡受过从本科到博士学业的人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
本科的论文训练可以使我们有了驾驭1万字文章的能力,硕士是3万字的能力,博士则为20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要仅仅单纯地理解为是历史学专业里面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以及我们必须要写好毕业论文。
那么,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怎样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下面,我想就历史学毕业论文的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论文选题。
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开始,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者少走弯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论文的成功率。选题的产生并不是靠拍脑袋可以拍出来的,它有一个实际的形成过程。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学多问,注意培养疑古精神,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在最后的论文写作时候选好选准自己的课题。任何研究都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学的研究尤其如此。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积累知识并不等于说是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历史名词、事件过程等等,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泥潭之中。读书要有目的性,即围绕一定的知识点、兴奋点去读书,有目的有选择地积累知识。这就首先要学会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战后冷战历史感兴趣,就可以在平时读书中多留意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会多问勤思,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逐渐形成对某一课题的强烈兴趣,对之产生一种追根寻底的冲动,这样才能会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于喜爱的课题研究之中,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如发生在80多年前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运动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方面,而对大批勤工俭学生是如何在法国学习、工作、受教育的情况却语焉不详。“代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国受教育实况”一文的作者一直比较关注这一课题,在有机会接触到法方有关档案后,即全力收集有关史料,对1919-1920年赴法的勤工俭学生的人数、在法学校分布情况、生活状况、教育程度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而揭示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内容。
历史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在论文的写作中贵在创新。因此,选题不仅是自己的平时兴趣,更重要的是,选题要新颖,要有创新意识,选择新领域,选取新视角,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如目前,阅读史、性别史、身体史、环境史等研究领域正在成为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如果从性别史的角度来看有些问题,其结论则大为不同,如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一旦我们引进性别史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则发现在工业革命中女性的地位则比以前有所下降。这样就促使了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再如澳大利亚有位历史学家从环境史的角度写了《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一书,作者考察了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如何将在当地生存的大象驱赶出去,森林如何被毁灭,环境怎样遭到了破坏。这样的视角就比较新颖,会得出一些饶有意义的结论。
通常来说,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是使论文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论文的选题。当然,在思考论文的选题时,我们还需要要注意这样几点。1、选题切忌空泛无物,避免大而无当的论题;2、选题不宜过于琐细,或者钻牛角尖类的题目;3、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选择适中的论题,4、在确定选题时还要考虑到资料的丰薄度,如果没有资料的支持,再好的选题也无法进行实际的写作。
二、搜集史料。
在论文的选题确定了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则是如何搜集材料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实际上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搜集史料、消化史料的过程。因此,史料搜集丰厚或单薄,在某种意义上往往能够决定论文的成败。因此,在平时的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要留心搜集史料,学会做个“有心人”.
一般来讲,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留心搜集有关课题的资料,整理出专题目录。如对“皖南事变”一案,传统的研究论着很多,还有很多的回忆录等,但这并不表明这一课题就没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在深入关注这一课题的同时,可以先着手将已经出版的有关史料、论着整理出目录,以备自己写作时参阅,要特别留心查找尚未整理出版的有关史料,尤其是档案史料,这些材料对考证史实、全面认识该案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有时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要注意有关史学动态,随时纪录。一般来说,史学杂志、学报、报刊目录索引等都是了解有关史学研究信息的便捷途径,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要经常翻检有关的报刊杂志,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的研究动向。如对太平天国、义和团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重新论述,不仅观点新颖,所运用的史料也有所突破。对此,不妨把书找来看一看,他们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新材料,同时将此记录在案,以便作为自己将来写作的参考。
前面所说的史料的收集更多的是指平时的资料积累,现在,我们要重点关注确定选题之后的收集资料,具体来说,主要有这样的几个步骤。
1、基本资料,收集整理有关论文选题的第一手史料,掌握基本史料情况,
2、收集国内外研究性论述资料,浏览相关论着,了解研究进展情况;
3、将收集的史料和材料进行整理,注明出处,做到胸有成竹。
当选题确定以后,就可以在自己过去初步工作的基础上,做全面搜集资料的工作。
主要分为三步,首先,是基本情况的搜集:浏览相关论着,了解该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其实当确定一个选题时,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已经对该选题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或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兴趣,对此已经有所关注,因此,确定选题以后,应在原有对该选题认识的基础上,扩大有关信息的搜索范围,要对自己选题的有关情况做胸有成竹,知道在这个课题上,以往的学术界都做了哪些工作,研究到了什么层次,有哪些基本的观点,所运用的基本史料是哪些,只有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在自己的论文写作中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在这一工作层面上,我们也将这项工作当成为是学术史的综述和评论。
其次,要掌握基本史料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史料。因为仅了解有关研究动态是不够的,还要十分熟悉该课题的基本史料情况,如对“皖南事变”,要了解目前究竟有哪些史料已经整理出版,还有哪些史料尚未出版,未出版的这部分史料在哪里可以查阅得到。基本情况摸清楚以后,就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搜集有关史料,或抄录,或复印,或制作卡片等等,集中起来作为自己撰写论文的基本材料。
第三,围绕自己的论文主题搜集有关论着资料,编制有关史料目录。为了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准,这就要求尽可能地要搜集论文所涉列到的问题的全部资料,如当我们在写休谟思想研究中,我们会涉及到他的“公民社会”的概念,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搜集对这一内容研究的资料,无论在自己的论文中是否采用,但作为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必须要这样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扩大浏览的范围。当然,这种搜集资料的目的在于,各种论着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使用了什么新的材料。一旦发现那些自己以前未曾收录或遗漏的史料,要及时抄录,并按图索骥,编制有关目录,以备查考之用。
三、撰写文稿。
如果说前面的阶段都是思考和准备过程的话,那么,论文的撰写则是进入到了核心的关键阶段。在论文的写作中,有这样的一些步骤:
首先,确定主题,理清思路,安排文章结构。当选题和材料确定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合理地组织材料,统筹安排文章的结构。论文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递进式:递进式的论文,是在分析与叙述的过程中,使各层意思层层递进,层层深入,逐渐突出所阐述的中心观点。连贯式:论文的论述按事件的先后次序展开,由始至终,易于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总分式:这种论文有总论,有分述,总论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作为全文的提要,也可以作为总结性文字放在文章的最后面。文章内的其他内容则分段论述有关主题的某一方面问题。从总体上讲,文章的结构应服务于内容,作者可以根据自己论述的需要,选择一种结构形式,也可以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第三,文字要简洁流畅.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思想或者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要靠文字来表达出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字的运用。通常人们都认为历史论文都是枯燥乏味的,其实,这是对历史学论文的误解,这不应该是历史论文的专利。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还有丰富多彩的记忆,这种丰富多彩为什么到了我们手上就一定要表达得枯燥乏味,甚至是可怖可憎呢?这里关键有个如何运用写作语言的问题。在写作论文时的语言运用是一个长期练习的结果,既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也没有固定的范本可模仿。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史料,将史料与你所要阐释的观点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篇论文。因此在进行叙述时,最基本的文字要求就是简洁流畅,而无须使用华丽的词藻堆砌,史学不等于文学,写作历史论文是凭史实说话,而不是搞文学创作,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词藻修饰,给历史以真实质朴的原貌。同时,语言还应准确凝练,特别是标题,一定要通过自己语言的运用,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如前面所提到的“大象的退却”一书,这个书名就非常凝练,当然也非常吸引人。
第四,论文要遵循学术规范。在历史论文的写作中有些必须要遵守的学术规范,这虽然是形式问题,但他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素养。如我们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史料,因此就有一个如何引用史料的问题。引用史料的原则首先应使用第一手史料,如《史记》等史书、档案、各类史料汇编、笔记日记、口述史料等,其次是后人编着的有关资料,如人物传纪、大事年表等;再次是有关论题的着作、文章等资料。作为论述的论据,在论文中引用的史料应该是语意完整,能说明事实,或有助于说明主题的文字。引文要准确、精练,宜精不宜粗,宜短不宜长,以能说明问题为限,除非特别必要,切忌大段摘录无关宏旨的史料。引用史料要注明出处,包括作者、书名、篇名、版本、页次等都是引文注释的基本要素。如直接引用史书中的一段文字,则要在引文注释中注明各种要素。若是转引自他书,则在注明“转引自”后将有关引文要素一一标明。除引用史料时所必须的引文注释之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有一类注释也是时常运用的,即对文中不容易被读者了解或需要补充说明的部分的注释。此类的注释对象,主要有文字注释和内容注释两类。文字注释是对论文中所涉及的有关文字概念的注释,如某一概念是文中所要表达的重要概念,作者需要在文中界定其涵义,若放到正文中讨论,因篇幅所限,可能会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结构,这时就可以利用注释的形式加以阐释或说明。内容注释是对读者不易了解的事件内容的注释,可能是有关事件的情况说明,或对涉及的相关人物等的补充,也可以是对相关的人名、地名、职官、地理等的解释说明。
如何进行注释,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大家可以找一些杂志的要求来看,即可根据他们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遵循学术规范实际上是防止抄袭。也就是说,我们在引用别人的文章、史料或者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这样做,不仅是形成学术规范,更重要的也是培养学术道德。
四、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并不等于完成了全部的工作,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通读文稿,并检点自己的资料库,看看是否有论述不充分的地方,所运用的史料是否显得单薄,或是遗漏了什么重要的史料。也可请其他人帮助自己检查。这样反复的检查之后,就可以发现大量在写作过程中忽略的问题,以及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而这些都是需要在修改稿件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修改文稿的第一步是检查文章的思路是否贯通。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有时会因种种原因未能将自己的思想一以贯之,当论文写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我们再拿出来阅读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断裂,这时就需要按照自己已经确定的文思重新改写,从而使自己的文思流畅顺达。
第二步是增补材料。根据自己的检查,有的放矢地搜集论文需要补充的材料,为未能充分展开论述的部分增加论据,充实论文的论述内容。第三步是调整文章结构。一般而言,文章结构是在第一次确定主题,动笔撰写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改动文章结构,因为调整的不好,小则影响文意的贯通,大则可能会伤筋动骨。这里讲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份量的平衡调整,以免出现各章节内容的忽大忽小,畸重畸轻,文章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使论述达到总体的平衡。第四步是修改文字。初稿就象未经打磨的玉石,玉质内敛,而表面却粗糙不平,需要精心打磨修练,才能使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刚刚写就的初稿,无论是总体结构平衡,还是材料的引用,以及文字的表述等,多少都带有仓促粗糙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在论文初稿写成之后,沉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对文章进行修改。对文章字句的修改,古人谓之“推敲”.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反复地推敲修改。文字修改包括对文章概念用词是否准确,文句表述是否流畅、语言的简练与否,人物称谓是否正确,简略语运用是否恰当,乃至字词是否出现打印错误等等。好的文章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才能把文章修改的越来越好。
文章经过反复多次的推敲修改,补充必要的材料,充实有关的论述,再对全部文章的文字风格进行审核之后,就可以把它作为定稿了。这样一篇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凝聚了大量智慧和心血的作品,无疑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二
社会文化史在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由于中西学术之间的隔阂,此时倡导社会文化史的学者刘志琴、李长莉等人对于西方己经繁荣发展的所谓新文化史几乎毫不知情。她们倡导社会文化史,是出于上世纪80年代国内史学界相继兴起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潮流,而又各自有所不足,因此才产生了结合这两种新兴的分支学科,开展社会文化史的愿望。初创时期,大家的想法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出于对日渐兴盛的社会史研究的回应,希望引入社会史的维度来使文化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精英文化范围内,同时也能以文化史的深度来给社会史的叙述增添思想深度和文化蕴涵。这种本土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己经产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在国内史学界己经获得相当程度的承认和肯定。
大约本土社会文化史兴起十年之后,国内史学界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新文化史研究,了解到这是一个在国际史学界己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学术潮流,加上先行一步的台湾学者的推波助澜,新文化史迅速在国内流传开来。由于新文化史在理论体系、概念工具、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规范、成熟,因此,资深的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在初步了解其特征之后,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是吸收其合理成分来完善自己的理论表述和研究实践,另一方面也对其不适于中国实际的若干方面提出了疑义。更年轻的一批学者,似乎对新文化史热情更高,径直将新文化史作为主攻学术方向,不过,他们鉴于国内新文化史是社会史的自然延伸,往往以“社会文化史”这个在西方学术界局部使用的名词来指代新文化史。
目前,这两种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学术路径上的差异比较显著,甚至出现了一些青年学者刻意撇清与本土社会文化史关系,认同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的倾向。
本文主要从理论方法上总结概括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其中当然也包括学者们选择性吸收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之后取得若干新认识。
一、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理论方法上的主要收获。
从1988年刘志琴呼吁结合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路向开始,到1998年3卷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出版之前,除了社会文化史兴起时刘志琴、李长莉的提倡与大致界定范围以外,10年间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方法探讨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研究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问题的40余位学者,围绕社会文化史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尽管当时可资参考的具体研究成果不多,但学者们对于社会文化史研究路向的意义、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提出的意见仍然比较成熟。这对于以后社会文化史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有学者提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互动,精英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大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意识等。这种意见对于社会文化史既深入社会领域同时又注重对社会现象作出文化解释的特色,把握得相当准确。对于社会文化史这种学术特色的追求和坚持,使得这门新生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整体把握,避免了盲目猎奇、鸡零狗碎的流弊。“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其涵盖面之广,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同义语,而在西方思想史中根本找不到与‘礼’相似的语词,这是有别于西方,从中国社会土壤中形成的特有概念,理应成为本土社会文化史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特有的礼治秩序之下,衣食住行、百姓日用无不具有伦理的意义,有的己经成为政治伦理的符号,从礼俗互动的视角可以考察中国的国情和民性,这种生活方式在世界上也属独一无二。
这些新认识的取得,大多与学者们个人研究实践的积累有关,并非凭空立论;另一方面也与西方新文化史理论方法的引进与刺激有关,面对较为成熟的西方理论方法的进入,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对西方新文化史的选择性吸收。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普遍使用社会生活、生活方式的概念,社会文化史学者也不例外。李长莉在《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二书里,对此有比较深入的论述。梁景和对此也有专文论述。不过,专长于社会史的常建华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吸收了匈牙利哲学家奥尔格·卢卡奇、法国学者昂利·列菲伏尔以及我国学者衣俊卿等人的意见,更加倾向于以‘旧常生活”来取代我国学者最为常用的“社会生活”;他还批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生活与文化的研究层面并未有效展开,心态史研究没有太多的进展”,其原因在于对新文化史理论吸收不足、学术理念转换迟钝。他呼吁在西方新文化史的关照下将日常生活史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础,“现在的中国社会文化史或许到了需要突破自身的时候,即引入‘新文化史’的理念,进一步调整研究策略,将文化作为能动的因素,把个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探讨他们在日常生活或长时段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看来,这不仅是名词概念之争,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研究路径的差异。
黄兴涛坦言自己关于“她”字文化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勿,但他认为对于新文化史应该采取“借鉴和反省的双重态度”,不应一味高唱赞歌。他理想中的文化史,“固然可以置重‘叙述’,但也不应简单排斥‘论析’,更不应限制分析工具”,其根本旨趣“或在于更为多样生动的叙史方式,更为广泛灵活的材料使用,更为自觉的意义寻求和反思精神,更为浓烈的语言兴致……还有对于展示‘过程’高度看重,对于曾经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尽量‘呈现’,等等。而归根结底,其基础不外是对于文化‘主动险’作用的极度重视,以及从文化和社会互动的角度透视、把握、反思各种范围历史的空前自觉。”他明确指出“现代化”或“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仍是分析清末民国时期特定历史的有效工具,不过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们有可以改进、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三、结语。
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己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来说,二十余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至多可以算是开局阶段。本土崛起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地带用力,甚至将社会文化的触角伸向政治、经济等领域,在传统学科起初不屑顾及或无力顾及的薄弱环节,以社会文化交叉视角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尽管在形式上显得边界不清晰,但确实有其明确的研究重点所在,并非漫无边际,无从把握,它的独到之处也不是其他传统学科能够取代的。另外,它不能也不必取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但它的交叉视角所打开的新视野所体现的是一种史学分支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深化的综合化趋势,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补充了传统学科的不足之处,甚至对传统学科的某些结论加以颠覆。本土社会文化史在生活方式、社会伦理、知识人社会、生活质量、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情况,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理论创新意识。像这样的理论探索,还应该继续下去。一个脱离时代语境,无力参与时代理论创新的研究领域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文化史学者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提炼出了多少有生命力的概念、命题息息相关。
对于某些学者来说,本土社会文化史缺乏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等新文化史所擅长的手段,因而对于传统史学理念和方法冲击力不够大。这种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国内社会文化史理论方法探索的主要收获是在结合中国实际,以现代化史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适度地采用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的研究路径并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三
美丽中国《做生态文明建设者小学版》・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字叫《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小学版)》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中国应该要增加更多更多的绿色,种更多的花草树木,让小鸟能在枝头欢乐的唱歌让世界充满生态与绿色。
我真希望人类建设任何建筑都不需要破坏美丽的大自然啊!
从现在起,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吧!爱护生态,人人有责。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四
首先,引用论述《弁言》内容,阐述我的理解:
1、“文明、文化……此二词应有别,而国人每多混用。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而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钱穆先生阐述了文明与文化的含义,并且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彼此的关系。由这段内容可以看出,文化是各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是文明的根本,而文明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一种文化只能传播到别的地方,以物质的形式成为那个地方的文明,但是它不是那个地方的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异地文化只能发展,不能创造。
2、“要明白文化之完整性,文化之发展性和文化必须刺激,非刺激无以使中国文化得到承古开后的发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在完整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源泉源于刺激。这里的刺激我理解为外部攻击性刺激和内部融合性刺激,比如近代西方科技就是攻击性刺激中国文化,而中国内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内部融合性刺激。文化就是在这种刺激中获得发展和壮大的。
其次,当代中国文化之弊漏及我的想法:
1、当代中国错将文明当文化。其实仔细分析,能够知道,当代中国人认为中国是文明
古国,所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甚至有些妄自尊大者认为世界文明源于中国。其实,我觉得中国文明那是属于中国古代的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相当缓慢,相反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不仅使中国文化相形见绌,反而连文明的遗留也在快速褪色。所以不要将文明当作文化,而使自己失去危机意识。
2、当代中国对文化重视程度太低,文化竞争意识逐渐减退,在外来文化刺激下不仅没
有积极应对,反而持一种无所谓的消极接受心态。如韩剧、外国节日等对中国文化冲击越来越大,国家虽然强调重视民族文化,但是由于本身已经缺乏竞争意识,所以当代中国文化危机越来越严重。解决的办法只有面对刺激,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认清文化形式,重视文化发展。
3、解放阶级文化思想束缚,结合现实推动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现代社会,
文化更多要在思想上创新,当代中国如果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必须摆脱阶级文化思想,大胆接受先进文化,将这些有利外来刺激当作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动力。如探索民主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等。
综述,钱穆先生对文化的阐述,让我不仅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让我对当代中国文化有了一次新的思考。我的结论是,如果认为文化不重要,那么重要的文化就会让你知道它有多重要。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五
“虽若陷于老朽而仍有其尚新之气概”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为中国文化的辩护
《中国文化史导论》系钱穆主要的文化著作之一,于1941年在四川成都赖家园撰成。其中部分章篇曾在40年代的《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该书于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以台北商务书局1993年修订出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根据台北1993年修订本在大陆出版)为主。全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精神,中西比较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是钱穆文化史学的奠基著作。
文化的性质
在弁言中,钱穆指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此说明二者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因为此二语国人每多混用,认为文明即是文化,文化即是文明,都是可以传播与接受的,进而以为中华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而泯灭了,以致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产生了民族危机感。固然当今中国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无法不接受西文文明的冲击,生产生活中所渗透的西方文明产物比比皆是。但是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无法轻易动摇的。
从地理环境开始分析
以地理环境为文化产生的研究切入点是这一著作的一大特点。钱穆认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判断商代的政治势力“向东北则直至辽河流域,向南则到汉水流域,向西南则到汉水流域之中游,说不定古代商族的文化势力尚可跨越淮、汉以南,而抵长江北岸”早已超出黄河流域。中国由于有广阔的平原和密集的水系,而西面、北面又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面、南面是海岸线,因而古代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起步快而独立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者,中国文化易于养成处理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国以同一时期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及的速度完成了内部的统一。
再者,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中展开,又迅速地完成了统一,较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外来的侵扰,直至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最后,在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产生的文化,不断有新刺激与新发展的前途。他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社会内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勤奋与朴素的美德。
这几个特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与持久是有其依据的。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而又具备抵抗外敌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因而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灭是必然的。
与西方国家之对比
钱穆把人类文化分为游牧、商业和农业三种,并且商业和游牧起于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自给,无事外求,并且农耕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耕作者不可长期流动在外,因此形成的文化特点就是静定的、保守的。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的区别。
而中国文化与其它农耕古国的文化又是不同的。书中多次将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古国作对比,以说明独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钱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对于埃及、巴比伦、印度,如同大家庭对于小家庭,中国备有多个摇篮而他们只有一个,因而中国可以同时养育多个孩子,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与独生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推及一国,则成为了不同的文化。再者,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土地比中国的土地肥沃并狭窄,因而容易满足,其文化也就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中国的土地,由《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一诗结合当今的情况可以判断,古代的北方耕作情形与现在相差无几,都是勤奋耐劳才能够温饱的。劳作中产生的文化与闲暇中所产生的又是绝不相似的。而未来的世界必将由能够吸收先进工业与高科技的农业大国,即中国来领导。
古今传承的全面联系
钱穆在书中说,“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历史的观点是研究任何一种文化所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历史的观点,才能够认识到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和发展性,也才能够对文化作出较为中肯的评判。
书中涉及的不仅有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中国古代民族、政治、学术等各方面也作出了大概的分析,脉络清晰,思维广阔。从纵向看,肯定中国文化五千年一贯而下,一脉相承的特点,同时又突出了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发展中所体现的特殊性,把中国文化发展连续性的一般趋向与其在不同时期发展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横向看,一方面强调文化的整体性,认为它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并对此采取全方位的综合考察;另一方面看到文化整体内部要素之间的具体差异性,而深入到文化的不同层面进行具体分析。
《中国文化史导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成于《国史大纲》之后,是第一部有系统地讨论中国文化史的著作,是专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而作的导论。因此,此书应当与其《国史大纲》合读,才能深刻领会著者写作的意义所在。钱穆在93岁为该书修订版所撰写的序言中指出:“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迄今四十六年来。余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由此可见,该书在钱穆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六
一是中唐古文运动是借助于儒学复兴运动的旗帜而发展起来的,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是受文体、文风自身演变规律的支配,这是文学本身更加直接的原因。(骈文内容的深化,体式上难以满足表达的需要)。
2、简答: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哪些?
韩愈。
一是“文以载道”到“文以明道”:表明“道”与“文”的关系,韩愈十分强调作家思想修养,作家的人格是文以明道的根本所在。
二是创作上提出“不平而鸣”,出于《送孟东野序》,认为一切文辞与道都是不同时代不平现实环境的产物。将“明道”与对现实的批评联系起来了。
三是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创新观念,不袭蹈前人,文从字顺,辞必己出,表达要流丽畅达,合乎语法。
四是创作技巧方面提出“气盛言宜”,注重作家养气功夫,这深受孟子“浩然之气”的影响,强调在创作中形成气势。
柳宗元:大体与韩愈相似,不如韩系统、简明:
一是密切联系现实,“辞令褒贬”“导扬讽喻”。
二是强调古文创作还应尊重文学自身规律。
三是更加重视散文的文学性与审美特征。
3、古文运动的影响。
一是并非单纯的文学复古运动,更多的推动了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复兴。
二是散文代骈,创造了一种题材广阔、精炼畅达、富有表现力的新文体。(将诗赋情韵风神以单行之气运之,形成散文,这是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最为成功之处)。
三是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新时代,直接影响到了北宋的文学革新。唐宋八大家。(将中唐古文运动与北宋诗文革新视作一体,故不应受文学史书写的影响。)。
四是文学理论上的影响。
4、论述:韩愈散文的成就。
一是在各类文体创新上有突出贡献,以碑志作品为多,将议论、感情、技巧融于一炉,“一人一样”的传记文,如《柳子厚墓志铭》。此外,还有赠序、杂记、杂说等新体,诗韵入之,抒情、记事、议论,如《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是韩愈古文简洁精炼、清晰流畅,富于美感与艺术表现力,在文体革新上为散文开辟了新天地。并且付诸于具体的创作实践。
三是在艺术手法上的融合贯通。用辞赋之押韵对偶;题材广阔,什么都写,发挥文章功用;比喻、议论、感情;口语、古语、僻语、奇语。
四是灵活应变,适可而止,风格雄深雅健,猖狂恣睢。
5、论述:柳宗元的艺术成就。
柳之主要成就在于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散文的创作。
一、人物传记。
二、山水游记。
a.为其散文中最具艺术特色的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开拓了散文反映现实、人生的新领域,体裁独立地位。
b.愤怒、悲哀、抑郁,曲折反映了对现实世间的不满与批评,如《始得西山宴游记》。
c.“心凝形视,与万物冥合”,描绘出反映着自己审美理想的景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如《钴鉧潭西小丘记》。“永州八记”(名词解释)。
d.艺术上,把握事物情态,生动再现,虚实、动静转化,重于传神。但境界稍显清冷寂寞。
e.风格:骨力峭拔、色调清冷,旷境、奥境的结合对比。
三、寓言。
a.体现出柳的创作独创性。
b.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如《黔之驴》。
c.绘声绘影,因物肖形,形象完整,寓意深刻。
四、总体上说,柳文沉郁凝敛、冷峻峭拔。色彩凄幽,诗意浓郁,讽喻象征。并且为平民立传、山水游记天人合一意境的创造高出韩愈。
6、古文运动衰落的原因(内外)。
7、晚唐讽刺小品文:“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鲁迅语)。
a、三十六体(名词解释)。
b、晚唐小品刺世之作,篇幅短小,批判性强,匕首、投枪,皮、陆(《笠泽丛书》)、罗隐(《谗书》)。
唐传奇、变文、俗讲。
1、名词解释:唐传奇(唐文言短篇小说,在志怪基础上,融史传、辞赋、诗歌与民间说唱为一体的新小说文体。开始为单篇作品名称,至宋始称“传奇”;内容扩展到社会生活。传、记的区别)。
2、唐传奇兴起的原因:一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有了文化娱乐需要。二是受科举行卷之风的影响。三是受古文运动影响。四是佛道盛行。五是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
3、唐传奇的发展阶段。
a.兴起:志怪的过渡,张鷟《游仙窟》。
b.繁盛:单纯志怪到描摹人情,是成熟的标志。
爱情:陈玄祐《离魂记》、沈既济《任氏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女娃传》、元稹《莺莺传》(对后世影响较大)、蒋昉《霍小玉传》(中唐传奇压卷之作)。
c.衰落:传奇而兼志怪的集子开始出现。杜光庭《虬髯客传》(晚唐游侠小说出的代表作;“风尘三侠”:名词解释)。
4、唐传奇的意义。
一是标志着古代短篇小说的成熟。虚实、情节传奇与现实性、想象与艺术性等结合。
二是文言小说文体的完全独立。
三是艺术手法上的多方面的进步。语言、想象、文采、风格。
四是文体的相融,诗词歌赋入小说。
5、名词解释:变文(p181)、俗讲(p184)。
补充:
1、南开名词解释:气盛言宜(出处、含义、与孟子的联系、作用)。
2、南开名词解释:不平则鸣。
3、南开:简述韩柳古文思想之异同。
4、南开:鲁迅先生为何说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比之志怪小说的根本性变化:更加注重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
一是答一下唐传奇的名词解释(总),简单介绍下三个时期重要作品。
二是运用虚构手法。
三是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刻画了人物形象。
四是唐传奇的地位影响。
5、论述:韩柳在散文文体上的开拓。
一是理论指导实践。
二是形式自由,突破传统,扩大了散文功用。
三是诗化的情感。
四是艺术的成熟:骈散交融。
五是创新,散文创作新天地。
二十四、唐至宋代词。
1、名词解释:《云谣集杂曲子》(p186,敦煌曲子词、唐末、反映早期民间词的感情与风格);“诗余”(词:音乐、诗歌);《花间集》、花间词派(p193)、花间鼻祖、温韦。
2、简述:唐五代词发展概况(民间词——文人词——士大夫之词)。
a、初唐出现民间曲子词,主要是敦煌曲子词,少数出于文人之手,大多出自民间。
b、中唐,文人词普遍,占据一定地位。学习民间,形式较短小,显得清新、明朗、活泼,题材广泛。如张志和《渔夫》、韦应物《调笑令》,刘白的民歌风味更加明显,如《忆江南》。这一阶段是文人作词的尝试阶段,无专门作词者,较多以诗法作词,有绝句风格。
c、晚唐是词体手法、风格的定型时期,内容发生变化,民间词特点渐失。追求藻饰,香艳、纯情、唯美,“词为艳科”,这一时期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花间集》最早的文人词集诞生于这一时期。
a.温庭筠(飞卿)。
一是“花间鼻祖”,诗与李商隐为唯美诗风的代表,晚唐第一大词人,“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晚唐五代词的发展趋向。
二是词人之词,营造深美闳约的意境,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三是其词以静态描绘代替抒情,着力于细节,装饰,暗示手法,意象跳跃,效果含蓄。
四是在开创词境,出诗变词,注重文辞声律,却有不为辞藻所累的自然之作。如《更漏子》。
b.韦庄(端己)。
一是韦庄(端己)以词名世,“温韦”(名词解释),但风格不同于温飞卿,端己词疏朗、显直。
二是(飞卿开词为艳科,注重藻饰,浓艳见长),端己词则是对民间抒情词加以艺术的加工和提高,兴会酣畅之作,以疏淡为美。
三是其词以抒情为主,比较直接,主观,风格自然清丽,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四是在成就上,韦庄将民间词的抒情带到文人词中来。写法上大力运用白描,摒除香艳气息,如《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l温韦词异同对比,简单而言:
温含蓄客观,韦直接主观。
温深美闳约,浓艳唯美;韦直抒胸臆,自然清丽。
温意象温柔,韦分明叙述。
温韦两人在“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的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成为南唐词的先导。
d、五代以《花间》分前后,后期词以南唐为中心,代表词人有南唐二主、冯延巳(正中,《阳春词》)。多重抒怀,疏淡、深厚,雅致。这一时期词开始表现人生遭际等真情实感,曲调清雅,声情谐和,“伶工”到“士大夫”的重大转变。词成为了抒情诗创作,对宋词产生重大影响。
a、冯正中:着力表现者,非情事的直接描述,是雅致优美的意境,符合文人士大夫的胃口,花间转向士大夫的重要枢纽。代表作有《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b、李璟(伯玉,《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c、李煜(重光)。
一是大作家应有的遭遇,前后期生活的强烈反差。阅历虽浅,但不失赤子之心,创作虽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宫廷享乐、离愁别绪、亡国悲痛。
二是他的早期作品沉溺声色,纵情逸乐,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真切率直。
三是重光后期词已由对外界事物的描绘转入内心情感的表白,如《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最感人的篇章是亡国悲痛之作,如《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四是艺术上,其后期词,白描写极度悲痛,旧事新境,时空跨度大,引发联想,感情容量大,又有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引起共鸣。
l推荐阅读叶嘉莹先生《论温韦冯李四家词》。
3、晏殊(叔同、元献,《珠玉词》)。
一是宋初词坛影响最大,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主要以词名世、专攻令词。
二是“富贵词人”,消遣,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节制:富贵而不鄙俗,艳情而不纤佻,情之深厚转化为理之深远,哲思化的倾向。如“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三是善于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些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
四是语言明净雅致、构思曲折精巧,表达了对人生的眷恋之情。
4、欧阳修(永叔)。
一是尚未脱艳词传统,上承五代南唐,下开东坡疏隽与少游深婉。
二是风格多元,主要是深婉含蓄和清新疏隽。并将人生感受写进词中,提升了格调与扩展题材。如《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
三是赏玩的兴趣使其词显示出豪放之气,将诗词的抒情功能等同,欧词开风气之先。
四是也写情词艳曲,或细致,或泼辣。其作品中,小令、慢词;文人之雅与世人之俗,手法多样。
5、柳永(三变、耆卿、柳屯田,《乐章集》)。
一是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大变,教坊新声、歌谣俚曲制作长调慢词(名词解释:柳永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p298)。
二是创体创调密切关联,柳永慢词多用新调。(词的体制至柳始备)。
柳词以俚俗色彩著名。“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其俗与雅词分庭抗礼,题材内容描写城市生活,如《望海潮》(东南形胜);歌妓(带有才子佳人的情调,追求灵肉统一),如《倾怀》,其写法开古代市民文学先声。
三是柳词亦有雅处。一是以赋为词,融合曲辞与辞赋长处,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发挥慢词铺叙之长,扩大了词的言情空间;二是羁旅新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6、苏轼。
以诗为词:将词家“言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
l“以诗为词”的意义:一是突破“词为艳科”,士大夫化;二是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三是并非简单地视为诗词合流。
扩大词境:走向现实,面向社会。
采用词题小序交代所写的内容,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风格多样,不能以豪放囊括。
北宋亡后,分为南北二派。
7、秦观(少游、《淮海集》)。
晏欧“诗庄词媚”之格局至秦观登峰造极,婉约。
寄情深微,造语精巧,重返花间的倾向,突出男女情事,变病态描写为真情歌颂,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专主情致”,融合小令慢词形成。但非一般的离愁别绪,气格与东坡相近。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踏莎行》(雾失楼台)。
抓住词体特质,抒情为主,情景兼胜。
8、周邦彦(美成,《清真》)。
北宋词之集大成者:
一是词调搜求、审定、考证,有集成创制之功。
二是写法上体物言情,描绘工巧,融化诗句,练字妥帖。
三是创作风格的集大成,总结。
慢词:知音律、备法度、风格醇雅。
一是发展柳永以赋为词手法,兼取各家词风,典雅工丽。
二是题材与柳词相似。
三是成就于咏物与羁旅行役词。如《六丑·中吕·落花》。
四是以思力安排取胜,将情节化引入,慢词之中。
五是语言流畅、声韵悠长,四声入词,浑厚和雅。
六是影响于姜夔、吴文英的词创作,一是骚雅清空,二是丽密质实。
10、李清照(易安、《漱玉集》)。
一是理论,强调“词别是一家”(名词解释),创为“易安体”(名词解释,并非“婉约”二字所能概括)。
二是前期女性,后期感伤情绪。
三是寻常语度入音律,语言流畅,善用白描,化俗为雅,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1、辛弃疾(幼安、稼轩,《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先生有《稼轩词编年笺注》)。
一是生平思想:几起几落,壮志未酬,有强烈的政治理想与家国情怀。首先是个战士,其次是位文人。
二是题材内容:英雄、农村、艳情、咏春。
其英雄词写爱国情怀,显英雄本色,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写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如《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其农村词构成清新朴素的词格,扩大表现范围,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但其现实生活中实有牢骚语,如“味无味处求吾乐,猜不猜建国此生”。
其咏春词六十余首,婉约妩媚,表明辛之才能,寓刚于柔,如《祝英台令·晚春》。
其艳情词并非一味地艳情,而显得情致凄切、率真质朴,如《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三是艺术成就:
以文、赋、经、子、诗为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创新精神。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为两宋词人不能比。
“稼轩体”(名词解释):豪放格调出之(词境开拓),却不是温婉本色(词体特点)。
语言运用自如,效各体,用各种语言,民间口语,形成“深雄雅健”的语言风格。又善用典故。
12、姜夔(尧章、白石,《白石道人歌曲》,今人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一是生平落寞,布衣终身,流浪江湖。
二是其次往往清越高旷,摆脱轻浮,作冷处理。如《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情调伤感,无热烈语。
三是以表现文人士大夫高洁清雅志趣为主,追求言外之意,不执泥于物,故“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家国情怀,开拓了婉约词的表现。
四是“清空”为风格:清雅的人品、清刚的笔法、清虚的情韵,如《扬州慢》(淮左名都);“骚雅”可理解为风格的材料,诗骚比兴、以江西诗法入词,清刚瘦硬。写法上单行散句,用宋调铸辞,是其新创造。
五是可说是豪放、婉约、清雅之刚柔并济之清雅派的开山祖师和主要代表。姜精通音律,取法美成,而别成一派,影响史达祖、王沂孙、张炎,直到清代浙派词人。
13、吴文英(君特、梦窗)。
一是清真词的继承者,而转向质实一路。
二是“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时空跳跃,意识流。如《齐天乐》(三千年事残鸦外)。
三是内容为酬酢赠答(人品受到争议)、哀时伤世、忆旧悼亡之词。早年模拟花间、柳永,但后来情词移情于物,外延广泛,语言痴迷,有如梦幻。
四是艺术上讲究用事、修饰,语言打破正常语序,显得深幽密丽,好用僻典。有晦涩堆垛之嫌。
14、了解辛派词人(名词解释,张元干、张孝祥、陈亮、刘过)、陆游(兼具激昂雄快、清逸流丽)、王沂孙咏物之词(社交性、喻托性的双重性质)、周密、张炎(《词源》p368)、蒋捷以及汪元量、刘辰翁等遗民词人。
宋词补充。
1、名词解释:《白石道人歌曲》(对词律研究的重要意义);“七宝楼台”(出处张炎《词源》);“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对东坡词创作特点的描述)。
2、南开简答:简述唐五代词的发展历程。
早期民间词与文人词——花间词——南唐词。
3、谈谈梦窗词的主要特征49。
4、北大:谈谈宋代以赋为词。
柳永、美成——稼轩——姜夔、梦窗。
5、简要评述稼轩词63。
6、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慢、开拓、赋、雅俗。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七
(一)。
简介: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民心惶惶,随着外来势力一同入侵的,还有外国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极度低落或许也是钱老著述此书的原因之一。
在遇到困境,情绪低落,而外部环境又险恶的境地下,势必容易怀疑自己,怀疑从前的价值观念。难道从前的推崇或信仰确然不若他人吗?难道举国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吗?诚然,很有可能之前坚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误区,但都知抱怨、发泄等负面情绪决难让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钱老在书中所提及的:
一、人类自身内部的天性(可理解为自身能力、才华等先天属性)。此谓“性”.
二、人类外部所遭逢的环境,关乎时机、地位、四周人物与事态所形成之形势。此谓“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质与外部形势,而选择其动静进退之态度。此谓“道”.
思考上述三个方面能给人以提醒,使自身于困顿中理出大致头绪,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无人过问。这或许是读史其中一种意义所在。身为一名中国人已无可更改,现在学做外国人,你有多少岁就晚了多少年。钻入这类问题,就是在说自己投胎没有投好,无深究的意义,总的来讲仍是怀疑自己,都怀疑到自己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无能推却到出身那里去。()在这里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话:“对你最好的你是永远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过还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为这句话言重了,我们还不到放弃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从前,看一看自己的现在,或许能明白接下来又该向何处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贬低自身而羡慕他人,是一种逃避,逃避自身问题而告诉自己另有超脱的所在。每个人自出生便不是让你来享乐的,这又是读史的另一个意义:教你做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点,也不逃避自己的问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学习责任与担当,人若负重,才成栋梁。盲从他人,成为四不像倒更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的发展是会遇到困难的,人如此,国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托在他处。曾有人诙谐地讲,“从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国外”.不要看见外国的强大就认为这是定局,我们之所以在沉睡是因为在等待。
这不是说弊帚自珍,是说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会尊重你。
做中国人,确实是门学问。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八
如今西化严重,诚然中国文化或历史当中确有不堪之处,但一味的疑古、西化形成了一个问题,即: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其自信心不断在降低,对中华文明自身的认同感不断在降低。我们自认为缺乏信仰,是由于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曾走过的路产生了怀疑,对我们的根源产生了动摇。既然钱老把文化比作“人”,有骨有肉血脉相连,那么须知人的一生势必有高峰低谷不一而足,在遇到困境,情绪低落,而外部环境又险恶的境地下,势必容易怀疑自己,怀疑从前的价值观念。难道从前的推崇或信仰确然不若他人吗?难道举国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吗?诚然,很有可能之前坚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误区,但都知抱怨、发泄等负面情绪决难让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钱老在书中所提及的:
一、人类自身内部的天性(可理解为自身能力、才华等先天属性)。此谓“性”。
二、人类外部所遭逢的环境,关乎时机、地位、四周人物与事态所形成之形势。此谓“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质与外部形势,而选择其动静进退之态度。此谓“道”。
思考上述三个方面能给人以提醒,使自身于困顿中理出大致头绪,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无人过问。这或许是读史其中一种意义所在。身为一名中国人已无可更改,现在学做外国人,你有多少岁就晚了多少年。钻入这类问题,就是在说自己投胎没有投好,无深究的意义,总的来讲仍是怀疑自己,都怀疑到自己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无能推却到出身那里去。在这里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话:“对你最好的你是永远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过还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为这句话言重了,我们还不到放弃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从前,看一看自己的现在,或许能明白接下来又该向何处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贬低自身而羡慕他人,是一种逃避,逃避自身问题而告诉自己另有超脱的所在。每个人自出生便不是让你来享乐的,这又是读史的另一个意义:教你做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点,也不逃避自己的问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学习责任与担当,人若负重,才成栋梁。盲从他人,成为四不像倒更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的发展是会遇到困难的,人如此,国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托在他处。曾有人诙谐地讲,“从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国外”。不要看见外国的强大就认为这是定局,我们之所以在沉睡是因为在等待。
这不是说弊帚自珍,是说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会尊重你。
做中国人,确实是门学问。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九
书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是知识诞生的源泉,书载着知识绕着地球飞翔,从竹简到丝帛……隔着千山万水,穿越千年时光,带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里,人类文明才不会永远在原地打转,才会这么灿烂。
原始人类从一个无声的世界开始,人们为了记录发明了文字,从刚开始把字刻在龟甲上,再到羊皮卷上,由于文字的诞生,才有了现在的书。它的出现让人类文明有了飞速的变化,可见书的魅力对后人影响有多大。今天看到《中国文明史》这套书,让我真正了书的历史,让我对书有了更深的感情。
过去人类的书是怎么来的呢?又是怎么做成了呢?我带着疑问掀开了它的面纱,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它还是一捆捆竹简,打开来读时会咔咔作响,那是个了不起的时代,每个人的脑袋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且可以大胆讲出来,或者写下来。各种思想纷纷出现,就出现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家。
有一天书的敌人突然出现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他怕学者散播谣言,除了医学、药物,卜卦、种树类的书,其他全部烧掉,烧了整整3个月。使得许多经典书籍因为秦始皇的一把火全部失传。
人类对书的态度,往往能决定自己的命运。项羽和刘邦在“帝国争夺战”时,书让刘邦知道:哪里人口多,哪里物产丰富,哪里容易防守,哪里容易进攻。而不懂得利用书籍学习的项羽败给了刘邦。可见在战争年代,书依然发挥着作用。
到了汉朝,汉武帝派人到处搜集古书,把笨重的竹牍变成了帛书之后,把所有分过类的书收藏在书库里。还有的书沿着丝绸之路到了外国,可是外国被一群野蛮人占领,把书当作烧火来取了,书一卷又一卷的被烧毁,那些美丽的神话哲学家,无比深奥的思想,科学家令人兴奋的发现都将要消失了吗?这时,一处避难所出现了———基督教的修道院,白天抄收集来的书,晚上休息。就这样,修道院里的书越来越多,修道院外面的书却越来越少了。
在敦煌千佛洞,有许多商人、军人、江上湖人……来到这里。于是,有许多书被埋在了敦煌千佛洞。当中国人发现以后,却不知道这些废纸是什么,就被一些外国人“偷”走了。当中国老学者,看到中国的国宝就这样到别人的手里,气得咬牙切齿,向清朝政府报告,才将大书库里的书搬了回来,但是搬回来的只剩下原来的一小部分了。要不然现在会有更多的古书流传下来。
书籍的命运往往与时代的兴衰息息相关。太平的时候,人们对书呵护备至;一但战火燃起,书又会难逃被焚烧、毁弃的命运。
而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精美书籍随处可见,还出现了电子书。书从竹简到现代精装书,随着事件不停地变换。可见它的魅力无人能挡。以后的书还会有什么样的变换,也许它们的命运就由你来决定了。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
两个怪圈。一是中华大一统观念,实际上中华民族传统来源不一,非常包容。二是社会发展规律被当成历史,需要绕出来。
学读天书。鬲是解读古文化的一个密码,鼎鬲不同源,鬲消失于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时代。
解悟与顿悟。仰韶是探索中华文化的一个起点,探究历史要对文化遗存做具体细致地分析,搞清发展过程,国家如何形成等。
条块说。文化六大区块:燕山以北,青铜文化交错;山东,斧形鼎、陶器;关中与中原,含有细石器;环太湖,石斧、陶斧;洞庭湖与四川,楚式鬲;鄱阳湖与珠三角,印纹陶文化。
满天星斗。仰韶后期氏族制度被破坏,社会分化形成,夏商之前一千年中华文明已经形成,文明起源以裂变、撞击和融合为主要形式。
三部曲与三模式。发展三部曲:古国、方国、帝国,三模式:原生,红山、夏家店;次生,夏商周;续生,鲜卑、契丹、满族。
双接轨。中国历史传统是天下国,自古与中国通的都要包罗。世界三大古文明中心、西亚北非、中国、中南美。开放与交流是中国历史总趋势。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与尊敬是传统信仰最高、最集中的表现。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一
读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又更深刻地感受到钱穆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该书写于抗战时期,面临山河破碎,“亡天下”的危险,钱穆在西南联大执教,关心时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放弃以往考据学术方向,转向到义理,此时遂有《国史大纲》和《中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著作。钱穆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很多研究钱穆的学者将钱穆的历史观概括为民族文化史观,即以民族、文化、为历史线索来贯穿他的史学研究,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这一点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民族文化史观也是钱穆一生的坚持,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钱穆出生于1895年,而这一年正是甲午战败,四万万同胞同苦台湾的割离,由此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迫大开。中国门户破开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文明和文化涌入中国,中国人视野里的西方和想象中的西方夷狄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吸引着深处农耕社会的国人,于是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欧风美雨来洗涤中国的传统以求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钱穆却选择了以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一、钱穆选择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碰撞的原因。
1、中西方文化内在的不同,西方文化不宜移植到中国。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多处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钱穆从文化的起源将文化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而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游牧和商业文化则是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按照这种说法农耕文化指的是中化文化,游牧和商业文化代指西方文化。因为钱穆论述道:“近代农耕民族之大敌,则为商业民族”,这一句也就暗含着钱穆处在中西尖锐对立的时代背景,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上升为西方商业民族文化对中国农耕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样的本质高度。在大的类型背景下的不同,钱穆又具体论述了中西方的不同,如“中国人看历史,常偏向于‘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与‘非我’两个对立”.从钱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钱穆是把中西方文化看成是二元对立的,所以钱穆的主张不是革命性的移植西方文化,正如其所说:“中国历史只有层层团结和步步扩张的一种绵延,很少彻底推翻与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谓的革命”.
2、中国的文化内在的维新和吸收外域文化文明可以永葆生命力。
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钱穆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中国的文化都能很好融化外域文化的冲击,正如其所说:“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外域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中,就使得中华文化不曾间断,中华这种内在的维新力量可以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古代史虽有王朝的更迭,可是文化传统依然存在,可是到了近代也就是钱穆所说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时局中的国人主张以西方的文化重建中国社会,于是钱穆就感到有“亡天下”的危险,因为中国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面临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钱穆也是主张同前面三个时期一样以中国文化融化西方文化。正如钱穆在谈到“科学在中国一如在西方般发展以后,是否将损害或拆毁中国原来文化传统呢”这个问题时,钱穆对中华文化的融化力量是十分自信的,他说:“这一问题颇是重要,但据本书作者之意见,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将决不以近代西方科学之传入发达而受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高兴接受外来新原素而仍可无害其原有的旧组织的。这不仅在中国国民性之宽大,实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与融和”.
3、中国自有文化,但缺失文明。
在钱穆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从钱穆所举电影在中国放映可以进一步看出钱穆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他说:“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有区别。这便是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但“中国自春秋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可说是注重在求‘尽人之性’”,科学就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1、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碰撞的措施。
钱穆把文明和文化做出区分,对于当时的历史境遇来说,一方面让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之处在于科学文明,明确了努力方向,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让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面临西方文明冲击时能够自信应对,不妄自菲薄。在文化与文明的区分下,钱穆提出以西方科学文明补中国之不足,促中国之富强。钱穆在当时感受到“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这种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的紧迫性,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社会,只要西方科学加进来,一切自会变”这样的民族自信。
2、中西方碰撞时应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从近代以来,中国在一步步地实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可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仍然没有进行实质性有效的沟通。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在西方漫延,中西方文化在中西方产生相互交叉性的影响。中国从西学东渐以来,还没有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甚至出现中国人自己极端的排斥中国文化的现象。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就把西方科学文明等同于西方文化,于是一股劲地去赶追西方文化,把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又替代为对西方科学文明的学习,于是就出现把文化与文明混为一谈的现象。有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文化”这三个阶段,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程度的逐步加深,中国近代化程度的加深。然而这种近代化的进程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的,把西方东西引入中国,一方面造成西方文化和文明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诞生很多畸形的产物;另一方面造成国人对中国文化丧失信心和对中国文化自我认同的困难。
钱穆“一生都被困在中西方文化的争论之中”,也在以民族文化史观来思考“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断丧了或戕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再吸收融和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这一问题。中国是有厚重的历史作为积淀的,不能抛弃历史文化传统,钱穆在其著作《秦汉史》中论述道春秋战国之际的各国变法时把秦国的变法和鲁国的守旧作出对比,二者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所作出不同的时代选择在于秦国所受历史积淀没有鲁国的深厚。而中国文化的丰富是需要后人去悉心整理的。
钱穆从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来看待当时中西方碰撞这一时代命题,这一视角是独特的,因此钱穆在《国史大纲》扉页写道: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此乃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历史的过去与未来,其弟子余英时先生称其一生都在为故国招魂,以一位炎黄子孙的身份继续将中华文化传扬远播。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二
《中国文化史导论》系钱穆主要的文化著作之一于1941年在四川成都赖家园撰成。其中部分章篇曾在40年代的《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该书于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以台北商务书局1993年修订出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根据台北1993年修订本在大陆出版)为主。全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精神中西比较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是钱穆文化史学的奠基著作。
文化的性质。
在弁言中钱穆指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此说明二者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因为此二语国人每多混用认为文明即是文化文化即是文明都是可以传播与接受的进而以为中华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而泯灭了以致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产生了民族危机感。固然当今中国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无法不接受西文文明的冲击生产生活中所渗透的`西方文明产物比比皆是。但是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无法轻易动摇的。
从地理环境开始分析。
以地理环境为文化产生的研究切入点是这一著作的一大特点。钱穆认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判断商代的政治势力向东北则直至辽河流域向南则到汉水流域向西南则到汉水流域之中游说不定古代商族的文化势力尚可跨越淮、汉以南而抵长江北岸早已超出黄河流域。中国由于有广阔的平原和密集的水系而西面、北面又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面、南面是海岸线因而古代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起步快而独立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文化易于养成处理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国以同一时期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及的速度完成了内部的统一。
2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中展开又迅速地完成了统一较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外来的侵扰直至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3在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产生的文化不断有新刺激与新发展的前途。他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社会内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勤奋与朴素的美德。
这几个特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与持久是有其依据的。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而又具备抵抗外敌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因而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灭是必然的。
与西方国家之对比。
钱穆把人类文化分为游牧、商业和农业三种并且商业和游牧起于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自给无事外求并且农耕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耕作者不可长期流动在外因此形成的文化特点就是静定的、保守的。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的区别。
而中国文化与其它农耕古国的文化又是不同的。书中多次将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古国作对比以说明独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钱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对于埃及、巴比伦、印度如同大家庭对于小家庭中国备有多个摇篮而他们只有一个因而中国可以同时养育多个孩子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与独生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推及一国则成为了不同的文化。再者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土地比中国的土地肥沃并狭窄因而容易满足其文化也就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中国的土地由《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一诗结合当今的情况可以判断古代的北方耕作情形与现在相差无几都是勤奋耐劳才能够温饱的。劳作中产生的文化与闲暇中所产生的又是绝不相似的。而未来的世界必将由能够吸收先进工业与高科技的农业大国即中国来领导。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三
中国是一个很讲究舌尖感受的国度,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大自然的馈赠,给了中国一个地大物博的物质基础。其次要认识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和疆域面积很大的多家,各地区、各民族有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全国各族人民得以品尝到各族美食。
中国人向来讲究饮食文化,无论是在家、宴请、旅游都会伴随着赏心悦目的美食、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纵使只是穿肠过,纵使只是浅尝辄止,留给舌尖却是久久淡不去的回味。走遍大江南北,各式美食遍布全国各地,这也大抵是人们不辞劳苦、不远千里前去的原因吧,在自己的身边总是找不到真正的特色,只有深入民间,深入当地,才能发现真正的传统,真正的美味。但不论到哪里总会有各类快餐相伴,()眼前充斥着肯德基、麦当劳之类,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充斥着各类食品添加剂,或许在我们品尝美食的同时,可以想想传统的美食不仅给我们五脏六腑不一样的享受,更给我们饮食安全,让我们学会善待食物,讲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初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我想起家乡河南的美食―胡辣汤、绘面,想起母亲做的美食,“那种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远比舌尖的感受更能冲击心灵,更能让自己在感激上天的馈赠,让自己去尝试做一些食物,回馈自然、报答母亲。
让我感受颇深的一集中有一位老农自家做饭,用的是价格是冬笋十倍的春笋,因为在他看来这种食材尽管在市场是分价格的,可是在自家的食物中,品尝到最好的味道才是最大的价值。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没落的是小村庄、衰败的是大家族、被埋没的还有中国千年的饮食文化,大自然给我们馈赠,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挖掘、加工、制作出精良的食材,我们靠智慧摸索出一道道菜谱,我们靠一种亲情用心做着每一道菜,在美食中品尝着人间亲情,品尝着人生百味,品尝着历史的厚重感。
片刻,美食已在肠内九曲十八弯。良久,各种滋味却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美味和团聚缺一不可。
当今中国,城市是如此相似,可以用来区分的也只有城市的饮食习惯和弥漫在街市上空的气味了。
人类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四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陈晓卿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
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该片第一季于5月14日在cctv1《魅力记录》栏目首播,于20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第二季于4月1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三季于2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同步播出。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五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美丽中国d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看完了这本书,我想到了我们目前生活居住的环境是多么的脆弱,越发觉得保护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我家所属的区域在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附近,前些年随着园区内的化工企业不断增加,这些化工企业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也对区域内的.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大大小小的烟囱持续地向大气中排放着浓度不同的烟气,使原来湛蓝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的,飘散开各种各样的异味几乎让人窒息,排放出来的污水污染了周边的各条河流,清澈的河水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污水,原来河里的游鱼小虾无法生存都灭绝了。这些环境问题也激发了很多社会矛盾。我们欣喜的看到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大家不再漠视逃避诸多环境问题。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成了共同的期望,和谐发展成了时代的要求。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各企业也加大了环保投入,个别企业处理过的污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废气和废水得到有效治理,蓝天变多了,空气改善了,呼吸也通畅了。诚然,中国的环境问题还十分突出,建设生态文明还任重道远。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履行社会责任,爱护环境,美丽中国一定可以实现!
南京市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五(2)班沈欣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六
曾记否?白云悠悠,雄鹰自由自在的在高空飞翔;一道道青山横贯中华大地;一座座雪山披着那金霞光;中华好儿女在北疆、在森林牧场放牧、御马长鞭;绿水长长,难忘那九曲黄河、滚滚长河偕同百川奔流向海洋;烟雨村庄,小桥流水,硕果青黄,还飘荡着稻花的芬芳。
看如今:雾霾汹涌,ph2.5危害环境,青山不在,五十年不遇的泥石流、八十年不遇的沙尘暴、一百二十年不遇的大地震犹如下山猛兽,无情地将美丽的山河撕毁得面目全非;可爱的动物面临濒临灭绝的险境;稻花香愈淡。
忆往昔:“游过小河的白鹅红掌爱拨清澈,撒欢山坡的小鹿犄角舞动蓬勃;宝石蓝的天空里星星闪烁秋波,翡翠绿的大地上花蕾绽放羞!还有,还有蔚蓝的天空、梦一望无际苍黄的大地回荡着传奇、翠绿的春天、蓬勃着生机。
望未来:春雨轻声敲打着新绿;深秋幸福地收获金黄;河快乐甜蜜地流淌;星光闪烁璀璨的梦想;山水温暖地相依。山美、水美,山如画,秀丽多姿。
美丽又锦绣华南、神奇高原、风雪塞外,还有沃土中原,所以我们爱河浩荡、惊魂气魄,爱万里千山、沃土辽阔。
这本书讲述了,我们现在生态的美丽、校园的美丽,小区的美丽、动物的灭绝、不可忽略的危机、农村的美……现代生活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方便。现在的交通工具让我们出行更方便了,超市让我们买东西方便了。说到交通,虽然让出行方便了,但也经常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像撞车啊、追尾……然而由于拥有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也经常发生堵车。农村,现在人人过去都不禁称赞上几句来夸奖现在美丽的农村。说到跟家有关的,我们的小区也难免会有不文明的现象,比如:经常有主人溜走的时候偷偷上了厕所也不搞掉,还有随地吐谈的人……特别多。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个叫徐秀娟的女孩,她热爱仙鹤,在1987年9月16日在江苏省盐城市海滩丹顶鹤越冬地既然保护去,她为了寻找两只鹤时,不幸陷入沼泽,就再也没回来了……姚明,篮球火箭队的得力队员,在上海,人人都知道鱼翅是“高档”的东西,而姚明却拒绝吃鱼翅。实际上,姚明早在20xx年8月,就在新闻上发布并郑重宣布今后拒绝吃鱼翅。大家也许常常看到一个广告,是号召我们保护长海豚的,几年前,地球最后一头白鳍豚在孤独中离我们远去。现在,灭绝的警钟又为长海豚敲响……大家知道吗,有一个活动,叫“熄灯一小时”。这个活动号召大家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关灯,并做出一个环保改变。
这本书告诉我,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让大自然母亲受到伤害。同时,我们也要像姚明、徐秀娟她们学习,好好保护动物,不让更多的动物失去生命。我们也要珍惜我们现在优良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好好报答祖国。我们还要养成好习惯,不让别人觉得我们的习惯不好。还有,我们也不能整天都开着电,偶尔我们也要省电,让生活环保一点。我们也要好好保护环境,不让更多灾难发生在我们的附近。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七
这本书主要讲了如何让我们的祖国越发的人杰地灵。想让祖国变得更加美丽,不仅要建设城市、建设农村,而且还要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社会。
首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在美好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忽略的发展危机,如堵车、缺水、乱扔电池等。只有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建设美丽的城市。
其次也要建设农村。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村都是脏兮兮的,随处可见垃圾。但是现在农村被改造的像城市,井井有条的让人不敢相信,可是环境问题还是不容小视的。如果大家能够保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就能建设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接着,还要让祖国的山水更美丽。祖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景色秀丽宜人,可我们却在不停地破坏这些美景。为了保护祖国的山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个环保小志愿者,一起去挽留祖国的青山绿水。
让家庭和学校也更加美好吧!它们就像成长的乐园,哺育着我们,可美中不足的是,这两个“乐园”里也有烦恼,比如父母对孩子出手大方的危害、不文明现象等。让我们要纠正这些错误,还孩子们美好的“乐园”吧!
最后,我们要像徐秀娟、杨善洲、姚明以及王君婧等,做一个心灵美好的中国人,不要做心灵灰暗的道德败类。认真学习,按时完成功课,将来就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八
人们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比如:种树、节水……。对了,大家还记得舟曲泥石流吗?这场灾难就是大家没有保护好生态,乱砍树造成的。有谁知道20xx年以后最可怕的危机是什么?是战争,但战争会结束的。是疾病,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我告诉你是土地危机。因为现在高楼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而粮田因为风沙的侵蚀反而在减少。到了20xx年就会因为土地危机出现粮食危机。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杨善洲60年如一日的植树造林,他花了22年时间,共植树5.6万亩。价值3亿元。我一定要向他学习。长大以后造一片林海,这样就不会发生泥石流,沙尘暴。保护了我们的粮田和家园。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祖国更加生机蓬勃,江山如诗如画!
中国文明文化史读后感篇十九
忆往昔:“游过小河的白鹅红掌爱拨清澈,撒欢山坡的小鹿犄角舞动蓬勃;宝石蓝的天空里星星闪烁秋波,翡翠绿的大地上花蕾绽放羞涩!还有,还有蔚蓝色的天空/梦一望无际苍黄色的大地/回荡着传奇翠绿色的春天/蓬勃着生机……”
望未来:春雨轻声敲打着新绿;深秋幸福地收获金黄;江河快乐甜蜜地流淌;星光闪烁璀璨的梦想;山水温暖地相依......山美、水美,江山如画,秀丽多姿。
美丽中国有锦绣华南、神奇高原、风雪塞外,还有沃土中原,所以我们爱江河浩荡、惊魂气魄,爱万里江山、沃土辽阔。
锦绣华南。
记忆中的江南,天空空明、澄澈如海,烟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30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