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总结,不管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总结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好的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将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保健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关爱自己。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一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
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
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
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二
本文从影视编导的现状出发,探究了创意思维对影视编导的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影视编导的现状;接着从时代性、新颖性、开发性三个方面解读了创意思维的基本特征;然后探究了创意思维对于影视编导的重要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提高节目收视率、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传统影视教育中编导弊端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客观地对全文进行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目前影视编导的现状。
近年来,全媒体不断发展,现在我国的电视创作事业也日新月异,电视编导逐渐成为一个与公众关系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又独特的职业。当前,对影视编导专业要求高与其专业发展逐步陷入“瓶颈”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显著,目前,影视编导产生的作品大都以“重技巧”“新媒体”的方向为主,很少有作品多灌注以文学素养。目前影视编导专业有三大不足:缺乏文学给予、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失衡以及创意思维不足。
对于影视编导的专业人员来说,其创作的源泉主要来自于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现在这种理论基础却很少来自于对各类文学的学习中,作为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其对于文学的鉴赏能力要远比对史学知识重要,可以说,影视编导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创作性根基就来自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营养。此外,平衡好理论学习与创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影视编导的关键,当前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十分丰富,而在实践创作上还很匮乏,很少有将其具备的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融入到创作的实践中去。创意性思维的不足,也是当前影视编导的现状。当前电视节目,有许多出现雷同与模仿的现象,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相应的会有其他的节目对此进行效仿,这样就会使观众对此的兴趣不断减弱。对于影视编导的内容也逐渐乏味。
二、创意思维的基本特征。
1、时代性。
创意性思维的时代性是指其中的艺术、电视创作的思维等都来自于生活,电视节目所反映的也是当前时代特征、时代潮流、时代风貌和社会发展。电视节目的编排也要在时代的接触上,进行创新,体现出整个时代的特征,满足时代的要求。时代性是电视产品中极为鲜明的一个特点,通过电视节目来展现社会的闪光点,并且对当前的时代特征加以诠释,能起到对公众的引导作用。电视编导的创意性思维掌握当前时代特征后,才能在电视节目上面体现出时代的特性,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从而推动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2、新颖性。
创意思维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其创作作品与社会发展潮流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的变现手法相符。新理念和新的表现手法,都能使电视节目更加新颖,也能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创意思维的新颖性是电视编导创作的标志之一,“新”是符合社会的发展情况的,创作思维只有在其形式、内容上做到独特而具有魅力,才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精神作品。
3、开放性。
创意思维的开放性就是要求电视编导节目不能故步自封,使自己处于一封闭的状态。对于节目的编排,不但要吸取国内各个领域的精华,而且还要从国外各个领域中汲取精华,对其进行借鉴并努力实现创新,这样才能使电视节目不断体现出新的`特点,也能使自身的电视节目基于所成,创新思维能够大有提升。
三、创意思维对影视编导的重要意义。
1、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收视率。
电视节目加入创意性思维后,使的电视节目更加新颖,其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就能避免电视节目的普遍性,也能降低观众对于以前的固有模式产生厌烦与失望的状态。创意性思维能够使为人们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式,其思维的流畅性能够丰富电视节目,并且能使电视节目更加自然,这样还能够从不同的方面降电视节目所具有的优点表现出来,能吸引更多的电视观众,提高收视率。
2、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现在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的方式,电视节目中加入更多的创意,有助于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这样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丰富文化生活。只有电视节目打破原有的思维,突破以前固有的电视节目方式,加入更多新颖的节目,才能在人们眼前一亮,才能让人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添加更多的色彩,增加更多的乐趣。
3、改善传统编导弊端,符合时代特征。
原有的电视节目中,往往存在盲目跟风,照搬照抄的的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已经逐渐消磨着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在电视节目中加入创意思维后,能够避免这一传统弊端的发生。将新颖、独特的创意思维融入到电视节目编导后,不仅能够创造出符合人类进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可谓一举多得。不断地在主题、和创作理念以及创作形式上运用全新的风格,才能创造出独具时代特征的作品。
1、融合时代特征,勇于创新。
要想在包罗万象的影视编导中更胜一筹,一定要富有用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也是不断产生优秀作品的源泉,只有树立了创新思维的观念,明确创新思维的目的,才能提高电视编导的水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低的问题,一定要加强编导的创新思维,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创新,而且创作的作品一定要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符合,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能够更多的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当然创新的能力也不是一下就能形成的,要求编导在工作中不断地训练这种能力,一定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去思考问题。
2、建立奖惩机制,提高质量。
建立奖惩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对电视编导来说是一个促进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工作着的效率,调动广大工作者的积极性。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结合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对编导负责的电视节目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并以此为奖惩依据。其次就要树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优秀的电视节目进行奖励,而对那些具有恶意性质的节目进行严厉的惩治,严禁在电视节目中出现不良的行为,以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结语。
创意性思维是影视编导中发展的必然要求,电视节目要想在广播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一定要使创作出来的作品独具自己的风格,抓住观众的眼球。要想提高其收视率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那么就需要激发和调动电视编导的创意性思维,这样才能使电视节目以一种独特而具自身内涵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并且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中西方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中西方的交际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具有差异性,加之文化具有历史性,是人类长期发展所积累下的物质,不同民族与区域都有着各自特色化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道德标准以及社会礼仪与习俗方面。关注文化差异对交际活动的影响,通过有效认知文化促进交际活动有效性的提高,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日常交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在语言中,中西文化的不同,会让中西方的语言交际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对于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影响如下:
(一)称呼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称呼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英美国家,小朋友可以直呼爷爷与奶奶的名字,而不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同时,长辈对晚辈称呼时在其姓名前加个“小”字,表达对晚辈的疼爱,这在英美国家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同样,“老”字在中国的称呼中也是经常使用,一些关系亲密的朋友不分年龄会称对方为“老张”、“老王”等,年龄较大的人也会这样称呼,在中国,这样的称呼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但在英美国家却不是这样的。在中国,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邻居,都可以用哥哥,姐姐进行称呼,但是英美国家,无论性别、年龄,都可以直呼其名。
(二)寒暄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传统寒暄的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打招呼方面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国人见了面,会有意无意地寻问对方“你吃过了吗?”或者“你这是去哪儿啊?”,以此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心里并没有真正期待对方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答复。在寒暄中,也经常会问到对方的年龄、婚姻以及个人薪酬问题。但是,这在英美国家都是被人极其反感的聊天内容,如果和他们谈及这些,他们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西方人喜欢用与个人不太相关的事物打招呼。他们见了面,都会聊一聊天气或者政治问题,总之与个人问题无关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寒暄。这就使得中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误解。
(三)赞扬上的差异。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大多比较委婉,经常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直接说出来。在得到他人的赞美时,中国人比较谦虚,虽然内心接受了这份赞扬,却不会当面大方地承认。在接受赞美时,中西方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且在用词方面存在差异。当中国人受到他们赞美时,会在第一时间说“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而西方人听到他人的表扬,都会大方地说“谢谢”。在中国人眼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人眼中,被人赞美是一种乐事。
(四)道别上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尽相同的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道别时,都会送一段距离,将客人送到自己爱门口,甚至送到更远的地方。被送人的会说“请留步”,主人会说“慢走或者经常来”。在西方人眼里,这些礼貌用语都会被理解为邀请,如果对西方人说“再来”,他们会认为自己得到了邀请。英美国家的人在道别时,一般都是用微笑或者手势说再见,没有太多的礼节与语言。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五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差异;价值观;文化。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1文化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中国文化定义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西方文化定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2.1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2.2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1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3.2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3.3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六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七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很大范围的交流和应用。在多元化社会的背景下,要解决中西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更有效地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就应深入把握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文化论文。
当今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些麻烦,会造成企业员工之间由于文化差异的问题引起一些沟通和文化冲突的现象。为构建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体系,文化差异在组织中的整合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的整合将会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1.文化差异在人才选拔上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的结合日益加深,很多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优势和主动权渐渐面向国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寻求优秀有效的资源配置的同时也面临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新难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受国家文化、当地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的影响和约束。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升职和绩效评估等诸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比如给跨国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应考虑不同国家的经济差异化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在中国,人们通常是将工资与公共效益结合,而对于外方来说,他们更注重于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联系。另外,员工晋升程序中,中国人会偏重于个人的综合素质及相关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外方则更注重个人才能。因此,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让管理者对当地的文化的熟悉程度对当地文化的适应力和融合力作业选拔条件。
2.文化多样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交流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将导致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难度的增加。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因为价值取向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差异而产生文化矛盾,这也是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欠缺并使其经济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都是共同的工作价值观,管理模式也较为单一;而在跨国企业中,人员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加大管理的难度。但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为多样化,并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1.整合企业文化差异,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他们也会在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观念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势必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应从不同文化的结合点入手,提取双方文化的的精华,兼容并包,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计划地建立起具有企业特色和能适应多种环境的新型企业文化体系,并逐步建立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可以通过公司组织各种活动的方式,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强化团队意识,让员工们能充分接触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能够使大家共同了解对方,也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与公司的宗旨和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培训在跨国企业面对文化差异的问题时,可采用在企业内部指定一种便于沟通的通用语言,在任务分配、填写备忘录和检测表中运用,这样能保证信息简洁快速地传递,最重要的是准确性,避免文化差异带来不必要的沟通障碍。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纰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人力资源管理要加强跨文化的沟通和培训,在具有多种文化背景的工作群体中进行并降低甚至消除各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这种跨文化的培训能使公司员工充分了解各国文化背景,尊重各自文化的同时也要提高员工对不同文化的应对能力,尽量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失误和文化冲突。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面对中西文化差异应采取的必要手段。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管理时,要充分了解企业与国外文化价值观。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全面的研究企业中文化差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采用应对措施,将不同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尽可能发其中的优势。企业要在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差异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使企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到有效管理,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增强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八
女人的思维方式与男人有明显的不同,女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较差。进行判断推理往往需要很多时间,女人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思考,因此,她们就凭着直觉去处理问题。男人多为逻辑思维,因此比女人更为理性。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理性和感性的判断力。理性的认知我们是比较熟悉的,也就是我们的思考能力。感性认知则是指我们的感知觉或直觉。两者对我们心理的影响恰恰是相反的。我们对一件事的感觉越强烈,理性思维越是无法发挥作用。在生活中,深陷情网的人,很难进行理智的思维。
女人的“感性思维”与她在非言语沟通上的能力有关,她们的直觉能力明显强于男人。女人能从对方的表情、动作、语调上的微小变化,猜出正确的含义。事实上,“女人的第六感”确实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甚至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女人因为要承担延续种族的责任,因此她比男人表现出更多的本能的、情感的、动物的本性和习惯。总之,支配女人行动的是她的“感性认识”。像男人那样将语言抽象化,进行逻辑思考对她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但她们大多能在瞬间把握事物的整体,发挥惊人的直觉能力。
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女人经常改变主意的原因,她们凭直觉处理问题。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感觉是多变且不稳定的,凭直觉处理问题往往使其随意性增加,有句俗语形容女人的心是天上的云,说变就变,确实如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九
摘要:本文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西建筑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情色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独立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4]高洪芹。浅析东西方建筑的差别[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2):144.
[5]王娟。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https:///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一
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由于其孕育的土壤不同而呈现出各有特色的文化内涵.追溯起源,本文就从神话中体现的中西价值来比较其差异,形成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中国人“崇德”而西方人“尚力”,中国人“抑己利他”而西方人“利己至上”.
作者:李钥贺松柏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刊名:安徽文学(文教研究)英文刊名:anhuiliterature年,卷(期):2007“”(9)分类号:b93关键词:中国古希腊神话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二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中西方。
问候语。
的比较。
礼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
论中西方激励机制的差异比较和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三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必然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交流差异,甚至是冲突,产生这些差异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进行对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追根溯源,我们发现思维定式往往会忽视具体个体事物的差异,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伴有感情色彩,并带有倾向性的固定看法,会直接造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价值取向不同。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pearce等人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处世哲学等无不受到所在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自身群体固有的文化的观念,成为该群体人们的处世哲学、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在我国文化中,中国人推崇谦虚礼让,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不喜欢个人出风头,不爱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与判断,喜欢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三)社会行为规范与处世哲学不同。
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用自身所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来判定对方行为的正确与合理,由于双方的社会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同一社会行为常会产生误解、不愉快甚至更糟的后果。比如在中国,人们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这一行为表示友好、关爱的意思,但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恰当的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会产生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些问题都是源于交际双方不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产生误解或冲突。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四
如果从中西方的文化起源开始追溯,通过宏观而理性的比较会看到,中西方在各种文化现象、形态和成果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一直是以大的群体文化作为依托,强调人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关系,也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他律性人格”,对待重大事情都不做出明确选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既明哲保身也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而西方人则注重自我的内心感受,对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是典型的行动派。
1.中西主体内涵不同。一直以来,自我都是人格主体的主要部分,而对自我的阐述也存在区分,即:内在自我、人际自我、社会自我。中国长期以来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伦理道德观依旧被人们保留和接受。中国人在集体社会中都会将人际自我放在首位,在对自我人格塑造时,注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设计,看重共性多于对个性的发展。因此,价值观中的“仁”要远远大于“私”。而西方社会则恰恰与之相反,内在自我是每个人人格的核心部分,尊重个人的个性发展,很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内在的自我成为支配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关键因素。
2.形成性格特征的动力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之所以会存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就在于其文化起源的发展动力上的区别。也就土地和海洋文化的区别。中国是在陆地上发展壮大起来,一切文化都深深植根在大地之中。在传统的社会中,中国人民就存在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因为肥沃的土地为人民满足了人们一切的需求,农业尤为发达。但正是由于这种农业经济的制约,在天灾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发展。这也就是中国人身上所普遍存在“宿命思想”和巨大的坚韧性的来源。如果说,中国是“大地宠儿”,那么,西方国家则是海洋“骄子”。在海洋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要与海洋进行“搏斗”,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于是,在西方人的多次探索之中,证明了地球是园的,并不是中国人口中的“方”的。
3.人格差异的外化。人格对于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存在驱动性,它决定了着人所追求的事物,也影响着人的价值体系的建立。以“仁义”为主导的和谐中庸社会价值观,在中国已经存在数千年了,所以中国人对事情的判断并不全在于对事实陈述,情理道德也对人存在着影响,处处充满“人情味”是中国人在遇事处理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法律就是中国人格最明显的外化,在利用法律处理事情时,证据不一定能决定案件的走向,人心的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而西方则是“冷血”的,西方人关注事实,注重真理。其行为准则不受他人影响,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样以“内在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西方许多的校园流血案件的起因正是因为犯罪者标新立异,好走极端的人格。此外,在发明创造中也能充分体现中西方人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发明创造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表现出中国的人保守的人格特征;而西方的发明创造在于追求独特,这样的行为则说明了西方人对个性上的追求。
二、文化融合下的中西方人格整合。
1.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随着世界对孔子文化的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这样的一种文化整合现象,让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存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有效的整合,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对中西方人格的差异进行整合。人格本土化的提出主要是鉴于西方人格研究理论的`术语中,存在与中国人民的观念的明显的不相容的结论。所以人格研究本土化要求中国对人格的研究要基于中国的实际,针对中国人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探究。也就是说在人类所具有的人格共性中,根据中国的传统、历史等因素发现中国人自身人格中所具有的个性,并以中国人的习惯对这些人格进行分析解释。对中西方人格的整合,是基于对中西方文化整合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土地”和“海洋”人格中的优点的整合,为健康健全的人格树立更好的标准模板。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人格上的差异是蕴含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的。但也正因为这样差异性的存在,才形成了两者文化和精神上的互补。中国文化强调整体性,所以中国人格注重“人际自我”,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观,所以西方人格注重“内心自我”;中国人求实用,西方人重创新……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优缺点,所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不仅会对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促进功用,还有利于加快对中西方人格上的整合。
参考文献: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五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流迅猛发展,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们交流时冲突时有发生。常表现为:
(一)问候语的差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见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干吗去?”等来问候对方。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但西方人听了迷惑不解,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吃不吃饭、我干吗去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简单地问候对方。
(二)隐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甚至收入,在中国,这是人们之间表达关心的常见方式。然而,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西方人则讲究个人空间,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时会发生冲突。
(三)时间观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要想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但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这说明中国老百姓的时间观念不够强,使用时间上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较强,人们都对时间做了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四)餐饮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若要宴请宾客,主人通常会提前两周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前三天答复是否邀约,以便宴请的主人准备适量的饭菜。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诚挚邀请完,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谈话的主题上。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喜欢谦虚礼让,即使心里已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还是要表示出推辞一番。在中国人宴请宾客,即使主人摆满一桌美味佳肴,也总习惯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就餐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在西方人们不喜欢含蓄表达,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注重个人空间。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际实际场景中常见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只有我们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六
[论文摘要]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餐桌话语差异四个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旨在说明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论文关键词]餐桌礼仪。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比较,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一、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笔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笔者特别提示西餐入座礼仪: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三、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四、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千方百计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替代toilet,如:“wherecaniwashmyhand?”、“iwonderificouldgosomewhere.”、“caniaddsomepowder?”等。另外,在西方国家不要问“吃饭了吗?”等我国习惯的问候语。“您吃饭了吗?”容易使人莫名其妙,甚至会出现误会。如在英国,你若问人吃饭没有,其含义是你有意请对方吃饭;这对于未婚男女,则表明你有意约会对方。
五、结语。
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应该避免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而应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异国文化,而应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文汇报。笔会》。
[3]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论文篇十七
师范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国家的人口素质和人才竞争力。师范教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内容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以具体院校为实例,通过对中美两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比较,认识各自课程的价值和特点,同时对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进行反思,旨在借鉴美国优秀经验,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师范特性和重视实践课程等方式完善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从而提高师范教育质量。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践行者,教师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不断发展和巩固,业已形成规模,为国家教育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样在美国,其走在世界前列的师范教育保障了国家的人才供给,对美国的绝对人才优势功不可没。而师范教育的课程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通过中美两国师范类课程的比较,可为完善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提高教师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等教育工具书的定义,“师范教育”是指“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由于美国19世纪“师范学校”(normalschool)主要提供职前教师的培养,因而“师范”的含义相对狭窄。随着美国教育机构的转型,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逐渐取代了师范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师范教育”的范畴,由此,“教师教育”作为“包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三个层次,涵盖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综合概念”[1],开始被广泛认可和使用。在我国,“师范教育”作为一种习惯用法保留至今,但由于本文主要针对中美教师职前教育,即本科师范生的课程进行比较,并未涉及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层面,故使用“师范教育”的概念加以表述。
1.培养爱国、尚德和社会主义觉悟的政治课程。
在我国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中,社会主义价值观课程在通识教育阶段可谓浓墨重彩。师范大学一般设置政治理论类、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类及国际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以及自愿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要求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担负起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以积极的态度、宽大的胸怀、崇高的师德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并通过适当的、合法的手段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扎实理论与卓越技能的专业课程。
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本科阶段课程结构呈通识课程递减、专业课程递增式,且专业课程占总课程比例较大。这里所说的“专业课”应当包括学科基础课、教学技术课和教育理论课三部分。由于存在“学好英语便能教好英语,学好数学便能教好数学”的普遍认识,师范类专业课程更多地侧重专业基础。以海南师范大学师范英语专业为例,听、说、读、写、翻译此类专业技能性课程占绝对比例,旨在培养教师扎实的学科基础,熟练掌握学科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知识。
教学技能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教师具备在中小学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我国教师技能类课程通常开设在专业基础课之后,包括学科教学法、教学技术、教师表达等课程,并通过微格教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反复观摩、评价与改进,目的是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技能,灵活自如地组织教学,生动活泼地传递知识,张弛有度地控制课堂。此外,师范教育要求每个未来教师具备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并相应开设“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类课程,使教师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提高控制和管理能力,结合班级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灵活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有序。
3.培养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是师范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部分。从观察学习、牛刀小试到独立实践教学与管理,体现了师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帮助教师实现理论向实际工作的转变,通过对具体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学工作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教师职责的了解;同时,通过求教、反思和扬弃,汲取在职教师的优秀经验,提高对教学技术、方法、管理策略的认识,最终为己所用,掌握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科学执教。
中美师范都将学识广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熟练作为各类课程的基本目标,但研究型、创新型课程在我国师范教育中开设甚少,因而开发未来教师自身特质和创造力的目标并未得以体现。此外,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科目少,范围窄,相对于美国以学科链接和启发儿童智力为目的的博学教师目标,实施效果尚有明显差距。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头脑从褊狭闭塞状态中得到解放,学会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良好的语言交往技能,以及获得了解文化、遵从道德、善于审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识课程在美国全面深入的开展,体现了对人性素养的追求。美国的通识课程包括语言、艺术、渊源、制度、自然、工作、认同等几大方面,学科种类繁多。未来教师可在大学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形成美学素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历史,认识不同体制下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掌握天文地理生态万物的发生原理和规律,确定行业价值尤其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自我认同感,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
美国通识课程所占的课程比重从1/3到1/2不等。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中,四年制本科总学分128学分,第一学年共31学分,其中通识课程22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数学6分,基础物理3分,基础社会科学3分,体育4分。第二学年共33学分,通识课程18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历史3分,人文学科3分,生物学3分,艺术类3分。[3]通过数据得出,该校前两年通识课程占课程总量的63%,且科目涉及诸多领域,对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范围有很大帮助。
我国师范教育领域已认识到教师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通识课程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与美国教育体制不同,我国作为教育集权制国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其科目和所占课程比都与美国相去甚远。仍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公共课即通识课程四年学分总和仅占应修总学分的23%。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军事学和中国近现代史等,占总学分的19%;公共选修课共要求8学分,人文类2学分、自然类3学分、艺术和体育类各1学分,教育类1学分,仅占四年培养计划的4%;专业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共占总学分的67%;另有10%的实践课程学分。从上述比例可以看出,我国通识课程数量本已明显不足,而国家规定科目又占去通识课程的绝大部分,作为扩充未来教师知识储备的可选科目微乎其微,与通识教育所要体现的涉猎广,素养高,有思想的教育人才目标尚有距离。
(二)任教科目课程。
任教科目课程是指未来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科目类别及准备任教的科目领域所对应的课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学生自选的专业类课程在第一学年6学分;第二学年15学分;第三学年24学分;第四学年28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2。[3]较之专业课程近70%的我国师范教育比重偏低。美国师范类毕业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与学科专业学生相比显得薄弱。这也是美国对师范教育专业性质疑和讨论的热点。
在我国,师范大学已通过建立不同院系划分了专业界限,从海南师范大学的课程比例分析,专业课虽然占到了课程总量的60%以上,但以专业基础和技能课为主,对于解决该学科“如何施教”问题的课程较少。比如体现英语师范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师技能”、“英语教学法”等课程仅开设1—2学期,“教师口语”作为选修课不做必然要求,英语板书等学科教学技能并未受到重视。可以说,我国培养教师的学术性要高于美国;但我国师范专业学生在主观上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学科教学技能的倾向[4],与我国教法类课程开设不足是有直接关系的。
美国的教育类课程由教育基本原理和课程原理两部分组成。其中教育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原理等;课程原理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占总课时的1/4到1/3。如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师范专业就开设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史、哲学、人际关系等众多教育理论类课程[3],帮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科学原理、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科学开展教学和辅导。
(四)教育实习课程。
美国教师普遍认为教育实习是他们所接受职前教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模拟实习、实地经验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模拟实习阶段是借助科技手段模拟中小学教育情境,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实地经验是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实际情况,观摩和协助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并参与少量的实际教学。实习阶段在美国师范教育中为期18周,由师范生全面亲身实践,逐渐承担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方面的责任,最终独立胜任教师工作。
在我国,实习同样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步骤、时间和效果都与美国有较大差别。如海南师范大学实践课程占培养计划总学分的10%,除见习、实习两部分外,毕业论文也算作实习课程学分。实习课程总学分18分,毕业论文8分,因而该校学生真正的实践经历仅占10分,为总课程的6%。见习为期一周,实习为期八周,且由于实习基地和条件的稀缺,分为顶岗支教、普通实习和自主实习三部分,不作统一管理,以缓解实习资源的压力。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并非普遍如此,但实习期少于美国且组织性相对较为薄弱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毕业前学以致用的机会并不多。
(一)增加课程知识面和实用性。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生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小学教师除了要教好本门功课之外,还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初步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因此,包罗万象的通识课程不但使未来教师在传授科目时生动活泼,而且间接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的窗口,通过师生的沟通交流向孩子传递知识,培养知识丰富又个性独特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当看到美国通识教育对社会的巨大功绩。因此,我国的通识课程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前提下,放宽控制,增加课时,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同时,提高通识选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例,给未来教师更多空间和自由以充实自我。
此外,我国师范教育还应加强课程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和实用性。如美国师范学院开设的法律基础、特殊儿童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课程,对于未来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师范学院也应增设心理健康、公共安全、教具使用等实用性课程,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言传身教,科学务实,成为儿童少年成才的重要引路人。
(二)加强课程的师范特性。
我国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训练的倾向,即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忽视师范性[5]。大部分学校仅开设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学法等为数不多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与美国种类齐全的教育课程差距较大。师范课程不足将导致教师工作缺乏理论依托。教师本身是一种职业,除了强调所授学科的扎实基本功之外,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发展规律的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和班级管理才是教师职业特色之所在。因此,师范专业的课程应摆脱与综合大学其他专业课程大同小异的局面,加强师范特色课程以提高师教师职业水平与能力。
(三)提高实践课程比重与水平。
如上文所述,我国教育实习期还不足美国一半,比较美国模拟实习和见习的阶段就相去更远。可以说,目前我国的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的必要程序存在例行公事的倾向。通常八周的实习时间包括了熟悉中小学情况,与教师的沟通与磨合,听课和反思研讨,参与晨读、自习的管理,组织班会和活动等诸多事宜,且大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于担心实习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水平影响学生成绩,学校留给实习教师的独立上课时间仅剩2周左右。在实习指导方式上也基本上“采取实习生到中小学上课的单一模式,缺少创新性”[5]。教育质量是建立在教师实际工作水平基础上的,只有真正重视教育实践,延长实习期,扩展实习环节与形式,给予师范生更多亲身参与教学实践与管理的机会,才能使其真正做好准备,在日后的岗位上轻车熟路,应变自如,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35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