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提供教学资源。为了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我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所要授课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意图。下面是一些教案的实际运用案例,供大家参考,了解教案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原型启发,感知词文。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
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老师要郑重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们班中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棒。)。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老师把学生说的打在大屏幕上。)。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图并范读)。
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
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一下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师请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
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说得非常通顺连贯,老师相信你能读得和说的一样好。)。
(太美了,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
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
(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吧!)。
四、再现诗境,启发吟唱。
1、请同学们把连环画拿出来,根据你对词的理解、对词中田园生活情趣的感悟和看图后的想象,给连环画配上文字说明。每组可以合成一本完整的连环画,看看那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写好了到老师这儿来加上封面。
2.请最快的一组同学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其它同学可以补充。
3.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段段生动的语言,老师忍不住想放声高歌。因为在古代每首词都有固定的曲调,都可以用来吟唱,可惜许多曲子都失传了,老师把这首词填进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
4.还想不想听,老师再换一个曲子来唱。这首曲子同学们可能比较熟悉,如果你想唱可以跟老师一起唱。
5.这么多同学想唱,那就把这首词填进你熟悉的歌曲中唱一唱吧。
6.谁来来唱给大家听一听。
7.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副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一定会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下课)。
家作: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二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三
1、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2、能听清楚别人说的绕口令,并能进行评议。
本课用图给我们展示了同学们相互说绕口令的有趣情境。告诉我们本课口语交际就是分小组互说互评绕口令。
能快速说清楚绕口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课前老师和学生都准备一些绕口令,并背下来。
(二)上课时,先请一个同学上台说绕口令,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评议。评议的重点是说得流利、口齿清楚。
(三)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或自愿组合,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能快速地说清楚,听清楚,会评议。
(四)分组说、听、评绕口令。
(五)评选出绕口令说得最好的同学给以表扬、奖励。
绕口令:也叫拗口令。一种语言游戏。是将声母、韵母或者音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重叠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来。因为要说得快,读音容易发生错误,这样可以训练发音的准确和思维的敏捷。
小花鼓 藤条和铜铃
一面小花鼓, 高高山上一条藤,
鼓上画老虎。 藤条上面挂铜铃。
宝宝敲破鼓, 风吹藤动铜铃动,
妈妈拿布补。 风停藤停铜铃停。
不知是布补鼓,
还是布补虎。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四
1、口头扩词:
古( )( )( )声( )( )( )。
多( )( )( )处( )( )( )。
知( )( )( )忙( )( )( )。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五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 感受语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1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 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浪费时间,不再回来)
你说的真好。是啊,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刘庆不会也不能让时间倒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关于时间的优美散文:匆匆(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你来告诉我,读了几遍课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请三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读完了,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的怎么样?()
你说的真好,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的出自己的体会。收获真不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1、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来读课文。
师范读(配乐朗诵)
2、划分层次,再读课文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走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3、生再读课文(配乐)
非常好,能体会散文的意境,诗一样的语言。
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a、句子
b、词
c、段落
读第三段,你觉的哪些句子能体现匆匆呢?(交流讨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又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4、小结:
对,不能。
1、同学们,有一篇文章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推荐给大家!
(补充《时间布》)
2、老师寄语:
时间的宝贵就在于它的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吧!
3、同学们,课下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上课时我们再交流。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六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教学中,从旧知导入,即复习了所学知识,又点明本课又是一篇写春天的诗。结合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为有感情朗读做准备。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重视读与说的结合,突破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对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讲解,但教学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本教案设计是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七
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
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
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
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身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
1、同学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字音读准;词要连读;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1)指读生字词和难读词句:
粮食 纳凉 装满 洞里 神气
躺在 躲到 自由自在
(2)指读难读句子: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分自然段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3、提问:
(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4、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同学练读。
(4)齐读。
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纳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纳凉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讪笑他们,自身还躲到大树下纳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2)同学练读。
(3)指名读。
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3)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1)小朋友自身来试一试。
(2)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四)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八
(一)揭题引趣
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的题目是——神医大会诊(电脑伴乐出示该课题)。昨天,语言王国来了几位客人,个个愁容满面,原来他们得了病,老师把他们的病介绍给了我们班的几位专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诊治的。
(二)“专家门诊”
(场景布置:四个诊室分别为“肥胖症”专科、“前后矛盾症”专科、“残缺不全症”专科、“搭配不当症”专科。)
1.症状
甲:“哎哟哎哟,肚子好难过,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医生去看病!”
乙:“哦,实在太累了,走了这么一点路就吃不消,我这人太肥了,得减一减才行”。
丁:“我呢?病得最严重,缺手缺脚成残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挂号
根据各人病情,挂号处给予不同的诊卡。
3.看病
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电脑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专家诊断:一整天应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这病就痊愈了。
随着专家的话,电脑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颜开。
乙拿着诊卡来到“肥胖症”专家前,这时电脑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
专家诊断:前面已经有“金色的沙滩上了”,后面再写“沙滩上”就重复了,应该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专家“咔嚓”一声,电脑使句子变为“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贝壳。”乙欣喜而归。
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
专家诊病:关联词“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所以”,丙连声道谢而归。
丁来到“残缺不全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我们美丽的校园”。
专家诊治:这句话只有“谁”而没有“怎么样”或“干什么”,可以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怎么样”,如“真大啊!”“真安静!”等等。
电脑出示句子“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大啊”和“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安静!”接受了诊治,丁快乐地唱起了歌。
师:“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医们能到语言王国出诊,医治一下他们那儿的所有的病人,你们愿意当小神医去一趟吗?”
(学生欢欣雀跃)
(一)词语家族
点击鼠标,电脑出示“词语家族”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大门。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词语家族,见到了许多有病的词语宝宝,同学们快动脑筋医治他们。
电脑出示词语:克苦青香兴高彩烈痛若灵机一动坚难枪先舞稻
(学生答教师改,完成了此项练习,范文《小学三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
师:治好了词语宝宝的病,他们真开心,他们想邀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电脑出示题目):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树木守卫合作
翻滚的龙虾注视游客
秀丽的波浪密切祖国
(二)句子家族
出了“词语家族”,现在让我们进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电脑出现“欢迎来到句子家族”)师:听说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今天出诊,句子病人们早就排好队等候着,你们看!(电脑出现一组句子)
1.春天,花园里开满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鹃花……
2.喜欢唱歌。
3.像雪一样白。
4.做完作业应该详细地检查一遍。
(学生自己挑选病人进行诊治,很快完成了此项练习。)
师: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开心,他们兴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个个从滑梯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滑梯组装得不对吧!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检查一下(电脑显示一副由句子组成的大滑梯):
1.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2.我关上楼道内的灯,摸着黑下了五楼。
3.写完作业,灯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4.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上了楼。
5.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关了教室的灯,走出了教室。
6.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内的灯没有关……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确后电脑出示:“谢谢小朋友!”
(三)篇章段落家族
师:“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们想去治治他们的病吗?(电脑出示:欢迎进入篇章段落家族)然后出示一篇病症的例文,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修改。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
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再读课题)
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真热。指名读。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动作演示)
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想象一下,蝈蝈们除了唱歌,睡觉,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2、对比总结,引导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
3、蝈蝈们的生活如此自由自在,怪不得在看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都笑蚂蚁是傻瓜。
(1)蝈蝈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嘲笑,讥笑)
(2)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呢?可以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说。
(3)(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蝈蝈嘲笑蚂蚁的语气。
5、让我们拿起书,摆好读书姿势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
6、朗读比赛:同学们,同样是在夏天,蚂蚁和蝈蝈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请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做勤劳的蚂蚁,读第一自然段,第三、四组的同学做懒惰的蝈蝈,读第二自然段,比比哪一组读得棒。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
(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4、此时的蝈蝈:
(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真是一群可怜的蝈蝈呀!
5、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六、课外作业,延续语文的快乐
1、背诵课文。
2、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
2.复习第一节。
(一)正确、流利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
2.个别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点评。
(二)再读课文,质疑。
1.再一次自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估计: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4.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6.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
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小鸟飞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问。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2)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4)“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问。(用练习本做实验)。
(5)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7)分角色朗读2-5节,思考: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
解答疑问。(多媒体)。
(板书:飞得远,见识广。)。
(8)小小组读6、7节,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交流讨论。
(9)指导朗读6、7节。
(四)读后感悟。
1.读全文。
2.讨论: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吗?为什么?
(多媒体)。
师小结: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3.现在你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了吗?
(板书:坐井观天,见识短)。
以读为主,从“粗读”到“细读”,通过不同层次地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先在读中找出质难点,然后在读中解疑,并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悟出寓意,并展开争论,发挥想象,更深刻地体会寓意,以达到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求和的目标。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一
1、学会4个生字:轻、再、做、别;能读准课后的词语。
2、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4、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2课时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学会生字:轻、再。
3、能读准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1、板书课题。
2、读好课题。
3、评价,再读。
4、学习生字:轻、再
1、看图说意思。
2、师出示第一节儿歌。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读词语:脚步、夜班、阿姨、屋里、睡得甜
5、进行朗读指导。
(1)学生演演读读。集体评价。
(2)指名读,齐读。
(3)试背。
1、看图学习,说意思。
2、出示儿歌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词语:楼上、习题、细细算、客人、亲切、交谈、事情、心间
5、有感情的郎读二、三节儿歌。
1、很轻很轻是做什么事?
2、齐读课文。
1、深入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4、学会生字:做、别。
1、认读词语。
楼上、习题、细细算、客人、亲切、交谈、事情、心间
2、读一读儿歌。
指名读,小组读。
1、儿歌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出示重点句: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别人放在心间。
3、读句子,说说儿歌中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下,把别人放在心间?
4、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
5、出示:( )轻一点,再轻一点,( ),谁会说?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做、别
3、学生练习写字。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二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色彩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领悟作者那忧国忧民的壮烈情怀。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设计理念】。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既可言志,又可传情,诗情画意浓缩在方寸之间。诗中有画,读诗时要想象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时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这一课的设计中,充分运用画面想象是教学的一大亮点,而想象是依托文本的想象。将诗句的读厚,演化为画面的丰实。指导学生想象由显性画面(景物)到隐性画面(人物情感),使想象具有层次性。让学生在充分想象中,悟诗意,读诗情,品诗境。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1.原型启发,营造氛围。
教学以画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给学生创设了一份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
2.读通全词,整体感知。
学生边听课文范读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词,运用自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出节奏。3.多边互动,质疑探索。
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借助插图内容或查工具书,弄清下列字及词语的意思:“茅檐”、“锄豆”、“卧剥”、“醉里”、“吴音”、“相媚好”、“翁媪”,再运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词中的景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通过这些动画结合词的内容来帮助理解本词,感受田园的意境。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教师相机点拨,从而实现能力和情感目标,真正做到读懂课文。
4.熟读背诵,领会词境。
学生借助“意义识记”的方法,结合课文插图再现诗境,进行尝试诵读,在组织游戏背诵,从而达到积累内化。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乐学、趣学、善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原型启发,感知词文美。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
村居指名读,正音。乐(yue)(多媒体出示全词)4.师配古筝曲范读全词。
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也想来读一读吗?(生自由地诵读,师指名多人次朗读)。
1、词牌。
2、字数。
3、段落„„)。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点拨:词又叫长短句,词牌:词在古代都配上音乐来唱的,不同的词牌他的韵律和节奏也不一样。)。
5.师: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读吗?(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此处设计,正是基于学生欣赏画面基础之上,将此浓厚兴趣迁移至学习词中来。随后,在听范读感受、多遍自读自悟中,体验发现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词牌名与题的关系特点。所有词的形式特点,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所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并使孩子们在一次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逐渐体会到词独有的韵律之美。)。
二、想象描绘,体味意境美。
1.(多媒体出示插图)师:瞧,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村居风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说说你已经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了呢?(生自学、思考、批注,小组学习汇报。师指名课堂交流)。
2.还有哪些字、词、句不明白的吗?(引出“无赖”“相媚好”两个词语的教学)。
(1)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无赖是什么意思呢?(不讲道理,不听话„„有贬义之意)那一个无赖的孩子怎么会说最喜呢这不是很矛盾吗?那你觉得在这里“无赖”是什么意思呢?(顽皮,调皮)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会用这样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我们的疼爱之情,你能想起来吗?(读出无赖)。
(2)由“媚”字展开教学,媚字左边是一和女右边是一个眉,好象是说年轻女子的眉毛,美吗,好吗?那课文中谁会说谁好呢?(翁说媪)是吗?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释:互相夸奖对方的好。他们会怎样夸奖对方呢?师: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寨,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画卷中,谁能将看到的四周环境、人们的生活场景,入情入境地描述一下呢?(学生先自己互相说,教师点拨后指名说)。
3.师:多么恩爱的老两口,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啊!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去描绘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画面写下来?(学生写后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评价)。
4.师:陶醉在乡村生活中的仅仅是翁媪两人吗?辛弃疾也被这样的乡村生活深深地吸引,发出了“白发谁家翁媪”的感叹,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多媒体出示有关辛弃疾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
作为一名爱国词人,想想中原的老百姓,看看眼前的情景,作者会是一番怎样的感触?(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诵读全词)。
(设计意图:这首词短短46个字,充分展示了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平和无忧的生活画卷,意境深远,情意悠长。在学生结合画面及已有生活经验读懂词句含义之后,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走进这生活画卷,去亲身感受,并用语言描述。这样抛弃了繁琐古板的分析和诗句的死记硬背,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各自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
三、情境表演,体验情感美。
师:多美的意境啊!这宁静悠闲的生活的确让人向往。愿不愿意当当老公公、老婆婆,体会一下真正的田园生活?想象一下,带着酒意操着吴语的老夫妇会亲热地聊些什么呢?(学生表演)。
师:表演之中,你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已充分感悟到了作者在词中所寄寓的浓浓的情与淡泊名利的生活志趣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孩子们扮演着一对老夫妇,坐在茅屋前,带着酒意神聊,再现当时的情景。学生亲身体验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真实、恬静有趣的生活的向往及其追求,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情操之美,接受心灵的洗涤。)。
四、体悟意蕴,定格画面美:
是啊,究竟是谁陶醉了呢?为什么而陶醉呢?请同学们自己把这首词读一读。(交流)。
这对老夫妇醉了、作者被眼前的村居生活陶醉了„„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谁在陶醉?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配乐)真好!来,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词读一读,能背的背,把我们的对这和美乡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读出来!
五、歌曲填词,感受旋律美。
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段段生动的语言,老师忍不住想放声高歌。因为在古代每首词都有固定的曲调,都可以用来吟唱,老师把这首词填进了一首熟悉的曲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多媒体播放清平乐村居歌曲)。
六、作业入境,领悟恬静美。
)的乡村生活?
七、课后拓展,再现词意境。
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清平乐》扩写成300字的短文。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三
很多老师上复习课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验,大量的复习和练习使课堂显得很枯燥,往往是老师教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没精打采。为改变这种状况,在上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复习三》时,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把一年级复习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以故事做导航,让孩子们参与进来,把复习题穿插其中,孩子们学得乐趣无穷,整堂课老师学生其乐融融。
(全班同学举起了手)
出示幻灯:拼音王国历险记 第一集《小公主遇难》
师:好!同学们都是热心人,让我们赶快出发吧!如果晚了,老巫婆很可能就对小公主下毒手了。我们先走进一片沙漠,(出示课件,背景是沙漠)碰到了第一关“我会读”(书上第一题),如果同学们都能把第一关的题读对,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关了。
(课件出示第一题,以各种形式让孩子们读第一题,并分辨几个复韵母的异同)
师:你们可真能干!我宣布: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
生:耶!
师:我们接着要潜入海底。(出示课件,背景是海底)寻找第二关“我会拼”(书上第二题)。大家可要抓紧拼出这些音节,才能进入第三关。(以各种形式拼读第二关的音节词。若看到不认真拼的,我会说:“有一个同学不好好读,就会被扣掉一分,如果连续被扣掉五分,我们就无法进入下一关了。同学们听了,个个精神抖擞,不敢懈怠,专心拼读。)
师:真不容易,我们终于闯过了第二关。别停留,快些走,我们一起飞上蓝蓝的天空,(出示课件,背景是天空)那里会出现第三关“我会认“(书上第三题),看看我们的本事怎么样?(以各种形式认读汉字)
师:祝贺善良的勇士们闯过了第三关!
师:我们开始踏上了茫茫的草原,(出示课件,背景是草原)进入第四关“读儿歌”(书上第四题)。(以各种形式读儿歌,学会认儿歌中的字。)
师:太棒了!还有最后一关,我们马上就可以找到小公主了,抓紧时间呀!
师:我们来到密密森林里寻找,突然,一个勇士在树洞里发现了一个纸条。原来这个纸条是小公主偷偷留下的线索。怎样才能找到小公主呢?我们进入了第五关。(出示课件)小天使见我们这么善良和勇敢,忙飞来帮忙。她告诉我们:‘只要拼对字条上的拼音,就能找到小公主了。’那我们赶快拼一拼吧!
(这道题是拼读句子的练习,孩子们接触的少,拼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可协助同学们一起拼读。字条用拼音写着:‘我在大树下,有一头小毛驴和我在一起,老巫婆不在家,大家快来救我呀!’句子都是用孩子们已掌握的音节组成,只要认真,孩子们都能慢慢拼出来,易引起他们拼读兴趣。)
趁着老巫婆不在家,我们赶快按照小公主的字条开始寻找吧!
(放轻松音乐,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做动作,表示在前进。也是孩子们课间放松的时候。)
啊!终于找到了!(出示图片:一个小公主在大树下和一头小毛驴在一起。)我们救出了小公主,你们看她怎么说的?(生一起拼读图片上用拼音写的“谢谢大家!”)我们完成了任务,老国王授予我们“最佳小勇士”的称号,大家庆贺一下吧!
由于童话故事的串联,使散乱枯燥的复习题连成了一体,每个孩子都进入了童话的世界,孩子们是善良的,也是可爱的,因为自己扮演着“小勇士”的角色,所以过关时不敢有丝毫马虎,个个激动万分,都想为救小公主出把力呢!下课了,许多同学还意犹未尽,缠着我还要过关呢!新课程新理念,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是每个老师的义务。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玩个游戏,游戏名字叫:对对碰,碰对了的小朋友是最棒的。
幻灯片出示: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春眠不觉晓——。
夜来风雨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不知细叶谁裁出——。
2、指名对以上诗句(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句多叫几个同学对)。
3、齐读这些诗句。
4、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吗?(春天)。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
2、板书课题:村居。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指名读古诗,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出诗歌的韵律美的。
2.引导看图,诵读诗句,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头,小草还高兴地说:“春天真美呀!春风姑娘的手真温暖呀!”
生2:我仿佛看见了黄莺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还唱着欢快的歌儿。
(2)是呀!这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3: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虫子的歌唱。
生4: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姑娘垂着长长的辫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师:这时你想起了哪句诗呀?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
(3)、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请同学们把这美用你的朗读给读出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多么美好的时光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
生: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我是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中知道的。
师:真会读书的孩子呀!知道从诗句中找答案!
师:你喜欢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请你把你的喜欢之情送进诗句中读出来,好吗?
生:读诗。
(多让几个同学读)。
3、小结: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曲动听的音乐,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就让我们伴着音乐把春天的美好给读出来吧!(齐读《村居》)。
五、拓展延伸。
其实,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这里老师再送同学们几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总结。
春天到了,花红了,草绿了,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儿,鸭子们到水里嬉戏,孩子们也玩得正欢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呀!让我们再次跟着诗人高鼎去感受着美好的春天吧。(齐读诗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村居》。
2、和爸爸妈妈读其他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早回家——放风筝。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五
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教学准备]。
1、投影2、范读磁带3、配乐磁带4、收集辛弃疾和有关“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插图、筝曲。
2、图中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3、这幅图就是根据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而创作的。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引入诗,范读。
二、读准课文,理解词义。
1、听课文录音,注意几个字音。
2、布置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板书:读准。
4、检查:
指名读,准音。
“乐”“媚”、“翁媪”、“笼”、“剥”、“莲蓬”
5、简介:词是诗的一种。
6、继续读,想想能够明白什么意思。
7、相机交流、理解:
(1)“锄豆”、“卧”、“茅檐”、“无赖”、“吴音”、“相媚好”等词的意思。
(2)词牌名与题目的文体知识,“村居”的意思。
8、质疑。
9、几杯酒下肚,老爷爷、老奶奶微微有点醉,心理高兴,他俩就闲聊起来。
想想,他们在聊些什么呢?
10、过渡:
通过朗读和自学就能把意思读懂(相继板书)。当然,不但要读懂,还要把这首词读好。(相机板书)。
三、体悟意境,内化表达。
1、把这首词读好,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读。
布置自渎。
2、创设朗读情境,自由朗读。
3、激情:老爷爷、老奶奶在茅檐下看看景色,聊聊天。感觉怎么样?
4、齐读课文。
5、展示画面。理清顺序。练习背诵。
6、指名试背。
7、读得这么好,大家是不是可以写写什么。人物,环境,感受皆可,有感而发就行。
8、交流文章。
9、总结: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辛弃疾为我们描写的这首清新宁静的词吧!
齐读。
四、作业:
(1)找几首辛弃疾写的其它的词来读读,品味品味。
(2)也可以寻找其他词人写的词,读读背背,在班级里开展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读准。
读好。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七
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
小学语文村居教案篇十八
《村居》是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二、设计理念。
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2倾听——描绘——诵读——吟唱,各环节循序渐进,对文本的理解梯次加深。
三、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试着吟诵本诗。
2在想象中理解诗词的意境。
3懂得春天的美好及自己所处年级的美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多种形式理解诗歌意境。
难点:吟诵本诗。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过许多描写儿童的诗词,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的诗---《村居》,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吗?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二、聚精会神学古诗。
齐读古诗。
2作者高鼎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3美读全诗,深化理解。
(1)草长莺飞二月天。
a这句诗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时间?事物?草儿怎样生长?黄莺怎么在天上飞?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春的使者已经来到人间,它们在说什么呢?“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2)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a什么是拂?你能做一下拂的动作吗?在这里是杨柳自己抚摸堤岸吗?是风。什么样的风?春天里的温暖的风。这里是把杨柳怎么化了?拟人化了!
b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柳树的诗句?
我们小孩子都不能喝酒,不能体会喝醉酒的感觉,大家见过喝醉的人吗?
是什么样子的?(模仿一下),这里为什么说杨柳醉春烟呢?
d.因为杨柳在春风中摇摇晃晃,像喝醉酒了一样。你被什么陶醉过吗?那是什么样的感觉?这里描写醉的仅仅是柳树吗?还有谁?(诗人)。
e.诗人看到这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自然也是陶醉其中。这里的点睛之笔就是“醉”字,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让我们陶醉在这两句诗中,再来读一遍。
(4)儿童散学归来早。
散学:放学。
a人物出现了,是谁?他们干什么去了?放学的时间如何?
(早)。
b所以这句的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回家要去干什么?(放风筝)。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东风:春风。
纸鸢:鸢:老鹰。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a忙是什么意思?(急忙,赶忙)。
b这句的意思是:赶忙趁着东风正起的时候放风筝。
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4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你从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对春天来临时的喜悦和赞美,对儿童的喜爱与欣羡。)。
三、五颜六色画古诗。
多媒体展示提前拍摄的学生给古诗配的画作(配古典音乐)。
2评比班级“金画笔”“银画笔”,并给予奖励。
四、南腔北调吟古诗。
吟诵。
a刚才我们知道诗中的孩子们上学去了,他们学习什么呢?四书、五经、三字经、弟子规以及一些诗词等。他们学这些东西的时候主要是吟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古人的与众不同的读书方式。
b复习上节学的吟诵方式。
多媒体出示吟诵调子,按节奏朗读。
d在读的基础上跟老师一起吟诵。
e自己创作吟诵调子,班级展示。
五、堂小结。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看到诗中儿童在春天的无限生机中放飞风筝,你有没有心动呢?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的纸鸢,在春天里自由徜徉!
六、板书设计。
景
勃勃生机的春天。
村居。
人
儿童是希望,是憧憬。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70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