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语言应该精炼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冗长和晦涩的词语和句子。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多参考相关的文献和范文,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写作技巧。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写作风格。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一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在校大学生由于各方面的消费需求,正成为消费市场中一大重要群体,并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民以食为天,餐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大学生这一年轻的消费群体在饮食方面的消费需求更大,因而研究大学生餐饮消费市场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能够了解目前大学生餐饮消费状况,以及发现大学生餐饮消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反映大学生对目前餐饮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对相关高校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大学生能够身心愉悦地度过大学生活。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可进一步将既定的调查市场细分,深入挖掘出潜在的餐饮市场,给经营者以建议。
此外,我们必须意识到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就食品消费而言,大学生有其自己的特点,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食品消费问题,决定对在校的同学中进行一次餐饮消费的调查,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在食品上,花的是否合理,是否必须,如果不合理应该怎么改进。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餐饮消费。
一、调查背景。
随着高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餐饮的样式、营养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对于大学食堂及其周边饭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商机。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的餐饮市场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并且给出解决方案。深入了解大学生对餐饮方面的需求,给餐饮经营者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放心,舒适的就餐环境。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方法:利用网络调研平台,制成电子调查问卷让大学生填写。调查后对有效问卷进行归类统计,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调研报告。调查方法:定量、定性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
第2题您所在的年纪[单选题]。
第二题:您所在的年级。
分析:根据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大二学生占了被调查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大四学生只有五人。究其原因,是调查者本身处于大二,所接触到的学生层面集中于大二的学生。
第3题您每月的生活费是[单选题]。
第三题:您每月的生活费。
分析:大部分同学的生活费都是在600-1500元之间,按目前江西省的物价水平,属于合理范围;600元以下的同学可能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原因或节俭消费习惯等因素生活开销较小,生活比较简单朴素,而还有少数同学的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这些同学可能家境比较富裕或个人消费习惯所致。
第4题您在学校一个月用于餐饮方面的消费是多少[单选题]。
分析:从图表中的统计数据并结合上一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月生活消费在600-1000的同学所占比重最大,而餐饮消费在400-600元的人占大多数,大部分同学每月用于餐饮消费方面的支出还是占月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从这一层面反映出本次问卷调查基本遵循月总消费额的结果。多数同学在餐饮消费方面的花费占总消费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根据恩格尔系数相关知识,侧面反映出目前学生生活水平还较低,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经济能力问题。
第5题您经常去的用餐地点[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校内食堂打包回宿舍学校周边的餐饮店订外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9022100122。
73.77%18.03%8.2%0%。
这一增值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较大的便利,也进一步拓宽了市场。针对选项三,8.2%的人选择了学校周边的餐饮店,他们主要针对学校周边大学生和居民这两类人群,市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潜力,利润空间较大。选项四的增值服务,但这项服务主要针对在学校周边的群体,大学生因经济条件等因素,而订外卖的起始收费较高,学生一般不采取订外卖。
第6题您选择以上用餐地点的理由[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用餐环境好。
地理位置好,方便快捷价格合理同伴要求。
服务态度好,让您消费满意分量足,种类丰富食物美味,符合口味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38258251525。
31122。
分析:此题承接上一题,具体分析出学生选择就餐地点的理由。在聚餐环境的选择上,大学生因自身消费能力不足,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对用餐环境的要求普遍不高;并结合上一题,大部分学生选择地理位置好、方便快捷的地方就餐,可以看出就近用餐是大学生选择用餐地点的普遍趋势,此种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好的地理位置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根据大学生的购买力,价格也是影响就餐选择的重要因素,综合上题可得出,校内食堂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价格和地理位置,有相对较低于市场的价格将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相当的吸引力。针对选项四,选择这个选项的被调查者主要来源于第5题中选择学校周边的餐饮店的人,一般属于聚餐等要求,或者是商谈、约会等活动,需要较好的环境;而选择余下选项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比例,首先在校大学生选择就餐主要就物美价廉这个目的出发,对服务的要求不高,再次分量和种类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餐选择,因为学校周边和校内的饮食种类普遍单一,所以同质化的竞争中大学生比较忽视这个部分。
第7题在饮食方面,您会注意营养的搭配么[单选题]。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二
·调查背景:
20xx年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国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阴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雾霾,这个已经人尽皆知但却无人能敌的“坏家伙”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又如何去治理呢?为此,我通过实地观察、上网查资料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雾霾现状: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简称: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xx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xx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xx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xx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什么是雾霾及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天气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会导致的危害。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雾霾天气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防护措施及建议。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
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3.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吃含有维生素和钙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等润肺食品。
·调查问卷。
针对愈发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了周边居民对雾霾天气的了解状况。
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1、您对本次雾霾天气是否关心?
a.关心81%。
b.不关心5%。
c.没想过14%。
2、您是否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a.非常清楚15%。
b.有所了解67%。
c.不太清楚18%。
3、pm2.5的标准中文名是?
a.悬空细尘14%。
b.微尘21%。
c.超细悬空尘颗粒65%。
4、您是否对本次雾霾天气采取了防御措施?
a.未采取56%。
b.已采取21%。
c.打算采取23%。
5、雾霾天气对您有何影响?
a.出行22%。
b.健康32%。
c.心情46%。
6、在雾霾的天气下,您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a.步行48%。
b.自行车4%。
c.私家车5%。
d.公交车41%。
7、您认为造成雾霾天气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a.人为造成76%。
b.大气气压不稳4%。
c.氮化合物增多20%。
8、对于近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您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应分日限制尾气排量64%。
b.应减少燃放烟花21%。
c.与我无关15%。
·调查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人还是关心并基本了解最近的雾霾天气的,但真正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却很少。
于私家车来说,确是环保太多了。同样,在出现雾霾天气时,也还是有人会选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不过是少数。
对于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如前一段时间存在大量的焚烧秸秆现象一样。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例如分日限制尾气排量等。而减少雾霾的产生,确实需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家庭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等。而做到这些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调查时间:20xx.2.10。
调查背景:
伴随着猪年春节的来临,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影响,使很多人不能如期回家过年,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医院里增加了很多病人。
调查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
调查方法:。
为此,我通过上网查资料、询问家长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在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济宁和邹城市也先后发布大雾天气橙色预警。泰安市也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形成原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的危害(调查结果)。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
建议:
我觉得,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怎么做呢?应该做到: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雾霾现状。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xx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xx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xx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xx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调查问卷。
针对愈发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周边居民对雾霾天气的了解状况。
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1、您对本次雾霾天气是否关心?
a.关心79%。
b.不关心6%。
c.没想过15%。
2、你是否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a.非常清楚15%。
b.有所了解67%。
c.不太清楚18%。
3、pm2.5的标准中文名是?
a..悬空细尘14%。
b.微尘21%。
c.超细悬空尘颗粒65%。
4、您是否对本次雾霾天气采取了防御措施?
a.未采取55%。
b.已采取21%。
c.打算采取24%。
5、雾霾天气对您有何影响?
a.出行22%。
b.健康32%。
c.心情46%。
6、在雾霾的天气下,您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a.步行48%。
b.自行车4%。
c.私家车5%。
d.公交车41%。
7、您认为造成雾霾天气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a.人为造成76%。
b.大气气压不稳4%。
c.氮化合物增多20%。
8、对于近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您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应分日限制尾气排量63%。
b.应减少燃放烟花21%。
c.与我无关16%。
调查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人还是关心并基本了解最近的雾霾天气的,但真正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却很少。
大多数人认为雾霾天气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心情,健康其次。而出行时,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步行或公交车,相对于私家车来说,确是环保太多了。同样,在出现雾霾天气时,也还是有人会选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不过是少数。
对于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如前一段时间存在大量的焚烧秸秆现象一样。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例如分日限制尾气排量等。而减少雾霾的产生,确实需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家庭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等。而做到这些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雾霾及其成因。
什么是雾霾?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天气的成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的危害。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对于雾霾天气的建议。
在此种极端天气中,市民应怎么做才能减少对身体危害?吃什么才能提高免疫力?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相关专家逐一进行了解答。
一、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二、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
三、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四、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五、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六、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ps:特别针对青少年来说:
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完全,灰霾天气灰尘、颗粒会通过孩子们的呼吸道直接侵害其健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发生。对儿童的防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通过学校的宣传和知识普及让儿童对雾霾天气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和感官认识。
其次,提高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方法意识。
再次,减少室外活动,将户外活动改为室内活动,从而减少灰霾对儿童的影响。此外,在平时的生活中,毛绒玩具表面的灰尘、细菌较多,尽量少给孩子玩或常清洗,让孩子的活动远离污染严重的交通干道,临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开窗通风。
各地雾霾天气的出现,本质上是环境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的提醒。对于城市的居民而言,它既是对现代社会触碰自然底线的警告,也是对人类侵犯大自然的警告。当然,还是对城市居民肩负保护环境的责任,维护地球生态自觉性的考验。面对雾霾天气,人们需要的是共同减少污染的一种决心与信念,也需要实际生活中的改变。
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一个清新秀美的生态文明城市,也将离我们不远.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却日益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出行,必须要生活中的人们去保护。
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我们每个人必须高度重视。
实践时间:20xx年4月。
实践地点:四川成都。
实践人员:营销二班刘静茹。
实践内容:调查中国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的原因、现状、危害及政府的解决措施。
实践方式:关注新闻媒体、走访有关部门、向有经验的前辈询问.了解、自己观察登记。
一什么是”雾霾”
1、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二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三雾霾的影响。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四中国的雾霾。
中央电视台《新闻1+1》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中新网1月13日电综合报道,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的现象,引发了港台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香港《南华早报》形容北京遭遇的浓密雾霾“令人窒息”,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达到了“危险”的水平。
近期,由于冷空气较弱,多地气温回升,雾霾天气大范围伺机而入,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受到影响,而大雾给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12日,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截至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甚至一度逼近1000。
中央气象台13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中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南中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中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五怎么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
防大雾疾病方法:
1、外出戴口罩。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对策一:少出门。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xx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对策二:少抽烟。
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抽烟者近几日不论是外出还是呆在室内,应当尽量少抽烟。
对策三:少开窗。
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同时,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对策四:选对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对策五: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时要避免呛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体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
对策六: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制润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原料为:石斛、百合、麦冬各3克、大枣2枚,冰糖2粒。用法:加开水150毫升,泡服。一料可冲泡2-3次。
六结语。
经过这个大学的第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我知道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也了解了许多社会问题,在这个物质生活废话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健康,只有从源头治理了环境问题,才能根本解决雾霾对我们生活影响;在这次实践中,我也觉得我们应该要开始慢慢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积极的让问题以后为我所用。
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二、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1)环境因素。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2)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3)气候。
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多部门会商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三雾霾的危害。
1、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
2、长期雾霾天易诱发心理抑郁。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3、空气质量下降。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上呼吸道感染。
持续的雾霾天气笼罩着全国10余个省份,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5、小儿佝偻病。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已用一年时间,开展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初步研究发现:霾天气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6、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
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优秀本站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四、雾霾天气预防有效措施:
1、减少出门,外出戴口罩。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停止晨练。
人们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而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乳白色的雾会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其实雾中聚积着大量污染物,它可引发气道高反应,而雾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正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发因素。所以不建议在大雾天气晨练,这样是非常伤身的。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却日益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出行,必须要生活中的人们去保护。
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我们每个人必须高度重视。
实践时间:20__年4月。
实践地点:四川成都。
实践人员:营销二班刘静茹。
实践内容:调查中国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的原因、现状、危害及政府的解决措施。
实践方式:关注新闻媒体、走访有关部门、向有经验的前辈询问.了解、自己观察登记。
一什么是”雾霾”
1、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二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三雾霾的影响。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四中国的雾霾。
中央电视台《新闻1+1》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中新网1月13日电综合报道,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的现象,引发了港台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香港《南华早报》形容北京遭遇的浓密雾霾“令人窒息”,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达到了“危险”的水平。
近期,由于冷空气较弱,多地气温回升,雾霾天气大范围伺机而入,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受到影响,而大雾给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12日,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截至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甚至一度逼近1000。
中央气象台13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中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南中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中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五怎么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
防大雾疾病方法:
1、外出戴口罩。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对策一:少出门。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__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对策二:少抽烟。
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抽烟者近几日不论是外出还是呆在室内,应当尽量少抽烟。
对策三:少开窗。
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同时,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对策四:选对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对策五: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时要避免呛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体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
对策六: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制润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原料为:石斛、百合、麦冬各3克、大枣2枚,冰糖2粒。用法:加开水150毫升,泡服。一料可冲泡2-3次。
六结语。
经过这个大学的第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我知道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也了解了许多社会问题,在这个物质生活废话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健康,只有从源头治理了环境问题,才能根本解决雾霾对我们生活影响;在这次实践中,我也觉得我们应该要开始慢慢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积极的让问题以后为我所用。
20xx年以来,从1月7日起,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北京市气象台上更是发布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标准表述】。
[原因]。
第一,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这些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此次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本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pm2.5是比pm10更小的细颗粒物,它的一次生成,基本来源于工业排放和面源污染。建设项目增多,也是造成pm2.5浓度居高不下的原因。另外,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本次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影响及危害]。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日重,加上城市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出现霾天气的几率呈上升趋势。出现霾天气时,微粒直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因为特小的微粒可直接侵入人体呼吸系统、肺部和血液,引发哮喘、肺癌、心脑血管病和其他疾病。此外,霾天气还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将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得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易活性增强。
[措施]。
对此,我们建议:
一方面,我们需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从大的方面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
另一方面,要及时发布预警做好防御措施,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我们可以发布防御指南,提醒公众雾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影响身体健康,居民需适当防护;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应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不断侵袭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交通造成不利影响,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么,什么是雾霾?是什么原因造成雾霾大气污染?如何减轻、控制和治理这种大气污染?区环境监测站针对雾霾天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调查,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呈饱和状。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二、雾霾形成原因。
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中形成空气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最终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我们非要几十年就完成,殊不知我们同时也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制造了几百年的污染。另外对于引进外资各国都有规定,而像我国这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没有第二家,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给全世界的知名企业打工,然后把利润送给人家,把污染留给自己,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污染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臵,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三
移动电源,也称便携电源,移动电源概念是随着目前数码产品的普及和快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其定义就是方便易携带的大容量随身电源。目前数码产品功能日益多样化,使用也更加频繁,如何提高数码产品使用时间,发挥其最大功用的问题就凸显重要了。
现今社会,手机等数码产品蓬勃发展,人手一台手机,每个家庭必备数码相机,mp3,mp4的普及都是近在咫尺的景象。而且现如今各种智能机的面世,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多媒体应用的高耗电量也随之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且数码产品的丰富多样更是需要市场上出现可以给所有数码产品充电和供电的便携式电源,因此移动电源的出鞘势在必行。
1、体积小,可随身携带,在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数码产品没电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充电,不会因为没电二影响其使用。
2、移动电源容量大,充满电后可以多次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充电。
3、移动电源接口多,而且种类多。可以为各品牌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充电;还可以为数码相机、数码插卡音响、无线耳机等可以通过usb数据接口进行充电的各种数码产品进行充电。
移动电源在国际上不仅定义为消费电子产品,更重要的被定义为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工具产品。由于移动电源实现了电能的随身应用,比通常定义的日常工具类产品,具有更深度和广度的影响。特别在移动数码设备(手机,pda,mp4。psp,等以及usb—b的便携型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愈来愈重要的今天,移动电源也日益凸显其作为生活和工作重要工具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电子类工具,它是各种移动数码设备使用的坚强后盾;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家居类工具,它完全可以取代家居生活中可能需要的所有电池类产品(5v或一次性电池或充电电池等等),同时容量大,使用方便,均摊使用成本低,而且环保,特别随着usb—b便携性设备进入生活,它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我们还可以把它定义为工作类工具,学习类工具,旅游类工具等等。
移动电源早在六七年前就出现了类似的产品,但是市场完全没有打开。直到2011年下半年移动电源的市场才真正的火起来。根据最新最新的idc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国内手机和数码电子的总用户量超过8亿多,数码相机等电子类产品更是超过了1亿多用户。而移动终端电能供应的瓶颈问题已是世界各国以及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保守的数据分析,仅仅按照市场3%的立即购买需求,即未来一年多的移动电源市场容量约为2400万台,即高达50多亿元的市场销售容量。
随着手机大屏幕的主流配置,数码电子产品的多功能化集成,终端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在电源供应上经常遭受电源供应不足的尴尬,而未能及时处理和尽兴的事情几乎随时困扰用户。2007年6月14日,国家强制规定的手机厂家以后新生产的手机充电器不在作为标配,统一usb接口的连接线标准也将大大带动移动电源类产品的通用性,促进市场需求。按照中国广播电视局推广出来的新型移动网络,可以在任何有显示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随时收看电视信号,此技术会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全面的推广开来。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四
王建国王会莲。
为更好地积累农村寄宿制办学经验,促进学校工作的不断深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对学生就是否把学校当成家园内容的调查问卷600份,收回475份,回收率为93%。本次的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是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现就收到的问卷情况分析如下:
受到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关注。为此我们应面向全体,对孩子不存偏见,把学校、班级建设成孩子们喜爱的家园,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表示满意,也给予了学校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这与全校教师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今后的育人工作中为人师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培育祖国的未来而奉献,为学校的工作更上新台阶而努力。
二、针对以上情况,采取措施。
(1)亲情弥补法。由于远离亲人,寄宿学生内心孤独,对亲情有一种本能的强烈的渴望。父母不能给予孩子的爱,我们教师可以送达呀!于是我们提出了用热情和敬业弥补学生的亲情损失的教育主张。我们要求全校教职工以“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作为职业追求,从内心深处关爱每一位孩子,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我们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给孩子们营造一张爱的大“网”,充当孩子的保护神。如我们建立晚间查铺制度、吃饭登记制度、体检制度、伤病学生特殊护理制度、消毒制度等,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的情况实施全程、全面监管,不是亲人,胜过亲人。热心的服务,细致的制度,学校有家的温馨,营造了浓浓的亲情氛围,填补了孩子的亲情损失,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就读的学校好,恋家情感快速转变成了爱校情结。
(3)活动调节法。三年来,我们融教育和怡心于一体,每月坚持一次外出教育活动,把学生放回大自然、放回社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调适心理,接受磨砺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组织滚铁环比赛、球类比赛、棋类活动、校园体育节、体操比赛、科技节、艺术节、口才展示节等创新类活动;课外阅读、智趣活动、兴趣小组训练等求知类活动。
(4)团体辅导法。我们针对寄宿学生情绪易波动、意志较薄弱的问题,采用团体辅导和评比的方式开展正面教育,以鼓励学生自强意志、自我调控,适应寄宿生活。如我们开展的控制零食、不乱扔垃圾、默守秩序、不随意奔跑、向灾区捐款等教育活动,对于规范学生行为,缓解心理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补救矫治法。对个别行为不良,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我们采用个别谈话、定期谈心、学友帮助等方式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促其提高认知水平,调控心理活动,提升心理素质。
(6)心理咨询辅导法。学校建立了班级心理咨询制度,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将大量的心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四个学期来,全体班主任接受了全校600百余位学生的心理咨询,对300多个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他们热情回答学生疑问,巧解学生心结,排忧解难为学生生活导航。
(7)自我教育法。实施自我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动机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监控调节自己,进行价值判断评价自己。通过重新认识自己,明确新的要求,走上健康的自我教育的道路。我们让学生明确知晓在金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熟知新的生活环境,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达到了安心学习的目的。
(8)学科渗透法。学科教学能丰富知识,增长技能,启迪智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形成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互为依托,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各科教师利用学科教学的机会,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应激水平,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心理调适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原则,提出了封闭办学,开放育人的工作主张,组织了大量开放式育人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接受新的刺激,缓解了审美疲劳,高效地调理了恋家情绪,活跃了学习生活,同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受到磨砺和教育,是倍受学生喜爱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开放式育人的理论,所谓开放式育人是指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走入校园,走入工厂、社区,走入大自然,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样的活动每班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且安排在月假复课后的第三周左右进行,因为这时候孩子们巴望外出的心情最迫切,此时组织活动,他们欣喜若狂,欢呼雀跃,脸上放出异样神彩,这时的教育是最易被孩子们接受的,是最有效的。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回归生活、融入社会的教育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这一成功经验解决了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恋外痼疾,受到县市领导的好评,并多次向相关学校推介。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校长生怕外出活动发生安全问题而不敢带领孩子们外出活动,这是教育的悲哀和不幸。我希望更多的校长冲破这种束缚,让社会生活内容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拉近教育与生活的距离,让孩子更真实地接触、认识自然和社会,也受到更多的磨砺。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五
1.近年来石河子建筑业、工业项目、市政建设规模比较大。
3.市政道路,两个开发区的道路,商业开发,保障性住房等。
4.工业项目有,火电、水电、大型煤化工等相继开工。政府对资源市场的规范管理,不准无证开采,所以沙石料生产量不大,市场需求量大,前景较好。
二、生产线的投资。
1.生产线主要根据地段。(好地段就是有戈壁料、投入生产线成本就低)。
2.按投资高的算,日产在1000方设计,设备投入在80-85万,(挖掘机、铲车除外,可以租用),加上基础、生产用房,电路架设、生产用水等,总投入150万左右可以正常生产。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六
系名:
班级:
组别:
参与人员。
目录。
一.背景调查:
(1.)背景: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的晚,但是现在的经济发展事态已经远远的改变了过去的停滞不前,反而是由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许多的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就不得不使我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民以食为天”所以我们已经不再是只注重吃饱,更加注重的是吃的好不好,吃的有没有营养和吃的有没有质量,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的对我们的饮食结构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于是就产生了很多的误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真正的健康取决于饮食的结构和自身的身体条件。由此,我们联系在校大学生的情况,特做了此项调查,以至于大家能对健康饮食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2.)饮食危害案例:
a.海城学生豆奶中毒2003-33月19日,辽宁海城三千多名小学生同时饮用了一种“高乳营养学生豆奶”,部分学生先后出现了腹痛、恶心头晕等症状,并致人死亡。卫生部及辽宁省的13名专家在连续调查6天后宣布:“中毒病因是豆粉中未彻底灭活的抗营养因子”。
b.海南毒豇豆2010-2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所涉高毒农药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属高毒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以及中草药植物上。2006年,国务院就明确禁用了一系列高毒农药。“毒豇豆”事件使人们对这一禁令的执行效果生出质疑。如何加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链条的基础环节,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课题。
c.地沟油**2010-3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中,但凡有餐饮业的地方就有地沟油回收业务。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脏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研究和报料者称:中国人每年吃掉两三百万吨地沟油。媒体做出这样的标题—“你一定吃过地沟油!”
二.调查主题:大学生饮食健康调查。
三.调查对象:陕交职院经济管理系全体大一、大二学生。
四.调查方式:发放问卷(抽样调查)。
五.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全面了解在校学生的日常饮食情况以及学校餐厅的饮食环境,对此扩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健康和安全宣传和指导。
六.调查时间:
2011.5.6确定调查主题。
2011.5.7-2011.5.12制定问卷。
2011.5.25打印排版。
七.人员分配:
组长:
发放问卷:
整理数据:
排版打印:
八.数据分析。
(1.)由图1(见下图)可以看出关于大学生在校内就餐的次数调查,选d(15次以上)的同学占47%,选c的(10-15次)占43%,选b的(5-10次)的同学占10%,有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a,这些说明了在校大学生每天就餐的情况还是很有规律的,基本上都选择在校内就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节约大部分的时间,另外,校内食堂的食品卫生也是可以有很大的安全保证,另外可能大家选择校内就餐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校内的饭菜相对校外比较的经济划算。
关于大学生在校内就餐次数调查表。
百分比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2.)由图2(见下图)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校内餐厅饭菜质量问题,选b(一般)的同学占大部分,而选d(多)的同学很少,这就说明学生对餐厅的饭菜评价不是很乐观,只能占到一般情况,这会对同学们的心情,经济等带来负面影响,还希望学校对餐厅的主管人员适当的增加一些饭菜的份量,争取用最好的方法将此问题处理妥当。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七
·调查背景:
20xx年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国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阴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雾霾,这个已经人尽皆知但却无人能敌的“坏家伙”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又如何去治理呢?为此,我通过实地观察、上网查资料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雾霾现状: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简称: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xx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xx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xx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xx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什么是雾霾及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天气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会导致的危害。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雾霾天气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防护措施及建议。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
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3.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吃含有维生素和钙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等润肺食品。
·调查问卷。
针对愈发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了周边居民对雾霾天气的了解状况。
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1、您对本次雾霾天气是否关心?
a.关心81%。
b.不关心5%。
c.没想过14%。
2、您是否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a.非常清楚15%。
b.有所了解67%。
c.不太清楚18%。
3、pm2.5的标准中文名是?
a.悬空细尘14%。
b.微尘21%。
c.超细悬空尘颗粒65%。
4、您是否对本次雾霾天气采取了防御措施?
a.未采取56%。
b.已采取21%。
c.打算采取23%。
5、雾霾天气对您有何影响?
a.出行22%。
b.健康32%。
c.心情46%。
6、在雾霾的天气下,您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a.步行48%。
b.自行车4%。
c.私家车5%。
d.公交车41%。
7、您认为造成雾霾天气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a.人为造成76%。
b.大气气压不稳4%。
c.氮化合物增多20%。
8、对于近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您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应分日限制尾气排量64%。
b.应减少燃放烟花21%。
c.与我无关15%。
·调查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人还是关心并基本了解最近的雾霾天气的,但真正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却很少。
于私家车来说,确是环保太多了。同样,在出现雾霾天气时,也还是有人会选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不过是少数。
对于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如前一段时间存在大量的焚烧秸秆现象一样。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例如分日限制尾气排量等。而减少雾霾的产生,确实需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家庭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等。而做到这些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八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仪表。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上的花费也在逐步增长。人们现在穿衣服不只是为了保暖,更加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数人的金钱均来自家长,家长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吃好穿好,而作为大学生也都具有了成年人意识,在穿着上开始要求更得体或者更入时。同时,作为这样的一个群体,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在构成的服装市场更具有许多独特之处。
再者,作为大学生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消费,几乎是大学生日常消费中的除食品消费外最重要的消费开支。这些都使得大学生服装市场具有不可小视的潜力。
二、调查目的。
(1)以消费者为对象,了解大学高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大学生在服装方面对服装品牌的倾向度,以及对现有的服装品牌认知及其消费方向。
(2)通过调查,根据当代大学生服装消费的重要特征,生产及销售满足大学生消费需要的服装品牌,从而提高服装品牌在大学生这一市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三、调查内容。
1、大学生服装消费市场需求调查,包括市场服装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和需求时间的调查。
市场商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社会购买力水平。对企业来说,了解企业所在地区的需求总量、已满足的需求量和潜在的需求量,而且了解本企业的市场销售量在市场商品需求量中所占的比重,即本企业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开拓地区市场的可能性,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调查需求结构,主要是了解购买力的投向。通常是按消费者收入水平、职业类型、居住地区等标准分类,然后测算每类消费者的购买力投向,即对吃、穿、用、住、行商品的需求结构。
需求时间调查,主要是了解大学生消费者需求的季节、月份、具体购买时间,以及需求内的品种和数量结构等。
市场商品需求总量及结构的调查是综合性调查,通常是由国家相应的经济管理部门组织进行,企业是利用间接资料。而各类具体商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格、需求时间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及其满足程度的调查,是企业市场商品需求的重要内容。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的需求情况,通常需要对、家庭、教育、经济状况、购买心理、购买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再得出结论。
2、现代大学生在选择服装品牌时的影响因素。如:服装的品牌,服装类型,价格,购买服装场所等。
四、调查方法。
1、访问调查法。
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人群为大一、大二、大三在校生,年龄在17~22岁,范围涉及工管、外语、机电、信科等系,男生略多于女生,基本平衡,采用抽样调查以及实地调查两种方法,实地调查采取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调查者监督的方式。
2、二手资料收集。
上网、到图书馆找相关书籍、报纸、自身总结等途径了解这些方面的资料。
五、调查数据及其分析。
1、现代大学生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其中有61%的男生和63的女生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生分别只占15%和24%。
2、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生各占35%和46%。质量因素以30%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7%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重新奇,以迎合现代大学生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3、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50-100元/的服装价位。可见,攀比之风在校园里逐步蔓延,但大部分青年学生并未随波逐流。
4、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近半男女生选择在专卖店或者比较精致的店面购买。长沙步行街就是首选之地。
六、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大学生服装消费以实用舒适为主,更重视服装的质量,拥有多样的个性,服装就要彰显自己的个性而且前卫时尚。
据以上相关数据及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于我国大学生服装市场的认识以及定位,更有助于促进这一块的商业营销决策。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九
基于现有的业务知识和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思想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数据库及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的调取与处理、分析,达到对现有问题or主题的探索与剖析,最终实现业务问题的解决or优化。
2.数据分析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工具?
业务知识:最重要。
业务分析能力:业务问题的拆解、探索与定位,也包括一些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visio,mind,mindmanager)。
数据分析能力:基本的统计学及数学知识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工具的掌握spss,r,python等。
数据提取能力:在数据库中能完成较为复杂的数据查询及预处理的能力(sql使用能力)。
数据处理及展现能力:主要指ecel及ppt的使用,也有信息图制作能力的要求。
3.长期只处理数据的诟病【for分析人员】?
对于分析人员来说,若无实际分析经验,但经常提取数据,作为一个数据库工程师的角色开展工作时,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从数据角度出发去看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条连贯、清晰的业务逻辑中间会产生各种数据,同时由于业务人员操作的相对灵活以及数据录入和etl处理的问题会导致某一业务节点产生不同值的数据,若不清楚业务流程,业务知识,很难确认异常值的合理性及异常值产生的关键原因。长此以往,这种数据角度出发的惯性思维就很难改变了,进而任何分析,出发点都是错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可想而知。
4.对于“数据敏感”的理解?
5.如何体现一个数据分析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弱?
相关学历背景及工作年限;。
对数据预处理的重视程度;。
对细小业务问题解决方案及流程的抽取固化能力;。
算法知识的应用能力;。
业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任务的整体把控和分配能力;。
沟通及表述的逻辑清晰程度;。
6.数据分析人员、应用型数据挖掘人员、算法型数据挖掘人员的区别?
数据分析人员算法应用比较少;。
应用型数据挖掘人员在数据预处理及模型调参上下的功夫最多;。
算法型数据挖掘人员在数据预处理上下的功夫叫少,模型理解及实现能力较强,偏开发;。
7.数据分析人员的角色定位――企业贤内助。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十
为掌握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就业形势严峻下的文秘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xx年5月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活动。此次调研以文秘专业学生、淮安市地区各级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调查对象,了解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以及各单位对文秘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主要采取走访面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放了《文秘专业就业前景调查问卷》30份,共计收回26份,具体做法是:以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主,通过网络传送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采取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访问的方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对文秘专业学生职位定位以及相应单位的用人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调研情况如下:
1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xx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是1:6。由此可见,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秘仍将是个热门职业,社会需求里大。实际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大多数公司认为文秘人员是经理主管们的左膀右臂,是公司青睐的复合性人才,中小型公司需要文秘人员3—7人不等,大型单位需要的文秘人员会更多,层次也会不一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女性居多,所占比例是97.9%,男性占20.1%。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女性在中、初级秘书中占绝大多数,而高级秘书则多数为男性。从事文秘工作性质中,普通文员的占32.8%,公务秘书的占23.7%,商务秘书的占24.3%,人事秘书的占4,1%,私人秘书的占7.5%,总裁助理的占12.9%,其他的占3.7%.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文秘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综合秘书”(办公室文员)、“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和“总裁助理”等岗位群体。“办公室文员”队伍迅速壮大,“商务秘书”逐渐增多,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做“公务秘书”。同时,每个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化也很大,不断有新兴的岗位诞生。如“通讯秘书”岗位就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才产生的。从现在调研情况来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秘书职业也已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化愈加明显的职业领域。
2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
我们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针对“文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文秘人员应掌握的技能”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好的文秘人员最好具备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懂得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应变能力、商务知识、法律知识。此次调查中,认为文秘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凭,形象气质好,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同时各单位还希望文秘人员具备业务背景,如生产部秘书职位要求化工或理工科背景;涉外秘书职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求具备公共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有些单位注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3从业文秘人员的薪金状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工作年限的,3个月以下的占13.5%,1年以下的占19.3%,1—3年占43.6%,3—5年的占16.3%,5—20xx年的占8,6%,20xx年以上的占7.6%。随着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的深化,从业文秘人员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升迁或转职机会多,一般在3—5年后会得到晋级的机会。
第2/3页。
换岗晋升的可能依次是行政主管、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部门经理、秘书(初级、中级、高级)、市场部主管、公关部主管、财务管理人员。
5、调查结果总结:
(一)学校应该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培养适用性人才。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向企业的需求看齐,建立鲜明的企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围绕现代企业所需的财经、商务秘书类型来组织教学改革。强化企业秘书的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教学中来,将学生培养成为深受现代企业欢迎的适用性人才。
(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
1、适当精简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以实用、够用为宜。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减少课程的理论性;适当增加课程门数,减少每门课的课时数。
2、适当增加专业方向课程比重。开设“秘书+商务”、“秘书+财会”、“秘书+管理”、等秘书方向,走复合化培养道路。复合化培养模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3、突显现代文秘特色。应通过开设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演讲与口才、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用和汽车驾驶技术等课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内容可以涵盖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等学科,如企业文化学、企业管理学、形体、书法等,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了解。
(三)我们学生从中得到的启示:
2、注重课余时间的实践练习,增强实际工作经验与水平;。
3、积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技能与知识,例如外语知识,驾驶技能,计算机技能;。
4、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能够做到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够很好地、全面地展现自己。
5、丰富自己的课余爱好,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十一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四年级三班共32名学生进行调查。
20xx年4月23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32份,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所选读物类别单一。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在第2题“你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的调查中,16位学生喜欢读童话类的书籍;7位学生喜欢读报纸杂志类;13位学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9位学生喜欢读历史类的书籍;10位学生喜欢动画卡通类书籍;10位学生喜欢读其他类书籍;1位学生喜欢读学习辅导类书籍。学生所选择的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单一,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占了一半,喜欢动画卡通类的也不在少数,说明学生在选择图书上,还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学生所选读物类别单一,无疑会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障碍之一。我们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天文、地理、历史、科普、文学类、报刊杂志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更广。
(二)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还不够。
在第3题“你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为多少?”的调查中,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30分钟的学生占28%;每天用半小时到1小时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占了53%;每天用1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只占了19%。没有用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形成。
(三)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在第11题“你写读书笔记吗?”的调查中,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占6%;有时做读书笔记的占88%;从来不写读书笔记的占6%。中年级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还以了解故事情节为主,很少有同学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写作手法,文章的表现形式等,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应有的迁移运用意识。
在第10题“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怎么办?”的调查中,51%的学生会问爸爸妈妈或老师,40%的学生会查工具书,6%的学生会跳过去不读,3%的学生会随便认读。学生在阅读时,依赖性很大,遇到不会或不懂的地方时,大部分学生会问大人,而不会自己去查资料搞懂,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同学推荐的读物最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第13题“下列哪种因素最能引起你选择阅读某本书的兴趣?”的调查中,56%的学生对同学推荐的书最易有兴趣,32%的学生会因为崇拜作者或喜欢书的包装而对某本书有兴趣,9%的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书最易有兴趣,3%的学生对家长要求读的书最易有兴趣。同学推荐对于激发学生对某本书的阅读兴趣有着极大的作用,可以利用其积极意义,让好书以一带十、口口相传地介绍传阅下去,让有害的书在班里没有市场、彻底杜绝。
1、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应广泛地作好宣传,提高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要树立一种阅读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整个社会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学生应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不一定要多。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而定,不能搞题海战术,这样不但让学生有逆反心理而且还会让学生有恐惧心理,害怕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了解阅读的重要性。
1、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第一,要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在读书的时候把难认的字词圈出来,理解不了的地方画出来,写批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
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努力上进精神。在阅读过程中,有了困难先要自己查工具书想办法解决,不要总是依赖大人或是现成的答案。
3、在阅读活动中引进评价机制。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交流展示平台:比如,进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名著阅读课前3分钟演讲;利用语文手抄报,每两个星期要求学生做一期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将所办的。手抄报进行展览。相信,学生们会更有兴趣去认真阅读作品或者作品的某个段落,以便自己能得到展览和表扬。
4、发挥学生的推荐作用。
既然有一半的学生都对同学推荐的书有兴趣,那么教师可以大大利用这样的条件来带动大家读好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欲望。比如,每两个星期可以举办一个“好书推荐”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书、好故事介绍给全班同学,分阶段评选出最受欢迎的推荐书目及推荐人。这样,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便可以“以一带十”地传阅下去了,大大激发了他们寻找好书、阅读好书、推荐好书的欲望。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十二
根本就没有问卷调查这回事,当然那些数据都是编的,解决途径也是复制的,这是为了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完工的劣质工程。那个“工”就是那个所谓的课题的结题报告。整个课题根本就没有任何实际操作与调查,完全是凭空现象为了凑成“课题”而作。
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企业裁员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进入了“寒冬”,劳动者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裁员——特别是大规模经济裁员,成为了企业应对经营困难的首选。这种情况引起了劳资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此调查问卷的背景是金融危机,问卷的主题是企业的裁员情况,调查对象是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劳资双方,目的是透过金融危机下企业和员工的反应,发现劳资关系困境的实质,找出走出困境的方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方和员工对此次金融危机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近半数职工对金融危机的关注程度非常深。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进行了裁员,其中近半数企业进行了规模裁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进行了变相裁员。调查的半数员工事先对于裁员方案表示不清楚,事先公布了裁员方案的企业,裁员原因三分之二为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需裁员。
被裁的员工中,存在以下情况:
(1)与企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家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
成年人的。
(3)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
丧失劳动能力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存在以上四种情况中一种或多种的情况,占调查员工总数的20%。企业与员工。
解除劳动合同后,向被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比例达到65%,但是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的比例只有30%。
对以上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金融危机对劳资双方的影响。
1、对企业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很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效需求不足必然降低生产规模、减少投资,甚至部分企业纷纷关门、倒闭、破产。
2、对职工权益的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部分企业停产关闭,职工权益保障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企业用工需求减少、规模裁员和职工待岗歇业现象逐步增多,欠薪、断保甚至欠薪逃匿问题不断发生,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劳资双方的矛盾。
1、金融危机压力下企业需要减负。
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目标。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企业往往会以减少投资、限制生产、裁员、降薪、缓缴或不缴社会保险等措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这必然会影响职工的权益。
2、金融危机影响下职工需要保障。
企业与职工不同的利益需求,必然产生利益的冲突。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会牺牲职工的利益;职工为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企业的压力与困难。
三、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保障双赢的建议。
为有效化解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与职工之间存在的矛盾,增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实力,实现劳资共赢,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发展、壮大了,职工的利益才会长远。所以,劳资双方都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共同协作、而不是互相拆台。企业要做到尽量不裁员、稳定就业。员工也要谅解企业降薪、降低福利待遇等措施。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
(二)政策支持,稳定就业。
1、税收优惠政策。
为缓解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建议在税收政策方面,继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退税率;适当降低营业税、增值税的税率;将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挂钩。
2、信贷支持政策。
应对金融危机要有信心,更重要的是银行要有信心。只有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问题,才能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当然,信贷支持政策也要与企业稳定就业相结合。对吸纳劳动力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给于贷款优先、利率适当降低等优惠政策。各商业银行应当扩大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中央人民银行要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三)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
三方协调机制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的重要形式。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其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将促进企业发展和保障职工权益有机结合起来,支持、鼓励和引导劳动关系双方相互合作,共渡难关。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有关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政策措施,比如适当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允许困难企业缓交社会保险;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帮助和鼓励困难企业尽量稳定用工岗位。
不裁员或少裁员,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带头不裁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努力。
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职工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坚持依法推进、互利共赢、共同协商、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开展工会、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约定行动”;引导职工理解并支持企业采取弹性工时、在岗培训、轮岗轮休、协商薪酬、缓交社会保险等措施;动员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调查问卷:
1、您知道金融危机吗?
a.知道b.不知道。
2、您对金融危机的关注程度如何?
a.很关注b.一般c.不太关注d.不感兴趣。
3、你认为金融危机对您的工作有影响吗?影响程度如何?
a.有影响,并且很大b.有影响,但影响一般c.有影响,但影响较小d没有影响。
4、您或者您周围的人有没有在金融危机时期被裁员?
a.有很多b.有一些c.很少d.没有。
5、6、企业进行经济裁员时,是否:
裁员的规模是否达到一次20人以上或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
(1)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
(2)属于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
7、企业进行大规模裁员是否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过情况,听取他们意见?
8、被裁的员工中,是否有如下情形:
(1)与企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家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3)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9、企业是否正式公布了裁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十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近几年来,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损害了人民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健康更加受到家长的重视,一些家长怕孩子不到吃饭时间就饿,往往每天都给一些零用钱,让孩子买零食吃,以补充正餐的不足,但是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导致一些同学身体发育不正常,有的身体逐渐消瘦,有的过于肥胖,究其原因目前市场上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口味各异,非常受青少年的青睐,但是许多食品如饼干、汉堡、香肠、饮料等食品中存在着对身体健康不利甚至有害的成份,有些已被世界公认为垃圾食品。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开展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白垃圾食品及其危害,从而远离垃圾食品,造就健康体魄!
知识目标:
1、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等方式,明确垃圾食品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2、学习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关注食品安全,远离垃圾食品。
能力目标:
1、通过在活动中亲历采访调查、资料收集的活动历程,培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锻炼动手实践、收集、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尝试如何在活动中与他人进行交往,和更有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办板报、手抄报,写标语等形式对全班及全校同学进行“讲究食品安全”的宣传活动,提升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式学习活动,了解垃圾食品危害,切身体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远离垃圾食品。
2、通过这次活动,了解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的权益,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年级学生
20xx年8月—10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明确小组分工,确定活动方向
3、明确研究方法,制订活动日程
第二阶段:调查活动阶段
(1)、深入学生生活,调查班内同学喜欢吃的小食品价格,及购买地点。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有害食品,知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
(2)、向全校学生做问卷调查
我们总共向全体同学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3%。
(3)、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三无食品”、“垃圾食品”的含义,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膨化食品”、“洋快餐”等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所谓“三无食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名称。也有说法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1、“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为了加重口味,这些食品添加香精、糖精、色素等损害人体肝、胃等器官。如果大量食用这些食品,还容易致癌。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2、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3、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4、不合格果脯、蜜饯中甜蜜素超标,不合格烤鱼片、牛肉干等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5、像笑笑、脆骨、馋嘴猫之类的三无食品里的油是用地沟油做的,也就是说,都是人们用过的油,那些都是很脏的。
6、学校门口卖的米线、串串香、烧烤等食品,都可以被称为三无食品,这些食品大多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在卫生和质量方面很难保证。
(4)、分小组到超市,商店,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小摊实地调查各类食品。
1、大型超市
第一小组去了大型超市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5%。
2、小型商店
在小型商店,第二小组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3、学校附近的小店
在学校附近的小店,第三小组的组员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80%,有保制期的食品有8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小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第四小组的组员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50%,有保制期的食品只有5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3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5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食品,尽量不要到小型商店购买食品,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地方购买食品!
(5)、借助网络等多媒体了解当前食品安全现状,懂得正确选购安全食品,维护合法的消费者权益。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我们上网查了资料,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第三阶段:整理收集材料阶段
整理分析搜集到的资料,形成书面材料。
第四阶段:汇报展示阶段
开展征文、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活动宣传垃圾食品的危害。
在这次实践活动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情景,听到了一些声音,我们看到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在超市里,我们看到了人们已经开始并习惯使用环保袋了,这是值得欣慰的。为了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不要吃街头小吃,注意卫生。
2、少吃油炸类食品,比如:薯片,薯条等。
3、应少吃学校附近小店里卖的零食。
4、不吃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厂方地址的食品。
5、不吃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型店铺里销售的“垃圾食品”。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会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综合应用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知道:要购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绿色标志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还懂得了用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调查报告的调查分析篇十四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调查报告分析,下面是关于调查报告分析的社会病态。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4年8月22日至9月2日
调查样本:8015人(随机问卷1530人;网友6485人)
数据统计:网友占权重70%;随机公众占权重30%
调查结果
“信仰缺失”、“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症”位列当今社会病态前三位
社会转型期,秩序规则重塑、道德失范、价值多元是造成当前社会“亚健康”的首要原因
治疗社会病态的三大药方分别为:加快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
调查目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赶超式的快速发展,中国实现了经济上的超越,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却愈加凸显,公共精神式微、家庭伦理关系淡漠、功利主义泛滥、价值失范等社会病态令人焦灼、迷惘。
中国人的精神归属路在何方?当前社会“亚健康”几何?存在哪些突出的社会病态现象?病态现象的危害及原因何在?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特发起对当前社会病态的专题调查。
调查分析报告
(一)当前十大社会病态
“若请您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健康程度打分,从0到10,分值越高越健康,您的诊断是?”选择5分及4分以下的各为24.4%和57.7%,选择6分以上的仅17.9%。
如果将“5分”视为社会肌体健康的警戒线,那么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当前,中国社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反腐之风正紧、八项规定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生活规范有序,但由于中国正经历急剧的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交叠变化,难免有诸多不适应、不协调,这也使得社会病态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社会病态是社会常态或者健康状态的反常状态,是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冲突、混乱等现象的总体概括。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和梳理提炼,初步整理出如下13种公众反映较多的社会病态。
娱乐至死:崇尚个人享乐主义,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看客心态: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
习惯性怀疑:社会诚信危机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从而怀疑一切;
审丑心理: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
社会焦虑症:因工作、生活、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
信仰缺失: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
暴戾狂躁症: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
“鸵鸟心态”:逃避现实,“掩耳盗铃”,面对压力与困难采取回避态度;
思考恐惧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对于谣言或他人观点,不假思索,附和跟风;
网络依赖症:对网络及移动媒介上瘾,产生依赖,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初老症:未老先衰,心比实际年龄老得快,过早放弃追求、过早妥协;
自虐心态:骂共产党、恨体制,甚至获得体制内好处越多的人骂得越凶。
综合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信仰缺失”、“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症”、“习惯性怀疑”、“炫富心态”、“审丑心理”、“娱乐至死”、“暴戾狂躁症”、“网络依赖症”、“自虐心态”位列当今十大社会病态。
(见下图)
(二)对五种突出社会病态的调查与分析
1、关于“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近九成的受调查者认同“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
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强调以道德和信仰形成社会规范来规约各种利益主体。
但调查发现,当今社会有高达88.0%的人(完全认同、比较认同者分别占60.2%和27.8%)认同“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
在回答“哪类群体信仰危机最严重”时,超过半数的网友(占比57.5%)认为信仰缺失主要表现在官员群体身上。
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奇怪,“大师”王林事件曝光后,“官场迷信”再度成为舆论关注和讨伐的焦点。
部分官员“不问苍生问鬼神”折射的是他们“权位观”和“为民观”的偏执与错位。
官场迷信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的是其背后官场腐朽的危险信号。
贪腐官员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是信仰缺失、精神缺钙所致。
信仰缺失削弱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信仰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50.8%的网友认为“制度层面,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没有受到制度的惩处,反而成为一些人效仿的对象”是造成这一病症最主要的病因。
“没有漏洞,就没有缺憾”,信仰与其说是束之高阁的繁文缛节,倒不如归为行之有效的典章律法。
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唯利是图”的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冲击则分别以20.8%和15.1%的比重位列第二和第三大因素。
这说明信仰还受到经济因素和认知层面的影响。
2、关于“看客心态”。
“看客心态”并不特定在哪类群体上表现更明显,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看客
超过八成的网友认为“看客心态”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顽疾,其中认为这一心态“很普遍”、“较普遍”的网友分别占63.7%和25.5%,仅有0.3%的网友认为这一现象在社会中并不存在。
可见,“看客心态”已不再局限于学术探讨,它已成为“飞进寻常百姓家”的流行语。
概括来说,看客心态即是社会中的每个人只要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事不关己”的情绪和态度。
当回答,“以下哪类群体的‘看客心态’最普遍”时,“说不清,因人而异”得票最高(占比31.3%),就受访者来看,看客心态并不特定地存在某一特定人群,社会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看客。
当今社会,老人摔倒讹诈路人、见义勇为遭人冷眼、好心少女帮孕妇却被杀等等事件的发生,让“好人有好报”一说变得如此苍白无力,由此演变的“看客心态”逐渐成为“路人”自保的护身符,“宁少一事不多一事”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心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官员群体也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主要群体,占比26.9%,这个数据高于知识分子、白领阶层、青少年等其他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冷漠和麻木的负面示范效应极易导致恶性循环,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34.9%)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泛滥,会严重影响公民的道德素养”(25.1%)成为“看客心态”最大的危害。
从宏观角度来看,看客心态不仅是一种孤立的病态,还是可以导致“多米诺效应”的“原罪”,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从微观角度来说,“看客心态”是一种腐蚀剂,这种心态如果长期存在下去,会侵蚀健康的人生境界、破坏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关于“习惯性怀疑”。
“政府公信力下降”成为“习惯性怀疑”这一社会病症的主要祸根
当被问及“习惯性怀疑”的表现时,“政府说什么都不信”(41.2%)、“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35.2%)、“怀疑食品、药品的安全性”(33.5%)、“对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信任”(28.0%)是社会各群体认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与习惯性怀疑的表现相对应的,“政府公信力下降”(24.0%)、“社会诚信缺失”(22.4%)、“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力、惩处机制不完善”(16.6%)、“特定职业人员缺乏职业精神”(14.6%)成为“习惯性怀疑”这一社会病症诱发的重要原因。
今天,这种“不相信”、怀疑一切的情绪成为公众的集体意识,已然渗透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吃饭不相信食品的安全性,出行不相信铁路行业解决买票难的能力和诚意,上医院不相信医生没有给自己多开药,打官司不相信司法会公正……诚然,怀疑有时候是一种进步,但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却值得关注,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等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
与此同时,得票率为32.6%的弱势群体成为易患“习惯性怀疑”症的第一大人群。
这一方面源于弱势群体占有极少的社会资源,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他们无法凭借丰富的信息资源了解社会诸多现象背后的原因,只好采取“怀疑一切”的态度来面对未知的世界;另一方面在于弱势群体享有较低的社会认同,怀疑一切的心态其实也反映出他们的无奈与无助。
4、关于“娱乐至死”。
此次调查中,有61.0%的网友认为“娱乐至死”是社会流行的病症,其中认为这一病症“很普遍”和“较普遍”的分别占32.7%和28.3%。
这说明了,娱乐之风、享乐之气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社会疾病。
究其原因,“社会价值观体系紊乱,缺乏健康的公民文化土壤”(50.4%)、“逐利主义、拜金主义驱使下‘一切向钱看’所致”(46.9%)、“权力操控文化市场,管得过严、过宽、过死,导致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产品‘难产’”(43.6%)是导致“娱乐至死”病症的前三位原因。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雪野所言,“当今,从电视到电影,从报刊到新兴媒体,无不充斥着以感官刺激为表象、穷尽低级搞笑、卖弄噱头之能事”。
在这个急速转型的社会里,娱乐被民众曲解为享乐,娱乐演变成一种文化产品,它需要借助市场来满足消费者各式各样的需求和欲望。
享乐主义代替了娱乐品质成为了最直接的消费形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49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