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整理写总结时要避免主观情感的干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成绩和经验。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优秀作品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启发。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一
摘要: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标准,也是促进学科教学与教师成长的重要的因素,在新的形式与环境下,对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化严重影响到教师的素养。从教师的专业化入手,探讨教师的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行者,也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实行者,因此提高教育的水平,尤其高职教育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取决于高职教师的素养,而高职教师素养的提高,就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因为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严重影响学生的职业技术的水平,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素养,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
一、高职教师素养的内涵。
教师的素养总体上来说,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心里素质,专业素质,还有审美情趣,高职教师自然也不例外,相反对于高职教师来说,由于他们是进行的职业教育,其实在专业化的要求反而比高校的教师的水平要求更高。
首先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任何一个教师进行教学的敲门砖,对于高职教师来说,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的知识,而且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常文利认为,高职教师的文化素质要做到知识结构的通俗化与多元化。这是对于面对的教学实体来说的,因为高职教育面对的学生不是追求学术的群体,对于相当多的东西,只要有一个了解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能不知道,即使你知道了,你不能通俗的表述的话,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对牛弹琴,这样的话,你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一个高职教师如果只是对专业的东西进行汲取的话,那么他就会固步自封,最后失去了与学生交流的手段,因此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在文化素质方面要做到知识结构的通俗化与多元化,在于精修一二门的情况下,广泛的涉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高职教师。
其次是心理素质,高职教师所面对的教学主体,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教育中的一个弱势的群体,甚至可以说是教育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是失去了进高校的机会,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对于教育有着一种反感。所以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出现了一些惊人的现象,不是学生害怕老师,而是老师害怕学生。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老师的教育成果,因此老师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它也是高职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是说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是要求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要克服以往那种知识传输的模式,要避免高高在上的心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由于教学工作的繁琐,高职教师很是容易产生倦怠的心理,而且所面对的教学的主体来说,也是素质比较的低下,因此要时刻的避免这种心态,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克服在人生中、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志存高远,主动的适应教学主体时刻变化发展的社会,强化迎接知识经济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挑战的心里素质。
再次是审美情趣。对于高职教师来说,要追求审美情趣的时尚化与年轻化,因为社会进步的日新月异,使得教育者与教育主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审美情趣与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的变化,而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成长和受影响的阶段,所以作为老师来说,应该调整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审美情趣的时尚化与年轻化,纵览社会各个角度,各种流行的文化的交融,在教学中加以展现,尤其是新鲜流行的时尚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看来说有着较大的兴趣。这不仅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提升,而且更有可能是达成教师与学生对话的一道很好的桥梁。
最后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高职教师来说,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这个是重中之重,栗显进认为高职教师除了有过硬的专业化知识之外,要做到四个转变,那就是:“在教学观念上,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素质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教研能力上,由弱势向强势转型。”当然这个不是简单的四句话能够概括的,实际上,它是对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在世界性教育大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境外的教育思想、教育资本不断的涌入,而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越看来越高的情况下,作为一个高职教师来说,必须达到的一个条件,只有达到了这个条件,才有可能在日益竞争的社会中站住脚,才能立于世界的不败之林。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就要密切的关注专业的发展。
因此要全面的提高教育的能力,就只有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备了高职教师的素质之后,就可以进行教学,但是要全面的提高高职教师的素养的话,必须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职教师的素养是专业化发展的前提,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又是高职教师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他们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师专业化的`历程可以说在中国已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了,而真正的教师专业化,应该还只有300多年的历史,那就是从1681年算起,因为在这一年,拉萨尔在法国建立了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才是真正的师范学校的诞生。我国从1994年开始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教师专业的地位,为中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师专业化的最基本表达就是视教育教学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化过程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化路程。教师专业化,通常认为包括这几个方面:教师的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为教师成立专门的机构,确定教育的内容与措施,国家对教师资格认定,教师专业发展,持续不断。
对于高职教师来说,高职教师的专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树立高职教育新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化知识。教育的新观念是指,教师应该认清知识不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从教者的条件,而只是一个前提,有知识不一定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师,而且即使一时是一个好教师,也不一定永远是一个好教师,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有可能就会落在了时代的后面,高职的教师教育必须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调整充实自己,使得高职教育成为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其次是加强高职教师的职前培训,缩短教师的适应期。一个教师,实际上来说,应该包括学科专业和教学专业这两个专业,学科专业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的敲门砖,而教学专业则是一个教师能够成为一个专业优秀者的保证。如果一个高职教师,有了学科专业的素质之后,不能及时的转化为教学能力的话,那么是一个失败的教师。而高职的教师往往不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还有学科教育论等课程没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职前培训,只有经过了这个培训,才能将学科知识转变为教学能力,缩短教师的教学适应期。
再次是建立高职教师在教育的制度,树立终身学习和反思的观念。高职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人文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文教育具有相当的滞后性,而这个是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比如数学的教育,只要教育方法得当,那么教学的内容基本上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几乎是重复的工作,教师要做的事不过是不同的人之间的沟通,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基本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但是高职教师却有着相当的时间性的要求的,如果说其他的教育存在着上面所说的“高原现象”的话,那么在高职的教育中,就不可能存在的,因为高职教育的面向不是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是学生的职业的教育,市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时刻的把握这个导向,否则就会毁掉一个学生的从业机会,而这个就要求高职教师时时刻刻的学习,不仅要提高高职教师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业内之间的交流,把握市场的导向,学校应该支持教师参加过内外的学术教学交流,发挥高职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创新和学科创新意识。
最后是对教师进行资格认定。这个是最基本的,但是却也是最为首要的,我们要保证从教人员有最基本的从教资格,否则其他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要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严格的审查教师的从教资格,确保教师的专业性与在社会中的不可替代性。
其实教师的专业化是从教师的素养中出来的,它的专业化发展不过是要求素养不断的提高,也即只有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师的素养,因此必须确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不可否认,当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是高职教师素养提高的瓶颈,比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尽管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相继出台了《关于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还有对高职教师的准入资格过低,我国对于普通高校的准入资格要求过高,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过低,一些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中,研究生教师的数量还达不到20%,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了高职教师素养的提高。
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教师专业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树立专业理想。作为一个高职教师,必须正视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灵活机智的运用国家的相关政策,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市场需要的有用之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方法,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充分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本着对主业知识的爱好,对学生尽责的精神,开拓自己的兴趣,自主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良好的称职的高职教师。
第二,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全面发展。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专业知识的授予者,同时他也是一代人的培养者,他的影响是一代人在这个社会的放射,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人。否则,他培养出的学生只具备专业能力,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一个学生能够成为有用之才的前提,方法能力是一个学生如何解决意见事情的能力,社会能力则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中生存的最主要的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只是畸形的人,这就违背了教学的初衷,是失败的教育。
第三,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里的专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能力,包含的是教师专业化的全部内容,而不仅仅是专业学科的能力。比如首先是与人沟通善于表达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主体来因材施教,抓住一代一代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教学创新能力,尽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或者是实地教学,不要只是注重书本上的知识,真正的做到工学结合;还有时刻学习的能力,比如学习新的知识与新鲜的事物,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尽快的把握市场的导向,开拓新的学科。
总之,高职教师的素养是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与保证,而高职专业化的实施又促进了高职教师的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保证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新世纪需要的人才。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二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教师素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越发被重视,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指出,我国中学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学科素养加以提升。
新课程背景、学科素养、中学教师、音乐学科。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音乐教师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努力探索教学方法,为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做出贡献,音乐课程改革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根据我们在西北及西南共计九个地区的问卷调查和反馈结果来看,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就目前来看,一些音乐教师对新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教育思想陈旧。在我国部分地区,音乐课往往被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有的学校甚至不给学生开设音乐课。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一般停留在对歌曲的教唱,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文化知识的引导;而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由于在高考指挥棒导向作用下,多数学校存在经常挤占音乐课的现象,导致上课课时不足,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其次,教学设计欠妥,教学效果欠佳。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不当会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比如用一整节课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仅感受不到音乐课的轻松愉快,还可能对音乐课产生逆反情绪。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立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
再次,教学手段运用不当,多媒体喧宾夺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它能将文本、动画、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音乐教学更添活力。但有的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单靠播放现成的教学课件,与学生的互动减少了很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件制作上牵强附会,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音乐之外的东西上。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学生的体验与思维,弱化了音乐课堂教学,要知道一堂课是否精彩,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工具。
以上这些问题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状况,更好地推动新课改发展,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在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音乐学科特征的基本品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书育人是一项影响社会和个体,具有重大社会责任的职业。因此,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用科学的精神陶冶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培育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是教师恪守职业规范、坚持高尚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思想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因此,要使每个学生的情操都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不容忽视。
20xx年8月,笔者作为会议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会议的主题是“和谐与世界的未来”。这次与会代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中学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人员,他们大多思想先进,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希望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世界接轨。会议通过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学者的直接交流与观摩,使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了世界音乐教育潮流,领略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及其魅力,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我们与先进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存在的差距。笔者认识到,通过对当今先进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对《标准》的解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认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形成一套系统的新课程音乐教育思想体系。
(一)传统音乐技能。
音乐是横跨多学科的一门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传统的音乐技能包括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等方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如器乐演奏技能和视唱练耳能力是从小培养且需要不断反复练习,“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传统音乐教学,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地位,这些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的载体,这些载体不坚实、不丰富,教师就无法把美的信息忠实地传递给学生。
(二)现代信息技术技能。
新课改逐步深入,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音乐课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对传统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师掌握中学音乐教育必备的计算机课件制作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技能知识,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突破,更是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1.课件制作。
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科学应用,必然给音乐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了解一些课件制作的基本理论,并学会收集或制作素材,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思路制作音乐课件。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2.音频处理。
新的课程标准将音乐鉴赏作为音乐审美的核心,贯穿中学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对一些音频的剪辑处理,如音乐片段的截取或连接、曲调的升降,等等。合理地利用一些设备及软件,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或剪辑音频素材,可以使音乐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因此,具备基本的音频剪辑处理能力是必要的。
3.音乐制作。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家用电脑的普及,电脑音乐创作凭借其方便的操作、丰富的音响效果被人们喜爱并迅速推广。因此,教师学会使用一些音乐制作软件,会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这些音乐制作软件种类很多,如nuendo、goldwave、sonar、cooledit等。
(三)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音乐课外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中课堂教学和社会音乐教学的桥梁和有效补充,是中学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音乐教师指导课外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包括合唱组织及训练能力、乐队组建及训练能力、舞蹈创编能力、晚会组织能力等等。
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艺术学科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一次音乐实践活动,都是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和表现的过程,这既是音乐教学自身的特点,又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怎样更科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使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应该用什么方式呈现音乐的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得学习、审美、认知的方法,关系到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与体验、审美情感的深入与升华和对蕴涵其中的美的认知。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也尤为重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互动,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同时,努力调控情绪,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因势利导地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指令。
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信息更替频繁,社会变化加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位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此外,教师终身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长远的意义,培养该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现代社会,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美国学者史密斯(h)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所以,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是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教师更应教学与科研并重,以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上述几个方面的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只有教师全面提升其学科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4]王玉华.创造型教师的品质特征及其培养途径[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三
做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具有怎样的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高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基本功。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希望对你有帮助。
未来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凭学过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新兴科技成果的不断产生和涌现,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去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着体育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使知识的陈旧率空前加速,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就是一个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知识面广、能力超人、经验丰富、技巧通达的教育者,是一个育人的艺术家和教学的工程师,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现代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只是个“教书匠”,而应是一个必须具有强烈时代感,不受固有观点和模式的约束,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并在创新中生存,在开拓中发展的科研型教师。科学研究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促使教师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使体育教学更具有新颖性、丰富性和新时代的气息。科研能力也是衡量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和放弃。
驾驭教材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善于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项教材内容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能根据课的任务、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条件等认真处理好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并写出完整、齐全、规范、详略得当的课时。
教案。
组织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主要方面,教师组织能力的好与差,直接影响课的效果。在教学中,首先对新课程标准、教材通透理解、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重新组织。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准确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并具有艺术性、创造性。能熟练操作现代教学仪器、设备,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兴趣,训练发展学生的技能、技巧。能对尖子生、特长生及后进生给予有效的辅导。
上课要以严字当先。教师要严格地执行课堂常规,注意课的结构和时间的合理安排,善于迅速运用队列、队形,正确使用口令调动队伍以及组织教法的合理运用,从而保证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提高课的质量。
教学评价能力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它主要包括课中评价和课后总结两个方面。
课中评价主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作出及时、恰当的语言评价和采分评价。语言评价的作用在于能及时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中获得信息反馈,改变或加强练习,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肯定的评价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后总结包括课堂小结和课后小结。课堂小结主要是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练习成绩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总结优点,指出不足,指出努力方向。课后小结主要是对课堂上的组织教法、课的实施状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有教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当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在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与管理决非是一句空洞的。
口号。
而是要管理和育人于科学活动之中。
教师的育人与管理能力包括思想教育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两个方面。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那么,体育教学中怎样教书育人呢?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言谈话语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对教师的评价,而评价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积极或消极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做到不松、不散、不懒、不软,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威望。这样,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纪律和意志品质教育,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在这种向心力的作用下,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学生认识到体育不仅是一门锻炼身体的学问,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新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钢琴伴奏是声乐、器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论文关键词]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职业素养。
钢琴伴奏是使声乐、器乐、舞蹈等相关表演艺术焕发艺术魅力的催化剂。只有当钢琴伴奏与器乐、舞蹈、声乐融合起来时,音乐才会富有生气和感染力,音乐内容才会得到完整的表现。钢琴伴奏是一门与独唱或独奏者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它们共同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和表现音乐内涵,是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钢琴伴奏是一门包容性强、涵盖面宽的艺术,钢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它要求伴奏者,即执教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和应变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教育底蕴、较高的音乐艺术素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具有正确的艺术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钢琴伴奏与独奏相比,除了一些共同的钢琴技术、技巧外,像钢琴触键的方法、踏板的运用、钢琴伴奏作品的整体艺术处理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技术内涵。钢琴艺术是一个细微的艺术,尤其是它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演奏中是十分讲究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钢琴伴奏中,伴奏者不仅要顾及自身弹奏音乐的音色效果,还要兼顾音质、音色和音量方面的特殊合作要求,以求达到整体音响效果上的均衡与和谐。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它在钢琴弹奏中的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如果在钢琴伴奏中应该使用踏板,那么是全踏板、1/2踏板还是1/3踏板以及何时踩下去、何时放掉等问题,都必须认真推敲,并非常讲究地去使用。
钢琴伴奏始终是伴奏主体的陪衬,其不可能像独奏独唱那样一味去追求作品的精雕细刻。在高等音乐院校从事钢琴伴奏的人员往往会遇到大量的曲目需要你去伴奏,而且曲目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此时,提高伴奏者快速掌握音乐作品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它就要求钢琴伴奏者能够“多”“快”“好”“省”地掌握音乐作品。“多”即尽可能地增加伴奏曲目数量;“快”即上手快,能够很快地熟练曲目;“好”即尽可能地处理好伴奏曲目,与伴奏主体配合好;“省”即能够有效地省去烦琐的艺术处理过程,抓住曲目的主要特点,与伴奏主体相配合。视奏能力强,应变能力快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这能为歌者、舞者以及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失误起到及时的补救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讲,批量性、快捷性、灵活性和应急应变能力是钢琴伴奏者特有的、必备的职业素养。
音乐理论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如音乐作曲理论、音乐史学理论、音乐美学理论、音乐教育学理论等。如果一名钢琴伴奏教师欠缺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配置等作曲理论知识,或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那就无法真正弄清作品的内在音乐结构和艺术逻辑发展关系,更无法理解音乐作品并使之艺术化。这样,在面对复杂的音乐时就会束手无策,无从“弹”起,弹出的伴奏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杂乱无章,全然达不到应该具有的艺术效果。另外,只有音乐作曲理论作为知识支撑是远远不够的,钢琴伴奏者还必须具有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文献等方面的相关音乐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伴奏者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等,使其对伴奏作品做出优化的艺术处理。同时,对伴奏者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意义也大有裨益。只有挖掘出自己所伴奏的作品本质中更深一层的音乐思想,才能够把作品的`实质展现给听众,从而与听众产生高层次的情感共鸣。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外在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是表演者内在素养的集中反映。钢琴伴奏的弹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弹文化”,出色的钢琴伴奏离不开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加深了,音乐感受力才会随之丰富起来,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修养常常制约着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程度。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人文功底,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及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文学、历史、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来提高自身理解作品、剖析作品的能力。众多音乐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识是多样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阅读大量音乐文献、音乐历史与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判断不同时代不同音乐家的不同音乐风格,这样才能把音乐作品准确而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不少中外名曲都与文学、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一些标题性的音乐作品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或诗歌等,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去理解这些作品。例如,钢琴家傅聪之所以能把中华民族的戏曲、诗词、哲理、绘画在其钢琴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得益于他的父亲——傅雷先生自幼对其传授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培养了其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结果。所以,全面加强文化素养,从浩瀚的科学文化知识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激发灵感,是所有钢琴伴奏者终生的必修课。
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教育理论,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基本的钢琴伴奏教学手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这才能够完成“钢琴伴奏”这门与众不同的课程教学。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告诉学生。钢琴伴奏者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对钢琴伴奏应该具备执著的追求和满腔的热情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伴奏任务都要一丝不苟,积极配合,要具有善于与人合作,时刻保持谦虚、随和。在与合作者进行再度音乐创作时,应将自己的情感与合作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在演唱(奏)中得到音乐的提示和烘托。所以说,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作为其钢琴伴奏教学工作的保障。
钢琴伴奏教师需要演奏以及教授的伴奏作品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作曲家及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跳出钢琴的局限,甚至跳出钢琴伴奏的局限,像指挥家研究总谱那样去分析音乐作品,力求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伴奏曲目有着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整体性构思,这种整体性构思恰恰是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
另外,钢琴伴奏教师还应该养成一种随时总结构思和教学方法的教学习惯,不断探索、发现钢琴伴奏教学中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技巧,通过教学实践提炼出相关的教学理论,然后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再指导教学实践。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钢琴伴奏教学中寻找问题、产生课题,并最终在教学中解决问题、完成课题研究。这样一个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过程,一方面锻炼了钢琴伴奏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科研主动性,维持了自身钢琴伴奏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钢琴伴奏学习做出了表率,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钢琴伴奏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钢琴伴奏课程的质量和艺术品味,好的钢琴伴奏教师可以带给钢琴伴奏无限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可以使歌唱家的歌声变得更美、演奏家的演奏变得更加动听,更可以使钢琴伴奏的后备军充满活力。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五
要当好一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哪些?下面是本站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格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终极指向是”立人”,即提升人的生命,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使学生直面自我的心灵,直面自我的生命。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是进行教育的“基石”,要具有人格魅力。
具备完善人格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有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有贫富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有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语文教师的人格内涵还应包括公正、宽容和爱。即平等地对待学生,开放地驾驭教材,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让学生在融洽、宽松、友爱的氛围中体验成功。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还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完善学生健康个性。这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因此,从内涵上来看,人文素养包括文学素养、知识素养、审美素养和语言素养。
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上主要包括:对文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师的文学修养;掌握文学教育理论与经验的情况。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
散文。
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广博的文化视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就需要有丰富广泛的阅读支持,要具有较宽的阅读面和较大的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首先必须具备语文学科知识,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语文学科知识;其次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应把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创设出语文知识应用的现实情境来;再次,要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只有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掌握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做到文理渗透。
语言素养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因为语文课对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比其他学科高,教师的语言不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语言素养首先表现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过程所使用的语言,含有声语、文字和态势语三种,是教师传授知识、塑造学生心灵的基本工具。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因其专业的特殊,应该有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具备文学特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准确地运用普通话教学,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语体和口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语言的情感力量,富有鼓动性与感染力地激起小学生真善美的共鸣;其次体现在写作语言上。写作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
作文。
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技能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文学素质、文学功底的重要尺度。主要表现在观察和分析生活、谋篇立意、遣词造句、文章修改等方面。
《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创新素养,创新即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向着更完善、更合理的方向前进,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创新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掘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性潜能。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素养。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养最重要的是有引导创新的意识,其核心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育素养首先表现在教材理解和教材处理方面,能够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课时切割,合理确定一节课的密度容量;同时还要巧妙选择教学突破口,巧妙设计教学高潮,巧妙启发引导;还要有新意: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意,听说读写能力组合训练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是备课的两项基本任务,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和提高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语文课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教学风格。
教育素养还表现在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方面。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型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因素。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手段。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设计意识,并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驾驭调节学生。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标准》多次从不同角度指出,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实践教育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主要表现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讨论、游戏、表演、欣赏、评价进入课堂,让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教育就是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将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实践素养的发挥将使小学语文教师由一个讲授者变成一个语文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由一个课堂资源的提供者变成一个实践方法的指导者。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创造就离不开研究,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对推行素质教育来说是必须的。同时,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中的科研含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研究素质是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关键。有了这个关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才会有所发展。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素养首先表现在具备较强的教育研究意识,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注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通过科研解决问题;其次要具有较好的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的能力,对信息的归类和整理能力,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等等。同时,要留意、关注本学科的教改前沿介绍,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动向,并且大量研读一些理论著作,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学只有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东西,才能真正突破自己以往的教学局限。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具备研究素养并不是让教师成为专业的研究者,而是为了使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六
信息时代,传统的政治教学已不适合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这其中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就成为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政治教师的职业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课改要求我们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教师所具备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形成高尚的师德灵魂,树立起神圣的教师形象。
1.热爱教育。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政治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而且是国魂的塑造者。教育的重任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赤诚的敬业精神,只有将教育事业纳为己任,由为生存而工作到为工作而工作,为自己为国家而工作,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强大的动力,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2.关爱学生。
教师要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爱。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都或多或少影响到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在校园里不能得到教师的关爱,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身的残酷,人情的淡薄,滋生学生的冷漠和畸形的心态,产生心理疾病。因此,教师应以宽广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落到实处,坚持以文育人,以爱立人。
根据“桶水论”,教师要传授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具备一桶水。但如果这一桶水是已经过了期的水,即便是一池水,也没有必要再传授给孩子。知识也一样,学生要的是新知识、新东西。
1.知识结构的转变。
目前,教师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状: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少。政治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必须不断地积累各学科知识,提升专业文化水平。这种积累和提高就得靠教师的专业知识来支撑,并培养专业的眼光,即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能用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基于对教育理念的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在生活中体现以身作则、以正立身的稳定道德规范。教师要熟练专业技能,即熟练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向“专家型”“研究型”方面发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我,走向政治教师职业专业化。
2.培养文化底蕴。
政治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塑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只依靠那少数的几个专家,几个崇拜者来传承是不能弘扬传统文化的。因此,政治教师的责任便是努力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用浓厚的文化底蕴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传承中国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
新课改要求教师职业必须有凸显的专业态势和应变能力,无论教师的专业知识多么精深,但不能通过实际能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还是徒劳。教师的能力素养分别体现为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教师的专业魅力所在。教师流畅的课堂语言应该是一本学生永远读不完的精妙无比的书,他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示范性。
2.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运用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心理知识等对学生进行教学、文化熏陶、情感陶冶、素质教育的能力,处于整个教学的主要过程,重中之重的地位。教学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育人的程度,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技术的传授,使学生游离于知识表面,不能内化。而现在的政治教师要侧重由技术向技能方面转化,使其外在的技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验。比如,课堂内教师所大力宣扬的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真爱生命等条规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书面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自身在生活中的实践,养成长久不变的好习惯。
3.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任何一位具有前瞻性目光的教师所必有的能力素养。苏霍姆斯林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应当让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道路上来。”教师的职业专业化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4.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新课改之后教师所具备的又一新职业素养。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比如,教学压力、家庭压力、学生管理压力、不受别人关注等都有可能使教师心理失衡,从而演出一幕幕教师暴力事件的悲剧。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政治教师,除了教书育人的任务之外,还应该学会心理调节,保持健康的心理,用爱去感化一切的矛盾和不平衡,成就伟大之师。
总之,在把提高质量、提高素质作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职业素养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的基本素质的养成。既要立足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又要以教师职业素养为发展取向,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最终完成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目标,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七
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 有人看到这些后会说,别说了空谈自相矛盾。稍加解释一下,我说的正规是要完成国家对教学要求,教育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要成为教条的奴隶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的特点,使你的教学从容不迫,就像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给学生艺术般的体验。
还不止如此,教师除了博学多才外,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会和让学生会是两码事,不管教师的知识水平多高都不代表他的学生水平高低。教法是联系教师知识和学生头脑桥梁,让学生学会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教和教法尤其重要。一堂课课是不是一堂好课,关键看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没有这样的课的老师说是好老师,怕是有些牵强。
其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部分教师自私心理严重,合作精神差。本人是教师,说这些有些大逆不道,但我还要说,不说不为快,不妨把本人也算一份,免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心里不健康,你说怪谁呢?虽不能说全是你的错,难道你没影响他吗?
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我们都说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呢?教师如果把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那么会出那样的人才吗?所以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更何况越是生活物质无忧学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越能使得心理问题突出。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也会让学生家长更加理解老师,和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而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社会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有了错不管不问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有了错就劈头盖脸的不讲方式不讲场合的批评反倒会起反作用。我们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我们的管理是学生更愿意在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把学生的形象当众撕毁。让学生自觉地去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主动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新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八
[论文摘要]钢琴伴奏是声乐、器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论文关键词]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职业素养。
钢琴伴奏是使声乐、器乐、舞蹈等相关表演艺术焕发艺术魅力的催化剂。只有当钢琴伴奏与器乐、舞蹈、声乐融合起来时,音乐才会富有生气和感染力,音乐内容才会得到完整的表现。钢琴伴奏是一门与独唱或独奏者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它们共同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和表现音乐内涵,是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钢琴伴奏是一门包容性强、涵盖面宽的艺术,钢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它要求伴奏者,即执教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和应变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教育底蕴、较高的音乐艺术素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具有正确的艺术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钢琴伴奏与独奏相比,除了一些共同的钢琴技术、技巧外,像钢琴触键的方法、踏板的运用、钢琴伴奏作品的整体艺术处理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技术内涵。钢琴艺术是一个细微的艺术,尤其是它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演奏中是十分讲究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钢琴伴奏中,伴奏者不仅要顾及自身弹奏音乐的音色效果,还要兼顾音质、音色和音量方面的特殊合作要求,以求达到整体音响效果上的均衡与和谐。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它在钢琴弹奏中的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如果在钢琴伴奏中应该使用踏板,那么是全踏板、1/2踏板还是1/3踏板以及何时踩下去、何时放掉等问题,都必须认真推敲,并非常讲究地去使用。
钢琴伴奏始终是伴奏主体的陪衬,其不可能像独奏独唱那样一味去追求作品的精雕细刻。在高等音乐院校从事钢琴伴奏的人员往往会遇到大量的曲目需要你去伴奏,而且曲目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此时,提高伴奏者快速掌握音乐作品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它就要求钢琴伴奏者能够“多”“快”“好”“省”地掌握音乐作品。“多”即尽可能地增加伴奏曲目数量;“快”即上手快,能够很快地熟练曲目;“好”即尽可能地处理好伴奏曲目,与伴奏主体配合好;“省”即能够有效地省去烦琐的艺术处理过程,抓住曲目的主要特点,与伴奏主体相配合。视奏能力强,应变能力快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这能为歌者、舞者以及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失误起到及时的补救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讲,批量性、快捷性、灵活性和应急应变能力是钢琴伴奏者特有的、必备的职业素养。
音乐理论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如音乐作曲理论、音乐史学理论、音乐美学理论、音乐教育学理论等。如果一名钢琴伴奏教师欠缺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配置等作曲理论知识,或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那就无法真正弄清作品的内在音乐结构和艺术逻辑发展关系,更无法理解音乐作品并使之艺术化。这样,在面对复杂的音乐时就会束手无策,无从“弹”起,弹出的伴奏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杂乱无章,全然达不到应该具有的艺术效果。另外,只有音乐作曲理论作为知识支撑是远远不够的,钢琴伴奏者还必须具有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文献等方面的相关音乐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伴奏者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等,使其对伴奏作品做出优化的艺术处理。同时,对伴奏者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意义也大有裨益。只有挖掘出自己所伴奏的作品本质中更深一层的音乐思想,才能够把作品的`实质展现给听众,从而与听众产生高层次的情感共鸣。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外在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是表演者内在素养的集中反映。钢琴伴奏的弹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弹文化”,出色的钢琴伴奏离不开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加深了,音乐感受力才会随之丰富起来,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修养常常制约着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程度。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人文功底,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及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文学、历史、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来提高自身理解作品、剖析作品的能力。众多音乐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识是多样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阅读大量音乐文献、音乐历史与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判断不同时代不同音乐家的不同音乐风格,这样才能把音乐作品准确而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不少中外名曲都与文学、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一些标题性的音乐作品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或诗歌等,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去理解这些作品。例如,钢琴家傅聪之所以能把中华民族的戏曲、诗词、哲理、绘画在其钢琴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得益于他的父亲——傅雷先生自幼对其传授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培养了其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结果。所以,全面加强文化素养,从浩瀚的科学文化知识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激发灵感,是所有钢琴伴奏者终生的必修课。
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教育理论,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基本的钢琴伴奏教学手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这才能够完成“钢琴伴奏”这门与众不同的课程教学。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告诉学生。钢琴伴奏者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对钢琴伴奏应该具备执著的追求和满腔的热情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伴奏任务都要一丝不苟,积极配合,要具有善于与人合作,时刻保持谦虚、随和。在与合作者进行再度音乐创作时,应将自己的情感与合作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在演唱(奏)中得到音乐的提示和烘托。所以说,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作为其钢琴伴奏教学工作的保障。
钢琴伴奏教师需要演奏以及教授的伴奏作品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作曲家及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跳出钢琴的局限,甚至跳出钢琴伴奏的局限,像指挥家研究总谱那样去分析音乐作品,力求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伴奏曲目有着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整体性构思,这种整体性构思恰恰是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
另外,钢琴伴奏教师还应该养成一种随时总结构思和教学方法的教学习惯,不断探索、发现钢琴伴奏教学中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技巧,通过教学实践提炼出相关的教学理论,然后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再指导教学实践。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钢琴伴奏教学中寻找问题、产生课题,并最终在教学中解决问题、完成课题研究。这样一个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过程,一方面锻炼了钢琴伴奏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科研主动性,维持了自身钢琴伴奏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钢琴伴奏学习做出了表率,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钢琴伴奏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钢琴伴奏课程的质量和艺术品味,好的钢琴伴奏教师可以带给钢琴伴奏无限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可以使歌唱家的歌声变得更美、演奏家的演奏变得更加动听,更可以使钢琴伴奏的后备军充满活力。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九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极快,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多方面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教育理论素养,而且还要有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本主义)、视听理论基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指导理论。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内容,并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为学生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远程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和专业技术知识(如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与网络维护等)。3.宽泛的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精深扎实,而且还应拥有更广泛领域的知识。首先,由于每门学科都是相互渗透的,使得传统学科的界限愈模糊而知识的分类却愈精细。任何一位教师要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里取得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都必须以雄厚的知识群作后盾。其次,只有教师摆脱了封闭和狭隘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才能使教育对象跟上科学发展一体化的步伐,而不致过分受到分科的束缚。第三,教师应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及时吸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师才能文理兼通、一专多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无疑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并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1.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浓度的感知。首先,要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其次,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第三,要具有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意识。
2.要有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如:具有对社会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坚决抵制不良的信息,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既不危害别人的信息安全也要时刻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3.要有基本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它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这些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如:信息技术常用名词、各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作用;二是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三是知道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数字化原理、程序、算法与数据、信息传播原理);四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如: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等。4.要具备熟练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技术教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评价和分析信息以及开发与传播信息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一是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具有能够在广阔的信息资源中正确地判断、估计、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含义的信息理解能力;三是具有能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与查找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信息获取能力;四是具有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加工、重组、存取的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具有能通过对诸多的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并以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信息能力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
教师的能力是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既不是“教书匠”,也不是计算机“维修工”或课件“制作师”,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应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型”教师。科研型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要树立“教学即教研”、“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要学会发现问题并独立选择确定课题,能运用恰当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掌握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和技能技巧,能独立撰写专题论文、经验总结、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能把学科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是造就高素质发展人才的基地,又是教育科研的实验中心。科研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说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反映。只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才能有创新,才能促进教学,才能形成富于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2.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随着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除了需要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外,还可能有许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务,如非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计算机房和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校内各科室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中小学兴趣小组的组织与活动、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和训练等。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能够胜任技术教学,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校本培训和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掌握知识、驾驭知识,使知识迅速而高效率地转化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键。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学;要学会创新学习,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学习的实践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问题和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树立多元的学生创新观。4.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了增强对社会和技术适应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主动地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适应新环境,为自己成为创新型、研究型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另外,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仅在本学科教学时需要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而且还要帮助其它学科教师实施课程整合,以及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这就需要知识、需要能力,从而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十
科技期刊,是发布研究成果的平台,是交流科技专业的阵地。通过阅读科技期刊,新人可以学习前辈们的研究经验,同行之间能够进行必要的学习交流。青年编辑,作为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员,是编辑队伍中的主力军,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编辑学理论知识和写作能力,并能够熟练掌握编辑业务,因此,提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对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起著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1有效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2明确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每个编辑部都有其自身的办刊宗旨,并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定品牌文化,这些文化一方面能激励人心,另一方面又带有明显的制度规范性。只有在正确认识编辑部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其性质与任务,编辑人员才能对自身的工作做好定位,对编辑工作的细则、编排规范等领会、遵守、实践,把关学科知识,做好文字修改,规范审查把关,以保证编辑出版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刊物的发展壮大。例如,《海军航空工程技术》杂志结合自身特点就制定了“办好刊物,服务部队”的办刊宗旨和“根植航空兵部队,服务维修保障一线”的刊物导向,切实努力做好“办刊源于部队,用于部队”,不断提高和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这些办刊文化是鼓舞、激励编辑人员以刊报国、砥砺意志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刊物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3培养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期刊编辑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综合性知识,因此,加强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决定了期刊的水平。俗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编辑人员,无论工龄多长,在日常的编辑出版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对信息和知识的储备,养成自觉自主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期刊编辑工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积累、实践、学习的过程,青年编辑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做有心人,勇于发现,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钻研,只有不断地充实和提高,才能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梁丽.自主学习:科技期刊编辑再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编辑学报,-10:488.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十一
首先,一名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要一流。
我想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作为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教师教学,连课堂教学都不是一流,何谈优秀?而我们通过选举出的优秀教师,大多数达不到这一条件。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吸取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臻完善。至于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才不会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
第二,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是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沔尊这样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看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无论是前苏联苏霍姆琳斯基,还是我国近代的陶行知,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作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她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的对待没一名学生,她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是热爱书籍,酷爱读书的教师。
朱永新教授这样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苏霍姆琳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倡老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朱永新教授也这样说:读书,是我关于教育的最好的注释。我认为,一个人进学校不一定就是接受教育,只有他真正读书了,那才是意味着他在接受教育了。读书、反思、分享是青年教师成长最为优秀的方法和途径。只有教师自己有读书的兴趣,才会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爱好。
第四,教育科学研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
这里的教育科学研究不是指那些追求名利的所谓课题研究,而是向苏霍姆琳斯基等提出的,分析自己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宏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式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苏霍姆琳斯基)。朱永新教授这样对教育科研这样描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第一线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于他们来说,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一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时时进行反思,,进行记录,在反思,在记录中成长。
第五,一名优秀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
陶行知老先生曾提出过《每天四问》,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提出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做到“每天四问”,即: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我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可以见到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为人师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发现自己,才能够不断地追求成功。
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必备素质浅议
当今社会,教师队伍已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对青年教师而言,最大程度地获取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学校的认可和信任,不仅是他人对自己认同的表现,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为了更好地让青年教师成长,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培青”工程。但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情况既复杂又多变,这就要求他们要兼备多种素质。
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
1
专业素质不仅指青年教师所具备的学历和文化程度,更多地体现在教学水平上。教师的活动舞台在讲台上,能够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当前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之一。青年教师工作热情、积极,能够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在很多方面都和学生有着共性,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但在涉及教学内容和效果的时候,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度往往不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大多数人寻求高分的心理因素之外,还有青年教师本身的原因。有些青年教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生动有趣,但学生就是听不明白也无法理解这和课本内容有什么关系,落实教学效果的时候情况更糟糕。其中原因就在于青年教师缺乏对教学技巧的研究,没有找到传输知识的有效途径。而这又和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青年教师要在充分调查学生水平的基础之上,多研究教学方法和技巧,多研究教学中的知识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十二
【论文摘要】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的素养对学生个体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备良好的素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本文探讨了新时期环境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新的时代需要新型的热爱学习、会学习、开拓创新且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职责并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班主任在实现廊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制的过程中,在调谐学生与社会关系的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新教育及班主任角色的转换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班主任。与此同时,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文化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涌向我国并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些变化均让当代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感到雉以适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班主任是推动素质教育,干好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t作的生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教育t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可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拥有―批高素质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班级管理人才,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的实效陛,有利于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但是,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一线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班主任持陈旧的观念,其价值取向单一,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甚至置教师职业道德和法纪于不顾,暴露出现阶段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班主任的素质缺憾,制约了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增强。本文拟就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班主任的素质拓展及其培养策略等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意在求教于专家及同行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普遍关注,保证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一)优秀思想政治素养。
1、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热爱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获得学生尊重、信赖的先决条件。作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校的班主任,不仅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帮助和引导后进学生的工作上,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本职工作、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理想的教师会任劳任怨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班主任在爱学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班主任的爱是广博的爱――班主任要爱每―个学生。其次,班主任的爱是科学的爱――班主任爱学生要对学生施以同情的理解。所谓同情的理解,是指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准确的把握,以至于犹如亲身体验地了解,要对学生的感受做到感同身受;同时还要求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而不能用外在的、划一的.参照标准来看待学生;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优势与长处,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
(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
1、较高的理论修养。
班集体能否建成、班集体发展水平的高低,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班主任要有正确的管理指导思想,应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品质。在管理中,首先应体现科学性、民主性,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其次,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掌握教育时机,找准教育突破口的能力。
3、较高的教学水平。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教学和育人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教学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教学水平越高,桥梁越结实、越宽阔,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就越接近,教师就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威信,对学生的影响就越能加速形成和发展,因此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班主任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三)良好的个性品质素养。
1、耐心细致,宽宏忍让。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校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纪律观念等,这批学生在校园里往往大错不止,小错不断。因此,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校的班主任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工作要认真细致,对问题学生的谈话要不厌其烦,同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用宽宏的心胸容忍学生之错,教室、校园本身就是让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不犯错误的学生是很少的,学生就是在不断的犯错过程中逐渐成长的。而有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情绪失控,说了过头的话,这便是违背教学目标的一种表现。
2、身体力行。
身教重于言教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教师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们。实践证明,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为人师表,只有以身立教,才能确立和巩固自己的教育地位。另外,班主任的风度仪表、言谈举止也是影响其形象的重要因素。自然大方的风度来源于宽厚的性格、自信的神态、得体的着装、深刻风趣的言谈等方面。在言谈举止方面,班主任要表现出稳重、热情、大方、真诚、自然、深刻。
参考文献:。
[1]周明星.班主任工作刨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2]司锡龄.试论班主任的时代意识[j].班主任,2004,(7)。
[3]张茹焕.班级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j].职业教育,2007,(9)。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十三
学校办得是否有成效,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素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能让学生从中受益,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有助于团体良好运转。
1.展示热情。如果你热心于教学,请把它展现出来,让学习充满乐趣。你在教学方面的热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重要。超越课堂有助于建立团队感,热情是会传染的。
2.熟知你的教学内容。紧跟本专业领域前沿。如果你教幼儿园,应该订阅一份早期教育杂志。如果你教化学,应当参加当地大学的学术研讨会。无论这是你工作的第1年还是第30年,都应该紧跟本专业的发展趋势。
3.组织化。高效率的组织可以使你和孩子们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保持一个执行常规的习惯: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材料,张贴课外作业,交流班级新闻,等等。建立类似的常规制度可以使班级运转有序,从而让你拥有更多的时间实施教学,使孩子们忙而不乱。
4.活跃教学。教学有成效的教师是很投入的。他们走来走去,他们不是四处站着而是非常忙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5.态度友好。伏尔泰说:“一个人每天所做的最勇敢的抉择就是保持一个好心情。”孩子们不需要一个情绪恶劣的老师,他们需要态度积极的榜样。留心听你对他人所说的以及你说话时的语调,你应展示你的耐心、尊重。同样,管理者们也应对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区展示友好的态度。
6.建立成功的班级管理体系。从第一天起就建立并执行你的班级管理体系。纪律和合理的班级结构对孩子们做功课以及拥有一个有序的班级环境是必要的。保持一贯和公正,避免制定无法前后一致执行的规则,因为如果这样,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你所说的并不重要。
7.有步骤地教学。学习的总量是与学习的机会相关的。学生们通过“做”学得最多,而不是通过“观察”“站成一排”或“听”。为你的课程制定一个教育时间表。没有比到学期结束时才意识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课程学习内容更糟糕的事了。
8.掌握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教师必须与他人友好共事。如果人们不喜欢你作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他们就不会想围在你身边,更不用说完成你布置的任务了。对学生来说如此,对你的同僚和学生家长来说,也是如此。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9.清晰交流。教学有成效的教师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记住简洁。在讲解时给予演示。在展示新信息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说明。这一过程包括讲解、概述、总结和复习。因为孩子们对其所学以及为什么要学通常是一无所知的。
10.有效提问。提问是一个有力的教学工具,它能促进思维的活跃。要对全班及个人进行提问。当对个别学生提问时,应在叫学生名字之前先提问,给出等待的时间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思考。不要太快地叫学生的名字。
一个无效的提问方式是:“南茜,你认为爱迪生最有用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当某人的名字被提及时,其他人就会放松,不再参与其中了。教师可以这样问:“爱迪生最有用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然后停3到5秒钟。这一等待过程能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并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看起来等待的时间有点长,但这种方法是被很多成功的教师有效运用了的。
11.有区分的教学。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教一群学习方式、个性和学习速率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需要把听觉、视觉和动手操作技术混在一起。对有些特殊课程,可以按学生相近的特点或技能差距分组。
12.在班级追求成功率。学习总是吃力的学生会变得沮丧,导致行为问题,进而丧失努力。研究表明,成功率要至少达到80%才是乐观的。当学生们不能成功解答问题时,教师应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或把任务简化至他们能掌握。
13.保持高期望。教师应该期望他们的学生学得好。高期望往往意味着好成绩。一个学生,即使不那么令人愉快或能力较差,教师都应该对他提出要求。学生们尊重那些期望他们做得最好的教师。
14.创建令人愉快的气氛。一个忧郁、单调、沉闷的课堂会降低成功学习的百分比。愉快、开心的课堂才能激励学生学习。教师并不需要创建魔幻王国来促进学习,只需要创建一个令人愉快的课堂,让学生们感觉舒适,这样的气氛是点燃学习热情所必需的。
15.弹性化。教学需要弹性。在教学计划实施中,如果意外的话题出现,你能否做出及时调整?当有必要帮助一个孩子时,你是否对学生们当中不同的惯例、规则足够敏感?当你所做的最好的计划在现实面前失控而不得不做出改变时,你能否还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积极的状态?当然,讲求弹性化,也不能完全不顾教学初衷。
教育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教师所需要的素养根据不同的目标及学校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以上所列举的这些要点通常是尽责的管理者们在聘用新教师时所要求的,也是他们在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中努力培养并期望其改进的。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十四
首先教师要爱岗敬业。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作教师有许多优越性,且不论国家重视、社会尊重、学生爱戴,其自由度大、自主性强等,还特别有助于洁身自好,远离腐朽,清静而且清白!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论文篇十五
“教师素质”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是教师各种素养的集合体,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须具备的内外品质的总和。教师的素质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地位及其活动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育好年轻的一代。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高要求,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集体素质和风度仪表等七个方面。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素质关系极大,优质学校发展需要优质的教师,优质教师是优质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所以一所优质的学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一所学校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结合当前的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提高、发展教师的素质。下面,仅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七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当前,在如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我认为要加强政治学习制度,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学习《教师法》,使教师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教师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权重,学校在制订的奖教条款中加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权重,把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作为评价是否是一个合格教师的重要依据,调动教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和渴望。
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韩愈在《师道》中曾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就要不断地谋“道”。这个“道”应该是教师所具备的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从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括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升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的丰富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学记》提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当教师应做人的表率。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学生都具有教育性、示范性和影响力,时时处处都对他们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卫生习惯的养成,不随地掉垃圾,看到校园地上的果皮、纸屑能主动打扫干净,或拾起来放在垃圾桶内。这些细微的举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受到感染,从而逐渐养成同样好的卫生习惯。
为人师表的教师,往往是身教重于言教。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做到热爱学生,做到诲人不倦,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有个别教师言行不一,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而教师自己却经常迟到、早退;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但教师批改作业不及时,或马虎地批改作业,甚至经常错误地批改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不要随地掉垃圾,而教师却随地吐痰。结果,学生会将这类教师的话当作耳边风,这些教师就不可能教出好的学生来。这些事例说明了教师是学生做人的重要参照对象,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重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一所学校的教师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这所学校的学生思想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的各个领域中的学习发生远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使教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去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以提高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实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知识不断涌现,书本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知识面不断拓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原来的教学理念再也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因此,教师要适应当前的教改需要,就必须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所必备的文2化知识,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被社会淘汰。我镇的领导深刻地认识到上述道理,在这两年里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学习班,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如:要求未达到本科学历4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本科学历的学习;为了提高学校领导管理的专业水平,还与广东教育学院合作,在镇成人学校举办“学校管理”本科班,学习当前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组织学校教学骨干、学校领导到北师大学参加研修班,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理念,获取教改新信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教师学习的知识不要局限在书本、课堂、学校等狭隘的天地里,不要只埋头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消化,否则难以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令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新意,教学往往脱离生活,脱离时代,知识就显得狭隘、贫乏和陈旧。所以我们在学习上只有冲破狭小的圈子,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发展,开阔我们的知识视野。作为教师还应该有未来的知识意识,为未来教育超前学习。
能力是人们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份表明其教育职能的多样性。因而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是通过相对独立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应当是首尾相接的教育链。每特定的教育活动都要求教师具有以一种或几种能力为主的多种教育能力。教师的能力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较强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从而加速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从工作中不难看到,一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是高效率的,而且是会受学生欢迎的。同样是上一节课,不仅能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新课,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授课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新的获取。但教学能力差的教师上的课,只会束缚学生发展,而且效率是低的,也不受学生喜欢的。所以,教师只有在较高的能力基础上,才能做到精心设计教学,不断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教师的能力,有助于教师适应学科更新、发展的新趋势。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不仅表现在教育的横向发展,还表现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重视教师能力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现实中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我们除了加强教师的在职学历进修、参加继续教育外,还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书刊,写教学反思等有关教学工作总结,3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使教师身体力行地尝试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语文科组开展《自主乐学》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结合了语文科的特点,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借助创设情景,以引导、唤醒、激励和鼓舞等教学手段,在融洽、和谐、平等、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的情感、思维、意识、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当前我国教育政策重头戏是提倡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之一是心理素质。基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培养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更尤其重要。而教师心理素质尤其是个性品德,如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教师诸方面素质形成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基础,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加快其他素质的提高。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特点是教书育人,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首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学校中教师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对学校管理的效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学校的工作在具有和谐积极、愉快的社会心理气氛的教师专利群体中,人们的情绪高昂,工作欲望强烈,成就意识明显,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如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全校只有1到6年级6个班,有教职工12人。但在这两年里,学校调任了主要领导,加强了群体凝聚力,培养了一支团结、友爱、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在校内时时都能体现到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的教师队伍。正是学校形成了工作上的良性竞争意识,使学校的工作焕然一新,使之更富有活力与生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已从一所教学质量薄弱的学校,跃到教学质量全优的学校。反之,由于前两年学校个别教师心理素质不健康,在教学工作上形成不良的竞争:工作中你诽谤我,我抵毁你;12个教职工互不协作,相互嫉妒,更谈不上团结互助、资源共享,使学校变成毫无战斗力的集体。
总的来说,作为学校的领导,在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中,只有重视研究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营造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氛围,注意用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快地形成一支专业素质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从而获得学校管理的最佳效果。
要培养教师良好心理素质,主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情怀豁达、襟怀坦白;二是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心情愉快;三是富有幽默感,用幽默来对待痛苦、烦恼、厌恶的事情;四是克服嫉妒心理,心胸开阔。
教师要培养体魄健康的一代新人,使民族康强,自己在体育方面就要有很好的修养。中小学教师任务重,工作苦,更需要有强健的体质。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大多数的身体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注意平时的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情况再也不能承受着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被逼提前退休。我镇这两年内有十多人因身体问题提前退休,也有几个人病休。因此,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件大事。
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教师本身提高心理品质素质,正确处理、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能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能使自己心境开阔,就能把压力化解成工作的动力。二是加强体育锻炼,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如何在紧张的工作中抽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体育锻炼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锻炼意识,可以利用早上上课前在学校运动场跑步十分钟左右,也可以在下午放学后跑步或进行其他的体育锻炼。学校为促进教师的体育锻炼,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比赛。三是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如果一个人不参加必要的交往活动,就会疏离人群,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的集体活动,这有助于心情舒畅,养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四是教师要有广泛而良好的兴趣,通过动静结合的娱乐方式,以达到调节性5情,强身健脑的目的。五是学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一是要注意衣着打扮,衣着朴实、整洁而不呆板,注意当地民族习惯,入乡随俗。二是要讲究个人卫生,注意衣服、鞋袜的卫生。如果一个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注重卫生,则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三是举止要有风度,热情大方而不娇饰,善良和蔼而不怯懦。一个教师如果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富有表情、待人亲切和蔼,则他一定会在学生中有较高信誉。四是要谦逊文雅而不庸俗。教师讲课的时候只有放下架子,能耐心倾听学生的说话,上课富有情感,富有表情,生活活泼,学生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易于掌握知识。
以上七个方面教师素质是有机统一体,而各种素质都又有独特的内容和功能,各素质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它们统一在教师身上,就会构成教师素质的整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教师的非学术性素质的提高,使教师素质从整体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36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