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可以采用分段落的方式,将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和呈现。这些范文的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或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一
本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两次摸底调查和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本学期在校生15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561人。
2、建好留守儿童档案。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几次摸底调查,已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分班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的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电话、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文化程度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3、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之家”,10月尾获得市关工委捐赠的价值3000元的液晶电视一台和电话机一部;现有图书32000册。图书室每天7:00——8:00和12:00——1:30之间开放,学生借阅图书、收看电视近千余人次。有效地改善了留守儿童之家的设施与条件。
4、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之家”以张琴老师为管理员,汪凤林老师协助。其中汪凤林老师为关爱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指导留守儿童阅读和写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5、对留守儿童坚持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留守儿童的成绩统计表看,90%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有进步,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是名列前茅。如蔡晓燕、崔欣欣等留守儿童都是班级第一名。
(2)、生活上优先照顾。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对待留守儿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心和照顾。如有的留守儿童生病,都会及时到医院去看病,孩子挂水就守护在旁边。很多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还买来水果送给生病的留守儿童。
(3)、活动上优先安排。如我校庆“六一”文艺演出,各个班级的演员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其中六(5)班陶轶钰同学在县级书信朗诵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6、坚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对留守儿童开展谈心交流和家访制度。要求每周对留守儿童要谈心一次,家访一次,一学期达到每人1次以上。
7、为留守儿童免费开通亲情。每逢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的前一天,校长室、留守儿童之家、班主任的手机都免费开通亲情,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一次亲情交流,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打来电话,对我们的做法很感谢,也很感动。
8、积极开展留守儿童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9、经常开展帮扶活动,如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法制教育、卫生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让家长和社会放心。
10、特困留守儿童受关注。近日,我校汪思思等4名特困留守儿童获得市关工委每人300元的爱心捐助。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二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然要求。根据《黔西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版少年家庭教育活动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一番总结:。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少先大队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基本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
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了再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按照"五个一"的帮扶方式,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1.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2.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制度.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5.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6.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
总之,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留守儿童得到了应有的关爱,从而奠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推进我校教育再上新台阶.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三
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全镇留守儿童情况。
xxxx年,我乡对全乡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村以校为单位的系统排摸,并分别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到目前为止,已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矗其中x%儿童留在家里隔代看护,x%寄托老师和亲戚看护,而隔代看护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生活无规律,生活习惯相对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任性、自私、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等。
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
一是开展结对关护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关护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找“代表妈妈”,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截至目前,我乡已为多名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妈妈,通过与结对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结对儿童家长交流、与结对儿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我想利用xx村文化站的资源优势,在xx村文化站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并同团市委、乡团委建立xx乡阳光社区中心,为留守儿童营造一片阳光的成长环境。
三是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在乡妇联及团委的牵头下,我乡每半年还组织一次贫困留守儿童慰问活动。
四是建立“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联系制度。利用定期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滤布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五是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趣味活动,如“六一”期间组织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文化演出。通过各种活动,引导留守儿童融入社会大家庭。
六是切实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充分利用乡司法所,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是受理留守儿童的咨询和救助,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咨询;二是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活动,在加强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净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
七是强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抓好典型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关爱氛围。
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一是继续深入实施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抓好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力争到xx20xx年底,“留守儿童之家”设施更齐全、管理更完备、活动更丰富;二是继续推进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争取各方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解决其实际困难;三是继续抓好代理妈妈结对工作。壮大关爱队伍,切实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基本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
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了再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按照"五个一"的帮扶方式,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1、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2、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学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制度.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教育,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5、建立健全评价制度,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
6、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7、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总之,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留守儿童得到了应有的关爱,从而奠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xx大精神"为指引,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在成长,推进我校教育再上新台阶.
留守儿童问题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我校以科学发展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留守儿童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结合我村实际,采用不同形式,组织全体服务站成员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调查,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将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务工地点以及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归档,以便跟踪管理。
二、建立“爱心家长”队伍。
“留守儿童”最缺失的是亲情,因此首先要为“留守儿童”弥补好这一缺失的感情。我服务站首先在退休教师中建立师生帮扶制度,让每位教师都做“爱心家长”。“爱心家长”弥补了留守儿童感情的缺失,为留守儿童营造浓郁的亲情氛围。
三、开展“三多”、“二知”、“一沟通”活动。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辅导站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四、开展人文关爱、健康娱乐活动。
为此,辅导站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的心田被友爱滋润,犹如春风化雨。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辅导站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渝委办发〔20xx〕41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根据津教发[20xx]21号)和江津委办发[20xx]48号文件精神,结合津南片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对片区内各教管中心以及辖区内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现就津南片区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津南片区有法人单位学校31所,共有学生16856人,学生95%都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片区内各校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的结果来看:辖区内“留守儿童”总数为12285人,占学生总数的72.9%,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各教管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和工作小组”:各教管中心主任任组长、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以办公室人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各教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与镇关工委密切配合,争取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辖区各校构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一是完善留守儿童亲人联系方式,二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三是各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为了使留守儿童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各校也成立了由校长、德育处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制度。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片区各校对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把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地址、打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在册,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有《留守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留守学生个案记录》、《隔代家长培训记录表》等,收集他们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表彰奖励机制。有的学校开展评选“优秀母亲”、“优秀家长”“教子有方家长”等活动。对那些“遥控”教育孩子有方、指导有力、孩子能力强、学习等各方面优异的父母进行表彰奖励,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3、实行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制度。学校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各学校一学期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一至两次。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建好“留守儿童之家”。
80℅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和电子文档,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展活动。
蔡家小学与西城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手拉手一帮一对口联系学校”,成为江津区首批留守儿童对口联系单位。
2、开通亲情电话。
每所学校都开通了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代理家长。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老师必须作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4、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多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各校成立多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心理疏导融真情。
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孩子”心理的阴霾。教师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积极奋发的正常心态。
7、读一本好书。
老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位留守学生写一篇。
读后感。
并分年级段进行评比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
情书。
信。
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各校各班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同生日的人数多时,开特别座谈会),大力开展“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
生日祝福。
(广播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10、主题活动促发展。
各校根据实际坚持开展评“先进寝室、生活自理能手、守纪标兵”的三评活动、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文体节目比赛、“雏鹰争章”、“我自主我快乐”、“争做五心四好少年”、“看谁进步快”的主题演讲活动以及“参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与黑网吧告别”、“安全在我心中”、“做文明学生”等系列主题活动。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学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我辖区用爱与关怀为留守儿童营建了幸福的家园,也推动了各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后我们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切实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四
中心小学:
一、确定工作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考评制度。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守儿童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全校确立了16个帮扶小组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做到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建立学校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教育课,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胡集完小:
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生活上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各班的留守儿童进行登记,含家庭环境,家长去向和代管家长的情况等,定期开展有益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文娱活动。
2、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开通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4、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
5、开展赠生日贺卡、写生日感言、送生日祝福活动,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西沙河完小:
一、建立档案,掌握情况。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适时根据本校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用心关爱,感受亲情。
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控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一)制定计划,注重平时。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在留守儿童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五、二班学生王某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辛文言老师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带至县骨科医院去看医生,在他在床上静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端饭送水,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学习更加用功,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
(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千差万别。我校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六、一班留守儿童程某,其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由其70多岁外公代为管理,平时喜欢穿着打扮,花钱大手大脚,成绩时好时坏,其外公根本无法管理。我们在全面了解此生情况后,制定了针对此生教育引导方案:在周末带他到建设工地去调查了解生活,让他观看红色教育影片,让他与父母通过电话了解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一次,我们发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恶习,认真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消除痼疾,促进健康。通过每周班队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代理家长”。加强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刘某,父母都在云南打工,家里只有兄妹二人,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通过走访了解,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少年。我们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后,各校更会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走进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五
20xx年疾控中心的老干部工作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遵照“教育、管理、服务、稳定”这根主线,突出服务重点,紧紧围绕“六个老有”,健全管理制度,全心全意为离退休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疾控中心共有退休干部18名,在xx县境内居住5人,在库尔勒居住10人,在内地居住3人。
疾控中心成立了由主任冀清萍同志任组长,其他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将老干部工作列入到疾控中心工作议事日程,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规划。同时,安排一名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局老干部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中心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主要围绕落实“两个待遇”即: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做好老干部工作。
(一)组织老干部开展政治学习
我中心将退休老干部纳入学教对象,并将学习计划发给每个老干部,集中学习时邀请老干部参加。由于老干部情况特殊,老干部政治学习主要采取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适时集中交流的学习形式,受到了老干部的认可。同时,大力发展老干部的监督作用,疾控中心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及总结会时都邀请老干部参加,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重大节日期间走访老干部
关心老干部生活,是一项很具体的工作。我们做到了嘴勤、腿勤。嘴勤:就是与他们保持经常的联系,将他们所关心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情况及时向他们通告,同时也将他们反映的情况和要求及时向局领导汇报,为领导提供第一时间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腿勤:开展重大节假日老干部走访慰问活动,制定了老干部走访慰问工作制度及联系老干部制度,加强与老干部的联系。疾控中心召开行风评议会,都积极邀请退休老干部参加,让他们了解疾控中心的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关心老干部的生活,每逢过年过节,退休老干部都能享受到与局在职干部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每当离退休老同志生病住院,我们去医院探望他们,代表组织送去一份关怀和慰问。
(三)落实老干部优惠政策
对参合农牧民中65(含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家庭实行倾斜政策,对其参合后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高于正常比例5个百分点的优惠待遇进行补偿,现此项优惠政策各定点医疗机构都已执行。继续利用社区医疗服务,反搭建老年人医疗服务平台,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家庭病床,为不便出门的老人进行上门服务。
今后,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的学习教育,不断激发离退休干部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同时,在全系统广泛、认真、扎实的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一切从老干部的需求出发,一切从老干部的利益出发,想老同志所想,急老同志所急,办老同志所需,全心全意热情周到的为老同志服务,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做好老干部工作。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六
1、制订“关爱贫困、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2、开学初,由各班班主任首先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提交给,学校,由学校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做统一安排部署。
3、对贫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进行优先辅导。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学科教师要从学习方面对贫困、留守儿童要做好具体落实帮扶办法,并有相应的帮扶记载。
5、要求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做到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6、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人文关爱活动。即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或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享受快乐。
7、要求班主任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8、完成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七
为促进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我校紧紧围绕“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这一宗旨,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度。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为: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姓名及关系、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等。学校德育处对留守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各班级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学生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学生患病时,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在生活困难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和教师结成对子。配对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教师不时与留守学生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交流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交流一次,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学生”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有障碍的留守学生,学校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让留守学生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我们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每月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不定期对他们进行集中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3、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对于我校的留守学生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学生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我校表彰生活困难学生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
为丰富留守学生的生活,我们针对留守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我们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学生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10月份邀请感恩教育来校做专题报告会。
2、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了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留守学生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学生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学生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3、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学生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强健的体魄。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学生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调查走访、劳动体验、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学生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学生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促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八
本站发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更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xx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学校,随着周边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根据“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程”做了一些探索,现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安心学习。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白润华校长为组长的
“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
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
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
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我校多次举行家长会、以及家长培训会或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以及需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期末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将不懈地努力着!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九
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是一个较为偏远的山区小镇,这里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就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因为生计,不得不远离家乡去城市打工,为了节约,一年也难得回来几趟。孩子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成了留守儿童。为此,学校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每个留守儿童也能感受到爱,让爱的阳光洒进了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6月16日,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
据悉,此次主题队会分班开展,各班通过精心设计,全班同学的热情参与,有的孩子带来动人的舞蹈;有的孩子用甜美的歌声祝福大家;有的孩子分享自己父母为他制作美味的食物……各个班级热闹非凡,孩子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都表达着同样一种感情,将自己的爱分享给大家,积少成多,将汇聚成一片爱的海洋,大家在这样爱的海洋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通过这次主题队会,白节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们在浓浓的爱中,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同学的热情,老师的关心,集体的关怀。希望白节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倾情关怀、全体同学的热情帮助中不再孤独、不再忧郁,时刻拥有自信、快乐的脸庞!
近日,xx县xx镇为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结合实际,通过“六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一是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xx镇关爱留守儿童(少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排查摸底留守儿童情况,对问题学生、辍学学生、残障儿童等纳入重点关爱对象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农村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100%,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85%。
二是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行政村管护网络,以教职员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
三是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机制。摸准信息,建立台账。各村(居)党总支、学校组织专人对在园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将调查信息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实行三个优先。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在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通过多渠道进行沟通交流。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进行家访和开展谈心活动,学校和教师备有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临时监护人通讯录,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四是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指导机制。利用节假日、农忙时节,组织召开返镇家长会,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
五是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周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为少年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六是建立留守儿童服务机制。搭建关爱留守儿童平台,各村(居)委会管理好各村组的“爱心电话”,确保儿童及时、方便地与家长联系。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帮扶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由学校教师、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邀请“四老”当好校外义务辅导员,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作用。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引导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镇、进厂不进城,做到务工增收与子女教育两不误。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十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渝委办发〔〕41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根据津教发[]21号)和江津委办发[2010]48号文件精神,结合津南片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对片区内各教管中心以及辖区内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现就津南片区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津南片区有法人单位学校31所,共有学生16856人,学生95%都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片区内各校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的结果来看:辖区内“留守儿童”总数为12285人,占学生总数的72.9%,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各教管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和工作小组”:各教管中心主任任组长、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以办公室人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各教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与镇关工委密切配合,争取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辖区各校构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一是完善留守儿童亲人联系方式,二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三是各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为了使留守儿童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各校也成立了由校长、德育处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制度。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片区各校对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把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地址、打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在册,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有《留守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留守学生个案记录》、《隔代家长培训记录表》等,收集他们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表彰奖励机制。有的学校开展评选“优秀母亲”、“优秀家长”“教子有方家长”等活动。对那些“遥控”教育孩子有方、指导有力、孩子能力强、学习等各方面优异的父母进行表彰奖励,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3、实行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制度。学校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各学校一学期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一至两次。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80g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和电子文档,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展活动。
蔡家小学与西城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手拉手一帮一对口联系学校”,成为江津区首批留守儿童对口联系单位。
2、开通亲情电话。
每所学校都开通了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代理家长。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老师必须作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4、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多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各校成立多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心理疏导融真情。
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咨询热线,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孩子”心理的阴霾。教师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积极奋发的正常心态。
7、读一本好书。
老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位留守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评比,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
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各校各班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同生日的人数多时,开特别座谈会),大力开展“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广播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10、主题活动促发展。
各校根据实际坚持开展评“先进寝室、生活自理能手、守纪标兵”的三评活动、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文体节目比赛、“雏鹰争章”、“我自主我快乐”、“争做五心四好少年”、“看谁进步快”的主题演讲活动以及“参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与黑网吧告别”、“安全在我心中”、“做文明学生”等系列主题活动。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学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我辖区用爱与关怀为留守儿童营建了幸福的家园,也推动了各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后我们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切实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更多。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十一
根据合什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的要求,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促进项目,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倒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经过大半年的项目推进工作,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展顺利,现就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档案。
我镇现有留守学生968人,已登记造册,并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
(二)、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一是将寄宿留守学生纳入住校补助计划。我镇共有307名寄宿留守学生,共补助资金191875元;二是发放爱心书包150个,共资助困难留守学生150人,切实为困难留守学生家庭减轻负担。
(三)、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我镇采取在职教师“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帮助,20xx年5月至9月,共帮扶留守学生900余人次,帮扶覆盖面92%。
(四)、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关爱平台。
1、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共举办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4次,关爱留守儿童主题黑板报3期,兴趣小组活动10次,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学习兴趣。
2、学校设置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学生能在校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
(五)、落实家访制度,家校联动。
我镇认真落实家访工作,共家访520余人次,家访对象侧重留守学生,家访内容侧重于留守学生家庭的生活状况,学生在家学习情况。
(一)、由于“留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二)、关爱留守儿童所需要的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质量。
(三)、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缺乏,缺少专业心理教育的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我镇将继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继续落实关爱留守儿童相关措施,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努力办好家长放心,学生成才、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十二
根据(枝办文〔20xx〕1号)的统一部署,我局在百里洲镇百里洲中学等四个单位,对15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笑脸行动”的工作。
(一)联系实际,制定工作方案。
为做好本局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的各项工作,局党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市统计局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联系对象等内容的《市统计局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实施方案》;组建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卫国同志任主任的工作专班,全面负责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活动的指示精神,组织完成本局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
(二)调查摸底,确定关爱对象。
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工作中,我局及时到百里洲镇,与有关部门进行了联系和沟通。按照枝办文〔20xx〕1号的规定,以朱家嘴村的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了摸底调查。从摸底调查的名单中,确定了15名关爱对象。
(三)结亲帮扶,开展关爱活动。
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局党组于5月30日,由新任局党组书记、局长方志勇同志带队,组织1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朱家嘴村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笑脸行动”。参加送爱心活动的党员干部以特殊家长的身份,针对不同年龄的留守儿童,通过现场查看、沟通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百里洲镇东洲幼儿园和百里洲镇凤良幼儿园,主要是在幼儿园的配合下,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有关情况;在百里洲镇洲东小学和百里洲镇百里洲中学,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作为关爱人,面对面地直接与留守儿童个别交谈,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和留守儿童个人的学习及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络等情况,勉励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期望。同时,向15名留守儿童发放了《市统计局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提醒卡》,赠送了学习书包和学习用具等物品。此次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得到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大力支持,为活动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我局做了大量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后续关爱工作开展得较少。
为了继续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我局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联系点朱家嘴村,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了解情况,扎实开展结亲关爱活动,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十三
我班有些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我身边一齐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景,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提高档案。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构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我,努力使自我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将自我的工作心得谈一谈: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教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景。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如果孩子生病,我立即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在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能够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以优异成绩完成小学的学业;课间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齐拉家常、做游戏,出国留学了解他们的具体情景,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教师。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我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欢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3、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此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必须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教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景,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能够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景。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坚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供给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4、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景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景、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5、坚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可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坚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教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杯具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景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经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坚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景。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进取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十四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生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于5月22日在校园内举行了校园歌手大赛。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少儿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嘹亮的歌声响彻赛场,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9993251.html】