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0:45:04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优秀14篇)
时间:2023-11-09 10:45:04     小编:飞雪

方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团队的合作和协调。制定方案时,要充分关注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长期效果的实现。方案范文可以作为我们制定方案时的参考和借鉴。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一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8〕39号)和《中共南宁市委办公室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办发〔2019〕22号)有关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结合兴宁区实际,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到2021年,实现对城区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目标,完成村庄空间规划编制试点,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按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推进村庄整治,建立乡村风貌管控的长效机制,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兴宁区乡村风貌。

(一)规划体系要求。以南宁市的乡村建设规划为引导,优化居民点布局、落实宅基地安排、明确配套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

对于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风貌提升和“多规合一”的要求及时修编规划。50户或200人以上、未编制过村庄规划的村屯,按照“多规合一”和“好编、好懂、好用”的基本要求,与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衔接,划定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村庄建设用地范围;优先配套完善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村庄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及公共环境的整治措施;因地制宜制定村庄风貌特色管控要求。50户或200人以下的分散型、小规模村庄,可以在上位的乡村建设规划的总体约束下,以文字形式规定农房建设管理、宅基地预留和安排要求。

(二)建设分类要求。坚持整治提升为主,按照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种类型分类进行建设。

1.基本整治型。重点是开展“三清三拆”、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2.设施完善型。在完成基本整治改造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意愿高的村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因地制宜改造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庄公共服务。

3.精品示范型。在完成基本整治和完善设施服务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区位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资源禀赋强、发展潜力大、群众意愿高的村庄,开展旧房风貌改造和居住功能提升工程。实施乡土化环境改造,增添乡村韵味。具备条件的村庄可推进村史室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和提质升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增产增收。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档案管理,完善“一户一宅”合理分配机制,严格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村民自主管理,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科学规范管理。

基本整治型村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乡村规划“三落实”行动、“三清三拆”、乡村文明“三治理”行动;设施完善型村庄的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六改造”和公共服务“十完善”行动;精品示范型村庄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特色风貌“三提升”行动,突出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特色风貌改造、环境改善、文化提升和产业发展等精品建设工程。

(一)开展乡村规划“三落实”行动。

1.落实居民点空间布局。确定规划应保留和撤并的村庄,引导农民向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和产业发展区集中。(牵头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2.落实宅基地安排。推动村庄规划有效实施,落实宅基地安排,推进农村废弃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或建设为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依法依规消除存量违法用地,严格遏制违法用地增量,建设集约节约型村庄。(牵头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3.落实规划实施保障。建立乡村建设规划有效实施机制,加强村庄规划实施监管,夯实各镇主体责任,推动“两违”(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整治向农村延伸。优化“四所合一”办事审批流程,完善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加强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规范管理,整体提升农房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贯彻落实自治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依规划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委编办;责任单位:城区“两违”办、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应急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兴宁生态环境局)。

(二)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三清三拆”行动。

开展“三清三拆”,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具体是通过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清理村庄垃圾、庭院杂物、卫生死角、禽畜粪便,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废弃危旧建筑,清除残垣断壁、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非法违规广告、招牌等。(牵头单位:城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城区乡村办、城管局、“两违”办,各镇人民政府)。

(三)开展乡村文明“三治理”行动。

1.推进村民自我治理。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劳模等本土乡贤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沟通协调和带动作用。到2021年实现所有50户或200人以上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等制度。(牵头单位:城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各镇人民政府)。

2.推进乡村以德治理。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营造爱国爱家、和谐文明、共建共享的社会新风尚。(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城区民政局、乡村办、住建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妇联、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各镇人民政府)。

3.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依据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深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村庄规划实施监管,加大“两违”查处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城区城管局、“两违”办、司法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六改造”行动。

1.改路行动。推进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工程建设,实现兴宁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的目标,完成约5个左右便民候车亭建设(具体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牵头单位:城区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新建砂石或硬化屯级道路1公里以上,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屯)基本通砂石路以上的等级道路,完成约20个中心村和一般自然村的屯内道路硬化(具体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牵头单位:城区扶贫办;责任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各镇人民政府)。

2.改水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城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9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牵头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3.改厕行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具体任务数以上级下达为准),重点推进贫困村改厕所,重点支持竹排江、那考河、那平江、四塘河等内河流域内农村区域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实现城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持在100%。推进具备建设公厕条件的行政村所在自然村或集中连片300户以上的自然村、集贸市场、中小学校、乡村旅游景区等人群聚集地区公共厕所的建设或改造。(牵头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城区卫生健康局、住建局、城管局、教育局、文旅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兴宁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

4.改厨行动。开展以“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改厨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具体任务,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清洁厨房,走向厨房文明。(牵头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城区卫生健康局、住建局,各镇人民政府)。

5.改沟渠行动。按轻重缓急开展清淤疏浚行动,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抓好村庄清淤疏浚治理试点,参照其它地区的经验全面推进村屯内部河塘沟渠的治理。(牵头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兴宁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

6.改农村电网行动。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具体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牵头单位:城区发科局;责任单位:市供电局兴宁分局,邕宁供电有限公司,各镇人民政府)。

(五)开展村庄公共服务“十完善”行动。

1.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巩固提升各类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覆盖全城区具备建设条件的行政村。选择有条件的村庄推进乡村文化讲堂建设,充实乡村文化载体,为村民打造精神家园。(牵头单位:城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有效解决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校外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等问题,加快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到2020年,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建设“儿童之家”。(牵头单位:城区妇联;责任单位:城区教育局、民政局,各镇人民政府)。

2019年至2020年,对一批农家书屋进行补充更新,每年每个书屋补充更新图书不少于80本。到2020年,建成约39家数字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城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2.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重点完善十里花卉长廊干道旁新建乡村公交站点和便民候车亭,统一制定站台建设标准,设置顶棚、休息椅、站牌,张贴乘车时间表,方便村民出行。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还应设置旅游指示标牌、建设生态停车场。(牵头单位:城区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城区文旅局,各镇人民政府)。

3.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探索农村污水治理ppp试点工作,结合市场手段,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支持那平江和四塘河等周边村屯的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灭源控污、截污纳管工作。

新建成昆仑镇级垃圾中转站项目。合理设置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分拣站及垃圾桶,配备一支强有力的乡村保洁队伍,巩固完善农村垃圾转运和处理体系,到2020年城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保持在90%以上。全面推进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及时关闭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分阶段清运和处理陈年垃圾,基本消除垃圾山、垃圾沟、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牵头单位:城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城区乡村办、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兴宁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

新建成昆仑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各镇要实施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向镇区周边村屯延伸工程,提高镇级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负荷率。(牵头单位:城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城区自然资源局,兴宁产业园区,各镇人民政府,兴工公司)。

完成10个以上自然坡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具体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优先考虑那平江、四塘河等内河沿河村屯,探索采取ppp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牵头单位:城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城区发科局,兴宁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兴工公司)。

4.完善金融服务。持续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进村示范点专项活动,推进农村支付户户通工程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牵头单位:城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5.完善医疗健康服务。标准化配置医疗设施,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实施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农村医学生培养计划,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完善慢性病处方用药政策,为农民及时提供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牵头单位:城区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6.完善便民超市服务。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可建设完善便民超市,以安全可靠和价格实惠的商品服务广大农民,并为农民提供商品代购、收寄快递、费用代缴、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便民服务项目。重点支持贫困村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村邮乐购”便民服务站),推动邮政农村电商一体化运营建设。(牵头单位:城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7.完善广电网络服务。2019年至2020年,每年建设一批乡镇无线台站;全面推进数字广西“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基础网络全覆盖。(牵头单位:城区文旅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8.完善通信网络服务。到2020年底,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个4g基站,并以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为基础,逐步将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牵头单位:城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9.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依托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利用气象预警大喇叭、气象多媒体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渠道推送0—12小时天气预报服务信息,提升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牵头单位:城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10.完善教育服务。(1)小学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进一步优化乡村学校布局,重点建设寄宿制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完善乡村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将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乡村中心学校考核范围,加强乡村中心学校对村小学、教学点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不断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2)幼儿园教育。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工程,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小学附设幼儿园独立办园,继续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奖补政策,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激励政策,加强农村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规范园内管理,健全监管体系,为农村幼儿提供就近普惠的学前教育。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牵头单位:城区教育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一)第一阶段(2019年10月前)。制定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推进乡村空间规划编制,总结、推广试点实施经验和做法,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启动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并完成上级下达的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任务。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的政策文件。

(二)第二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总结、推广第一阶段的实施经验和做法,完成上级下达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和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任务。

(三)第三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底)。在巩固第二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其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完成村庄“三清三拆”整治任务,完成设施完善型和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任务;组织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总体验收考评,系统总结经验做法,适时召开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总结大会,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兴宁区“美丽兴宁”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城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建立兴宁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在兴宁区“美丽兴宁”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召集人由城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召集人由城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乡村办负责同志担任,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区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城区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兼任,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具体人员名单由城区住建局商各单位确定后自行印发)。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是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负起落实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责任。

(二)加强资源整合,形成投入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将拆旧复垦、扶贫开发、“一事一议”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项目资金采用整合部门涉农投入、自治区财政奖励资金、市和城区筹措的资金,鼓励群众自筹、社会投入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做到项目主体不变、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形成放大效应。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

(三)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指导服务。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抓好进度统筹、问题协调、资金筹措和项目推进,形成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四)创新机制模式,确保持续发展。转变思维模式,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疏堵结合、奖惩并重、注重长效”的原则,贯彻落实广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勇于探索投入模式、推动模式和管理模式,激活和培育乡村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的力量汇聚起来,为乡村风貌提升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

(五)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工作热情,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风貌提升的良好氛围。结合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能复制、易推广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二

7月29日,笔者来到龙茗镇进宁村刀屯,只见近40名群众正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现场一片繁忙。

7月26日晚,该屯组织全屯群众召开三清三拆工作动员大会,号召群众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一发出,全屯群众积极响应,在外务工的青年主动捐款1.5万元支持工作,在家的群众自发自愿投工投劳,全屯上下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中。

动员会的第二天,群众都自发拿着自家的劳动工具,清理屯里的垃圾、房前屋后的柴草,拆除乱搭、乱建、违建的建筑。刀屯村民小组长农富军说,大家热情很高,非常团结,所以工作进度很快。

今天拆掉了我家门前30公分的走廊,我们全家人都没有意见。村民梁奇方说,拓宽道路之后,大家都方便。

该屯党支部书记农卫敏告诉笔者,三清三拆工作开展期间,由于清理拆除了部分村民的围墙和多占的土地,有些村民也有抵触心理,不是很乐意配合工作。经过我们多次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告诉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对他们家和全屯的好处,慢慢地大家都表示理解,主动支持我们的工作,也自愿和其他村民一起加入到工作中。

目前,在全屯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该屯共清理占道、违建18处,清运垃圾20车。

三清三拆工作只是该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一部分,而对于今后将把刀屯建设成为一个怎样的新农村,刀屯人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想法。

接下来,该屯将持续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治理乱停放、乱堆砌、乱排放等问题,并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帮联活动,全屯每一名党员帮联多户农户,动员大家一起参与到建设和谐美好新刀屯的活动中来,并主动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此外,刀屯还将在后山建设两个观景亭,分别命名为望峰亭和天佑亭动员各家各户利用废弃的石磨、石臼等种植盆景,装点美化家园;在后山山脉种植风景林木,山脚一层种植三角梅、桃树等观赏植物;山腰种植红色枫叶,打造枫叶林海,打造别样风情的新刀屯。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三

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19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x吨,清理非正规垃点x多处;清理池塘沟渠x米,清理池塘淤泥x处;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四

以县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按照“老中求新、新中求精、精中求特”的思路,坚持保护文明、注重生态、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村庄提升“三大工程”,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保持田园风光,加快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升级版现代村庄。

全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着眼于提高农民收入,着眼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着眼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坚持党政主导、农民自愿,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标本兼治、量力而行,创新驱动、市场运作,配套改革、产业富民。

1、2014年,22个行政村要全部完成“四清”、“四化”任务,其中木口、青峰和林峰3个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要在办好原定十件实事的基础上,根据各村实际,推进配套改造、重点提升。同时启动抓好西、壮口和史家渠3个试点村改造提升工作。

2、2015年,巩固和扩大“四清”、“四化”成果,完成10个村的改造提升任务。

3、2016年,全乡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并基本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管护机制。

(一)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突出山村特色,注重文化传承,充分考虑农村与城镇的功能性差异,结合沿县道干线大村和靠山小村不同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人文传承,对全乡22个村面貌提升分批制定规划。

规划编制。乡农经站负责,邀请规划局对全乡所有存在建设规划进行重新审视、修订和完善;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高标准编制存在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规划主要围绕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厕所改造、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土地整理、秸秆处理和厨房改造、新能源利用、村民中心建设、标语广告整治、传统文化保护开发13个方面工作展开,并做好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的衔接。2014年首批确定的西、壮口、史家渠3个试点村和木口、青峰、林峰3个基础建设年村要完成规划编制,其中3个试点村在7月底完成规划,基层建设年村庄规划在8月底以前完成。

树立样板。乡农经站和各相关包村干部负责,对农村民居建筑风格和样式进行规划设计,提炼建筑元素,体现本地民俗和文化特点,分片推出岭北、沿偏壮线、沿阳索线、西沟4个改造提升民居典型样式。

规划执行。乡农经站、党政办和国土所及各包村干部对于以确定的规划,必须刚性执行,框死村庄建设边界,就地翻建新房要符合村庄建设规划,严禁规划外新建住房。要制定出规划执行的具体问责制度,对村庄规划执行不力的村支书、主任和包村干部,提出问责;成立专门的规划建设监督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对辖区内的农村建房进行监管,杜绝违法建设。

(二)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坚持“整洁、长效、文明”,着力落实好环境综合整治各项措施,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人的美丽村庄。

1、全面开展“四清”。各村委要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营造“净绿整洁、文明有序”的村庄环境为目标,全面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彻底清理偏壮线、宇青线两条主干道及各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清理村庄街道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清理村内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塔乱建设施,清理、修整坍塌破房、残垣断壁,使村内从主街道到小街小巷整洁通畅。清除院落内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及时清理畜圈粪便,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明亮舒畅。结合我乡各村实际及就近填埋的原则,各村在不影响汛期行洪和不污染饮用水源的前提下,建设垃圾填埋场并制定填埋和管护制度。2014年底,全乡所有行政村都要完成“四清”任务,建成垃圾填埋场并投入使用。

2、建立长效机制。22个村全部建立保洁员、清运员、管护员、监督员“四支队伍”,严格执行门前三包、村民环境整治公约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各村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管护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大力推行垃圾清运完全承包型、雇佣责任型、定时定点集中收集清运型等多方面措施,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3、提升“四化”水平。在抓好“四清”长效管护的同时,切实抓好“四化”:一是净化。加强对村庄出入口、主干街道、集贸市场、临路(街)商铺、公共活动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和完善提升,严格执行垃圾清运制度和垃圾填埋制度,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二是绿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年内完成荒山造林3000亩,春季绿化四旁植树22万株,推进“一人一亩林”建设,以房边、村边、路边绿化、种菜为重点,积极开展村庄绿化,打造绿化景观街道。逐步建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环境。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三是亮化。在西、壮口、史家渠三个试点村建设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按50米一盏灯的标准配备照明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夜晚有照明。随后逐步在其他条件成熟的村稳步推进。四是美化。在具备条件的西安居、东宇庄等村主要街道两侧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墙,粉刷临街建筑立面、规范户外广告。文化墙要内容健康、格调向上,能反映本村特色和历史文化。

(三)实施民居改造工程。坚持“老中生新”,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以改造提升为主,以建新拆旧为辅,开展多种类型农村民居改造。一是引导农民进行坡屋顶改造,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环保装修材料,改造提升现有民居,打造成为精品民居,逐步在全乡推广。二是危旧民居。需要就地翻建新房的,要符合村庄建设规划,严禁规划外建房;需要危房改造的,按照户均不少于1.1万元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给予资金补助;2014年完成53户危房改造任务,到2016年,全乡完成150户危房改造任务。三是传统或特色村落的民居。要保留原有建筑风格、村落框架和整体环境,传承文化元素。完成东村江家大院的修缮保护工作。

(四)实施村庄提升工程。坚持“山区特色、田园风光”,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乡各村要分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通路。积极争跑对接,今年完成所有行政村内主要街道硬化,村内小巷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水泥硬化或石板、河卵石铺面。二是改水。今年确定东、壮口、史家渠三个村为试点村,进行重点改造,加快排污管网建设,在主要街道和生活污水源建设排放沟渠,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推进自来水入户、清洁水源入户等饮水安全工程。三是改厨。在全乡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炉具、灶具,推广使用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年内完成西安居沼气池项目,到2016年,全乡2500以上农户用上沼气。四是改厕。推进各村露天户外厕所改造,大力推广使用双瓮式、三格化粪池式、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改厕率达到40%以上,到2016年,全乡重点区域内村庄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村内公共活动场所逐步建设无公害厕所。

强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一是建设标准化卫生室。积极对接卫生局等部门,每村建设一个不小于60平方米,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的标准化卫生室。二是改善教育设施。科学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快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年内完成东小学建设项目。三是推进乡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点等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年内每村建设一个农家书屋,都有一个健身活动场所和必要的健身器材,并加强规范管理;到2016年底,各村都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覆盖面达60%以上。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副乡级领导为副组长,各村支书主任、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乡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乡长杨小军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按照职责任务切实负起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实化推进举措,确保取得实效。

2、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广播、板报等媒体和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推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破除陋习、移风易俗、提高素养,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定期总结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为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营造良好氛围。

3、整合资金,强化工作保障。乡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以奖代补,对积极性高、干得好的村庄实行重点奖补。整合涉农资源,统筹“一事一议”奖补、农村土地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综合整治、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开发、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等项目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帮扶帮建,形成强大合力。大力实施“1+1”结对帮扶工程,驻村蹲点,重点解决难题,并予以物质、资金等帮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帮建。倡导鼓励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公职人员返乡帮建。

5、强化督导,严格考核奖惩。乡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旬督导、月调度、季小结、半年初评、年度总评”措施,对各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进行督导考核、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严格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实施排队打分考核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五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实施方案其中最常要用到是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也叫项目执行方案,是指正式开始为完成某项目而进行的活动或努力工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和贵港市党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改善我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我乡将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以及实施强首府战略的重要抓手,深化村庄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基层治理,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确保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在村屯的“形”上有新突破、在“实”和“魂”上有新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统筹与尊重民意相结合。深入推行“共谋共建共评共管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新乡贤回乡参与乡村建设,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发挥群众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2.坚持全域整治与重点提升相结合。在全域推动“三清三拆+”村庄环境和村容村貌整治(即基本整治型村庄)基础上,打造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

为确保工作有效推进,成立罗播乡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谭旭龙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梁天生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刘奔、黄华靓、卢美华组成。

(一)全域“三清三拆+”环境整治。

全域推进11个村85个屯“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分阶段实施,其中先实施罗播村、罗北村、罗西村全域30个屯“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纳入“玉桂、平兴二级、荔玉高速”沿线及乡政府所在地村屯农房风貌改造的村屯“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在5月底前完成;其他村屯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在5月底前完成。

(二)荔玉高速、玉桂二级、平兴二级及乡政府所在地村屯农房风貌改造。

1.“两高两道”沿线农房风貌改造工作。陈岭村:上水屯、大岭脚屯、太甲庙屯、木磨屯、石珠塘屯、车雷屯、野鸭屯、长岭屯、长标屯、陈村屯、龙角屯,西村:屋湾自然村屯、良塘自然村屯、西岸自然村屯14个荔玉高速公路沿线村屯;罗北村:寻昌湾屯、杨村屯、罗播村:云梯坪屯、承棠村:富斗塘屯、湴垌顶屯、六凤村:旺塘屯、鸭咀屯(玉桂二级)、万寿村:上垌屯、白鹤屯、福兴屯、旧州大屯、旧州小屯、罗西村:新桂屯、古斋屯、罗北村(平兴二级)2个省道沿线的村屯,具体资金及实施时间,以市安排为准。

2.乡政府所在地农房风貌改造工作。罗北村(北街屯)及乡政府所在地农房风貌改造,于4月初开工,2021年5月底前完成。

(一)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

以“三清三拆+”作为村庄基本整治的标准和内容,实现全乡所有自然村“扫一遍”目标。“三清三拆+”是指在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三清三拆”(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2个方面的6项具体内容。

在完成“三清三拆+”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梯次打造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群众积极性高(有一定的投工投劳能力和一定的投资能力)来建设示范带,从示范带中选取部分资源禀赋和群众基础较好的点,推动示范带运营一体化建设,推动靓丽风景成片成面。在确保农房建设有坡屋顶、披檐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开展墙面、门窗、层间线、勒脚、院落围墙等其他建筑部位的改造,彰显特色。对以往实施过改造的农房,按照上述要求“补课”,基本做到示范带内农房风貌改造全覆盖。

(三)严格实施农房管控工作。

在开展“三清三拆+”和农房风貌改造的同时,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按照《贵港市乡村住房设计通用示范图集》和《桂平市乡村住房设计通用示范图集》,各相关单位按照农房建设现场踏勘、批后放线、基槽验收、竣工验收“四到场”和审批程序、申请条件、建房名单、审批结果“四公开”要求,加强建设过程管理。落实“带图报建”和“按图验收”制度,强化农房违法建设查处,一经发现,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拆除。

(一)统筹落实资金。

1.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争取自治区对“两高”沿线开展农房风貌改造,补助0.5万元/栋,市级补助3.5万元。

2.筹措市本级配套资金。

全域“三清三拆+”环境整治计划任务,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作为主体实施,按平均5万元/村屯进行补助,所需资金由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融资解决。

农房风貌改造按平均4万元/栋进行补助(含自治区补助资金)。由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 “两高”沿线农房风貌改造项目建设业主;由市城市投资有限公司作为 “两道”沿线重点区域、旅游风景区周边、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屯农房风貌改造项目业主;所需项目建设资金分别由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市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融资解决,具体实施以现场核实设计确认为准。

3.保障工作经费。

由市住建局根据各乡镇改造任务和任务完成情况统筹安排,各村各屯的工作经费根据市局下拨经费再进一步统筹安排。

(二)明确奖罚措施。

1.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纳入村级绩效考评范围。视开展情况按细则进行考核评分,对工作推进不力、没有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较差的,采取扣减绩效工资等措施,并在全乡范围内通报批评。

2.20-年全域“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各村根据实际情况抓紧推进,4月15日前完成全域“三清三拆+”环境整治的村屯,奖励5000元/屯。

(一)“三清三拆+”环境整治。

1.制定清单。“三清三拆+”各村屯作为主体实施。乡政府组织村“两委”和村民理事会、新乡贤理事会以及村民等,对照“三清三拆+”标准,制定工作内容清单。要明确清理范围、内容,落实拆除对象、数量,拟定村容村貌整治和基层治理方面需要补充或者调整完善的内容。

2.照单实施。村“两委”会同村民理事会、新乡贤理事会等召开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村民大会,详细介绍“三清三拆+”的主要内容,获得村民认可后,由村民组织实施。

3.验收确认。自然屯完成“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工作内容清单上的项目后,由乡人民政府予以验收确认。我乡完成所辖全部村屯“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并完成下达的示范带的建设任务,经桂平市乡村风貌提升指挥部验收合格后,由自治区乡村风貌提升指挥部抽查验收,合格的予以确认。

(二)“两高两道”沿线周边村屯及乡所在地行政村农房风貌改造。

1.成立乡工作专组和村理事机构。

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乡人民政府、乡直各相关单位、各村委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乡村风貌提升的宣传力度。村“两委”要会同村民理事会、新乡贤理事会等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介绍农房风貌改造的主要内容,做到项目实施前农民同意、项目实施中农民参与、项目实施后农民满意。

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大力营造乡村风貌提升浓厚氛围,提高群众主体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社会氛围,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风貌提升行动中来。然后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培训工作,实现各村屯有墙体宣传专栏、宣传标语,每村均由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1次专题培训以上,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达80%以上。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各村委、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工作机制,全面统筹推进。在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挂点联系领导协调推进,建立上级统筹、以乡镇为主体、村屯落实的工作机制。乡直各部门各村委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乡直相关单位要深入各乡镇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指挥部办公室定期收集工作进度,报告指挥部主要领导。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动群众。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风貌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工作成效,采取经验交流、主流媒体报道等方式,及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推进两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结合“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主题活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风貌提升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确保风貌提升工作顺利推进。

(四)加强督查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由乡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督导组,加强对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和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每周通报进度并进行排名,对每月进度排名靠后的三个村进行黑榜通报;对每月进度排名靠前的三个村进行红榜通报。对存在工作不落实、进度缓慢、虚假瞒报等情况适时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对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进行通报表扬。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集局属各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区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总结现阶段我局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会议指出,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以“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并提出以下四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杜绝形式主义,继续以“三清三拆”为突破口推进环境整治;三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规划引领,坚持统筹推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四要借鉴各地经验做法。对照分析研究,弥补自身不足,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各项工作。

我局通过转发左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宣传视频、折页图集,传达学习全区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让各镇、各村借鉴学习兄弟县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先进经验,让更多的群众知晓、了解。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群众的内生动力,全面营造浓厚氛围,以便做好接下来的各项工作。

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我市2019年需完成油隘村、练江村、马垌村、燕安村、新鸣村、白马村共6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底前,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做到应编尽编。目前,我市委托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凭祥市油隘村、练江村、马垌村、燕安村4个村庄规划,规划总面积约为170公顷,已于6月份对练江村、油隘村进行实地调研,正在编制规划成果。委托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凭祥市新鸣村、白马村2个村庄规划,于7月份进行了村庄初步调研,了解村庄概况,准备下一步的村庄细致调研工作。我市派道-美人山乡村振兴风貌提升(旅游示范带)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包含37个基本整治型村庄、5个设施完善型村庄、2个精品示范型村庄。现委托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开展凭祥市派道-美人山乡村振兴风貌提升(旅游示范带)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初稿已经完成,已将初稿和各村群众进行征求意见,现在正在根据群众意见修改设计图。

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原则,实行“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四级联动,全面推进31个行政村151个屯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截至目前,共清理垃圾2695多吨,清理乱堆乱放1275处,清理池塘沟渠319处,清理黑臭水体88处,拆除乱搭乱盖369间,拆除危旧房196间,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23处,拆除废弃建筑残垣断壁126处,拆除拆除广告招牌58个,修建排水明沟3580米、排水暗管2820米,景观改造120处,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整治274处,投工投劳累计达4150人次。

2019年上级下达我市任务基本整治型村庄65个,设施完善型村庄8个,精品示范型村庄2个。截止目前,基本整治型村庄开工数65个,开工率100%,竣工数21个,竣工率32%,计划投资额13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额86万元;设施完善型村庄开工数8个,开工率100%,竣工数1个,竣工率13%,计划投资额36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额157万元;精品示范型村庄开工数2个,开工率100%,竣工数0个,竣工率0%,计划投资额11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额584万元。

2018年我市录入排查整治信息系统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为友谊镇三联村那吊屯和友谊镇卡凤村渠历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本着“一处一策”、“一点一方案”的原则,以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为出发点,我局积极督促友谊镇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切实做好“专点专治”。三联村那吊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堆放垃圾多为烂水果,数量多且清运量大,堆放点地形又为边坡荒地。综合考虑对外运输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所需的成本以及堆放垃圾类型,友谊镇采取就地封场整改方式,安排挖掘机,泥头车运输土方对烂水果进行就地掩埋,促使烂水果自然分解,融入地表,形成养分。经过友谊镇政府的努力,三联村那吊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于2018年6月底完成整改工作。卡凤村渠历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堆放垃圾多为建筑拆除垃圾和新建建筑施工垃圾,友谊镇采取开异地治理的整治方式,将建筑垃圾用于周边村屯道路、施工场地和鱼塘的土方填埋,实现变“废”为“宝”。卡凤村渠历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于2018年6月底完成整改工作。

(一)党建引领,破解“推动不力”问题。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四级联动,注重发挥各村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及农村党员的先锋作用,形成支部引导、理事会牵头、党员带头、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有支撑。建立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乡村风貌提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全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战图、进度表,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对各镇的进度进行通报。

(二)创新推出“乡贤+乡村振兴模式”,构建多元化力量撬动乡村振兴。搭建乡贤助力乡村建设平台,全力服务乡贤回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召开乡贤座谈会,动员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推进会,得到了乡贤的大力支持。哨平村板灵屯把农富文等3名乡贤纳入村民理事会,引导乡贤人士共同商议本屯发展。乡贤不仅带头整治自家房前屋后,主动与自己的亲朋好友沟通,在乡贤带动下,群众积极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踊跃参与打造村屯新风貌。我市积极发动各村屯整合自身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利用村内平整空地、自然绿化、可利用材料等,动员群众参与打造村屯建设。夏石镇哨平村板灵屯,全屯群众踊跃参与乡村建设,自觉让出两块空地,自发提供拖拉机清理垃圾。群众还自筹资金约3万余元,主要投入挖掘机清理作业。大力清理屯内垃圾、竹根,以及平整场地、拆除旧房等。清理场地面积300平方米,拆除旧房20余间。

(四)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有别与以往的建设项目,我市改变了以往由政府自上而下大包大揽的模式,动员村屯干部发动群众,群众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个人投工投劳、参加集体劳动,调动群众积极性,对于一些简单的项目,通过聘请村里的老工匠,其他群众投工投劳,节约资金成本。在开展乡村建设,“三清三拆”工作前,村干召开“一事一议”的群众大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哪里要拆?那里要建什么?都要得到村民的认可才可以动工。夏石镇新鸣村旧洲屯,传承“帮”的精神,大家互帮互助参与乡村风貌提升行动中,在理事会的组织号召下,全屯135户共自筹1万余元资金用于屯碑的建设,第2小队的群众自发组织将屯内池塘边的小房子拆除让出土地建设相帮亭、互助亭;旧州屯还实行“每月一劳动”,组织群众共同做好房前屋后柴草摆放、屋内卫生、清理屯内杂草等整治工作。

(一)基层技术性人才不足。乡镇作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实施主体,直接影响着乡村风貌建设的推进。乡村风貌建设的一些项目专业性较强,需要了解一定的规划、设计等知识,但目前乡镇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对乡村风貌建设的推进有一定的影响。

(二)各村集体土地少,制约了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建设。凭祥市各村屯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和集体土地尚未开发利用的村屯少,其他各村的集体土地已被用来建设党员、村民活动室、卫生室等,这对于下一步推进风貌提升改造工作带来难度。由于集体土地紧缺,绿化、凉亭、休闲活动场所等项目无集体用地而无法安排。

(三)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各镇开展活动的进度不一样,个别农户已完成“三清三拆”整治工作,但个别农户积极性不高,停滞不前。村干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有待加强。

(四)部门联动不足,人手调配不够。我市虽成立乡村风貌推进工作组,但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住建部门原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暂时无法跟上进度要求。部门间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一)加快示范带的规划设计。目前,我市已经邀请了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示范带进行规划和设计,村庄建设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并将初稿与各村群众进行征求意见,现在设计院正在按群众意见修改设计稿,下一步,我市将加快示范带的规划设计,加强与设计院、各村屯群众的沟通,尽快将示范带的规划设计完成,并督促各镇各村按照设计图进行建设。

(二)积极推进“三清三拆”行动。我市将积极推进“三清三拆”行动,对于示范带上的44个屯,将按照设计院的房屋拆除规划图,结合群众的意见,开展全面的“三清三拆”整治行动,通过示范带带动周边村屯,加强对周边村屯开展“三清三拆”行动的力度,助力风貌提升行动。

(三)加强产业培育,持续发展。凭祥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规划发展目标,结合群众意见,发展符合各村屯实际情况的产业,带动村民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増辟致富门路。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西乡村风貌提升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市村庄风貌,努力打造“传承文明、滨海风情、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以农房管控和农房风貌改造提升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乡村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实施乡村风貌提升打造群众致富平台,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

以全市“两高两道”,即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契入点,逐步向纵深发展,把城镇、旅游景点、重要节点周边的村庄连片、成区域进行推进,久久为功,持续努力,实现我市风貌改造提升全覆盖;整合资源,将“两高两道”沿线村庄结合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和田园综合体,区域化协调推进乡村建设,实现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打造出富有钦州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感观效果好的高品质高水准乡村风貌改造提升示范带和精品线路。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南钦高速铁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和兰海高速、大浦高速、贵合高速公路沿线200米可视范围内村庄房屋的风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

三、工作内容。

各县区在编制示范带规划设计时,应组织规划设计人员深入村庄,了解示范带内各个村庄的资源禀赋、空间形态、生产生活条件、历史文化和群众诉求等,合理确定村庄用地布局、产业发展、设施配套、风貌选型等内容,将分散的村庄集中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对改造范围内的村庄进行现状分析,明确规划目标与思路,提出建设方案和实施内容,突出抓好特色风貌、精致环境、文化挖掘、产业发展等内容。(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二)开展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

村庄要在“三清三拆”(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和“三微”建设(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的基础上,“+”实现道路平整、村庄通透、乡村绿化、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理事会、组建新乡贤理事会和维护管理机制。(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乡村办、市扶贫办)。

(三)塑造农房特色风格。

按照有基本元素、有基本格调、有基本色彩等要求,坚持重文化、重外形、重质量、重长久等“四重”质量标准,开展农房改造和新建,塑造特色风貌。在《广西农村房屋特色风貌管控导则》指导下,结合《钦州市农村房屋风貌控制导则》要求,编制简洁实用、特色鲜明的农房改造设计图集作为农房新建或改造的基本依据,在确保房屋有钦州地域特色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开展墙面、门窗、勒脚等其他建筑部位的改造,彰显特色。以往实施过改造的农房,要按照上述要求“补课”,基本做到乡村风貌提升综合连片,打造“两高两道”沿线内农房特色塑造全覆盖。(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完成基本整治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并整合相关资源集中投放,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原则上,村庄按照四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五网(电网、路网、宽带网、电视网、排水网)、六改(改房、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沟渠)的要求开展整治。(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林业局、市扶贫办,钦州供电局)。

(五)严格实施农房管控。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严厉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部署要求,杜绝占用耕地违法建设行为发生。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严格实施“带图报建”和“按图验收”制度,落实“四到场”和“四公开”要求,加强建设过程管理。强化农房违法建设查处。(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自治区共下达我市任务数32个自然村3103栋。其中,钦南区21个自然村1889栋,钦北区11个自然村1214栋。

以自治区最终下达任务为准,目前我市共申报106个自然村5478栋。其中,灵山县16个自然村1050栋,浦北县63个自然村2000栋,钦南区19个自然村1218栋,钦北区8个自然村1210栋。

待自治区下达任务后按照相关要求实施。

按照《钦州市农村房屋特色风貌管控导则》要求,结合各县区建筑风貌的主要特点和空间组合形式,组织技术力量编制“两高两道”沿线农房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农房图集,5月底基本完成风貌提升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乡村风貌提升任务目标,同时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并竣工验收。

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对已申报的项目科学组织和安排好项目建设。

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筹措按照“四个一点”原则,即“自治区补助一点、市级支持一点、县区配套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乡村风貌提升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自治区补助资金。

列入自治区任务范围内的村庄房屋改造,自治区计划按照8000元/栋进行补助,目前已按照5000元/栋进行补助,对工作任务量大的地方,给予适当奖励。同时,自治区对做得较好的地区给予资金奖励及土地指标奖励。

(二)市、县区资金。

参照自治区补助标准,市本级财政对列入今年自治区房屋改造任务范围内的农房补助资金8000元/栋,剩余资金缺口由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解决。同时做好违章建筑甄别,对超出农房管控规定范围的农房不予补贴。

(一)积极宣传引导,鼓励群众参与。

丰富宣传方式方法,通过发放一封信、入户动员、召开群众大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乡村风貌提升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了解,征求群众对设计方案、“三清三拆”、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村民理事会和新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引导群众集中力量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增强推动乡村风貌提升的合力,掀起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热潮。

(二)加强资源整合,形成部门合力。

将拆旧复垦、扶贫开发、“一事一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旱改水”、宅基地有偿使用资金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着力强化金融服务支持作用,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形成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确保建设质量,保障安全施工。

要全面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和过程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推动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

(四)建立考评机制,落实奖励问责。

严格落实奖优罚劣政策,根据年度考评验收结果,对改造提升成效显著的县区、责任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缓慢、不作为、乱作为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同时,将采取不定期督查、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县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工作任务落实。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

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一)以高标准开展三清三拆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原则,实行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四级联动,全面推进31个行政村162个屯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截至目前,共清理垃圾3127吨,清理乱堆乱放1593处,清理池塘沟渠383处,清理黑臭水体112处,拆除乱搭乱盖112间,拆除危旧房248间,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63处,拆除废弃建筑残垣断壁139处,拆除广告招牌66个,景观改造189处,开展公共空间整治301,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整治364处。

(二)大力推进三种类型村庄建设。

2019年上级下达我市任务基本整治型村庄65个,设施完善型村庄8个,精品示范型村庄2个。截止目前,基本整治型村庄开工数65个,开工率100%,竣工数34个,竣工率52.3%;设施完善型村庄开工数8个,开工率100%,竣工数4个,竣工率50%;精品示范型村庄开工数2个,开工率100%,竣工数1个,竣工率50%。

(三)村屯实施屯内主干道硬化建设情况。

示范带项目资金下达3条屯内主干道硬化建设资金共60万元,分别是夏石镇新鸣村旧州屯、上石镇燕安村受行屯、上石镇油隘村上蒙屯,截止日前夏石镇新鸣村旧州屯正在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70%,等池塘清淤等项目完成后,就可以硬化完成,计划11月中完成。上石镇燕安村受行屯已完成建设;油隘村上蒙屯已完成工程量的70%,计划11月底完工。

(四)农村公共厕所改造情况。

示范带项目资金下达3座农村公厕建设资金共30万元,分别是夏石镇新鸣村旧州屯、夏石社区咘井屯、上石镇上石社区中区屯,目前夏石镇夏石社区咘井屯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计划11月底完工;新鸣村旧州屯目前已完成基础建设和地面硬化,已完成工程量50%,计划11月底完工;上石镇上石社区中区屯已完成工程量的50%,计划11月底完成。

一是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太长。存在等待资金落实后才开展前期工作的现象,导致项目进展缓慢。二是融资进展缓慢。部分项目资金来源只有融资贷款,融资未落实,影响项目的推进。三是上级补助资金支付率低。各镇开展工作时未能及时将项目材料完善,导致资金无法支付。四是基层技术性人才不足。乡村风貌工作所需专业性较强,但目前乡镇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影响风貌建设的推进。五是工作要求理解有偏差。三清三拆工作进行不够彻底,四微生态环境治理没有针对性,没有做到因村制宜、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内涵,体现不出当地特色风韵。六是形象工程问题突出。排水排污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垃圾清理机制尚未健全、危旧房屋尚未拆除,却本末倒置将有限资金大量投入美化亮化绿化等艺术创作,没有做到由内而外改善生态宜居。

一是抓好任务分解落实。要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抓好细化分解,真正做到分解落实到位;二是抓好质量标准提升。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因村制宜、这三个坚持,不忘初心,杜绝形式主义;三是抓好工作责任落实。乡镇是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工作主体,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直接负责,靠上推动。各村是实施主体,要充分调动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四是抓好项目资金落实。加快融资进度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基础;五是加强乡村风貌人才培育。计划联系崇左市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开展乡村风貌专题培训班,积极培育一批农村泥瓦匠和村两委干部。六是加大力度推进三清三拆行动。充分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按照一村一规划的要求,因村制宜,联系实际,做到有颜值、有风格、有竞争,多措并举打造特色示范带建设。七是因村制宜抓好屯内基础设施建设。以三清三拆为突破口,以群众意愿为导向,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做牢做实屯内基础设施建设。八是加强产业培育,促进持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符合各村屯实际情况的产业,带动村民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増辟致富门路。

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

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镇成立专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保证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顺利有序开展。在项目实施推进中,及时深入群众,做好动员协调等工作,形成了全镇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建设氛围。

(二)明确目标,稳步实施。

1、因地制宜,制定规划。

根据本镇实际,制定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目标,对全镇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努力把全镇打造成为“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

2、统一思想,全民动员。

(一)协调美观的整体风格初步形成。围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清洁道路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村庄道路绿化和空地绿化建设,村内沟渠得到全面整治,的整体美观初见效果。

(二)开展村庄基础设施“改路行动”情况。我镇27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实现全镇建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的目标,通达率100%。截止目前,全镇94个基本整治型自然屯屯内道路2018年以来新增硬化8.1公里,完成投资243万元。94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已全部开工建设“三清”工作。

(三)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明显是升。在建设过程中,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乒兵球场合图书阅览室等文体建设的成果。

1.建设资金不足。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我镇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求。

2.后续管理机制欠缺。随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由于缺乏管理经费等问题,出现了建后无人管理现象,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3.经济发展后劲乏力。随着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色产业乏技术和资金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致使多数农民没有富裕起来,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1.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探索建立“财政补助一点、村级集体投入一点、受益农户等筹措一点”长效管理经费管理筹措机制,切实做到人员、经费、职表、制度四落实。

2.提升规划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理设。坚持水、田、房、路综合改造。为麻垌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建设奠定基础。

3.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规模效益,为全镇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六

为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君办发〔20xx〕3号)工作部署,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及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xx]34号)部署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美丽乡村建设统领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按照“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总要求,加速推进全镇美丽乡村建设,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幸福美好。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群众主体;。

2.分类实施、全面推进;。

3.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4.全民参与、营造合力;。

5.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着力打造生态环境友好、湖湘特色鲜明、村村宜居宜业、人人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具体对全镇12个村(居),分三类梯级实施,到20xx年,全镇建成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争取打造美丽示范镇,85%的村庄基本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争创全区美丽乡村整域推进示范镇。

(一)美丽乡村基础类(三类):对基础薄弱,尚不具备美丽乡村建设条件的村(居),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住房改善(主要是规范村民建房)、封洲禁牧淘汰牛羊、文明乡风为主攻方向,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广兴社区、黄安村、六支渠村、胜利街社区)。

(二)巩固提升类(二类):对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但创建条件尚不成熟的村(居),持续巩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引导规范村民建房、封洲禁牧淘汰牛羊及村庄绿化等工作成果,并结合实情有选择性地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产业提质、基础设施改善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巩固成果、补齐短板、整体提升。(联合村、保庆村、团湖村、永明村、殷家铺社区)。

(三)示范创建类(一类):对基础条件好、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在今年我镇沿江村完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省级实事项目)、完成洪市村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合兴村按照区级示范村标准创建。

以上三类村(居),按递进层级,完成所属类型的建设任务,经镇和区委农办考核,达到相应标准后,自动进入上一层级类型,直至达到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要按照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升级进位、彰显特色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工作重点。

自20xx年起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八大行动”:

(一)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牵头领导:江辉,责任单位:城建环卫站,责任人:张定洪、各村(居)联点干部)。

工作目标: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镇制订20xx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建立长效机制,落实镇负责、村为主、组到位、户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治理“脏、乱、差”,纠正不文明卫生行为,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

2、各村(居)按“二基四化四改四清”的标准定方案、定责任、定人员,确保村内卫生、整洁,群众满意度高。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逐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不断提升耕地地力。

5、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按规定取缔畜禽禁养区内规模养殖户(场),加强排污监管和整治。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七

“今天我们出动了2台挖掘机,将在今天内完成道光村2个旧房子约300平、2个违建铁棚、3处乱堆乱放的拆除清理工作。”在道光村,早晨8点不到已经开展“三清三拆”工作了。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一座危旧废弃的房屋被拆除,“三清三拆”工作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01。

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定江镇组建了11个工作组,建立以主要领导统管、分管领导包村、工作队员包户的工作机制,有效压实“分管领导每日必进村、党员骨干每日报进度”的工作职责,凝聚起强劲持续的工作合力。各组及时召开碰头会,汇报进度,交流经验,形成各部门各工作组共同参与、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了80名党员自愿者、135名村民群众主动参与整治提升工作,针对乡村垃圾、乱堆乱放、池塘沟渠进行清理,对村庄及周边乱搭乱盖、非法违规广告招牌、废弃建筑进行专项整治。

02。

加大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各工作组召集村民召开动员会,及时传达“三清三拆”工作内容及要求,引领群众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乡村风貌建设。村“两委”干部向身边的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宣传清拆和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各方宣传引导下,有效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三清三拆”工作得以全面铺开,顺利拆除废弃建筑、乱搭乱盖房屋87处,清理垃圾杂物堆160余处,清理沟渠4.5公里,坑塘30余处。

“我觉得这个政策很好。我家的房子之前是建好了,但是没钱装修了。现在政府出钱开展外立面和坡屋顶改造,这样我能省下2万多元的装修费,房子也变得漂漂亮亮的了!”庄上村村民秦红卫欣喜地说道。“我本人也主动配合政府把我的房前的旧杂物间拆了。政府出钱把村里基础设施和环境搞好,这样我们住起来也舒服多了。”

03。

强化监督机制,提升质量效率。

定江镇按村按户制定了作战图和进度表,每日下午5点前,各组向镇乡村风貌办提交每日工作进度表,形成比拼赶超的工作氛围。

施工队伍也抓紧了工作进度。“为了在3月底前完成工程,我们雨天不停工、晴天早开工,加班加点地拆旧房、清理垃圾、改造立面和坡屋顶,争取早日让农村环境换新颜、村民房子换新装。”施工人员杨海军说道。挖掘机对村中危、旧房开展大清拆,一堆堆垃圾、淤泥被清理干净,一个个破旧墙体、废弃旱厕被推倒……“三清三拆”工作有序推进。

截止目前,定江镇贵广高铁、泉南高速沿线的11个村庄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已全部开工,累计参与党员300余人次、群众240余人次,完成226栋农房改造,计划在3月底完成第一批任务的全部清拆和改造工作。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__届_中、_中、_中、_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__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xxx理论和xxx三个代表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xxx建设*新农村xxx和xxx构建*和谐社会xxx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xxx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xxx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xxx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xxx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xxx四旁四地xxx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xxx惠民工程xxx、xxx民心工程xxx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传承、弘扬家庭的优良家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现将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树“新风”,努力营造爱国爱家、孝亲敬老、勤劳致富、崇文重教、诚信守法的家庭风尚,着力提升全镇人民道德素质。

二、活动内容。

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以“爱国、孝敬、勤劳、崇文、感恩”为重点,以建设优良家风为目标。通过宣传发动、寻找典型、评选表彰、传承弘扬四个方面深入开展“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全镇人民形成良好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争做“勤劳上进新庄人”。

1、爱国:

(1)在全镇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增强群众的理性爱国意识。

(2)进行专题爱国方面知识讲座并邀请老英模来我镇做报告,利用远程教育、干群通等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组织群众到爱国基地接受爱国教育。

(3)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孝敬:

(1)镇政府20xx年投入30万元对新庄敬老院进行设施完善,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同时利用我镇的“全国老年人健身活动示范基地、门球场、休闲广场”为载体,定期组织各村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健身活动,以丰富我镇老年人的业余生活。组织全镇干部并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年人送温暖活动。

(2)邀请专家学者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孝文化专题讲座。开辟孝文化长廊,在集镇和各村主干道临街围墙处开辟孝文化长廊,统一印制孝文化宣传小册发放到各家各户,营造浓厚的孝文化氛围。

(3)开展“敬老爱老从我做起”校园主题活动,由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子联合诗歌朗诵比赛,用敬老爱老的诗歌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并通过开展“我为爷爷奶奶洗脚”等一系列校园活动,培养学生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

3、勤劳:

(1)以勤劳致富为主导,引导创业、扩大就业、促进增收。组织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农业实用技能和农民创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劳动素质和就业技能。发挥致富先进的帮带作用,倡导共同致富、齐心奔小康的创业文化氛围。

(2)加大对各村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及时了解种养大户的生产、技术、经营运行等情况,提供生产指导、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等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加强农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帮助种养大户开拓农产品市场;对运营资金存在一定困难的种养大户,通过惠农信贷为种养大户提供资金支持。

(3)帮助和指导各村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村,要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对取得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年终由镇里给予所在村一定奖励。

4、崇文:

(1)充分利用各村“农家书屋”平台,在全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读书氛围,构建书香社会,增加发展创新力量,增强社会道德力量。支持全镇舞龙、舞狮、广场舞等民间文艺活动的开展,活跃农村文化氛围。

(2)加大教育投入,镇投入400万元新建的中心幼儿园,解决我镇幼儿上学难问题,同时,每年对教育的投入都增长10%以上,每年奖学、助学资金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副科级领导、党员干部与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帮扶。

(3)加大人文关怀,挖掘农村尊师重教的先进典型,鼓励广大群众学先进、争先进,自觉加大对家庭文化投入和对子女教育投入,在全镇营造浓厚的崇文尚学的人文环境。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各学校要成立关心下一代关爱组织,校长任组长,指定一名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明确每位教师必须至少与一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并制定好留守儿童谈话、家访、专门开设家长专线电话等一系列关爱措施。

5、感恩:

(1)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大讨论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

(2)培养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意识,遵循敬畏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农业安全生产,自觉维护农村环境卫生,自觉履行权力和义务,遵纪守法,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争做勤劳上进、互帮互助、诚信经营的新农民。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寒暑假“假日课堂”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爱国、爱校、爱家意识,特别要教育学生感恩党、感恩政府、感恩父母,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青少年。

三、活动步骤。

“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分宣传发动、寻找典型、评比表彰、传承弘扬四个阶段。主题活动自20xx年3月启动至10月结束,具体步骤如下:

1.宣传发动阶段(3月至5月)。

为使“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更加深入民心,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主题教育十大系列活动。

(1)召开千人宣传动员大会。

3月20日上午9:00,新庄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千人宣传动员大会。

(2)建设家风文化长廊,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

为更好地展示我镇良好的家风,弘扬“勤劳上进”的新庄人文精神,镇政府在集镇街道两旁制作2000米家风教育公益广告。同时,每个村也要做好一个家风文化展示墙,宣扬各村优秀的传统美德。每个村至少要有一条宣传横幅,每个自然村要张贴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

(3)收集家风家训小故事。

有史以来,良好的家风家训在新庄百姓中代代相传,更有些好的故事激励人心。要组织人员广泛收集这些好的家风家训小故事,使这些正能量成为新庄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各村要积极发动起来,组织各个家族家庭整理归纳,要求每村至少收集10条以上。

(4)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开展国家公祭日、反法西斯纪念日活动。

要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观看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片,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净化心灵。在国家公祭日、反法西斯纪念日期间,组织好相关纪念活动,缅怀过去,珍惜当前。

(5)组织学校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中、小学要借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平台,组织好班级开展家风主题班会,从小抓起,把“爱国、孝敬、勤劳、崇文、感恩”思想灌输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

(6)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征文比赛。

为进一步提升活动成果,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征集主题教育活动文章。比赛共设三个奖项,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二等奖2名,奖金200元,三等奖5名,奖金100元。

(7)组织开展家风教育演讲比赛。

为使活动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组织机关、站所、学校、各村选出优秀人员参加演讲比赛。比赛共设三个奖项,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二等奖2名,奖金200元,三等奖5名,奖金100元。

(8)编撰爱国教育、家风教育、法治教育综合小册子。

组织专人将爱国教育、家风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整合汇总,编制成综合教育小册子,发放到每个村民手中。

(9)组织开展广场舞比赛、门球比赛。

充分运用休闲文化广场、门球场,开展好我镇中老年人、家庭妇女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各村要积极行动起来,每个村至少要有一支广场舞队伍、门球队伍,把我镇的群众文化丰富壮大。

(10)举办家风展示文艺晚会。

政府牵头,各村、各单位要把身边好家风好家庭推荐评选出来,通过举办文艺晚会这个形式,展示到全镇人民面前,把好的家风弘扬出来,把好的精神传承下去。

2.寻找典型阶段(6月至8月)。

组织大规模“海选”。各村、居委会要通过召开各类道德评议会、民主推介会、点评会,采取书面推荐、口头推荐等形式,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发现举荐“爱国、孝敬、勤劳、崇文、感恩”的感人事迹,在每个村、居委会选树一批可见可亲、可信可学的身边典型。各村、居委会要认真核实、确定候选人名单和事迹,多种形式吸纳群众意见和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使推荐的身边好人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和坚实群众基础。推荐需撰写事迹材料(1000字左右),提供2寸标准照片及生活照片(有电子版)。事迹材料及照片发至邮箱:xxxxxxxx@。每个村要至少推荐“爱国、孝敬、勤劳、崇文、感恩”的候选人各一名。

集中进行“评选”。根据各村、居委会对基层民主推举的候选人,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根据不同职业类别,广泛征求意见,搞好资格审核把关;对经资格审核符合条件的人选,广泛组织开展宣传评议活动,通过人物风采展、事迹公示、群众投票等形式,设立监督电话(0795—2xxxx)接受群众评议、社会监督。

3.评比表彰阶段(9月)。

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审核确定、张榜公示的方法,总结表彰一批“五好家庭”模范户,授予荣誉牌匾。

4.传承弘扬阶段(10月)。

镇评选领导小组将对前期评选产生的“五好”家庭,作进一步挖掘、整理、提炼并上报县文明办。镇领导小组将负责把精选的好家风、家训、家教故事汇编成册。各村将好家风、家训、家规、家信等归纳整理,建立家风“一村一档”。在全镇范围内就“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五好”家庭典范进行学习。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是我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为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党群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中小学校长和有关单位抽调人员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由宣传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主题教育活动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2.注重结合,务求实效。开展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要从具体工作抓起,切合实际,讲求实效。要把建设优良家风主题教育活动与全镇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优良家风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里。

3.大力弘扬,全面推进。镇关工委、镇工会、镇妇联、镇团委要对本次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及时播报活动中的热点、亮点及活动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重点宣传“好家风”、“好典型”,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责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崇尚孝道,懂得感恩”的意识,学校决定于3月至4月进行“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为使活动有序进行,并确保主题活动的质量与成效,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3月2日晚自习召开班主任会议,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二、3月3日至3月7日要求各位班主任在各自班级进行责任教育主题班会课。

三、3月至4月进行以“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启动“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2、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所有班级召开以“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课。

3、举办“家风助我成长”征文比赛,征文体裁不限,字数在800字左右并进行评比。

4、举办“家风家训”专题教育讲座。

5、各班召开“崇尚孝道,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课,要求每个学生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并利用周末及清明假期做几件感恩父母的事。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十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巩固提升村庄清洁成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现就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充分认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基本的目标任务。20-年以来,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安排,全省开展了以“四清一改一绿”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20-年又拓展为“六清一修一改一建”,集中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通过集中开展整治行动,大部分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但从随手拍线索、明查暗访情况看,各地总体进展还不够平衡,有的地方重面不重里、重眼前不重长远、重组织干部不重发动群众,问题反弹反复、有卫生死角和盲区、环境脏乱差较重。

村庄清洁最直接最容易反映村庄面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是一项长期工作,对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重要一年,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为统领,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坚持春夏秋冬四季推进,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95%以上村庄实现干净整洁。

全力打好村庄清洁歼灭战持久战攻坚战。

围绕农业农村部“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12个字要求,要利用春节、五一、七一、中秋、国庆、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庭院屋内、村庄周边清洁辐射,重点做好“六清一修一改一建”,即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清理村内柴草垛、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村内沟塘、清理农户庭院、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修整杖墙栅栏,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建立村庄清洁制度工作,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一)突出公共空间整治。发挥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作用,以村庄主干道、文化广场、小公园、村委会、学校等村庄公共区域为重点,加强农村各种垃圾清理。加强村庄内散乱粪堆、土堆、砖堆、沙堆、石头堆、灰堆、柴草堆、木头堆、粮堆、菜堆清理。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危及公共安全的及时进行拆除,彻底清除安全隐患。整治农机具乱停乱放。整治农村户外广告,乱帖乱画等形象,规范发布内容和设置行为。推广克山县建设“柴草仓”做法,柴草垛摆放整齐、堆放有序。有条件的地方要统一规划村屯柴草垛集中堆放点。做好农资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科学回收和安全贮存工作,确保农业废弃物按规定科学贮存、运输、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二)突出农户庭院整治。教育引导农民加强屋内屋外、房前屋后日常卫生管理,做到物品摆放整齐、庭院干净整洁。做好农民思想动员工作,抓好废弃房屋、仓房、圈舍、厕所、棚架、院墙、板杖子、院门、残垣断壁等拆除工作,做到应修尽修、不能修的能拆则拆。农户垃圾桶“常扫常净、日产日清”。加强口罩等各类卫生医疗废弃物等特殊垃圾的收集、运输、消毒处理。散养殖户要做好畜禽粪污清扫、处理和合理利用,及时进行消毒清理。及时对病死畜禽尸体及圈舍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传播。因地制宜适度种植绿植,确保栅栏的安全防护作用和绿化美观。

(三)突出河塘沟渠整治。以路边沟、小河沟、小泡塘为重点,及时打捞清理农药瓶、作物秸秆、塑料袋等废弃漂浮物,清理畜禽养殖粪污,清理岸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及有碍景观、影响环境卫生的河道障碍物等。加强农村污水坑、臭水沟等黑臭水体治理,恢复和改善水环境。

(四)突出农民卫生习惯养成。通过大喇叭、标语、宣传画以及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多种载体为宣传媒介,定期对农户进行文明知识培训,让人人成为村庄清洁行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动员更多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改变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等不良卫生习惯,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培养勤洗手、多通风等健康卫生习惯,加强村庄和农户室内室外环境消杀,筑牢疫情防线。通过开展美丽家园、美丽庭院、文明家庭评比等,宣传一批示范县、示范村、示范户,达到整治一屯、带动一村,整治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五)突出村庄清洁制度建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化保洁机制,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探索建立村庄清洁日,固化清洁工作。利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将村庄清洁与民风民俗活动相结合,用好“积分制”,通过组织召开联欢会、动员会等方式,使村庄清洁由“一时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门前三包”等制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不断强化村庄清洁工作力度。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机制。村庄清洁行动由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小组办公室牵头推动,有关部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合力抓好组织实施。各市(地)和县(市、区)要将此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带动群众参与。

(二)进一步强化责任机制。县级是责任主体,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乡镇、村屯的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负责辖区的村庄清洁行动。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进一步强化督导机制。各市(地)要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明查暗访,掌握县(市、区)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继续实施“随手拍+明查+暗访+整改”组合拳,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对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给予表扬,对行动迟缓、停滞观望的县(市、区)给予通报批评。

(四)进一步强化考评机制。继续将村庄清洁行动列入“一图一表一评价”激励机制,按季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定期排名通报村庄清洁情况。力度大、效果好的县,年末优先向农业农业部推荐全国村庄清洁先进县。各市(地)每季度将工作进展情况报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小组办公室。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十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改善我市农村面貌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x府〔2020〕xx号)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深入贯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书记xx莅揭指示要求和市委x届x次、x次***精神,将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村优化发展,由表及里提升乡村风貌颜值、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振兴动力,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总体目标。

(一)第一阶段。到2021年底前,20xx年前创建的xxx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基本完成“四小园”建设,沿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周边等核心区域率先完成存量农房、公共建筑微改造,新建农房风貌得到有效管控,实现村庄空间规范、有序、清洁,外立面整洁、美观、协调,管理有效、持续、统一。

(二)第二阶段。2022年底前,宅基地“一户多宅”、农村违法建设明显减少,存量整治成效显著,新建农房管理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全市主要交通沿线、市际边界、重要景区等沿线基本完成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示范县(揭西县)基本完成存量农房、公共建筑微改造;示范镇基本完成“四小园”建设和存量农房、公共建筑微改造;20xx年前创建的xxx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面完成“四小园”建设和存量农房、公共建筑微改造;2020年创建的xxx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基本完成“四小园”建设,沿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周边等核心区域率先完成存量农房、公共建筑微改造。

(三)第三阶段。2025年底前,宅基地“一户多宅”、农村违法建设基本解决,规范有序、管控有效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新秩序全面建立。全市xx%以上村庄存量农户完成微改造,其中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全面完成“四小园”建设和存量农房微改造,xx、xx特色乡村风貌突显,乡村闲置资源和乡土文化得到活化。建成一批产业兴旺、美丽宜居、农旅融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精品村。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与尊重民意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参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格局。

(二)坚持遏制增量与整治存量相结合。坚决遏制新增农村违法违规建房行为,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增量问题“零容忍”;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治工作,对存量农房分策分批微改造,开展绿化美化行动,整体提升农村风貌水平。

(三)坚持示范创建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逐步推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区分不同地域和文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彰显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四)坚持传承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塑造相结合。重视传承历史文化,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和生态环保材料,注重融入现代美丽乡村元素,打造体现乡愁、各尽其美的潮汕、客家乡村。

(五)坚持财政专项与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在加强财政投入保障的基础上,拓宽资金来源,动员村民和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积极有序推进农房管控。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尊重农民合理意愿,体现地域风格和农村特色,因地制宜编制多规合一、简约实用的村庄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并做好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结合当地实际编印农房设计图集,免费提供村民选择采用。鼓励村民集中建房,形成相对集中、集约高效的村庄用地建设布局。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经批准易地建住宅的,要将原宅基地退还村集体。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可以通过建设农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等方式,满足农民居住需要。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机构改革完善“一个窗口受理、一支队伍执法”的工作机制,推行村庄规划、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结果、投诉举报方式“五公开”制度,全面落实申请审查到场、批准后丈量批放到场、住宅建成后核查到场的“三到场”要求,规范有效管理村民住房建设。加强执法监管,涉及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政执法权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政执法权的公告》行使,依法组织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涉及农村建房、宅基地使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研究处置,按照“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分类指导、逐步化解”的原则分步妥善解决。

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尊重村民意愿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通过有偿转让、有偿调剂、有偿收回等方式,引导村民有序规范退出宅基地。拆旧复垦腾退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保障所在村村民新增宅基地需求、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除依法需上缴的外,全部用于农业农村发展。鼓励宅基地使用权人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后,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符合条件的村民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收储再利用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二)因地制宜提升乡村风貌。

一是以县(市、区)为单位,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各地风貌提升需求和沿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景区周边村庄数量,按照整治提升类、保护修复类、地域特色类等3个类型进行归类。同时,摸清存量农房和具有历史价值的祠堂、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建筑和古驿道、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为推进一体化整治和风貌提升打好基础。二是在全面摸清村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提升的要求,以县(市、区)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场)、村(社区)为实施主体,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范围、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激励政策、保障机制等,以各类示范村和沿边沿线村庄为重点,务实有序提升乡村风貌。

一是整治提升类村庄,要巩固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重点清理整治破旧泥砖房、削坡建房、危房和违法建筑,推进基础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和农房立面改造等,充分体现乡土气息和良好生态环境。二是保护修复类村庄,结合全市传统古村落保护活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安排,重点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红色遗址以及古驿道等,修缮和改造要严格审批、科学实施,确保修旧如旧;要注重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名人轶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农村历史故事,为乡村风貌提升注入历史文化内涵。三是地域特色类村庄,对具有山区、平原、水乡、滨海等不同地域特色的村庄,要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重点挖掘其地域特征和传统文化习俗,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人文个性特色。

各县(市、区)要对存量农房依据安全性能、建筑风格、住房用途、历史价值、是否合规合法等因素,分类施策统筹组织进行微改造或保护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村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但不得过度装饰和大拆大建。对结构完整、风貌和谐、质量完好、合规合法的传统民居等存量农房应保持现状;严重危及安全、无纪念价值的要清拆整治;对年代久远、局部破损、有地方特色和使用价值的传统民居等建构筑物可加固修缮、活化利用;对无乡村风貌特色、水泥框架结构为主、“火柴盒”式的新屋,要突出潮汕、客家等地方特色,结合当地实际,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规范进行外立面整饰或局部改造。农房微改造要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保护乡情美景。鼓励采用传统建材或新型轻质环保建材,对屋顶铺瓦戴帽,有条件地要安装山墙、翘脊;对进村大道、主干道、公共场所的临街建筑门头、楼层界线等加装斜坡式屋檐;窗户加装窗棂;墙边、门前铺设人行道,有条件的植树绿化、安装路灯,形成风格统一、错落有致、新旧协调的村庄风貌。

各地要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地、清拆形成的空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丰富乡村形态,形成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特色景观。一是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等塑造村口景观,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风貌。二是结合农村“水岸同治”,推动生态驳岸、亲水平台建设,加强河岸绿化,塑造滨水景观。三是实行清旧补绿、拆旧建绿、积极选用乡土树种,对村房前屋后、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闲地进行规整植绿、建栅栏圈围,塑造乡村森林美景。四是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参与路灯建设,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灯具,提升村居亮化率,塑造亮化景观。五是注重围墙、绿篱等围合构筑物和庭院出入口的美化处理,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一是省定美丽乡村示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范县揭西县要以县为单位整县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率先示范带动。二是示范县以外其他县(市、区)每年各打造x个以上示范片(带)示范带动。三是示范县所辖镇(街)和示范镇(街)整体推进以外,其他镇(街)每年各打造x个以上示范村示范带动。四是2021年以后新创建的美丽宜居村各打造x个以上自然村(或片区)示范带动。

各地示范片(带)建设要以沿机场、高铁、高速公路、重要景区周边的村庄为重点,开展沿线一体化整治、农房微改造和绿化美化;要以各类示范村、历史文化村、旅游景区等为主要节点,塑造节点景观,规范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指引牌等,建设美丽驿站和风景长廊。要结合“四好农村路”和村内道路硬化、古驿道保护修复利用、万里碧道建设等工程,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和路桥、水利等设施对乡村风貌塑造提升的重要作用。示范村建设要围绕村庄自然肌理、建筑传统、历史文化等要素,对重要节点、公共设施和标识、主干道路以及河流岸线等环境设施进行系统构建和整治提升,整村打造乡村风貌特色精品村。

五、强化保障机制。

战略实绩考核,建立定期通报、函询约谈、追究问责等。

制度。

机制,压实县级主体责任,确保镇、村实施到位。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图集;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制定发挥乡村建筑工匠作用的政策措施。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制定以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风貌提升的相关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各地开展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红色遗址以及古驿道等工作。市水利局组织开展河湖整治,推动生态驳岸建设,指导各地做好水利设施与乡村风貌提升的对接。市林业局组织指导各地开展乡村美化绿化工作。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指导各地做好“四好农村路”、村内道路硬化,做好道路、桥梁与乡村风貌提升的对接。市金融工作局会同xx银保监分局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农房风貌管控工作。市发改局、民政、财政、国资、档案、文史、地方志等部门要围绕部门职能强化支持保障。各县(市、区)要参照市的做法,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等社会资本投入,强化资金保障。要发挥金融支农作用,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各县(市、区)可在省、市涉农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贴息,支持村民或企业贷款,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参与新建、改造农房和乡村风貌提升。各地要持续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发挥乡贤作用,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推进快的村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要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依照统一风貌指引积极申报新建、改造农房的村庄和村民给予适当补贴支持。

(五)强化用地保障。对符合要求的村民住房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保障村民“一户一宅”和“住有所居”。积极盘活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低效建设用地开展拆旧复垦,为村庄发展腾出建设空间。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不得违法违规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在优化提升村庄规划时应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的空间保障。

(六)加强人才和技术支持。各县(市、区)住建部门、自然资源部门要牵头成立县级农村风貌提升专家指导组,加强对存量农房改造、新农房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技术指导。深入推进“三师下乡”“大师小筑”、专业志愿者等设计下乡专业技术服务,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鼓励建立驻镇(村)设计师制度。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扶贫干部、乡镇村干部和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充实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队伍,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七)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乡镇(街道、场)要成立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工作机构,积极配合做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开展设计和施工指导;要建立乡村建设协管员机制,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监管和后期管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要积极推行“农民工匠”模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动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建设成果。

(八)加强督查督导。将农房建设管控、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房建设管控、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制度,扎实推动工作开展。

(九)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的宣传引导,开展进村入户、进田间地头宣讲活动,广泛动员、争取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特色精品村评选和现场交流会等活动,通过“现场比武”“打擂台”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宣传,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十三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西乡村风貌提升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市村庄风貌,努力打造“传承文明、滨海风情、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新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以农房管控和农房风貌改造提升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乡村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实施乡村风貌提升打造群众致富平台,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

以全市“两高两道”,即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契入点,逐步向纵深发展,把城镇、旅游景点、重要节点周边的村庄连片、成区域进行推进,久久为功,持续努力,实现我市风貌改造提升全覆盖;整合资源,将“两高两道”沿线村庄结合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和田园综合体,区域化协调推进乡村建设,实现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打造出富有钦州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感观效果好的高品质高水准乡村风貌改造提升示范带和精品线路。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南钦高速铁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和兰海高速、大浦高速、贵合高速公路沿线200米可视范围内村庄房屋的风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

三、工作内容。

各县区在编制示范带规划设计时,应组织规划设计人员深入村庄,了解示范带内各个村庄的资源禀赋、空间形态、生产生活条件、历史文化和群众诉求等,合理确定村庄用地布局、产业发展、设施配套、风貌选型等内容,将分散的村庄集中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对改造范围内的村庄进行现状分析,明确规划目标与思路,提出建设方案和实施内容,突出抓好特色风貌、精致环境、文化挖掘、产业发展等内容。(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

(二)开展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

村庄要在“三清三拆”(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和“三微”建设(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的基础上,“+”实现道路平整、村庄通透、乡村绿化、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理事会、组建新乡贤理事会和维护管理机制。(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乡村办、市扶贫办)。

(三)塑造农房特色风格。

按照有基本元素、有基本格调、有基本色彩等要求,坚持重文化、重外形、重质量、重长久等“四重”质量标准,开展农房改造和新建,塑造特色风貌。在《广西农村房屋特色风貌管控导则》指导下,结合《钦州市农村房屋风貌控制导则》要求,编制简洁实用、特色鲜明的农房改造设计图集作为农房新建或改造的基本依据,在确保房屋有钦州地域特色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开展墙面、门窗、勒脚等其他建筑部位的改造,彰显特色。以往实施过改造的农房,要按照上述要求“补课”,基本做到乡村风貌提升综合连片,打造“两高两道”沿线内农房特色塑造全覆盖。(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完成基本整治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并整合相关资源集中投放,进一步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原则上,村庄按照四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五网(电网、路网、宽带网、电视网、排水网)、六改(改房、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沟渠)的要求开展整治。(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林业局、市扶贫办,钦州供电局)。

(五)严格实施农房管控。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严厉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部署要求,杜绝占用耕地违法建设行为发生。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严格实施“带图报建”和“按图验收”制度,落实“四到场”和“四公开”要求,加强建设过程管理。强化农房违法建设查处。(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自治区共下达我市任务数32个自然村3103栋。其中,钦南区21个自然村1889栋,钦北区11个自然村1214栋。

以自治区最终下达任务为准,目前我市共申报106个自然村5478栋。其中,灵山县16个自然村1050栋,浦北县63个自然村2000栋,钦南区19个自然村1218栋,钦北区8个自然村1210栋。

待自治区下达任务后按照相关要求实施。

按照《钦州市农村房屋特色风貌管控导则》要求,结合各县区建筑风貌的主要特点和空间组合形式,组织技术力量编制“两高两道”沿线农房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农房图集,5月底基本完成风貌提升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乡村风貌提升任务目标,同时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并竣工验收。

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对已申报的项目科学组织和安排好项目建设。

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筹措按照“四个一点”原则,即“自治区补助一点、市级支持一点、县区配套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乡村风貌提升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自治区补助资金。

列入自治区任务范围内的村庄房屋改造,自治区计划按照8000元/栋进行补助,目前已按照5000元/栋进行补助,对工作任务量大的地方,给予适当奖励。同时,自治区对做得较好的地区给予资金奖励及土地指标奖励。

(二)市、县区资金。

参照自治区补助标准,市本级财政对列入今年自治区房屋改造任务范围内的农房补助资金8000元/栋,剩余资金缺口由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解决。同时做好违章建筑甄别,对超出农房管控规定范围的农房不予补贴。

(一)积极宣传引导,鼓励群众参与。

丰富宣传方式方法,通过发放一封信、入户动员、召开群众大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乡村风貌提升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了解,征求群众对设计方案、“三清三拆”、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村民理事会和新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引导群众集中力量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增强推动乡村风貌提升的合力,掀起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热潮。

(二)加强资源整合,形成部门合力。

将拆旧复垦、扶贫开发、“一事一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旱改水”、宅基地有偿使用资金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着力强化金融服务支持作用,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形成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确保建设质量,保障安全施工。

要全面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把关材料质量和过程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推动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

(四)建立考评机制,落实奖励问责。

严格落实奖优罚劣政策,根据年度考评验收结果,对改造提升成效显著的县区、责任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缓慢、不作为、乱作为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同时,将采取不定期督查、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县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工作任务落实。

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方案篇十四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税务总局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有关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推动以良好的家风带税风促政风正党风,在全系统干部职工树立向善、向好、向上的良好风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加强国税文化建设,通过寻找、征集、传播、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建设风清气正的家庭文化,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正家风,纯税风,清政风,端党风,为江西国税事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家庭基础和思想保证。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家风家训”专题党课教育。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家风家训专题党课”,邀请专家学者讲述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的意义,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发挥党员干部在“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树良好家风,正作风,争当楷模。

(二)开展“学家风家训促国税发展”读书活动。

各地围绕家庭教育中和谐、孝道、劝学、劝善、勤俭、励志、修养等内容,选取一批既能够反映我国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书籍,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组织开展诵读经典家训、开设论坛、道德讲堂等活动,学习经典,交流经验,培育正能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将良好的家风家规自觉地践行在日常生活中。

(三)组织“最美国税家庭”评选。

评选活动不设门槛,不定统一标准,重点突出好家风家训家规对家庭成员的引领示范。选树一批在夫妻恩爱、孝亲敬老、教子有方、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热心公益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群众认可、优秀上进的国税家庭。采取家庭自荐、单位推荐等形式,由下而上,逐级开展评选报送活动。以设区市为单位各推荐1-3个家庭,省局将评选30个“最美国税家庭”,并给予表彰和在《江西税务》杂志上予以宣传。

(四)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宣讲。

通过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层层选拔的方式,在全系统挖掘一批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的典型故事、先进人物。择优选择部分先进典型,适时在全省国税系统组织开展宣讲会,弘扬普通家庭的真善美,传播群众身边的文明家风,引导干部职工自觉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促进好税风。

(五)开展“老同志、老税干讲家规”活动。

各地采取听讲座、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请本地老革命、退休老同志、税务老干部结合自身成长和工作经历讲述好家书、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谈心得,谈体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事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服务税收的热情。

(六)开展“我家的家风家训”有奖征文活动。

以“我的家风、家训、家规”为主题,组织有奖征文活动。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创建最美家庭等内容,讲述我家的家风、家训。省局将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给予适当奖励,并将获奖者名单及部分获奖作品择选刊登在《江西税务》杂志。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级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工作,把家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结合税收工作实际,认真动员部署,扎实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以家风带税风,以税风促家风。

(二)认真谋划。各级国税机关要整合各类资源,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组织开展好系列活动,努力使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成为每个国税家庭的内在需求,从而带动良好税务风气的形成。

(三)总结宣传。各级国税机关要注意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有效推动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内外网站、宣传栏、微信等各类宣传平台,加大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努力营造以良好家风带优良税风、国税家庭个个弘扬家庭美德、人人构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69977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