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教案可以提供学习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层次性,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能够有序地进行。希望这些教案范文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帮助,祝你编写出优秀的教案!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1.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教材xxx例x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1.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测试次数12345。
段巍1314131213。
金志强10131614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的成绩比xx的成绩要稳定。
略。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
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平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平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平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4、课堂练习: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掌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教学难点:
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轴对称图形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结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了.
4.问题:如何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二.导入新课。
1.要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公理,那么必须找到两个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样才能确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如图(1),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已知:线段ab[如图(1)].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如图(2)。
(1).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2).作直线cd.
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例]图中的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作出这些对称轴.
作法:
1.找出五角星的一对对应点a和a′,
连结aa′.
2.作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
则l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出五条对称轴,所以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三.随堂练习。
(一)课本35练习1、2、3。
如图,与图形a成轴对称的是哪个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1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和d两点;2。
答案:与a成轴对称的是图形d(或b).
四.课时小结。
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结这对对应点,•作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五.课后作业。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13-7/9×6+7/9×2=;
(2)-2.67×132+25×2.67+7×2.67=;
(3)992–1=。
设计意图: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2)(a+b+c)=;
(3)(+4)(-4)=;
(4)(-3)2=;
(5)a(a+1)(a-1)=;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2)3x2-3x=;
(3)2-16=;
(4)a3-a=;
(5)2-6+9=。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a3-a。
a3-a=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五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与相等吗?与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与之间变形的过程,与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解:=,=,=,=,=。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2)=。
(3)=(4)=。
2.约分:
3.通分:
(1)和(2)和。
(3)和(4)和。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七、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2)=。
(3)=0。
2.通分:
(1)和(2)和。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八、答案:
六、1.(1)2x(2)4b(3)bn+n(4)x+y。
2.(1)(2)(3)(4)-2(x-y)2。
3.通分:
(1)=,=。
(2)=,=。
(3)==。
(4)==。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六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内容解析。
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是初中函数学习的重要内容,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也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函数,要通过对正比例函数内容的学习,为后续类比学习一般一次函数打好基础,了解研究函数的基本套路和方法,积累研究一般一次函数乃至其他各种函数的基本经验。
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学习,既要借助具体的函数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即实际问题的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这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这是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核心;也要加强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即根据实际问题构建的函数模型中,函数和自变量每一对对应值的比值是一定的,等于比例系数,反映在函数解析式上,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这是正比例函数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写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观察比较概括出这些函数关系式具有的共同特征,根据共同特征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模型,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再用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对具体函数进行辨析,对实际事例进行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1、目标。
(1)经历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建模思想。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知道自变量和对应函数成正比例的特征,能概括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变量间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式,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体会函数建模思想。
正比例函数是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初等函数,由于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函数基本概念理解未必深刻,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需进一步强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即实际问题的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这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关键是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要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写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函数具有的共同特征,即函数与自变量的每一对对应值的比值一定,都等于自变量前的常数,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再根据共同特征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基本模型,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归纳过程学生有一定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归纳过程。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七
多媒体投影一组图片,让同学们从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多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活动一:阅读教材p19。
小组讨论:结合具体图形说出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
反思小结:多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多边形的对角线。
活动二:(1)十边形的对角线有35条。
(2)如果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36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是39边形。
反思小结:当n为已知时,可以直接代入求得对角线的条数,当对角线条数已知时,可以化为方程来求多边形的边数。
小组讨论:如何灵活运用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规律解题?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活动二:阅读教材p20。
小组讨论:判断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的条件?
反思小结:由正多边形的概念知:满足各边、各角分别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是:
1、多边形、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
2、凸凹多边形的概念。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每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c、每个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d、每条边、每个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2、小学学过的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正多边形的是(d)。
a、三角形b。正方形c。四边形d。梯形。
3、多边形的内角是指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多边形的外角是指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多边形的内角和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关系。
4、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比为1∶2∶3∶4,求这个四边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八
教学。
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教学目标。
1、了解多面体、直棱柱的有关概念.2、会认直棱柱的侧棱、侧面、底面.。
3、了解直棱柱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侧面是长方形(含正方形)等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简明设计意图二度备课(即时反思与纠正)。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析: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更多的答案。
师:(继续补充)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美国的迪思尼乐园、德国的古堡风光,中国北京的西客站,它们也是由不同的立体图形组成的;那么立体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广泛的应用呢?瞧,食物中的冰激凌、樱桃、端午节的粽子等。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多面体、棱、顶点概念:
2.合作交流。
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何体。
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中闭眼摸出某些几何体,边摸边用语言描。
述其特征。)。
师:同学们再讨论一下,能否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
说明: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师:请大家找出与长方体,立方体类似的物体或模型。
析:举出实例。(找出区别)。
师:(总结)棱柱分为之直棱柱和斜棱柱。(根据其侧棱与底面是否垂直)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而分为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直四棱柱。
3.反馈巩固。
完成“做一做”
析:由第(3)小题可以得到:
直棱柱的相邻两条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4.学以至用。
出示例题。(先请学生单独考虑,再作讲解)。
析:引导学生着重观察首饰盒的侧面是什么图形,上底面是什么图形,然后与直棱柱的特征作比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最后完成例题中的“想一想”
5.巩固练习(学生练习)。
完成“课内练习”
三、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师: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哪些地方比较难学呢?
合作交流后得到:重点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例题中的把首饰盒看成是由两个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的组合,或着是两个直四棱柱的组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点比较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作业本及课时特训。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九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4,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
2、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3、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几个定理。
1、通过“探索式试明法”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体会几何证明的方法美。
构造逆命题,分析探索证明,启发讲解。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的应用。
2、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强调在求证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定理)。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十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阅读教材p44至p45。
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画出图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一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产生和形成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比较两组数据波动大小。
重点:掌握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一)知识详解:
方差: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为。
用它们的平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
给力小贴士: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稳定,波动性越低。
(二)自主检测小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组数据如下:
甲组:1091181213107;
乙组:7891011121112。
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数据的极差和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数据波动较小。
引例:问题: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0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0.13.7.13.10.8.11.8;
乙:8.13.12.11.10.12.7.7.10.10;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较高(可以计算它们的平均数:=)?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较整齐?(可以计算它们的极差,你可以发现)。
归纳:方差: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为。
用它们的平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用来表示。
(一)例题讲解:
金志强1013161412。
提示:先求平均数,然后使用公式计算方差。
(二)小试身手。
1、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是,但s=,s=,则s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1、求下列数据的众数:
(1)3.2.5.3.1.2.3(2)5.2.1.5.3.5.2.2。
方差公式:
提示: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集中。波动性越小。
每课一首诗:求方差,有公式;先平均,再求差;求平方,再平均;所得数,是方差。
1、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单位:秒)。
如果根据这些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必做题:教材141页练习1.2;选做题:练习册对应部分习题。
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二
1.经历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 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
2.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方程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人体,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 生努力寻找 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 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 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 kg和15000 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 kg,分别求这两块试验田每 公顷 的产量。你能找出这一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吗?(分组交流)
如果设第一块试验田 每公顷的产量为 kg,那么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是________kg。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 km的普通 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 km的高速公路。某客 车在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 km/h,由高速 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 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 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
这 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设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 所需的时间为 h,那么它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h。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列出方程.
上面所得到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有什么区别?
(3)根据分式方程 编一道应用题,然后同组交流,看谁编得好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三
认知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已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变量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变量间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理解的很肤浅,也缺乏理论高度,另外本章在认知方式和思维深度上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经验基础:在七年级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生活实例额,体会了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普遍性,感受到了学习变量关系的必要性,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函数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作函数。
(2)根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变量的值相应的会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会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函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能主动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十四
基础知识。
记住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综合理解。
识图填图新学案91页第三题:沙俄割占我国领土及其条约名称。
情感、态度。
思想意识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
2、布置作业。
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x疆》。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五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1、提出问题:(书p68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a (x0)中,规定x = .
2、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3、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
4、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2)1;(3) ;(4)0.0001
p69练习1、2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近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p75习题13.1活动第1、2、3题
华东师范八年级数学教案篇十六
调查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例如,某班10名女生的考试成绩是总体,每一名女生的考试成绩是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例如,要调查全县农村中学生学生平均每周每人的零花钱数,由于人数较多(一般涉及几万人),我们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就是抽样调查,这500名学生平均每周每人的零花钱数,就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求一组数据3,2,3,5,3,1的众数。
解:这组数据中3出现3次,2,5,1均出现1次。所以3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又如:求一组数据2,3,5,2,3,6的众数。
解:这组数据中2出现2次,3出现2次,5,6各出现1次。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和3。
【规律方法小结】。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是最为重要的量。
(3)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一般用它来描述集中趋势。
(4)众数只与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统计数据。
探究交流。
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解析:不对,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当这组数据有偶数个时,中位数由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决定,若中间两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在这组数据之中,反之,中位数不在这组数据之中。
总结:
(1)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是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2)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或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最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则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3)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4)中位数与数据排序有关。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课堂检测。
基本概念题。
1、填空题。
(1)数据15,23,17,18,22的平均数是;
(4)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
基础知识应用题。
2、某公交线路总站设在一居民小区附近,为了了解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车出行的人数,随机抽查了10个班次的乘车人数,结果如下:20,23,26,25,29,28,30,25,21,23。
(1)计算这10个班次乘车人数的平均数;
(2)如果在高峰时段从总站共发车60个班次,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估计在高峰时段从总站乘该路车出行的乘客共有多少。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48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